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风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学习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划分
1课时
一、出示挂图或播放录相引入。
1.出示挂图,因导看图,师讲解。(文中的或课外的都可以)(如犀牛与犀牛鸟)
(1)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吗?
(2)它们正在于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头犀牛和一只小鸟。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身材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非常凶猛,连豹、狮、大象都不敢惹它。
那只黑色的小鸟正在犀牛身上跳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师:对,这种小鸟人们叫它犀牛鸟,它们正在为犀牛捉犀牛皮肤皱
褶(看图理解)里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因此皮肤也不痒了,舒服得很呢。
所以它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这种屈牛鸟还很机灵,一感觉到周围有动
静。就惊飞起来,还不停地叫着给犀牛放哨。
多有趣呀!一只是凶猛强大的野兽,一只是弱小无比的小鸟,它们
居然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真让人难以相信,可是,生物界里就有这么有趣的现象.科学家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现象”(板:共栖现象)
今大,我们来学习新课: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二、自由读文,完成练习。
1.画出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也允许讨论解决。
3.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或小黑板)检查字音。
朝夕与共
沼泽
牛虻(máng)
残渣(zhā)
和睦相处
皱褶(zhè)
蛆(qū)卵
剔牙
2.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朝夕与共: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
和睦相处:很团结很友好地相处。
牛虻:昆虫名.象蝇而大、生活在野草丛中。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
人、畜血液。
蛆:苍蝇的幼虫。
孵卵育雏;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4.课文讲述了三对生物的共栖现象(生述师板)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这三组动物小.前者属于强者,后者都是比较柔弱的。(板:凶猛强
?弱小无比)它们怎么和睦相处呢?
四、再读课文,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和其中包含的“趣”。
1.选择二一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展开学习。
(1)自由读段,画出写明原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出你厕的语句,正音、评价。
(2)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原因。
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为犀牛啄去身上寄生着的昆虫和蛆卵,还帮它们放哨。
第三自然段:燕千鸟为鳄鱼剔去塞在鲜鱼牙缝里的残渣。
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替百舌乌照看卵和雏。
五、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共栖现象吗?请举例。
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联合体。
生;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生:寄居蟹和海藻。
六、生物除了共栖现象以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还有共生、寄居、互利。或个别动物的有趣现象;如大雁飞行排以
字形;大象为什么爱注身上涂呢?鸭于走路一摇一摆……
七、小结。
自然界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在不
久的将来,探索大日然的奥秘,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文小的共柄现象讲给家人听。
3.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生物的其他知识,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30
*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
……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后记:
有趣的风教案2
活动目标:
1.对探索如何产生风感兴趣。
2.发现风的形成及风的大小与空气流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3.大胆并清楚地表达自己在操作实验中的发现。目标制定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制定,全面、有效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扇子、书、帽子、塑料瓶(上面打几个小洞)、泥工板、花雨伞。
教师实验材料:同幼儿实验材料各一份,一只方形大鱼缸,水 自制测风仪,PPT课件。
材料生活化,常态化。准备非常充分,能很好地让材料和幼儿互动,让材料为教学服务。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1.谜语引出
师:今天,我给大家猜个谜语“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见它的影子,有时会摇动树枝,有时会推动房子。”它是谁?——风
2.梳理经验
师:你平时感受过风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幼:冬天的时候很冷
——师从幼儿身边一圈跑过,让幼儿感受风
3.师小结:原来,风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探索风是怎样产生的
1.介绍材料,幼儿第一次操作
师:你们会制造风吗?
师介绍材料:矿泉水瓶、扇子、雨伞、纸、书本
2.交代操作要求:
四个人一组,一样一样的去试试,用什么材料去制造风?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师:你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产生风?
雨伞——撑一撑、转一转
书本——翻一翻
扇子——扇一扇(师:看看她的头发)
矿泉水瓶——捏一捏
书本——翻一翻、扇一扇
泥工板——扇一扇
3.师幼交流
师:你对风有什么问题?
师:为什么会产生风?
幼:人动了,就会产生风。
师:和身边的人讨论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风?
幼:空气越多,就会有风。(和空气有关)
幼:冷了就会产生风(和温度有关)
三、尝试产生大风和小风
1、教师实验
2个鱼缸(一个鱼缸有水,一个鱼缸没水)
师:没水的鱼缸里有空气
师拿出泥工板在有水和有空气的鱼缸里分别搅动
——请一幼儿上来感受
——出示侧风仪
教师搅动有空气的鱼缸,测风仪放在鱼缸的上方,让幼儿感受是否有风
师:为什么会产生大风和小风?
2、第二次操作
怎样用这些材料产生大风和小风?(第一次同样的操作材料)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产生大风和小风的?
幼儿演示、讲解
师小结:当我们速度很快的时候,风就会很大,当我们速度很慢的时候,风就会很小,原来风的大小和我们的速度有关系呀!
四、初步了解风的用途
师: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
幼:很暖、很舒服
师:风还有更多的本领呢!
——出示PPT
图片一:风车(风可以转动风车,传播发电)
图片二:蒲公英(风可以吹动蒲公英,传播种子)
图片三:帆船(风可以推动帆船,节省动力)
师:风有时候也会发脾气呢?风发脾气的时候,会怎么样?
——出示图片:台风来了,幼儿园被破坏的情景
师:原来风发脾气的时候,也很可怕的!回家和爸爸妈妈在网上查查,有什么可以制止风造成的危害?
引题能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风“看不见”的特征。
教师采用体验法,在寻找风朋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感受风的存在,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继而引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材料能引起幼儿积极互动。
这里的测风仪应该及时出示,帮助幼儿直接感知。
这一环节的设置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一个理念。
类比实验的设计让无形变得有形,很巧妙。但是,恰恰在最需要教师小结提升的时候老师忽略了小结:“空气流动产生风。”
在第二次材料的提供上,没有层次性,以导致第二次操作的不深入。风大风小的感知,可以充分利用好测风仪。小结不够准确,应该说,风的大小和空气流动的快慢速度有关。
能从幼儿生活经验来搜集素材,老师很用心。但还应扩展到海啸、龙卷风等知识,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有延伸,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有趣的风教案3
一、目标
1、积极动脑,尝试用各种方法使风车转动起来。
2、感知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
二、准备
1、纸板,吸管,纸扇,气球,风车,风筝。
2、制作课件。
三、过程
1、课前导入
教师:今天由徐老师带你们一起玩游戏,学本领,开心吗?那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做段音乐律动吧!(播放《去郊游》音乐)。在做音乐律动时收到“无风国国王”送来的求助信。(亲爱的xx班小朋友,我是无风国的国王,我有个烦恼,最近我们国家的温度特别高,但又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听说xx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而且还很乐于帮助他人。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教师:那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发,去无风国帮助国王吧!
国王:欢迎你们来到无风国,快请坐。我又件非常苦恼的事情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忙,我们的国家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请你们想想办法,帮我制造风。
2、探索:制造风
教师:小朋友们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风?
教师: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制造出风来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老师带来了风车和一些材料,分别有纸板,纸扇,吸管,气球。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制造风,让风车转动起来。(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种方法制造风,让风车转动,下面我要请小朋友到坐位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是怎样制造风的。(请幼儿上来演示,并给予奖励。)
总结:我们用材料让空气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国王:谢谢xx班的小朋友,帮我想出了这么多制造风的好办法,现在我就回去告诉大家。再见!
3、拓展:风的作用和危害
教师:我们知道如何制造风,而且风在热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凉快,那你们知道风还有什么作用吗?(播放视频)
小结:风力发电:因为有风,风力车能为我们发电。
帆船:因为有风,航海员才能扬帆远航。
种子传播:因为有风,蒲公英的种子才能洒满山坡,甚至更远。
放风筝:因为有风,风筝才能飞得更高。
教师:风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风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什么情况下的风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看看视频,看看风到底有哪些危害。(播放视频)
小结:原来台风、龙卷风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在的危害,甚至还会危害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4、结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风的知道,还动手制造了风,风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小朋友表现的很棒,老师准备了风筝,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放风筝和风做游戏吧!
有趣的风教案4
主题由来:
春天到了,一天,我带小朋友到户外去找春天,这是,迎面吹来一阵轻柔的春风。孩子们高兴极了,一名幼儿说:“春天的风好柔呀!”另一名幼儿说:“比冬天的风小好多。”“我喜欢夏天的风,吹在身上凉快极了!”就这样,孩子们争论了起来,主题活动《有趣的风》产生了。
活动目标
1、介绍风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知道风与人、大自然的关系
3、介绍风的形成
4、介绍风的特性
5、知道我们利用风可以做很多事情
6、知道风也可以给我们带来灾难
7、知道天气状况也受风的影响
幼儿:
1、风从哪来的?
2、我们为什麽抓不住风?
3、地球上哪里有风?
老师:
1、风有什用处?
2、利用风,我们可以做什么?
3、风可以给我们带来什麽样的危害?
区域游戏
1、风的形成的墙面布置,幼儿把风的形成过程通过画来表现出来。从而使他们进一步的理解
2、从风的危害、风的用途、人们利用风三个方面进行墙面的布置。
3、有关风是如何形成的实验报告
1、在区域中投放了吸管、纸、风向标、小风车等等让幼儿通过玩来了解风的形成。
2、投放了一些实物,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了解人们可以利用风做什么?从而把实验结果写在表上。
3、投放天气日志表,请幼儿填写,由此感受到风的变化。
相关内容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带有关风的图书。
2、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风的知识,下载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
3、每天坚持听天气预报,了解风向、风力。
资源利用
1、在有风的日子去户外。
2、科学区有关风的科学玩具。
3、中学的地理教师。
4、有关风的光盘。
有趣的风教案5
活动目标:
1、积极动脑,尝试用各种方法使风车转动起来。
2、感知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活动准备:风车、扇子、气球、纸板、吸管。
活动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玩游戏,开心吗?那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做段音乐律动吧!(播放《去郊游》音乐)。在做音乐律动时收到“无风国国王”送来的求助信。(亲爱的大班小朋友,我是无风国的国王,我有个烦恼,最近我们国家的温度特别高,但又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听说大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而且还很乐于帮助他人。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教师:那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发,去无风国帮助国王吧!
国王:欢迎你们来到无风国,快请坐。我有件非常苦恼的事情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忙,我们的国家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请你们想想办法,帮我制造风。
二、探索:引导幼儿制造风。
教师:小朋友们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风?
教师: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制造出风来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老师带来了风车和一些材料,分别有纸板,纸扇,吸管,气球。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制造风,让风车转动起来。(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种方法制造风,让风车转动,下面我要请小朋友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是怎样制造风的。(请幼儿上来演示,并给予奖励。)
小结:我们用材料在空气中扇、吹让空气流动,然而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国王:谢谢大班的小朋友,帮我想出了这么多制造风的好办法,现在我就回去告诉大家。再见!三、鼓励幼儿关注风向不同、风力不同与玩具是否动得起来之间的关系,感知好玩的风以及风中实物的变化。教师:刚刚我们制造了风,你们觉得风有大小和方向吗?你们是怎样知道风的大小和风向。鼓励幼儿运用在分享中获得的收获经验,感知风的风向和风力的大小。小结:往同一个方向扇风风车才能转起来,扇的风大风车转的快,扇的风小风车转的慢。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表现的很棒,老师准备了风筝,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放风筝和风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1、活动材料可以种类再多一些,如:电扇可以加入,让幼儿体验转动产生风的现象。
2、图片不够清晰,是有些幼儿没有看清风的好处和一些危害,所以才使幼儿的回答苍白无力没有兴趣,幸亏及时改为判断才挽救了这一步。
3、教师对活动环节应该再熟悉一些,对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发展目标应该深入理解,通过此次活动感觉还有些迷茫的地方,如:如何提供适合的探究材料、如何顺应幼儿的回答来生成新的活动?有待于在以后的活动中注意深入研究。
有趣的风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知风的特点,了解风产生的原因。
2、学会用多种方法制造风。
活动内容:《好玩的风》
活动准备:
1、纸板,吸管,纸扇,气球、书等各种操作材料,风车
2、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
1、师幼一起玩泡泡。
2、提问:泡泡想飞得更高、更远一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自由说一说)师:相信咱们在今天的活动过后会找到更多办法的!
二、寻找:感知风
1、师:今天老师还邀请了一位特殊的朋友来和咱们一起玩,她是谁呢?看----(课件出示:风)风姐姐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快一起去找一找风姐姐藏在哪儿吧!(课件出示各种有风的图片)
2、幼儿找出图片中的风。
3、小结:风姐姐可真调皮,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她,但可以感觉得到,可以找到她躲藏的身影。
三、探索:制造风
1、幼儿尝试制造风
(出示无风图)师:风姐姐藏呀藏,藏累了,她静悄悄地睡着了……看,没有风姐姐,小风车都停下来不动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让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用这些材料制造出风,让小风车快乐地转动起来吧!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展示怎样制造风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种方法制造风。提问幼儿是怎样制造风的。
小结:我们用纸板、扇子、气球等各种材料让空气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的作用可大了——课件出示:风的作用图。
四、游戏:利用风
1、师: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还动脑筋制造出了风,真是太聪明了!现在知道怎样让我们的泡泡飞得更高更远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2、师幼一起玩泡泡。
有趣的风教案7
核心导读: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了解风的形成,知道空气流动就形成风。 2.通过实验知道风的作用,体验大自然的神奇,热爱大自然。 3.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皱纹纸、硬纸板、普通A4纸等不同质地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风的形成,知道空气流动就形成风。
2.通过实验知道风的作用,体验大自然的神奇,热爱大自然。
3.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皱纹纸、硬纸板、普通A4纸等不同质地的纸、塑料袋、吸管、扇子、风车、记录表、笔。
指导要点
1.猜测风的形成。
2.尝试用不同的纸张、物体造风。
3.尝试形成风来吹动风车,让其转动,探索风车转速与风力的关系。
4.自己制作简单的风向仪,测试风向和风源的关系。
5.在记录表上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实施步骤
1.猜一猜。在实验之前,先请幼儿猜猜风是怎么形成的?风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哪里知道起风了?风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2.造风。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纸、材料想办法制造出风,比如用纸扇、用吸管吹等等,并说说你从哪里看的出有风了。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3.风的作用。感受风的存在,想办法制造出风让风车转起来,探索不同物体产生出来的风力不同,越是硬,表面积越是大,靠物体越是近,产生的风力就越大。知道风力越大,风车转的越快。
4.制作风向仪并记录。用皱纹纸制作简单的风向仪,从不同方向制造风,探索风向和风源的关系。
5.讲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并与同伴分享探索结果,交流,遇到问题继续探索解决。
反思分析
这个探索活动是在组织语言活动《风在哪里》后我向孩子们提出的延伸问题,孩子们都知道了从花、草、衣服等东西被吹动后,可以知道风的存在,但是风是怎么来的呢?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孩子探索。孩子们先纷纷猜测,然后通过我提供的材料开始探索、实验。我发现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非常投入,他们尝试用不同材料制造出风,有的孩子还发现同一种材料能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风。制造出风以后,我通过风车转动来让幼儿发现风力的问题,通过风车转动的速度不同,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风力与风车转动的关系,知道同一种材料用力大,就能转的快。但是这个要教师指导,因为不同材料产生的风力是不同的。这里有两个维度,孩子会弄不清。最后风向与风源的研究也是比较简单的,我让孩子用箭头表示风源,用小旗表示风向,孩子们都能很清晰的表示出来。我觉得还能再延伸一点,比如教师可以收集更多材料,让孩子讨论风的利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大自然的影响等等。
有趣的风教案8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教学准备]
1、教具: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课件
2、学具:幼儿自制的小时钟、表现幼儿一日活动的图片每人一套、1――12的数字头饰2套,分针时针各2根,每人一套作画工具、废旧材料、胶水、剪刀、黏土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探索法、操作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帮助老师修好了钟表,老师可真高兴,谢谢你们,现在我再也不会因为不知到时间而发愁了,只要看看表我就知道是几点了,小朋友你们认识时间吗?
评析:通过谈话,激发了幼儿认识钟表的愿望
2、了解钟表的外部构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有哪些小秘密吗?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表上有哪些数字?(1、2――12)
师:钟表上还有什么?他们的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他们转动的速度一样吗?谁转得快?谁转得慢?(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了结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时钟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师:小朋友发现了时钟这么多的小秘密,你们可真了不起,看,连小叮当也在称赞小朋友呢,来,大家和小叮当打个招呼吧。小叮当想参观我们的幼儿园,下面请小朋友带小叮当一起出发,看看小朋友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参观我们的幼儿园好吗?
3、学习看整点。
(1)师:早上,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小朋友们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小朋友,告诉小叮当你是几点来上幼儿园的?(
有趣的风教案9
活动设计:
对幼儿的教学,首先课程的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突出。在这节课中,可能我的重难点不是很突出,所以对幼儿来说挑战性缺少了。其次在老师介绍操作要求的时候,语言虽然说很简练,但是还需要更明确和更全面一点。这样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就更有秩序了。还有一方面是,老师在请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是让幼儿说出了问题的答案,老师只注重了答案的对错,没有注重让幼儿把话说完整,缺少了语言的渗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些方面的经验积累还是需要不断努力。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 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
(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
(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
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
( 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
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5延伸活动: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互相交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前我先请幼儿收集、寻找、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请幼儿将事先收集好的有数字的东西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数字的作用。孩子们先个别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上数字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都很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因此我让幼儿自己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我把我准备的有数字的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我的“发现”。第二是经验迁移,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在第二环节中要求幼儿脱离直观物体,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很会找,什么公交车的路线号,汽车摩托车的牌照,超市里也有很多的数字,他们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些数字作用的一二。孩子们发现有数字的地方还真不少,就连衣服拉链头上有数字也被他们发现了。真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找到的有数字的东西还真多。第三部分是幼儿操作。利用幼儿的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有趣的风教案10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
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有趣的风教案11
活动目标:
1、对探索如何产生风感兴趣。
2、发现风的形成及风的大小与空气流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3、大胆并清楚地表达自己在操作实验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
扇子,书,帽子,塑料瓶(上面打几个小洞),纸板,盆,水,纸船。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1、谜语引出
2、梳理经验
师:你平时感受过风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幼:冬天的时候很冷
师从幼儿身边一圈跑过,让幼儿感受风
3、师小结:原来,风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探索风是怎样产生的
1、介绍材料,幼儿第一次操作
师:你们会制造风吗?
2、交代操作要求
四个人一组,一样一样的去试试,用什么材料去制造风?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书本——翻一翻
扇子——扇一扇
矿泉水瓶——捏一捏
书本——翻一翻、扇一扇
纸板——扇一扇
3、师幼交流
三、尝试产生大风和小风
1、幼儿第二次操作。
探索怎样才能产生大风和小风。
2、幼儿分享交流经验。
小结:当我们速度很快的时候,风就会很大,当我们速度很慢的时候,风就会很小,原来风的大小和我们的速度有关系呀!
四、初步了解风的用途
图片一:风车(风可以转动风车,传播发电)
图片二:蒲公英(风可以吹动蒲公英,传播种子)
图片三:帆船(风可以推动帆船,节省动力)
师:风有时候也会发脾气呢?风发脾气的时候,会怎么样?
师:原来风发脾气的时候,也很可怕的!回家和爸爸妈妈在网上查查,有什么可以制止风造成的危害?
有趣的风教案12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有趣的风教案13
1.; 扇子人手各一。
2.; 花、草、树头饰各一。
3.; 诗歌电教片。
过 程:
一.了解风从哪里来,知道空气流通产生风。
1. 玩扇子引出风。
2. 讨论风从哪里来,风是怎样产生的。
二.诗歌欣赏《风在哪里》。
1.集体欣赏一遍后提问诗歌的名称,谁和风做了朋友
2.集体在欣赏一遍后提问树儿、花儿、草儿说了什么,风给四季带来了什么变化。
3.结合图象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的意思。
4.欣赏表演。
5.集体边朗诵诗歌边表演。
三.鼓励小朋友相互讨论后谈谈对这首诗歌的感受。
四.仿编诗歌。
1.讨论风还会和谁做朋友。(水、风筝、风车、小船、国旗等)
2.请小朋友看录象欣赏风的朋友。
3.教师示范。
4.幼儿仿编。
5.串连编好的诗歌。
6.看图象集体朗诵编好的诗歌。
五.游戏《玩风车》。
有趣的风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乐意参与探索风的游戏。
2、让幼儿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并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风的形成,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三、活动准备。
1、纸箱、塑料袋、气球、扇子、书本、硬纸片、吸管、羽毛等。
2、风类玩具。
3、有关风的用途及危害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初步认识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1)运用魔术箱和塑料袋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就在我们的周围。
(2)出示2个充满气的气球,把其中1个松开口后吹到一幼儿的头发上,请幼儿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引出“风”。通过对比,引导幼儿说出: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
(3)教师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
2、尝试制造人造风。
(1)出示风车,告诉幼儿它们都想和风做游戏,但是教室没有风,怎么办?
(2)幼儿自由选择制造风的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制造风。
(3)教师小结人造风的方法,并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儿观看图片,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
4、游戏:羽毛飞起来了。让幼儿运用人造风的一些方法制造风,人鸡毛飘得又高又远。
五、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 “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 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有趣的风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表现正面人的不同动作。
2、能够大胆表现人物的不同动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小人,画具,幼儿园图画人手一张。
2、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展示ppt,然后请幼儿说一说他在干什么。
二、变一变小人
1、给每个幼儿发一个活动小人,让他们随意摆出不同的形状,并说说小人在干什么?
——你的小人在干什么呢?你怎么想到了这个动作了?
2、拆开小人,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动作,然后请幼儿说一说小人在做什么。
——你的小人在做什么?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小人的这个动作,看看谁模仿的最像?
3、请幼儿来摆一个动作,然后大家用手中的小人摆出这个动作,看看谁摆的最像。
——还有谁想做小模特,摆一个动作来给大家看看?
4、展示布满玩具的幼儿园图画,让大家摆出在各种玩具上小人的动作姿态。
——你们在课外时间都玩什么游戏呢?
——来摆一摆,转呼啦圈是什么样子呢?坐跷跷板是什么动作呢?
三、画一画
1、小人分出两组,在各自的幼儿园图画上,画上各种动作的小人物。
——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呢?他在干什么呢?
——我们给这幅画去一个名字,叫什么?(热闹的幼儿园)
活动延伸:
找一找各种各样的运动图标。
有趣的风教案
有趣的风教案1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教学准备]
1、教具: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课件
2、学具:幼儿自制的小时钟、表现幼儿一日活动的图片每人一套、1――12的数字头饰2套,分针时针各2根,每人一套作画工具、废旧材料、胶水、剪刀、黏土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探索法、操作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帮助老师修好了钟表,老师可真高兴,谢谢你们,现在我再也不会因为不知到时间而发愁了,只要看看表我就知道是几点了,小朋友你们认识时间吗?
评析:通过谈话,激发了幼儿认识钟表的愿望
2、了解钟表的外部构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有哪些小秘密吗?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表上有哪些数字?(1、2――12)
师:钟表上还有什么?他们的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他们转动的速度一样吗?谁转得快?谁转得慢?(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了结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时钟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师:小朋友发现了时钟这么多的小秘密,你们可真了不起,看,连小叮当也在称赞小朋友呢,来,大家和小叮当打个招呼吧。小叮当想参观我们的幼儿园,下面请小朋友带小叮当一起出发,看看小朋友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参观我们的幼儿园好吗?
3、学习看整点。
(1)师:早上,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小朋友们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小朋友,告诉小叮当你是几点来上幼儿园的?(
有趣的风教案2
核心导读: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了解风的形成,知道空气流动就形成风。 2.通过实验知道风的作用,体验大自然的神奇,热爱大自然。 3.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皱纹纸、硬纸板、普通A4纸等不同质地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风的形成,知道空气流动就形成风。
2.通过实验知道风的作用,体验大自然的神奇,热爱大自然。
3.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皱纹纸、硬纸板、普通A4纸等不同质地的纸、塑料袋、吸管、扇子、风车、记录表、笔。
指导要点
1.猜测风的形成。
2.尝试用不同的纸张、物体造风。
3.尝试形成风来吹动风车,让其转动,探索风车转速与风力的关系。
4.自己制作简单的风向仪,测试风向和风源的关系。
5.在记录表上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实施步骤
1.猜一猜。在实验之前,先请幼儿猜猜风是怎么形成的?风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哪里知道起风了?风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2.造风。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纸、材料想办法制造出风,比如用纸扇、用吸管吹等等,并说说你从哪里看的出有风了。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3.风的作用。感受风的存在,想办法制造出风让风车转起来,探索不同物体产生出来的风力不同,越是硬,表面积越是大,靠物体越是近,产生的风力就越大。知道风力越大,风车转的越快。
4.制作风向仪并记录。用皱纹纸制作简单的风向仪,从不同方向制造风,探索风向和风源的关系。
5.讲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并与同伴分享探索结果,交流,遇到问题继续探索解决。
反思分析
这个探索活动是在组织语言活动《风在哪里》后我向孩子们提出的延伸问题,孩子们都知道了从花、草、衣服等东西被吹动后,可以知道风的存在,但是风是怎么来的呢?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孩子探索。孩子们先纷纷猜测,然后通过我提供的材料开始探索、实验。我发现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非常投入,他们尝试用不同材料制造出风,有的孩子还发现同一种材料能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风。制造出风以后,我通过风车转动来让幼儿发现风力的问题,通过风车转动的速度不同,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风力与风车转动的关系,知道同一种材料用力大,就能转的快。但是这个要教师指导,因为不同材料产生的风力是不同的。这里有两个维度,孩子会弄不清。最后风向与风源的研究也是比较简单的,我让孩子用箭头表示风源,用小旗表示风向,孩子们都能很清晰的表示出来。我觉得还能再延伸一点,比如教师可以收集更多材料,让孩子讨论风的利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大自然的影响等等。
有趣的风教案3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
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有趣的风教案4
活动设计:
对幼儿的教学,首先课程的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突出。在这节课中,可能我的重难点不是很突出,所以对幼儿来说挑战性缺少了。其次在老师介绍操作要求的时候,语言虽然说很简练,但是还需要更明确和更全面一点。这样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就更有秩序了。还有一方面是,老师在请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是让幼儿说出了问题的答案,老师只注重了答案的对错,没有注重让幼儿把话说完整,缺少了语言的渗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些方面的经验积累还是需要不断努力。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 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
(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
(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
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
( 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
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5延伸活动: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互相交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前我先请幼儿收集、寻找、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请幼儿将事先收集好的有数字的东西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数字的作用。孩子们先个别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上数字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都很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因此我让幼儿自己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我把我准备的有数字的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我的“发现”。第二是经验迁移,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在第二环节中要求幼儿脱离直观物体,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很会找,什么公交车的路线号,汽车摩托车的牌照,超市里也有很多的数字,他们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些数字作用的一二。孩子们发现有数字的地方还真不少,就连衣服拉链头上有数字也被他们发现了。真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找到的有数字的东西还真多。第三部分是幼儿操作。利用幼儿的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有趣的风教案5
一、目标
1、积极动脑,尝试用各种方法使风车转动起来。
2、感知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
二、准备
1、纸板,吸管,纸扇,气球,风车,风筝。
2、制作课件。
三、过程
1、课前导入
教师:今天由徐老师带你们一起玩游戏,学本领,开心吗?那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做段音乐律动吧!(播放《去郊游》音乐)。在做音乐律动时收到“无风国国王”送来的求助信。(亲爱的xx班小朋友,我是无风国的国王,我有个烦恼,最近我们国家的温度特别高,但又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听说xx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而且还很乐于帮助他人。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教师:那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发,去无风国帮助国王吧!
国王:欢迎你们来到无风国,快请坐。我又件非常苦恼的事情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忙,我们的国家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请你们想想办法,帮我制造风。
2、探索:制造风
教师:小朋友们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风?
教师: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制造出风来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老师带来了风车和一些材料,分别有纸板,纸扇,吸管,气球。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制造风,让风车转动起来。(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种方法制造风,让风车转动,下面我要请小朋友到坐位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是怎样制造风的。(请幼儿上来演示,并给予奖励。)
总结:我们用材料让空气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国王:谢谢xx班的小朋友,帮我想出了这么多制造风的好办法,现在我就回去告诉大家。再见!
3、拓展:风的作用和危害
教师:我们知道如何制造风,而且风在热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凉快,那你们知道风还有什么作用吗?(播放视频)
小结:风力发电:因为有风,风力车能为我们发电。
帆船:因为有风,航海员才能扬帆远航。
种子传播:因为有风,蒲公英的种子才能洒满山坡,甚至更远。
放风筝:因为有风,风筝才能飞得更高。
教师:风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风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什么情况下的风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看看视频,看看风到底有哪些危害。(播放视频)
小结:原来台风、龙卷风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在的危害,甚至还会危害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4、结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风的知道,还动手制造了风,风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小朋友表现的很棒,老师准备了风筝,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放风筝和风做游戏吧!
有趣的风教案6
活动目标:
1.对探索如何产生风感兴趣。
2.发现风的形成及风的大小与空气流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3.大胆并清楚地表达自己在操作实验中的发现。目标制定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制定,全面、有效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扇子、书、帽子、塑料瓶(上面打几个小洞)、泥工板、花雨伞。
教师实验材料:同幼儿实验材料各一份,一只方形大鱼缸,水 自制测风仪,PPT课件。
材料生活化,常态化。准备非常充分,能很好地让材料和幼儿互动,让材料为教学服务。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1.谜语引出
师:今天,我给大家猜个谜语“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见它的影子,有时会摇动树枝,有时会推动房子。”它是谁?——风
2.梳理经验
师:你平时感受过风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幼:冬天的时候很冷
——师从幼儿身边一圈跑过,让幼儿感受风
3.师小结:原来,风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探索风是怎样产生的
1.介绍材料,幼儿第一次操作
师:你们会制造风吗?
师介绍材料:矿泉水瓶、扇子、雨伞、纸、书本
2.交代操作要求:
四个人一组,一样一样的去试试,用什么材料去制造风?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师:你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产生风?
雨伞——撑一撑、转一转
书本——翻一翻
扇子——扇一扇(师:看看她的头发)
矿泉水瓶——捏一捏
书本——翻一翻、扇一扇
泥工板——扇一扇
3.师幼交流
师:你对风有什么问题?
师:为什么会产生风?
幼:人动了,就会产生风。
师:和身边的人讨论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风?
幼:空气越多,就会有风。(和空气有关)
幼:冷了就会产生风(和温度有关)
三、尝试产生大风和小风
1、教师实验
2个鱼缸(一个鱼缸有水,一个鱼缸没水)
师:没水的鱼缸里有空气
师拿出泥工板在有水和有空气的鱼缸里分别搅动
——请一幼儿上来感受
——出示侧风仪
教师搅动有空气的鱼缸,测风仪放在鱼缸的上方,让幼儿感受是否有风
师:为什么会产生大风和小风?
2、第二次操作
怎样用这些材料产生大风和小风?(第一次同样的操作材料)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产生大风和小风的?
幼儿演示、讲解
师小结:当我们速度很快的时候,风就会很大,当我们速度很慢的时候,风就会很小,原来风的大小和我们的速度有关系呀!
四、初步了解风的用途
师: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
幼:很暖、很舒服
师:风还有更多的本领呢!
——出示PPT
图片一:风车(风可以转动风车,传播发电)
图片二:蒲公英(风可以吹动蒲公英,传播种子)
图片三:帆船(风可以推动帆船,节省动力)
师:风有时候也会发脾气呢?风发脾气的时候,会怎么样?
——出示图片:台风来了,幼儿园被破坏的情景
师:原来风发脾气的时候,也很可怕的!回家和爸爸妈妈在网上查查,有什么可以制止风造成的危害?
引题能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风“看不见”的特征。
教师采用体验法,在寻找风朋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感受风的存在,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继而引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材料能引起幼儿积极互动。
这里的测风仪应该及时出示,帮助幼儿直接感知。
这一环节的设置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一个理念。
类比实验的设计让无形变得有形,很巧妙。但是,恰恰在最需要教师小结提升的时候老师忽略了小结:“空气流动产生风。”
在第二次材料的提供上,没有层次性,以导致第二次操作的不深入。风大风小的感知,可以充分利用好测风仪。小结不够准确,应该说,风的大小和空气流动的快慢速度有关。
能从幼儿生活经验来搜集素材,老师很用心。但还应扩展到海啸、龙卷风等知识,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有延伸,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有趣的风教案7
主题由来:
春天到了,一天,我带小朋友到户外去找春天,这是,迎面吹来一阵轻柔的春风。孩子们高兴极了,一名幼儿说:“春天的风好柔呀!”另一名幼儿说:“比冬天的风小好多。”“我喜欢夏天的风,吹在身上凉快极了!”就这样,孩子们争论了起来,主题活动《有趣的风》产生了。
活动目标
1、介绍风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知道风与人、大自然的关系
3、介绍风的形成
4、介绍风的特性
5、知道我们利用风可以做很多事情
6、知道风也可以给我们带来灾难
7、知道天气状况也受风的影响
幼儿:
1、风从哪来的?
2、我们为什麽抓不住风?
3、地球上哪里有风?
老师:
1、风有什用处?
2、利用风,我们可以做什么?
3、风可以给我们带来什麽样的危害?
区域游戏
1、风的形成的墙面布置,幼儿把风的形成过程通过画来表现出来。从而使他们进一步的理解
2、从风的危害、风的用途、人们利用风三个方面进行墙面的布置。
3、有关风是如何形成的实验报告
1、在区域中投放了吸管、纸、风向标、小风车等等让幼儿通过玩来了解风的形成。
2、投放了一些实物,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了解人们可以利用风做什么?从而把实验结果写在表上。
3、投放天气日志表,请幼儿填写,由此感受到风的变化。
相关内容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带有关风的图书。
2、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风的知识,下载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
3、每天坚持听天气预报,了解风向、风力。
资源利用
1、在有风的日子去户外。
2、科学区有关风的科学玩具。
3、中学的地理教师。
4、有关风的光盘。
有趣的风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表现正面人的不同动作。
2、能够大胆表现人物的不同动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小人,画具,幼儿园图画人手一张。
2、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展示ppt,然后请幼儿说一说他在干什么。
二、变一变小人
1、给每个幼儿发一个活动小人,让他们随意摆出不同的形状,并说说小人在干什么?
——你的小人在干什么呢?你怎么想到了这个动作了?
2、拆开小人,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动作,然后请幼儿说一说小人在做什么。
——你的小人在做什么?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小人的这个动作,看看谁模仿的最像?
3、请幼儿来摆一个动作,然后大家用手中的小人摆出这个动作,看看谁摆的最像。
——还有谁想做小模特,摆一个动作来给大家看看?
4、展示布满玩具的幼儿园图画,让大家摆出在各种玩具上小人的动作姿态。
——你们在课外时间都玩什么游戏呢?
——来摆一摆,转呼啦圈是什么样子呢?坐跷跷板是什么动作呢?
三、画一画
1、小人分出两组,在各自的幼儿园图画上,画上各种动作的小人物。
——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呢?他在干什么呢?
——我们给这幅画去一个名字,叫什么?(热闹的幼儿园)
活动延伸:
找一找各种各样的运动图标。
有趣的风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乐意参与探索风的游戏。
2、让幼儿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并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风的形成,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三、活动准备。
1、纸箱、塑料袋、气球、扇子、书本、硬纸片、吸管、羽毛等。
2、风类玩具。
3、有关风的用途及危害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初步认识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1)运用魔术箱和塑料袋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就在我们的周围。
(2)出示2个充满气的气球,把其中1个松开口后吹到一幼儿的头发上,请幼儿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引出“风”。通过对比,引导幼儿说出: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
(3)教师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
2、尝试制造人造风。
(1)出示风车,告诉幼儿它们都想和风做游戏,但是教室没有风,怎么办?
(2)幼儿自由选择制造风的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制造风。
(3)教师小结人造风的方法,并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儿观看图片,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
4、游戏:羽毛飞起来了。让幼儿运用人造风的一些方法制造风,人鸡毛飘得又高又远。
五、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 “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 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有趣的风教案10
设计意图:
这首歌《什么结果一串串》选自《刘三姐》选曲,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朗朗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儿创做新歌词,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这首歌是将成人歌曲改编为儿童歌曲的又一次尝试,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谜语匹配到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体验和分享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相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3、尝试看图谱创编歌词,能主动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水果图谱一张(由水果叶子背景图和活动的水果贴片组成,有葡萄、香蕉、石榴、菠萝。)
2、动物图谱一张(由山、树等自然背景图和活动的动物贴片组成,有大象、小兔、袋鼠、燕子、蜗牛。)
活动过程:
一、唱山歌猜水果名称——熟悉歌曲旋律,了解问答歌的形式。
1、教师出示图谱,以问答歌的形式引入歌曲,教师唱问句,边唱边问,如:“什么结果一串串”等。幼儿口头猜出四种水果的名称。
2、教师出示四种水果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应的歌词。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如“葡萄结果一串串”。
3、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延长歌曲。
4、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回答。
二、创编歌曲《什么动物你猜猜》。
1、教师出示背景图和动物图片,“森林中要开联欢会,动物们想请大家把它们也编到歌曲中去”。
2、教师创编一个动物的谜面,如:“什么尾巴像剪刀”,请幼儿尝试直接与教师对唱。
3、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幼儿商量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创编歌词。如:幼儿选择大象图片,可创编歌词“什么鼻子长又长”或“什么耳朵像扇子”等。
4、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演唱本组所编动物歌词,其他幼儿唱出相应的答句。
5、四组幼儿代表依次演唱本组所创编的歌词,连成一首问答歌,其余幼儿自由跟唱。
6、尝试用师生对唱、分组对唱、男女声对唱等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鼓励引导幼儿运用体态动作来表达歌词。
7、教师向参与对歌活动的幼儿抛发绣球,以示鼓励。
三、课后延伸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到户外把所见事物编成问答歌。
有趣的风教案11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有趣的风教案12
1.; 扇子人手各一。
2.; 花、草、树头饰各一。
3.; 诗歌电教片。
过 程:
一.了解风从哪里来,知道空气流通产生风。
1. 玩扇子引出风。
2. 讨论风从哪里来,风是怎样产生的。
二.诗歌欣赏《风在哪里》。
1.集体欣赏一遍后提问诗歌的名称,谁和风做了朋友
2.集体在欣赏一遍后提问树儿、花儿、草儿说了什么,风给四季带来了什么变化。
3.结合图象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的意思。
4.欣赏表演。
5.集体边朗诵诗歌边表演。
三.鼓励小朋友相互讨论后谈谈对这首诗歌的感受。
四.仿编诗歌。
1.讨论风还会和谁做朋友。(水、风筝、风车、小船、国旗等)
2.请小朋友看录象欣赏风的朋友。
3.教师示范。
4.幼儿仿编。
5.串连编好的诗歌。
6.看图象集体朗诵编好的诗歌。
五.游戏《玩风车》。
有趣的风教案13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学习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划分
1课时
一、出示挂图或播放录相引入。
1.出示挂图,因导看图,师讲解。(文中的或课外的都可以)(如犀牛与犀牛鸟)
(1)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吗?
(2)它们正在于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头犀牛和一只小鸟。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身材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非常凶猛,连豹、狮、大象都不敢惹它。
那只黑色的小鸟正在犀牛身上跳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师:对,这种小鸟人们叫它犀牛鸟,它们正在为犀牛捉犀牛皮肤皱
褶(看图理解)里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因此皮肤也不痒了,舒服得很呢。
所以它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这种屈牛鸟还很机灵,一感觉到周围有动
静。就惊飞起来,还不停地叫着给犀牛放哨。
多有趣呀!一只是凶猛强大的野兽,一只是弱小无比的小鸟,它们
居然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真让人难以相信,可是,生物界里就有这么有趣的现象.科学家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现象”(板:共栖现象)
今大,我们来学习新课: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二、自由读文,完成练习。
1.画出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也允许讨论解决。
3.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或小黑板)检查字音。
朝夕与共
沼泽
牛虻(máng)
残渣(zhā)
和睦相处
皱褶(zhè)
蛆(qū)卵
剔牙
2.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朝夕与共: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
和睦相处:很团结很友好地相处。
牛虻:昆虫名.象蝇而大、生活在野草丛中。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
人、畜血液。
蛆:苍蝇的幼虫。
孵卵育雏;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4.课文讲述了三对生物的共栖现象(生述师板)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这三组动物小.前者属于强者,后者都是比较柔弱的。(板:凶猛强
?弱小无比)它们怎么和睦相处呢?
四、再读课文,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和其中包含的“趣”。
1.选择二一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展开学习。
(1)自由读段,画出写明原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出你厕的语句,正音、评价。
(2)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原因。
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为犀牛啄去身上寄生着的昆虫和蛆卵,还帮它们放哨。
第三自然段:燕千鸟为鳄鱼剔去塞在鲜鱼牙缝里的残渣。
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替百舌乌照看卵和雏。
五、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共栖现象吗?请举例。
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联合体。
生;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生:寄居蟹和海藻。
六、生物除了共栖现象以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还有共生、寄居、互利。或个别动物的有趣现象;如大雁飞行排以
字形;大象为什么爱注身上涂呢?鸭于走路一摇一摆……
七、小结。
自然界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在不
久的将来,探索大日然的奥秘,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文小的共柄现象讲给家人听。
3.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生物的其他知识,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30
*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
……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后记:
有趣的风教案14
2、游戏开始
① 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 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 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 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有趣的风教案15
一、背景:
在一次课间休息时,两个小朋友在下面窃窃私语,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好不高兴,我仔细听了一下,原来她们在说广告,过了一会又有许多小朋友加入其中,有的还边说边演,真象那么回事。电视广告以其声、像、色兼备,听、视、读并举,生动、活泼的特点一直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喜欢看广告,说广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说上几句那上口、简短、生动的广告语,孩子们对电视广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认知发展水平,选择“有趣的广告”这一为幼儿所喜爱、又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为语言教育的切入口,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广告在现实中的作用,了解广告的艺术特点。
2、指导幼儿尝试创编广告,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和简练生动的口语表达能力。
3、使幼儿感受生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录制几段有代表性的广告。
2、教师与幼儿共同用纸箱制作电视机。
(三)、活动过程:
1、玩游戏:广告接龙,引出主题。
老师说广告上句,幼儿接下句,如:
师:“今年过节不收礼”,幼:“……”
师:“牙膏有营养”,幼:“……”
2、看录像,认识广告。
(1)、提出倡议:我们来看广告吧!
(2)、提问:广告里介绍了什么产品?
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广告里说了什么?(第二次看广告,并逐个播放)
说一说广告有什么作用?(广告能介绍产品的优点和用途)
3、学广告、说广告,了解广告的特点。
(1)、请幼儿学说自己喜欢的广告。
(2)、提问:为什么小朋友学广告学得那么快,那么好?(引导幼儿发现广告语和日常生活用语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广告语简短、生动、有趣、概括的特点)
4、创编广告。
(1)、六人一组,自由选择内容,讨论创编广告词。
教师巡回指导:创编广告词要注意词语顺口,象说儿歌那样或者用几句美好的语言说出物体的特点,可以夸张、有趣。
(2)、鼓励幼儿将编好的广告在“电视台”里表演。
活动延伸:在表演角里开设“广告天地”,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编演广告,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并表现广告的丰富多彩,开发幼儿创编广告的童真、童趣。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丰富幼儿各类知识,提高幼儿欣赏水平。
三、反思: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善于利用隐性课程的效应,以促使幼儿自主活动的生成。”“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权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次活动来源与幼儿生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模式,活动过程从易到难,从观看电视广告到学说广告到创编广告,让幼儿从简单的模仿到发挥想象的创编、表演,让幼儿在使用和驾御语言的过程中品尝成功,获得愉悦,感受着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语言的热爱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简练、生动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营造自然、有利于幼儿的活动氛围,提供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实践创新,真正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使幼儿个个都有练习的机会,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本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应从孩子的兴趣、实际需要出发,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同时,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支持、引导的自主性教育氛围,重视幼儿的自发活动,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尽最大可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去实践,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