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引导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德育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摘要:教育人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的学生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
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键词:德育、启蒙教育、形成、成长。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因此我提出以下德育教学观点:
一、教师要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
教师要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首先要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学生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学生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二、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竞争,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们坚韧的性格,教会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德育应处处存在于我们身边
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I’m sorry!”一句话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在学习《董存瑞》一课,要向学生渗透我们要热爱祖国,珍惜生命;在体育课上,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学习自然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如美术欣赏课齐白石的《祖国万岁》,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联想,或采用某种形式强烈的表达了这些愿望和追求,也反映了画家们对生活的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了解艺术家对艺术不懈的追求精神,懂得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珍惜人类文化遗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争取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活中的德育。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但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和接送学生的机会反馈信息,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大胆管理,严格纪律。
应经常为学生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老师,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五、开展各种有效可行的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实践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以上所述,对小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进行德育工作,我只是作了稍微深入一步构思。更具体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法,包括德育渗透的具体形成则只能根据教师、学生、设施、环境、条件以及课题内容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以为,这是德育渗透与教条格格不入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有效的德育教育同时体现了一个教师除专业水平及思想品德水平之外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艺术水平。
第二篇:走好人生第一步
走好人生第一步
向前一步,未来就在眼前。
——题记
一
我撑着伞,慢慢地走在空寂的小路上,细密的雨丝包围着我,前方是一眼望不穿的雾巷,浓浓的快要将我融化。
我喜欢这地方,喜欢它带给我的神秘感和那种自由的感觉。
我踏雨而行。空荡荡的山头,似乎有万千言语未尽,这雾巷是有几万里吗?竟让人走也走不尽。
前方有古亭老树,有庙宇祥云,有香气缭绕。几位老者正在悠闲地下着棋,品一杯名茗,倒也自在。我在亭子里找了一处坐下来,静静地看着亭外细雨连绵。
不知何时,几位老人便开始闲聊起来:
A大爷说:“我家明明今年上初一啦,以后啊,就应该让他多学习咱邻居的孙女,人家次次考第一,而且去年还考上清华大学了呢!”
B大爷说:“哟,这么厉害!我以后也要叫我孙子好好向她学习学习!”
C大爷抿了一口茶,悠悠地说道:“你们就是瞎操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凭啥要学别人?走别人走过的路,就是在重复别人的生活;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更好吗?”
几位老人听了,都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下棋。离开这儿之前,我在笔记本上默默地写了一句话——走好人生第一步,树立个人新目标。万事开头难,但成功的果实最甜蜜。
二
雨并没有要停息的意思。
我打着伞,默默地走着,C大爷的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久久不能消失。对呀,一个人如果只是在重复别人走过的`路,那有何意义呢?
中国,是一个自强的国家。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破成功,标志着我国向世界高科技领域正式迈进了第一步;我国“蛟龙号”的研制成功,是我们继续向前的步伐;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客机试飞成功,是科技人员奋斗得到的甜美果实。我想到这儿,便又在本子上写了一句话——有理想,才有希望和成功。
三
雨渐渐停了,眼前弥漫的雾巷也快要消散。我身处雾谷,听着雾与自然的对话。他们时而喃喃细语,时而大喊大叫。闭上眼,便可感受到自然的倾诉。
下山后,我看见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正和她的孩子一起游戏。突然,妈妈扯住孩子,温柔地对她说:“孩子,你衣领上的扣子松了,妈妈帮你系好它吧!”但孩子推开了妈妈的大手,用稚嫩的小手系好了那粒扣子。妈妈见了,非常高兴地说:“宝宝真乖!”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灵也受到了启发——系好第一粒扣子,不就是走好人生第一步吗?愿这个懂事的小姑娘一生平安!
踏上了回家归途,我并未觉得遗憾。这一天,我收获了很多,它将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走好人生第一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起奋发图强,共同建设富强中国!
第三篇: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
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
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却又使现代人陷入了深深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暴力、冲突、自杀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与此相反,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也涌现出许多身残志坚、与生命顽强抗争的动人事迹。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对自我尊重的态度,对生活的热爱,听者动容。所以,我以为,推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它成为现代教育更为急迫,不可忽视的一环。
1、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所以,生命教育的目标,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教人体悟生命意义的教育,是生命热爱的进一步升华。只有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才会有对生命的挚烈追求,活出人生的滋味和精彩。所以,呼唤一种“立人”、“成人”的生命教育,乃是现代教育之急
2、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容,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的全方位课程的渗透。“科学”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奥秘;“体育与健康”教给学生生命运动的常识、保健的方法;“艺术”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语文”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品德与
社会》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生活为逻辑,设置主题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人进行交往,学会共同生活。小学的生命教育以珍视生命,保护生命为主,帮助学生构建生命的远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彩绘亮丽人生。
3、珍视生命、保护生命
珍惜生命首先表现为保护生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尽管绝大多数不是直接来源于教师,但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办法、逃生的本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任何可能性的伤害事件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造成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有8大类伤害:卫生、中毒、交通事故、抢劫绑架、触电、溺水、烧伤、窒息。在0—14岁儿童中,居首位的伤害是溺水,占39.4%,交通意外居后,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少年儿童约有8000人。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生命安全教育,包括饮食安全、运动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等。
4、遵循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生活
生命的教育,必须遵循生命发展的的规律。人的生命,在生理层面上具有自组织性,在精神层面上具有自由性,可
见自主是生命发展的灵魂。儿童发展的自主性,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这方面18世纪的教育家卢梭早给我们以启蒙:“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杜威也曾深刻地批评了这种做法,在他看来,“为了成人生活的造诣,而不管儿童的能力与需要,是一种自杀的政策。” 先哲的这些话都值得我们今天用来检视儿童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本质上是师本的教育,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儿童,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主体性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使儿童的教育真正成为“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的模仿和演绎,使儿童从成人笼罩的阴影中,从成人世界的“霸权”中走向主体,走向自由。教育即解放,首先要解放儿童。教育即自由首先要还儿童以自由。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儿童的生命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
第四篇:帮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
帮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摘要: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在这里慢慢形成。小学作为学生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孩子一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做好育人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任重而道远。我担任了八年的班主任工作,其间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回顾这几年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与责任,更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应当富有创造性。下面就谈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这学期,我们班的环境卫生是打扫操场,每个星期一的早上都要打扫,刚开始,学生们还非常好奇,拿着扫把一阵飞舞,后来没有人愿意了,由于我们是农村,天气一晴,地上的灰尘就像一股浓烟滚滚而来,不小心还可能误入眼睛。当然就更少有人愿意了,看到这一情况,我早上带头先去,当然我还叫了几个同学,扫完了过后,微微出了一点儿汗,面色红润地走进了教室,对着和我一起打扫操场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我们班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去打扫,我相信:他们肯定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二、德育时时处处。
1、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特意安排了本班学生身边的事例,使学生在感知整体“1”的同时,培养了集体意识,互爱意识。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搞好班级文化建设,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要搞好班级的环境文化建设,应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前提下,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学生在建设班级文化中受到锻炼,受到教育。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1)、办好板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每月一期的黑板报内容丰富多彩,除主题教育内容外,还穿插一些小栏目:知识窗、科技博览、开心乐园……既能锻炼学生的策划、排版、绘画、书写等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舞台。内容丰富、构思新颖、童趣十足的板报很受大家的欢迎,每次更新后,总可以看见许多同学围在那儿,看得津津有味,潜移默化中教育着班内每一个同学。
(2)、借助“群星闪烁耀我行”增强集体凝聚力。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与进步,我专门在醒目的位置开辟了一块班级“群星闪烁耀我行”的评比栏。只要你做了有益于他人、集体的事,就可以在“群星闪烁耀我行”里得到表彰。每当有同学在评比栏上贴上鲜花,身边的好人好事在那里报道,我发现大家会显得十分兴奋,一种“班荣我荣,班辱我辱”的观念在大家的心头暗暗扎根,“学比先进,迎头赶上”的意识与日俱增。
(3)、“自己的天地”展现学生的风采
不论是过去办过的“自己的天地”,还是今天的“多彩的童年”、“小荷才露尖尖角”,我总坚持一个宗旨:学生自己的栏目自己办!真正给学生一个自我创新、展现自我的空间,教师甘心并认真充当好“勤杂工”、“顾问”、“欣赏者”等角色。学生有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习作、书法、绘画、手抄报、小制作……都可以自己拿去展览,隔几天等大家都看过了再把它收回来,留出地方给别人展出。
三、用心倾听学生。
1、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不仅仅通过他们的行为,而且还通过他们的声音表达出来。它可能是一段叙说、一个句子或者一个简单的感叹词,以及一声叹息和无声的抽泣。这些声音可能是学生对上进的渴望、对尊重的希望、对友谊和理解的渴望、心理压力释放的需求等。对这些声音所表达的欲望和需求的倾听、理解和应答,就成了老师的重要任务。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换位的要求,这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理由,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需求。如学习上的,如有可能,应尽量满足,这样学生会更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倾听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发展往往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这就要求老师能对学生情感动向和状态作细致入微地把握,并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一个善于倾听的老师,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焦虑、愤懑、悲哀、快乐和喜悦,同时在工作中做出适当及时的反应和引导。
3、倾听学生的思想。老师不仅仅要倾听学生的欲望和情感,还要努力倾听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和观念的萌芽,并能对这些思想和观念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引导。尤其是一些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或观念,更需要老师及时做出指导和纠正。如有的学生因学习不好而产生混日子的想法,有的因亲人去世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思想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老师通过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去了解并给以正确的引导。而当学生被教师倾听并被认可或得到指导时,学生就会信赖老师,就会视老师为良师益友,经常主动地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就会与老师建立起更深一步的交往关系——思想上的交往。这时老师就更易走进学生的心灵,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师生之间也会更易沟通。
四、善于表扬,巧妙批评。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吝啬夸奖,要多赏识学生。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我们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允许他们犯错,但也要他们学会对自己过错承担起责任。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恰当适度的使用批评。
1、带着爱心去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每个犯错误的学生都会感到惊慌恐惧,局促不安,对教师有一个戒备心理。老师批评学生时,可以给予学生一个灿烂的微笑,一束真诚的目光,一个轻柔的爱抚,一句句问寒问暖、和风细雨的话语等,这些都能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意,使批评的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教师批评学生时,应用平等的态度,以关怀、爱护的口气,诚心诚意地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心平气和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改正错误。这种以情感人的批评方式,往往会有奇迹出现,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会坦诚地吐露心声,便于教师把握教育的时机。
2、带着宽容去批评。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振动比惩罚更强烈。学生犯了错误,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老师当众批评指责,可以使学生无话可说或立刻认错,但这样做往往学生口服心不服,不思反省。要注意批评的时间和场合。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所,平心静气地指出他的不足,一方面能满足学生的自重感,另一方面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更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生会感激老师对他的宽容与谅解,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承认自己的过失行为。
3、带着鼓励去批评。
在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注意谈话的语气,当教师向学生提出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要求时,可以用一些鼓励的话语。如有一位学生平时作业潦草,我找他来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说:“你很聪明,作业正确率也很高,凭你的能力和智慧,并经过不断努力,你的作业也能参加学校的优秀作业展览的。”这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并没有感到老师在批评他,而是感到老师是在鼓励他,给他鼓足了克服缺点的勇气,这样的效果往往胜似直接的批评。
在工作中,我切实体会到教师工作是一种辛勤耕耘,乐在其中的工作,一种精雕细刻、不断创新的工作。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需要教师的理解、关爱、倾听与沟通。多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才会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并且尝试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教育学生,不断调整和改善教育方式,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小学班主任,让我们伸出双手,拿出全部的爱心,帮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我在努力,相信我的学生也会努力的。展望未来,路还很长,需要我不断地去摸索、去探讨和研究。
第五篇:走好人生第一步之学校法制教育
走好人生第一步之学校法制教育
首先,提高法制教育重视程度。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让他们初步建立法律观念,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等等。
第二,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第三,提高法制教育质量。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在教学上要与其它学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其次聘用专门的法制教师,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以案说法、以例释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寓教于乐,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
第四,抓好有利时机,组织好法制宣传月和各种法制宣传日活动。要不断巩固现有法制宣传阵地,努力开辟新的法制宣传项目。建立专门的宣传阵地,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要利用法制宣传月、法制宣传日和农村传统节日,组织教育宣传下社区、下乡村活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学校要通过采取与政法等有关部门建立共建共育单位,聘请校外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定期家访,向社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教育。
第五,优化法制教育校园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校园周边治安进行集中整治,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
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