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重点 整理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明、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逐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黑格尔哲学体系---------“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哲学体系--------“基本内核”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第一章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锁复写、摄影、反映。” 3.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行业二元论划清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5.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6.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之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7.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8.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处理社会关系。物质生产劳动时间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地位。9.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3)实践队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0.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12.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13.发展是前进的圣神的运动,发展的是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就是旧事物的灭亡 14.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她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就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她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品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15.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只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16.为什么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7.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18.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19.矛盾的特殊性:
(1)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0.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的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2.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二章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2)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5.旧唯物主义的两个严重缺陷:(1)是离开时间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事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6.能动的反映论的优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9.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以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0.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1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1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以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第三章
1.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之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统治阶级)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语言学、科学)5.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6.(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放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7.社会意识发展形式和规律的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8.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力中还包括着科学技术和管理
9.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把握两点:(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10.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1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1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阶级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16.什么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影响社会价值观 资源短缺、科学污染 17.什么是“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任务创造历史。18.什么是现实的人?
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9.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0.为什么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是生活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而且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3)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 21.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2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3.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第四章
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的途径:(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马克思的基本观点:“资本家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3.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 特点:市场是核心(市场机制)4.(必考)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和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即使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有事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5.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的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单位产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成反比 6.货币如何产生?
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 7.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8.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0.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心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1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自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12.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13.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机制,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1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15.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16.m’=m/v m--剩余价值 m’--剩余价值率 v--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8.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19.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试重点 大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试重点大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定义:从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
2,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3,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学要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地位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决定的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实现物质财富极打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期盼过宗教的或世俗的“救世主”,但从来没有过人类解放科学理论的真正阐述者
(3)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4)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所遵守的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世界上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意识形成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由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所具有的刺激感应性,在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到人类的意。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变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同一性在于她的物质性。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第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一,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
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
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第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第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第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书上36页详细解释)
事物是永恒发展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它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各种要素和功能以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中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存在的前提,并工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相互转换。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的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实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转化使因为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又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做用。
第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和量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第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藏的矛盾分析方法。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辩证法
第三,辩证思维方法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
均可分为:一般联系,特殊联系和个别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其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 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主观能动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注意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组要包括一下的环节:
确立实践的目的和实践方案
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的作用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际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
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以后思支配下,既能动的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的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详细见书56页)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使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
实践使认识的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的检验。
二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认识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威信主义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离开实践考察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严重的缺陷。
辩证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他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和本质。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镜子式的原型映现。
三
认识的基本规律
一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二
从认识到实践
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
真理所反映的事物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和有限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饿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第一: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第二: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第三: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判,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第四: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
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的相符合。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二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的缺点:至多的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人们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唯物史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人口因素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一切其他 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一切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换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适应的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基础。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有:1,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其 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2,劳动对象。3,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劳动者。
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它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将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历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教说理”作为批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得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得最高标准”
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得生产关系的总和。两点内涵:
1,经济基础得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础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得制度,组织和设施。(书上94页)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得物质基础
(2)经济基础得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体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得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得后果可能有两种:
当它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得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中是极为复杂的。
第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 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第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与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第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第三篇: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的。4)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阶级性);c.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d.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6)如何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a.学习理论,武装头脑;b.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根本方法);c.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a.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b.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c.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3)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5)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6)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9)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0)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c.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3)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4)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其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4)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是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6)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引起的变化: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8)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P3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P9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P10
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28
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P29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8、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P31
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
10、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P32
11、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P32
1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32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P34
1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40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0
16、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40
17、新事物的定义: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P41
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P43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P44 20、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7-P59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P63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P65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69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P70—P71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唯物论){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P73
29、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人类的能力);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认识的正确性)P73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P76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P87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P90
33、★生产方式的作用:P95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P98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5、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P100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2—P103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7、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105
38、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P115
39、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英雄造势时体现唯心主义,时势造英雄体现唯物主义。P134
40、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价值)。P145
4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2、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47
43、货币的5中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147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P147—P149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P154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购买劳动力并带来剩余价值。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必背,P160)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以下内容主要考选择题:
1、垄断产生的原因:P183 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个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国家垄断资本应运而生。P186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P195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5、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P263
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P26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必考)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④斗争中有同一,同一中有斗争。
3、矛盾两性的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促进事物量的变化 第二,促进事物质的变化
6、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7、矛盾的普遍性: 时时有矛盾 处处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或的灵魂。
10、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寓于共享之中。
11、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2、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席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越,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和飞跃性的同一。
2010考研政治材料分析
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案要点:
34: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而梅兰芳大师这件出演失误可以看作是偶然 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所以说失误的错误时难免的。
2、梅兰芳大师将舞台事故的错误变成成功经典之作,是因为他的这种成功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是由于梅兰芳大师的应对突发事故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才使得错误变成经典之作。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P3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P9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P10
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28
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P29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8、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P31
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
10、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P32
11、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P32
1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32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P34
1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40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0
16、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40
17、新事物的定义: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P41
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P43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P44
20、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
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7-P59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P63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P65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69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P70—P71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唯物论){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P73
29、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人类的能力);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认识的正确性)P73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P76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P87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P90
33、★生产方式的作用:P95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P98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5、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P100
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2—P103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7、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105
38、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P115
39、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英雄造势时体现唯心主义,时势造英雄体现唯物主义。P134
40、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价值)。P145
4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2、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47
43、货币的5中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147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P147—P149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P154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购买劳动力并带来剩余价值。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必背,P160)
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以下内容主要考选择题:
1、垄断产生的原因:P183 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个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国家垄断资本应运而生。P186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P195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5、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P263
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P26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必考)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④斗争中有同一,同一中有斗争。
3、矛盾两性的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促进事物量的变化, 促进事物质的变化
6、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7、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
处处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或的灵魂。
10、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寓于共享之中。
11、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2、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席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越,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内涵上:①从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从外延上:①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广义上说,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在鲜明的政治立场;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基本内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认识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意义: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划分标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7、哲学当中的两种斗争及其关系
两种斗争: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关系:①二者是最根本的斗争;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8、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像、反映。
①哲学的物质概念和具体科学物质概念,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而且人类社会及其实践也是物质的;④物质是可以认识和反映的。
9、认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伟大意义
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0、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时物质的主体。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时绝对的、无条件的;②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不舍静,静中含动。
11、实践的概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特点: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12、如何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3、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4、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与环境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时候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②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③在社会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1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6、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对事物发展的主要作用 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的主要作用: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斗争性的主要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 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7、事物的质、量、度的概念及其认识度的意义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认识度的意义:要掌握适度,防止过犹不及。
1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9、意识的本质、作用是什么?
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作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0、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客观规律的条件;③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
2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各是什么?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①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①没有直接经验就谈不上分析、检验而得到的间接经验; ②没有间接经验,我们就不能高度归纳与整理,我们所取得的直接经验。
24、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条件
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条件:①必须从实践出发,做的理论联系实际;②需要经过一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环节;③必须为群众所掌握;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25、真理的客观性含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客观性: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①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②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③它们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28、唯心史观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缺陷是什么?
基本观点:①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精神看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②夸大个别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主要缺陷:①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②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③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9、社会存在及其构成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3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A、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B、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②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A、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B、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C、社会革命不否认和排斥社会改良的作用。总之,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巩固现有的社会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为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准备;(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3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34、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价值和使用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关系: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5、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3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3、生产方式的作用: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37、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