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筑节能_十二五_专项规划

时间:2019-05-12 22:0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建筑节能_十二五_专项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建筑节能_十二五_专项规划》。

第一篇:福建省建筑节能_十二五_专项规划

附件

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 录

前 言

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1

(一)主要成效„„„„„„„„„„„„„„„„„„„„„„„„„„„„1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3

(三)存在主要问题„„„„„„„„„„„„„„„„„„„„„„„„„„4

二、“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条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

(一)建筑节能发展条件„„„„„„„„„„„„„„„„„„„„„„„„4

(二)面临的的机遇和挑战„„„„„„„„„„„„„„„„„„„„„„„4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6

(一)指导思想„„„„„„„„„„„„„„„„„„„„„„„„„„„„7

(二)发展目标„„„„„„„„„„„„„„„„„„„„„„„„„„„„7

四、主要任务„„„„„„„„„„„„„„„„„„„„„„„„„„„„„8

(一)抓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发展„„8

(二)加快以公共建筑为重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有效降低政府办公建筑和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9

(三)继续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扩大规模化应用范围„„„9

(四)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10

(五)开展绿色与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推广,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 11

五、保障措施„„„„„„„„„„„„„„„„„„„„„„„„„„„„„12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组织保障„„„„„„„„„12

(二)实施激励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经济保障„„„„„13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管,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行政保障„„„„„13

(四)深入宣传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建筑节能提供人才保障„„„„ 14

前 言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节约建筑用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有关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在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一五”工作基础上,编制本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坚持以政策为导向、科研为支撑、标准为保障、推广为手段、工程为示范,“绿博会”为载体,积极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五年在全国建筑节能检查中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表扬,为我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体制建设日臻完善。成立了福建省建设领域资源节约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部署和协调建筑节能工作,形成了由建筑节能与科技处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建立了专项检查制度,每年检查各地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和工程实体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通过检查,各地建筑节能水平逐年提高,规划、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依法监管制度基本建立,新建建筑设计和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建立了福建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制度、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制度,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制度等,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2、研发推广成效明显。《福建省住宅建筑节能成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等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福建省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LED路灯的应用及芯片研发》等7项节能减排课题列入省科技计划,获财政补助资

金1150万元。发布建筑节能推广项目380项,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项目152项。加气混凝土等一批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迅速发展,五年间产品生产企业从11家增加到50家,产能从93万m增加到738万m,年递增51%。

3、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编制发布了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等地方标准、图集和工法共149部,出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使用手册、中小学教学楼建筑节能设计指导意见和建筑节能设计说明、施工专项方案和监理细则示范文本等配套技术资料,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标准保障。

4、示范工程取得突破。建立了国家和省各类建筑节能示范项目72项,其中部级18项,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1个(福州市)、农村示范县3个(武平县、永安市和华安县)。示范区域覆盖了全省九个设区市,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新建建筑节能示范、绿色建筑、城市照明、屋顶绿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等。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个(福州、厦门)、示范高校3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

5、培训宣传得到加强。举办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专题培训52期,累计培训设计、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等相关技术人员近2万

33人次。每年组织科技、科普宣传周等多种形式的建筑节能宣传活动。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共展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1168项,举办绿色建筑论坛,开展与港、澳、台绿色建筑技术交流,提升各方节能理念;厦门市举办了7届“人居环境展示会”和3届“建筑节能博览会”。通过“绿博会”、“展示会”和建筑节能宣传活动,社会公众和行业人员的节能意识明显增强。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1、认真落实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制定配套政策,成立建筑节能工作协调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加强指导,推进建筑节能全面发展。

2、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每年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各环节的监管,建立规划、施工图和验收备案等节能审查监管制度。

3、建立科技专家队伍,科研先行,组织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争取省科技厅课题经费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加大建筑节能地方标准、图集、工法和示范文本的编制,为建筑节能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提供标准保障。

5、举办“绿博会”和论坛,展示我省建筑节能发展模式和方向,引导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培育,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6、建立部、省示范项目,总结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经验,完善工程应用措施,为广泛推广提供经验。

7、领导重视,多部门配合,扶持建筑节能。以政府为主导,财政、建设、科技、经贸等多部门联合,形成合力,从政策、资金方面扶持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内地市、县主管部门机构不健全,贯彻落实建筑节能政策文件不及时,措施不多,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实施节能强制性标准水平不高,节能材料产业薄弱,发展不平衡。

2、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外窗、屋面)改造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改造资金难筹集,居民、业主和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节能改造工作推进缓慢。

3、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经费不足,被统计建筑的业主积极性不高、工作配合不够;统计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较大。

4、政府行政监管和市场监管相结合的体系尚不健全,建设、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等过程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条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将是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将是加快发展

与能源资源条件不足的矛盾凸显期。“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城乡建设将迎来大发展,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建筑节能工作将面临着各种困难和考验,更具挑战性。

(一)建筑节能发展条件

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推进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我省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我省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且拥有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建设成果与经验,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3、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普遍加强,“四节一环保”与建设节约型城镇的舆论氛围逐渐形成,开发和购买节能房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4、建筑节能科技队伍成熟壮大,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取得长足进步,建立了一支熟悉建筑节能设计、施工、监督和管理的科技队伍,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省经过30年的改革开发和经济建设,经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4万亿以上,实现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实施海西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首位。我省目前正处于

城市建设高峰期,“十一五”期间,每年建筑规模均在4000万㎡左右,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运输用能和房屋建造、使用、维修、拆毁过程中的用能,已占到我省社会总能耗的45%以上,其中建筑物空调和照明等建筑运行能耗已占到我省社会总能耗的27.5%。我省是一个能源资源短缺的省份,目前全省的能源自给率只有40%,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用能增长,更加剧了资源供应紧张;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瓶颈问题。

加快发展是我省“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我省城乡建设、住房建设的难得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将实行总量控制,而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三大领域之一,因此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技术水平,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一次能源消耗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把能耗控制在合理和可能供应的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是缓解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建筑用能结

构调整和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镇,提高居住品质,促进建筑节能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建筑节能总目标:实现节约标准煤400万吨,其中新建建筑360万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照明40万吨。

1、新建建筑按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施工和验收,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福州和厦门率先开展节能率65%的工程示范。“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新建节能建筑2.0亿平方米,实现节约标准煤360万吨。

2、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照明,推进城市、农村和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节约标准煤40万吨,其中新增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3000万㎡、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兆瓦。

3、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试点示范,推进绿色建筑星级评价。“十二五”期间,累计建立各类示范项目80个,其中绿色建筑20个,示范城市2个,示范县5个。

4、建成具有一定规模、集约发展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生产企业30个,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利用当地资源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9个,新型节能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综合基地

2~3个。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节能监管和制度建设,推进新建筑建筑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绿色建筑。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研究我省节能改造模式,推进节能改造工作。抓好已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空调和热水应用。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发展。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培养壮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人才队伍。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培育节能产业。

(一)抓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发展。

1、强化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继续推进全省新建建筑各方主体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备案各个环节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重点强化施工环节按图施工,强化山区城市和县(市)专项审查和备案制度,确保新建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2、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建设,支持集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为一体、具有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建筑节能、城市照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等各类示范工程。在厦门市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和碳减排量交易试点。

3、加强新建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和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等环节把关。推广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和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制度,完善能效测评体系,发挥我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在建筑节能监管工作中的作用。

(二)加快以公共建筑为重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步伐,有效降低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

1、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和条件具备的大型商场、宾馆、医院、高校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带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建筑围护结构隔热、外遮阳和屋顶绿化技术;推广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等用能系统节电及其智能控制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建筑空调、照明和热水制备,提高既有建筑用能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2、建立业主负责制,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建立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运行监测制度;建立建筑物用能系统定期维护、检修的保养制度,及时排除系统故障,保证供能系统运行符合相应标准,切实降低能耗。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扶持培育一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完善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创造条件。

(三)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扩大规模化应用范围。

1、大力推动以太阳能、空气能、浅层地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有条件的建筑、住宅小区必须设计使用一种或多种可再生能源,形成浅层地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2、继续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省示范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抓好已有示范城市、示范县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管工作,总结示范经验,完善示范技术,在“十一五”基础上,通过试点推进和政策资金扶持,再创建一批国家和省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

3、建立和完善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督管理机制,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纳入全省建筑节能日常管理工作。

(四)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

1、发展建筑节能科技创新体系。继续做好省建筑节能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启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等相关重点技术的专项研究与开发,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创新,形成较为完善、具有福建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我省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绿色照明,推广节能灯具、节能光源、LED照明,办公和商业照明、城市道路照明、公园广场照明、夜景照明等节能技术与产品,推进公共照明节能。推广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节能型建筑幕墙、门窗和遮阳产品。推广可再生能源、空调通风系统节能、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等技术与设备。发展建筑智能化,推广办公大楼、住宅小区通讯技术和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倡导节约用水,开展节水技术、节水器具、海水冲厕、非传统水源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3、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加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编制力度,借鉴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经验,修订完善我省建筑节能50%标准体系,适时编制一批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程建设标准、图集、工法,满足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需要。

4、建立福建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战略联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享仪器设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我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海西优势,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福建省海峡绿色建筑发展中心”,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咨询、星级评价和建筑能效测评,促进绿色建筑推广。

(五)开展绿色与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推广,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

1、开展绿色与节能建材的研发推广。组织研发和推广墙体自保温体系、新型节能门窗、环保装修建材、保温隔热材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资源综合利用及绿色建材检测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新材料。

2、着力培育建筑节能产业。积极推进适用于南方地区的节能、安全、耐久性能好、综合造价低的节能材料与构件规模化应用,重点扶持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无机保温砂浆、节能门窗、遮阳、通风、园林绿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品(构件)的产业化。

3、加快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定福建省建设领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意见,细化扶持政策,培育节能服务企业。推动绿色建筑和民用建筑能效评价标识工作。

五、保障措施

建筑节能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综合性工作,对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保障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培育节能产业,努力实现我省建筑节能 “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各市县应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落实专门的工作机构,保障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必要的人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适应当前建筑节能发展要求。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市、县的建筑节能工作考核目标,加强对区、县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帮扶。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和

研究解决建筑节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并落实建筑节能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工作局面。

(二)实施经济激励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建筑节能工作的新形势,及时制定节能配套措施和相关优惠政策,不断完善适宜我省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国家和省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建筑节能等试点示范,争取更多资金补助。逐步完善我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跟进、社会呼应的良好局面。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配套政策,引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走市场化的道路。出台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及超限额加价制度、节能考核体系等,加强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管理。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管,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行政保障。强制实施建筑节能标准,严格落实建设工程立项审批节能审查、规划方案节能审查、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专项审查、节能分部专项验收及验收备案制度,切实保证建筑节能标准在设计、施工、验收阶段的有效执行。全面推广我省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施工专项方案和监理细则示范文本,规范和提高各方主体建筑节能资料的编制和实施水平。严格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监督,加强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建设,规范建筑节

能实施过程中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实施施工现场、商品房销售现场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推行专项检查制度,全面检查各地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和新建建筑工程实体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情况,加强对违反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项目的惩处力度。推行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全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和监测平台。

(四)深入宣传和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建筑节能提供人才保障。继续办好每年“6.18绿博会”,系统展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利用各种媒体和节能宣传周、展览会和现场会,广泛宣传建筑节能意义及建筑节能工作,充分调动开发商、物业管理和业主各方面的节能积极性,形成各单位自觉执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的氛围。倡导建筑资源节约理念,把建筑节能相关知识作为注册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提高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节能专业素质。通过课题开发、技术推广、标准编制、技术交流、工程示范和“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途径,培养一支我省“产、学、研”相结合、高水平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技研发队伍。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当地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我省建筑节能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住建部发布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住建部发布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规划计划,以及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方案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制定本规划。

目录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发展成就。。1

存在问题。。13

发展面临的形势。。15

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发展路径。。17

总体目标。。17

具体目标。。17

指导思想。。21

发展路径。。21

三、重点任务。。22

提高能效,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监管。。22

扎实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4

深入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和高耗能建筑节能改造。。25

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27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29

积极促进新型材料推广应用。。31

推广绿色照明应用。。32

四、保障措施。。32

完善法律法规。。32

强化考核评价。。32

创新体制机制。。33

实行经济激励。。35

提高技术标准。。38

增强能力建设。。39

推动技术进步。。40

严格市场监管。。40

加强组织协调。。41

做好宣传教育。。41

五、组织实施。。42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发展成就

1、实现了国务院对建筑节能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总体要求,截至2010年底,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4%;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17个,启动了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践;完成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82亿平方米;推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与改造;开展了371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210个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47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和98个示范县的建设。探索农村建筑节能工作。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60%,应用量占墙体材料总用量的70%。到“十一五”期末,建筑节能实现节约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任务[1].[1]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2]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

2、建筑节能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法律法规体系:“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执行,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太阳能光热、供热制冷与光伏系统,并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200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经修订颁布执行,其专门设置一节七条,明确规定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和主要内容。两部法律的制定,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基础。2008年10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颁布实行,作为指导建筑节能工作的专门法规,条例规定共六章四十五条,详细规定了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内容和责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颁布执行,全面推进了建筑节能工作,同时也推动了全国建筑节能工作法制化,各地积极制定本地区的建筑节能行政法规,河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上海、重庆、青岛、深圳等地出台了建筑节能条例。15个省出台了资源节约及墙体材料革新相关法规,24个省出台了相关政府令,形成了以《节约能源法》为上位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主体,地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中央和地方交流互动,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十八项”制度。

——财税政策体系:“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积极支持建筑节能工作,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资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等多项建筑节能领域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同时,各级地方财政也给予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支持。北京、上海、内蒙古、山西、江苏、深圳等地对建筑节能的财政支持力度较大。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初步建立。

——标准规范体系: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涵盖了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涉及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颁布了适应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同时,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对国家标准进行了细化,部分地区执行了更高水平的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把先进成熟的技术产品纳入工程技术标准和标准图,通过标准引导技术进步。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深圳等地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挥了标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能力建设体系:建立了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建筑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省市,并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确保各项目标得到落实。开展了中央和省级层面建筑节能的专项检查,对违反建筑节能有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进行了处罚。强化了建筑节能领导机构,各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均成立了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北京、天津、上海、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形成了各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部分省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过机构改革,增设了建筑节能专门处室,加强了职能,充实了管理力量。建立了建筑节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利用现有法律法规确定的许可和制度,建立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审查、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等制度,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竣工验收备案到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机制。

——科技支撑体系:“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把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领域科技研究作为重点,在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绿色建筑技术,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方面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发了大批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促进了领域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其中,“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围绕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系统效率、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及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保障等方面开展研究。实施以来在降低北方地区采暖能耗、长江流域室内热湿控制能耗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产品系列和政策保障机制,并在示范工程中实现预定的节能目标。研究开发的节能型围护结构复合型节能材料构造、长江流域住宅室内热湿环境低能耗控制技术、高温离心冷水机组等,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无锡、北京、张家口等地建立了29个试验示范基地,对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建设了389万m2的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工程,研究了太阳能光热光电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复合技术应用。开展了400项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示范面积约4000万m2,总峰瓦值约9000 kWp。建立了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平台和建筑节能标准化体系,培育一批生产各类建筑节能产品的企业,带动了建筑节能咨询管理、节能技术服务等产业发展。“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围绕绿色建筑设计、高效施工技术及技术保障与集成方面等开展相关研究。实施以来在地下空间逆作法施工集成技术、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新型组合构件、多重组合混凝土剪力墙抗侧力体系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家科技支持建筑节能的同时,各地围绕建筑节能工作发展需要,结合地区实际,积极筹措资金,安排科研项目,为建筑节能深入发展提供科技储备。

——宣传培训体系:组织开展《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宣传贯彻活动,每年定期组织“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搭建国内外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平台。以节能宣传周、无车日、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绿色建筑国际博览会等活动为载体,利用各种媒体,采取专题节目、设置专栏以及宣贯会、推介会、现场展示、发放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了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同时,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建筑节能培训力度,组织相关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建筑节能管理、设计、施工、科研等相关人员对建筑节能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产业支撑体系:相继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村镇宜居型住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技术推广目录,引导建筑节能相关技术、产品、产业发展;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示范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带动了可再生能源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相关行业发展;通过建立建筑节能能效测评标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推动了建筑节能第三方能效服务机构的发展;积极落实国务院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3、建筑节能工作全面推进

——新建建筑:根据各地上报数据汇总,到2010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9.5%,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5.4%,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和71个百分点,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以上”的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48.57亿平方米,共形成4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4]。全国城镇节能建筑占既有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3.1%,比例超过30%的省市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吉林、辽宁、江苏、宁夏、青海、新疆等省.[1] 2006~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报告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截至2010年底,北方采暖地区15省区市共完成改造面积1.82亿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1.5亿平方米改造任务。据测算,可形成年节约2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5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0万吨。改造后同步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平均节省采暖费用10%以上,室内热舒适度明显提高,并有效解决老旧房屋渗水、噪音等问题[6]。部分地区将节能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旧城区综合整治等民生工程统筹进行,综合效益显著。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工作全面开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33000栋,完成能源审计4850栋,公示了近6000栋建筑的能耗状况,已对1500余栋建筑的能耗进行了动态监测。在北京、天津、深圳、江苏、重庆、内蒙古、上海、浙江、贵州等9省市开展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共启动了72所节约型校园建设试点。通过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掌握了公共建筑的能耗水平及特点,带动了节能运行与改造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节能潜力向现实节能的转化

[1]资料来源:2006~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报告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十一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确定从项目示范、到城市示范、再到全面推广的“三步走”战略,采取示范带动,政策保障,技术引导,产业配套的工作思路,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五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实施了386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210个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47个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城市、98个示范县,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近百亿元。全国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14.8亿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面积5.725亿平方米,光电建筑应用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装机容量达1271.5兆瓦,形成年替代常规能源2000万吨标准煤能力[8],超额完成“十一五”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100万吨标准煤目标[9]。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宁夏、海南、湖北、深圳等省市全面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江苏、山东、陕西、湖北、河南、宁夏、内蒙、浙江等省市设立专项资金或通过减免税费来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的应用推动了能效检测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批准国家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7家,省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60多家。

——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112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全国实施了217个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筑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从79个已获得我国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来看,住宅小区平均绿地率达38%,平均节能率约58%,非传统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约15.2%,可再循环材料平均利用率约7.7%,综合效益显著。与此同时,天津市滨海新区、深圳市光明新区、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区、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湖南长株谭和湖北武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正在进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践,对引导我国城市建设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 本表数据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提供内容梳理形成 [2] 与节能50%的“参照建筑”相比较

——农村建筑节能:部分省市对农村地区建筑节能工作进行了探索。“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组织农民新建抗震节能住宅13829户,实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39900户,建成400余座农村太阳能集中浴室,实现节能每年10万吨标准煤以上,显著改善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哈尔滨市结合农村泥草房改造,引导农民采用新墙材建造节能房。陕西、甘肃等省以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秸秆应用为突破口,对农村地区节能住宅建设及新能源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墙体材料革新: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超过4000亿块标砖,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60%左右,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量3500亿块标砖,占墙体材料总应用量的70%左右,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墙材革新发展目标。各地根据自身气候条件及资源特点,不断推动新型墙体材料技术与产业升级转型,丰富产品形式,提高产品质量,保温结构一体化新型建筑节能体系、轻型结构建筑体系等一批建筑节能新材料、产品得到推广。

存在问题

1、部分地方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建筑节能工作的考核没有纳入政府层面,部分省对建筑节能的考核评价仍局限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内部,没有纳入本地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考核体系,使相关部门难以形成合力,相应的政策、资金难以落实。对建筑节能能力建设重视不够,部分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节能管理人员只有1~2人,没有专门的管理和执行机构,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实大打折扣。

2、建筑节能法规与经济支持政策仍不完善。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各项法律制度所需的部门规章、地方行政法规的制定工作仍然滞后。各地对建筑节能的经济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尤其是中央财政投入较大的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大部分地区没有落实配套资金,影响中央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

3、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水平仍不平衡

总的来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执行的建筑节能标准主要为50%节能标准,“十一五”期末逐步提高到65%节能标准的水平,节能标准的水平较低。从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看,施工阶段比设计阶段差,中小城市比大城市差,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外墙、门窗等保温工程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存在质量与火险隐患。各地尤其是地级以下城市普遍缺乏建筑节能材料、产品、部品的节能性能检测能力,政府监管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绿色建筑发展严重滞后。

4、北方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任重道远

一是既有建筑存量巨大。2000年以前我国建成的建筑大多为非节能建筑,民用建筑外墙平均保温水平仅为欧洲同纬度发达国家的1/3,据估算北方地区有超过20亿平米[12]的既有建筑需进行节能改造。二是改造资金筹措压力大。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节能改造成本在220元/平方米以上,如果再进行热源改造,资金投入需求更大。但北方多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财力投入有限,市场融资能力较弱。三是供热计量改革滞后。热计量收费是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行为节能最有效手段,但这项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北方采暖地区130[13]多个地级市,出台供热计量收费办法地级市仅有40[14]余个,制约了企业居民投资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任务依然繁重

我国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据测算,目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量占建筑用能比重在2%左右[15],这与我国丰富的资源禀赋相比、与快速增长的建筑用能需求相比、与调整用能结构的迫切要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长效推广机制尚未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还不完善,产业支撑力度不够,有些核心技术仍不掌握,系统集成、工程咨询、运行管理等能力不强。

6、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尚未正式启动

我国农村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有待推进。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使用商品能源的总量将不断增加,需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建筑用能水平和室内热舒适性,改善室内环境,引导农村用能结构科学合理发展。

发展面临的形势

1、城镇化快速发展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7.5%,“十二五”期间仍将保持每年0.8%的增长趋势,到“十二五”末期,将达到51.5%。一是城镇化快速发展使新建建筑规模仍将持续大幅增加。按“十一五”期间城镇每年新建建筑面积推算,“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累计新建建筑面积将达到40~50亿平方米。要确保这些建筑是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同时引导农村建筑按节能建筑标准设计和建造。二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直带来对能源、资源的更多需求,迫切要求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保证合理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耗,这将直接表现为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建设的需求急剧增长。

2、人民对生活质量需求不断提高对建筑服务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水平低,即使目前正在推行的65%标准也只相当于德国90年代初的水平,能耗指标则是德国的2倍。北方老旧建筑热舒适度普遍偏低,北方采暖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仍不到50%。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的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差,仍缺乏合理有效的采暖措施,建筑新风、热水等供应系统缺乏的问题。夏热冬暖地区除缺乏新风和热水供应系统外,遮阳、通风等被动式节能措施未被有效应用,室内舒适性不高的同时增加了建筑能耗。大城市普遍存在停车、垃圾分类回收设施、绿化等基础设施不足;北方农村冬季室内温度偏低,较同一气候区城镇住宅室内温度低7~9℃,农民生活热水用量远远低于城镇。农村建筑使用初级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很低,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农村地区具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广阔空间。每年农村住宅面积新增超过8亿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较1980年增长了4倍多,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6.4%。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到农村地区,发挥“四节一环保”的综合效益,能够节约耕地、降低区域生态压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同时能吸引大量建筑材料制造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参与,带动相关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发展路径

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其中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形成45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形成27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形成

14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

具体目标

1、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提高标准的执行率。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建筑节能标准,城镇新建建筑95%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鼓励北京等四个直辖市和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施节能75%的标准。

2、进一步扩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模。实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并同步实施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启动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5000万平方米。

3、建立健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实现省级监管平台全覆盖。促使高耗能公共建筑按节能方式运行,实施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达到6000万平方米。“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

4、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省级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和以县为单位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拓展应用领域,“十二五”期末,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

5、实施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在城市规划的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旧城更新区等实施100个以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为主的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城。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和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和东部地区省会以上城市、计划单列市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末期执行比例达到70%。引导房地产开发类项目自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十二五”期末,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省和深圳、大连、厦门、青岛、宁波等计划单列市作为国家绿色建筑先行地区,新建房地产项目的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6、鼓励农民分散建设的居住建筑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引导农房建设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和农房节能技术,调整农村用能结构,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支持25万农户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

7、依托大中型骨干企业建设新型墙体材料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开发推广新型节能结构体系。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16].8、形成以《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主体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规划期末实现地方性法规省级全覆盖,建立健全支持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财政、税收、科技、产业等体系共同支持建筑节能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省、市、县三级职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健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并实行建筑节能统计、监测、考核制度。

注:预期性指标是期望的发展目标,要不断创造条件,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责任的指标,要确保实现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城镇化、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以转变城乡建设模式为根本,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舒适性为核心,以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为目的,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激励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科技推广、建设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事业,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发展路径

1、绿色化推进建筑节能。促进建筑节能向绿色、低碳转型。根据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将绿色指标纳入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报废等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监管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开展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引导和促进单体绿色建筑建设,推动既有建筑的改造,试点绿色农房建设。

2、区域化推进建筑节能。引导建筑节能工作区域推进,充分评估各地区建筑用能需求和资源环境特点,结合实际制定区域内建筑节能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的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以区域推进为重点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城市综合改造、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结合起来,集中连片的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发挥综合效益。

3、产业化推进建筑节能。立足国情,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制约建筑节能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推动创新成果工程化应用,引导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培育节能服务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进建筑节能的产业化发展。

4、市场化推进建筑节能。引导建筑节能市场由政府主导逐步发展为市场推动,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构建有效市场竞争机制,加大市场主体的融资力度。

5、统筹兼顾推进建筑节能。控制增量,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加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的监管。改善存量,提高建筑管理水平,降低运行能耗,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注重建筑节能的城乡统筹,农房建设和改造要考虑新能源应用和农房保温隔热性能的提高,鼓励应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应用节能材料,改进建造方式,保护农房特色。

三、重点任务

提高能效,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监管

1、继续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和指导。一是提高建筑能效标准。严寒、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要将建筑能效水平提高到65%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执行更高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应按照节能省地及绿色生态的要求指导工程建设全过程,把能耗标准作为建筑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要求,提高工程准入门槛。二是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着力提高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加大对地级、县级地区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和稽查力度,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通过施工图审查,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三是建立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予以审批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加强施工阶段监管和稽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四是大力推广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广泛采用自然通风、遮阳等被动技术,抑制高耗能建筑建设,引导新建建筑有节能为主向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发展方向转变。

2、完善新建建筑全寿命期管理机制。制定并完善立项、规划、土地出让、设计、施工、运行和报废阶段的节能监管机制。一是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规划审查,城乡规划部门要就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要求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意见。二是严格执行新建建筑立项阶段建筑节能的评估审查。三是在土地招拍挂出让规划条件中,要对建筑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的比例做出明确要求。四是严格执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不得在建筑活动中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与设备的要求。五是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和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经过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六是建立健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建筑用能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评估分析、降低运行能耗。七是研究建立建筑报废审批制度,不符合条件不予拆除报废,需拆除报废的建筑所有权人、产权单位应提交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回用方案,促进建筑垃圾再生回用。

3、实行能耗指标控制。强化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建设过程的能耗指标控制,应根据建筑形式、规模及使用功能,在规划、设计阶段引入分项能耗指标,约束建筑体型系数、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设计参数及系统配置,避免片面追求建筑外形,防止用能系统设计指标过大,造成浪费。实施能耗限额管理。各省应在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动态监测工作基础上,研究制定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限额标准,并对公共建筑实行用能限额管理,对超限额用能建筑,采取增加用能成本或强制改造措施。

扎实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1、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一是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和管网热平衡为重点实施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依据各地上报的改造工作量与各地签订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协议。二是启动“节能暖房工程”重点市县,到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完成当地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40%以上,县级市要完成70%以上,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鼓励用3~5年时间节能改造重点市县全部完成节能改造任务。三是实施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要注重与热源改造、市容环境整治等相结合,与供热体制改革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益。

2、试点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改造。以建筑门窗、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在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探索该地区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推进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及财政资金奖励办法。综合考虑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建筑能耗水平、技术支撑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改造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改造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各城市,并将分解结果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3、形成规范的既有建筑改造机制。一是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对本地区既有建筑进行建筑状况调查、能耗统计,确定改造重点内容和项目,制定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改造规划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二是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有条件的要同步开展节能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能效测评与标识,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得进行竣工验收。三是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与同级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研究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标准体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注重探索和总结成功模式,确保改造目标的实现。

4、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安全与质量。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严把材料关,坚决杜绝伪劣产品入场;严把规划、设计和施工关,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严把安全关,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火安全等。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安全与质量监督机制,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

深入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和高耗能建筑节能改造

1、推进能耗统计、审计及公示工作。各省应对本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全口径统计,将单位面积能耗高于平均水平和年总能耗高于1000吨标煤的建筑确定为重点用能建筑,并对50%以上的重点用能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应对单位面积能耗排名在前50%的高能耗建筑和具有标杆作用的低能耗建筑进行能效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加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一是中央财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重点建筑实行分项计量与动态监测,强化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规划期末完成20个以上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对5000栋以上公共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建成覆盖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实现公共建筑能耗可监测、可计量。二是要重点加强高校节能监管,规划期内建设200所节约型高校,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模式。提高节能监管体系管理水平。

3、实施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选择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地区启动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规划期内启动和实施10个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到2015年,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30%以上。改造重点城市在批准后两年内应完成改造建筑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各地要高度重视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突出改造效果及政策整体效益。

4、推动高校、公共机构等重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要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人才、管理优势,会同财政部、教育部积极推动高等学校节能改造示范,高校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面积应不低于20万平方米,单位面积能耗应下降20%以上。规划期内,启动50所高校节能改造示范。积极推进中央本级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组织中央本级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

1、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长效机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全过程监管,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资源评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资源评估,掌握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资源情况和建筑应用条件,确保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科学合理。二是要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明确应用类型和面积,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审批。三是制定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计划,切实把规划落到实处。四是加强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施工、运行、维护标准,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维修人员的培训力度。五是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关键设备、产品的市场监管及工程准入管理。六是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的模式。确保项目稳定高效运行。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融资管理模式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2、鼓励地方制定强制性推广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省通过出台地方法规、政府令等方式,对适合本地区资源条件及建筑利用条件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强制推广,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力争规划期内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都要制定出台太阳能等强制推广政策。

3、集中连片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选择在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方积极性高、配套政策落实的区域,实行集中连片推广,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率先实现突破,到2015年重点区域内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的比例达到10%以上。一是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省级示范。进一步突出重点,放大政策效应,在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集中连片应用效果,即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建筑应用条件优越、地方能力建设体系完善、已批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示范实施较好的省,打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省级集中连片示范区。二是继续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及农村县级示范。示范市县在落实具体项目时,要做到统筹规划,集中连片。已批准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要抓紧组织实施,在确保完成示范任务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新增示范市县将优先在集中连片推广的重点区域中安排。三是鼓励在绿色生态城、低碳生态城、绿色重点小城镇建设中,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作为约束性指标,实施集中连片推广。

4、优先支持保障性住房、公益性行业及公共机构等领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优先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资源条件、建筑条件具备条件下,保障型住房要优先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加大在公益性行业及城乡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力度,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更多地惠及民生。积极在国家机关等公共机构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在中央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并鼓励发挥部门的职能优势及行业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技术标准,推进所在行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将在确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领域中优先支持上述领域。

5、加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企业联合成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产学研一体化。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品、设备性能检测机构、建筑应用效果检测评估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持政策,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水平,做强做大相关产业。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

1、积极推进绿色规划。以绿色理念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作为约束性条件纳入区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绿色化,并通过土地出让转让实现绿色指标体系。

2、大力促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以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为推进绿色建筑的重点,实施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城,开展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政府投资类建筑2014年起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东部地区省会以上城市、计划单列市2014年起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型公共建筑2014年起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强对城镇商品住宅建设引导,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加强对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认证标识和运行监管,研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强化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绿色评估和审查制度。

3、严格绿色建筑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地方政府要在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规划中,严格落实各项绿色建设指标体系要求;要加强规划审查,对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审批。对应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项目,要加强立项审查,未达到要求的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加强土地出让监管,不符合土地出让

规划许可条件要求的不予出让;要在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增加绿色建筑内容,未通过审查的不得开工建设;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按图施工;未达到绿色建筑认证标识的不得投入运行使用。自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要建立备案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建设单位应在房屋施工、销售现场明示建筑的各项性能。

绿色生态城示范实践及形成的指标体系

“十一五”期间,各地在绿色生态城的实践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推进绿色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模式。一是摸索出了符合国情的绿色生态城规划建设的程序与方法。首先制定战略,开发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城镇发展的生态战略,并据此开发本土化的绿色生态城发展指标体系;其次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规划,从总体规划到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使指标体系分解到具体的地块,落实到能源供应、供水、污染治理、道路交通等各类基础设施;第三绿色指标落地,通过土地招、拍、挂引导业主按绿色建筑进行设计与建造;第四认证与标识,通过建筑的绿色认证与标识,引导绿色消费,严把质量关。二是探索了制度保障体系。首先是城镇规划制度,从总规到详规、专项规划等把绿色生态指标贯入到每个地块;其次是土地出让转让制度,将各类生态绿色指标转化成土地的出让转让条件;第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规划、设计、施工等许可制度,把绿色、生态的要求作为行政许可的条件,在不新增行政许可的前提下得到落实。三是推进以建立完善市场机制为导向的改革措施,如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建设项目审计市场化、建造行政审批流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项目法人制、项目代建制、项目回报制的基本建设体制改革。

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绿色生态城指标体系框架:一是能源类,主要包括节能设计标准、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比例、能耗定额管理等;二是土地类,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率、用地布局、地下空间利用以及综合街区数等;三是交通类,主要包括公共交通线网密度、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出行方式构成等;四是绿色建筑,包括绿色建筑比例、“四节一环保”效果、绿色施工率等;五是生态环境类,主要包括空气、水、噪音、低热导效应等生态达标的环境以及处理污染物的能力;六是社会和谐类,主要包括公众的生活质量、便利度及完善的管理机制等。

积极促进新型材料推广应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新型建材。加快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积极发展加气混凝土制品、烧结空心制品、复合墙板、一体化屋面、低辐射镀膜玻璃、断桥隔热门窗、遮阳系统等建材和部品。引导发展高强混凝土、高强钢,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推动“禁实”向纵深发展。在全国范围选择确定新型节能建材产品技术目录,并依据产品质量、施工质量、节能效果等因素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引导市场消费行为。会同质量监督部门加强建材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和稽查。会同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加大对新型建材产业的支持力度,择优扶持相关企业,组织开展新型建材产业化示范。

推广绿色照明应用

积极实施绿色照明工程示范,鼓励因地制宜的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城市公共区域提供照明用电,扩大太阳能光电、风光互补照明应用规模。

四、保障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加大力度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文件。

强化考核评价

强化目标监管,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纳入国家节能总体目标,纳入落实省级政府对和地方政府降低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纳入国务院节能减排检查并提高考核权重,实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检查。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研究建立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督察,对本地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情况进行督察,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组织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事件。各级相关主管部门,要完善配套措施,加强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按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进行考核评价,落实责任制,实行问责制,对不能实现责任目标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要依靠体制机制的创新。规划期内要着重建立和完善如下体制与机制。

1、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监管关口前移。在城市规划审查中增加对建筑节能和绿色生态指标的审查内容,在城市的控制性详规中落实相关指标体系,各级政府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规划不予以批准。在新建建筑的立项审查中增加建筑节能和绿色生态的审查内容,对不满足能减排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项目不予立项。在土地招拍挂出让规划条件中,将建筑节能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强度、再生水利用率、建筑材料回用率等涉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指标列为土地转让规划的重要条件。

2、创新绿色建筑的监管模式。增加绿色建筑设计专项审查内容,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在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实施绿色建筑专项审查,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通过。建立绿色施工许可制度,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对于不满足绿色建造要求的建筑不予颁发开工许可证。实行民用建筑绿色信息公示制度,建设单位在房屋施工、销售现场,根据审核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把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方面的性能以张贴、载明等方式予以明示。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力度。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细则,科学地开展评价标识工作。鼓励地方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指南。引导和规范科研院所、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咨询、检测等各方面的专业服务。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各环节资格认证制度,培训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城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安装、评估、物业管理、能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开展专业培训,实现凭证上岗。

3、延伸和强化新建建筑和绿色建筑监管。建立建筑的精装修制度,“十二五”期间对国家强制推行绿色建筑的项目实行精装修制度,地方各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未实行精装修的绿色建筑不予颁发销售许可证,到2020年末全部建筑基本实现全装修。建立建筑报废审批制度,不符合条件的建筑不予拆除报废;需拆除报废的建筑,所有权人、产权单位应提交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回用方案,促进建筑垃圾再生回用。

4、加快形成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市场机制。加快推进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工作。修订《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对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效测评标识。指导和督促地方将能效测评作为验证建筑工程节能效果的基本手段以及获得示范资格、资金奖励的必要条件。加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能力建设力度,完成国家及省两级能效测评机构体系建设。加强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建设节约型校园和宾馆饭店为突破口,拉动需求、激活市场、培育市场主体服务能力。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规范能源服务行为,利用国家资金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为国家机关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和学校实施节能改造。研究推进建筑能效交易试点。

实行经济激励

1、加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投入。要加大中央预算类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力度,完善中央财政激励政策体系,设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绿色建筑工程及集中示范城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墙体材料革新、技术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等。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标准不得少于中央财政补贴标准。

2、加大既有居住节能改造支持力度。对工作积极性高,前期任务完成好的地区,优先安排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及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对节能改造重点市县,优先安排节能改造任务和补助资金。经考核如期完成改造目标的重点市县,依据节能效果、供热计量收费进展等因素,给予专门财政资金奖励,用于推进热计量收费改革等相关建设性支持。研究提高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补贴标准,制定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补贴标准。

3、加大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和改造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和高校节能监管平台、支持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高校等重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对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央财政补贴标准原则上为每平方米20元,并综合考虑节能改造工作量,改造内容及节能效果等因素确定补贴实际标准。中央本级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补贴标准依据改造工作量、节能效果、改造成本等因素核定。

4、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将优先在重点区域内推广示范城市、示范县,继续给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示范县补贴。对已批准的示范市县,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新增推广面积给予补贴,以鼓励示范县充分发挥潜力。在确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重点区域时,对地方出台强制性推广政策的地区予以倾斜。对应用太阳能采暖制冷、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水沼气利用、工业余热及深层地热能梯级利用等新技术,并列入各地示范任务的中央财政将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政安排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按研发及产业化实际投入的一定比例对相关企业及科研单位等予以补助,并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品、设备性能检测机构、建筑应用效果检测评估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加大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各类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及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城建设,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保障性住房及农房示范,奖励资金标准不应低于增量成本的1/2,对高性能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奖励资金标准不应低于增量成本的1/3。对绿色建筑集中示

范城,考虑绿色建筑推广规模、规划、指标体系及其他相

关支出,给予一次性综合资金奖励。对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产业扶持、基础能力建设等给予支持。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尽快制定具体办法。将墙体材料革新专项基金转变为墙体材料与绿色建筑发展基金,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原则上城镇新建建筑征收标准不低于1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并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水平退付比例,其中达到三星级标准的绿色建筑征收的基金全部退付,达到一星及二星级标准的退付50%,没有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不予退付。征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绿色建筑推广与发展。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要研究提高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收费标准。国土资源部门要研究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土地转让方面的政策,在土地招拍挂中,应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用地比例,并逐年提高。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研究制定容积率奖励方面的政策,对因实施外墙外保温、遮阳、太阳能光伏幕墙等绿色建筑技术而增加的建筑面积,可不纳入建筑容积率计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要研究制定税收方面的政策,对建设高性能绿色建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其开发并经认证标识达到三星级标准的绿色建筑项目,采取减免当年所得税、营业税、返还建设当年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费优惠政策,购买绿色建筑可降低物业税征求额度。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建筑信贷支持的措施。引导消费者选购绿色建筑住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

“墙改基金”修改完善为“绿色建筑和墙改基金”的优势

“墙改基金”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建立,至今仍沿用。这期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发挥支柱性政策作用,是推动墙材革新工作的根本保证。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专项基金调控墙体材料结构,淘汰落后粘土砖;二是通过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坚持发展新型墙材,改造提升产业结构;三是通过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投入科研技改,形成新型墙材和节能建筑先进生产力。

随着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墙改专项基金现行征收使用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墙改工作需求。墙体材料革新工作从简单的产品更新换代,转变为通过建造体系、施工技术和行业之间联动,从生产墙体材料到构筑墙体结构系统,墙体也从砌筑到装配、从建筑建造到制造的转变。墙材革新工作具有更多新领域新内涵,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绿色墙材、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相结合,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促进建筑节能相结合,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住宅产业化相结合,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都是墙材革新工作的新内容。而专项基金现行的使用范围、使用方式限制其充分发挥对墙改工作对节能建筑的调控和促进作用。

为此,建议加强和扩大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调控促进作用,推进墙材革新和绿色建筑发展。利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率先全面开展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工程示范、科学研究的推广应用。尽早确立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用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研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用于绿色建筑的数额和比例,以及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持绿色建筑的工作机制,运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促进绿色建筑的效果评价,从而构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持绿色建筑的长效机制。

6、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地方财政部门要把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和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绿色建筑作为节能减排资金安排的重点,建立稳定、持续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率。要落实好已发布的节能服务机制的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能效限额下的能效交易机制。搭建建筑节能量交易平台,促使建筑通过节能改造或购买节能量的方式实现能耗降低的目标。激发改造需求,增大节能服务市场。

提高技术标准

要加快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针对住宅、农村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不同类型建筑,分别制修订相关工程建设节能标准,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环节落实建筑节能要求。重点制修订《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指南、标准和关键设备可靠性适用性评估标准。加快制定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研究制定基于实际用能状况,覆盖不同气候、不同类型建筑的建筑能耗限额。制定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编制绿色建筑区域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制订绿色建筑相关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标准和产品标准,研究制定绿色建筑工程定额,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产品标准,为推进建筑节能工程提供相关产品技术支撑。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制定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相关的技术标准、导则和实施细则。鼓励地方制定更加严格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规范。

增强能力建设

会同国家统计局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统计体系,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国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监管机构,对各地组织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机构能力建设,研究推行第三方评价,严格评价监管。加强建筑节能服务能力建设,在建筑节能运行和改造中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加强第三方节能量审核评价及建筑能耗测评机构能力建设,充分运用现有的节能监管及建筑能效测评体系,客观审核与评估节能量。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技术进步机制,形成机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技队伍。加强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等机构和人员的培训,将绿色建筑作为专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执业资格考试和相关企业资质申请的重要内容。加强绿色建筑认证标识体系的建立,研究建立绿色建筑评价职业资格制度。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绿色建筑相关课程。组织规划设计单位、规划设计人员开展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竞赛活动。

推动技术进步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开展对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的技术研究,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评价和改造的一条龙技术服务支撑,建设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以实际建筑能耗数据为导向的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设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加快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攻克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环境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加强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规范研究,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示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品和设备,实现重点技术领域的突破,建立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产学研联合模式与机制、加强与部门和地方的沟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按照我国主要气候分区,加快国家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编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重点技术推广目录,定期发布技术、产品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目录。加大与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技专题对建筑节能的支撑力度。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适合国情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模式。

严格市场监管

加强建筑节能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加强安全控制,强化对保温材料,计量器具,关键设备、门窗等关键材料产品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加强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监管,制定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服务质量标准以及公共建筑合同管理文本。在节能改造明显的领域,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造,对投资回收期长的基础改造及难以有效实现节能收益分项的领域,要通过财政资金补助的方式推进改造工作。

加强组织协调

有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明确目标,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管理能力。建立住房城乡建设、财政、发展改革、商务、教育、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参加的议事协调机制,统一部署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与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以及供热计量改革等重点工作,要建立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做好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普及节能知识,树立节能意识,促进行为节能。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内容纳入全国节能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环境宣传日、世界水日等活动的重要内容。编写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普读物,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活动。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绿色建筑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加强舆论监督,营造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良好氛围。

五、组织实施

一是明确规划的实施主体与责任,做好统筹协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建筑节能专项规划。自规划发布之日起,将规划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年,落实到工程和项目,组织编制并实施工作计划和项目计划,加强对计划的论证和管理,提高计划的实施质量,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后评估,切实增强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计划的有效实施,确保规划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立即部署本地区“十二五”建筑节能工作,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和进度要求,力求结合地方实际,做好地方规划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实现“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和任务。二是对规划的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地方政府和规划实施部门要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依据客观实际,适时调整计划,确保计划和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

[1] 《关于2010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检查情况通报》

[2]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3]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

[4] 《关于2010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检查情况通报》

[5] 2006~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报告

[6]《关于2010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检查情况通报》

[7]资料来源:2006~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报告

[8]资料来源: 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报告

第三篇: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http://zc.k8008.com/html/fujian/renminzhengfu/2011/0830/50923.html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闽政〔2011〕68 号

[本网]

2011-07-28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二、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提高公民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五、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七、推进现代传媒体系建设

八、增进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合作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推进文化立法,严格依法行政

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三、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等精神,编制本《规划》。本《规划》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牵头会同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编制,文提及的“文化”,涵盖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方面。本《规划》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全面阐述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了一批重大文化建设项目。《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推进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安排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的基本依据。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文化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福建文化建设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取得可喜成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建立11个省级理论进基层示范点,组织基层理论宣讲5.2万场次、受众达4700多万人次。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持续举办东南周末讲坛,广泛开展社科“双百”活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77项。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全国“双百”人物和道德模范推荐评选,4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16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1个集体和个人入选全国“双百”人物。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清理关闭低俗网站3986个,福州市、厦门市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迎奥运、迎世博、迎亚运、迎特奥开展系列活动,举办礼仪知识讲座5800多场,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厦门市再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福州、泉州、三明市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全省有57个村镇(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单位)。评选出省级文明城市6个、文明县城(区)15个、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14个、文明单位(学校)标兵50个、文明单位1350个、文明村镇(社区)310个,文明学校315个。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文化支出达89.4亿元,年均增长16%,人均文化事业费27.82元,同比“十五”时期增长133%。建成福建广播电视中心、福建大剧院、闽台缘博物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厦门海峡艺术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2008年开始,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城市中每1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达4.37个,同比“十五”时期增长4.8%。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面落实,新增和改建乡镇文化站599个;建成农家书屋8450个,覆盖全省56%的行政村;提前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和“一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圆满完成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

——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连续两届实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满堂红”,并获得组织工作奖。先后有21部剧目获国家级以上大奖,5人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人次获“文华表演奖”;754种出版物在省级以上各类评奖中获奖,奖项达881个,其中2种出版物获“五个一工程”奖,2种出版物获“中国出版政府奖”,15种出版物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85件广播影视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16部动画片被推荐为优秀国产动画片;2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成功举办一届福建艺术节、两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一届(国际)世界合唱节、两届全省戏剧会演和“武夷奖”中青年演员比赛、一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70家发行单位、16家出版单位、5家报刊社、10家电影公司、5家电影院、12家新闻网站、1家艺术院团完成转企改革。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厦门音像出版社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整合相关资源,组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峡世纪(福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良好,全省出版、广电系统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市县两级文化行政主体整合工作步伐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创新持续深化。

——文化产业实力快速提升。制订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8个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五大文化产业工程,大力发展十大文化产业,产业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建成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1家,其中国家级6家;厦门和福州分别获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国家影视动画综合实验园”,产业集中度和聚集效应进一步提升。打造文化经贸活动平台,成功举办了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两届海峡印刷技术展览会、一届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其中,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累计签约项目329项、总金额超过244亿元。民营企业进入动漫、印刷、工艺美术等产业取得较大进展,3家民营印刷企业在深交所上市。2006~201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0%,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水平。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01.66亿元,占GDP4.2%。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快速发展。全省现有图书出版单位11家,报纸59种,期刊179种,音像电子出版单位5家,获得互联网出版许可企业7家,印刷复制企业3176家(不含打字复印店),出版物发行网点3937处。在省版权局自愿登记的作品年登记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3名。全行业综合经济指标评价位居全国第10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从成立时的5报1刊发展到10报10刊多网站和多经济实体。广电事业长足发展,新开办3套广播、3套电视频道,目前共有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广播电视台65座,公共广播节目88套、公共电视节目40套,拥有海峡电视台、东南卫视、厦门卫视等3套上星电视节目。2010年全省有线电视干线网络总长度达14.41万公里,有线电视总用户数达613.16万户。2010年广播电视实际创收38.41亿元,比五年前增长68.85%。电影产业迅速发展,2010年票房达到2.45亿元,比2008年增长145%;影视制作经营企业99家,其中56家为近五年新增企业,占总数的56.6%。

——文化遗产保护有力推进。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3个,三坊七巷等3条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3312 处,总量比“十五”期间增加69.5%。新增公共博物馆(纪念馆)10座,5座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南音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了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省级“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省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8项,其中84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1名,其中88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对外对台文化交流成效明显。积极推动新闻媒体入岛交流,已有5家媒体赴台驻点,50多种闽版期刊在台发行。组织福建文化宝岛行等活动140多项,形成“妈祖之光”等一批入岛精品项目。影视、图书、动漫等领域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设立闽台书城和台闽书城,与台湾每年轮流举办图书展;“十一五”期间,全省输往台湾的出版物累计达3亿人民币码洋,是大陆对台出口图书最多的省份;近20家动漫企业与台湾相关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民间交流交往日益频繁。闽台文化交流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3.89倍。闽台缘博物馆建成以来共接待游客387.15万人次,其中台胞27.52万人次。在境外举办福建国际图书展、民间工艺美术展、文化周、影视周等活动,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在海外华文媒体推出福建专版2700多个,发行侨刊乡讯超过2000多万份,福建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全面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的五年,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强的领导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转换,文化需求旺盛并向高品质、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更加广阔空间。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规划及文化强省建设相关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抢占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的重要抓手,为充分彰显文化的独特优势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央以及各部门重视支持福建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凸显福建对台优势,以及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为福建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及先行先试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更大平台。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以及不断扩大的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效融合,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十二五”期间我省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比较艰巨。从国际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深入推进,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凸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从国内形势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相对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从我省文化建设自身情况看,文化建设投入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比较薄弱,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缺少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比重偏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不高,文化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民生优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文化发展的优先位置,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深入了解广大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作为文化发展的最终衡量标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突出跨越发展。按照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阶段性发展目标,“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着力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求作为,着力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作支撑,着力在全国对台文化交流合作中求先行,着力在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中求实效,努力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先行先试。牢牢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充分发挥福建独特的“五缘”优势,用好用足中央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以先行抢占先机,以先试闯出新路,不断创造文化发展的新优势,大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四)突出改革创新。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入推动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加快推动文化市场体系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转变;更好履行政府文化部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大力推进文化观念、内容、形式、传播手段、风格、流派、业态、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生机和活力,努力创造以中国气派、福建特色、时代精神、现代风格为核心的福建文化。

(五)突出统筹兼顾。增强文化建设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动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和谐共进。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统筹文化保护和开发,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大力发展民间文化;统筹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建设,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统筹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文化资源的存量改革和增量发展,努力实现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形成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力争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示范。

——到2015年,建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区)、乡(镇)、行政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影院、剧院”,“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全省50%以上的公共博物馆达到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的标准;设区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面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2012年底前,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中心管理平台建设和县级支中心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网点全面覆盖县、乡(镇)、行政村,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基本覆盖全省行政村。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2011年内完成全省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结合加快推进新时期“造福工程”,到2015年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继续确保一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逐步实现由室外流动放映转到室内固定放映的目标;实现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每学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目标,企业农民工看电影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政策体系完善、效益逐步显现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形成报刊服务、出版印刷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会展、广告、工艺美术等十大文化产业群,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拥有一批在全国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占GDP比重达8%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十二五”期间,文化艺术水平大幅提升,精品力作数量增加。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和福建水准的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得到大力扶持。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实施,精品创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每年重点扶持创作生产3~5部戏剧和影视剧,5~8幅美术作品和8~10种出版物在全国获大奖,开展福建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与文学作品创作,每年重点扶持一批能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的福建动漫作品。福建戏曲舞台艺术领先优势继续巩固,全省性重大文化活动的规划与指导进一步加强,福建艺术节、音乐舞蹈节等重要文化活动效应凸显。文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大,文化与科技进一步有效融合。以数字化生产、网络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总量与类别位居全国前列。每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一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争取厦门鼓浪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福州三坊七巷街区、闽系红砖建筑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实施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加强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海防遗址保护力度。以福建博物院和闽台缘博物馆为龙头,推动全省博物馆提升功能水平。争取建成闽台自然历史博物馆等一批具有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博物馆,各种类型的民办博物馆占公共博物馆总量的20%以上。建立国家水下文物保护福建基地,成立福建文物交流咨询中心。推进“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莆仙戏”、“泉州提线木偶”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升格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成一批古籍书库、古籍展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十二五”期间,加快对台对外文化交流,打造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在重点国家和地区集中开展“福建文化周”、“福建影视周”、“福建非物质遗产博览”、“福建文化艺术品推介展”等活动。努力建立闽台文化交流长效机制,“五缘”优势突出,先行效应彰显。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交流为重点,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妈祖之光”、“福建文化宝岛行”、“客家神韵”、闽南文化节、福建族谱展等活动入岛交流,做到“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公益性交流与商业性运作相结合,闽台两地文化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格局进一步拓展,闽台文化交流居大陆各省(市、区)之首,福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基地。

——“十二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2012年底前完成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和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文化市场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发展,综合执法队伍素质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文化资本、人才、技术等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国有资产有效保值增值。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提高公民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紧紧围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全国示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坚持不懈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广泛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共同理想信念。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完善学习评价激励和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广泛开展社科“双百”活动、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培育海西大讲堂、东南周末讲坛等学习品牌,充分发挥省级理论进基层示范点的作用,注重运用报刊、广播影视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和国防教育,推动科学理论深入人心。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实施《福建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争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00项。健全社科成果评价体系,开展省第九、十、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推出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学科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集群;加强公共智库建设,促进社科研究社会化和学术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加强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及下属5个研究基地的建设,加大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办好每年一届的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管好用好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办好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家和学术带头人。

(三)培育文明和谐社会风尚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公共生活好习惯”促进行动、“五好文明家庭”创评活动、福建省道德模范评选和“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做文明有礼的福建人”活动,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进志愿服务经常化、规范化,到2015年,全省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力争超过300万人。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大力整治网络内容、网吧、手机短信、荧屏声频、校园周边环境等。加强未成年人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实施校园德育数字化工程,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规范化建设和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平台。加强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关爱教育。构建保护有力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宣传引导、考核评价等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五)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以建设和谐社区、改善城市管理为重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力争有2~3个城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以建设农村宣传文化阵地、优化人居环境、培养文明新风为重点,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形成一批新型文明村镇。以丰富创建内涵、增强社会责任为重点,推进文明单位创建。以规范行业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推进文明行业创建。重视推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群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文明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共建,提高整体水平。深化省市、军地、校地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建立健全文明创建动态监测机制,推进创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平台,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全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权益。政府提供如下公共文化服务:向全民免费开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全部免费开放;为全民免费提供基本的广播电视收听收看和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为农村居民免费提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影放映、送书送报送戏等公益性文化服务;为全民共有共享文化遗产提供保护和服务。

(一)推进保障公益性文化服务

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广播电视台、高山发射台站和卫星接收、数字影院、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村级文化协管员建设、艺术扶贫、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农家书屋和图书援助、文化直通车、社区文化服务、海西文化遗产保护等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项目。加快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促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共建,进一步完善各类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服务功能,免费向社会开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扶持发展农村文化协管员制度等一批示范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制度化。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公益文化服务,大力推广“激情文化广场”、“文化志愿者服务”、“莆仙戏文明小戏活动”、“文化家庭建设”等基层典型经验。整合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村级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和实施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村级文化品牌,建立村级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在农村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公民移风易俗,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网络、广播、电影、电视、短信和文化示范户、阅读活动等多种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强化公益性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影视、戏曲、歌舞、出版物产品。加大对贫困山区、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持力度。

(二)推进保障广播影视服务

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在国家总体框架下构建我省上下贯通、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应急广播体系。加快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按照“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要求,2011年底前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建有广播室并配备广播设备,建设有线广播网络并在村的重要地点设有广播音箱,每村配备一名广播员。及时转播各级广播节目和插播当地村民所需的农业、科技、卫生、灾害等信息,并与应急广播系统衔接,大力提升对农广播工作水平。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广播电视建设,加快实现广播电视城乡一体化,全面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提高收听收视质量和水平,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推进因灾返盲的村村通工程恢复,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大力推进村村通小片网改造工作,继续完善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基础,面向广大农户的农村广电运行维护体系。推进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落实好各级财政保障措施,严格技术维护制度,提高广播电视高山骨干发射台站工作水平,并基本完成数字化建设任务。继续推进全省县级以上微波传输网络数字化建设。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确保一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商业片比例占50%以上;完善农村电影远程订片网络、GPS监管平台,加强技术培训,加大保障力度,提高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补贴标准;有条件的村建立放映室,逐步实现由室外流动放映转到室内固定放映的目标。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并优化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开展数字与模拟同台同播。

(三)推进保障新闻出版服务

强化公益性新闻出版服务。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优秀出版物;出版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秀出版物;出版传播最新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优秀出版物;出版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优秀出版物。认真做好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加强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建立健全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网络。加强中小学教材出版管理,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到2012年底,农家书屋建设基本覆盖全省行政村,基本解决我省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建立出版物更新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争取每年为已建成的书屋更新一定数量的出版物,逐步提高农家书屋出版物的供应和更新比例。大力实施全民阅读工程,推进学习型社会创建,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全民主动、城乡互动、各方联动的全民阅读活动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大力倡导捐赠助读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建立农村阅报栏,在全社会营造热爱读书、鼓励读书的文化氛围。积极实施文化环保工程,加大扶持出版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出版物,坚决封堵查缴非法出版物、严厉打击淫秽色情文化、打击各类形式的侵权盗版行为,整顿文化市场秩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专栏1.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文化重点工程建设。主要是海峡演艺中心、海峡文化广场、福建省图书馆改扩建暨海峡数字图书馆、福建省歌舞剧院综合楼、福建人艺剧场、福建省艺术馆新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峡(永泰)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海峡出版合作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厦门大剧院、泉州大剧院、龙岩汉剧剧院、宁德大剧院、泉州歌舞剧团新团址、龙岩艺校搬迁重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

文化场馆建设。大力推进县(市)城区数字影院建设;积极推进福州、漳州、泉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莆田八个市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积极推进福州、漳州、龙岩(含非遗保护中心、美术馆)、莆田(含非遗保护中心、莆田市画院)、三明、南平六个市级文化馆和三明、莆田市博物馆项目建设;加强基层文化场馆建设,支持改扩建未达标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加强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级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文化服务。大力推进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推进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积极培育农村出版物市场和扶持农村出版物发行连锁网点建设,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建立农村阅报栏,已建成的农家书屋出版物年更新率力争达到10%。大力实施全民阅读工程。

三、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以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中心环节,深化文艺院团、影视单位、新闻媒体等体制改革,加快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等领域已转制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组建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演艺集团公司。围绕做大做强主流媒体这一重点,推动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积极培育综合性报刊集团公司。整合全省广电网络单位,组建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完成市、县两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加快电影院线和数字电影院(城)建设,壮大国有电影院线实力。积极稳妥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重点新闻网站转制、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等任务。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机制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服务供给、考核评价等机制改革创新,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长效运行机制。继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健全完善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通过政府采购、建立基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逐年增长;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和企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加强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运营,推动资源整合和跨部门项目合作,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健全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

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不断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巩固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建立协调有序的综合执法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推进综合执法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市、县两级组建统一的文化行政主体。加强行业自律,不断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文化市场管理网络。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出资人职责,研究制定国有文化企业综合评估考核具体办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专栏2.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工程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完成全省一般性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确定保留事业性质的少数文艺院团名单,实行企业化管理;整合文艺院团资源,着力培育一批有活力、有影响力的演艺集团公司。

广电网络整合。进一步理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管理体制,实现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一省一网、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和数字化进程,形成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新体制。积极推进厦门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组建省级IPTV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平台,构建与“三网融合”相适应的广电监管体制。

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整合出版资源,关停并转一批软小散滥报刊出版单位,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现代报刊出版企业,组建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公司,着力提高报刊出版业集中度。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在副省级以下城市完成综合执法机构组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综合执法队伍专业化、基础性、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

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我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和民间资本充裕等优势,加快建设具有福建特色、富有发展活力、产业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实现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十二五”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以上,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做大做强“十大”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业。以沿海中心城市为重点,打造创意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创意产业链,建设若干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意产业集群。培育省级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实施创意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数字服务创意、文化创意、时尚设计及咨询服务创意四大领域。

动漫游戏业。推进福州、厦门国家级动漫(动画)游戏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动漫原创与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动漫企业和具有中国风格、福建特色、国际影响的动漫品牌;原创动画和网络游戏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动漫游戏产业的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动漫游戏衍生品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核心突出、分工明确的动漫游戏产业链。

报刊服务业和出版印刷发行业。期刊出版业以省会城市为重点区域,报纸出版业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重点区域,调整晚报都市类报纸布局,形成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的现代报刊市场体系。出版物发行业以福州市为中心,其他设区的市为重点,县(市、区)和农村集镇为新发展空间,构建覆盖全省的发行网络。印刷业以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市为重点区域,完善现代印刷产业基地布局。

广播影视业。加快在影视制作、网络经营、电影、新媒体等各领域选择培育一批骨干影视企业,引导鼓励并壮大广播影视内容生产,进一步推进动画产业和影视基地发展,加强新媒体新业务培育和发展,加快电影市场发展和繁荣。

演艺娱乐业。以组建福建演艺集团为重点,培养带动一批跨地域演艺集团公司。重点扶持一批连锁娱乐企业,争取3~5个文化娱乐企业上市,鼓励扶持有条件演艺娱乐企业上市融资。促进演艺院线形成,做大连锁网吧企业,发展一批大型娱乐项目,促进演艺娱乐业与旅游业结合,打造若干高收益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推进演艺娱乐业对文化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八闽文化独特内涵,重点打造福建土楼、湄洲岛、泰宁古城、马尾船政、三坊七巷、武夷山古汉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安溪海峡茶博园、德化陶瓷文化旅游基地、宁化客家始祖文化园等文化旅游精品,注重开发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俗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主题公园和演艺产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支持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鼓浪屿、闽南红砖建筑、闽浙赣廊桥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精品,以古田会址为龙头,重点开发龙岩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三明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闽北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闽东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等红色旅游资源,完善第一期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的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加快建设第二期的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文化会展业。建好用好文化会展场馆,加强与国内外会展组织的合作交流,在办展交流的同时扩大文化投资贸易,做大做强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等主要文化会展项目,厦门市力争进入全国一线会展城市,福州、泉州、莆田、漳州市力争进入全国二线会展城市,三明、南平、龙岩、宁德市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会展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全省文化会展产业进入全国前列。

广告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先进、主业突出、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广告实力企业,促进沿海与山区广告市场共同繁荣和广告业协调发展,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辐射和带动其他区域广告业发展,加强与台湾广告业的对接与合作,建立完善广告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广告产业体系,广告企业逐步做强做大,广告市场日益繁荣有序。

工艺美术业。加快工艺美术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地方特色产业,形成以重点产区为中心、优势产业为支柱、重点产品为骨干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壮大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区域、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扶持一批能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和品牌产品,推动福建成为工艺美术产业发达、市场体系完善、创新能力强、行业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全国工艺美术强省。

(二)着力培育文化龙头骨干企业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企业集团、示范基地,成为福建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鼓励文化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引导大型国有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努力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理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重点项目落实,尽快壮大企业规模。

(三)加快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和园区

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引导特色文化产业有序聚集,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特色明显、在区域内外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加大扶持和打造10家年产值在5~10亿元、5家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文化产业园区。加强动漫游戏制作,推进网吧连锁化和游艺规模化经营,提升总体实力。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影视、图书、戏剧、音乐、歌舞等精品,支持寿山石、脱胎漆器、德化陶瓷、漆线雕、惠安石雕、木雕、油画、仙作古典家具等传统工艺品的研发、加工与交易,增加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发展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四)全面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引导重点城市群建设区域文化产品销售中心和文化物流配送中心,加强中小城市文化消费市场建设,推进网吧连锁化和游艺规模化经营和监管,加强歌舞、演艺场馆建设和监管,合理布局小城镇和乡村文化服务网点。鼓励发展文化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人才、投融资、技术、鉴定、经纪、评估、拍卖等文化中介服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规范的文化市场秩序。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娱乐、休闲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服务性消费,扩大文化有效消费,拉动文化内需。加大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严厉查处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专栏3.文化产业发展工程

重大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德化陶瓷创意产业基地、泉州鲤城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武夷山创意产业园、莆田仙游工艺产业园、厦门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闽台(漳州)书画创意市场、龙岩新罗志高动漫科技产业园、台湾群创创意产业园、三明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海峡闽中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园等。

影视产业园区建设。建设省级海峡(永泰)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厦门国际影视产业基地、三明影视基地、清水岩影视产业园(安溪)、武夷山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闽台文化影视城(漳州)等。

十大文化旅游精品。武夷山“双世遗”、福建土楼、泉州清源山(海上丝绸之路)、湄州妈祖、宁化世界客家始祖文化园、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马尾船政文化、福州昙石山遗址、南安郑成功史迹文化旅游、福建茶文化。

十大红色旅游精品。上杭古田会议旧址、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龙岩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三明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漳州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闽北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闽东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旧址、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长汀红色“小上海”。

数字影院建设。2012年底前,实现所有县(市)城区均有数字影院;到2015年,实现每个设区市有一块以上3D银幕,每个区各有1个四厅以上影院,每个县(市)各有1座多厅影院,省定综合试点小城镇各设有数字影厅。

文艺演出院线建设。打破地域界限、市场分割,降低演出流通成本,推动主要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

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加大对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扶持力度,支持重点动漫企业和动漫产业园区发展,大力发展网络动漫、手机动漫等,推进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扶持福州市白马路文化创意产业一条街、海西动漫城——福州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厦门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对接试验区、平潭文化(创意)区建设。提升福州、厦门两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水平。

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建设。重点建设海峡出版产业合作基地、海峡两岸图书物流中心、中国包装印刷产业(晋江)基地、海峡印刷工业园(南靖),组织申报(福州)海峡西岸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

实施版权产业发展战略。闽东南版权产业带进一步扩大,版权相关产业产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不断提高。

五、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作生产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

(一)大力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

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自觉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首要任务。坚持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推进文化创新、在服务人民群众中推进文化创新、在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中推进文化创新,推动不同内容、不同门派、不同风格、不同艺术形式的文化创新,极大丰富文化品种、样式、载体、风格,全面激发文化创造力。创作、加工修改和储备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参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群星奖、华表奖、飞天奖、广播电视节目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加强地方特色剧种、濒危剧种的抢救保护、研究和传承,加快影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的创新和发展,创作更多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理论指导、政策引导、人才培养和设立文化精品创作专项经费等多种措施,支持鼓励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精品评判标准和评价机制,加强艺术评论,支持重点艺术科研机构发展。

专栏4.文化精品工程

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深入挖掘福建特色文化历史资源,创作3~5部戏剧作品,8~10种出版物,5~8幅美术作品在全国级比赛中获奖;每年重点推动3~5部影视剧生产,五年争取创作生产50部影视剧;到2015年,年生产动画片超过2万分钟。

打造品牌频率频道。将东南卫视、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海峡电视台、厦门卫视频道、福建人民广播电台都市生活广播等打造成全国名牌频道(率),各设区市各有一个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打造成区域性名牌频道(率)。

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和出版物生产。积极推进福建日报、厦门日报、海峡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和网站建设,使之成为全国知名报刊和网站。组织策划200种学术价值高、出版意义重大的重点选题,打造5~8种在全国有影响的出版物产品线,推出900种左右闽版常销出版物。

(二)精心打造文化创新平台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利用与开发文化资源,变文化资源为品牌优势,努力打造一批代表性强、科技含量高、活动规模大的文化节庆、文化会展等品牌产品,使之成为宣传海西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的有效平台。继续举办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福建艺术节、福建省音乐舞蹈节、福建书画摄影节、全省戏剧会演、青年演员比赛、海峡影视展映展播周暨两岸影视制作业峰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印刷技术展览会、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茶博会、艺博会、旅博会等大型文化品牌活动;扶持打造“印象大红袍”、“坊巷春秋”、“光明之城”、“妈祖之光”、“土楼神韵”、“闽南神韵”、“客家之歌”等文化品牌。

(三)积极促进文化与科技有效融合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演艺、娱乐等设施和技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依托现有媒体积极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及新业务的培育和发展,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推动“三网”融合。积极发展数字印刷、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新闻出版业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文化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实施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的主体、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专栏5.文化数字化工程

福建新闻网站工程。以东南网为龙头,推动各相关媒体加强网络建设,形成各具特色新闻网站,提升网上宣传福建的水平和质量。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核心,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推进公益性电子阅览室建设;建成县级以上公共文化机构网络服务平台。

数字出版工程。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生产和数字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新闻出版业态,加快福建出版资源数据库和海峡两岸内容资源数据库建设,搭建数字化内容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全面实现有线电视网络一省一网,参加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加快规模化经营。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全省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加快网络双向化改造,大力推进光纤入户,到2015年全省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80%以上实现光纤到楼,县级(含)以上城市有线网络80%实现双向用户覆盖。积极开发多种业务,积极发展高清晰度电视和视频点播服务,大力开发政务信息、社会教育、生活信息、文化娱乐、电视商务、金融支付以及各种接入服务等多种业务,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广播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加快广播电台、电视台台内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基本实现全省设区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和播出数字化网络化,构建广播电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加快省级电视台及福州、厦门和有条件的设区市级电视台节目制播高清化建设,其卫视频道和主要频道实现高清播出。

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按照“三网融合”的要求,以现有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网络为基础,推进我省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示范网的建设和推广,到2015年广播电视网达到家庭接入速率100Mbps、企业接入速率1Gbps的能力,与全国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开发实现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个人用户的新业务新业态。建成核心数据交换网络和可管可控的监管网络,内容、业务、网络和终端可管可控。

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一)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提高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加快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提升省及市、县重点博物馆文物征集和展览水平,改善可移动文物藏品保护和保管保存环境,做好考古发掘和考古周转库房等建设,完善技防、消防、防雷等安全设施。核定公布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推荐列入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争取一批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谋划推动闽台两地闽系红砖建筑群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升福建博物院、闽台缘博物馆等各相关博物馆对台交流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市、县设立涉台专题纪念馆或者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内设立涉台文物展区。把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势。精心组织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和景点、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乡村、海防遗迹、涉台文物等文化遗产活动线路,打造各种文化旅游品牌。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推进文物调查及馆藏文物数据库项目建设,建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库、全省古籍普查数据库、文化遗产保护和安全监控平台等信息库。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深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挖掘整理,积极开展成果编纂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强保护工作专业队伍和传承人队伍建设,逐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和传承人资助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全省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建教材活动,逐步建立一批新的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积极推进“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莆仙戏”、“泉州提线木偶”申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加大古籍保护力度,完成全省古籍普查,命名福建省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和《福建省珍贵古籍名录》,编撰《中华古籍名录(福建卷)》,建立全省古籍联合编目和地方特色数据资源库群,建设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完善图书馆古籍保存条件。注重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海西特色的传统艺术、手工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濒危和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珍贵古籍文献,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水平。

(三)充分展示海西文化遗产特色魅力

重点保护发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闽都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开发与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努力培育一地一品一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扶持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对外宣传交流表演团体,积极开展各种宣传展示活动,提升海西文化遗产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的影响力。

专栏6.文化生态保护工程

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升格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组织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推进厦门、漳州、泉州三地设立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南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加快推进闽南民俗馆(漳州)、闽南国际木偶中心(泉州)、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厦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博览院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数据中心(泉州)等项目建设。

加强妈祖文化建设。抓紧编制和报批湄洲岛总体规划和妈祖文化等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争取升格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妈祖信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世界妈祖信俗博物馆)和妈祖糕、湄洲女(服饰、发髻)、妈祖贡品等一批传习所,续建天妃故里遗址公园、湄洲妈祖源流馆、湄洲妈祖研究院。发挥湄洲妈祖祖庙和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作用,开展“天下妈祖回娘家”、“两岸海上祭妈祖”、“湄洲妈祖巡天下”、“两岸妈祖歌曲青歌赛”等活动,办好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构建世界妈祖文化交流的核心平台。创建妈祖文化创意产业园,组建“印象·湄洲岛”大型实景演出团队。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将湄洲岛作为两岸事务重要协商地,设立海峡两岸妈祖文化经贸合作试验区,促进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建设。

加强客家文化建设。设立福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进一步保护整合开发永定客家土楼资源,建设客家文化城;支持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客家公祠配套设施、三明客家祖地文化园区、龙岩客家祖地博物馆、上杭县以客家族谱博物馆为中心的客家缘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长汀县客家首府博物馆、客家母亲缘项目建设和客家母亲河整治;支持武平客家文博园、连城客家博物园、清流灵台山客家文化园、省客家研究联谊会客家文化研究信息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编辑出版客家祖地文化系列丛书,支持《客家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

加强畲族文化建设。设立福建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畲族文化研究,加强规划和保护。加快建设福建·中国畲族博物馆、福安畲族民俗博物馆、连江畲族民俗博物馆、罗源畲族民俗博物馆、霞浦畲族小说歌传习所等项目。支持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升格为市歌舞剧院,推进《畲族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

加强红土地文化建设。筹建福建·中央苏区博物馆,更新提升闽西、闽东、闽北等地区的革命纪念馆的设施和展示水平;推进古田会议旧址、长汀革命旧址等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工程,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培育古田会议旧址、长汀“红色小上海”革命旧址、建宁红一方面军“三总部”旧址、漳州红四军进漳旧址、闽西北赤石暴动旧址、闽东苏维埃政权(柏柱洋)旧址等红土地文化旅游品牌;举办“红土地文化与福建跨越发展”论坛,与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合作,策划、筹拍电视文献片《红色闽西》等作品。加强闽都文化建设。提升闽都文化影响,加强规划研究,扩大陈靖姑、张圣君信仰文化、闽王王审知文化、寿山石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等影响,加快建立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和展示中心、“两马(马尾——马祖)民俗馆、中国软木画艺术福州展示中心、建设福州脱胎漆艺保护基地、中国(福州)东方漆空间创意园、寿山石文化城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

加强朱子文化建设。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朱子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加快推进尤溪朱熹公园改扩建工程、尤溪朱子文化旅游产业园、武夷山朱子文化项目、建阳朱子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

七、推进现代传媒体系建设

(一)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建设全媒体主流舆论主阵地,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为龙头,扶持报刊传媒集团建设,整合都市类、大众生活类等报刊资源,大力推进报刊网络一体化;加强广播电台、电视台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省、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服务地方舆论宣传的主导作用;初步构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报刊、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和视频网站,增强报刊、电台、电视台和重点新闻网站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亲和力。加强报刊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突出区域特色文化,积极发挥侨刊乡讯在对外对台宣传方面的作用。坚持新闻立台,进一步改进新闻报道方式,提高重点广播电视频率频道采编播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快速报道能力。

(二)加强新兴媒体建设。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实现市、县城区和大部分中心乡镇、省级交通主干道的有效覆盖。大力推进设区市和重要县(市)媒体建设网络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建设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发挥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资源优势,加大网上宣传,筹建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使其成为频率频道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加快“海峡视频网”网站建设,积极发展公共视听载体和IPTV业务,适应三网融合要求,整合全省有线电视网络,组建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建设。充分发挥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国有发行主渠道的主导作用,鼓励新华书店依托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站、农机站、便民店以及个体工商户,建立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发行网点。建立现代报刊市场体系,以福州、厦门市为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进一步完善辐射全省城乡的报刊发行网络。重点培植1~2种有影响力的对外宣传品牌报刊,培植2~3种在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中具有影响力的报刊。推进广播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加快广播电台、电视台台内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基本实现全省设区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和播出数字化网络化,构建广播电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加快省级电视台及福州、厦门和有条件的设区市级电视台节目制播高清化建设,其卫视频道和主要频道实现高清播出。

(四)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现有网络基础、技术条件和组织构架,综合采用中短波、调频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农村有线广播等技术手段,在国家总体框架下构建我省上下贯通、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应急广播体系。

(五)加强广播电视媒体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到全省县(市、区)的广电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体系和电影放映监管体系,力争到2012年底形成完备的广播影视技术监测、内容监管、安全播出的技术监管体系,实现对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的广播影视发射、传输、播出、内容等在内的全方位有效监管。加强节目制作机构的管理,扶持推动节目制作机构发展。做好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管理,加强电影市场监管。加强对手机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的监管,加大对车载电视、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公共场所广播影视节目播放活动的管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健康协调发展。

专栏7.广电监管体系工程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健全省、市、县三级统一协调、快捷有效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加快推进市至县广播电视监测网建设,完善高山发射台站技术监测系统,将IPTV和手机电视的播出平台纳入安全播出监管系统,实现对全省广播电视的技术监测监管,确保我省广播电视传输安全。

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体系。加强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建设,推进对设区市及县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技术平台和全省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IPTV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监管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全省广播电视节目的实时监管。

电影放映监管体系。完善农村电影放映GPS监管平台和影院放映内容、售票系统监管平台,实现对电影放映的适时监管。

八、增进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福建对台“五缘”优势和对外开放窗口优势,大力加强对台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扩大福建文化影响,在交流中实现福建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一)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合作

强化对台文化交流载体建设。突出抓好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基地)、闽南文化节、海峡媒体峰会等活动。努力提升各地举办的重点对台文化交流载体平台建设。抓好福州“两马同春闹元宵”、“海峡两岸合唱节”,厦门“保生慈济文化节”,泉州“闽南文化节”、郑成功文化节、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漳州“开漳圣王文化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龙岩、三明等地的客家学术研讨及客属恳亲活动,三明、南平等地的纪念朱熹活动,宁德陈靖姑文化节等活动品牌。广泛参与岛内举办的两岸重要文化交流载体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台中“妈祖观光文化节”、台南“郑成功文化节”等交流平台,组织文化入岛开展交流。积极参与每年在金门、马祖、澎湖举办的“金门文化艺术节”、“妈祖文化节”、“传统艺术飨宴”等各类文化庆典活动,持续发挥、不断巩固和加强福建对金马澎独特的交流优势。

以民间信俗与宗亲交流扩大祖地文化影响力。加强闽台姓氏族谱和源流研究,建立闽台同根族谱网上查询系统,赴台举办的族谱展、涉台文物展、福建工艺美术展、福建民间民俗展及民间技艺展示,和妈祖金身、保生大帝神像、陈靖姑金身入岛巡游等各类反映闽台文化渊源关系的专题活动;通过闽台相同地名乡镇村结对子的方式,组织开展“点对点、村对村、庙对庙、宗亲对宗亲”的文化交流互动。进一步利用我省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相关文化交流活动,利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文化生态保护成果,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两岸闽南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客家文化系列活动,筹划组织闽西汉剧、闽西客家族谱展、客家风俗艺术展、土楼人家图片艺术展、“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节”。大力推进妈祖文化入岛交流,办好妈祖文化节,继续赴台举办“妈祖之光”大型电视综艺晚会,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扩大畲族文化在对台文化交流中的比重,积极推进宁德畲族歌舞、霍童线狮、柘荣剪纸等赴台交流。规划组织福建茶文化入岛交流,扩大福建茶文化的影响。加强涉台文物交流,积极开展两岸文化遗产保护学术交流活动。加大闽台两岸题材影视剧的创作生产,重点扶持制作一批闽台两岸文化渊源、姓氏溯源、民间信仰和文化节日等的精品节目和出版物,鼓励我省广电媒体入岛拍摄新闻和影视剧等。

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以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平台,着力拓展两岸在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印刷复制、动漫和网络游戏策划制作等方面的合作渠道。培育两岸演出市场,建立闽台文化产业市场网络,联合推动海峡两岸文化艺术活动的交流和商业性演出,引导台湾演艺经纪公司来闽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台湾文化业者来闽设立合资、独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主动联合台湾演艺机构共同创作具有两岸特色的艺术精品。加快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吸纳台胞团体或个人来闽投资文化产业,建立生产基地、地区总部、研发及营销中心等。以重大台资文化项目为龙头,进一步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强与台湾在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图书出版业、印刷发行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工艺美术业等领域的对接。创建平潭两岸文化产业园区,构建闽台文化产业合作平台。积极吸引台湾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公司在福建省提供有线电视设备和相关技术咨询服务。鼓励台湾业者参与我省影片合拍,电影院建设改造等,增进两岸电影交流与合作。

通过两岸文化行政部门授权互签交流合作意向书,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交流保障机制。积极鼓励与促成两岸文化艺术院团(校)缔结友好、姐妹院团(校),双方进一步加强在各类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各类图书馆、博物馆、艺术研究机构、艺术创作生产单位与台湾相关机构建立学术研究或业务往来。

采取姐妹艺术院校紧密交流与互派教师互招学生的方式,共同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各类艺术培训。深入做好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厦门艺术学校、泉州艺术学校与台湾戏曲学院姊妹院校在教学等方面常态化的互动交流,联手开展艺术教育,培育文化人才。每年举办一至二期两岸青少年联谊会、夏令营、文艺交流演出、各类技艺比赛等形式的活动。

加强对台文化研究。紧紧依托闽台缘博物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省艺术研究院、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泉州艺术研究所、龙岩客家文化研究会等研究力量,加强对台历史文化课题研究,推动两岸学术交流发展。加强两岸专家学者合作,制订研究选题,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文化名人、文学艺术创作、影视传媒文化等内容开展研究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等各类学术研讨活动,深化两岸文化理论学术交流。

(二)拓展闽港澳文化交流

进一步加强闽港澳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健全对港澳文化交流工作长效互动机制。提高主动策划导向型交流项目的比重,特别要借助港澳地区举办国际性文化活动平台,以及围绕回归纪念日、国庆日、中华传统节日等重要时机,积极推介福建特色文化资源参与大型文化活动,提升福建文化在港澳主流社会的影响力。有效利用政府间经贸、文博、旅游等平台,开展互访、学术交流、文艺演出、艺术展览、非遗保护、文物交流等各种形式的闽港澳文化互利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旅港澳乡亲作用,加强与旅港澳乡亲和港澳民间社团的联络和沟通,促进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三地文化产业贸易的合作交流,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展演项目赴港澳寻求合作契机,开拓市场。积极鼓励港澳企业来闽兴办、合办文化企业,吸引港澳资金参与省内文化企业重组改造。利用香港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推动福建文化企业在香港设立营销、营运中心,扩大文化贸易,逐步形成深化合作、稳步推进、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领域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统筹规划,健全完善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方式运作、交流贸易并重”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品牌、形成合力,确保文化交流全面深入、有计划、可持续的发展。充分发挥我省侨乡优势。深化与我省友好省州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在艺术、影视、图书、文博、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文化产业等广泛领域上的实质性交流合作。在重点国家和地区集中开展 “福建文化周”、“福建影视周”、“‘海西新风采?福建新跨越’图片展”、“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福建文化艺术品推介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品牌活动。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开展文化交流,争取我省更多的文化项目纳入国家整体对外文化工作的大格局中,完成好我省与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开展的合作项目。鼓励演艺团组参加国际性艺术节和文化赛事,积极引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艺术精品来我省展演。加大对外文化贸易工作力度,大力发掘、培育有地域特色的外向型文化产品,培育潜在、新兴的文化市场。在政策扶持、信息服务、平台搭建、渠道疏通等领域推动、文艺团体赴国(境)外开展商业演出,鼓励对外文化更多以民间和商业的方式“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和文化企业合作,构建文化营销网络,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等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努力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努力推动文化企业进入国外主流市场。

专栏8.闽台文化深化交流工程

推动文化团组赴台交流。争取每年组织1~2批“福建文化宝岛行”、“妈祖之光”、“海峡两岸合唱节”、“海峡缘·客家欢”电视晚会、“妈祖情缘”文艺晚会、“闽台民俗文化节”等大型文化交流团组入岛交流,积极组团参与每年在金门、马祖、澎湖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

加强新闻媒体对台交流合作。加强海峡卫视、厦门卫视的对外传输覆盖工作,积极推进海峡网络电视台等网站建设,继续办好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海峡论坛·海峡影视展映展播周,举办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手选拔赛、海峡两岸(泉州)电视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加强闽台广电媒体交流合作。创办手机报在大陆和台湾陆续上线发布,创建两岸民众可登录的手机网站和互联网站——“天e宝”,力争年点击量达5000万次以上。

加强两岸新闻出版业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出版交流试验区建设,鼓励出版企业加强对台交流合作,通过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兴办实体等形式,加强对台新闻出版交流合作。继续办好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印刷技术展览会、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立法、人才培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切实为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提供有力保障,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推进文化立法,严格依法行政

加快文化立法进程,逐步形成与现行法律框架相配套、适应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和建设福建文化强省需要的文化法规、规章体系。“十二五”期间,认真落实国家新出台的文化相关法律法规,抓紧修订《福建省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传习管理办法》,加快出台《福建省著作权管理办法》、《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为中心,树立公开行政、有限行政、民主行政、法治行政的理念。建立普法长效机制,加大普法广度和深度,大力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促进群众对文化法律法规的了解,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权限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执法体制,健全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持续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文化市场秩序,保护文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专栏9.版权保护工程

实施版权保护工程。完善版权保护法制建设,出台《福建省著作权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作品登记和转让合同备案等制度。强化版权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推广德化经验,完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版权局对德化版权保护推动产业发展优秀案例示范项目的调研。支持厦门市创建国家版权示范城市。提高自主版权水平,进一步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版权自愿登记量保持全国前三名。充分发挥版权协会作用,成立版权交易服务中心,设立版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形成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协会服务的工作格局。

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持续开展“扫黄打非”行动,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文化事业投入自然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确保每年全省文化事业的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投入结构,突出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倾斜,向文化创新和发展项目倾斜,向农村和基层文化建设倾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各级财政要确保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所需的经费保障;确保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农村电影放映、各级节目农村无线覆盖等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工程实施的经费保障;确保公共图书馆购书、博物馆文物征集、美术馆藏品收藏、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出版物更新必要的经费保障。

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立项,用足用好中央给予文化转企改制单位相关优惠政策,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工商税收土地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发展。搭建文化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合作平台,探索建立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加快建立促进我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大已有文化贸易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制订更加优惠政策促进文化贸易,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

把社会力量办文化纳入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探索通过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吸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建立新型的文化投融资机制,推动文化投资市场化。制订和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规范文化企业产权管理、重大事项决策、经营者业绩考核,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革。

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支持文化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对我省文化事业在对台先行先试、“走出去”战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及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最大支持。

三、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文化人才战略,以文化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增加文化人才总量,优化文化人才结构,提高文化人才素质。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表彰制度,开展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授予荣誉称号工作。实施文化名家培养工程。按照中宣部实施人才“四个一批”的要求和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人才“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大力培养和集聚文化领域优秀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大力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更好地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有实现的空间、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深化闽台人才合作与培养。推进艺术院校发展和文化艺术学科建设,依托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专业院校加强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建立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才培养,巩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基地,注重培养一批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文化人才,提高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人才引进制度,改进文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激励措施,建立年轻优秀人才破格晋升制度、文艺成果奖励制度和杰出专家津贴制度,完善对突出贡献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奖政策。重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协管员队伍,完善文化人才从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制度,开展评选杰出文化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等活动。深化泛珠三角区域文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合作工作。

专栏10.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继续实施“四个一批” 人才和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形成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每年重点扶持、资助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名家承担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开展创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专著等活动。到2015年,由国家和省里资助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文化名家达250名左右。

大力培养开发文化领域紧缺人才。包括急需的文化创意人才,复合型专家型记者、编辑、主持人、媒体评论、国际传播、网络宣传人才,文艺编导、评论、戏曲、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文化企业管理、市场开发营销、资本运作、国际文化贸易管理人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广播影视制播技术等研发应用人才。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环境。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落实好本《规划》,推动福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文化内容的终审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宣传文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始终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认真落实好各项具体工作,细化相关工作措施,建立相应责任制度,加强对文化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建设发展工作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社科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文化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关心关注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建设文化强省,为福建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推荐给朋友

【收藏】【打印】【关闭】

第四篇:邵武市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邵武市“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为切实加强我市的消防工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绿色腹地和创建“平安邵武”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根据总队《关

于组织开展“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南平市“十二五”消防专项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市消防工作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消防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市消防部队坚决贯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邵武市消防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消防投入逐年提高,消防执法环境明显改善,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火灾形势基本平稳。2006年至今,全市共投入647.45万元,改建消防站1个并于2007年竣工投入使用。2006年至今,共发生火灾316起,死亡6人,伤8人,经济损失398.67万元。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719次,出动人员6498人次,车辆1432台次,共抢救人员976人,疏散被困人员 2181 人,挽回经济损失2883.9万元。

二、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和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为发展方向,以落实新《消防法》为主线,深入推进“防火墙”工程建设,以强化公共消防安全,构建和谐、平安邵武为目标,完善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对消防工作的领导机制和体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政府部门组织领导责任、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责任、政府部门消防工作检查考评责任。进一步壮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拓宽消防部队经费,完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攻克制约和束缚消防事业发展的难题。为我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全面实现《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供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三、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市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服从、服务、优化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强化服从服务意识,坚持不懈狠抓火灾预防,坚持不懈狠抓灭火救援,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不断优化消防安全环境。

——统领、转移、攻坚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消防工作,切实把消防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用改革的方法、发展的实践,检验和加强各项工作,推动消防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巩固、创新、发展的原则。抓住和用好“十二五”战略机遇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宗旨,巩固现有的建设成果,大胆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

——统筹、协调、和谐的原则。统筹协调好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努力推动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正确处理好部队建设中加强领导与帮助扶持、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建设需要与保障能力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四、整体目标

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队伍素质为着力点,以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和社会火灾防控能力为落脚点,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官兵思想革命化、部队管理正规化、业务工作规范化、装备建设现代化、消防工作社会化,使邵武市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具体指标是:

——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达标率100%。

——新建消防站1个。

——100%完成乡镇消防规划(简易消防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新增战斗车辆3辆。(含退役更新2辆,新增1辆)

——大力发展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市要配备合同制消防员17人,100%的乡镇配备专(兼)职防火员。

——城市90%以上的居民基本掌握火灾预防、逃生自救、报警、灭火器的使用等消防基本常识。

——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2012年前,所有乡镇、村庄、社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

五、主要任务

(一)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

1、加快城乡消防规划的编制、调整和实施。已制订总体规划的乡镇要编制消防专业规划,无总体规划的乡镇要根据现状制定近期消防工作建设目标(简易消防规划)。在修订城乡整体规划时,要及时对消防专业规划进行调整,在报批城乡整体规划时,缺少消防专业规划或消防专业规划不合理的不予审批。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城乡整体发展规划和消防专业规划的要求,确保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全市一般建制镇未编制消防规划(或简易消防规划)的,应在2011年全部完成编制审批。全市乡的消防规划在2011年编制应完成20%,审批完成10%;在2012年编制应完成40%,审批完成30%;2013年编制应完成60%,审批完成50%;2014年编制应完成80%,审批完成70%;2015年,全市乡镇全部完成消防规划(或简易消防规划)审批。

2、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加快老城区和城镇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改造和建设步伐,新建城市(市区)和开发区、工业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与城市(镇)的建设同步发展、一步到位。城市市政消火栓建设不出现欠帐,重点镇(中心镇)市政消火栓(或其他消防水源)至2015年每年欠帐减少20%,2015年,全市城市公共消防设施配备率达100%。城市社区要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并加强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每个社区要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对木结构等易燃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要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进行治理,建设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增强火灾抗御能力。积极开展创建“无火灾乡村”和“消防安全示范村”活动,落实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职责,督促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管理组织和制度。重点镇、中心镇及乡镇改街道的所辖行政村全部完成“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基本设施、基本教育”的“五项基本”建设,30%的行政村达到消防安全示范乡村标准。

(二)加强火灾防控体系建设

1、加强基层消防组织建设。农村、社区要建立健全消防组织,确保基层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所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成立消防安全领导组织;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成立消防工作专门机构,其他地区乡镇依托综治办、安监办等机构,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各行政村、城市社区要落实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

2、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社区内的小场所要实行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制度,开展消防安全互查互督,保证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联合组织扑救;村庄要实行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轮流值班开展消防安全提示和检查。

3、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依法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任务。设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庄、社区,要建设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并加强保安人员消防业务培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使其承担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能;没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庄、社区要建立群众参加的志愿消防队。2012年前,所有乡镇、村庄、社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

4、加大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各级政府应定期组织开展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三合一”企业以及建筑消防设施、城市消防通道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建立多部门联动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的合力。要不断完善健全火灾隐患督办整改、有奖举报、适时公布制度,开辟人大、政协对火灾隐患整改的监督渠道,建立火灾隐患网络数据库,发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及时跟踪督促各类火灾隐患的整改,对整改不及时的单位及个人坚决实施行政处罚,并确保执法到位、隐患消除。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各级政府要组织专家论证,提出解决方案,督促限期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又不能保障安全的要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面完善上述场所和单位的消防管理状况,消除火灾隐患,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

5、切实发挥部门联动作用。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分工合作,齐抓共管。教育部门要负责组织大、中专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卫生部门要负责组织医院、卫生院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旅游部门要负责组织涉外宾馆、旅馆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工商、商业部门要负责组织商场、超市、室内市场、酒店、餐厅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文化部门要负责组织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音乐茶座、酒吧、网吧、电子游艺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民政部门要负责组织养老院、敬老院、疗养院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公安消防机构要负责指导各部门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火灾防控网络。

(三)提升社会单位自身防控能力

1、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落实员工岗位消防责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

2、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保消合一”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熟悉消防设备,并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

3、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单位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4、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要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一般单位可结合实际,有重点地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求。2011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四)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1、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水平。要建立健全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消防宣传,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继续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在主流媒体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提示性宣传、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和逃生自救能力普及活动;建立并运用互联网公共消防服务平台,向社会发布火灾预警信息,开展网络消防宣传教育和在线消防咨询。

2、推进消防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各地要高度重视消防志愿者行动的宣传普及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发展壮大消防志愿者队伍,2011年,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志愿者占适龄人数10%,全市实现招募消防志愿者数量不少于当地适龄人数3%的发展目标。

3、全面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广电、安全监管、旅游、文物等部门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职责,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开展社会化消防教育培训,提高社会消防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消防博物馆、防灾馆、消防站等教育基地作用,加大社会消防宣传力度。

(五)提升灭火应急救援能力

1.抓好专业力量建设。落实打造铁军三年规划,推进攻坚组和各类灾害事故处置专业队建设。贯彻落实国办59号文件,2012年完成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

2.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强化专业训练,加强基地化、适应性训练和实战化演练。完善消防员资质考核机制,推动消防员等级考核和资质认定双轨并行。加强“六熟悉”、预案制定与应用,逐步实现预案网络化。完善全勤指挥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强化指挥员综合素质,持续开展攻克疑难灭火救援课题研讨活动。

3.完善公共突发事故抢险救援体系和联动机制。强化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修订完善爆炸、毒气等恐怖暴力和其他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消防救援应急预案,加强与公安机关其他警种、军队、武警、民航、铁路、医疗、卫生、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公共突发事故抢险救援体系和联动机制,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

4.不断提升部队灭火救援能力。严格落实执勤战备制度,规范灭火救援程序,创新训练方法手段,提高练兵科技含量,积极开展预防爆炸、毒气等恐怖暴力事件和其他突发性灾害事故处置方法和技战术措施的研究,加强在高温、有毒、缺氧、噪声等复杂危险环境中开展救人灭火的实战模拟训练,增强消防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切实提升灭火救援能力。

5.增强综合保障能力。统筹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落实建设规划,以新技术、新材料为依托,以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超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新型灭火药剂等国际新兴灭火技术为核心,逐步加大高效、节能、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辆的普及应用。2011年完成攻坚组基材装备的配备任务。2010年至2015年,购置3辆消防车。

6.强化灭火器材装备建设。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的要求,2011年前,配备25马力以上大功率手抬机动泵或浮艇泵2台、移动式消防炮2个。消防水带、灭火剂等易耗装备,应按照不低于投入执勤配备量1︰1的比例保持库存备用量,并尽量储备环保、高效类灭火剂。

7.加强合同制及文职雇员队伍发展。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合同制及文职雇员队伍,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为消防部队补充社会力量。其招收、培训、管理、待遇、奖惩、社会保障等具体管理办法按省公安厅、省劳动保障厅及《南平市公安消防支队合同制及文职雇员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执行。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1、落实政府的组织领导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经费、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并制定实施“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安全委员会或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针对消防安全突出问题,适时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并如期销案;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知识宣传提示和教育培训。

2、落实部门责任,健全部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将消防工作纳入本行业系统管理内容,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知识教育培训;严格依法审核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控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安全监管职责,严格依法监管,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3、落实城乡消防规划设施建设责任。提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凡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消防规划要及时组织修订;凡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防火和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进行技术改造。提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结合城镇改造,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棚户区、“城中村”及出租屋、“三合一”场所、务工人员聚集地等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

4、健全消防安全检查考评机制。提请地方党委、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评内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逐级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考评验收并将消防工作任务纳入政务督查内容,定期对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政府有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每年对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工作进行考评。

(二)加强消防工作经费保障

1、新建消防站1个。“十二五”期间,全市共需投入资金600万元新建消防站1个,2012年,邵武市消防大队二中队(位于水北镇镇政府斜对面)动工建设,2014年完成建设。

2、车辆及器材装备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增战斗车辆3辆(包含报废更新2辆,新增加1辆),个人防护装备和特勤装备器材配备达标率100%。2011年、2013年、2015年每年分别增配消防车1辆,需购置车辆经费194万元。通过“十一五”的建设,大队消防器材装备已达到消防站配备标准,“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器材装备的梯次更新和结构优化。要加大对消防人员基本防护和特勤装备建设,根据需要争取并投入资金。截至2011年,市消防大队要全部完成灭火攻坚组器材装备建设,各攻坚组建设达标率100%。“十二五”期间,大队还要根据要求积极组建其他攻坚组。每年要根据器材装备的损耗及时更新,要在保证器材装备达标和资金充足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性能更好、保障更有利的器材装备。

3、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防业务费预算保障机制。根据省公安厅、财政厅闽财行70号文件精神,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适合消防事业和消防部队建设发展需要的消防业务费预算机制,尽快完善公安消防部队社会化后勤保障体系。业务经费增长比率应不低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同时,符合消防部队建设发展需要的合同制人员、文职雇员经费,消防员高危补助经费,必要的接待费等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消防站、部队消防装备建设专项经费应纳入财政部门本级财政预算,缓解经费压力,保障消防站和消防装备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三)提高消防法治建设水平

1、提高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要健全消防监督机构,配齐消防监督人员,积极探索、完善合同制消防文职雇员工作制度,允许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的消防文职雇员从事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加强消防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切实做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运行、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深化警务公开,向社会公开消防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依据、程序、进度、结果,增强执法透明度;加强执法中的廉政建设,集中整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消防执法的公信力和满意度;配齐消防监督检查装备,提高消防监督检查技术含量;开展消防监督执法示范单位创建和消防监督执法大比武竞赛活动,定期对消防监督人员和派出所民警进行消防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消防执法能力和水平。

2、提高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水平。要建立消防、治安、内保、警务督察及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合力。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履行消防监督职责,主动分析研判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针对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把火灾隐患消除在火灾发生之前;要定期分析火灾形势,结合当地火灾特点,提请政府组织公安、建设、安全监管等部门集中开展重点行业、场所和区域突出问题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公安派出所依法做好辖区有关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3、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建设、设计、施工、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消防设施检测等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质量负责,承担主体责任以及不履行职责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或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抽查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等违法行为,严把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施工检查和竣工验收关,预防和杜绝产生新的火灾隐患。建筑业主要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管理,配备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落实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制度。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指导,确保公正、公平地开展中介服务。积极探索性能化建筑防火规范体系,开展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推动城市建筑消防设施及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抗御火灾整体能力。

4、提高查处火灾事故的水平。加强火灾事故调查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火灾事故调查联动协查机制,切实加强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责任事故案、失火案的侦查办案工作。尤其对重特大火灾事故和达到消防责任事故案、失火案立案标准的,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火灾原因,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5、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要针对新时期消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和模式;深化消防爱民实践活动,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积极开展消防技术咨询服务,指导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在推进合同制消防文职雇员从事日常消防检查的制度上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消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消防安全检查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鼓励试行消防安全检查师制度,为社会单位提供消防技术服务;积极培育和规范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社会消防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将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纳入信用等级评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调整的内容,推动单位自觉做好消防工作。

第五篇: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于农业生产,非农业用途农药占10%左右。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为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2010年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589.6亿元,利润86.9 亿元,资产总额1246.9 亿元。2010年我国共生产农药234.2万吨(折有效成分),同比增长20.4%,出口61.3万吨,同比增长20.8%。2010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能力超过 200 万吨,制剂生产能力超过500 万吨,销售额超过10亿的农药企业超过8家,主营业务为农药的上市公司18家。产品结构不断改善。目前,我国可常年生产260多个原药品种,3000多个制剂品种,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到2007年,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产品优化生产工艺,高效低残留品种已占95%。从三大类品种结构来看,杀虫剂比重不断下降已从2005年的41.8%,降低到2010年的31.4%,杀菌剂和除草剂比重已由2005年的10.1%和28.6%调整为2010年的7.1%和45.0%,品种结构有较大改善。科研开发能力有所加强。“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强了科研开发的投入,建立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创制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杀虫剂硝虫硫磷,除草剂丙酯草醚、杀菌剂氟吗啉等。(二)存在问题

我国农药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

1.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50余家,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仅21.9%。

2.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绝大多数农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产能的增加也主要依赖于

单一产品的扩张。我国创制品种仅27 种,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产品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在已经完成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和替代后,还有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高毒农药品种仍在生产和使用,这些高毒农药品种需要进一步削减和替代。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比例仍需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进行调整,杀菌剂相对较少(只有10%左右),特别是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杀菌剂品种较少。

4.减排任务重,废弃处置缺乏有效处理手段。农药原药生产未反应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乳油等含有毒有机溶剂的制剂仍较多,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尚未全面开展。

二、发展趋势

从国际看,随着欧美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以及国际化分工更加明细,发达国家的原药及制剂生产能力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农药大公司纷纷在国内建设独资、合资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农药工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将冲击国内竞争力弱的企业。随着农药工艺技术的发展。此外,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和反倾销诉讼等将对我国农药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国内看,国际农药巨头一直延续“专利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专利农药”的发展路线,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仿制为主的阶段,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的创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药行业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小于普通化工产品,一方面农业对于农药的需求主要与气候影响下的病虫害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国家为保障农业增产将增加投入,农药需求有保障。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制定的限量标准将日趋严格,对农药企业的布局、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的脚步将会加快,农药生产将进一步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药产品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增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完善废弃物处置管理,提高农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药工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产值达2300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7%,7.7%,9.6%。

2.产业组织发展目标

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5家以上,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20家以上。前20位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总产量的50%以上。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产品发展目标

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力争到2015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4.创新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农药创制体系和创新机制,加强创制品种的市场开发,提高市场分额。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GLP体系及通过相关国际互认。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种累计达50个以上,重点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

5.技术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大型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新开发品种的技术指标、大部分老品种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到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三废”排放量减少15%。农药产品收率提高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1.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市场、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形成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严格控制原药生产企业新布点,新建农药原药企业一律进入专业工业园区,重要水源地、城市近郊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现有农药原药企业要逐步实施搬迁入园。

3.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品种,针对常发性、难治害虫、地下害虫、线虫、外来入侵害虫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适应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变革的除草剂,果树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用于温室大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和环保型熏蒸剂,积极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保鲜剂,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大力推动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

4.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装备。加快淘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落后产品和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

1.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农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新农药的创制开发,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农药的研究开发。

2.大型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加大农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开发,加大重要农药中间体和专用助剂的开发。

3.加强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农药行业准入及产品生产许可等环节的审核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

1.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降低企业“三废”处理成本。

2.加强源头治理,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加大农药“三废”治理技术和设备开发的力度,提高原辅材料回收利用率,提高特殊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开发和推广水基化等剂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地区的农药发展指导性文件,推动《农药产业政策》的落实,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开发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品种新剂型,降低农药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我国农药产品国际竞争力。(二)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

制定发布《农药工业限制和淘汰的产品、技术和装备目录》,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增农药厂点和盲目新增产能。根据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实际,淘汰落后产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三)完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要求,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和评审标准,推动行政许可工作信息化建设,创建农药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率,促进农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行业健康发展。(四)加大农药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涉及重大农业生产安全的农药投资项目、农药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高环境风险农药替代、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高浓度含磷、含盐等废水治理等项目。

(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标准规范

完善农药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药生产在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按照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要求,做好农药产品统一危险性分类和标签工作。

(六)做好行业运行监测

不定期召开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座谈会,组织企业交流,及时跟踪农药行业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协调解决进出口政策、贸易争端等问题,定期发布运行分析报告。联合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农药核准、延续核准、产品登记和生产许可信息。

(七)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标准制订、课题研究、规划编制等领域工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信息统计与发布、技术开发与交流、贸易争端协调等服务平台,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建立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数字报)

下载福建省建筑节能_十二五_专项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建筑节能_十二五_专项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龙岩市长汀县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龙岩市长汀县“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前 言消防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编制和实施《长汀县“十二五”消防......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 专 项 规 划 莲都区林业局 2010年10月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围绕省、市林业部门的工作要求和莲都区十二五规划内容......

    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重点阐明“十二五”时期全面做好人口......

    杭州市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5篇)

    杭州市"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杭州市新建建筑全面实施节能50%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建筑节能工作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不断完善, 绿色(低碳)建筑创建工......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四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四 规划题目:平谷区“十二五”时期京平高速沿线三镇统筹 发展规划 牵头单位:平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

    泉州市德化县十二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

    泉州市德化县“十二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省“十二五”安全生......

    南平市光泽县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大全五篇)

    南平市光泽县“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光泽县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前三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期间卫生发展专项规划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期间卫生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