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

时间:2019-05-13 21:3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

第一篇: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

不同的题目 不同的解法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练习题:一张长方形红纸,长100厘米,宽60厘米,要把它做成底是20厘米,高是1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红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我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很快就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要求最多可以做多少面,就是想这张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剪多少个直角三角形,先分别求出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00×60=6000(平方厘米)20×15÷2=150(平方厘米),再想6000平方厘米里有几个150平方厘米,6000÷150=40(面),这样就求出了最多可以做40面。

我正为自己的解法沾沾自喜呢,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一张长方形纸,长21厘米,宽17厘米,做成两条直角边长都是4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旗,最多能做多少面?我很快地读完了题目,发现这一题和上一题差不多呀!我马上用刚才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21×17=357(平方厘米)4×4÷2=8(平方厘米)357÷8=44(面)……5(平方厘米)。怎么会除不尽呢?我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老师,老师说:“如果沿着长剪,能剪多少段4厘米呢?沿着宽剪呢?” 如果沿着长剪,能剪5段4厘米,还余1厘米,沿着宽剪,能剪4段4厘米,也还余1厘米,余下的部分不能再剪一个三角形了呀!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第一题的方法根本不适用第二题。我重新画了一下示意图:

这一道题的解法是这样的:先算沿着长剪,21÷4=5(段)……1(厘米),能剪5段,再算沿着宽剪,17÷4=4(段)……1(厘米),能剪4段,5×4=20(个),一共能剪20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能剪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0×2=40(面),这样最多能做40面小旗了。老师听了我的回答,高兴地表扬了我。

通过解答这两道题,我明白了: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题目也不能用固定的一种解法,每道题都有不同的解法,不能墨守成规,解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在学会一种方法后触类旁通地去解答不同的题目,这样你会发现数学海洋中的更多乐趣!

形式一变 思路通

“注意了!注意了!动物王国数学竞赛马上就开始了!请各位参赛选手做好准备。”大巴兔扯着嗓子喊着。小动物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随着比赛信号一声令下,小动物们个个投身于紧张的考试之中,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题,本次比赛的杀关题是一道简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11.8×43-860×0.09,小动物看了题目,个个冥思苦想,小皱起了眉头,小狗抓耳挠腮,小猴灵灵看看题目,联想到前面学过的知识,符合乘法分配律展开后的“两边乘,中间加或减”这一形式,但是两边的乘法当中没有相同的因数,也就不可以将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860 与43有关系,是43的20倍,”能否将它转变成两边有相同的因数的形式呢?小猴就这样想着、在草稿本上画着、算着……,渐渐的,题目在小猴的转换中有了眉目: 11.8×43-860×0.09

=11.8×43-(43×20)×0.09 =11.8×43-43×(20×0.09)=11.8×43-43×1.8 =(11.8-1.8)×43 =10×43 =430

就在小猴把这道题目写完后,比赛结束的铃声也敲响了。小猴灵灵高兴地与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思路,小动物们在灵灵的讲解下个个拨开了云雾,犹如见到了晴天。慨叹道“这真是形式一变,思路通呀!”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做上面类似的题目吗?那就请尝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6× 31.4+43.9× 6.4这道题目吧!

小数的遭遇

我的名字叫小数,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基本不认识我,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开始渐渐的认识我了。学生们和我相处还可以,因为我和学生们才刚刚接触,学生们对我还不够了解,不是有一句话吗?无知者无畏。可到了四、五年级,我的境况就举步为艰罗。这不,四年级计算小数加减时,写竖式老师要求数位对齐,五年级计算乘法时,写竖式我数位对齐了,老师说我站得不对,要我末位对齐。不但把我搞晕了,还害得学生们对我是满腹牢骚,你也变得太快了吧?给我们学生计算增加了难度不说,还当我知道加减法和乘法是怎样站位时,又来了个除法,这回可不是什么对齐了,老师要我移动我小数点的位置,如果除数是小数,计算前要把小数扩大成整数,而被除数也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点也移动相同的位数。商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孩子们可麻烦了,有的记住了,有的没记住的计算就错了,可害苦孩子们了。

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可在生活中更是给人们添乱。这不,有一天,小数偷偷溜出校园,它想知道在大人们的眼里,我小数是怎样的待遇呢。它悄悄的来到大街上,见到王阿姨在市场上买了一把韭菜0.74千克,每千克0.6元。王阿姨应付0.444元,可只给了四角四分,这回让王阿姨占了点便宜,少付了0.004元,为啥呢?我正在纳闷,王阿姨说话了:“不怪我没道德,不付0.004元钱,因为没有这种货币,只好四舍五入了。”小数又走到蛋糕店,听见一位顾客在问老板:“用7.5克奶油做一个蛋糕,50克奶油最多可以加工多少个这样的蛋糕?”见老板一算帐说:“可以做6个”。小数想:“不对呀,应该是6.6……个,按照四舍五入法应该可以做7个蛋糕才对呀?可怎么老板只能做6个呢?”老板继续说道:“尾数0.6……个不够一个,所以也就不好做了,要不顾客会告我偷工减料了。”“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只能去掉整数后面的尾数来计算蛋糕的个数。”小数遇到这样的情境,心想:真是拿我好说话,一会儿要什么四舍五入法,一会儿又什么去尾法。可倒霉的事还在后面呢。小数还没离开蛋糕店,又看见幼儿园阿姨来买50个奶油蛋糕,要营业员每8个装一盒。小数自己算了一下:“要6.25个盒子。按照四舍五入法、去尾法我想怎么也是个6个盒子呀,”可营业员说要用7个盒子,因为还有2个怎么也得用盒子装啊,这时的小数都得采用进一法,所以是7个盒子。“人家说得也有道理呀。可想起自己今天的遭遇,心里感到实在是无能为力。” 晚上小数回到家里,气愤地对整数说:“不管怎么的,在科学家眼里我小数还是个大红人儿呢?”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谜底还是自己去找找吧。差点上了“想当然”的当

今天,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做“滚球”实验,让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小球滚得远的秘密。实验方法是:用垫纸板在地面上分别搭出30°、45°和60°的斜坡。把一个小球放在斜坡的最高处让它自然地往下滚,看小球在哪个斜坡上滚得最远。吃过晚饭,我开始做实验。我先做好30°的斜坡,然后把小球放在斜坡上的最高处。我一松手,小球顺着斜坡滚落下来。小球停止滚动后,我用尺一量,小球在平面上滚动了大约6米远。我又做好60°的斜坡进行实验,结果小球滚动了7米多远。

我得意忘形地对在一旁观看我做实验的妈妈说:“斜坡的角度越大,小球滚动得越远。这我和做实验前想的一样。小球滚动得远的秘密也不过如此。” 妈妈平静地对我说:“不要轻意下结论,把45°斜坡的滚球实验做完再说。” 妈妈的态度让我感到扫兴。我坚信:小球在45°斜坡上滚动的实验做与不做,都改变不了我的结论。

既然妈妈要我做,那我就做着玩吧。我不太情意地做好45°的斜坡,漫不经心地将小球放在斜坡的最高处……小球慢慢地停了下来。我用尺一量,结果吓了我一大跳,我小球竟然滚动了8米多远。真是不可思议,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我赶紧又在45°斜坡上做了两次滚球实验,结果基本相同。实验证明:小球在45°斜坡上滚动得最远。

通过实验,我不仅发现了小球滚得远的秘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真理来这得半点虚伪,一定要通过认真严谨的实践来检验。

趣题巧解

学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姜老师讲到了苏步青教授小时候做过的一道题。题目是这样的: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次他出国访问,在电车上碰到了一位外国数学家,这位外国数学家出了一道题目让苏步青做: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老师提示我们说:如果你们想分段算出狗跑的路程,再求出所分路段的和,将很难算出结果,因此要从整体考虑。要求狗跑的路程,狗跑的速度已知,需要求出狗跑的时间,而狗跑的时间就是甲、乙两人的相遇时间。这样用狗跑的速度乘以它所跑的时间就可以算出狗跑的路程。根据老师提示我们解答如下:

先求甲、乙两人多少小时相遇(即为狗跑的时间)? 100÷(6+4)=10(小时)再求狗跑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 10×10=100(千米)

然而我却想出了另一种思路: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知道狗一共跑了100千米。狗一小时跑10千米正好等于甲、乙两人同时跑一小时的路程和。甲、乙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相遇,这段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应该就等于甲、乙两人的路程和。由于两地距离是100千米,因此甲、乙两人加起来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所以狗也就跑了100千米。

如果按照我的解题思路,将原来题目中“狗每小时行10千米”改为“狗每小时行20千米”。那么根据我上面的分析,甲、乙两人加起来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而狗的速度是两人速度和的2倍,在相同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就是两人路程和的2倍,即100×2=200(千米)。假设将原题中“狗每小时行10千米”改为“狗每小时行7千米”,那么狗的速度是两人速度和的7/10,在相同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就是两人路程和的7/10,即100×7/10=70(千米)。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平时敢于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够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就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单价问题 【问题】

买3个书包和2个文具盒要69.3元,买2个书包和3个文具盒要53.95元。书包和文具盒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解法一】

由题可知:5个书包和5个文具盒一共要69.3+53.95=123.25(元),所以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一共要123.25÷5=24.65(元),2 个书包和2个文具盒一共要24.65×3=49.3(元),而买3个书包和2个文具盒要69.3元,得出书包的单价为69.3-49.3=20(元),文具盒的单价为24365-20=4.65(元)【解法二】

由题可知:1 个书包的价格比1 个文具盒贵69.3-53.95=15.35(元),那么买3个书包比买3个文具盒多15.35×3=46.05(元),而买3个书包和2个文具盒要69.3元,则买5个文具盒要 69.3-46.05=23.25(元),文具盒的单价为23.25÷5=4.65(元),书包的单价为4.65+15.35=20(元)【解法三】

由题可知:买6个书包和4个文具盒要69.3×2=138.6(元),买6个书包和9个文具盒要53.95×3=161.85(元),所以买5个文具盒要161.85-138.6=23.25(元),文具盒的单价为23.25÷5=4.65(元),书包单价为(69.3-4.65×2)÷3=20(元)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问题:在一家体育商品专卖店中,规定羽毛球论盒卖,要么5个一盒,要么8个一盒,不能拆开盒零卖。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买到哪些数量的羽毛球?哪些数量的买不到?

解题思路:凡是能够买到的羽毛球的数量,一定能用若干个5与若干个8的和来表示。如果能找到符合条件的5个连续自然数,那么从这些数向后所有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如果我们假设有5个连续的自然数分别为:a、b、c、d、e,那它们后面的每一个数都可以用(a+5)、(b+5)……得到,也就是说,从a向后的所有数量都可以由若干个5与若干个8的和来表示。

经过实验证明,不难找到符合条件的5个连续自然:28=(5×4+8×1),29=(5×1+8×3),30=(5×6),31=(5×3+8×2),32=(8×4)。因此,从28向后的所有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

在1-27这27个数中:5=5×1,8=8×1,13=5×1+8×1,15=5×3,16=8×2,18=5×2+8×1,20=5×4,23=5×3+8×1,24=8×3,25=5×5,26=8×2+5×2。所以这些数量的羽毛球也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

由此看来,在不允许拆开盒零卖的情况之下,1、2、3、4、6、7、9、11、12、14、17、19、27这几个数量的羽毛球在这家专卖店买不到,其余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买到。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问题:在一家体育商品专卖店中,规定羽毛球论盒卖,要么5个一盒,要么8个一盒,不能拆开盒零卖。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买到哪些数量的羽毛球?哪些数量的买不到?

解题思路:凡是能够买到的羽毛球的数量,一定能用若干个5与若干个8的和来表示。如果能找到符合条件的5个连续自然数,那么从这些数向后所有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如果我们假设有5个连续的自然数分别为:a、b、c、d、e,那它们后面的每一个数都可以用(a+5)、(b+5)……得到,也就是说,从a向后的所有数量都可以由若干个5与若干个8的和来表示。

经过实验证明,不难找到符合条件的5个连续自然:28=(5×4+8×1),29=(5×1+8×3),30=(5×6),31=(5×3+8×2),32=(8×4)。因此,从28向后的所有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

在1-27这27个数中:5=5×1,8=8×1,13=5×1+8×1,15=5×3,16=8×2,18=5×2+8×1,20=5×4,23=5×3+8×1,24=8×3,25=5×5,26=8×2+5×2。所以这些数量的羽毛球也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

由此看来,在不允许拆开盒零卖的情况之下,1、2、3、4、6、7、9、11、12、14、17、19、27这几个数量的羽毛球在这家专卖店买不到,其余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买到。

第二篇:小学生数学论文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江苏恒基路桥有限公司 耿云萍

一、基本情况

本人姓名耿云萍,性别女,1994年毕业于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施工与管理专门化专业,大专学历,后又学习于扬州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11月获得工程师资格。

本人1994年到武进交通建设工程总公司(现江苏恒基路桥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交通工程管理工作。工作简历如下: 1994.8-1996.3 武进交建总公司构件厂技术员

1996.4-1997.5 常漕线二期改扩建工程(四标)技术员 1997.6-2000.3 武进交建总公司构件厂技术负责人 2000.4-2001.2 常州大外环南环线西段工程项目部试验员 2001.3-2003.1 常州大外环南环线东段工程项目部计量工程师 2003.2-2004.5 湖滨大道工程项目部计量工程师

2004.6-2005.6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面HN-LM7标项目部试验内业负责人 2005.7-2006.9 宁淮高速公路路面工程NH-NJ23标项目部检测工程师 2006.10-2008.5 S232省道武进段1标项目部道路工程师 2008.6-2010.2 红梅南路工程项目部桥梁工程师 2010.3-至今 南环线NH4标项目部检测工程师

二、开展工作情况

本人1994年到武进交通建设工程总公司(现江苏恒基路桥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交通工程管理工作。先后经历过常漕线二期改扩建工程,常州大外环南环线西段、东段工程,湖滨大道工程,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宁淮高速公路路面工程NH-NJ23标,S232省道武进段1标工程,红梅南路工程,南环线NH4标等大型工程,涉及到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路基、桥涵、路面、交通设施等各个环节,在工程管理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江苏省交通厅对本行业的要求,1995年12月参加了省厅举行的省交通行业试验岗位培训,取得了行业资格证书。2006~2007年间考取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材料、公路及桥梁专业的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2010

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1、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本人参与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常州段HN-LM7标工程,负责项目经理部的试验内业工作。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常州段HN-LM7标路线全长19.659KM,路面宽42M,双向八车道,沥青砼路面774.31km(133.558Km/平均6.14cm厚),合同价18046万元。该项目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在全国也是首例,技术复杂,变更繁多,工程量大。因当时路基交付时只是主线,还有许多附属工程(如收费口、交通设施等)都还没有实施,在试验检测方面,就不仅是路面,还有路基,这就涉及了试验检测的许多方面,有土工、无机结合料、钢筋、砂石材料、混凝土、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等,而且都是交叉施工,本人克服当时试验室人员不足的困难,及时编制试验计划、检验计划,做好各项标准试验,在平时的工作中检查、督促、指导施工队试验工作,协调好监理、业主关系,确保本项目试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2、2005年7月,本人参与宁淮高速公路路面工程NH-NJ23标,担任项目部的检测工程师。本工程桩号为K37+627.262~K57+000,全长19.37KM,六车道宽35M,主要工程量为:水稳碎石497.543 km2,4cmSMA-13S上面层639.362 km2,6cmSup-19中面层624.121 km,8cmSup-25下面层472.339km。本工程合同工期为16个月,工期较紧张。在试验检测岗位上,从原材料进场到现场摊铺,本人都严格关把。特别是沥青面层,本人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控制:①把好原材量质量关。材料须合格后才能进场,按频率进行取样试验,不合格的材料决不能进场。②把好配合比关。严格按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试验路试铺三个阶段进行设计,各阶段严格按规范及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要求进行。③把好现场质量关。跟踪现场,及时检测,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在试验室内部管理上注意加强对“四个对应”和“四个符合”的检查监督。“四个对应”即试验台账、仪器使用记录、试验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对应;“四个符合”即试验配备符合施工检测需要,试验工作环境符合规范要求,试验操作符合相关操作规程要求,试验数据符合现场实际和规范、图纸要求。本人被评为先进个人。3、2006年10月,本人参与S232省道武进段1标工程,担任项目部的道路工程师。232省道是常州连接无锡、江阴、宜兴的重要通道,也是常州市大外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32省道武进一标是232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的一段,起于常州市武进

222

3区与宜兴市交界处渎边公路,沿潘分公路至342省道,向北于潘家镇西与342省道相交,下穿锡宜高速、新长铁路,至锡溧漕河与武进二标相接,起讫桩号为K1+000-K10+128.62,全长9.129km。本标段设计采用双向六车道公路I级标准。全线主要工程数量为:中桥3座长150.74米,涵洞48道,其中盖板涵11道,管涵37道。路基填方553269m3,土方开挖232232 m3,超载预压17404 m3。20cm10%石灰土底基层:347718m2,36cm水泥稳定碎石:311427 m2。总投资约为70028148元。在施工前,本人仔细研究设计图纸、多次踏勘现场。针对项目特点、难点,认真编写道路工程各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在施工中又以事先编制的施工方案为指导,并及时加以调整,为此我们采用了各种方法,虽然不是什么新技术、新工艺,但在细节方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在利用老路改造段(K1+000~K3+350),破除混凝土路面后再实施调平,对调平层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通过检测老路基层的强度和标高,对该路段进行重新设计。设计的原则是在老的基层顶面直接用水稳碎石混合料作为调平层,理想设计的调平层位于原设计标准断面的底基层(20cm)范围内,其上确保48cm设计路面结构厚度。横向拼接路基均采取水稳料进行调平施工。(2)路基施工队按照变更后的设计高程控制土方施工,即在新筑的路基上按底基层(10%灰土)顶面高程控制土方施工。如已完成的路基顶面标高超出了上述的控制高程,铲平;偏差不大于5cm,可对设计的纵坡或横坡进行微调,以满足48cm结构厚度。如土方调补层厚不足5cm,采用水稳料一并与老路基层调平。(3)调平层施工采取大段落分幅拉线控制施工标高。采用平地机(或)摊铺机进行摊铺,其压实度不小于96%。(4)调平层施工前,对路基标高(10%灰土底基层顶面高程)进行了检测,作好施工放样准备,在完成整幅路基后组织施工。经过以上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路基稳定性、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并受到了业主的好评。4、2008年6月,本人参与红梅南路工程,担任项目部的桥梁工程师。红梅南路(桃园路至中吴大道)全长为1891.15米,本次实施桃园路至清凉东路为664.74米。在K0+072.52处有一座老运河桥,桥梁位于红梅南路上,跨老京杭大运河,桥宽31米,道路中心线与跨径中心线正交。桥梁为五跨实腹式板拱桥,桥梁跨径为16+18+16+13+13米,桥梁总长102.4米。本工程还需实施多种管道工程(雨水、供电、污水等)。本项目重点是老运河桥的施工,难点是跨河孔的支架搭设。本桥第1、2、3#孔跨越老运河,1#和3#孔跨径为16m,2#孔跨径为18m。我们采取了以下施工方案:跨河孔支架采用木桩排架上架设贝雷片纵梁,然后在贝雷片上搭设钢管形成支架。在1#墩和2#墩拱座两边利用施工拱座的木桩排架,贝雷片两头分别搁臵在木排架上面,为减少贝雷片的绕度,在2#孔(18m跨径)中间设臵一个临时支墩,临时支墩采用116根木桩打设成两排,木桩上架盖梁木构成。贝雷片横桥向间距采用0.9m,以槽钢连接牢固。任何一个木桩支墩的木桩纵横向以8m的桩木连接牢固,并且与施工好的灌注桩连接好,保证木桩支墩的稳定性,使木桩形成整体性较好的承载支墩。在1~3#孔下面满布贝雷片并连接稳定后,在贝雷片上全孔按拱的标高搭设钢管支架,钢管支架顺桥向采用0.6m间距,横桥向采用0.9m间距布臵。钢管之间均以扣件扣紧连接,钢管水平方向上横杆按1.0m一层布臵。在支架钢管顶部以扣件把按设计弧度加工好的钢管固定在设计标高位臵,底部以支架底托支撑在贝雷梁上面。为增加横向与纵向的整体稳定性,纵桥向每4m设臵一道剪刀撑,横向在两侧间距3m设臵一道剪刀撑。经过以上措施,支架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都得到了保证,为模板和混凝土的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自2007年6月以来,本人还兼公司中心试验室的质量负责人,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负责试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并监督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违反文件规定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解决或纠正,对需要调整的管理体系文件适时按照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并始终保持试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2)每年年初制订本中心试验室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审核计划的制定需考虑审核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以及已往审核的结果,明确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审核的时间和受审部门,决定采用审核的形式,审核计划报主任批准后实施。(3)负责向主任报告质量体系及其运行情况,提出改进的建议,编写相应的评审报告。(4)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主任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管理评审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评审目的;评审内容及要点;评审时间安排;评审方式; 评审人员、参加人员、列席人员等。(5)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体系性文件作出修正改进,并跟踪验证其改正后的效果,必要时作出报告。

在实践过程中,立足本职工作,本人做到了以下几点:

(1)持续有效的开展质量体系审核。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善和不断改进的机制,就会出现各种影响质量体系运行的问题,逐渐使质

量体系运行困难,就会出现企业管理滑坡。最终导致质量体系名存实亡。因此,为防止出现管理滑坡,公司中心试验室明确了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文件化体系。持续有效地开展质量审核,对质量体系运行做出正确诊断,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使质量体系步入良性循环,完善不断改进的机制。持续有效的开展内审,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内审员是机制改进的保障。如何开展审核,不断地发现问题和监督落实纠正措施使其有效。

① 设臵专职内审员,赋予内审员相当的权限,并充分肯定内审员的工作成果,激励内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亲自过问质量审核工作,审批质量审核计划、协调审核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纠正措施的落实,强调审核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③ 反对“报告满天飞,不能实际解决问题”的作法,内审员要主动处理问题,日常事务要自己解决,不能任何问题都向领导汇报。对于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由领导解决时方向其及时汇报。对于潜在的问题要有敏锐的预见性,将引发不良后果的原因、过程、解决方案等及时向领导层报告,以便决策。只有这样,内审员的重要性和作用才能体现。

④反对“能力”不强或管理知识困乏的人担任领导职务,对人的管理及能力的评价不要以做了多少事,而应是做成了多少事为评价原则。以免使下属员工产生抵触心理。

质量问题不能够在措施上得到落实,久而久之评审就会走过场,贯标成果就难以巩固,中心试验室管理就会滑坡,内审员的业务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 机制也会消弱。我们采取的较为有效的措施是:

① 审核的结果与经济责任挂钩,奖惩兑现。我们把质量体系审核(日常监督审核、专题审核、管理评审等)、产品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分别纳入考核,占一定的考核分。对不合格或纠正措施的实施整改情况,跟踪到底,问题得不到落实、得不到改良决不罢手,并直接汇报问题的整改情况。

② 将审核出的问题进行量化分解,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项进行重点跟踪闭合,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和教育。

③ 注意内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要求内审员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如果一名内审员对专业知识不刻苦钻研,不及时掌握内审的好方法,不了解质量管

理的新要求,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审核任务。为此,派出内审员参观培训或聘请专家来公司讲学指导。同时,公司组织内审员一起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为了掌握内审员的业务能力,企业组织对内审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跟踪考核。

(2)注重内部沟通。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公司各部门、员工之间存在的质量问题,由公司组织召开碰头会、专题会及质量分析会进行讨论解决,消除了部门壁垒和责任推诿,使质量体系的自我改进机制不断得到加强。

(3)管理新思路、新科学。通过省质监站试验室资质审核只是公司提高管理水平迈出的第一步。将“卓越领导、顾客导向、不断改进及全员参与”的全面优质管理理念贯穿在质量体系运行的各个过程中,使公司的质量体系融进了新思想、新文化、使质量体系更具企业自己的特色,运行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除了保证试验室内部质量体系的运行,本人还积极参与到工程实践的实体质量管理中去,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对此,我做到以下两点:①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以质量计划为龙头,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臵)循环原理展开。②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依次展开,它们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PDCA循环的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或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本人还注意为单位培养后备人才,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尽快成为各项技术工作的骨干。在技术、管理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本人更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只有技术的偏才。在恒基路桥有限公司十几年的工作中,我已带过许多毕业生,现他们已成长为队长、岗位工程师等,看到他们的成长本人感到无比的欣慰。他们的成才既为公司增加了人才储备,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业绩 1、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参与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常州段HN-LM7标工程,负责试验内业工作,根据苏交政[2006]2号文,本工程项目部被评为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十佳项目经理部”,本工程已通过质量验收并达优良等级,荣获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2、2005年7月至2006年9月,任宁淮高速公路路面工程NH-NJ23标检测工程

师,根据交质公[2006]252号文,本工程已通过交工验收并达优良等级。3、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任S232省道武进段1标道路工程师,本工程已通过武进公管处交工验收并达合格等级。4、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任红梅南路工程桥梁工程师,本工程已通过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峻工验收并达合格等级。

四、专业特长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先后参与了多项工程的施工管理,从基层做起,从试验员、资料员到各专业岗位,本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无论在什么岗位,本人都积极进取、努力奋进。在试验检测岗位上,本人注意加强试验室的管理,建立有效、完善的质检体系,岗位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加强组织对试验新规范的学习。在计量岗位上,本人注意加强跟踪施工全过程,及时做好变更工作,为公司多创经济效益。在道路、结构专业岗位上,本人注意加强对施工组织的管理,坚持做到技术方案先行,层层落实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制度,严格执行分项工程首件认可制。在工作之余,本人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先后撰写了《沥青砼上面层(SMA-13)试铺总结》、《SBS 改性沥青的生产及混合料的施工》、《浅谈C50砼配合比设计》等文章。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过去十几年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要进一步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本人将继续保持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技术作风,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为我们的交通工程事业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小学生数学论文“误读”

小学生数学论文“误读”

所谓“误读”是指人们在接受一种新的知识时,按照自己所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 选择和切割而产生的对原意的偏离。这种偏离可以是有意识的曲解,也可能由于客观因素制约出现的无意识误读。小学生的数学误读大多是无意识的。过去我们对小学生数学错误的分析往往局限于错误的形式与结果,而忽略了错误的层次分析,尤其是对误读的剖析,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小学生的数学误读发生率较高,产生面也较宽,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误读。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常见的小学生数学误读有以下三点: ①视觉性误读。这是低年级小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读,主要特征是对符号或数码字母解读失误,尤其是在较为紧 张的口算训练中,小学生心理压力增大,辨读符号准确率降低;也有小学生为追求运算速度,眼看口念心算,一心多用导致误读;还有的小学生符号解读能力较差,停留在“出声思维”阶段,一道算题非得要用嘴读上一遍方可“输入”,囿于课堂环境,他们不敢读出声,而只能在嘴里默读,这样势必影响计算速度,当看到其他同学已经做完时,他们开始着急,这时往往会出现误读,真是“忙中出错”。

②趋同性误读。注意到两种数学 模式之间相同性,忽视了相异之处,误以为可用同一种方式去处理而发生的误读。这是思维定势所造成的误读.最典型的例子是:“一条船上有

第 1 页 75头牛,33只羊,问船长的年龄多大?”据浙江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只有5% 的学生认为无解,而另外95%的学生居然根据已有的两个数据计算出了船长的年龄(75+33=108岁,或75-33=42 岁)。他们的理由是,“凡老师出的题都是可以解的”。这就是趋同性误读。小学生的趋同性误读还有:在口 算练习时,连续几道加法题之后夹一道减法题,一些同学仍做成加法;变式训练中,忽视算式中细微的差别,仍按过去的办法做;在应用题列式时,不根据已知条件获取信息(总数、部分数或总数、份数、每份数),决 定使用何种算法,而是根据问句中的“一共”、“平均”等词简单分类,机械记忆,从而出现判断失误。

③习惯性误读。这是一种模式性误读,由已有的模式对新模式产生的干扰所致,即心理学的“前摄作用”,也是一 种知识间的负迁移。小学生在做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时,有人会根据数字特征来决定算法,如果给出两个数 字具有倍数关系,他们首先想到用除法,因为可以整除,而忽视其实际条件的要求,这是他们头脑中已形成的 “除法计算模式”(即“乘法口诀”的逆用)在起作用而出现的误读;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一节时,小学生通过各种变式图形的辨认,在头脑中形成了单一三角形的模式,接着让他们数一数图形附图{图}中有几个三角形时,一些人认为只有4个,而不是8个。发生这种误读的原因是单一三角形模式

第 2 页 的 影响,看到复合起来的三角形图形不会辨认,以为它不是三角形,这是“习惯性误读”。

小学生数学误读的出现具有双重含义:首先说明了学生已经在用脑思考数学问题,正在形成新的数学模式 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形成性错误。有经验的教师决不会横加指责、讽刺挖苦他们,而是谆谆诱导,助一臂之力 ;其次,误读的出现说明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障碍,发生了困难和偏差,教师需认真分析、仔细反省:是由 于自己的误导所致,还是学生的认知失误?是新旧数学模式之间台阶过大、坡度太陡,还是学生思维惰性或知 识遗忘而产生的?教师应仔细分析,及时处理,不可掉以轻心!

第 3 页

第四篇:小学生数学论文

小学生数学论文

学校:无锡市沁园实验小学姓名:沈翔宇学号:7号

也许现在我还无法跟沈翔宇解释学习是有多么多么重要,他终究只是个孩子,但作为一个父亲,我已然认识到小学时期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学,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也经常会对他进行有意无意的引导,我会在吃饭的时候让他数一下筷子,让他排一下椅子,他很排斥,不愿意做这些,但这很重要,他做的好,我自然会给他一些小奖励,做多了他也就乐于做这些事了,遗憾的是,他总是会多那么一只两只,不过没关系,还是那句话,他终究只是个孩子,还是个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

对于沈翔宇的教育,我有想过很多,那么,如何培养沈翔宇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引发他学习的兴趣

天真烂漫,活泼天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沈翔宇并不总是能够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我试过这样那样的办法,始终没有奏效。

直至有一天我买了5斤桔子,沈翔宇比较爱吃这个,给他剥完桔子,我要求他分给我5片,他就煞有介事的数了起来,1,2,3„很认真,当他吃第二个桔子的时候,我让他分给我一半,他从中间分成两瓣,我摇摇头,说不是这么分的,我要他数一半分给我,有趣的是那只桔子,9片,他为难了,该怎么分呢,跑来问我,我让他自己想办法,最后他把那片桔子咬了一半给我。

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完全全的托付给了学校,而我认为孩子的教育最主要来自于家庭,家庭里有这样的一个氛围,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常常问如果有一天你走丢了,能不能背出爸爸妈妈的号码,能不能说出家里的地址,沈翔宇起初会含含糊糊,但问多了,就对答如流,你必须要懂得如何培养他对于数字的敏感,因为只有这样,学数学才会成为一件轻松的事。

二、增强自信心,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事实证明,一年级的他做的并不是如我预期的那么好,不过没关系,“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早已过去,我经常夸他“好棒”、“真聪明”,因为我知道,在杰出人物与平庸者之间最显着的差异,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首先你自己不能否定他,他才不会否定自己。

写给老师: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给予沈翔宇更多的关注与鼓励,也希望老师能够更多的与我们家长对孩子的近况进行交流,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第五篇:文档五年级上册数学论文[定稿]

巧赢硬币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到叔叔家里玩,正玩到兴头上,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啦!”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心里琢磨着,不知道叔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他了。”说完,叔叔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还是没找到具体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那该多好啊!过了十多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转几个弯,不要……”“等等!”话没说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么似的。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第1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投进第2个杯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道:这个办法嘛,我早就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币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我的话还没说完,表弟就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姐,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气地说。只见他拿起第1个杯子,把那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里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哎呀!我真笨,怎么想到第三步就放弃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做,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着这样的方法,表弟连续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点点头说:“真想不到,你这小鬼还会有动脑筋的时候,这回你赢了,10个硬币都归你了。”叔叔一边称赞表弟,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不过,小瑜呀,你可得加把劲了,这回连表弟都赢了你。记住,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

是呀,叔叔说得对,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如果我刚才想到第三步没放弃的话,再动动脑筋,那道题就被我解开了。以后,真的要加把劲,要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好数学。

下载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 田庄中心小学陈晓栋 数学的好处不胜枚举,古今的科学家也都有指出。19世纪数学家J.J.西尔维斯特指出:“置身于数学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能把人类的思维活......

    五年级数学论文(5篇)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难点教学 十八集小学肖巧英 一、教学难点的含义 什么是教学难点?有学者认为,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

    五年级数学论文(合集五篇)

    感悟数学的无穷奥秘曾听一位数学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作者:chunyu 发布会员:admin 版权:原创 发表日期:2010-6-19 阅读:1069次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

    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论文

    我的发现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精选五篇)

    教学论文抓好基础知识,重视培养思维能力2011.1.15 1 抓好基础知识,重视培养思维能力 一、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数学具有严密的......

    数学论文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综述(8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摘要: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

    数学论文

    浅谈怎样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混合运算练习引发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