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梁启超的论自由
梁启超的《论自由》
今读梁任公的《论自由》,感慨颇深。现记之如下。
若求自由,须四不为: 勿为古人之奴隶也,勿为世俗之奴隶也,勿为境遇之奴隶也,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此四不为者,可用于修身,治学之道也。
古人者,在此为古圣贤之辈也。任公态度,“其于古人也,吾时而师之,时而友之,时而敌之,无容人也焉,从公理为衡而已。”对于今者,古者,可用于权威者,吾辈求学时,须用以上态度对待之,求公理于心。况今日之权威者,有名无实,不可轻信之,偏信则愚。盖信公理,正其心。吾辈思想之自由也。
勿为世俗之奴隶,世俗者,盖市井之言论者。世俗之言论、思想,诚非正也,当剖析之。世俗之糟粕在于为人处事,道德之论调,此二乎者,易使民众附之。约定俗成,则改,难也。吾等所思,钳于世俗者。若为思想之自由,须抛却世俗者。国有圣贤,非不败,世俗虽和乎礼,亦不足不败也。境遇者,命也。正如佛之因缘说,谓人之命运轮回注定。然,却为此夫?为命运奴隶之时,不敢正待之,消极待世。苟非我等之处世原则。我辈正青年,不可信命运说。勿为境遇之奴隶,破之则立,思想才自由,则人格独立,成功之基。
境遇,又现实之状态也。吾等已是中国人,虽不满现状,切勿牢骚于他人,而应正视吾辈之命运,正而改,善焉。
情欲者,个人之私欲也。断乎欲者,焉能不立。而勿为情欲者,亦非断其欲者也,抑也。节情欲,不为物贪,乃不为人所控制,独立之。
此四者,不为,焉能不立?自由之可得,期年而至。
下文下次记之。任公之言仍有借鉴之处,论自由虽是论思想之自由,但吾辈依旧可得其他之涵义,读之,受益匪浅。吾之思想尚且幼稚,不敢深究。未将任公之自由思想明之以理,深以为憾。
第二篇: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
中国史叙论(1901)
梁启超(著)
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以此论之。虽谓中国前者未尝有史。殆非为过。
法国名士波留氏。尝著俄国通志。其言曰。俄罗斯无历史。非无历史也。盖其历史非国民自作之历史。乃受之自他者也。非自动者而他动者也。其主动力所发。或自外。或自上。或自异国。或自本国。要之。皆由外部之支配。而非由内部之涨生。宛如镜光云影。空过於人民之头上。故只有王公年代记。不有国民发达史。是俄国与西欧诸国所以异也。云云。今吾中国之前史。正坐此患。吾当讲此史时。不胜惭愤者在於是。吾当著此史时。无限困难者在於是。
德国哲学家埃猛埒济氏曰。人间之发达凡有五种相。一曰智力。[理学及智识之进步皆归此门]二曰产业。三曰美术。[凡高等技术之进步皆归此门]四曰宗教。五曰政治。凡作史读史者。於此五端。忽一不可焉。今中国前史以一书而备具此五德者。固渺不可见。即专详一端者。亦几无之。所陈陈相因者。惟第五项之政治耳。然所谓政治史。又实为纪一姓之势力圈。不足以为政治之真相。故今者欲著中国史。非惟无成书之可沿袭。即搜求材料於古籍之中。亦复片鳞残甲。大不易易。
第二节中国史之范围
(甲)中国史与世界史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虽日本俄罗斯之史家。
[凡著世界史者日本俄罗斯皆摈不录]亦无异议焉。盖以过去现在之间。能推衍文明之力以左右世界者。实惟泰西民族。而他族莫能与争也。虽然。西人论世界文明最初发生之地有五。一曰小亚细亚之文明。二曰埃及之文明。三曰中国之文明。四曰印度之文明。五曰中亚美利加之文明。而每两文明地之相遇。则其文明力愈发现。今者左右世界之泰西文明。即融洽小亚细亚。与埃及之文明而成者也。而自今以往。实为泰西文明与泰东文明。[即中国之文明]相会合之时代。而今日乃其初交点也。故中国文明力未必不可以左右世界。即中国史在世界史中。当占一强有力之位置也。虽然。此乃将来所必至。而非过去所已经。故今日中国史之范围不得不在世界史以外。(乙)中国史与泰东史泰东史者。日本人所称东洋史也。泰东之主动力全在中国。故泰东史中中华民族之地位。一如世界史中阿利扬民族之地位。日本近来著东洋史者。日增月盛。实则中国史之异名耳。今吾所述。不以泰东史名之者。避广阔之题目。所以免汗漫挂漏。而供简要切实之研究也。至於二千年来亚洲各民族与中国交涉之事最繁赜。自归於中国史之范围。固不待言。
第三节中国史之命名
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以夏汉唐等名吾史。则戾尊重国民之宗旨。以震旦支那等名吾史。则失名从主人之公理。曰中国。曰中华。又未免自尊自大。贻讥旁观。虽然。以一姓之朝代而污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於三者俱失之中。万无得已。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稍骄泰。然民族之各自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
第四节地势
中国史所辖之地域。可分为五大部。一中国本部。二新疆。三青海西藏。四蒙古。五满洲。东半球之脊。实为帕米尔高原。亦称葱岭。盖诸大山脉之本干也。葱岭向东。衍为三派。其中部
一派。为昆仑山脉。实界新疆与西藏焉。昆仑山脉复分为二。其一向东。其一向东南。向东南者名巴颜喀喇山。界青海与西藏。入中国内地。沿四川省之西鄙。蔓延於云南两广之北境。所谓南岭者也。其向东者名祁连山。亘青海之北境。其脉复分为二。一向正东。经渭水之上流。蔓延於陕西河南。所谓北岭者也。一向东北沿黄河亘长城内外者为贺兰山。更北为阴山。更北为兴安岭。纵断蒙古之东部。而入於西伯利亚。盖中国全部山岭之脉络。为一国之主干者。实昆仑山也。使我中国在亚洲之中划然自成一大国者。其大界线有二。而皆发自帕米尔高原。其在南者为喜马拉耶山。东行而界西藏与印度之间。其在北者为阿尔泰山。实为中俄两国天然之界限焉。在昆仑山与阿尔泰山之中与昆仑为平行线者为天山。横断新疆全土。分为天山南北路。而终於蒙古之西端。
中国之大川。其发源之总地有二。其一在中国本部者。曰黄河。曰扬子江。曰西江。曰金沙江。皆发源於新疆西藏之间。其二在中国东北部者。曰黑龙江之上流斡难河克尔伦河。其支流之嫩江。曰色楞格河。曰鄂尔坤河等。皆发源於蒙古之北部。大抵诸大川河中与历史最有关系者为扬子江。其次为黄河。其次为西江黑龙江。
蒙古及新疆虽为诸大河之发源地。但其内部沙漠相连。戈壁瀚海准噶尔之诸沙漠。殆占全土之大半。故河水多吸收於沙漠中。或注泻於盐湖。
地理与历史。最有紧切之关系。是读史者所最当留意也。高原适於牧业。平原适於农业。海滨河渠适於商业。寒带之民。擅长战争。温带之民。能生文明。凡此皆地理历史之公例也。我中国之版图。包有温寒热之三带。有绝高之山。有绝长之河。有绝广之平原。有绝多之海岸。有绝大之沙漠。宜於耕。宜於牧。宜於虞。宜於渔。宜於工。宜於商。凡地理上之要件与特质。我中国无不有之。故按察中国地理。而观其历史上之变化。实最有兴味之事也。中国何以能占世界文明五祖之一。则以黄河扬子江之二大川横於温带。灌於平原故也。中国文明。何以不能与小亚细亚之文明印度之文明相合集而成一繁质之文明。则以西北之阿尔泰山西南之喜马拉耶山为之大障也。何以数千年常有南北分峙之姿势。则长江为之天堑。而黄河沿岸与扬子江沿岸之民族。各各发生也。自明以前。何以起於北方者其势常日伸。起於南方者其势常日蹙。以寒带之人常悍烈。温带之人常文弱也。东北诸胡种。何以二千余年迭篡中夏。以其长於猎牧之地。常与天气及野兽战。仅得生存。故其性好战狠斗。又惯游牧。逐水草而居。故不喜土著而好侵略。而中华民族之性质适与相反也。彼族一入中国。何以即失其本性。同化於汉人。亦地质使之然也。各省地方自治制度。何以发达甚早。则以幅员太大。中央政府之力常不能及。故各各结为团体。以自整理也。何以数千年蜷伏於君主专制政治之下。而民间曾不能自布国宪。亦以地太大。团体太散。交通不便。联结甚难。故一二枭雄之民贼。常得而操纵之也。何以不能伸权力於国外。则以平原膏腴。足以自给。非如古代之希腊腓尼西亚。及近代之英吉利。必恃国外之交通以为生活。故冒险远行之性质不起也。近年情形何以与昔者常相反。则往时主动力者常在盘据平原之民族。近时主动力者常在沿居海岸之民族。世界之大势。驱迫使然也。凡此诸端。无不一一与地理有极要之关系。故地理与人民二者常相待。然后文明以起。历史以成。若二者相离。则无文明。无历史。其相关之要。恰如肉体与灵魂相待以成人也。
第五节人种
种界者。今日万国所龂龂然以争之者也。西人分世界人种。或为五种。或为三种。或为七种。而通称我黄色种人谓为蒙古种。此西人暗於东方情实。谬误之谈也。今考中国史范围中之各人种。不下数十。而最著明有关系者。盖六种焉。
其一苗种是中国之土族也。犹今日阿美利加之红人澳大利亚之黑人也。其人在历史以前。曾占重要之地位。自汉族日渐发达。苗种即日就窘迫。由北而南。今犹保残喘於湖南贵州云南广西之间。其在安南缅甸等地亦间有焉。
其二汉种即我辈现时遍布於国中。所谓文明之胄。黄帝之子孙是也。黄帝起於昆仑之墟。即自帕米尔高原。东行而入於中国。栖於黄河沿岸。次第蕃殖於四方。数千年来。赫赫有声於世界。所谓亚细亚之文明者。皆我种人自播之而自获之者也。
其三图伯特种现居西藏及缅甸之地。即殷周时代之氐羌。秦汉之际之月氏。唐时之吐蕃。宋时之西夏。皆属此族。
其四蒙古种初起於贝加尔湖之东隅一带。次第南下。今日蔓延於内外蒙古及天山北路一带之地。元朝即自此族起。混一中国。威震全地。印度之谟嘉尔帝国。亦此族所建设也。
其五匈奴种初蕃殖於内外蒙古之地。次第西移。今自天山南路以至中亚细亚一带之地。多此族所占据。周以前之猃狁。汉代之匈奴。南北朝之柔然。隋之突厥。唐之回纥。皆属此族。现今欧洲土耳其国。亦此族所建立也。
其六通古斯族自朝鲜之北部。经满洲而蔓延於黑龙江附近之地者。此种族也。秦汉时代之东胡。汉以后之鲜卑。隋及初唐之靺鞨。晚唐五代之契丹。宋之女真。皆属此族。今清朝亦自此兴者也。
西教徒所主张。以谓全世界之人类。皆由最初之一男一女而生。但今日世界大通。人种学大明。此论之无稽。殆不足辩。然则各种各族。各自发生。其数之多。殆不可思议。且也错居既久。婚姻互通。血统相杂。今欲确指某族某种之分界线。其事盖不易易。况游牧民族。迁徙无常。立於数千年之后。而指前者发现於历史上之民族。一一求今之民族以实之。非愚则诬。故今日以六种族包括中国史内之人民。诚不免武断挂漏之讥。但民族为历史之主脑。势不可以其难於分析而置之不论。故举其在史上最有关系者约而论之云尔。
今且勿论他族。即吾汉族。果同出於一祖乎。抑各自发生乎。亦一未能断定之问题也。据寻常百家姓谱。无一不祖黄帝。虽然。江南民族。自周初以至战国。常见有特别之发达。其性质习俗颇与河北民族。异其程度。自是黄河沿岸与扬子江沿岸。其文明各自发达。不相承袭。而瓯闽两粤之间。当秦汉时。亦既已繁盛。有独立之姿。若其皆自河北移来。则其移住之岁月。及其陈迹。既不可考见矣。虽然。种界者本难定者也。於难定之中而强定之。则对於白棕红黑诸种。吾辈划然黄种也。对於苗图伯特蒙古匈奴满洲诸种。吾辈庞然汉种也。号称四万万同胞。谁曰不宜。
第六节纪年
纪年者。历史之符号。而於记录考证所最不可缺之具也。以地理定空间之位置。以纪年定时间之位置。二者皆为历史上最重要之事物。凡符号之优劣。有一公例。即其符号能划一以省人之脑力者为优。反是则为劣。是也。故凡野蛮时代之符号。必繁而杂。凡文明时代之符号。必简而整。百端皆然。而纪年其一端也。古代之巴比伦人。以拿玻呐莎王为纪元。[在今西历纪元前七百四十七年]希腊人初时。以执政官或大祭司在位之时按年纪之。其后改以和灵比亚之大祭为纪元。[ 当纪元前七百六十七年]罗马人以罗马府初建之年为纪元。[当纪元前七百五十三年] 囘教国民以教祖摩哈默德避难之年为纪元。[当纪元前六百二十二年]犹太人以创世纪所言世界开辟为纪元。[当纪元前三千七百六十一年]自耶稣立教以后。教会以耶稣流血之年为纪元。至第六世纪。罗马一教士。乃改用耶稣降生为纪元。至今世界各国用之者过半。此泰西纪年之符号。逐渐改良。由繁杂而至简便之大略也。吾中国向以帝王称号为纪。一帝王死。辄易其符号。此为最野蛮之法。
[ 秦汉以前各以其君主分纪之尤为野蛮之野蛮]於考史者最不便。今试於数千年君主之年号。任举其一以质诸学者。虽最淹博者亦不能具对也。故此法必当废弃。似不待辨。惟废弃之后。当采用何者以代之。是今日著中国史一紧要之问题也。甲说曰。当采世界通行之符号仍以耶稣降生纪元。此最廓然大公。且从於多数。而与泰西交通利便之法也。虽然。耶稣纪元。虽占地球面积之多数。然通行之之民族。亦尚不及全世界人数三分之一。吾冒然用之。未免近於徇众趋势。其不便一。耶稣虽为教主。吾人所当崇敬。而谓其教旨遂能涵盖全世界。恐不能得天下后世人之画诺。贸然用之。於公义亦无所取。其不便二。泰东史与耶稣教关系甚浅。用之种种不合。且以中华民族固守国粹之性质。欲强使改用耶稣纪年。终属空言耳。其不便三。有此三者。此论似可抛置。乙说曰。当用我国民之初祖黄帝为纪元。此唤起国民同胞之思想。增长团结力之一良法也。虽然。自黄帝以后。中经夏殷。以迄春秋之初年。其史记实在若茫若昧之中。无真确之年代可据。终不能据一书之私言。以武断立定之。是亦美犹有憾者也。其他近来学者。亦有倡以尧纪元。以夏禹纪元。以秦一统纪元者。然皆无大理公益之可援引。不必多辩。於无一完备之中。惟以孔子纪年
之一法。为最合於中国。孔子为泰东教主中国第一之人物。此全国所公认也。而中国史之繁密而可纪者。皆在於孔子以后。故援耶教回教之例。以孔子为纪。似可为至当不易之公典。司马迁作史记。既频用之。但皆云孔子卒后若干年。是亦与耶稣教会初以耶稣死年为纪。不谋而合。今法其生不法其死。定以孔子生年为纪。此吾党之微意也。
但取对勘之便。故本书纪年。以孔子为正文。而以历代帝王年号。及现在通行西历。分注於其下。
第七节有史以前之时代
史者记人间世过去之事者也。虽然。人类之起原。远在书契以前。其详靡得而稽焉。春秋纬称自开辟至於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其荒诞固不足道。而要之必有悠远之时代。无可疑也。洪水时代。实为全世界公共纪念物。故截称洪水以前为无史时代。洪水以后为有史时代。亦不为过。虽然。洪水之起原。及其经过之年代。虽以今世地质学家。考据极周密。然犹纷纷莫衷一是。故以洪水平息后始可为真正之有史时代。中国自古称诸夏。称华夏。夏者以夏禹之朝代而得名者也。中华民族之整然成一社会。成一国家。实自大禹以后。若其以前则诚有如列子所谓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者。其确实与否。万难信也。故中国史若起笔於夏禹。最为征信。虽然。中国为全世界文明五种源之一。其所积固自深远。而黄帝为我四万万同胞之初祖。唐虞夏商周秦之君统。皆其裔派。颇有信据。计自黄帝至夏禹。其间亦不过数百年。然则黄帝时去洪水之年。亦已不远。司马迁作史记。托始黄帝。可谓特识。故今窃取之。定黄帝以后为有史时代。
一千八百四十七年以来。欧洲考古学会。专派人发掘地中遗物。於是有史以前之古物学。遂成为一学派。近所订定而公认者。有所谓史前三期。其一石刀期。其二铜刀期。其三铁刀期。而石刀期中。又分为新旧二期。此进化之一定阶级也。虽其各期之长短久暂。诸地不同。然其次第则一定也。据此种学者之推度。则地球生物之起原在一万万年以前。而人类之遗迹。亦在一万年乃至十万年以前云。中国虽学术未盛。在下之层石。未经发见。然物质上之公例。无论何地。皆不可逃者也。故以此学说为比例。以考中国有史前之史。决不为过。据此种学者所称新旧两石刀期。其所经年代。最为绵远。其时无家畜。无陶器。无农产业。中国当黄帝以前。神农已作耒耜。蚩尤巳为弓矢。其已经过石器时代。交入铜器时代之证据甚多。然则人类之起。遐哉邈乎。远在洪水时代以前。有断然也。
又以人群学之公例言之。凡各人群。必须经过三种之一定时期。然后能成一庞大固结之团体。第一为各人独立。有事则举酋长之时期。第二为豪族执政。上则选置君主。下则指挥人民之时期。第三为中央集权。渐渐巩固。君主一人。专裁庶政之时期。斯宾塞尔群学云。‘譬有一未成规律之群族於此。一旦或因国迁。或因国危。涌出一公共之问题。则其商量处置之情形如何。必集其民众於一大会场。而会场之中。自然分为二派。其甲派。则老成者。有膂力者。阅历深而有智谋者。为一领袖团体。以任调查事实讨议问题之事。其乙派。则少年者。老羸者。智勇平凡者。为一随属团体。占全种族之大部分。其权利义务。不过傍听甲派之议论。为随声附和之可否而已。又於领袖团体之中。必有一二人有超群拔萃之威德。如老成之狩猎家。或狡狯之妖术家。专在会场决策而任行之。即被举为临事之首领云云。’然则一群之中。自划然分为三种之人物。即其一最多数之随属团体。即将来变成人民之胚胎也。其二则少数之领袖团体。即将来变成豪族之胚胎也。其三则最少数之执行事务委员。即将来变成君主之胚胎也。凡此三种人物。当其在太古野蛮时代。常相集合。距离不甚远。又至今日文明时代。亦相结合。距离不甚远。惟中间所经过之趋势。则三者常日渐分离。其政权。由多数而寖归於少数。由少数而寖归於最少数。盖其初时。人人在本群。为自由之竞争。非遇有外敌。则领袖团体。殆为无用。其后因外敌数见。於是临时首领。渐变而为常任首领。而领袖团体之权力日以大焉。又其后此领袖团体中之有力者。各划分权力范围。成封建割据之形。而兼并力征之势日盛。久乃变成中央集权之君主政体。此历代万国之公例也。我中国当黄帝尧舜之时。纯然为豪族执政之时期。而且中央集权君主专裁之制。亦已萌芽发达。亦可见我中国有史以前。既经绝远之年代。而文明发达之早。诚足以自豪於世界也。
第八节时代之区分
叙述数千年之陈迹。汗漫邈散。而无一纲领以贯之。此著者读者之所苦也。故时代之区分起焉。中国二十四史。以一朝为一史。即如通鉴。号称通史。然其区分时代。以周纪秦纪汉纪等名。是由中国前辈之脑识。只见有君主。不见有国民也。西人之著世界史。常分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等名。虽然。时代与时代。相续者也。历史者无间断者也。人间社会之事变。必有终始因果之关系。故於其间若欲划然分一界线如两国之定界约焉。此实理势之所不许也。故史家惟以权宜之法。就其事变之著大而有影响於社会者。各以己意约举而分之。以便读者。虽曰武断。亦不得已也。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华民族自发达自争竞自团结之时代也。其最主要者。在战胜土著之蛮族。而有力者及其功臣子弟分据各要地。由酋长而变为封建。复次第兼并。力征无已时。卒乃由夏禹涂山之万国。变为周初孟津之八百诸侯。又变而为春秋初年之五十余国。又变而为战国时代之七雄。卒至於一统。此实汉族自经营其内部之事。当时所交涉者。惟苗种诸族类而已。
第二中世史。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华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又中央集权之制度。日就完整。君主专制政体全盛之时代也。其内部之主要者。由豪族之帝政。变为崛起之帝政。其外部之主要者。则匈奴种西藏种蒙古种通古斯种次第错杂。与汉种竞争。而自形质上观之。汉种常失败。自精神上观之。汉种常制胜。及此时代之末年。亚洲各种族。渐向於合一之势。为全体一致之运动。以对於外部大别之种族。
或问曰。此中世史之时代。凡亘二千年。不太长乎。曰。中国以地太大民族太大之故。故其运动进步。常甚迟缓。二千年来。未尝受亚洲以外大别种族之刺激。故历久而无大异动也。惟因此时代太长之故。令读者不便。故於其中复分为三小时代焉。俟本篇乃详析之。今不先及。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华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又君主专制政体渐就湮灭。而数千年未经发达之国民立宪政体。将嬗代兴起之时代也。此时代今初萌芽。虽阅时甚短。而其内外之变动。实皆为二千年所未有。故不得不自别为一时代。实则近世史者。不过将来史之楔子而已。
第三篇:论自由
(一)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的合理性
密尔关于自由的论述,不但激荡了当时的政治思潮,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
是巨大的。因为我们与密尔所处的国情、时代背景都不相同,所以我们吸收密 尔的自由思想只限于合理的部分,要本着取精用宏、取长补短的精神,加以扬 弃,进而促进我国言论自由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言论自由对人探索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具有极大的作用。密尔顿说:“让我有自由来识,发抒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这才能“更符合于真理、学术和祖国的利益”。密尔顿认为真理不是上帝施舍也不是君主或政府制定出来的,而是人类自由地进行精神活动,是思想交流、力交锋的结果。密尔继承并发展了密尔顿言论自由思想。他的言论自由理论被为是这方面更完善的经典理论。密尔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真理,他更多关注是在探索真理过程中言论自由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果我们要发现真理,就须听取可能有的所有观点;言论的自由不应受到干预,因为这种干预会妨碍人把可能有的所有观点表达出来,因而也就妨碍了对真理的讨论和发现。密尔特指出的是,所有可能有的观点包括无法肯定是正确或错误的观点以及几乎肯定正确的观点。密尔认为即使人们不能确定一个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也不应该它进行压制,因为任何权威对这样一个观点的压制,都表明它假设了自己的绝正确性,可是任何人或团体都可能犯错,权威也是如此,它不能用自己认为绝
正确无需挑战的观点去镇压其它的不同观点。密尔认为也不应该禁止对几乎肯 是正确的观点的质疑和挑战。对正确观点表示异议的言论会挑战那些持有正确 点的人们,使他们不断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样真理的生命力才不会衰减,真 也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当人们不再挑战一个观点的正确性时,该观点的生命 就在减退。错误的观点是清楚理解和不断发展一个正确观点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密尔认为,如果要想探索真理,就应该赋予言论充分的自由,让所有不 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观点都得到发表,这对探索真理有百益而无一害。由此可 密尔言论自由思想具有正反观念相冲突的进步辩证法思想。这种真理说也成为 现代新闻自由概念的哲学基础,使得言论自由也由此被界定为基本人权之一。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任何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社会,无不将言论自由
为实现和健全民主制度的重要一环。只有容许不同观点的言论以平等的地位进 辩论和争鸣,容许相反观点的言论相互反驳,才能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博采众 集思广益,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言论自由既 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如果人 群众不能自由发表言论借以表达自己的意志,那么也就无法通过国家机构行使 人的权力,并直接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因此,没有言论自由便没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民主意味着公共决策最终取决于多数意见,然而多数意 的形成不仅要具有大致相同的利益基础,而且应当有公共讨论的空间,在这个 论的空间,人人都有发表意见、批评时弊、提出建议、参与决策并监督执行的 力。这是把政治权力从少数代表人物手中扩大到人民群众手中,让人民群众真 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也是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 面。同时,言论自由对政府权力的运行具有舆论监督功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一向重视并高度评价言论自由在民主政治运作中的监督作用。马克思指出: “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在马克思看来,报刊对国家与社会具有监督、制约和调节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政府的监督来实现的。在一个民主社会里,公民享有了解政府事务的权利,享有揭露和批评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自由,这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可以起到一种监督与制约的作用。政府及其官员若违反宪法、法律或其他规定甚或违反社会公德,皆可能构成不当行为。当一个公民认为政府官员行为不当时,他可以将之揭露于众,并加以谴责,唤起公众对这些行为的注意和反对。言论自由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主要的作用。当言论自由被消除,民主的脉管就会立刻僵化,自由制度就会变成一个没生命的躯壳。密尔认为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自由。这种自由是属于法律下的自由,任何人追求自由都不能违法乱纪,当然包括言论自由。马克思认为,自由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而是法律范围内,在理性指导下的自由。如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缺乏法律保障,那么不仅其他的公民权利将受到影响,而且也将使公民在权利遭到侵犯时束手无策。因此,没有言论自由便没有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在言论自由方面,密尔不仅提醒人们警惕舆论对个性自由的压抑,也从另外一方面指出个人积极行动的必要性和“义务”,“一到他们确信了的时候,若还畏怯退缩而不本着自己的意见去行动,并且听任一些自己真诚认为对于人类此种生活或他种生活的福利确有危险的教义毫无约束地向外散布,那就不是忠于良心而是怯懦了。” 在密尔的思想中,言论自由不
仅包含一个公共的交流平台,还包括那些积极地发表意见、参与论战的人,这 些人不仅是为自己而战,同时也是在为社会利益而战。密尔虽是完全的个人主 义者,他却没有忽视社会的利益。密尔一再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乃幸福的主 要因素之一;它不仅是与文明、教养、教育、文化同为幸福的因素,而且本身 就是所有那些事物的必要部分与条件。” 对于言论自由问题,我国宪法就其与其它自由的行使作了合理的限制。我国宪法一方面充分地保障了公民享有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广泛的表达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一切以无限制的自由为幌子而践踏他人、集体、国家权益的极端自由化和无政府主义的行为。此外,我们不仅要考虑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而且要考虑对这种限制的限制历史表明,限制的滥用与自由的滥用一样有害,甚至更为有害,而且人类有关滥用限制的历史要比滥用自由的历史长得多,有关限制自由的经验要比保护自由的经验多得多。这是因为,人们担心过分的自由远甚于担心过分的限制,限制总是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对自由的戕害。因此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也是需要有限度的。有关的制度建设不仅需要限制言论自由的滥用,而且要保护言论自由的正当权利不受侵害。保护与限制都应当依法治的原则进行。政府按照既定的公开的规则行使公共权力,受法律约束,不能把言论自由排除在法治事业的中取消出版自由,因为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因此,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的认可”这意味着,有宪法和一 些基本的法律规定和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政府对公民言论自由的限制性 权力仅限于法律的授权范围,任何没有法律根据的限制都是非法的,应被撤消 的;法律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性条款或对于政府的授权性条款都必须做到用语 清晰、明确,不能过于含糊和宽泛;对于言论自由的非法损害可以获得经由独 立司法依正当程度所提供的救济。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 义法制也在不断的完备之中,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宪法进一步完善有关保障言论 自由的法律,诸如新闻法、出版法、广播电影电视法、演出法和其他关于信息 传播的法律,使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之间,他们与听众、观众、读者之间的法 定权利与义务关系进一步明晰,平时有所遵循,发生纠纷和解决纠纷时有法律 依据。使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保障法律化、制度化,使这些权利一旦被侵犯就能得到及时救济。中国保障言论自由的法律有待完善 并不能否定20年来中国在保障言论自由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历史性进展 可以肯定的说,充分的言论自由将进一步体现中国公民的民主和人权意识,从 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而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将会享有更加充分的言论自由。
(二)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的局限性
密尔的学说固然有其精彩独到之处,但并非是绝对完美的。无论是就其理
论本身而言,或是站在时代意义上来讲,仍有不少引起争议的地方。因为思想 往往因时空的改变,而有不同的价值尺度。就是密尔本人也承认进步是相对的 尺度,不是绝对的说法。我们不能说某一种思想一定是进步的,另一种思想一 定是落伍的,而只能说在某个社会中的某一种思想一定是进步的。密尔说:“事 实非常明显,并且也不须多作说明的,就是时代并不比个人不易犯错;每一时 代所坚持的很多意见,都会为以后的时代认为不但错误,而且可笑。我们可以 确定的,是今天为一般人所公认的很多意见,也必然会如过去许多意见受到现 时的排斥那样,受到未来时代地排斥。”我们不妨以这个信念,对密尔言论自 由提出客观的评论。密尔不同意给予言论自由完全的保护,并试图在保护言论自由时可能带来的利益与不保护这种自由时可能带来的利益之间做出平衡,并在这种权衡的基础上来决定是不是对某种特定的表达是不是做出限制。密尔说:“一切意见是应当允许其自由发表的,但条件是方式上须有节制,不要超出公平讨论的界限”在密尔看来所谓无节制的讨论是指谩骂、讽刺、人身攻击以及诸如此类之事而言。如果在辩论中反对者表明强烈的情感触犯了对方,使之难以作答,那就容易被对方当作无节制的反对者。密尔强调辩论方式上的公正性,在情绪上不应带有恶意、执迷和不宽容,而应冷静诚实的看待对方意见。这一切决不意味着 因为不同意对方所持的观点本身而有权压制其发表。应当加以惩罚的是发表的 意见足以导致某种祸害的积极煽动。因此在密尔那里言论自由必须限制在这样 一个范围之内,即不能对他人造成危害和妨碍,此原则被称之为伤害原则或密 尔原则。这样矛盾就显露出来了:当我们面对任何一种表达性的意见时,我们 都无法确定其结果会如何。这种结果需要时间来证明和验证,因为我们不可能 在一个意见表达出来之前或者表达出来的当下就知道它必然会带来的结果。而 且还会存在一种情况,即一种意见的表达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无益甚至有损于 社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意见的真理性才逐渐呈 显出来。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这样的言论和意见呢?密尔显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 一问题。密尔将行为自由分为涉己的与涉人的两部分的论点,乃是长久以来为学者们所批评或讨论的焦点。其实,就如每一个我们所做的行为一样,既可能影响我们自己也会或可能影响别人。同样,人的言论总是会影响到别人的。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能够通过积极的方式让别人得知,那么我们的思想自由仅仅是头脑中的自由事实上,密尔知道,区分涉己与涉人行为是有缺点的。密尔说:“一个人所做的对于自己的祸害会通过其亲近的人们的交感作用或利害关系而严重地影响到他们,也会在较小的程度上一般地影响到社会。”他又说:“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自己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密尔折中、不连贯的态度。可能密尔对于涉己的与涉人的区分,或许有其不得已的理由。因为他确定社会权威与个人自由权利界线时,一定要作如此的划分,才能把其具体化。总之,密尔自由原则的应用,其基本立场就是:若确定了损害与伤害他人时,其行为就应该被干涉或惩罚,但若只是不确定的伤害时,为了更大的利益或自由应该被容忍。他曾举了一个具体例子说明:“没有人应该单为喝醉酒遭受处罚;然而一个士兵或警察在值勤时喝醉酒却该受罚。” 我们知道人都是社会中人,他总会通过这种或者那种方式去影响他人。若是影响了他人,那这种自由本身就不成立,在密尔看来,因为社会可能会以影响他人为借口而对个人进行合理的干涉。所以,他才把自由分成两方面对个人的正当自由进行保护,但是所有的种种都会以影响他人而化为乌有。试问,我们还剩下哪些自由呢?密尔对自由的适度领域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思想与讨论自由、个性自由以及联合的自由。正如他讲的,思想自由应该同言论的自由连在一起,否则自由名存实亡。在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的福祉的因素之一》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讲一个粮商使穷人受饿或者说私有财产是一种掠夺,你可以通过报纸宣传,但是不能对这一群聚在粮商门前愤怒的群众宣传。我们每个人试图占领自己的独立空间而不去影响别人和不被别人影响,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自由?有的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自由罢了。即使我们认为密尔同意有报刊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也名存实亡的。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认为,报刊不只是文字而且应该是有声的、它作为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必须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同时,密尔所举的例子,从现在的角度看来,或许显示更加无法区别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因为现在的集会、游行基本上是人民的权利,而且也很难去规定不能用口头方式宣讲什么样的内容,或者标语方式宣传什么样的讯息。不过,或许有一个比较恰当的例子,那就是任何人不应该有任意在拥挤的电影院内高喊“失火了”的自由。
密尔言论自由学说也是有限的、狭隘的,且其言论自由并非人人适用。之
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并非人人都有言论自由,而是有其一定的范围的。像儿童及 未成年人应受保护,只有情感成熟的成年人才适用自由的原则。他说:“这种理 论只适用于智力上已经成熟的人。我们所谈的,并不是儿童或未达法定年龄的 男女青年。那些在各方面仍需要别人照料的人,就必须在其自身的行动和外来 的伤害方面同样受到保护。”
同时,密尔认为落后的社会不应该享有他所主张的言论自由。他说:“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也可以不考虑那些落后的社会,因为那里的人种就可被认为没有成熟。”接着他说:“作为一个原则,自由在人类能够籍自由而平等的讨论改进自己以前,就不能适用于任何事情。” 对于这些落后地方的人民,密尔认为以专制的政府统治他们最适合。他们对言论自由是
不会理解与运用的,并主张如何统治这些落后民族的殖民政策,公然为殖民帝 国主义鼓吹。由此可见,他是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做辩护,是为特殊阶级和霸权 主义服务的。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系统阐发了报刊的人 民性思想,并呼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还给“人民”真正的自由与民主。他说:“自 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 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的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 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人民精神的体现,是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第三因素”,出版自由就是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制定出版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使人民有真正充分的自由。由此可见,密尔的自由理论是缺乏普遍性的。既然密尔认为思想及言论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前提,并将其视为一种自然权利,那么人人都应该有言论自由。但他同时又对自由的范围做出限定,这就使这种自由成为了一些等级或阶级言论自由而剥夺另一个或另一些等级和阶级的言论自由。这种自由只不过是少数特权分子独享的利益,真正的言论自由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一个真正的言论自由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有发言权的社会,人人享有言论自由的社会而不应该是允许某些人有绝对的发言权而迫使另外一些人保持沉默。也就是说,法律需要防止某些人的言论妨碍他人说话权利的情况发生法律需要保证人人都享有话语权。
第四章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的应用
从上文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密尔这样的哲学家对于言论自由的态
还是非常明确的,他认定言论自由属于现代社会公民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如果 人的言论没有对他人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伤害,那么社会就无权对此进行干预或 罚。只有当人们的言论会直接且非常必然地导致某些违法行为的发生时,政府 有权以合法的手段对此进行干涉,但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干涉的是行动而非 论的内容,在密尔看来,仅就内容而言,不会直接对他人产生任何直接而且明 的伤害。因此,政府对此无权干涉。不过,这只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理论,如 将之应用于实际,就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事实上,密尔也己想了到这点 所以他会在文中说,他所提出来的原则更多的只是给人们提供“怎样应用的 本。”l在现实中,我们还是需要对每一个特殊事件进行仔细的判别。这正如对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深有研究的学者哈里·卡尔文所说的那样,与密尔《 自由》那样的言论自由哲学讨论绘制的图景进行比较,现实世界中的对言论自 问题所绘制的问题图景早己变得“面目全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言论自由的关注点更着重于法律层面。更关注于
府是否有权借由法律的途径对公民的言论自由进行干涉。虽然我们可以明确地 到,基本上所有文明国家都将言论自由列为受宪法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但是 实际上,公民并不能完全地享有宪法意义上所明文规定的那些自由。仍有很多 因言获罪,而言论的审查制度在有些国家中也较为凸现,公民根本就无法通过 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自由获知信息。人们关于 论自由的种种争论总是不绝于耳。美国,一个将自由主义作为其价值理念的国家 第一个将言论自由列入宪法予以保障的国家,这么多年来,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对于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的范围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进行修正。参考 些大法官们多年来围绕言论自由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与所作的判决,或许能帮助 们更好地看到言论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上的麻烦,在实践层面上促进我们 于理论问题的思考。由于美国的宪法学家对于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范 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在法学家米克尔约翰看来,宪法第一修正案更多的 是保护与公共利益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言论‘,所以,为了能让讨论更为清晰,这 里,将主要针对公民的言论自由与政府利益之间的关系挑选出一些经典案例进行 讨论。
第一节诽谤案
对于是否可以因为言论内容的而判定为犯罪,关于诽谤案的讨论可以说不失 为一个极好的例证。在美国的普通法之所以将诽谤列为一个罪名,理由是因为当 事人所写或所说的内容是对别人的恶意攻击,并且使对方受到了可以被证实的伤 害。这种观点与密尔限制言论自由的理由基本一致。我们不能因为言论的内容而 对其进行限制,只有当这种言论可以被证明能够对他人造成伤害时,这种言论才 能够被限制。但是,这似乎又和密尔的言论自由思想有所不同,因为密尔认为,单纯的言论是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那就让我们来看美国的大法官们对此是怎 么看的。在1952年,博阿内诉伊利诺伊州案中(Beauhamaisv.Illinois)2,最高法院就遭遇过诽谤问题。在这个案件中,一个白人至上主义组织的主席博阿内印制传单,宣传抵制黑人侵入白人社区。于是,他被伊利诺伊州按照诽谤罪予以处罚。博阿内不服,向最高法院上诉,但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表决结果维持了伊利诺伊州的判决。称诽谤言论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但是,道格拉斯大法官在却在一份否决异议书中说,’这项判决所秉持是一种 与《宪法第一修正案》格格不入的哲学。他预言道:“如果今天我们借用不得体 的语言而将一位白人绳之以法,那么,明天,我们就可能以使用激烈言辞抨击私 刑制度而将一位黑人投入监狱”3在道格拉斯大法官看来,我们不能因为言论的 内容而将人判定为有罪。但是,当时更多的大法官却认为诽谤性言论是有罪的。也就是说,大法官们是在对一种言论的内容进行了道德判断后作出了支持诽谤罪 成立的判决,而不像密尔所要求的那样,对言论内容保持中立。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最高法院对于诽谤罪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了1964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yorkTimesv.Sullivan),最高法院第 次对诽谤问题实行宪法审查,首次将普通法中盘根错节的诽谤问题纳入宪法第 修正案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个审查所针对的问题是,人们在对公共问题的讨论 不时会夹杂着一些与事实有出入的评价,这时候,该如何协调名誉与言论自由 间的利益问题。也就是,我们是否能因为言论的真实性而判定犯罪。另外,因 这起案件的原告是政府,也就使案件显得更为特殊。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 该允许公民充分发表对其的看法,如果政府能够因公民的某些言论中含有一些 恶意的不真实内容而提出控诉,并将之置于法律的监控之下,这在很大程度上 对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理念的背叛。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YorkTimesv.Sulhvan)大致案情如下:《
约时报》刊登了一则由某民间组织赞助的名为“关注他们的抗议之声”的广告 广告内容为马丁·路德·金博士及其追随者在南方某市所遭遇的种种不幸,指 某市的警察局对他们所采取的残暴行径,从而号召人们为该组织捐款,但广告 含有某些不实之处。并且,虽然在广告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所提到的城市为蒙哥 利,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据此推出。所以,蒙哥马利市警察局长沙利文向 拉巴马州法院提出诉讼,指控《纽约时报》所刊登的广告侵犯的他的名誉。亚 巴马州法院裁决诽谤罪成立,并以广告内容不属实为由,并判决被告《纽约时报 支付原告沙利文50万美元赔偿金,并拒绝被告对事实真相的辩护。被告《纽 时报》对此判决不服,向最高法院提出违宪审查。
当这个案件被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之后,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一致否定了 拉巴马州法院的判决。指出,亚拉巴马州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因为它 说话人要为自己所说内容的真实性负严格的责任的方式,意图压制人们对于政 官员的严厉批评。
布伦南大法官在1964年3月9号发布的宣判书中说到:“对于公共问题的 论是不应该受到禁止的,应该是开放的。”’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必需品。“ 国人民都坚信这样一项原则: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完全开放地讨论公共问题 可以对政府和政府官员进行猛烈甚至是令人不悦的抨击。”2如果因此就要求公 政策的批评者必须保证其言论中的所有情节均为真实,那就是必将导致严格 “自我审查”,从而阻碍人们对于公共问题的自由讨论。这会对言论自由造成根 本性的打击。
通过这起案件,美国最高法院为言论自由的理论做出了很好的辩护,并正式 宣布煽动性诽谤违宪。明确指出地方法院不能因为公民并非出于恶意的不真实言 论而宣判其有罪,即不能根据言论的内容对言论进行干涉。这对之后类似案件的 判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实践层面上为密尔的言论自由原则提供了佐证。第二节颠覆性宣传
在言论自由的司法实践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案件莫过于颠覆性宣传,即对 一种作为政治政策来煽动人们采取违法或暴力行为的言论是否需要限制。一般来 说,在这个领域,主张对言论进行审查显得最具说服力,因为这种言论可能会对 我们的社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在事实上,像密尔那样立场如此坚定的言论自由拥 护者也会说,可以允许用法律对向在粮商门口聚集的群情激愤的群众发动反对粮 商的言论的人进行惩罚。那么,让我们来看美国的司法界对此类案件是如何理解 的。事实上,对于这类案件,美国的司法界对此的意见也并非始终一致,也是经 过了一个漫长而充满争议的过程后,才逐渐对该类问题达成统一。在这,我们选 取两件最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案件来解释最高法院对于该类问题的认识历程。惠特尼诉加利福尼亚州案(认飞itueyv.ealifomia)‘
此案发生于1927年,被告惠特尼小姐是激进的共产主义劳动党党员,因触 犯加利福尼亚州《工团主义犯罪法》,被指控犯宣传、教唆支持以犯罪为目的组 成的集会、团体而被判入狱。惠特尼向美国最高法院上诉加利福尼亚州《工团主 义犯罪法》违宪,最高法院维持原判,但不久后惠特尼被保释出狱。
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判决意见为:“惠妮特所加入的工团主义团体是以主张通 过罢工和破坏活动而达到工人掌管工厂,这种集团所实行的行动会危害到公众平与国家安全,所以,不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之列。”因而维持原判 但是在此案的附和意见书中,一些大法官对言论自由作出了一些细致的
析。布兰代斯大法官所发表的那份被后世称为成绩斐然的意见书中提到:“政 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们的才能得到自由发展,所以,我们的政府理应具有审慎的 力,他们应该珍视自由,相信自由乃是幸福之源。他们还相信,发现和传播真 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让人们能够思其所思,想其所想,言其所欲言。如果没有言 与集会的自由,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只有通过讨论,们才能有效地抵御有害思想的侵袭,所以,公共讨论对公民来说是一项政治义务 是我们立国的基本原则。”“‘钳制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对于我们来说是有百害而 一利的,畏惧会带来压抑,而压抑则会带来仇恨,仇恨则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全 稳定。社会真正的安全只能依靠人们有机会自由地表达他们的不满与诉求。我 的政府相信理性的力量,现行通过理性能够击败谬误。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使 法律来压制言论,避免直接将言论看作为是一种暴力。我们的政府之所以修改 法2,就是为了保障言论和集会的自由。”3 对于言论是否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布兰代斯大法官是这样理解的:“对于
主的政府来说,我们应该相信理性的力量,我们不能将言论中包含的潜藏的危 视作为现实和明显的危险,”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政府当局应 信仰自由,这是美国宪法的基本要求。挽救言论所造成的危害的良方是允许更 的言论。只有处于紧急状态下我们才能有理由压制言论,但是,美国人民总是 够通过证明并不存在所谓的紧急状态,来质疑那些企图剥夺公民言论自由的 律。在自由的人看来,用来防止犯罪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教育和惩治违法行为,非剥夺言论自由。‘
虽然,惠特尼最终还是被宣判为有罪,但是,这份意见书中所称的理由却
后来的相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力有理的支持。所以,在之后的布兰登伯格诉 亥俄州案中,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就对性质相同的案件作出了不同的判决,为公民的言论自由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布兰登伯格诉俄亥俄州案”(Brandenbu笔v.Ohio)此案发生于1969年,被告布兰登伯格(ClarenceBrandenburg)是俄亥俄州 三K党(Ku心uxKlan)的一个首领,该党成员在辛辛那提市郊一个农场里举行 集会,并将集会内容拍摄下来通过电视媒体播放。电视画面中出现了机枪和熊熊 燃烧的十字架。布兰登伯格在电视中辱骂黑人和犹太人,并且还扬言“我们不属 于报复性组织,不过,如果我们的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继续压制白种人的话,我们就将采取某些报复性的行动。”‘俄亥俄州立法院以控违反了《组织犯罪防 治法》,判处布兰登伯格10年监禁和1000美元的罚款。于是,布兰登伯格以《组 织犯罪防治法》违宪为由,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1969年6月9号,最高法院作出裁决,认定俄亥俄州此项法律违宪,推翻
了州立法院对于勃兰登伯格的判决。裁决书指出:“宪法保证言论自由,除非言 论宣传的目的是能够立即引起非法行为的煽动,或者以产生即刻的非法行为为目 标,否则,州政府就不得限制或惩罚任何主张暴力或提倡不遵守法律的言论。”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最高法院对于是否应该允许所谓的具有危险 性的颠覆性言论的发表已经取得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政府不得对言论的内容 进行限制,即使它可能含有危险的元素。但是,除非这种言论的目的是能够立即 引起非法行为,或者以即刻的非法行为为目标,否则,公民的言论就不应该受到 限制。结语
言论自由是一个较能引起大家兴趣的话题,但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少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言论自由问题的讨论。但是,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合 的,能够置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也许,我们只能诉求于政治哲学,诉求于伦理学,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个
为适用的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密尔顿、克到密尔,这些在西方思想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都为言论自由提供了有力 辩护。他们告诉我们,言论自由属于人们生来就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任 个人或者政府都无权侵犯,他们也告诉我们,言论自由能够维护真理,只有允 各种言论都能被无所限制地发表,允许各种言论都能被自由地讨论,真理才能 以出现。似乎,言论自由应该得到绝对的保护。不过,密尔也说到,并非所有 言论都可以被无所限制地发表,如果言论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被表达出来的话 比如说用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或者诬蔑性的方式来表达,那,它就有理由被限制 但是,后来的研究者也告诉我们,密尔的这种说法会导致言论自由原则的自我 解。密尔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对言论的内容进行道德判断,我们要对此保持中立 只有当一种言论会直接导致某种犯罪行为的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性联 时,我们才能对这种言论进行干预,也就是说,我们干预的其实是一种特殊意 上的,更接近于一种行为的言论。后来的法律界也逐渐将密尔的这种观点作为 案的依据,但是,事实上,要对言论内容做到完全的中立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这种道德上的中立要求是否合理呢?也许,这在自由主义思想家们看来 合理的,但是,德沃金却会说,这样不行,有时候我们不能对言论保持完全的 立。如果我们对言论内容不作任何价值判断,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允许一群纳粹 义者到犹太人聚集地举行游行示威,大肆宣传反犹口号,这,在法律上似乎是 理的,不过,我们是否考虑到了犹太人的感受了呢?这种情感上的伤害是否能 作是一种实质性的侵害呢?淫秽作品亦是如此虽然我们可以说对于淫秽作品 们拥有不选择它的权利,所以,我们可以允许它被自由发表,但是,也有人会 出这是一种对妇女地位的损害,会间接地对某些种群的人造成一种伤害。这些,都让我们对该在何种程度上划定言论自由的界限产生了困惑。
当然,现实总非完美,对于言论自由的性质、限度等问题的讨论势必还将继 续,或许这也正是这一问题吸引人的地方,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对这问题作出一 个非常完美的解释,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人们会在言论自由问题上慢慢得到一 个共识,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会越来越少。未来应该是美好的。
第四篇:论自由
本书共五章,探讨自由的含义,论证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发展、社会权威的限度等问题,其主要意义在于阐明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之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个人自由与社会限制之间的界限。他强调个人自由,强调个性发展,并且认为完全的个人自由和充分的个性发展不仅是个人幸福所系,而且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
密尔在论证自由主义的观点时,出发点是功利,其自由学说的核心是公民自由。密尔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全书近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讨论了思想自由。思想自由是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书中写道:“还不是单单为着或者主要为着形成伟大思想家才需要思想自由。相反,为着使一般人都能获致他们所能达到的精神力量,思想自由是同样或者甚至更加必不可少。在精神奴役的一般气氛之中,曾经有过而且也会再有伟大的个人思想家。可是在那种气氛之中,从来没有而且也永不会有一种智力活跃的人民” 中国为什么一直在强调要进行素质教育,就是因为那些只会死读书,会考试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创造出多大的社会价值,老师教,学生学,确实传输了知识,但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而自己不思考的学生实际上是用老师的思想束缚了自己的思想自由,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仅仅局限于老师教的范围内,根本没有一点创新能力。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词,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思想走远了,人类社会才能进步。在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上,人民有形成、阐述和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很多人都认为迷信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并不能一竿子打倒一批人,虽然说不存在什么菩萨或佛祖听到你的祷告就来帮你,但是这却能在心理上给予人积极的暗示。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个老爷爷建了一个像椰子一样的东西,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但他却觉得这是个能驱邪避魔的玩意,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以前的一些老毛病真的没有犯了,最后那个东西经过专家鉴定其实就是牛吃草后 残留的废物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硬壳。
与思想自由相配套的,是言论自由
任何一个人或人类团体,从最伟大的政治家、宗教领袖,到某一个集团、阶级、党派、社群直至国家、社会都不可能一贯正确人的认识能力毕竟存在有限性而且每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因此,即使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意见,也不应该抹杀少数意见的存在。那样的话,人类就丧失了一次获取正确意见的机会。不是有句话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
当然,最大限度的倡导思想自由并不意味着人们想说啥就说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必须为公众的自由设定一个围拦,即不允许他假借思想自由而恶意攻击他人、攻击社会。
把自己说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听的痛苦上肯定是不对的。
自由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就是个性,密尔认为在并非根本涉及他人的事情上,个性应该张扬,这是可取的。而且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
书中写道:“生活应当有多种不同的试验;对于各式各样的性格只要对他人没有损害应当给以自由发展的余地;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应当予以实践的证明,只要有人认为宜于一试。”
社会永远需要有人去不断发现新的真理和创造新的事物
个性一词在现时代已经非常明确,张扬个性成为新一代的时髦,反对个性压制自然是青少年们的必然要求。密尔认为,虽然能进行首创的人只是极少数,但为了他们,我们必须保持能让他们生长的土壤,即给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允许他们有个性。凡是首创性的人,往往都有极强的个性,同社会格格不入,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怪物。但通过对人类历史的考察发现,正是他们首先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然后其余平凡的人们模仿他们,社会发展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进行的。评价
我想每本书的存在都有其价值,我们不能一味的去否定它或肯定它,否则也就是犯了激进主义了。由于时代的不同,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再加上个人对同一事物看法的不同,因此对同一本书的评价也就不同了。自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人们在追求它,历代思想家在关注它,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并且还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第五篇:论自由
《论自由》
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很多人都为之奋斗,流血。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有一项规定是:“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可以想象出来,法国人民在听到《人权宣言》的宣读的时候是多么的情绪高涨,多么的激动。毫无疑问,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称得上的“自由”的解放。自由女神像,一个多么美好的象征;自由,多么美好的字眼,不知多少人被他所迷倒,似乎我们都成为了自由的奴隶。
一、自由的含义:
自由是指一个人在相应规则下,自身行动可达到的范围。第一.自由的权利与能力相关,自由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生而拥有的.;第二,自由的约束是建立在权利之下的。最原始的自由即纯粹暴力式的自由,完全遵照丛林法则,此时自由的参照规则即纯粹的力量对比。最初的自由,在经过一定发展后,进化为群体规则下的自由,目前人类的自由亦处在这个广泛范围下。群体规则下的自由可以使种群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群体中自由的规则根据群体的习性,力量,生活方式等等的不同而进化出不同的自由规则。在群体规则下的自由,最大权利应当属于群体规则,群体中任何违反此规则的个体都会受到群体性的惩罚。
二、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正好像数学的大厦是由0和1来组成的,而自由的大厦是由法律来构建的,任何脱离法律的自由,都不叫自由。绝对的自由只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如 河水是自由,因为它形式活跃,不拘一格,热烈奔放,永远有使不完的活力;而河堤是纪律,以它特有的形式和特殊的使命,规范着水的行为。河水能用于水力发电、灌溉良田,滋润着千里沃野,哺育着万千生灵,在河岸的限制下不至于让水溢出,这就是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带来的好处,但如果河水放任自由,比如洪水,它就会泛滥成灾.使良田被毁,房子倒塌,牲畜淹死,交通中断,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这就是自由超出了纪律的界限,成了绝对的自由,结果带来的就只有危害。所以只有建立规则并遵守规则正是为了保障我们自由的兑现。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自由具有两重性:不自由是必然的,自由是相对的。
(一)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
强制性,但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试想如果每个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个人的自由保障还能得到保障吗?当然,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自由只有在纪律的框架内,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纪律只是约束违反纪律的人和行为,只要不违反纪律每个人都会有充分的自由。
要想充分的享有自由,那就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和范围里。法律、制度、纪律就是自由的条件和范围。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的,缺一不可。纪律是维护自由的保证,就整个社会而言,纪律是社会秩序的“守护神”。如在市区平坦的马路上行走,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人人都想闯红灯,整个交通就会陷入混乱和瘫痪。纪律是一个团队生存和作战的保障,没有了纪律,这个团队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前进的方向。纪律,是团队文化的精髓,团队如果没有纪律,就不能称其为团队。每个团队建立之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指定明确的纪律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团队是人的组合,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团队,却要力求避免这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步调一致,所以纪律的约束不能缺少。
同时,纪律也保障自由和创造。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但我们同样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范、法律。只有遵守这些规范和法律,社会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个人的自由才能得到保证。
(二)纪律与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只有在遵守法律、制度等纪律的约束才能实现最大的自由,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也就无从谈自由了。
2、当然如果世上没有了法律等纪律的约束,人们就会为所欲为,自然就会受到破坏、疾病到处蔓延,人类就会走向毁灭的。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国家法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的人却为了不劳而获而一次次盗窃抢劫。正如哲人所言,绝对的自由,就是将你变成行尸走肉的另一种地狱。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拥有充分的人生自由,但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自由,是知道该干什么干什么而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所以,人生要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真正的自由,是在法律和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
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都需要纪律、需要约束、需要规则;在纪律的环境中,团队活动会更有秩序,更加高效;每一个人都需要遵守纪律,并为自己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承担责任。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自由属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纪律也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我们强调遵守纪律,正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自由。如果一个人片面追求无约束的个人自由,随心所欲,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就必然会侵犯他人的自由和利益,从而他自己也不会有真正的自由。所以说: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在纪律约束下,才能充分获得自由”。
(二)遵守纪律贵在自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遵守和维护纪律,具体就做到“三个一样”.。一是领导在场与不在场一个样。必须明确,不是领导要我遵守纪律,而是我应遵守纪律。二是校内校外一个样,在校内能够遵守纪律,但在校外一样能够遵守社会上的纪律,更不能做违反乱纪是事情而影响我们的形象。三是有没有人监督一个样。当集体行动时,大家往往守纪意识比较强,遵守纪律比较容易些,而单独执行任务就不一样,周围没有领导和同志的监督,完全靠自己约束自己,更需要增强守纪的自觉性发扬“慎独”精神。<晏子春秋>中有句话说:“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意思是说,独自一个人行走不会为自己的身影感到羞愧;独自一个人起居不会为自己的生活享用感到羞愧,形容行为端正的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都能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