第一篇:泰州市体制改革“十二五”专项规划(共)
泰州市体制改革“十二五”专项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基本现代化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体制机制突破,增强发展活力,根据《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市体制改革工作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积极打造“阳光政府”。着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全面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实行市区财税收入属地征管,构建市区财政收入共享机制。组织实施政府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对企业上市的培育、扶持和推介,努力推动优质企业境内外上市,期末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6家。直接融资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立1家创业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25亿元。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地方金融实力不断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向纵深发展,继续引进商业银行,靖江市长江信用社组建为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十一五”期间,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4家,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2家。大力发展技术市场,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初步建立了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城乡一体化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农村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推动乡镇机构改革,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创新农业经营机制,2010年末,全市“三大合作组织”累计发展到2145家。农业政策性保险全面推广,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已组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2家,组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12家。启动重点镇村建设工程,初步形成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动戴南、黄桥国家改革发展试点镇试点,启动国家和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社会事业改革取得新成效。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国家城乡统筹就业城市试点,全面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多渠道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注重建立城乡养老、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统筹发展模式,努力构建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制度。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清理整顿改制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十一五”时期,全市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经济领域,现代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待加强;中小企业发展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民营经济还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在社会领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依然明显。在行政管理领域,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明晰,远未达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政府效能有待提高,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文化领域,改革尚未触及深层次体制问题,与建设“文化泰州”的要求相去甚远,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
二、“十二五”时期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泰州向工业化中后期过渡的重要时期,是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到2015年,我市人均GDP将超过8万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质基础,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丰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将更加突出,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将进一步加快。
“十二五”时期,体制改革主要面临经济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的矛盾、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矛盾、经济持续增长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公共治理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同时体制改革要求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转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协调配套推进,并把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作为改革的战略目标。
体制改革主要面临着三方面挑战:一是加快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阻碍。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滞后的体制根源,需要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尽快形成内需主导、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促进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快突破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阻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体制改革需要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的趋势,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突破城乡一体化体制阻碍。随着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乡关联度进一步增强,对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城乡统筹发展制度。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围绕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重点解决城乡二元体制分割等重大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加快建设全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总体目标
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着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形成统一、高效、有序的要素市场,切实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加快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改革,建立健全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文化泰州”建设步伐,努力营造加快泰州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
三、主要改革任务
(一)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构建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省管县、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等意见,理顺市、市(县)区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能。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和重大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述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及重大政策、项目实施的社会稳定评估机制,探索建立行政调解联动机制和行政执法级别管辖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完善和规范核准制、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切实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巩固和完善“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继续加强审批项目的精减和动态管理,推进审批方式的变革,努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2.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政府在社会事业领域的主导地位,构建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广泛参与、管理科学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事业单位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现代事业法人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等形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鼓励民营机构参与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加快实现管办分离,规范政府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多层次现代公共服务监管体系。
3.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农业、科技、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投入增长保障机制。进一步理顺市与区、市(县)与乡镇之间财政管理关系,建立事权与财权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探索改革公共服务事业单位财政经费支出方式,由按“人”供给,改为按“事”供给。严格执行预算制度,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深入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保障财政资金有效运行。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推进“阳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财务总监制度,健全政府投资稽查、审计、后评价等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监管体系,防范债务风险。
4.推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改革。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有关要求,研究出台我市相关政策意见,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改革发展,使其成为自主办会、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在全市新兴行业、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社会中介组织。促进政府部分职能向行业协会有序转移,逐步实行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制度。开展行业协会评估活动,提高社会公信力。
5.创新基层社区管理体制。完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高效的社区建设领导协调机制。科学构建社区组织机构,形成新型的社区运行机制,规范社区事务准入制度、用人制度和居民自治等制度,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研究出台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意见。“十二五”期末,全市“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城市、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60%。
(二)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
6.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按照“三置换一保障”要求,继续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统一,政府监管、自我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业绩考核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国有企业领导层收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实施泰州市民营经济三年跃升计划。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规定,培育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落实扶持政策,推进公平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加大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在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重点加强“一中心五平台” 【注1】建设。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
(三)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
8.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创新培育机制,积极支持优质企业改制上市,推进百企上市培育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力争新增10家上市公司。扩大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创投板块上市。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争取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加快发展创业投资,扩大创业投资规模。“十二五”期末,全市创投企业力争达到20家,注册资本规模达15亿元。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展资本市场业务种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9.推动技术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推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鼓励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服务,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健全技术市场交易规则,规范市场秩序,拓展技术市场服务职能,促进和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水平。
10.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常态社会调查失业率统计发布机制,建立失业监测和失业预警机制,统筹管理城乡人力资源。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构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新格局。着力推进 “凤城千人计划” 实施,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力度。启动全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221”工程【注2】,培养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社会工作者。
11.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贯彻落实《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切实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土地市场监管,规范土地收储行为。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12.着力提升区域金融实力。鼓励和引导辖区内大型银行向县域和重点乡镇延伸机构。“十二五”期末,农业银行乡镇网点覆盖面达50%以上。继续引进金融机构,力争引进全国性股份制银行5—8家、外资银行2—3家。引导股份制银行在市(区)增设分支机构,增强服务县域经济功能。扶持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做大做强,推动辖区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完善金融管理,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三农”和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以省“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加大对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13.探索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步伐。研究制定全市农村产权流转规则,构建农村产权流转平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使其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退出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
(四)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14.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等“六个一体化”,着力构筑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5.继续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五好”示范社创争活动。“十二五”期末,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力争达到4200家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60%。
16.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推进村镇银行建设。加快小额信贷公司试点步伐,鼓励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稳妥推进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完善农户专业担保政策,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开展规模养殖育肥猪、肉鸡等保险试点,加大高效设施农业保险推进力度。“十二五”期末,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力争突破2亿元,其中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20%左右。
17.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推进戴南、黄桥镇国家和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全市镇村建设“125”工程【注3】,加快重点镇建设,增强集聚、辐射和示范作用,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将新桥、黄桥、溱潼、戴南4镇打造成现代化小城市,形成小城市、重点镇、重点村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继续推进戴南、黄桥镇全国改革发展试点小城镇试点。
18.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以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制度,分类明确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逐步实行人口居住证制度,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五)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19.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限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贯彻落实《泰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确保先保后征、即征即保,推动被征地保障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并轨。鼓励引导城乡各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医疗保险,继续推进有劳动关系农民工工伤保险全覆盖,探索实施城乡居民参加生育保险办法。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增强共济能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统筹基金合理使用。强化覆盖城乡的社保管理服务网络,实现城、乡(镇)、村统一管理。建立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和政策体系,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十二五”期间,新增保障性住房300万平方米(3.5万套左右)。
20.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继续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合理调整全市公立医院布局,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稳定和扩大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靖江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改革。
21.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成教育强市。制定并落实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十二五”期末,全市全面达到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标准。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十二五”期末,所有普通高中均达到优质高中办学标准。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进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泰州大学筹建步伐,探索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规划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革中考招生制度,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落实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政策,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促进各类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22.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按照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乡镇、创新型企业四个层面,加快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集聚,构筑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战略高地,大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各类科技平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科技政策支持,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以上。围绕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推广“三高”模式 【注4】、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23.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贯彻落实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收入倍增,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全市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形成工资随经济发展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完善基层工会组织和资方组织,落实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促进民众创业。规范和发展多样化理财渠道,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24.不断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加强城乡低保与扶贫开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的衔接。全面提升农村五保供养能力,集中供养率力争达到70%以上。继续实施“关爱工程”,建立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同步运行、即时结算”运行机制,完善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完善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实现村级以上预案全覆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落实扶困助学政策。
(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6.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贯彻落实《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加快调整全市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
27.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推进全市文艺剧团改制。稳步推进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分,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和销售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转企工作。
28.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一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主体,形成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组建泰州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扶持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建立适应文化市场需求的现代流通组织和营销体系,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十二五”期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
29.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城市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培育和规范以网络、手机为载体的新兴文化服务市场,维护网络、手机文化安全。
四、保障措施
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十二五”期间全市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统筹协调,扎实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适时成立泰州市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和综合改革方案,论证、协调各专项改革工作,检查、督促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分析、解决改革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总结、评估改革效果,保证改革规划的落实。各部门根据各自改革任务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构,主动把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强化改革措施。一是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加强各项改革的前期调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对重大改革事项,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强化对公共资源、公共权益的保护,及时预测和化解社会矛盾,制定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二是做好试点工作。对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先行试点,及时评估改革实施效果,总结改革经验,准确把握改革的时点和节奏。三是规范操作程序。严格依法行政,公开、公正、透明、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减少误解,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四是强化宣传引导。注重发挥新闻媒体正确的导向作用,利用各种传媒渠道和形式,做好改革方案出台前的舆论宣传,及时向公众解答改革进程中的疑惑,让群众在不断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时,关心、支持、参与改革。同时及时总结宣传改革成功经验,不断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三)明确工作责任。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年度改革工作要点,把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序时目标。对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改革工作,明确牵头部门,细化改革任务,各参与单位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确保改革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四)严格督促检查。将改革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各部门的考核内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召开相关部门会议,交流各项改革进展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书面汇报全市各项改革进展情况。各相关部门每年向综合改革领导办公室书面汇报一次改革进展综合情况,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改革推进工作联合检查督导。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确保各项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注1】一中心五平台:即经信部门牵头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技部门牵头的技术市场信息平台、质监部门牵头的产品检测信息平台、人社部门牵头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局牵头的国家专利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和人行、银监、经信部门共同建设的融资担保服务平台。
【注2】“221”工程:即培养20名以上高级、200名以上中级和1000名以上初级社会工作人才。
【注3】 “125”工程:即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戴南镇等8个小城市和建设九龙、永安洲两个镇农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形成“4+6”的工作格局,同时推进全市22个重点镇、扶持50个重点村发展。
【注4】“三高”模式:即以高起点引进、高水平嫁接、高水平产学研合作为主要途径的创新格局。
第二篇:福建省建筑节能_十二五_专项规划
附件
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 录
前 言
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1
(一)主要成效„„„„„„„„„„„„„„„„„„„„„„„„„„„„1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3
(三)存在主要问题„„„„„„„„„„„„„„„„„„„„„„„„„„4
二、“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条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
(一)建筑节能发展条件„„„„„„„„„„„„„„„„„„„„„„„„4
(二)面临的的机遇和挑战„„„„„„„„„„„„„„„„„„„„„„„4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6
(一)指导思想„„„„„„„„„„„„„„„„„„„„„„„„„„„„7
(二)发展目标„„„„„„„„„„„„„„„„„„„„„„„„„„„„7
四、主要任务„„„„„„„„„„„„„„„„„„„„„„„„„„„„„8
(一)抓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发展„„8
(二)加快以公共建筑为重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有效降低政府办公建筑和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9
(三)继续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扩大规模化应用范围„„„9
(四)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10
(五)开展绿色与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推广,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 11
五、保障措施„„„„„„„„„„„„„„„„„„„„„„„„„„„„„12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组织保障„„„„„„„„„12
(二)实施激励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经济保障„„„„„13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管,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行政保障„„„„„13
(四)深入宣传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建筑节能提供人才保障„„„„ 14
前 言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节约建筑用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有关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在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一五”工作基础上,编制本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坚持以政策为导向、科研为支撑、标准为保障、推广为手段、工程为示范,“绿博会”为载体,积极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五年在全国建筑节能检查中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表扬,为我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体制建设日臻完善。成立了福建省建设领域资源节约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部署和协调建筑节能工作,形成了由建筑节能与科技处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建立了专项检查制度,每年检查各地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和工程实体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通过检查,各地建筑节能水平逐年提高,规划、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依法监管制度基本建立,新建建筑设计和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建立了福建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制度、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制度,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制度等,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2、研发推广成效明显。《福建省住宅建筑节能成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等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福建省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LED路灯的应用及芯片研发》等7项节能减排课题列入省科技计划,获财政补助资
金1150万元。发布建筑节能推广项目380项,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项目152项。加气混凝土等一批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迅速发展,五年间产品生产企业从11家增加到50家,产能从93万m增加到738万m,年递增51%。
3、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编制发布了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等地方标准、图集和工法共149部,出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使用手册、中小学教学楼建筑节能设计指导意见和建筑节能设计说明、施工专项方案和监理细则示范文本等配套技术资料,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标准保障。
4、示范工程取得突破。建立了国家和省各类建筑节能示范项目72项,其中部级18项,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1个(福州市)、农村示范县3个(武平县、永安市和华安县)。示范区域覆盖了全省九个设区市,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新建建筑节能示范、绿色建筑、城市照明、屋顶绿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等。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个(福州、厦门)、示范高校3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
5、培训宣传得到加强。举办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专题培训52期,累计培训设计、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等相关技术人员近2万
33人次。每年组织科技、科普宣传周等多种形式的建筑节能宣传活动。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共展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1168项,举办绿色建筑论坛,开展与港、澳、台绿色建筑技术交流,提升各方节能理念;厦门市举办了7届“人居环境展示会”和3届“建筑节能博览会”。通过“绿博会”、“展示会”和建筑节能宣传活动,社会公众和行业人员的节能意识明显增强。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1、认真落实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制定配套政策,成立建筑节能工作协调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加强指导,推进建筑节能全面发展。
2、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每年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各环节的监管,建立规划、施工图和验收备案等节能审查监管制度。
3、建立科技专家队伍,科研先行,组织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争取省科技厅课题经费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加大建筑节能地方标准、图集、工法和示范文本的编制,为建筑节能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提供标准保障。
5、举办“绿博会”和论坛,展示我省建筑节能发展模式和方向,引导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培育,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6、建立部、省示范项目,总结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经验,完善工程应用措施,为广泛推广提供经验。
7、领导重视,多部门配合,扶持建筑节能。以政府为主导,财政、建设、科技、经贸等多部门联合,形成合力,从政策、资金方面扶持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内地市、县主管部门机构不健全,贯彻落实建筑节能政策文件不及时,措施不多,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实施节能强制性标准水平不高,节能材料产业薄弱,发展不平衡。
2、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外窗、屋面)改造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改造资金难筹集,居民、业主和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节能改造工作推进缓慢。
3、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经费不足,被统计建筑的业主积极性不高、工作配合不够;统计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较大。
4、政府行政监管和市场监管相结合的体系尚不健全,建设、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等过程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条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将是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将是加快发展
与能源资源条件不足的矛盾凸显期。“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城乡建设将迎来大发展,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建筑节能工作将面临着各种困难和考验,更具挑战性。
(一)建筑节能发展条件
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推进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我省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我省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且拥有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建设成果与经验,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3、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普遍加强,“四节一环保”与建设节约型城镇的舆论氛围逐渐形成,开发和购买节能房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4、建筑节能科技队伍成熟壮大,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取得长足进步,建立了一支熟悉建筑节能设计、施工、监督和管理的科技队伍,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省经过30年的改革开发和经济建设,经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4万亿以上,实现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实施海西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首位。我省目前正处于
城市建设高峰期,“十一五”期间,每年建筑规模均在4000万㎡左右,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运输用能和房屋建造、使用、维修、拆毁过程中的用能,已占到我省社会总能耗的45%以上,其中建筑物空调和照明等建筑运行能耗已占到我省社会总能耗的27.5%。我省是一个能源资源短缺的省份,目前全省的能源自给率只有40%,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用能增长,更加剧了资源供应紧张;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瓶颈问题。
加快发展是我省“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我省城乡建设、住房建设的难得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将实行总量控制,而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三大领域之一,因此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技术水平,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一次能源消耗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把能耗控制在合理和可能供应的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是缓解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建筑用能结
构调整和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镇,提高居住品质,促进建筑节能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建筑节能总目标:实现节约标准煤400万吨,其中新建建筑360万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照明40万吨。
1、新建建筑按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施工和验收,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福州和厦门率先开展节能率65%的工程示范。“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新建节能建筑2.0亿平方米,实现节约标准煤360万吨。
2、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照明,推进城市、农村和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节约标准煤40万吨,其中新增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3000万㎡、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兆瓦。
3、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试点示范,推进绿色建筑星级评价。“十二五”期间,累计建立各类示范项目80个,其中绿色建筑20个,示范城市2个,示范县5个。
4、建成具有一定规模、集约发展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生产企业30个,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利用当地资源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9个,新型节能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综合基地
2~3个。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节能监管和制度建设,推进新建筑建筑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绿色建筑。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研究我省节能改造模式,推进节能改造工作。抓好已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空调和热水应用。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发展。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培养壮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人才队伍。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培育节能产业。
(一)抓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发展。
1、强化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继续推进全省新建建筑各方主体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备案各个环节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重点强化施工环节按图施工,强化山区城市和县(市)专项审查和备案制度,确保新建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2、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建设,支持集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为一体、具有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建筑节能、城市照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等各类示范工程。在厦门市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和碳减排量交易试点。
3、加强新建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和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等环节把关。推广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和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制度,完善能效测评体系,发挥我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在建筑节能监管工作中的作用。
(二)加快以公共建筑为重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步伐,有效降低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
1、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和条件具备的大型商场、宾馆、医院、高校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带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建筑围护结构隔热、外遮阳和屋顶绿化技术;推广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等用能系统节电及其智能控制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建筑空调、照明和热水制备,提高既有建筑用能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2、建立业主负责制,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建立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运行监测制度;建立建筑物用能系统定期维护、检修的保养制度,及时排除系统故障,保证供能系统运行符合相应标准,切实降低能耗。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扶持培育一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完善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创造条件。
(三)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扩大规模化应用范围。
1、大力推动以太阳能、空气能、浅层地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有条件的建筑、住宅小区必须设计使用一种或多种可再生能源,形成浅层地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2、继续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省示范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抓好已有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管工作,总结示范经验,完善示范技术,在“十一五”基础上,通过试点推进和政策资金扶持,再创建一批国家和省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
3、建立和完善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督管理机制,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纳入全省建筑节能日常管理工作。
(四)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
1、发展建筑节能科技创新体系。继续做好省建筑节能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启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等相关重点技术的专项研究与开发,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创新,形成较为完善、具有福建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我省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绿色照明,推广节能灯具、节能光源、LED照明,办公和商业照明、城市道路照明、公园广场照明、夜景照明等节能技术与产品,推进公共照明节能。推广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节能型建筑幕墙、门窗和遮阳产品。推广可再生能源、空调通风系统节能、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等技术与设备。发展建筑智能化,推广办公大楼、住宅小区通讯技术和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倡导节约用水,开展节水技术、节水器具、海水冲厕、非传统水源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3、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加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编制力度,借鉴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经验,修订完善我省建筑节能50%标准体系,适时编制一批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程建设标准、图集、工法,满足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需要。
4、建立福建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战略联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享仪器设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我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海西优势,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福建省海峡绿色建筑发展中心”,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咨询、星级评价和建筑能效测评,促进绿色建筑推广。
(五)开展绿色与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推广,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
1、开展绿色与节能建材的研发推广。组织研发和推广墙体自保温体系、新型节能门窗、环保装修建材、保温隔热材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资源综合利用及绿色建材检测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新材料。
2、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积极推进适用于南方地区的节能、安全、耐久性能好、综合造价低的节能材料与构件规模化应用,重点扶持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无机保温砂浆、节能门窗、遮阳、通风、园林绿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品(构件)的产业化。
3、加快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定福建省建设领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意见,细化扶持政策,培育节能服务企业。推动绿色建筑和民用建筑能效评价标识工作。
五、保障措施
建筑节能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综合性工作,对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保障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培育节能产业,努力实现我省建筑节能 “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各市县应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落实专门的工作机构,保障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必要的人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适应当前建筑节能发展要求。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市、县的建筑节能工作考核目标,加强对区、县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帮扶。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和
研究解决建筑节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并落实建筑节能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工作局面。
(二)实施经济激励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建筑节能工作的新形势,及时制定节能配套措施和相关优惠政策,不断完善适宜我省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国家和省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建筑节能等试点示范,争取更多资金补助。逐步完善我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跟进、社会呼应的良好局面。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配套政策,引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走市场化的道路。出台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及超限额加价制度、节能考核体系等,加强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管理。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管,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行政保障。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严格落实建设工程立项审批节能审查、规划方案节能审查、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专项审查、节能分部专项验收及验收备案制度,切实保证建筑节能标准在设计、施工、验收阶段的有效执行。全面推广我省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施工专项方案和监理细则示范文本,规范和提高各方主体建筑节能资料的编制和实施水平。严格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监督,加强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建设,规范建筑节
能实施过程中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实施施工现场、商品房销售现场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推行专项检查制度,全面检查各地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和新建建筑工程实体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情况,加强对违反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项目的惩处力度。推行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全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和监测平台。
(四)深入宣传和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建筑节能提供人才保障。继续办好每年“6.18绿博会”,系统展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利用各种媒体和节能宣传周、展览会和现场会,广泛宣传建筑节能意义及建筑节能工作,充分调动开发商、物业管理和业主各方面的节能积极性,形成各单位自觉执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的氛围。倡导建筑资源节约理念,把建筑节能相关知识作为注册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提高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节能专业素质。通过课题开发、技术推广、标准编制、技术交流、工程示范和“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途径,培养一支我省“产、学、研”相结合、高水平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技研发队伍。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当地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我省建筑节能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篇:邵武市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邵武市“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为切实加强我市的消防工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绿色腹地和创建“平安邵武”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根据总队《关
于组织开展“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南平市“十二五”消防专项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市消防工作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消防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市消防部队坚决贯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邵武市消防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消防投入逐年提高,消防执法环境明显改善,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火灾形势基本平稳。2006年至今,全市共投入647.45万元,改建消防站1个并于2007年竣工投入使用。2006年至今,共发生火灾316起,死亡6人,伤8人,经济损失398.67万元。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719次,出动人员6498人次,车辆1432台次,共抢救人员976人,疏散被困人员 2181 人,挽回经济损失2883.9万元。
二、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和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为发展方向,以落实新《消防法》为主线,深入推进“防火墙”工程建设,以强化公共消防安全,构建和谐、平安邵武为目标,完善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对消防工作的领导机制和体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政府部门组织领导责任、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责任、政府部门消防工作检查考评责任。进一步壮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拓宽消防部队经费,完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攻克制约和束缚消防事业发展的难题。为我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全面实现《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供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三、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市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服从、服务、优化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强化服从服务意识,坚持不懈狠抓火灾预防,坚持不懈狠抓灭火救援,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不断优化消防安全环境。
——统领、转移、攻坚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消防工作,切实把消防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用改革的方法、发展的实践,检验和加强各项工作,推动消防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巩固、创新、发展的原则。抓住和用好“十二五”战略机遇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宗旨,巩固现有的建设成果,大胆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
——统筹、协调、和谐的原则。统筹协调好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努力推动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正确处理好部队建设中加强领导与帮助扶持、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建设需要与保障能力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四、整体目标
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队伍素质为着力点,以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和社会火灾防控能力为落脚点,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官兵思想革命化、部队管理正规化、业务工作规范化、装备建设现代化、消防工作社会化,使邵武市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具体指标是:
——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达标率100%。
——新建消防站1个。
——100%完成乡镇消防规划(简易消防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新增战斗车辆3辆。(含退役更新2辆,新增1辆)
——大力发展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市要配备合同制消防员17人,100%的乡镇配备专(兼)职防火员。
——城市90%以上的居民基本掌握火灾预防、逃生自救、报警、灭火器的使用等消防基本常识。
——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2012年前,所有乡镇、村庄、社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
五、主要任务
(一)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
1、加快城乡消防规划的编制、调整和实施。已制订总体规划的乡镇要编制消防专业规划,无总体规划的乡镇要根据现状制定近期消防工作建设目标(简易消防规划)。在修订城乡整体规划时,要及时对消防专业规划进行调整,在报批城乡整体规划时,缺少消防专业规划或消防专业规划不合理的不予审批。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城乡整体发展规划和消防专业规划的要求,确保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全市一般建制镇未编制消防规划(或简易消防规划)的,应在2011年全部完成编制审批。全市乡的消防规划在2011年编制应完成20%,审批完成10%;在2012年编制应完成40%,审批完成30%;2013年编制应完成60%,审批完成50%;2014年编制应完成80%,审批完成70%;2015年,全市乡镇全部完成消防规划(或简易消防规划)审批。
2、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加快老城区和城镇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改造和建设步伐,新建城市(市区)和开发区、工业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与城市(镇)的建设同步发展、一步到位。城市市政消火栓建设不出现欠帐,重点镇(中心镇)市政消火栓(或其他消防水源)至2015年每年欠帐减少20%,2015年,全市城市公共消防设施配备率达100%。城市社区要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并加强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每个社区要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对木结构等易燃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要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进行治理,建设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增强火灾抗御能力。积极开展创建“无火灾乡村”和“消防安全示范村”活动,落实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职责,督促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管理组织和制度。重点镇、中心镇及乡镇改街道的所辖行政村全部完成“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基本设施、基本教育”的“五项基本”建设,30%的行政村达到消防安全示范乡村标准。
(二)加强火灾防控体系建设
1、加强基层消防组织建设。农村、社区要建立健全消防组织,确保基层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所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成立消防安全领导组织;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成立消防工作专门机构,其他地区乡镇依托综治办、安监办等机构,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各行政村、城市社区要落实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
2、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社区内的小场所要实行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制度,开展消防安全互查互督,保证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联合组织扑救;村庄要实行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轮流值班开展消防安全提示和检查。
3、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依法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任务。设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庄、社区,要建设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并加强保安人员消防业务培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使其承担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能;没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庄、社区要建立群众参加的志愿消防队。2012年前,所有乡镇、村庄、社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
4、加大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各级政府应定期组织开展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三合一”企业以及建筑消防设施、城市消防通道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建立多部门联动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的合力。要不断完善健全火灾隐患督办整改、有奖举报、适时公布制度,开辟人大、政协对火灾隐患整改的监督渠道,建立火灾隐患网络数据库,发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及时跟踪督促各类火灾隐患的整改,对整改不及时的单位及个人坚决实施行政处罚,并确保执法到位、隐患消除。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各级政府要组织专家论证,提出解决方案,督促限期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又不能保障安全的要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面完善上述场所和单位的消防管理状况,消除火灾隐患,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
5、切实发挥部门联动作用。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分工合作,齐抓共管。教育部门要负责组织大、中专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卫生部门要负责组织医院、卫生院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旅游部门要负责组织涉外宾馆、旅馆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工商、商业部门要负责组织商场、超市、室内市场、酒店、餐厅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文化部门要负责组织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音乐茶座、酒吧、网吧、电子游艺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民政部门要负责组织养老院、敬老院、疗养院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公安消防机构要负责指导各部门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火灾防控网络。
(三)提升社会单位自身防控能力
1、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落实员工岗位消防责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
2、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保消合一”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熟悉消防设备,并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
3、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单位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4、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要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一般单位可结合实际,有重点地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求。2011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四)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1、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水平。要建立健全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消防宣传,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继续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在主流媒体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提示性宣传、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和逃生自救能力普及活动;建立并运用互联网公共消防服务平台,向社会发布火灾预警信息,开展网络消防宣传教育和在线消防咨询。
2、推进消防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各地要高度重视消防志愿者行动的宣传普及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发展壮大消防志愿者队伍,2011年,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志愿者占适龄人数10%,全市实现招募消防志愿者数量不少于当地适龄人数3%的发展目标。
3、全面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广电、安全监管、旅游、文物等部门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职责,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开展社会化消防教育培训,提高社会消防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消防博物馆、防灾馆、消防站等教育基地作用,加大社会消防宣传力度。
(五)提升灭火应急救援能力
1.抓好专业力量建设。落实打造铁军三年规划,推进攻坚组和各类灾害事故处置专业队建设。贯彻落实国办59号文件,2012年完成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
2.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强化专业训练,加强基地化、适应性训练和实战化演练。完善消防员资质考核机制,推动消防员等级考核和资质认定双轨并行。加强“六熟悉”、预案制定与应用,逐步实现预案网络化。完善全勤指挥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强化指挥员综合素质,持续开展攻克疑难灭火救援课题研讨活动。
3.完善公共突发事故抢险救援体系和联动机制。强化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修订完善爆炸、毒气等恐怖暴力和其他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消防救援应急预案,加强与公安机关其他警种、军队、武警、民航、铁路、医疗、卫生、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公共突发事故抢险救援体系和联动机制,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
4.不断提升部队灭火救援能力。严格落实执勤战备制度,规范灭火救援程序,创新训练方法手段,提高练兵科技含量,积极开展预防爆炸、毒气等恐怖暴力事件和其他突发性灾害事故处置方法和技战术措施的研究,加强在高温、有毒、缺氧、噪声等复杂危险环境中开展救人灭火的实战模拟训练,增强消防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切实提升灭火救援能力。
5.增强综合保障能力。统筹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落实建设规划,以新技术、新材料为依托,以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超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新型灭火药剂等国际新兴灭火技术为核心,逐步加大高效、节能、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辆的普及应用。2011年完成攻坚组基材装备的配备任务。2010年至2015年,购置3辆消防车。
6.强化灭火器材装备建设。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的要求,2011年前,配备25马力以上大功率手抬机动泵或浮艇泵2台、移动式消防炮2个。消防水带、灭火剂等易耗装备,应按照不低于投入执勤配备量1︰1的比例保持库存备用量,并尽量储备环保、高效类灭火剂。
7.加强合同制及文职雇员队伍发展。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合同制及文职雇员队伍,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为消防部队补充社会力量。其招收、培训、管理、待遇、奖惩、社会保障等具体管理办法按省公安厅、省劳动保障厅及《南平市公安消防支队合同制及文职雇员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执行。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1、落实政府的组织领导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经费、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并制定实施“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安全委员会或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针对消防安全突出问题,适时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并如期销案;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知识宣传提示和教育培训。
2、落实部门责任,健全部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将消防工作纳入本行业系统管理内容,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知识教育培训;严格依法审核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控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安全监管职责,严格依法监管,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3、落实城乡消防规划设施建设责任。提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凡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消防规划要及时组织修订;凡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防火和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进行技术改造。提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结合城镇改造,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棚户区、“城中村”及出租屋、“三合一”场所、务工人员聚集地等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
4、健全消防安全检查考评机制。提请地方党委、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评内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逐级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考评验收并将消防工作任务纳入政务督查内容,定期对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政府有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每年对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工作进行考评。
(二)加强消防工作经费保障
1、新建消防站1个。“十二五”期间,全市共需投入资金600万元新建消防站1个,2012年,邵武市消防大队二中队(位于水北镇镇政府斜对面)动工建设,2014年完成建设。
2、车辆及器材装备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增战斗车辆3辆(包含报废更新2辆,新增加1辆),个人防护装备和特勤装备器材配备达标率100%。2011年、2013年、2015年每年分别增配消防车1辆,需购置车辆经费194万元。通过“十一五”的建设,大队消防器材装备已达到消防站配备标准,“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器材装备的梯次更新和结构优化。要加大对消防人员基本防护和特勤装备建设,根据需要争取并投入资金。截至2011年,市消防大队要全部完成灭火攻坚组器材装备建设,各攻坚组建设达标率100%。“十二五”期间,大队还要根据要求积极组建其他攻坚组。每年要根据器材装备的损耗及时更新,要在保证器材装备达标和资金充足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性能更好、保障更有利的器材装备。
3、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防业务费预算保障机制。根据省公安厅、财政厅闽财行70号文件精神,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适合消防事业和消防部队建设发展需要的消防业务费预算机制,尽快完善公安消防部队社会化后勤保障体系。业务经费增长比率应不低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同时,符合消防部队建设发展需要的合同制人员、文职雇员经费,消防员高危补助经费,必要的接待费等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消防站、部队消防装备建设专项经费应纳入财政部门本级财政预算,缓解经费压力,保障消防站和消防装备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三)提高消防法治建设水平
1、提高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要健全消防监督机构,配齐消防监督人员,积极探索、完善合同制消防文职雇员工作制度,允许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的消防文职雇员从事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加强消防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切实做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运行、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深化警务公开,向社会公开消防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依据、程序、进度、结果,增强执法透明度;加强执法中的廉政建设,集中整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消防执法的公信力和满意度;配齐消防监督检查装备,提高消防监督检查技术含量;开展消防监督执法示范单位创建和消防监督执法大比武竞赛活动,定期对消防监督人员和派出所民警进行消防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消防执法能力和水平。
2、提高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水平。要建立消防、治安、内保、警务督察及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合力。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履行消防监督职责,主动分析研判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针对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把火灾隐患消除在火灾发生之前;要定期分析火灾形势,结合当地火灾特点,提请政府组织公安、建设、安全监管等部门集中开展重点行业、场所和区域突出问题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公安派出所依法做好辖区有关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3、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建设、设计、施工、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消防设施检测等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质量负责,承担主体责任以及不履行职责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或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抽查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等违法行为,严把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施工检查和竣工验收关,预防和杜绝产生新的火灾隐患。建筑业主要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管理,配备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落实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制度。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指导,确保公正、公平地开展中介服务。积极探索性能化建筑防火规范体系,开展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推动城市建筑消防设施及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抗御火灾整体能力。
4、提高查处火灾事故的水平。加强火灾事故调查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火灾事故调查联动协查机制,切实加强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责任事故案、失火案的侦查办案工作。尤其对重特大火灾事故和达到消防责任事故案、失火案立案标准的,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火灾原因,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5、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要针对新时期消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和模式;深化消防爱民实践活动,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积极开展消防技术咨询服务,指导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在推进合同制消防文职雇员从事日常消防检查的制度上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消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消防安全检查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鼓励试行消防安全检查师制度,为社会单位提供消防技术服务;积极培育和规范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社会消防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将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纳入信用等级评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调整的内容,推动单位自觉做好消防工作。
第四篇: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于农业生产,非农业用途农药占10%左右。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为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2010年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589.6亿元,利润86.9 亿元,资产总额1246.9 亿元。2010年我国共生产农药234.2万吨(折有效成分),同比增长20.4%,出口61.3万吨,同比增长20.8%。2010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能力超过 200 万吨,制剂生产能力超过500 万吨,销售额超过10亿的农药企业超过8家,主营业务为农药的上市公司18家。产品结构不断改善。目前,我国可常年生产260多个原药品种,3000多个制剂品种,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到2007年,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产品优化生产工艺,高效低残留品种已占95%。从三大类品种结构来看,杀虫剂比重不断下降已从2005年的41.8%,降低到2010年的31.4%,杀菌剂和除草剂比重已由2005年的10.1%和28.6%调整为2010年的7.1%和45.0%,品种结构有较大改善。科研开发能力有所加强。“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强了科研开发的投入,建立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创制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杀虫剂硝虫硫磷,除草剂丙酯草醚、杀菌剂氟吗啉等。(二)存在问题
我国农药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
1.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50余家,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仅21.9%。
2.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绝大多数农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产能的增加也主要依赖于
单一产品的扩张。我国创制品种仅27 种,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产品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在已经完成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和替代后,还有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高毒农药品种仍在生产和使用,这些高毒农药品种需要进一步削减和替代。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比例仍需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进行调整,杀菌剂相对较少(只有10%左右),特别是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杀菌剂品种较少。
4.减排任务重,废弃处置缺乏有效处理手段。农药原药生产未反应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乳油等含有毒有机溶剂的制剂仍较多,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尚未全面开展。
二、发展趋势
从国际看,随着欧美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以及国际化分工更加明细,发达国家的原药及制剂生产能力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农药大公司纷纷在国内建设独资、合资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农药工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将冲击国内竞争力弱的企业。随着农药工艺技术的发展。此外,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和反倾销诉讼等将对我国农药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国内看,国际农药巨头一直延续“专利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专利农药”的发展路线,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仿制为主的阶段,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的创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药行业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小于普通化工产品,一方面农业对于农药的需求主要与气候影响下的病虫害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国家为保障农业增产将增加投入,农药需求有保障。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制定的限量标准将日趋严格,对农药企业的布局、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的脚步将会加快,农药生产将进一步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药产品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增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完善废弃物处置管理,提高农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药工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产值达2300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7%,7.7%,9.6%。
2.产业组织发展目标
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5家以上,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20家以上。前20位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总产量的50%以上。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产品发展目标
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力争到2015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4.创新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农药创制体系和创新机制,加强创制品种的市场开发,提高市场分额。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GLP体系及通过相关国际互认。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种累计达50个以上,重点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
5.技术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大型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新开发品种的技术指标、大部分老品种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到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三废”排放量减少15%。农药产品收率提高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1.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市场、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形成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严格控制原药生产企业新布点,新建农药原药企业一律进入专业工业园区,重要水源地、城市近郊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现有农药原药企业要逐步实施搬迁入园。
3.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品种,针对常发性、难治害虫、地下害虫、线虫、外来入侵害虫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适应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变革的除草剂,果树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用于温室大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和环保型熏蒸剂,积极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保鲜剂,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大力推动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
4.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装备。加快淘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落后产品和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
1.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农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新农药的创制开发,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农药的研究开发。
2.大型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加大农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开发,加大重要农药中间体和专用助剂的开发。
3.加强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农药行业准入及产品生产许可等环节的审核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
1.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降低企业“三废”处理成本。
2.加强源头治理,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加大农药“三废”治理技术和设备开发的力度,提高原辅材料回收利用率,提高特殊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开发和推广水基化等剂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地区的农药发展指导性文件,推动《农药产业政策》的落实,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开发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品种新剂型,降低农药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我国农药产品国际竞争力。(二)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
制定发布《农药工业限制和淘汰的产品、技术和装备目录》,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增农药厂点和盲目新增产能。根据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实际,淘汰落后产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三)完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要求,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和评审标准,推动行政许可工作信息化建设,创建农药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率,促进农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行业健康发展。(四)加大农药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涉及重大农业生产安全的农药投资项目、农药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高环境风险农药替代、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高浓度含磷、含盐等废水治理等项目。
(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标准规范
完善农药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药生产在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按照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要求,做好农药产品统一危险性分类和标签工作。
(六)做好行业运行监测
不定期召开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座谈会,组织企业交流,及时跟踪农药行业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协调解决进出口政策、贸易争端等问题,定期发布运行分析报告。联合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农药核准、延续核准、产品登记和生产许可信息。
(七)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标准制订、课题研究、规划编制等领域工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信息统计与发布、技术开发与交流、贸易争端协调等服务平台,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建立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数字报)
第五篇:龙岩市长汀县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龙岩市长汀县“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前 言
消防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编制和实施《长汀县“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对于推动全县消防事业发展,提升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加快推进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和构建“平安和谐长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立足长汀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 号)、《福建省“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龙岩市“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龙政综[2011]352 号)为依据,主要阐述了“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消防工作的重点任务和相关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县未来五年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县消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社会消防工作长足发展,消防经费投入稳步提高,城市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政府消防工作机制初具雏形,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火灾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为长汀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另一方面,我县当前的公共消防安全形势、消防投入力度、消防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部相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农村地区火灾多发,损失集中,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还不强,农村消防工作仍十分薄弱。重点镇专职消防队工作滞后,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全县消防工作形势仍不容乐观,消防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以打造消防铁军和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为抓手,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着力整治各种火灾隐患,全面加强城乡消防工作,健全完善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的社会消防工作机制,加快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全面提升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全力维护全县火灾形势稳定,为加快推进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和构建“平安和谐长汀”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理,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标本兼治,努力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和灭火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主要目标
至2015年底,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日趋完善,消防部队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社会消防安全防控体系有效完善,社会消防安全素质全面提高,消防安全形势得到较好转变,逐步完善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具体指标是:
——所有乡镇、工业园区全部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和审批,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建设标准。
——各乡镇配备专职消防队,社区(村)组建义务消防队,征召消防文职人员2人。
——新增配各类消防车3辆(举高车1辆、压缩空气泡沫车1辆、大功率抢险救援车1辆)。
——个人防护装备和特勤装备器材配备达标率100%,完成应急救援队伍组建任务,配齐应急救援装备。
——县城居民消防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100%乡镇配备专(兼)职防火员。
——特殊岗位人员持消防培训合格证书上岗率达到90%。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100%达标,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进城乡消防规划的实施
结合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编制和审批城乡消防规划。对已编制完成的消防规划,结合城乡总体规划的修订进一步调整;对消防规划内容不全的城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不得批准。严格按照城乡规划和消防规划的要求,确保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对不符合城县消防安全布局的重大火灾危险源,限期搬迁或责令停止使用。在制订城乡规划、旧城改造计划时,优先安排棚户区、“城中村”、木屋毗连区等易燃建筑密集区的拆迁改造。加强文化遗产地、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的消防规划和消防设施建设。2011年,所有建制镇都要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和审批。完成总体规划的乡在2011年30%完成消防规划编制,20%完成审批;2012年60%完成消防规划编制,40%完成审批;2013年90%完成消防规划编制,70%完成审批;2014年,所有的乡均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老城区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改造和建设步伐,新建工业园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应按照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发展。2012年,市政消火栓达到建设标准。把农村消防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使农村公共设施与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2011年,30%的镇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建设标准;2012年,60%的镇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建设标准,20%的乡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建设标准;2013年,90%的镇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建设标准,40%的乡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建设标准;2014年,所有的镇公共消防设施全部达到建设标准,70%的乡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建设标准;2015年,所有的乡公共消防设施均达到建设标准。
三、加强消防装备建设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消防车辆装备建设,突出举高类消防车配备、突出高层灭火供水车配套、突出战斗车组结构提升、突出车辆器材装备并重,基本实现消防车辆配备与辖区的保卫对象、火情特点、道路状况等相配套,最大限度提升车辆器材装备的有效战斗力。贯彻落实《龙岩市2011-2013年消防车辆购置目标责任书》,争取实现消防车辆达到国家一级消防站配备标准。按照公安部《县级综合性(消防)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2015年底前,配齐配强侦检、搜寻、破拆、救生、堵漏、洗消等特种救援装备。
第二节 加大火灾防控力度
一、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县政府定期开展以在建施工工地、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和“三合一”场所以及建筑消防设施、城县消防通道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组织专家论证,提出解决方案,由政府挂牌督办,督促限期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又不能保障安全的,要依法责令停产停业。通过专项治理,消除火灾隐患,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抓好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建设
一是夯实组织建设基础。2011年,各行政村、各社区配备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二是夯实设施建设基础。城县社区进一步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并加强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每个社区确定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三是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村(居)民委员会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夯实队伍建设基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根据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依法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任务。2012年底前,全县乡镇、村、社区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
三、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社会单位要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每个社会单位设立1名专职消防安全员,负责“四个能力”建设的培训、督促和检查;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结合单位自身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使员工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2011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四、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
一是提高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水平。公安机关建立消防、治安、内保、警务督查及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合力。二是提高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公安机关健全消防监督机构,配齐消防监督人员,允许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的消防文职雇员从事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配齐消防监督检查装备,提高消防监督检查技术含量,定期对消防监督人员和派出所民警进行消防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消防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水平。公安消防部门建立健全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消防宣传,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四是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公安消防部门针对新时期消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和模式。
第三节 推进消防科技应用
一、加强消防指挥中心建设
建设公安消防“标准化119值班室”,按照一次性接处警、“一键式”预案启动和一次性调集力量的调度指挥模式,建立大(中)队通信指挥网络,实现与110指挥中心对接,建立一套接警、出警调度指挥一体化的快速反应系统。
二、强化PDA和GPS在消防执法和部队管理中的应用
一是通过配备PDA终端设备,使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随时查询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和技术规范,以及对监督执法对象相关历史情况进行现场查询比对,对检查情况当场进行电子化记录,用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简单的工作模式,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执法效率和水平。二是利用PDA定位功能,随时掌握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位置情况,加强对监督执法人员的实时管理。在消防执勤车辆上配备GPS定位终端,结合数字化中队管理系统,对部队灭火救援地点和车辆位置、状态及器材、装备数量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对车辆的主动导航,提高部队动态管理水平。配备智能手机,开发智能手机相关软件,建立化学物品查询系统、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预案查询系统、消火栓消防水源查询系统。
第四节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一、大力加强“防火墙”工程宣传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要按照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总体部署,认真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积极开展以“防火墙”工程总体目标、工作任务、重要意义和内容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和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使“防火墙”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宣传、教育、司法、民政、广电、共青团、工会、妇联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支持“防火墙”工程建设,形成宣传合力。
二、深入推进消防志愿者行动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要按照《长汀县消防志愿者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注册等工作。在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区、街道、村庄普遍开展消防志愿者招募、消防志愿服务队组建、培训和表彰工作,建立健全消防志愿者组织体系,规范相关管理、服务活动。2011年,实现注册成为消防志愿者的人数达到本地区常住适龄人口(14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总量 3%的目标。根据消防工作需要,组织我县消防志愿者由易及难、由浅及深,围绕不同时期社会消防工作中心任务,开展以宣传教育、预防和整改火灾隐患、消防安全救助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志愿者行动,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选择消防志愿者行动基础较好乡镇或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消防志愿者行动试点工作,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全县消防志愿者行动。建立消防志愿者行动试点乡镇、街道或社区、学校、企业不少于1个。有关部门将“长汀县消防志愿者行动”作为服务社会、维护和保障公共消防安全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扶持、指导和配合相关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消防志愿者行动先进典型,推动消防工作和志愿服务事业实现新的发展。
三、改革和加强消防安全培训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县政府将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纳入劳动用工培训内容,逐步建立和规范由中介机构培训、公安消防部门组织考试发证的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对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安装人员和消防产品检测、维修、销售人员以及化学危险物品场所、公众聚集场所、消防设备操作等特殊岗位工种人员的培训,充实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考评队伍,落实持证上岗制度。2011年,全县特殊岗位人员持消防培训合格证书上岗率达到100%。
第五节 提升灭火救援能力
强化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投入,打造消防铁军。一是强化灭火与应急救援攻坚训练。公安消防大队完成1个灭火和抢险救援合二为一的攻坚组建设。二是切实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指挥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应急联动制度,将各专业队伍纳入统一调度、作战和训练体系,健全政府主导、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紧密协同、快速反应的运行机制。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工作。大力推进训练改革,突出专业性、实战性、强化处置特殊灾害事故的专勤训练,加强应急救援训练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四是加大经费投入。明确经费保障,配齐配强各类救援装备。五是加强地震灾害事故紧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我县成立地震专业救援队,逐步构建以公安消防大队为主体的地震应急救援力量,配齐配强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车辆和装备,完善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和演练,提高消防大队地震应急响应、增援和搜救能力。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协调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专职消防队,相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专职队组建工作。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专(兼)职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扑救初期火灾的作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一、落实政府责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评范畴,完善考评、问责机制。组织编制、修订和实施消防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将消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及时协调解决灭火救援、消防队伍建设、消防经费投入、消防宣传教育、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落实部门责任
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建立消防工作联合执法机制。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及时将消防安全治理及重大火灾隐患等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规划和建设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消防部门组织审查城乡消防规划,将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训练和灭火救援装备储备基地纳入建设、改造计划,统筹实施;在新城开发、旧城改造时,严格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和消防规划,满足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建设和消防通道的要求,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消防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工商、文体、教育、卫生等部门对按照国家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中没有消防验收合格文件的,不得予以有关行政许可,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房屋权属证书。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生产、流通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和生产、销售单位的监督。发改、财政以及城建部门要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部队营房、训练基地和装备建设纳入城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列入财政预算,财政部门应当保证消防经费的足额投入和合理增长。市政部门要加强市政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公安、监察、安监部门要严肃查处各类火灾的事故责任者。教育、民政、铁路、交通、农业、文体、卫生、广电、旅游、人防等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
三、落实单位责任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消防法律法规,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切实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保障消防资金投入,完善消防设施,深入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一般单位结合实际,有重点地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求。
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一是推动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单位以及个人四个层面的消防工作责任,加强对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的检查和考评,落实奖惩措施,推动工作落实。二是探索消防安全与金融、保险互动机制。适应市场化的需要,积极研究金融、保险与消防的关系,推动社会单位积极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使金融信贷、保险承保与投保单位的消防安全条件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发挥经济杠杆手段,促使社会单位自觉加强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消除火灾隐患,改善消防安全条件。三是加快建立社会消防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发展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为社会单位提供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消防技术咨询、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安全专业培训、火灾损失鉴定等方面的技术服务。组建县消防协会,普及、推广消防科学技术,促进我县消防科学技术进步和消防事业发展。
第二节 加强消防工作经费保障
一、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增加对消防工作的经费投入,使消防经费投入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财政部门要根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业务费管理暂行办法》(财防[2004]300号)、《下发贯彻执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业务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财行[2009]70号)要求,按照消防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把基本建设、装备购置、高危补贴、执勤补助、合同制消防员经费纳入财政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成立消防事业发展基金,接受社会捐赠,促进消防公益事业发展。
二、加大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投入
县政府将增加对消防站、消防装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消防建设项目资金足额到位。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得削减消防投入;把消防设施的配备更新、维护保养及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消防经费纳入本单位的经费预算。
三、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为补充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经费保障机制,县政府按照闽财行[2009]70号文件规定,确保每名合同制消防员经费和个人防护装备、消防车辆器材按标准配齐。
第三节 提高消防法制建设水平
一、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条例》等消防法律法规,提高消防部门的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目标,以开展“创建消防监督执法示范单位”和“建设人民满意消防监督执法队伍”活动,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制约力度,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落实消防服务承诺,实行警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质量考评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提升执法规范化,逐步形成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案模式,实现对执法办案活动的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监督。
二、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
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大消防安全检查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火灾隐患督办整改、有奖举报、公布通报等制度,建立火灾隐患网络数据库,发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促进单位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加强信息互通,形成执法合力,坚决打击各类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火灾隐患督促整改力度,对不依法履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职责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督促整改,并依据《福建省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试行)》,对符合条件的依法实施政府挂牌督办,全力推进重大火灾隐患整改。
三、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对涉及消防安全事项未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或者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不力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强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责任事故案、失火案的侦查办案工作。对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和达到消防责任事故案、失火案立案标准的,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查清火灾原因,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节 加强公安消防队伍建设
认真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总要求,引导官兵牢固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部队党组织建设,突出抓好党内民主机制建设,推进政治工作创新,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按照“选准、用好、管严”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业绩、品德、知识和能力为导向、以“考核”和“考试”相结合为手段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筑牢官兵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创新“人民满意消防大队”争创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政风行风建设,重点解决消防监督执法环节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
第五节 促进规划组织实施到位
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把规划的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各的建设项目和发展规划中。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主要规划目标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规划项目的检查,及时上报实施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加强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完善评价机制,分析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努力做到总结与中期评估相结合,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规划实施动态,切实保障规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