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理科制度职责及操作规范
病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一:资格要求
1:具有主任(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二:知识要求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够解决疑难特殊病例。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应用于实践工作。
2: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取得计算机中级上岗证书(3—5年取得)。
4: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更新专业知识水平。三:能力要求
1:理解判断能力: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妥善进行处理。
2:组织实施能力:能够组织和开展本专业的工作,培养下级医师,实施和指导本专业的科研工作。
3:业务实施能力:参加并负责签发疑难、特殊病理报告及术中快速冰冻报告。
4:教学能力:具有承担专题讲座或讲课的能力。
5:语言文字能力:具有较强的书面文字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病理科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一:资格要求
1:具有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二:知识要求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应用于实践工作。2: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取得计算机中级上岗证书(3—5年取得)。
4: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更新专业知识水平。三:能力要求
1:理解判断能力: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进行处理。
2:组织实施能力:能够实施开展本专业的业务工作,代教下级医师,协助参与本专业的科研工作。
3:业务实施能力:能够独立签发常见病病理报告及部分疑难特殊病理报告。
4:语言文字能力:具有一定的书面文字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病理科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一:资格要求
1:具有住院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
3:经过1年以上的业务进修或培训并合格。二: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发展趋势,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应用于实践工作。2: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取得计算机中级上岗证书(3—5年取得)。三:能力要求
1:理解判断能力: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2:业务实施能力:负责活检的初检工作,对于常见一般病例可独立签发病理报告。
3:语言文字能力:具有一定的书面文字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病理科主任(副主任)技师岗位职责
一:资格要求
1:具有主任(副主任)技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知识要求: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并能够应用于工作实践。
2: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取得计算机中级上岗证书(3—5年取得)。
4: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更新专业知识水平。三:能力要求
1:理解判断能力: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妥善进行处理。
2:组织实施能力:能够组织和指导开展本专业的业务科研工作,培养下级技师。
3:业务实施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各种仪器的操作及维护。4:教学能力:具有承担本专业专题讲座或讲课的能力。5:语言文字能力:具有较强的书面文字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病理科主管技师岗位职责
一:资格要求
1:具有主管技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知识要求
1:熟知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2: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取得计算机中级上岗证书(3—5年取得)。
4: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更新专业知识水平。三:能力要求
1:了解判断能力: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妥善进行处理。
2:组织实施能力:能够开展本专业的业务工作,代教下级技师,参与本专业的科研工作。
3:业务实施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各种仪器的操作及维护。4:语言文字能力:具有一定的书面文字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病理科技师岗位职责
一:严格要求
1:具有技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2: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取得计算机中级上岗证书(3—5年取得)。三:能力要求
1:理解判断能力: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2:业务实施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各种仪器的操作。3:语言文字能力:具有一定的书面文字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科一般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内的工作制度,服从管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每位工作人员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精神饱满,热情、耐心、负责的接待每位患者。
3:坚持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科务会,讨论本科发展及解决科室中存在的问题。
4: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坚持每月1-2次的业务学习活动,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5:全科人员在发挥现有设备、技术力量的前提下,努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6:每月开展质量控制的自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与经济效益挂钩。7:每年安排1-2人进修学习、培训(包括短期学习班、学术会议),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诊断、技术水平。8:做好各项设备的使用保养记录,保证机器正常运行。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诊断报告书类别
病理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Ⅰ类:检材部位/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诊断。
Ⅱ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或是对于拟诊的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诊断意向,可在拟诊疾病/病变名称之前冠以诸如病变可“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
Ⅲ类:检材切片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即不能做出Ⅰ类或Ⅱ类病理诊断),只能进行病变的形态描述。
Ⅳ类:送检标本因过于细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等,无法做出病理诊断。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诊断室工作制度
1.主检医师接收切片时,应核对切片数后签字。
2.主检医师认真阅读申请单,必要时与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详细临床信息,细致全面的阅片,写出初步诊断。
3.主检医师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交上级医师诊断,必要时科内讨论,提出处理意见。
4.疑难病例应用辅助诊断技术,如特染、免疫组化等协助诊断。5.病理报告交图文报告室打印,仔细核对后签名,一般报告四个工作日发出。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术中冰冻切片报告制度
1.值班医师接受标本,并逐项查对姓名、科别、住院号及标本是否相符,立即巨检及取材,如有疑问请上级医师指导取材。必要时与手术医师直接联系。
2.技术人员及时切片,切片厚5um。染色后送主检医生。3.一般冰冻报告由高年资主治医师签发,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请上级医师会诊,共同签发。① 所有恶性肿瘤 ② 交界性病变 ③ 良恶性难定的病变 ④ 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
⑤ 其它疑难病变,主检医师不能明确诊断 4.冰冻报告由传真发出,一般情况下小于30分钟。5.报告发出后,技术人员及时将冰冻组织固定。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科会诊制度
一、科内会诊
如有下述情况之一者,由具有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会诊后签发报告:
1.主检医师不能明确诊断。2.临床与病理诊断不符。3.初次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例。
4.一组病理医师中两人或多人的诊断意见不一致。5.患者要求得到另外一位医师的意见。6.临床医师要求倾听另外一位医师的意见。
二、科外(院外)会诊
接受外院个人、单位送检的病理切片会诊,由具有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签发会诊报告。如遇疑难病例,会诊医师不能明确诊断时,由科内高级职称的医师讨论后签发会诊报告。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切片质控制度
病理切片质量高低,对病理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提高病理切片质量,尤为重要。科室要采取各种措施,使切片优良率达到91%以上。特作如下要求:
1.每日主班医师阅片时,要对当日切片存在问题及时向主班技师告知,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纠正。2.3.4.对不合格切片及时重切纠正。脱水机的各种试剂每周更换一次。
每月由技师、医师共同对病理切片进行抽查、评分,找出问题。并进行科内小结。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诊断质控制度
为持续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及病理医师病理诊断水平,减少差错发生,根据有关标准力争达到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99.5%,细胞学病理诊断准确率≥85%,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95%,制定如下措施:
①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一般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常见病的诊断也可酌情准予资格相当的高年资病理住院医师签发。② 诊断报告书上应有主检医师亲笔签名,主检医师难以明确诊断的应行科内会诊或院外会诊。
③ 每月由专人统计分析院外会诊意见、手术前后的诊断结果,统计诊断的符合率,分析不符原因,制定改进措施。④ 每月由专人统计分析有活检对照的细胞学的诊断结果,统计诊断的符合率,分析不符原因,制定改进措施。⑤ 每月由专人统计冰冻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分析不符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⑥ 对少数经会诊不能明确诊断的,应力争做到病人随访。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质控制度
为持续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及病理医师病理诊断水平,减少差错发生,根据有关标准力争达到病理切片优良率≥91%,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99.5%,细胞学病理诊断准确率≥85%,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95%,制定如下措施:
1.每月由技师、医师共同对病理切片进行抽查评分,找出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纠正。
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一般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常见病的诊断也可酌情准予资格相当的高年资病理住院医师签发。
3.诊断报告书上应有主检医师亲笔签名,主检医师难以明确诊断的应行科内会诊或院外会诊。
4.每月由专人统计分析院外会诊意见、手术前后的诊断结果,统计诊断的符合率,分析不符原因,制定改进措施。5.每月由专人统计分析有活检对照的细胞学的诊断结果,统计诊断的符合率,分析不符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6.每月由专人统计冰冻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分析不符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7.对少数经会诊不能明确诊断的,应力争做到病人随访。8.科内每月召开一次质控小组会议进行总结。
图像分析室工作制度
1.接收标本,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科室与标本一致后并签收登记。
2.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负责划价扣费。
3.负责病理申请单录入,病理诊断录入及图像分析、采集,认真核对无误后打印报告。
4.报告打印后审查无差错后交医师签发并登记。5.及时将资料装订后归档。
6.负责查询病理结果。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科取材室工作制度
1.病理技术人员负责接收标本,接受标本时认真核对申请单及送检标本,填写项目是否一致: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标本类型及数量。
下列情况不予接收:
① 申请单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② 标本上无有关标志,如姓名、科室等
2.技术人员将申请单编号并将标本按顺序排列好等待取材。3.病理医师负责巨检、取材。取材前应再次核对标本袋上的标志,如病人姓名、科室等。巨检内容由技术人员记录。
4.取材后,将标本固定放好,已备补取材。报告发出后一周,如临床无疑问,将标本清理交专门部门处理。
5.每日取材完毕后,认真清洗取材台基各种器械,关闭门窗、水电等。
6.每周六集中红外线消毒。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细胞学室穿刺规范
1、先由临床医师提出申请,穿刺医师在详细了解病人病史及一般情况后决定是否进行穿刺。
2、一般穿刺为体表明显的、不在危险部位的病变、病人一般情况可以耐受的。
3、在仔细检查病人后,确定穿刺部位,做好标记,给病人解释具体穿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后准备穿刺。
4、准备好穿刺用品,穿刺部位消毒后,依无菌操做进行穿刺。
5、穿刺过程中避开明显血管,平行进针,达到部位后反复抽吸,穿刺后按压止血。
6、涂片要求要尽量薄,标记号码,及时固定涂片。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技术室工作制度
1.技术人员每日上午负责组织包埋,包埋时应对号对蜡块,严防差错发生。
2.严格遵守切片操作规程,切片厚4~5um。3.染色时统一使用自动染色机程序。4.封片时注意防止气泡产生。
5.贴上标签写上编号,切片编号核对后交主检医师并签字。6.每日清理干净各种机器及桌面。
7.根据工作量的情况及时更换各种液体及染液。8.主班下班前关好水电、门窗,以防意外发生。9.负责各机器设备的维护。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细胞学室工作制度
1.接收院内外送检的细胞学标本并签收,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科室及标本与申请单是否一致。
2.针吸细胞学穿刺时,做好消毒并按规范操作。
3.编号后及时离心、涂片、固定、苏木素伊红染色后,封片编号。
4.阅片前认真阅读申请单各项内容,仔细阅读全片内容,结合临床写出诊断报告,交图文报告室打印后签字发出。5.剩余各种标本放冰箱保存,等报告发出后交保洁部门集中处理,严防标本造成环境污染。
6.报告发出后,及时将涂片及申请单归档。7.每天下班前,关好水电及门窗。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病理科资料管理制度
1、常规活检、快速冰冻、细胞病理学检查、尸检等的文字资料、非文字资料(蜡块、切片、涂片等)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均为有价值的医学资料,应妥为保存。
2、由专人管理。
3、活体组织检查剩余标本在报告发出后保存一周。
4、报告申请书每100份为一本由图文报告室主班技术员检查核对后装订成册。
5、蜡块管理由技术室负责,每天在切片结束后按顺序归档,如需特染、免疫组化、深切,在制好切片后及时归回原位。
6、切片的管理由诊断组医师负责,当班医师在阅片后按前后顺序归档,每月有一名医师负责按时统一归入资料库,归库时应仔细检查核对无误。
7、免疫组化申请单由免疫组化室技术员负责整理装订。
8、细胞学涂片除痰阴性涂片外应全部保存,送检体液标本应保存在冰箱内,直至报告发出2-3天。
9、出于学习或研究的目的,归档后的切片及文字资料需要调阅,调阅时应仔细登记时间、切片号(病理号)、归还与否、是否损坏。
10、技术组组长定期抽查各种资料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及处罚。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切片借阅制度
1、切片借阅由科室安排专人负责,其他人不得私自借出。
2、由患者或家属提出要求和目的,并出示相关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负责人调阅切片及相关资料,由医师审核后借出。
4、登记借阅切片号、切片数量并由借片人签名。
5、借阅期最长1月,为防止损坏、丢失,应依切片种类及数量收取押金。
6、归还切片时借阅人归还切片及押金收据并提供其他医院的诊断。
7、免疫组化及细胞学涂片因无法重复制片,确需借阅的应征得科主任同意后方可。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尸检工作制度
1、尸检应由临床医师提出申请,死者家属同意并签字,填写申请单,申请单内所有项目应详细填写并签字,经医务部批准,方为有效。并由申请人办理有关手续后,及时送交病理科。
2、检验的尸体应在死亡2小时后进行,在死亡2小时后则应及早进行,以免尸体发生过多的死后变化,影响病理诊断结果。如有尸体腐败现象,不宜解剖。
3、检验的尸体涉及法律案件者,原则上应由法医剖验。如遇特殊情况,应受司法机关的委托,并提供死者生前的社会情况调查,报院医务部批准后,方可接受。最后将尸检报告交委托单位,不与死者家属发生直接联系。
4、对有医疗纠纷的病例,临床应提供详细的病史及其它有关情况,并了解死者亲属的意见。必要时与有关人员进行讨论,提出解剖目的,使剖验人员心中有数,以便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诊断。解剖结果,以尸检报告书为准,并将此报告交院医务部。
5、病理医师接到尸检申请后,应立即登记编号,及早进行剖验。尸检前必须核对死者姓名,年龄,性别无误后,方可进行。同时详细阅读死者的病史和临床医师提出的要求,以加强尸检的针对性。
6、尸检同时,应安排相关人员对整个解剖过程进行记录,对不同脏器、不同病变进行详细描述,完成尸检记录,一般在一个月内经组织学检查后发出最后的尸检报告。报告发出后,全部资料及时归档,并清理大体标本,除保留有科研,教学价值外,一律交后勤部焚化处理。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切片机操作规程
1.先切片机锁扣打开。
2.将切片刀放置在刀架上,调整好角度。3.将石蜡组织块放置在蜡块夹中固定好。4.正常进行正常切片。
5.完成切片后,锁紧锁扣(在切片过程中动作要轻,均匀)。6.拆开各部件进行彻底清洁。7.先切片机锁扣打开。
8.将切片刀放置在刀架上,调整好角度。9.将石蜡组织块放置在蜡块夹中固定好。10.正常进行正常切片。
11.完成切片后,锁紧锁扣(在切片过程中动作要轻,均匀)。12.拆开各部件进行彻底清洁。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染色机操作过程
1.打开电源开关。
2.按“F1”启动染色程序。3.打开水龙头开关。4.揭开染色盒盒盖。
5.将需染色切片放置备染盒中按“LOAD”。6.染色完毕后取出切片,按“EXIT”。7.按“F4”退出程序。8.关闭电源开关。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自动染色机染色程序
1.烘片1分钟
11.水洗10秒 2.二甲苯Ⅰ脱蜡5分钟
3.二甲苯Ⅱ脱蜡5分钟
4.二甲苯Ⅲ脱蜡5分钟
5.无水乙醇5秒
6.无水乙醇5秒
7.95%酒精5秒
8.80%酒精5秒
9.水洗10秒
10.苏木素染色10分钟
2010
12.分化15秒 13.水洗返兰1分钟 14.伊红染色15秒 15.水洗5秒 16.80%酒精5秒 17.95%酒精5秒 18.无水乙醇5秒 19.无水乙醇5秒 20.染色程序结束送EXIT
病理科 年一月二十日
冰冻机操作程序
1.在开机状态下先解除操作台的锁定,打开冰冻机盖。2.开启照明灯。打开手柄锁,摇动手柄检查其工作状态。3.检查切片台是否固定,将切片固定于刀架上。4.将已冻好的组织固定于切片机头上进行切片。
5.切片完备后锁定操作台及手柄锁,关照明灯,关冰冻机盖。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石蜡切片烤片12小时,脱蜡至水。
2、高压修复:将高压锅内的EDTA液烧开后,放入切片加盖,待压力阀吹起后,定时3分钟,开盖自然放凉。
3、蒸馏水洗2遍。
4、放入3%H2O2溶液中,室温下孵育10分钟。
5、蒸馏水冲洗2遍。
6、PBS浸洗3次,每次5分钟(3×5/)。
7、擦去多余PBS液,每张切片上滴加一抗,放入4℃冰箱过夜。
8、PBS浸洗3次,每次5分钟(3×5/)。
9、擦去多余PBS液,滴加二抗,室温下孵育45分钟。
10、PBS浸洗3×5/。
11、加DAB显色液,显微镜下观察,阳性部位显棕色,背景无着色,终止显色。
12、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2—5分钟、分化液分化、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脱水机操作程序
1.检查脱水机内各种液体及石蜡是否充分。2.将脱水机调整至起始位置。
3.将放置组织篮固定于脱水机上,降入液体缸内。4.选择已设置好的程序1,进行组织标本处理。5.次日停止程序,升起组织篮,将其取下复位。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图文报告系统操作流程
1. 检查电源后打开电脑。2. 点击“图文报告系统”。
3. 点击“报告登录”键进行病理报告录入。4. 点击“改一般信息”键对已发报告进行输入。5. 点击“摄像采集”键进行病理切片的采集、分析。6. 认真核对无误后点击“打印”键进行报告打印。7. 下班前退出“图文报告系统”并关机,关电源。
病理科 2010年一月二十日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2.打开天平开关。3.校正到“0”。4.进行药物称量。
5.称量完毕后,关闭开关及电源。
病理科 2005年8月
尼康显微镜80i荧光使用操作注意事项
1.开机前检查显微镜电源和荧光汞灯电源是否关闭,在做荧光观察时最好关闭显微镜主机电源。
2.开机预热:落射荧光汞灯电源开启后,需预热最少5分钟再进行激发。
3.使用中根据荧光的强弱选择不同的减光片。
4.使用激发后,不能少于30分钟再停止激发。在关闭了激发光源后,若要再次使用,时间间隔不能少于30分钟。
5.经常观察汞灯位置是否居中(通过对中望远镜进行观察),如有偏差进行调节至对中。
6.显微镜使用完毕后,依次关闭电源开关,等机器冷却一段时间后盖上防尘罩。
病理科 2006年12月
尼康显微镜50i图像采集系统操作流程
1.检查电源后打开电脑。2.打开图像传输系统按钮/ 3.打开显微镜。
4.双击“图像采集系统”。5.调整“图像采集系统”设置。6.拍摄并保存图像。
7.拍摄完毕,退出“图像采集系统”,并关机。8.关闭显微镜。
9.关闭“图像传输系统”。
10.关电源,等机器冷却一段时间后盖上防尘罩。
病理科 2006年12月
试剂配制方法
一、苏木素染液的配制方法:
A液:苏木素1g,无水酒精10ml;B液:硫酸铝钾20克,蒸馏水200ml;两液分别溶解后混合,加热煮沸后,徐徐加入红色氧化汞0.5g,然后将染液迅速冷却后过滤使用,使用前每100ml加入冰醋酸4ml。
一、伊红染液的配制方法(一般浓度为0.25~1%):
伊红0.5g,蒸馏水100ml,先用20ml蒸馏水溶解伊红,全部溶解后加入80ml蒸馏水,最后加一滴冰醋酸。
二、分化液的配制方法:
盐酸0.5ml,70%酒精100ml。
病理科 2005年6月
肾穿刺活检染色操作常规
(一)一、常规染色
苏木素——伊红常规染色
注:石蜡切片伊红必须染够2分钟。
二、特殊染色
(一)PAS(periodic acid shiff reaction)染色1、1%过碘酸10分钟;
2、蒸馏水水洗5分钟;
3、shiff 氏液40分钟,观察;
4、蒸馏水水洗;
5、苏木素复染;
6、常规脱水、透明、封片。
(二)Masson染色 染色液配制:
1、Regnd氏苏木素
苏木素
95%酒精
甘油
双蒸水2、0.2%酸性水
冰醋酸
蒸馏水
3、甲液(分析纯)
丽春红
酸性复红
冰醋酸
蒸馏水
4、乙液(1%磷钼酸)
磷钼酸
蒸馏水
5、丙液(苯胺兰液)
苯胺兰
冰醋酸
蒸馏水
操作方法:
1、苏木素
2、甲液
3、蒸馏水水洗;
1g
10ml
80ml
0.2ml 100ml 0.7g
0.3g
1ml
100ml
1g 100ml 2g 1ml 980ml
5-10分钟;
20分钟;
10ml
4、分化于乙液
10分钟;
5、勿水洗直接入丙液
30秒钟;
6、蒸馏水水洗;
肾穿刺活检染色操作常规
(二)7、酸化液
5分钟; 8、95%乙醇分化、快速脱水、透明、封固。
(三)PASM染色 染液配制
六胺银染液:
2%硝酸银水溶液
ml 6%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
25ml 5%硼砂(四硼酸钠)
2ml 注:四硼酸钠易结晶,事先应全部溶解。操作方法:
1、1%过碘酸
10分钟
2、蒸馏水水洗3、5%铬酸水溶液
40分钟
4、蒸馏水水洗
5、六胺银溶液60℃ 40分钟(20分钟后
每5分钟观察一次)
6、蒸馏水水洗7、0.2%氯化金水溶液
1-2分钟
8、蒸馏水水洗9、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
1-2分钟
10、蒸馏水水洗
11、苏木素复染、透明、封固。
(四)PASm+Masson套染
1、上接PASm第9步,水洗;
2、甲液
2分钟;
3、蒸馏水水洗;
4、乙液
10分钟;
5、勿水洗直接入丙液
30分钟;
6、蒸馏水水洗入酸化液
5分钟;
7、95%乙醇分化、快速脱水、透明、封固。
离心机操作规范
1、将液体标本分装入离心管中,用天平平衡后对称地放入离心管托架内。
2、盖上离心机盖,设定时间为5分钟,转速为2000转/分,按下“开始”键后离心机开始工作。
3、待离心机完全停止运转后,方可关闭电源,打开离心机盖,取出标本,盖好离心机盖。
4、每日清洁离心机。
生物光学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属于精密光学仪器,为了保证显微镜系统正常的发挥功能,特制定本规程。显微镜由专人使用,专人负责日常维护、保养。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调试该设备。
显微镜系统的操作步骤及日常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如下:
一、显微镜部分
1、去掉防尘罩,打开电源。
2、将试样置于载物台垫片,调整粗/微调旋钮进行调焦,直到观察到的图像清晰为止。
3、调整载物台位置,找到关心的视场,进行金相分析。
二、计算机及图像分析系统
将显微镜上的观察/照相切换旋钮调至位置,显微镜里观察到的信息便转换到视频接口和摄像头,打开计算机,启动图象分析软件,即可观察到来自显微镜的实时的图像,找到关心的视场后将其采集、处理。
三、日常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为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注意以下事项:
1.试验室应具备三防条件:防震(远离震源)、防潮(使用空调、干燥器)、防尘(地面铺上地板);电源:220V+-10%,50HZ温度:0-40℃ 2.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3.当载物台垫片圆孔中心的位置远离物镜中心位置时不要切换物镜,以免划伤物镜。
4.亮度调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过亮,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损视力。
5.所有(功能)切换,动作要轻,要到位。6.关机时要将亮度调到最小。
7.非专业人员不要调整照明系统(灯丝位置灯),以免影响成像质量。8.更换卤素灯时要注意高温,以免灼伤;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卤素灯的玻璃体。
9.关机不使用时,将物镜通过调焦机构调整到最低状态。
10.关机不使用时,不要立即该盖防尘罩,待冷却后再盖,注意防火。11.不经常使用的光学部件放置于干燥皿内。
12.非专业人员不要尝试擦物镜及其它光学部件。目镜可以用脱脂棉签蘸1:1比例(无水酒精:乙醚)混合液体甩干后擦拭,不要用其他液体,以免损伤目镜。
病理检查服务项目目录
1、局部切除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
2、内镜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
3、手术标本检查与诊断
4、骨髓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
5、穿刺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
6、特殊染色:
PAS染色 VG染色 Masson染色 刚果红染色 抗酸染色
7、普通病理会诊
8、细胞学诊断
病理科
2010年1月20日
第二篇:病理科操作规范及流程
病理标本的验收规范及流程
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活检)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 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 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不合格标本的处理规范与程序
1. 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并记录。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规范及程序
1.取材前阅读申请单中的内容,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2.核对申请单的编号与标本的编号、标本的份数是否相符。3.对于核对无误的标本应按下列程序取材:
3.1小标本和不完整的标本通常为活检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1.1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数量(少量时精确计算,多量时进行估计)、大小(若干mm或cm;多量时聚拢测量)、形状、色泽和质地等。
3.1.2少量的小标本应全部取材制片。
3.1.3多量的小标本,原则上全部取材制片;数量过多时,可尽量多地取材制片,剩余的标本应置于4%的中兴甲醛中妥善保存备用。
3.1.4.黏膜和皮肤组织应“立埋”,即将黏膜面与包埋盒的 底面垂直。
3.1.5使用镊子夹取标本时须严防挤压组织。3.2大标本通常为手术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2.1 记录切除标本的手术类型。
3.2.2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大小(三维长度,mm或cm)、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或接近球形的标本可测其直径(mm或cm)。必要时称重(g或kg)。
3.2.3检查切面:通常沿标本长径切开或剪开(囊性标本时),3 描述和记录其形状特点,例如囊性和实性及其所占比例、色泽、质地、纹理、坏死;囊肿壁的厚度及其内外表面、囊腔内容物及其性状等,有的脏器,例如前列腺、胰腺、甲状腺等,应间隔一定距离(甚至间距2mm左右)做多个平行切面,检查有无微小肿物。
3.2.4带有脏器的标本,应描述和记录病变处与有无脏器的毗邻关系特点。
3.2.5必要时,绘简图说明巨检病变的特点和解剖学关系,病注明取材部位的编号,以便镜检时定位。
3.2.6切取有代表性病变区域的组织制片,适量包括与病变区域毗邻的“正常”结构和坏死组织等。
3.2.7完整切除的肿瘤标本,切取的组织块应包括其包膜,较
大的肿瘤应酌情多处包膜取材。
3.2.8切取组织块的刀具必须锋利,严防挤压组织。3.2.9切取组织块的数量,依巨检病变的具体情况酌定,一般以满足诊断需要为准。组织块的面积,通常在2cmx1.5cm以内,厚度不宜超过3mm(快速包埋制片时则应尽量薄些)。
3.2.10组织块的切面应平整。需要指定组织块的包埋面时,可将其非包埋面切出凹痕作为标记。管壁和囊壁组织应立埋。
4.标本摄影,必要时酌情进行(标本固定前或固定后)。5.切取组织块的编号、数量和取材后是否尚有标本存留等均应在活检记录单的肉眼检查描写栏内和取材工作单中注明,以便镜检时核对切片。例如,1.组织较少,全部包埋制片者,可注明“全”字;2.针吸、内镜取材或少量易碎的组织,须用软纸妥善包裹(以防制片过程中丢失),可注明“包”字;3.取材后尚有存留的标本,可注明“留”字等。
6.需要重新肉眼检查标本时,应在有关病例活检记录单中补充必要的文字描述,需要补充切取组织块时,应按上述取材操作程序进行,并应在相关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中和编号小条上注明“补”字。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规范及程序
1.脱水(常温下)
3.2.1乙醇-甲醛(AF)液固定:60~120min。3.2.2 80%乙醇:60~120min。3.2.3 95%乙醇Ⅰ:60~120min。3.2.4 95%乙醇Ⅱ:60~120min。3.2.5 无水乙醇Ⅰ:30~60min。3.2.6无水乙醇Ⅱ:30~60min。3.2.7无水乙醇Ⅲ:30~60min。2.透明
a..二甲苯Ⅰ:20 min。b.二甲苯Ⅱ:20 min。c.二甲苯Ⅲ:20 min。
3.浸蜡
3.3 石蜡Ⅰ(45~50℃):60 min。3.4 石蜡Ⅱ(56~58℃):60 min。3.5 石蜡Ⅲ(56~58℃):60 min。4 包埋
4.1先将熔化的石蜡倾入包埋模具中,再用加热的弯曲钝头镊子轻轻夹取已经浸蜡的组织块,使组织的最大面或被特别指定的组织面埋入熔蜡中,应将组织块平整地置放于包埋模具底面的中央处。包埋于同一拉块的多块细小组织应彼此靠近并位于 同一平面上;腔壁、皮肤和黏膜组织必须垂直包埋(立埋)。4.2将与组织块相关的病理号小条置入包埋模具内熔蜡的一侧。
4.3待包埋模具内的熔蜡表面凝固后,即将模具移入冷水中加速凝固。
4.4从包埋模具中取出凝固的包埋蜡块(简称蜡块),用刀片去除组织块周围的过多石蜡(组织周围保留1~2mm石蜡为宜)。将包埋蜡块修整成为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4.5将病理号小条牢固地烙贴在蜡块一侧(编号应清晰可见)。4.6把修整好的蜡块烙贴在支持器上,准备切片。4.7使用包埋机的方法按有关厂商的说明书操作。5 切片
5.1 切片刀或一次性切片刀必须锋利。5.2 载玻片必须洁净、光亮。
5.3 将切片刀或刀片安装在持刀座上(以150为宜)。
5.4 细心移动刀座或蜡块支持器,使蜡块与刀刃接触,旋紧刀座和蜡块支持器。
5.5 修块(粗切)。用右手匀速旋转切片机轮,修切蜡块表面至包埋其中的组织块完整地全部切到。修块粗切片的厚度为15~2μm。
5.6 调节切片厚度调节器(一般为4~6μm),进行切片。5.7 以专用小镊子轻轻夹取完整、无刀痕、厚薄均匀的蜡片放入 伸展器的温水中(45℃左右),使切片全面展开。
5.8 将蜡片附贴于载玻片上。蜡片应置放在载玻片右(或左)2/3处的中央,留出载玻片左(或右)1/3的位置用于贴附标签。蜡片与载玻片之间无气泡。
5.9 必须立即在置放了蜡片的载玻片一端,用优质记号笔或刻号笔准确、清楚地标记其相应的病理号。
5.10 将置放了蜡片的载玻片呈45℃斜置片刻;待载玻片上的水分流下后,将其置于烤箱中烘烤(60~62℃,30~60min),然后即可进行染色。
5.11 内镜小的活检,穿刺等组织需连续切片不少于6片。5.12 针对不同组织(如小活检,骨组织,淋巴结等),优化制片,染色流程,保证切片质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规范及程序
1.冰冻切片的制备
1.1打开照明开关,打开冰冻切片机的玻璃箱盖。1.2选择冻头,在冻头滴上冰冻切片机包埋剂适当。1.3 待组织完全冷冻后,将冻头移到切片刀口的冻口内,扭紧冻头,进行切片,切片时有节奏的来回推动摇手柄,切得完整且较薄的切片(厚度8-9um),即可贴在玻璃片上。
1.4 将切好的片子用95%的乙醇固定,然后进行染色、封片、镜检(同石蜡切片H-E染色步骤)。
1.5 工作完毕后将冻头上组织取出,放回送检的标本袋内,用10%的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
1.6清扫切冰冻切片机箱,将冻头擦干后放回冰冻切片机内。
1.7关好冰冻切片机的玻璃箱盖,关闭照明电源。2.冰冻切片机须24h开机,长假或节假日前检查切片机箱内的结冻情况,必要时关机,化霜,清洁冰冻切片机。3.注意事项
3.1 制作冷冻切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等应处于随时可供使用状态。
3.2 切取的组织块大小适宜(厚度<2mm),并尽快置于冷冻组织切片机上制备切片。
3.3 调节冷冻程度,试切合合适时便迅速切片。冷冻不足无法切片,冷冻过度切片易碎。
3.4 冷冻切片固定液
95%乙醇
50ml 4.单体标本的冰冻制片应在15min内完成。术中快速冰冻诊断的规范及程序
1.临床医师在术前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局限性,签署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
2.从标本接收到发出报告的时间,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3.有条件的由两位中/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快速活检的病理诊断意见。对于病变疑难、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和会严重致残的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两位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会诊意见。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4.快速活检诊断意见一般在收到送检标本后30min内发出;同一时间段内相继收到的多例患者标本或是同一例患者的多次标本,其发出报告的时间依次类推。对于疑难病变,可酌情延时报告。5.对于难以即时快速诊断的病变(例如病变不典型、交界性肿瘤病变或送检组织不足以明确诊断等),主检病理医师应向手术医师说明情况,恰如其分地签发病理诊断意见或告知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
6.主检病理医师签署的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意见,以书面形式报告(可传真或网络传输)。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意见报告书发出前应认真核对无误。
7.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的处理
7.1 冷冻切片后剩余的冷冻组织(简称 “冻后”)和冷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简称“冻剩”),均应保存,用以制备常规石蜡切片,以便与冷冻切片进行对照观察。7.2“冻后”/“冻剩”组织的蜡块和切片需与同一病例手术后送检的切除标本编为同一病理号,并作出综合性诊断。
7.3当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意见与其“冻后”组织的常规石蜡-HE片的病理诊断不一致时,该例的病理诊断一般应以石蜡-HE片诊断为准。常用特殊染色的操作规范
胶原纤维染色
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性红法
一、染色程序
1、组织块固定于4%中性甲醛液中,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切片。
2、切片脱蜡至水。
3、用Weigrt铁苏木精液染5-10min。
4、流水稍洗。
5、1%盐酸-乙醇迅速分化。
6、流水冲洗5-10min。
7、用Van Gieson液染1-2min。
8、倾去染液,直接用95%乙醇分化和脱水。
9、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染色结果 胶原纤维呈鲜红色。细胞质、肌纤维和红细胞呈黄色,胞核呈蓝褐色。Maasson三色法
一、染色程序
1、组织块固定于4%中性甲醛液中。用Bouin液或Zenker固定时,流水冲洗组织块过夜,效果更好。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切片。
2、切片脱蜡到水。组织块经Zenker液固定时应对切片进行除汞处理:(1)切片脱蜡后,以0.5%碘乙醇作用10min;(2)稍水洗;(3)以5%硫代硫酸钠作用5min;(4)流水冲洗10min。
3、gert铁苏木精液染5-10min。
4、流水冲洗。
5、1%盐酸-乙醇分化。
6、流水冲洗5-10min。
7、丽春红酸性品红液染5-10min。
8、蒸馏水稍洗。
9、1%磷钼酸水溶液处理约5min。
10、不用水洗,直接用苯胺蓝液复染5min。
11、0.2%冰醋酸处理1min。
12、95%乙醇脱水并洗去冰醋酸。
13、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染色结果 胶原纤维呈蓝色。细胞质、肌纤维和红细胞呈红色,胞核呈蓝色。
网状纤维染色
氢氧化银氨液浸染法
一、染色程序
1、组织块固定于4%中性甲醛液中,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切片。
2、切片脱蜡至水。
3、酸化高锰酸钾液氧化5min。
4、稍水洗。
5、2%草酸水溶液漂白1-2min。
6、稍水洗。
7、2%硫酸铁铵水溶液媒染5min。
8、稍水洗,再用蒸馏水洗1次。
9、滴加Gordon-Sweet银氨液,作用1min。
10、蒸馏水稍洗。
11、4%中性甲醛液还原1min。
12、流水冲洗5-10min。
13、以0.2%氯化金调色1-2min。
14、蒸馏水洗。
15、固定于5%硫代硫酸钠2min。
16、用核固红液复染5-10min或行HE复染。
17、稍水洗。
18、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染色结果 网状纤维呈黑色,胞核呈红色(用核固红复染)或(用苏木精复染),胶原纤维呈黄棕色,细胞质呈淡红色(用伊红复染)。
弹力纤维染色
醛品红法
一、染色程序
1、组织块固定于4%中性甲醛液中,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切片。
2、切片脱蜡至水。
3、用Lugol碘液处理5min。
4、稍水洗。5、5%硫代硫酸钠处理5min。
6、流水冲洗5min。7、70%乙醇稍洗。
8、醛品红液浸染10min。9、70%乙醇浸洗2次,每次约30s,至切片不再脱色为止。
10、稍水洗。
11、澄黄基液滴染约1s。
12、稍水洗。
14、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染色结果 弹力纤维呈深紫色,底色为不同程度的黄色。
抗酸杆菌染色
苯酚碱性品红法
一、染色程序
1、组织块固定于4%中性甲醛液中,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切片。
2、切片用汽油松节油脱蜡2次,每次5-10min。
3、不经乙醇洗,只用纱布将切片周围余液擦干。
4、流水稍洗。
5、滴入苯酚碱性品红液,于室温下染15-30min。
6、流水洗去多余染液。
7、有20%硫酸水溶液分化至适当为止。(一般需1-5min)
8、用流水充分冲洗。
9、用Mayer苏木精浅染细胞核。
10、流水冲洗10-15min。
11、胸风扇把切片吹干。随即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染色结果 抗酸(包括麻风杆菌和结核杆菌)呈鲜红色,胞核呈蓝色。
淀粉样蛋白染色
甲醇刚果红法
一、染色程序
1、组织块固定于4%中性甲醛液中,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切片。
2、切片脱蜡至水。
3、甲醇刚果红液染10min,倾去余液。
4、用碱性乙醇急速分化约数秒,镜下控制。
5、水冲洗5min。
6、苏木精液浅染细胞核。
7、流水冲洗10min。
8、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染色结果 淀粉样蛋白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在偏光镜下,淀粉样蛋白呈现绿色双折光。
脂肪染色
苏丹Ⅲ染色法
一、染色程序
1、组织块固定于4%中性甲醛液中。
2、冷冻切,厚6-10um,如为新鲜组织,须用40%中性甲醛液固定10min,稍水洗后,用60%乙醇稍洗。
3、苏丹Ⅲ染液浸染1-2min。
4、70%乙醇稍洗去多余染液。
5、流水稍洗。
6、Mayer苏木精液复染胞核,必要进用1%盐酸-乙醇分化。
7、水洗10min,或于稀碳酸锂水溶液中促蓝。
8、阿拉伯糖胶或明胶封盖。
二、染色结果 中性脂肪呈猩红色、橙红色或橙黄至橙红色,细胞核呈蓝色。
糖原染色
高碘酸-无色品红(PAS)法。
一、染色程序
1、取新鲜薄片组织,立即用Gendre液固定6-12h或Cornoy液固定3-6h,其间可更换2次固定液,然后转入95%乙醇。
2、无水乙醇按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4-5um。
3、取两张连续切片,分别作A和B记号,然后把B片脱蜡至水。
4、把B切片置入预热至37℃的1%淀粉液,于37℃温箱内消化1h,或用预热至37℃的唾液在37℃温箱消化30min。
5、取出切片稍水洗。
6、在消化过程中,把A片脱蜡至水。
7、在A、B两片同时滴入0.5%高碘酸水溶液氧化5-8min。
8、流水冲洗2min,再用蒸馏水洗1次。
9、于暗处,无色品红液加盖染色10-20min。
10、用0.5%偏重亚硫酸钠液滴洗2次,每次约1min。
11、流水冲洗2min。
12、1%甲基绿水溶液复染胞核3-5min,或用Mayer苏木精液浅染细胞核(必要时用盐酸乙醇分化,再用流水冲洗)。
13、稍水洗。
14、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染色结果 A片上的细胞质呈现亮红色颗粒为阳性(显示糖原),经消化后B片应为阴性。
黏液染色
爱先蓝(pH 2.5)法
一、染色程序
1、组织块固定于4%中性甲醛液中,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切片。
2、切片脱蜡至水。
3、爱先蓝(pH 2.5)液染10-20min。
4、流水稍洗。
5、核固红复染5-10min,或用沙红染液复染2-3min。
6、稍水洗。
7、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染色结果 唾液酸黏液和弱硫酸化黏液以及一般黏液均呈蓝色,各种强碱酸化黏液不着色或淡染,细胞核呈红色。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 System)的规范及程序
1.切片脱蜡水洗:将石蜡切片浸于二甲苯5分钟,三次。取出切片置于100%无水乙醇中3分钟,两次;依次置入90%-70%各级酒精各3分钟。取出置于蒸馏水中。
2.抗原修复(根据一抗说明而定)。
3.取出置于蒸馏水中的切片,甩掉并擦干切片上组织周围的液体,平放于湿盒中,滴加过氧化酶阻断剂(通常用3%的过氧化氢)于组织上避光孵育15分钟。蒸馏水冲洗,再将切片置入TBS缓冲液中,浸泡3分钟,三次。取出切片,甩掉并擦干切片上组织周围的液体(组织切勿干燥),平放于湿盒中。
4.滴加50-100毫升一抗工作液于组织上,室温孵育30分钟。用TBS液冲洗切片。将切片置入TBS缓冲液中,浸泡5分钟,三次。取出切片,甩掉并擦干切片上组织周围的液体(组织切勿干燥),平放于湿盒中。
5.滴加50-100毫升A液于组织上,室温孵育30分钟。用TBS液冲洗切片。将切片置入TBS缓冲液中,浸泡5分钟,三次。取出切片,甩掉并擦干切片上组织周围的液体(组织切勿干燥),平放于湿盒中。
6.滴加Y预备好的显色剂DAB工作液50-100微升,室温孵育5-10分钟,或光镜下控制显色。显色完毕后,用蒸馏水冲 洗终止显色。
7.苏木精复染。
8.各级酒精(70%-100%)脱水,每级3分钟。取出切片置入二甲苯5分钟,三次。
9.用封片胶封片。
病理诊断的规范及程序
1.诊断前注意事项
1.1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前,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核查是否相符。1.2阅读申请单上所有填写的内容,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
1.3阅片时必须全面,不要遗漏病变。
1.4疑难病例,应由上级医师复核,并签署全名。1.5因特殊原因迟发报告,应向临床医师说明迟发的原因。1.6有科内疑难病例会诊制度(2名以上高级职称人员参与),并有相应的记录和签字。
2.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2.1 Ⅰ类:检材部位、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学诊断。
2.2 Ⅱ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或是对于拟诊的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学诊断意向,可在拟诊疾病/病变名称之前冠以诸如兵变“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
2.3 Ⅲ类:检材切片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即不能做出Ⅰ类或Ⅱ类病理学诊断),只能进行病变的形态描述。
2.4 Ⅳ类:送检标本应过于细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等,无法做出病理学诊断。
病理诊断报告书写的规范
1.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1.1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师或科室(住院或门诊)、住院号和门诊号、送验和收检日期等。1.2巨检病变和镜下病变要点描述。1.3与病理学诊断相关技术的检验结果。1.4病理学诊断的描述。
1.5对于疑难病例或做出Ⅱ、Ⅲ类病理学诊断的病例,可酌情就病理学诊断及其相关问题附加:建议和注释及讨论等。1.6未经本病理科和(或)科外病理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病理会诊意见列于该例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2.1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文字表述力求严谨、恰当、精练,条理和层次清楚。
2.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为一式二份,一份交予送检方,另一份随同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病理学检查记录单一并存档。主检病理医师必须在每一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上签名,不能以个人印章代替签名,不能由他人代为签名。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2.3手写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必须二联复写,必须文字规范、字迹清楚,不得潦草、涂改。
2.4手写和计算机打印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的关键性文字,如“癌”、“瘤”、“ 阳性”、“阴性”和数字等,要认真核对,不得 有误。
2.5计算机打印的图文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提供的病变图象要准确,具有典型(代表)性,放大倍数适当。
2.6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必须严格按照送检临床医师填写的文字抄写或用计算机输录于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并认真核查无误,签发报告书的病理医师和病理科的其他人员都不得改动。2.7病理医师不得签发虚假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人员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细胞学诊断的规范及程序
1.直接表述性诊断:适用于穿刺标本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根据形态学观察的实际情况,对于某种疾病/病变做出肯定性(Ⅰ类)、不同程度意向性(Ⅱ类)细胞学诊断,或是提供形态描述性(Ⅲ类)细胞学诊断,或是告知无法做出(Ⅳ类)细胞学诊断。[参考本章第一节的八(一)项:“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2.间接分级性诊断:用于查找恶性肿瘤细胞的诊断。
Ⅰ级:未见恶性细胞 Ⅱ级:查见核异质细胞 Ⅱa:轻度核异质细胞 Ⅱb:重度核异质细胞 Ⅲ级:查见可疑恶性细胞 Ⅳ级:查见高度可疑恶性细胞 Ⅴ级:查见恶性细胞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1.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院/科室(住院/门诊)、住院号/门诊号、送检/收验日期等。2.细胞病理学诊断的表述(参见上项“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表述的基本类型”)。
3.必要时或条件允许时,可酌情就细胞病理学诊断及其相关问题附加:①某些建议(例如进行其他有关检查、再做活检、病理科外病理学会诊、密切随查/随访等);②注释/讨论。
4.经过本病理科或/和科外病理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意见附于该例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
1.病理科自接收标本至签发该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为3-5个工作日,细胞病理诊断报告一般为2个工作日。
2.由于某些原因延迟取材、制片,或是进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有关临床医师或患方,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
3.病理科应有专人发送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并有接受人的签字。4.病理科已经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抄件形式补发。
显微镜操作的标准化程序
1.目的
正确使用显微镜。
2.适用范围
全体病理科工作人员。3.具体操作
3.1将准备观察的切片放在载物台上。
3.2调光:开启显微镜的电源开关。
3.3对焦:先用粗调螺旋把低倍物镜下降至载物片上6cm处,然后上升物镜,直接看到物象,再用细螺旋把物镜调节到清晰处。
3.4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组织的一般结构,然后再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必要时方使用油镜,再低倍镜转至高倍镜观察时,只要适当转动细调节即能看到物像。
3.5放置载物片时注意勿把盖玻片面向下,以免用高倍镜观察时因对不到焦点而压破玻片,甚至损坏镜头。
3.6观察显微镜物像时应养成同时睁开双眼的习惯,眼的观察位置也要适当,即应放在眼点处。
3.7用毕应将显微镜放回木箱或用罩盖好。
普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操作规范及流程
目录
1.病理标本的验收规范及流程 „„„„„„„„1-2 2.不合格标本的处理规范与程序„„„„„„„„„3 3.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规范及程序„„„„„„„„.4-6 4.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规范及程序„„„„„„„...7-9 5.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规范及程序„„„„„„„„..10-11 6.术中快速冰冻诊断的规范及程序„„„„„„„„.12-13 7.特殊染色的操作规范„„„„„„„„„„„„14-21 8.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 System)的规范及程序„22-23 9.病理诊断的规范及程序„„„„„„„„„„„„„24-25 10.病理诊断报告书写的规范„„„„„„„„„„.26-27 11.细胞学诊断的规范及程序„„„„„„„„„„„„28 12.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29 13.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30 14.显微镜操作的标准化程序„„„„„„„„31-32
第三篇:病理科各种制度及各级工作人员职责
病理科工作制度
1、活体组织标本应及时用固定液固定,注明科别及姓名,连同申请单及时送病理科。
2、送检脏器和较大的标本,不要切开和翻转,对较小病灶加以标记。做冰冻切片时,一般应在前1日与病理科联系。
3、凡各科室需要检癌细胞的分泌物,穿刺标本必须新鲜,取材后立即送交病理科。盛检癌细胞标本的用具必须干净,以免污染,混淆诊断。4、病理切片应编号长期保存。有价值的病理标本要妥善保管。活检大体标本一般保存1个月。尸检大体标本一般保存半年。组织切片和蜡片以及有科研、教学价值的标本均应分类整理,长期保存。5、活体组织检查应于5个工作日内报告,冰冻切片随时报告(一般在30分钟内),均应留副页存档。6、院内借片需办理登记手续,院外借片需凭医疗单位证明,经医务科批准。
7、尸检按《解剖尸体规则》执行。
病理技术室工作制度
1、在科主任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取材后按规定时间进行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
3、按照病理操作常规进行病理切片、染色工作,保证制片质量。
4、出片后,应进行蜡块、切片及申请单的查对工作(对号、对图、对组织块数)。
5、申请单、切片和蜡块应及时进行整理,做好归档工作。
6、各类试剂应定期更换,各种仪器使用后应及时进行保养工作。
7、协助尸检和科研工作,负责临床病理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8、负责病理资料的保管和积累,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9、负责药品、器材、染料和试剂的请领和保管。
病理取材室工作制度
1、送检标本时应作好“两查”工作,即查申请单、查送检标本。不符合者应立即纠正。并在送检标本登记本上签名。
2、取材前,应核对患者姓名、病理编号和标本。取材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仔细检查,避免漏取、错取,碎组织和小组织要包好。每取一例标本后都要将取材器械和取材板冲洗干净,以免污染,造成混淆诊断。
3、取材记录(肉眼检查)要详细,必要时画图说明。
4、活检大体标本一般保存一个月,定期清理。尸检大体标本一般保存半年。有科研、教学价值的标本应分类整理,长期保存。
5、要经常保持取材室整洁,室内每周进行一次紫外
线消毒。
6、尸检要按《尸体解剖规则》进行。
病理诊断室工作制度
1、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病人之所急,对病理诊断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2、镜检前必须认真查对病理编号、患者姓名及病理切片张数。
3、病理诊断力求准确、及时,切片质量不好,不能肯定诊断者,不能草率报告,必须重新制片。对疑难病例要多查资料,多看片,多思考,努力使病理诊断符合客观实际,对经过努力尚不能确诊的病例,应及时进行院内外会诊,力求得到明确诊断。对某些一时难以确诊的病例应进行随访。
4、凡活体组织检查,应于5个工作日内发完报告。疑难复杂病例除外。冰冻切片应随时报告。
5、在科内应经常开展读片讨论,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病理诊断水平。积极参加院外各种病理学术活动。
6、凡需借片者,必须经科室负责人同意,经病理医师复查切片后方可借出,并要履行借片手续。
7、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工作。
标本签收、取材查对制度
1、送检标本时应作好“两查”工作,即查申请单、查送检标本。不符合者应立即纠正。并在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2、取材前,应核对患者姓名、病理编号和标本。取材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仔细检查,避免漏取、错取,碎组织和小组织要包好。
病理资料借阅制度
1、患者因转诊或外地会诊需要借片者,须填写借片条,由专人负责办理借片手续,每张切片收押金100元。
2、借片期限:本地区7天,本地以外地区14天。超出借片期限每天每张切片加收罚金10元。
3、凡损坏或丢失切片者,概不退回押金并加倍赔偿。
4、蜡块为科室无法复制的重要档案,一般不外借;会诊单位确需借蜡块时,在归还所借切片后可以借出,每个蜡块收押金200元,凡损坏或丢失蜡块者,概不退回押金并加倍赔偿,借蜡块期限同借片期限。
5、为加强交流,请在归还切片(或蜡块)时,将会诊单位病理诊断(会诊报告)复印一份交本科存档,如会诊单位未发会诊报告,敬请会诊者将会诊结果填入下表并签名盖章。凡会诊未告知结果者概不退回押金。
疑难病例科内讨论与会诊制度
1、病理诊断是病理医师根据显微镜下病理组织学改变,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以及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分子病理学结果,综合运用病理诊断医师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得出最后诊断。
2、病理诊断医师需要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训练,并对诊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权衡,只对有把握的疾病做出诊断,对于不熟悉的疾病,应提交科内会诊或院际会诊,从而避免误诊、漏诊。
3、疑难病例要及时进行科内会诊,并要有相应的记录和签字。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病理实验室的所有仪器应当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试剂必须在有效期内
2、病理科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
3、应有仪器设备的运行、维修档案
4、建立病理诊断差错的识别、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
5、参加行业内组织的各种实验室质控活动
病理科安全管理与防护制度
(一)实验室安全防范
1.实验室应通风,对有害于健康的试剂要妥善管理,使用时要有防护意识。避免乱倒乱丢,处理时应采取安全措施。2.病理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类存放,并定期清理。病理性废物每周清理3次。
3.实验室的重要仪器应有使用说明,用电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易燃物质应贮存于安全的房间,放于专用柜内保存。
4.医师取材穿手术衣,带帽子、口罩和双层手套,严防自身污染和感染。
5.取材刀柄、剪刀、镊子等用完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液定期进行更换。冰冻切片送检的新鲜标本取材完后及时消毒取材台面。
6.病理科各个房间的桌面、工作台定期进行清洁及消毒,地面定期进行清洁,病理标本取材室及存放室定期进行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
(二)设备及安全防范
1.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尤其大型仪器,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和保养,未经保管人允许或主任批准,禁止他人使用,精密贵重仪器由专人负责,操作按程序,不得违章操作。
2.严防设备等财产损坏、丢失。
3.严格按院级规定使用电炉和其他易发生失火或易伤人的电器。4.严格执行院级的安全、防火等规定,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病理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每个季度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知识及医院感染的监测等。
2、诊断医师取材穿手术衣,带帽子、口罩和双层手套,严防自身污染和感染。
3、取材刀柄、剪刀、镊子等用完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液定期进行更换。
4、冰冻切片送检的新鲜标本取材完后及时消毒取材台面。
5、脱落细胞学标本和体液细胞学标本涂片后按规定进行处理。
6、病理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并定期清理。
7、病理性医疗废物每周清理3次,科室有专人完成交接手续,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8、病理科各个房间的桌面、工作台定期进行清洁及消毒,地面定期进行清洁,病理标本取材室及存放室定期进行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每周三次,周一、三、五下午下班后),科室院感人员及时做好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记录。
病理科主任(副主任)职责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1、在院长(分管副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查结果准确。
4、参加疑难病例的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讨论。
5、参加会诊和临床病理讨论会,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负责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7、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工作。
病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病理科医疗、科研、教学和日常业务工作。
2、参加会诊、复验、教学、科研实际工作,解决本
科业务中的疑难问题。
3、精通本专业理论,了解国内外病理技术发展趋势,吸取最新科研成果,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副主任医师职责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病理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担负重要的病理检查,审查疑难的病理检查报告,参加会诊、教学、科研工作,指导进修生、实习生的学习和工作。
3、其它职责同病理科医师职责。
病理科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能独立处理常见的外检、尸检,详细描述大体检查结果,及时签发病理诊断报告。复杂、疑难诊断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复验。
3、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做好讨论记录及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
4、定期清理标本,注意保存和搜集有教学和科研价值的标本,并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现问
题,及时报告。
病理科技师(士)职责
1、在病理科主任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操作常规进行病理切片、染色(包括细胞学涂片和液基细胞学制片、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等),保证制片质量。
3、协助医师进行尸检和科研工作,负责临床病理讨论会前的准备工作。
4、负责病理标本、资料的保管和积累,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负责药品、器材、染料的请领和保管。
第四篇:病理科操作常规
医技科室操作常规
病理科操作常规
第一章 病理学检查常规
第一节 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
(一)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活检)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
(1)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
(2)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明确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二)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三)下列情况的申请单和标本不予接收。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不予存放。
(四)临床医师采取的标本应尽快置放于盛有固定液(4%中性甲醛,即10%中性福尔马林)的容器内,固定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5倍。对于需要做特殊项目检查(如微生物、电镜、兔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标本,应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固定或预处理。
(五)病理医师只对病理科实际验收标本的病理学诊断负责。
(六)病理科应建立与送检方交接申请单和标本的手续制度。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定。
二、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
(一)病理科验收人员应在已验收的申请单上注明验收日期,及时、准确编号(病理号),并逐项录入活检标本登记簿或计算机内。严防病理号的错编、错登。
(二)标本的病理号可按年编序,或连续性(不分)编序。
(三)同一病例同一次的申请单、活检标本登记簿(包括计算机录入)、放置标本的容器、组织的石蜡包埋块(简称蜡块)及其切片等的病理号必须完全一致。
(四)病理科应建立验收人员与组织取材人员之间申请单和标本的交接制度。
(五)在病理科内移送标本时,必须确保安全,严防放置标本的容器倾覆、破损和标本的散乱、缺失等。
三、标本的预处理
标本验收人员对已验收的标本酌情更换适宜的容器,补充足量的固定液。对于体积大的标本,值班取材的病理医师在不影响主要病灶定位的情况下,及时、规范地予以剖开,以便充分固定。
四、标本的巨检、组织学取材和记录
(一)对于核验无误的标本,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操作:
1、肉眼检查标本(巨检);
2、切取组织块(简称取材);
3、将巨检和取材情况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活检记录单印于活检申请单的背面)。
(二)巨检和取材的技术操作:
1、巨检和取材必须由病理医师进行,应配备人员负责记录。
2、巨检和取材过程中,应严防污染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
3、标本一般应经适当固定后再行取材。已知具有传染性(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标本,应在不污染环境和(或)不扩散传染的原则下,经必要的初步巨检或切开后,立即置于盛有足量固定液的专用容器内,充分固定后再行常规巨检和取材。
4、病理医师在对每例标本进行巨检和取材前,应与记录人员认真核对该例标本及其标志与申请单的相关内容是否一致。若对申请单填写的内容和(或)标本有疑问(例如患者姓名有误,标本内容、数量、病变特征与申请单填写的情况不符等),应暂行搁置,尽快与送检方联系,查明原因,确保无误后,再行巨检和取材。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临床医师共同检查标本和取材。对于有疑问的标本,在消除疑问前不得进行巨检和取材,应将有关标本连同其申请单一并暂时妥为保存。
5、病理医师进行巨检和取材时,记录人员应根据病理申请单内容,向巨检医师报告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手术所见、标本情况(采取部位、数量等)和送检医师的特殊要求等,并如实、清楚地将病理医师的口头描述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必要时,应在活检记录单上(或另附纸)绘简图显示巨检所见和标示取材部位。取材者应核对记录内容。
6、具有医学学术价值的标本可摄影存档,并酌情妥为保存。
7、病理科宜积极推行巨检和取材的录音记录。每次巨检和取材结束后,应由专人立即对录音内容进行文字整理,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手录或用计算机录入、打印)。有关的录音资料应保存至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发出后两周。
8、细小标本取材时,可用伊红点染并用软薄纸妥善包裹。
9、每例标本取材前、后,应用流水彻底清洗取材台面和所有相关器物,严防检材被无关组织或其他异物污染,严防细小检材被流水冲失。
10、巨检和取材必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参见第3章第四节)。对于由不同部位或不同病变区域切取的组织块,应在其病理号之后再加编次级号(例如:一1,一2,一3,„„;A,B,C,„„)。
11、巨检者、取材者和记录人员应相互配合、核查,确保所取组织块及其编号标签准确地置人用于脱水的容器(脱水盒等)内。
12、标本巨检和取材后剩余的组织、器官应置人适当容器内,添加适量州中性甲醛并附有相关病理号和患者姓名等标志,然后按取材日期有序地妥善保存。取材剩余的标本一般保存至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发出后两周。
13、病理医师在每批标本巨检和取材后,应与记录人员共同核对取材内容,并在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上签名和签署日期。
14、取材后剩余的病理标本属于污染源,应遵照有关规定处理。
15、巨检和取材医师或记录人员与制片的技术人员应认真办理所取检材、活检申请单/记录单和取材工作单等的交接手续。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定。
五、组织切片制备的基本要求
(一)组织制片过程中,应确保切片号与蜡块号一致。
(二)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需要脱钙、脱脂等特殊处理的标本)。
(三)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并加贴标有本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常规石蜡包埋一HE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参见表2-1。
表2-1 常规石蜡包埋一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优质标准
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
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 切片薄(3~5um)厚薄均匀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 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
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 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
切片无污染物
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玻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透明度好
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 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 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 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
合计 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1)甲级片:≥90分(优);(2)乙级片:75~89分(良);(3)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4)丁级片:≤59分(不合格)
(四)制片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室负责人应及时向病理科主任报告,并积极设法予以补救。
(五)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所制切片与其相应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进行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切片连同相关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病理医师。双方经核对无误后,办理移交签字手续。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定。
(六)常规活检组织切片制备技术的基本要求参见第3章第一节。
六、组织切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
(一)初检病理医师
1、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必要时(尤其是疑难病例),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描述。
3、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切片的病理学诊断和有关文字记录),包括:(1)本病理科既往受理者,必须及时调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
(2)非本病理科既往受理者,应积极协助患者从有关病理科商借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参阅。
4、应在活检记录单上签署“医嘱”,告知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深切片、连切片、特殊染色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
5、应全面、细致地阅片,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
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二)主检病理医师
1、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要做进一步的处理。
(1)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2)提请科内上级医师会诊或进行科内读片讨论(会诊)。(3)与有关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病理会诊。
(4)必要时约见患者(尤其门诊患者)或患者亲属(或其他患方相关人员),了解病情,说明病理学诊断的疑难情况和延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等。
(5)于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前进行科外病理会诊(诊断报告前病理会诊),应将各方面会诊意见的原件(或复印件)作为档案资料贴附于有关患者的活检记录单中备查。
(6)必要时,建议临床医师重复活检,或密切随查。
2、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做出病理学诊断或提出病理学诊断意见(意向),清楚地书写于活检记录单的有关栏目中,并亲笔签名。各方会诊意见不
一、难以明确诊断时,主检医师可参考会诊意见酌情诊断,或在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将各方会诊意见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3、对打印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主检病理医师应与活检记录单上的病理学诊断文字进行核对,并亲笔签名(参见本节下文“
八、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七、相关诊断技术的选用
病理医师可借助于组织化学染色(包括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等相关诊断技术检查提供的佐证,对某些病例(尤其是疑难病例)进行病理学诊断(具体内容参见第4章)。
八、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一)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I类:检材部位、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学诊断。
Ⅱ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或是对于拟诊的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学诊断意向,可在拟诊疾病/病变名称之前冠以诸如病变“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
Ⅲ类:检材切片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即不能做出Ⅰ类或Ⅱ类病理学诊断),只能进行病变的形态描述。
Ⅳ类:送检标本因过于细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等,无法做出病理学诊断。
(二)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1、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院或科室(住院或门诊)、住院号或门诊号、送检和收验日期等。
2、巨检病变和镜下病变要点描述(一般性病变和细小标本可酌情简述或省略)。
3、与病理学诊断相关技术的检查结果。
4、病理学诊断的表述,参见上文“
(一)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5、对于疑难病例或做出Ⅱ、Ⅲ类病理学诊断的病例,可酌情就病理学诊断及其相关问题附加:(1)建议(例如进行其他有关检查、再做活检、科外病理学会诊、密切随诊或随访等);(2)注释和(或)讨论。
6、经过本病理科和(或)科外病理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病理会诊意见列于该例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
(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1、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文字表述力求严谨、恰当、精练,条理和层次清楚。
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为一式二份,一份交予送检方,另一份随同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病理学检查记录单一并存档。主检病理医师必须在每一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上签名,不能以个人印章代替签名,不能由他人代为签名。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3、手书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必须二联复写,必须文字规范、字迹清楚,不得潦草、涂改。
4、手书和计算机打印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的关键性文字,例如“癌”、“瘤”、“阳性”、“阴性”和数字等,要认真核对,不得有误。
5、计算机打印的图文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提供的病变图像要准确,具有典型(代表)性,放大倍数适当。
6、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必须严格按照送检临床医师填写的文字抄写或用计算机输录于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并认真核查无误,签发报告书的病理医师和病理科的其他人员都不得改动。
7、病理医师不得签发虚假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人员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
1、病理科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该例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5个工作日以内。
2、由于某些原因(包括深切片、补取材制片、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脱钙、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延长固定时间等)延迟取材、制片,或是进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有关临床医师或患方,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
3、病理科应有专人发送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住院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发送至有关临床科室。病理科所在医院门诊患者和院外患者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定。
4、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经收人员(包括患方人员)必须履行签收手续。
5、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抄件形式补发。
九、资料管理
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资料必须妥善管理,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五节。
十、会诊
病理学会诊是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诊断过程的重要环节,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六节。
第二节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概述
(一)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快速活检)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紧急会诊,尤其需要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间的密切合作。
(二)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学诊断意见。
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学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1)局限性;(2)适用范围;(3)慎用范围;(4)不宜应用范围。
(三)有关临床医师应于手术前向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说明快速活检的意义和局限性等,取得患者和(或)患方的知情和理解。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应在由医院制定的《手术中快速活检患方知情同意书》签署意见和签名。
(四)主持手术的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向病理科递交快速活检申请单,填写患者的病史,重要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提请病理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等。尽可能不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临时申请快速活检。
(五)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经过该项工作训练的主治医师以上的病理医师主持。尚不具备相应条件的病理科不应勉强开展手术中快速活检业务。
(六)负责快速活检的主检病理医师应了解患者的(1)临床情况;(2)手术所见;(3)既往有关的病理学检查情况。
二、适用范围
(一)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二)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三)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四)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三、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四、不宜应用范围
(一)疑为恶性淋巴瘤。
(二)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三)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四)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五)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六)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七)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五、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参见本章第一节中“
一、”至“
三、”项的有关规定。
六、标本的巨检、取材和记录
(一)病理科验收快速活检申请单和标本后,应参照本章第一节中“
四、”项的有关规定,立即进行标本的巨检、取材和记录。
(二)主持快速活检的病理医师应亲自参与标本的巨检和取材(或指导取材)。
(三)通常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1或2块,需要时,增加取材块数。
七、组织切片的制备
(一)冷冻切片
1、完成冷冻HE染色切片制备的时间通常为20~25min。
2、恒冷箱切片机制片:至少应于切片前lh开机预冷,冷室温度一般为-15~-20℃。常规开展冷冻切片快速病理学诊断的病理科,恒冷箱切片机宜处于24h恒温待机状态。
3、其他方法的冷冻切片制备参见第3章第一节。
(二)快速石蜡切片
1、完成快速石蜡-HE染色切片的时间通常为30min。
2、快速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参见第3章第一节。
制备好的冷冻或快速石蜡-HE染色切片,加贴标有本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后,立即交由主检病理医师进行诊断。
八、手术中快速活检会诊意见及其签发
(一)有条件的病理科宜由两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快速活检的病理学诊断意见。对于病变疑难、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和会严重致残的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两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会诊意见。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二)快速活检诊断意见一般在收到送检标本后40min内发出;同一时间段内相继收到的多例患者标本或是同一例患者的多次标本,其发出报告的时间依次类推。对于疑难病变,可酌情延时报告。
(三)对于难以即时快速诊断的病变(例如病变不典型、交界性肿瘤病变或送检组织不足以明确诊断等),主检病理医师应向手术医师说明情况,恰如其分地签发病理学诊断意见或告知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病理学诊断。
(四)主检病理医师签署的快速活检病理学诊断意见,宜以文字形式报告(具体发出方式由各医院自行决定)。快速活检病理学诊断意见报告书发出前应认真核对无误。
九、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的处理
(一)冷冻切片后剩余的冷冻组织(简称“冻对”)和冷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简称“冻剩”),均应保存,用以制备常规石蜡切片,以便与冷冻切片进行对照观察。
(二)“冻对”、“冻剩”组织的蜡块和切片须与同一病例手术后送检的切除标本编为同一病理号,并做出综合性诊断。
(三)当冷冻切片病理学诊断意见与其“冻对”组织的常规石蜡-HE片的病理学诊断不一致时,该例的病理学诊断一般应以石蜡-HE片诊断为准。
十、资料管理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资料必须妥善管理,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五节。
第二章 病理学基本技术操作
第一节 病理组织学诊断检材的制备技术
一、组织的固定
(一)凡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标本(器官或组织),离体(活体或尸体)后,应尽快置放(浸泡)于装有足够量固定液的容器中固定。固定液量应为被固定标本体积的5~10倍。置放标本的容器大小视标本和固定液的体积而定,应适当大一些。临床科室切取的标本置放于容器中固定后,应尽快送交病理科继续固定。未能及时、充分固定的干涸或腐败标本不能再进行固定和用于制作切片。
(二)常规固定液为4%中性甲醛(10%中性福尔马林)。应预先多量配制贮存,以备随时使用。小标本的固定时间为4~6h,大标本为18~24h或更久。
(三)根据病理学特殊检查(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染色、电镜观察等)的需要,应选用其他适宜的固定液进行固定。[参见后文“
(七)常用固定液。”]
(四)器官、组织固定的基本方法可参见本章第四节“病理标本的肉眼检查和组织学切片取材技术”。
1、管、胃、肠、胆囊、膀胱等空腔器官:依规范方法剪开后,按其自然状态平铺于硬纸板上(重点暴露黏膜面或内表面的病变处),并用大头针将标本边缘处固定于纸板上,然后放人4%中性甲醛中固定(黏膜面或内表面朝向容器的液面,并覆盖薄层脱脂棉)。
2、肝、脾:由器官背面,沿其长轴每间隔1.5~2.0cm纵向平行剖开,切成数片。将每片肝或脾轻轻地平放于装有4%中性甲醛的容器中,容器底面衬以脱脂棉。应避免标本弯曲和相互间的叠压。
3、肺叶:放人固定液中的肺叶漂浮于液面,须在肺表面覆盖浸含固定液的薄层脱脂棉。必要时从支气管注人适量4%中性甲醛。
4、肾:沿肾外缘中线朝肾门方向做一水平切面(深达于肾盏),再行固定。
5、淋巴结:先用4%中性甲醛固定lh后,再沿其长轴切开(肿大的淋巴结可切成数片,厚2~3mm),继续固定。
6、骨组织:先锯成小片(若是长骨应做横向锯片),在4%中性甲醛中固定24h后,再进行脱钙。
7、微小组织或液体沉淀物:先用拭纸或滤纸妥为包裹(须用大头针扎牢),然后放入专用小盒内进行4%中性甲醛固定,以防检材遗失。凡进入固定程序的标本必须连带其正确无误的病理检验号(病理号)。
(五)多数固定液对人体有害,需要防护,必须在封闭的通风条件下进行操作。
(六)组织块的切取和固定。
1、由较大标本切取用于制作切片的组织块(取材)时,应与标本的断面平行,组织块厚度一般为0.3cm(不应>0.5cm),面积一般在(1~1.5)cm×(1~1.5)cm。
2、切取组织块的形状,在充分包括肉眼所见病变的前提下尽量规则些(例如方形、矩形、三角形等);由一个标本切取的多块组织的形状有所不同,便于蜡块与其相应切片的核对。
3、固定组织块的固定液量,一般应为组织块总体积的5~10倍以上。
4、室内常温(25℃左右)下的固定时间为3~24h;低温(4℃)下的固定时间应延长。
5、固定组织块的容器要大一些。
6、组织块固定期间需要间断地轻摇或搅动固定液以利于固定液的渗入。
(七)常用固定液。1、4%中性甲醛(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 甲醛(40%)100ml 无水磷酸氢二钠6.5g 磷酸二氢钠4.0g 蒸馏水900ml
2、乙醇-甲醛(酒精-福尔马林,AF)固定液: 甲醛(40%)100ml 95%乙醇900ml
[说明]一般组织块经乙醇-甲醛固定1~2h后,即可移入95%乙醇内脱水。
3、Carnoy固定液: 无水乙醇 60ml 氯仿 30ml 冰醋酸 10ml
[说明]本液是组织化学染色的常用固定液,组织经Carnoy液固定1~2h后,即可移入95%乙醇中脱水。
二、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常规切片)的制备
(一)制备程序
1、水洗。
2、脱水。
3、透明。
4、浸蜡。
5、包埋。
6、切片。
(二)注意事项
组织切片制备及其HE染色过程中使用的乙醇、丙酮、二甲苯、石蜡等为易燃、有毒物,必须专人管理,2m以内不得有明火,局部环境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消防设施。
(三)常规切片的手工操作
1、水洗 用流水冲洗已经固定的组织块30min。
2、脱水(常温下)
(1)乙醇-甲醛(AF)液固定:60~120min。(2)乙醇-甲醛(AF)液固定:60~120min。(3)80%乙醇:60 min。(4)95%乙醇Ⅰ:60 min。(5)95%乙醇Ⅱ:60 min。(6)无水乙醇Ⅰ:60 min。(7)无水乙醇Ⅱ:60 min。
3、透明
(1)正丁醇Ⅰ:30min。(2)正丁醇Ⅱ:30min。4.浸蜡;
(1)石蜡Ⅰ:(52-54℃)60min。(2)石蜡Ⅱ:(52-56℃)60min。(3)石蜡Ⅲ:(52-56℃)60min。
注意事项:(1)用熔化石蜡必须有专人负责,必须在熔蜡箱内或水浴中(70℃)进行,不得用明火加温;(2)熔蜡的容积应为组织块总体积的5~10倍以上;(3)组织块经二甲苯适度透明后方可转人浸蜡过程,应尽可能减少将透明后组织块表面的二甲苯带入熔蜡中;(4)浸蜡时间适宜,过短时浸蜡不充分(组织过软),过长时组织硬脆;(5)熔蜡应及时过滤、更换。
5、包埋
(1)先将熔化的石蜡倾入包埋模具中,再用加热的弯曲钝头镊子轻轻夹取已经过浸蜡的组织块,使组织块的最大面或被特别指定处的组织面向下埋入熔蜡中,应将组织块平整地置放于包埋模具底面的中央处。包埋于同一蜡块内的多块细小组织应彼此靠近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腔壁、皮肤和黏膜组织必须垂直包埋(立埋)。
(2)将与组织块相关的病理号小条置入包埋模具内熔蜡的一侧。(3)待包埋模具内的熔蜡表面凝固后,即将模具移入冷水中加速凝固。
(4)从包埋模具中取出凝固的包埋蜡块(简称蜡块),用刀片去除组织块周围的过多石蜡(组织块周围保留1~2mm石蜡为宜)。将包埋蜡块修整成为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5)将病理号小条牢固地烙贴在蜡块一侧(编号应清晰可见)。(6)把修整好的蜡块烙贴在支持器上,以备切片。(7)使用包埋机的方法按有关厂商的说明书操作。(8)注意事项。
①应将组织块严格分件包埋。包埋时一定要首先认真核对组织块的病理号(包括次级号)、块数和取材医师对包埋面的要求,准确地置入相应的病理号小条。发生包埋差错时,必须立即与取材医师和病理科当班负责人取得联系,及时处置。
②必须严防各种异物污染,勿将无关组织如缝线、纸屑或其他异物(尤其是硬质异物)埋入蜡块内。
③包埋过程要操作迅速,以免组织块尚未埋妥前熔蜡凝固。
④包埋用的熔蜡应纯净,熔点适宜。浸蜡工用软蜡(熔点为45~50℃),浸蜡Ⅱ、Ⅲ和包埋用蜡均用硬蜡(熔点为56~58℃)。
⑤包埋用熔蜡使用前应先静置沉淀、过滤。
⑥熔蜡时不得使用明火,以防燃烧。包埋用熔蜡的温度应<65℃;包埋用的镊子不可加温过高,以免烫伤组织。
(六)切片
1、切片刀或一次性切片刀片必须锋利。使用切片刀时,必须精心磨备(在低倍显微镜下确认刀刃无缺口);使用一次性切片刀片时,应及时更新。
2、载玻片必须洁净、光亮。
3、将切片刀或刀片安装在持刀座上(以15°为宜)。
4、将蜡块固定于支持器上,并调整蜡块和刀刃至适当位置(刀刃与蜡块表面呈5°夹角)。
5、细心移动刀座或蜡块支持器,使蜡块与刀刃接触,旋紧刀座和蜡块支持器。
6、修块(粗切)。用右手匀速旋转切片机轮,修切蜡块表面至包埋其中的组织块完整地全部切到。修块粗切片的厚度为15~20µm[注意:对于医嘱再次深切片(特别是在原切片中发现了有意义病变而进行的深切片),应尽量少修块,以尽量好地获得有关病变的连续性]。
7、调节切片厚度调节器(一般为4~6µm),进行切片。切出的蜡片应连续成带状,完整无缺,厚度适宜(4~5µm)、均匀,无刀痕、颤痕、皱褶、开裂、缺损、松解等。
8、以专用小镊子轻轻夹取完整、无刀痕、厚薄均匀的蜡片,放入伸展器的温水中(45℃左右),使切片全面展开[注意:必须水温适宜、洁净(尤其是水面);每切完一个蜡块后,必须认真清理水面,不得遗留其他病例的组织碎片,以免污染]。
9、将蜡片附贴于涂有蛋白甘油或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 silane,APES)处理过的载玻片上(HE染色时酌情使用,可省略)。蜡片应置放在载玻片右(或左)2/3处的中央,留出载玻片左(或右)1/3的位置用于贴附标签。蜡片与载玻片之间无气泡。
10、必须立即在置放了蜡片的载玻片一端(待贴标签的一端),用优质记号笔或刻号笔准确、清楚地标记其相应的病理号(包括次级号儿注意:必须确保载玻片上的病理号与相关组织石蜡包埋块的病理号完全一致,不得错写或漏写病理号)。
11、将置放了蜡片的载玻片呈45°斜置片刻;待载玻片上的水分流下后,将其置于烤箱中烘烤(60~62℃,30~60min),然后即可进行染色。
12、注意事项。
(1)组织块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的质量直接影响切片制备。切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应注意从切片前的上述各环节中寻找原因。
(2)切片机的质量是制备优质切片的重要前提。要使用质量好的切片机,规范地切片,精心维护切片机。
(3)经由内镜、穿刺等获取的细小组织,应间断性连续切片多面(一般至少制备6张蜡片,必要时制备更多张)。须做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的病例,可预制蜡片备用。
(4)切片人员应细心操作,防范被切片刀具割伤。
三、冷冻组织切片的制备程序
(一)应用恒冷箱切片机制备切片
是目前最适用方法。恒冷箱切片机种类较多,应严格按有关厂商的说明书操作。用于切片的组织块必须未曾固定并不能沾水。
(三)注意事项
1、制作冷冻切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等应处于随时可供使用状态。
2、切取的组织块大小适宜(厚度<3mm),并尽快置于冷冻组织切片机上制备切片。
3、调节冷冻程度,试切合适时便迅速切片。冷冻不足无法切片,冷冻过度切片易碎。
4、冷冻切片固定液。
苦味酸饱和于80%酒精液 75ML 甲醛 10ML 丙酮 10ML 冰醋酸 5ML 醋酸 1G 5.冰冻切片操作程序
(1)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入固定液中固定30秒中。(2)自来水洗1-2分钟。
(3)用苏木素置于60度下染核20—30秒。(4)自来水水洗1-2分钟。
(5)0·5%-1%盐酸酒精液分化1-2次(6)入弱氨水返兰。(7)自来水洗1-2分钟。(8)1%伊红染液染色15秒钟。
(9)逐级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四、脱钙方法
骨和其他钙化组织,通常需要脱去钙盐后进行切片。骨组织脱钙前须先行固定。
(一)常规脱钙法
1、将骨组织锯成薄片(约1cm×1cm×0.3cm)。
2、在AF中或州中性甲醛中固定6~12h。
3、将骨片置于5%硝酸(急需时可置于37℃温箱)中脱钙,至用针轻刺可进人时为止,需12~24h(小块骨组织脱钙仅需2~3h),其间可更新脱钙液2~3次。
4、流水冲洗1~2h。
5、移人5%甲明矾液,2~4h。
6、流水冲洗2~3h。
7、按常规脱水。
8、石蜡包埋。
(二)电解脱钙法
将骨片置于装有8%硝酸和10%甲酸混合液的电泳槽(有盖的方形玻璃标本缸或烧杯)内的阳极处,6V直流电源下持续电解30 min至3h,至用针轻刺可入时为止。
(三)骨髓组织脱钙
可浸泡于苦味酸乙醇饱和液(占85%)、甲醛(占10%)和冰醋酸(占5%)的混合液中(同时进行固定和脱钙)。
(四)注意事项
1、骨片等脱钙组织的厚度适宜。
2、脱钙组织与脱钙液的体积比>1:30。
3、脱钙过程中应不时摇动,多次更换脱钙液。
4、脱钙时间不可过长。
5、微波处理可加速脱钙过程。
6、脱钙后的组织必须用流水充分冲洗。
7、用于包埋的石蜡硬度适中(不要过软或过硬)。
五、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
HE染色是应用最广泛的组织病理学常规染色技术。
(一)染色程序
1、石蜡切片 HE染色(常规HE染色)(1)松节油Ⅰ:5~10min。(2)松节油Ⅱ:5~10min。(3)水乙醇Ⅰ:1~3min。(4)无水乙醇Ⅱ:1~3min。(5)95%乙醇Ⅰ:1~3min。(6)95%乙醇Ⅱ:1~3min。(7)80%乙醇:1min。(8)蒸馏水:1min。
(9)苏木精液染色:10~20 min。(10)流水洗去苏木精液:1min。(11)1%盐酸-乙醇:1~3s。(12)稍水洗:1~2s。
(13)返蓝(用温水或1%氨水等):5~10s。(14)流水冲洗:1~2 min。(15)蒸馏水洗:1~2mmin(16)0.5%伊红液染色:min。(17)蒸馏水稍洗:1~2s。(18)80%乙醇:1~2s。(19)无水乙醇Ⅰ:3~5 min。(20)无水乙醇Ⅱ:3~5 min。(21)无水乙醇Ⅲ:3~5 min(22)中性树胶封固。
2、冷冻切片HE染色
(1)冷冻切片固定:10~30s。(2)稍水洗:1~2S。
(3)苏木精液染色(60℃):30~60s。(4)流水洗去苏木精液:5~10s。(5)1%盐酸-乙醇:1~3S。(6)稍水洗:1~2min。
(7)返蓝(用温水或1%氨水等):5~10s。(8)流水冲洗:15~30s。(9)0.5%伊红液染色:1~2 min。(10)蒸馏水稍洗:1~2 min。(11)80%乙醇:1~2 min。(12)95%乙醇:1~2 min。(13)无水乙醇Ⅰ:1~2 min。(14)无水乙醇Ⅱ:1~2 min。(15)石炭酸-二甲苯:2~3min。(16)二甲苯I:2~3min。(17)二甲苯Ⅱ:2~3min。(18)中性树胶封固。
上述(7)和(8)项可省去,但(9)的冲水时间须延长至10~15min(细胞核显示更清晰);(15)项可用无水乙醇代替,北方地区可省略。
(二)染色结果
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肌纤维、胶原纤维和红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钙盐和细菌可呈蓝色或紫蓝色。
(三)染色注意事项
1、切片染色前,应彻底脱蜡。
2、用含有升汞液体固定的组织,其切片染色前应先脱去汞盐。(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洗。(2)Lugol碘液:20min。(3)流水冲洗:5 min。(4)95%乙醇:10min。(5)水洗:1min。
(6)5%次亚硫酸钠水溶液:5 min。(7)流水冲洗:5min。
(8)显微镜观察除汞满意后,转入HE染色。
3、脱除甲醛色素(必要时)。(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洗。
(2)1%NaOH(lml)与80%乙醇(99ml)混合液:10min。(3)流水冲洗:5 min。(4)转入HE染色。
4、严格执行HE染色流程,用显微镜控制细胞核的苏木精染色质量。HE染片应着色鲜艳,红、蓝分明,对比清晰。
5、载玻片自二甲苯中取出后,应立即用洁净、光亮的盖玻片和稠度适宜的中性树胶湿封载玻片。封盖处内无气泡,外无溢胶。封片时必须进行操作人员和局部环境的二甲苯污染防护。不应将组织切片烤干或风干后再行封片。
6、必须在载玻片的一端牢贴标签。标签上应印有病理科所在的医院名称。标签上应清楚显示有关的病理号及其次级号;标签上的病理号应准确无误,无涂改。
7、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切片与其相应的病理学检杏记录单或取材工作记录单认真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制备好的切片连同相关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以及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有关的病理医师;交接双方经核对无误后,办理移交签字手续。
8、石蜡切片-HE染色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率)应≥90%。石蜡切片-HE染色质量的基本标准列于表2-1。
9、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合进行脱钙、脱脂等需要特殊处理的标本)。
10、制片过程出现意外情况时,技术室人员应及时向病理医师和病理科主任报告,设法予以补救。
(四)HE染色试剂的配制
1、苏木精染液
(1)Harri苏木精染液: 苏木精1g 无水乙醇10ml 硫酸铝钾20g 蒸馏水200ml 氧化汞0.5g 冰醋酸8ml
先用无水乙醇溶解苏木精,用蒸馏水加热溶解硫酸铝钾,然后将该两液合并煮沸,加人氧化汞,继续加热和搅拌溶液至深紫色,随即用冰水冷却,恢复至室温后过滤备用。使用前加人冰醋酸并混匀、过滤。
(2)Gill改良苏木精液: 苏木精2g 无水乙醇250ml 硫酸铝钾17g 蒸馏水750ml 碘酸钠0.2g 冰醋酸20ml
先用无水乙醇溶解苏木精,用蒸馏水溶解硫酸铝钾,然后将该两液混合,再依次加入碘酸钠和冰醋酸。使用前过滤。
(3)Mayer改良苏木精液: A液:苏木精2g 无水乙醇40ml B液:硫酸铝钾100g 蒸馏水 600ml
将苏木精溶于无水乙醇中(A液);稍加热,使硫酸铝钾溶于蒸馏水中出液)。将A液与B液混合后煮沸2 min,再用蒸馏水补足至60ml,加入400mg碘化钠充分混匀。染液呈紫红色。
2、针吸法穿刺术操作要点。
(1)用手固定肿物,将安装在空注射器上的穿刺用针头刺人肿物,然后外拉管芯2cm。(2)迅速上下提插注射器管芯10~20次(其间变换针头方向3~4次),遂使肿物不同部位的较多内容吸进人针头和注射器内。
(3)将注射器与针头分离(管内负压因而解除);随后,再将该注射器与仍插于肿物内的针头相接,拔出针头,穿刺结束。
(4)迅速推动注射器的管芯,尽快地将位于穿刺针头内的少量吸出物排射在2~3张清洁的载玻片上,进行涂片。
3、涂片方法。用针头将载玻片上的吸出物轻轻均匀拨开,或用推片法朝一个方向展开(不可双向往返推移)。
4、吸出物过少时,可向离心管内冲洗穿刺针头,再将冲洗液离心,然后取其沉淀物涂片,参见上文“
一、”项“
(五)液体涂片的制作”。
5、吸出物较多时,可用适量50%乙醇-生理盐水液将涂片后注射器和针头内剩余的吸出物冲洗至离心管中,离心后,取其沉淀物制作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6、吸出物中含有细小组织块时,应将其制作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7、内脏肿物穿刺时,必须在影像学检查的引导下用较长细针进行穿刺。
8、穿刺操作完成后,即在细胞病理学检查单上书写穿刺记录。
第二节 细胞学诊断检材的制备技术
一、组织印片、压片的制备
(一)组织印片
1、用锋利刀片剖开刚切取的新鲜肿瘤组织或淋巴结等,然后用清洁载玻片轻压于组织剖面处,将组织表面的细胞成分印在玻片上。用稍微加温的载玻片制备印片时,可印得较多细胞。
2、制作淋巴结印片前,应先用滤纸吸去淋巴结切面上的血液、组织液。
(二)压片
1、选取微小薄片组织平铺于一张载玻片上,再用另一张载玻片叠加其上并予轻压。
2、脑组织质软,易于制作压片;稍硬的组织须切成细碎薄片制作压片。
二、涂片的固定
(一)用于HE染色和巴氏染色的涂片必须湿固定,即涂片后立即进行固定。乳头溢液涂片和液体标本离心沉淀物涂片,应待涂膜潮干(即周膜稍干而其中央区域未干)时进行固定。用于瑞氏染色、May-Grünwald-姬姆萨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涂片,必须干固定,即待涂片稍干后再进行固定。
(二)巴氏(Papanicolaou)染色巴氏染色时,细胞透明度好,细胞结构清晰,色彩丰富而鲜艳,主要用于妇科细胞学涂片、痰涂片和富含鳞状上皮细胞的涂片检查。
1、试剂配制
(1)Harri苏木精液:参见本章第一节“
五、苏木精-伊红(HE)染色”。(2)盐酸-乙醇液: 浓盐酸1ml 70%乙醇99ml(3)橙黄G6液: 橙黄G6 0.5g 蒸馏水5ml 无水乙醇95ml 磷钨酸0.015g
先将橙黄G6溶于蒸馏水中,再加人无水乙醇,然后加人磷钨酸。(4)EA36染液: ①EA36储备液
A液:亮绿0.5g,溶于5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人无水乙醇至 100ml。B液:伊红0.5g,溶于5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人无水乙醇至100ml。C液:俾士麦棕 0.5g,溶于5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人无水乙醇至100ml。②EA36工作液
EA36储备液的A液45ml EA36储备液的 B液45ml EA36储备液的C液10ml 磷钨酸0.2g
碳酸锂饱和水溶液1滴
2、染色程序
(1)将已经固定的涂片置于80%乙醇中2min。(2)蒸馏水洗2min。
(3)苏木精液染核10~12min,自来水洗。
(4)盐酸-乙醇液分化约20~30s,至涂片呈淡橙红色。(5)流水冲洗10~15min,蒸馏水洗。(6)依次用80%、95%乙醇脱水,各2 min。(7)橙黄G6液染色3~5 min。
(8)95%乙醇洗2~3次,洗去多余染液。(9)EA36工作液染色3-5 min。(10)95%乙醇洗2~3次,洗去多余染液。(11)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 细胞核呈深蓝色,核仁呈红色;不同分化类型的鳞状上皮细胞,其细胞质颜色各异:角化细胞呈粉红色,不全角化细胞呈橙黄色,角化前细胞呈淡蓝或淡绿色;红细胞呈橙红或鲜红色,白细胞的细胞质呈淡蓝绿色;黏液呈淡蓝或粉红色。
(三)瑞氏(Wright)染色 瑞氏染色一般用于血液涂片,也可用于检查肿瘤细胞。
1、试剂配制(1)瑞氏染液: 瑞氏染料1g 甲醇600ml
将瑞氏染料放人研钵内,加人适量甲醇与之混合研磨,使染料逐渐溶解。将溶解的染液倾入另一玻璃瓶内,然后再加人适量甲醇继续研磨;未溶解的染料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染料完全溶解、甲醇用完为止。染液避光保存备用。
(2)磷酸盐缓冲液: 无水磷酸氢二钠6·sg 磷酸二氢钠4g 蒸馏水1000ml pH:6.5~7.0
2、染色程序(1)涂片自然干燥。(2)滴加瑞氏液染色1min。
(3)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液,轻轻摇荡玻片或用洗耳胶球在玻片上轻轻吹气,使两液体混合均匀,持续10~15min。
(4)流水洗去染液。
(5)涂片风干后,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 胞核呈紫红色,细胞质呈紫蓝色,黏液呈粉红色或淡蓝色。
(四)May-Grünwald姬姆萨(Giemsa)染色
May-Grünwald一姬姆萨染色适用于造血系统的细胞涂片和鉴别恶型淋巴瘤的类型。May-Grünwald原液和姬姆萨原液配制繁琐,可直接购买。
1、试剂配制
(1)May-Grünwald工作液: May-Grünwald原液1份 蒸馏水6~10份 使用前配制。(2)姬姆萨工作液: 姬姆萨原液1份 蒸馏水6~10份 使用前配制。
2、染色程序
(1)涂片自然干燥,蒸馏水洗1~2min。
(2)May-Grünwald作液染 15~30min。(3)自来水冲洗,洗去载玻片上的染液,蒸馏水稍洗。(4)姬姆萨工作液染15~30min。(5)自来水冲洗,洗去载玻片上的染液。(6)涂片风干后,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 胞核呈紫红色,细胞质和核仁呈蓝紫色。
(五)Rakoff染色
Rakoff染色用于阴道细胞学涂片快速测定雌激素水平。
1、试剂配制
(1)5%淡绿水溶液83ml(2)1%伊红水溶液17ml 将两液混合后使用。
2、染色程序
(1)用细胞刷沿阴道侧壁刷取黏膜鳞状上皮细胞,放入装有1~2ml生理盐水的试管内。
(2)在试管内滴入3滴Rakoff染液,用细胞刷在染液中轻摇混合。(3)将1~2滴混合液滴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4)待涂片干燥后,用中性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 鳞状上皮细胞的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质区分明显。角化前细胞的核呈网状,角化细胞的固缩核呈基本不着色的空泡状。
三、TCT细胞学诊断方式及要求
一、标本评估 ㈠满意标本
⒈送检标本贴标签,有编号,有申请目的。
⒉有关临床病史填入送检单(如年龄、末次月经阴道宫颈和盆腔检查主要发现)。⒊有足够量保存好并结构清晰鳞状上皮细胞达8000-12000个,其覆盖液基制片应超过30-40%。
⒋足够量颈管柱状上皮团(1或2团,每团不少于10个或5个细胞),或有移行区细胞成分(化生细胞)。除此之外,保存好的鳞状上皮细胞达5000个以上即可。㈡不满意标本
⒈标本没有识别标志和申请目的。⒉载玻片破裂而不能修复。
⒊缺乏足够量、保存好并结构清晰鳞状上皮细胞,覆盖面少于10%。
⒋血细胞和炎细胞过多,细胞重叠、过厚,固定欠佳,空气干燥和污染等因素,影响75%或更多上皮细胞的观察。㈢不满意标本处理原则
⒈说明拒收或不能制片的详细原因。
⒉标本已进行制片和检查,应说明何种原因引起无法满意地对上皮细胞异常做出评估。
二、描述性诊断报告 ㈠反应性细胞改变
⒈炎症反应(轻度 中度 重度)⒉萎缩反应(伴或不伴炎症)⒊IUD反应 ⒋放疗反应 ㈡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⒈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
⒉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Ⅰ)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ⅡⅢ)⒌鳞状细胞癌(SCC)㈢腺上皮细胞异常
⒈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⑴宫颈腺细胞 ⑵宫内膜细胞 ⒉非典型腺上皮细胞,不除外腺癌 ⒊腺癌
⑴宫颈腺癌 ⑵宫内膜腺癌 ⑶宫外腺癌
三、对诊断及治疗建议
㈠有性行为的妇女在开始3年每年做1次宫颈抹片,若均为阴性以后每3年做1次,直至65岁。
㈡对ASCUS的处理意见分为重复涂片、检测HPV和行阴道镜检查三种。⒈若能保证随访,3-6月复查涂片连续2年。
⒉若不能保证随访,或患者有高危因素,应立即做阴道镜或组织活检。
⒊宫颈瘤样病变(包括ASCH)或临床可疑病变而细胞学阴性,需做阴道镜下组织活检。⑴活检结果为CINⅡ,行物理、抗炎等治疗或宫颈锥切术。
⑵活检结果为CINⅢ,45岁以下,行宫颈锥切或Leep刀宫颈环切;45岁以上或患者强烈要求,可行全宫切除,之后阴道镜或细胞学定期随访。第一年每3月1次,第二、三年每6月1次,第四、五年每年1次。
⑶鳞癌、腺癌或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按具体临床手术分期做相应的全宫切除和(或)加淋巴结清扫,必要时手术前后加放疗或化疗。
四、TCT质量管理标准
一、诊断部分 ㈠阅片严格核对编号、标本得5分;如标本与申请单据不符,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报告上级医师;如查对结果属临床差错,本科得0.5分,如属本科差错扣0.5分。
㈡TCT标本应于3-5日内出报告,遇有疑难病例请值班主治医师复验,主治医师如有疑难,请主任医师复验,实行三级复验制得5分。
㈢病理报告书写正确,条理清晰,无错别字,无涂改得5分,如有一项欠缺扣0.1分。㈣细胞诊断严肃认真,防止差错,正确诊断得10分,如有差错,分清责任,及时登记,并按情节扣分。
㈤复验完毕申请单和切片应有次序地交档案室保管得4分,不得遗失或差错,如有差错每次扣0.1分。
㈥每人使用显微镜,负责保养爱护得3分,如有损害酌情扣分。㈦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不出事故得3分,出事故酌情扣分。
二、技术部分
㈠收标本要严格核对编号与标本是否相符,得5分。如标本与申请单据不符,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属临床差错,本科得0.5分,如属本科差错扣0.5分。㈡收到标本及时编号、登记,得5分,如做得不好每项扣0.1分。㈢严格执行,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得5分,如有贴标签差错扣0.1分。
㈣制片要保证质量,染色鲜亮,核浆对比清晰得10分,如影响诊断扣0.5分。
㈤报告及时发出,并有登记签收本,发出报告后7天内将诊断结果登记在记录本上得5分,漏登记扣0.1分。
㈥收存切片、申请单要核对切片数,并及时整理归档,切片资料按章保管得5分,如有差错每次扣0.1分。
㈦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确保正常工作秩序,不出事故得3分,出事故酌情扣分。
三、切片质量控制
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TCT切片质量控制标准(参照常规石蜡包埋一HE染色片质量标准)
㈠细胞片无污染物,20分;有污染物,扣20分。㈡无气泡(细胞片与载玻片间/盖玻片与细胞片、载玻片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20分;有气泡,扣6分,胶液外溢,扣6分。
㈢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鲜明、清晰,20分;细胞核着色灰或着色过兰,扣10分,红(细胞质)与兰(细胞核)对比不清晰,扣10分。
㈣透明度好20分;透明度差,扣2-6分,细胞结构模糊,扣10-15分。
㈤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20分;切片不整洁,扣6分,标签粘贴不牢,扣6分,编号不清晰,扣8分。㈥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第三章 免疫组化染色操作常规
一、石蜡切片脱蜡和水化后,用PBS(Ph7.4)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
二、根据每一种抗体的要求,对组织抗原进行相应的修复。
三、如有必要(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含量高的组织),每张切片加1滴3%过氧化氢,室温下孵育10分钟,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除去PBS液。
四、每张切片加1滴或50μl第一抗体(用户自选),室温下孵育60分钟或4℃过夜。
五、PBS冲洗三次,每次3-5分钟。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或50μl第二抗体,室温下孵育10-15分钟。PBS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
六、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2滴或100μl新鲜配制的DAB或AEC溶液,显微镜下观察3-5分钟(DAB)或10分钟(AEC)。
七、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自来水冲洗返蓝。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第四章 病理科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
1易燃易爆物品应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发布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分类储存,保持通风,避免高温和阳光照射。
2仓库必须远离火源,贴有严禁烟火标志,配有相应消防器材。3由专人负责管理,接受,出入库记录。
4对性质不稳定的药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清点数量,查看试剂包装是否有破损、溢液等,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5对过期物品应定期清理,送有关部门进行销毁。
6、凡遇“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长假,应进行严格检查登记。
第五篇: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1/13
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一、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规范:
凡新入我科的病理技术员均需进行免疫组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具备病理技术员技士资质后方能从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二、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规范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前的准备事项(一)组织切片的制备
常规切片脱蜡至水(组织固定需用10%中性甲醛)(二)抗体的选择、稀释和保存
(1)选择抗体应先了解其反应谱和适用条件〔包括适用切片(石蜡切片抑或冷冻切片)、稀释度和温育时间等〕。
(2)对于未曾使用过的新抗体,应按照有关说明书的提示,以几个不同的稀释度对适宜检材(已知阳性切片/涂片)进行预试验;根据染色阳性表达的程度和检材背景着色程度,确定用于染色的最适稀释度(3)抗体的原液应于分装后置于一20℃冷室中保存,切勿反复冻存(以免效价 降低)。(4)抗体的工作液可置于4℃冰箱中保存。(5)抗体的稀释。
(1)一般用0.01M PBS(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pH值7.2。(2)或用0.05M TBS(生理盐水三经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值7.6。(3)必要时可按需要加适量小牛血清清蛋白。(三)被检测组织内抗原的修复
(1)经4%中性甲醛之类含醛基固定剂固定的组织,其切片中的抗原决定簇因醛的交联作用而被封闭,从而影响抗原一抗体反应。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前,对于组织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处理,会使组织中的固有抗原尽量多地暴露出来,提升了大部分检测抗体的阳性率和反应强度。有的抗体不需要进行抗原修复。应按抗体试剂说明书的提示决定是否进行被检测组织内的抗原修复。(2)抗原修复缓冲液。
(l)一般为0.01M柠檬酸缓冲液(2.1g柠檬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用2M NaOH调节pH值至6.0)。(2)有些抗体需要特殊修复缓冲液,如高PH值的EDTA(50mM Tris.,10mM EDTA,pH9.0),或商品化的该高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2/13
pH修复液等。
(3)抗原修复的常用方法。(l)胰蛋白酶消化法: ①组织切片脱蜡、水化。
②滴加一滴0.1%胰蛋白酶液于组织切片上。
③37℃下温育20-40min(温育时间取决于组织经4%中性甲醛固定时间的长短和被检测抗原)。
④蒸馏水冲洗,终止反应。
⑤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⑥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配制0.1%胰蛋白酶液时,应将0.1g胰蛋白酶溶于0.1%无水氯化钙水溶液(pH值7.8)中。)
(2)胃蛋白酶消化法: ①组织切片脱蜡、水化.②滴加胃蛋白酶工作液于组织切片上。
③37℃下温育10-30min(一般为10min,可延至30min,取决于组织经4%中性甲醛固定时间的长短).④浸人蒸馏水,终止反应。
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1%胰蛋白酶液37℃下处理20min。(应以 0.1M HCI配制胃蛋白酶工作液。过度的胃蛋白酶消化会使组织结构破坏、切片 脱落。)(3)微波修复抗原法: ①组织切片脱蜡、水化(硅化玻片或经防脱片胶处理的玻片)。
②将组织切片置于容器(塑料盒或玻璃缸)中,并向其中加人抗原修复液 200ml,盖上具有小孔的盖子。
③将该容器置于微波炉(705-800W)中央加热(95℃)5min,2次(于两次之间,应向容器中添加蒸馏水50ml,严防组织切片干燥)。
④将该容器移出微波炉,置于室温下冷却15-20min。
⑤蒸馏水冲洗。
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而后将切片置于蒸馏水中。
⑦用TBS或 PBS液冲洗。
⑧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热水浴法: 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3/13
①组织切片脱蜡、水化(硅化玻片或经防脱片胶处理的玻片)。
②向装组织切片的容器加人足量(例如200ml)抗原缓冲液,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95-99℃(不沸腾)预热。
③将组织切片插人已预热的容器内,温育20-40min。
④将该容器由微波炉移出,置于室温下冷却20min。⑤室温下,用TBS、PBS或水洗。
⑥蒸馏水冲洗。
⑦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而后将切片置于蒸馏水中。
⑧用TBS或PBS液冲洗。
⑨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5)压力锅法: ①组织切片脱蜡、水化(硅化玻片或经防脱片胶处理的玻片)。
②向4-5.5L的不锈钢压力锅中加人抗原修复缓冲液(约为锅容积的2/3),不加阀情况 下加热至沸腾。
③将组织切片插放于金属切片架上,并置于压力锅内沸腾的缓冲液中。
④加阀情况下,将组织切片加压2min。
⑤压力锅自行冷却或以流水冷却减压后,持续20min。
⑥将冷却后的切片取出,蒸馏水冲洗后,置于TBS或PBS液中(以免组织切片干燥)。
⑦蒸馏水冲洗。
⑧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而后将切片置于蒸馏水中。
⑨用TBS或PBS液冲洗。
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四)组织切片中内源性酶的阻断
1.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了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内。阻断方法:最常用0.3%-0.5%H2O2-甲醇液,作用15-30min,阻断液必须使用时新鲜配制。由于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常同时导致被测抗原变性(使特异性着色减弱),而大部分组织不含有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所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一般不必作为常规步骤。必须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时,可安排在第一抗体反应后进行,以减少抗原的破坏。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4/13
2.内源性碱性磷酸酶 主要存在于嗜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阻断方法:应用1M左旋咪唑,作用15-30min。
3.内源性生物素 肝、胰、肾等的细胞内含有多量生物素或类生物素物质。阻断方法:先将切片浸于卵白素(0.5μg/ml)中15min,以缓冲液洗净后,移浸于生物素饱和溶液中15min,再用缓冲液洗去多余的生物素饱和液;也可应用商供的阻断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五)正常血清保护
作为检测试剂的抗体蛋白带有一定的负电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易与带有正电荷的组织〔特别是纤维组织、变性和(或)坏死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发生静电吸引而导致非特异性染色。去除这种非特异性染色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滴加第一抗体前,先滴加用于制备第二抗体动物的非免疫血清或是滴加除制备第一抗体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非免疫血清,浓度为1:5-1:20;必要时可滴加2%-5%牛 血清清蛋白。正常血清保护作用时间10-20min。用于阻断非特异性结合的血清不能有明显的溶血。(六)缓冲液
用于稀释抗体,洗涤切片的缓冲液主要有两种。1.TBS(0.05M,pH7.6),Tris一HCl缓冲液(0.SM,pH 7.6)100ml 8.5%NaCl 100ml 蒸馏水加至 1000ml Tris一HCI缓冲液(0.5M,pH7.6)三经甲基氨基甲烷(Tris)61g HCl 37ml 蒸馏水加至 1000ml 2.PBS(0.IM,pH 7.6)Na2 HPO4 · 12H2O2 29g NaH2PO4 · 2H2O 3g NaCl 85g 蒸馏水加至 1000ml 使用时用蒸馏水稀释10倍即成0.0lM。
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用方法 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5/13
(一)直接法 1.脱蜡和水化。
2.3%过氧化氢或0.5%过氧化氢甲醇液,5min。
3.TBS或PBS缓冲液洗涤。4.抗原修复。
5.无关动物正常血清(适当稀释)20-30min。
6.甩去正常动物血清,滴加适当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或增强的酶标多聚物一步法(Enhanced Polymer One-step Staining,EPOS)抗体于切片上,20-60min。7.TBS或PBS缓冲液洗涤。
8.0.04%-0.05%DAB(二氨基联苯胺四盐酸)H2O2液显色5-10min,镜下观察控制显色时间。底物配法:DAB 40-50mg;0.05M TBS(pH 7.6)l00ml;3% H2O2 100-200ml。9.缓冲液洗,流水洗涤。10.苏木精淡染细胞核。11.脱水,透明,封片。(二)间接法
l-5步同“直接法”。
6.滴加第一抗体于切片上,湿盒内温育30-60min。7.TBS或PBS缓冲液洗涤。
8.HRP标记抗体或用增强的酶标记多聚物(Enhanced Labeled一 Polymer Sys-tem,ELPS)抗体滴加切片上,湿盒内温育30min。9-14步同“直接法”的7-11步。(三)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化物酶(PAP)法 1-5步同直接法。
6.适当稀释的第一抗体,湿盒内温育30-60min。7.缓冲液洗涤。
8.第二抗体,湿盒内温育30min。9.缓冲液洗涤。
10.滴加PAP,湿盒内温育30min。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6/13
11-15步同“直接法”的7-11步。
双PAP法:上述操作进行到第10步后,再重复7-10步1次,然后继续11-15步。(四)葡萄球菌A蛋白(SPA)免疫酶法 1-5步同“直接法”。
6.第一抗体,湿盒温育30-60min。7.缓冲液洗涤。
8.酶联SPA,湿盒温育30min。9.缓冲液洗涤。
10-13步同“直接法”的8-11步。(五)ABC法和SABC法
ABC法是卵白素-生物素-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法的简称。SABC法是链霉卵白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treptavidin一Biotin一peroxidase Complex)法的简称。l-5步同“直接法”。
6.第一抗体,湿盒温育30-60min.7.缓冲液洗涤。
8.生物素化的第二抗体,30min。9.缓冲液洗涤。
10.ABC复合物或SABC复合物(皆于使用前新鲜配制),30-60min。11-15步同“直接法”7-11步。(六)LSAB(SP)法
LSAB(SP)法,是标记的链酶卵白素-生物素(Labeled Streptavidin--Biotin)法的简称,操作步骤同“ABC法”,只是以LSAB复合物替代ABC复合物。(七)CSA法
CSA法是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 Signal Amplifieation)法的简称。1-5步同“直接法”。6.第一抗体,15-30min。7.缓冲液洗涤。
8.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15-30min。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7/13
9.缓冲液洗涤。
10.链霉卵白素-生物素-HRP复合物(用前新鲜配制),15min。11.缓冲液洗涤。12.放大液,15min。13.缓冲液洗涤。
14.HRP-StrePtavidin,15min。15-19步同“直接法”的7-11步。(八)二步法Envision System Envision是通过一个多聚葡聚糖骨架联接成一个多聚体。1-5步同“直接法”。6.第一抗体,30-60min。7.缓冲液洗涤。
8.Envision TM,10-30min。9-13步同“直接法”的7-11步。(九)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法.Sequential(1)鼠或兔抗体1,30-60min。
(2)Envision TM,羊抗鼠/羊抗兔/HRP,30 min。(3)DAB(棕色),2-10 min。(4)鼠或兔抗体2,30-60 min。
(5)Envision TM,羊抗鼠/羊抗兔/AP,30 min。(6)AP(红色)。2.Simnl一Aaneous(1)混合鼠抗体1和兔抗体2,4℃,过夜或60 min。(2)Envision TM羊抗鼠/HRP和羊抗兔/AP。(3)AP染色。(4)HRP染色。
上述方法除注明温度者外,均可在室温(20-25℃)环境中进行;第一抗体温育后,如有必要可置于4℃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8/13
下过夜。
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常用抗体标记物(一)上皮源性标记物 1.一般性标记物
(1)CK(角蛋白)CK亚型:①CK5/6;②CK7;③CK8;④CK10/13;⑤CK18;⑥CK19;⑦CK20。(2)EMA(上皮细胞膜抗原)。
2.特异性和(或)相对特异性上皮标记物
(1)CEA(癌胚抗原,标记胃癌、大肠癌).(2)CA242(肿瘤相关粘液抗原,标记胰腺癌、大肠癌)。
(3)TG(甲状腺球蛋白,标记甲状腺癌).(4)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标记前列腺癌)。
(5)PSAP(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标记前列腺癌).(6)34βE12(标记前列腺底细胞).(7)AFP(甲胎蛋白,标记肝癌、内胚窦癌).(8)Hepatoeyte(标记肝细胞癌)。
(9)β-HCG(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记胎盘滋养层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10)CA125(卵巢癌).(二)间叶源性标记物
主要是Vimentin(vim,波形蛋白)等.(三)肌源性标记物 1.Desmin(Des,结蛋白)2.Actin(肌动蛋白).3.SMA(平滑肌肌动蛋白).4.MS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5.Myosin(肌球蛋白).6.Myoglobin(MG,肌红蛋白)7.Myogen(肌浆蛋白).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9/13
8.MyoDI(肌调节蛋白).(四)血管源性标记物 FⅧRAg(第8因子相关抗原).CD31 CD34 UEA-l BNH9.(五)组织细胞源性标记物 1.CD68/KP-l.2.Lysozyme(溶菌酶)。3.a1-AT(a1-抗胰蛋白酶).4.a1-ACT(al-抗胰糜蛋白酶)5.Mac387.淋巴造血组织源性标记物 1.全淋巴细胞
(1)CD45/LCA(白细胞共同抗原)。(2)TdT(末端脱氧核昔酸转移酶)。(3)CD30/Ki-1。2.全B细胞(1)Igκ。(2)Igλ。(3)CD20/L26。(4)CD79a。
(5)BLA36(B淋巴细胞抗原)。3.B细胞亚型(1)CDl0。
(2)CD21(标记滤泡性树突状细胞)。(3)CD23。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10/13
(4)CD35(标记滤泡性树突状细胞)。(5)CD38.4.全T细胞(1)CD3。(2)CD5。(3)CD43。(4)CD45RO/UCHL-1.5.T细胞亚型(1)CDla。(2)CD4。(3)CD8。6.NK细胞(1)CD56。(2)CD57/Leu-7。(3)CD16/Leu-11。7.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1)CD11c/LeuM5。(2)CD15/LeuM5。(3)Lysozyme(溶菌酶)。(4)al-AT(al-抗胰蛋白酶)。(5)al-ACT(al-抗胰糜蛋白酶)。(6)CD68.(7)S-100蛋白.(8)Mac387。8.其他
(1)EMA(上皮细胞膜抗原).(2)CD99(尤因肉瘤标记物).(3)ALK-l(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11/13
(4)HLA-DR。(5)Bel-2。(6)Bel-6。(7)Bel-10。(8)Ki-67。
(9)CyclinD1(周期素D1)。(10)CD25。
(11)CD34。
(七)神经源性标记物 1.S-100蛋白.2.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3.Leu7。
4.Neurofilament(NF,神经微丝蛋白)。5.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八)神经内分泌源性标记物 1.激素标记物(1)CA(儿茶酚胺)。(2)5-HT(5-经色胺).(3)垂体激素。
①GH(促生长素)。
②PRL(催乳素)。
③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④TSH(促甲状腺素).⑤FSH(促滤泡素).⑥LH(促黄体素)。(4)甲状腺。
①TG(甲状腺球蛋白)。
②CT(降钙素)。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12/13
(5)甲状旁腺:PTH(甲状旁腺素)。(6)胰岛。
①Insulin(胰岛素)。
②Glueagon(胰高糖素)。
③VIP(舒血管肠肽).④PP(胰多肽).⑤Someitostatin(生长抑素)。
⑥Gastrin(胃泌素)。2.非激素标记物
(1)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2)CgA(嗜铬素A).(3)SY(突触素).3.激素受体
(1)ER(雌激素受体).(2)AR(雄激素受体).(3)PR(孕激素受体).(九)细胞增殖标记物 1.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2.Ki-67.(十)黑色素标记物 1.S-100蛋白.2.HMB45.3.Melanoma。
(十一)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 1.bel-2.2.c-erbB-2.3.p53 4.p16(多肿瘤抑制基因)。题目: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员培训及技术操作规范 市一—病理科—30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13/13
5.nm23。(十二)病原体标记物
1.Myoeobaeterium Bovis(分枝杆菌,抗卡介苗)。2.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3.HBc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4.HPV(人乳头状瘤病毒)5.HTLV-1(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