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于农业生产,非农业用途农药占10%左右。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为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2010年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589.6亿元,利润86.9 亿元,资产总额1246.9 亿元。2010年我国共生产农药234.2万吨(折有效成分),同比增长20.4%,出口61.3万吨,同比增长20.8%。2010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能力超过 200 万吨,制剂生产能力超过500 万吨,销售额超过10亿的农药企业超过8家,主营业务为农药的上市公司18家。产品结构不断改善。目前,我国可常年生产260多个原药品种,3000多个制剂品种,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到2007年,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产品优化生产工艺,高效低残留品种已占95%。从三大类品种结构来看,杀虫剂比重不断下降已从2005年的41.8%,降低到2010年的31.4%,杀菌剂和除草剂比重已由2005年的10.1%和28.6%调整为2010年的7.1%和45.0%,品种结构有较大改善。科研开发能力有所加强。“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强了科研开发的投入,建立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创制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杀虫剂硝虫硫磷,除草剂丙酯草醚、杀菌剂氟吗啉等。(二)存在问题
我国农药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
1.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50余家,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仅21.9%。
2.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绝大多数农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产能的增加也主要依赖于
单一产品的扩张。我国创制品种仅27 种,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产品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在已经完成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和替代后,还有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高毒农药品种仍在生产和使用,这些高毒农药品种需要进一步削减和替代。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比例仍需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进行调整,杀菌剂相对较少(只有10%左右),特别是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杀菌剂品种较少。
4.减排任务重,废弃处置缺乏有效处理手段。农药原药生产未反应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乳油等含有毒有机溶剂的制剂仍较多,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尚未全面开展。
二、发展趋势
从国际看,随着欧美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以及国际化分工更加明细,发达国家的原药及制剂生产能力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农药大公司纷纷在国内建设独资、合资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农药工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将冲击国内竞争力弱的企业。随着农药工艺技术的发展。此外,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和反倾销诉讼等将对我国农药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国内看,国际农药巨头一直延续“专利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专利农药”的发展路线,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仿制为主的阶段,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的创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药行业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小于普通化工产品,一方面农业对于农药的需求主要与气候影响下的病虫害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国家为保障农业增产将增加投入,农药需求有保障。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制定的限量标准将日趋严格,对农药企业的布局、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的脚步将会加快,农药生产将进一步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药产品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增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完善废弃物处置管理,提高农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药工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产值达2300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7%,7.7%,9.6%。
2.产业组织发展目标
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5家以上,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20家以上。前20位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总产量的50%以上。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产品发展目标
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力争到2015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4.创新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农药创制体系和创新机制,加强创制品种的市场开发,提高市场分额。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GLP体系及通过相关国际互认。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种累计达50个以上,重点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
5.技术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大型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新开发品种的技术指标、大部分老品种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到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三废”排放量减少15%。农药产品收率提高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1.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市场、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形成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严格控制原药生产企业新布点,新建农药原药企业一律进入专业工业园区,重要水源地、城市近郊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现有农药原药企业要逐步实施搬迁入园。
3.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品种,针对常发性、难治害虫、地下害虫、线虫、外来入侵害虫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适应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变革的除草剂,果树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用于温室大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和环保型熏蒸剂,积极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保鲜剂,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大力推动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
4.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装备。加快淘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落后产品和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
1.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农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新农药的创制开发,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农药的研究开发。
2.大型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加大农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开发,加大重要农药中间体和专用助剂的开发。
3.加强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农药行业准入及产品生产许可等环节的审核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
1.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降低企业“三废”处理成本。
2.加强源头治理,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加大农药“三废”治理技术和设备开发的力度,提高原辅材料回收利用率,提高特殊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开发和推广水基化等剂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地区的农药发展指导性文件,推动《农药产业政策》的落实,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开发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品种新剂型,降低农药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我国农药产品国际竞争力。(二)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
制定发布《农药工业限制和淘汰的产品、技术和装备目录》,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增农药厂点和盲目新增产能。根据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实际,淘汰落后产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三)完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要求,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和评审标准,推动行政许可工作信息化建设,创建农药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率,促进农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行业健康发展。(四)加大农药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涉及重大农业生产安全的农药投资项目、农药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高环境风险农药替代、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高浓度含磷、含盐等废水治理等项目。
(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标准规范
完善农药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药生产在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按照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要求,做好农药产品统一危险性分类和标签工作。
(六)做好行业运行监测
不定期召开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座谈会,组织企业交流,及时跟踪农药行业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协调解决进出口政策、贸易争端等问题,定期发布运行分析报告。联合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农药核准、延续核准、产品登记和生产许可信息。
(七)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标准制订、课题研究、规划编制等领域工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信息统计与发布、技术开发与交流、贸易争端协调等服务平台,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建立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数字报)
第二篇:浅析“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三项政策
浅析“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三项政策
1.农药行业的利润增加有了很大的要求
此次农药行业的新政策和年初上报的十二五规划有一些区别。最初的政策规划稿提出,到2015年农药原药生产企业缩减到300个。其中,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5个;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20个;建成3-5个生产企业集中的农药生产专业园区;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行业营业利润新增加了:要求到2015年农药行业产值达2300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7%、7.7%、9.6%。去年农药上市公司业绩由于产能过剩和恶劣天气的原因,盈利能力普遍比较平淡。现在希望通过行业的整合使农药行业开始一个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2.农药的低毒化有了更多的要求产品结构也需要调整
目前我国可常年生产260多个原药品种,3000多个制剂品种,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到2007年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产品优化生产,高效低残留品种已占95%。从三大类品种结构来看,杀虫剂比重不断下降,已从2005年的41.8%降低到2010年的31.4%。杀菌剂和除草剂比重已由2005年的10.1%和28.6%调整为2010年的7.1%和45.0%,并且品种结构有较大改善。
3.农药行业整合将利好于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
农药行业未来将推荐行业的整合的力度在政策上有更多的支持。在上市公司方面诺普信、利尔化学、新安股份、扬农化工等都在对中小型农药进行整合,这种政策将利好于国内农药的龙头企业。而且行业整合力度的加大将会使行业的发展盈利能力更强、更加有序化。
第三篇: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重点阐明“十二五”时期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级政府履行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人口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良好的人口环境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计生工作首要任务,全省年均人口自增率为4‰,2010年末常住人口3735万人,确保省委、省政府规划的人均指标提前实现。
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协同做好人口健康工作,实施“母亲健康”和“优生促进”工程,全省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由2005年125/万下降到104.17/万,婴儿死亡率由24.15‰下降到11.92‰;义务教育普九目标提前实现,200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8年。
人口结构不断优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5年的130.7下降到120以下。加强人口老龄化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倡导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分布持续改善。全省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37.2%上升到46.5%,年均提高1.86个百分点。完成了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提出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流动的导向政策。初步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我省年均人口增长速度比全国低1个千分点,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高出4个和6个百分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全省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37.3%提高到41.4%。
人口福利水平显著提高。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2%下降到4.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272元提高到15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52元提高到4105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最低收入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解决了12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25万人实现脱贫。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新进展。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我省《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综合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依法行政机制不断健 全,优质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群众自治机制积极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口社会管理的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二)“十二五”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影响人口发展的外部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统筹解决人口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统筹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要素不协调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政府调控人口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控制人口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全省进入生育年龄人数继续增加,20-29岁妇女总人数年均达到344.7万人,比“十一五”多出37.2万人;进入婚育期独生子女增加,全省0-30岁独生子女约383万人,其中20-30岁的114万人,符合政策生育人群增加。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口将年均增加20万,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
提高人口素质任务更加紧迫。据调查,我省每年约有5000例先天缺陷儿出生,农村妇女妇科患病率超过50%,残疾人比例6.69%,高于全国水平。儿童早期教育、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人口道德素质、心理卫生、社会诚信建设等工作亟待加强。
优化人口结构面临新的困难。出生性别比仍然偏高,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因素还没有根本性改变,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53 %,与2000年相比,10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快于全国1.91的增长幅度,社会保障相对滞后。
加强和创新人口社会管理任务艰巨繁重。“十二五”时期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将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流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主体,人户分离严重,全省农村尚有贫困人口558万,对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改进。当前,我省人口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部门协作格局尚未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服务阵地建设不适应工作要求,服务能力亟待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新挑战。
二、总体目标
(一)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着力破解人口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问题,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快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服务关怀和宣传倡导,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准确把握人口内部各要素、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发展规律,构建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人口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三大区域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当前和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明确人口发展的重点,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确定有差异的人口发展模式。
(三)工作目标
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十二五”末,全省常住人口控制在385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到3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降到10‰以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在职人员培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人口结构动态优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5以下,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能力和水平提高,计划生育家庭获得较好的养老保障,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形成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7%。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比例达85%。
人口管理服务能力增强。人口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部门协作机制比较完善,构建多层次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家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十二五”人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执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保持生育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采取法律、经济、科技、教育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解决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好人口大县、重点地区和农村人口、流动人口以及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低生育水平不反弹。
衔接各部门涉及人口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形成婚姻家庭、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等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加强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情况的统计监测,开展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研究评估,做好出生缺陷、出生性别比和人口迁移流动等方面的调研和相应政策的制定。增强城乡社区人口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建立党政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社会管理格局。创新人口管理工作机制,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依法制定人口计生自治公约,提高群众执行生育政策自觉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加强区域人口研究和规划,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
按照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人口区域发展研究,制定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人口分布、流动导向政策,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关中、陕北、陕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口状况,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开展区域性人口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重点开发区域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增强人口集聚能力,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出政策,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城镇聚集。加大对秦巴山区、白于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搬迁的引导和人口管理,切实做好大中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的人口发展研究和规划。五年累计转移转化户籍农民600万人,整体搬迁移民279万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部门协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融合。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当地民生建设,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流动人口统计制度,健全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省内、西北区域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三)更加注重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
继续实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能力,做好未婚人群、流动人口和中老年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和出生婴儿缺陷干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积极开展孕期保健、筛查和缺陷儿童康复等工作,实施免费补服叶酸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人口计生、卫生、公安、民政等社会资源,围绕人口生命全过程,构建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婚姻登记、户籍管理等工作为一体的、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全民疾病防控能力,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全面推行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在职培训,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制度;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的技能和整体素质。加强青少年教育、人口道德素质和诚信教育,突出抓好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教育,推进独生子女健康人格教育。
(三)继续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应对老龄化
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提高性别平等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切实保障妇女权益,清理性别歧视的社会经济政策,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健全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政策,充分体现对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倾斜。
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机构,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和问责制,落实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将促进性别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入人口发展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建立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集中开展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选择性别生育。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定点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再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制度。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监测和信息共享制度,强化区域协作和重点县的治理。
加强人口老龄化研究,促进老龄化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力度,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四)完善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体系和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建立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人口计生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公民的生育权利和计划生育义务,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出台《陕西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办法》、《关于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办法》,修订《陕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陕西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树立大人口观念,注重人口发展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建立促进法律法规落实的保障机制。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全面落实法定的优惠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体系,在惠民政策中进一步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整合现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做好普惠政策与人口计生优惠政策的衔接,认真落实在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征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优先照顾计生家庭的政策。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开展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试点。
(五)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建立产业扶持计划生育家庭机制。扩大家庭创业工程覆盖面,采取扶持性和保障性措施,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发展产业项目。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无子女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60岁以上的养老津贴制度、计划生育家庭高龄老人养老服务制度、“双女户”妇女节育奖等。推进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倡导建设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公寓,开展无子女、独生子女高龄老人集中养老试点和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在预防保健、权益保障、精神慰藉和生活料理等方面的试点。
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家庭福利的政策体系,注重研究家庭婚姻、救助、老年养护、收养、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加大对贫困母亲儿童的扶持力度,提高家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对家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加家庭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为家庭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探索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口健康促进模式,探索将母亲健康工程服务扩大到家庭成员。扩大早教、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试点,探索建立人口和家庭发展中心,重视对弱势家庭的保护与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全面加强人口工作的领导体制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把人口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各职能部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职责,健全人口发展管理体制,深化基层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县级行政和服务资源,通过加强利益导向、依法行政、行风建设、社会参与,促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建设。
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将人口发展政策协调、人口信息共享等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口发展政绩考核、评估体系。
(二)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加强重大人口问题的战略研究,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西部强省,开展人口发展与社会管理、人口分布与公共资源配置、人口素质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与人口流动、人口结构与产业分布、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流迁与基础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全省基本情况,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大力推进高层倡导、党政统筹、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深刻认识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注意发挥人口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的支撑作用,建立人口发展规划先行制度。
健全人口与发展统筹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估,推动部门间、区域间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完善人口工作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全省人口计生经费逐年增长。完善绩效考评、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
将人口计生事业投入重点放在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自身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纳入各级民生工程。人口计生事业项目和经费投入向贫困地区适当倾斜,促进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四)注重发挥宣传教育先导作用
发挥宣传先导作用。坚持高层倡导,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人口理论制度,建立党政人口理论教育基地,大力推进宣传教育改革创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创新传播平台,构建网络宣传平台,加强远程宣传教育,丰富主题宣传,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和文化需求。
推进人口文化建设。把新型人口文化园区建设作为提升当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倡导“和谐、健康、负责、环保”的新型文化,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教育,积极促进人口健康、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农村育龄妇女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检查和治疗服务,普遍享有科学规范的孕前优生指导服务。到2015年末,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活动普遍开展,70%以上的县达到人口文化县的规范化要求。
(五)完善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对县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全省市县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机构建设,加快重点城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将县镇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规划,将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纳入移民搬迁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上标准,加大建设力度。
开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高人口计生系统服务能力和水平。2015年末,力争全省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起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85%以上的社区基层群众组织达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标准。 稳定人口工作机构和队伍,按照人口规模比例配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构建行政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咨询和家庭计划管理、群众工作“四位一体”的人口计生职业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队伍。加强队伍培训,选聘优秀人才充实基层队伍,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加快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推进职业化建设的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
(六)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全省人口基础信息库,整合人口计生、公安、统计、卫生、教育、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门的人口个案信息,形成覆盖生命全过程的人口信息链,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信息支撑。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体系,依托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库和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建立信息采集共享、动态质量监测、科学分析机制和人口信息定期通报制度。
加快人口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开发,依托省、市、县、镇四级电子政务网络,推动人口信息综合应用。在县镇两级建立人口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多部门一厅式办公,形成人口管理信息统筹整合机制。加强各级人口网站服务功能,搭建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人口管理“一证通”,将人口信息服务延伸到社区。加强人口信息安全管理,落实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方案,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应急响应和容灾备份体系,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切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七)加强规划的实施和考评
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各市(区)政府要根据本规划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定期公布主要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政策与重大工程的进展和落实情况,以本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和实施相关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责范围,制定本区域、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重视规划项目的实施,通过规划引领项目,依靠项目落实规划。
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主要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口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人口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口信息交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向省政府报告规划进展情况。各级政府要将本规划执行情况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并将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监测评估机制。
五、重点工程项目
(一)基本建设类
1、省级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中心
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探索解决城市计划生育父母养老问题,建设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中心。设置床位3000张,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
2、市级计划生育药具库建设
在各设区市建设计划生育药具库房。每个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3、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
按国家县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24个县级计生服务站,为各县站更新流动服务车、医疗设备和宣传设备。
4、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
按国家乡镇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576个镇服务站,并配备设备。为500个镇中心站配备流动服务车。
(二)政策补助类
1、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类
落实中省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主动放弃二孩家庭一次性补助、合疗补助、计划生育父母奖励、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年老补助、节育手术并发症补助和节育手术奖励。
2、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类
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进行一轮健康检查,并给予初步治疗;开展婚前检查,孕前筛查,对育龄妇女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予以免费,免费发放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致富项目。
3、人口和计划生育能力建设类
对已建成的县镇服务站维修、计生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医疗设备、省市县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给予补助,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补助。
4、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类
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部培训等,提高各级干部的管理服务和依法行政能力。基本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
第四篇: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09-11-09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对于促进贵州工业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而带动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逐渐跟上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和纲要的有关精神,依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4〕76号)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贵州工业发展情况
“十五”时期,全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本省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和改善工业运行调控,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出比重上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2005年,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314.7亿元增加到711.86亿元、年均增长12.8%,高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3%,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50点,比2000年增加74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5亿元,是2000年的5.4倍。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西电东送”预期目标完成。至2005年,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相继投产,第二批“四水八火”电源项目全面启动,省内主干输配电工程与华南电网及周边省市区联网,“西电东送”格局基本形成,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6%,比2000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省电力装机容量1324万千瓦,外送能力达到400万千瓦,五年新增装机容量824万千瓦,是建国以来前51年总和的1.7倍;原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06亿吨和786.78亿千瓦时,分别是2000年的3倍和1.94倍。烟酒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药制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获突破性进展。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优秀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技术创新总投资32.2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3倍以上,全省现有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比2000年底新增37户。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增长,建成投产技术改造项目近4000项,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12.78亿元、年均增长16.9%。
4.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工业经济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得到改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资本结构通过调整进一步优化,逐步向实现形式多样化及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成功上市,一批国有中小企业实施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和兼并、破产、重组,焕发新的活力,“十五”期间累计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9户,上市9户。非国有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非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2.5%,2005年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00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工业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企业重组取得实效,先后组建和重组了化工、冶金、煤炭、卷烟等大型企业集团,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占当年全省工底懿当戎?7%,比2000年提高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正在由粗放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格局,发挥了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资源节约的地方性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降低,环保产业得到发展,形成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骨干企业。2005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年均综合利用率达33.7%,比“九五”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九五”提高5个百分点。
6.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加快
对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实施关闭破产,逐步退出市场;煤炭、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淘汰关停了一批土法炼焦、土法炼锌、小煤窑、小水泥、低水平纺锭等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贵州工业在“十五”期间的成就,为今后尤其是“十一五”时期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与东部及其他省区差距仍在扩大;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在全国排位靠后,制造业占整个工业比重较低,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工业整体布局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支柱产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以高能耗、附加值低为基本特征的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产业链较短;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大,就业与再就业困难,企业不稳定因素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弱、工业投入严重不足,缺乏高层次开发人才,许多行业的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经济外向度仍较低;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工业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与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尤其是城乡环境容量的矛盾突出。
二、“十一五”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十一五”是贵州工业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国际资本及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部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给具有资源优势和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贵州带来新的契机。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西南六省区市经济技术协作的不断深化,必将为加快贵州工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省交通、能源、通信、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批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我省能源、矿藏和生物资源丰富,有较强的组合比较优势。中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明确提出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动摇,支持力度不减弱,发展步伐不放慢,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的同时,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性措施,并将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接替区,必将为贵州工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遇。
“十五”期间贵州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今后贵州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西部大开发对全省发展影响深远,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拉动了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发展,煤化工蓄势待发,一些煤化工项目已经或即将启动实施,将对我省工业产生重大影响,夯实了重化工、机械装备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经过五年发展,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增长方式有所改善,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特色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步伐加快,贵州工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业经济运行的持续快速平稳增长,有利于“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为进一步探索建立我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此同时,加快贵州工业发展也面临挑战。首先,受贵州工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制约;其次,东部发达地区利用人才、资本、信息和市场优势,不仅在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领域捷足先登,已经或正在迅速填补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空白,而且在原材料加工业、制药、农产品加工、烟草等传统工业方面也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工业发展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面对全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艰巨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能源、矿产及生物资源的比较优势,依靠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加速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工业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三、“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加快贵州工业发展,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推进。坚持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需求,依托优势资源,努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推进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着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百亿元企业”,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工业发展格局,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提升贵州工业整体竞争力和加快工业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加快发展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相结合。以提高集约化水平为目标,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在保持工业增长过程中推动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工业快速发展。
——坚持推进工业发展与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相结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产业为增长点,推进资源型产业和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优势资源就地加工增值,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坚持推进工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生态立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工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坚持促进企业发展与改制改组改造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及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改组。切实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坚持市场配置为主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市场准入,避免恶性竞争,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坚持推进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注重提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为提高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提供产业支撑和就业平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可靠的物质、人力和市场基础,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二)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有较明显转变,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左右百分点;力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西部平均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健康成长,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有明显改善。基本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基本形成能源及优势原材料产业群、以烟酒工业、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产业群、以航空航天和信息产品制造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等三大产业群;基本形成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色工业体系。
──重点企业优势明显增强,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支柱产业的企业资产及生产经营集中度分别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在能源、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达到或超过同期国内先进水平的大企业大集团5~8家;依托优势产业及企业,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及企业群体,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有较大提高;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超过100户,功能较为完备的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一批境内外优强企业和战略投资参与企业重组、资源开发和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率、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利用外资额、境内外合作项目数及签订合同金额均高于“十五”时期。
──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符合省情的工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规范实施并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比重明显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区及工业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
──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下,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人以下,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3人左右。
四、“十一五”产业发展布局及重点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依托优势资源,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以现有产业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优势原材料新兴支柱产业,做强做大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
(一)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各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现实条件,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规划,兼顾现实,按照“择优扶强、以强带弱、突出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省内不同经济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以贵阳市为龙头,中心城市为重点,经济建设强县为支撑,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鼓励相关产业向规划区域集聚,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安顺市——加快打造以烟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磷化工、铝工业、现代中药、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中心区和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集中治理,环保设施与园区其他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发展总部经济,促进金阳新区开发开放。
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围绕能矿资源开发,加快发展能源、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优势原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
遵义市——加强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名优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和竹纸一体化等优势产业。
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
加强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发展通道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积极参加泛珠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合作,鼓励和支持省域周边县市加快发展,推进跨区域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强重点开发区和经济强县建设。积极支持资源集中地区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深加工等后续产业和多元化发展,超前考虑资源枯竭地区的经济转型。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能源、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
1、能源工业
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节能优先、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围绕西电东送,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支柱产业,构筑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体系,到2010年,把我省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能源基地。
——坚持水火并举,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有序推进电源项目建设。加快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流域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建成构皮滩、思林、光照等水电站,积极推动地方中小水电站开发建设,重点开展乌江流域抽水蓄能试点项目前期工作。在做好资源、环境容量平衡的基础上,建成一批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大型坑口电厂,加快建设第二批火电项目建设,建成纳雍二厂、鸭溪电厂、黔西电厂、大方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大龙电厂和水城电厂技改工程,适时开工建设黔东电厂、兴义电厂、习水二郎电厂等火电项目。力争到2010年,全省总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外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
在有资源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煤矸石、煤泥和煤层气等发电,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到2010年,力争形成煤矸石、煤泥、瓦斯综合利用发电的装机容量50万千瓦,年发电32.5亿千瓦时。
继续加强输电通道和省内配网建设,继续做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省内500千伏及以下环网,建成500千伏变电站5座(独山变、八河变、兴义变、黎平变、贵阳西变),建成兴义—独山—黎平500千伏外环网,进一步完善50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为向广东送电新增400万千瓦配套建设“两交一直”500千伏输变电通道。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放有序、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努力扩大参与直接交易用户的范围,不断提高直接交易电量的比重,推动桐梓电厂和都匀、清镇、毕节头步等直供电厂建设和技术改造。
——加快煤炭工业建设。按照“大煤保大电”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路子,优化提升煤炭产业结构。以大型煤矿建设为重点,加大新井建设和老矿井改造力度,加快建设以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大中型骨干矿井为主体、以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小型矿井为补充的电煤基地、出口煤、优质工业原料煤基地,稳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煤炭供应能力,确保煤炭供需平衡。到2010年,力争全省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其中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
根据贵州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调整布局,基本形成以毕节、六盘水、黔西南为中心的煤炭工业基地。在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六盘水矿区,积极发展新型能源化工生态产业,加快建设炼焦精煤、焦炭和优质动力煤生产、出口基地,适度开发优质主焦煤。大力建设黔西北煤化工基地和优质无烟煤生产、出口基地,毕节开发建设一批动力煤和煤化工项目,基本形成新型煤化工生态产业区;织金矿区和盘江矿区的马依煤田实施煤液化,打造循环经济生态型能源工业产业基地;加快桐梓矿区煤电铝一体化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技术水平。重点建设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生产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安全控制智能化的年生产规模百万吨以上矿井30对以上和年产原煤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区6个。加快煤——电、煤——化工及煤——电——铝——体化步伐,力争建成一批年产原煤2000万吨以上、具有洗选加工、焦化、瓦斯(煤气、煤矸石、煤泥)发电等综合能力以及煤——电联合、煤——化工联合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煤的精加工。重点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快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推动水煤浆、煤炭液化、煤炭地下气化、工业型煤等研发、应用和生产,积极发展煤矸石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产业。加强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减少或避免对水资源、耕地和地表的影响,努力创建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型矿区。到2010年,全省煤炭工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5%;洁净煤产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优质煤炭和煤炭转化的优质能源产品明显增加,原煤入选比例提高到40%以上,其中大型煤矿原煤入选比例达到70%以上,全省洗煤量在“十五”期末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0万吨。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的原则,以产业规模扩张和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强对小煤矿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小煤矿联合、改造、重组,大力支持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重组等形式改造改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减少小煤矿数量。积极推进规范的采煤方法,及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发展小型机械化,促进小煤矿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以防治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00%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和完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县级联网。
2、原材料工业
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以实现资源就地增值最大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煤——电——冶(化)一体化联产联营,推进资源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经济产业带建设,按照“产量不减、市场不丢、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要求调整优化高耗能工业,把煤化工、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发展为新型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以煤化工、磷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依托煤磷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优化调整结构,统筹整合优化煤磷资源,提高煤磷产品加工精度和深度;推动煤化工和磷化工联产互动,促进煤——电——磷跨行业、跨区域联合与协作,组建大企业,培育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努力实现煤磷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就地增值最大化。
(1)煤化工
按照“突出特色、夯实基础、做强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一体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六盘水、毕节、黔西南、遵义等优质煤炭产区,以煤制醇醚燃料、煤炭液化制油、烯烃、煤焦化和合成氨等产品为重点,着力建设贵州西部煤化工产业带、黔中和黔北煤化工区,尽快形成煤电化一体化、上下游配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努力在我省建成南方重要的新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到2010年,力争全省煤化工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20亿元以上。
根据我省资源状况和能源工业发展布局,以煤炭气化、液化、焦化等深加工转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在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州的优质煤炭产区,以煤炭就地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着力打造以焦化、新型能源化工为产业链的西部煤化工产业带;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及遵义市优质煤炭产区,依托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打造以精细煤化工、煤磷化工为产业链的黔中煤磷化工产业区和黔北煤化工产业区,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煤化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甲醇工业。鼓励建设大型煤制甲醇装置和回收利用焦炉煤气联产甲醇,力争到2010年醇醚及甲醇加工产品形成200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以发展替代石油的民用清洁燃料和车用燃料为重点,大力推动醇醚燃料生产;积极发展煤基合成材料、烯烃及后续产品等甲醇精加工业。按照“总量控制、上大关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新建、改造与淘汰相结合,重点开发和引进炼焦新技术,推进焦炉大型化、焦化产业新型化、焦炉煤气及焦油加工的深度化,实现高温显热回收、焦炉气的有效利用,延伸焦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加快研究开发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新技术,创造条件,努力突破煤基合成油。进一步调整企业结构,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合成氨工业;围绕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业发展和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建设,以配套发展煤制合成氨为重点,创建煤、磷化工一体化新模式。依托遵义市、黔西南州现有乙炔化工企业,积极发展煤、电、化、建材等多行业、多产品相互关联的多联产系统,建成具有贵州特色的乙炔化工产业。
(2)磷化工
稳步推进磷化工业生产能力重组,有序开发磷矿资源,做强做精磷复肥,着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到2010年,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折100%P2O5)生产能力达到230万吨;全省磷化工业增加值6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建设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超大型磷化工企业集团,基本建成国内实力最强的大型磷化工基地;全省磷化工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并接近或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磷矿石的原子利用率由现在的35%左右提高到50%以上,单位磷矿资源产值(万元/吨磷矿)由现在的0.05增加到0.20。
依托磷煤资源加快建设三大基地。用3~5年时间建成以宏福总公司为主,磷、煤、电三大产业耦合共生的瓮福高浓度磷复肥生态工业基地;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包括开阳城关、大水、永温、双流,息烽温泉、小寨坝在内的开阳-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加快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建设前期工作。到2010年,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占全省磷复肥生产的90%以上。
重点发展以磷铵为代表的高浓度磷复肥及智能型、功能性控释、缓控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肥种,精细磷制品及精细磷酸盐产品。重点开发推广低品位或高硅磷矿选矿技术、湿法磷酸净化及下游精细化产品、无水氟化氢及精细氟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磷矿中提取稀土化合物及其他伴生矿技术等工艺技术。
鼓励磷电联营,整合黄磷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适当控制磷矿石、黄磷产能,提高磷矿、磷肥企业进入门槛,规模偏低的小黄磷厂、小普钙厂、小钙镁磷肥厂逐步退出市场。鼓励开展黄磷尾气、炉渣和磷石膏大宗资源化利用,支持大型黄磷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采用直供电。
(3)橡胶加工业及无机化工
以贵州轮胎股份公司为龙头,调整橡胶工业产品结构,压缩斜交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开发新一代无内胎、低断面高速子午线胎,重点建设贵州轮胎股份公司的500万条/年半钢子午胎等项目,到2010年,轮胎产能达800万条,其中子午胎680万条。发展高性能V带、高强度皮膜、汽车无级变速带等橡胶配件,力争在开发新品种方面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限制发展不具规模优势的一般通用型碳酸钡产品,鼓励开发系列化、规格化、专用化的精细碳酸钡(钡盐)产品,把我省打造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碳酸钡(钡盐)生产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基地。
重点扶持无汞电解二氧化锰、锑盐系列、锌盐系列等金属盐产品。扶持发展以五倍子、烤烟、辣椒、山苍籽、油菜籽、杜仲、银杏等为原料的绿色精细化学品。
——积极发展铝及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按照“重点发展氧化铝、配套发展电解铝、大力发展铝加工”的思路,加快建设以贵阳和遵义为重点的铝电联营、上下游配套的大型铝工业基地,到2010年,力争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0万吨、100万吨,铝加工能力达到电解铝年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海绵钛达到3万吨的生产能力,有色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带动机械、机电、化工等相关产业实现约2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合理规划氧化铝、电解铝及铝加工布局,大力推进铝电联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位能耗,扩大企业规模,减少环境污染。以中铝贵州分公司为龙头,做大做强中铝公司贵州分公司、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对现有氧化铝厂进行扩建和改造,加快桐梓电厂及其配套电煤基地的前期工作,配套遵义铝工业基地的电力直供;实施贵阳铝工业基地的直供电源项目。充分利用电价等杠杆,促进铝工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铝的精、深加工,加快形成集铝土矿、氧化铝、煤炭、电力、电解铝、铝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深加工铝产品,重点发展汽车、船舶、交通、建筑装饰、食品及医药包装等所需铝产品,支持开发预拉伸板、结构型材、精密锻件、超硬铝合金等高性能结构的铝合金材料生产技术。加快建设高硬、高韧的铝箔、铝板、铝带等铝加工生产线。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加强铝土矿资源战略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地质勘探进度,优化配置贵阳、遵义铝工业基地铝土矿资源。依法加强铝土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整合现有矿山,加快后续矿山建设。重点加快贵阳市清镇、修文和遵义市务川、正安、道真以及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铝土矿的勘探步伐,加强清镇猫场大型铝土矿的采选技术攻关。严格环境执法,减少铝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大力支持赤泥大综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优化发展冶金工业。贯彻国家钢铁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合理控制总量,着力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设备。“十一五”期间,冶金工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
依托现有企业加快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发展条件较好的现有大型企业搞好结构调整。以首钢和水钢联合重组为契机,通过整合重组、内聚外扩、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钢做大做强。到2010年前,水钢培育成为“百亿元企业”,初步建成中国钎钢钎具生产、科研基地和全国钢丝及钢丝绳行业的精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钢产量达到300万吨,钢材300万吨;特殊钢55万吨,特殊钢材50万吨;钢丝10万吨,其中钢丝帘线2万吨。
完善冶金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钢材使用效率。鼓励钢铁上下游企业的联合重组,发展非钢产业。鼓励钢铁企业优化钢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高强度钢材和耐腐蚀钢材、钎具用钢、钎具、轴承钢、高级齿轮钢、工模具钢、钢丝帘线等高附加值产品。
结合我省铁合金现实条件和布局,以“产业链条化、企业规模化、布局基地化、生产洁净化”为方向,与电力工业的发展相协调,发挥锰系、硅系铁合金和工业硅生产优势,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调整生产力布局,鼓励企业内部产业联接和企业之间横向联合,鼓励实行煤炭-电力-铁合金的联合。鼓励、引导铁合金企业逐步向高耗能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聚集,加快高能耗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工业基地建设。重点推广铁合金精炼技术,生产低碳、低磷、低硫、微碳等多种精炼铁合金产品;扶持开发高纯硅铁等高纯铁合金产品等市场短缺品种品级,开发氮化系列铁合金、各类复合合金、各类合格粒度的铁合金和包芯线用合金等产品;结合我省铝工业发展,开发生产硅铝合金等产品;重点发展各种铁合金粉、复合铁合金等;积极发展铬系、锰系的低碳、低硫、低磷等精炼产品;开发硅铝钡、硅钙钡、硅钙铝等高档次的复合铁合金品种。加快对品位低、有害杂质含量高的铁合金原料处理技术的开发利用,完成对粉尘、烟气、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利用。到2010年,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示范企业,全省铁合金产量调控至200~250万吨、占全国份额15~20%,铁合金总体冶炼电耗下降5~8%。
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增项目特别是新上电炉实施审查、核准和备案。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予以必要制裁。2007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新增125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电炉,精炼炉容量不低于3000千伏安,到2010年,25000千伏安以上的矿热电炉占铁合金矿热电炉总量比例50%以上。
——促进建材工业有序发展。以节能、节水、节土、保护环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为重点,改造提升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加快开发生产新型建材制品。“十一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到2010年,水泥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全省水泥总量的30%;新型建材工业总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折标砖100亿块;建材行业综合能耗有较明显下降;利用各种废渣资源和低热值燃料生产水泥和墙体材料,每年利废150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5万吨。
重点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水泥和高性能水泥等产品,进一步调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全省各地州市的布局。大力开发工业废渣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铝渣(赤泥)、氟石膏、磷石膏、铝矾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硅硫铝酸盐水泥和高钙硫铝酸盐水泥。继续开展采用“湿磨干烧”技术对原有湿法回转窑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开展新型干法水泥窑外分解窑的不带补燃锅炉余热发电技术、无烟煤和高硫煤应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等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适应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建筑节能与建筑功能改善的要求,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页岩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磷渣烧结空心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产品和复合板材,以磷石膏、脱硫石膏为原料的建筑砌块和轻质板材,改性沥青油毡、高分子防水片材、密封和堵漏材料等新型密封防水材料,矿物棉、玻璃棉、高分子绝热材料及膨胀珍珠岩等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利用我省丰富的竹、木资源,发展高档木质装饰贴面板、胶合板、木地板、复合地板、木质防火装饰贴面板、竹模板、竹木复合梁板、竹地板等竹、木装饰材料产品。
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发展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特种玻璃、石英玻璃、特种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围绕建筑、汽车、机电、环保等产业的要求,发展超细碎、精细提纯、表面改性、超微细和微孔技术,开发纳米技术和产品。
(三)加快发展以烟酒工业、医药和特色食品工业为重点的轻工业
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绿色”和民族文化,通过烟酒工业、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强势带动,加快轻工业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大企业带动战略,做强做大烟草和酿酒等传统支柱产业;立足地方及民族特色资源、特有工艺和特有文化传统,大力培育发展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造纸和家电工业,支持包装印刷、香料、旅游产品等其他轻工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力争培育2户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
1、烟草工业
实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以组建新的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为契机,加大烟草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整合全省烟草资源,支持贵州黄果树集团公司加快技术改造,完成贵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增强烟草产业综合开发能力。
调整烤烟生产布局,实现烤烟生产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烟水配套”工程为重点,积极建设优质烟叶基地,提高烟叶品质技术研究和建立烟叶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
以争创全国卷烟名牌为中心,大力调整卷烟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中高档卷烟比重,培育名优品牌,做强做大“黄果树”、“贵烟”等名优卷烟品牌,形成3~5个年销量在20万箱以上的品牌,把“黄果树”培育成年销量达到100万箱以上的大品牌。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低焦油卷烟、混合型卷烟。到2010年,力争卷烟工业整体实力和效益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业,全省卷烟单箱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指标达全国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烟草工商整体税利达到150亿元,形成贵阳市、遵义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市烟草工业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产业集群,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进入全国烟草行业前八强之列,实现由烤烟大省向烟草工业强省转变。
2、酿酒工业
以茅台酒集团为龙头,发挥贵州酒成熟的酿造工艺技术、资源环境及国酒的品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适度扩大规模,增加中高档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知识型产品比重,壮大产业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到2010年,名优白酒产量有所增长,效益达到和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再培育5个驰名商标品牌并形成一批贵州白酒名优品牌,优质啤酒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果露酒有较大发展,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以“中国酒都”仁怀市、“国酒茅台”的故乡茅台镇、沿赤水河流域和遵义市的名优白酒产业集群。
落实国家关于酒类发展的产业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白酒工业向“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鼓励发展发酵酒和低度酒。支持发展啤酒、葡萄酒等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提高啤酒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努力实现品种多样化,营养滋补化,工程技术化,原料专用化,营销国际化。
3、医药工业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支持以苗药为重点的民族药和现代中药发展,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建设GMP标准生产线并尽快投产达产,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引导发展有竞争力的民族制药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发展以贵阳为中心的修文扎佐药业工业区——清镇药业工业区——息烽医药工业区——乌当东风医药工业区——花溪现代中药产业基地—龙里谷脚医药城和遵义红花岗药业产业基地等医药产业集群。到2010年,力争全省医药工业增加值达60亿元,企业单品种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20~30个,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5户,以苗药等民族药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初步实现,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
结合传统中医科学,围绕中药、动物药、矿物药资源优势发展中药和民族药,促进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化学原料药开发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天然药新品种、中药新制剂及名方名药的二次开发,大力扶持苗药等民族药开发和民间验方的发掘、整理,力争在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消化系统、肝脏等疾病方面的新品种有所突破。支持开发保健药品。
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野生植物哺育驯化,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大力扶持优质、地道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中药材提取物的标准化、商业化生产。
4、食品工业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原料生产基地为依托、现有重点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六盘水市等城市规划功能工业区,以辣椒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培育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全省特色食品工业年平均增长18%;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力争使特色食品工业成为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对农业带动面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产业。
加大地方特色资源农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开发马铃薯淀粉、预糊化淀粉生产工艺技术,发展全粉、精粉和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变性淀粉及衍生物产品。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发展免淘米、强化米、香米及各种配制米的生产和出口;提高传统米制品质量;积极发展分割肉、冷却肉、包装肉,开发方便、安全的肉类食品。支持改进方便、风味、营养特色的地方肉制食品等产品包装。饮料行业重点发展果蔬汁、茶饮料,开发天然、营养、有益健康的饮料新品种。
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贵州绿色生态产品优势,提高贵州绿色及生态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度。鼓励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选育和发展优良品种,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原料和加工基地。重点扶持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5、其他轻工
以海信电视、主力电器、航天电器为龙头,建设家用电器及电力器材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
发展制浆造纸行业,按照“就地造林、就地制纸、规模发展、产销结合”要求,以纸促林、以林养纸,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林(竹)纸一体化工程。以赤水市竹业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竹浆产业,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竹笋、竹沥、竹地板、竹包装板、竹家具板、竹建筑模板等。以遵义、铜仁竹林业资源为依托,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
积极扶持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蜡染、扎染、织锦等民族服装加快发展,培育发展安顺市、铜仁旅游小商品生产的产业集群。鼓励利用天然芳香植物资源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香精香料工业。
扶持发展包装工业,重点扶持食品及其他轻工消费品包装,积极引进和研发保鲜、保质、延长食品寿命的包装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减少非再生性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排放,加强包装物回收利用。
(四)培育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
加快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企业的相对聚集,努力催生并形成高技术产业群。
1、航空航天工业及其他国防科技工业
立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高、新、精、尖项目,大力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供给能力,加速发展以航空航天工业为重点的军工产业经济,在主要产品研制和培育“百亿企业”方面取得突破,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寓军于民、结构优化、组织高效、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贵州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更好地肩负起加强国防建设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统筹发展的重要使命。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民用产品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集中力量研发和生产民用新型航天、航空产品及重大装备,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推进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鼓励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努力保持和扩大汽车零部件、工程液压基础件、新型电池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发挥我省电子元器件方面优势,提高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对国防重点工程项目和配套服务能力,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以现实优势为基础,加大存量资产重组和增量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经济规模,加快建设以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特色数据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建设,增强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能力,扩大上下游产业链和生产规模,培育发展自主创新、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产业积聚群。
加快以新一代数字视听及家电产品、通信终端产品、锂电池及大功率聚合物锂动力电池等为主的视讯产品及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产品、数字视听及家电产品、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电子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信息网络产品为等。
到2010年,力争把存储技术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建设为国家信息产业园区,基本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基地,振华集团、南方汇通、海信等企业成为年销售收入50亿~100亿元企业集团和一批“小巨人”企业,整个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在部分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带,在“十一五”末期信息产业对我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3、装备制造业
依托军工基地和重点骨干企业,发挥“三线”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高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升级换代为突破口,推进企业的联合和重组,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期间,力争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以贵阳城市经济圈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机械、环保机械、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工电器、煤矿安全生产设备、机械基础件及配套件等装备和产品。以遵义为重点,发展铝工业装备、油田装备、金属拉拨设备、起临界萃取装置等。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资产重组,加快整车开发;积极扶持云马客车、特种车生产及扩大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建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4、新材料产业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宏观指导,整合有效资源,以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强化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带的辐射作用,形成“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链和延长材料产业链。建立材料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平台、信息平台、条件平台、人才平台、成果转化企业集群平台和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推进以有色金属合金、电子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持续、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新材料的工业增加值按20%的年增长率递增,到2010年实现全省材料产业年销售额800亿元;培育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规模化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中销售规模达50亿元的3家,超20亿元的达3家,10亿元以上达10家。
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以金属及合金材料、化工材料为代表的传统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及应用、新能源材料及制品、先进陶瓷材料、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重点支持碳化硅泡沫陶瓷材料、动力型绿色锌空电池、安全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镁合金制品等高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重点建设贵阳白云聚合物材料及制品基地、以金属及合金材料为主的遵义钛锰金属材料基地、以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环境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为主的贵阳高新区汇通材料产业基地、南阳磷化工产业基地、以锂电池、高容量聚合物动力电池为主的江南新能源材料基地。
六、主要任务
(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1、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推进“百亿元企业”建设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推动、注重实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通过整合重组、内聚外扩,加快国有骨干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能源、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中,用10年左右时间,分两个阶段组建和培育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10户左右,并使之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能力的龙头企业。第一阶段用5年左右时间(2006年~2010年),形成和组建5户以上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前3年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和组建3~5户“百亿企业”;第二阶段再用5年左右时间(2011年~2015年),再培育形成5~6户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
2、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坚持放小与扶小结合,全面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融资体系和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等四大体系,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就业型、科技型、出口创汇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产品加工型及社会服务型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0户左右。
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档次并重,调整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以资产为纽带,依托优势资源和大企业带动,推动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和专业化协作,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关联、所有制多元化的产业群体。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创新支持体系,提高中小企业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着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创新。发挥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和引导作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规范和扶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探索设立再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开展与开发银行有关中小企业贷款与担保的合作、推动和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建设中小企业特色园区,努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施科技兴工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主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贯彻“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方针,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高技术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促进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及互动,鼓励和支持企业间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势产业、优强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加快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引导企业在我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工艺的技术改造和创新,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突破;依靠科技的优先发展,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发挥企业的创新活力,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结合和实施技术创新项目为切入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R&D)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提高到2.5%。
鼓励和扶持大中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中心,重视和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建立和形成以产学研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同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力争引导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5个省级技术研发和转移中心,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开展创新和成果转化。结合我省实际,围绕工业经济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和筛选推荐机制,积极引导和组织实施100项有重大影响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及转化专项,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和落实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保障全省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管理,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交易平台,构建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
2、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技术改造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在扩大技改投资规模同时,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百亿元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支持电力、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卷烟、现代中药、特色食品等行业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技改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生态立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产业的循环组合、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方面力度,着力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1、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
重点推进煤、磷、铝、电、建材等产业的循环组合,规划建设一批磷煤化工、磷化工、煤焦化工、铝工业、煤电铝一体化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支持贵阳搞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
加快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支持企业打造内部循环链条,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重点发展深加工能力和技术,搞好产业链之间的横向扩张藕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重点大学、研究院所为主的循环经济科学研究体系,以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为主的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及指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突出节能和节水,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
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依法加强电力、煤炭、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以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为重点,大力实施“521”节能降耗工程,使一批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其中大型发电机组供电煤耗达到355克标煤/千瓦时、电解铝综合能耗达到5930千克标煤/吨、水泥综合能耗达到159千克标煤/吨。
支持企业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提高重复利用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清洁能源、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工程。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3、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综合利用率
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强电力、煤炭、化工、冶金、有色、造纸、酿造等重点行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最终处理量,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重点推进烟气脱硫资源化和以粉煤灰、煤矸石、煤泥、黄磷渣、磷石膏、脱硫石膏、钡渣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开发和引进煤层气、大宗工业废弃物、共伴生矿和尾矿渣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六盘水、毕节等高瓦斯矿区,实施“先抽后采”示范工程,利用煤层气发电,到2010年,形成15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
在各中心城市严禁使用实心粘土砖和实心软质页岩砖,大力发展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材料,重点建设瓮福、开阳、贵阳等化学石膏建材基地。积极发展黄磷尾气生产甲酸、甲醇、乙二醇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和磷渣生产微晶玻璃、微细粉体等高端建材产品。
加强磷矿、铝土矿、锰矿等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及中低品位矿的选矿技术研发,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限制用高品位矿石生产低端高耗能产品,淘汰能耗、物耗高的生产工艺和炉型。重点实施开磷利用磷石膏、磷渣填充采空区等项目,防治矿山灾害,提高回采率;支持瓮福磷矿共伴生碘、氟、镁等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4、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
贯彻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在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工业区域内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传统产业清洁生产示范和试点,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产业,建设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推动生产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
5、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重点推进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治理、废水“零”排放、燃煤锅炉除尘脱硫、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等重大、关键环保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发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资源化、节能和工业节水、新能源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装备,环保材料及药剂。支持中小型环保产业企业加强环保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推广。重点培育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示范工程和新技术、新产品。
(四)推动工业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现有产业渗透与融合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一批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企业推广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故障安全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控制。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应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研究开发及设计水平,革新工艺技术,支持装备制造业中重点骨干企业开发、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择优扶持有条件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提高制造标准化、开放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鼓励支持其他加工企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柔性制造系统、以及数控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促进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支持企业运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信息技术,提高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的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企业上网”工程,组织推广成熟软件,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推进企业信息化。择优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鼓励实施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制度的创新。鼓励企业使用商业化会计核算软件,推进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政府信息网络的连接,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
(五)积极促进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等措施,办好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围绕工业发展,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创新服务产品,加快发展以旅游业、流通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促进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依托小城镇,围绕通道工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推动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集中成片发展乡镇工业,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健康发展,引导劳动密集、产品仍有市场的一般加工业有计划地由中心城市扩散或转移到小城镇。
发展乡土特色经济,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民族商品、旅游商品。帮助扶持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工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裕、稳定、优质原料。
七、主要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制定和完善中长期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完善和实施行业发展和区域之间产业开发的功能分区规划。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重要产业和项目的规划管理,以资源定规划,按规划定项目,用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产业、投资、财税、用地、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配套实施。
改善行业指导,加强省域宏观调控。制定实施与我省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标准和原则。加大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力度,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产业,通过制定和严格实施土地、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进行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积极引导高能耗产业结构调整和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布局,控制其盲目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十一五”期间高耗能产业除电解铝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初级产品生产能力;对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执行环保措施好、节能有成效的企业和产品,继续给予支持,引导其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加强和完善经济运行调节。着重加强省级对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调控,继续强化电力、铁路运力等需求管理,努力协调保障重点骨干企业的电力、铁路运输供给。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电定价及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电煤储备制度,完善和落实省内电煤供应保障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三保两挂钩”的铁路运输措施,严格外运车皮调度管理,努力增加非煤物资外运,重点确保高附加值、高利税和出口产品外运。
(二)进一步加大财税、用地、技术进步等政策支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类企业、技术及产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税收、用地等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国家级、省级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和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别重大的项目开发,在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统筹协调全省用地调控指标,依法及时提供项目建设用地。
进一步落实技术进步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对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发展以及国家级新产品和经省认定的新技术、新产品给予扶持。
(三)努力扩大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努力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努力形成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为主、民间投资参与、吸收外商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格局。调整政府投资重点和改革政府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工业发展的导向作用,继续适当增加省级财政对企业技术改造、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特色食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投资调控体系。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产业。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逐步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重点扶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力培育发展资本市场,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改制上市,支持有偿债能力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鼓励企业加速折旧,增加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围绕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继续深化改革,引导和促进工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合理引导企业重组,构建公平竞争的新格局。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合理流动的机制和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继续引导和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推进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分离办社会职能,增强国有骨干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促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推进政企分开,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工业企业面向市场、自主发展。保持现有兼并破产政策的连续性,加大依法破产力度,探索不良债务处置的新途径,逐步建立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
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进一步在土地使用、贷款担保、技改贴息、企业上市、债券发行、社会保障、税收政策等方面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生繁荣。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企业集团,允许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区域特色化方向发展。
实施名牌战略,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加大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全省产业集中度、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鼓励和促进企业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采购和营销管理等各项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资金、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培育发展开放型工业经济
进一步拓宽工业开放领域。进一步向省内外、境内外资本市场开放,除国家明确禁止的领域外,所有领域一律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重点推进省内企业与东西部及境内外企业的大跨度联合、重组、改制,组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路子。打破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鼓励煤电相互参股,推进煤电、铝电和磷电联营,扶持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的出口,逐步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招商引资机制,着重加强泛珠三角,川渝黔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口帮扶城市、六省区市经济技术合作,引导和支持我省企业加强与西部地区优势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和吸引东部等发达地区的内资和外资企业来黔投资、建厂、开发资源及改组改造老企业;积极吸引外资尤其是国外跨国公司参与我省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利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外资,鼓励和促进省内中小企业与境外、国外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加大力度改善工业投资环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特色资源开发的重大工业项目的业主选择,采取公开招标等市场化运作,实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实力谁控股,不论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实行同等待遇。推动开放政策与国际通行规则相协调,健全落实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省内工业发展和扩大开放相互促进、扩展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互动。
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继续搞好开发区建设。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发挥的需要,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科学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加速产业集聚和企业群体的培育成长,促进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突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快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建设,有效改善工业发展条件
继续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工业发展要求,推进铁路网络、航空运输网络和内河航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较为现代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公路、铁路和机场,对外构筑南北东西出省大通道,对内加强资源聚集区与资源加工区之间、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与城镇之间和大中城市之间的通道建设和改造,特别是围绕“西电东送”加快煤炭产区与重点电源点之间公路、铁路建设,确保电煤等大宗物资货畅其流。统筹和加快煤炭、电源电网等重大能源基地建设,抓好能源的供应和调度,保障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加快区域性产权、土地、矿产、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市场的建设,整合商业资源,推动新兴业态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围绕贵州工业发展,按照大工业带动大流通、大流通促进大工业思路,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培育和开发物流服务需求,大力推进流通业结构调整,创新服务产品,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支持贵阳市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积极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推进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以现代物流为基础和运用新型营销方式的工业品批发市场,重点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结合小城镇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强、交易方式先进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鼓励企业和社团自主组建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等中介组织。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分割向市场一体化转变,促进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
(七)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增强工业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着重加快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建立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激励、考核、监督机制,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实现市场化配置企业经营者;继续搞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股权激励等分配方式的试点;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证;加大推行行业技术工种准入制度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持续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培养技术创新带头人,吸引国内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优秀博士后和海外留学人员到我省考察和进行咨询服务,运用现代通信手段和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服务;引导和支持贵阳等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充分利用其技术密集、设施完备、政策优惠的有利条件,吸引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健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政府出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再就业救助对象。鼓励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妥善分流人员,安置下岗职工及企业富余人员,实现稳员增效。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改善劳动关系。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业,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城镇社区组织建设力度,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的社会化。
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实行行政公示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政企分开,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搞好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和“三乱”等问题,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清理并取消各地和各行业中阻碍商品流通的制度规定,放宽市场准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引导和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诚信为基础、产权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着力抓好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按照统一、精简、务实、高效的原则,规范政务管理,完善政务监察制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立运转协调、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第五篇: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
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
(二OO五年十二月)
乙烯工业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三大合成材料及有机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领域。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乙烯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带动了精细化工、轻工纺织、汽车制造、机械电子、建材工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众多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为促进乙烯工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的方针,在认真总结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经验教训,分析研究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特编制《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作为指导“十一五”乙烯工业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乙烯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世界乙烯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4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11290万吨,产量10387 万吨,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乙烯工业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周期性变化。1988~1995年乙烯工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世纪之交,受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政治、经济事件的持续影响,乙烯工业增速放缓。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势强劲,乙烯工业呈现产能趋紧,价格回升,效益上扬的势头。乙烯工业日趋走向成熟。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进入产业成熟期。发展中国家正处于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升级换代时期。中东等地产油国逐步成为产业发展新兴力量。
乙烯工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日趋明显。跨国公司加快了以兼并重组、突出核心业务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对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控制,在生产、贸易、直接投资、技术开发和转让方面占主导地位。园区化模式成为发展主流。主要乙烯生产国园区化比重高达50%以上,以提高资源和公用设施利用率,降低建设投资和经营成本。
乙烯工业发展重点逐步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欧美地区乙烯需求增长缓慢。亚洲,特别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乙烯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产业发展主要目标市场。技术是乙烯工业竞争力核心。开发新技术,提高竞争能力;推出新产品,赢得市场先机;拥有新专利,抢占技术制高点;制定新标准,获取贸易主动权,已成为行业竞争主要手段。
(二)我国乙烯工业现状
我国现有16家乙烯生产企业,18套装置。2004年生产乙烯627万吨,居世界第3位;五大类合成树脂1530万吨,居世界第5位;六种合成橡胶129万吨,居世界第4位;五种合成纤维1043万吨,居世界首位。2005年生产乙烯755万吨。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成功开发出大型乙烯裂解炉、聚丙烯、丙烯腈、重质原料催化热裂解、SBS弹性体等成套技术,部分专用设备实现了国产化。“三剂”基本立足国内,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型乙烯工程建设由成套引进,转为仅引进工艺包和部分关键设备;由国外总承包转为国内自行设计、采购和组织建设。
石油石化行业改革重组使企业资产结构趋于合理,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经营管理走向规范,竞争能力逐步提高。民营企业投资行为日趋活跃,投资领域向上中游不断延伸,逐步成为产业发展新生力量。
乙烯工业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近期陆续建成南京扬巴、上海赛科和广东惠州三大乙烯工程。经过 “十五”的努力,乙烯工业生产规模、技术装备、设计施工、经营管理水平登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具备“以我为主”发展的能力。
(三)我国乙烯工业面临的问题
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虽然乙烯工业发展较快,但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仅乙烯自给率由1990年的78%下降到43%。而且产品档次低、品种牌号少。
综合竞争能力不强。乙烯工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落后于国外水平。同类乙烯装置平均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27%;高附加值产品收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4个百分点;总体技术水平比国外落后约10年。
原料瓶颈日趋凸显。化工轻油是乙烯生产主要原料。受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我国乙烯及化工轻油需求增速高于成品油。而化工轻油与成品油产出比受到炼油
工业制约。乙烯工业原料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经营管理仍显粗放。乙烯工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国际水平的1/8,装置运转周期仅为国际水平的1/2。入世后,乙烯工业继续面临跨国公司技术、资金、服务和本土化战略的挑战。
二、乙烯需求预测
(一)世界乙烯需求预测
1980~1995年,世界乙烯需求年均递增4.7%。1996~2004年,年均递增不到4%。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乙烯需求增速逐渐加快,年均增速达到4.3%,预计2010年需求量上升到13346万吨,增量主要在亚洲地区。
(二)我国乙烯需求预测
过去15年,我国乙烯消费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当量消费量年均递增16.1%;同期GDP年均增长9.3%,弹性系数1.7。“十一五”期间,乙烯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规划后期乙烯需求增速将逐步放缓。
从需求结构看,合成树脂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消费比重逐步提高。合成纤维因近十年消费增长较快,今后需求增速将有所放慢,但丙纶、氨纶及特种纤维的需求增速加快。合成橡胶将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三、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乙烯工业整体市场竞争力和尽可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采取“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发展模式,加快乙烯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实现资源、规模、效益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一是扩大原料来源,加强资源优化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多渠道、多品种进口资源,弥补乙烯生产原料不足。加强油气田伴生轻油、凝析油等资源综合利用;整合炼油化工资源,实施区域优化配置;大力开发和实施化工轻油增产或节约替代技术;积极推广重质原料制乙烯和丙烯技术,拓宽乙烯原料来源。推动循环生产技术开发和实施,积极采用节能、节水、降耗的新技术、新装备,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水循环利用,实
现清洁、高效、安全生产。大力提倡废旧塑料和轮胎回收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继续实施以扩能降耗和提高竞争力为主的改扩建
以资源最优化、产品市场化、投资节约化和效益最佳化为原则,继续对现有大型乙烯企业实施扩能降耗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改扩建。对中型乙烯装置实施以消除“瓶颈”为主的技术改造,发展特色产品,提高综合竞争力。
三是采取园区化模式发展乙烯工业,推进炼油化工一体化布局
新建乙烯要与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紧密结合,采取园区化发展模式,统筹考虑“产品项目、物流传输、公用辅助工程、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等五个一体化。
四是加快技术创新和装备国产化步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密切跟踪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基础性或共性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自主创新研究,增加科研费用投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科研、设计、企业间以及与装备制造业的联合,提高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五是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统筹兼顾中西部地区的乙烯工业布局
通过现有企业改扩建和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乙烯产业区。结合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启动中西部地区乙烯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六是加快资产重组和业务交换,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打破地域分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企业间的资产重组和业务交换,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新技术、新品种的联合开发。调整产品结构,突出核心业务,推动乙烯工业向品牌化、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发展目标
我国乙烯需求增长较快,但受原料供应、技术装备、建设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全部自给难度较大。乙烯工业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科学确定发展目标。企业平均规模提高到58万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产业布局
一、是“十一五”期间,对茂名石化等企业进行第二轮改扩建,使其生产规模达到80万吨级以上;对上海石化等企业进行第三轮改扩建,使其生产规模达到百万吨级。对现有中型乙烯装置实施消除瓶颈的技术改造,优化技术经济指标,突出产品结构,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对抚顺石化等中型乙烯企业进行较大规模改扩建,使其生产规模接近100万吨级。到2010年,通过改造或扩建现有企业,增加乙烯生产能力438万吨。
二、是新建南海石化等七大乙烯工程,增加乙烯产能620万吨。2010年,形成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大乙烯产业区,产能占到全国60%以上。同时在新疆、甘肃、四川、湖北等中西部地区建成大型乙烯生产基地。
三、是加快乙烯生产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进程,改变乙烯原料单一的状况,努力扩大原料来源。抓好沈阳蜡化重质原料催化热裂解制乙烯、丙烯的工业化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根据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情况,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适时布点建设。
继续做好乙烯等装置成套工艺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工作,不断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本地化,带动和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四、政策与措施
(一)实行炼油化工一体化方针,优化原料配置,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乙烯工业的发展要充分依托现有炼厂和新建炼油项目,坚决贯彻炼油化工一体化方针。优化系统内外原料配置,努力实现轻质化、优质化和均质化。积极开拓国外资源,鼓励企业到原料产地独资或合资建厂。建立储运先进、供销灵活、稳定可靠的原料渠道,降低乙烯原料价格和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积极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优化利用好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原料资源。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技术装备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
乙烯工业要把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放到突出位置,逐步提高科研开发投入,努力提升技术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乙烯工业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重点突破,跨越发展。调整结构,转换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提倡企
业、公司间联合攻关,促进全行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多种所有制产业格局的建立
继续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乙烯工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资金投向,促进乙烯工业多种所有制产业格局的建立。充分发挥乙烯工业带动作用,统筹兼顾相关产业的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全面提升产业规模、资源利用、安全环保水平
为保证国内石化产业安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防范和化解产业布局、资金筹措、原料供应以及安全环保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乙烯工业严格实行准入制度。
1、乙烯项目建设要符合产业布局和“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发展要求。
2、新建乙烯项目原则上要依托现有大型炼油企业,实行炼油化工一体化。乙烯项目业主原料自给能力必须达到75%以上。
3、新建乙烯项目单线规模达到80万吨级以上。乙烯下游石化装置应具有世界级经济规模。
4、乙烯以及下游石化装置必须选择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能耗物耗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能够适应出口要求,安全环保必须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
5、乙烯项目投资方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现有企业净资产必须超过乙烯项目出资额度,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
6、新建乙烯项目资本金必须达到1/3以上,现有乙烯企业改扩建项目资本金必须达到40%以上。
7、中外合资乙烯项目,外商必须拥有主要装置先进技术或原料供应能力,中方相对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