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与评析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与评析
编者按:
2008年11月27日,小学语文教学最高赛事――全国小语会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江西南昌落下了帷幕。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孙世梅老师代表吉林省参加了此次大赛,以其厚重、大气、激情的教学风格荣获本届大赛的最高奖项――特等奖,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誉。大赛结束后,先后有广州、大连、天津、北京、郑州、洛阳等地教研部门邀请孙老师讲学授课。以下刊登孙世梅老师课堂教学实录及专家点评,以飨读者。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散文名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秋天的怀念(教师范读),让我们深情一些,深沉一些,再读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再一次读课文题目)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
(幻灯片出示空白表格)
生:我发现了一个表格。
师:什么样的表格?
(生不语)
师:不要把它想得太复杂,它恰恰会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很多方便。只不过目前这还是一份空白的表格。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和大家不断地去充实它,丰富它,建构它。要想把表格填好,我们必须把课文读好。现在就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一会儿,老师要请你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开始吧。
(学生自由读文)
师:课堂上有朗朗的读书声,真好。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你们读懂这个故事了吗?谁来讲一讲?
生:课文主要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非常暴躁,母亲时时鼓励他,最后母亲去世了。
师:后来怎样了呢?
生:最后作者记住了母亲说的话,他很快乐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师:老师建议你把“快乐”改成“乐观”就更好了。刚才这位同学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他的发言中,关注到了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和谁呢?
生:母亲和“我”。
师:对了,就是文中的母亲和“我”。(出示课件表格中的部分文字)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看花,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中几次提到了看花?
生:三次。
师:(出示课件表格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师:母亲提了几次?看成没有?
生:母亲提了两次,都没看成。最后一次是妹妹推着哥哥到北海看的菊花。
师:非常好,同学们,课文就是围绕这三次看花展开的。刚才我们读了一遍课文,初步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到了课文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课件出示:人物 情节)
师:现在,请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词语。(师板书:瘫痪、憔悴)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读到这两个词,你又很自然地想到了课文中的谁和谁?
生:母亲和“我”。
师:就是这母子俩,(师板书:“我”、母亲)同学们,这两个词的四个字,还是本课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是怎么写成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前两个字的部首是一样的,都是病字头;后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竖心旁。
师:还有补充吗?
生:这几个字都是象形的。因为“瘫痪”会给身体带来不便,所以里面是个“难”字。还有因为焦急就会憔悴,所以“憔悴”的“憔”字是竖心旁加个“焦”字。
师:你是个善于发现,善于联想的孩子。但是,老师要给你订正一下,这几个字可不是象形字,它们都是形声字。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注意到“瘫”字是病字旁加了一个“难”字,是哪个“难”?
生:困难的“难”。
师: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艰难。
师:很好,这个字还是个多音字。还读什么?
生:nàn,灾难的“难”。
师: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21岁的小伙子呀,双腿忽然瘫痪了,生活何其艰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场人生的――
生:灾难啊!
师:同学们,你们看,“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憔悴”是说文中的母亲,看在眼里,她急在心上,疼在心上啊!同学们,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怎样了呢?课文中有一个词,一起说出来。
生:暴怒无常。
师:现在就让我们回到文中,找一找,看看“我”的暴怒无常都体现在哪儿,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
(生浏览课文)
师:谁把你画好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师:还有没有?
生:(读)“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恶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师:就是这样的句子,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哪些举动当中能够体会出“我”此刻的暴怒无常呢?
生:“砸碎”和“摔”。
师:你发现了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还有一个动词呢!
生:“捶打”。
师:同学们,“砸”和“摔”还是本课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来写这两个字。(师板书)“砸”字是石字旁加一个“匝”,注意,最后一笔写竖折。“摔”字,提手旁,加一个“率领”的“率”,还有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捶”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字。
(学生齐读)
师:此时此刻,史铁生内心的怨恨和怒火可是要通过这样的动作发泄出去的啊!怎么读?
(学生带着愤怒、绝望之情再读生字)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文字。看到字形,读出声音,也传达了情感。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我们看到的是史铁生的暴怒无常,看到的是他在砸、在摔、在捶,但我们看不到的是他的内心。谁能试着来体会一下他此刻的心情吗?暴怒无常的背后是什么?
生:暴怒无常的背后是难受、心情沉重、悲伤,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了。
师:你说出的正是史铁生此刻的感受。同学们,我们看一看,史铁生他砸碎的、摔破的、捶毁的是什么呀?在他看来,生活变得怎样了?
生:生活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
师: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了。同学们,就让我们把这样的体会融入到朗读当中,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21岁的年轻人此刻内心的悲观和绝望。
(生读)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恶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师:同学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课文第一次提到母亲要带儿子到北海去看花。我们看一看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找到了吗?读一读。
生: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儿子回答:“不,我不去!”
师:大家看,这是母子此刻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这一次儿子断然拒绝了,看到“我”如此自暴自弃,母亲怎能不日益憔悴呢!而与此同时,他那个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花的愿望,也愈发强烈。课文又一次提到母亲要带儿子到北海去看菊花,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母亲说的是“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儿子的回答是:“什么时候?”
师:同学们看,这一次我的回答是:“什么时候?”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课件出示表格中的内容。)
生:说明这次作者面对母亲的央求并没有拒绝,更说明作者这一次也不想让母亲失望。
师:说得多好,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孩子们,这一次母亲没有拒绝,那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一会儿老师请你来说。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谁来说一说母亲此刻是怎样的心情?
生:母亲此刻是喜出望外的心情。
师:说得好,你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概括了母亲此刻的心情。母亲怎么那么高兴啊?请你对比着看一看表格,母亲两次提出带儿子去看花,从儿子的不同表现,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第一次是儿子非常坚决地回答母亲他不肯去。第二次问“什么时候”,就好像给了母亲希望。
师:说得多好啊!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哪怕是儿子的一点点变化,都会影响到母亲内心的阴晴冷暖啊!你们从这里读出了母爱。现在,老师请你们再回到课文当中,找一找,母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哪些举动当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圈一圈,画一画。开始吧。
(学生浏览课文,圈点批画)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在课文中留下了自己思考的记号。说一说,你从哪里读出了母爱。
生:我从这里读出了母爱。(读)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师:同学们,她注意到的这一处,你们注意到了吗?那老师问问大家,“跑”和“踩”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因为作者双腿瘫痪了,所以他很向往“跑”和“踩”,所以母亲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词,不要再伤着他的心了。
师:你读懂了母亲的心。老师问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字都是足字旁。
师:你还能说出像这样的带有足字旁的字吗?
生:“踏”。
生:“踢”。
生:“跳”。
生:“蹦”。
师:同学们,我们说出了这么多带有足字旁的字,可如今,这些动作,儿子都不能做了,所以,这些字眼也成了母亲最最忌讳的。母亲得有多小心,多谨慎呀!还从哪儿体会出了母爱?
生:(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从这句话我能看出,母亲不顾自己,就惦记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担心自己的孩子。(生落泪)
师:说得好。同学们,你们看一看,这位同学被母亲打动了。老师知道,他的这番话是从心底说出来的。大家看这句话,是个省略号。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呀?你能替她说完吗?
生: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你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师:请你直接读出来。
生:(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你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师:你读出了母亲的心愿,这是母亲不变的愿望啊!你还从哪些细节当中读到了母爱?
生:(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从这里我看出母亲也重病在身,但她却不告诉儿子,不让儿子伤心。
师:他读这段话的时候很动情,老师知道他也在心疼母亲。到这里,我们才知道,母亲之所以如此憔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也重病在身啊!还在哪些细节当中读到母爱了?
生:(读)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从这里体会到,儿子活母亲也活,儿子不活,母亲也不想活了,说明母亲很爱自己的儿子。
师:母亲和儿子永远在一起。同学们,让我们来看,母亲的这一“扑”,这一“抓”(师板书),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母亲很心疼儿子。
师:她读懂了母亲的心。母亲对儿子心疼啊,孩子,你不要再伤害自己了!
生:(读)“母亲喜欢花儿,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为了照顾我,连自己最爱的花都不养了。
师:母亲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照顾儿子身上。
生:(读)“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从母亲悄悄地进来又出去,我看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
生:我想帮他补充,母亲是不想让儿子的怒火升级,就悄悄地躲出去,等一切都平静了再回来,慢慢地跟儿子说。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掌声)他从一个“躲”字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理解。(师板书)同学们你们看,母爱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作者在文章当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出“母爱”两个字,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母爱无处不在。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细节,写得多细腻,多传神啊!同学们,有了刚才的体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已经走进了母亲的内心世界。这时候,让我们再来读母子的对话,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老师请一位同学读母亲的话,再请一位同学读儿子的话。
(两位学生读文中的母子对话)
师:同学们,当母亲听到“什么时候”这句话时,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高兴,激动。
师:刚才这位同学有点儿太平静了,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女同学读母亲的话,男同学读儿子的话。
(男女生合作读母子对话)
师:老师也被母亲的爱打动了。老师也同样是一位母亲,现在我来读母亲的话,你们读儿子的话,让我们再来体会体会,好吗?
(师生分角色读母子对话)
师:母亲高兴得过了头,一时失言说出了自己认为不该说的话,她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幻灯片出示文字)同学们,你们看,课文中还有两次写到母亲出去了,(幻灯片出示: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对比一下,这一次写她出去,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生:前两次母亲出去了,还回来,但最后一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师:说得好,她再也没回来,是什么意思呀?
生:出去之后,母亲就病逝了,所以再也没回来。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用上“病逝”、“去世”这样的字眼儿啊?
生:他说不出口,他也不想相信这样的事实,因为去世的是他的母亲。
师:是啊,你说出了作者的感受。史铁生不愿接受、不忍接受这样的现实。他多么希望母亲还像以前一样,出去,回来,出去,再回来。可是,(音乐起)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同学们,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的,你们想一想,我们的这位作家握着手中的笔,当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短短的十个字啊?(出示: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生:作者写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定很悲伤。
师:把你体会到的悲伤读出来。
生:(读)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师:还有吗?怎样的心情?
生:他也很自责和惭愧。当初他脾气那么暴躁,母亲心里一定很难受。
师:你读懂了史铁生的心,请把这份自责和惭愧读出来。
生:(读)“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师:是啊!而今,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同学们,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母亲就再也没回来干什么呢?
生:母亲再也没回来陪儿子去看菊花。
师:还有吗?
生:母亲再也没回来为儿子做饭。
生:母亲再也没回来为儿子洗衣服。
师:是啊,母亲就是带着这一个个遗憾,一个个牵挂离开的。同学们,这十个字,字字含泪,字字含情啊。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师:母亲走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就是――
生:(齐读)我那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
(全场师生感动)
师:(音乐停)同学们,这一对儿女是母亲永远的牵挂。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在擦着泪花,母亲希望她的儿女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同学们,值得欣慰的是这对儿女读懂了母亲的话,你们看(课件)在史铁生的面前,这是一个何等绚丽的秋天!谁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师:读得非常好。(师板书: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同学们,你们看,在史铁生的眼中,菊花就是这样的――
生:(读)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是否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呢?他为什么要带儿子去看菊花呀?
生:因为母亲想让儿子去看了菊花之后能变得有自信,不再那么自暴自弃。
师:为什么看菊花就会这样?
生:因为文中写菊花黄色的淡雅,淡雅就表示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白色的高洁,高洁就预示着作者要抛弃他原来的自暴自弃,要重新开始快乐的生活;而紫红色的热烈而深沉,就预示着将来的生活一定要有活力,有朝气。(掌声)
师:他从菊花读出了生活的状态。同学们,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那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一句话――
生:要好好活。
(大屏幕出示)
师:同学们,让我们看这段文字,又是秋天,是哪个秋天啊?
生:是母亲去世以后的那个秋天。
师:是啊,这个秋天里,母亲已经不在了。同学们,看着这满眼烂漫的菊花,史铁生怎能不怀念起自己的母亲?谁带上这份怀念之情,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又是秋天„„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师:你把史铁生内心深处的怀念都读了出来。同学们,又是秋天,这还是哪个秋天,在史铁生的眼中,已经有了生活的色彩,这又是哪个秋天?
生:这是一个色彩绚烂的秋天。
生:让史铁生焕然一新,有了生活的自信的那个秋天。
师:这是史铁生获得新生的那个秋天。让我们也一起带上对生活的热爱,带着一份昂扬和激情,再读这一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同学们,在这个秋天里,母亲那令人辛酸的一“抓”一“扑”,那无限深情的一“躲”,都已经不在了,(教师边说边擦掉板书:抓、扑、躲)课文学到这儿,母亲给你的印象还仅仅是憔悴吗?老师擦去这个词,你还能换上什么词?
生:伟大。
生:坚强。
生:无私。
师:就是这位伟大、无私、坚强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教师边说边擦掉板书:憔悴、母亲)然而,那像菊花一样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的母爱,却会是史铁生内心深处永远的――
生:(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师:同学们,在这个秋天里,史铁生还会捶打自己的双腿诅咒命运吗?擦掉板书:捶)
生:(齐)不会。
师:还会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吗?(擦掉板书:摔)
生:(齐)不会。
师:还会砸碎面前的玻璃吗?(擦掉板书:砸)
生:(齐)不会。
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史铁生?
生:焕然一新的。
生:充满快乐的。
生:对生活充满自信的。
师:是啊,我们看到的再也不是那个因双腿瘫痪而自暴自弃的史铁生了。(擦掉板书:瘫痪、“我”)史铁生用你们刚才说的快乐、自信、坚强告慰了母亲,他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师生同说)淡雅、高洁、热烈、深沉。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也是永远铭刻在他内心深处的――
生:(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师:(课件)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史铁生的烂漫人生。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大家看,这是组委会为他撰写的一段颁奖词,也是史铁生的人生写照,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课件中的文字)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师:(指着屏幕中未完成的表格)同学们,这次看菊花是妹妹推我去的。(课件出示:妹妹)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母亲还健在的话,此时此刻,他们又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呢?(课件出示三处省略号)
表格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让我们进一步去思考:怎样活才是好好儿活。下课。
[教学评析一]
孙世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体现出了很强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和训练意识。
教学经历了一个由“知事”到“知人”的过程。教者借助表格这一新颖的设计,紧紧围绕文中提到的三次看花,引领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并由此入手走进语言文字,逐步树立母亲的形象。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孙老师抓住“瘫痪”和“憔悴”两个词语,解字析词,理解人物的内心。这一设计非常巧妙,可谓抓到了关键,抓到了要害。进而,教师引导学生研读细节,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慈爱、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在学生内心建立起来。“我”也由“暴怒无常”到不断地发生变化,到最后变得乐观、坚强、自信,教学思路十分明晰。
在教学中,孙老师指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表达特点,引领学生抓住细节,体会母爱之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有扶有放,看似平常,却是教者的精心设计。尤其是孙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课文中提到的母亲的三次“出去”,这样的内容同样也是细节,教师这样的设计颇具匠心。
教学即将结束,在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认识、情感不断深化、升华。“又是秋天,是哪个秋天?”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课末的教师擦掉板书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更值得肯定的是孙老师的教学在问题中结束。我们看到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同时又产生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我们怎样活才是好好儿活?”这也是本篇课文所应引导学生思考的价值取向。
最后提一点建议:如果孙老师的课能够再放手一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更精彩。
(点评: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教学评析二]
我们追寻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怎样实现阅读教学的改革与突破?是吉林省这次参加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所要探索的问题。孙世梅老师《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在观摩活动中获得了特等奖,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好评。那么这节课到底带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和分享。从指导这节课的过程中,也从课后的反思中,谈点体会,兼做点评。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实现阅读教学改革与突破的思想武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受到广泛的青睐,一直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但当前的现状却不令人满意,阅读教学被一种比较程式化的模式所束缚。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导入→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再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随后进入具体的语句段落进行微观分析→展开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拓展或深化。同时,从课堂学习过程和交往方式看,阅读教学成了师生的单向问答,课堂教学始终被教师严格控制的一个个繁琐的提问所制约,学生在课堂里的角色和多数时空里的行动,总是教师问题的回答者,而不是问题的生成者和问题的提出者。而且教师的问题串及其性质,大多繁琐细碎,主要指向课文的内容,而缺少过程与方法的导引,更缺乏有价值的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因此,阅读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朗读和读懂课文内容,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本质――思维的发展、语感的培养、语文的积累和阅读方法策略有意识的系统建构。我们看到的阅读教学多是在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来教;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往往是“鱼”,而不是“渔”。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教学模式的流程看作是阅读教学模式和策略的一种,也有其使用价值、适应的范围和对象。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以这样的模式应对了所有的阅读教学课堂,应对了所有文章类型的阅读教学,这就必然带来封闭和沉闷,这正是大家感到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不够的根源所在。但令人感到忧思的是,少有人对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提出质疑,深刻思考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和策略到底能为学生带来什么,特别是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和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策略就更不多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利用这次参加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良好机遇,力求通过孙世梅老师《秋天的怀念》这节阅读课,探索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与全国小语同仁交流分享。在这节阅读课中,孙世梅老师较充分地发挥了创新的能动性,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把学生个别独立的学习与合作学习(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合作)联系起来,运用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策略展开阅读教与学的过程:以一个“学习单”(表格)为学习线索,通过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单”的内容,经历一个有意义的阅读学习。师生是在不断同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从不断深化的思考讨论中,从不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朗读、默读的练习指导中,去不断丰富、充实对文本的认识。比如,孙老师在课的开头就做这样的引导:(学习单)“只不过目前这还是一份空白的表格。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和大家不断地去充实它,丰富它,建构它。要想把表格填好,我们必须把课文读好。”在这其中,学生亲历的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过程以及策略方法的体会与应用,而不是教师对阅读方法策略的口头说教。在“学习单”不断充实的过程中,学生带着读懂文章的一个个问题去阅读文本,体会语言和表达,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和解决阅读问题的动力,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同时,用“学习单”的不断深化来替代和消除教师过多细碎的提问,有利于学生阅读问题的生成和发展。我以为阅读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而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主要是引发学生问题的问题,其性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深化。教师的问题应是有结构的和有层次的问题串,在于引发和逐步形成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和深刻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角色和作用,应是为学生阅读创造氛围、环境和条件;为学生阅读学习的不断深化搭“脚手架”:提供指导、帮助解决学习障碍和困难,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资源;特别是要不断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升学习方法策略,让全体学生分享。比如,教学中对“三次看花”这一核心问题的把握和引导,就是一种匠心,这与以往很多教师教这一课有着鲜明的不同。孙老师的教学围绕“三次看花”的体会,形成了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和思维逐步深化的过程,这种过程所体现的是归纳式思维过程,是形成科学阅读思维的重要基础。“学习单”的设计就是要体现学生对文本学习的不断深化,对读懂一篇文章的策略方法的认识和提升,到“学习单”完成的时候,学生形成的是对《秋天的怀念》整体的把握,对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把握,对人物关系和文本各部分关系的把握,以及对文章基本表达的把握,对文章精神内涵的把握,形成了阅读策略方法的体验。
在建构“学习单”的过程中,表格起到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揭示了“我”、“母亲”和“妹妹”三个人物之间的对比、联系,在把握人物的关系当中,运用了比较、联系的策略,运用了体会文本细节和语言文字的方法,解读所透露的表层与背后的信息,从而读懂文本、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格的作用,还彰显了文本咏叹母爱与倡导“好好活”的浑然一体,使学生把体会母爱和要“好好儿活”的人生要义联系起来,丰厚了学生的认识,这就比单纯以母爱为体会重点要高明得多。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孙老师对史铁生颁奖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这一课程资源的引入不是无目的的枝蔓和拓展,不是一种好看的装饰,而实在是帮助学生深化对人物的理解,提升对文本主旨和思想感情的概括。根据我们对本课教学的整体设计,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建构“学习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单”的深化,引导学生对人物和文本表达做出评价,写出较具体的综述短文,通过评价引入批判性阅读,进行交流分享,把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
总之,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创新,而创新需要思想解放和勇气。虽然,《秋天的怀念》获得了相对好的效果,大家给予肯定和鼓励的是教学设计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和孙老师蕴藏在教学细节中的智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将成为大家的共同愿望和研究的导向。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计中还存在思想解放不彻底、改革不到位的痕迹,仍值得关注和探索。
(点评:吉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幼儿教研部主任赵士英)
[教学评析三]
文如其人,课如其人。大气、丰厚、深刻、娴熟、扎实是我对孙老师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与感受。看了其他几位专家对孙老师《秋天的怀念 》课堂教学的评点有许多处是有同感的,这里还有一点比较深刻的感受想与大家做以交流。
孙老师的课让我真正体会出了语文课堂应该是动态的、生成的、发展的课堂。而这一理想境界的实现不是一般教师能做到的。这一点我是随着孙老师的教学过程一步步读出来的。如,在教师引领之下学生对文中两个人物的认识,开始是憔悴、慈爱的母亲,瘫痪、暴怒无常的儿子,随着字词句段的品读,文章脉络、情感线索的研读、交流,学生改变了对两个人物的认识,把黑板上的评价换成了伟大、坚强;换成了自信、成功,对两个人物认识的改变是学生经过阅读活动后产生的变化,是学习中的生成。而这一生成绝不仅仅是停留于字面研究的结果,而是同时加入了思想情感的活动,是思想情感的一次飞跃。这是孙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也是随着教学的深入不断提升、深化、发展的结果。这一点还表现在表格的设计上。表格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高效与清晰的思路,是长文短教的一种好的方法策略。用孙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是在给学生搭脚手架,而这一脚手架的建构与运用体现了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表格的填写不是一次完成的,两次出现,两次填写,两个意图,同样体现了发展、深化、飞跃的道理。第一次填写的是文中人物的对话,反映两次欲看菊花时的态度变化,而第二次填写的内容则是经过学生思考、梳理、总结后的了,是学生透过文字表面看出的深藏其后的更深刻的内容,这里的看菊花就不仅仅是看菊花,而是凝结着母亲愿望的人生信念,是对瘫痪儿子与未成年子女的深深期待――“好好儿活”。这里的母爱也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关怀和生活中的关心爱护,而是母亲那颗博大的胸怀和高尚深远的志向,这一切都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在水到渠成中结束。这不能不说是教学设计的高远与巧妙。
(点评:李莉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小语研究室主任,吉林省小语会秘书长)
[教学评析四]
听了孙老师《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掩卷沉思良久,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感慨。我为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而喝彩,更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而动容。“授之以渔”“让课堂真正成为学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孙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让我们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朴实无华、扎实有序、大道至简;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
本课教学呈现出如下特点:
1.凸显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科品性,教学中做到关注人文性,凸显工具性,注重语文学习训练,强化语文学习实践。《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感的课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从哪里来?针对当前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孙老师紧紧抓住语言文字,时时处处引领学生依托文本,和学生一起“咬文嚼字透纸背,入木三分悟深情”,让人文的根深深地扎在语言文字里。教学中设计的表格建构、随文识字、研读细节、资源拓展等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教学中,孙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两处省略号,让学生进行想象,进行再创造;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一大串带有足字旁的字,体会瘫痪给史铁生带来的心灵创伤,体会母亲的小心谨慎,细心呵护。类似的设计比比皆是。这样的设计充满语文因素,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获得丰富的语文素养的过程,经历了一个获得浓浓的情感熏陶的过程。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散发出人文气息,实现了作者、编者、教者、学生的“四心”统一,“四情”统一。
2.借助表格,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经历自主建构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的表格由空白至不断丰富,到最后又向课外做了延伸,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表格中的人物在三次看花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又是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一个重要凭借。它一直贯穿教学的始终,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课末的教师擦掉板书更是匠心独运,这同样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深化,让我们意识到教师擦掉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过去的阴霾与苦难,而留下的是生活的明朗与欢乐。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用课文学好语文,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是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脚手架,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是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3.在学科内部处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本课的教学也实现了一个突破,那就是由字理识字至字理析词再到字理阅读。例如,“瘫痪、憔悴、砸、摔”的学习,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在这样的过程中,汉字的音、形、义与具体的语言环境,与鲜活的语言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字词的整体感悟能力,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潜心会文。同时本课的教学集中体现了整体阅读,整合设计,高效语文的理念。教学牢牢把握高年段阅读的特点,注重前后文的联系,整体考虑,整合推进。例如教学中,三次看花这一线索的提炼与延伸,母亲几次出去的回顾与深化等都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本课的教学是基于全国小语会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设计过程中一定考虑到了以下三个原点――第一个原点:上前40分钟的课,这就意味着教学可以超越第一课时,但不能回避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二个原点:上课前,教师没有和学生见面,学生有预习,但无上课教师的指导;第三个原点:作为一节参赛课,既要凸显教师的风格,更要回归教学的常态。孙老师很好地从三个原点出发,完成了教学。但是,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纵观整节课,我们还是感到孙老师的课堂容量有些满,致使有的环节处理得略显仓促,不够深入,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够充分。
常言,文如其人;亦曰,课如其人。一节课,是教师的学识、修养、气质、个性和品性的综合,一节课的背后是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我们能够体察到孙老师对文本解读的功夫,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把握,对教学设计的创新处理。教学中,往往是孙老师的“一语飞渡”,恰恰成了精妙的“移花接木”。我们也衷心祝愿孙老师能够在她所钟爱的语文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坚实,更稳健!
(点评:王显才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担任全国小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常委)
(孙世梅,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教育研究部主任。荣获全国科研型教师、吉林省科研型名教师、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教学新秀、长春市小语名师、学校“名师工程”首席教师等荣誉称号。担任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小语会常务理事、长春市小语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教育科学学院兼职研究员。在国家级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长春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和吉林省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在全国小语会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特等奖)
责编 /董 璐
第二篇:《秋天的怀念》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完整版)
《秋天的怀念》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
教学预设:
1.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教学层次:
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
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
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
教学步骤:
读出韵味
读出思考
读出韵味
一、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
师:今天,一位新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课,刚才听主持人介绍,我从哪儿来?
生:清华大学。(笑)
师: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师:今天的课上,要为同学们带来什么礼物呢?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校友,他叫史铁生。这位在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今年已经54岁了,21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看你读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生:(学生默读后发言)我读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他把上帝招她回去作为安慰。
生:作者心中的母亲活得太苦了——“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师板书:苦)
(点评:介绍作者的同时也介绍作者的作品,很自然地把课外读物引入课堂把小课堂置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之中,大气。这跟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是一脉相承的。她围绕作者史铁生来组织读物。把一篇文章置于作者一组文章之中:《合欢树》《我与地坛》《有关庙的回忆》《病隙碎笔》等。互文理解,教材外的几篇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由教材又引出作者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去读教材外的更多篇,窦老师找准了课内外结合的点,巧妙地处理好了“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的关系。这是窦老师对以“主题”构建课堂的又一次成功尝试。学生一定会对史铁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后一定会去找史铁生的作品来读的。至于听课的教师,就更不用说了——名师授课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培训教师——不是吗?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一堂课只是语文教学网络中的一个点,窦老师正是充分发掘了这个“点”的作用,以点带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师:他的好多文章都表达了这份感情,比如课前发给同学们的——
生:《秋天的怀念》。
师:作为高年级的同学,我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我看到,同学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刚才拿到课文就迅速地阅读起来。这里有个自测题,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读书到了哪一个台阶。
(课件出示:“自测:正确——流利——有感情”)
生1:我觉得我到了“有感情”。
师:好哇,想坐下可不行。(对着同学们说)他说他读到了“有感情”,咱就听听,他怎么个“有感情”。听人家读要听音儿,等一会儿我们可要对他进行一番评价的啊!(对着该同学)好,你想读哪儿就读哪儿!
生1读:“邻居们……”(略)
师:想让谁评价?主动权给你了。(学生自己选择同学对己评价)
生2:他读得……
师:(提示)你对他说话,要用“你”——
(点评:“他”变成“你”,学生第一次体验了“面对面”的评价,很真诚,很兴奋。师生之间的评价,变成了生生之间的评价。我们看到了评价的主动权在学生,看到了动态评价的价值。)
生2:你读的很好,不过你读得太短了,不能表现你读得有感情,你应该读得长一点。(众笑)
生1:我是因为激动的原因。
师:也就是说,你读得太短,人家没感觉,你自己激动,人家还没感觉到。你愿意继续读下去呢,还是让别人读下去呢?主动权给你。
生1:(继续读下去)“看着看着……”
师:请你转过去,你看,评你的那个同学又举手了。
生2:没错,你读是很有感情,但你有添字也有减字的现象,刚才你读的……
师:根据你平时对他的了解,你认为他确实是激动呢,还是真的没读好。
生2:凭着我对他的了解,我想他是太激动了。(生1频频点头)
师:读正确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你的朗读精益求精,高标准要求呢。对他的读的感情如何,你也可以评价一下。
(点评:窦老师的人文思想凸显在每一个细节,在学生发言时,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间的评价喜欢挑刺,窦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既激励学生,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让评价双方都有“面子”。)
生2:我觉得你把对母亲思念的感情读出来了,我想你以后可以读得更好。
师:既然你说他“可以读得更好”,说明还有余地呀,加个“更”字。(众笑)你还有什么别的见解?同桌要说话了。好,你说!
生3:我也觉得你读得有感情,但是你有的地方并没有把他的脾气的暴怒无常读出来,像:“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他就是——(很平淡的语气读),没有读出动作的暴怒。这就是一点不好的地方(该生“暴怒”地读了起来,众鼓掌)。
师:怎么样?人家对你的评价,你怎么看?
生1:我觉得你说得很正确。谢谢!
师:你对他的态度满意吗?
生3:满意。
师:给他们掌声!(学生鼓掌。)掌声的原因,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同学们对课文中出现的儿话音较多的两句读得很准。我们再读读。(读“咱娘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强化之为后文作铺垫。)
师:你们刚才给我的启发怎么那么大呀!一下子让我觉得,平常说的这个“有感情”,怎么这么模糊!他有感情的读,是这样,可那位同学的朗读却是那样的。
生:有人声音细,有人声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
生: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
师: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的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这真有感情,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出示课件“读出韵味”)
(点评:“读出感情”是语文课堂经常听到的,可什么才是“有感情”,确实是一个模糊概念。读一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带这种感情可以,带那种感情也可以。“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既要尊重别人,又要读出个性理解。窦老师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个性化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读出韵味”了。)
师:让我们一起再大声提示一下自己。
生:读出韵味。
师:不信,我们先读读课题的韵味。
师:(板书)怀念、秋天——生读这两个词语;中间加一个字“的”——生读出这个词组)。注意: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1:怀念秋天里发生的一件事,一件刻骨铭心的事。
师:带着你的想象读课题。(读略)
生:“怀念的秋天”,让我踏着秋天的落叶,陶醉在小路上……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出你的韵味。(读得陶醉)
生:我的眼前出现的画面是,一个人在怀念秋天的美景,那片片飘落的黄叶,那从北向南的雁阵……
师:好,带着你的体会读吧。(读得舒缓)
师:注意:把这两个词语调一下,再读。
生:秋天的怀念。
师:有什么变化?最后一个男孩,虽然你在最后,但是我注意到你了。
生:词语位置变了,我觉得秋天的某个事件或者某个人物……变成了深深的怀念。
生:或者怀念秋天里的给自己留下感慨的一片叶子或者一片花瓣……
生:我明白了,这秋天的景啊,人啊,事啊,沉淀成了一种感情就是怀念。
师:读出你的理解了哟,这题目的韵味儿就出来了!(拍该学生肩膀,众笑。)
(点评:读出韵味,当然要读出课题的韵味。巧妙地把课题中的词序调换一下,让学生想象不同的场景,在想象中,推进一个一个的场景,带着不同的体验进行朗读。)
师: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文,品品课文中文字的味道。
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课文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的故事?
生:两次。第一次没有去成,第二次去了。不过是和妹妹去的。第一次母亲要推着他去,没去成。
师;这是为什么?
生;他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根本没有心情的。
师:是的,作为21岁的年轻人,突然得了高位截瘫,自然受不了这个打击。读读课文,让我们体会他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时的心情。
生:“双腿瘫痪后……”(学生读的好)
师:(引读课文,进一步深化)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师: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
生: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师: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点评:这一堂课里,窦老师三次使用这段教材进行引读。“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第一次,在作者体会“好好儿活”之前,表现作者的喜怒无常;第二次,体会母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忍”着怎样的痛苦向作者说“好好儿活”;第三次,作者体会到应该“好好儿活”之后。三次引读,分别了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好好儿活”是怎样在作者身上产生强大的力量的。
师:作者觉得活得没劲。课文有一句话,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作者又会怎么样呢?
(出示课件: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生1:……我会想起小时侯像落叶一样尽情飞舞的情景,可是现在再也不能像落叶一样飘飘洒洒了呀,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生2: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不禁暗暗流泪,我的命运就像那落叶一样唰唰啦啦落地死去。
(点评:敏锐地抓住训练点,别开生面地进行语言训练设计,“树叶飘落”这一意象,引发了学生的联想,带着伤感,充满诗意,学生深情地坠入了“我”当时的情感之中。这语言训练中有丰富的内涵,丰厚的情感。)
师:“我”活着还有什么劲儿!原来活蹦乱跳的,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发这么大的脾气,此时的他的确很痛苦(回扣一下“苦”字),要是他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哥哥,妹妹,面对他这副样子,你会怎么做?
生1:我是他的妹妹的话,我会劝他说,人人都有苦,但不要随便发泄这苦,这会更伤你的身体的。
生2:我会安慰他,人不一定没有双腿,就会变得懦弱,人没有双腿,还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生3:我可以告诉他,你可以练一项体育技能将来参加残疾人奥运会,说不上能拿大奖呢。
生4:虽然你的腿瘫痪了,但是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用心灵去感受。
(点评:学生“劝”的过程,就是他们的思想成长的过程,同时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母亲毫不张扬的爱埋下伏笔。)
师: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爱心让大家感动。不过我想采访你们,你们讲得道理很对,建议也不错,不过,请你设身处地的想想,他能听进去吗?(学生停了停,开始议论,有的摇头,有的说听不进去。)
生:嗯,他也许听不进去。
师;是啊,面对这样的儿子,面对这样的现实,怎么做更合适一些?让我们看看母亲是怎么做的吧。
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从母亲的动作中看出她劝儿子要好好儿活。
师:感谢你,让我们大家跟这名同学一起讨论讨论母亲的做法。
(出示课件文字: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师:请你们默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动作。(老师点示“扑”)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
生:因为儿子不想活了,所以母亲扑下去的一定是儿子想要去死的信念。
师:啊?“信念”?把其中的一个字换一下意义完全不同了。
生:是念头。
师:好。其实,你很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呢,那就把你理解的“扑”带进去句子里,读给我们听。(生读,很有力量)
师:那么,我还要问,“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生:母亲抓住的是我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我,怕我轻生。
师:就把你的体会送进去,读。
生;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生读。掌声)
生;我想补充,母亲抓住我,也是让我必须具有好好儿活下去的信念。(再读)
师:请再默读这句话,看看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小组讨论)
生:我明白了,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没有告诉儿子。
生:“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生:邻居把她送到医院时她是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生:她病已经进入晚期了。
师:用医学名词说,这是——
生:肝癌。
师:肝癌什么症状?除了课文的说明,还有哪位同学或听课的老师知道吗?
生:(该生哽咽)自己的老爷就是这种病死去的。(他说不下去了。听课老师站起来接着讲,自己的父亲就是得这种病去世的。肝硬化,肚子硬了,尿排不出去,肚子越来越大,还吐血,不是一个痛字了得……)
生:这是一位病入膏肓的母亲。
师:母亲她活着很苦啊!(回扣一下“苦”字)亲爱的同学们,一个患肝癌病的人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痛,无法用语言描述,而且还知道自己就要死去……是这样的母——亲!那么这样的一位得绝症的母亲,有没有“看着看着北归的雁阵,突然把玻璃砸碎”?
生:没有。
师:她有没有“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把东西摔向墙壁”?
生:没有。
师:有没有大声喊着“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生:没有!
师:母亲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生:为了儿子!
师:送她一个字。
生:爱。
师:这爱就是——
生:忍。
师;带着你们的体会读这句话。(咱娘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师:请再读课文,琢磨琢磨,母亲忍住的还有什么?
生:母亲还忍住了儿子的病给自己带来的打击。
师;谢谢你的发现,请具体讲讲。
生:对这样的打击就像天塌下来一样,但这样的痛苦不能让儿子知道,她还要让儿子坚强起来。所以,面对这样的双重打击,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听说北海的菊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吧”。
师:继续谈,我可不评价。
(点评:虽然说“不评价”,但“继续谈”已经给了正面的评价,学生体会到了其中的鼓励。而且这鼓励不是来自一个远距离的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个近距离的可爱的甚至有点顽皮的老师。“继续谈”同时也把学生思维引向深远,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引发更多学生的更多精彩。)
生:母亲想让儿子看花,让心情变得愉快一些。
生:母亲也是一个爱花的人,所以母亲让儿子去看看花儿。
师;母亲几次要求推着儿子到北海看菊花?
生;两次。第一次;“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二次: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师:我听出来母亲的“央求”,谁再读读这句话,再体会体会母亲的央求。(读略)
师:注意,母亲还是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生;母亲不仅仅自己的病让自己憔悴,为儿子操碎了心,更会让她憔悴。
师:所以啊,是一副憔悴的脸上现出的央求般的神色——再读!(读略)
生:母亲是个爱花的人,就是说母亲热爱生活,也要让儿子像她那样接受现实,热爱生活。
生:当儿子有去的意思——“什么时候?”的时候,母亲就——“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儿子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生:当儿子说——“好吧,就明天”的时候。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可我又不耐烦的时候——“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竟然笑了,还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生:母亲把所有的苦都藏在自己心里。她还笑着——你看,儿子的话让她“喜出望外”,让她高兴得坐立不安。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让他学会快乐,面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好,带着你对“忍”的理解再读一读。(咱娘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师:谢谢你们,让我们在这个“忍”中体会又一层韵味。那么,再请同学默读课文。看看母亲还忍住了什么。
生:忍住的还有儿子的抱怨。因为母亲对儿子特别的理解,所以她能忍受儿子的摔东西,砸玻璃等暴怒无常的脾气。
师:好!会读书,请再细读读,看看母亲又是怎么“忍”的呢?
生:“……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师:这里重复用了一个词,那就是说,母亲的忍体现在——
生;“悄悄地”。还有一处,也是“悄悄地”——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母亲这“悄悄地”忍的细节被你发现了,感谢你给大家的启发。请任选一句读一读。(学生读,随机课件出示: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3、……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把“悄悄地”去掉,再读读上面的三句话,任意选择一句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谈第三句。因为母亲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的脚瘫痪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悄悄地”就是说母亲在儿子面前说话特敏感。
生:这个“悄悄地”体现了对儿子的歉意,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粗心,说话不注意呢?
生:这“悄悄地”也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
师:还能把关心再具体一点吗?
生:母亲对自己的话很敏感,就连说话都那么小心。就是怕儿子伤心,她在儿子面前特别小心。
师:用个成语,那就是——
生:就是小心翼翼!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请你读读这句话,让我们跟着你体会母亲的“小心翼翼”。(生读。掌声)
生:我谈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呢,就体会不到母亲的苦心。她想让儿子尽
情地发泄一下,就又悄悄地进来,这就更体会母亲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扰儿子。
生:的确,母亲出去了又回来,回来又去,一遍又一遍,眼圈红红的,说明刚哭过,可是在儿子面前还要忍,一句话,就是为了儿子。也就是同学说的耐心无比啊!(生读得很慢。)
生:我说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随便的出去,根本就体会不到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
师:把“关心”再具体些,就是对儿子特别的——
生:无微不至,也就是特别细心。
师:是啊,她的心比针尖还细啊。把你的感受送进去再读。(生读得较轻)。
师:母亲的脚步还是稍重了一些,再轻一点儿。(生读得很好。掌声)
师:你们真会读书呀!由于你(握住该学生的手)的启发,引领着大家体会到母亲痛心中还要细心、耐心、小心——因此,这“忍”中透着的是看不见的爱。
(点评:三个“悄悄地”,充分体现了慈母的一片爱心,体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学生从“悄悄地”体会母亲的心,再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语言中读出来。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窦老师的课堂很少是一问一答的机械,多的是读书,谈感受。语言和思维,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有韵味的朗读,从文字的里面抠出情感来读,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师:经过同学们的品味,我们感到这“扑”,这“抓”后的“忍”——除了忍住对儿子的抱怨。还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这是一位怎样的忍啊。
生:母亲太理智了,太坚强了!母亲的忍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生:这忍中,我感觉到了母亲所忍住的巨大痛苦!
师:大爱无形。儿子的得病,自己的重病让母亲苦上加苦——然而母亲依然是苦口——生:苦口婆心。(教师再次回扣“苦”字)
师:也是母亲的良苦——
生;良苦用心。(教师再次回扣板书“苦”字)
师:那么,“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好好儿活”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生1: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
生2:现实已经这样了,未来还长着呢,儿子,你一定要好好活。
生3:正值壮年,你的路还长呢,更要坚强起来啊。
生4:她要在仅有的时间陪伴儿子一起好好儿活。
生5:她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发脾气,要找到一条好好活的路,让他笑看人生,不要被病痛压倒。
生6:她要告诉儿子面对生活的打击要学会忍受。
师;母亲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精彩,那么丰富。母亲的话不是豪言壮语,只有那万箭穿心的“忍”哪!但你们所说的都含在了这句再简单不过,再朴素不过的话里——
生:“好好活”!
师:所以,这“好好”两个字的韵味、复杂的情感都蕴涵在这里——母亲告诉儿子怎么去面对有残缺的生命的理儿,真是意味深长啊。同学们在下面好好读一读。(生自由品读。)
(点评:“好好儿活”是窦老师为本节课教学确定的主题。她以独具慧眼的解读,把教学主题由“母爱”升华为“好好儿活”。这是窦老师在反复研读教材,研读史铁生后确定的。为了突出这个主题,窦老师精心地抓了这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把这句话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把指导对这句话的感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
窦老师抓了三个动词“扑”“抓”“忍”,让学生体会到母亲要“扑”灭儿子想死的心,“抓”住儿子活下去的欲望。尤其是“忍”的品味的高明。紧紧围绕“忍”,牵一发动全身,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一次地把体会到的意思“送进去”读出来。一次一次的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过来。在课堂上,能很清楚地看到,每体会到一层意思,学生就读得更好了,情感体验也更深了。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要“好好儿活”。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样,母亲的“苦上加苦”,“苦口婆心”与“良苦用心”不仅送进了儿子的心里,更送进了孩子们的心里——真可谓一“忍”三叹!)
二、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
师:可是,母亲就这样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们—
生:邻居们把她……(教师引读,让全班同学把课文写母亲临终的话读出来。直到最后一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师:(出示课件:“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多少年过去,儿子终于明白母亲那句没有说完的话。你们读懂了吗?省略号里没有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
生:好好儿活!(学生异口同声)
师:我们送进去,一起把这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说完。
生: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你们俩要好好儿活。
师:你们懂了,儿子和女儿也懂了,所以课文最后一句才说——
生:“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师:同学们,母亲去世七年之后,作者写了这篇文章,结尾就落在这里——“要
好好儿活”。那么,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样好好儿活?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菊花的句子。(课件出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师:下面同学就结合这句话,可以小组合作,好好讨论讨论,可以自己思考,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生讨论很热烈,之后发言)
生1:菊花“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可以的。
师: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独特理解,这就是创造。好,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读略)
生2:其实,人可以活得淡雅、高洁、热烈、深沉啊等等,不管怎么说,每一个阶段不一样的,总之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泼泼洒洒。(掌声)
师:那你就泼泼洒洒地读——“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读略)
生3:我想补充,不管有多少秋风萧瑟,有多少风雨打击,人活着就要泼泼洒洒地笑对人生。就是说,要活出自己的尊严。
师:好,让我们感受你的尊严。读吧。(读略)
生:我觉得“高洁”就是说人活着要高尚、纯洁、善良。
师:多么独特的理解啊——“善良”,我看到了你那柔软的心。
生4:我看,因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母亲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灵里、在人间绽放出属于自己美丽的花,也就是母亲让儿子选择自己的人生。(热烈的掌声)
师:母亲没有告诉儿子,你就得是这样的花,母亲是让儿子自己去选择,活出自己的个性。淡雅也好,高洁也罢,热烈而深沉也行,总之,要活出自己的……我不说了,你们说。(笑声)
生:活出自己的个性。比如“热烈”——就是对生活充满阳光!
师:带着你们各自的体会再读这句话。(读略)
生:我还想说,像丑菊一样活。(众笑,议论。)
师:我知道了,你是想说跟菊花一样,秋风萧瑟,菊花给你的感觉可能不如另一些花那样五彩缤纷?但你的心里——
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众大笑)
师:哎哟,那就不说,读!(该生读。笑声、掌声)
师:你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去好好儿活,文中的兄妹俩也正像你们一样,懂得了要好好儿活。
(点评:借着菊花,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而不是研究菊花如何如何。此设计堪称经典。以往好多教师总是研究菊花的不同特点,表面的理解菊花的象征,告诉学生应该像菊花那样坚强等。而窦老师是“穿”过菊花的表象这一文学象征意义的写法,直接进入更进一层的“好好儿活”。让学生借着菊花的“淡雅、高洁”等体会到人活着的各种滋味。因此,学生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个性的张扬。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才会有“说不出”的深刻——这才是精彩,“说不出的感觉”不正是情感升华吗?)
师:伴随着生命的脚步,作者如菊花一样,泼泼洒洒,开出了他人生的烂漫之花。所以,33年之间,他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懂得了自己该用怎样的行为走出这“好好儿活”。回过头来,看吧——
师: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还会把玻璃砸碎吗?(出示课件: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我————。)
生:不会!
师: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还会猛地把东西摔向墙壁吗?(出示课件: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
生:不会!
师: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我————。(课件出示:此处让学生再次创造,和前面内容形成对照。)
生: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我会想到母亲微笑着在窗前和我说话的情景。
师:原来母亲挡在窗前,是要挡住什么?
生;挡住儿子看到落叶想要死的心。现在,儿子终于知道母亲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所以,他知道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所以,他想象母亲是微笑靠在窗前的。因此,这回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我会想,我绝对不会像这落叶一样死去,我已经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掌声)
(点评:这里,第三次抓住“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进行引读,再次让学生用“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我——。”进行创造说话,同样是看着“树叶”,学生所说内容与前次截然不同。生动地再现了作者的情感历程:他再也不会暴怒无常,再也不会伤心绝望,他已体会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他已真正懂得了“好好儿活。)
师:就这样,儿子不再暴怒无常了,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的那句话,就这样,直到今天。前两天,我们采访了史铁生,他说,文字更能表达他的心,我们就来默读他在《病隙碎笔》中的这段话,看看他对“好好儿活”的理解到了怎么样的一种境界。
(出示课件: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生:他终于懂得了活着,好好儿活着,就是一种满足。
生:现在,在史铁生叔叔的眼里,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生:活着就应该满足。如果说史铁生懂得了痛苦,他把这苦当作一种别开生面的游历。
(点评:用《病隙碎笔》中的话,告诉学生,作者对“好好儿活”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由教学文本走向课外读物,把学生引向更丰富、更宽阔的天地。)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超然,这是怎样的对生命的敬畏。如果说最初生病对他来说是痛苦的,那么,现在的他对“好好活儿”怎么一个“苦”字了得?
师:对这样一位校友,因他对生命的理解,我愿意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几本专著——(课件出示:推荐书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
师:有谁知道,史铁生目前的身体状况吗?(学生沉默)
师:由于长时间的坐在轮椅上,他患上了肾衰竭,每个星期必须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换血,不能少一次。不然就会死去。但他还是要拿起笔来,尽管拿笔已经非常困难,但是他一直记得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他是用笔表达他自己33年来是怎么个“好好儿活”,母亲在九泉之下会含笑九泉的。(擦掉“苦”)
师:越是懂得该怎样好好儿活,他就越是愧疚和自责啊!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能知道他已经趟出了属于自己的路啊,获奖,成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那看菊花的世界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花。越是体会到这一点,他就深深的怀念着她啊,告诉她自己是怎么“好好活”的啊——
伴随哀伤抒情的音乐,让学生阅读文章片段——
片断1: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有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片段2:我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里,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师诵读此段。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啜泣……)
(点评:老师的深情诵读,又一次把课堂推向高潮。窦老师的配乐朗诵,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所有听课的人,都被她打动,都如经过一次精神的洗礼。这样美的朗读,肯定会给学生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有关史铁生的一切,必然会在学生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师:这个梦一直伴随了我33年,我只好在梦里念着她,在文字中写着她,在一个又一个秋天里,让妹妹陪着我,到北海去看——她!端起书,读——
生:“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到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全体学生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师:回过头来看课题。这《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生1:不尽的怀念,这深深的怀念,这刻骨铭心的怀念——秋天两个字化作了母亲。
生2:他怀念的秋天的菊花,就是他母亲啊。(该生泪流满面)
生3:其实,怀念的是母亲和他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怀念的就是母亲给他的——“好好儿活”啊。
师:母亲的“好好儿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这句话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再读课题。(学生个别读,最后齐读。韵味已和课前大不相同)
(点评:对课题的理解至此又更进一层。把“怀念”和“好好儿活”联系起来,把主题和课题自然联系起来。)
读出思考
三、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
师: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品悟文字的韵味,尝到了这一家人的人生韵味。同学们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我相信,同学们今天回去,肯定会跟家里人说今天的学习体会的。也许就跟老师看电视剧一样,抹着眼泪,“这电视剧,太感人了!”那么,他们家这件事,跟我们有没有关系?
生:有关系。个别学生说“没关系”,有的若有所思。
师:(来到那个说“没关系”的同学面前)你说说看,怎么个没关系?
生:(沉吟一会儿)有关系吧。(笑声)
师:有时我们听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样,听完了,抹完眼泪了,过后该干什么还
干什么。不过你又说,“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生:面对生命,珍惜生命。我们这些健康人更要好好儿的活。
师:为自己喝彩吧。(掌声)我们到这一家人的情感世界里去走了一趟。不光是读出了这一家人的人生韵味,还读出了自己的思考!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课件出示:读出韵味——读出思考)
师:因此,亲爱的同学们,文章结尾的这句话,(课件: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个“俩”应该变成——
生:我们!
师:连起来读这句话。(生读“我们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生:就是说,面对自己的母亲,要好好儿活。
师:面对自己的家人要——
生:好好儿活。
生:面对自己的同学、老师要好好儿活。
师: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不同,每个人的体会不同,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我想问,今天走出这语文课堂,“好好儿活”这句话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生:笑对人生,乐观面对所有的一切事!
生:凡事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好好活。
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坚强。
师:面对曾经煎熬过你的困难,你痛苦过,请把这一家人送给你的“好好儿活”铭记在心。
生:每天,当我们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这就是幸运。因此无论如何要好好活。
师:泰戈尔大致说过这样的话——每次,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这本身就是奇迹。你的思考和他不谋而合。(笑声)
生:上帝要你怎样活,你就要怎样活呗。
师:上帝要你怎样活那是你的“命”,该怎样好好活那是你的“运”。命和运是分不开的,所以叫命运。用你的“命”走好你的“运”就是你的“好好活”走出的“人”字一撇一捺。(掌声)
生:身体健康本身就是幸运,要好好善待自己的健康。因此,我们的一些打击啊,苦恼啊,在史铁生面前不值得一提。
生:怎样才是“好好儿活”?该怎样“好好儿活”?我一时还说不准,让我再想想吧。师:亲爱的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这也确是值得我们思考一辈子。因此,“好好活”给我的思考是什么呢?愿意说出来和同学们共勉——世界上有看得见的残疾,也有看不见的残疾。面对“好好活”,我要说,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变的却是我们的心理残疾。下课!
—
END
—
第三篇:《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课文简说: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会“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语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描述心中的母亲,导入新课。
1、师:导入语: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此时你的脑海中浮出了怎样的形象。来形容一下你的母亲吧!(学生说)
2、师:听了这两位同学的发言,老师也想说一说我的母亲。(课件出示母亲照片。)师:这就是我的母亲,母亲一生共生养了我们3个孩子,可以说母亲这一生都在为我们3个操劳。可母亲又是个乐观勤劳的人,看,现在已年近6旬的她还在利用农活闲暇之余干点零活,挣点小钱,用来补贴家用。
所以我觉得这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值得我们敬爱。
3、师:和我们所有人一样,著名学者季羡林也有一位爱他的伟大的母亲。而在他的文章里,对母亲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解释。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
师:好,同学们坐好,往前看,来齐读课题,带着怀念之情再读一遍。
2、师:《怀念母亲》,季老先生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到第6课,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通句子。好开始读书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畅谈初读感知。
1、师: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都会读了吗?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师:大家再来看,这是本课要求我们会写的字。你们觉得那些字比较难写或易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说一说吧。(指导写:挚、频)
3、师: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呢?学生畅谈初读感受。
4、师: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季羡林季老先生在文章中怀念的母亲有两个: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亲。那么作者对这两个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谁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文章首尾两段。
四、品悟思母之情。
1、师:季老说他对这两位母亲都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
2、师: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这些句子在文中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做好批注。(学生读书,师巡视。)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好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人,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句子1:我痛哭了好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问题
1、师:对于母亲的离世,季老吃不下,睡不着,他为什么会如此痛苦不堪?
(季老6岁就离开了母亲,平时很少回家,没能多帮帮母亲,感到内疚,所以痛苦。)师补充:还有一点同学们知道吗?母亲死时,季老也没有在跟前,他母亲临死也没见到儿子最后一面。一想到这,季老更是痛苦不堪。我们来看这段资料:(课件出示)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在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季羡林老先生失去母亲后的悔恨和痛苦。也能更好地体会季老痛苦的原因呢。
师:哪位同学能把季老的悔恨和痛苦读出来。(王恩旭、李玉涵)
问题
2、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会回想起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曾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景,母亲日夜操劳的情景。)
师:是啊,在失去母亲的日子了,季老一定想到了许多与母亲在一起的情景。看这里。
师适时课件出示课文资料:
这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着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师:看,这样勤劳慈祥的母亲就是留在作者脑海中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突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缺少母爱的人,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师:从这段话中,我们体会到了季老对母亲的眷恋,对母爱的渴望,还有内心的空虚和寂寞,更体会到了他失去母亲后深深的悔恨和痛苦。谁愿意带着我们体会到的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吕盈盈)
课件出示课外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师:作者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的愿望有没有实现?(没有)
师:所以母亲的离去,不仅带给作者巨大的伤痛,更是作者终身的遗憾。正如季老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预设句子: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师: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作者却不知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为什么。课件出示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课件出示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师:正因为对母亲的这份怀念和愧疚,母亲才会频来入梦啊。你们还找了那些句段?你来读给大家听。预设句段:11月18日的日记。
五、(三)品读思国之情。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亲)
1. 师:文章中有几段季老在哥廷根的日记,在这几篇日记中,你觉得让你感动的是你一篇?(1935年11月16日日记)(贾维超读)课件出示这段日记。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2、师:在这段话中有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3、看“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们都会觉得凄凉,而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呢?再仔细读读这段话,看能不能从字里行间找到答案?(学生答: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4、师: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季老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我们来做一道填空题。(课件出示)他想到(),仿佛觉得(),所以甜蜜。
5、师: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季老这位异国游子诚挚的爱国心,让我们深情3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课件出示11月16日日记)
6、师: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课件出示11月20日日记)
7、师: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课件出示11月28日日记)
六、读《寻梦》,抒发感情。
1、师: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开头男生,结尾女生。
2、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从这两段话中我们能否想象到季老生母的面影和祖**亲的面影呢?
我们来看下面两段话。拓展升华
1.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小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肃然起敬的学者、作家,归国后,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其实像季羡林老人一样的许多海外游子,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课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他们都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有一首歌曲唱出了他们的心声,表达了他们的爱国之心。(课件播放《我的中国心》)
七、课后小结。
同学们,我想这首歌也激发了我们所有人的中国心。
师总结: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也要像季羡林先生一样既要深爱自己的生身之母,好好孝敬她们,更要做个爱国的人,热爱祖国,好好学习,长大努力工作,像季老一样,为祖**亲赢得荣誉。好不好?
八、布置作业。
1、课后把文中描写对祖**亲魂牵梦萦的句子摘抄下来。
2、推荐阅读:《季羡林画传》、《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论人生》。
第四篇:《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它的作者我们是《小苗与大树》《自己的花是让别人来看的》,他是? S:季羡林
T:下面上课前我们先来读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T 请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T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板书课题《怀念母亲》)读,读出“怀念”的情感。
T 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预习(课件呈现以下)
1.自学课文2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主要写了什么?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小组分段轮读课文,互相正音纠错。3.小组反馈:想想: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学习情况
1、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朦胧、薄暗、引用、思潮起伏、可见一斑、频来入梦)
师:谁来读第一行,对“bó ”薄暗,是昏暗的意思,常用在书面语。“频”是什么意思?屡次,连续几次。连续点头叫作?生:频频点头 师:那“频来入梦”就是? 生:经常在梦中出现。生:常常到梦中来。
师:我们理解了“频”字,就懂得了“频来入梦”,有些词语我们抓住重点字,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词的意思。师:谁来读第二行?
师: “可见一斑” 能用“斑”组词吗? 生:斑点
生:花斑
生:斑纹 师:(出示斑:花纹或斑点。)这就是“斑”的意思。“可见一斑”来自典故。我们常说:窥一斑而知全豹,看见豹子身上的一个花纹就能推测出整个豹子的样子,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也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既是近义词,也常连用。师:理解了这些词,那再去读读有这些词的句子,想想用什么样的语调读,好。师:选几词,请学生读相关句子,引说说,听读后,心情如何,感悟到什么了?
师:通过词语的理解,能更好地帮我们来学习课文内容,及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2、思考问题:课件
1、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母亲指的是?
2、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3、主要写了什么;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引出:思母之悔、念国之情)
四、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小结后:下节 我们将来学习作者是这样描写自己对两位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的?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考字、词、检查课文读地熟练情况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是这样描写自己对两位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的?
二、思母之悔
默读课文,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对生身母亲的怀念? 师:分享收获
生: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师(出示句子):齐读,读到些什么?哪里读到的? 生:离开了母亲,作者十分难过,“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师:“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用一个词就是? 生:寝食不安 生:寝食难安
师: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寝食不安”呢? 生:因为季羡林的母亲弃养。师:什么是弃养?(出示理解)
师:在这14年里我也只回去了两次,是这“生离死别”让我“食不下咽、睡不安寝”,谁来读?
师:寝食不安,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仿佛看到了? 生:想到了小时候,母亲不辞辛苦抚养我长大。
生:想到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母亲无私的付出。生:想到临别时,母亲湿润的眼眶。
师:我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奉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但是没等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我失去母爱,也失去奉养她的机会,我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一起齐读。
师:刚才我们读着词语和想像中读到了伤感和怀念,我们还从哪里读到了这样的思? 生:从“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读到作者当时已经非常痛苦,没有了母亲仿佛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师:感情至深,请你读 生:从“数十年如一日。”我发现每一天都非常痛苦。师:感情之长,请你读 生:读到“终天之恨”,我发现作者把未能报答母亲的恩情看做此身无法弥补的遗憾,他恨自己没有早日发现。师:请你读
生:从“频来入梦”中,我读到了母亲虽然离开我,却常常在我的梦里出现,母亲一直在我的心头。
师:一起读句子。师: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对生身母亲的怀念?
生: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师(出示文中句子):谁来读读
师:我看到房东太太什么样的神情真想哭?
生:看到她期盼的神情时,我想哭,看到她失望的样子时,我也想哭。师:是啊,从她的神情中,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母亲? 生:关心孩子的母亲 生:慈爱的母亲
生:期盼孩子回家的母亲 生:一心为子女的母亲 师(出示):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啊!”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生:一样的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思念自己的孩子。
生:一样想念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把爱都给了自己的孩子。师:他的母亲就是这样,所以他真想哭。一起读句子。师(出示: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告诉我:“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听到这里他真想哭,再次齐读句子。师(出示):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师:从季羡林的内心独白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想回报自己的母亲,可是母亲却不在了。生: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在母亲的身边。师:爱之深,思之深,悔之深。文中“报终天之恨,灵魂不全的人”这些就是在写这个念吗? 师:子欲养而亲不待,一起读。
师:对母亲的怀念,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数十年如一日。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
三、念国之情
师: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细细地读一读季老的其它几段日记。画画圈圈,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生:(日记片段)生:(日记片段 ……
师: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生离”。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师(出示):自由读 师:谁来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到了怀念的味道,是怎样的呢? 生:酸酸的,甜甜的 生:浓浓的
师:为什么酸酸的?为什么浓浓的?甜甜的? 生:甜的是一种盼望、酸的是一种思念。
生:一种美好的回忆是甜甜的,惦记的滋味是酸的。
师:想母亲,又想祖国的一切,万般滋味涌上心头。一起读。师: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这思念多么酸涩,那游子的爱国之心就有多浓烈!一起读。
生:还从“糊”字感受到了,这么多的滋味让季羡林无法忍受。
师:一个“糊”字,就让我们记住了作者心中所想。虽然模模糊糊,心里却清清楚楚的是对祖国的怀念。
师:想家乡的亲人,想祖国,想家,想得百感交集。再读读日记,还想得怎样? 生:想得难以忍受。生:想得无法入睡。
师:动情地读一读日记中的片段吧。这就是作者的情,板书:情。作者对祖国相同的思念,深深的怀念啊!
师:再读读几则日记,静静思考。看到什么让作者有这样的情?还有呢? 生:一个人的夜里的孤独。生:黄昏散步时……
生:一阵风吹过也让作者想到祖国。
师:思念是一种果实,甜中带酸,盛产在夜里。是不开灯的黄昏,是那一阵路过窗外的风,还有那似曾相识的房东太太。(板书:触景生情。)师:我们来读读这样的景,这样的情。(男生女生,一生全部,齐读,师生
师:小城虽小,但城里的一草一木,人们的一举一动,却时时处处都能勾起作者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个国外的小城里面,还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遇到什么?试着运用触景生情的写法,将第三则日记写得更具体?(补充:第三则日记)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11月20日,大雁南飞,是秋天到了吧!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11月20日,黄昏的公园格外恬静,母亲牵着孩子的手漫步在林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1月20日,窗外的小树在风雨中飘摇,我这棵小树也在他乡飘摇,我现在还真是想家 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师:是啊!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从时间上还发现什么?
生:都是临近出国的日子。生:按照顺序
师:是啊!最初离开祖国,如此的思念。像这样的日记还有很多,文中引用的只是一小部分,可见一斑。师:《怀念母亲》选自季老84岁所写的《留德十年》。他认为散文的精髓就是“真情”,“真”就是“真实”,情就是“抒情”,耄耋之年,忆及往昔,这里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散文,就为了避免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心情,为了保存当时的心情。板书:真。
五、总结读题。
师:回忆在德国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都浓缩在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读题。两位母亲频来入梦,下节课我们继续到《寻梦》中感受那魂牵梦萦的怀念。
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季羡林
生身母亲 祖**亲 真
触景生情
第五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实录
牵“梦”引路“双线”品情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白 琼
【设计理念】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是“真”,是“情”。”季老在写《怀念母亲》一文时尽力取“真”而去“情”,使文章读来显得平淡了。可是文章“平”和“淡”的背后,隐藏了更深的“情”。文章最特别之处就是“母亲”这个词中包含着两者——祖国和生母。这两个母亲有什么关系?这种情感如何融在一起?
本堂课以此为突破点,着重引领学生品味这两种交织在一起的情感。运用“双线”并进的方式,以季老贯穿全文的“梦”为主线,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透过文字的躯体,透视文字的灵魂,加上适当的资料补充,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记忆的闪烁,丰富孩子的认知,感悟,品析能力,使学生与文本在更广阔的语文环境中对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真挚、朦胧、凄凉、频频入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3.品词析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感受散文的写作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感受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并阅读季羡林生平资料和相关文献,初步认识季羡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走近季羡林。
(一)走近季羡林:
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认识了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国学大师——季羡林(出示照片及简介)对于季老,大家应该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关于他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除了这些耀眼的光环,相信你们对他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交流交流,让我们更进一步地靠近他。
【设计意图】
“亲其人、爱其文、信其言”的道理不仅适应于成年人,儿童尤为如此。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要在看似简单、很随意的聊天中,让季羡林穿越历史的云烟,来到同学们面前,让学生觉得他不再遥远。再者,此文理解难度较大,对作者的认识有助于学习过程中读懂文章的含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为学生学习做好初步铺垫。
(二)读题初感情怀。
1、看来,季老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去品味他平凡而真挚的情怀——怀念母亲。(板书课题)
2、让我们齐读课题,用你的读,清楚地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什么。(生读课题)通过读课题,我们清楚地听到季老的心声——怀念母亲!(生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
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导入上以“未见文韵先有情”,简洁、明了地从读题直接入文,让学生通过二度读题,结合课前的预习及资料的搜集,情愫自然言由心声了!
二、整体把握,轻叩文本。
(一)检查预习,梳理思路
1、谁能结合预习所得说说课文围绕课题写了什么?
2、说起母亲,我们总会想到陪伴在身边的妈妈!这篇散文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就会有发现?说说你的发现吧!(预设:文中有两个母亲,一个生身母亲,一个祖**亲)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去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吧。
【设计意图】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本质特点,因此要抓住课文的灵魂部分,提纲挈领。看似巧妙地发现,却能引领学生课堂伊始扣住文章的脉搏,进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二)自读课文,加深理解。
1、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由词入篇,感知文本。
(1)识记生词,入文理解。
①出示生词,自由认读。
弃养朦胧凄凉
寝不安席食不下咽灵魂不全
终天之恨频来入梦
② 指名读词,相应理解。
(2)词语填空,把握内容。
出示填空:我六岁离开生母,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我痛哭了几天,()、(),成了一个()的人。抱()的我在德国留学十一年,两个母亲()。①同学们,词语是有情感的,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它相应的情感来。
②指生汇报,出示答案。师导;看得出来,你们来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对课文内容了解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去吧!(齐读)读着读着,我们已经悄悄地来到了季老的身旁了。
【设计意图】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的设计用词填空的方式让再次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词语,渗透读书方法。
3、抓住文眼,有悟有思。
(1)是什么时候两个母亲频来如梦呢?找到辐射点,读第三自然段。
(2)由读导疑:作者到底在追问自己什么?(两位母亲为什么频来入梦)
(3)过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以这“梦”为线索,跟随作者探寻这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因由吧。
【设计意图】
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思母”,一条是“思国”。如何做到双线并进?以学生感兴趣的„梦“入手,然后慢慢接近、提炼文章主旨。这条路子是循着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走的,属于“归纳”性质的教学,为整节课的教学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三、走入“梦”中,品味文本。
(一)由疑导学,品“失母之恨”。
1、领入回忆,聚焦“终天之恨”。
(1)这一切还得从他失去母亲开始!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哪个自然段叙述了这段回忆?
(2)指名读,诱发疑问:这段回忆留给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3)是呀!季老极其伤心,极其痛苦,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吗?(终天之恨)
2、层层叠进,品读“终天之恨”。
(1)抓词句——一品“终天之恨”
①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这终天之恨呢?再读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来,并想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学生汇报句子,并简单说体会。
师:读着哪些语句你能感受到呢?
生:读着“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体会到季老在母亲去世后连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可见他伤心到极点了。……
师:痛彻心扉呀!)
生:读着“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句话,我仿佛看到季老只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他是多么悲伤呀
师:伤心欲绝呀!
……
③师引读:你们体会得真好啊!把你们内心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吧!
师:面对母亲的离去(生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师:想想(生读: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师:终于明白(生读: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师:抱着终天之恨我不能自己(生读: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师:读到这最后一句话,哪些词语令你强烈地感受到萦绕在季老心头的终天之恨呢?(出示最后一句,抓住关键词品读“恨”的情态: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一……就;)④小结:这真是痛苦到了极点哪!
(2)抓时间——二悟“终天之恨”
①师配乐读第2自然段:让我们再次回味季老走过的岁月,在斗转星移之间感受感受。②聚焦时间,品味痛楚:时间匆匆逝去,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些时间上,用心琢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③感情朗读,悟“失母之恨”:在这一“长”一“短”之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季老这失母之恨啊!用心读出季老的心声吧: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3)插资料——三感“终天之恨”
①难道季老不想陪伴自己的母亲,不想孝顺自己的母亲吗?回想母亲是多么地疼爱他::(出示月饼资料教师概述:)到了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②细想他曾许下的愿望:(出示愿望资料师概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③小结推进,激情朗读:还没来得及尽孝,母亲就离我而去,怎能不抱终天之恨呢?让我们用心地读出季老心中那永远的痛吧:(开火车)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读到这,你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填满作者内心的终天之恨——生:是一种(遗憾)、是一种
(后悔)愿望还在,母亲却已随西风而去,只留下这终天之恨——(全班读)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设计意图】
从“终天之恨”一词为辐射点,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一品、二悟、三感,层层叠进的设计,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解决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触景伤怀,品“思母之痛”。
1、回读“梦”境,自然过渡。
这终身之恨随着作者留学德国而消逝吗?不。(出示句子)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读第三自然段。
2、发疑引思,日记明心声。
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作者内心之痛呢?作者用穿插日记的写法详细地记下了当时的一切,让我们自由读读作者的心声。(读11月18日日记)
3、真情告白,母子诉衷肠。
①从房东太太身上,季老仿佛看到了母亲地等待,听到了母亲的呼唤!母亲曾经怎样苦苦地等候自己的归来?身处异国他乡的季老此时又有什么话要表白呢。
②分两组写下跨越时空的母子对话。一边孩子以“母亲啊”为开头写一写母亲着急的盼望儿子归家的画面,一边的孩子以“儿啊”为开头写一写季羡林此时心中的想法,诉说心声。穿越时空的对话
母亲的心声儿子的独白
儿啊.....母亲啊.....③学生写话后交流。
4、小结朗读:听着这跨越时空的对话,现在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三个字了:“真想哭”,儿子的千言万语都融在这段文字里——(全班读日记)。
【设计意图】
学生的阅读过程首先是借助文本语言提供的信息,建立一个感观的言语交际场景的过程。只有引领学生置身于这些真实的场景中,才能顺利与文本对话,耦合。用真情告白的方式,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字里行间那浓浓的母子之情就在对话中得以显现。
(三)探寻内心,品“思国之情”。
1、过渡:就在母亲频来入梦之际,祖**亲也频来入梦。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从季老的日记中去探寻他的内心世界吧。
2、静读日记,读中生疑。
(1)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们随着季老来到了1935年11月16日那座德国孤寂的小镇,暗夜渐渐织上天空,我们开始静静地读起季老当天的日记……让我们静思默想,用笔在文字的空行处写下你心中的疑问吧!
(2)此时,你心中有些什么疑问想问问季老?
3、画中品味,入境解疑。
(1)让我们走进那个黄昏,当一切孤独、难过都淹没在夜色中时,故乡,亲友在他心中腾起……
(2)播放课件。(音乐悄然而起)
(3)此时此刻,你能说说为什么季老心中的凄凉会带着浓浓的甜蜜吗?
(4)生汇报,朗读感悟。
4、诗中悟情,升华情感。
(1)穿插季老诗词,生读升华情感。
糊在季老心头的正是这飘渺的夜空,这飘渺的思念,在思念中想起了故乡,故乡的朋友,和这(祖**亲),季老在诗中是这相表达情怀的:(课件出示生读)
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2)小结,回读“祖**亲频来入梦”的句子。
此时,我们也似乎明白,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缘由。让我们把心中的体会融入朗读中表达出来吧!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交流的过程,读者期待与作者的共呜。本环节中,教师的深情讲述,富有感染力的朗读,补充的文字、图片资料,学生的自思自悟,能为学生融入角色,体会情感奠定良牢固的基础。
四、总结全文,升华文本。
1、提炼情感,回读课题。
思之深才梦之切。让我们带着季老对生身母亲和祖**)的敬意与爱慕齐读课题——怀念母亲
2、延伸课堂,续探文本。
下节课,我们再与作者一同寻梦,在梦中品味这真挚的情感!
五、作业园地:
1.好好品读季老的日记,让我们也用日记写下自己的心。
2.拓展阅读:读季羡林文章——《赋得永久的悔》。
【设计意图】
“读读作者的文章,写写自己的心”淡化了学生作业的形式,强调了读、写与表达的有机联系,扎扎实实地“读”,本本分分地“写”,高高兴兴地“表达,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学习才能被学生所接纳。
【板书设计】
生身母亲
终天之恨糊
6、怀念母亲频来入梦
敬意爱慕
祖**亲
第二课时(简案)
【教学目标】
1、揣摩重点语句,继续体会作者怀念母亲、思念祖国的情感。
2、领会写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疑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似乎明白了“祖**亲”和“生身母亲”频来入梦的因由。而作者在后边要偏僻要寻梦,梦境出现如此之频,作者为什么还要寻梦呢?
二、追寻梦境,升华情愫。
(一)寻梦伊始,引导发现。
1、自己读读《寻梦》的开头,你会有所发现。
2、为什么母亲的面庞是幻影?
(二)寻梦结局,悟出情怀。
1、出示《寻梦》结尾生读: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①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②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③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④感情朗读。
三、呼应文章首尾,适度拓展。
1、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2、正因为有了这崇高的敬意和爱慕,所以作者才如此地怀念自己的母亲。这恨、这糊、这寻,构成了作者一生怀念母亲的心。
四、总结写法。
五、作业园地。
1、摘录文中佳句,感念深情
2、摘录文中描写对祖**亲魂系梦系的句子,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