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阳光普照 用爱书写
阳光普照 用爱书写
清晨,我早早的起了床,因为太早生怕惊醒家人,我便独自倚在书架旁,漫无经心地扫视着,许久,我的目光落在了一本尘封已久的老相册上。我轻轻拭去相册上的灰尘,小心翼翼地翻开了,瞬间,好像有一把钥匙将我的回忆之门打开了,小学里的画面历历在目,好像电影一般浮现心头„„
我终于上小学了,但只因家里穷,没有缴纳小月生费,所以比同龄的小孩子晚了一年。我咧着小嘴,跟着爸爸来到了心念已久的学校,我又是激动又是兴奋——因为我终于可以背上书包,坐在教室里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霖了!但是,爸爸却未露出过一丝笑容,他的眉头更加紧了„„回家后,我在房间整理东西,无意间听到他们的对话“唉!学费怎么那么贵啊!家里的开支又不够了,我们的工资就那么点,供她读书了,生活更难了啊!怎么办啊!”“再难也要读书!哪怕我们不吃不喝、砸锅卖铁也要供!”„„听到这儿,我的视线早已模糊,泪水滚烫滚烫的,灼烧着我的心。我虽然小,但是我却全都听懂了!我开始懂事了„„
2006年,江苏省率先实行免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杂费,党的这一项重大决策,宛如久旱后的一场倾盆大雨,灌溉着遍地渴不可耐的植株;宛如严冬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零星饥寒交迫的人儿;宛如酷夏里的一阵凉风,轻拭着所有大汗淋漓的劳动者们„„又是一个新的学期,爸妈将钱交给我,让我自己去交学费,他们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爸爸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了,妈妈的心也不用在吊着了,终于踏实了!“现在好了,党真的是为人民服务啊!学杂费一免,我们家的负担又轻了”“是啊,这都要感谢党的支持和帮助啊!”我听着这些话,心里顿时暖意洋洋——原来是党在默默地帮助我们啊!
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党用爱书写着一篇又一篇新的辉煌„„ 2009年,在党的提倡下,全国进行“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这个活动促进了我们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锻炼了我们的体育技能,激活了我们的青春之心。各项适合中小学生的活动纷纷开展,每个学校更是亮出了自己的特色活动,我们是那么的享受这美妙的生活啊,我们是那么的喜欢这丰富的活动啊,我们是那么的称赞这明智的举措啊!
我很感谢党,因为是他,让我们和像我们家一样“负债”的家庭的小孩可以接受教育;因为是他,我们才能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因为是他,我们才能感受到普照大地的温暖的阳光和用爱书写未来的伟大的党!
第二篇:用真情书写大爱
用真情书写大爱
“最美昌吉人”—昌吉市第一小学陈艳老师事迹材料
在昌吉市第一小学,你常常能看到一位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的老师,她就是陈艳。陈艳1978年开始从教,小学高级讲师,中国共产党员。陈艳老师从教三十六年,她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她曾获得过昌吉州第二届、第三届“学科带头人”、昌吉市“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两基”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师德标兵”、昌吉市首届“名师”等荣誉称号。三十余篇论文获国家、区、州级奖,八篇论文在不同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主持参加了五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并获成果证书。
为促进昌吉市教育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牧区学校师资力量和提高农牧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施师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昌吉市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全面、持续、均衡发展,经市教育局安排,昌吉市一小与阿什里中心学校结成对口交流学校。2011年和2013年,她两次到阿什里乡中心学校支教。
初来阿什里她看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天气还非常寒冷,去学校的路上常能看到等车上学的孩子,他们在寒风中翘首企盼,跺着脚搓着手……有时实在冷得不行了干脆步行近两个小时到校,有时已下第二节课了才赶到学校。有一段时间因为修路公交车不通,孩子们又是步行一两个小时上学。孩子们不畏艰难的求学精神让她感动;学校上班时间与城区基本相同,但路途上要用去一个多小时,有时要绕道就耽误得更多,但老师们都能按时上班。学校实行指纹签到、签退,老师们都能严格遵守,多少年如一日;在汉语课堂上,老师们操着生硬且变了调的“普通话”认真地
给孩子们教着汉语......陈艳清楚了孩子们求学的不易,体会到了老师们教学上的难处,同时也发现了教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她心潮难平。“如果你亲自去那片土地走一趟,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对发展繁荣的渴望,你就没有理由不去关心和爱护这些孩子们!”望着这里的哈萨克孩子那泉水一样清澈的眼眸,教育好这些哈萨克民族孩子成为陈艳心中一道神圣的使命。既然她深爱着自己的教育事业,既然她理解少数民族孩子的憧憬和向往,既然她牵挂着阿什里的繁荣进步,既然她遇上了教育均衡发展好年代,那一刻她便暗下决心:用真诚完成她心中最圣洁的使命。
针对阿什里学校的实际情况,她首先协助阿什里学校校长修订学校工作计划、制定《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减负增效工作方案》《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减负增效工作责任书》《阿什里学校民语教师汉语培训计划》《阿什里乡中心学校2011年城乡交流工作计划》《阿什里乡中心学校2011处室目标管理责任书》《阿什里乡中心学校2011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分解方案》等相关制度,紧接着便开始推门听课,并及时进行反馈。通过全面的听课,了解学校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向校长提出改进建议,力求在短时间内矫正部分教师比较落后的教学行为。为获得《汉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她主动承担六(2)班《汉语》授课任务,她虚心向本校汉语老教师请教,与汉语组老师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汉语教学有效途径。发现了现行《汉语》教材的许多问题,教材编排形式单
一、课文长容量大、缺乏趣味性,教师用书指导性不强,而且还有许多错误,教师教得茫然,学生学得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汉语的兴趣,直接造成汉语成绩低下。后半学期她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重点教最基础的字词,加强朗读指导,并且对期末检测作出明确规定,试
卷由她亲自把关,只考最基础的内容,打消师生对汉语考试的顾虑,帮助大家树立教汉语学汉语的信心。
她所带的六年级二班有四十七名学生,全部是哈萨克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她不仅向他们传授语文知识,更注重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教育他们要自信、自强、自立,要团结、互助、诚信。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一次在教学“遮挡”的“遮”字时,提到了甘蔗,没想到孩子们对甘蔗一无所知,无论她怎么比划,他们还是一脸的茫然。她决定买来实物让孩子们看看尝尝。可是找遍了昌吉所有的水果店都没有找到甘蔗,她想她这一次要失信于孩子们了。寒假前女儿告诉她建设路香槟国际公寓的蔬菜店有卖甘蔗的,她终于在孩子们放寒假的那天让他们见到了甘蔗尝到了甘蔗。看着他们一边咀嚼甘蔗一边说着“真甜”时,她心里的感觉真比甘蔗的汁水还甜。
当生本教育的理念已经已在昌吉市城镇中小学遍地开花之时,她通过参加市局组织的交流展示活动、网络学习、与局领导沟通请教,及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生本教育的培训,并亲自上示范课,希望能以此带动更多的教师将生本教育的理念融入双语教学的课堂,让哈萨克族孩子也能享受生本教育的阳光雨露。老师们看到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上孩子们精彩的表现,让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本教育让哈萨克族孩子也变得聪明可爱起来。
虽然支教的时间有限,然而这次经历在她的人生道路上终生难忘。她清楚地记得去金涝坝村牧民赛力克家做客的情景,她被赛力克十年坚持从自己微薄收入中拿出一千元资助十名贫困学生的事迹所感动,并把他的事迹写成通讯《一位哈萨克牧民的情怀》,发表在2011年7月27日的《昌吉
日报》上,昌吉新闻网(http://www.xiexiebang.com/showarticle.)也发表了这篇文章。她还记得,当得知阿什里学校一位已故退休教师的家属身患重病,她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捐款的行列,还和校领导一起前去探望,使这位教师家属深受感动。她还记得在放寒假离开学校时,学生阿尔曼给她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师,要放寒假了,我一想到寒假就伤心,就想哭。我知道一放寒假我就见不到您了,您对我就像亲女儿一样,我们大家也把您当成了妈妈。您能常来看我们吗……”直到现在全班四十七张淳朴可爱的笑脸还时时浮现在她的眼前。
一个人从平凡做起,收获的却是伟大,这期间定有非凡且感人的故事。她视生如子、关怀备至的慈母般爱心,胸怀大局、牢记职责的强烈责任心,赢得了阿什里学校全体师生的信赖。陈艳同志常说:“民族地区的学生,虽然文化课基础差点,但他们都很纯朴,也很聪明,不教育好他们,就是教育的失职。”“少数民族地区是祖国的重要一部分,建设好这些地区,关键还得靠少数民族。把这些娃娃培养教育好,将来他们会在民族地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陈艳同志正是以这种高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来对待工作,对待她的每一个学生。
扎根教学一线、刻苦钻研业务的高度事业心。熟悉陈艳同志的人都知道,陈老师虽然全部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生身上,但她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和的教学管理工作一样出色。为了弥补担任副校长占用的工作时间,她经常挤占自己的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利用假期、休息日进行备课、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及相关科研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业务水平。她说,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好坏,是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民族未来的大事,放弃他们就是老师的失职。一些孩子外表强悍,但内心还有些许自
卑,每到各类评选、参加各类活动,陈艳都充分考虑孩子的特点发挥学生们的特长,让每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陈艳对孩子从来都是那么多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们常常听到她的话就是:好样的,你能行!在被关爱的氛围中成长,受老师的影响,孩子们养成了谦虚、勤奋、坚毅、乐助的好品格。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汉语这门语言工具,她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小学高段习作周记模式研究》实验成果在这些哈萨克孩子的课堂上实践,仅一个学期的时间,这些孩子的汉语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他们的作品得到了上级教研部门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何以赢得这些哈萨克孩子的爱戴?陈艳回答得轻松自然:“教育的真谛就是爱。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她就像悄无声息绽放的迎春花,用无声的力量实践了自己心中一个朴素的信念:带好这些哈萨克民族娃娃,让他们对民族的建设和发展有影响、有作为、有贡献。她对即使犯了错误的学生,也从不当面训斥。她会包容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在彼此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常说:对待少数民族娃娃,要纵向看他们的进步,而不是横向看他们的差距。孩子们活泼好动、热情豪放,为让学生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她常和孩子们一起聊天一起游戏,与孩子们像朋友一样相处。一些孩子不爱学汉语,她会对这些孩子说:“这是交流的最主要工具,用好它会提高你们的各种能力。”她反复叮嘱那些有急躁情绪的老师:孩子们文化基础较差,用爱帮助孩子们走过人生学校教育的台阶,就是最好的教育。
心中要有怎样的爱,才会在这条路上如此坚韧不拔?心中要有怎样的责任,才能在这条路上锲而不舍?此刻,陈艳久久地望着校园中快乐嬉戏的孩子们,脑海里翻滚着久已蕴积的深情:“每当她同这些朴实、善良、聪明的娃娃在一起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召唤。希望孩子们都有出息,是一个视教书育人为生命的共产党人一辈子永怀的深情。”还有什么比拥有一颗能够感受召唤的心更幸福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教师视毫无血缘关系且非本民族的学生为己出,这该是多么博大的爱!陈艳老师就是这样的教师。“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这句话一直作为陈老师的座右铭。陈老师不辞辛苦,用她宽广博大的爱温暖着每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哈萨克族孩子,孩子们也一直把陈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一声声的“妈妈”叫得陈老师心里暖洋洋的。耳濡目染,滴水穿石,陈老师的一言一行犹如一面镜子,让同学们照到了自己,在老师默默无私的关爱中,他们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因为在阿什里学校工作出色,陈艳先后被评为昌吉市“支教工作先进个人”昌吉市“双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她撰写的论文《牧区学校德育从升旗仪式做起》获州级论文评比一等奖且刊登在昌吉州教研刊物上。在面对这些荣誉的时候,陈老师淡然一笑:“我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荣誉对我来说早就不重要了,让我真正在乎的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和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建设息息相关,自己能尽一份绵薄之力,看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足矣!”陈艳用真情书写的大爱,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陈艳在阿什里学校支教的这段时间,阿什里学校的各项工作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2011年学校被确立为州级“安全工作示范校”、市级“德育示范校”、被市教育局评为“2011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课题《教学语言与语言教学的结合》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于2011年3
月29日顺利通过昌吉州教研室专家组的结题验收。特别是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2013年11月创建了昌吉州双语教育示范校。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不管你是教哪门课的老师,还是哪一类型的老师,始终要求教师首先必须要爱学生。有的人心中的好老师是他教的孩子分数高,但有人格魅力的老师,真心爱学生的老师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怀着这样一种大爱,陈艳两次踏上了这片她所热爱的土地,用她那博大的胸怀继续谱写爱的篇章。她为阿什里的孩子们写道:
从天山上走来,我是一只展翅的雏鹰; 从草原上走来,我是哈萨克歌舞的传人。阿什里,我的故乡。阿什里,我的天堂。冬布拉弹奏出未来和梦想,“黑走马”带我走向四面八方。和谐健美,勤奋进取,读书学技,憧憬理想,美丽的校园,知识的殿堂,幸福欢乐伴随我们茁壮成长。
第三篇:用爱书写人生
用爱书写人生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
然而,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在我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执著着我的追求。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细细回味,我在教育战线上已度过了数个春秋,微笑过、哭泣过、感动过、彷徨过,带过低年级,带过高年级,在不断地总结分析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典------那就是一颗爱学生的心,一切因爱而生,一切从爱出发。我有责任和义务教弟子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当我怀揣爱生如子的心和他们在一起时,我就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当他们不经意的犯错时,我会诚恳地指出;当他们情绪低落时,我会用眼神和语言鼓励;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我会伸出热情的手去帮助......点石成金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把爱镶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嵌在他们的一颦一笑中,洒在他们的心灵里。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别为了让家长认识你,别为了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当我用爱的火焰融化了学生心里冰块儿的时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发;当我用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通向理想大门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百花的芳香;当我住进医院醒来看见孩子们围在我床前的时候,我好像飘游在爱的海洋;当我和同学们欢歌笑语的时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荡;当我新年收到孩子们贺年片的时候,我宛如喝着一杯玉液琼浆.........朋友,听到这里,您难道不感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欣慰和幸福吗?
有人说,人的内心有两根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而只有天使般的爱心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挽救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名优秀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更大。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启开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教师必须付出最大的热情,因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学艺术,都产生在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之中。
要知道,爱可以化冷漠为热情,化忧郁为振奋,化悲伤为喜悦,化懒惰为勤奋。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这种爱每个人应该贡献,每个人应该获得。
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只为自己能够成长为教坛的一颗长青之树。一代名师魏书生老师那诙谐幽默的谈吐、那渊博的学识,让我崇拜不已。大灾面前,谭千秋老师那无悔的抉择,用男儿血肉之躯托起人间最美丽的彩虹,他是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一个是生者永无止境的燃烧,一个是死者用一种舍己的大爱共同谱写对人民教育的无限忠诚,更奏响了新时代教育嘹亮的凯歌,他们的精神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更鞭策着我。
既定目标,行无彷徨。平凡之中,更能彰显英雄本色。让我们勇敢地去做叶的事业吧!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一次释放它的魅力,让教师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再次镀上它金色的光环。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怀将滚滚红尘中种种诱惑淹没,更让那些功名利禄随着一江春水付诸东流。我坚信: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颗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心,足以让我的人生写满精彩!
第四篇:爱的阳光普照矿区
爱的阳光普照矿区
——矿区工会生活保险部工作纪实
多年来,矿区工会生活保险部以积极负责的态度,按照“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工作宗旨,以“职工利益无小事”为行动指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把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办实,使困难职工得到了更多的救助、更大的实惠,深受广大职工家属的好评,为稳定职工队伍,完善保障制度,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持之以恒做好送温暖和秋季助学工作
生活保险部不断完善送温暖工作制度,对特困职工家庭状况深入调查摸底,做好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工作,并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要求基层生活保险干部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做到以档施救,及时调整困难职工的详细信息档案。对上报的困难档案审核后,制定出详细的补助发放标准和方案,并征求基层对帮扶工作好的意见和建议,对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到公开、透明,并进行公示,真正做到把好事办好。2011年,结合矿区实际将工亡遗属、大病、自然灾害特困户纳入扶贫帮困的救助范围,并加大了补助金的发放力度,在矿区得到一致好评。
同时加大了金秋爱心助学帮扶力度,再次将一次性安置人员的困难子女纳入了帮扶救助范围,局行政下拨资金47万元,矿区工会、基层筹集15万元,救助应、往届大专以上学生531人,51万元;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325人,8.5万元;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90人,2.5万元;共救助946人,62万元。同时局基金会也加大了救助力度,对基金会会员月人均工资600元以下的家庭不同程度给予救助,最高标准可救助5000元,共救助学生23人,救助金额66000元。为困难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证。
张艳阁去年7月又承担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任务,张艳阁积极主动起草有关扶助行动的文件材料,并陪同主管领导多次下乡调研走访,协助制定扶助项目,起草签订扶助合同,主动和行政沟通,及时将扶助款下拨到位,使扶助项目正常进行,在各村开工的同时下乡检查验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第一年的扶助计划。在张艳阁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蒲白2010被陕西省政府评为“千企千村”先进单位,矿区工会主席吴群英被评为先进个人。
以爱心、责任心做好各项互助保险工作
在开展职工互助基金会工作以来,矿区工会生活保险部严格按照《职工互助基金会章程》规定运行,发现问题及时补充完善,坚持一视同仁,以人为本。2010年共为188名工伤、病亡、财产受损、大病职工办理了756465元的赔付,充分体现了职工互助基金会“一人有难大家帮,遇到困难共同扶”的宗旨,受到了职工们的一致好评,解决了受困职工的燃眉之急。其中,一次性工伤四级以上的补助5000元钱政策,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执行,今年为了切实执行,张艳阁深入劳资部门仔细核查有关人员的工资表,凡是06年以后受过伤鉴定过的,都要一一不落地找出其鉴定结果文件进行核实,把工伤全部做到位,按照基金会章程给职工一一兑现。5000元对农村人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受到互助基
金关爱的工伤职工都非常感动,南桥矿一个工伤职工说:“我06年受伤看完病以后都回家了,根本没想到几年过去了还能领到单位补助的这5000元钱。”三年来,由于张艳阁的突出表现,她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授予2010“职工互助保障优秀工作者” 荣誉称号,这是全省煤炭系统唯一的个人荣誉。
在省互助保险受理业务范围内,生活保险部及时办理职工重大疾病、女职工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伤害险的赔付和续保工作,对出险会员不厌其烦地督促、审核、上报材料,并及时办理赔付事宜,连续五年获得省总工会颁发的企业互助保险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08年至今,为12000余人次生产一线职工办理了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协议工入险率达100%。共赔付127起,赔付金额33.3980元。2010年12月底又为4961名一线职工重新办理了职工意外伤害保险。马村煤业作为破产重组矿井,单位领导对省互助保险工作以及局职工互助基金会开始不支持,没有一人参加任何保险,张艳阁就多次用出险赔付事例,特别是用朱家河矿的参保率和赔付率等事例进行上门宣传,因为两个单位的部分一线职工都是骑摩托车上下班,意外事故出险率高,朱家河矿2009年参保率85%,入保金额19125元,得到赔付46060元,2010年参保率直接达到100%。经过近半年的宣传和努力,终于使马村煤矿的领导和职工们认识到了互助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10年公司全体职工加入了矿区职工互助保险,962名一线职工全部参加了省意外互助保险,仅两年就赔付了12例,赔付金额42400元。
在办理困难职工大病救助工作中,张艳阁以“爱心救助、情暖民心”为宗旨,经常磨破嘴皮向蒲、白两县民政部门争取指标,加强工作沟通联系,从2009年开始办理至今共争取到了125户大病救助指标,救助金额近40万元,每户5000元钱,最小的是5岁,最大的达到80岁。在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救助程序,并将救助人员名单在局机关办公楼电子屏上进行公开公示,千方百计让患大病困难家庭享受到国家的帮扶救助政策。有一次,还剩下一个指标没用完,一旦作废,就会白白丢失5000元钱!张艳阁部长千方百计想办法,一定要把这个指标落实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最后她给医院打电话,看医院有没有符合条件的,结果还真有一个,是医院内科的一名护士,她在不知情下拣了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孩,后来光为小孩看病,就花了好几万。张部长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主动联系医院核实有关情况,又直接联系上当事人,指导她尽快准备好医院的病例诊断证明资料,在上报民政局的最后一刻将这户人家添加进去,及时帮助了这名有困难的爱心护士。护士感动地说:“真的没想到你们还能想到我。”张艳阁说:“我也没想到你,指标拿回来不容易,能给职工办的就争取办了,作废挺可惜的。” 对方多次表示要请张部长吃饭,都被谢绝,张部长语重心长地说:“你收养那个娃是为了爱心,我干工作更是一份职责,是应该的。” 到最后这个女的叫啥张艳阁都没记住。平常闲聊的时候听说哪家需要大病救助的,或是有人找上门来求助的,张艳阁都会主动打电话联系并核实登记,予以政策兑现。
做好低保来信来访工作 切实维护矿区和谐稳定
生活保险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三级低保政策,全部实行低保档案计算机管理,并积极与地方民政局联系,争取救助金。在办理过程中,张艳阁深入到困难职工家庭调查了解情况,加班加点,登记、填表,严格审核,张榜公布,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经过他的努力工作,2010年共为全局1154户特困家庭、2945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包括了矿区23名孤儿,每月领取最低保障金40余万元。全年总计400多万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使这些特困家庭生活得到了基本保
障,为矿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安处社区有个老人,儿子原来是矿区职工,不幸工亡后,媳妇跑了,老人的户口又没在矿区,原则上办不成低保,但作为职工家属,生活保障部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还是给老人办了,昭显了人间温情。
在接待来人来访工作中,生活保险部提前对机关门房打招呼,坚持有访必接,不许以任何理由将上访人员拒之门外,2010接待上访人员30多人次。针对上访人员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张艳阁坚持笑脸相迎、不急不燥、热情接待,坐下来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了解对方困难,给他们讲政策、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矛盾,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问题,并积极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沟通,协助解决,在政策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以政策为标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让上访人员心情愉快地离去。
第五篇:演讲稿:用爱书写青春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书写青春》。
青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字眼;青春,是一个凝聚知识和力量的标识;青春,也是一个承载着责任和未来的名词。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对理想的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用爱来书写青春的激情、力量和责任,用爱来为人类最光辉的工程---教育事业这一崇高理想而追求不止、奋斗不止。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深刻而持久的,甚至是一生的”,我的母亲对我的影响也是这样的。母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看着母亲每天忙忙碌碌的身影,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在偶尔的空闲里,她充实而又幸福的向我诉说着她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絮叨着这个学生那个学生成长路上的进步与成功。在她的影响下,我很小就梦想有一天我也能像母亲一样,踏上三尺讲台,手持三寸粉笔,画出天地方圆,写尽学海茫茫。带着这份激情与梦想,高考结束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院校。四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四年社会实践的磨砺,我踏上了由知识、爱心、信念、理想铸就而成的三尺讲台。从此,我拥有了一个和母亲一样神圣的职业名称——人民教师!
回顾短短一年的支教生涯,渐渐平息了我初为人师时的那份有些惶恐也夹杂几分莽撞的热情,多的是一份沉淀后的自信和成熟。站在三尺讲台上,看着那几十张天真可爱的鲜活面孔,凝视着这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深刻的体会到:做好这份事业,仅有自己大学时候所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仅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这项伟大的事业,需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管理学知识。而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我来说,需要学习什么,如何让这些东西内化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而这些思考和实践背后,我想更是需要爱心的支撑和浇灌。
这些朝气蓬勃的祖国花朵们,这些未来祖国建设的中流砥柱们,是一块块需要用爱来培育的苗圃,是一棵棵需要用爱来修剪的小树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建设我认为应该是众多环节中的关键一环,这也会是我今后学习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作一年之久的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而这份责任对一个民族昂首挺胸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意气风发的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具有不言而喻的价值。
朝早起,夜眠迟,回首这三百多个日夜,我不禁感慨万千:其中有悲伤烦恼,也有欢乐喜悦,但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我更多感受到是幸福像花儿一样灿烂和芬芳。每天迎着清晨的朝霞,我已站在教室门口,渴盼我的学生们来到知识的殿堂;踏着落日的余晖,我又站在了教室门口,期盼这群孩子回家能再次拿起馨香的课本,遨游知识的海洋。
和学生一起快乐的学习着,成长着,从中我体会到:孩子们有他们自己奇异精彩的内心世界;他们纯真善良,用爱的眼睛看着着这个多彩的世界;他们都渴望着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关注和关爱;他们对知识内容的了解和感悟超出你的想象;他们都是一张由七色组合起来的白纸,等着你去描绘,等着你去塑造,只要你用爱、用心去描绘塑造,他们就会成为你所希望的样子。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会很叛逆,我尝试用各种方式与他们交流,打开他们的心门,走进他们的内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和他们用心交流,让孩子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尽量让更多的孩子体味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感受到家长、老师都喜欢爱思考、优秀的孩子,而他们只要勤奋付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孩子。我积极的学习着、借鉴着,我的付出换来了最丰硕的成果——那就是学生的喜欢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家长的理解和各方面工作的配合,同事的鼎力支持和真诚称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知:我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我的阅历还是不够丰富,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以爱做动力,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给学生树立一个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以爱做翅膀,不断融入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幸福的成长;让我们以爱为风帆,扬起青春的航船,驶向知识的彼岸,为教育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增添更加深厚的根基。
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用这份独特而美丽的语言,让我们的青春,在三尺讲台上熠熠生辉,我相信: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