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时间:2019-05-14 08:1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第一篇: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重点阐明“十二五”时期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级政府履行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人口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良好的人口环境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计生工作首要任务,全省年均人口自增率为4‰,2010年末常住人口3735万人,确保省委、省政府规划的人均指标提前实现。

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协同做好人口健康工作,实施“母亲健康”和“优生促进”工程,全省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由2005年125/万下降到104.17/万,婴儿死亡率由24.15‰下降到11.92‰;义务教育普九目标提前实现,200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8年。

人口结构不断优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5年的130.7下降到120以下。加强人口老龄化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倡导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分布持续改善。全省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37.2%上升到46.5%,年均提高1.86个百分点。完成了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提出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流动的导向政策。初步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我省年均人口增长速度比全国低1个千分点,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高出4个和6个百分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全省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37.3%提高到41.4%。

人口福利水平显著提高。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2%下降到4.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272元提高到15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52元提高到4105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最低收入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解决了12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25万人实现脱贫。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新进展。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我省《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综合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依法行政机制不断健 全,优质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群众自治机制积极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口社会管理的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二)“十二五”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影响人口发展的外部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统筹解决人口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统筹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要素不协调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政府调控人口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控制人口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全省进入生育年龄人数继续增加,20-29岁妇女总人数年均达到344.7万人,比“十一五”多出37.2万人;进入婚育期独生子女增加,全省0-30岁独生子女约383万人,其中20-30岁的114万人,符合政策生育人群增加。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口将年均增加20万,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

提高人口素质任务更加紧迫。据调查,我省每年约有5000例先天缺陷儿出生,农村妇女妇科患病率超过50%,残疾人比例6.69%,高于全国水平。儿童早期教育、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人口道德素质、心理卫生、社会诚信建设等工作亟待加强。

优化人口结构面临新的困难。出生性别比仍然偏高,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因素还没有根本性改变,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53 %,与2000年相比,10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快于全国1.91的增长幅度,社会保障相对滞后。

加强和创新人口社会管理任务艰巨繁重。“十二五”时期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将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流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主体,人户分离严重,全省农村尚有贫困人口558万,对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改进。当前,我省人口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部门协作格局尚未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服务阵地建设不适应工作要求,服务能力亟待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新挑战。

二、总体目标

(一)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着力破解人口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问题,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快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服务关怀和宣传倡导,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准确把握人口内部各要素、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发展规律,构建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人口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三大区域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当前和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明确人口发展的重点,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确定有差异的人口发展模式。

(三)工作目标

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十二五”末,全省常住人口控制在385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到3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降到10‰以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在职人员培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人口结构动态优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5以下,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能力和水平提高,计划生育家庭获得较好的养老保障,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形成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7%。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比例达85%。

人口管理服务能力增强。人口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部门协作机制比较完善,构建多层次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家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十二五”人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执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保持生育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采取法律、经济、科技、教育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解决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好人口大县、重点地区和农村人口、流动人口以及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低生育水平不反弹。

衔接各部门涉及人口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形成婚姻家庭、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等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加强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情况的统计监测,开展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研究评估,做好出生缺陷、出生性别比和人口迁移流动等方面的调研和相应政策的制定。增强城乡社区人口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建立党政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社会管理格局。创新人口管理工作机制,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依法制定人口计生自治公约,提高群众执行生育政策自觉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加强区域人口研究和规划,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

按照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人口区域发展研究,制定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人口分布、流动导向政策,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关中、陕北、陕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口状况,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开展区域性人口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重点开发区域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增强人口集聚能力,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出政策,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城镇聚集。加大对秦巴山区、白于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搬迁的引导和人口管理,切实做好大中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的人口发展研究和规划。五年累计转移转化户籍农民600万人,整体搬迁移民279万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部门协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融合。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当地民生建设,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流动人口统计制度,健全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省内、西北区域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三)更加注重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

继续实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能力,做好未婚人群、流动人口和中老年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和出生婴儿缺陷干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积极开展孕期保健、筛查和缺陷儿童康复等工作,实施免费补服叶酸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人口计生、卫生、公安、民政等社会资源,围绕人口生命全过程,构建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婚姻登记、户籍管理等工作为一体的、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全民疾病防控能力,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全面推行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在职培训,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制度;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的技能和整体素质。加强青少年教育、人口道德素质和诚信教育,突出抓好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教育,推进独生子女健康人格教育。

(三)继续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应对老龄化

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提高性别平等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切实保障妇女权益,清理性别歧视的社会经济政策,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健全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政策,充分体现对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倾斜。

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机构,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和问责制,落实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将促进性别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入人口发展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建立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集中开展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选择性别生育。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定点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再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制度。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监测和信息共享制度,强化区域协作和重点县的治理。

加强人口老龄化研究,促进老龄化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力度,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四)完善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体系和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建立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人口计生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公民的生育权利和计划生育义务,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出台《陕西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办法》、《关于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办法》,修订《陕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陕西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树立大人口观念,注重人口发展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建立促进法律法规落实的保障机制。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全面落实法定的优惠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体系,在惠民政策中进一步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整合现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做好普惠政策与人口计生优惠政策的衔接,认真落实在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征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优先照顾计生家庭的政策。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开展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试点。

(五)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建立产业扶持计划生育家庭机制。扩大家庭创业工程覆盖面,采取扶持性和保障性措施,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发展产业项目。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无子女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60岁以上的养老津贴制度、计划生育家庭高龄老人养老服务制度、“双女户”妇女节育奖等。推进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倡导建设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公寓,开展无子女、独生子女高龄老人集中养老试点和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在预防保健、权益保障、精神慰藉和生活料理等方面的试点。

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家庭福利的政策体系,注重研究家庭婚姻、救助、老年养护、收养、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加大对贫困母亲儿童的扶持力度,提高家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对家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加家庭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为家庭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探索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口健康促进模式,探索将母亲健康工程服务扩大到家庭成员。扩大早教、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试点,探索建立人口和家庭发展中心,重视对弱势家庭的保护与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全面加强人口工作的领导体制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把人口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各职能部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职责,健全人口发展管理体制,深化基层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县级行政和服务资源,通过加强利益导向、依法行政、行风建设、社会参与,促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建设。

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将人口发展政策协调、人口信息共享等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口发展政绩考核、评估体系。

(二)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加强重大人口问题的战略研究,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西部强省,开展人口发展与社会管理、人口分布与公共资源配置、人口素质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与人口流动、人口结构与产业分布、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流迁与基础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全省基本情况,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大力推进高层倡导、党政统筹、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深刻认识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注意发挥人口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的支撑作用,建立人口发展规划先行制度。

健全人口与发展统筹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估,推动部门间、区域间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完善人口工作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全省人口计生经费逐年增长。完善绩效考评、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

将人口计生事业投入重点放在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自身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纳入各级民生工程。人口计生事业项目和经费投入向贫困地区适当倾斜,促进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四)注重发挥宣传教育先导作用

发挥宣传先导作用。坚持高层倡导,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人口理论制度,建立党政人口理论教育基地,大力推进宣传教育改革创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创新传播平台,构建网络宣传平台,加强远程宣传教育,丰富主题宣传,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和文化需求。

推进人口文化建设。把新型人口文化园区建设作为提升当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倡导“和谐、健康、负责、环保”的新型文化,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教育,积极促进人口健康、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农村育龄妇女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检查和治疗服务,普遍享有科学规范的孕前优生指导服务。到2015年末,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活动普遍开展,70%以上的县达到人口文化县的规范化要求。

(五)完善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对县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全省市县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机构建设,加快重点城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将县镇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规划,将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纳入移民搬迁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上标准,加大建设力度。

开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高人口计生系统服务能力和水平。2015年末,力争全省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起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85%以上的社区基层群众组织达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标准。 稳定人口工作机构和队伍,按照人口规模比例配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构建行政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咨询和家庭计划管理、群众工作“四位一体”的人口计生职业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队伍。加强队伍培训,选聘优秀人才充实基层队伍,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加快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推进职业化建设的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

(六)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全省人口基础信息库,整合人口计生、公安、统计、卫生、教育、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门的人口个案信息,形成覆盖生命全过程的人口信息链,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信息支撑。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体系,依托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库和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建立信息采集共享、动态质量监测、科学分析机制和人口信息定期通报制度。

加快人口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开发,依托省、市、县、镇四级电子政务网络,推动人口信息综合应用。在县镇两级建立人口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多部门一厅式办公,形成人口管理信息统筹整合机制。加强各级人口网站服务功能,搭建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人口管理“一证通”,将人口信息服务延伸到社区。加强人口信息安全管理,落实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方案,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应急响应和容灾备份体系,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切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七)加强规划的实施和考评

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各市(区)政府要根据本规划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定期公布主要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政策与重大工程的进展和落实情况,以本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和实施相关年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责范围,制定本区域、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重视规划项目的实施,通过规划引领项目,依靠项目落实规划。

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主要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口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人口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口信息交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向省政府报告规划进展情况。各级政府要将本规划执行情况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并将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监测评估机制。

五、重点工程项目

(一)基本建设类

1、省级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中心

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探索解决城市计划生育父母养老问题,建设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中心。设置床位3000张,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

2、市级计划生育药具库建设

在各设区市建设计划生育药具库房。每个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3、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

按国家县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24个县级计生服务站,为各县站更新流动服务车、医疗设备和宣传设备。

4、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

按国家乡镇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576个镇服务站,并配备设备。为500个镇中心站配备流动服务车。

(二)政策补助类

1、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类

落实中省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主动放弃二孩家庭一次性补助、合疗补助、计划生育父母奖励、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年老补助、节育手术并发症补助和节育手术奖励。

2、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类

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进行一轮健康检查,并给予初步治疗;开展婚前检查,孕前筛查,对育龄妇女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予以免费,免费发放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致富项目。

3、人口和计划生育能力建设类

对已建成的县镇服务站维修、计生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医疗设备、省市县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给予补助,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补助。

4、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类 

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部培训等,提高各级干部的管理服务和依法行政能力。基本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

第二篇:三明市泰宁县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

三明市泰宁县“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泰宁“四县”的重要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泰宁县“十二五”期间的各项计划生育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计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指导方针,自觉地把人口计生工作与控制人口目标结合在一起,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全县积极探索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深化“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完成“一个目标”的工作路子,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3.31万人,2006-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4.8‰,其中自然增长率为5.3‰,出生率为10.3‰,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1.46‰,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口再生产类型完成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

——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人口责任指标。2006-2010年我县每年的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分别为97.13%、96.79%、96.14%、95.22%、94.17%,人口出生率均控制在12‰以内,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人口计划和市下达的责任目标。

——难点问题整治初见成效。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县2006年以来共查处“两非”案件33例。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5年的116.24下降到2010年的106.76。二是社会抚养费征收率逐年提高。建立行政执行与强制执行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效运用法律杠杆,依法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每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福建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平台,每个乡镇都有专人负责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并配有专用电脑,有效运作全国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的交流和反馈。在上海等流出人员较多的地方成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深入持久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由点到面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群众婚育观念有较大转变。2006年以来,全县的晚婚率保持在50%左右,有74对夫妇自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

——利益导向机制初步建立。形成了以落实法定奖励、推行农村“奖扶”为主,以政策上倾斜、项目上优先、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指导、生活上照顾的“三结合”帮扶为辅,以农村低保、子女入学、建造新房、灾后重建、农函大学习等多领域多环节优先优惠为补充的利益导向体系。二女户、一男户和计生困难户的受益面达100%。

——计生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2006年以来,全县共投入1200万元用于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乡镇计生服务所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全县计生服务站所总面积3900多平方米,平均达390平方米,其中中心所2个,其他7个乡(镇)计生服务所都达省定合格所标准,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建有村服务室。按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装备标准配备了基本设备。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县服务机构共有卫技人员34人,中专以上学历34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00%,大专以上学历16人,本科学历1人;中级职称6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7.64%。全县各乡镇实现人口信息微机化管理,各乡镇均配备3台以上电脑,其中6个居委会也配有计划生育专用电脑。县、乡两级建立了以育龄妇女为核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数据库,并初步建立了县级计划生育公众信息网,县、乡两级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争先创优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开展分步实施、分解立项、明确责任、分期达标的创建活动,从2006年以来一直保持计划生育一类先进县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省计生协会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单位。

——财政投入体制初步建立。计划生育所需经费全部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2006年投入287万元、2007年318万元、2008年347万元、2009年396万元,2010年423万元,年均递增11.85%,2010年财政人均投入达32.5元。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县虽然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生育发展规划,保持了较低的生育水平,但是也面临了诸多挑战,人口计生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还存在许多制约人口计生工作良性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传统的婚育观念仍然影响着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在短时期无法彻底扭转,一男抢生、二女复通偷生、暗婚暗育等现象时有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仍有相当的难度。二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加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更趋活跃,我县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出人口呈持续增长的态势,由于一些地方区域流动人口属地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造成我县流出人口“双查”失管、漏管甚至超生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也是当前造成政策外生育主要人群。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综合性别比和二孩性别比连续多年都超过正常值,“两非”案件存在取证难、查处难等问题,亟待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四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影响弱化。“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的新农合、城乡低保、征地拆迁补偿等普及型惠民政策,在使广大群众受益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使违法生育户得到了比计划生育户更多的实惠,直接影响了基层干部、群众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投资于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推进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人口宏观调控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处理好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注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在解决人口问题的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家庭福利。

坚持依法管理。坚持按照政策、法律和法定程序办事,加强行政执法检查,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依法征收、文明执法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发展政策,解决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注意把握人口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目标一致、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人口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人口发展要先行一步,为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财政分配提供基础支撑。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人口工作的创新发展,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创新新形势下人口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解决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县要通过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的政策、制度、政府组织体系和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建成“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实现全县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管理等难点得到有效解决,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增强;实现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提高,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流动人口“一盘棋”格局建成,基本实现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架构基本形成,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依法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有序衔接,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更多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广大群众的婚育观念进一步转变,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形成,一男超生和二女多生育现象逐渐减少。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坚持现行生育政策,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实现泰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要继续保持生育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改革创新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制和方法,逐步解决“一男超生”、“流动中超生”等突出问题。结合乡(镇)人口分布情况,全面实施扶贫搬迁造福工程,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坚持“三为主”的工作方针,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抓好“双查”、节育措施等常规服务,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确保人口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加强人口计生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建设法治政府。探索建立行政审批与计划生育法制工作良性互动机制,成立人口计生巡回法庭,实现计生宣传、服务、便民、维权、征收五位一体。规范行使行政征收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对违法生育对象严格按法定标准和办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纪律、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十二五”期末,各乡(镇)基本达到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标准。

推进诚信计生管理机制。扎实开展诚信计生活动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活动,引导各村(居)结合本地实际,依法制定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诚信计生协议书》,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的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的作用,在各级计生计生协会中积极开展“三联创”活动。“十二五”期末,全县各乡(镇)基本实现诚信计生;各村(居)基本实现计划生育村(居)自治;先进乡(镇)计生协会占30%以上;合格村(居)和一流村(居)计生协会占村(居)总数的80%以上,其中一流村(居)协会达35%以上;“五好协会小组”占总数的60%以上。

第二节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环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认真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不断提高科学婚检质量,加强性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建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包括流动人口),提供健康教育、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关服务,有效推动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积极推动二、三级预防措施的开展,逐步将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等可防可治的出生缺陷干预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

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关注并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事业,开展创建“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教育示范单位”活动,加强农村人口早教指导站(室)建设,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努力实现儿童早期发展对象广覆盖。“十二五”期间,力争获得“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积极推进全民终身教育。

提高劳动人口的技能水平。高度重视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旅游产业技能培训和特色农业技术培训,全面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等项目;积极拓宽人才吸纳渠道,引进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外来人员,促进人口素质结构的提升。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立社会信用诚信体制,进一步完善公民基础道德素质体质建设,借助于公共教育设施及其他宣传手段,在全民范围内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小学生中德育工作的特殊作用,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人生观及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注重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全面普及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等知识,注重防止青少年实施危险性行为,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并矫正各种心理问题。

第三节 构建性别公平制度,推动出生性别比趋向正常

针对“十一五”期间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使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

构建性别公平制度。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性别公平制度。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对农村计划生育纯女户给予奖励,在扶贫济困、慈善救助、贴息贷款、求学成才、就业安排、项目扶持中对计划生育纯女户予以倾斜。依法保护妇女的宅基地、房屋等继承权和土地承包权等权益。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救助贫困母亲和促进女童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水平,推动妇女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确保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得到进一步实现。促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妇女职业教育工作,保障妇女平等获得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妇女儿童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妇女健康寿命。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和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完善孤残和大病困难儿童的救助制度,确保儿童平等享有社会保障。

有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相关部门的人口计生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和重大事项督查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工作机制。加强“两非”源头监管,认真落实终止妊娠手术审批制度、终止妊娠药品流通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孕前B超检查、住院分娩和终止妊娠实名制度有关规定。健全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随访、出生死亡报告、咨询服务等制度,建立出生人口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严格落实孕情跟踪管理责任制,强化对办证后流出、连续两轮以上双查未到位、持证多年未生育等8类重点对象的排查监管力度。加大“两非”案件打击力度,建立公安、卫生、人口计生、药监、妇联、监察等部门配合打击“两非”案件联合办案制度,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

第四节 强化综合服务意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我县流动人口数量多、规模大,要积极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使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合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符合条件的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培育和完善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口和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福建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区域协作、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探索成立驻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积极构建“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完善和应用国家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提高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城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建立健全“以房管人”、“以厂管人”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城区服务管理队伍力量,实现城区和工业园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常态化。

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全国流动人口“一盘棋”的要求,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纳入现居住地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范围。积极扩大城区人口计生服务半径和可及性,突出城区、园区、商业区、旅游景区服务管理范围,实现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流动人口便民维权行动,保障流动人口的知情权、监督权。全面清理各种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违背的政策措施,严肃查处各类侵权案件,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立健全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的统筹协调机制。注重运用重大公共政策破解人口发展难题,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人口发展政策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人口计生因素,确保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发展政策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整合现有资源,深化和拓展致富、安居、奖学、保障、亲情、健康五大工程,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贡献奖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家庭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等为主体,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逐步扩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覆盖面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奖励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就业培训、扶贫救灾工作、住院分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教育、征地补偿与集体收益分配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要体现优先与优惠。严格落实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分配集体福利和划分宅基地时,增加一人份额的法律规定。广泛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规范运作幸福工程、计生小额贴息贷款等帮扶项目,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更多实惠。

构建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把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民生工程,纳入社会经济总体规划。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城区要积极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十五分钟”服务圈,农村要依托乡(镇)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室)等现有设施,完善服务、增加功能。加强县社会福利中心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大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便捷援助。探索建立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针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二女家庭的老年父母,在预防保健、权益保障、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等方面关怀帮扶。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劳动力就业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需求。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第六节 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建设和谐幸福家庭

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本单位,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需。

健全完善家庭发展政策。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以及养老保障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等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帮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解决生活生产难题。完善生育关怀制度,将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并发症三级以上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范围。免费为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提供再生育技术服务。

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提供更多的有利于家庭发展的公共服务。加大社会化宣传力度,倡导和推动最大限度地体现家庭经济、生育、教育、抚养、赡养、交流、娱乐等功能。打造健康促进平台,围绕群众需求,协调或协同相关部门开展面向全人口和生命全过程的服务。逐步完善全人口信息的采集、利用和管理,增加关于家庭福祉和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促进人口基础信息的共享与利用。努力把人口计生网络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普惠的、综合的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平台,为所有家庭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早期教育、老龄关爱等全程服务。

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人口文化。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将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作为宣传倡导重要着力点、拓展点,坚持因地制宜,继续广泛深入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新型婚育观念,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奖励优惠制度,推广少生快富科学技术,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大力倡导低消耗、低污染的家庭生活方式。

第七节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围绕群众满意目标,着力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健全完善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建设。紧紧抓住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人口计生服务机构作为公共卫生网络重点建设的机遇,把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内投资,对县乡计划生育去服务站(所)进行改扩建,添置、更新与技术服务功能相适应的器械设备。重视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强服务机构手术室、检验室、消毒供应室等科室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服务质量监督、考核评估、信息反馈机制。拓宽技术服务人员引进渠道,改善技术服务队伍结构,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素质。开展创建计划生育示范站(所)活动,“十二五”期末,全县所有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达到省级示范站标准,各乡(镇)计生服务所达到省二级以上服务所的标准。

规范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管理。探索成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完善社会化免费发放药具服务模式,增加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方式和发放点,加强避孕药具规范化管理和市场监管,保障育龄群众免费获得安全、及时、优质、均等的避孕药具服务,药具可及率达100%,药具服务满意率达90%以上。

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金人工程”的要求,建设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把县级人口计生信息库建设成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服务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平台。探索整合公安、卫生、民政、计生等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建设人口综合服务系统,实行部门人口信息共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建成公众网站,实现网上办事、提升网上办公能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各部门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人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均衡发展。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建立以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重点问题为导向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奖励性引导。建立责任追溯和备案制度,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各乡(镇)每年应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做专题报告。

第二节 加大人财保障力度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在农村综合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中,确保人口计生机构队伍的稳定。积极推进人口计生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人口计生队伍。在新聘用县、乡、村人口计生工作人员时,对持有执业资格证书的优秀人才要优先录(聘)用。按照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人口计生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健全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合理配置医、护、技人员,以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考证为突破口,组织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分批参加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按照“县管,乡聘,村用”配齐配强村计生管理员、计生协会会长和协会小组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情况,适时调整村级计生管理员和协会会长补贴。大中型企业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干部管理本系统、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增长、分类保障、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计划生育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坚持和落实财政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待遇落实和正常工作运转等需要。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社会抚养费全额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运用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的人口计生事业筹资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节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搭建平台,真正形成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县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自觉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落实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生力军作用,创新社会管理,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及时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实行责任目标管理。

第四节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突出人口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等方面的宣传,为人口发展大局服务。全面提升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水平,注重各种宣传阵地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富有泰宁特色的人口文化宣传精品。坚持高层倡导、群众宣传、媒体引导和社会宣传相结合,运用各种现代传媒,通过增强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准确性和渗透力来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社会宣传活动,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质的人口计生宣传公共服务。

第五节 加强行风政风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力提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完善廉政勤政各项制度;逐步建立电子监察系统,重点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审批权、执法权和重大项目资金运行的实时监控。深入推进“阳光计生行动”,全面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系统内下评上”活动,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和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切实做到“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重大事项巡视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第六节 抓好规划组织实施

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真抓实干,分步实施,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规划执行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调整相关规划内容。要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发布与宣传工作,不断增强社会公众计划生育意识。要强化规划的实施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规划办事的良好局面。

第三篇:三明市尤溪县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

三明市尤溪县“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于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衔接了《福建省“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和《三明市“十二五”人口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以及《尤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和安排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运用经济、社会、法律、行政和宣传教育等手段综合治理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格局,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一、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

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3.3万人,其中,2010年全县出生人口4716人,出生率为10.96‰,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率5.77‰。“十一五”期间我县共增加人口1.04万人,平均年增加0.2万人,平均出生率为8.68‰,死亡率为4.93‰,自然增长率为3.75‰。

计划生育主要指标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06—2010年,全县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稳定在88%以上,“十一五”期间出生性别比为114.11,比“十五”期间下降16.38个比值。育妇结构继续优化,一孩育妇比例从2005年的34.57%上升到41.27%,上升6.7个百分点;多孩育妇比例从2005年的26.7%下降到18.08%,下降8.62个百分点;二女育妇占总人口比例从2005年的7.13‰上升到8.81‰,上升1.68个千分点。

二、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

2006-2010年城镇化水平分别为24.3%、24.3%、25.2%、26.4%、36.8%,“十一五”期间,全县人口城镇化水平累计上升了12.5个百分点。

三、计划生育难点整治取得成效

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计生行政部门与法院系统建立联席会制度,依法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全县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到70%以上。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更加规范,为流入人口建档2000多人,开展区域协作,签计双向管理协议,推行“一站式”综合服务,探索建立全县流动人口“一盘棋”格局,全面落实流动人口免费技术服务,实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均等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有利于女孩成长和女孩家庭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进一步完善,打击“两非”取得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共查处“两非”案件107例。

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得到推进

始终把宣传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和载体,把人口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好、宣传好、普及好,使人口计生政策法规逐步深入人心,为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每年都举办计生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等培训班2期以上,向广大育龄群众发放计生知识宣传品5万多张,制作了大型宣传牌27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宣传栏、宣传标语、黑板报、宣传单、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进乡村、进农户、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等计生“六进”宣传。在县电视台开辟了《人口之窗》栏目,开通了县人口计生局公众信息网,作为宣传重要平台窗口。先后组织编印《农村有关法律汇编》、《计划生育和妇女权益保障文件选编》等书籍,编排的《清风岭》获得全省第三届计生文艺小戏曲一等奖,摄制了《姐妹双双上大学》、《女婴的控诉》、《斩断黑手》、《买来的苦果》等反映治理性别比和非法抱养的电教片巡回播放宣传,举办计生文艺宣传演出,组织民间山歌队等计生志愿者,将计生法律法规和奖励政策编成易懂易唱的山歌传唱等,在全县形成了强大的立体宣传声势,有效促进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更加完善

积极整合各部门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各项奖励、保障、优惠政策,提高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一是创新计生利益导向政策。2009年出台了提前享受奖励扶助和关爱女孩成长就学扶助制度。对农村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的育妇年满45周岁发放每月5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年满60周岁自动转入享受全省统一的奖励扶助制度,2009年344人、2010年486人享受了奖励扶助;对农村二女户和独女户的女孩高中就学阶段予以每生每学期300元的学费补助,2009年216人、2010年上半年238人享受了学费补助。2010年又再次出台新的计生惠民政策:提高二女绝育家庭一次性奖励标准,对农村生育两个女孩并在产后20日内主动落实绝育措施的对象,增加奖励1200元,合计一次性奖励2000元;推行免费婚检和优生检测制度,对新婚对象免费进行婚前医学健康检查,为待孕的育妇免费开展孕前优生检测服务;建立农村独女、二女户家庭特别救助制度,对农村独女户、二女户家庭发生重大疾病、意外伤残、死亡的实行特别救助,视情形予以3000-5000元的补助。二是落实各项奖扶优惠政策。全面实施诚信计生、“致富、安居、奖学、保障、亲情、健康”六项工程,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独女贡献奖励及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到2010年有320人享受奖励扶助、99人享受独女贡献奖励、4人享受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等制度;依法及时兑现独生子女和农村二女绝育家庭一次性法定奖励;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参加新农合、造福工程、农村低保等优惠政策措施,做好幸福工程、小额贴息贷款、计生“三结合”帮扶,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展生产,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一是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强化计生队伍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提高计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根据省、市部署要求,组织县、乡人口计生系统开展文明执法专项活动,在系统内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依法维权、优质服务的理念,推进县、乡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规范化和工作作风改进;整合优化全县医技服务力量,从乡镇计生服务所中公开选调5名医技人员充实县计生服务站;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10名医学类临床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充实乡镇计生服务所。二是加快县站乡所服务提质提速。完善计生服务功能,抓好投资550万元的县计生服务大楼建设,并按一级站的功能要求配置相适应的技术服务、宣传教育和信息传输等设备,2010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加强乡镇计生服务所改造升级和办证服务大厅建设,合理配置、更新与计生服务机构功能要求相适应的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投资26万元为县站乡所配备了微机、打印机、指纹仪、服务器等设备44台套,全面推广应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管理软件。通过县站乡所改造升级,增强计生技术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服务。三是扎实开展优质服务。组织县、乡服务站所医技人员坚持每月下乡开展巡回义诊,积极为农村育妇提供妇科病普查普治、生殖保健等服务,五年来累计服务育龄群众12500多人次,深受育龄群众欢迎。

七、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有新的作为

着力打造“生育关怀行动”品牌,2007年以来,共筹集生育关怀资金200多万元,救助关怀对象1761人,投入救助资金200多万元;扎实开展小额贴息帮扶工作,“十一五”期间共发放计生小额贴息贷款2019.55万元,受益计生户2261户;做大做强幸福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幸福工程资金727万元,帮扶计生贫困母亲920人;持续开展义诊活动,“十一五”期间组织医疗专家先后深入15个乡(镇),累计义诊群众1800多人次,赠送药品价值2万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于2006年10月成立了计生协会法律援助站,共为计生户提供法律援助案件33件,惠及群众148人,挽回经济损失156万元,为计生户调解民事纠纷69宗,协调维护计生户合法权益65件,为计生户挽回经济利益152万元。管前东上村二女户林新妹人身伤害赔偿案,收录全国生育关怀行动典型案例100例(全省仅3例)。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主要表现在:

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4月26日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学习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胡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增强做好人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战略研究,加强政策统筹,加强工作协调,加强任务落实,不断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摆在“十二五”规划的突出位置,进一步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问题,为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的困难,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改变,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尤溪、幸福尤溪,必然吸引大批人才进入,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增强我县综合竞争力。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将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口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

但是,“十二五”时期,我县人口计生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统筹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艰巨。我县上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按照代际间隔推算,目前已进入新一轮出生高峰期,据推算,全县育龄妇女的峰值人数接近13.3万,在2014年内,全县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仍将维持在4.7万人以上。此外,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计生政策之间的差距、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等因素影响,控制政策外生育难度加大,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十一五”期间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十二五”期间,如果不实行更为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难度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县流动人口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2010年我县流动人口由2005年的40165人上升到42906人,占当年常住总人口比重9.91%。人口的大量流动,给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目前,我县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占政策外生育总量的70%左右,严重影响了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十二五”期间,我县人口老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2010年末我县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11%,“十二五”期末将达到5万人,比期初增加1.5万多人。

家庭结构特征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户规模从2000年的3.48人下降到2010年的3.04人。在家庭小型化的同时,还呈现结构多样化、居住离散化、关系松散化的趋势和特点。单人、单亲及空巢等家庭比例大幅度提高,三代及以上大家庭比例逐步下降。传统的家庭功能出现弱化的趋势,家庭婚姻、生育、养老等方面出现诸多新问题,急需政府制定政策,优化家庭功能,发挥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整体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战略研究,加强政策统筹,加强工作协调,加强任务落实,不断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为“十二五”时期尤溪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处理好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注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在解决人口问题的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家庭福利。

坚持依法管理。坚持按照政策、法律和法定程序办事,加强行政执法检查,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发展政策,解决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注意把握人口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目标一致、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人口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人口发展要先行一步,为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财政分配提供基础支撑。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人口工作的创新发展,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创新新形势下人口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解决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三节 发展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的政策、制度、政府组织体系和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建成“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实现人口稳定均衡增长、素质全面提升、结构动态优化、流动迁徙自由、分布科学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自然增长率不超过7.8‰,期末全县总人口控制在45万人以内。

——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0%以上。

——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保持下降趋势。

——“十二五”期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逐年趋向正常。

——积极推进重点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小城镇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坚持计生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实现尤溪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要保持生育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着力创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解决影响和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主体功能区的人口布局,不断完善人口迁移政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更加注重依法行政,以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调控人口发展,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确保人口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开展创建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示范乡镇活动。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违法生育对象严格按法定标准和办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推进基层诚信计生、群众自治工作。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示范村(居)活动,指导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维护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开展“诚信计生”创建活动,建立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的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的作用,在各级计生协会中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到2015年,先进乡镇计生协会占30%以上;合格村(居)和一流村(居)计生协会占村(居)总数的80%以上,其中一流村(居)协会达35%以上;“五好协会小组”占小组总数的60%以上。

第二节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环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巩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质量,加强性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建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包括流动人口),提供健康教育、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关服务,有效推动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积极推动二、三级预防措施的开展,逐步将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等可防可治的出生缺陷干预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

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优化教育资源,关注并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教育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推动人口早期教育的普及,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积极推进全民终身教育。

提高劳动人口的技能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对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在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的新型实用技术培训,全面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等项目;积极拓宽人才吸纳渠道,促进人口素质结构的提升。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立社会信用征信体制,进一步完善公民基本道德素质体系建设。借助于公共教育设施及其他宣传手段,在全民范围内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发挥学校在大、中、小学生中德育工作的特殊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人生观及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注重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普及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等知识,注重防止青少年实施危险性行为,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并矫正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第三节 构建性别公平制度,有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

针对“十一五”期间,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使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

构建性别公平制度。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性别公平制度。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对农村计划生育女儿户给予奖励,在扶贫济困、慈善救助、贴息贷款、求学成才、就业安排、项目扶持中对计划生育女儿户予以倾斜。依法保护妇女的宅基地、房屋等继承权和土地承包权等权益。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救助贫困母亲和促进女童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水平,推动妇女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确保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得到进一步实现。促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妇女职业教育工作,保障妇女平等获得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妇女儿童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妇女健康寿命。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和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完善孤残和大病困难儿童的救助制度,确保儿童平等享有社会保障。

有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建立健全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工作机制,把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重大事项督查内容。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完善B超管理、使用的制度,加强B超管理、使用的监管。健全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随访、出生死亡报告、咨询服务等制度,建立出生人口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实行出生人口、孕妇B超检查和终止妊娠登记实名制。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两非”行为的检测和跟踪管理。加大治理力度,建立公安、卫生、人口计生、药监、妇联、监察等部门配合打击“两非”案件联合办案制度,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下降趋向正常。

第四节 强化综合服务意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我县流动人口数量多、规模大,要积极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使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合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符合条件的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消除人口流动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培育和完善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口和人力资源在地区间、城乡间的合理、有序流动。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区域协作、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强城市社区人口计生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心下移到城市社区,切实加强服务管理队伍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网络化管理,健全服务管理网络,以信息化推进服务管理创新。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

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全国流动人口“一盘棋”的要求,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纳入现居住地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范围。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扩大城市社区服务半径和可及性,实现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流动人口便民维权行动,保障流动人口的知情权、监督权。全面清理各种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违背的政策措施,严肃查处各类侵权案件,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立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的统筹协调机制。注重运用重大公共政策破解人口发展难题,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人口发展政策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推动部门间、区域间的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发展政策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整合现有资源,深化和拓展诚信计生、“致富、安居、奖学、保障、亲情、健康”六大工程,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贡献奖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特别扶助、助学成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家庭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等为主体,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逐步扩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覆盖面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奖励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就业培训、扶贫救灾工作、住院分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教育、征地补偿与集体收益分配, 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要体现优先与优惠。广泛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认真实施幸福工程、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帮扶工作,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更多实惠。

构建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把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民生工程,纳入社会经济总体规划。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城市社区要积极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十五分钟”服务圈。农村社区要依托乡镇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室)、老年学校等现有设施,完善服务、增加功能。加强县社会福利中心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大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便捷援助。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研究建立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针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双女家庭的老年父母,在预防保健、权益保障、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等方面开展试点。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劳动力就业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需求。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无子女老人、独生子女父母和老年人护理保险制度。

第六节 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建设和谐幸福家庭

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本单位,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需。

健全完善家庭发展政策。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以及养老保障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孤儿监护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和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完善生育关怀制度,将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并发症三级以上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范围。免费为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提供再生育技术服务。

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深入开展“生育文明、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加快服务网络转型,提供更多的有利于家庭发展的公共服务。加强人口发展公共管理,统筹解决和综合治理人口和家庭发展问题。加大社会化宣传力度,倡导和推动最大限度地体现家庭经济、生育、教育、抚养、赡养、交流、娱乐等功能。打造健康促进平台,围绕群众需求,协调或协同相关部门开展面向全人口和生命全过程的服务。逐步完善全人口信息的采集、利用和管理,增加关于家庭福祉和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促进人口基础信息的共享与利用。努力把人口计生网络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普惠的、综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为所有家庭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早期教育、老龄关爱等全程服务。

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人口文化。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将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作为宣传倡导重要着力点、拓展点,坚持因地制宜,继续广泛深入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新型婚育观念,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奖励优惠制度,推广少生快富科学技术,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大力倡导低消耗、低污染的家庭生活方式。

第七节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围绕群众满意目标,着力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人口计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紧紧抓住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人口计生服务机构作为公共卫生网络重点建设的机遇,把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内投资,改善各级服务站(所)条件,添置、更新与技术服务功能相适应的器械设备。重视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强服务机构手术室、检验室、消毒供应室等科室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服务质量监督、考核评估、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改善技术服务队伍结构,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素质。开展创建计划生育示范站(所)活动,“十二五”期末,全县80%以上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县级服务机构成为当地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的优质资源,乡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所达到20%。

完善药具服务管理办法。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社会化免费发放药具服务模式,增加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方式和发放点,保障育龄群众免费获得安全、及时、优质、均等的避孕药具服务,药具可及率达100%,药具服务满意率达90%以上。

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金人工程”的要求,建设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把县级人口计生信息库建设成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服务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平台。探索整合公安、卫生、计生等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建设人口综合服务系统,实行部门人口信息共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建成公众网站,实现网上办事、提升网上办公能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人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均衡发展。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建立以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重点问题为导向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奖励性引导。建立责任追溯和备案制度,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各乡镇每年应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做专题报告。

第二节 加大人财保障力度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在农村综合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中,确保人口计生机构队伍的稳定。积极推进人口计生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人口计生队伍。在新聘用县、乡、村人口计生工作人员时,对持有执业资格证书的优秀人才要优先录(聘)用。按照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人口计生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健全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合理配置医、护、技人员,以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考证为突破口,组织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分批参加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按照“县管,乡聘,村用”配齐配强村计生管理员、计生协会会长和协会小组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情况,适时调整村级计生管理员和协会会长补贴。大中型厂矿、企业也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干部管理本系统、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增长、分类保障、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计划生育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坚持和落实财政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待遇落实和正常工作运转等需要。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社会抚养费全额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运用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的人口计生事业筹资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节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搭建平台,真正形成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自觉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落实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生力军作用,创新社会管理,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及时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实行责任目标管理。

第四节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突出人口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等方面的宣传,为人口发展大局服务。全面提升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水平,注重各种宣传阵地建设,努力打造一批更加符合人文环境和群众心理特征,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宣传精品。坚持高层倡导、群众宣传、媒体引导和社会宣传相结合,运用各种现代传媒,通过增强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准确性和渗透力来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社会宣传活动,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质的人口计生宣传公共服务。

第五节 加强行风政风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力提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完善廉政勤政各项制度;逐步建立电子监察系统,重点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审批权、执法权和重大项目资金运行的实时监控。深入推进“阳光计生行动”,全面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系统内下评上”活动,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和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切实做到“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重大事项巡视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第六节 抓好规划组织实施

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真抓实干,分步实施,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规划执行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调整相关规划内容。要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发布与宣传工作,不断增强社会公众计划生育意识。要强化规划的实施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规划办事的良好局面。

第四篇: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于农业生产,非农业用途农药占10%左右。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为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2010年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589.6亿元,利润86.9 亿元,资产总额1246.9 亿元。2010年我国共生产农药234.2万吨(折有效成分),同比增长20.4%,出口61.3万吨,同比增长20.8%。2010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能力超过 200 万吨,制剂生产能力超过500 万吨,销售额超过10亿的农药企业超过8家,主营业务为农药的上市公司18家。产品结构不断改善。目前,我国可常年生产260多个原药品种,3000多个制剂品种,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到2007年,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产品优化生产工艺,高效低残留品种已占95%。从三大类品种结构来看,杀虫剂比重不断下降已从2005年的41.8%,降低到2010年的31.4%,杀菌剂和除草剂比重已由2005年的10.1%和28.6%调整为2010年的7.1%和45.0%,品种结构有较大改善。科研开发能力有所加强。“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强了科研开发的投入,建立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创制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杀虫剂硝虫硫磷,除草剂丙酯草醚、杀菌剂氟吗啉等。(二)存在问题

我国农药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

1.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50余家,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仅21.9%。

2.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绝大多数农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产能的增加也主要依赖于

单一产品的扩张。我国创制品种仅27 种,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产品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在已经完成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和替代后,还有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高毒农药品种仍在生产和使用,这些高毒农药品种需要进一步削减和替代。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比例仍需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进行调整,杀菌剂相对较少(只有10%左右),特别是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杀菌剂品种较少。

4.减排任务重,废弃处置缺乏有效处理手段。农药原药生产未反应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乳油等含有毒有机溶剂的制剂仍较多,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尚未全面开展。

二、发展趋势

从国际看,随着欧美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以及国际化分工更加明细,发达国家的原药及制剂生产能力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农药大公司纷纷在国内建设独资、合资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农药工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将冲击国内竞争力弱的企业。随着农药工艺技术的发展。此外,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和反倾销诉讼等将对我国农药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国内看,国际农药巨头一直延续“专利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专利农药”的发展路线,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仿制为主的阶段,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的创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药行业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小于普通化工产品,一方面农业对于农药的需求主要与气候影响下的病虫害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国家为保障农业增产将增加投入,农药需求有保障。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制定的限量标准将日趋严格,对农药企业的布局、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的脚步将会加快,农药生产将进一步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药产品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增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完善废弃物处置管理,提高农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药工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产值达2300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7%,7.7%,9.6%。

2.产业组织发展目标

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5家以上,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20家以上。前20位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总产量的50%以上。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产品发展目标

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力争到2015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4.创新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农药创制体系和创新机制,加强创制品种的市场开发,提高市场分额。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GLP体系及通过相关国际互认。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种累计达50个以上,重点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

5.技术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大型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新开发品种的技术指标、大部分老品种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到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三废”排放量减少15%。农药产品收率提高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1.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市场、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形成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严格控制原药生产企业新布点,新建农药原药企业一律进入专业工业园区,重要水源地、城市近郊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现有农药原药企业要逐步实施搬迁入园。

3.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品种,针对常发性、难治害虫、地下害虫、线虫、外来入侵害虫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适应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变革的除草剂,果树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用于温室大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和环保型熏蒸剂,积极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保鲜剂,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大力推动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

4.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装备。加快淘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落后产品和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

1.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农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新农药的创制开发,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农药的研究开发。

2.大型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加大农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开发,加大重要农药中间体和专用助剂的开发。

3.加强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农药行业准入及产品生产许可等环节的审核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

1.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降低企业“三废”处理成本。

2.加强源头治理,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加大农药“三废”治理技术和设备开发的力度,提高原辅材料回收利用率,提高特殊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开发和推广水基化等剂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地区的农药发展指导性文件,推动《农药产业政策》的落实,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开发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品种新剂型,降低农药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我国农药产品国际竞争力。(二)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

制定发布《农药工业限制和淘汰的产品、技术和装备目录》,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增农药厂点和盲目新增产能。根据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实际,淘汰落后产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三)完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要求,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和评审标准,推动行政许可工作信息化建设,创建农药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率,促进农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行业健康发展。(四)加大农药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涉及重大农业生产安全的农药投资项目、农药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高环境风险农药替代、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高浓度含磷、含盐等废水治理等项目。

(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标准规范

完善农药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药生产在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按照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要求,做好农药产品统一危险性分类和标签工作。

(六)做好行业运行监测

不定期召开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座谈会,组织企业交流,及时跟踪农药行业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协调解决进出口政策、贸易争端等问题,定期发布运行分析报告。联合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农药核准、延续核准、产品登记和生产许可信息。

(七)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标准制订、课题研究、规划编制等领域工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信息统计与发布、技术开发与交流、贸易争端协调等服务平台,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建立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数字报)

第五篇: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期间卫生发展专项规划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期间卫生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为促进鲤城区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构建和谐鲤城,更好地为侨乡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现结合鲤城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逐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06年来,我区积极筹措资金,拓展医疗业务发展空间。完成泉州市中医外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建筑面积达3350平方米;常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装修;疾控中心实验室、门诊部,江南医院妇产科等装修工作。添置体检车、彩超、B超、急救车、全自动生化仪等大型设备。06年来共分别投入831.3万元和81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投入。目前,正在加快办理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有关申报手续;同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兴办医疗机构,万祥医院建设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得到加强。06年以来公开招考招聘85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各公办医疗卫生单位。截止2010年,全区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人员328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71人,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57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180人(包含民营单位),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4.6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4人,注册护士374人。输送优秀年轻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全科医师以及其他专项培训达150多人次。

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体现。一是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2007年,经区编委会批准,鲤中、开元、海滨、临江、江南和浮桥卫生院转型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泰、金龙街道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省、市编委有关要求,2010年对辖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进行重新核编。二是连续三年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主要用于常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增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开展社区医生联系家庭制,建立社区卫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等事项,已投入为民办实事经费179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软硬件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达到标准化建设。三是突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卫生系统提出“卫生重服务”的主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主题,转变工作理念,以服务为导向来求生存、谋发展。如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09年全市试点单位,深入社区积极推进社区医生进家庭工作,2010全面实施“社区医生进家庭”项目;鲤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妇幼卫生特色,主动与居委会联系,开展妇保、儿保工作;开元、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档案建档,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保障等等。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截止2010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45个(包括公办医疗机构8个,民营医院8个,门诊部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个,个体诊所与医务室101个)。医疗机构病床数490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1.92张。年均门诊、急诊7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0.57万人次。

专科医院和特色科室得到发展。我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有中医科和配备中医执业医师,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2010年3月鲤城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市中医外科医院继续加强中医外科特色专科建设,逐步成为我区乃至闽南地区的一大特色专科医院。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伤科得到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系。08年5月份正式成立“鲤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规格为独立

副科级单位,核定编制28人,同时撤消“鲤城区卫生监督大队”。进一步明确了卫生监督所的监督管理职责和任务。

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机制。制定并组织实施《鲤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鲤城区道路交通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鲤城霍乱应急处理工作预案》、《鲤城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应急方案,并根据预案组织了多次应急演练,完善疫情应急信息报告制度,提高了我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疫情控制能力,2009年成功防控“甲流”等卫生应急事件。

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市人民医院2006年收归市直管理后,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主要依托江南医院和万祥、成功等两家民营医疗机构。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江南医院的建设,提升其医疗救治能力,与市急救中心联合,在江南医院设立120急救点,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规范民营医院管理,加快万祥医院的建设步伐。

3、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几年来,我区积极开展甲流、禽流感、霍乱、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未出现甲流、霍乱、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爆发流行。2008年代表全市接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对我区《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中期评估。二是各项卫生监测工作有力推进。疾控中心的检验检测体系计量认证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和消杀卫生得到同步推进。三是居民健康意识有了一定提高。通过加强健教宣传和健康促进,实施慢性病干预措施,提升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四是强化免疫规划工作。完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免门诊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计免工作网络化管理,7岁以下儿童计免管理水平达到全市前列。顺利完成“甲流”疫苗、麻疹疫苗等大范围接种工作。

卫生监督行为得到一定规范。梳理、细化行政自由裁量权,卫生部分执法依据共52部,并依据行政自由裁量权规范卫生监督行为。一是完善卫生许可审批程序。卫生行政审批工作入住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加快卫生许可审批速度,对涉及重点项目、大型项目卫生审批、卫生条件符合办证标准的“三小”行业,采取主动靠前服务,进一步压缩审批程序,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二是监督执法力度得到加强。加强“创卫”食品、公共场所卫生整治,完成“创卫”复查迎检工作;强化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作”。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餐桌污染”先进单位。抓好农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在2008年农运会期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全面清查含三聚氰氨问题奶粉事件。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两非”专项治理工作。三是开展卫生监督单位网格化监管工作。2010年,我区正式启动卫生网格化监管系统,该系统是我市首个地图定位的卫生监督电子化管理系统,包含远程监控录像、到期换证提醒、监管频次提醒、无证店面整改提醒和处罚频次提醒等多项功能,大大提高我区卫生监管效率。

妇幼保健卫生得到进一步完善。2006年在全市率先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一条龙服务。贯彻落实新“两纲”项目。提高我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09年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85.68%,孕产妇死亡率为0。在区妇幼保健院成立鲤城区婴幼儿潜能开发辅导基地,并于2007年6月通过国家专家考评组的验收。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和疾病防治,2008年形成“查、评、管”一体化的服务体系。2009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8.7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市第一。

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核验收为契机,巩固“灭蟑、灭鼠、灭蚊”等省级先进城区,大力开展除“四害”工作,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2009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核验收工作,2007继续获得“灭鼠、灭蚊”先进城区称号,2008年获得“灭蟑”先进城区称号。

抓好无偿献血,圆满完成红十字会工作。积极宣传贯彻《献血法》、《献血条例》,充分发动辖区居民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几年来,我区都顺利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数。按照上级文件精神,2008年,我区红十字会从卫生局的下属股级事业单位,升格位副科级参公单位,并由区政府办管理。

4、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一是落实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福建省第七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2010年在全省范围铺开,我区筛选出551个药品品规,今后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将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药品价格将比国家零售指导价相比平均降幅达45.78%。二是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制定《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鲤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2010年开始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作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单位,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二)、卫生事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

1、社会对卫生需求的日益高涨是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卫生的需求将空前高涨。卫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未来人口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更加广泛,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江南新区目前没有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不合理,新区的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面临着用房问题:其中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业务用房,江南、浮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面临拆迁问题,常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为租赁房等。卫生人才队伍不足,全系统共缺编117人,占总编制数的27.2%;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呈哑铃型,业务骨干人员偏少等。随着江南新区的建设步伐加快,江南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明显不适应新区发展要求,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与布局不合理已经成为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契机

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近期医改的五项重点措施》的出台,无疑给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她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区应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为契机,以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谐鲤城为目标,全方位、深层次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区服务。

2、发展重点。一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二是加快调整、增设医疗卫生资源,完成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等;三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区九大类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四是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基本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五是优化卫生队伍人才结构,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高效率的卫生人才队伍。

(二)、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卫生新格局,推进江南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构建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千人均床位数”“千人均卫技人员数”等反映医

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均要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要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内,全区不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体指标:

1、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9%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5.50‰以下;

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7%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1.5/10万以下;

3、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稳中有降,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

4、新增病床450张,千人均床位数3.68张以上;新补充卫生技术人员415人,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5.84人以上。

三、“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十二五”卫生事业将按照围绕“一条主线”、推动“两区建设”、完善“三大体系”、落实“四项措施”来科学持续发展。

(一)、围绕“一条主线”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未来五年,我区应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主线来贯穿始终,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要坚持政府主导,体现卫生公益性质;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坚持立足实际,建立符合鲤城特点医药卫生体系;要坚持统筹兼顾,把发展重点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

(二)、推动“两区建设”

巩固发展老城区。老城区作为市中心城区,存在人口密集、人员素质高、经济水平好,医疗服务需求广等特点。我区将充分借用目前的医疗卫生资源,一方面,加强与一院、二院和中医院的沟通联系,积极寻求多形式的合作方式,积极探索双向转诊方案措施等,积极争取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为社区卫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特色,发挥中医药特色和妇幼特色,强化个体诊所管理;解决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不足问题,由政府调拨土地建设新的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面建设新城区。江南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抓好“一一四”工程。即:完成区疾控中心和卫监所建设,完成四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是扩建两家区级卫生单位。在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中同时建设标准化的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并完成搬迁。二是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区四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南、金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在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中,但管理必须实行统一管理方式;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新区规划进行选址建设;常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争在常泰路一期改造中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力度。三是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鼓励支持万祥医院建设三级综合医院;调整规划新区民营医院布局,强化管理;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转型工作。

(三)、完善“三大体系”

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⑴、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调整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和专家队伍。强化应急队伍业务培训,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设施配备,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由政府投资为开元、临江、浮桥、常泰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应急救护车辆。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升公立医疗机构与万祥、成功等民营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

与水平,加快综合医院建设进度,加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建设,加强对社区医生、个体诊所的培训工作,建立区、街和社区三级医疗应急网络。

⑵、疾病预防控制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抓好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鼠疫、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和疫情处置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完善传染病预警机制,提高监测和防控能力,防止疫情发生、蔓延和扩散,确保不发生疫情爆发流行。二是抓好疫情网络报告机制。进一步完善疫情网络报告制度,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水平,降低法定传染病报告漏报率。三是抓好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计划免疫门诊规范化建设,完善计免信息网络化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免管理。一类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平均达到92%以上。四是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国家贷款项目的防控工作。继续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艾滋病、性病以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并加强行为干预和综合防治措施,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五是加大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和流动人口卫生的监测力度,提高五大卫生监测率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

⑶、卫生监督水平有显著提高。以规范自由裁量权为重点,不断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作风优良、战斗力强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二是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目标,加快卫生行政审核审批工作,尽量缩短办证流程,提高办证效率。三是加大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职业卫生、流动人口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使老城区食品卫生水平持续提升,江南新区食品卫生和职业卫生状况改善明显。四是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开展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和非法行医工作。五是全面推进卫生监督管理网格化建设,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⑷、巩固发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两纲”要求。加大婚检宣传力度,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相关措施,努力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拓展妇幼保健服务领域,提高母婴保健水平,提高孕产妇系统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省、市平均水平以上,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达到省、市控制范围以下。

⑸、逐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卫生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增加群众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提高慢性病患者治疗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卫生系统将转变观念,充实健康教育队伍,动员全社会参与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积极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社会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除“四害”力度,降低“四害”密度,继续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环境。

2、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全面覆盖的医疗服务体系。

⑴、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建设。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配备 “居民健康信息系统”软件,并进行接口改造,完成全省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结合全市社保卡的发卡,同步推进我区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和读卡终端改造,实现就诊“一卡通”。

⑵、整合卫生资源,加强综合医院建设,探索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通过与三级综合医院沟通协调,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合作方式,探索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模式等。同时,整合民办门诊部、个体诊所和乡村医生资源,建设符合本地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全医疗服务系统的三级医疗网络。

⑶、扶持推广中医药特色医疗。巩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加强中医特色医院建设,以扩大市中医外科医院服务项目为平台,在全区范围内发展中医科室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3、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全面落实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制度。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我区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将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全面实行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药品价格将比国家零售指导价相比平均降幅达40%以上。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

(四)、落实“四项”措施。

1、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基层医疗单位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内涵建设,建立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广大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维护公益性质;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

2、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卫生经费投入增长幅度应高于政府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一是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加大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三是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尤其是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管理,要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3、加快优化卫生队伍人才结构步伐。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拓展引进人才思路,优化干部结构,形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通过公开竞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积极探索中心主任年薪制等措施,加强引进管理型人才;通过引进中、高级职称人员,调动其他地区优秀专业人才,输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卫生专业人才和中层干部队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通过每年定期招考招聘年轻专业人员,开展卫生专业人员继续教育,鼓励支持卫生人员参加学历学习等方式,充实卫生人才队伍,提高学历层次。

4、加强医疗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以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等活动为载体,坚持抓好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要加强行风、作风建设,继续抓好效能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业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下载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http://zc.k8008.com/html/fujian/renminzhengfu/2011/0830/50923.html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

    建阳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建阳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建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南平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部署,为推动全市档案事业持续......

    贵阳市白云区十二五名牌发展专项规划

    贵阳市白云区“十二五”名牌发展专项规划(2011年——2015年) 为贯彻《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精神,深入推进我区名牌发展......

    陕西省盐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陕西省盐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盐业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陕西盐业体制改革、保障合格碘盐供应......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规划[五篇模版]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 发展专项规划 为推进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贵州特色农业的历史性跨越,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

    《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

    《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问:何为现代服务业? 答: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 “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

    十二五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 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形势与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