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四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四
规划题目:平谷区“十二五”时期京平高速沿线三镇统筹
发展规划
牵头单位:平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规划内容综述
一、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世界城市”战略明确统筹目标。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北京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将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城市建设的重点也逐渐由城区转向郊区,农村作为城市发展腹地的作用日渐突出。
交通区位优势创造发展机遇。高速公路的开通有利于马坊、夏各庄、东高村三镇产业分工和布局规划,分别形成集聚效应和产业比较优势。大量人流和资金流的集聚,促进物流、旅游、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平谷全区经济的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夯实统筹增长基础。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大力发展,高速沿线三镇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在全区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二)制约因素:马坊、东高村、夏各庄三镇的统筹发
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合理规划三镇产业分布与发展,形成高速公路沿线产业集聚带和扩散极,向中部及北部山区扩散。
(一)发挥地缘优势,统筹区域发展
坚持生态战略,统领城乡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重点引进和发展适合生态涵养区发展特点的绿色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工业化、产业化、功能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发挥交通优势,塑造开放格局。利用邻接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海港的优势,发挥国际陆港的作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培育口岸经济,打造京东商贸物流中心。
实施产业带动,壮大区域经济。一产方面以现代农业和精品农业为着力点,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限制发展畜牧业,形成一个符合生态涵养要求的生态循环系统和高速沿线设施农业产业带;二产方面主要发展绿色能源、食品加工、服装生产、现代制造等都市型工业;三产方面以物流业、商贸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丰富区域发展的内涵。
(二)发展社会事业,完善服务体系
着重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完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体系。
立足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化水平。推进城镇化进程,严格按照城镇标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在配建相关设施时,优先考虑引进优质服务品牌。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化管理,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在建设和改造大型
射核心,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满足区域发展以及引进人才对子女教育的高端需求。马坊地区,继续推进和完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平谷分校建设;夏各庄地区,加快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协商及建设进程,满足区域产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本区域教育资源优质化。
综合性医疗服务中心。面向三镇及周边居住社区服务,选址在夏各庄镇,统筹设置一座大型三级医院,以综合性医疗服务为主,兼顾老年病康复治疗、养生体检等服务功能,综合性培训基地建设。优先向三镇提供人才培养服务,选址东高村镇,以东高村音乐培训和现有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在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农技服务、作物栽培以及音乐教育等方面重点发展,综合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推介等各项功能。
大型公共文化中心建设。服务面向三镇及临近区域,选址在东高村镇,以本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基础,建设综合性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以提琴制造、音乐教育、培训等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建设大型音乐文化商业演出场馆。建立图书文化专区,促进文化素养提高。
(二)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交通主干道路。首先,沿御马坊—东河路—东高村—东南路—夏各庄一线,通过新建、改扩建既有道路,形成高速公路北侧主干通道;其次沿马坊镇(西大街)—普贤屯(鲍家庄)—渔阳(滑雪场)—南干渠路一线,建设早鲍路—洙大路,形成高速公路南侧主干通道。与高速公路一起构
第二篇: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五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五
规划题目:平谷区“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 牵头单位: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平谷分局
编制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规划内容综述
一、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平谷区土地利用类型比较齐全,在平谷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用地中,农用地比例最大,占全区土地面积的75.01%,其次是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比例最低。农用地中,以林地和园地为主,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48.96%和34.16%。平谷区这样的土地利用结构主要是由其自然地貌条件所决定,区内山区和半山区占很大比重。平谷区的农用地比例较高的土地利用结构为区域发展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和开放空间。
建设用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比重17.19%,其中比例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9.99%。部分独立工矿用地和部分农村居民点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在空间形态上已经成为城镇用地,并在城镇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一定的职能,但由于土地分类的原因,这部分用地并没有作为城镇用地统计。平谷区三大类用地中,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低,为7.80%。
二、平谷区土地利用在“十二五”的展望
定了平谷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
《平谷新城规划(2005-2020年)》对平谷定位:北京11座新城之一,北京东部的都市型工业、现代制造业、物流及休闲度假基地;
《北京市平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平谷定位:京东发展门户、山水宜居新城、清洁制造中心、精细果蔬基地、生态休闲绿谷;
平谷功能定位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坚持为首都北京产业转移、生态休闲度假服务,为京津世界城市发挥交通廊道、旅游休闲、生产绿色食品服务,为平谷城乡居民提供高质量工作环境、舒适宜居服务的原则,切实满足京东发展门户、山水宜居新城、清洁制造中心、精细果蔬基地、生态休闲绿谷发展。
(四)平谷区土地功能定位及战略目标、阶段
平谷区土地功能定位:京津服务,经济生产,生态涵养,公共服务,观光旅游功能;
平谷区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依据平谷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其功能定位对土地利用的要求,结合平谷区土地利用的特点与问题,在平谷区土地利用战略的引导下,确定2020年平谷区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为集约高效、保耕优构、生态涵养、宜居和谐;
战略阶段:按照平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土地利用特点,确定“十二五”时期为集约建设阶段。
段供地方式);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实现同类企业集聚办公;发展工业地产,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推进村庄整理,盘活粗放用地,进行多角度挖潜。
五、土地储备的战略问题
(一)研究内容:土地储备现状,土地储备战略指导思想,土地储备战略目标,土地储备发展模式,土地储备战略保障。
(二)具体措施:完善土地储备普查工作,实现土地储备中长期规划;改善供地模式,促进土地储备高效运行;积极扩宽融资渠道,建立多种融资体系;加强土地储备力度,保证土地调控功能实现。
六、土地利用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一个宗旨、两个转变、三个重点保护、四个协调”。一个宗旨:平谷区土地利用必须服务于其区域功能定位,服务首都北京和自身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两个转变:城乡建设用地要从外延扩张转向内部挖潜,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利用;工业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向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三个重点保护:保护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
四个协调:中心城与周围城镇相协调;城市与农村相协调;平原与山区相协调;平谷与京津冀都市圈相协调。
(一)土地利用战略及实施重点:实施区域统筹战略,运用开放的统筹思想,协调区域土地利用;统筹安排城镇和
第三篇: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 “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1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2
(一)总体思路.......................................................................2
(二)发展目标.......................................................................2
三、主要任务.............................................................................3
(一)农业机器与种养系统融合互作机制研究..................3
(二)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3
(三)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3
(四)现代节能高效设施园艺装备.......................................3
(五)现代畜牧业福利养殖设施与技术装备......................4
(六)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4
(七)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4
四、保障措施.............................................................................5
(一)加强农业装备产业科技的统筹规划部署..................5
(二)加强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平台体系建设..............5
(三)加大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5
(四)实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5
该规划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据,面向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和新需求,以农林动力与田间作业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养殖业装备为重点,提出农业装备产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形势与需求
农业装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现代设计、绿色制造、智能技术广泛采用,实现了精准化、智能化和高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竞争力。“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突破了经济型动力机械、精准作业装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创制了大马力拖拉机与配套复式作业机具等一批急需产品。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农业装备使用与制造大国,规模企业总产值已连续10年增幅超过25%,年销售额突破3200亿元,农机作业与服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90%以上,科技创新支撑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2%,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进入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装备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与制造技术能力低,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全程机械配套性差。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面临拓展领域、增加品种、完善功能、提升水
平的多重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自主创新,以引领产业发展为导向,发展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装备技术为核心,农林动力与田间作业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养殖业装备为重点,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先进制造与集成应用,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装备技术。坚持农机与农艺融合,坚持先进制造与生物、信息技术融合,重点突破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创制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设施农业与健康养殖等关键设备。完善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推动农业装备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突破先进制造与智能化技术、高性能拖拉机与多功能作业机具等一批农业装备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开发轻便作业、水肥药精确施用、环控农业、产地商品化处理及现代畜牧业福利养殖等一批专用装备,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和标准,建立一批集成技术示范应用基地,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团及产业集群,建成协调有效的自主创新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装备创新体系,支撑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农业机器与种养系统融合互作机制研究
揭示农业机器作业对土壤质构、水、肥、药、气、光、热、微生物、环境及动植物等影响规律,优化机器科学作业过程。研究农业机器生产系统能量传输与投入物资循环调控方法和技术。试验创新农业装备的结构原理、基础材料、制造工艺及智能传感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
(二)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
重点突破无级变速传动系CVT、CAN BUS总线、高效脱粒分离、作业流程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制重型拖拉机及配套多功能作业装备、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智能采棉机、番茄与甘蔗生产等高性能装备。开发田间作业控制等智能产品。发展丘陵山地、林业生产等专用机械。
(三)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
重点突破智能栽插和采收、植物生长过程和环境信息实时监测、种肥药等关键农资科学施用等前瞻性技术。开发大型复式与种肥水药变量施用、智能化种子精细加工、全自动嫁接、瓜蔬智能化生产等一批前沿性重大装备。
(四)现代节能高效设施园艺装备
重点提升设施结构的抗逆性能、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智能化控制水平,协同攻关低碳环控型和高光效轻简温室结构及配套
设施。研制节能与绿色能源利用、环境调控、清洁与高效作业及肥水一体化等配套装备。
(五)现代畜牧业福利养殖设施与技术装备
以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养殖环境、加强畜产品健康采集为主要任务,重点突破畜禽福利养殖饲料快速溯源与在线检定、无应激畜禽福利养殖数字化监控与远程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制规模化养殖场废物自动化处理以及畜禽、水产、奶牛福利养殖关键设施与设备。
(六)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
以提升增值减损能力、能源利用效率和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为切入点,重点研发大宗粮食产地集中烘干、果菜产地节能保质贮藏、棉花等产地增值、主要农产品洁净和高通量分级包装、家禽屠宰自动化等关键技术装备。
(七)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重点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农艺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全面提升高产农田创建工程装备、高效精量植保机械应用技术水平。试验扩大棉花、油菜、花生、马铃薯、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化能力。优化推动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农业装备产业科技的统筹规划部署
强化国家目标需求和重大任务导向,整体布局现有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系统性和原创性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引导企业加大资源投入,增强优势企业创新和产业化能力。
(二)加强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平台体系建设
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加快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应用基础、共性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与服务。加强农业装备标准体系建设与研究,实施重大产品技术标准化。优化资源,构建国家农业装备重大创新基地。
(三)加大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培育多专业、跨学科的优势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强化基础教育,支持高校加强农业装备工程学科建设。联合建设企业培训基地,加强实用人才培养。
(四)实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
加大国际合作科技计划实施力度。积极推进海外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优势企业构建国际化产业基地。加强标准研究的国际化步伐,加快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联系人及电话:霍季春 01058881433 电子邮箱:huojc@most.cn
第四篇:《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解读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解读
问:什么是智能制造?
答: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制造装备和过程的深度融合与集成。
问:《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出台的意义?
答:《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的出台,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和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我国制造业和装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奠定技术基础,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智能制造科技工作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未来重点突破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在过去的几个五年计划里,科技部就智能制造中的高端装备、关键支撑技术及核心基础部件、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装备,通过 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部署了一批智能制造的相关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初步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智能制造科技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十一五”期间,通过有效组织,突破了一批长期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技术,如机器人技术、感知技术、工业通信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可靠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数控技术与数字化制造、复杂制造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攻克了一批长期严重依赖进口并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核心高端装备,如盾构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高端加工中心等;建设了一批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基地,培养了一大批长期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高技术人才。
问: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型感知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制造业正发生着巨大转变,智能制造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主要技术方向发展,并已经成为下一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问:“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智能制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智能制造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智能制造提出的要求:使我国制造业具有制造过程可视化、智能人机交互、柔性自动化等特征,并实现可持续、高效能、绿色制造。
问: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存在着哪些差距?
答:我国制造业目前发展的主要表象是以跟踪模仿为主、自主创新为辅;产品组装为主、功能创新为辅;系统集成为主、部件攻关为辅;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在产业发展的共性基础支撑技术的研究方面比较薄弱,核心基础部件较为缺乏,产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制造过程信息化应用面还不够普及。
问:发展智能制造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面向我国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和国际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趋势,坚持前瞻布局、重点突出、创新跨越,引领产业发展的思路;针对我国制造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和高端装备制造方面的差距,研发相关的智能化高端装备、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系统、关键支撑技术及基础核心部件,形成智能制造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框架,攻克瓶颈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并建立标准体系,为我国制造业的低碳、高效、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成套的解决方案;通过示范、推广实现产业升级,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问:发展智能制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发展智能制造的基本原则为:抓住高端、突出重点,企业主体、服务发展。
(1)抓住高端、突出重点
以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高端装备为突破口,以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技术和装备作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智能化的高端装备、攻克一批智能制造的基础理论与共性关键技术。
(2)企业主体、服务发展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突破瓶颈的关键核心技术,逐步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化率,形成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问: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设计与工艺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系统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和系统集成技术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按照“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推广一代”的技术路线,突破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攻克一批智能化装备、研发若干制造过程自动化生产线,制定相应技术与安全标准,增强产业竞争力。系统布局创新基地和平台,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
问:“十二五”智能制造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研究包括泛在感知条件下的新型感知理论与技术、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设计过程智能化理论、制造过程智能化理论与技术、制造装备智能化理论与技术,完善智能制造基础技术、技术规范与标准,解决未来智能制造所需的理论框架和未来共性技术,最终实现拟人化智能制造。
问:“十二五”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研发一批与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密切相关的共性基础技术,重点突破一批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部件,研发解决一批与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紧密相关的共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核心基础部件、微纳制造技术、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嵌入式工业控制芯片、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数控制造技术、制造过程安全与安防技术等。
问:“十二五”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重点研究箱体类精密工作母机、智能化工程机械与成套装备、新能源装备等,突破一批标志性的智能化高端装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我国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问: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装备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重点研究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工业的核心工艺和成套装备等,提升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
问: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应用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针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集成应用智能制造理论与技术、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智能化的高端装备和智能化制造过程,研究实施示范应用和产业化相关技术,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以及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问: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方面将要做哪些方面工作?
答:根据有关科技管理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及“十二五”智能制造重点专项的实施特点,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保障重点专项的有效实施:一是,建立真正有效的产学研用联盟;二是,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三是,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四是,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成果转化;五是,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
第五篇:福建省建筑节能_十二五_专项规划
附件
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 录
前 言
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1
(一)主要成效„„„„„„„„„„„„„„„„„„„„„„„„„„„„1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3
(三)存在主要问题„„„„„„„„„„„„„„„„„„„„„„„„„„4
二、“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条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
(一)建筑节能发展条件„„„„„„„„„„„„„„„„„„„„„„„„4
(二)面临的的机遇和挑战„„„„„„„„„„„„„„„„„„„„„„„4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6
(一)指导思想„„„„„„„„„„„„„„„„„„„„„„„„„„„„7
(二)发展目标„„„„„„„„„„„„„„„„„„„„„„„„„„„„7
四、主要任务„„„„„„„„„„„„„„„„„„„„„„„„„„„„„8
(一)抓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发展„„8
(二)加快以公共建筑为重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有效降低政府办公建筑和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9
(三)继续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扩大规模化应用范围„„„9
(四)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10
(五)开展绿色与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推广,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 11
五、保障措施„„„„„„„„„„„„„„„„„„„„„„„„„„„„„12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组织保障„„„„„„„„„12
(二)实施激励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经济保障„„„„„13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管,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行政保障„„„„„13
(四)深入宣传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建筑节能提供人才保障„„„„ 14
前 言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节约建筑用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有关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在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一五”工作基础上,编制本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坚持以政策为导向、科研为支撑、标准为保障、推广为手段、工程为示范,“绿博会”为载体,积极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五年在全国建筑节能检查中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表扬,为我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体制建设日臻完善。成立了福建省建设领域资源节约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部署和协调建筑节能工作,形成了由建筑节能与科技处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建立了专项检查制度,每年检查各地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和工程实体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通过检查,各地建筑节能水平逐年提高,规划、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依法监管制度基本建立,新建建筑设计和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建立了福建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制度、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制度,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制度等,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2、研发推广成效明显。《福建省住宅建筑节能成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等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福建省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LED路灯的应用及芯片研发》等7项节能减排课题列入省科技计划,获财政补助资
金1150万元。发布建筑节能推广项目380项,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项目152项。加气混凝土等一批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迅速发展,五年间产品生产企业从11家增加到50家,产能从93万m增加到738万m,年递增51%。
3、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编制发布了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等地方标准、图集和工法共149部,出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使用手册、中小学教学楼建筑节能设计指导意见和建筑节能设计说明、施工专项方案和监理细则示范文本等配套技术资料,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标准保障。
4、示范工程取得突破。建立了国家和省各类建筑节能示范项目72项,其中部级18项,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1个(福州市)、农村示范县3个(武平县、永安市和华安县)。示范区域覆盖了全省九个设区市,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新建建筑节能示范、绿色建筑、城市照明、屋顶绿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等。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个(福州、厦门)、示范高校3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
5、培训宣传得到加强。举办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专题培训52期,累计培训设计、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等相关技术人员近2万
33人次。每年组织科技、科普宣传周等多种形式的建筑节能宣传活动。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共展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1168项,举办绿色建筑论坛,开展与港、澳、台绿色建筑技术交流,提升各方节能理念;厦门市举办了7届“人居环境展示会”和3届“建筑节能博览会”。通过“绿博会”、“展示会”和建筑节能宣传活动,社会公众和行业人员的节能意识明显增强。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1、认真落实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制定配套政策,成立建筑节能工作协调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加强指导,推进建筑节能全面发展。
2、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每年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各环节的监管,建立规划、施工图和验收备案等节能审查监管制度。
3、建立科技专家队伍,科研先行,组织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争取省科技厅课题经费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加大建筑节能地方标准、图集、工法和示范文本的编制,为建筑节能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提供标准保障。
5、举办“绿博会”和论坛,展示我省建筑节能发展模式和方向,引导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培育,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6、建立部、省示范项目,总结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经验,完善工程应用措施,为广泛推广提供经验。
7、领导重视,多部门配合,扶持建筑节能。以政府为主导,财政、建设、科技、经贸等多部门联合,形成合力,从政策、资金方面扶持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内地市、县主管部门机构不健全,贯彻落实建筑节能政策文件不及时,措施不多,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实施节能强制性标准水平不高,节能材料产业薄弱,发展不平衡。
2、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外窗、屋面)改造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改造资金难筹集,居民、业主和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节能改造工作推进缓慢。
3、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经费不足,被统计建筑的业主积极性不高、工作配合不够;统计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较大。
4、政府行政监管和市场监管相结合的体系尚不健全,建设、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等过程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条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将是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将是加快发展
与能源资源条件不足的矛盾凸显期。“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城乡建设将迎来大发展,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建筑节能工作将面临着各种困难和考验,更具挑战性。
(一)建筑节能发展条件
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推进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我省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我省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且拥有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建设成果与经验,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3、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普遍加强,“四节一环保”与建设节约型城镇的舆论氛围逐渐形成,开发和购买节能房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4、建筑节能科技队伍成熟壮大,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取得长足进步,建立了一支熟悉建筑节能设计、施工、监督和管理的科技队伍,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省经过30年的改革开发和经济建设,经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4万亿以上,实现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实施海西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首位。我省目前正处于
城市建设高峰期,“十一五”期间,每年建筑规模均在4000万㎡左右,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运输用能和房屋建造、使用、维修、拆毁过程中的用能,已占到我省社会总能耗的45%以上,其中建筑物空调和照明等建筑运行能耗已占到我省社会总能耗的27.5%。我省是一个能源资源短缺的省份,目前全省的能源自给率只有40%,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用能增长,更加剧了资源供应紧张;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瓶颈问题。
加快发展是我省“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我省城乡建设、住房建设的难得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将实行总量控制,而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三大领域之一,因此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技术水平,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一次能源消耗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把能耗控制在合理和可能供应的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是缓解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建筑用能结
构调整和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镇,提高居住品质,促进建筑节能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建筑节能总目标:实现节约标准煤400万吨,其中新建建筑360万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照明40万吨。
1、新建建筑按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施工和验收,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福州和厦门率先开展节能率65%的工程示范。“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新建节能建筑2.0亿平方米,实现节约标准煤360万吨。
2、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照明,推进城市、农村和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节约标准煤40万吨,其中新增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3000万㎡、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兆瓦。
3、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试点示范,推进绿色建筑星级评价。“十二五”期间,累计建立各类示范项目80个,其中绿色建筑20个,示范城市2个,示范县5个。
4、建成具有一定规模、集约发展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生产企业30个,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利用当地资源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9个,新型节能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综合基地
2~3个。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节能监管和制度建设,推进新建筑建筑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绿色建筑。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研究我省节能改造模式,推进节能改造工作。抓好已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空调和热水应用。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发展。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培养壮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人才队伍。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培育节能产业。
(一)抓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发展。
1、强化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继续推进全省新建建筑各方主体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备案各个环节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重点强化施工环节按图施工,强化山区城市和县(市)专项审查和备案制度,确保新建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2、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建设,支持集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为一体、具有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建筑节能、城市照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等各类示范工程。在厦门市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和碳减排量交易试点。
3、加强新建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和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等环节把关。推广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和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制度,完善能效测评体系,发挥我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在建筑节能监管工作中的作用。
(二)加快以公共建筑为重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步伐,有效降低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
1、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和条件具备的大型商场、宾馆、医院、高校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带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建筑围护结构隔热、外遮阳和屋顶绿化技术;推广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等用能系统节电及其智能控制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建筑空调、照明和热水制备,提高既有建筑用能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2、建立业主负责制,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建立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运行监测制度;建立建筑物用能系统定期维护、检修的保养制度,及时排除系统故障,保证供能系统运行符合相应标准,切实降低能耗。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扶持培育一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完善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创造条件。
(三)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扩大规模化应用范围。
1、大力推动以太阳能、空气能、浅层地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有条件的建筑、住宅小区必须设计使用一种或多种可再生能源,形成浅层地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2、继续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省示范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抓好已有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管工作,总结示范经验,完善示范技术,在“十一五”基础上,通过试点推进和政策资金扶持,再创建一批国家和省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
3、建立和完善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督管理机制,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纳入全省建筑节能日常管理工作。
(四)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
1、发展建筑节能科技创新体系。继续做好省建筑节能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启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等相关重点技术的专项研究与开发,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创新,形成较为完善、具有福建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我省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绿色照明,推广节能灯具、节能光源、LED照明,办公和商业照明、城市道路照明、公园广场照明、夜景照明等节能技术与产品,推进公共照明节能。推广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节能型建筑幕墙、门窗和遮阳产品。推广可再生能源、空调通风系统节能、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等技术与设备。发展建筑智能化,推广办公大楼、住宅小区通讯技术和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倡导节约用水,开展节水技术、节水器具、海水冲厕、非传统水源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3、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加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编制力度,借鉴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经验,修订完善我省建筑节能50%标准体系,适时编制一批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程建设标准、图集、工法,满足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需要。
4、建立福建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战略联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享仪器设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我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海西优势,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福建省海峡绿色建筑发展中心”,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咨询、星级评价和建筑能效测评,促进绿色建筑推广。
(五)开展绿色与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推广,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
1、开展绿色与节能建材的研发推广。组织研发和推广墙体自保温体系、新型节能门窗、环保装修建材、保温隔热材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资源综合利用及绿色建材检测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新材料。
2、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积极推进适用于南方地区的节能、安全、耐久性能好、综合造价低的节能材料与构件规模化应用,重点扶持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无机保温砂浆、节能门窗、遮阳、通风、园林绿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品(构件)的产业化。
3、加快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定福建省建设领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意见,细化扶持政策,培育节能服务企业。推动绿色建筑和民用建筑能效评价标识工作。
五、保障措施
建筑节能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综合性工作,对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保障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培育节能产业,努力实现我省建筑节能 “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各市县应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落实专门的工作机构,保障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必要的人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适应当前建筑节能发展要求。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市、县的建筑节能工作考核目标,加强对区、县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帮扶。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和
研究解决建筑节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并落实建筑节能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工作局面。
(二)实施经济激励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建筑节能工作的新形势,及时制定节能配套措施和相关优惠政策,不断完善适宜我省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国家和省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建筑节能等试点示范,争取更多资金补助。逐步完善我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跟进、社会呼应的良好局面。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配套政策,引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走市场化的道路。出台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及超限额加价制度、节能考核体系等,加强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管理。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管,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行政保障。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严格落实建设工程立项审批节能审查、规划方案节能审查、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专项审查、节能分部专项验收及验收备案制度,切实保证建筑节能标准在设计、施工、验收阶段的有效执行。全面推广我省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施工专项方案和监理细则示范文本,规范和提高各方主体建筑节能资料的编制和实施水平。严格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监督,加强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建设,规范建筑节
能实施过程中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实施施工现场、商品房销售现场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推行专项检查制度,全面检查各地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和新建建筑工程实体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情况,加强对违反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项目的惩处力度。推行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全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和监测平台。
(四)深入宣传和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建筑节能提供人才保障。继续办好每年“6.18绿博会”,系统展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利用各种媒体和节能宣传周、展览会和现场会,广泛宣传建筑节能意义及建筑节能工作,充分调动开发商、物业管理和业主各方面的节能积极性,形成各单位自觉执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的氛围。倡导建筑资源节约理念,把建筑节能相关知识作为注册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提高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节能专业素质。通过课题开发、技术推广、标准编制、技术交流、工程示范和“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途径,培养一支我省“产、学、研”相结合、高水平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技研发队伍。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当地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我省建筑节能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