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案优秀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1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2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
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其二:“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整篇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了很多的震撼力。
二、教学设想:
每个单元都有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何认识和体现独立阅读课文的价值,是我长期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抓住阅读提示、简化阅读线索、提高阅读实效。尤其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用好阅读提示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让这样的方法经过多次的强化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之在拿到一篇课文后,知道如何有重点、有层次地去开展阅读,在一定的时间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
难点:
1、学习如何学习独立阅读课文。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第七课《尊严》中,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看看文中的母亲是如何对待别人的。板书课题:8#将心比心。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a、学习独立阅读课文的方法:
1、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独立阅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同学们的确观察得很细,独立阅读课文前面有阅读提示,在学习独立阅读课文的时候,老师讲的要少一些,主要依靠同学们在这个单元学到的一些阅读方法自己去读懂课文,它给我们的自读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自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着重解决哪些问题,用铅笔做好记录。
3、我们把阅读提示进行梳理,发现了这样三个问题:母亲是怎样对待别人的,课文哪些的.地方让你感动,和同学一块儿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看法。既然编者给出了这样一组问题,我们就要善于借助这些问题展开阅读与思考,这是独立阅读课文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b、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文章读顺、读通、读正确。抽读。
1、现在,我们就留出一段时间,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进入独立阅读,建议大家一边读一边作些批注,并有意识地组织语言准备参与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个故事其实蕴含了两件事情,谁来说说哪两件事?可是,在阅读提示中,编者只提到了“母亲是怎样对待别人的”,你怎么理解这个提问?是啊,母亲怎么样对待别人显然是这个故事的重点情节,所以,编者抓住了重点情节、重点人物来提问,那么,谁能组织一下语言,比较简要地说说母亲是怎样对待那个屡次为她扎错针的实习护士的呢?
(2)请同学通过朗读来为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境。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场面,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母亲,就是两句简简单单的对话,可是只要你用心读,你会读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动。自己小声读一读,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感动?
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那个第一次给病人扎针的护士,假如你是那个手上被扎出青包的病人,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母亲看实习护士额上的汗珠时眼神是平静的,她对实习护士说话的语气是平静的,母亲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也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你从两个“平静”里体会到了些什么?
是的,母亲就是一个平常平凡的人,她只是一个朴素的想法——将心比心。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看似平静实则让人充满了感动,也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场面。
(3)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也读到了这个朴素的真理?遇事时将心比心,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温暖。
(4)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认为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用语言方式来表示将心比心。
(5)其实,刚才我们说到的这些内容正是母亲朴素的想法,也正是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建议同学们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把它记在心里。
教后记:
一、注重方法培养:
在本节课中,我继续沿用以往的重学习方法指导的教学理念,设计了“抓住阅读提示、简化阅读线索、提高阅读实效”的教学思路,尤其是对学生如何学习独立阅读课文的方法指导,相信经过强化练习以后,学生学习独立阅读课文会比较得心应手。
二、注重多形式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这节课上,采用多种评价手段,针对孩子的回答情况,分层次地做出简短而热情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不足之处:
教师“导”的痕迹过于重。
从教学设计来看,整堂课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在走,学生自主学习体现的不够明显。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扎、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将心比心的。体会作者通过简朴的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并在生活中能做到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来学习《将心比心》,谁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将心比心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旁边的同学。
2、学生接力读课文,可以用学生指名读的形式。注意指导读准多音字“扎、禁”
3、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将心比心的?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在课文旁边写一写批注。
2、学生汇报,重点指导:
a、“我的妈妈……也有人为她开门。”在这个事例中将心比心指的是什么?
b、“这是我的女儿……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在这个事例中将心比心又指的.是什么?
c、体会“温暖”这个词,第二次是照应前文。
d、中心段: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你得到哪些宽容和理解,请举例说明?
四、回归全文,体会写法。
齐读全文,体会作者怎样通过简朴的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五、交流体会。
你想对课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母亲说些什么?
六、拓展阅读。
七、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感受
阿姨为奶奶开门也有人为她开门温暖
护士扎针扎不进也能得到宽容和鼓励温暖幸福
尊重、关爱宽容、理解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别人,宽容别人。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心导入
导入:同学们,老师拿到课文已经读了很多遍,始终被一个字深深感动了,想知道这是什么字吗?(板书“心”),看到这个心,你想说什么?
生说:心的含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的心?一颗什么样的心?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
读的不错了,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⑴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
⑵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
⑶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知:
1、阿姨的心:
师:阿姨有颗怎样的心,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个问题。
师: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算出阿姨有颗善良的心?
出示句子:“有一次,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师: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朗读)
师: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阿姨是个这样的人?
出示句子: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你能像阿姨一样轻轻地说吗?
学生读。
师:同学们,阿姨的语气是轻轻的,但让我们感到不轻的却是什么呢?
师:是呀,阿姨真是拥有一颗之心的人,是什么原因使阿姨拥有这样一颗美好的心呢?让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板书:将心比心)
师:是啊,学会了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读最后一段;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天空更蓝,读最后一段;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阳光更灿烂,读最后一段;阿姨的这颗心让“我”感到了──温暖(板书)
2、母亲的心:
师:默读第二段,思考母亲有颗怎样的心?你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
师:你读──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朗读)
师:你还没完从什么地方看出母亲有颗这样的心?
指导朗读: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师:你读──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出示句子: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学生朗读。
师:母亲的语气是平静的,但让我们感到不平静的又是什么呢?
师:这又是什么原因使母亲拥有这样一颗心呢?让我们一起读第二段。
师:是呀,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关怀,读最后一段;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心胸犹如大海般无边无垠,读最后一段;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甜蜜,读最后一段;母亲的这颗心让“我”感到──温暖,幸福(板书)
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⑴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
生: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
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⑵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⑶朗读:
读出暖暖的感觉。(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
师: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⑴“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①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②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③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⑵“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①“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②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
师:对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③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⑶“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①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②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生:不是。原来是抱怨的。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过渡: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男孩子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对女孩子说──
女孩子请把这句话献给男孩子──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板画出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小结:
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5
霍各庄镇香铺王中心小学 张俊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与文本人物对话的交流,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从而使表达产生感人效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提示 ,梳理本课重点。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读好难读的句子。
4.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故事。
三、感悟文本,品味语言。
1.自学第一个故事。
2.根据自学情况,交流感到温暖的句子。
重点品味:
①“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 我不禁收住涌到嘴边的'话。”
②“不要紧,再来一次。”
③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理解。”
3.引导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4.迁移学法,自学第二个故事。
5.全班交流,检验学习情况。
四、拓展空间,走向生活。
学生谈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例,真正领悟其含义。
五、回归文本,升华情感。
以扩词的形式,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
阿姨:帮助 奶奶 温暖
母亲:理解 护士 幸福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6
课前谈话(自由)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故事(公益广告):
《妈妈,洗脚》
2、你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看老师写——(板书:将心比心)
2、自由读文三分钟,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先让学生自由练读难读的地点,然后随机重点引导: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品词:沉重、一直)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说的话。”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1)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2)感悟“平静”中的母亲当时心里怎么想?
2、“只见……果然成功了”
(1)领悟“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的不简单。
(2)引读
(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1)感悟第二次的“平静”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配乐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我终于明白了:“。”
四、眷注文本,升华情感
1、过渡:这一撇一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朗读品情)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2、再读激情:我们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引读——
五、拓展内涵,提升品味
1、(板画出心)如果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学了全文后,为了勉励自己,你认为应该在你的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详案
课前谈话:
听说咱们班有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吗?你呢?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呀。那太好了,今天我就投大家所好讲个故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或幻灯内容导入)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这位妈妈真孝顺——你打心眼儿里钦佩她。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我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然后请生读课题。
B、你们手中拿的就是这篇文章。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出示: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C、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
D、读的不错了,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对,这是你说的这件事是不是这个意思?)(板书:帮助推门。)
2、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你是要告诉大家这位母亲能——板书:理解过失。)
3、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温暖)你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一)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例生说: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推着沉重的大门:为什么?
一直:如果不一直拉着会有什么后果?
(2)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3)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
(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2、“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1)“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2)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引言: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3)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1)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例:母亲的角度: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我自省的角度: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道理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过渡: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男孩子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对女孩子说——
女孩子请把这句话献给男孩子——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板画出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7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最后一篇课文。整篇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力。中国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同样,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文中的那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学情分析:我班学生总人数57人,男生30人,女生27人。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测试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比较重视课内阅读,适当的说话指导,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
(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了解内容。
(2)延伸拓展,由此及彼,联系生活进行理解与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宽容与体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
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将心比心)
理解课题:用自己的心去评价别人的心。指体会别人的心理,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奶奶讲了一件事,一位阿姨在奶奶前面开门,一直等到奶奶进门才松手,面对奶奶的道谢,阿姨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认为她开门。”
(2)“我”亲自遇到妈妈看见实习护士扎针技术欠佳,鼓励她再来一次,护士连声感谢,妈妈说:“这是我的女儿,······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师归纳:本课讲了两件事:一件是一位阿姨为奶奶开门以及说的话让人感动;另一件是“我”的妈妈鼓励护士并谈及自己的女儿的话让人深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要将心比心,对他人多一份宽容和尊重。
2.再读课文。
(1)找出让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悟一悟。
①第一自然段让人感动。
a.学生读后议:阿姨的行为与语言很平凡,但渗透着修养——关爱老人。
b.师随机点拨:是啊,关爱老人是一种美好的道德修养,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说的就是关爱老人的可贵与必要。这位阿姨的行为与语言折射着人生的至理、至情,让我们一起以深情的朗读来赞美这位高尚的阿姨。
c.感情朗读。
d.联系实际谈谈应为老人做些什么。(让座、搀扶、开门、帮助找路······)
e.师:对,真是懂事的好孩子,我们之所以幸福地降生在并快乐地成长,就是因为有了长辈的关怀,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f.理解“温暖”一词的含义并齐读这一句话。(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②第二自然段让人感动。
a.学生读后议:
母亲的行为让人感动,鼓励关爱小辈。一片苦心。
母亲的语言让人感动,由彼及已,一片慈母心。
b.师:同学们,这位母亲是一位圣人。爱自己的孩子是本性,不足为奇;爱别人的孩子,却是高尚。有位哲人说过: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古人亦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母亲怎不令人感动呢?让我们一起用深情的语调颂歌这位母亲,齐读。
c.分角色朗读课文(或演小品),进行情境感悟。
d.拓展延伸两点:
第一,老师与父母对你们(学生)的鼓励,要及时把握,要趁机树立信心,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少年岁月的艰难要知难而进,记住鼓励是一盏明灯,将引你走向成功。
第二,宽容别人,同学之间吵了、碰了,都是小事,老师与父母对你们有不同之处也应予以谅解,以体谅来表达你们的良好修养,同学们学温是为了悟理呀!
②第三自然段让人深思
a.读读自己的理解。
b.联系生活实际讲讲该怎样付诸行动。
模拟教学:师:你们的理解很正确,这一段就是告诉人们:我门应该关注老人,关爱孩子,因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弱者,我们应该伸出双手予以扶助,就像歌中所唱:(播放歌曲《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c.生齐读第3自然段。
师:同学们,尊重与关爱营建温馨,飞扬力量,在生活中,一个宽慰的眼神与一个焦急怨恨的目光,一句温情款款的问候慰藉与一句不留余地的责骂,你喜欢哪一个?那如果你变换角色站在他人的位子上,又该怎样?请记住,宽容是一味良药,将治疗人间的仇恨。
(2)生齐读课文。
3.师相机出示与宽容、关爱有关的名言。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四、布置作业
1.将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
阿姨开门、说话
奶奶
温暖(我)
鼓励、希望
妈妈
温暖、幸福(我)
教后反思: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情,引导学生围绕“哪儿令你感动,为什么感动”,进行自主探究,然后集体交流反馈,教师再适当的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感悟中,能够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比较透彻,取得较好的效果。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8
一、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习准备:字词卡片
三、学习时间:一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 四人小组的同学轮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 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 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 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母亲又是怎样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5学习第三小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么?
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课后反思:
奶奶:阿姨开门,说话(温暖我)
板书:7 将心比心?
妈妈:鼓励,希望(温暖,幸福我)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
二、新授
1、板书课题。
2、问:两件事情中哪件是作者耳闻的?哪件事情是作者目睹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这两件事情给作者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温暖)
三、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温暖呢?通过“读、悟、议、再读”,重点体会人物的感情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学习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
学生自由读两个小故事,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体会阿姨和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
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为什么不抱怨护士?”展开,让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了母亲把护士看成女儿,宽容护士的举动。“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再读:
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所折服。
5、想: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人物,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作业设计
提供两个情景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并交流。
【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
阿姨为奶奶推门──听说温暖
母亲原谅护士──亲历温暖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10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中人们应该学会将心比心,多些宽容和理解。
2、能力目标: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示课题。
1、讲讲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的相关内容。
2、谈谈自己的想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说一说“将心比心”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阅读提示”中发现问题。
2、梳理归纳问题。
3、自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课文讲了哪两件事。
4、老师总结板书:
帮助 宽容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作者通过哪些词句把“温暖”传递给我们?自读并听范读课文,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2、与同桌交流感受。
3、指名读一读句子,说一说感受。
4、老师范读句子。
5、指名读。
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你在生活中做过、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2、老师举例引导。
3、作者在听到看到这样的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什么?
指名说。
4、那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
五、回归文本,提升品味。
1、男女生分别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再读课题。加深理解。
3、(板画出心)如果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学了全文后,为了勉励自己,你认为应该在你的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
4、小结:孩子们,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让我们幼小的心灵变得饱满、充实和美丽,就让我们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11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这组教材的主题是——以诚待人。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这个主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会。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本单元的最后略读一篇课文:将心比心
这两个“心”,一个指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个指的是别人的心,那么将心比心就指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课文讲谁将心比心呢?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带着问题各自轻声读课文。
②交流:阿姨将心比心。奶奶将心比心。
引:能说说她们的做法吗?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引导简练、概括地说)
过渡:真能干!课文就是通过这两件事写出了阿姨将心比心,奶奶将心比心。同学们可能发现了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浅显很朴素。但是,朴素中饱含着真情,朴素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老师相信,读着读着你一定会深受感动,那么就把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划一划,再读一读,还可以写写批注。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按要求自读课文。
过渡:好,让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第一件事
预设:
生: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
指名多人读。
评价:阿姨和奶奶素不相识,但她却如此主动如此真诚地帮奶奶,多感人哪!在这感人的举动背后,阿姨又是怎样想的呢?。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指名读,你受感动了吗?
引:于是,她就去主动为别人的妈妈开门。这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就是——将心比心哪!同学们,阿姨做的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而作为奶奶的孙女儿“我”,听了这件事,心里更是——温暖了许久。
过渡:阿姨的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老师相信,妈妈做的这件事一定让你更加感动。我们也来交流交流。
第二件事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读——讲——读——补充——读
扎了两针、鼓起青包——疼
师:针眼处都鼓起青包还不要紧吗?
师:是呀,母亲此时想的不是自己的疼痛,而是这位护士急需要她的鼓励!同学们,这就是——将心比心哪!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导感叹号的读法。
师:母亲的话语虽然很轻很轻,但是这句话语中包含的情感却很深很深!再次读。
过渡:母亲高尚的言行背后又是怎样的一颗心呢!谁来读一读下面的一句话。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指名多人读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是否再次被感动了呢?
交流,回到课题。
指导朗读时结合课文插图。
引读: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你读懂了吗?
③引读总结(课件随机出现):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像文中的阿姨那样做到将心比心,那么,当年迈的老奶奶进商场时,我们会为她推开沉重的大门。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像文中的妈妈那样做到将心比心,那么,当初次扎针的护士屡扎不中时,
我们会报以她鼓励的微笑。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做到将心比心,当同学不小心碰落了我们的铅笔盒时,
我们会怎么做呢?
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当 碰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又会怎样做呢?请联系生活写一写。 有些同学特别会思考,特别能写,那么你也可以多写几节。
⑤交流。
机动:小小组组合成一首诗歌。
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
我们心中将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我们人间处处将温暖如春。
四、课外阅读。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2分钟 1、同学们知道孟子吗?(相传,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成为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2、(出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这句话是孟子说的,谁能读一读?(指名读通顺)
孟子的这句话讲的是:要孝敬自家的老人,也要同样地善待别的老人;爱自己的小孩,也要同样地爱护别的孩子。“尊老爱幼”,一直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齐读。
3,今天我们学习的《将心比心》这篇课文用生动的故事,再一次诠释了二千多年前古人的教诲。(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读完以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什么事情?文中的那些地方让你感动?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来!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的情况。有三个自然段,好,我们来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3,指名读第一段,阿姨的话多温暖,多体贴呀,我们一起轻轻的读一读她说的话。
4,指名读第二段,妈妈的话给了护士极大的鼓励,也给了女儿极大温暖和幸福,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话:“我的女儿。。。” 5,指名接着读。
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故事?(随机板书:听 阿姨为奶奶开门,看 母亲宽慰护士)同桌之间互相讲讲这两个故事。
6,指名讲故事。这两个同学都能将故事复述的很清楚,真了不起!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16分钟)
1、接下来,咱们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声音。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琢磨体会,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非常感动,用_______划出,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生自由读、画,教师巡视)
(画好以后,自己反复出声练读)
2、来,读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大声读:
句子一: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⑴ 说说这句话为什么感动了你?(这位阿姨很善良。重点词:“沉重”、“一直等到„„才松开”。面对这样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⑵ 推开商店沉重的大门,阿姨看到谁?(“我”年迈的奶奶)想到了什么?(自己的母亲)所以她这样做?(一直等到我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她不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3)阿姨的话语是轻轻的,但让我们感到不轻的是她沉甸甸的孝心,她时刻牵挂着自己的母亲,也同样地善待别的老人。是什么原因使阿姨拥有这样一颗美
好的心呢?(将心比心)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
(引读: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多了一份真诚。接读就会();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学能将心比心,我们的天空更蓝,我们的阳光更灿烂,接读就会()3、继续说,还有哪个句子令你感动? 句子二: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⑴ 说,为什么令你感动?(“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得出口的。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时说的。
⑵ 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不要紧,再来一次)(指名读)
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宽慰她„„(不要紧,再来一次)(指名读)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时,她还是耐心地说„„(不要紧,再来一次)(齐读)⑶ 这句话简短却不简单啊!如果此时母亲不是鼓励而是责怪,又会是什么后果呢?
(4)正因为母亲的宽容和鼓励,第三针果然成功了。读到这儿,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读最后一段)
4、继续说,还有哪个句子令你感动?
句子三: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⑴ 说说这句话为什么令你感动?(母亲时刻想着女儿,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女儿。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地关爱别的孩子。)如果你就是作者,听了母亲的话,你会怎么想?(感激母爱,内心惭愧,应向母亲学习她的宽容)⑵ 你就是母亲,你怎么说这句话?自己读读。(学生练读)
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博大的母爱,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享受这份沉沉的母爱。引读:
母亲慈祥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指名读。母亲温和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指名读。母亲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齐读。
⑶ 母亲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她那份博大的母爱却让我们难以平静。这又是什么原因使母亲拥有这样一颗心呢?(将心比心)
5,引读:第四段是呀,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关怀,读(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是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心胸如大海般广阔,(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是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会更甜蜜(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
是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10分钟)(导语:同学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需要我们将心比心的事很多很多,请看…… 1、一天你坐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这时来了一个抱着小孩的阿姨,你会怎么做?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和同桌讨论讨论,说说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交流,汇报。
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指名说,是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给别人,正如古人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指名谈。(3)齐读第四段。(4)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将心比心”的意思了吗?是的,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我们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五,结束语:
(最后,我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作为这堂课的结束。)要是苹果只有一个,它准 装不满大家的提篮。
要是苹果树只有一棵,挂苹果的枝桠,也准遮不满果园。
可是,要是把爱播撒给大家,那就像甜甜的果儿,挂满了果园。
同学们,愛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让我们共同记住:(出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好,下课!
六、布置作业 写一写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本次我选择的是一篇略读课文——《将心比心》,这是一篇很简短的小文章,文中用两个小事例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真心,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课件激趣、自由阅读,同桌,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将自己感动的语句画出来并写出感受,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纵观整节课,切实有效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但是在上课、评课的整个过程中也引发了我很多的反思。
一、“将心比心”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但课文中两个例子,(阿姨帮助奶奶开门,是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母亲宽容与体贴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那即将当护士的女儿。)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帮助别人是希望别人也能给他们给予帮助。这与我们平常经常所说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有一定的距离。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处理比较恰当而不造成这种误解?所以最后的总结应该定位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我个人认为文章虽然讲了两个小故事,涉及到了尊老爱幼,但我们在讲授时不能仅限于文本本身,就将主题定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上,这样的思维方式太局限。会不会在引导上有误?让学生觉得只有老人和孩子是值得将心比心的,而其他年龄段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不必了呢?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角度。却和老教师们的思路不同,我应该在日后怎样去处理这些类似问题呢?
二、课前,我虽然意识到应尽量避免一些问题。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学机智不够,还是出现了很多遗憾。如,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情时,时间不够,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出现的突发
问题也没有及时的予以回应和纠正。如果能抽更多的时间来解释和引导学生的思路,相信对学生理解“将心比心”会更有帮助。
看来,教学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以后的教学中,吾将上下而求索!
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上呢?我只是粗浅地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做到“精”、“略”得当。虽然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正如《将心比心》中出现了两个小故事,该如何把握呢?是两个都具体展开还是选择其一?在反复的思考后我选择了后者,我就课文中第二个故事而展开具体化,事实证明这样既节省时间、不显重复,教学效果又良好。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不用过分注重朗读等方面的重复指导,应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其大胆自学,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受拘束。最后在教育意义上,我想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一定会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多一份宽容和尊重。作为老师的我,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深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也学会了将心比心,这是我更有价值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