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原著与电影改编

时间:2019-05-13 21:2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活着》原著与电影改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活着》原著与电影改编》。

第一篇:《活着》原著与电影改编

当谈原著与改编电影的比较时,通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二者的差别。(活着的改编淡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一.背景结构不同

小说《活着》主人公福贵生活在南方的一个农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生存的依靠就是土地通过“土地”把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农民对土地的细腻感情表达地非常完美。背景放在农村这个贫穷落后的边远地区,仿佛这样更能衬托出小说中人物的悲惨。

电影《活着》福贵则是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城镇,变成了一个以表演皮影戏为生的普通市民。使得皮影戏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

(开始皮影是福贵的玩物——输光家产之后操起了皮影这一行当——被拉壮丁时,靠表演皮影戏使他远离战争的最前线——靠着这箱皮影,福贵换回了一张全家人的“护身符”一解放军开的参加过革命的证明。——皮影最终也没能保住,在文革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了。——影片结尾,尘封的皮影箱被拿来装外孙馒头的小鸡,福贵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再次被点燃。)

二、叙述方式不同

小说是由“我”一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采用了循环叙事的方式。小说以“我”在夏日的阳光下听福贵老人讲述他的人生之旅起笔,归于黄昏时老人的故事终结。而福贵老人的故事本身是也一个完整的回环。这种循环的叙事方式,把整部小说串连了起来,同时在故事里面又有故事的循环,层层循环,增强了文学的艺术欣赏性。(小说中,作者采用“无我的叙述方式”。从“我”到富贵(小说开头,由“我”引出主人公富贵),又从富贵到“我”(结束全篇之目的),富贵异常平静地将自己悲惨的一生娓娓道来(从容地,很自然地述说);作者刻意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小说中压抑灰色的笔触,使人几乎屏住呼吸视听。)(另一种表达)

电影删去了“我”这条线索,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展示人物命运,使观众只能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进入身临其境的逼真状态。而在张艺谋的电影里被改成仅仅从第三者的角度观看福贵的故事,看这一家人的悲欢离合。这样的直奔主题的安排让人觉得突兀,没有了艺术的欣赏性。

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使主要线索更加明晰。有些人物在表现广阔的生活画面的长篇小说中是必要的.但是在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中。就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三、言语视角不同

小说语言平实、生活化,富于对生命、人性本真最朴素的表达。

电影中语言的政治历史色彩浓重,与布景、声音等配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如“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牛”“牛之后了呢?”“牛之后就是共产主义了。”等反应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的句子不胜枚举。

四,人物形象的不同

小说中的家珍在读者的眼中是一个瘦弱、娇小,尘满面鬓如霜,被苦难折磨得面黄肌瘦的女人 电影中家珍的形象被改变了,变得强壮。巩俐的白皙的皮肤也丝毫表现不出家珍的苦

五、人物命运不同

1.小说中,福贵身边的亲人都一个一个地死去,而最终只剩下他与一头与他一样老的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中死亡的气氛一直笼罩在读者的心头,我们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在这种忧虑的气氛中读者感到非常压抑。单留下他仿佛是为了验证人对苦难的承受极限,但老汉并没有就此否定生活。他不是一个命运的反抗者,而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他的存在证明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电影中,最后家珍富贵二喜和小孙子在一起生活了团圆结局,这样更符合人在现实生活中正向思维和心理,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死亡的人数减少了,可能是他想留下一点希望,在经历了种种悲苦之后,福贵、家珍、二喜、馒头还是活着,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虽然有残缺.但是三代同堂的画面多多少少地让观众感到了一丝安慰。)

2.小说中的有庆是因为输血时被抽空而死的,而他输血是为了就县长的女人。这是把时代较典型的事件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表现,作者批判了官僚主义和特权阶级的丑恶,表现人们的麻木,不看重底层的人的生命,医生无医德无人性的做法。而电影中有庆是被春生用车撞墙塌掉压死了。淡化了原著中更为残酷冷漠的人性展现。

六、立意主题的不同

小说注重个体生命对命运的承受力与承受的态度,小说更突出个人坚强的魅力,更关注人性层面。

然而电影注重小人物的命运在历史大潮中的不由自主。电影更多地表现了对旧时代的批判,着眼于社会历史层面。但中心都一样是福贵的受难过程和他的人格提升的过程。小说和影片分别通过不同的意象不同程度的诠释了活着的两层含义。不同的原因:

小说是语言文字的创作,而电影是声音与画面的艺术,这决定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修改。改编归根到底是导演的再创造,是导演在对原著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影像赋予作品新的解释。从客观方面来说,电影与文学作品在形式、解释手法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从主观方面来说,作者与导演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读者和观众更是如此。

余华童年的孤独与不幸给他留下了沉重的创伤,使他深刻地洞悉出人生充满了悲观、绝望、孤独、无奈及丑恶,所以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表现死亡为主题,一直就用死亡的气息笼罩在读者的心头,结局时候所有的人都偶然性地死去,只剩下了福贵一个人和一头老牛一起生活。而张艺谋一直与底层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接触,喜欢在电影中表现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状态,将他们的累和苦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但是导演最终还是要表现对小人物的终极关怀,所以在福贵、家珍经过了一系列苦难之后,他们还是坚强地活着,而外孙“馒头”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意义:

电影改编原则:尊重原著;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一方面要站在原著作者的创作背景下,充分理解和消化原著,领会原著的神韵,另一方面又不要拘泥于原著的具体细节,用电影的独特手段去表现原著的精神内涵。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学的改编,同时电影对文学的改编还可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促使文学作品在更广的范围内流传;两种艺术观的冲突可以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使得小说和电影更加完美地向前发展。小说的不断创造能够为电影改编提供更多参考的素材,不断充实和提高电影改编水平;而电影改编也能为文学名著提高知名度,扩大接受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使得优秀作品有更广的阅读群体,从而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提升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关注度。从理论来说,电影由于具备了故事影像与人声叙述的同时性,因而可以产生文字叙述所不能达到的叙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呈现出电影叙事反哺文学叙事的倾向。文学和电影虽然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但影像的介入使得文学内容更加丰富而直观,形式更加多变,并且通过电影的探索,我们能更深切体会到语言艺术的内核,领略到那深广而丰盛的力量。重要的是,电影不是小说的附庸,但改编最终应该遵循原著中的精神精髓和内涵,演绎原著的灵魂而不是故事躯壳,这才是改编的终极目的所在。

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在精神气质上的貌合神离,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目光”,我们应该从不同的眼光去审视它们,欣赏他们。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 ”,余华的小说和张艺谋的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人们暂时脱离生活层面,进入探讨生死问题的神秘通道,至于每个人能到达的终点,是需要思想和时间来检验的事情。余华在小说《活着》的序言里说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福贵老汉一家八口死了七口,单留下了他和一头老牛。本该健康活着的生命都被死神无情地夺取,单留下他仿佛是为了验证人对苦难的承受极限,但老汉并没有就此否定生活。他不是一个命运的反抗者,而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他在这种承受中走向了达观和超脱,领悟了人世无常的宿命。而电影的处理似乎更加人性化,更加有人情味,但是自始自终,整个影片都无法体现出“活着”的主题,即使是在台词中反复出现了“你可要好好活着啊”,“咱们可要好好活着”的句子,以加强对主题彰显的力度,可惜这种做法就已经显得笨拙,远远不是原著中那种面对自己面对命运得来的力量,那才是真正可以绵延的力量,是自己从生命里汲取,而不是生活强加过来的力量。

第二篇:浅谈余华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

浅谈 余华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

摘要: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但两者有很大的差异。电影与小说虽有相似点但又有不同之处,首先,电影改变了小说的主旨;其次影片与小说相比多了些人性,没让《活着》走极端;再次,影片中不仅增强了幽默感而且升华了主题;最后,在拍摄的时候没有张艺谋导演没有跳过历史,运用了反讽手法真实的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Abstract: The article made a comparison between Yu Hua’s novel “still living ”and Zhang Yimou’s movie of the same name.The two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The film had the same place but it also had some different places.Firstly , the film

changed

the

theme

of

the

novel.Secondly ,compared with the novel the film had increased some humanity.Thirdly ,the film was not only increase the humor but also

sublimated the theme.Finally ,when take the film director didn’t jump the history.On the contrary ,he used the mock methods to

reflect that era ,which

brought many pains to people.关键词:《活着》;余华小说;张艺谋电影;改编;审美视角

一、小说与电影两种“活着”的审美视角

张艺谋导演改编余华小说《活着》再一次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震撼。通过影片和文本之间的对读我们可以发现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与余华的小说文本《活着》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他对小说的改编也做了不少变动,而且削弱了小说对受难本质承受的程度。

1.从忍耐到苟且的生存方式

《活着》的基本主题是为“活着”而“活着”受难式主题。在遭受生活的苦难时,福贵没有反抗只是默默的忍受,小说的主题是生命的受难本质。在与苦难命运的滑行过程中,死亡成为一个无法摆脱的阴影。年轻的时候因为赌博,福贵不但把自己富足的家弄的倾家荡产,而且还活活的把爹给气死了。福贵从这件事上获得了一种极度的精神震撼和道德警醒,从而使自己慢慢地改变了玩世不恭的个性,意识到生命存在的责任和意义。特别是当他被抓去当壮丁经历死里逃生之后,更加深刻体会到活着的艰辛和对家人的思念。可是苦难却并没有因为他的改变放慢脚步,相反变得变本加厉;首先是儿子有庆被车撞死,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瓦解。接着是女儿凤霞的意外的死亡,妻子病逝,然后是女婿二喜被砸死和唯一疼爱的外孙也离他而去。面对亲人相继被死神夺去了生命,福贵的韧性就犹如系千钧于一发,柔韧而不断,他比别人更有死的理由,然而他却活着!因为在一切都被剥离殆尽后,空余活下去的诉求之时,方显出“活着”的缄默和超然的力量。“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本身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①在命运面前,任你怎么愤怒和反抗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宽

容、容纳和接受。福贵的生存愿望是能够平平安安的活下去,因此他很少与别人发生冲突,除了年轻的时候嚣张一点,他几乎都是安安分分的老实的农民。而福贵 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忍耐生活带给他的不公正和灾难。面对自己亲人相继离去,虽然对他的伤害很大,但这更加深了他对苦难生活的承受能力与忍耐意志。福贵就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坚强的活着。”而电影却挣脱了小说的羁绊,把镜头更切近国人的存在感:“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就是褒义的“苟且”,一种在现实的打压下得过且过、苟延残喘的生存意识。电影中福贵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那些所谓的理想抱负早已灰飞烟灭,都抛之脑后了,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的活着。电影淡化了小说对忍耐的渲染,相反更显现出人物的苟延残喘的活着。当福贵从战场回来时,家里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女儿成了哑巴。虽然家中一贫如洗,却因为家庭的温暖而倍感欣慰。所有的这些亲情间的温暖,使得福贵更重视家庭珍惜家人,不断地激发了他对活着的渴望。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的苦难,使得福贵越来越苟且的活着。福贵在战场上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当他看到成千伤兵全部被冻死时而感慨道:“可得好好活着”;在枪毙龙二时犹如惊弓之鸟,以为打中了自己,慌乱中抱着柱子尿了裤子;当他得知祖房被焚,为了明哲保生,反而一口咬定烧的是“反革命的木头”五十年代大跃进运动中,有庆为了教训欺负姐姐的孩子,将一碗装满辣椒酱的面条倒在那小孩头上。被其家长斥为“搞破坏,破坏大食堂,就是破坏大跃进。”当时这样荒唐的罪名是被人们认可的。面对工友的责骂和被指责道是“破坏大跃

进时”,吓得福贵呵斥有庆道歉并因此打了倔强的孩子。当个人生存被压缩到极小空间时,福贵在残酷现实面前只能逆来顺受,忍辱求生,并在夹缝中残存着几分欢乐。

2.从残酷到温情不让活着走极端

小说给我们描述的是福贵一家三代在长达40年的生活中相继死去,只剩下福贵一个人。我们读到的《活着》除了苦难还是苦难,而且更令我们惊讶的是余华对苦难的叙述竟是如此的冷静,他选择的是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写出整个故事。就如他在日文版自序中写到:“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中的福贵虽然经历苦难,但是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②他让所有的人物、场景、世事沧桑的人间图自我呈现出来,对此他没有做任何的删补和评论。相反,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则倾注了他本人所有喜怒哀乐,有欢笑有悲伤,有重逢有离别,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该煽情的地方就煽情”。电影与小说相比多了些人情味,比如电影《活着》在结尾处,福贵还拥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家庭。而小说《活着》给我们展示的却是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一家人老老小小全都死光了,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老黄牛对话,这是很令人诧异的。小说所要表现的是异态的生活,而且具有偶然性和戏剧性。而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所描述的是大众化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所以他没有让电影

走极端,相反给福贵留下了中国人所谓的“根”。中国人最怕的就是断子绝孙,如果在一部电影中死那么多人,反复的渲染悲伤情绪,不仅是拍电影的忌讳而且观众也很难接受。因此到了张艺谋手里,电影的整个色调虽是阴暗的,但小说的那份沉重却被稀释了。影片中人物命运没有原来那么悲惨,戏剧化成分也有所降低。生者的范围也有所扩大,张艺谋稀释了小说对残忍的迷恋和过分的戏剧化。首先影片减少了富贵父亲死的悲剧性,福贵的父亲是在一气之下干净利落的死去而不是在贫穷和悲伤的折磨下死去。其次,删掉了迫于生活的无奈,为了儿子上学而卖掉凤霞的这一悲惨情节。再者,影片中没有向人们展示文革期间的文攻武斗的血腥场面,就连村长惨遭毒打也未曾提及。最后,影片中的有庆是死于意外,而不是被残忍的抽血死去的。电影只截止于凤霞的死,而电影的末尾就是个温馨的长镜头,表现出了活着的福贵、妻子、女婿及外孙的生活画面。这四口之家围桌吃饭的镜头长达2分钟,其时间几乎同现实时间等同,显现着生命的平凡延展和不灭希望。福贵与妻子、女婿和外孙一同生活的片尾镜头,就孕育着生之希望。福贵曾对儿子和外孙都讲过,小鸡养大后就变成了鹅,鹅长大变成羊,羊又变成牛„„文革时对儿子说“牛以后,就是社会主义了”,呈现出政治浪漫主义在老百姓心中的幻想,并将其化成能活得更好的现实动力;而文革后又对外孙说牛以后“日子就越来越好了”,使得乐观明朗的情绪上升。

3. 电影《活着》的幽默感增强和主题的升华

张艺谋导演改编的电影《活着》与小说相比多了一些幽默,而小说一

直都处于一种叙说的状态中,以一种近乎冷淡的态度叙述人物的生死。而电影却在一个悲剧故事中穿插了幽默,使得悲喜达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张艺谋导演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富有幽默的语言进入到电影中,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不仅会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哭泣,而且也会生活中发生的趣事笑一笑,从而让影片更好看些。《活着》中那些带有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大多数集中在福贵、镇长和二喜的身上,导演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让他们的生活能够笑笑,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活下去,而且活的好一点,导演在拍电影的时候调入“明亮的色调”,比如幽默的语言的添加使电影增彩不少。电影中有 一个片段是有庆报复欺负姐姐的小孩,在大食堂用辣椒酱的面条,不动声色地从后面倒在那孩子头上;还有福贵在大炼钢广场上为大家唱戏,有庆为替姐姐出头,不但没得到父亲的支持,相反却被父亲打了一顿,有庆一直也因为这件事情生父亲的气,于是就与母亲合谋“惩罚”他,端了一碗酸辣汤给他喝,结果喷在了屏幕上,让他唱不成戏,福贵父子追逐的身影和人群笑声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当然,这种喜剧氛围并未脱离悲剧的原调,是一种“苦中作乐。他在戏中增添了皮影戏只不过是想让这部戏拍的好看一点,热闹一点以减少观众对死亡的恐惧感,同时皮影戏也能够让福贵从那苍茫的唱腔中释放出他内心被压抑的情感,以减轻他的精神负担,让他更能从容面对生活带来的苦难。福贵在赌场唱的那段戏让人开怀大笑,这也符合张艺谋对“好看”电影的审美追求。总之,电影比小说多了些人性化,从而能更好的体现出小说的人文精神。福贵一家在影片中的悲惨遭遇只是层面上的故事,影片的主旨是在演绎人在世与命运抗争却无能为力的境况,再去展现张艺谋宿命论的人生观。贯穿整部电影的皮影戏就是这一主旨的重要依据。把皮影戏引入电影中是张艺谋匠心独运的尝试。皮影戏使活着的故事演化成三层,福贵一家的故事,皮影戏的故事,以及人类的故事。人在世上的双重角色在他和玩偶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的现实。一方面,人是玩偶的操纵者;另一方面,人却如同玩偶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操控。福贵一家人在电影中的悲惨命运具有浓烈的宿命色彩;更为人如同玩偶这一比喻增加了不可或缺的脚注皮影戏绝不是有些人想象的所谓的玩噱头,皮影戏是《活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增添了观众视觉的享受,更是把电影的主题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地。

4.反讽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亮色基调

再者就是,电影很好的运用了反讽手法,《活着》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40年代到70年代,这中间有30年的跨度。其中影片中涉及到土地改革,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人物的命运也与政治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余华的《活着》就整个故事的结构来说也覆盖了近百年的历史,而且中国的历史的每一个重要片段,如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大炼钢,三年自然灾害,文革„„都在福贵的家庭中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但是在余华的笔下这些历史却显得很平淡,而福贵家中发生的一些

悲剧似乎只是无意中碰到的灾难,个人与历史之间的悲壮并不冲突。这也就说明,余华的叙述的叙事目标并不是强化历史的悲剧性而关注于人物“活着”的受难方式和过程。相反在电影中张艺谋导演并没有跳跃这段历史而是很真诚的面对历史,演绎出了历史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悲剧。其中电影中最后一场高潮戏是医院里革命小将夺权,老的大夫都被冠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二喜为确保妻子能够顺利生产,于是从牛棚里将王大夫带到医院来,并一脸正派的对红卫兵解释的话,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而颇为讽刺的是当红卫兵们没有处理过紧急情况而求助于王大夫时,他却因为饥饿吃了所有馒头而噎晕过去,导致凤霞悲惨地死在母亲的怀抱里。表面看来这是一出怪诞奇异的喜剧,但却深层蕴涵了“反讽”意味。医院的那场戏虽然很荒诞但是却来源于生活。张艺谋的电影里,时代的烙印被人为的扩大而 加深,反映那个时代带给人们的荒谬与痛苦。这种荒谬感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里被人为的放大。比如在影片中,二喜带着工友们去给福贵家粉刷墙壁,一个路人跑来对福贵夫妇说:“福贵不好了,你们家出事了,我看见一帮造反派正抄你们家呢。③ ” 生活化的动作、语言变成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冷嘲热讽,在影片里并不少见,就连二喜与凤霞的婚姻也变成了政治婚姻,他们在毛主席的头像前举行的婚礼,让人忍俊不禁,二喜和村长的一番话也使人感到啼笑皆非。大炼钢时期,炼钢的场面热闹非凡,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地超过英美。这与实际情况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二、改编的电影《活着》是回归还是创新?

电影《活着》是回归还是创新,关于这一问题争议很大。人们似乎对什么是回归后什么是创新,已经有了一个既定的看法。但是电影的形式和方法就那么多,无所谓新旧。电影《活着》是第五代导演拍摄的一部通俗剧,电影中少了造势和渲染,打破了观众对电影的一种定式欣赏。《活着》是老老实实地,实实在在地以一颗普通老百姓的心去展示小人物的心态,这不仅让外国观众欣赏到了东方的人文色彩,而且与他们直接沟通,因为《活着》里普通人物的生活和感情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在欣赏上是不会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和道德观所影响的。同时也改变了外国观众欣赏中国电影的习惯,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中国的故事,真正喜欢上中国的普通人,真正喜欢中国人的感情,而不是纯粹的喜欢中国电影中的那些神秘画面,那些离奇的风土民俗,那些炫耀的色彩。电影《活着》打破了余华那种以旁观者的态度向人们展示出福贵的悲惨命运,影片中导演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添加了许多人情味和幽默感,削减了小说的残忍和冷漠,让人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是能够勇敢坚强的活下去。注释:

① 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② 余华:《活着·日文版自序》,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③ 张艺谋:《活着》,主演葛优(饰福贵)巩俐(饰家珍),1995年

参考文献: ① 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5月

② 李尔葳:《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 ③ 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④ 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第三篇:简析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

简析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

摘要:同样是关于死亡和活着的主题,电影改编和小说作为两种不同的话语结构各有其独特之处,改编在叙事结构和具体操作方式上都不同于小说。张艺谋对《活着》的改编是比较成功的,他在基本保留了原著的主旨的同时,也以电影的展现方式赋予了《活着》更多层的意蕴,虽然在表现深层次的东西上没有达到文本的效果,但也可称为成功的改编。

关键词:《活着》 改编 对比

《活着》是余华写的一部关于死亡的小说,余华的作品往往充盈着阴郁的气氛,暴力和死亡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活着》虽然也是在写死亡,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含而不露的温情和幽默。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根据该小说改编而成,在主题的选择上变动不大,都是通过主人公福贵经历的半生浮沉表现人对生存的坚持。电影与小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话语结构,虽然它们在终极目的上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叙事节奏上有很大的差别。小说通过文本与读者交流,旨在关注实物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而电影就要丰富些,通过光影声色与观众直接接触。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早期的作品,虽然后来因某些原因被禁播,但作为一个电影艺术作品还是受到很多的肯定和褒奖。作为小说的《活着》和作为电影的《活着》,孰好孰坏,我们是无从定论的,因为我们至今还不能为这两种不同的话语找到一个课供衡量比较的标准。在这里我们可以简要分析一下电影改编的得失之处,既是改编难免在某些方面与原著进行对比。

首先,从故事的讲述方式来看。原著中的讲述方式明显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我”作为一个民间歌谣的采集者在乡间遇到“名叫福贵的老人”,通过交谈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题是通过福贵的自述来讲的,表现福贵对生活和命运的理解和近乎达观的超脱,故事在第一人称“我”的主观性表达下显得更加的感人和充满温情。小说以福贵一生为主线讲述了他从父母、妻子、儿女齐全的地主家少爷到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的死去,临老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凄凉悲苦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生活对福贵是残酷的,但是他对活着却是坚持的,这种坚持最后几乎成为一种本能的习惯和意愿。福贵是孤独的也是幸运的。他有过懂事的子女;有过对自己不离不弃,在艰难的日子里死去还仍然希望“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的妻子家珍;就是在福贵本以为“往后的日子就之梦我一个人过了”的时候,他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相依为命,“在晒场上,福贵的泪水和老牛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孤独的人终于有了可以倾诉的朋友”小说虽然笼罩着死亡的阴霾,但是在这些情节的处理上我们仍然感动于贫困夫妻的相濡以沫,感动于如老牛般经历了各种苦难的福贵对生的坚持。我们再来看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活着》由两条线索贯穿:明线即时间,暗线是皮影戏。从时间线来看,电影分为四个部分: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以后,这其中建立了解放战争、大炼钢运动、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就皮影戏来看,从福贵在茶馆赌博时以把玩的态度登台唱皮影戏、家产被输光后借皮影到在外乡卖唱时被国军抓壮丁,从国军逃出来后成为共军战俘再唱皮影戏再到大炼钢时期重拾皮影戏,文革时皮影被烧,最后装皮影的盒子被用来装小鸡。皮影戏陪伴和影响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辈子,我们甚至能从皮影戏的唱词中听出福贵命运的沉浮:电影开头,福贵是一个终日泡在赌场的纨绔子弟,完全不曾意料到将要发生的一切。当日赌输后,他登台一唱“奴和潘郎宵宿久,象牙床上任你游”从这一句唱词我们可以看出福贵浪荡不羁,完全一个无所事事的败家子的形象。家产全部输给龙二后,福贵为求生计低头向龙二借钱,而龙二借机将皮影借他谋生。这对福贵而言是一种嘲讽和侮辱,但是福贵仍然是接受了,找了几个人组团到处唱皮影戏为生。我们来听这个阶段福贵的唱词:“文仲心里好悲伤,可恨老贼姜飞雄”,这无疑也是福贵此时心境的一个体现。在经历国军中如牛马般的壮丁生活后,终于在共军部队里得到了生存的保障,这时候福贵这样唱道:“广成子拾起翻天印,宝印起处疼煞人。急忙我把二将换,速速逃往黄花山”,此时的福贵是感到一种死里逃生的欣慰之感。解放战争结束后福贵回到家乡,因为给解放军唱过戏皮影戏成为了福贵一家人的保命符,大炼钢运动时期被保存下来福贵再度开唱:“赤精子使起阴阳镜,宝镜照得月难唤,吩咐一声莫怠慢”,这表现了福贵当时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直到他儿子有庆被皮影戏幕布般的白布盖着的血肉模糊的尸体被抬到他的面前,皮影戏不再唱了,文革时期果断的烧掉,装皮影的箱子多年后被搬出来做了新生小鸡的房子。福贵的一生就在皮影戏的见证下起起伏伏,最终还是走向了新生迎接着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在余华的小说中历史对于福贵的生活而言,只是一道远远的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的背景而存在的,而在电影中却得到了凸显。电影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表述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之上的,剧中人的命运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甚至福贵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环境直接相关的。而原著是旨在描摹和揭露人的生活和生命的状态,表达在苦难中坚持活着的主题。首先我们来看小说和电影对福贵的儿子有庆之死的处理:小说中有庆死于为校长亲戚献血,因抽血过多而死。这种死的处理是戏剧和滑稽的,悲惨的同时又会扯起读者嘴角一丝干笑,作者的意图在于福贵丧子之痛,这死虽是人为的原因,但似乎却是命运的安排。电影中有庆的死可以说是死于大炼钢运动人们无节制的激情。小小年纪的有庆因睡眠不足在被学校叫去炼钢在院墙休息时睡着了,被同样困乏的区长开车撞到院墙而死。这一死的处理虽然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但却将矛头指向了历史背景,甚至指向了作为革命干部的区长春生。当然春生也是无辜的受害者,甚至在文革时期遭到了厄运。其次,我们再来看福贵的女儿凤霞之死:虽然电影中凤霞的死和小说中一样都是死于生产,但是小说中凤霞的死是死于难产,如同有庆的死一样作者意在将其处理为命运的苦难;而在电影中凤霞是死于产后血崩,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的“反学术权威”运动将医院里面真正有能力的医生关起来让年轻的医学院学生接生,医生王斌虽然也被带到了现场,但是因为被抓后一个星期没有吃饭饥饿的状态下一口气吃了福贵买的七个馒头而被撑的不能动弹,凤霞产后大出血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在慌乱中死去。凤霞的死将矛头指向了文化大革命运动,王斌被七个馒头噎住的镜头极具讽刺意味,凤霞留下的孩子也被取名叫馒头,这不仅是提醒人们记住凤霞的死和馒头的出生,更是提醒人们铭记那段错误的历史。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电影里面的一个小细节:福贵最后一次送有庆去学校炼钢时,有庆趴在福贵背上与福贵的对话:“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小鸡长大就变成鹅”,“鹅长大呢?”,“鹅长大就变成羊”,“养长大就是共产主义了,到了共产主义每个人就都有肉吃了„„”这段对话表现了福贵当时对共产主义极大的热情和憧憬。但是经历有庆因大炼钢运动而死、凤霞因文化大革命而死,他的一双儿女都死于对共产主义急功近利的盲目追赶之中。最后当他的外孙馒头再问了有庆当年同样的问题时,福贵的回答不一样了:小鸡长大还是变成鹅,鹅长大还是变成羊,但是样长大后不再是共产主义了而是变成了飞机。这时的福贵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变故,经历了社会的动荡沉浮,他明白了共产主义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到来的,但是他仍然额米有放弃活着的希望,飞机这一意象的选择象征了福贵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我们可以这一推测,这一情节的加入,恰是体现了导演和编者对历史的反思,与原著相比多了一层内涵的理解。

小说与电影改编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值得我们去注意。小说中福贵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悲剧故事。而电影中福贵的故事却是一个历经困难但是苦尽甘来的喜剧故事。这以取名明显的体现在两种话语结构对故事结局的处理上:小说中福贵的妻子、儿女、甚至唯一的外孙都一个一个的死去,独留他坚持的活着,他对活的坚持不是亡命之徒的苟延残喘。他对死是达观和超脱的,福贵在他的枕头下留了十块钱,全村的人都知道这钱是留给死后埋他的那个人的。福贵经历了命运的种种酷男女,他不惧死也不畏生,小说结尾福贵与老牛的相伴他的经历和他的孤独给我们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在电影的结局中福贵有家珍患难与共的陪伴,有馒头和二喜承欢膝下,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这样的一个结局可以说是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中国人自古以和为贵,大团圆的结局就是和的一种表现。而且电影也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大团圆的结局更能达到使人放松和接受的效果。但是这样一个温馨、皆大欢喜的结局却没有原著那么彻底和深刻,减少了对生与死意味深长的思考,故事也就成为一个普通的故事。电影艺术有很多独特的魅力是小说所不能企及的,因为电影是中集体创作,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构成这个整体的部分,以硬件分有摄影器材、剧本、编剧、导演、演员等等;以软件分的话有编剧导演演员等人对剧本的把握,导演的技术水平,演员的演技等等。这里我们试从视听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电影《活着》中对光影声色的处理和运用。从视觉看,在电影《活着》之中,中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被引入,承担了视觉符号这一角色。皮影戏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绕有韵味的民间艺术形式——光影下,纷繁灵巧的皮影人物频繁动作,配以高亢苍凉的秦腔和铿锵紧凑的鼓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把“皮影戏”运用在电影《活着》中,极大地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和视觉美感。在光色搭配上,色调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整个影片都呈现稳定的色彩基调。张艺谋特别注重的色彩美学的表现,当然在《活着》里也不例外。同时在光线变幻上极具戏剧的表现力,游刃有余又不动声色的穿插了时空的转换。比如说福贵回家的那一段,他在光线变换中就那样走过了漫漫长途,走到了想念的妻子和儿女身边。在景别选择上,战争场面使用的大全景镜头,展示了场景史诗般的气魄,表达了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而使用最多的应是人物脸部的特写,刻画强调人物细腻心理,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在造型构图上,很多地方都做的很好,比如巩俐回娘家时渐渐远去的车和那个孤零零的月亮构成的哀伤而凄美的景象。在美工、道具上,影片跨度时间中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30年,涉及的场景和时代背景纷繁复杂,但是在影片中都处理的很好,无论是40年代的赌场,大跃进时期的炼钢处,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贴满大字报的医院,都做到了妥贴与自然,无造作虚假的痕迹。再来看听觉方面,最大的特色是民俗音乐的运用。无论是咿咿呀呀的二胡,哀伤绵延的笛音,还是磅礴高亢的秦腔唱腔,都达到了渲染气氛和反映环境,刻画人物心理,照应影片主题的作用。使整部影片既具有独特的风情和韵味,又具有其特定的情感基调和艺术触感。在配乐(背景音乐)方面,赵季平那具备典型西北风味的配乐,苍凉浑厚哀婉凄切的音律,使影片饱含感情,顺应情节的发展,也调动观众的情绪。同时在音响和音效方面也做的很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且节奏与音乐相得益彰,动静结合,使影片紧凑而生动。本片在听觉背景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与政治相关的两个片段:四十年代,五十年代,都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它的时代背景,即过渡时利用当时实新的革命歌曲过渡(比如大跃进时期的“社会主义好”),同时,几乎在整个过程中,在背景中都有广播的声音一直在讲述那时的相关政策。这不得不说是导演独具匠心的一个运用,片中广播的声音并不是与镜头画面是同步对应关系,但是它却是向观众解释说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将事件放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中进行,既让观众理解影片的意图,又可以让人们知道更多的背景知识,扩大影片的内涵外延。

第四篇:名著改编电影

外国文学名著电影小汇总

来自: 皆喜(杯具)2009-08-11 08:49:35

古代部分:希腊、罗马、希伯来:

1、根据荷马史诗拍摄的《奥德赛》,场景宏大,并包括了《伊利亚特》的一部分。自然老的《木马屠城记》是《伊利亚特》的完全本。最新版本要数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大片《特洛伊》,《指环王》中的精灵弓箭手饰演其中“天下第一美男子”帕里斯,应该很好看。

2、希腊悲剧在六七十年代曾经批量搬上银幕,《美狄亚》是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主演的,还有风格怪异的《俄底浦斯王》。

3、关于罗马的电影不少。老片《宾虚传》,表现罗马赛车场面,至今仍然是经典之作。而反映罗马后期文化历史的《角斗士》也一定要看,里面的反面人物是根据历史人物康茂德塑造的,电脑特技复原了罗马城原貌。可以参照较早的大片《罗马帝国沦亡史》。另外一部风格独具的电影是《提图斯:圣诗复仇》,霍普金斯主演。至于根据安东尼奥尼小说改编的《斯巴达克思》也还不错。

4、希腊化托勒密王朝及罗马的复杂纠葛:《埃及艳后》,有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影子。

5、终于有人为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拍部电影了:《亚历山大》。

6、勿忘东方,匈奴英雄、西方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7、圣经中的旧约部分有一些可以看到音像制品:大洪水的故事搬上银幕,名字自然是《诺亚方舟》;《出埃及记》有两个版本:史诗巨片《十诫》和卡通片《埃及王子》。以宏大场面震撼人的《所罗门》(上、下),其实“上”是所罗门的故事,(下)是耶利米的故事。

8、著名导演奇斯洛斯基的精心之作:《十诫》,对《旧约》十诫的现代阐释,非常好。

9、圣经中的新约部分焦点集中在耶稣身上。根据希腊存在主义作家卡赞扎基斯同名作品改编的《基督的最后诱惑》,对救世主进行了全新阐释,80年代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仍在天主教国家遭禁,一定要看。而根据福音书改编的耶稣生平《神之子:耶稣传》,是《新约》的入门。不过现在有了两部更值得一看的耶稣传记,一是梅里尔·吉布森导演的大片《受难》,一是2003最新版本的《约翰福音》,都很壮观。中世纪部分: 中世纪最著名的自然是亚瑟王传奇,有电视连续剧,也有电影《阿法隆传奇》。而亚瑟王故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第一骑士兰斯洛德与王后圭尼维尔的故事,电影《风流剑侠》很好看。同样的骑士风俗和文化,可以看比较后现代的《圣战骑士》。还有一部史诗性的《十字军骑士》。不过,最能体现中世纪梦幻与野蛮特色的,当属神话传说大联合的《指环王》。看看但丁想象中的天堂与地狱:《美梦成真》,电脑处理非常细腻而唯美。中世纪最著名的英雄故事:《圣女贞德》,让-吕克·贝松的名作,看之前最好多读点中世纪历史和神学。班德拉斯主演的《十三勇士》:北方蛮族的世界,北欧独特的传说系统,神王奥丁、地下的龙和妖怪,等等,故事未必能自圆其说,但值得一看。中世纪最著名的浪漫爱情:哲学家阿贝拉尔与他的学生爱洛伊丝,《天堂窃情》。英国的民间谣曲,家喻户晓的《侠盗王子罗宾汉》,科斯特纳主演,主题曲《一切为你而做》比电影更有名。还有个老版本是肖恩·康纳利和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宾汉与玛丽安》。意大利后现代作家艾柯以中世纪为背景的名作《玫瑰之名》,80年代末期被拍成电影《蔷薇的记号》。文艺复兴部分: 《十日谈》是西方的经典禁书,拍成电影后也一直是被禁的电影,颇多“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与《十日谈》齐名的,是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也有些少儿不宜。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著名的宗教历史事件是圣巴托罗缪惨案,以此为背景的《玛戈王后》颇为精彩,大仲马写过的人物,由阿佳妮扮演,出神入化。王室的故事,西班牙女王胡安娜的倒霉命运《狂野之爱》;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女王简《九日皇后》;自然还有鼎鼎大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还可以和写他父亲--英王亨利八世生平的电影《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情人》一起参照研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文艺复兴的巅峰人物--莎士比亚,关于他的生平野史有《莎翁情史》,可以从中看到当时剧院的环境和演出的模式。有许多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迪卡普里奥出演的“后现代激情版”颇得原作的青春叛逆神髓。名角汇粹的《仲夏夜之梦》,剧本严格按照原作,但把背景换到了近代,一样好看。描写命运和性格双重悲剧的《麦克白》(《马克白》)有好 几个版本。《哈姆莱特》也有多个版本,比如马克·达蒙主演的后现代版本,但以奥利弗爵士主演的老电影《王子复仇记》最为经典。莎翁的其他名作也有电影版本,比如根据《李尔王》改编的《一千英亩》,根据《奥塞罗》改编的《O》。中央电视台还播放过《第十二夜》等。根据舞台剧改编的《理查三世》、《亨利五世》、《无事生非》等等蔚为大观。文艺复兴中的地理大发现非常激动人心,可以看史诗性电影:《哥伦布》。维加的名剧《羊泉村》,电影叫《羊泉镇》,索菲亚·罗兰主演的老片。《米开朗基罗》虽然是好莱坞老片,但有罗曼·罗兰的同名传记为基础,充满激情。十七世纪部分: 译名《路易十四的情妇》,真实名字应该是《玛绮丝》,里面有莫里哀、拉辛;有路易十四的宫廷和民间场景,还有苏菲·玛索的精彩表演,绝对值得一看。要了解路易十四时代,还可以看《王者之舞》,有关路易十四与芭蕾舞。想领略当时贵族的盛宴情形,可以看《维特》。十八世纪部分: 有一部不容易找的片子:《痛苦的抉择》,写法国大革命的,把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些雨果《九三年》的韵味,也是苏菲·玛索主演的。非常非常好。

《费加罗的婚礼》脍炙人口,其作家的一生精彩绝伦,同名传记:《博马舍》。

菲尔丁的同名作品:《汤姆·琼斯》。

007扮演鲁宾逊,《鲁滨逊漂流记》!央视还放映过根据笛福小说改编的《摩尔·弗兰德斯》。

《格列佛游记》搬上银幕叫《小人国历险记》,被改得失去思想。

18世纪最另类的作家是萨德侯爵,描写他的传记电影叫《鹅毛笔》。至于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花花公子卡萨诺瓦,也有了欧洲电影捧场:《情圣:卡萨诺瓦》。还有著名阉人歌手的故事:《绝代妖姬》。十九世纪部分:

简·奥斯丁在上个世纪90年代非常时髦,所以能看到多部改编自她的小说的电影,比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和《曼斯菲尔德庄园》,最后这部被翻译成《心锁》。除了传统的古装,也有后现代版,比如《一个单身女人(布里奇特)的日记》。

灰姑娘的故事经格林兄弟之手化腐朽为神奇,多次搬上银幕,很经典的是《水晶鞋与玫瑰花》。

《红与黑》有多个电影版本,新版很精致,但要说忠实于原作,还要看钱拉·菲利普主演的老版本。

搬上银幕的《包法利夫人》,简直是对原作的糟蹋,不是因为拍得差,而是原作太好了。

同时能看到四个《悲惨世界》版本,有老的电视剧版,长、但忠于原作。有将背景搬到二战时期的版本。有美国拍摄的、由《辛德勒的名单》男主演出演的新版本。还有由法国拍摄的、由德帕迪约主演的版本。

《巴黎圣母院》对于80年代的中国观众具有轰动的效应。但现在时髦的是看音乐剧版《钟楼怪人》,非常震撼,强力推荐。

《双城记》的电视剧版最好。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有新旧两个版本,老版译名是《孤星血泪》,新拍的后现代版本叫《玫瑰有刺》,德尼罗和帕尔特洛等主演。相比之下,还是老版好看。狄更斯的许多作品都为英国人所喜爱,现在还能看到《新大卫·科波菲尔》、《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又译为《少爷还乡》)和《圣诞钟声》。

《阿黛尔》表现雨果女儿阿黛尔著名的单恋。同样由阿佳尼主演的《罗丹的情人》也好看

《简·爱》,当然要看,不过好版本不容易找。可能还是司各特爵士主演的最好。

《呼啸山庄》有多个版本,还是推荐由奥利弗爵士主演的老版。叫《魂归离恨天》的版本不怎么样。倒是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新咆哮山庄》还行。

大导演波兰斯基的《苔丝》,是非常成功的“名著电影”,要看。而哈代的《无名的裘德》也在90年拍成了电影,女主角是温斯莱特。

《战争与和平》版本众多,有好莱坞的老电影版,数前苏联拍的最下功夫,现在有全套6盘面世。

由苏菲·玛索主演的《爱比恋更冷》十分好看,它其实就是《安娜·卡列尼娜》。

大仲马最近又火了,新拍的《达达尼昂》动作感强烈,班德拉斯主演的《基度山伯爵》也还可以,《王后的项链》也被改编成了《项链事件》,其译名是《复兴与革命》。

老《茶花女》美仑美泱,而《红磨坊》中也有原作的部分影子。51 以改编大胆而出名的,是黛咪·摩尔主演的《红色禁恋》,即《红字》。

刘易斯主演了库柏的名作:《最后一个莫希干人》(《最后的摩根战士》)。

王尔德的名剧《理想丈夫》。如果想看他的传记片,新拍有电影《奥斯卡·王尔德的审判》

19世纪末同性恋很时髦,表现兰波与魏尔伦的同志之爱的电影《月之全蚀》,因为迪卡普里奥的出色表演而值得一看。

两个激情的作家富于激情的爱情,《恋恋红尘》,乔治·桑与缪塞的故事。

《巴尔扎克激情的一生》是成功的传记片,又是德帕迪约主演,应该看。

天才的科幻小说家威尔斯,开创了数个著名母题:隐身人、火星人入侵地球,最新改编的是他的名作《时间机器》。史蒂文森的科幻作品也很有名,可以看看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致命化身》(即《化身博士》)。

《古墓丽影》其实是用来诠释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四句诗。

丽芙·泰勒主演的《迟来的情书》,原名是《叶甫盖尼·奥涅金》。

二十世纪部分: 60 亨利·詹姆斯是那种特别细腻的作家,最受保守人士的青睐,是贵族品位的典范,他的名作基本都有电影版,如:《驿动的心》(即《鸽翼》)、《金碗》、《贵妇肖像》、《欧洲人》、《华盛顿广场》(译名是《华府艳闻》)、《黛丝·密勒》。

以19与20世纪之交为背景,很有一批精致的作品,电影如《心外幽情》(《纯真年代》)、《走出非洲》、《屋顶上的轻骑兵》、《告别有情天》等。

福斯特的作品一向受人青睐,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印度之行》。

改编自《飘》的《乱世佳人》,不可不看。64 电影《齐瓦格医生》(即《日瓦格医生》)如诗如画,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在里面也并不媚俗,但就是无法和原著相比,帕斯捷尔纳克在表现个人与时代、知识分子与革命方面非常有深度。

君特·格拉斯获奖是近几年的事,但他的《铁皮鼓》早已改成电影了。

前苏联以二战为背景的“卫国战争文学”有许多史诗性巨作,但更受中国喜爱的却是意识流式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想要了解战争的惨烈,不妨看看《大敌当前》(也叫《兵临城下》)。感人的可以看前苏联拍的《一个人的遭遇》。

反战主题和人道主义是西方20世纪文学的主流之一,《西线无战事》是此方面的经典,有空还可以看看《兄弟连》或者《雷霆救兵》(《拯救大兵瑞恩》)。

昆德拉在中国盛名不衰,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电影版是《布拉格之恋》。

大诗人艾略特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的故事,《汤姆与薇芙》。

根据女作家伍尔夫和她的作品改编的《时时刻刻》曾经名噪一时。

20世纪最具轰动效应的美国作家是海明威,褒曼主演的《战地春梦》改编自《丧钟为谁而鸣》,还算不错,其他的作品搬上银幕都不成功,比如两个版本的《老人与海》。但前几年拍的、反映他在一战中的经历的《海明威青年时代的爱情》还挺好,加入了一些《永别了,武器》的成分。

美国戏剧家田纳西的名剧《欲望号街车》非常出色,费雯丽的表演出类拔萃,中文名字叫《欲海奇女子》。

另一位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霍夫曼主演,很好。

反映越战的《现代启示录》受到康拉德《黑暗的心灵》的影响。

《卡夫卡》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既有作家生平,又融会了其主要作品。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拍成电影的少,《巧克力情人》不错。77 著名的《第22条军规》有同名电影。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写了一部戏拟式的作品:《洛丽塔》,拍成电影叫《一树梨花压海棠》

英国作家戈尔丁的诺贝尔获奖作品、同名电影《苍蝇王》。

法国女作家杜拉的《情人》,是电影改编的成功之作,应该看。

有越南情结的电影还有《天与地》和《印度支那》。

《阿甘正传》的电影是励志型的,感动了很多人,但远不如原著好看,那本是黑色幽默小说,笑破肚皮。

英国作家福尔斯的两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收藏家》。

根据杰出的自白派女诗人普拉斯生平改编的电影《希尔维亚》,刚刚新鲜出炉。

85、好莱坞 2004 年史诗巨片之《特洛伊》,看布拉德·彼特演绎希腊英雄阿喀琉斯

86、好莱坞 2004 年史诗巨片之《亚历山大大帝》,掀开野心勃勃的马其顿君王脆弱的内心,还有广袤的阿拉伯沙漠和危险的印度丛林。

87、好莱坞 2004 年史诗巨片之《亚瑟王》,凯拉·奈特莉的表演是一大看点。

88、好莱坞 2004 年史诗巨片之《天国王朝》,再现十字军东征盛况。

东方部分:、新拍的《一千零一夜》,很有后殖民色彩。卡通版《阿拉丁》值得关注。、新拍的《春香传》,画面唯美,启用新秀,引来了青年一代对传统经典文学的新兴趣。、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圣经女神》,以色列早期多神信仰,“阿瑟拉”曾被称为“耶和华”的新娘。、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叛逆的法老》,埃及是诸神庇佑的神圣之地,而阿肯顿法老却背叛了神祗„„、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一位真正的征服者。、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木乃伊之谜》,带你走进金字塔内部。7、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永恒不朽》,拜占廷帝国的兴盛,是人类的荣耀;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一个文明的结束。、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筑梦帝国》,拜占廷帝国建筑艺术荟萃。、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上天赐予埃及的礼物。、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埃及艳后》,历史上最有名的女人之一,引无数罗马英雄竞折腰。、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帝国末日》,天主立国的拜占廷极盛而衰的过程。、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之《彼得大帝》,俄罗斯走向现代世界的灯塔。、《阿拉伯的劳伦斯》,现代世界的堂·吉诃德、《蝴蝶夫人》,普契尼的歌剧版引誉世界,电影版同样出众。东西文化的心灵碰撞。、《安娜与国王》,周润发 VS 朱迪·福斯特,演技大比拼,一曲暹罗古典文化的挽歌。、《夏天的滋味》,越南硕果仅存的大导演陈英雄力作,向世界展现越南文化的窗口,绝对比《三轮车夫》要好。、《太阳的季节》,日本大作家石原慎太郎名著。

第五篇: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

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

电影《暖》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电影和小说有很大的变动。虽然内容跟框架上基本一致,但意义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两部不同的作品。

暖是小说和电影的女主人公,暖这个名字虽然给人很阳光的感觉,但实际上她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不知道作者为她取这样的一个名字是不是为了突出她悲剧式的人生。她本是个天真的乡下姑娘,但她的经历却让人为她捏一把辛酸泪。

电影中暖在省城来的表演活动中结识了小武生,她对小武生的痴迷就像井河对她一样。她爱上了小武生,就算是这样,井河还是一如既往的爱她。活动结束之后,小武生就要离开了,离开之前他送了一面小镜子给她,自此,暖就一直在等他,而井河也一直在等她。而同村的哑巴也一直默默地喜欢她,会追着她,给她送鸭蛋,还为了她跟井河决斗。文章中的暖是对蔡队长动心的,但结果却是差不多的,暖喜欢他,也愿意等她。电影中她只是摔断了腿,而小说中她是瞎了一只眼睛,腿也有点瘸了。如果没有那次意外的话,她的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了吧,可能会嫁给井河,再不济也可能会嫁给村里的好人家,而不至于嫁给那样不堪的哑巴。

电影中她生了一个很健康的可爱的女儿,可以陪暖说话,而小说中的暖却是一气生下三个儿子,而且是跟哑巴一样不会说话的孩子,她只能跟那条白狗说自己的苦闷。

电影中的结局是哑巴要井河带自己的老婆孩子离开,去城里过好

日子,而暖却不愿意离开;小说中的结局是暖希望井河可以和自己生一个健康的可以陪自己说话的孩子。

电影和小说有几个相同的地方。第一,无论是电影中的哑巴还是小说中的哑巴都对暖有极强的占有欲,小说中暖这样说“你也看到他啦,就那样,要亲能把你亲死,要揍能把你揍死„„我随便和哪个男人说句话,就招他怀疑,也恨不得用绳拴起我来。”而电影中哑巴也时刻监视着暖,让她感觉很害怕。第二,井河最终还是放弃了暖,并没有如约回来跟暖在一起,而井河对暖心存愧疚,因为是他带着暖去打秋千的,双重愧疚使他刚开始回到村里见到暖就有种不敢直视她的感觉。

当然最明显的不同是小说发生在山东高密,电影选择在江西婺源。正如两个地方的特点,小说现实残酷,电影细腻感伤。这是给人的总体感受。在我们心里北方的线条是粗犷的,画面是明亮的,所以面对这样的画面,对于某些残酷的甚至是粗俗的现实还是比较好接受的。而江南的青墙白瓦,氤氲水汽,以及唐诗宋词里那种唯美的意境更适合表现细腻温婉的爱情。例如在小说里暖在河边擦洗身体时,井和想起乡下孩子们唱的:“没结婚的是金奶子,结了婚的是银奶子,生了孩子是狗奶子。”如果出现在电影中则会大煞风景。剧作把暖的三个哑巴儿子变成了一个健康漂亮的小女孩,让暖的生活温暖了许多,于是小说中那个残忍的结局变得更加触动人的心灵。

江南的恬静,民风的淳朴和善良,也许更能表现生活的无奈......残忍的现实经过时间的涤荡也变得温顺起来。影片中不乏宿命色彩,暖等来了她的生活虽然不是她想要的不禁让人叹惋。

电影中的环境要比小说中的柔和很多,有江南的缠绵细雨和江南特有的房屋,让人有种哀婉的感觉,很快能融入进去。

其实我想暖对井河还是有恨意的吧。电影中井河送来一双皮鞋,是暖梦寐以求的,而暖看了之后就直接扔到河里去了,这是暖曾经几度要求父亲给予,而不能达成的心愿,当暖在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右腿时,却收到了这双皮鞋,或许初识给读者的是一种对过往的祭奠,对初恋的怀念。然而,隐藏下的却是莫大的人生讽刺,我们又怎能相信失去健康的双腿,换来的却是渴望已久的皮鞋,失去了曾经得海誓山盟,换来的却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失去了梦乡的追逐,换来的只是一个蹒跚的背影。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影中井河和暖的再次相遇,暖对井河都是冷冰冰的,她的眼神让井河都不敢直视。小说中她说“‘狗呀,狗,你要是懂我的心,就去桥头上给我领来他,他要是能来就是我们的缘分未断’,它把你给我领来啦。”“你一走就是十年,寻思着这辈子见不着你了。你还没结婚?还没结婚„„”其实她还是对井河仍有感情的;电影中她把自动伞还给井河时说“你不回来就永远不能忘记。”暖说出了井河多年想说而不敢说的,而对暖来说,那一切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生活不会再翻起丝毫涟漪。如果你看到暖还会缕缕发髻,整整衣装,那些都只是对往事的尊重因为人生没如果,生命不堪回首。

或许,井河这次回来看暖只是希望求得暖的原谅,他对暖有太多的愧疚了。

电影里的哑巴让我感到很感动,他与小说中的哑巴是有不同的,他比小说中的哑巴更让人心痛,虽然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丑陋,但他有一颗爱着暖的炽热的心。这个从一开始就不曾引起观众警觉的角色却深深地震撼了我。当暖恋着小武生时,他拼命的追赶暖,他表面上的恶意都只是为了给暖送去新鲜的鸭蛋;当暖恋着井河,他每天痴痴的等待邮差,只是为了暖脸上那一个为了别人的微笑;当他把一切的一切都给了暖时,却不曾自私地想完全的占有她,无论自己有多么的心痛,他都毅然要将暖和女儿还给井河。看到这里,即便是铁打的人儿也会泪潸潸了。或许而今世界太少这样的真情了吧。哑巴虽丑,可他的内心却清澈的像一汪泉水;哑巴虽哑,却用真诚的情感表达出了人生的全部美好;哑巴虽笨;却用勤劳的双手给暖了一个幸福的家。上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哑巴在他不能言语的缺憾人生里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并如视珍宝。他的勇敢、真诚唤起了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动。

电影中一个满怀伤感的追朔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男人,一个是表面光鲜,一切都值得羡慕的,却丢失了最珍贵的感情;一个是残缺的,却保全了最美的人生。所以哑巴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莫言说过:“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影的基础。文学创作是儿子,改编的影视是孙子。”所以这部作品被改编之后,有了新的内涵,电影版的像是被赋予了新鲜的血液。总之呢,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改编电影。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暖都是一个可怜的人,她只是想寻求一个

温暖的依靠,这也很难吗?只能感叹一声:造化弄人。人的命运真的是很难预测到的,面对将来,谁都是无能为力的。如花美眷,又怎敌得过似水流年?所以我还是自私地希望像电影里的那样,至少会比较好过一些吧。

下载《活着》原著与电影改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活着》原著与电影改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析电影《活着》与小说《活着》

    《活着》有感 余华的《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地主家庭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叫福贵和家珍的夫妻。讲述的是纨绔子弟福贵由开始的吃喝玩乐,嗜赌......

    《活着》――小说与电影的比较

    《活着》――小说与电影的比较 摘录:余华是 20 世纪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张艺谋则是先锋小说家的“杀手”。他们两人各自用不同的手段演绎了《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由个人创......

    基于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对2005版《傲慢与偏见》电影对原著改编的研究

    黄雅婷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最具影响力的西方美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发展推进了艺术形式的多样......

    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大全

    根据英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 鲁宾逊漂流记——(美国作家GEORGE MILLER根据英国作家笛福的同名小说改编) 汤姆.琼斯——(英国导演Tony Richardson根据英国作家菲尔丁的同名小......

    世界名著改编的电影[★]

    好看的日本美国动画电影,教育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 冰河世纪 玩具总动员 关注PPTV电影电视、优酷电视剧 一、导演作品集:伍迪艾伦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詹姆斯卡梅隆 吕克贝松 张艺......

    世界名著改编的电影

    世界名著改编的电影 上部 01 复活 41 欲望号街车 21 静静的顿河 02 雾都孤儿 42 海蒂 22 母亲 03 巴黎圣母院 43 大饭店 23 我的童年 04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44 战地钟声 24......

    电影《活着》观后感

    “咱们家现在也是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了牛啦。”“牛以后呢”?“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啦,就天天吃饺子,天天吃肉啦。”这是影片《活着......

    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一)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一种很消极的人生观,甚至我会鄙视这种没有志气的人。而很多人也跟我一样都比较崇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