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人名字之讳
古人名字之讳
古人名字之讳名字之讳属于广义的忌讳。先秦文献中就有忌讳一词。比如《老子.第五十七》:“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说文》训解“忌”仅三个字:“憎恶也。”讳字更简单:“忌也。”讳就是忌。忌讳的主要词义是避讳、顾忌、忌避等,大都指不能言说、不能提起需要回避的名讳或习俗。忌讳有一层后起意就因忌讳生成,即醋。世人皆忌讳说“吃醋”,遂用忌讳代替醋,称“吃忌讳”。在此,忌讳变成了名词。先贤教导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境就是别人的领地,入国指进城,门就是别人家府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禁忌规俗,外人总要事先打听一下以便遵守。这是礼或者称文明,古今中外皆如是。比如某户人家给长辈祝寿,有人扛一架座钟当寿礼,言定不行。外国人来中国访问,拿一顶绿帽子当礼物也言定不行。此类就是广义之忌讳。本篇所谈古人名字之讳是狭义的忌讳。简而言之,忌讳就是不直呼别人的名字。古代忌讳分为公讳和似讳。公讳是君王之讳,国人皆不可称君王的名字,又称国讳。私讳是亲属及朋友之间彼此不称名讳,又称家讳。公讳除了君王之外,还有公认的至圣先贤。比如孔夫子,朝野皆不直呼其“孔丘”,而称圣人、孔圣、至圣、孔子、孔夫子等。国讳是为尊者讳,至圣是为贤者讳,尊亲为长者讳,最后还有为死者讳。名字之讳大致起源于周代。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四》云:“盖殷以前,尚质不讳名,至周始讳。”周代不仅讲究忌讳,而且形成了制度。《周礼.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小史即史官。君王的系世、祖庙牌位之左右昭穆皆由小史负责核实排定。若君王到宗庙祭祀祖先,小史要把先王的忌日和名讳报告君王。先王的死亡日期曰“忌”,名为“讳”。早期只忌讳死者名讳,后来生者名字也须避讳。此在先秦已流行。私讳古人不直呼自己尊亲及其他亲朋的名字。比如自己父亲在世,对别人提起或书写时则称“家父”、“家严”、“父亲大人”等。父亲去世后,则在其字的后面加上“公”,或写“某某(字)公讳某某(名)”,皆不能直呼名字。《礼记.曲礼上》云:“男子二十,冠而字。”《仪礼.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人礼,即在名之外另起字,是为了敬重自己的“名”。清代经学家孙希旦引述唐儒贾公彦语曰:“名受于父母,字受于宾为文。故君父之前称名,至于他人则称字。”男人名字只由父母尊长称呼,别人只能称呼其字。所谓尊姓大名是也。比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同朝人皆称他苏子瞻或苏东坡,不直呼苏轼。私讳有两条例外。一是臣在君前不讲私讳。臣子在帝王面前提到自己父亲,皆呼名而不讳。多人在帝王前议事,彼此之间亦呼名而不称字。此谓之“至尊前无私讳”。二是在父母前,兄弟之间皆呼名字。父前皆为子,不讳。另一面,君王亦为臣子女眷讳。国君皆直呼公卿大臣名字,却不呼他们世妇之名,大夫不呼世臣娣姪(姐妹等女眷)名。这是君王对臣属女眷的尊重。不直呼别人名字示以尊敬,是为礼。已非蒙昧时期忌死者名字的鬼神意识。古人对自己先人名字避讳极其严格。司马迁之父名“司马谈”,《史记》宦官赵谈便记作“赵同”。南朝宋史家范晔修《后汉书》,其父名“泰”,后汉郭泰则曰“郭太”。唐诗人李贺父名“晋肃”,李贺便不参加“进士”会试。王安石父名“益”,他所著《说字》中无“益”字。苏东坡祖父名“序”,他为别人书作序皆用“叙”字,后又改为“引”,称“字序”曰“字说”。宋太祖朝御史中丞刘温叟,其父名“乐”,他一辈子不听丝竹之乐。宋仁宗至和年间,田登任南宫留守。田登自讳其名,不许别人言“灯”,吏卒多人为此被他责笞。于是南宫举州皆谓灯曰“火”。上元灯节依例放官假三天,田登命书吏张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出自田登自讳其名。宋人莊绰《鸡肋编》及陆游《老学庵笔记》等皆载此事。宋代徐申任常州知州时,有押纲使臣被盗,遂具状申请他搜捕奏报,徐申不理。该使臣不知何故,再三申乞,徐申仍不奏报。该人终于明白“申”字犯了徐申名讳,遂亲自到衙门见徐申,语之曰:“我累次申乞被贼,而你不依申行遣。你应当申提刑,申转运,申廉访,申上司,申省部,申御史台,身死才可休矣。”一连用了九个“申”,故意犯徐申名讳,坐客皆大笑。古人诸如此类自讳者不胜枚举。公讳公讳为帝王之讳。国人凡遇与帝王名讳同字或同音皆须以别字代替。秦始皇名政,秦历将正月改为“征月”。其他如“端正”者皆称“端平”、“端直”。汉高祖刘邦,讳“邦”字,汉史中凡邦皆曰为国。吕雉之雉谓之“野鸡夜雊”。汉文帝讳“恒”,恒山曰常山。汉武帝讳“徹”,职官名“徹侯”改称“通侯”,蒯徹为蒯通。光武帝讳“秀”,秀才改“茂才”。汉明帝讳“庄”,老庄为“老严”。魏武帝曹操,以杜操为“杜度”。晋景帝司马师,改京师为“京都”。晋文帝司马昭,改昭穆为“韶穆”,昭君为“明君”。晋简文帝郑太后讳“阿春”,以春秋为“阳秋”。成语“皮里阳秋”本作“皮里春秋”,即为简文帝太后阿春讳改。并将富春改为“富阳”,蕲春为“蕲阳”。隋炀帝杨广,以广乐为“长乐”。唐高宗李渊,凡渊字皆改为“泉”。唐太宗李世民,唐史中凡世字皆曰“代”,民字皆曰“人”,民部曰“户部”。唐高宗李治,治以“理”代。武则天讳“曌”,诏书改“制书”。宋明清三朝帝王之讳不再详述。自周代“小史掌邦国之志”以后,历代皆设职官负责公讳之事。汉代公讳所用之字称“讳训”,由朝廷颁布天下,称“颁讳”。《后汉书.百官志二》载,公车司马令下置丞、尉各一人,“丞选晓讳,掌知非法”。这个丞就专门职司忌讳的颁晓与核察。隋唐以后,由礼部郎中或太常寺等职掌祭祀、国忌、庙讳等事项。公讳主要以同义字代替,称“义训”。古代资讯远不及现在发达,即便朝廷颁行“讳训”仍有人不知,犯讳之事时有发生,讳训遂作为法律规范入律。《唐律疏议.职制》:“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馀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另,“诸府号、官称犯祖名而冒荣居之;……徒一年。”衙门名、职官名、任职地点名与任职官员祖、父名讳相同,官员不得隐瞒须自己言明,否则依律判处徒刑一年。比如父亲名字中有“卫”,其不得任职有“卫”字的官职。再如祖名有“安”,则不得在长安任职。唐代冯宿之父名“子华”,任命他为华洲刺史,冯宿便辞官不受。宋代李仁甫父名“中”,任命他为中奉大夫。他向朝廷提出,乞请用神宗元丰朝以前官制名,任光禄寺卿,丞相颇赞许。《礼记.曲礼上》云:“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嫌名”即音声相近的字,如禹与雨,丘与区等,可以不讳。“二名”指两个字的名字若不连用,也无须避讳。另外,古制还有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等,即朗读经书、写文章、祭祀时皆可不讳。唐宋以后的过度公讳与无谓之私讳明显有悖古制。像宋高宗赵构之讳,媾购雊诟覯篝遘等五十馀字皆不许用;钦宗赵桓,完丸纨洹垣等四十馀字亦须回避。此二例就属于“嫌名”,本不该忌讳。唐太宗李世民,世、民二字皆避讳就属于“偏讳”,亦不可取。刘温叟一辈子不听丝竹之乐,纯属胶柱鼓瑟作茧无谓自讳。诸如此类皆非古制。公讳、私讳皆须有度,不能任意泛滥。反之,也不能口无遮拦毫无顾忌满嘴你我他仨。入乡随俗必要,尊亲敬长必要,故意繁琐无限扩大则不必要。名字之讳依礼而设,为敬而讳,并非为讳而讳。凡事皆讳有悖情理,若如此,它就不合“礼”了。
第二篇:引古人之精神
引古人之精神,接后人之耳目
——高中语文教材李杜诗教学研究
摘要:高考改革如破竹之势,不可逆转,高中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对这一形势,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再次提上日程。本文以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为准,就李杜二人创作风格,结合古代诗歌欣赏的理论和二人身世、遭遇分析李白《蜀道难》,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并对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其中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并加以案例分析。
关键词:改革; 李杜诗;教学
引言
就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这一部分而言,本文作者据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调查可知,教材中必修诗:《诗经》2首,汉魏晋诗3首,李商隐詩2首,而仅李杜二人就占了4首的篇章。凭李杜诗的重要地位,这样的安排自然无可厚非。笔者在此,以此版语文教材为依据,分析在高考语文分值改革趋势势在必行的当下,如何做好李杜诗的语文教学工作,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李杜诗的教学研究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李杜诗之所以选入教材
(一)新形势的需要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高考语文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同意。在这次改革中,高考五门科目,除了数学分值没有变化外,其他四门科目的分值均有调整。而此次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将高考语文分值由150提高至180,而降低了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比重,其分值由150降至100,考试形式也将发生变化。此外理综、文综的分值,均由300提高到320。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意见一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各路专家学者对高考语文改革走向,各执己见。不久前,教育部宣布2017年将全面实行高考改革,进而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改革框架方案。虽然具体内容还未公布,总体来讲,此次改革中语文在高考招生中比重上升,重点突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一年比一年响,而实际操作上,却仍止步不前,让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纸空文。教师学生更多是重视语文成绩的高低,导致在整个学子过程中,语文这一科目落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那么对于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要求体会语言的优美、意境的创造进而学习古诗词创作更是纸上谈兵的事了。
(二)古诗发展的高峰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大部头,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唐诗更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诗歌发展上溯到《诗经》,真实记录先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生活场景及其感情的流露,并且形成了创作诗歌“赋、比、兴”的重要手法。自班固的《咏史》——第一首文人五言诗的出现,诗歌进一步发展,进入文人创作的领域。到了南朝齐梁时,随着声韵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新体诗的出现,标志着诗歌由自由走向了格律。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定了律诗的形式,对唐诗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唐诗不仅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精华,而且由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统治者的推崇,推动了唐诗的繁荣,所谓“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此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作家纷纭,都将唐诗推向一代之文学的显著地位,宋人严羽评唐诗“笔力雄健,气象浑厚”(《沧浪诗话·诗辨》)。毋庸置疑的是,李杜诗当之无愧的成为唐诗的最高峰。这一点上,韩愈曾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李商隐诗云“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李杜诗的研究和学习显得更为重要。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新课改提出
2003年以来随着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新课改已经蔓延到高中阶段。新课标发展性提出了三条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此次改革是为改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其基本价值取向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文性把握不足
高中课改实施也已接近10年之久,但就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成果而言,新课改取得成果也不尽如人意。在笔者与高中师生接洽过程中,发现新课标所强调的语文素养的要求我们还差很远。语文“工具性”的作用,在新课改实施这么多年之后,还是处于首要地位。面临高考这样全国性的人才选拔的考试,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分”仍是第一为位的,在这种情况下,语文人文性[2]也就被大大忽视了。当前高中教材李杜诗的教学情况也无法逃离这样的命运,学生对《蜀道难》、《登高》等诗滚瓜烂熟,却对诗歌沉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没有深刻的体会,在笔者与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交流中,他个人表示,就《蜀道难》而言,他能畅通无阻地把它背诵下来,对于考试题中的《蜀道难》一定是十拿九稳的,但是《蜀道难》究竟讲了些什么,尤其是第二部分在描写蜀道之险时,因神话故事繁多,字词生僻,艰涩难懂而更加难以理解诗人描绘蜀道之难用意。那么对于语文人文性强调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强化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的培养的要求,更是纸上谈兵了。
2.应用、审美、探究能力不足 [1] 学生对诗歌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诗歌表面字词的理解,比如教材第三册《咏怀古迹·其三》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能够明白地指出“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也能知道,这一句是“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却不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诗人在这里所描绘的朔风呼啸,大漠荒原,青冢独留悲凉、凄切、肃穆的氛围以及体会昭君含恨而去,思念故乡,至死不休的心理。总之,学生对于课本所解释的字词义有很好把握,而对于课本“背后”的挖掘和理解较为肤浅,甚至没有。也就是说对于新课标学生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汉字的丰富意义,都使得品味的语言的过程变成一个分解、体味、感悟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透过文本,联系文本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含义,并加之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生命感悟来解读。而较之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明显之外,“教”和“学”分为两张皮,教师的目的在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也是在编者诗歌解读的基础加以自己的解读,是教师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一味地吸收,却没有反馈出自己对于教师解读或编者解读的理解,仅仅形成了“听—记—考”这样一个流程,即使在课堂上的互动多半也是对于基础知识的信息的交换,对于学生审美、探究、应用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自动省略。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这里是学生的主场不假,但起关键作用的仍是老师,学生对于未知领域是茫然的,手足无措的,这样便需要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发掘探索,给予学生审美体会上的点拨等等。
三、在积累中提高学生能力
(一)解读诗歌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阅读教学范式也不断发生变化,较传统教学来讲,在对文本把握上,在新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由“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由“他人解读”到“自我解读”。
1.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文本解读定位在解读作者原意,或者定位在解读编者原意,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把教师解读作为“正确答案”,而教师多数依靠教参,这样教参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我们的教学继续在新课改的号令下止步不前。而这里所说“多元解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群体角度看,不同个体对文本解读汇集在一起形成的“多元解读”;二是指从个体角度看,个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多元解读的最好方式就是教师和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对文本解读的汇编。当然,并不说我们就可以不考虑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个人的原意而胡乱解读,只是在强调在原来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作家、编者、教师、学生多方的见解融合起来,在多元解读的平台上实现平等对话,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中国古诗的品读向来重视“知人论世[3]”,在诗歌语文教学过程中,解读诗人的生平、思想也就成了忽略的一步。李杜作为唐诗史上的两位伟人,双峰并峙。纵然一度有人在李杜之间要分出优劣来,但也不过是各执己见,并未有什么成果。就笔者看来,李杜各有千秋,平分秋色,正如“子美不能为太白的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4]各有所长。在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有李白的《蜀道难》、杜甫之《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四首,在此就以这四首李杜诗浅谈笔者所认识到的李杜诗的教学内容。
(1)李白
李白生平及思想
李白生活开元至天宝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李白自幼天资聪颖,“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在25岁以前,李白漫游蜀地,崇尚道教,隐居山林,求仙访道,大大奠定了李白驳杂的思想。25岁,李白怀有“四方之志”的抱负,开始了他“仗剑去过,辞亲远游”的漫游期。诗人交友广泛,求访干谒,天宝元年诗人踌躇满志应诏进入长安,天子降辇步迎,优宠有加,命他待诏翰林院,陪鸾奉辇。诗人至此才发现他的满腔热血,在帝王眼里也不过是用来歌功颂德,侍晏助乐的消遣罢了。这与李白“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的理想大相近庭,李白失望苦闷之际,纵饮狂欢,蔑视权贵,对统治集团的腐朽,现实的黑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材中《蜀道难》正式作于此时。诗人上书,自请放还,漫游东鲁、梁园一带,他与杜甫相遇于洛阳,偕同高适共同尝有梁宋,而天下大势似大厦将倾,安禄山骄横跋扈、图谋不轨,诗人忧心如焚。安石之乱爆发,李白赴李光弼幕,因病卒于族叔李阳冰家[5]。
李白豪放不羁,其习剑任侠,求仙访道的经历,使得诗人思想驳杂,融儒、道、侠三家一体。诗人的特殊经历、自身的修行以及他热爱自由、向往自然的性格,赋予他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只不过在李白这里,诗人任侠习剑的经历,豪放不羁的性格让他冲破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儒、道、侠三家思想在李白身上凝聚升华,创造出不一样的 4 蕴含,也成就了不一样的李白。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要联系李白生活背景、思想、经历等等去理解诗人的豪放旷达,去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壮志难酬的愤懑等等,多元解读一个全面的李白。
李白的诗歌理论
李白的创作自然与其诗学主张一脉相承。诗人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理论,另一方面提倡兴寄、风骨,这种观点早在《易经》里指出“君子以言有物”[6],所谓“言有物”即指文学创作必须拥有充实的内容,即“言有志”,这便指出了诗,即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达。以《蜀道难》为例,历来对其创作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本篇写于安史之乱,目的在于劝奉唐玄宗滞留蜀地;一说是诗杜甫、房琯在剑南节度使严武手下办事,严武为人暴戾,诗人为友人担忧所作,但这两种说法的背景都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而《蜀道难》作于天宝初年,应为伪传。较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诗人送友人王炎入蜀,表现蜀道难行,以及对友人关切。《蜀道难》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一句,确实是在写蜀地山川俊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需重兵把守,也算是作者的寄托所在。
(2)杜甫
杜甫生平及思想
杜甫主要生活在天宝年间,出生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可想而知,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杜甫自然所受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刻。诗人生于乱世,在早年有过近十年的漫游经历,饱览祖国山河景色,并结识李白、高适二人。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便开始了他颠沛流离、壮志难酬的坎坷一生。困守长安期,诗人应试落地[7],生计难寻,诗人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让他更加深刻得认识到社会的黑暗腐败,诗人自此走上了忧国忧民的创作道路。这样的经历结合他根深蒂固的儒家“仁”的思想奠定了诗人创作的主旋律,其作品基本围绕“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来创作,使诗人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难理解诗人因仕途不顺,从未跻身统治阶级高层,以致于对统治阶层认识模糊,未能高瞻远瞩对天下大事有多预测,而通常从“小”处着眼,对安史之乱时期的时代**,民生疮痍进行描写的创作风格了,杜甫也据此写出“史诗性”的作品,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由他者解[8]读到自我解读[9]
历来不缺乏对李杜诗的解读,包括李杜诗的对比,李杜诗的思想,李杜诗的 5 艺术风格等等。当然,李白、杜甫的生活坏境,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已形成为既定的,不变的内容,但变的是我们,是后来的读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强调,教师及学生,尤其是学生对李杜诗的自我的认识。但在这个过程也要注意避免胡乱解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在自我体会的基础上真正感受诗歌的含蕴,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
(1)“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
“精骛八极、神游四方、恍惚飘逸、光怪陆离”似乎已成为李白的标签。大众这种所谓的“李白式”,却并非李白的全部。提到李白,学生眼中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这样的明确的划分无疑对李杜诗的解读是不完整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把中国古代每一个读书人的最高信仰与抱负寄托到家国天下、帝王宫苑上,白亦如此,即使他所接受的是不严格的儒家教育,即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天下苍生依旧是诗人最恋恋不舍的部分。所以诗人选择“终南捷径”跻身庙堂;所以诗人对安史之乱的隐患痛心疾首;所以诗人发出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的感慨。
如教材第三册中第4课《蜀道难》一首生动表现了李白的潇洒飘逸的风格和神奇瑰丽的想象。在《蜀道难》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乐府诗题材以及想象丰富,神话典故的繁多,要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首诗,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体会诗人的写作顺序,所选意象等等,假设是学生自己如果要来表现蜀道之难又如何让下笔,让学生站在诗人的立场去理解诗人,以更好解读文本。此外,“《蜀道难》是借乐府旧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大力描写了秦蜀道路上惊险壮丽的山川。李白用变幻莫测的笔调,生动鲜明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再现了蜀道逶迤、高峻、崎岖。”这种总结式的话语,应该让学生了解,但更重要的是,在对诗歌“肢解”之后,这种“总结”可以自然而然总结出来。
全是分解为三部分,诗人开篇“噫吁戲,危乎高哉!”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第一部分,诗人追溯到蚕丛、鱼凫蜀国两位开国国君,写秦蜀两地隔绝久远,并借古老的神话“五丁开山”传说表现了蜀道的开辟的艰险。第二部分首先借用羲和回车、鸟兽愁度、星宿可揽的神话,强调蜀道山势高峻、险怪,然后用愁鸟悲鸣、杜鹃哀啼、行人惊慌、飞湍急流动静结合的手法,渲染出恐怖惨淡的环境,一句“连峰去天不盈尺,孤松倒挂依绝壁”使夸张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突出行走蜀道之难。第三部分,诗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和“所守或匪亲,6 化为狼与豺”表达了对入蜀者的劝诫和凭险割据的忧虑。这三个部分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贯穿起来,全是一唱三叹,感情强烈。尤其在对第二部分的理解上,一旦引导不好,更容易让学生如坠云间,不知所指。诗人在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写“蜀道之难”,引导学生,就是在这些光怪陆离的意象之下,都要围绕这一目的去理解,进而再探讨诗人的艺术手法或其他。至于手法,在内容肢解,逐字逐句解释之后,学生也可以体会的到,在《蜀道难》中最为令人赞叹的是诗人的想象,但诗人又将他的想象与其江河奔泻、火山喷发式的感情结合起来。诗人的感情是奔放的,富有激情的,他寄情山水,放浪形骸,诗人对蜀道的的惊险,“悲鸟”、“古木”、“孤松”、“绝壁”都不是“冷眼相看”的,这些景物都赋予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情感气质。他对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的感情死热烈浓郁的,因此呈现出奇伟的形象姿态,炙热灵动的灵魂。自然也不难体会诗人在写蜀道艰险之际,寄托了诗人仕途失意,屡遭磨难,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愤懑之情。
(2)“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诗风格多样,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便是他的“沉郁顿挫”,而这种“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形成诗人“沉郁顿挫”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杜甫的经历遭遇,以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得杜甫的诗作更多的表现民生疾苦。正所谓“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在诗歌赏析,语文教学的同时,这样的文学现象,人之常情对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也是意义非凡的。诗人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济世安民的机会,他对现实的积极干预,以一种张开喷发的状态表现出去,反射回来的是“一岁四行役”的艰辛,诗人也就只能在诗中为所郁结的“意”找到一条能够疏通的道路,而他所表现出来的也必不可少的沾染着他的郁结与深沉。教材第三册《咏怀古迹·其三》,首联发挥想象,勾勒出一幅群山万壑随着绵绵江水奔赴荆门的图景,话题一转,画面定格在明妃自小长大的村庄。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连”写出了昭君出塞之景,一个“向”字写出了昭君久居他乡,魂归故里的思汉之心。颈联回忆当初汉元帝昏庸无能,凭借一幅画而错过昭君,明妃远赴他乡,多少个月夜,越过高山,跨国流水,诠释浓浓游子思乡之意,即便骨留青冢,但仍心怀故土。尾联在流传至今的声声胡 7 音琵琶曲里,倾诉着昭君的无限悲愤。全句一个“怨”字点出全诗“怨恨”的主题。这首诗是作于公元766年,是杜甫离开夔州途径归州昭君村时所作,通过写昭君一生的悲剧,寄托了杜甫自己仕途失意,漂泊无所定的身世之感。恰是诗人一生壮志难酬之“不平”的抒发,杜甫因房琯之事抑郁辞官,漂泊西南的经历,在面对昭君因汉元帝昏庸而远赴他乡,流离失所,遗恨终生的历史引起了共鸣,借“史”抒怀罢了。
其次,杜甫之“沉郁顿挫”还在于诗人善于雄伟壮阔意境渲染与精细入微的表现手法的统一。如《登高》一首中“无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仰望天际,在广袤开阔的天地和波涛汹涌的背景下,刻画的却是萧萧落木声,三者在互相映衬中营造除了一个壮而悲怆的氛围。诗人从大处着眼,却从小处落墨,极为传神地描绘出了空洞萧瑟的秋景,给人以凄清寥落之感。这种凄清寥落之感,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使学生体会感悟,还得从诗歌意象做起。杜甫诗中的意象是有他独特内涵的,也就是当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通过客观物象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带有忧郁色彩的独特意象群。王国维提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于境二者而已。”[10]“意”,即意蕴,是作者所寄托的感情;“境”,即意境,是作者所描绘的画面。而且王国维从美学上将意境划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无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自然“无我之境”,物与我浑然一体,亦真亦幻,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而正因为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诗歌意象、意境的分析至关重要。而正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这种审美理论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悟,这种感悟体现在对诗歌思想、诗歌语言、诗歌艺术等等方面。如《登高》一首,前八句写登高所见,“风急”起兴,伴随阵阵猿啸,远处的天地,奔涌的长江,眼前的落木,诗人将触觉、听觉、视觉结合起来,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塑造了一个寒风瑟瑟,凄婉悲凉的氛围。诗的后八句写登高所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点出“秋”字,并指出诗人万年病痛加身,独自登高临远,所经受的新愁旧怨,在此孤寂、萧瑟的秋季里愈加沉重。杜甫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孤独羸弱的老翁,在木落猿啸的秋天,停杯登高,百感交集。这样从意象到意境的分析,加之以诗人的写作手法,诗人当时的境遇,就不难让学生理解《登高》一诗所表现的萧瑟的秋景、诗人穷困潦倒的现状、诗人所面临的国难家愁、还有他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等等。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诗歌语言艺术,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
(二)课堂案例分析:《秋兴八首·其一》 1.导入:
在第四课中我们一起陪着李白畅游蜀道,见证了蜀道之高峻奇险,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李白的飘逸洒脱。在盛唐诗坛上,提到李白就不得不提杜甫,二人作为盛唐诗坛的“双星”,李白豪放,杜甫深沉,各有千秋,韵味不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世界,体味他的忧国忧民,感受他的沉郁顿挫。
2.作者生平,创作背景
(以学生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为基础,互相讨论,教师借助多媒体加以解释、补充。因为教材中是杜甫诗三首,而以《秋兴·其一》作为第一首,所以结合上述“知人论世”的观点,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关于杜甫生平轶事、思想观念的工作,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诗歌的理解。牢记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以及充分运用多元解读、自我解读的教学方法。)
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个别朗读,纠正读音。
(2)齐读全诗,体会感情。(从“萧森”、“他日泪”、“故园心”等等初步读出秋意萧瑟,诗人思想的含义来。)
(3)结合注释,讨论译诗。(逐字逐句翻译,大体把握诗句的含义。)4.诗歌分析
(教师引导,层层深入。关键在于问题设置,能不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从诗人创作时的境遇出发,联系当时社会背景,解读诗歌,理解诗人用语,达到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解读、甚至创作的能力。)
(1)首联“雨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句中,“玉露”指何时?“凋伤”中“伤”字怎么理解?“气萧森”又是指什么呢?
明确: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这首诗写于公元766年,诗人飘零在外多年,正值归家途中。此时,安史之乱虽平定,可军阀之争又起,国运一片茫然。“玉露”指白露,告诉了读者时间,正值秋季,一个愁思满腹的季节。“凋伤”从字面上来看是指草木凋落衰败,但一个“伤”字又渲染出诗人的心境。“气萧森”整个一幅萧瑟阴森的景象,两句相连烘托了一个满目萧瑟,凄冷肃杀的环境。诗人必然感时伤事,由眼前此景,想到家事国运,愈见哀思。
(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句是写诗人归家途中所见,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明确:“江间”接首联“巫峡”而来,波浪在地而却似与天相接,风云在天而与地相接。天地之间风起云涌,诗人的内心也波澜起伏,天翻地覆。诗人回家心切,心情激动,可边关战事吃紧,又心急如焚。这一句将深秋江间景色与诗人身世,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感慨深沉。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里“泪”字作何解?对句“孤舟”作何解?一个“系”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颈联是该诗的名句,从前两联写景转入抒情,“丛菊”菊花开的茂盛,“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同样远离故土,见花堕泪,今年仍在异乡,又见花开,再次流泪,情景相同,心境却不同,诗人将要回到故土,不仅仅是思乡之泪,也寄寓着不言而喻的喜悦。“孤舟”是指诗人回家所乘之舟,诗人形象描绘出了茫茫大江上,一叶孤舟漂泊孤寂,不得不让人想起诗人自己漂泊他乡,孤苦伶仃的经历遭遇。“系”在这里一语双关,一所系的是“孤舟”,二所系的是“故园”。一个“系”字写出了诗人思念故园,回家之心迫不及待。这里诗人同样体现了诗人将雄伟壮阔意境渲染与精细入微的表现手法的统一的做法。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分析一下这一句,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这样安排有什么效果?
明确:尾联是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寒风瑟瑟,日落城西,于西风中传来的还有阵阵捣衣砧声,寒冬将至,家家户户缝制冬衣。诗人身穿薄衣,于寒风中思乡之心甚笃。白帝城在夜色中更加静谧,传来的砧声在诗人的叹息中徘徊在白帝城的上空,使得全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人仍旧登高驻足,心怀天下,思念家乡。
(在以上四个问题教学进行过程当中,要注意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好“辅导员”的角色,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交流。)5.小结
全诗以秋作统帅,展开一幅萧瑟凄冷的画面,诗人回忆他日,仍泪流不止,诗人借秋天三峡两岸白云、江水刻画了一个沉雄壮阔,冷落凄清的意境,寄托了诗人暮年漂泊、贫病交加、羁旅江湖的忧愁以及对故乡怀念,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6.作业
(1)背诵诗歌,领会诗人的感情。
(2)以整首诗刻画的环境为蓝本,用现代散文的形式,描写深秋的三峡或月夜中的白帝城。字数不限,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当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虽然也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逐渐将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但是对于真正新课标的要求,诸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都还是一纸空文。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一言堂”、“满堂灌”仍是主要教学法,后在笔者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杜甫,李白身世经历,甚至诗歌倒背如流,而真正能够通过诗歌语言分析诗歌意象、意境,并用优雅的语言诠释出来的人少之又少。而诗歌教学本应该更为注重意象、意境的分析,诗人内心起伏的揣摩,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样要求和现实的差距,让我们的教育落入了一个尴尬境地,不得不让人问一句:“我们到底教了些什么,他们又学了些什么?”或许所达到的“最好”目的就是学生知识储备有所增,而能力能不能提高就不得而知了。古话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当下诗歌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提高学生审美趣味,联系诗人生平经历,创作方法更好的解读诗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提高自身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语言、方法上都做好引导者的姿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注释:
【1】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变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内涵。
【2】语文人文性:一方面,语文是一种文化构成,负载着对子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语文人文性就是强调对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康人格的培养。
【3】知人论世:早在战国时期由孟子所提出来的,所谓“知人论世”是指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4】出自严羽《沧浪诗话》
【5】李白应永王璘之聘入幕,后受璘之事牵连入狱,遇赦,欲赴李光弼幕,因病而返,卒于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6】出自《易经》《家人》卦象辞
【7】后杜甫获得一个八品职位,但也未受到重视。【8】“他者解读”是指“他人代读”,对教师来讲,“他人解读”是指专家、教材编者、同行等他人的解读;对学生来讲,“他人解读”是指专家、教材编者、教师等他人的解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半是教师的解读。【9】“自我解读”是指学生或教师自己在自己生活经验,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对文本的认识。
【10】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序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2】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李金坤.李杜诗学思想探赜——以李杜论诗诗为中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2010.【4】房日晰.李杜诗反映现实之比较
【5】谢思炜.李杜优劣论争的背后[A].北京大学学报,2009.【6】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篇:古人鉴别人才之方法
古人鉴别人才之方法
三国时期魏国人刘劭,有一本《鉴人资源》,说人有八种才干:“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才;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才;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才;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才;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才;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才;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才;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才。”
翻译成现代语言,这八种才干分别为:聪明而能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思考而能够在旧基础上更新,创新;智慧而能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善于沟通而能说服别人;反应敏捷而能避免失误;坚于防守而能抵御对手;主动出击而能获得胜利;能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驳对手而赢得胜利。
鉴别人才其实与选择木材有异曲同工之妙。伐木工人在砍树前,总是先从外型上打量,看树木是否笔直挺拔,再考察质地,是缜密结实呢,还是疏泡松脆,然后再敲敲打打听一听,鉴别其品种质地,用这一系列方法来判断树木能否当大用。鉴别人才也是如此,第一步是目测,见一见面,有一个初步印象后,再进一步考察其品德和才能.老板招员工,岳父看女婿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还从未听说连某人的模样都不知道,就鉴别其品行了。选才、招生中目测这一关,实际上就是从人的外貌形象上来考察人才.这种方法不一定准确,也没有科学依据,但使用频率却很高。
中国古代学者不仅认识到人才鉴识的意义,也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人才鉴识的方法。《庄子·列御寇》曾借孔子之口提出了九种鉴别人才的方法: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测,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派一个人到远处工作,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忠实;
2、让一个人在身边做事,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恭敬;
3、在复杂的情况下,派一个人去处理事情,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大小;
4、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一个人回答,就可以了解他的智力高低;
5、在紧迫的情况下与一个人相约,就可以考验他是否守信用;
6、放手让一个人去管理钱财,就可以看出他是否贪心;
7、告诉一个人有危急情况,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有气节;
8、让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看出他是否遵守规矩;
9、让一个人在男女混杂处居留,就可以观察他是否好色
识人心法,各有巧妙,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闷。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第四篇:献给情人节之名字
谁的嘴脸,竟这般龌龊。自以为是感伤,却看到了肮脏。想凑个热闹,说:不看名著我还照样有心情笑,只是没了灵魂。她们,以为自己很倩他们,自认可以扮酷你们,躲在网络下,窃窃地传递我们,满足腹诽却忘记直面的人生纸绢的油伞上没了雨点的溅落泪痕渗透,你的发梢憔悴、无助、眼角没了往昔的飞扬我以为有人在笑,一个乏困的精灵因着心头莫名的悸动一遍遍数你的名字用手轻触那蜿蜒流动的笔画再也挪不动麻木的双腿在世上,有没有永恒的回忆这尘间的土光泽不再为苍天流尽了血颓然倒下轰…………那晚,一时兴致而发知道不会有明天还盼顾黎明的这一丝曙光你我并不相识名字谁都能用早说过可实话没人想看
第五篇:讳辩原文翻译及赏析
讳辩原文翻译及赏析
讳辩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译文
我给诗不避讳,孔子不避母亲双名中的单独一字,《春秋》中对人名相近不避讳的事例,也没有加以讥刺。周康王钊的孙子,谥号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子不避“昔”字。周朝时有一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一个人叫杜度,象这样的名字让他们的儿子如何避讳呢?难道为了要避父名的近音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了吗?还是就不避近音字了呢?汉代讳武帝名彻,遇到“彻”字就改为“通”字,但没有听说又讳车辙的辙字为别的什么字;讳吕后名雉,遇到“雉”字就改称“野鸡”,但没有听说又讳治天下的治字为别的什么字。现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达诏旨,也没听说要避浒、势、秉、机这些字,只有宦官和宫女,才不敢说谕和机这些字,以为这样是犯忌的。士大夫的言论行动,究竟应该依照什么法度呢?总之,无论是考据经典、质正律文还是查核国家典章,李贺的参加进士考试,到底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呢?
大凡服侍父母能象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象周公孔子,也可以达到顶点了。而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学周公、孔子的行事,却要在讳亲人的名字上,去超越周公、孔子,真是太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无法超过的,超越了周公、孔子、曾参,而去向宦官、宫女看齐,那么岂非宦官、宫女对亲人的孝顺,比周公、孔子、曾参还要好得多了吗?
注释
(1)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避父讳,不能应试出身,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著有《昌谷集》。
(2)进士:唐代科举制度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定期分科举行的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名目;制科是皇帝临时特设的考试。
(3)和(hè)而唱之:一唱一和。
(4)皇甫湜:字持正,元和年间(806—820)进士。曾从韩愈学。
(5)律:此处当指唐代某项法律条文。唐代法典总称《唐律》,分十二篇五百条,其中未见“二名不偏讳”及下引“不讳嫌名”等条文。“二名不偏讳”最早见于《礼记》的《典礼上》及《檀弓下》,意为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偏:一半。一说偏即徧(遍),全部、普遍的意思。根据《礼记》的释文,似乎不能作这样的解释。
(6)“谓若”二句:孔子的母亲名“征在”,孔子在说“征”时不连用“在”,在说“在”时不连用“征”。意即只要不连用,就用不着避讳。如唐代律文中有“二名不偏讳”的条文,则二句为律文的释文。这条释文袭用《礼记·檀弓下》正文及《礼记·曲礼上》郑玄的注。
(7)嫌名:指与名字中所用字音相近的字。音近则有称名之嫌,所以叫嫌名。
(8)“谓若禹”二句:亦袭用《礼记·曲礼上》郑玄注。禹、雨,丘、蓲,都是同音字。禹即夏禹,丘为孔子名。
(9)为:是。
(10)法制:礼法制度。
(11)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帮助武王灭殷(商),又辅佐周成王,主持制定了周朝的典章制度。他和孔子都被历代统治者尊崇为“圣人”。
(12)诗:《诗经》。《诗经·周颂》中的《噫嘻》与《雝》等篇,相传为周公所作,其中有“克昌厥后”、“骏发尔私”等句,而周公之父文王名昌,周公之兄武王名发,所以说“周公作诗不讳”。
(13)孔子不偏讳二名:孔子不避单独用的“徵”或“在”字。如:《论语·八佾》中孔子曾说“杞不足徵也……宋不足徵也”,《论语·卫灵公》中又说“某在斯”。
(14)《春秋》:春秋时鲁国的编年史书,相传经孔子删订,为儒家经典之一。讥:讥刺,非难。
(15)“康王”二句:周康王名钊,其孙继位,谥昭。《春秋》对此未提出异议。
(16)曾参(shēn):春秋时人,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行著称。不讳昔:《论语·泰伯》记曾子说:“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17)骐期:春秋时楚国人。
(18)杜度:东汉时人,字伯度,齐国丞相。
(19)“汉讳”句:汉武帝名刘彻,当时为避讳,将彻侯改为通侯,蒯(kuǎi)彻改为蒯通。
(20)吕后:名雉(zhì),当时为避讳,改雉为“野鸡”。
(21)章:章奏,臣下给皇帝的报告。诏:诏书,皇帝颁发的文书命令。
(22)浒(hǔ)势秉机:四字与唐高祖李渊之父(名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李隆基名同音。
(23)谕:与代宗李豫的名字同音。
(24)士君子:指官僚及其他有社会地位的乡绅、读书人等。
(25)质:对照。
(26)稽:检核。国家之典:指上文所举汉代讳武帝、吕后名,唐朝章奏、诏令不避“浒势秉机”等例。
(27)止:意为到达顶点。
(28)务行:致力于实行。
(29)比:类似。
赏析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这叫做避讳。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韩愈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讳辩原文翻译及赏析2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翻译
我写信给李贺,劝他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李贺如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就会考中,所以和他争名的人就攻击这件事情,说:“李贺父亲名晋肃,李贺不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才是对的,劝他考进士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没有仔细想,就异口同声,跟着附和。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把这件事说清楚,你和李贺将要蒙受坏名声。”我说:“是这样的”。
《礼记》上的规定说:“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解释的人说:“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这是说如果说‘征’就不说‘在’,说到‘在’就不说‘征’。”《礼记》上的规定又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的人说:“说的是像‘禹’和‘雨’、‘丘’和‘唷之类的字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违犯了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的规定呢?还是违犯了声音相近的字不避讳的规定呢?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避讳这个规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对人名的两个字也不都避讳,《春秋》也不讥讽不避讳人名声音相近的字。周康王钊的孙子,实际上就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参不避讳“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他们的儿子应怎样避讳?是为了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讳了呢,还是不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呢?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把“彻”改为“通”,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避讳吕后的名,把“雉”叫做“野鸡”,可没有听说为避讳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别的.字。现在上奏章和下诏谕,没有听说避讳“浒”、“势”、“秉”和“饥”字。只有宦官宫妾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凡是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参那样,就能不被人指责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那样,也可以说是到顶点了。现在世上的一些人,不去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而要在避讳父母名字的事情上,却一定要超过曾参、周公、孔子,这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糊涂的。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不可能超过的。在避讳上超过了周公、孔子、曾参,就只能和宦官、宫妾一样了。那么这些宦官、宫妾对父母的孝顺,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
注释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河南昌谷人。中唐时期重要诗人。他是唐宗室的远亲,郑王(李亮)之后,家世早已没落。其父李晋肃官职低微,早死。他少能文,为韩愈、皇甫湜等所激赏。但他终生郁郁不得志,只做过奉礼郎和协律郎等小官。相传他经常背着锦囊骑驴外出,途中得佳句,即书投囊中,及暮归,整理成篇。其诗想象丰富,炼词琢句,险峭幽诡,但因过于矜奇,有时流于晦涩;尤长于乐府,能合之弦管。卒年仅27岁。有诗二百三十三首。
进士:唐制,士人应礼部考试,考中的叫进士。
毁:毁谤,攻击。
察:仔细看。
和而倡之:此唱彼和,结成一气。
皇甫湜:字持正。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曾从韩愈学古文。
明白:说清楚,辩明是非。
且:将要。
得罪:蒙受坏名声。
律:这里指《礼记》。
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可以不避讳其中的一个字;即下文所说的“二名律”。
释之者:指《礼记》的注释者汉朝人郑玄。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指郑玄对“二名不偏讳”的注释,即“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言徵,言徵不言在”孔子不讳单称。
不讳嫌名:谓臣子避讳君父的名讳时,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郑玄在注释《礼记》“礼不讳嫌名”
时说:“嫌名,谓声音相近,若禹与雨,邱与丘也。”即下文所说的“嫌名律”。“为……乎?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吗?还是……吗?”的反诘句。
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初政治家,相传周朝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周公作诗不讳:其父文王名昌,其兄武王名发,周公作诗不讳“昌”字、“发”字,《诗经》周颂就首“燕及皇天,克昌厥后”,“骏发尔私,终三十里”等句。《春秋》
不讥不讳嫌名:《春秋》不讥讽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如卫桓公名完,“完”与“桓”同音,属于嫌名,《春秋》不讥。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周康王,姓姬,名钊;其子周昭王,名瑕;“昭”和“钊”同音,周人不讳;原文“孙”应作“子”。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曾参,即曾子,春秋时鲁人,孔子的学生,对父亲极为孝顺;其父名点,字晳,也是孔子的学生;《论语》
记述曾子的话:“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和“晳”同音,曾子不讳;原文“名”应作“字”。
骐期:春秋时楚国人。
杜度:汉朝人。这两个人的姓和名同音,如避讳同音字,连他们的姓也不能说了。“将……乎?将不……者乎?”:表示选择关系的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呢?还是不……的呢?”
汉武帝:姓刘,名彻,当时为避武帝讳,把“彻侯”改为“通侯”等。
吕后:名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曾临朝称制,当时为避吕后讳,称“雉”为“野鸡”。浒、势、秉、机:唐太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昞,玄宗名隆基,“浒”、“势”、“秉”、“机”四个字分别同“虎”、“世”、“昞”、“基”四个字同音。
乃:竟。
谕:唐代宗名豫,“谕”、“豫”二字同音。
士君子:古时候指有志操和学问的人。
法守:效法和遵守。
考:考察。
质:询问,对照。
稽:考核,考查。
典:文献典籍。
讥:指责,非难。
止:到顶。
务:致力。不务行曾参……
之行:前一个“行”系动词,实行,学习;后一个“行”系名词,品行,品德。
卒:终于,到底。
赏析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这叫做避讳。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韩愈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