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阳市白云区十二五名牌发展专项规划
贵阳市白云区“十二五”名牌发展专项规划(2011年——2015年)
为贯彻《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精神,深入推进我区名牌发展战略,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根据《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概述
“十二五”期间,我区名牌发展战略将紧紧围绕贵阳市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区实际,重点培育装备制造、铝及铝加工、新材料、化工工业、现代药业等工业产品名牌、培育食用菌、香葱、晚番茄等农产品名牌和餐饮旅游服务业等产业名牌。选取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特色、一定市场前景、追求质量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深入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
二、名牌培育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按照我区“十一五”名牌发展专项规划,积极开展了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培育工作,培育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生产的“金属镓”、“碳电极”)、贵州三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锥形连接钎杆”)、贵阳长乐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的“热扎带肋钢筋”)、中国航空标准件公司(生产的“六角法兰面螺栓”、“内六角螺栓”)等一批影响力大、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贵州省、贵阳市(推荐)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累计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7个,贵阳市(推荐)名牌产品5个。我区的名牌产品已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促进了我区名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尚未形成具有强大资源、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集群,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还太少,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致使名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一些企业名牌意识薄弱,没有把创名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或是只把创名牌等同于广告宣传;一些企业名牌保护意识不强,将原有名牌散失或被边缘化,或是在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中,不注意同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影响名牌效应的发挥等。三是名牌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手段显得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性激励措施,比如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使得部分企业争创名牌积极性不高。四是名牌战略的实施覆盖领域主要还是局限在工业,服务业名牌比重相对较低,农业、旅游业等行业还未推进名牌战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名牌效应的整体发挥。
三、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培育原则
(一)发展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坚持把培育名牌产品与培植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紧紧围绕我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总目标,创新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机制,把握名牌培育政策导向,突出科技创新,注重节能减排,提高我区名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主要目标
充分发挥我区产业优势,紧紧围绕贵阳市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不断培育、壮大和发展我区支柱、龙头和优势产业,打造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争创各级名牌,进一步发挥品牌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力争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2个,贵州省名牌产品10-15个,贵阳市(推荐)名牌产品20-30个以上。
(三)培育原则
1、企业主体原则。实施名牌战略的主体是企业,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名牌意识,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抓质量、求生存,创名牌、谋发展。发挥名牌产品的集聚效应,延伸产业链,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
2、质量优先原则。名牌产品的基础是质量。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科技创新原则。名牌产品的核心是技术。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技术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4、扶优扶强原则。通过“扶优、扶强、扶新”,有意识地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通过发挥这些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5、梯度推进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筛选,确定重点培育扶持的产品,实施分类指导,形成一批争创名牌的产品群体,构筑国家、省、市三级梯度推进、动态发展的培育模式。
6、环境友好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动清洁生产,通过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实现节能、降耗、增效,持续减少污染负荷,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培育重点和主要任务
按照全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结合白云区实际,重点抓装备制造、铝及铝加工、新材料等工业产品名牌,促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突出食用菌、香葱、晚番茄等农产品名牌和餐饮旅游服务业等产业的名牌培育工作,大力发展服务业名牌,加快发展农产品名牌。
(一)重点培育工业产品名牌,突出培育装备制造业名牌。
1、装备制造业
抓住我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时机,依托现有产业物质技术基础,大力整合资源,用
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以南方汇通、贵州中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贵阳白云中航紧固件有限公司、贵州恒华等企业的产品为带动,大力培育我区装备制造业名牌。
2、铝及铝加工业
依托铝资源优势,巩固和发展我区铝工业基地,重点发展铝的精深加工,新型铝合金材料等,加速产业技术升级步伐,规范与国际接轨的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机制,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重点培育中铝贵州分公司、贵州成黔宝光铝业有限公司、贵州铝厂型材厂为带动的铝及铝加工系列产品和铝工业园区内企业产品争创各级名牌。
3、新材料
新材料产业重点抓好贵州凯科特无缝振臂气囊专用材料、威顿晶磷三氯氧磷和三溴化硼等项目争创各级名牌。
4、化工、建材工业
以贵州亿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隆源建材有限公司等为重点,走循环经济、集群化发展道路,建立精细化工、建材、功能性产品多层次共同发展的产业模式。大力培育化工、建材产品争创各级名牌。
5、特色食品
依托贵阳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我区白酒、糕点、饮料等产品争创各级名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和提高市场占有率,重点培养贵阳渝沁园食品有限公司、贵州金杨油脂有限公司等食品企业争创各级名牌。
6、现代制药业
利用贵阳市地处天然药物资源丰富的黔中产业带为中心,充分发挥发展中药科技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资源优势,走品牌立药的发展道路,加强中药、苗药新产品开发,发展独具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产品,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以中成药为主体的名牌体系。重点培育以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益心舒胶囊为带动的系列产品,培育一批以中药生产为主体的民营企业争创各级名牌。
7、其他产品
将贵州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列入中国名牌重点培育对象。
(二)加快培育发展农产品名牌。
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以白云区牛场乡“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园”和“贵州省现代农业展示区”种植示范基地为带动,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一批具有我区特色的晚番茄、香葱等名牌农产品,围绕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强品牌策划、品牌营销。发挥名牌带动效应,促进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化。
(三)大力培育发展服务名牌。
通过市场竞争培育形成一批服务业(餐饮业)知名品牌,带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名牌培育评价工作,积极为打造我区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环境服务。重点培育金凤凰酒店、贵铝宾馆、夏日康桥酒店等餐饮业服务业知名品牌。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职责,引导、帮扶企业争创名牌。
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服务,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区质量振兴办和各成员单位的联动作用,推动名牌培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区质量振兴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把名牌培育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名牌培育创建服务平台,加强名牌创建的服务力度。做好五方面的引导和帮扶:
一是引导企业增强争创名牌的主体意识,在名牌创建中,树立新的质量理念,不断实现管理创新,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二是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及时为企业提供最新的国内外标准信息,帮助指导企业开展采标工作;三是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计量工作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四是切实帮助企业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推荐及辅导工作,及时为企业提供法规、政策等相关信息服务;五是依法保护名牌,加强行政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名牌产品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
(二)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名牌发展。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高新技术型企业要大力实施新产品开发计划,以数字信息、网络软件、新材料技术、精细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高效节能等技术领域为重点,创立一批高科技名牌产品。
(三)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质量攻关活动,提高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
一是要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推行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推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等。二是重点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要瞄准中国名牌产品的质量水平,制定赶超目标和措施,中小型企业及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要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制定质量改进措施。三是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企业人员的质量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员工素质,依靠人才创名牌。四是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增强质量经营意识,不断完善售后服务,由名牌产品向服务名牌延伸。
(四)发挥名牌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发挥中铝贵州分公司、贵州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长乐钢铁有限公司等贵州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发挥我区装备、铝及铝加工、新材料等优势行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名牌。要以主导产品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搞好上下流产品的衔接,形成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链。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在新建项目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培育名牌、引进名牌,努力形成一批产品名牌化、市场国际化、组织集团化、经济规模化的名牌区域、名牌行业。在与外商合资、合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民族品牌。
(五)拓展名牌战略的覆盖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名牌评价体系,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的有效实施。
在大力培育制造业名牌产品基础上,引导扶持我区服务业中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对服务标准化的宣传和实施力度,培育一批服务业名牌,促进我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竞争力,为打造优秀旅游城市,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开展贵阳市名牌农产品培育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实施名牌战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形成有竞争能力的都市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体系,促进一批商品化的特色优质农产品重点发展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观光园区的建设,引导农产品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面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六)制定名牌激励政策,促进名牌战略的实施。
一是实行资源配置优先政策。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在其他资源配置方面尽可能予以优先安排。对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其发展项目贷款可优先安排财政贴息等。二是实行名牌奖励政策。要根据区政府《白云区名牌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贵州省名牌产品和贵阳市(推荐)名牌产品、名牌农产品、服务业名牌的企业给予奖励;三是实行名牌产品促销政策,政府采购要体现名牌优先,帮助名牌企业巩固市场、扩大市场、开发市场,严禁利用报验、准销证、准产证等手段分割市场。
(七)加大名牌宣传、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等形式,加大对名牌工作以及名牌产品企业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消费名牌的良好氛围;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名牌产品违法行为,将名牌企业列为“扶优”的重点对象,对涉及这些企业的制假售假案件优先受理,重拳出击,严厉惩处;加强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保护,严禁一切乱评比、乱认定、乱推荐活动,坚决杜绝借名牌评比加重企业负担。
(八)加大质量诚信制度建设,加强对名牌产品企业的动态监管。
进一步引导企业不断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名牌企业质量诚信制度,积极开展质量诚信自律活动,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做质量诚信的典范,为企业赢得信誉,赢得效益。对已取得各级名牌产品的企业要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年度监督检查、日常巡查等方式
督促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名牌产品的竞争力,市级名牌要争取省名牌,省名牌要争取中国名牌,中国名牌要走出国门,逐步发展为中国世界名牌。
六、规划实施
(一)政府强力推动,部门狠抓落实。
建立实施名牌战略的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从组织上、政策上、资金上确保本规划的有效实施。区《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委员会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要充分认识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本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掌握我区的名牌产品发展状况和质量水平,制定我区名牌发展计划、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确保名牌发展计划有效实施。区政府要把名牌战略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选择一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做好帮促、服务和培育工作,共同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
(二)加强监督考核和分析预测。
建立和完善规划管理监督制度,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工作。区《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委员会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分析和协调,定期向政府报告规划实施情况;要准确把握白云区的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市场经济形势发展,适时提出对规划的调整方案,报请区政府审议批准。
第二篇: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于农业生产,非农业用途农药占10%左右。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为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2010年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589.6亿元,利润86.9 亿元,资产总额1246.9 亿元。2010年我国共生产农药234.2万吨(折有效成分),同比增长20.4%,出口61.3万吨,同比增长20.8%。2010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能力超过 200 万吨,制剂生产能力超过500 万吨,销售额超过10亿的农药企业超过8家,主营业务为农药的上市公司18家。产品结构不断改善。目前,我国可常年生产260多个原药品种,3000多个制剂品种,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到2007年,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产品优化生产工艺,高效低残留品种已占95%。从三大类品种结构来看,杀虫剂比重不断下降已从2005年的41.8%,降低到2010年的31.4%,杀菌剂和除草剂比重已由2005年的10.1%和28.6%调整为2010年的7.1%和45.0%,品种结构有较大改善。科研开发能力有所加强。“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强了科研开发的投入,建立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创制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杀虫剂硝虫硫磷,除草剂丙酯草醚、杀菌剂氟吗啉等。(二)存在问题
我国农药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
1.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50余家,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仅21.9%。
2.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绝大多数农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产能的增加也主要依赖于
单一产品的扩张。我国创制品种仅27 种,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产品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在已经完成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和替代后,还有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高毒农药品种仍在生产和使用,这些高毒农药品种需要进一步削减和替代。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比例仍需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进行调整,杀菌剂相对较少(只有10%左右),特别是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杀菌剂品种较少。
4.减排任务重,废弃处置缺乏有效处理手段。农药原药生产未反应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乳油等含有毒有机溶剂的制剂仍较多,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尚未全面开展。
二、发展趋势
从国际看,随着欧美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以及国际化分工更加明细,发达国家的原药及制剂生产能力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农药大公司纷纷在国内建设独资、合资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农药工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将冲击国内竞争力弱的企业。随着农药工艺技术的发展。此外,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和反倾销诉讼等将对我国农药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国内看,国际农药巨头一直延续“专利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专利农药”的发展路线,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仿制为主的阶段,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的创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药行业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小于普通化工产品,一方面农业对于农药的需求主要与气候影响下的病虫害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国家为保障农业增产将增加投入,农药需求有保障。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制定的限量标准将日趋严格,对农药企业的布局、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的脚步将会加快,农药生产将进一步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药产品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增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完善废弃物处置管理,提高农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药工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产值达2300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7%,7.7%,9.6%。
2.产业组织发展目标
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5家以上,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20家以上。前20位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总产量的50%以上。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产品发展目标
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力争到2015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4.创新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农药创制体系和创新机制,加强创制品种的市场开发,提高市场分额。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GLP体系及通过相关国际互认。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种累计达50个以上,重点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
5.技术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大型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新开发品种的技术指标、大部分老品种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到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三废”排放量减少15%。农药产品收率提高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1.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市场、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形成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严格控制原药生产企业新布点,新建农药原药企业一律进入专业工业园区,重要水源地、城市近郊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现有农药原药企业要逐步实施搬迁入园。
3.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品种,针对常发性、难治害虫、地下害虫、线虫、外来入侵害虫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适应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变革的除草剂,果树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用于温室大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和环保型熏蒸剂,积极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保鲜剂,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大力推动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
4.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装备。加快淘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落后产品和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
1.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农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新农药的创制开发,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农药的研究开发。
2.大型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加大农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开发,加大重要农药中间体和专用助剂的开发。
3.加强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农药行业准入及产品生产许可等环节的审核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
1.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降低企业“三废”处理成本。
2.加强源头治理,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加大农药“三废”治理技术和设备开发的力度,提高原辅材料回收利用率,提高特殊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开发和推广水基化等剂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地区的农药发展指导性文件,推动《农药产业政策》的落实,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开发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品种新剂型,降低农药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我国农药产品国际竞争力。(二)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
制定发布《农药工业限制和淘汰的产品、技术和装备目录》,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增农药厂点和盲目新增产能。根据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实际,淘汰落后产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三)完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要求,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和评审标准,推动行政许可工作信息化建设,创建农药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率,促进农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行业健康发展。(四)加大农药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涉及重大农业生产安全的农药投资项目、农药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高环境风险农药替代、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高浓度含磷、含盐等废水治理等项目。
(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标准规范
完善农药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药生产在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按照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要求,做好农药产品统一危险性分类和标签工作。
(六)做好行业运行监测
不定期召开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座谈会,组织企业交流,及时跟踪农药行业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协调解决进出口政策、贸易争端等问题,定期发布运行分析报告。联合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农药核准、延续核准、产品登记和生产许可信息。
(七)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标准制订、课题研究、规划编制等领域工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信息统计与发布、技术开发与交流、贸易争端协调等服务平台,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建立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数字报)
第三篇: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重点阐明“十二五”时期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级政府履行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人口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良好的人口环境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计生工作首要任务,全省年均人口自增率为4‰,2010年末常住人口3735万人,确保省委、省政府规划的人均指标提前实现。
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协同做好人口健康工作,实施“母亲健康”和“优生促进”工程,全省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由2005年125/万下降到104.17/万,婴儿死亡率由24.15‰下降到11.92‰;义务教育普九目标提前实现,200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8年。
人口结构不断优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5年的130.7下降到120以下。加强人口老龄化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倡导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分布持续改善。全省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37.2%上升到46.5%,年均提高1.86个百分点。完成了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提出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流动的导向政策。初步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我省年均人口增长速度比全国低1个千分点,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高出4个和6个百分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全省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37.3%提高到41.4%。
人口福利水平显著提高。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2%下降到4.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272元提高到15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52元提高到4105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最低收入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解决了12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25万人实现脱贫。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新进展。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我省《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综合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依法行政机制不断健 全,优质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群众自治机制积极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口社会管理的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二)“十二五”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影响人口发展的外部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统筹解决人口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统筹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要素不协调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政府调控人口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控制人口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全省进入生育年龄人数继续增加,20-29岁妇女总人数年均达到344.7万人,比“十一五”多出37.2万人;进入婚育期独生子女增加,全省0-30岁独生子女约383万人,其中20-30岁的114万人,符合政策生育人群增加。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口将年均增加20万,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
提高人口素质任务更加紧迫。据调查,我省每年约有5000例先天缺陷儿出生,农村妇女妇科患病率超过50%,残疾人比例6.69%,高于全国水平。儿童早期教育、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人口道德素质、心理卫生、社会诚信建设等工作亟待加强。
优化人口结构面临新的困难。出生性别比仍然偏高,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因素还没有根本性改变,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53 %,与2000年相比,10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快于全国1.91的增长幅度,社会保障相对滞后。
加强和创新人口社会管理任务艰巨繁重。“十二五”时期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将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流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主体,人户分离严重,全省农村尚有贫困人口558万,对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改进。当前,我省人口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部门协作格局尚未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服务阵地建设不适应工作要求,服务能力亟待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新挑战。
二、总体目标
(一)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着力破解人口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问题,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快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服务关怀和宣传倡导,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准确把握人口内部各要素、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发展规律,构建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人口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三大区域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当前和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明确人口发展的重点,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确定有差异的人口发展模式。
(三)工作目标
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十二五”末,全省常住人口控制在385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到3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降到10‰以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在职人员培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人口结构动态优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5以下,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能力和水平提高,计划生育家庭获得较好的养老保障,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形成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7%。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比例达85%。
人口管理服务能力增强。人口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部门协作机制比较完善,构建多层次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家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十二五”人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执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保持生育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采取法律、经济、科技、教育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解决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好人口大县、重点地区和农村人口、流动人口以及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低生育水平不反弹。
衔接各部门涉及人口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形成婚姻家庭、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等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加强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情况的统计监测,开展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研究评估,做好出生缺陷、出生性别比和人口迁移流动等方面的调研和相应政策的制定。增强城乡社区人口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建立党政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社会管理格局。创新人口管理工作机制,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依法制定人口计生自治公约,提高群众执行生育政策自觉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加强区域人口研究和规划,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
按照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人口区域发展研究,制定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人口分布、流动导向政策,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关中、陕北、陕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口状况,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开展区域性人口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重点开发区域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增强人口集聚能力,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出政策,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城镇聚集。加大对秦巴山区、白于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搬迁的引导和人口管理,切实做好大中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的人口发展研究和规划。五年累计转移转化户籍农民600万人,整体搬迁移民279万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部门协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融合。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当地民生建设,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流动人口统计制度,健全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省内、西北区域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三)更加注重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
继续实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能力,做好未婚人群、流动人口和中老年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和出生婴儿缺陷干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积极开展孕期保健、筛查和缺陷儿童康复等工作,实施免费补服叶酸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人口计生、卫生、公安、民政等社会资源,围绕人口生命全过程,构建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婚姻登记、户籍管理等工作为一体的、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全民疾病防控能力,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全面推行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在职培训,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制度;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的技能和整体素质。加强青少年教育、人口道德素质和诚信教育,突出抓好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教育,推进独生子女健康人格教育。
(三)继续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应对老龄化
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提高性别平等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切实保障妇女权益,清理性别歧视的社会经济政策,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健全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政策,充分体现对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倾斜。
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机构,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和问责制,落实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将促进性别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入人口发展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建立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集中开展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选择性别生育。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定点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再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制度。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监测和信息共享制度,强化区域协作和重点县的治理。
加强人口老龄化研究,促进老龄化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力度,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四)完善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体系和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建立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人口计生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公民的生育权利和计划生育义务,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出台《陕西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办法》、《关于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办法》,修订《陕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陕西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树立大人口观念,注重人口发展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建立促进法律法规落实的保障机制。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全面落实法定的优惠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体系,在惠民政策中进一步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整合现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做好普惠政策与人口计生优惠政策的衔接,认真落实在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征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优先照顾计生家庭的政策。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开展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试点。
(五)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建立产业扶持计划生育家庭机制。扩大家庭创业工程覆盖面,采取扶持性和保障性措施,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发展产业项目。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无子女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60岁以上的养老津贴制度、计划生育家庭高龄老人养老服务制度、“双女户”妇女节育奖等。推进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倡导建设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公寓,开展无子女、独生子女高龄老人集中养老试点和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在预防保健、权益保障、精神慰藉和生活料理等方面的试点。
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家庭福利的政策体系,注重研究家庭婚姻、救助、老年养护、收养、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加大对贫困母亲儿童的扶持力度,提高家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对家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加家庭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为家庭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探索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口健康促进模式,探索将母亲健康工程服务扩大到家庭成员。扩大早教、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试点,探索建立人口和家庭发展中心,重视对弱势家庭的保护与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全面加强人口工作的领导体制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把人口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各职能部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职责,健全人口发展管理体制,深化基层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县级行政和服务资源,通过加强利益导向、依法行政、行风建设、社会参与,促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建设。
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将人口发展政策协调、人口信息共享等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口发展政绩考核、评估体系。
(二)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加强重大人口问题的战略研究,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西部强省,开展人口发展与社会管理、人口分布与公共资源配置、人口素质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与人口流动、人口结构与产业分布、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流迁与基础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全省基本情况,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大力推进高层倡导、党政统筹、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深刻认识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注意发挥人口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的支撑作用,建立人口发展规划先行制度。
健全人口与发展统筹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估,推动部门间、区域间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完善人口工作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全省人口计生经费逐年增长。完善绩效考评、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
将人口计生事业投入重点放在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自身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纳入各级民生工程。人口计生事业项目和经费投入向贫困地区适当倾斜,促进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四)注重发挥宣传教育先导作用
发挥宣传先导作用。坚持高层倡导,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人口理论制度,建立党政人口理论教育基地,大力推进宣传教育改革创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创新传播平台,构建网络宣传平台,加强远程宣传教育,丰富主题宣传,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和文化需求。
推进人口文化建设。把新型人口文化园区建设作为提升当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倡导“和谐、健康、负责、环保”的新型文化,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教育,积极促进人口健康、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农村育龄妇女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检查和治疗服务,普遍享有科学规范的孕前优生指导服务。到2015年末,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活动普遍开展,70%以上的县达到人口文化县的规范化要求。
(五)完善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对县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全省市县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机构建设,加快重点城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将县镇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规划,将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纳入移民搬迁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上标准,加大建设力度。
开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高人口计生系统服务能力和水平。2015年末,力争全省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起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85%以上的社区基层群众组织达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标准。 稳定人口工作机构和队伍,按照人口规模比例配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构建行政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咨询和家庭计划管理、群众工作“四位一体”的人口计生职业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队伍。加强队伍培训,选聘优秀人才充实基层队伍,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加快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推进职业化建设的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
(六)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全省人口基础信息库,整合人口计生、公安、统计、卫生、教育、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门的人口个案信息,形成覆盖生命全过程的人口信息链,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信息支撑。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体系,依托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库和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建立信息采集共享、动态质量监测、科学分析机制和人口信息定期通报制度。
加快人口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开发,依托省、市、县、镇四级电子政务网络,推动人口信息综合应用。在县镇两级建立人口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多部门一厅式办公,形成人口管理信息统筹整合机制。加强各级人口网站服务功能,搭建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人口管理“一证通”,将人口信息服务延伸到社区。加强人口信息安全管理,落实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方案,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应急响应和容灾备份体系,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切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七)加强规划的实施和考评
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各市(区)政府要根据本规划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定期公布主要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政策与重大工程的进展和落实情况,以本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和实施相关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责范围,制定本区域、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重视规划项目的实施,通过规划引领项目,依靠项目落实规划。
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主要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口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人口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口信息交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向省政府报告规划进展情况。各级政府要将本规划执行情况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并将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监测评估机制。
五、重点工程项目
(一)基本建设类
1、省级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中心
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探索解决城市计划生育父母养老问题,建设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中心。设置床位3000张,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
2、市级计划生育药具库建设
在各设区市建设计划生育药具库房。每个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3、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
按国家县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24个县级计生服务站,为各县站更新流动服务车、医疗设备和宣传设备。
4、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
按国家乡镇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576个镇服务站,并配备设备。为500个镇中心站配备流动服务车。
(二)政策补助类
1、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类
落实中省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主动放弃二孩家庭一次性补助、合疗补助、计划生育父母奖励、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年老补助、节育手术并发症补助和节育手术奖励。
2、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类
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进行一轮健康检查,并给予初步治疗;开展婚前检查,孕前筛查,对育龄妇女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予以免费,免费发放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致富项目。
3、人口和计划生育能力建设类
对已建成的县镇服务站维修、计生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医疗设备、省市县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给予补助,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补助。
4、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类
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部培训等,提高各级干部的管理服务和依法行政能力。基本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
第四篇:2015贵阳市白云区文武学校情况汇报
贵阳市白云区文武学校情况汇报
一、学校概况
贵阳市白云区文武学校是白云区教育局审批合格的一所以文化为重点,以武术为特色,以德育为根本的全日制寄宿式学校。学校开设学前班、小学、初中,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小班制教学”。注重品学兼优、文武双全。
学校学校创建于2004年,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备齐全,师资队伍过硬,学校秉承“学校是家庭的第一选择”的办学理念,以“学以致用”为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家长”已经成为全校教职工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成为大家工作的思想支撑和精神动力,成为学校持续创新发展的灵魂和命脉。
学校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全校教职工共计40人,学校聘请中青年教师执教,年龄结构合理、科学,力量均衡且教学经验丰富。
学校现有10个班级,学生人数450余人,在历年的教学质量考核中,文武学校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得到教育局及家长的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文武学校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由于是租赁校舍,学校经历了搬迁的过程,去年搬迁新校舍后,由于生源的逐年增长,学校活动场地越来越拮据,许多稍微大型一点的活动无法开展,再加上经费的短缺,即使有场地都无法扩建。平时的体育课上,除了练习队列就只有立定跳远了,这是因为体育器材的严重缺乏而导致的。其他学科中,做实验基本上是一句空话,由于经费短缺,许多实验仪器无法购买进实验室,导致实验无法进行。在诸多困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学校和老师共同想办法改善,这些年,学校一直在筹集经费,不断完善学校硬件设施。
三、未来的发展
文武学校是一所专门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全日制中小学,如今,随着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随着进城,为了使文武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我们将倾力打造本校已有的武术和书法特色,并在下学期开始开展道德讲堂,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将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及教学业务技能,为白云区提供优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白云区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贵阳市白云区文武学校 2015、5、20
第五篇: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期间卫生发展专项规划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期间卫生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为促进鲤城区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构建和谐鲤城,更好地为侨乡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现结合鲤城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逐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06年来,我区积极筹措资金,拓展医疗业务发展空间。完成泉州市中医外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建筑面积达3350平方米;常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装修;疾控中心实验室、门诊部,江南医院妇产科等装修工作。添置体检车、彩超、B超、急救车、全自动生化仪等大型设备。06年来共分别投入831.3万元和81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投入。目前,正在加快办理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有关申报手续;同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兴办医疗机构,万祥医院建设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得到加强。06年以来公开招考招聘85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各公办医疗卫生单位。截止2010年,全区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人员328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71人,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57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180人(包含民营单位),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4.6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4人,注册护士374人。输送优秀年轻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全科医师以及其他专项培训达150多人次。
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体现。一是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2007年,经区编委会批准,鲤中、开元、海滨、临江、江南和浮桥卫生院转型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泰、金龙街道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省、市编委有关要求,2010年对辖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进行重新核编。二是连续三年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主要用于常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增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开展社区医生联系家庭制,建立社区卫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等事项,已投入为民办实事经费179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软硬件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达到标准化建设。三是突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卫生系统提出“卫生重服务”的主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主题,转变工作理念,以服务为导向来求生存、谋发展。如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09年全市试点单位,深入社区积极推进社区医生进家庭工作,2010全面实施“社区医生进家庭”项目;鲤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妇幼卫生特色,主动与居委会联系,开展妇保、儿保工作;开元、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档案建档,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保障等等。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截止2010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45个(包括公办医疗机构8个,民营医院8个,门诊部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个,个体诊所与医务室101个)。医疗机构病床数490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1.92张。年均门诊、急诊7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0.57万人次。
专科医院和特色科室得到发展。我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有中医科和配备中医执业医师,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2010年3月鲤城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市中医外科医院继续加强中医外科特色专科建设,逐步成为我区乃至闽南地区的一大特色专科医院。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伤科得到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系。08年5月份正式成立“鲤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规格为独立
副科级单位,核定编制28人,同时撤消“鲤城区卫生监督大队”。进一步明确了卫生监督所的监督管理职责和任务。
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机制。制定并组织实施《鲤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鲤城区道路交通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鲤城霍乱应急处理工作预案》、《鲤城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应急方案,并根据预案组织了多次应急演练,完善疫情应急信息报告制度,提高了我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疫情控制能力,2009年成功防控“甲流”等卫生应急事件。
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市人民医院2006年收归市直管理后,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主要依托江南医院和万祥、成功等两家民营医疗机构。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江南医院的建设,提升其医疗救治能力,与市急救中心联合,在江南医院设立120急救点,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规范民营医院管理,加快万祥医院的建设步伐。
3、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几年来,我区积极开展甲流、禽流感、霍乱、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未出现甲流、霍乱、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爆发流行。2008年代表全市接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对我区《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中期评估。二是各项卫生监测工作有力推进。疾控中心的检验检测体系计量认证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和消杀卫生得到同步推进。三是居民健康意识有了一定提高。通过加强健教宣传和健康促进,实施慢性病干预措施,提升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四是强化免疫规划工作。完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免门诊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计免工作网络化管理,7岁以下儿童计免管理水平达到全市前列。顺利完成“甲流”疫苗、麻疹疫苗等大范围接种工作。
卫生监督行为得到一定规范。梳理、细化行政自由裁量权,卫生部分执法依据共52部,并依据行政自由裁量权规范卫生监督行为。一是完善卫生许可审批程序。卫生行政审批工作入住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加快卫生许可审批速度,对涉及重点项目、大型项目卫生审批、卫生条件符合办证标准的“三小”行业,采取主动靠前服务,进一步压缩审批程序,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二是监督执法力度得到加强。加强“创卫”食品、公共场所卫生整治,完成“创卫”复查迎检工作;强化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作”。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餐桌污染”先进单位。抓好农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在2008年农运会期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全面清查含三聚氰氨问题奶粉事件。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两非”专项治理工作。三是开展卫生监督单位网格化监管工作。2010年,我区正式启动卫生网格化监管系统,该系统是我市首个地图定位的卫生监督电子化管理系统,包含远程监控录像、到期换证提醒、监管频次提醒、无证店面整改提醒和处罚频次提醒等多项功能,大大提高我区卫生监管效率。
妇幼保健卫生得到进一步完善。2006年在全市率先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一条龙服务。贯彻落实新“两纲”项目。提高我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09年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85.68%,孕产妇死亡率为0。在区妇幼保健院成立鲤城区婴幼儿潜能开发辅导基地,并于2007年6月通过国家专家考评组的验收。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和疾病防治,2008年形成“查、评、管”一体化的服务体系。2009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8.7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市第一。
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核验收为契机,巩固“灭蟑、灭鼠、灭蚊”等省级先进城区,大力开展除“四害”工作,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2009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核验收工作,2007继续获得“灭鼠、灭蚊”先进城区称号,2008年获得“灭蟑”先进城区称号。
抓好无偿献血,圆满完成红十字会工作。积极宣传贯彻《献血法》、《献血条例》,充分发动辖区居民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几年来,我区都顺利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数。按照上级文件精神,2008年,我区红十字会从卫生局的下属股级事业单位,升格位副科级参公单位,并由区政府办管理。
4、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一是落实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福建省第七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2010年在全省范围铺开,我区筛选出551个药品品规,今后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将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药品价格将比国家零售指导价相比平均降幅达45.78%。二是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制定《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鲤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2010年开始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作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单位,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二)、卫生事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
1、社会对卫生需求的日益高涨是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卫生的需求将空前高涨。卫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未来人口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更加广泛,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江南新区目前没有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不合理,新区的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面临着用房问题:其中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业务用房,江南、浮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面临拆迁问题,常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为租赁房等。卫生人才队伍不足,全系统共缺编117人,占总编制数的27.2%;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呈哑铃型,业务骨干人员偏少等。随着江南新区的建设步伐加快,江南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明显不适应新区发展要求,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与布局不合理已经成为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契机
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近期医改的五项重点措施》的出台,无疑给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她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区应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为契机,以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谐鲤城为目标,全方位、深层次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区服务。
2、发展重点。一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二是加快调整、增设医疗卫生资源,完成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等;三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区九大类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四是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基本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五是优化卫生队伍人才结构,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高效率的卫生人才队伍。
(二)、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卫生新格局,推进江南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构建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千人均床位数”“千人均卫技人员数”等反映医
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均要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要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内,全区不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体指标:
1、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9%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5.50‰以下;
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7%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1.5/10万以下;
3、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稳中有降,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
4、新增病床450张,千人均床位数3.68张以上;新补充卫生技术人员415人,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5.84人以上。
三、“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十二五”卫生事业将按照围绕“一条主线”、推动“两区建设”、完善“三大体系”、落实“四项措施”来科学持续发展。
(一)、围绕“一条主线”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未来五年,我区应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主线来贯穿始终,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要坚持政府主导,体现卫生公益性质;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坚持立足实际,建立符合鲤城特点医药卫生体系;要坚持统筹兼顾,把发展重点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
(二)、推动“两区建设”
巩固发展老城区。老城区作为市中心城区,存在人口密集、人员素质高、经济水平好,医疗服务需求广等特点。我区将充分借用目前的医疗卫生资源,一方面,加强与一院、二院和中医院的沟通联系,积极寻求多形式的合作方式,积极探索双向转诊方案措施等,积极争取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为社区卫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特色,发挥中医药特色和妇幼特色,强化个体诊所管理;解决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不足问题,由政府调拨土地建设新的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面建设新城区。江南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抓好“一一四”工程。即:完成区疾控中心和卫监所建设,完成四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是扩建两家区级卫生单位。在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中同时建设标准化的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并完成搬迁。二是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区四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南、金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在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中,但管理必须实行统一管理方式;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新区规划进行选址建设;常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争在常泰路一期改造中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力度。三是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鼓励支持万祥医院建设三级综合医院;调整规划新区民营医院布局,强化管理;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转型工作。
(三)、完善“三大体系”
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⑴、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调整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和专家队伍。强化应急队伍业务培训,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设施配备,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由政府投资为开元、临江、浮桥、常泰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应急救护车辆。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升公立医疗机构与万祥、成功等民营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
与水平,加快综合医院建设进度,加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建设,加强对社区医生、个体诊所的培训工作,建立区、街和社区三级医疗应急网络。
⑵、疾病预防控制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抓好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鼠疫、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和疫情处置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完善传染病预警机制,提高监测和防控能力,防止疫情发生、蔓延和扩散,确保不发生疫情爆发流行。二是抓好疫情网络报告机制。进一步完善疫情网络报告制度,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水平,降低法定传染病报告漏报率。三是抓好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计划免疫门诊规范化建设,完善计免信息网络化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免管理。一类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平均达到92%以上。四是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国家贷款项目的防控工作。继续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艾滋病、性病以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并加强行为干预和综合防治措施,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五是加大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和流动人口卫生的监测力度,提高五大卫生监测率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
⑶、卫生监督水平有显著提高。以规范自由裁量权为重点,不断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作风优良、战斗力强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二是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目标,加快卫生行政审核审批工作,尽量缩短办证流程,提高办证效率。三是加大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职业卫生、流动人口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使老城区食品卫生水平持续提升,江南新区食品卫生和职业卫生状况改善明显。四是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开展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和非法行医工作。五是全面推进卫生监督管理网格化建设,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⑷、巩固发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两纲”要求。加大婚检宣传力度,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相关措施,努力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拓展妇幼保健服务领域,提高母婴保健水平,提高孕产妇系统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省、市平均水平以上,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达到省、市控制范围以下。
⑸、逐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卫生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增加群众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提高慢性病患者治疗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卫生系统将转变观念,充实健康教育队伍,动员全社会参与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积极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社会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除“四害”力度,降低“四害”密度,继续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环境。
2、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全面覆盖的医疗服务体系。
⑴、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建设。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配备 “居民健康信息系统”软件,并进行接口改造,完成全省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结合全市社保卡的发卡,同步推进我区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和读卡终端改造,实现就诊“一卡通”。
⑵、整合卫生资源,加强综合医院建设,探索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通过与三级综合医院沟通协调,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合作方式,探索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模式等。同时,整合民办门诊部、个体诊所和乡村医生资源,建设符合本地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全医疗服务系统的三级医疗网络。
⑶、扶持推广中医药特色医疗。巩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加强中医特色医院建设,以扩大市中医外科医院服务项目为平台,在全区范围内发展中医科室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3、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全面落实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制度。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我区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将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全面实行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药品价格将比国家零售指导价相比平均降幅达40%以上。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
(四)、落实“四项”措施。
1、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基层医疗单位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内涵建设,建立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广大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维护公益性质;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
2、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卫生经费投入增长幅度应高于政府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一是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加大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三是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尤其是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管理,要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3、加快优化卫生队伍人才结构步伐。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拓展引进人才思路,优化干部结构,形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通过公开竞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积极探索中心主任年薪制等措施,加强引进管理型人才;通过引进中、高级职称人员,调动其他地区优秀专业人才,输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卫生专业人才和中层干部队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通过每年定期招考招聘年轻专业人员,开展卫生专业人员继续教育,鼓励支持卫生人员参加学历学习等方式,充实卫生人才队伍,提高学历层次。
4、加强医疗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以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等活动为载体,坚持抓好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要加强行风、作风建设,继续抓好效能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业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