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方略培养宝宝编故事的能力(范文)
四方略培养宝宝编故事的能力
家长们常常在早教时会给宝宝讲故事,或者使用神尔天才这类专业的听读机、故事机让宝宝听故事,这个时候,宝宝就只是一个小听众。其实,要想培养宝宝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仅仅让宝宝听故事是不够的,还应该让他自己编故事。
宝宝编故事的素材来源有很多,比如图画书、家庭生活、兴趣关注点等等。宝宝早期知道的故事大多来自于儿童故事书、听读机、故事机等,这些都是宝宝编故事的主题资源。宝宝可以在熟悉已知故事语言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编出具有新意的故事。家庭中的日常生活,比如有趣的生活片段、温馨的亲子游戏等,都是宝宝编故事的良好素材。另外,宝宝通常对自然界的很多事情与现象都很有兴趣,自然现象也可以成为他编故事的素材。
培养宝宝编故事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4个方略:
1、引导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年纪较小以及语言能力较弱的宝宝,属于这类情况的宝宝以听为主,家长在使用神尔天才这种听读机、故事机让孩子听故事时,要适时向宝宝提问,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续编故事。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注意一定的技巧,不把故事讲完,留下一定的悬念,激发宝宝强烈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鼓励宝宝自己编结局,如果宝宝不能编出结局,家长可以给他做示范,随便编个结局,再启发宝宝设想其他结局。
3、看图说故事。“图”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儿童故事书上面的图片,也可以是广告宣传单。家长应该多鼓励、引导宝宝根据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图片或者物品,进行编创故事。
4、改编故事。在使用听读机、故事机让孩子听完故事之后,家长可以让宝宝仿照之前所听到的故事,进行内容改编,提升宝宝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第二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
The school is designed to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leaders
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孩子充满自信、善于与人交往的性格要尽早开始,早期教育对于宝宝日后性格及能力的形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胎儿和新生儿期,宝宝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母子间的交往,而婴幼儿期的社会适应能力则主要表现为宝宝与他人的交流。需要再三强调的使胎儿和新生儿期的教育是宝宝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从婴幼儿做起 尽管小宝宝还不会说话,父母也应该坚持每天与他/她亲切“交谈”。有些儿科专家指出:每天坚持半小时与宝宝“交流”,能够促进宝宝日后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当婴儿开始牙牙学语时,就会表现出对周围的人、物有极大兴趣。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就应注意培养宝宝
与人交往的能力。
·开始时寻找与宝宝比较熟悉的同龄小朋友玩,而且父母要参与游戏,并给予指导。
·可以请小朋友来家玩,或者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让孩子们自己玩。不应怕孩子寂寞老是陪伴着他/她,最终使孩子离不开爸爸、妈妈。·父母应该鼓励和安慰怕羞的孩子,并给他(她)一点时间慢慢适应与陌生人交往。
Leads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http://www.xiexiebang.com
mail:leads@szleads.com
tel:0755-29706679
第三篇:如何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王立香德州市妇儿中心幼儿园院长小教高级
一位成功学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如何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培养孩子的好心态
平时培养孩子的积极地心态,当孩子摔倒或与小伙伴产生纠纷时,不要埋怨他人或者物体,有的家长在孩子摔倒时就对孩子说“都是某某不好”,这样孩子就会形成消极怨他的心里。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其实,孩子能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当孩子去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才是家长要帮助的时候。让孩子遇到问题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才会和同伴交往时正确处理一些纠纷或挫败,才能更快乐的和小伙伴交往。
多创造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鼓励孩子和伙伴玩游戏。比如让孩子邀请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来家里玩,让孩子到外面去找小伙伴玩耍,或去别的小朋友家里做客。家长还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从中孩子学会一些做客人、做主人的道理。还有,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交往,得到更多的交往机会,体验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父母应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告诉孩子只有懂得礼貌的人别人才愿意和他一起玩。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其实,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总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训练、教育,不断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如果你忽略孩子、侮辱孩子、厌恶孩子、或是虐待孩子,就会让孩子越来越孤僻,因为孩子像大人一样,她们需要被爱、被尊重。
让孩子懂得容忍与合作
在交往中,遇到与自己意愿相悖的事,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与同伴友好合作,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大人不要干涉孩子选择伙伴。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是受人喜欢的,什么样的孩子大家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但是,假如孩子选择的伙伴不是家长所喜欢的也不要干涉,可以帮助他分析。
孩子之间万一闹矛盾家长家长不要马上出面解决,给孩子自己解决的空间。他们本身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就应该让他们从不断地打架、生气,这种过程中去了解这个社会交往的规则,而他们的规则往往是我们家长不懂的,所以我们并不能教会孩子什么,一定要让他们自己不断地去尝试,假如你给孩子解决了就会养成孩子依赖别人的习惯,遇到事情就找家长,没有朋友了也会找家长,看似孩子当时开心了,其实这样更是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孩子之间的事情有孩子自己解决,家长只要给与孩子指导就可以了。
给孩子做出表率。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在处理日常问题或选择朋友时也要给孩子作出表率。如果父母能对孩子以礼相待,孩子会感到很亲切,对父母产生信任感,从而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因此,父母应积极创设民主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注重与孩子积极的情感交流,孩子正是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渐渐形成了与别人交往合作的态度。
第四篇:宝宝的交往能力如何培养
宝宝的交往能力如何培养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进行交流和相互交往,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宝宝在小群体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伙伴们相处得很好,而有些宝宝不仅不能适应,反而会闷闷不乐,这应当引起家长的注意,要适时加以引导,让宝宝快乐、自如地处理这些关系。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
在家庭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交往氛围,以父母为中心和以宝宝为中心的家庭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应当成为宝宝的朋友,要让宝宝敢说、爱说,有机会说话。家庭中的大小事,宝宝能理解的,应该让宝宝知道。适当地让宝宝参与成人的某些议论,有利于树立宝宝的自信心,使宝宝敢于与成人交往。家庭中有关宝宝的一些问题,更应该听听宝宝的意见,看看宝宝的想法,不要一味地只是家长说了才算。
二、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家长应适当地带宝宝进入自己的社交圈,让宝宝到外面去串门,找小伙伴玩耍,成长关键期。也应该答应自己的宝宝邀请小伙伴到家里来作客。家长可以指导宝宝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例如,家里买了新的玩具,家长可提醒宝宝请邻居家的宝宝来一起玩。别的小朋友上门来玩耍,家长要讲表示欢迎的话,消除他的惧怕心理,还要叫自己的宝宝拿出好吃的东西招待他,拿出好玩的东西给他玩。这要,让宝宝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交往,得到更多的交往机会,体验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三、多讲故事
父母还可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式来教育宝宝,利用其中的榜样人物帮助宝宝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避免错误的交往方式。如,给宝宝讲《狼来了》的故事,从中教育宝宝对人要诚实,人与人之间应该以诚相待;讲《大狮子和小老鼠》的故事,从中教育宝宝不要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从中教育宝宝要懂得相互谦让。
第五篇:如何培养宝宝的说话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说话能力
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要培养,在哪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最好呢?家长们要怎么样去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
2-3岁是小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小孩子在这个阶段能够掌握基本的口语。而像岳岳一样的小孩子不在少数,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岁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在9%~17%,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将影响到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使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加。为此,在育儿过程中如何把握孩子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让孩子“能说会道”,成为爸爸妈妈们都十分关心的话题。我们特地请教有关专家,并和您一起关注这个话题。
影响宝宝语言发育三大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第一方面是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专家指出,2岁左右的宝宝,脑发育速度十分快,摄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急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语言发育与脑发育出现相对不平衡。如果这时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正确的语言信息输入,会对宝宝的语言发育造成很大影响,他们会表现出口吃、语言贫乏、交流障碍等现象。
宝宝语言发育对策
1.尽量统一语言。在孩子最初学说话的阶段,存在多口音的家庭,应在家庭内部统一语音,让孩子对一个物品只接受一种读音,这样孩子不容易出现意识上的混乱,可以顺利地掌握语言沟通。等到他们能熟练掌握语言的时候,再丰富他们的语言环境,对他们进行第二种、甚至第三种语言的多语言教育。
2.不使用儿化音。从一开始,就要尽量给孩子正常的、易于交流的语言信息,不提倡用儿话音教孩子说话,比如:把小狗叫成“狗狗”。
3.在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不要把孩子交给电视。虽然电视节目中的语言丰富,但却是没有交流的,被动灌输的语言模式,不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4.让老人与孩子多对话。如果是老人带孩子,一定要让老人多与孩子沟通,因为很多老年人喜静,不愿意多讲话,但是无声的环境是最不利于孩子语言智力的发展的。
培养一个言语表达能力好的宝宝,家长做的工作很多,也要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言语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幼儿能力培养
所谓“亲子对话”教育法主要是依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来培养他的说话能力,若要与孩子说话,首先父母要学会如何倾听。听孩子说话是一种认同孩子的反应,而“亲子面对面”便是在孩子有话要说时,父母确实倾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充分自我表现的感觉而信心倍增。
与孩子的对话应当从幼儿期开始,希望父母们能够随时激发自己孩子的个性与说话能力。
一般来说,爱说话的孩子因为好问而在想法上比较深入,也比较有自信、有个性。其实孩子们所说的话都有其原因及理由的,所以父母必须去了解孩子说话的原因。
孩子说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
1、有问题发生,需要大人的帮忙。
2、想把自己“所听、所见、所闻”的感受用声音去表达。
3、想感受与妈妈(亲人)的交流联系。
因此,倾听是一种认同孩子的反应,能使孩子感受到充分自我表现的感觉而信心倍增。
大人的倾听会使孩子产生哪些变化?
1、贴近孩子,近距离地听孩子说话,对孩子来说会有各方面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出现。
2、孩子变得容易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3、产生自信。
4、孩子的表达变得明朗。
5、孩子的个性变得比较圆融。
6、因为自己的感受、说话获得重视变得更有耐性、有安全感。
7、烦恼能尽快消除。
8、很早就能开始说比较长的句子和灵活运用不同的生词,对将来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也有帮助。
亲子对话学习刺激法:
宝宝是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开始学习说话的。只要宝宝开始喃喃自语,发出简单的声音时,就是开始进行“亲子对话”的好时机,按照宝宝的不同月龄有不同的刺激法。
0-12个月
与宝宝目光交流,随时随地与宝宝说话
宝宝出生后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便是“哭”;等3、4个月大时,开始会发出“咿咿啊啊”等单音;到了8个月大后就开始喃喃自语,甚至发出一些单字。
1、注视宝宝的眼睛和宝宝说话
和孩子的第一阶段沟通方式就是“眼光交流”,宝宝们通过看见妈妈的说话与表情来奠定对“说话方式”的认识。
2、与宝宝接触的任何时候都要与宝宝说话
每一次的声音交流都会让宝宝的听觉变敏锐,不管是换尿布、喂奶或洗澡时,都要随时随地保持与宝宝说话的习惯。
3、回应宝宝的牙牙自语
只要妈妈经常回应,宝宝也会开始学着表现自己的感觉,而且情绪也会更明显易懂,在与宝宝应答时最好边说边抚摸宝宝,更能强化亲子的交流。
4、从日常生活的声音中学习
不需要太过安静,生活中出现的吸尘器的声音、水龙头的流水声、洗碗洗衣的声音等,都可以让宝宝感受接触更广,边做家务边和宝宝说话,也是一种良好的亲子互动方式。
5、练习以身体律动来控制发声
即使简单地发出“咿啊”的声音,宝宝也得用尽全身的力气来发声,可以训练宝宝配合身体的律动发短音或长音,也可用拍手摇摆的方式让宝宝了解发音的不同。
6、鼓励宝宝表现自己
跟宝宝玩手帕游戏或鼓励宝宝把两手伸直说“抱抱”,或找玩具等,让宝宝表现自己,这对于日后勇于自我表达的说话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7、与妈妈“视线一致”的体验
宝宝总是好奇妈妈在做什么、说什么,因此,不妨让宝宝跟妈妈往同样的方向去寻找目标,让宝宝自己亲眼、亲耳确认妈妈口中说的与看到的是相同的事物,可培养宝宝的辨识联想能力。
8、善用宝宝喜欢模仿的特性
宝宝通常喜欢模仿大人做动作,最简单的就是挥挥手说“再见”等,利用这种爱模仿的特性,趁机教宝宝各种配合手势的单字,并反复的练习,这样宝宝马上就记住了。
13-24个月
与其说单字,不如说成语这时期的宝宝多半已经会走路,相对也更加了解大人所说的意思,也会说比较多的单字。从这个时期起,妈妈和宝宝的交流对话丰富而频繁的话,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更快。
1、练习发音
把单词的发音嘴型做给宝宝看,反复几次以后,宝宝也会试着发出正确的音了。
2、配合肢体语言来说话
与宝宝说话时,配合肢体语言还辅助引导宝宝,如用手指身体的各部位,配合说话、或者边做“坐跑站跳”等动作,边说这些单字,不但增加趣味感,也让宝宝更容易记忆。
3、以句子的形态和宝宝说话
1岁以前教的“花”、“水”等单字,现在起要开始对宝宝说长一点的句子,如“好漂亮的花”、“我想要喝水”等,利用宝宝已经懂的单字并加入新单字来延伸连结出句子,让宝宝练习真正的说话方式。
4、有耐性的等待宝宝的反应
这阶段的宝宝对大人的话似懂非懂,自己所会的单字语言也有限,但偏偏又非常爱表达,这时父母就必须很有耐性等宝宝慢慢地说、清楚讲明白,降低宝宝的挫折感,才能顺利让他升级到下一个说话的阶段。
5、经常带宝宝外出观察
带宝宝去公园散步或坐车等,并配合教宝宝说相关的字句,也许宝宝无法一时间马上记住,但让宝宝接触更宽广的视野,也是奠定说话基础的步骤。
25-36个月
说话时多形容状态这个时期的宝宝,会的单字虽然多,但还无法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总是反复说着“那个”、“不是”等字句,这时必须开始用叙述及形容的句子来教宝宝说话。
1、描述式的说话法
如果妈妈要回答宝宝的说话,也尽量使用连结性的句子,当宝宝说“那个、那个”,即使妈妈知道“那个”是什么,也必须回答“是这个饼干吗?”或“是放在桌上的玩具吗?”,务必引导宝宝再回答出“对,是那个饼干”等句型。妈妈此时的任务在于训练宝宝开口说话,而不是拿“那个”饼干让宝宝闭嘴。
2、说较长的句子时要段落分明
当妈妈说较长的句子时,得注视宝宝的反应,配合明显的肢体动作,段落清楚地说给宝宝听,来训练宝宝的“听话”能力。
3、练习让别人了解宝宝的表达意思
常常遇到一些宝宝说的话只有身边的妈妈才听得懂,别人要了解宝宝说的话还得先通过妈咪的“翻译”。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也为了让宝宝能增加信心跟外人交流,平常就得训练宝宝发出正确的音和正确的单字或句子,而不是只有母子俩才知道的幼儿式语言。
4、给宝宝奖励
当宝宝能说出较长的句子,或者说出新学会的单词,都要马上给宝宝一个拥抱并称赞他,然后再附和地说一次,宝宝就会清楚知道自己的表达正确,而更有兴趣说话了。
5、把宝宝说的话画成图贴起来
当宝宝说的句子或内容,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来,如“今天跟妈妈去散步”便以此为内容画出来,可以增加宝宝的联想能力和记忆能力。
1、激起孩子说话的欲望 让孩子开口说话的最有效办法是父母创设一个谈话和交流的氛围,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不停地和他说话、用他能听得懂的语言为其讲故事,即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父母的“一言堂”也要坚持。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见机行事,启发、诱导、提问,设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对你的努力有所回应,用支离破碎的语言加上肢体动作和面目表情传达出他的意思,及时送上你热情的鼓励是对他的最大支持,使他得到语言表达的满足感,产生说出个人想法的欲望。对这些孩子,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说得好不好,也别急于纠正他语言中的毛病,培养起来他说话的自信心、使之体验到表达的喜悦比什么都重要。
2、个性化训练循序渐进 对孩子的言语和阅读训练是一对一的,如对感受性
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他模仿别人讲话。无论对哪一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训练,父母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具体的做法是将拟订的教育计划分成几个小单元,分段进行,以便容易学会,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对那些语言表达和阅读上有困难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借助讲故事书的方式或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反复教孩子认读笔画、发音简单的字、词,让他们慢慢地辨认、熟悉、理解、记住这些词的发音和含义;随后过渡到比较难的字、词语;然后再开始给他讲解一个个短句、长句的意思及相应的故事内容。如此一步步地训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父母的贪多图快和急躁情绪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3、迂回的“战术”可能更有效 对于那些说话或朗读总是不顺畅、经过多次训练效果终不明显的孩子,父母的反应最好是冷静、再冷静。因为此时你丝毫的激动和不满,都会为孩子的语言学习带来挫败感和恐惧感,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对于这类孩子,与其教他说话读书,不如先唱儿歌、童谣、歌曲给他听;只要他不反感,你就反复为他唱。为了方便,父母不妨选择那些孩子百听不厌的儿歌磁带、CD作为孩子学习的教材。爸爸妈妈也可以把孩子喜欢听的内容用录音机录下来反复播放,以便他随时被声音包围着,由听而说,实现从量变到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