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语文灯下漫笔2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结识了《藤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教师板书:灯下漫笔
二、解题
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
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
投影:“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 2.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4.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四)明确
1.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2.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3.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
(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提示: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将人不当人”)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8段: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
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四、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
第二篇:高二语文《灯下漫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结识了《藤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
教师板书:灯下漫笔
二、解题
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
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
投影:“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
2.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4.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四)明确
1.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
2.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3.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
(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已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
(提示: 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将人不当人 ”)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8段: 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
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四、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
第三篇:高二语文灯下漫笔、灯培优教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灯下漫笔、灯培优教案
一.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 1.继续鉴赏散文,着重鉴赏散文的情和理,散文的含蓄美。2.《灯下漫笔》鉴赏重点是,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以情推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3.《灯》鉴赏重点是领悟“灯光”的象征意义,领悟个中深刻的哲理,体味作品的含蓄美。
(二)学习指导: 1.作者介绍:
巴金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优秀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解放前重要的长篇小说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憩园》、《寒夜》等。散文也出版了近三十本。比较重要的散文集有《海行杂记》、《龙、虎、狗》、《废园外》等。《灯》就是选自《废园外》散文集。解放后,巴金的散文集有《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新声集》、《赞歌集》等。
2.生字:
兑现(duì)编纂(zuǎn)万姓胪欢(lú)窒闷(zhì).... 噩梦(â)筵宴(yán)回溯(sù)... 3.《灯下漫笔》重点:
(1)本文的情和理:
读这篇随笔,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感情,对封建专制统治、暴君强盗、愤怒痛恨之极,对老百姓,既有深切的同情,又有尖锐的讽刺,对青年,则寄予热切的期望。全文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刺、批判、同情、期望融为一体。
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变乱纷乘,百姓遭殃。然而,时代毕竟是20世纪20年代了,民主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有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封建社会,指出封建暴君的残暴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循环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鲁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使之无处藏身,鲁迅又挥起镐头,挖出他们的祖坟,让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幽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无法逃遁。鲁迅的论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依据,言之凿凿。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乱”多“治”少,乱世之中,强盗到,百姓被掠杀,官兵到,照样被掠杀,而所谓“太平盛世”,百姓也只是奴隶,服役纳粮,忍受压迫剥削。
专制和暴虐,使中国的百姓以做稳奴隶为满足,至于民主,想都不敢想,奴性十足。中国国民的人生历史就是一部奴隶史。中国人的奴性心理,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严重地腐蚀了国民的灵魂,国民总是逆来顺受,甘当奴隶,反过来使统治者的高压手段变本加厉,形成恶性循环。对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思考批判,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主题。
总之,这篇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二是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我们又在黑暗如墨染的河面上划了很久。两岸的峡谷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那火光却仍然在前面闪耀着,若明若暗,似近又远,召你前行。„„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想起那条黑沉沉的河流,那壁立[ ]两岸的层峦[ ]叠嶂[ ]....和那点生气勃勃的火光。在这以前和以后都有许多闪耀的火光就像近在眼前似地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
但是生活却仍然在阴霾[ ]的两岸之间奔流,光明依旧那么遥远。所以只好俯身继续.挥桨。
但是,毕竟„„毕竟前方——光明在召唤!
(1)给文中加点的字词注音:
扁舟[ ]、磐[ ]、壁立[ ]、峦[ ]、嶂[ ]、霾[ ]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3)文中开始时,“我”看见灯光就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而船夫却“无动于衷”,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
(4)船夫“俯身划桨”的“俯身”在文中反复运用的作用是:(5)本文使用的表现方法是。2.[分析及解]:
(1)扁舟[piān zhōu]一般人容易把扁...piān读成biǎn、磐[pán]不要误读 成bān、壁立[bì lì]、峦[luán]、嶂[zhàng]、霾[mái]这字不要误读成lí。..(2)本文的主题是:生活的河流是无止境的,要在这一河流中搏击前进,才能达到光明的境地。
因为这篇短文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不在形象本身,而在形象所暗示的意义。因此,本文虽然写了在河里航行,实际上暗示了生活的河流。
(3)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说明“我”的单纯、幼稚,不知生活的艰巨,尚未体会出成功的取得要经过奋勇搏击,而船夫是久经风霜的,他明白只有奋勇拼搏,才能达到光明境地。
(4)“俯身”在文中反复运用的作用是:暗示我开始领悟到这个道理,也像船夫那样奋力拼搏了。
(5)本文使用的表现方法是:象征。
二.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基础性训练题: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兑(tuì)现、编纂(zuǎn)、筵(yán)宴、诅(zǔ)咒 B.数(shuî)见不鲜、噩(â)梦、窒(zhì)闷、回溯(sù)C.泅(nì)水、殉(xùn)情、卓(zhuō)著、睿(ruì)智 D.游说(shuō)、阻抑(yì)、洒(sǎ)脱、拘挛(luán)
2.巴金,原名,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3.巴金的《灯》一文,引用了一位朋友的话:“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句中的“米”指的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4.“自然,也不满于现实的,但是,义无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代的青年使命。”句中的“第三样时代”具体指代: ...
56-
第四篇:灯下漫笔读后感
灯下漫笔读后感
读了鲁迅的这篇《灯下漫笔》,感慨颇多。
在写作方面给我的其实主要有两点:
一、从浅显平常的社会生活入手,引出深刻的论题。这不仅需要像鲁迅那样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应该在平时 多观察,多思考,这样才能从现象中见本质,才能发现重大的问题。文中仅从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一事,联想到“中国人极易变成奴隶,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这是那时人们受制于现实的无知的最鲜活的描写;
二、写说理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体现在文中为第八自然段。作者将阐述具体化。举出一系列 历史事件阐述中国百姓在不同时代连“想做奴隶都不可得”使文章极富说服力,能达到这点,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雄厚的文化底蕴。
在思想上这篇文章也给我很大启迪。亦有两点:
一、鲁迅的憎分明依然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统治者不把百姓当人看,甚至牛马不如语言有力,感情真挚,而他同时又表现出对人民的、悲惨处境的同情,却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对被封建专制和蒙昧主意的统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满,对人民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来,也只是“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让百姓“安稳地做奴隶”抑或有作乱的人物,也不过是“为圣天.驱除云尔”。
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专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从文中我们可 以看到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奴役。时代的变迁使我们拜托了过往的枷锁,却又铸造了新的束缚,我们得以脱离做奴隶,却也不能完全达到顺从自己的心意做自己,那便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自己,自己给自己束缚住了,我们的心哪怕是再怎么聪明的年轻人都不明白那自己究竟为何。
鲁迅在那个年代用文字抒发了情与感,一切皆因现实是悲惨的,他让我想到法国作家雨果写的悲惨世界,而雨果所写的既是和现实有关的法国大革命,那时的社会也是一个革命旗帜飞扬的年代,那些被阶级权利等不平等的东西压迫的人们起身反抗,不甘愿做奴隶,不再顺从苦难的河流冲刷而是逆流而上。人们的心中总有一个希望,那便是自由,鲁迅或许也渴望,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能通过某种途径获得自由,再不受任何东西限制了
第五篇:《灯下漫笔》教案
白云二中高二语文组备课资料
《灯下漫笔》讲习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培养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以及作者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
一、问题设置:
1、杂文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拿来主义》。以小见大,语言辛辣、犀利,幽默,讽刺,反语,具有无比的力度。
2、解题:(请同学们谈谈对漫笔的了解)
明确: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放得开收得拢。而且鲁迅在《夜颂》中说自己是“爱夜的人”。而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己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在1925年4月29日的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这就点明了“灯下”之含义。
3、快速阅读课文,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作者所涉及的对象有几方面?
明确:中国人(老百姓)、统治者(主子)、中国社会(时代)。(2、)思路:现实——历史——未来(3、)引子:兑换钞票(思维的爆发点)
(4)文章由钞票贬值的日常小事写起的,那整件事情是如何呈现的?文中的老百姓在整件事情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起伏?(抓住文章的关键词)
明确 :过程: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行换成钞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银元不得(第二段)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赶去兑现,打了折也不计较。
心情起伏:开始换钞票时的“乐意”到停止兑换时的“不甘心”和“恐慌”,最后打折兑换、吃亏了以后的“非常高兴”与“更非常高兴”。此外还有,开始“银元装在怀中”,只觉得“沉重累坠”,后来终于得到后就“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
(5)同样的现银,以前感到“沉重累坠”,后来又“沉垫垫地觉得安心”,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心理? 参考:同样是现银,同样的沉,但却反映了“人”(老百姓和作者)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当钞票“蒸蒸日上”时,银元装在怀中,却只觉得“沉重累坠”;当钞票大打折扣,六折、七折后换成了银元,可这时“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作者正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洞悉到百姓的奴性心态,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心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
(6)当鲁迅和众多老百姓一样把钞票换银后,他在高兴之余突起了什么想法?(用课文句子回答)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7)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段,明确奴隶的地位和性质。将人不当人,人与牛马的关系。
(8)由第6段作者转入了对历史的挖掘?还说“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向来就很好?但实际上我们真的很好吗“?那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白云二中高二语文组备课资料
不是的,第八、九段便是例证(阅读印发的背景资料),中国人向来就没争到过人的价格。可见,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结论:
中国的社会历史就是这么两个时代的循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9)作者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样概括的依据何在?(试从上文找出来,然后谈谈你的看法)①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②百姓渴望有人定出奴隶的规则,过“治世”正常的奴隶生活,一旦有人出来定了规则,便“万姓舻欢”
③中国历史总陷入“一治”(暂时做稳了奴隶)“一乱”(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怪圈之中。
(10)作者很谦虚地用“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把我们的思绪从历史拉回到眼前的社会现实,给我们提出一个关系到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我们究竟要走哪一条路?”
明确:在这一段里鲁迅指明了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所走的却都是“复古”或是“避难”。内在的意思是其实复古也好,避难也好,都是想去做奴隶。面对这样的国民,这样无奈的现实,鲁迅有着淡淡的悲凉。
但很显然,鲁迅先生是反对我们去做奴隶的,他用一个反问句逼出了新的回答(即另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是什么?
明确: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
鲁迅在《而已集·小杂感》中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最后他以饱满的激情要求我们去创造新的“第三样时代”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二、问题反思:
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也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如此偏激,却如此深刻。
三、课堂练习:
四、总结
归纳本文的感情基调
对老百姓的深深同情,对封建历史的愤怒批判,对现实复古主义者的无情抨击,对青年的热切呼唤;对中国未来社会充满必胜的信心,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为一炉,使情感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概括本文的主题。
2、品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体味其情理交融的特色。
3、体会鲁迅杂文的感情化的特点。
二、问题设置:
白云二中高二语文组备课资料
1、在上一节课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也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如此偏激,却如此深刻。你不得不惊叹。下面请结合上节课的内容,思考一下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要注意把握三个关键句子)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2、“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这基本体现了本文的主题思想。主题:
一是作者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二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矛头指向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2、赏析重点语句,体会情和理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喜欢”?)
“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喜欢”了。
(2)、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玩艺(“这一个小玩艺”是指什么?)
“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途中 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3、)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有如元朝定律„„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重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段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人突然陷于“乱离人,不及太平犬”时,而又突然得到“等于牛马”的待遇,尽管“不算人”也会“心悦诚服”的。作者这段话是通过打比方,愤怒抨击封建暴政,暴露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关键词语是“羡慕”“叹息”“心悦诚服”“ 恭颂”。(4、)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联系课文和你现有的知识,说说对“‘人’的价格”的理解)
“人’的价格”的内涵是指老百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和自由,实现当家作主的梦想。补充:鲁迅“立人”的思想: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第一次提出,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扬精神”,人的个性生命的精神自由,是人之成为人的价格的唯一标准。只要人还处于物质的,特别是精神的受压抑状态,没有获得个体的精神自由,人就没有根本走出“奴隶”的状态。并且在中国封建家族式的结构中,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人人都互相压抑,所以鲁迅的立人尤为重要。
白云二中高二语文组备课资料
(5)中国的百姓向来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揭示老百姓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无论战与不战都逃不过被人杀掠的命运。关键词语是“中立”“杀掠”“希望”“决定”。
(6、)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这里所说的“奴隶规则”是什么?)
“奴隶规则”是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7、)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揭露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关键词语是“莫名其妙”“迁”“避”“比较的‘稳’”。
(8、)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的时候„„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是给“主子”清道辟路,所以说:“为天子驱除云尔”。
明确:这里的“一治一乱”是指上文所说的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作乱人物”是指历史上造反起义的农民。在这里作者用了一种幽默的讽刺那些修史的学者们还沉浸在历史的光环中,不愿醒来。
(9、)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什么是“第三样时代”? 现在是21世纪了,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样时代”是不是来到了呢?)
请大家讨论。参考:(1)“第三样时代”指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和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总之,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鲁迅在这里又透露出一种希望。
(2)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中国社会的本质做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学生的认识不同,可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因此,教师把握原则:什么时候真正争取到“人”的价格了,也就迎来了“第三样时代”。
三、问题反思、总结
归纳鲁迅杂文议论感情化的特点
(1)在无懈可击、无可辩驳的逻辑的论证中,鲜明地保留着感性的美感特点,将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融为一体。把人们心灵的特点放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点上,加以考查、议论、揭破,不仅见其真,而且见其深。例如作者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两个时代时,表面作一个科学的论断,但作者的内心却是汹涌澎湃。
(2)议论以作者的感情为内在的逻辑和动力,不仅给人以理性的说服,而且给人以感情的感染。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促使作者奋笔疾书,换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为沉重。(3)议论而不作结论,只是用特定的艺术境界去唤起读者对结论的相像、思考,给人以意在言外的无尽回味。含蓄而不晦涩,概括而不抽象。它们作用于读者的,不光是理性,还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让人们不仅从理性分析中而且从具体的感受中引出结论来,让人感悟作者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理性认识和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浓厚的感情色彩。
四、作业:课后题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