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着影评
把小说改成电影很普遍,可少有电影超过原著的。是目前最好的既符合原著精神,又加入导演自己的理解。
从原著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作者在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贵和他的牛。然后一段段故事从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农嘴里讲出来。国民党抓丁,文革,疾病,死亡。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离开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凤霞先聋哑,然后有庆献血而死,凤霞大出血死了。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等于被饿死的。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经过一次次死亡的考验,老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在世上,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寻死觅活,他心里的亲人没有死,都陪伴着他,他在回忆,继续有努力快乐地活着。他把他的一生,讲给作者听,竟然有些像一个哲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再也不能普通的农民。
电影里的活着要比小说轻松些。张艺谋加了一些讽刺的东西。例如:救风霞的教授因为太饿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去动手术,眼睁睁地看着凤霞被红小兵们弄得大出血死亡,还有加了福贵靠皮影吃饭的情节。导演完全理解了原著,并在影片中注入自己的东西。活着这部电影非常的长。整个看电影的过程我反反复复的咀嚼着两个字“活着”,活着真好,人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安慰,就是支柱。
第一次感觉到活着好是在福贵被抓丁,国民党大撤退。福贵的战友都被打死了,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福贵只想跑回家,看看家珍和孩子。当福贵举手向解放军投降的时候,使人心里喊出了“活着就好”。不管怎样活着,都要回家看看。
第二次心里喊出活着,是在龙二被枪毙的时候,福贵吓得尿了裤子。葛优演得棒极了。真棒那一段听到枪声的时候。如果不是福贵赌输了祖传的房子,那枪毙的就是地主福贵了。能活着看到老婆孩子就是好。
第三次是有庆死了,被车撞死的(书上更惨,是输血输多了,输死的,无辜的生命被愚蠢的官僚主义害了MD)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家珍哭得死去活来。后来那个春生被打成反革命,要自杀,来找福贵道歉,福贵和家珍都原谅了春生。家珍最后冲春生喊“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令人感动的质朴的感情。心地善良的中国农民。他们没有很好物质和精神生活,却有最纯朴和实在的心地。
第四次是凤霞死了。导演在这里大大的讽刺了一下,竟然让教授被馒头噎着(真能想出来)电影没有演到双喜,苦根,家珍的死亡。导演在最后出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场面。
余华的《活着》通过福贵的叙述有些超脱的感觉;而电影则有种入世的味道,是张艺谋拿了一个讽刺的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生离死别,风风雨雨的那个时代的农民家庭。这里没有控诉什么,没有要反抗什么,没有埋怨什么,中国最被人看不起的农民默默地在那个时代里承受着一切,努力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被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福贵的妻子家珍在影片中始终是一个传统妇女的形象——勤劳、善良。她的思想中的封建团圆观念的根深蒂固程度更甚于福贵,她为了儿子的将来离开了好赌的福贵,却也在得知丈夫改过自新后主动地归来。这种行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反映了家珍对丈夫及其家庭的忠诚,另一方面却从她对福贵抱有依恋、不离不弃的单纯想法中折射出封建观念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盲从思想。
不过,在封建社会,妇女因为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被迫困守夫家,也有迫于无奈的因素。家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于更好地配合福贵的良民形象,家珍与福贵的本性相似,思想觉悟也在同一水平,只是两人一张一合,互为平衡、补充,构成一条有矛盾,得以推动情节发展,但没有根本冲突,得以保留家庭温馨的氛围的线索。
《活着》场景
作为风雨同舟的妻子,家珍一直是福贵“活着”的一条重大精神支柱,有庆、凤霞、馒头都只是远方的希望,但家珍这个相濡以沫的爱侣的位置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在小说原著中,作者最后还是无情地摧毁了这个福贵赖以慰藉的心灵港湾。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幕后资料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虽然是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但却栩栩如生,将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生活及生存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主人公的命运最终让是发人深省……
第二篇:“活着”影评
《活着》张艺谋
—电影赏析
一部好的电影,都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又都是一个导演将自身风格的完美展现。作为中国第5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一直都在在电影艺术上寻求自己的出路,不断地尝试创新,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在我看来,《活着》这部电影,便是他尝试之下的巅峰之作。《活着》这部电影改编自于华的小说《活着》。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男主人公富贵的一生遭遇为线索,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好死不如赖活着”,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嬉笑怒骂的讽刺和批判。影片非常平实、没有过多地采用特殊镜头和景别,只是很简单的叙述一个老百姓近四十年的生活变化,以及这四十年中他对于活着的理解,使人们清晰又真实地了解了当时的现状以及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如此一生
二胡声,吆喝声,唱戏声,外加淡色调的背景,揉在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赌场中的一片热闹景象。影片以这样的背景开始。主人公主人公徐富贵,一袭绸缎加身,手摇筛盅,赌得不亦乐乎,只是输多胜少,厚厚的账本足以证明此人这样的生活已经是有些时日了。而对输赢并不在乎的富贵少爷,在输钱之后还要混到皮影班子里吼两嗓子秦腔,全然不知自己以皮影般被人摇摆,把自家主宅给输了个干净。不久后,父亲便被活活气死,妻儿出走、自己和老娘流落街头。前面这十来分钟的展示,为以后主人公为什么可以依赖皮影而生存,为他的悲剧成份及对这个纨绔子弟浪子回头做好了铺垫。当他开始在大街上做小买卖用以谋生的时候,我们开始发现,原来他还是这么纯朴、这么有责任感的一个男人,这也才符合中国当时一代人典型形象。也正因为此,妻子家珍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带着女儿凤霞和刚出生的儿子有庆,加上富贵的妈妈,一家人又团圆了。然而,命运往往是不可掌控的。
紧接着影片以历史时间的推进及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发生过的典型事件。国共内战,大围剿时代抓壮丁,富贵和春生很不幸的被抓走。之后富贵便一直唠叨着那句话,“我还有老婆、孩子、老娘,所以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活着回去”。这是富贵第一次感觉到活着好。很幸运的是,富贵和春生都活了下来。终于,解放了,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讲,真的就意味着可以好好活着了吗?。当几颗子弹打在了赢走富贵所有房产的龙二身上的时候,富贵觉得那子弹好像打在了自己身上,他怎么也想不到,钱财赌输了,却保住一条命。富贵第二次感觉到死亡的可怕活着的好处。富贵因为给解放军表演过皮影戏,所以被看作也是参加过革命的人,又因为家里确实有平困,使得自己的成分被划分为贫民。贫民——这是一个“高贵而安全”的身份,这是一件合乎逻辑的事情吗?答案显然是“不”。这就是一个**时代的非正常逻辑理念。
“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后就会变成牛,牛长大了,” 大跃进时代来了,只要大家苦干,共产主义便伸手可及了,集体食堂在形式上充分模仿和感觉着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然而命运又和富贵一家开了个玩笑,儿子有庆死了。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家珍则哭得死去活来。而害死有庆的竟然是春生,当他们这么多年后再聚首的时候,却是以儿子的性命作为代价的。命运就这样捉弄人。然而,死了的人走了,活着的依旧要活下去。后来,春生被打成反革命,要自杀,来找福贵道歉,福贵和家珍都原谅了春生。家珍最后冲春生喊了一句“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这是令人感动的质朴的感情,却又透露出深深的无赖。寒风阵阵,春生注定要一去不复返。
接下来是大女儿的死,因为一个戏剧性的理由。医院职员全部被调走,换上了学生,教授吃了太多的馒头而噎住了,这是否像一个笑话,却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人如草芥,命为蝼蚁。后来,妻子也因病去世,留下爷孙两。。
故事很简单,一个小人物.在在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中跌跌撞撞。在我们总以为噩梦已经过去的时候,生活残酷的一面又卷土重来。在福贵决定要好好过日子之后被日寇掳走;回家的喜悦迭加母亲的去世和女儿的哑;又气又喜的追赶着给自己酸辣汤喝的儿子后,看到儿子血肉模糊的身体;得知母子平安却看见飞溅的血;每次淡淡的喜乐后都伴随着更大的悲惨。
一部电影,一个时代
整部电影最不可能忽视就是这部影片下历史大背景。十年内战,到处抓捕壮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人命如草芥。大跃进的几年。只要大家苦干,共产主义便伸手可及了,集体食堂在形式上充分模仿和感觉着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大炼钢铁使全国人民都群情激奋,认为我们短时的努力就可以拯救全世界,可以变世界的天。十五年赶英超美的口号,更让所有人都觉得在自己活着的岁月里可以看到希望看到的一切。但这一切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一堆堆的废钢、逐渐吃不饱饭的食堂。文革的十年**在我们所有人的记忆中都是灰色的,阴郁的。它带给中国人民的、带给这个国家的创伤和损失,直到今天我们甚至都能感觉得到。一场纯粹的政治运动,究竟与老百性的日常生活有着多少关系呢?或许可以说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一个黑白颠倒的社会,主人公富贵为此又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一向坚持沿着毛主席路线走的牛镇长也成为了走资派、曾经风光的春生也变了走资派。所有的人都因为一场政治**而不能好好的活着,每一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沉沉的担子,在那个年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选择了死亡。这部电影,就是一个旧时代的展现,把历史的痕迹一页页呈现。
活着的意义
与活着相对应的是死亡,死亡能更好的诠释活着的意义。影片中富贵几次感觉到死亡的可怕,活着的好处。第一次感觉到活着好是在福贵被抓丁,国民党大撤退。福贵的战友都被打死了,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富贵便一直唠叨着那句话,“我还有老婆、孩子、老娘,所以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活着回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活着是因为有牵挂。第二次心里喊出活着,是在龙五被枪毙的时候,福贵吓得尿了裤子。如果不是福贵赌输了祖传的房子,那枪毙的就是地主福贵了。“能活着看到老婆孩子就是好”,富贵如是想。可见富贵活着还是因为心中有牵挂,有爱。第三次是有庆死了,被车撞死的。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家珍哭得死去活来。接下来春生死了,在我看来,却是影片中他一直孑然一身,了无牵挂,带着深深的牵挂而去的。最后凤霞死了,家珍也走了,而富贵依旧活了下去,则是他还有孙子,还有牵挂,还有希望。。
余华在原著的序中说:生活和幸存只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苟延残喘也好,锦衣玉食也好,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所能抉择的,与命运抗争的历程中,你会看到人的渺小,所谓的成长,也只是学会习惯性的接受。就像主人公富贵的遭遇一样,当命运不可阻挡的时候,他坦然的接受,唯一的愿望便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好好的活着”。他是一个小人物,却又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缩影。虽然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悲观的的思想,却是一代人真实的客观写照。
《活着》这部电影虽名为“活着”,但其实是一部死亡之片。片中人物的死亡带给了我们伤感,让我们重新了解到了旧时代人物悲惨生活;同时却又真实的带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活着真好”,让我们更加珍惜的生活的点滴,享受生活。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三篇:活着 影评
电影版《活着》的主题,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描写人在一段荒唐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存状态,并对那段历史加以讽刺。张艺谋对余华的作品《活着》的改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增加了皮影这一元素。皮影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电影的始末,见证了福贵充满痛苦与挣扎的一生。然而,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隐喻。
皮影戏,又称傀儡戏。皮影没有生命,它在荧幕上所有的表现都归功于它幕后的操纵者。之所以说皮影在这部电影中是一种隐喻,主要是指电影中的人物如福贵一家、春生、镇长等等,几乎生存在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成为政治的傀儡。因为影片主要通过强化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那段时期,来讽刺历史。从而展现一批在在意识形态的迷惑与恐吓下所有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下面,我将以影片中具体的时间段为线索来加以分析。
一、国共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事件,就是福贵和春生在走街串巷的唱皮影戏时被国民党拉去做壮丁,拉大炮。并且遇到了寻找弟弟的老全。在这一部分中,让我最难以忘怀的场景就是白茫茫的雪地上堆着密密麻麻的尸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是可悲的,在那些众多的死者当中,又有多少像福贵和春生那样的被强迫参军,离开家庭上战场,生死不知,人在强大的政治力量下,只不过是任凭摆弄的玩物而已。
二、大跃进时期。大跃进,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经济浩劫,带给中国沉重的灾难,大跃进运动中,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原则。在经济领域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张艺谋在电影里,对大跃进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批判与讽刺,主要体现在全民大炼钢。
首先,是牛镇长挨家挨户的去收铁,不管是铁锅铁盆,只要是带铁的,不管好坏,一律上交。在福贵家中收铁时,年幼不懂事的有庆翻出了伴随福贵多年的那箱皮影,告诉镇长皮影上有铁丝,面对福贵与家珍的不舍,牛镇长郑重其事的说:“你这觉悟就没你儿子高了,这铁至少能造两颗原子弹,兴许以后打到台湾,就差这两颗子弹了····”然后就要吩咐人把箱子拆了。这一幕很滑稽,几根废铁丝就能造两颗原子弹?或许他们内心都清楚这件事情本身的反常,但是,他们的处事哲学就是“凡是大家都这样的便是这样,凡是大家都不这样的便是不这样,相信群众,相信大多数人便可以自救”。[i]而牛镇长,也是具有典型悲剧意义的一个角色,始终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最终却被打成走资派。这一人物的命运也是在讽刺文革的荒诞。
其次,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镜头,也是给我震撼比较大的,就是在有庆给福贵送“酸辣汤”的那一晚,第二天清晨,所有的参加炼钢的人都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睡着了,家珍倚靠着墙,凤霞则枕着脸盆,这个场面很壮观,充分显示出大跃进为了追求所谓的“高产量”,完全忽视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就是在这个早晨,镇长以及许多人举着巨大的“囍”字,抬着一块“铁疙瘩”到县上报喜去,福贵家珍还上前去摸了摸那块坑坑洼洼的“钢”,进而镇长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台词:“咱们的钢能造三颗大炮弹,都他娘的打到台湾去,一炮打在蒋介石的床上,一炮打在蒋介石的饭桌上,一炮打在蒋介石的茅坑里,让他睡不成觉,吃不成饭,还拉不成屎!”或许,人们知道炼出来的这块废钢并非像镇长说的那样大有用处,但为了与众人保持一致思想,为了紧紧跟随政府脚步,人们选择沉默,选择迎合主流意识形态。让我很容易联想到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次,就是有庆的死亡。吃饺子的那天,有庆正睡得香,几个小孩跑到家里来叫他,说是老师叫去炼钢,今天区长来检查。于是福贵就背着有庆去了学校,在那个全民大炼钢的时代,即使连小孩都不放过,学校里已经不是上课的地方,也变成了炼钢的基地,更可笑的是,区长还要来视察小学生的炼钢情况,这里无非构成一个巨大的讽刺,生活在大跃进时期的人,如同皮影一般,成为政治的玩偶。也就是福贵把有庆送到学校的那天,小小的有庆在墙角睡着,春生由于疲劳驾驶,发生了意外,墙倒了,夺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生命。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戕害。被福贵视为宝贝的皮影作为四旧被烧,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所遭受的侵略。福贵还抱有一线希望的想要成立“毛泽东思想皮影宣传队”,这样一个想法也被镇长所否定。最终落得一盆灰烬。
其次是对人民思想的戕害。凤霞与二喜的婚事举办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左臂戴着红袖章的万二喜在镇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福贵家里,将一顶帽子,几枚徽章,还有好几本《毛泽东选集》放在了桌上,算是见面礼。而家珍呢,指着墙上的那张早年解放军开的证明告诉二喜,“凤霞她爹当年也是干过革命的,成分没有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们,就算是结婚,也是先看“成分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了,再说以后的事情,但凡有点成分问题,一切免谈。二喜走后,没几天就带了一帮人来福贵家里,粉刷了墙,换了新瓦,并且在院墙的正中画上了光芒四射的毛主席头像,不久后,二喜和凤霞的大喜之日,没有具有传统韵味的旗袍,没有新潮的婚纱,一身土黄的军装是最受欢迎的礼服,前来祝贺的人们送上一摞又一摞的毛泽东文集以及毛泽东的相片。最后的全家福也是以二喜画的毛主席头像为背景,并且象征性的“登”上了“东方红”,更为滑稽的是,二喜对着墙上的毛主席郑重其事的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时期,所以在今天,这一切显得如此滑稽可笑,回归历史,当时的个人崇拜风气空前膨胀。
再次,对知识分子的戕害。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凤霞生孩子的时候,凤霞生孩子,医院里全是从护校来的红卫兵,老一些的有资质的教授都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二喜跑到牛棚带出王斌教授,这个教授却因为饿了三天一口气吃了七个馒头而撑的动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凤霞大出血最终死去。凤霞的死的根因是文化大革命。在文革这场浩劫中,牺牲了无数的知识分子,在此又构成一个尖锐的讽刺。人们面对强大的政治力量,束手无策。
四、文革结束后。中国结束了一场灾难。人民的生活恢复了安稳和平静。印象最深刻的是福贵的孙子馒头养了一群小鸡,福贵把小鸡放在了当年存放皮影的箱子里,告诉馒头“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牛,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就越过越好了。”而在此之前的大跃进时期,福贵跟有庆说的是:“鸡长大了就变成鹅,鹅长大了就变成羊,羊长大了就变成牛,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了。”可见,福贵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后,已经看清了事实,走出了“共产主义”的幻想,开始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了。
纵观整部影片,其实并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显的冷漠与愚昧。人们潜意识里还保留着良知。保留着清醒。如家珍一直对意外撞死有庆的春生怀恨在心,当二喜告诉福贵春生被打成走资派了以后要和他保持距离时,福贵说一直有距离。就在那个晚上,春生跑到福贵家里要跟福贵告别,家珍和福贵却努力的激发他生存下去的意志。从这一 点上来看,可以说明文革那段时期,人性并没有泯灭,在恰当的时候,还是会显现人性的光辉。还有一点,就是凤霞生孩子的时候,看到一群红卫兵,家珍和福贵看到这反常的一幕内心疑虑重重,让二喜去找个老一点的大夫来,二喜去牛棚拉来了王教授,红卫兵说:“把王斌带来干什么!反动学术权威不能到这里来!”二喜连忙装模作样的说了一大段富有革命激情的话,然后悄悄告诉王教授不要在意。当凤霞大出血控制不住时,那些小的红卫兵这时才着急的喊:“,王大夫是教授,他会!他一定会!”从她们的语气的变化中,我们也能发现,到了紧要关头,人们还是会抛开那套荒唐的理论,把焦点转移到人的本身。
这部影片,时间跨越性很大,时间是一条线索,皮影的命运也是一条线索,贯穿于影片的始末,皮影没有灵魂,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而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大人民,也如同皮影一样,被强大的政治力量所操纵。人们在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下,无力反抗,唯有打磨自己的棱角,迎合社会,在特殊的时代以这种方式保全自身。这并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表现,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敬重,“洋溢着对生命的感恩,包含了某种宽广无边的生存意味。”[ii]展现人们对生存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一种顽强的忍耐力。正如余华在小说序中说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iii]
第四篇:《活着》影评
影评范文:《活着》影评
以文革为背景的《活着》,被认为是张艺谋作品中最贴合时代和最丰满的电影,黑色幽默贯穿其间,笑中有泪,令影片具有温情和悲悯的胸怀。作为一部被禁止在国内公映的作品,《活着》仍旧在国际上花香满园,荣获第4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人道主义精神奖等,不愧为张导的巅峰之作。
这部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之后,两次政治为经,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曲折命运为线,以时间为明线,一皮影戏为暗线,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彰显了人性的光辉,生命的延续。
一、评主题
《活着》是跨越年代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同时个人的命运也反映着社会的命运,让我们更加看清历史的面容。
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他几乎经历了那个年代所有的风雨,仿佛在他的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了我们祖辈的影子。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了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生死之间的苦笑。命运的无情和生命给予我们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中,最初当少爷时纸醉金迷,为赌钱舍妻
弃子,气死父亲,十足的纨绔子弟,到五颗子弹的恐惧,打倒地主豪坤,龙二的子弹本应打在他身上,到儿子夭折之时的悲痛控诉,如此多的不幸却戏剧般的降临到他身上,像是命运的使然,无可奈何,只能承受!由此揭示出个人命运往往与时代命运相结合,由时代大河所袭卷。
二、评道具:独具匠心的一场皮影戏
在《红高粱》中,观众是不会忘记青纱口那一望无际的高粱地;在《菊豆》中,观众的视觉中反复出现杨家染坊里自房梁上悬挂而下的红黄布条,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家大院里的大红灯笼以及灰色的高墙更是电影故事的主线。无一例外的,皮影戏是是电影《活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增添了观众的视觉享受,更是把电影的主题,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地。
皮影戏在这部影片中是一种关于艺术与传统的象征,是人类生存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最初的时候,当福贵是个二世祖时,皮影戏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到后来输光家产后,这既是艺术,又是谋生的手段;到文革时,关系就更为微妙了,那既是他“干革命”的本钱,又是他需巧妙地保护以免于被扼杀、毁灭的“传统”。后来皮影戏还是给“灭”了,但在片子最后,我们发现那箱子还在,只是用于装小鸡。小鸡是新生命的象征,箱子曾经装过代表艺术的皮影戏道具,如今又承载着新生命,这就使艺术、传统与新生命有着相通与联系,则“活着”的意义又有了更深远的内涵。
三、评音乐 音乐是一部影片调动气氛、渲染情感的主要道具。本片也不例外,影片始终贯穿着一段安静的旋律。无论是喜的高潮还是悲的高潮,背景音乐都是这段曲子。导演将曲子精心编排进不同的环境中,赋予曲子不同含义,给观众不同的感觉。如在福贵从部队回到小镇上时,一年没有见到爹的凤霞开心的拉着爹在石子路上奔跑,乐声缓缓响起。
通常,在影片中表现欢乐的场景,背景音乐往往节奏明快,而在这里,导演大胆采用安静的旋律,反而更能显示出人物内心的安详、幸福,这样的快乐只当是苦中作乐吧。
此外,演员的出色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男主角葛优也是倾尽全力学秦腔,把一个历尽磨难的福贵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巩俐虽默默在葛优的男一号光环下,但是却极好地诠释了一个典型由封建向现代的转变,历经艰辛的苦命女人的挣扎形象,惟妙惟肖的、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
《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很成功的用叙事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探讨和诠释,这也许就注定了作品的经典和不朽,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是渺小的,语言是苍白的。或许,活着的过程中有太多的阴差阳错和机缘巧合,太多悲惨和苦难,活着本是不易,那么,就让我么更加珍惜这份活着的幸福吧。
第五篇:活着影评
当代文化研究论文
《 活 着 》
影
评
论文概要:
《活着》是余华原著经张艺谋拍影而成,影片描述了一个家庭的兴衰过程,主人公命运曲折的生活历程。同时对时代社会进行了真实的写照,对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体现了一代导演的宏观影视体态,是中国影视的一部好作品。
关 键 词 : 活着
生命意义与命运
政治
影视
时代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富不知愁,穷而饥肠,富贵出幕便是在赌,光着个脑袋,穿着个大灯笼裤,一个三四十年代传统的执垮子弟,输掉了祖房,这是一个由富转衰的序幕,高亢的皮影唱声中有悲哀,皮影在那个时候属于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乐中来忧,败家气死父亲,母亲在无尽的守望中去世,生知艰辛,家道中落,殊不知自己掌握命运,是所有的日子都是一场空,忧郁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儿子和女儿的离开,让我们知道活着是用死亡来诠释的,富贵作为主人公一直默默的承受着,岁月流逝,一切的死亡煎熬都成历史,死亡也许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人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而像一头老黄牛默默的行走着,这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各个时代也有非常浓厚的气息,在《活着》的开始那个时代人们住着低矮的四合院,在没有任何紧张的地气氛中生活着,对于富贵来讲可能就是挥霍家产,而家珍可能就是永远的相夫教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农民翻身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一,高唱社会主义好,而活着是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在50到80年代人们几乎历尽沧桑,在饱含泪水中活着,些许抱怨,些许感动,在国家政治运动中个人命运犹如蚂蚁一样。一个阶级在和其他阶级最后的对立时,在这种高压的斗争中就有好死不如奈活着的意味。富贵在时代中磨炼了坚强活着的意志力,余华在序中所得很好,“生存和存在永远只是一个分币的两面,他们之间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苟延残喘的活着,锦衣玉食的活着也好,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如果在命运的抗争中失败,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也就顺从的接受了。而不是像一个愤青一样记恨如仇,安然顺受已是门修养。
人有生老病死,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而苦难又是暂时的,只有在痛苦磨难中走出来,生命的韶华才会展示出来,活着就好。在富贵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领悟到了悔改歉疚,在外随军漂泊炮灰中领悟到家庭的重要,活着回去。多年回乡团聚那是一份幸福与快乐,心智的成熟,对生命的的珍惜,对命运的认同,在死亡面前生活还得继续。一个个的离去却留下个老头是多么悲凉的世态,面对既成的事实,任何人不可能死而复生,无法倒退时光,如果说死亡每个人都无法避免,那么在生活中就必然有一个负担者,必须的牺牲者。
踏着苦难的生活路,在苦难中前进,对活着的美好向往。余华说过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不是来自于进攻,是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生命赋予我 们的幸福额苦难,平庸与无聊。作为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电影(刘老师说是她认为最好的),富贵与家珍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夫妻的相处需要理解,需要一个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生活。夫妻坚守信念一起花白,体会幸福不易,而且幸福不在痛苦和挫折中寻找,而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得到,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承受苦难,顽强的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证明,同时是人生的历程。
人永远是善良的,我们要做的事反思时代路线正确性,敢于正视时代文化,我认为这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关乎时代国家的命运,在《活着》影片里我们要在灰色的社会里捕捉美好的短暂地剧情,如富贵从军中回家遇到女儿和家珍的喜悦和幸福,富贵女儿的爱情都是美好的给人以希望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影片,它是一部幽默的讽刺片,通过一个人的人生遭遇,涵盖了人在历史命运中无法操控命运,衍生了对死亡的地苦笑,在富贵的一生中,开始纸醉金迷到枪子从军的恐惧,到儿子夭折的悲愤,到女儿的意外去世,结尾的辛酸苦乐,个人随波逐流,被历史迁引,跨时代在枉自兴叹的生命痛苦中体现生命的意义。
千好万好,活着就好,管他人生百态,世事无常。<活着>具有一种史诗性,这种性质包括在时代命运之下的家庭命运之中,悲悯中不凡有快乐,痛苦中不凡有幸福。影片的个人生存为苦难,在经历精简的历史画面下,感悟体会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的怪诞感,但同时也给人希望,温和引人深思,富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多方面的阐释外在事物使影片中的讽刺得到转变和缓和,变成了中国人的忍受,隐忍与中国的中庸大道。
对影片的深思使我想到了原著的作品,作品以中国的汉字演绎的人间至高无上的情感,剔除了烦躁和喧哗,赋予了人类精神的地升华过程,他给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当头一棒,它教育那些亵渎生命的儒夫,原著更多的告诉我们,人是为本身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外在事物而活着,要在承受中快乐,在苦难中幸福,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千好万好,活着就好,管他人生百态,世事无常。
做一颗勤奋的向日葵,向着每天的朝阳前进,围着太阳旋转,适应社会的环境,追求自我精彩,社会的现实多与我无谓,不如适应,在压力中奋发向上,活着就好。
参考作品 余华《活着》原著 张艺谋《活着》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