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案手记7-7(6):特大旧村改造项目(2010年7月17日)
办案手记7-7(6):特大旧村改造项目
(2010年7月17日)
发表时间:2010-7-17 18:01:00 阅读次数:458
所属分类:手记书稿
附件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行政复议裁决书
国复[2007]49号
申请人:张国其等12人
地址: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被申请人:浙江省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吕祖善
省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1号
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作出的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依照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于2007年2月15日向国务院申请最终裁决,本机关已经依法受理并审查终结。
申请人请求:撤销被申请人2006年12月28日作出的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申请人称: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关于“申请人所在村由奉化市人民政府批准‘撤村建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的规定,奉化市人民政府已批准该村原集体土地转登为国家所有”的认定没有法律依据。
被申请人答复称: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主要理由是:
1、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将商住用地采用划拨的供地方式逐级上报审批,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同意”的批复,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因此,撤销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准划拨2 2.9659公顷国有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2、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只是对奉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批准“撤村建居”和“土地转登”行为在事实上进行客观表述,没有对其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合理作出评判,并非申请人所说的“认定”。
经本机关审理查明:
2004年5月19日,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政府根据奉化市锦屏街道办事处《关于长汀村实施撤村建居的请示》(奉锦办[2004]31号),作出了《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长汀村行政村建制建立社区居委会的批复》(奉政发[2004]20号),同意撤销长汀行政村建制,建立长汀社区居委会,保持原有区域范围。
2004年5月24日,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向奉化市人民政府提交了拟将长汀村集体土地转登为国有土地的报告,5月25日奉化市人民政府批准了该报告。
2004年5月10日,奉化市发展计划局根据市土地流转中心《关于要求办理长汀村旧村改造地块开发立项的请示》,作出《奉化市发展计划局关于同意市土地流转中心开发长汀村旧村改造地块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奉计投[2004]63号),同意开发长汀村旧村改造地块,1 总用地面积22.9659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03674平方米,用途为商住用地。
2004年5月28日,奉化市国土资源局编制了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奉土字[2004]第021号),并附具了相关材料逐级上报浙江省人民政府审批。在其编报的供地方案中,土地用途为商住,供地方式为划拨。同年7月23日,被申请人作出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文,批准划拨22.9659公顷国有土地作为商住用地。
申请人对被申请人作出的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准划拨22.9659公顷国有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被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于2006年3月30日向申请人发出了受理通知。受理该案后,被申请人组织有关部门、奉化市人民政府会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申请人反映的问题进行反复协调。因协调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被申请人于2006年12月28日作出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撤销了其作出的浙土字[A2005]第20l00号批文。
前述各项事实,有下列证据予以证明:
1、奉化市锦屏街道办事处《关于长汀村实施撤村建居的请 示》(奉锦办[2004]31号)。
2、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长汀村行政村建制建立 社区居委会的批复》(奉政发[2004]20号)。
3、奉化市发展计划局《关于同意市土地流转中心开发长汀 村旧村改造地块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奉计投[2004]63号)。
4、奉化市人民政府“变更土地登记审批表,(编号50)。
5、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合同编号035)。
6、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
7、奉化市人民政府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一方案”(奉土字[2004]第021号)。
8、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查意见表(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
9、奉化市建设用地审查意见表([2004]021号)。0、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
本机关认为:
申请人提出的被申请人对奉化市人民政府批准“撤村建居”和“土地转登”行为的认定没有法律依据的问题,被申请人已经作出说明。被申请人作出的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的结论只是“撤销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7月23日所作的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准划拨22.9659公顷国有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并未认定奉化市人民政府批准“撤村建居”和“土地转登”行为。申请人据此要求撤销该行政复议决定,理由不能成立。申请人反映的相关问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向有关机关提出。
同时,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关于“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的规定和《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三)项关于“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错误的应予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规定,被申请人作出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撤销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准划拨22.9659公顷国有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内容适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本机关裁决如下:
维持被申请人作出的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
本裁决为最终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行政复议专用章
二00七年八月十四日
附件6: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5)甬行终字第162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孝康,男,1933年2月12日出生,汉族,奉化市人,农民,住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召良,男,1968年8月10日出生,汉族,奉化市人,农民,住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特别授权代理),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徐利平(特别授权代理),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奉化市国土资源局,住所地奉化市中山西路16号。
法定代表人汪德,男,局长。
委托代理人方善康(特别授权代理),浙江锦屏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印明(特别授权代理),男,43岁,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干部,住奉化市锦屏街道中山西路16号。
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经济合作社,住所地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法定代表人张善明,男,该社主任。
委托代理人何琳(特别授权代理),浙江嘉丰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原告张海忠,男,1940年10月13曰出生,汉族,奉化市人,农民,住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张孝康、张召良因征地拆迁行政许可一案,不服奉化市人民法院(2005)奉行初字第4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在审理期间,由于出现法定情形,本院于2005年12月9日裁定本案中止诉讼,2007年11月14日恢复审理并公开开庭,上诉人张召良及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上诉人奉化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代理人方善康、被上诉人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下简称长汀村)经济合作社的委托代理人何琳等出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认定,2004年下半年,第三人长汀村经济合作社因拆村建居进行旧村改造,持有关部门批复给奉化市土地流转中心的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向被告奉化市国土资源局申请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被告于2004年7月20日向第三人颁发了奉土资拆许字(2004)第1号征地拆迁许可证。同年11月1日,被告批准延长拆迁期限至2005年l0月底。在案件审理中,被告向法院补交了有关部门批准给拆迁人的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 3 划批准文件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对该拆迁征用地块的建设用地批文等材料。
原审法院认为,本案第三人长汀村经济合作社向被告奉化市国土资源局申请核发征地拆迁许可证时,未提供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等材料。被告作为征用土地房屋拆迁的主管部门,应依法定程序审查拆迁人申请时材料是否齐全、条件是否具备,虽然被告对于申请手续以形式审查为主,但在当时缺乏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等必备资料的情况下核发征地拆迁许可证,显属不妥。但在案件审理中,被告提供了有关部门及上级人民政府补办和批准的建设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用地批文等证据材料。基于长汀村撤村建居旧村改造的拆迁是一项利民的实事工程,且被告已提供了上述相关证据材料,撤销已颁发的征地拆迁许可证已无实际意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张孝康、张海忠、张召良关于撤销被告奉化市国土资源局于2004年7月20目向长汀村经济合作社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
上诉人上诉理由:被上诉人颁发拆迁许可证违反了《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长汀村经济合作社提供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建设单位均为奉化市土地流转中心,且申领许可证时,未提供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原审判决对该事实虽予认定但未判决撤销,上诉人已对被上诉人补办的省政府批文另案起诉。上诉请求撤销原判,撤销被上诉人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的行为。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供的证据有:原告的身份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以证明其具备原告主体资格及仍持有集体土地使用证的事实。
被上诉人奉化市国土资源局答辩称,核发征地拆迁许可证属其法定职责,核发的征地拆迁许可证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供了《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土资发(2003)117号《关于撤村建居集体土地权属处置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依据及三组证据。第一组证据系在法定举证期限内提供:
1、奉化市发展计划局2004年5月10日作出的奉计投(2004)63号立项批复;
2、奉化市规划局2004年5月24日颁发的(2004)浙规(地)证0130061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奉化市人民政府奉政发(2004)20号“关于同意撤销长汀村行政村建制建立社区居委会的批复”;
4、《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拆迁安置补偿实施细则》;
5、奉化市人民政府变更土地登记审批表;
6、房屋拆迁委托合同一份;
7、征地拆迁许可证及延长拆迁期限审批存根各一份。第二组证据在2005年4月11日提供:
1、奉化市发展计划局2004年3月23日作出的奉计投(2004)30号批给奉化市锦屏街道办事处的立项批文;
2、奉化市规划局2005年4月11日作出的(2005)浙规(地)证0230009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单位为长汀村经济合作社。
3、宁波洛兹置业有限公司支付的长汀村旧城改造挂牌保证金收据。第三组证据在2005年7月27日提供:
1、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一方案”、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文;
2、2005年7月23日奉化市人民政府签发的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被上诉人长汀村经济合作社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庭审中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中上诉人向本院提交了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年12月28日作出的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国务院2007年8月14日作出的国复(2007)49号行政复议裁决书,以证明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准划拨22.9659公顷国有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已被 4 撤销。被上诉人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向本院提交了浙江省人民政府2007年9月17日作出的浙土字G[200]0465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同意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土地使用权86442平方米,项目名称为长汀村地块挂牌出让建设用地;2007年9月9日作出的浙土字G[2007]0480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以划拨方式向奉化市锦屏街道办事处供地11.7232公顷,项目名称为长汀村旧村改造安置建设用地项目;以证明建设项目用地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对本案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苯院认证如下: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供的证据能证明其与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本院予以采信。被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供的第一组证据,上诉人虽对部分证据的合法性提出异议,但对证据的真实性并无平议,本院认为该组证据能证明被上诉人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的一个事实过程;被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供的第二组证据虽形成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前,但被上诉人未在法定举证期限内提供,依法不能作为定案证据。陂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供的第三组证据及二审中提供的省人民政府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均系相关行政机关在法院诉讼阶段作出,依法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但能证明相关行政机关曾作出一系列行政行为的事实;对上诉人在二审中提供的浙江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及国务院行政复议裁决书,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新的证据”要求,可以作为定案证据。
根据可定案证据,本院确认以下事实:
2003年l2月31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作出浙土资发[2003]117号《关于撤村建居集体土地权属处置的意见》,提出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且连年土地被征用而剩余计税农地不多的农村建制,经依法批准予以撤销村建制,建立城市居民社区建制,全部成员转为城市居民的,在参照征地补偿标准对原村集体所有计税土地进行补偿的基础上,可将其它土地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直接转登为国有土地。2004年5月10曰奉化市发展计划局作出奉计投(2004)63号“关于同意市土地流转中心开发长汀村旧村改造地块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批复对象:是奉化市土地流转中心,主要内容为:“同意市土地流转中心开发长汀村旧村改造地块,总用地面积229659平方米,用途为商住用地,项目前期投资为16895万元,所需资金自筹解决,项目占2004年度房地产建设规模,需征地。地块上部建筑需另行报批,项目批文有效期为12个月,自2004年5月起至2005年5月止。2004年5月19日,奉化市人民政府作出奉政发(200)2 0号“关于同意撤销长汀村建制建立社区居委会的批复”,同意撤销长汀行政村建制,建立长汀社区居委会,保持原有区域范围。2004年5月24日奉化市规划局向奉化市土地流转中心核发(2004)浙规(地)证0230061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单位是奉化市土地流转中心,用地项目名称:长汀村旧村改造,用地面积约344.79亩。2004年5月25日奉化市人民政府在载明土地使用者为奉化市土地流转中心的“变更土地登记审批表”中,就长汀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由奉化市流转中心直接办理国有土地登记手续的报批内容中,签署“同意”。2004年7月16日长汀村村合作社与奉化市房屋拆迁办公室签订房屋拆迁委托合同,委托内容为旧村改造。2004年7月20日被上诉人向长汀村经济合作社颁发奉土资拆许字(2004)第l号征地拆迁许可证。2005年7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文,批准划拨22.9659公顷国有土地作为新建长汀村的商住用地。同日奉化市人民政府签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批准机关为奉化市发展计划局,土地 5 使用权人为奉化市土地流转中心,建设项目名称为:新建,土地位置为长汀村,批准土地面积22.9659公顷。后上诉人对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文先后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申请复议及裁决。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年12月28日作出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撤销了浙土字[A2005]第20100同意划拨22.9659公顷国有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国务院2007年8月14日作出国复(2007)49号行政复议裁决书,维持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
根据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本院围绕本案争议焦点分析如下:
一、被上诉人奉化市国土资源局是否具有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的职权。
本案中长汀村撤村建居所涉的土地原属村农民集体所有,奉化市人民政府虽作出了《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长汀村行政村建制建立社区居委会的批复》,同意将长汀村集体土地转登为国有,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将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地应通过土地征用补偿的方式。在本案所涉土地征地补偿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不能依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直接进行房屋拆迁。被上诉人提供的规范性文件依据是2001年2月1日施行的《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该办法中规定: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按批准的规划进行城市建设需要征用集体所有土地而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以及安置、补偿等事宜,应当遵守该办法。建设单位或个人需要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由当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核发征地拆迁许可证。该法规将集体土地征用及地上房屋拆迁的程序合二为一,相关条文并不与上位法抵触。至2006年10月1日废止。而本案的征地拆迁许可证发放时间是2004年7月20日,因此,该法规可以作为被上诉人行政执法依据,应认定被上诉人具有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的职权。上诉人在庭审中认为应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拆迁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二、被上诉人奉化市国土资源局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建设单位需要拆迁房屋及附属物,应当持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和拆迁计划、拆迁方案等,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本案中被上诉人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时,建设单位长汀村经济合作社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所持的建设项目及建设用地规划批文中用地单位又不一致,一审中被上诉人虽提供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土地:划拨批文,但该批文系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才取得,并已被依法撤销。二.审中提供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系诉讼期间取得,同样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因此,被上诉人奉化市国土资源局颁发征地拆迁许可证不符合法定条件。
本院认为,被上诉人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在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经济合作社未取得建设用地等批准文件的情况下颁发奉土资拆许字(2004)第1号征地拆迁许可证的行政行。为违反了《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原审法院在判决中认定被上诉人缺乏建设用地批准文件而核发征地拆迁许可证的行为“显属不妥”、并采信部分被上诉人在诉讼阶段取得的证据与法律不符,本院予以指正。但鉴于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撤村建居工程早已启动,并已建造部分安置用房,一些村民房屋已被实际拆除等待回迁,因此,原审判决认为本案拆迁是一项利民实事工程,对上诉人请求撤销征地拆迁许可证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并无不当。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 6 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80元由上诉人张孝康、张召良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王 文 燕 代理审判员
陈 信 根 代理审判员
王 敬 海 二OO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书
记
员
王
静(代)
附件7:
浙江省人民政府 行政复议决定书
浙政复决字[2009]82号
申请人:张靖华等12人,住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代表人:张召良,男,1968年8月1O日出生,汉族,住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被申请人:浙江省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吕祖善,省长。
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村民张靖华等12人不服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9月17日作出的浙土字G[2OO7]--65号同意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6442平方米的具体行政行为,向本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本机关依法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称:2OO7年12月14日,申请人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中获知被申请人所作的同意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6442平方米建设用地项目的浙土字G[2O07]--O465号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作出的上述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一是涉案土地是集体土地,申请人至今还持有合法有效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二是涉案土地虽由奉化市人民政府登记为国有土地,但该行为属于重大明显违法,是无效的行政行为,被申请人据此认定涉案土地属于国有土地是错误的;三是即使涉案土地确实已经转为国有土地,被申请人出让前,也必须首先向申请人收回土地使用权,直接批准出让没有法律依据。
经审理查明:为实施旧村改造,申请人所在的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于2004年5月15日就撤村建居事宜召开村户主大会进行表决,通过实施撤村建居的决议。同年5月19日,根据锦屏街道办事处奉锦办[2004]31号《关于长汀村实施撤村建居的请示》,奉化市人民政府作出奉政发[2004]20号《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长汀村行政村建制建立社区居委会的批复》。同年5月25日,奉化市人民政府批准将长汀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并办理国有土地登记手续。同时,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参照征地补偿标准作了补偿,并以土地出让金返还形式对宅基地作了补偿。2004年5月28日,奉化市国土资源局编制了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奉土字[2004]第021号),并附具了相关材料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其编报的供地方案 7 中,土地用途为商住,供地方式为划拨。同年7月2 日,省人民政府作出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文,批准划拨22.9659公顷国有土地作为商住用地。与申请人同村的张国其等12人不服该批文,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006年12月28日,省人民政府作出浙政复决字[2006]153号行政复议决定,认定“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将商住用地采用划拨的供地形式逐级上报审批,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同意'的批复,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撤销了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文。2007年2月15目,张国其等12人不服此行政复议决定,向国务院申请裁决。2007年8月14日,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维持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浙政复决字[2006]53号行政复议决定。
在对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文行政复议过程中,奉化市公安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农林局、房地产管理局、锦屏街道办事处于2006年11月10日联合发出通告,对原长汀村经依法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宅、村办企业及公益事业用地)和房屋,由市国土、房管部门收回并注销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
浙土字[A2005]第20100号批文被撤销后,奉化市人民政府即组织重新办理供地报批手续。2007年1月9日,奉化市发展和改革局以奉发改投[2007]5号作出《关于同意调整长汀村旧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建设项目的批复》。同目,奉化市规划局就长汀村拆迁安置住宅项目颁发了(2007)浙规(地)证0230131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准用地红线范围内86442平方米用地。同年1月16日,奉化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编制了(奉)土字[2007]第01号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一方案”,并逐级上报审批。同年9月17日,省人民政府作出浙土字G[2007]--0465号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同意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6442平方米。
以上事实,有长汀村户主大会决议,奉锦办[2004]31号《关于长汀村实施撤村建居的请示》,奉政发[2004]20号《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长汀村行政村建制建立社区居委会的批复》,变更土地登记审批表,长汀村经济合作社出具的确认书,奉化市公安局等六家部门联合发出的通告,奉发改投[2007]5号《关于同意调整长汀村旧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建设项目的批复》,(2007)浙规(地)证0230131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一方案”,浙土字G[2007]--0465号批文等证据证实。
本机关认为,奉化市人民政府批准长汀村撤村建居后,将该村原集体土地转登为国家所有。省人民政府作出浙土字G[2007]--0465号批准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符合《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审批权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决定如下:
维持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9月17日作出的浙土字G[2007]--0465号同意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6442平方米的具体行政行为。
申请人如不服本决定,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之目起15日内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浙江省人民政府
二OO九年七月十三日
附件8: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2009)浙杭行受初字第24号
起诉人张召良,男,1968年8月10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起诉人张涨华,男,1948年5月26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起诉人丁芝燕,女,1943年10月19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起诉人张邦彦,男,1950年2月15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起诉人张永江,男,1975年6月23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起诉人张永芳,女,1978年6月24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起诉人张阿康,男,1953年12月20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起诉人张水意,女,1965年8月18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起诉人王亚意,女,1955年10月9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诉讼代表人张召良,男,1968年8月10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诉讼代表人张涨华,男,1948年5月26日出生,汉族,住浙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诉讼代表人张阿康,男,1953年12月20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起诉人张召良等9人于2009年7月23日以浙江省人民政府为被告具状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起诉人诉称:2007年9月1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浙土字G[2007]--0465号《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批准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6442平方米,用于“锦屏街道长汀村地块挂牌出让建设用地项目”。起诉人认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不合法。涉案地块土地性质是集体土地,起诉人拥有部分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并持有合法有效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2004年5月25日奉化市人民政府将涉案土地登记为国有,但这一行为属于重大明显违法,是无效的行政行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据此认定涉案土地属于国有土地,显属错误。2007年12日30日起诉人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2009年7月13 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浙政复决字[2009]82号行政复议决定,维持了涉案行政行为。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浙土字G[2007]--0465号《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
本院认为,起诉人所诉的浙土字G[2007]--0465号《浙江省建设用地意见书》与起诉人不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起诉人不具有原告诉讼主体资格。因此,起诉人的起诉不符合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立案条件。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对张召良等9人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上诉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李晓丽 代理审判员
王
宓 代理审判员
梁
琦 二OO九年七月三十日 书
记
员
朱
李
附件9: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2009)浙行受终字第113号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张召良,男,1968年8月10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张涨华,男,1948年5月26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丁芝燕,女,1943年10月19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张邦彦,男,1950年2月15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张永江,男,1975年6月23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张永芳,女,1978年6月24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张阿康,男,1953年12月20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张水意,女,1965年8月18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上诉人(原审起诉人)王亚意,女,1955年10月9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诉讼代表人张召良,男,1968年8月10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诉讼代表人张涨华,男,1948年5月26日出生,汉族,住浙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诉讼代表人张阿康,男,1953年12月20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起诉人)浙江省人民政府。
上诉人张召良等9人因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行政争议一案,不
服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浙杭行受初字第24号行政裁定,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查,上诉人张召良等9人以浙江省人民政府为被告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称:2007年9月1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浙土字G[2007]0465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批准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6442平方米,用于“锦屏街道长汀村地块挂牌出让建设用地项目”。起诉人认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不合法。涉案地块土地性质是集体土地,起诉人拥有部分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并持有合法有效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2004年5月25日,奉化市人民政府已将涉案土地登记为国有土地,但这一行为属于重大明显违法,属无效行政行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据此认定涉案土地属于国有土地,显属错误。2007年12月30日,起诉人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2009年7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浙政复决字[2009]82号行政复议决定,维持涉案行为。请求判令撤销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的G[2007]0465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
原审裁定认为:起诉人所诉的浙土字G[2007]0465号《浙江省建设用地意见书》与起诉人不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起诉人不具有原告诉讼主体资格。因此,起诉人的起诉不符合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立案条件。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裁定对张召良等9人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上诉人张召良等9人上诉称:涉案地块土地性质是集体土地,起诉人拥有部分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即使奉化市人民政府以撤村建居为由,将涉案土地登记为国有土地,但这一行为属于重大明显违法,属无效行政行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据此认定涉案土地属于国有土地,显属错误。即使浙江省人民政府提供了证明涉案土地己经转变为国有的证据,这些证据只有经过庭审质证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退一步说,即使涉案土地是国有土地,上诉人与本案也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为上诉人拥有土地使用权,,就算上诉人没有土地使用权,尺是实际使用权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土地实际使用人对行政机关出让土地的行为不服可否作为原告提起诉讼问题的答复》([2005]行他字第12号)的规定,也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原审裁定不予受理,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撤销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浙杭行受初字第24号行政裁定,指令原审法院立案受理。
本院认为,根据上诉人的诉称及提供的材料,奉化市人民政府已于2004年5月25日将涉案土地由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并办理了国有土地登记手续。浙土字G[2007--0465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审批的对象是国有土地,上诉人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的该审批行为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张召良等9人的起诉不符合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理条件,原审裁定不予受理并无不当。上诉人张召良等9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六十一条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九十七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
判
长
潘 勤 荣 代理审判员
沈 小
云 代理审判员
徐 乐 盛 二OO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书
记
员
董
东
最后修改时间:2010-7-18 16:52:00 【收藏本日志】
第二篇:旧村改造项目申请报告
关于柏林庄办事处小埠顶村旧村改造
项目的申请报告
市政府:
现将我处小埠顶村旧村改造项目的申请报告如下: 柏林庄办事处小埠顶村距市中心5公里,位于办事处驻地南500米处,属于城郊村,村庄人口1037人,户数273户。旧村改造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项目位于村西,村中心大街南老区。老区现有民房46栋,占地面积40亩,全部为40-50年代所建的泥坯或青砖黑瓦房屋,年久失修,土地利用率低,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绿化等各类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较差。
1、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旧村改造项目总规划用地9900平方米(约合15亩),计划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标准的旧村改造住宅总面积为6480平方米,项目由3栋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及其他公建设施组成,总层数4层,住宅层数3层,住宅户数72套,规划居住人口288人,住宅楼地上车库(储藏室)72个。绿化率39%,旧村改造住宅小区按照普通民宅设计,交通便利,功能齐全。
2、建成后对社会及村庄影响:(1)节约土地,改造前旧区占地40亩,改造后占地15亩,走土地集约化道路。(2)增加农民收入,节约的25亩土地将用于复垦,建设蔬菜大棚,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75余万元。(3)进一步推进旧村改造,一期共能建成128户,将原拆迁的46户安置完毕后,剩余的房屋将用于二期的拆迁安置,将村北片区的房屋进行改造,实行先安置后拆迁的方式进行。
3、投资成本及成本估算:(1)该村属于部分拆迁,计划拆迁40亩,可复垦成耕地25亩。收益25亩×10万元∕亩=250万亩。复垦土地用于建设蔬菜大棚每年收益25亩×3万元∕亩∕年=75万∕年。(2)安置成本估算:房屋建筑成本6480平方米×0.1万元∕平方米=648万元
(3)配套设施成本估算:电力设施2万元,供水设施1万元,排水设施2万元,小区绿化2万元,共计7万元。
综上所述,旧村改造能促使农民非农化,通过合理的规划进行旧村改造,使更多的农民转到二、三产业上来,在解决我市未来发展空间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解决郊区城市化问题以及农民非农化问题,因此该村旧城改造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特向市政府申请立项,望给予支持为感。
以上申请当否,请批示。
柏林庄街道办事处
2012年4月
第三篇:旧村改造项目合作协议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
法定代表人
合作协议
双方经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就合作投资(以下统称项目用地)旧城镇改造项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供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作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以下简称为本项目);
2、项目基本情况:
(1)地理位臵:;
(2)面积约为㎡;
(3)土地登记权利人:,国土证号(国土证面积㎡),最终改造面积以国土局信息科出的红线图内红线面积为准.;
3、项目用地现状:
(1)厂房用地㎡,办公用地:㎡
(2)出租、使用情况:上述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由甲方实际管理并占有、享有土地权益。;
第二条 投资额和投资方式
1、本项目预算投资总额:人民币大写:元(小写:¥元)。
2、各方投资分别:
(1)甲方投资人民币大写:元(小写¥);乙方投
资人民币大写元(小写:¥)。
(2)本次投资交付日期为:年月日,逾期出资按每月%支付违约金。
3、投资方式:以项目用地为基础进行三旧改造,开发商品房销售。
4、履约保证金:甲方向乙方支付履约保证金共计人民币:(大写)叁佰万元整(¥3,000,000元),于本协议签订后的个工作日内汇入乙方指定的银行帐户。
5、乙方承诺自项目审批手续完成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将上述退还予甲方(不计任何利息)。
第三条利润分配
1、甲、乙双方约定本项目建成后,利润分配实行税后分利的原则,即依法缴纳各项应缴纳的税务费用后,按下述例分配:甲方:%;乙方:%。
2、甲方向乙方承诺,乙方在本项目建成之后可获得不低于人民币大写:叁仟万元(小写:¥30,000,000元)的税后净利润。
第四条合作方式
1、双方协议以的合作方式开展本项目
(1)甲乙双方共同合作实施三旧改造计划,双方按照合作协议履行义务、享有权益。
(2)以甲方名义进行三旧改造项目,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开发建设,乙方负责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双方按照委托开发协议享有权益,履行义务。
(3)甲乙双方以联合建房方式实施三旧改造计划,双方按照联合建房协议履行义务、享有权益。
(4)双方商定的其他方式:。
2、乙方负责制定本项目的改造实施方案,该方案应当符合城中
村改造专项规划和区域城市功能的要求,以及城中村改造综合用地专项规划指标,统筹考虑村民安臵、环境风貌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甲方上报的改造方案应确定乙方为本项目的改造主体。
本项目改造方案中涉及的数据计算、分析测算、规划指标等设计项目开发的技术章节均由方主导编制,其他章节由方主导编制。
3、市城改办批复通过本项目的改造房后,甲方与乙方按照双方在改造方案中确定的基本条件签署本项目的全部法定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相关合同协议、会议纪要、证明文件等)。
4、双方按照本项目的法定文件及政府法律、法规、政策合作实施本项目的拆迁、安臵、开发、建设及销售等各项工作。
第五条权利义务
1、本项目以双方公司联合体的形式开展,甲方承诺乙方在该项目所占股权比例至低为25%。
2、双方商定本协议签署后,由乙方负责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用地的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同时办理项目用地的土地证书、完善项目用地的改造手续等,甲方协助乙方办理并提供申报所需相关材料。
3、为本项目办理所需的各类行政审批手续,甲方必要时应按乙方要求出具相应的书面委托。
4、在申报项目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方承担。
5、严格执行政府主管部门及政府文件对双方所确定的应尽义务;因一方违反前述规定义务时由责任方自行承担全部相应责任。
第六条 违约责任
1、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导致另一方因此遭受经济损失时,违约方全额赔偿守约方的经济损失并按该损失额的%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
2、若本旧城镇改造项目因政府主管部门未予审批通过,甲乙双
方应书面性签署补充合同暂时终止本协议的履行。
第七条 协议说明
本协议系甲乙双方就合作项目所订立的框架性协议,为保证合作项目的顺利完成,甲乙双方在本协议订立后还需根据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签署一系列具体合同、协议、会议纪要或其他形式的文件(以下简称为“具体文书“),但具体文书的原则性内容均不应与本协议发生冲突(除甲乙双方特别约定时除外),具体文书均系本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八条 其他
1、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同意协商达成补充协议进行约定,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双方往来文件采取当面送达并签收方式;如无法直接送达或一方拒收的,送件人可按双方合同载明联系方式以特快专递、登报公告、公证送达方式送达,自文件邮寄或公告之日起五日视为已送达。
3、因本协议发生的全部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交惠州仲裁委员会仲裁。
4、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合同订立时间:
合同订立地点: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第四篇:旧村改造规划项目资料清单
附件:
旧村改造规划项目资料清单
一 旧村规划前期准备资料:
1、村人口户籍资料: 村民人数、户数 ;股民人数,非股民人数,需有所在派出所盖章。
2、土地勘测定界报告:已有集体土地证的范围、数量;未有集体土地证的范围、数量。需有市国土部门盖章确定。
3、现状建筑统计:首先请测绘所测绘村民住宅(有证、没证)、村物业、祠堂、公共建筑的相关信息(具体测绘什么,测绘所知道),然后拿到区国土局盖章。
4、村经济收入统计:村过去三年的经济情况统计表(需有村委及街道盖章)
5、村域地质勘探报告:由相关资质勘察单位出具
6、物业租金单价和融资地块楼面单价估价报告:由具备相关评估资质的机构出具
二 图纸:
1.村界电子文件
2.改造范围电子文件
3.土地现状分类图斑
4.二调情况汇总图
5.村地形图(1:500)
6.公共配套设施现状分布图
7.历史建筑现状分布图
三 表格
1.征地信息表及相关文件
2.用地批准书列表及相关文件
3.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许可证复印件等
4.人口与经济情况登记表
5.村过去三年的经济情况统计表
6.村集体土地所有证列表
7.村集体土地所有证
8.建筑总量汇总表
9.公共配套设施照片
10.历史建筑汇总表
11.历史建筑照片
12.古树汇总表
13.古树照片
第五篇:旧村改造经验典型项目简介
五里头村整体改造经验介绍
五里头村位于牟平城西,该村在5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旧村改造—房地产开发—公司化运营的“三级跳式”变革转型,成为我区旧村改造的典型。
一、五里头村的基本概况
五里头位于牟平经济开发区境内。截止2007年6月,全村总人口510户1230人。全村占地1.8平方公里。其中房地产开发占地218亩,集体公益性用地128亩。村中建有大型市场4处,集体经济以房地产业为主,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为辅。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9亿元,占总收入的86.4%;第二产业收入2100万元,占总收入的9.2%;第三产业收入900万元,占总收入的4.1%。
二、五里头旧村改造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连片开发、集中安置。五里头村处在牟平城的西出口上,随着牟平城市开发的大规模、高层次、整体快速推进,实施旧村改造已成为大势所趋。村委按照区政府确定的“统一规划、统一出让、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旧城改造方针,从2003年开始建设“东华苑小区”,用于村民安置和房地产开发。小区规划占地约445亩(内含已建成的西苑小区和集庆村、新华村的集体土地102亩),由村里开发建设的343亩具体分两块进行:一块是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
1218亩,进行安置房建设和房产开发;另一块是预留集体公益性用地128亩,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为失地农民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
1、高起点规划设计。聘请天津大学按照“功能齐全、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要求,进行了2003-2006年旧村改造总体设计。
2、多渠道融资。采取“村集体扛一块(3000万元)、村民集一块(2000万元)、诚信品牌招一块(6000万元)”的筹资方式,共筹得开发启动资金1亿多元。
3、依法拆迁、公平运作。聘请房产评估机构对全村5.8万㎡的旧房,进行了房产评估,随后明细到户、张榜公布。在建设、房管部门的指导下,村里制定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和《拆迁协议》等拆迁方案和操作细则。拆迁方案和办法都经过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的集体表决。村里与被拆迁户签订《拆迁协议书》,并经现场公证后生效,确保了整个拆迁工作依法快速推进。具体采取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进行安置补偿。
4、集中建设、分期安置。投资8000万元,分3期建成了总建筑面积6.63万㎡的村民安置楼,用于旧村拆迁后村民的分期、分批安置。2003年1期安置120户;2004年2期安置130户;2005年3期安置370户,3年时间旧村拆迁、村民安置全部到位。
5、合理利用集体公益用地。在整体开发过程中,五里头村预留了128亩集体公益性用地,主要用做以下3部分:一是用于人口增加和适龄青年结婚建房。五里头村在旧村改造、房产开发时已充分考虑到未来人口增长等因素对土地、住房的需求,在安置房建设上预留了一定 “提前量”,用于满足如适龄青年结婚用房等未来需求。二是五里头村划出了部分集体土地,建设了一定数量的门市房、标准厂房和市场,用于招商引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来源。三是利用40亩集体土地建设配套设施,投资500万元建起小学和幼儿园;投资1000万元建起“音乐广场”、“风景湖”、网球场等文娱场所和设施;投资100万元改造
了小区监控室、医疗室;修筑了“华苑路”等交通主干道。
(二)进军房地产市场、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在3年旧村改造过程中,五里头村逐步从农民手中收回土地400亩,存量土地已达310亩,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经过几番考察论证之后,五里头村首先对剩余存量建设用地进行了招、拍、挂,共出让土地14.8万㎡。由于此前五里头村(东华置业)已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因此优先得到土地开发使用权。投资1亿元建设商品楼37栋,开发面积约14万㎡。其中2006年一期建筑面积12.87万㎡;2007年二期建筑面积8.9万㎡。
由于正值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兴旺时期,五里头村的商品
房在2006年-2008年间,共售出700多套,有4成以上被外地住户购买。近几年,通过投身房地产开发市场,五里头村已获利5000万元。
(三)资产量化公司运营、发展循环经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发达,五里头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一方面是集体资本不断累积,“家底”越来越厚;但另一方面是失地农民不断增多,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明显。同时,由于村里对土地征用、房产开发所得并没有向有些地方那样简单的一次性分配到户、到人,而是全部聚拢到村集体手中,所以如何分配集体资产收益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舆论的重点。
为实现集体经济的再次腾飞,发挥资产的集聚效应,同时也为解决资产分配、再就业等敏感问题,最终五里头村选择了一种既能让村民看到、享受到应得利益,充分调动创业积极性,又避免了集体资产被分解,丧失发展后劲的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产量化、公司运营”。将村集体的全部资产以股份的形式全部量化到每个村民,然后集合股本,按照“产权明晰、管理科学、村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组建置业公司,公司对资本进行集约化经营,公司经营产生的资本收益按期、按股分配到全体股民。首先他们将村集体的净资产5470.61万元转化为总股本,然后将总股本作为注册资本,组建成立了“烟台市东华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公司化经营。
公司成立以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从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逐渐转变为大力培育商贸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多业并举、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通过公司运作,累计有半数的失地农民实现了再就业,同时企业还统一为工人办理了“三金”保障,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公司化运营以来,“东华置业”已实现利润500万元。2007年1月,公司拿出400万元进行进行了首次分红。共有1160人分得红利,最高收益7600元,最低也达到1500元。“资产量化、公司运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村民变成了股民;传统农村经济组织变为现代化企业;分散经营变为集约化经营;企业做大做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更足了;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小了。
(四)物质与精神同构、和谐与文明共融。近几年,东华置业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集体公益事业中,以此实现了“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的共同富裕目标。一是从1992年开始,对年满60岁的村民发放生活补助金,至2006年每人/每年最高可领到3000元的补助。另外还有数量不等的米、面、菜、油及液化气等价值700元的实物供应。二是在新房分配
方案中充分照顾“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村里规定一楼分配给65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以便于他们进出。三是对搬迁户一次性免去暖气入网费,50%的天然气入网费。近几年共免除入网费220万元,免除取暖费28万元,发放天然气补贴64万元。四是投资500万元建起“东华苑小学”和“东华苑幼儿园”,配备了近百万元的教学设备。2007年招收学生150名。五是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音乐广场”、“风景湖”、网球场等文娱场所和设施,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六是投资100万元改造了小区监控室、医疗室,为村民提供公共安全和卫生保障。七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医药费报销的比例由50%提高到70%。这些实实在在的扶助和“好处”,使东华置业的村民充分享受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成果和实惠,使他们更加拥护走集约化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目前,整个东华置业生活富裕、民风朴实、产业兴旺、祥和安宁。2003年以来,该村共获得区级以上表彰和奖励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