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纲报告(目的、资料)
实践目的:1.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深入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以获得贴近现实、反映现实、反思现实的科学材料,培养大学生科研实践素质和能力。2.瞻仰民族耻辱地,铭记国耻,以激发现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3.在继承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核心的基础上,秉承“扬弃”、开拓创新精神,探索符合新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爱国主义之路,以理论、实践相结合来检验现有的 “文物(瓷器)爱国主义”是否符合规律、符合广大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响应党对大学生培养科学发展观、做21世纪国家栋梁人才的号召,学习理性分析问题,探讨什么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科学理性的又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意识,减少甚至避免因盲目爱国而造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损失。
资料:
关于“瓷器爱国主义”的看法:
1.“如今中国的一些富人们,正带着爱国主义情结,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收回这些文物,有助于他们重寻身份和文化。”——《金融时报》记者史堤夫文森
2.外媒“戴高帽”,民间质疑,政府不支持:英媒评论说,随着中国富人实力的增强,中国人正不惜代价买回失去的文化遗产,其背后是“瓷器爱国主义”;收回这些文物,有助于他们重寻身份和文化。甚至有英媒还给中国人戴上这样的“高帽子”:从小偷手里买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真正的文明„„
而有中国网民则质疑,西方利用中国人“爱国”来达到其目的,所谓的“爱国主义”成为被利用的根源;有人认为,用钱将抢走的文物买回来,无异于被“二次掠夺”,但对于让英国人牢记他们的可耻行为并无帮助,只能使他们越来越陶醉于野蛮的、单一的金钱快乐。至于从小偷手里购买成为“真正的文明”,则实在是强盗的逻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收藏界资深人士向记者坦言,在此事件中,一帮中国人互相哄抬价格,动机也十分可疑。首先,这家名为“bainbridge”的拍卖公司名不见经传,藏品来源及藏家背景亦模糊不清,“一对中年英国兄妹在打扫去世亲人的房间时发现的乾隆时期瓷瓶”这样的叙述怎么听起来都像是传奇故事;而近年拍卖界的“做局”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炒家联手拍出一个天价,而实际上并未付出同等金额,等过几年再把这件东西拿出来拍卖,引后来者入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不赞成不支持购买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国文物,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依法追索。——《国家文物局:不赞成购买非法流失出境中国文物》中国新闻网
3.警惕“披着爱国主义外表的投机盈利”行为: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诞生了一大批富商,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确实有不少中国富商天价购买在近代时期被西方殖民者掠夺去的中国文物。但是,从众多中国富商天价购文物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人不是出于爱国主义目的,而是商人惯有的投机、投资刺激的结果,与“瓷器爱国主义”相差甚远。
富商天价购文物,假如出于爱国主义目的,一方面必然会向社会宣示其这一举动背后的爱国主义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也要借此向更多的国人,特别是向国内富商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为走向富强的中国人长脸,那么就会像之前很多真正的爱国企业家那样,将自己天价购买回来的流失文物,毫不吝啬的无偿捐赠给国家,让全民欣赏流失还无的国宝。但是,大多数中国富商天价购买文物,既没有捐赠给国家或公共收藏机构,野没有置放在私人投资建设的博物馆内,供全社会欣赏,而是用于私人收藏,甚至是偷偷收藏,生怕外人知道,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方便以后高价时转手,另一方面可能真的是出于收藏爱好。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都足以说明当下中国富商天价购文物,绝不是出于爱国主义,而是投机、投资的结果。
再者,假如中国富商天价购文物,是爱国主义使然,也就不会出现天价现象。如果中国富商购买流失文物的目的是爱国,是为了让流失海外的文物重回祖国,那么只要最后是中国人竞拍到就可以,无论是谁,只要是中国人就行,根本用不着互相竞价,因为结果是相同的,以低价购买回来更为理性和划算。但是,竞拍的过程主要是中国富商与中国富商之间在竞价,这足以说明,他们购买文物绝不是简单为了让文物回国,而是一种赤裸裸的投资行为,是对这些文物志在必得。
事实上,一方面中国富商天价购买的文物本身就是西方殖民者发动侵略战争而流失海外的文物,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定,应当通过外交和法律途径索回,而不是购买,中国富商天价购文物其实开了不好的头,对中国在国家层面追讨文物并不利。另一方面中国富商天价购文物,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富商为了投资文物、收藏文物的不理性冲动,导致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价格泡沫化,很多并不是很值钱的流失文物,正是在中国富商的热炒之下,价格不断高涨,对以后购买收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很不利。换言之,中国富商天价购文物不可取,不应当提倡,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于这些非法流失海外的文物在回国之时依法予以没收。——《天价购文物,爱国还是投机?》中国经济网 何勇
4.关于圆明园文物损失数量及补救、困难(支持“瓷器爱国主义):
至少流失150万件文物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毁于战火,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为寻找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圆明园管理处曾于2009年10月成立工作组专程赴美国进行寻访,以摸底流失文物并完善文物资料数据库建设,寻到超过400张老照片及流失文物。
建立流失名录困难重重
201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被焚毁150周年罹难纪念日。据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孙晨露介绍,在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举行的“圆明园回归文物展”上,将展出的都是流散在北京的文物,“很遗憾里面没有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
建立流失名录难,而追讨流失文物回国更是难上加难。2009年初佳士得不顾中国方面的反对拍卖圆明园兽首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流失文物的回归之难
民间购买捐赠效果显著
现阶段,中国的文物回流形式大致可分为依法索回、国家购买、民间购买和捐赠,其中尤以后3种的社会关注程度更高。
以圆明园12生肖铜兽首为例。其中,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是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近3000万港元拍回的;铜猪首是2003年澳门爱国人士、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斥资700万港元买回捐献祖国的。
——《天津工人报》(2010年10月19日 02版)
5.国宝回归难的法律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人们谈及圆明园文物回归,很喜欢说,根据国际公约,被抢掠的文物都应归还原属国,然而实际执行起来,情况远非如此简单,其中存在诸多法律和政治上的技术性困难。
在国际保护机制中开流失文物归还先河者,首推“海牙公约”。1954年,在国际法庭所在地荷兰海牙,制定了《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及其议定书,这是海牙会议首次制定的旨在武装冲突时对文化财产予以保护的全球性公约。
对被劫掠文物的归还,议定书规定:每一缔约国应在敌对行为终止时,向先前被占领领土主管当局返还处于其领土内的文化财产。由于在具体规定上失之模糊,如对于请求返还的途径没有任何规定,其法律上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强,相关条款内容的解释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议不断。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迄今已有90多个国家加入该公约,这是目前最重要的控制文物非法流转的国际公约。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组织专家组研究草拟草案,并于1995年6月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此公约的适用范围包括:国际范围内返还被盗文物的请求和归还违反文物出口法律走私出国的文物的请求。公约确立了被盗文物返还的三个原则:非法挖掘的文物也视为被盗;被盗文物的持有者应该归还被盗文物;被盗文物的善意取得人在归还文物时,有权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与前两个公约相比,该公约在实施细则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遗憾的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很大程度上让这些文物回归相关的国际公约失去了效力。
另外,以上公约基于自愿原则而缔结,一般仅在缔约国之间才产生约束力,按国际惯例,“条约不拘束第三国”。事实上,英国等主要“文物流入国”,并没有加入公约,它们奉行所谓的“文物国际主义”,鼓吹“人类共同享有的遗产”,为自己获得抢掠而来的文物珍宝辩解。收藏流失文物的一些主要国家如法国等,则以公约与其本国法律冲突为由而拒绝加入。流散文物原属国因而不能依据国际公约,向没有缔约的“文物流入国”提出返还文物的要求。
2002年12月9日,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价值的声明》,表示拒绝将文物艺术品归还原属国,并故意模糊了一个重要事实:它们收藏的大量文物艺术品是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国际公约对此无异于形同虚设。
按照大英博物馆方面拒绝归还文物的说法:“将一个国家产生的东西归还给原地的承诺,将把大英博物馆和世界上其他著名博物馆掏空。”早在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馆之初,就确立了“为世人收藏整个世界”的原则。他们对收藏来自不同国家的稀世珍品的解释是:“将不同国家的藏品放在一处,是为了显示各国人民的联系。”
对此,中国文物管理和法律专家李晓东认为:困难在于过去被侵略者掠夺走的东西,他不会承认是掠夺而来的,他要归还就不得不首先承认这是掠夺所得。这点很难做到。西方国家很多博物馆藏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如果这个头开了,那么只需给他打一个电话,说他们博物馆的东西就都要被拿回去了,对方显然不会愿意。
国际上,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埃及、希腊、意大利、秘鲁等国。
通常来说,流失文物回流原属国,大致有依法追索、国家或民间回购、捐赠交换等方式,其中以追索难度最大。近年来,不时可听到圆明园国宝回流的消息,大多是在某场拍卖会上花高价购回。如保利以数千万元竞拍圆明园12生肖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等。但是,与数以万计的流失文物相比,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2002年,国家文物局设立“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每年拨款5000万元人民币,用以购买具有代表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一件北宋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手卷,就花去2999万元人民币。事实证明,如果只凭借高价回购方式追还圆明园文物,这将是一项不堪重负的工程。
随着中国私人收藏家兴起,中国修订了《文物保护法》,允许私人收藏艺术品,这一藏宝于民的政策,促使了海外文物回流潮流。与此同时,中国第一家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主的民间机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也于2002年宣告成立,并启动了“国宝工程”,希望能够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回赠、回购、讨还等方式,多渠道促成流失海外的国宝早日回归。
促进并推动建立国际文化财产维权组织,乃至联合埃及、希腊、秘鲁、柬埔寨等世界流失文物主要受害国,建立“流失文物回归国家组织”,形成追讨流失文物的国际力量与国际氛围,对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追讨来说,也是可行之举。被劫文物只能追讨,决不能买
对于文物追索这一任重道远的工程,中国圆明园学会的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表示:对于那些被掠夺的文物,只能在国际公约的框架底下通过法律、通过正常的渠道去追索,绝对不能买,如果要买了的话,反而变非法为合法。流失的文物也不是一定非得全拿回来,比如有些艺术价值一般的文物,就没有必要劳民伤财追讨,追索的重点在于那些珍贵的文物,或者是被掠夺的文物。因外国博物馆不可能把所有掠夺文物归还中国,谢辰生认为:在国外博物馆借展可以,但所有权的回归什么时候也不能放弃追索。而近些年来被偷盗、走私流散出去的文物,同样触目惊心,一边在不停地追讨,一边又偷偷地走私,这更需要加强法制惩罚和群众监督的力度。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面对那些流失在外的文物,痛心伤怀之余,国人也渐渐认识到,多关注当下愈演愈烈的文物走私风潮,似乎更具建设性意义。有些东西,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贵,时间,文物,莫不如此。
——《
国殇 圆明园流失文物回归 路在何方?》《天津日报》
第二篇:史纲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中论文
----关于《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读书报告
姓名:陈颖倩 专业:药学类 上课时间:周三3、4、5 序号:119
现在的人们一提到浙江,总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现代人们眼中的浙江是一片光辉绚烂的土地,是点石成金的聚宝盆,是靠山临海的鱼米之乡,是安闲舒适的后花园。是的,而又不完全是这样。我生长在浙江,我为自己是浙江人感到无比地自豪,但是不为这些浮华的外表,为的是我们心中共同的期望。美丽的浙江,是一代代浙江人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的梦。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灵魂,而民族精神则是文化的灵魂。身为浙江人,我深切感受到浙江精神的真实存在。早些年的时候,身边的亲人,包括我的爸爸妈妈,都纷纷南下捞金,到广州、深圳一些地方做小买卖,养鸡养鸭之类的职业。我觉得可以忍受背井离乡之苦,到外地去谋发展,是需要一种很强大的精神支撑的。但是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如果形成的?这种精神与我们大浙江的发展有何息息相关?待我启及这本名为《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的书时,我发现我对我所爱的家乡—我的浙江,实在了解得太少。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将书中所讲的内容大致划分了一下板块,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了什么事浙江精神,第二部分是从环境、文化、人品来审视浙江精神,最后一部分是讲述浙江精神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一来,我觉得厚厚的一本书变得那么棱角分明,我一下子抓住了它的骨干。于是我花了整一段时间将它浏览完毕,我看得很快,忽略了很多语句,我知道书的大部分文字充盈着对浙江的赞美,是的,我也很想赞美,也许我写不出他那样华丽的语言,也许我吟诵不出动听的歌谣,但是我的心里盈溢着对我大浙江的赞美,不比他少。我忽略了好多赞美之辞,但在看到某些场景的时候,我会想起很多别的事情,想起很多我听到过的事,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于是我忍不住要感慨一番,领悟一番。关上书页,我感觉像是从很漫长的长睡中醒起,然后像是一个初生的婴儿似的,久久呆在那里。
我暗暗地思考起浙江精神这档子事来,从改革开放时期为了实现脱贫致富而形成了“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到后来为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形成的“新四千精神”:“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而后终于在两千年的时候概括出了“十六字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究实效”;后发展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十二个字。浙江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改变,慢慢地改变了它的容颜,却始终有一条不变,那就是“与时俱进”,浙江精神的主题总是随着浙江所处的境况不同而改变,永远是那么的切合浙江实际,永远是如此质朴,但是它的内涵却闪耀着“务实,守信,崇学,向善”而如此熠熠生辉!“这些特质印刻在良渚的玉琮上,流淌在富春山水的长卷间,回荡在胡庆余堂的大殿中,融入到鲁迅诗文的字里行间„„”这真是一段极优美的文字,让人回味无穷,正是如此,浙江精神与浙江的一切联系在了一起,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无处不是它。
如此说来,我想起之前自己对浙江的看法,是那么的卑微,我曾经无比地自豪于我是一个浙江人,而原因是我觉得浙江是天生的沃土,是富含宝藏的土地,是聚宝盆,浙江人有双生财的手,天生有财富。可是世上怎么会有坐享其成的事情呢?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是我们老一辈人用汗水为我们辛辛苦苦挣的,而浙江现有的财富和地位是好几代人用汗水为我们营造的。看完书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们的大浙江资源匮乏,灾害频发,地处沿海,饱受战争的摧残,经历过明朝是海外倭寇的侵袭和晚晴西方列强的侵略,台风肆虐,损失巨大„„只有经历过这灾难的地区的人民才会有那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才会有如此敢于开拓进取的意识,只有强大和富有了,我们才能让别人看见我们;只有富有和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但是成功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我在从中体会到很多心酸的滋味。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各种不同的情感。一方面,为我大浙江的繁荣与赞词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为我们曾经历的心酸苦楚感到难过,甚是想落泪了。也许你会说我太过敏感,但是我当我看到书中某一些文字时真的抑制情感的倾泻。我印象很深的是讲述浙江人民的艰辛的创业过程时,是这样描述的:“早在计划经济年代,浙江人就曾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发推行包产到户。在以粮为纲的年代,他们走南闯北,到全国各地从事被当地人所瞧不起的工作,积聚资金和力量。”我小的时候与我们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闲暇的时候,爷爷总会对我讲起以前创业的艰辛。爷爷生活的年代正是生产激进的年代,人民公社运动纷纷发起,资产公有化,反对单干。爷爷那时年轻,跟着生产队,只能赚工分,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家里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小孩,于是就跟着亲戚在外面跑码头,当卸货工。爷爷一个人背井离乡,而且工作特别辛苦,为了多挣一点钱,爷爷晚上还接了一份活,等于是没日没夜的干活,一站着就能睡着的那种状态。就为了赚钱,养家,图生计,用一句比较书面的话来说,就是积蓄资金和力量。是的,我的爷爷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双手,留下了无数的汗水,用无数个日日夜夜对故乡的思念,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而同时我们所有的浙江人民呢?大家曾经都漂泊在外,为了生存,敢于舍弃自己的家园,天南地北到处闯,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遭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做人家不愿意干、不想干的事,敢为天下先„„这就是浙江人,这才是浙江人,这才是浙江精神发展的源泉,是浙江创造出如此多奇迹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有一点很大的收获就是我真正感觉我走近了浙江,从前我一直住在这里,我以为我很了解它,人们往往就是这样,从来都没有想要了解自己周遭事物的习惯,总是一心想要逃离自己生而拥有的东西,譬如家乡。我看了很多关于浙江文化方面的资料,从浙江繁荣之始,引起世人对这个沿海大省的普遍关注,纷纷涌现大量的学术论文在这片土地上觥筹交错,大多数是在研究浙江经济的,毕竟经济是民生根本,最有发展的价值。但是我不想在这里发表看法,因为我个人并不是对经济很感兴趣。是的,我钟情于文化,这里指的是单纯的文化。但我并没有关注过浙江的文化。我感叹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钱王世家的“保境安民”,再到知府林启的“讲求实学”,还有众多的学派在高歌,无论是“务实不务虚”的永嘉学派,“义利双行”的永康学派,还是王充强烈的批判精神,黄宗羲的“工商为本”,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王阳明的“开拓创新思想”等等,细细品味这些文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这种种的文化,莫不是与我们的浙江精神息息相关,又再次地体会到了浙江精神真正地包含了浙江的一切,那些关于文化和社会的美好的梦,在这短短的十多字言语中被高度概括地淋漓尽致,真心受用这浙江精神,我们应该要传承,我们必须要传承!
在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很多东西,从一个地区的发展,我感觉类似于人的发展,而现在的我就是处于发展期。虽然我有壮志,有梦想,但是我并没有投入十足的努力,至少来说我并没有尽力。我总是会想着找各种借口来推脱原本自己应该可以承担的责任,也没有如此明显,但是每次我退却的时候,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来填补自己的遗憾心理,但是我真的很想问自己一句,这样做,真的有意义么?从前的我并没有想过我应该作为一个什么角色,来承担自己应该所有的一切。我感慨,我身为一个大浙江的子民,我是否应该传承浙江的精神,来更好地承担一份责任呢?不从远的来说,我们早已过去了战火纷飞,需要热血青年上阵杀敌的年代了。但从我的身边来说,我不想一直这样默默无闻下去,至少我要自信,起码自信的资本在于我的身上传承着延绵了数十代传统的浙江精神,它应该时时刻刻提醒我:hey,浙江的小孩,你今天有为浙江做什么?你要勇于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勇于挑战自己,只有成功者才能为世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年轻的浙江,走过4个千万,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知否应该在青年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不要害怕失败,没有失败过才可怕,最遗憾的事情并不会是你做了什么,而是遗憾你没做什么。所以,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我从浙江前人的艰苦奋斗中忽然觉得我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我要想成功,就得付出,就得厚着脸皮卖出第一步,成功往往只有半步之遥。
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总是当一个地区开始渐渐发展起来后,国家便有越多的优惠政策偏向这个地区呢?在以前的时候,浙江只是一个平凡而又偏远的小省,大部分山区,一部分临海,国家并没有很重视我们的发展,并没有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反而是当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引起了全国不小的关注度后,国家又接连地发布了好些政策,大力支持浙江的发展,有了我们现在的辉煌。仔细一想,我又想到其他一些情况,就像一个循环,当你越成功时,你就越自信,而你越自信,你就会越成功。民营经济大省发展得越成功,吸引的外资就越多,国家的优惠政策就越多,那么本省发展就会更加迅猛,于是又会往复循环。所以我回到我的问题上,我之所以总是没有那么自信,是因为我缺少成功,而为什么缺少成功,就是害怕失败。天哪,我在这篇文章里第二次出现了这个字眼。我在分析浙江精神的文章里总在反思自己的言行,我觉得很好笑。但是我的问题真的是这样,害怕面对,意味着我会失去很多机遇,譬如像大浙江那样发展自己的机会。而我所不想的结果就是这样,不想因为逃避而遗憾后悔。这算是我在研读了这本《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后,最深重的体会了吧,我觉得此后我要改变,我为此要去深深地反思一下。
除此之外,我觉得我们应该想一想现在的浙江有一些现象是否不是很符合我们所看到的浙江精神呢?譬如现在的浙商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有好多美好的词都跟他们挂上钩,譬如:“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但是有一些商人确实并没有做到一些品质,譬如诚信,譬如求真务实,就如一些牵扯着食品安全的话题,牵扯着地沟油的丑闻等等。就如以前刚搞发展的时候,也曾经不顾生态,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在我的家乡也曾经一度出现过化工厂,经济发展的同时,但是环境却每况愈下,河流一度遭到重度污染,在人民的反复抗议中,一场轰轰烈烈的抗化运动最终以化工厂搬出家乡告终。是的,浙江精神需要大家共同来呵护,共同来传承,我们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我们每一个的使命都是将这一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文章的篇末,我觉得自己所撰写的仿佛并不像是读书报告,就像是一个偶翻家里的旧东西的小孩无意间发现了家族的深邃的文化与过去而忍不住暗暗发出的感慨加反思吧。说实话吧,有些惭愧的反思,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会孕育一群不平凡的子民,我觉得我要突破自己的障碍,好好加油,为我自己,也为我们大浙江的建设添砖加瓦!
附加:参考文献
1、赵洪祝,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创业创新,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浙江日报,2012-06-12
2、汪岩桥,吴伟强。浙商之魂:浙江企业家精神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4、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求是,2003(13)段治文,王学川,钟学敏。从浙江精神到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5、胡建,浙江精神的科学定义与“窝缘性”文化心理之克服---剖析浙江精神及其辐射意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第三篇:幼儿园保健资料目
幼儿园保健资料目
*1 保健管理 *1-1 保健制度 *1-2 工作人员各类证书 *1-3 工作人员体检汇总及复查病例卡等 *2 保研组资料 *2-1 保研组做计划、总结 *2-2 保研组会议 *2-3 保育员常规工作自检表 *2-4 学期工作各类培训 *2-5 常规抽查记录表 *2-6 三大员每月考核 *3 保育课题资料 *3-1 课题计划、总结 *3-2 课题事实中的资料 *3-3 课题组会议记录 *3-4 课题实施中的有效成果 *4 保健工作计划、总结 *4-1 保健工作学期计划、总结 *4-2 保健工作心得等 *5 保育工作计划、总结 *5-1 保育员学期工作计划、总结 *5-2 保育工作心得等 *5-3 营养员学期工作计划、总结 *5-4 营养员工作心得等 *6 幼儿、教师情况表 *6-1 出入园所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十五张表格中的表一)*6-2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十五张表格中的表二)*6-3 新进幼儿相关证明等 *7 出勤缺席情况登记 *7-1 各班幼儿月出勤统计表+汇总表 *7-2 缺席儿童情况登记表(十五张表格中的表六)*8 晨午检观察资料 *8-1 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异常情况记录表(十五张表格中的表三)*8-2 晨检情况汇总表 *8-3 观察室记录表(十五张表格中的表四)*8-4 幼儿午检情况记录表 *8-5 幼儿午检情况汇总表 *9 宣传资料 *9-1 面向幼儿宣传情况介绍和相关资料 *9-2 面向教职工宣传情况介绍和相关资料 *9-3 面向家长宣传情况介绍和相关资料 *9-4 面向社区宣传情况介绍和相关资料 *10 消毒记录 *10-1 大型玩具消毒记录表 *10-2 班级消毒记录表 *10-3 观察室消毒记录表 *10-4 保健室消毒记录表 *10-5 备餐间消毒记录表 *11 各项常规检查表 *11-1 户外活动情况记录表 *11-2 卫生、午餐、午睡检查情况记录表 *11-3 行为习惯、卫生习惯检查情况表 *11-4 各班每周评比情况表 *12 传染病、事故资料 *12-1 传染病工作流程 *12-2 传染病发病情况汇总 *12-3 传染病发生及处理记录 *12-4 传染病班级消毒工作记录表 *12-5 传染病、事故月报表 *13 防暑降温防寒保暖 *13-1 防暑降温制度、计划、总结 *13-2 防暑降温情况记录表 *13-3 防寒保暖制度、计划、总结 *13-4 防寒保暖情况记录表 *14 各类汇总表 *14-1 表七:历年入托(园)儿童年龄分布 *14-2 表八:历年工作人员专业程度分布 *14-3 表九:历年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情况汇总 *14-4 表十:历年儿童体重、身高评价汇总 *14-5 表十一:儿童血色素检查结果分析 *14-6 表十二:历年儿童体检常见病矫治 *14-7 表十三:历年事故汇总分析 *14-8 表十四:传染病食物中毒发病情况汇总 *14-9 表十五:菌痢复查复治情况汇总 *15 膳委会资料 *15-1 膳委会成员推荐表 *15-2 膳委会成员名单 *15-3 膳委会会议签到 *15-4 膳委会会议记录 *16 幼儿营养工作 *16-1 每周菜谱登记(十五张表格中的表五)*16-2 食品验收登记表 *16-3 营养分析 *16-4 营养室仓库物资进出清单 *16-5 食堂物资入库单 *16-6 食堂物资领用单 *16-7 营养室仓库盘点 *16-8 幼儿伙食收支情况表 *16-9 幼儿餐点情况反馈表+汇总表 *16-10 幼儿退伙情况 *17 食堂工作记录表 *17-1 熟食验收登记表 *17-2 食堂人员晨检记录表 *17-3 食堂日常自查记录表 *17-4 食品留样登记表 *17-5 食堂餐饮工用具消毒情况记录表 *17-6 食堂工作自查记录表 *17-7 食堂人员下班前安全检查记录表 *17-8 食堂工作流程图 *18 健康体检资料 *18-1 幼儿身高体重评价表 *18-2 各班幼儿身高体重评价汇总表 *18-3 各班幼儿健康发展汇总表 *18-4 全园幼儿身高体重评价汇总表 *18-5 全园幼儿健康发展汇总表 *18-6 计划、免疫登记、漏种补种情况 *19 肥胖幼儿资料 *19-1 全园肥胖幼儿矫治方案及阶段分析 *19-2 全园肥胖幼儿名单 *19-3 护理手册:肥胖儿童问卷调查表肥胖幼儿跟踪纪录情况表其他表(书)*19-4 肥胖幼儿情况汇总表 *19-5 个案记录 *20 营养不良幼儿资料 *20-1 全园营养不良幼儿矫治方案及阶段分析 *20-2 全园营养不良幼儿名单 *20-3 护理手册:营养不良儿童问卷调查表营养不良幼儿跟踪纪录情况表其他表(书)*20-4 贫血幼儿情况汇总表 *20-5 个案记录 *21 血色素管理工作资料 *21-1 全园贫血幼儿矫治方案及阶段分析 *21-2 全园贫血幼儿名单 *21-3 护理手册:贫血儿童问卷调查表贫血幼儿跟
踪纪录情况表其他表(书)*21-4 贫血幼儿情况汇总表 *21-5 个案记录 *21-6 六一体检血色素情况登记 *22 幼儿视力保健 *22-1 幼儿视力检查情况汇总表 *22-2 幼儿视力检查情况记录表 *22-3 视力不良幼儿名单及矫治记录 *22-4 视力不良幼儿家长联系表+病历卡复印件 *23 幼儿口腔保健 *23-1 幼儿口腔检查情况汇总表 *23-2 幼儿口腔检查情况记录表 *23-3 龋齿幼儿名单及矫治记录 *23-4 龋齿幼儿家长联系表+病历卡复印件 *24 安全工作资料 *24-1 安全工作计划+总结 *24-2 安全制度汇编 *24-3 安全管理小组 *24-4 安全责任网络、应急预案 *24-5 岗位安全工作常规 *24-6 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24-7 安全教育内容 *24-8 班级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24-9 校园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24-10 事故调查报告 *24-11 教师下班前安全卫生检查记录表、保育员一分钟安全检查 *24-12 教职工岗位安全责任书 *24-13 安全工作调查问卷 *24-14 幼儿离园交接登记表
第四篇:中苏关系史纲 读书报告
中苏关系史纲
读书报告
中国和苏联,亚洲版图上最大的两个国家。几十年间,中苏关系始终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直至今日,中俄关系仍然是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1917-1991年间,两国的历史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而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中苏关系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不到百年的时间,从早期支持中国革命到70年代双方几近动用核武器,两国关系多次大起大落,其复杂性导致我们无法为苏联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概括。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苏交往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引起的反思对中国今后的外交策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将思想的碰撞视为中苏之间最早的交流。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此时,中国虽已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仍深陷军阀混战的泥淖无法自拔。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的年轻的知识分子之间引起争议。部分国人渴望“救国新路”以结束分裂的局面,强大国力。但也有人评价布尔什维克的行为是“得寸进尺”。社会主义的思潮在此时是很不清晰的,因此国人十分关注苏联的发展。新生的苏联此时也充满着革命的热情,迫切的想输出革命。中苏的早期交流应运而生。
孙中山一度“以俄为师”,并接受了苏联很大的援助。在援助的背后我认为中苏出发点是有所差异的。中华民国方面: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独立的民主主义共和国,且孙向日、美求援无果,因此可以将“以俄为师”视作一种建设国家的无奈之举。苏联方面:对中国输出革命,试图将中国拉进社会主义阵营。当然,对于苏联的革命热情
要予以正面的肯定。在“五四”期间,苏联“愿将沙俄政府略夺的一切归还给中国人民”、“放弃一切特权”,民众也因而心存感激。
国民党的军备建设也离不开苏联。蒋介石正是受到苏联的启发,才致力于组建国民党自己的军队;闻名全国的黄埔军官学校也是在苏联军事顾问参与设立的;“台儿庄大捷”等著名战役也少不了苏联军事专家的指导。
在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的帮助绝不仅仅是“人道主义热情”,不要忘记苏联是想将中国拉入社会主义阵营,这是中国解放前的主旋律。
1924年,民国政府联俄联共,对国民党有利有弊。共产党加入国民党,苏联的援助大半落入国民党手中。同时,共产党积极地鼓励罢工等运动,这是部分国民党员不可容忍的。因此党内摩擦不断,很大一部分来自受共产国际控制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心目中,苏联的形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个无私援助友好国家变成了一个威胁民国国家安全的隐患。“五月指示”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苏联的态度:通过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入国民党来改变国民党的构成,同时鼓励组建共产党的军队。这一指示直接导致武汉国民党“分共”,而共产党也自动退出以示抗议。
值得一提的是中苏断交后的“同江战役”引发的思考。战役最终以中方惨败而告终,但中共公开表示支持苏联、推翻现政府。这是他们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观念:世界以阶级划分。苏联是社会主义大本营,是唯一的依靠。中共直接受到共产国际的指挥,当时的共产党甚
至可能觉得苏联的意义甚于祖国。只考虑阶级性却不考虑民族性,这样的思考方式我不敢苟同。
陈独秀是这一时期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是最早“觉悟”的人之一,也是中共的元老。在武汉政府“分共”之后苏联批评“右倾投降”。同江战役之后陈独秀批评中共“不能片面宣传拥护苏联”“这样对我们不利”。结果陈独秀被直接开除党籍。陈独秀不是唯一持反对意见的人,中共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可见当时对于苏联忠诚的不可动摇和采取措施的果断。
国家利益永远是影响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表面上的社会性质永远站不住脚,70年代末的联美抗苏就是一例。“无私奉献”的苏联永远不会在外蒙和东北的问题上轻言妥协。东北被日本控制,而苏联始终采取中立态度,外蒙古的实际控制权迟迟不肯交与中国。雅尔塔协定中最无耻的一条:外蒙古独立。苏联需要这样“缓冲国”,需要其被自己直接或间接控制。
“革命不能输入,亦不能输出。”毛主席如是说。整风运动间接导致了共产国际的解散。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而斯大林也发现没有听从苏联指挥的党员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建国前夕,中国进入东北“苏撤区”,不断接受援助,为中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在本书的第二卷,李凤林先生将50年代中的苏联概括为“同志加兄弟”,的确,从军事援助到经济援助,从资金援助到人才支持,在这段时期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所谓物极必反。最终两国关系彻底破裂了,苏联甚至将核武器
转移到蒙古境内,险些将中国变成一片火海。联想到苏联曾在六小时之内占领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中苏同盟的快速崩溃也就可以解释了。
在两国关系破裂之前,双方也都想挽回局面。美国成了维持两国关系的有趣的角色。美苏发生冲突时中国就会立即声援苏联已获得新的信任。这样的工作后来被证明只是徒劳的,中苏关系破裂已成定局。
我想在这里讨论在“蜜月期”所埋藏的导致后期关系彻底破裂的几个重要原因。中国与苏联国力的悬殊是后期分裂的诱因之一。历史总会这样重现:大国各个方面帮助小国,初期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帮助”就会变质,成为“干涉”。50年代初期,苏联无论经济势力还是政治影响力都远强于中国,且斯大林凭借成熟的外交手段和党内威望使中国总是处于被动位置。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被当作平等条约的典范,但当时苏联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条约中有多项不平等的条款。即中苏即使在蜜月期也始终没能够在利益划分的问题上真正在同一高度上对话。当“大国”习惯指手划脚,“小国”的不满迟早会爆发。中苏之间指导思想的差异就是爆发的诱因之一:中方被指“教条主义”,苏联被指“教条主义”,这一矛盾在文革时期被突出强调,掀起一轮又一轮反苏浪潮。
当然,关系破裂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利益冲突,上述谈及的问题实质上也是利益问题。比如抗美援朝之前,中苏双方都表示了去朝鲜参战的困难,彼时中苏同盟已经结成,但略有间隙。毛主席果断出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向苏联示好以达到中苏的全面合作。而以当时
中国的状态贸然出兵显然是不明智的,此时同盟利益实际上伤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又比如,由于历史因素,中苏边境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妥善解决以至于六十年代冲突不断,甚至上演到珍宝岛事件的程度。中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如何逐渐脱离苏联,走中国特色道路。进一步说,中共希望取代苏联成为共产世界的领袖。这显然惹恼了苏联。
历经波折,今天的中国早已与今天的俄罗斯邦交正常。中俄并没有结盟,但两国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水平。
在我看来,平稳、健康的外交体现了两个关键词:尊重,共同利益。一切违反这两个关键词的、凭着一时热情的外交关系势必走向衰亡。因此,我极其赞同作者的一个观点:本国利益应该作为外交的首要标准。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中国不断向一个拥有稳态的超级大国发展,地位的对等将使中国迎来一个辉煌的外交时代。
后记:三个日夜,读罢全书,只因被本真的历史深深震撼,被作者客观的论述深深折服。写下这篇3000字的读后感,实在难书我心中的波澜,竟生一种浅尝辄止之恨。还望读者谅解文章之陋!
郑世豪
第五篇:中国人史纲读书报告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闲谈时,同事推荐了台湾作家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说可以一读。借来同事的书,虽不是正版,错字、别字不少,阅读不便,但每每于工作闲暇择页开卷,却也能静下心来,目随笔走、意随页转、思绪纵横。每读到有见地处就会频濒点头,读到幽默、轻快处就会呵呵出笑,读到悲愤处就不忍继看,推书叹息。一路下来,看得时断时续,却也一以贯之,积少成多,终于篇末。看完回想,记不起、搞混杂的地方不少,于是重读,觉得确也有益愉快。
一、有感于叙史脉络清晰。《史纲》全书近80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史纲》以世纪分章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公历纪年,每一个世纪又以十年为一个年代,避免了时间的分割和跳跃,使历史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脉络。作者将国家(王国)的兴衰更替,民族的分化融合,文化宗教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承转合,历史人物的生平功过,前后贯串在时间的主线上,使历史流畅,让读者对未知和已知的历史有一个新的了解和整体把握,让读者知始知终,使阅读流畅。我对**喇嘛怎么有如此大的影响感到不解。读了《史纲》后,我才知道原因。喇嘛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十三世纪时,喇嘛教主八思巴,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喇嘛教与政治结合。十四世纪五十年代,喇嘛教出现了马丁·路德一样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他有** 和**两位徒弟。他宣称**和**可以转世再生。宗喀巴逝世后**以大徒弟的身份继承为喇嘛教教主,**以第二徒弟的身份充当副教主。后来一个汗王将后藏土地献给**喇嘛,**则要**到后藏传播黄教。**主持喇嘛教,成为西藏政治三巨头之一。从喇嘛教立教时间、传播地域、**的教主地位和主教时间上,我知道**喇嘛影响大是有原因的。
二、有感于作者的敏锐。作者在叙史的同时,对历史分析不乏精到之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瓶颈危机。作者这样写到:任何王朝,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能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发生瓶颈危机,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王朝建立伊始,人民还没有养成效忠的心理惯性作用。新政权就好像一个刚刚砌好的新砖墙,水泥还没有凝固,任何稍大的震动都会使它倒塌。一旦统治者不孚众望,或贪污腐败,或发生其他事故,如外患内哄之类,都是引发震动的炸药。不孚众望往往使掌握军权的将领们兴起取而代之的欲望。贪污腐败则完全背叛了建国时的政治号召,跟当初赖以成功的群众脱节。外患内哄之类的伤害,更为明显。虽然瓶颈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待商榷,但历史佐证了作者关于瓶颈危机的说法。像隋朝、元朝第二代国君未处理好瓶劲危机,国家即行灭亡,而汉朝、唐朝虽出现七国之乱、玄武门之变的瓶劲危机,但当权者处理得好,通过了瓶劲,两个王朝就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和发
展。作者对汉字的凝聚力,对汉字在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中的作用,也有独到的认识。
三、有感于作者的批判精神。《史纲》的历史观以“人”为中心,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如《丑陋的中国人》一样,作者以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他赞扬孔子,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认为他的教育精神可贵而且成功,他的言论是中国最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他批评儒家学派提倡礼教特别是丧礼,推崇复古,进而保守拒绝改变,如祖宗成法不可变等等。他批评道学压制人性、压制灵性,“存天理,灭人欲”,批评道学家对于牺牲别人生命或幸福的事,无不十分慷慨激昂。他将门第世家、豪族比作寄生集团。他说宦官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他批评统治者的残暴、腐败,不惜民力、不恤民情。杨广死后作者来了个反讽。他(杨广)的故事使人想到《伊索寓言》。一个农夫牵着一匹驴子走过悬崖,农夫恐怕驴子跌下去,牵它靠里面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它越向外挣扎,最后它跌下深谷,粉身碎骨。农夫摇头说:“你胜利了!”。杨广曾对大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对所谓敢言直谏的人,都说他们忠诚,但我最不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杨广也胜利了。作者对酷吏和酷刑、特务政治、科举制度、文字狱、内斗等等的批评、嘲弄就不一而足了。
四、有感于叙史的新奇。作者叙述历史不似历史教科书一般对历史做概要的叙述。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把可读、有趣的故事整理出来,让历史丰满。对历史人物,作者用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件和言行来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使人物有声有色,如在目前。同时作者以散文笔法或叙或议,使叙述幽默风趣,使批评掷地有声,让读者随处可见思想的火花。类似小说的叙史方式、散文的褒贬手法,使得全书叙史不落窠臼、文笔轻松,将历史写得精彩生动又不乏深刻,使阅读轻松有趣、让读者受益非浅。作者在第一章历史舞台介绍西岳华山时,讲了一个韩愈登华山的故事。韩愈登上华山的苍龙岭之后,回头看来时的路,发现“鸟道悬空、头昏目眩”,再也没有胆量下来。心想只有死在山上了,不禁大哭。后来,还是由地方官派人把他灌醉了,用绳子从山上层层吊下来的。故事让我们亲见了古人,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让我们觉得历史亲近可爱,人物憨态可掬,而对华山高难险峻留下了深刻印象,叙述可谓别具一格。
五、有感于成书的经历。七十年代,柏杨负责《中华日报》家庭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因其刊出的一张漫画讽刺蒋介石父子独裁统治台湾,触怒了当局。3月,柏杨被以“侮辱元首”、“通匪” 等罪名被捕入狱,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在狱中,柏杨为驱赶绝望,让心思有所寄托,努力把握住任何一点能读书的时间开始读书,读二十五史。
七、八个月后,他的前妻又提出离婚。这些对柏杨无疑是双重致命打击。绝望之余,他绝食二十余日。之后,一
个彻底的领悟,让他重新振作。他在阅读、思考之余,开始写《史纲》。狱中随时检查,文稿随时可能被抄出来充公、烧毁,而且同囚室的人抗议他书写,有人根本就觉得他无聊、可笑??冷嘲热讽、瞠目怒视、龇牙咧嘴,不一而足。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完成了《史纲》的写作。作者身陷囹圄长达9年多,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作者身陷困境不绝望、面对困难不放弃、经历磨难不萎靡,振作思考、把握时间,在最卑微、最没有尊严的地方,完成了《史纲》等三部书稿的写作。作者没有让时间、生命在绝望中流逝和荒废,更没有在重压下漫骂,在打击下崩溃,而是在历史的梳理、写作中让时间和生命沉淀、丰厚,让意志坚定,从而保持了尊严,坚持了追求,升华了人生,让人叹服、引人深思、使人学习。当然《史纲》叙述和评论历史也有有失偏颇之处,如作者对明朝历史的认识等等,就需要我们自已来了解和认识。篇二: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袁浩杰 自参加工作以来,没完整看过几本书,但还是洗洗品读了柏杨老先生长达八十万字的《中国人史纲》。当偶然的机会从舍友书桌上瞥见这本书时,我就决定好好细读它。或许自幼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对通史之类的著作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也读过柏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深受感慨,受此影响,也从心底喜欢柏杨老先生。
《中国人史纲》是一本引人入胜而又线索明晰的史书,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柏杨先生在狱中完成此著作,历经了十年监狱的艰辛,他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历来写作此书,于是此书又有“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赞誉。自有深刻和独到之处。
柏杨老先生素有“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著作风格,他一贯以批判的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中国人史纲》就以“人”为中心,重点在“人”.这本书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是狱中成书,因此更能透过文字感受作者对于人性的独特视角的剖析,历史是人的历史,故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性的发展史。通读此书,给我最多的思考就是人性的问题。何谓人性?孔子、孟子、老子、老子、荀子等皆有不同的看法,而释迦牟尼与西方的柏拉图等亦有各自的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低级而高级,于是善恶观念逐渐产生出来,但是无论善还是恶,无非都带着人的烙印,善、恶只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工具罢了。孔子满口的仁义道德,然而他刚刚出任了鲁国的司寇,就把他的学术上的死对头、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少正卯给杀了,看来在政治斗争中,孔子所谓的“仁”乃是具有针对性的,并非一视同仁的。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结束,赵军40万人投降秦军,秦江白起名者40万疲惫不堪的俘虏进入长平附近一个名叫“杀谷”的深谷,秦军从高山上抛下土石,40时万人全被活埋。秦朝末年,巨鹿大战后,20万投降的秦军被项羽全部坑杀。
南梁开国皇帝萧衍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几乎每次都要国家拿出一亿万钱来赎身,而这些巨大的舍身钱莫不是来源于对百姓的盘剥。萧衍极醉心“仁慈”、“宽厚”的美名,皇亲国戚无论有多大的罪恶,都不追究。但对于普通平民却很狰狞,一个人犯罪时,父母妻儿都要受到连累,一人逃往,全家都被捕下狱,无一点宽假。再有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江山,残忍杀害一大批如刘基、徐达等一大批开国元老。读罢此书,我的最大感受是——老百姓实在很苦,能够活着,已经不容易了。盛世时可以奢谈理想抱负,乱世时就只能够东奔西跑,以便保全性命了。
我等芸芸众生,逢此盛世,乃是我们的造化,我们应抛弃成见,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共同营造生活,这应该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了。我们在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静静想想:小孩是我们晚辈,领导是我们的尊长,同事是我们的手足,我们本为一家,彼此共处于一个屋檐下,同一个时代造就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时空,尽管空间略显狭小,难免碰了彼此的头,但是我们毕竟是无法逃离开这间巨大的时代之屋,我们还要每日见面、互致问候,还要礼尚往来,还要彼此提携、互相帮助。我们无法根绝乱世的诞生,因为我们不是时代的宠儿,更不是开创新时代的英雄,但是我们目前却可以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们彼此达成协议,紧紧地团结起来,快快乐乐的做一个人,我们相亲相爱,我们不窝里斗,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延缓乱世的出生。如果要做人,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做人。尊重别人,我们才能够更加长久的做人。篇三:《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读《中国人史纲》心得
七十年代,柏杨负责《中华日报》家庭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因其刊出的一张漫画讽刺蒋介石父子独裁统治台湾,被以“侮辱元首”等罪名被捕入狱,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在狱中,柏杨努力把握住任何一点能读书的时间开始读书,读二十五史,开始写《史纲》。狱中随时检查,文稿随时可能被抄出来充公、烧毁,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不一而足。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完成了《史纲》的写作。作者在监狱里度过了9年多的时光,但作者面对困境不绝望、面对困难不放弃、经历磨难不萎靡,在最卑微、最没有尊严的地方,完成了《史纲》等三部书稿的写作。作者没有让时间、生命在绝望中流逝和荒废,更没有在重压下漫骂,在打击下崩溃,而是在历史的梳理、写作中让时间和生命沉淀、丰厚,让意志坚定,从而保持了尊严,坚持了追求,升华了人生,让人叹服、引人深思、使人学习。
作者叙述历史不似历史教科书一般对历史做概要的叙述。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把可读、有趣的故事整理出来,让历史丰满。对历史人物,作者用体现人物
特点的事件和言行来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使人物有声有色,让读者随处可见思想的火花,将历史写得精彩生
动又不乏深刻,使阅读轻松有趣、让读者受益非浅。作者在 第一章历史舞台介绍西岳华山时,讲了一个韩愈登华山的故事。韩愈登上华山的苍龙岭之后,回头看来时的路,发现“鸟道悬空、头昏目眩”,再也没有胆量下来。心想只有死在山上了,不禁大哭。后来,还是由地方官派人把他灌醉了,用绳子从山上层层吊下来的。故事让我们亲见了古人,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让我们觉得历史亲近可爱,人物憨态可掬,而对华山高难险峻留下了深刻印象,叙述可谓别具一格。读完这本书,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是形成自己的观点。从来都觉得书写历史和做新闻对事实的态度是一样的,要客观的记录事实,轻易不能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柏老先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持有鲜明的态度,对前朝的史学家和儒家鸿儒们的错误不留情面的一一批判。平时写材料,过于平铺直叙,或是照搬照抄,缺少创新,缺少新意,更多的是缺少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也就形成不了体系,构成不了自己特有的逻辑。“一部优秀史书,其意义不只在于发掘出多少历史真相,更在于阅读时能给读者提供多少思考和启示。”有个不成熟的观点就是,书记的讲话,不一定是通篇的总结和安排,更在于如何最大限度的统一思想,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活力。
二是最大限度的充实自己。作者的文学功底深厚,叙述
历史的时候文笔朴实自然,而又字字传神,对历史上的人和事都娓娓道来。历史都是相似的,但是柏杨先生写的这本书,充实了很多历史书上未曾见过的内容,柏杨先生的阅读量可见一斑。这些都得益于大量的阅读,充实自己才能展现自己。通过阅读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让我对此前接触过的一句名言体会更深。读书与不读书,你的世界差别会很大,读书可以让人进入另一个世界,实现一种虚拟的跨界。篇四: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北京通信段 姚星烁
读完柏杨老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才发现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历史,一部有人情味的历史,与以往记录时间与>故事的史书不同,此书中更多的是对人,或者说对中国人创造历史的思考。随着柏老先生的史笔,我尝试着从王朝更新罔替的波澜壮阔中找寻规律,从帝王将相的兴衰沉浮中读懂落寞。
当我放下此书,想写上几行文字记录心情的时候,才发现历史,或者说中国历史这个话题是在太大,也只能从多维的历史中攫取一个维度,那么就谈一谈我对中国人信仰的理解。
先说结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神而不信神的民族。
相比于被整合后系统化的希伯来神话,北欧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磅礴而嘈杂,我们可以从《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国语》《庄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历史典籍中看到主体相似,细节却可能大相径庭的神话故事。如果类比古希腊神话有神话时代和英雄时代,其实中国上古神话也可以以帝尧为分界线,之前可以称之为神话时代,主线故事是创世,造人,三皇五帝的三次神战、妖神鬼怪及其纷争;帝尧之后的英雄时代,主线故事是羿和禹等人的英雄事迹及部落纷争。正如其他文明一样,宗教对中国神话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创造性的将神话故事进行了整合统一,提出了掌管天界的天庭、玉帝、王母娘娘体系,这与在奥利匹斯山上俯瞰人间的神王宙斯又有了几分神似。而作为舶来品的佛教,通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也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神华。
然而以上诸神之于中国人,各像是故事而非信仰,中国人的信神拜神,更多的是出于绝望边缘上的痛苦挣扎,而非如西方或阿拉伯世界信仰的虔诚与纯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许才是中国人最普遍的神话观。
中华文明的神学不兴,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长期处于统一的封建王朝,皇权压抑神权的原因;也有农耕民族生产力相对较高,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宗教难以发展的因素,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从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谈起中国人为什么会有祖先崇拜,我要先讲一个故事。假使我穿越到明代的某个田间地头,偶遇一位正在劳作的年轻人,我想我们的对话一定是这样的。
哥们,你们明代的生活怎么样?
我虽是一介草民,可也有房有田,有老婆有孩子。日子还算可以。那你的房子哪里来的?
我爹传给我的呗。
田呢?
我爹传给我的呗。
那种田的方法呢。
我爹教给我的呗。
这虽是我杜撰的故事,却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大江南北普遍发生着。中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社会,人们局限在相对狭小固定的地域,以家庭为单位共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仅具有天然的血亲联系,更成为生存的相互依靠对象。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单系亲族组织,上连于所有死去的祖先而下及于尚未出生的子孙,若失去祖先这一环,这个结构原则就被切断而无法存在。所以中国人藉祭祖与孝德来维系此一制度,诚如当代大儒冯友兰在其中国思想史一书中论到孝的理论时提到『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家族制度上的,而孝则是使家族扣紧在一起的德行』。在这样一个允满家族意识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表现不在忠便在孝,我们可以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能,而中国人是要伦理,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亦不为过。再加上民间死后世界观的影响,祖先崇拜与伦理孝道有了更深的连系,甚至视祭祖为尽孝的表现,因不祭祖,祖先在阴间就无法享受长生福禄,而沦为饿鬼孤魂,实为大不孝,祖先也会因此降灾于家族。怪不得韦政通教授说:上古的祖先崇拜演变出儒家的孝道,而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古老的宗教。所以中国人必循例重俗,祭祖祀宗,藉此抒发缅怀先人,表达孝思的心境,进而祈求祖先佑护赐福。
在中国儒家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国,对祖先的崇拜是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康熙皇帝和教皇特使之间的争执,就集中在是否允许祖先崇拜上,康熙当时的名言就是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建立祠堂,在逝者下葬时,随同准备许多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纸样,一同烧毁,如同送先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样;并定时烧纸(送钱),甚至在不同季节送不同衣物的纸样烧毁;官宦或富贵之家要为建立祠堂,供奉祖先排位。中国人的历史崇拜
中国人的历史崇拜可以看做是祖先崇拜的2.0升级版,如果说祖先崇拜的对象是父亲、祖父、祖父的父亲、祖父的祖父,那么历史崇拜则是崇拜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圣君、名将。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言流传千古,除了彰显了他出色的政治智慧,更说明了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借鉴历史的推崇。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里替是关键,为什么不是兴衰?就是一个皇朝由盛而衰,最后被下一个朝代给替换,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一个朝代实际上是一家一姓的朝代,然后被另一家夺走代替。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是为了本家的基业能千秋万代,不被别家夺走。所以历朝历代、各位皇帝大臣最想的便是从历史中找寻治国的方法,避免被替换朝代的弊端,维持自己的通知。
这是这种自上而下对历史的推崇,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始终保持着对历史人物甚至是写历史的人物的崇拜。
中国人崇拜着孔老孟庄的文化启蒙者光辉,崇拜着秦皇汉武引八方来朝的无上威仪,崇拜着霸王武圣横扫六合的武运昌隆,崇拜着包公海瑞铁面之下的公正爱民,心中已有如此之多的真神,还哪有经历去崇拜故事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们呢?
史海浩瀚,吾之所知不至史之万一。只有学好历史,把历史当老师,用历史做工具,才能在历史中找寻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感谢着柏老的《中国人史纲》,感动于局团委的每月一书活动。
作者:北京通信段团委书记 姚星烁篇五:论《中国人史纲》
论《中国人史纲》中的创新
摘要: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该书突破了传统史书著作的局限,以一种别出心裁的角度和方式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它以中国人的特定活动为对象,让历史成为一部电影,人民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而中国大地则是这部电影的演出场地。
关键词:创新;突破;个性
我对柏杨先生最早的印象,来自初中时读过的《丑陋的中国人》,那时便对这个嬉笑怒骂直白坦率的可爱老头儿心生好感,如今读罢《中国人史纲》,更是对他敬佩不已。相对于传统的史学著作来说,《中国人史纲》观点新颖个性,语言活泼幽默,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
我将就这一创新之处展开论述,谈谈我对于柏杨《中国人史纲》写作角度和方式以及他的一些新颖观点的看法。
一、空中马背,感同身受 第一章节中,作者以历史舞台为题,引出了中国这一舞台,并对中国的位置、疆域做了大致的介绍。这突破了史书开篇直接切入话题的传统,使读者构画出了中国的基本轮廓。尔后,作者采用了“空中马上”这一创新的写作形式来介绍中国疆土。例如:“现在,让我们搭乘可以跟光速相等速度的太空船,从广阔的太平洋向西飞航。”“空中鸟瞰之后,让我们走下太空船,跨上马背。”[1]这种空中俯瞰以及以骑马所需时日来衡量距离的直观方式充分调动了我们的想象力,仿佛我们自身也跟着作者走遍了大江南北,使我们对于中国领土的广阔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
作者在章节的安排上突破传统,“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不以皇帝年号纪年而以普遍的公历算法来纪年将一个世纪分成十个年代来表示。”[2]使得脉络清晰,主题分明,重点一目了然。并且在每章最后设“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可使我们对当时的世界、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使人感到真正是从空中从其他星球上看中国历史,而不是只从中国从地球上看中国历史,让我们在熟悉中国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和进步历程。这既给人一种新鲜感,又给人一种整体史观。
三、表格精简,语言幽默,文学性浓 在本书中,作者大量地以表格来代替冗长叙事的方式,既简洁明了,也大大地增加了阅读的愉悦感。如:春秋时期有大量的政变事件,就比如一部《东周列国志》已经让人觉得眼花 缭乱,而柏杨在纪元前七世纪到纪元前五世纪的三章里,用三个表格[3]清晰扼要地介绍了“封国的吞并与逐君杀君”的情况,明了易懂。而且他活泼幽默的语言也是传统的史书著作所没有的,例如“苏轼在旁幽了他一默说:‘这都是西汉王朝死鬼叔孙通发明的怪礼。[4]又如他将杨贵妃“评”为李隆基小老婆群里的第一级,再如“杨广如愿以偿地当了皇帝之后,被压制十四年之久的兽性,像火山爆发一样,以雷霆万钧之力向外爆发,最后除了一根绞绳外,任何东西都挡不住。”比起以往传统史书的沉重繁冗,幽默语言的运用显得绘声绘色,使人读起来惬意畅快,自然而然的,也就将这一段历史铭记于心。除此之外,本书还有一大亮点,即为书中的文学性。作者在“唐诗”一节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是乐天的,在他诗中很少与人生相连的现实情调。他有丰富的想像力,又对儒家学派的始祖孔丘,轻蔑嘲笑,这两者都是传统知识分子所缺少的东西,因之他对一般人所重视的权力和财富,视如浮云。他操纵诗句像魔术师操纵手帕一样,翻腾变化,运用自如,中国人尊称他为“诗仙”。短短三句,足矣概述李白的性格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富于文采的白话文字,还可从《中国人史纲》里面为数不多的几处古诗翻译就可以看出,其用词之妙与精准,绝对可让作者跻身于一流白话文大师之列。
四、个性鲜明,着重人性
不同于传统史书中对皇帝暴行的遮遮掩掩,柏杨大咧咧地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中国古代一些皇帝的暴行统治,这正如柏杨在自序里说“越来越多的读者在接受我的人性史观”。柏杨确实很富于同情心,经常对历史人物的道德水平花大量篇幅描述。例如他写道:“廷杖时,受刑人痛苦难耐,大声哀号,头面撞地,尘土塞满口中,胡须全被磨脱,这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摧残人权的图画,朱元璋用它来对付中国人民。”[5]他对暴行的具体描述,深刻揭露了中国古代部分皇帝残暴、兽性的一面,这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是对中国古代部分统治者的无声控诉,也是柏杨嫉恶如仇,敢骂敢恨的鲜明个性的体现。然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柏杨的独特看法却似乎有些过于个性,有些突破往往给读者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和负担。或许是为了凸显人道主义,他在描写中国历代皇帝时使用的称呼往往是直接用他们的名字而舍弃一般人比较熟悉的谥号或年号等常用称呼,而这些名字对于一般人来说往往比较陌生。比如,一般人都称作“汉昭帝”、“万历皇帝”、“慈禧太后”,他全作“刘弗陵”、“朱翊钧”、“那拉兰儿”,而且绝不附上普通人熟悉的称呼,这却是有些弄巧成拙的意味。培根曾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史纲》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明智的好书,其以“人”为中心,“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书中自有大悲懑,书中自有大慈悲。这是柏杨先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