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跟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
一,圣人的做人法则 1.诚信:言而必有信 2.孝道:百善孝为先 3.悔过:知错要悔改 4.志向:匹夫不可夺志 5.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 6.宽容:是一种境界
二,圣人的处世之道 1.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2.善变通,不唯我独尊
3.道不同,不相为谋
4.和为贵:善用和字来处理各种关系5.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三,圣人的言行之道
1.流言止于智者
2.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要做到 3.欲速则不达,不要贪图小利 4.行之以忠 5.正人先正己
向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
四,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1.像水一样多情,像山一样无忧 2.黄连为哨,苦中寻乐 3.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五,修身养性,夯实做人的根基 1.非礼勿动,给人留下好印象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要做所在领域内的专家
六,德才兼备,才能赢得人心 1.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善于学习,等于选择了成功 5.活到老,学到老
七,宁静致远,立大志,低调做人1.少说多做,低调做人 2.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3.要懂得灵活变通
八,懂得内省感恩,才能无往不胜
1.吾日三省吾身 2.谦虚是一种美德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5.学会感恩
跟曹操学做事
一,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1.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 2.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3.掌握好进退妥协的尺度 4.低头,是一种智慧
二,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才能成就事业
1.不循规蹈矩,才能有大成 2.善于表现自己,就是竞争力
3.敢想敢干,积极行动 4.做人就要有激情
三,苦练内功,方能厚积薄发 1.睥睨天下的气度与自信 2.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3.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四,借力使力,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 1.依靠团队支持,具备合作精神
2.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3.有容乃大,市井小人中有大才 4.跳出小圈子,结识圈外人 5.筑巢引凤,善待部下
五,揣摩大势,精于算计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2.高瞻远瞩,选好接班人
3.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4.兵不厌诈,巧用手段
六,权谋之术,领导是门大学问 1.对影响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决不手软
2.赏罚一定要分明 3.灵活多样的管理风格 4.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七,成竹在胸,永不言败 1.与狼共舞,要先变成狼 2.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3.敢于拒绝,勇于说不 4.笑对逆境,永不言败
【禅语悟道】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富贵安康!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一个苦者对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可我就偏偏放不下。”和尚
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饮清净之茶,闭是非之口,结悟道之友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人生要结交两种人:一良师,二益友。能吃得下两样东西:一吃苦,二吃亏。始终把握两个原则:一微观上问心无愧,二宏观上遵纪守法。争取两个极致:一把潜能发挥到最大,二把生命延续到极致。要做两件事:一要感恩,二是结缘。人生要迈两道坎:情与钱。人生要会两件事:学会挣钱,学会花钱。◆人生三境界:
1、看远。看远才能览物于胸。只看眼前美景,难见山外之山;困于蝇头小利,难睹天外之天;
2、看透。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
3、看淡。看淡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没有追求,而是平和坦然。年青时看远,中年时看透,年老时看淡。
◆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圆满。◆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方能学到别人的功德。3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
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 ◆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气; ◆风雨,不是天象,而是锤炼;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 ◆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 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 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 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 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 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 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 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 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 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
【做人处事决窍】1自已的好处,要掩藏几分。2别人的短处,要掩盖几分。3往昔的恩怨,要掩埋几分。4觉人之伪,不形于色。5吃人之亏,不动于口。6施人之恩,不发于言。7受人之惠,不忘于心。8希望别人了解自已,自已要让别人先了解。9希望别人尊重自已,自已要先尊重别人。
【人生精彩比喻】
1、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2、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不仅收视率低,而且工资不高
3、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4、人总是要犯错误,否则正确之路人满为患
5、人生就像一场牌局!并不是要抓到一手好牌,而是要打好一手烂牌。
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意志,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该独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所有使你成长的人
两个人因为开心在一起叫喜欢,如果不开心还想在一起就是爱了。
第二篇:向孔子学做人 向曹操学做事
《向孔子学做人 向曹操学做事》
古语有云:做事先做人。但如何做事,又如何做人?无非四个字而已:好学、善修。跟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求德才兼备。△向孔子学做人
一、圣人的做人法则
1、诚信:言而必有信;
2、孝道:百善孝为先;
3、悔过:知错要悔改;
4、志向:匹夫不可夺志;
5、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
6、宽容:是一种境界。
二、圣人的处世之道
1、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2、善变通,不唯我独尊;
3、道不同,不相为谋;
4、和为贵:善用正能量来处理各种关系;
5、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三、圣人的言行之道
1、流言止于智者;
2、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要做到;
3、欲速则不达,不要贪图小利;
4、行之以忠;
5、正人先正己。
四、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2、黄连为哨,苦中寻乐;
3、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五、修身养性,夯实做人的根基
1、非礼勿动,给人留下好印象;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要做所在领域内的专家。
六、德才兼备,才能赢得人心
1、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善于学习,等于选择了成功;
5、活到老,学到老。
七、宁静致远,立大志,低调做人
1、少说多做,低调做人;
2、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3、要懂得灵活变通。
八、懂得内省感恩,才能无往不胜
1、吾日三省吾身;
2、谦虚是一种美德;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5、学会感恩。
△跟曹操学做事
一、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1、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虚名;
2、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3、掌握好进退妥协的尺度;
4、低头,是一种智。
二、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才能成就事业
1、不循规蹈矩,才能有大成;
2、善于表现自己,就是竞争力;
3、敢想敢干,积极行动;
4、做人就要有激情。
三、苦练内功,方能厚积薄发
1、睥睨天下的气度与自信;
2、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3、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四、借力使力,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
1、依靠团队支持,具备合作精神;
2、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3、有容乃大,市井小人中有大才;
4、跳出小圈子,结识圈外人;
5、筑巢引凤,善待部下。
五、揣摩大势,高瞻远瞩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2、高瞻远瞩,选好接班人;
3、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4、兵不厌诈,巧用计谋。
六、灵活管理,领导是门大学问
1、对影响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防微杜渐;
2、赏罚一定要分明;
3、灵活多样的管理风格;
4、用人不疑,疑人也用。
七、成竹在胸,永不言败
1、与狼共舞,合纵连横;
2、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3、敢于拒绝,勇于说不;
4、笑对逆境,永不言败。
第三篇:跟孔子学教学
跟孔子学教学,我该怎么做?
济渎路学校
张秋荣
认真研读了《跟孔子学教学》这本书,我掩卷长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具体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际工作来谈一谈。
一、对自己严格要求,小心呵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
跟孔子学教学,我明白了教师所教的是孩子!不应是一种课程。要像孔子一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呵护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学生说的对,我还是能立马肯定学生的,承认自己的错。但当学生做错事时,我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经常严厉批评学生,伤害了学生,学生表面听从,实则不服,改过效果较差,比如调皮捣蛋的张世豪同学经常犯错,你批评他,他伤心,破罐破摔,反而犯错的次数更多,你更生气;当你改变策略,抓住他的一点儿优点表扬他时,他犯错的次数却少多了。当很简单的知识,学生掌握不了时,我很生气,批评学生不动脑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自卑,就更不动脑,造成恶性循环。确实像闫老师说的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对孩子一生影响不大,反而老师过激的言行对孩子的伤害较大。以后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做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
二、注重过程轻结果。
跟孔子学教学,使我明白了: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关注教学过程,就像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叶子上生了虫也不管,结果一个葫芦也收获不了一样,教育结不出硕果,学生成绩根本上不去,只有徒伤悲。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样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推出新知识。严格要求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体现在结果。教师就要少站讲台,多在学生中走动,时时都无声的提醒学生,保障每个学生都自觉的投入学习,否则等下课了,检测他不会,你严厉惩罚他也无济于事,只有让他逆反,自卑,师生关系对立,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拿课堂作业来说,刚接二年级这个班时我们班的党驭舟,周佳慧等几个同学,别人半节课写完的作业,他们一节课都写不完,你再严厉批评他们,还是没写完。惩罚他们不能玩,补作业。下次还是照样,就是我们说的“老油条”,老师生气,学生不在乎。这就是不注重教学过程造成的。以后我再布置作业,就放下自己的一切工作,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做小动作了,开小差了,及时提醒,这几个同学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了,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也高兴,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好习惯。只要注重教学过程,虽然轻教学结果,教学效果一定好,孔子的教学是很好的见证。
三、让孩子敢错,使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然。
“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学生是学习的,学习的过程就是犯错的过程,有些错误是不必当面也不必及时纠正的。容纳学生的错误,学生就不怕犯错,就敢于思考了。”说得真好!以后我要在课堂上放心地让学生的讲说自己的答案,让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不管对错,只要学生想了,就让学生说,这样每个学生都个别学了,老师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说完答案,还要问为什么,特别是一个学生回答错误时,更要问他思路,是如何想的,探究根源,使学生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因为这个错误往往就是这节课的财富。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以前上课总是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着急,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造成一些学生失去自信,不爱回答问题,以后尽力做到朱熹所说:“圣贤施教,各其因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四、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
《跟孔子学教学》的作者闫合作明确指出:学问学问,就是学会问问题。孔子的弟子非常善于问问题,《论语》的记载,几乎都是弟子问,孔子答。我也要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样,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让每个学生树立“不耻下问”的意识。引经据典是让学生知道“不耻下问”是最好的学习态度,牢记孔子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第二,让每个学生树立“凡事问”的思想。什么都可以问,问题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问,就能知道。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亦未知如之何者也。”第三,让每个学生知道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疑思问”,一种是“明知故问”。疑思问,就是自己有疑惑而问。有了疑惑发问,就是敢问;在疑惑的地方发问就是会问。敢问会问,就能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越来越智慧。“明知故问”是你已知道,还可以大胆提出来,这样可以使你得到更精确,更深入,更完善的答案。作为老师,不要怕学生问的问题浅显,没有深度;不用怕学生问不出重要的问题;不要怕学生问出奇怪的问题;不要怕学生问出老师不会的问题。老师是教学生的,老师是无私的,只要是为学生好的,只要学生能学会问问题,只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就为之骄傲。任何一个学生站起来,都让他自豪地坐下。
跟孔子学教学,我该做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先从这几方面做起。在以后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我时刻以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孔子的教学方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人成才。
第四篇:跟孔子学当老师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
“真正的教育是教心”。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虽然孔子自己未提出“大教教心”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培养“圣人之心”正是朱熹为什么从事教学的根本理由。真正的教学是从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
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用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
第五篇:跟孔子学当老师
演讲稿——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对于我们这些教书的人来说,值得学习的人实在是太多,多到让人觉得力不从心。即使有空去学,也难免因为所学之人的思想、观点存在差异,心头生起一团乱麻,乃至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既然如此,不如从中挑一个人,长期追随,直到他成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不仅工作上遇到困难,灰心丧气的时候可以“请教”,当人生及心灵陷入危机、迷惘的时候,也能够从他那里得到理解、安慰与前行的力量。
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平凡”的教师都处在灰心丧气的精神状态中,许多人曾说自己实在不想教书,可又没有其他更好的谋生办法。即使那些看似“风光”的教师,也常常不过是被暂时的“风光”安抚了一下而已,身上的“风光”顷刻散去之际,或更大的“风光”得不到时,依旧得面对心灵深处的抱怨、苍白或空荡。
实在的,将消极的想法放入心中,或者希望有朝一日“风光”加身,都不是教师寻求心灵安顿的正途。正途乃是至少有一位能让自己的心灵“一片清明”的“精神导师”,进而像“精神导师”那样从容面对,使本无意义的日常生活,在经过自家心灵的过滤后,产生让自己感动的意义。
孔子堪当我们的“精神导师”。
那么,孔子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究竟应该向孔子学些什么?
有些教师说自己爱教书,乃至将教书视为唯一可以把握的“恋
演讲稿——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人”。这确实表明这些教师已有了很好的起点,但一番追求之后,这些教师又难免以“想说爱你不容易”来形容自己的教书生活,就像现实中的恋人们常常发现,当初对异性的爱情,到头来竟是一场“错爱”。
教学也是孔子的“恋人”,而且孔子痴恋教学,其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不仅如此,孔子之于教书,似乎从未说过“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孔子心中,教学,远比让人中意的绝代佳人,更容易把握在心。对孔子来说,相恋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活,无论有多麻烦,有多变化无常,都像当初一般美好,无论何时想起它,孔子均会不禁感叹“不亦乐乎!”
光是这一点,孔子便值得我们这些教书的人好好学习。古往今来,多少英雄、美人都想追求“士为知己者死”的极致幸福体验,但“知己”并不常有。就孔子的人生而言,他苦苦寻觅了一生,也没有遇到什么“知己”,更不要说曾经体验“伯牙摔琴”的经典友情了,但他却为教学而死,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堪与“知己”伦比的学生。
我们这些正在教书的人,无论能否有幸经历“孔子式的爱情”,仅仅去感受一下“孔子式的爱情”,或许就足以让我们“不亦乐乎”了。
在著名的《孔子改制考》中,一心成就伟业的康有为曽视孔子为伟大的民间政治家,并将自己的“维新”理想托付给他。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想起孔子时,倾向于认为孔子是中国优良史学的鼻祖。国学大师钱穆则常常觉得孔子不仅是中国散文、小品文的创始人,而且是
演讲稿——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一位心灵大师,总能使自己颠沛流离的日常生活充满道德气象与艺术情趣。我本人则喜欢认为孔子是“教学之王”之说。
诚然,我们拥有孔子所没有的东西:有稳定的工作单位、有月薪、有职称、有人还会有各种荣誉称号。这些足以让我们给自己及家人以安定的生活,会让我们从容地度过自己的教书生涯。可是,孔子没有这些,反而有时还会弄得自己和弟子们食不果腹,被迫流浪。甚至没有手机。那么,孔子又何以能成为“至圣”、“万世师表”,成为人们仰慕的先生?是我们的精神导师?
司马迁研究孔子时曾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孟子也曾感叹:“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但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孔子是这样的人:有坚定执着的信念、有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
学者李零读《论语》的心得是这样的:“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钱宁在《圣人》一书中这样说:“孔子所以成为圣人,在我看来,是他能终身坚持一种信念。人类在历史长夜中,没有信念,一定会走失,尽管信念本身,就像火把或灯光,其自身的光亮,与茫茫黑夜相比,实在微不足道。但我真的相信,正是因为有了信念,„„我们的生命才发生了基因突变,成为了人类,并一点点地进化。”
显然,我们有的,孔子没有,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有
演讲稿——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的,我们没有。我们的心灵也已经因为这一点空白曾受到了不少或轻或重的惩罚。比如,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教学之恋。
国学大师柳怡徵(zhǐ)认为,孔子及传统文化实有可资心灵栖身、获得光明的思想资源。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教学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是仅仅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
当然,我们不是要强求每个人都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说到底,我们不可能有孔子的人生经历,甚至也很难有他那样的学问和人格,但我们却可能拥有他的人生、学问与才华所蕴涵的种种情怀。例如,爱教学。哪怕自己爱的教学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有一个抽象的理想,也足以让我们留恋终身。
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以我们已有的一切来说,即使没有能力将孔子的精神家园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可以从孔子的精神家园中寻获种种让我们感动的人性力量,并因此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滋润,终有一天,美丽的精神之花会在我们的心灵中悄然盛开。
终有一天,我们会视教学为恋人,会感叹“不亦乐乎!”。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