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儿金骏眉茶艺表演解说词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香茗酬知音。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而中国茶文化又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传承并发扬我们中国的茶文化是炎黄子孙的责任。今天,我们七年级359班为大家带来金骏眉茶艺表演,敬请欣赏。(行礼)茶艺主泡,茶艺副泡
1、鉴赏茶具: “喝茶不懂茶器犹如士兵不带兵器”。盖碗,又称三才杯。杯盖为天,杯托为地,杯身为人,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孕育茶的精华。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小巧玲珑品茗杯,用于品饮茶汤。茶道六君子,茶则:用于量取茶叶;茶夹:用于夹取品茗杯;茶匙:用于拨茶入壶;茶针:用于疏通壶口;茶漏:用于扩充壶口面积,防止茶叶外漏。
2、温壶烫盏(温杯):用初沸之水,注入茶壶及杯中,为壶、杯提升温度还可以清洁茶具。金骏眉这样的好茶最好选用山泉水、纯净水等含钙镁低而含氧量高的软水冲泡,水温控制在九十度左右较为适宜。“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凡尘。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讲的就是饮茶要在至清至洁的环境中进行。
3、初展仙姿(赏茶)金骏眉是武夷山红茶的一种,是难得的茶中珍品,它外形细小紧秀,色泽为金黄黑想见,细看,金黄色的为茶的绒毛。
4、迎骏入宫(投茶): 迎骏入宫是用茶匙将茶叶拨入盖碗中。骏,马也,在这里喻指金骏眉。
5、悬壶高冲(润茶):将初沸之水注入杯中,茶叶激荡翻滚,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发挥,第一道我们一般不喝,一是润茶,二是洗茶。
6、再注清泉(泡茶):重新注入山泉水,让水沿着杯壁缓缓注入盖碗中,让茶叶慢慢舒展开来。
7、点水留香(分茶):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入品茗杯中,好似行云流水一般,斟茶斟得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
8、香茗酬宾(奉茶):一盏香茗奉知己,愿君慧心悟茶香。今天,谨以这上等金骏眉敬奉给大家,祝大家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9、细啜慢品(品茶):香茗至手,先闻其香,金骏眉甜香高长,汤色清澈、金黄明亮,滋味鲜活甘爽。
10、尽杯谢茶:接下来请大家细细品茶,尽情享受茶给您带来的宁静与温馨。
传承并发扬茶文化应该从孩子开始,茶影响孩子,孩子影响世界。愿岁月静好,茶香永驻!表演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欣赏,谢谢大家!(行礼)
第二篇:正山堂金骏眉红茶茶艺十八道解说词
正山堂金骏眉红茶茶艺十八道解说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来到正山堂。2005年正山堂首创金骏眉红茶,它的问世,结束了四百年来没有高端红茶的历史。其名寓意:金贵之茶犹如骏马奔腾。正山堂金骏眉茶艺共有十八道,博采众家茶道之长,完美演绎出红茶茶艺的表演文化。现在就由我为大家解说(展示)金骏眉茶艺十八道。
第一道:恭请嘉宾,焚香静气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中华民族自古“客来敬茶”,延袭至今,成了优良的传统。焚香静气,希望在座的茶友在这芬芳的馨香里,回归自然,唤醒心中最真实的感受。
第二道:妙曲轻歌,活煮甘泉
品茶是精神享受,一曲轻歌能使品茗者进入高雅的精神境界。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三道:初探白瓯,若琛出浴
初探白瓯即烫洗白瓷盖碗,使之盖碗温度提高。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景德镇制瓷名匠,以善制茶杯而名,后人就把名杯喻为若琛。山泉之灵性第一次与白瓯之皎洁相邂逅,让茶多了一份初见的美好。
第四道:目睹雄姿,迎骏入宫
正山堂金骏眉因条索紧秀,微带弯曲,有骏马奔腾之势。目睹雄姿是让大家欣赏正山堂金骏眉干茶的条形,感受其品质特征。迎骏入宫,将正山堂金骏眉送入盖碗内。骏,马也,在这里喻指金骏眉。
第五道:徐徐注水,骏眉初展
徐徐注水,即沿盖碗注入进行醒茶。正山堂金骏眉做工精细,注水后茶叶舒展开来,称为骏眉初展。
第六道:玉液回壶,水绕茶香
将把泡出的茶水倒入公道杯,我们称之为“玉液回壶”,目的是使茶水里的所有成分可以在公道杯中交融静置,让茶的香味与气韵转化到最和谐的状态。
第七道:一江春水,点石成金
一江春水是指将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茶杯。斟茶到最后改为点斟,将均匀地依次倒入品茗杯中。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点石成金”,象征着向嘉宾行礼 致敬。
第八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捧杯敬茶先是向右侧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点头礼后把茶传给他,并依次将茶传给下一位客人。通过捧杯敬茶众手传盅,让这一杯茶融入大家的心田,使气氛更为温馨、融洽。
第九道:三龙护鼎,鉴赏金圈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住杯底。三根手指喻为三龙,茶杯如鼎,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端起茶杯后,认真鉴赏正山堂金骏眉的茶汤颜色,其汤色金黄,清澈有金圈。
第十道:喜闻花香,一试佳茗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花香。”观色闻香之后,开始品茶之味。正山堂金骏眉是当代中国顶级红茶品质的象征,是公认的“佳茗”。
第十一道:再注甘露,封瓯流香
在盖碗中注入沸水,让正山堂金骏眉的香气在盖碗中流连穿梭。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花香
即斟第二道茶。流霞即仙酒。唐李商隐有“只得流霞泛一杯”的诗句,喻茶胜若仙酒。正山堂金骏眉经过第二次的冲泡,水、香、味似果、蜜、花之综合香型,更添韵味。
第十三道:啜玉含珠,喉底留甘
“啜玉含珠”是范仲淹《斗茶歌》中的诗句,在这里是指品饮正山堂金骏眉宜小口品啜,徐徐咽下顿觉满嘴生津,齿颊留香。
第十四道:寻香探味,沁人心脾
轻闻杯底,正山堂金骏眉杯香持久、沁人心脾,仿佛使人置身于森林幽谷之中。
第十五道:君子之交,水清意远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饮茶之后,喝一口白开水。缓缓咽下,回味红茶的甘甜饱满,领悟平淡是真的意境。
第十六道:骏马驰骋,生活本色
骏马驰骋即观赏叶底,有骏马驰骋之势。让客人观看正山堂金骏眉芽头的原形,回到茶的自然本质。第十七道:再赏余韵,俭清和静
正山堂金骏眉可以连泡12次,口感饱满甘甜,芽尖鲜活,秀挺亮丽。必须静心地去感悟,进入“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妙境。在宁静中放下尘世放下自我,去尝试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去感受俭清和静。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正山小种红茶早在清代就誉满欧美,尤为英国皇室所珍爱,英吉利人云:“凡以武夷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尽杯谢茶就是茶客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人栽制佳茗的恩惠。
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却人间无数。感谢各位来宾的光临,正山堂金骏眉茶艺到此表演结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第三篇:茶艺表演解说词[范文模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现场的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寒夜客来茶当酒”、“一杯春露暂留客”,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传情,以茶雅志,以茶修道。据史料记载,饮茶习俗始自汉代,汉末三国时期,饮茶已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帝王、贵族的生活,今天我们以徽茶名品:齐山瓜片,为大家演绎 汉风徽韵。(在你繁忙的工作之余,持杯品茗,清心涤烦,怡情悦性,此乃人生的真谛。饮茶不仅成为您日常生活的享受,更可从中拾起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静心备器)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生静气。让我们伴着舒缓的乐曲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达到驱除妄念,心静气和的目的。择水候汤:“静茗蕴香,籍水而发”,古人早就认识到水对于茶的重要性。陆羽《茶经》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以泉水为佳,水质要清、水体要轻、水味要甘、水源要活、水温要冽。“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火”“活水还须活火烹”。
佳茗酬宾: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问世于1905年前后,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之赞语。赏茶的目的是鉴赏茶的形状、颜色和茶叶的香气,齐山瓜片,闻之使人头脑清醒、心旷神怡。
洗涤凡尘:用热水烫洗茶杯,使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韦应物诗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皎然诗云:“此物清高世莫知”。茶是圣洁之物,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茶道器具必须至清至洁。清宫佳人:将茶叶投入玉洁冰清的茶杯中。苏轼诗云:“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品如人品,佳茗似佳人。将茶轻置杯中如同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
温润灵茶:用“回旋注水法”注水入杯少许,润泽茶芽,温润的目的是使茶叶吸水舒展,以便在冲泡时促使茶叶内含物迅速浸出。
杯中孕香:杯中孕香又称摇香,让茶在杯中充分浸润,使茶香充分散发,最后使茶的色香味三位一体,孕育出茶的真谛。
凤凰点头:经过温润的茶叶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凤凰三点头”一是经过三次高低冲泻,促使茶叶内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且使茶汤浓度均匀;二是对宾客表示敬意;三点头象征谦逊、真诚,如同行鞠躬礼。敬奉香茗:现在我们将这一杯芬芳馥郁的香茗献给佳宾。梁实秋先生说:“清茶最为风雅,主客相对只有清茶一杯,浓浓的,涩涩的,绿绿的”。
闻香观色|:清幽的茶香随着袅袅热气缕缕飞出,令人心旷神怡。杯中汤色清澈碧绿,洋溢着大自然绿色的生机。
赏形品味:齐山瓜片形如瓜子,滋味鲜醇。趁热品啜茶汤的滋味,细品慢啜,体味茶的鲜醇、淡雅,从淡淡的茶味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和、至真、至美地韵味来。品茶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一种文明的熏陶。
(谢茶收具:)静坐回味,茶趣无穷。卢仝(tong)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相约再见:)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享受缘分天空下的徽茶,感受中华传统的文化,让我们共同祝愿“徽茶——齐山瓜片”在未来的岁月里,不断续写发展壮大、再铸辉煌的新篇章!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茶谢大家!
第四篇:茶艺表演解说词
“家梦圆”茶艺表演解说词
(加入情景舞)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叶清风几欲仙;谁人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客来奉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就由黄端杰、胡银鹤、汪桂丽为我们带来观音韵——家梦圆。
孔雀开屏仙姿舞,焚香通灵静品茶
第一道:茶具介绍展风采,家族和美显神通
茶道六君子:
1.茶针:以疏通壶口,畅通水流;家有隔阂多沟通,顺畅美满开门红。2.茶漏:增大壶口面积,投茶防止茶叶外漏;家兴多因财源广,持家全凭节俭多。
3.茶则:即规则,用来量取干茶;自古传家以方圆,规矩合宜老少安。4.茶匙:用来拔取茶叶;引路叶嘉赖我功,家事出入放轻松。
5.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与品茗杯;闻香品茗同拾取,和顺美满共操持。茶 盒:用来鉴赏茶叶;赏茶鉴叶观香茗,持家育人有容心。
杯 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家业有成多托举,你帮我助共奋进。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器是茶父担责任,水为茶母共养家。公道杯:均匀茶汤鉴赏汤色;家若和美无贵贱,淡浓一致心相依。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气色氤氲聚才香,老少合欢圆更美。品茗杯:用来品茶;壶有仙茗三口品,家生温暖夕夕多。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茶好皆因无尘杂,家顺多赖滤凡心。茶 巾:用来擦拭外溢的积水;家似明镜台,勤拭去尘埃。随手泡:用于取水冲茶;沸腾之水随手来,和谐欢愉家梦圆。
第二道:仙姿初展露芳容,家有喜事庆新生(助泡举茶大家赏茶)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铁观音,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艺十分精湛,外形卷曲,肥壮圆结,色润香郁,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
第三道:孟臣沐霖凡尘去,纯雅礼和家业兴
孟臣是明代人,他制作的紫砂壶令后人叹为观止。所以后人将名贵的紫砂壶称孟臣壶。品茶的过程是茶人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涤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澡雪茶人的灵魂。此道也称热壶烫杯,即用开水将壶杯烫洗一遍,这样不仅可以清洁茶具祛除异味,还可以提高壶的温度,由于铁观音茶性刚烈,泡茶用水宜软,我们所采用的是净化纯水。冲泡铁观音需用100摄氏度的开水冲泡才能使茶叶的色香味更充分的体现出来。
第四道:乌龙入宫仙香诱,家事生活淡浓依
将茶叶从茶荷拨入茶壶,我们称为乌龙入宫。茶叶的用量应视其性质而定,过多则味苦,过少淡而无味,一般以投入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佳。
第五道:高山流水觅知音,中庸持家业自平
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达到洗茶温润的目的。冲茶水流不急不慢,合乎中庸治家之道。
第六道:蛟龙入海主龙宫,家事开头益从容
品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大家看,茶水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
第七道:春风拂面洗仙颜,温润家事内外功。“重洗仙颜”是第二次冲泡。这次冲水需轻轻地刮去冲水时所翻起的白色泡沫,称之为春风拂面,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八道:母子相哺玉液生,重注甘露滋家园。
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好似母子相哺;紫砂壶中的水倒净后,乘着壶温再冲水,称之为重注甘露。雅安地震,让我们再次看到很多伟大的母亲以身保护孩子,展现母子相哺的感人情景,借此道茶向天地祈福,希望能再注甘露、少些灾难滋润我们的家园。
第九道:祥龙行雨情无私,凤凰点头爱无疆
祥龙行雨就是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斟入闻香杯中。凤凰点头即是当公道杯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改为点斟的手法,这里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以示向嘉宾行礼致敬。在雅安地震自然灾害面前很多人痛失家园,茶桌上闻香杯和品茗杯连成了一条通往家的道路,也以此祝大家都能家、梦、圆。第十道:龙凤呈祥夫妻合,鲤鱼翻身事事兴
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两杯相合,称为龙凤呈祥,又叫夫妻和合。预含着家庭幸福美满之意。鲤鱼翻身,即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飞黄腾达!第十一道:敬奉香茗待客尝,小家莲理大家心
这道程序是通过敬茶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铁观音品饮需要“五官并用,六根共识”。鉴赏汤色、喜闻高香、品啜甘露,呷上几口缓缓品啜,您会觉得味道甘鲜、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第十二道:耳边听涛叮咚响,喜闻高香家味醇
将对杯置于耳侧轻轻的旋出闻香杯,我们可以欣赏到耳边的叮咚水声。铁观音具有天然的兰花香。双手拢杯闻香,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馥郁宜人。
第十三道:品啜玉露口留香,收杯谢客家事长。
吸茶入口,在口里回旋涤荡品味铁观音给我们的幽兰之香!茶人讲究一口尝,二口回,三口品;徐徐下咽、细细品味、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谁能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
茶人们都说一茶一会,每次茶会都是缘分,愿铁观音的香韵永驻您的心田,谢谢大家的观赏。
原文出自:撇货网
第五篇:茶艺表演解说词
各位领导,晚上好,今天我们为您献上乌龙茶艺表演。首先,介绍茶具
茶泽,用来成茶叶
茶匙,协助茶泽将茶叶拨志壶中
茶夹,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
茶漏,放臵壶口,防止茶叶外溢
茶针,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通
茶船、茶巾、茶海又名(公道杯)、盖臵、紫砂壶、滤网、随手泡
闻香杯:因其杯深,颈口小,香气不易散发,用来闻香 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的味道
孟臣温暖,温壶,先温壶是因为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不至冷热悬殊,要水温和气温双高,才能让茶叶的色、香、味完全发挥,所以在泡茶之前,要先将茶具泡及一变。
精品鉴赏:用茶泽成茶叶
请赏茶,今天我们为您沏泡得是安溪铁观音。
佳茗入宫:茶臵壶中,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轻臵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茶叶的用量:斟酌茶叶的紧结程度,约放壶的1/2或1/3.润泽香茗:泡茶讲究高冲低斟,悬壶高冲,让茶叶随水浪上下而翻滚,起到温润泡的作用。
荷塘飘香:将温润泡的茶汤注入茶海中,茶海虽然小,有茶汤的注入,则茶香拂面。
再注甘露:重新注入甘泉,浇淋壶的外部,内外加温才能泡出观音的兰香神韵。
沐琳瓯杯:用温润泡的茶汤,润泽瓯杯,使杯底留有茶的余香。安溪铁观音产自福建省安溪县,别名红心观音。一年分四季采制,春茶品质最好,秋茶香气更浓,故春水秋香,铁观音茶,形美如观音,色泽沙浴光润,香高馥郁持久,味醇厚爽口,齿颊留香,回味甘甜。
茶熟香温:将温润泡的茶汤注入茶海中,散发着暖暖的茶香。行云流水:将茶汤依次斟入闻香杯内,好似行云流水一般,茶斟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
点水留香:所生的茶汁是茶的精华,用点斟的手法点入闻香杯内,好比凤凰点头,向大家致意。
接下来,我们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这道程序称作龙凤呈祥。鲤鱼翻身:传说中鲤鱼翻身越过龙门,便可化龙升天。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借助这道程序,我们祝愿各位领导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