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体育中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体育中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权益,提升集体责任感;互换师生角色,加深彼此沟通;运用教育技巧,提高管理实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深化“育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尊重 责任感 互换角色 教育技巧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有着和普校学生截然不同的性质:首先,在专业特点上具有特殊性。他们体育专业性极强,活泼好动,感情底蕴浓厚,尤其是多年训练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力不强,自律意识薄弱等特点。其次,在文化背景方面具有特殊性。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文化层次可谓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弱,学习盲目、无计划,更无法很好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再次,生源环境具有特殊性。体校的孩子来自于不同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际方式也与普校孩子有质的不同。尤其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现实,他们有开拓进取追求人生价值的积极一面,也会受到价值多元化、自私自利等趋势力的影响,从而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年来,如何做好体育院校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如何引导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自觉、自律、善思、善行?如何实现“育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一直是我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育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权益,提升集体责任感。首先,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广泛听取学生并及时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当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样可以使管理学生的方式从“控制型”转向“参与型”。如让学生参与制订班级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及规章制度,由班干部带头与其他同学共同商议拟定了《班级公约》,使规章制度具有群众性,形成共识而共同遵守。其次,将班干部、三好生、品德优秀生的选举权下放给全体学生。在选举的时候,学生庄严地举起右手或交上选票之前,他不能不严肃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优秀学生?班上哪些同学才真正值得我敬佩?„„教师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维过程,便是给了学生一次自我教育的机会,学生的是非观念、道德观念正是在这一次次比较、辨别、判断中逐步形成的。这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设法造就一个良好的班风。另外,在教育方法上力求避免使用传统的命令、要求、任务等方式,而应更多地运用公众评价、公众道德管理、公众群体心理形成等手段来达到目标,树立起群体价值观,使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每个人是群体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这个班级。总之,班级一切活动都是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的良好途径,让学生懂得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道理,并把这种道理转化为植根于心灵的道德信念。在集体舆论健康的班级里,至少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评价、是非判断与班主任是一致的。班主任也正因为如此而坦然自若地尊重学生们的选举权。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的选举“放任自流”,而实际上教师已通过平时的教育引导不露痕迹地决定了学生们的正确选择——教育者的理智与艺术正在于此!
第二,互换师生角色,加深彼此沟通。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首先,师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戒备。如在布置工作任务或总结情况时说“我们、我们班”,学生会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同一阵线的;在说明活动的原因、目的时说“根据、考虑”,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安全,不会像听到“针对”那样紧张、充满火药味;教师叫学生时,只叫其名,他会觉得班主任与自己是平起平坐的;在请学生帮忙前说“请、能否”,干完活后说“谢谢、辛苦了”,学生会倍感亲切。班主任若能做到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班纪,用自身的榜样示范去说服、感染学生,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也会慢慢地消失了。其次,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教师还要用心来赢得学生的微笑。比如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予一个如严父般慈爱的眼神,引起学生内心的触动和反省;对于问题回答正确的孩子用一次轻轻的抚摸表示赞许;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同时,我们还要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总之,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第三,运用教育技巧,提高管理实效。班主任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谈话要在理解、信任、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运用教师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爱,把一些教育观念、道德规范融入在细微的生活之中,用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
首先,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我班曾出现过一个“问题学生”,初一时还文质彬彬的孩子到了初二突然性情大变,不仅在训练中逃跑去网吧,甚至在教室里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和同学大打出手,教导处的老师曾多次约谈这个孩子,摆事实,讲道理,但效果都不明显。对此我既没有用严厉的话语去批评孩子,也没用“学校处分”来警告孩子,而是和他的父母约好时间进行了一次家访。这次家访让我了解到孩子心中的疑惑与苦闷,来自单亲家庭的他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由于他的母亲马上要再婚了,所以他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怕和继父的关系处理不好,怕失去母亲的关爱„„孩子的一切变化源于内心的不安,通过家访让我找到了和孩子交谈的突破口,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后,这个孩子终于打开心结,重新走进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引典设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做到忠言顺耳,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易采用商讨式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易采用渐进式批评;对于依赖性强、试探性心理较突出的学生,易采用能动式批评。另外,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一时不能接受的,可以转换话题,缓和气氛,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应沉着冷静,分析缘由,全面考虑,恰当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技巧,恰当处理。通过给学生传小纸条、进行周记对话等书面形式,悄悄地批评教育学生;面对学生家长,应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轻轻带出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紧接着与家长一同商讨教育方案。这样做既不损家长的面子,也调动了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认为老师够朋友,心甘情愿地听从老师的教导,师生相处变得水乳交融般亲密。
总而言之,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赏识是个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它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赏识”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接纳、宽容、和谐和幸福。要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真正有尊严的班主任,是那些懂得自尊与尊重学生的人。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体育分校
数学老师:胡小薇
第二篇: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作为一名山区教育工作者我首先感到的是自豪,因为我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最强调艺术性的工作,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劳动,而是融合了艺术与美的特殊形式的劳动。我们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我们劳动的成果不是产品,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所以我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年里,我一直努力探索、寻找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因为学校就是社会,而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下面我就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谈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篇: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桦川县中兴小学 孙慧
伴随着高年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成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在开始初步形成,在这个过渡阶段,班主任的工作就变得繁重起来,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要负责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对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一番探讨。
一、实行民主化管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在新时代的课堂上,教师都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在班级管理中,要实行民主化管理,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的意识。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了实行民主化,首先要做的是在学生中间宣传目标价值,如班会的主题、评比的方法、班干部的分工等,然后要注意将集体的目标以个人的目标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自然众志成城,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活动氛围。
例如,我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行民主化管理,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除了有班级选举出来的班长之外,我还在班级上设置了流动班长这一职务,流动班长与班长拥有同样的权利,可以对班级进行管理,这样,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上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每名流动班长都可以来和我提意见,对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如此,增强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管理制度,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创设多样化活动,展现学生的独特个性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搞好班级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展丰富的、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可以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进行精神上的补充。创设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可以组织辩论会,在课外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有意义的视频片段,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发表见解;还可以组织才艺展示,活跃课堂氛围。这样,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
三、合理利用班委会,建设健全的班级制度
班级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可以帮助班主任有效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要想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必须要重视班干部的选择,让班干部在班级上发挥作用,团结同学。班干部选择时一定要坚持科学与民主的结合,首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进行竞选演讲,应避免班主任直接制定的现象,在经过投票选举后,班主任再结合实际情况如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等,综合条件决定是否要任用,而不能单纯地将学习好坏作为第一参考条件。
总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根据学生和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探索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通过经验积累等方法不断地进行完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四篇:班级日常细化管理有效策略
班级日常细化管理有效策略 ——班级自主化管理阶段性总结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用两个字来形容“繁琐”。学生一天在校,安全、学习、吃饭、站队、做操、纪律、思想……这一切可以说班主任都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时代在发展,学生也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不象以前那么老实听话,都独具个性,充满了叛逆,很多班主任为班级管理的繁琐而头痛,而身心俱疲。
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全面合理评价学生行为?我认为,作为任课教师,他们可以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班主任,要对每一名学生负责,评价学生时不能标准单一,要客观评价每一名学生的所有方面,故班级管理不能以小组形式进行,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小组的作用,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一、评价的原则及实施策略 1.评价原则
尽管网上很多班级管理的方法,但我基本上没看过,我认为班级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切忌花样繁多,那看起来好看,不一定实用,我个人认为应当“简单、实用”,一个人管事太多,则管不过来,容易疏漏,多人管一个事,又容易出现偏差,这涉及如何分工,如何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原则应该是:“专(专人负责专门事务)、细(职责分工细致,责任具体明确)、公开透明、公正全面”。
2.班规的作用
我们班,班规是每人熟知的一个严格的制度,班规我制定的很详细,原先是草稿,听取了一些学生建议后,才形成贴在墙上的最终班规,上面分了六大板块。每个版块又分了许多栏目,上面规定了应该怎样做,违犯后应该接受怎样的处罚,需要扣多少班级量化分,由谁负责等,非常清晰。
制定好班规后,下一步就是阳光操作,所以我在班级内张贴了“班级管理积分表”在积分表上,谁扣了多少分,奖了多少分,表上一目了然。对于有疑问的,可以找负责人查看扣分原因。
3.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我们班自去年还负责打扫学校餐厅,需要收拾盘子,刷水池,扫地,拖地,抹桌子,以前我都是分给各组,每组一块区域。这样,一个组往往干好几样,往往干的不够好。后来我改为一个组专干一样,这样再劳动时学生就干的快而漂亮,这就是“专”的好处,“专”则“精”。
每天的小组值日也是,每个人负责什么,在值日生表上一目了然,这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以直接追究责任人。每半学期还要进行轮换。
为了合理的评价学生,我把班级事务分为学习、纪律、劳动、卫生、其它,几个大板块,然后具体分工。每个负责人都有管理日志,随时记录。
我班的另一些规定,如,纪律规定,值日生负责表,各种规定的量化细则(即加扣分标准)等,这些都张贴在墙上,这样做到了公开,透明。
二、具体操作办法 每个负责人都有“管理日志”,为了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初期我定期举行小组日志展评,最后形成了固定格式,小组内每个人,每天的表现,扣多少分,或者加多少分,原因是什么,都以小组日志中表格形式体现出来,一目了然。这些,可以请不相信的老师去我班级看看小组日志。这样相互制约,每个相关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的权利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行使权利加分或者扣分。
一天内,学习方面,对于课堂表现和每天作业完成质量,由学习组长负责。学习组长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根据量化标准进行扣分和加分,并记录在小组日志上。为提高学习组长的责任心,各科课代表收作业不能从个人那里收取,只能以组为单位从组长那里收取,并负责记录各个组作业上交情况,对作业不能按时全部上交的,要扣组长相应分数。课间的纪律,追逐打闹等不文明现象,由纪律委员负责记录,中午的午休纪律和当天的上课迟到情况,由当天的值日班长负责记录。每天的值日和卫生由卫生委员负责并记录,对于值日出现问题,或者卫生不彻底,则扣罚劳动组长的量化分数,每天值日生值日情况,由劳动组长负责记录,卫生区、自行车、擦黑板、扫教室,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劳动组长根据张贴的值日生表,扣罚相关责任人一定分数。学校的劳动任务,劳动组长记录本组组员情况评价组员,劳动委员记录各组的情况,评价组长,体育委员负责记录两操的纪律并记录。好人好事,拾金不昧,比赛获奖等情况,由班长负责并记录。由于学校经常抽调班长组成学生会检查组值勤,所以我班专门设一个副班长具体负责学生会工作。
这些负责人记录一天情况并根据标准扣分或者加分,每天都汇总在班内张贴的“班级量化积分表”上,这样,一天内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谁得了多少分,谁失去了多少分,谁负责什么,应怎么做,每个人每天表现如何,每个人都心中有数。
为了防止各负责人的不作为,班规中规定,如果扣分时,各负责人瞒报、漏报、少报,一经查实,则从负责人身上在扣除双倍分数。如果是加分,出现问题,则将扣除负责人身上的分数奖励举报者。
三、评价分数的作用
1. 对于量化分数,每天各负责人汇总记录在班级管理积分表上,每周利用班会进行一次总结,一个月一次评选最佳,每学期一次总评。
2. 本周内凡是扣分最多的学生则需要在班会上做自我检讨。3. 分数作为评选优秀、入团、综合素质评价等的重要标准。通过以上,提高了学生对量化分数的重视程度。
四、班主任作用的新定义和效果
我认为班主任就应是幕后指挥者,班长才是班级总负责人,对班级内各组长和负责人是否落实责任负监督责任,同时,班长又是班级政策的执行者,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很多本应该我要安排布置的工作任务,除非大事,一般我总是先交给班长,班长再落实相关负责人并具体安排,这样,突出了班长在班级内的作用,班主任需要做的只是针对班级管理,查找问题,查找原因,找出漏洞,对症下药。再一个就是班主任负责培训班干部及各组长等。有时候可由班干部组织召开班会,这样免去了班主任一切都要管的烦恼。由于我班缺少班干部人才,在培训班干部方面我可谓下足了功夫,经常召集开会,教给他们管理的方法,并要求和带领他们学习他人,他班的先进管理方法。
第五篇:浅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浅谈班主任促进班级弱势群体发展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使其主动健康地成长。要达到这个目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必需讲究一定的策略。本文从不同层次对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做了实践性的探讨。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也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班级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教师群体起不到的作用。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集体是个人的教师。”班主任不仅直接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还可以通过集体影响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因此,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1、为学生社会化提供帮助。学校班级是社会组织的雏形,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与社会联系。每个学生可在班级活动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还可以进行各种角色变换;通过完成各种角色任务,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班干部可以学到组织领导集体的各种本领;作为集体的成员,则可以学到如何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发扬民主的规范行为。可见,班级管理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社会角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的过程;而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则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2、营造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空间。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需求,通过交往不仅可以获取知识,满足心理上的各种需要,还可以学会交往的本领,增强人际之间的适应力,消除个体的孤独感。在学校组织中,班级作为师生共同生活的基层组织,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交往可以建立友谊,消除误会,学到知识;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交往可以增强个体归属感和群体的凝聚力;班级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交流信息资料,扩大班级社会效应力的作用。而这些都离不开有效的班级管理。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不断成熟。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可以接触各种环境,但班级这个环境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从教育学角度看,班级群体是教育教学最基本单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社会学角度,班级是实现预定目标以促使学生实现社会化的组织。班级群体不仅映射着国家与民族的基本文化要求,也体现着班级特定群体文化特征,这两者都直接、间接作用于青少年学生个体,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个性成熟。因此,搞好班级管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不断成熟。
二、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我们要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科学设定管理目标,明确班级奋斗方向。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制定应以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意向、目的、利益等为基础,是教育理念与学生需求的统一体,这个目标体系应在教师指导、学生广泛参与下制定的,具有导向与凝聚作用,是实现班级科学管理的一项制度化措施。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目标,应注意:1、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先进性。在班级的目标管理中,要求目标必须满足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要求,给予学生磨练意志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定会使好的集体和好的班风较快形成,并得以巩固。2、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学生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是根据学生年龄、学段、学期、学年的变化而循序渐进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也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实现。制定班级目标要力求全面,但在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主攻目标。制定长远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建立坚定信念,激励学生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努力;制定近期目标,能使班级奋斗方向明确,制度常规日臻完善,逐步使班级管理协调有序,正确舆论与良好班风可基本形成。从而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分层次的管理。
(二)实行民主管理,给学生自由施展的空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是否民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和教师教学育人的实际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具有以民主的姿态与学生协商的态度。教师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班内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努力让学生从“要我做”中解放出来,变成“我要做”,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的真正主人。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显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
为了实现班级民主管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首先就应在同学中间宣传目标价值。如组织哪些活动,搞何种主题的班会,定何种制度,怎样搞评比,班干部如何分工,宣传板报如何配合等,条分缕析,交待清楚。其次,把集体目标以个人目标的形式体现出来。集体目标需要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因此,只有学生个体的成功,才会有集体的成功。班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上,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并在集体目标指导下,制定出每个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全体学生就会为了共同奋斗目标携手并肩、众志成城。在民主管理过程中,班级课内、课外活动健康有序,学生精神面貌良好,追求真知、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也会日益巩固并不断优化。
(三)形成集体领导核心,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级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因此,班主任在接一个班后,就应重视干部的选择和培养,让他们在班级里充分发挥作用,团结带领全班同学不断前进。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有核心有力度的班级领导小组。坚持科学与民主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竞选演讲,培养其竞争意识和目标能力,减少班主任指定而造成的惰性和片面性,学习成绩好坏不是评选的唯一条件,重要的是其组织能力、目标意识和责任心。班干部一旦确立就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是班级管理的驱动者,每个班干部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将班级管理引入自动运行轨道。
其次,管理体系是一个班级内部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这就必须创设民主氛围,鼓励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思维,多一个脑袋就多一分创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参与,乐于参与管理,班主任切忌全部承包,更不可一锤定音,要以接纳的胸怀欢迎每一个哪怕是极微小的管理环节的建设意见。如每周调座位,以前是周五中午放学时调动。针对调位时人员糟杂、拖延放学时间、影响班级常规,有学生建议:周一早上一来就自动调好座位,周五清查桌面、抽屉。这就省时间,既养成了惜时的习惯,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把它抛出来,大家摊开来一齐讨论,共同商量对策,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各抒已见,如:有人总忘记带课本怎么办?值日班长遇到不服管的怎么做?劳动很认真和不认真的人该如何区别对待?许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学生在自我讨论中找到了方法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班主任适当放低自己的智商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思考的机会,增加其主人翁意识,改变被动接收任务为主动选择任务,提供学生自我教育的契机,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内化作用,把创造思想渗透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发挥管理对学生的约束、激励、引导作用,最终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
(四)开展特色活动,发展个性特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应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培养出每一个艺术上的精品。我们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滋润,不是给予而是吸纳,不是外显示而是内韵的自然散发。学生应该把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转化为一种能量,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
开展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的活动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1、精心安排晨会课。晨会课虽短但其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教师不应让它成为行为教导课或语数的补充课,我们要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纵观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的更新越来越迅速,我们培养的再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狭隘之人,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博大之人。我班周二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通过电视、报刊或其他人获取各种信息,上至国际形势动向,下至周围偶发事件。把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进行讨论交流,看法虽幼稚,分析也肤浅,但是其高涨的热情与时代的节拍是相适应的。学能迁移,很多知识信息被引入日记、作文中,这不正是信息的意识升华吗?
2、巧妙设计辩论会。根据班级发生的现象或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如:为了比赛她总是找踢毽子踢得好的同学练习,她的做法如何呢?学生的观点不尽相同,正方从提高技能、为班争先进行讨论,反方以比赛重在参与、共同进步为切入点进行针锋相对地辩论。进行辩论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思索、耐心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在别人论述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或从别人话语中找出漏洞予以反驳,促使他们静听深思,减少不加思索的“对”或“错”的机械运动。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初步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积极轻松去参赛。学校组织各类各项比赛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班主任必需抓住这增进班级凝聚力、激发蓬勃朝气的契机,赛前进行充分宣传、调动、组织,激活每个学生的参赛欲望并付之以实际行动。如学校组织踢毽子比赛,在老师带动下,每个学生都努力去踢,连平时几乎不踢毽子的人也禁不住“诱惑”找来毽子练起来。在全班动员起来的基础上,再民主推荐出参赛选手就水到渠成了。参赛学生自己认真准备,老师为其提供多次锻炼机会,如演讲比赛,让演讲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示范演讲,大家听后各抒已见,肯定优点,更多的是提出合理建议和改进措施,不仅使该生克服怯场心理提高演讲水平,也使每个学生参与了演讲并了解了演讲。
(五)营造班级氛围,注意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
良好的班级氛围显示着班级中各种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性。它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高级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朝向更高管理目标迈进的群体动力,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领导方式也影响着班级气氛的形成和学生的意向。教师以他的理智的(如劝诫、指导、说教等)、情感的(如关心、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的影响通道中去起隐性作用。班主任民主式的领导帮助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1.班主任人格与班级集体氛围。作为班主任,除了应具备令人信服的学识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之外,还应该拥有良好的人格。具有人格力量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位自我实现的人,他具备完美的人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能力,热爱生活并协调自我心理。因此,具备人格力量的班主任能使学生乐观、上进。
2.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与班集体氛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有无责任感,是否爱学生,是其能否为班集体所接纳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轻率、疏懒、不负责任和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便会逐渐弃掉内心自然的敬慕。这样的班级缺乏感召力,班主任也会遭到整个班集体的默默抗拒。
3.班主任学识与班集体氛围。班主任应具备的学识,不只包括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包括在社会经验、人生感悟,甚至哲学和文化艺术上渊博的知识和独到丰富的见解。只有这样班主任才有条件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集体气氛,引导学生个性正常发展。
(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的人才。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即有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征;既具备必备的基本素质,又能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学生阶段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学校的嘱托。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七)优化外部环境,渲染文化氛围。
优美舒适的环境总让人心情舒畅、思维活跃。班级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必须会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身心发展。努力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外部环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激励其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以高尚的情怀去生活。
1、开辟多功能的“知识窗”。把谜语、名人名言、智力拼搏、脑筋急转弯等请到学生的世界中来。生动活泼的谜语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耐人寻味的名人名言能警醒学生善待今天,变化多端的智力大拼搏能开发学生的智力,神秘莫测的脑筋急转弯能让学生品尝恍然大悟的惊喜。原本呆板、枯燥、生硬的黑板俨然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充满了诱惑力、新鲜感和挑战性。
2、增添情趣的“争星表”。“争星表”能激发学生的超前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不是一张普通表格,而是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绘制的一幅星星座。每一颗星都闪耀着绚丽、迷人的光环。背诵课文不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很多学生在不到学期一半的时间里,已背熟了一学期所要背诵的课文,争得了令人羡慕的“满天星”,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3、设置勤俭的“聚宝盒”。“聚宝盒”凝聚了每个学生拾金不昧、勤俭朴素的精神。当拾到钱又找不到失主时便存入我们的“聚宝盒”,有些学生还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加入其中。另外,班上同学把捡来的易拉罐聚集起来卖给收购站,所得财产必然成为“聚宝盒”的又一重要来源。“聚宝盒”的体重不断递增,由空变实,让学生知道了积少成多的道理。当需要添置班级的活动用品,当有同学取得突出成绩,当“手拉手”献爱心搞得热火朝天时,“聚宝盒”便献出它的“法宝”,此时学生的脸上绽开了花朵,因为他们可以自己支配这笔他们亲手创收的财富,品尝到了“自产自销”的愉悦,更加懂得去珍惜这不易积攒的财富。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饱含天真灵气的班级环境中,学生体验了心灵的欢愉,蓬生着无穷无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