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拜堂》 文学评论专题
《拜堂》文学评论
《拜堂》是台静农的代表作之一,属于中国乡土小说,他的作品,民间性特别强,描写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生生死死,尤为突出。他与鲁迅关系密切且出自未名社,作品大多体现“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把中国乡间的恐怖,和盘托出。
《拜堂》描写了年轻窘困的汪二偷偷买了香表、蜡烛与有身孕的寡嫂草草拜堂成亲的情景,叔嫂二人为遮羞,也为度日、图吉利,决定拜堂成亲的故事。小说里的拜堂时间选在了夜深人静的晚上,偷偷请了田大娘和赵二嫂帮忙,为什么?因为这在当时是一件很难堪,羞于公开但大家心里都明镜儿似的事情。它不是汪二家的个案,而是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作者以白描手法简洁传神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个悲凉、凄楚的情景。文章一开始便写汪二将蓝布夹小袄托蒋大的屋里人当了四百大钱用来作拜堂仪式的准备费用,汪大嫂拜堂前脚穿的是白孝鞋,红毡子被一张破席子取代,汪二没有新郎的婚服只能穿过年的衣服,红丝线被几条棉线取代等等,富有特色的细节刻画人物,揭示了主题,不仅表现了旧社会下乡村穷苦人黯淡凄楚生存状态,也揭示了他们压抑苦痛的内心世界、求生意志以及对命运苦苦挣扎。
在《拜堂》中很多的细节展现出来的是凄惨悲凉阴森、恐怖的氛围,制造紧张、鬼魅的气氛。当三个女人走回汪大嫂家时,文章用一大段话来描写黑夜,不仅仅是时间概念上的黑夜,而是对农民苦难命运的同情、悲愤和对黑暗现实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用来衬托出主人公无奈、凄苦的心境。当要给去世一年的阴间的哥哥磕头时,无论是汪大嫂曾有的夫妻情还是汪二割舍不掉的兄弟情,都被狠狠的刺痛着,拜堂本来是一个欢快的事情,结果变的愤然凄惨,此时作者不仅抓住一些细节描写,同时,又注意人物心态的刻画,营造、渲染了一种凄婉悲凉的气氛,使喜事中透出深深的悲剧意味,形成沉郁冷寂的艺术格调。在汪二的心里描写时,汪二称已经怀有四个月的自己孩子即将嫁给自己的妻子为“嫂子”,而不是妻子、媳妇等称呼。这一细节更可以看出汪二在内心其实并没有把汪大嫂真正地当成是自己的老婆,那么其两者拜堂成亲就更可以看出是为了在当时能够生存下来,生活下去所做的一件被逼的事。不过,话又说回来,在那个物质极端贫乏的时代,人们时时刻刻都在为穷苦的生活挣扎,像汪二这样已经穷得一踏糊涂的下层人民,更不敢奢求美好的爱情,对于婚姻更多的是现实的考虑。
第二篇:拜堂讲话稿
拜堂讲话稿
大家好!欢迎光临本次演奏表演现场。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鼓浪屿之声”-----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色:1,全体表演者清一色是鼓浪屿土生土长的原住民;2,表演的曲目体现鼓浪屿原汁原味的音乐原生态;3,表演者的身份只有一个共同的属性,热爱音乐,他们为音乐而来,为音乐聚合,坚持几十年,从不放弃。这里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被国内外十数家媒体报道过的鼓浪屿原住民音乐组合:雷厝夏威夷电吉他乐队及他们要使用的乐器。今天担任主旋律弹奏的乐器是夏威夷吉他,它区别大家都熟悉的竖弹吉他(也叫西班牙吉他)不同之处是它必须横放在两腿上,左手握一个八公分长短的金属滑棒,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套上指套用以拨奏。夏威夷吉他音色优美,委婉悠扬,适合演奏富于感情色彩的曲子,其余的乐器,这是曼陀铃琴,这是一种源自西班牙或地中海的弹拨乐器,在西班牙,每当夜幕降临,年轻的男子经常弹奏着小夜曲,到他心仪的姑娘窗前边弹边唱,辅以吉他伴奏,那情景十分浪漫。接下来是尤克里里,有的人也有称之为夏威夷小吉他,主要是用来伴奏的,它的音色清新自然,音量虽然不大,但在合奏中亦能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西班牙古典吉他,用来伴奏的,还有两件打击乐器,非洲手鼓、沙锤,用来强调和控制节奏。
好了,乐器部分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的一小时,我们将引领大家和我们走进鼓浪屿人的音乐生活。我们将奉献的曲目有庄严圣洁的宗教音乐,奇异恩典将会净化我们的心灵。我们会走进遥远的欧洲,去感受俄罗斯广袤的田野,漫步在莫斯科郊外的夜晚,驾起三套车,和美丽的纺织姑娘相约在茫茫大草原,我们也会飞临千岛之国,领略印度尼西亚的异国风光,当甘蜜果掉在地面上的时候,到姑娘山上去呼吸南洋热带浓郁的椰风飘香。我们会遨游五洲四海,尽情享受卡布里岛的旖旎风光,欣赏夏威夷的草裙舞,参加澳大利亚的剪羊毛,等候日本富士山下的邮递马车带来的幸福讯息,接待大洋彼岸故乡的亲人,听他们讲述一对情侣在科罗拉多河上的月光下的海誓山盟。这一支支脍炙人口的乐曲,都是鼓浪屿人多年以前所津津乐道,百听不厌的经典旋律。
鼓浪屿之波,一波连一波,我们牵手着神圣的音乐,鼓浪屿的音乐文化传承,唯其草根,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我们不是专业演员,是鼓浪屿这块充满音乐缪斯灵性的土地,让我们从小就浸润在音乐的血液里,让爱的真谛流淌,荡涤着我们的灵魂,给我们力量。
这里是协和礼拜堂。
这就是鼓浪屿。
谢谢大家
第三篇:拜堂主持词
拜堂主持词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许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在这个喜庆之的日子里,在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中,让我们共同见证:XXX公子和XXX小姐喜结连理。
有请新郎新娘拜堂:
一拜天地:一鞠躬,感谢天 作之合,花好月圆。
再鞠躬:感谢地 设之美,龙凤呈祥。
三鞠躬:两相厮守,天长地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饮水须思源,不忘爹和娘。如今儿子成了家,娶来媳妇金凤凰。父母长辈堂前座,儿媳双双拜爹娘。
二拜高堂:一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恩!
再鞠躬:祝严父福如东海长流水!
三鞠躬:愿慈母寿比南山不老松!
百善孝为先,贤淑的徐小姐今日嫁入许府,必将孝敬父母,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共同缔造幸福。今天,徐小姐将给各位长辈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心意。
夫妻对拜:一鞠躬:相识相爱结良缘,再鞠躬:夫妻同心建家园,三鞠躬:恩恩爱爱到永远。
这正是:百事皆会随人愿,夫妻情谊永缠绵。各位亲朋好友,让我们一起祝福今天的这对新人:百年和好,美满幸福,早生贵子!
拜堂礼毕,请新郎新娘入洞房。
第四篇: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谄媚的奢华
------电影《红高粱》的后殖民主义色彩
【摘要】:后殖民主义是90 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文化思潮,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影片《 红高粱》 的后殖民特性。在张艺谋改编自莫言《红高粱》《高粱酒》的电影《红高粱》里,就保存着这种后殖民主义的特性。并近乎于谄媚的表现出民族的劣根性。
关键词:《红高粱》 张艺谋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和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爱德华· 赛义德在《 东方主义》 一书中认为:在西方学人的视界中,“东方”被憧憬为一个从远古以来就洋溢着异国情调与传奇色彩的浪漫国度,而且这种憧憬是一种文化猎奇。虽然我们中国并没有真正地沦落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可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却遭受着殖民化的统治。
在莫言的小说中,并没有这些在电影中表现的这些意象元素,在经过张艺谋的改编之后,凸显了我们中华民族在一些问题上的是是非非。张艺谋作的电影作品《 红高粱》首先是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一片轰动,特别是猎奇心理支配下的西方观众,可是在国内对于影片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影片《 红高粱》 折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射的落后文明是旧中国的真实写照,但是相应地迎合了西方东方主义者的欣赏品味。可是在这其中也暗含着许多实际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一、“伪民俗”迎合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
在小说《红高粱》中,作家莫言所描写的是在山东高密的事情,张艺谋导演有意的将这故事背景挪用到了陕北的高原之上。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所承载的中华文化,才是最原始的的最富有激情的,也是最能够满足西方人对中华文化的猎奇心理的。可是《 红高粱》 这部影片对民俗文化的阐述却带有很强的虚构性,即“伪民俗”性。
首先,在故事的层面上将故事的发生地移植到陕北那是合情合理的,但从史实的角度出发,这未免就太牵强了。影片将地点改在了边远的宁夏地区而不是原作中的高密东北乡。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因为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并没有深入到边远的宁夏一带。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会让东方主义者认为当年的中国非常弱小,连偏僻的内陆深处都受到了日本的侵略和蹂踊。
其次,影片中我奶奶要嫁过去的十八里坡是除了烧酒作坊一家人外荒无人烟的地方。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村庄是如此荒凉、人丁稀少的。
再次,去十八里坡的路上经过的那片高粱地被拍摄成野生的高粱,这也是站不住脚的,没有野高粱会是那么整齐壮观的,更不可能如此的生长在陕北大地上,在那片土地上,是不可能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的美满的。《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最后,烧酒作坊的人崇拜酒神。但是,我爷爷的恶作剧朝高粱酒里撒了一炮尿,竟然酿成了喷香的好酒一一十八里红。如此多的“伪民俗”客观上无形地迎合了西方世界的观众,为他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的东方国度,从而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引发了他们对东方中国“神秘”的幻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不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无疑是在给我们中国,中国认得脸上抹黑,可是对于张艺谋来说,通过这样做他成功了。
二、愚昧和落后引发了西方观众的后殖民情绪
影片刻意在视觉上营构了流动的画面,以最大的信息量来表现东方大陆传统文化的原始荒蛮与愚昧落后,供西方读者猎奇。在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开始前后的那段日子里,并没有影片所展示的那般的丑陋不堪。张艺谋有意的将这段传奇刻画成如此直露的对于金钱,物质等的追求实在是有那么点差强人意。
首先,在我奶奶上花轿前后,画外音里的那段“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这些语言信息无非在向我们传达新娘必须在轿子里也规规矩矩,哭和吐等任何动作都是伤风败俗的,新娘没有一丁点的自由,花轿也是一种束缚而不是让人欢喜的地方。
其次,我奶奶在曾祖父的眼里就相当于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曾祖父用她换取了李大头给的一条老骡子。为了让老李家的名气和气派提高自己的声望,穷困的曾祖父把她嫁给了李大头,逼她做了买卖婚姻的牺牲品,并向她隐瞒了未来丈夫的情况:对方五十多岁了而且还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是个麻风病。对于这桩婚姻,曾祖父自个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 女儿高攀了。但她仍然处在父权制和夫权制的夹缝中,她只好把自己屈服给了余占熬。这样的情节塑造使得西方猎奇者认为,中国的妇女丧失了主体地位而沦为工具性客体,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和言语权力,仅仅缩为一个空洞的能指而成为夫权主义的反证;她们不仅受到压迫而且通过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养成的精神驯服来支持对她们自己的压迫即她们已经心甘情愿地适应了男性的压迫。
再次,影片多次向观众展示了我奶奶的金莲小脚的诱惑魅力,也就是展示了中国妇女在身体上所受到的夫权社会的残害。拦路抢劫者掀开轿子的帘子时,注意到的是我奶奶的那双小脚,而不是她那美貌的容颜。我爷爷和我奶奶第一次的肉体接触就是我爷爷对我奶奶伸出轿子外面的金链小脚的抚摸和凝视。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这种刻意把女性角色塑造成被动客体,营造为男性观赏愉悦对象的做法,使得西方人用新奇和带有偏见的眼光来看待东方,对待东方女性群体。
三、对情欲的大肆捕捉强化了西方观众的后殖民情结
在影片中张艺谋刻意的策划了几处具有商业元素的情色场面,虽然并没有直接的描写两性之间的苟合,但是在在那种大写意的视觉元素下,加上电影蒙太奇剪辑的视觉补偿,在看完这样的段落之后,自然的会在我们的意象里产生这样的错觉。这样的视觉营造,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人对于东方女性的视觉上的欣赏。
在迎亲的队伍里,我奶奶的三寸金莲的小脚,对于作为轿把式的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我爷爷的迷惑,甚至是对拦路抢劫的假“神枪三炮”的迷惑,这些稍微的流露着“色”,甚至是“性”的暗示,给西方观众传达了东方人含蓄的两性观念。在西方人的好奇心理的后殖民情绪中,似乎也是对于近日的老外对华人女性侵犯的始作俑者。
在我奶奶回娘家的时候,我爷爷将我奶奶捉到高粱地里并踏出了在一些影评人眼里的女性“生殖器”的造型,这无疑是对西方人的猎奇心理的苟合。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存在着生殖崇拜。在那个人口就是生产力的年代,只有人口多了才是强大了,所以会更多的重视女性,重视生殖。可是在这里的生殖崇拜,似乎有点不合乎情理。虽然我们面对的是比我们强大的敌人,可是这样的背景对生殖崇拜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的联系。再者说来,这种穿越式的理念构架,除了满足西方人的欲望之外,尚不若实实在在的好。
总之,这部影片刻意营构了本土传统文化的愚昧和落后以取悦西方大众,使得西方观众对东方、东方文化以及东方人更感到好奇,满足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
参考文献
【 1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2 】罗钢,刘象愚《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学出版社,19990 【 3 】张京媛《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五篇:文学评论
永恒的爱情与悲剧
——读《穆斯林的葬礼》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那是有关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整部小说的构思很巧妙——玉和月,互相交错,最终汇合在新月的身世上„„
玉,是父亲,韩子奇。他是故事中的主线,应该算是相当份量的人物,而我对他却始终没有太多要说的。这个男人,因玉而成为响当当的人物,也因玉而成懦弱不堪的人物,叫人是可敬还是可悲呢?他爱冰玉,却叫她一个人远赴重洋,甚至用眼泪与下跪留下女儿,只为了安慰他的爱情。他不能勇敢的与冰玉逃离现世,只能留着女儿作为一种思念,却不曾想到一个女人,没有了爱情,更要失去做母亲的资格,只身一人去漂泊,是怎样的凄凉?他是自私的吗?或许一个男人为了一样东西着了魔,就真的身不由己了。冰玉走了,他也从此不与妻子同房,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儿长大了,进入了她理想的学府。然而,命运却不会眷顾这个飘摇的家庭。新月死了,子奇垮了,还舍不得他的那些玉。三十年前的旧账翻开了,被赶走的侯掌柜终于沉冤得雪,清清白白的死了。红卫兵冲进了博雅老宅,抄出了价值连成的玉,那些商、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古玉收藏再也不是属于他的了。
他对玉器的爱,使得他和师父的大女儿璧儿的婚姻,成了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直到**年间,他被迫和小姨子玉儿一起去了英国,两个漂泊的灵魂在患难中产生了感情,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爱情的来临显得那么突然,不过这终究是种不该有的感情啊。回国后的他难以面对守侯了十年的妻子,最终放弃了爱情,没有和玉儿一起去英国,而是继续留在北京。他宁可守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宁可瞒着女儿的身世,守着他心爱的玉。他为了自己的玉舍弃了很多,这说不上,到底是值,还是不值。
月,是女儿,韩新月。
她出生的时候,一弯新月初升。于是,新月便成了她的名字,她的人生就真的只是一弯新月,永远停留在最初的静美。
这个女孩子,在外人看来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性情也是值得这么多人爱她的。她不似哥哥那样总是一言不发,她懂得讨好亲人,包括姑妈在内。父亲将对冰玉的爱全部寄托在她身上,哥哥与姑妈都懂得她的好,只独那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她大概总难博得母亲的深爱。从小到大,隐隐约约,她总想母亲为何不是那个慈祥可亲的母亲呢?可是,她是懂事的孩子,她表现的无忧无虑。内心的疑惑与不安,从来不曾跟任何人提起。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自己的理想,梦想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将来成为一个翻译文学作品的学者。当然,她做到了,在父亲与哥哥的鼓励下,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大。这个倔强的孩子,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就这样全力以赴了。在北大的校园,她遇到了她的爱情。
原本以为,新月这样美好的女孩,一定会有一个完整的人生。然尔,霍达给了她这样一个名字,同样也给了她这样的一个命运。她终究是这样走了,带走了父亲、哥哥的爱,带走了楚雁潮最纯洁的爱情,她就这样在花开得正好的时候,谢了……
当她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的生命,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走向终点了。然而它来了,来的那么纯净美好,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然而和自己的老师产生感情,这又是不被允许的。不过他们不怕,什么也不怕,连死也不怕了,更何况爱情的阻挠呢?要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谁也留不下,这是她的宿命。她离去的时候,他那疯狂的吻,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死亡可以夺走生命,却带不走爱情。
小说写的很真实,无论是历史,宗教,手工艺,还是人的感情。虽然有关很多历史我都不太清楚,穆斯林的宗教文化我也不甚了解,但是看完这书,就是觉得,很多东西好像就那么真真切切的放在面前,大到一个葬礼,小到一块玉。
作者在后序中说,“我和主人公一起生活。每天从早到晚,又夜以继日。我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我已经舍不得和我的人物分开。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死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然而故事中的人,还是要离开,一个又一个,排着队似的,不紧不慢地离开。悲剧故事都不可避免的如此。
印象最深的是,韩子奇身处英国伦敦时给家里寄去的那封信。说是一封信,却也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我们还活着。你们还活着吗?”还活着吗„„在那样一个战争**年间,信竟然是这样写的,如此的问候,我心里一阵凄凉,一滴眼泪往下落。
在这本厚重的书里,可以看到两代人的凄美爱情,看到爱情中的无奈和悲哀。有时候我们确实是爱着的,但也因为爱着,才会感到无奈,做出些伤到别人也伤到自己的事。
爱情到底该是一种责任?或者说由责任萌发爱情?还是患难中的惺惺相惜?抑或是生命有了交点后所碰撞出的火花?怎么样的爱情才能不被时间遗忘,才能称得上永恒?或许正是不完美才能永恒吧!
院系:历史学院
专业:人文班(中文方向)
姓名:余爽
学号:200738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