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机构编制工作报告
根据中共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市区委组织部、市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检查评估的通知》部署精神和具体工作要求,现将我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自查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总的说来,我乡在机关事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均能严格遵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无超编制限额进人、无超职数设置内设机构、无超职数配备干部等违规行为。
二、抓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1、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规定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责任心。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既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而要抓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不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不全面掌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是不行的。正是基于此认识,乡主要领导和分管人事管理工作的干部十分重视抓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工作,先后系统地学习了《中央编办关于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做好20xx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意见〉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有关问题的意见》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政策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全面掌握和深刻领会了相关政策规定,从而有效提高了乡主要领导干部和分管人事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抓好此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夯实责任,严把机关事业人员进口关。一是严肃人事编制管理纪律,把好“进人关口”。乡上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其他副职领导以及组织、人事、纪检、财政、司法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逐级落实了机构编制与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不按规定违规进人、造成恶劣影响的,层层进行责任追究。由于纪律严,制度硬,责任明,主要领导和分管人事干部深感责任重大,从不在政策之外乱开口子,也从不徇私情违规进人。二是严格财政供养经费管理,把好“人事编制管理关”。顺应财政体制改革,从源头入手,严格落实了“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财政经费与人事编制相挂钩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供养人员经费,以编制核拨经费,以经费加强人事管理,从而有效杜绝和杜塞了违规进人、超编制及职数配备干部等现象。三是严格落实行编制审批制和报批制。凡编制内的人员调动,均按要求向编办申报批复。批复后,及时办理编制及工资基金上、下册手续,实现了人事编制工作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管理。
4、行使编制稽查审核职能,加强编制台帐审核管理。每年按照区编办的要求,除如实搞好在岗在编人员登记外,对所属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实名制台帐定期进行年度审验核对,并将核编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干部职务晋升、工资福利待遇调整、财政统发工资经费核拨等相挂钩,对在编不在岗人员以及违规进入人员除年度不予考核外,不予调整工资标准,财政停发工资。对不按编制管理规章制度超编用人、违规进人的单位或科室,除对超编、借调人员予以清退外,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人事管理干部的责任。正是由于加强了编制稽查审核和编制管理,我乡机关和各事业站所均未出现一例违规行为。
三、抓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加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效:
1、精简了内设机构,优化了干部队伍,实现了精干效能的目的。
通过严格加强编制管理,不但有效实现了我乡干部队伍的稳定,同时通过竞争上岗、定员定岗等举措,强化了干部管理,提升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消除了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等弊端。
2、严控了财政供养人员,减轻了乡级财政压力。近年来,我乡未超编进人,同时通过自然减员等措施,减少了在编在岗人员,大大减轻了我乡财政支出供养压力和农民负担。
3、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由于实行了“一人多岗”、“定员定岗”的人事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强化了对干部的量化管理考核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4、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等配套改革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严格落实了编制限额管理制度,我乡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均得到了全面贯彻和落实,有效减轻了财政压力和群众负担,人民十分满意。
四、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在抓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与先进兄弟单位和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行政机构中领导职数多,官多兵少,干事人员严重不足,行政效能大受影响。尤其是编制管理中,对领导职务设置的层次高(如撤县设区后,领导职级层次被“人为”拔高(乡镇正职高定为正处,副职高定为副处或正科),而对非领导职务设置的层次不但太低(非领导职务最高为正科),而且极为不合理(30年以上工龄才能不受职数限制被定为非领导职务正科或副科),绝大多数一般干部职务晋升面临单位规格、职数指标等重重限制,职务晋升难,工资福利待遇低,严重挫伤了干部工作激情,影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2、边远地区和贫困乡镇条件较差,待遇低下,没人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既造成了这些地方人力严重不足,同时也使边远地方的干部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工作力不从心。
3、司法、经委等原来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招转的聘任合同制干部虽和其他干部干着同样的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也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体制、编制等问题影响,这些人员至今仍未纳入财政供养体系,成为了社会稳定工作的隐患。
4、机关人员职数普遍不足,大量拉用事业人员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政事不分、人员混岗。
5、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复杂、素质差异大,专业技术技能严重短缺,导致事业单位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开展。
五、几点建议
1、严格控制行政机构中的实职领导干部职数,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交叉任职或兼职,确保机关专职工作人员职数充足,满足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与此同时,结合撤县设区工作,提高基层乡镇非领导职级结构及设置层次,逐步缩小领导与非领导之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的巨大鸿沟,从根本上调动属于乡镇干事创业中坚和骨干力量的一般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四强区”战略稳步快速推进。
2、大力推行干部异地交流、轮岗等制度,特别是要加强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对调力度,在相互交流中,一方面锤炼干部,增强干部工作阅历和工作才干,提升其应对、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均衡地区差异,稳定干部心态,焕发和调动贫困地区干部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
3、将司法、经委等聘用合同制人员纳入财政供养体系,采取招录或招聘等方式,将其补充到事业单位,定编定员定岗,发挥其应有职能作用。
4、严格落实政事分开政策,加大行政机构人员配置,必要时,可以在同等条件的事业单位人员中或大中专学生中招考录用行政工作人员,以解决行政人员严重不足这一实际问题。
5、积极推行事业单位改革,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加大事业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力度,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一技之长,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职能贡献。
区委执法局年终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执法局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局同志,围绕建设洁净宜居区目标任务,以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为动力,深刻认识把握科学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的特点规律,更新观念,务实创新,注重效能,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占道经营、违法违章建设等城市顽疾得到了有效治理。
一、坚持疏堵结合,着力破解占道经营顽疾
根据市、区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户外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共清理整治各类户外经营行为22180余起,其中店外经营8790余起,流动商贩10800余人(次),加工作业、展示160余起,查处沿街散发小广告行为2400余起。规范取缔非法马路市场、摊点群30余处。一是强化执法力度。按照主要道路严禁、次要道路严控、支路街巷规范的要求,建立24小时巡查机制,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管控相结合,机动巡查与定点盯守相结合,错时执法,聘用协管员、严格考核奖惩等措施方法,加大对我区8个重要片区,32条重要道路,121个窗口部位的清理整治力度,通过建立以办事处为主体的岗责体系,密切与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的联动配合关系,努力促进长效管理。在确保重要道路、重要片区和窗口部位的基础上,延伸对支路、街巷、社区整治,先后对舜玉南区、舜玉北区、梁庄一街、二街、王官庄小区等10处区域进行了规范清理,有效改善了社区环境秩序。二是切实抓好热点难点部位治理。针对大观园周边及纬二路、经四路、西门桥、共青团路、纬一路、三八大集、玉兴路三角花坛等对市容影响大、占道经营反复回潮现象严重的区域,制定专门整治方案,按照宣传教育劝退、妥善安置引导、高压震慑取缔、市区多部门联动巩固的思路,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做好疏导工作;另一方面,与办事处一起,联合公安、交警、工商、环卫等部门进行集中整治,每天从晚6:30到12:00实施不断地巡查执法和盯守值勤,彻底解决了这些区域和部位的户外经营反复回潮问
题。三是坚持以服务促规范。积极畅通“疏导”渠道,督促协调有关部门新建和改造便民菜市场12处(建成10处,正在提升改造2处),规范临时便民服务摊点群50余处,引导1200余户业户入市(场)经营;按照便民利民、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的原则,统一规划设置售报摊点、季节性瓜农摊点、自行车修理摊点,即开型彩票户外销售点450余个,采取统一标识、划线作业、督查考核等措施加强规范管理,既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和经营业户的支持拥护,又巩固提升了专项整治的效果。
二、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违法违章建设整治
一是加大拆违力度。以重点部位和城市出入口为重点,对既有违法违章建设实施分类处理,坚决拆除影响市容市貌、妨碍重点工程建设的各类违法违章建设,今年共计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设966处196660余平方米,超额完成了本拆违计划指标。
二是完善防控体系。积极推动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区、街控违队伍建设,建立联动机制,采取“24小时巡查”与重点区域蹲守相结合,规范发现报告程序,明确落实责任追究办法,对新增违法违章建设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努力从源头控制违法违章建设的产生,已基本实现由“以拆为主”向“以控为主”转变。
三是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全市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绩效考核办法,加强与市“双违”领导小组沟通协调,邀请主要负责领导以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的方式,就绩效考核体系机制等给城郊办事处书记、主任解疑释惑,破除畏难情绪,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通过实行市、区双考和月通报制度,督促各办事处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推动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自6月份实行绩效考核以来,全区拆违控违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中心任务,切实发挥城管执法职能作用 坚持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围绕优化发展环境,举全局之力,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要活动的顺利推进。一是顺利完成影响国家重点项 目京沪高铁工程进展的井家沟部分村民搬迁安置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5月中旬,在市局、公安、交警、办事处等部门保障配合下,强制拆除了严重影响高铁建设进展的6处14户6000余平方米违法建筑。随后抽调部分人员并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进驻井家沟村,协助全区28个部门的派驻工作组走门串户做工作,使200余户村民达成了自拆搬迁协议,最后分三次对拒不接受政府补偿要求又不自拆的钉子户进行强拆,未发生任何安全问题,使阻碍工程进展二年之久的井家沟段恢复施工。二是坚决遏制借重点工程项目开发拆迁之机的违章抢建房屋行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涉及村民搬迁的重要片区开发项目相继展开,部分村民加建、扩建、抢建房屋等违法违章行为严重影响重点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今年以来,采取与办事处、公安、交警、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动的方式,对京沪高铁沿线、西客站区片区、十六里河西河村、兴隆村、七贤庄、文庄、杨庄等违法违章行为开展突击整治,制止违法违章建设行为500余起,拆除违法违章建筑339处37800余平方米。为保障兴隆片区开发房屋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配合项目开发建设指挥部加强对重要区域的监督检查,安排人员昼夜值守,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城管警察500余人次,动用车辆200余台次,有效遏制了违章抢建行为的蔓延。三是全力做好全国糖酒会执法保障工作。确定了“一点七线”重点保障区域,全局执法人员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坚守岗位,派出170余名执法人员,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查占道经营、乱设广告、破坏绿地等违法违章行为,并将参展宣传单发到住在区辖区酒店的5000余户参展商手里,告知展商布展应遵循的法规及办理广告的相关程序等,有效防止出现会外展,保障了会展有序进行。四是充分发挥城管执法服务保障作用。我们还主动配合建委、环保、环卫、交警等职能部门,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参与七里山南村、岔路街小区、玉函北区等社会环境综合整治,及时查办检查发现、群众举报、部门移送等涉及综合执法的违法违章案件,先后依法查处不文明施工、违规设置广告牌匾、乱倒渣土、运输撒漏、毁绿占绿、施工扬尘、噪音污染等违法违规行为5800余起,较好地发挥了城管执法的服务保障作用。继续推进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城市“牛皮癣”,注重做好深化和延伸工作,共清理乱涂乱贴乱画37540余处,基本实现了长效管理。五是深入开展社会动员工作。深入抓好城管“十进”宣传活动和评选“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标兵”等创建活动,重视突出媒体宣传动员,通过普及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宣传报道重大执法活动及典型案例、开展城管满意度调查、加强投诉信访工作等形式,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城管意识,争取社会各界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共策划组织法制宣传、交流互动、帮扶慰问、换位体验、公益宣传等活动30余次,在各类媒体刊登稿件50余篇,编报信息近百条,受理市民服务热线、16039举报热线等各类投诉信访案件及人大政协提案建议7356件次,女子中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六是圆满完成了各类迎查及重大活动的执法保障任务。对市局及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各类检查、视察等迎查及重大活动执法保障工作,坚持做到认真筹划,科学调度,缜密部署,不出纰漏,较圆满地完成了“省市两会”、“园博会闭幕式”等十余项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执法保障任务,以及60余次中央及省、市组织的视察、检查活动的迎查任务。
四、严格教育培训,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今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了“构建人民满意的城管品牌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对这两次活动,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力求实效,并以此为载体,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广大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学习资料,围绕“什么是人民满意的城管品牌内涵”等十个方面内容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构建人民满意的城管品牌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努力改变“冷、硬、横、推”等现象,自觉做到主动服务,以情感人,用心执法。
区委机构编制工作报告
根据中共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市区委组织部、市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检查评估的通知》部署精神和具体工作要求,现将我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自查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总的说来,我乡在机关事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均能严格遵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无超编制限额进人、无超职数设置内设机构、无超职数配备干部等违规行为。
二、抓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1、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规定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责任心。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既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而要抓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不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不全面掌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是不行的。正是基于此认识,乡主要领导和分管人事管理工作的干部十分重视抓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工作,先后系统地学习了《中央编办关于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做好XX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意见〉的通知》、《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有关问题的意见》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政策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全面掌握和深刻领会了相关政策规定,从而有效提高了乡主要领导干部和分管人事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抓好此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夯实责任,严把机关事业人员进口关。一是严肃人事编制管理纪律,把好“进人关口”。乡上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其他副职领导以及组织、人事、纪检、财政、司法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逐级落实了机构编制与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不按规定违规进人、造成恶劣影响的,层层进行责任追究。由于纪律严,制度硬,责任明,主要领导和分管人事干部深感责任重大,从不在政策之外乱开口子,也从不徇私情违规进人。二是严格财政供养经费管理,把好“人事编制管理关”。顺应财政体制改革,从源头入手,严格落实了“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财政经费与人事编制相挂钩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供养人员经费,以编制核拨经费,以经费加强人事管理,从而有效杜绝和杜塞了违规进人、超编制及职数配备干部等现象。三是严格落实行编制审批制和报批制。凡编制内的人员调动,均按要求向编办申报批复。批复后,及时办理编制及工资基金上、下册手续,实现了人事编制工作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管理。
4、行使编制稽查审核职能,加强编制台帐审核管理。每年按照区编办的要求,除如实搞好在岗在编人员登记外,对所属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实名制台帐定期进行审验核对,并将核编结果与干部考核、干部职务晋升、工资福利待遇调整、财政统发工资经费核拨等相挂钩,对在编不在岗人员以及违规进入人员除不予考核外,不予调整工资标准,财政停发工资。对不按编制管理规章制度超编用人、违规进人的单位或科室,除对超编、借调人员予以清退外,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人事管理干部的责任。正是由于加强了编制稽查审核和编制管理,我乡机关和各事业站所均未出现一例违规行为。
三、抓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加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效:
1、精简了内设机构,优化了干部队伍,实现了精干效能的目的。通过严格加强编制管理,不但有效实现了我乡干部队伍的稳定,同时 通过竞争上岗、定员定岗等举措,强化了干部管理,提升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消除了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等弊端。
2、严控了财政供养人员,减轻了乡级财政压力。近年来,我乡未超编进人,同时通过自然减员等措施,减少了在编在岗人员,大大减轻了我乡财政支出供养压力和农民负担。
3、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由于实行了“一人多岗”、“定员定岗”的人事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强化了对干部的量化管理考核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4、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等配套改革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严格落实了编制限额管理制度,我乡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均得到了全面贯彻和落实,有效减轻了财政压力和群众负担,人民十分满意。
四、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在抓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与先进兄弟单位和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行政机构中领导职数多,官多兵少,干事人员严重不足,行政效能大受影响。尤其是编制管理中,对领导职务设置的层次高(如撤县设区后,领导职级层次被“人为”拔高(乡镇正职高定为正处,副职高定为副处或正科),而对非领导职务设置的层次不但太低(非领导职务最高为正科),而且极为不合理(30年以上工龄才能不受职数限制被定为非领导职务正科或副科),绝大多数一般干部职务晋升面临单位规格、职数指标等重重限制,职务晋升难,工资福利待遇低,严重挫伤了干部工作激情,影 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2、边远地区和贫困乡镇条件较差,待遇低下,没人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既造成了这些地方人力严重不足,同时也使边远地方的干部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工作力不从心。
3、司法、经委等原来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招转的聘任合同制干部虽和其他干部干着同样的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也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体制、编制等问题影响,这些人员至今仍未纳入财政供养体系,成为了社会稳定工作的隐患。
4、机关人员职数普遍不足,大量拉用事业人员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政事不分、人员混岗。
5、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复杂、素质差异大,专业技术技能严重短缺,导致事业单位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开展。
五、几点建议
1、严格控制行政机构中的实职领导干部职数,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交叉任职或兼职,确保机关专职工作人员职数充足,满足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与此同时,结合撤县设区工作,提高基层乡镇非领导职级结构及设置层次,逐步缩小领导与非领导之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的巨大鸿沟,从根本上调动属于乡镇干事创业中坚和骨干力量的一般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四强区”战略稳步快速推进。
2、大力推行干部异地交流、轮岗等制度,特别是要加强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对调力度,在相互交流中,一方面锤炼干部,增强干部工作阅历和工作才干,提升其应对、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均衡地区差异,稳定干部心态,焕发和调动贫困地区干部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
3、将司法、经委等聘用合同制人员纳入财政供养体系,采取招录或招聘等方式,将其补充到事业单位,定编定员定岗,发挥其应有职能作用。
4、严格落实政事分开政策,加大行政机构人员配置,必要时,可以 在同等条件的事业单位人员中或大中专学生中招考录用行政工作人员,以解决行政人员严重不足这一实际问题。
5、积极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加大事业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力度,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一技之长,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职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