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文言文辅导资料
(一)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
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张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2)吾为.将()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4.、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 ”的德行。
(二)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 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2)就笼与语.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4)。
4.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二次冒险
那是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道特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边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会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了。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道特,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这间棚屋,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道特蜷身挤出窗口,向林木奔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德国冲锋队再没有来到这户农家搜查。
1.第八段中说:“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请简要概述“当时的情况”。
2.那个刚刚失去丈夫的法国女人再一次收留这个美国伞兵的原因是什么?
3.上文对女主人的刻画只用了寥寥数语,但人物却非常鲜明。请概括她的主要性格特点。
4.题目“第二次冒险”有什么含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第二篇:初中文言文
一、管仲能知人 ①
管仲言齐桓公曰②:“夫垦田创邑③,辟土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④,请置以为田官;登降揖让⑤,进退闲习⑥,则臣不如隰朋⑦,请置以为大行⑧;蚤入晏出⑨,犯君颜色⑩,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11},请置以为谏臣;决狱折中{12},不诬无罪,不杀无辜,则臣不若弦宁{13},请置以为大理{14};平原广囿{15},车不结轨,士不旋踵{16},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若归,则臣不若王子成甫{17},请置以为大司马{18}。君如欲治国强兵,则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注释】①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②管仲: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任齐桓公的相,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业。③创邑:创建城邑。④宁戚:齐桓公时的大夫。⑤登降揖让:指接待宾客时的各种谦让礼节。⑥进退:指进退礼节。闲:通“娴”,熟悉。⑦隰(xí)朋:齐桓公时的大夫。⑧大行:官名,掌管接待宾客。⑨蚤:通“早”。晏:晚。⑩犯君颜色:敢于冒犯国君的脸色。{11}东郭牙:齐桓公的大臣。{12}决狱:审判案件。折中:解决纷争。{13}弦宁:人名。{14}大理:官名,掌管刑法。{15}广囿(yòu):《吕氏春秋》作“广域”。囿,是养野兽的园林,指打猎的地方,比喻战场,也能讲通。古代打猎也是为了练武。{16}旋踵:旋转脚跟,指后退。{17}王子成甫:人名。{18}大司马:官名,掌管军事。
【欣赏感悟】
管仲从治国的五个方面——农业、外交、进谏、司法、军事方面选拔人才,向齐桓公提出建议,推荐给齐桓公5个人选,请齐桓公加以任用。管仲不笼统地说某人贤,而是细致地掌握了每个人的特长,然后让齐桓公在治理国家上使用、发挥这些人的特长。
【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A.辟土殖谷().
B.进谏必忠().
C.鼓之().
D.则此五子者足矣().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思一样的项是()
A.请置以为田官
B.犯君颜色
C.决狱折中
D.不杀无辜
3.下列各句中的“尽”与“尽地之利”中的“尽”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担中肉尽(《狼》)
B.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隆中对》)
C.白日依山尽(唐•王之涣)
D.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4.“夫垦田创邑,辟土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请置以为田官”一句中的“不若”是__________意思,这句话说明管仲在推荐人才上____________________。
5.管仲提给齐桓公的一段用人建议,其表现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就是___________。
6.将“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谏臣”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7.“君如欲治国强兵,则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则夷吾在此。”这句话说明宁戚等五人具有协助齐桓公使齐国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本领,而管仲却有帮齐桓公__________的才能。
二、进贤者为贤 ①
子贡问孔子曰②:“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③,郑有子皮④,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⑤:“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注释】①选自汉•刘向《说苑•臣术》。②子贡: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姓端木,名赐。③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很了解管仲。齐桓公执政后要任他为相,他辞谢,推荐管仲为相。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使齐国富强起来。④子皮:春秋时郑国大夫,名虎,字子皮。他年老退职,推荐子产代替自己,子产把郑国治理得很好。子产,是春秋时著名的贤相。⑤子:指孔子。
【欣赏感悟】
孔子从“进贤”的角度着眼,认为鲍叔牙、子皮贤于管仲、子产。因为管仲、子产表现出来的是治国才能,没有推荐出代替自己的人才,而鲍叔牙让位于管仲,子皮让相于子产,既有超人的眼力,又有高尚的品德,所以堪称为“贤”。
【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吾未识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B.往者,齐有鲍叔 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C.汝徒知其一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D.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进退两难
2.下面的句子中都有“者”,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往者,齐有鲍叔
B.郑有子皮 ,贤者也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3.下列各句中的“然”与“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中的“然”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B.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C.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D.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4.朗读“今之人臣孰为贤?”一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A.今之人/臣孰为/贤?
B.今之人臣/孰/为贤?
C.今之人臣/孰为贤?
D.今之/人臣孰为贤?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什么是真正的贤人这一问题上,孔子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亡之国不思贤①
夫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行者,不可存也。岂虚言哉?何以知人之且病也②?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是故病家之厨,非无嘉馔也③,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于死也。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④,故遂于亡也。
【注释】①选自汉•王符《潜夫论•思贤》②且:将。③嘉:美好。馔(zhuàn):饭食。④任:任用。
【欣赏感悟】
这段文字,用将死的病人和将要亡国的国君作了对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乱国并非无贤,而是昏君不思贤,不用贤。也就是说,亡国的昏君如同将死的病人,贤能之臣就如同好饭美酒。怎样识别一个人将要生病?看他能否吃饭。怎样识别一个国家将要祸乱?看他们是否任用贤人。
【训练】
1.下列各句中的“病”与“夫与死人同病者”中的“病”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病家之厨
B.同病相怜
C.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D.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2.下列各句中的“且”与“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中的“且”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D.得过且过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A.岂虚言哉()
B.何以知人之且病也()..
C.以其不嗜食也().
D.乃其人弗之能食()
4.朗读下面的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将亡之国/不思贤
B.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C.非/无嘉馔也
D.故/遂于亡也
5.给下面的对联写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 下联:良禽择高木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 ,故遂于亡也。
7.“将亡之国不思贤”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将亡之国不思贤”?
第三篇:初中文言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
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二)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②悉()③将()④诸()
⑤援()
2、翻译:
①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三)、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四)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文言知识】
说“经”。“经”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经典著作。上文“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中的“经”,也指《春秋》。《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教育学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所以后代有了“四书”、“五经”之说。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孤
②明
③庐
④笞
2、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五)桓荣勤学不倦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东汉人。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文言知识】 说“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
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
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初
②厄
③嗤
④应
⑤及
2、翻译:①而荣讲诵不息
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六)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注释】①大须学问:很应该学习与求问。②君臣父子:指君臣父子之间的相处原则。③墙面:面对墙壁(一无所知)。④莅事惟烦:处理事情只会麻烦。
【文化常识】
“朕”及其他。皇帝自称,除了用“予”、“吾”等外,也有专用代词——“朕”。上文的“朕”,是唐太宗自称。诸侯王自称,除了“予”、“吾”等外,也有专用代词——“孤”、“寡人”。皇帝对臣子称“卿”。臣子称皇帝为“上”、“皇上”、“皇帝”、“陛下”、“天子”等。封建社会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在称谓上有明确的规定。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向
②暇
③比
④四海
2、翻译:①躬亲戎事
②不徒言也
③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3、唐太宗认为不读书的后果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七)读书五失
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注释】①纂录:摘录。【文言知识】
句末语气词常表达各种感情,有时表疑问,有时表感叹,有时表警告,有时表呼吁。常见的句末语气词如“矣”、“也”、“耳”、“邪”、“乎”、“夫”等。一般情况下用一个语气词,有时却两个甚至三个连用。上文末句“其失又甚焉者也”中的“焉者也”,是三个语气词连用,其实只表达一个“了”的意思。又“人已去焉矣”,“焉矣”也只是“了”的意思。又“室中无人也矣”,“也矣”同样只表示“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择
②望
③懦
④立
⑤功
⑥长
⑦辄
2、理解:①上文“纂录故实”中的“故实”,应理解为
②“一未终而更端”中的“更端”,应解释为
③“未能蓄其本”中的“本”,是指
(八)颜回好学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①蚤:同“早”。②鲁哀公:鲁国国君。【启发与借鉴】
不迁怒,不贰过。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不仅因为他好学不倦,始终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还因为他有“有迁怒,不贰过”的修养。“不迁怒”意为不把自己的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贰过”是指不重复犯错误。人难免要犯错误,但决不能重复犯错误。比如说谎骗了父母或老师,但经指出后就要坚决改正,决不能再犯。如果再犯,就是“贰过”,就是明知故犯。再如玩电脑游戏玩过了头,结果耽误了功课,学习成绩下降。这种情况发生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以后绝不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游戏上。要做到“不贰过”,首先要总结教训,其次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没有这两点,错误会一犯再犯。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恸
②对
③亡
2、翻译:①门人益亲
②弟子孰为好学?
(九)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注释】①归:承认 【文言知识】
盗与贼。现代汉语中,盗指强盗,贼指小偷,而文言中恰恰与此相反:盗多指小偷,贼多指强盗。上文“盗夜入其室”、“盗大惊”中的两个“盗”,均指小偷;“无复盗者”中的“盗”指偷窃。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栖
②阴
③夫
④斯
⑤孰
⑥徐
⑦谕
⑧省
⑨一
2、翻译:①时岁饥民馁
②正色训之
3、理解:“梁上君子”现已成成语。它是指
(十)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文言知识】
说“比”。“比”是个多义词。
一、指“比较”。
二、指“等到”。上文“比公乘之,驯良如故”,意为等到张尚书骑上去,那马温顺善良得跟早先一样。
三、指“并列”、“靠近”。成语有“鳞次栉比”。又,王勃诗“天涯若比邻”。【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
②遣
③固
④未几
⑤询
⑥盖
2、翻译:①之万怪之
②方乘,遂为掀下
③连易数人
(十一)王安石辞妾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安石曰:“汝谁氏?”
曰:“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实,尽以钱赐之。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因封荆国公,故又称王荆公。②知制诰:职官名称,掌握为皇帝起草诏书之事。③汝谁氏:你是谁家的。④军大将:指军中官员。⑤部米运:指监督运米。
【文言知识】
说“物”。“物”指事物,古今相同。但它又指“人”,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上文“何物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东西”,鸸问“什么人呀”。“物”即人。“物化”、“物故”均指人死;“物论”、“物议”均指遭人议论;“物望”即众望,如“物望所归”。成语“待人接物”中的“接物”,即“待人”;小说中的“人物”即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失
②偿
③愀然
④几何
2、翻译:①夫人令执事左右
②家资尽没犹不足
③尽以钱赐之
3、比较文中的两个“妾”:①“吴夫人为买一妾”中的“妾”是指
; ②“妾之夫为军大将”中的“妾”是指
4、理解:这则故事说明王安石
(十二)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賵殓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觞:酒杯。③缞絰:丧服,此指穿着丧服。④营理:筹办。⑤寓居士人:客居在外的读书人。⑥賵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⑦棺材外面的套棺。⑧彻:通“撤”,撤去。⑨周:救济。
【文化常识】
谥号,上文所说的范文正,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死后,朝廷给他的谥号叫“文正”,所以后人敬称他为范文正。又如宋朝的包拯,死后赐谥号“孝肃”,故后人称他为包孝肃;岳飞谥号为“武穆”,故又称**穆;明徐光启谥号为“文定”,故又称徐文定;清纪昀的谥号为“文达”,故又称纪文达。
【考点】
1、解释:①守
②卒
③殡
④具
⑤泣
2、翻译: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
②公亟令询之
3、“公怃然”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大家感慨的样子;②大家忧伤的样子;③范仲淹忧伤的样子;④范仲淹默不作声的样子。
4、理解:这件事可以用来证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的一名名言:
(十三)逆旅主人无情
京城之俗,多以逆旅为利。客至,授一室,公可榻,俯而出入。晓钟响,起为他事,遇夜始归息,舆濯水皆自为,然月租以千数,否必斥骂致讼。或疾病,辄遣出。其病危者,虽气息尚属,目未瞑,即弃之,而夺其资财。妇孕将产者,以为不祥,拒而不舍。其少恩薄情如此。非其性固然,地在京城,四方人至者众,其势必然也!
【注释】①逆旅:旅店;此指开设旅店。【文言知识】 说“其”。“其”作为代词,它的解释很灵活。上文有五个“其”字:①“其病危者”中的“其”,指那些(人);②“夺其资财”中的“其”,指他们(顾客)的;③“夺少恩薄情如此”中的“其”,指“旅店老板”;④“非其性固然”中的“其”,指“旅店老板”;⑤“非其性固然”中的“其”,指“那”,即“形势”。“其”既可代人,也可代事、代物。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授
②他
③舆濯
④或
⑤辄
⑥属
2、翻译:①然月租以千数
②否必斥骂致讼
③非其性固然
3、理解:①“仅可榻”中的“榻”应理解为
; ②“俯而出入”是形容。
(十四)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文化常识】
“东都”与“西都”。“东都”与“西都”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对而言的。上文说陆少保“曾于东都卖一小宅”,这是唐朝人说的“东都”,实指洛阳,西都是指长安(今西安市);汉朝人也以洛阳为东都,因为它在国都长安的东西。再往上推,周武王建都镐,称西都,也把洛阳称为东都。后代也有以开封为东都的。东都一度曾被称为“东京”,那么长安便是“西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直
②但
③遽
④辞
2、翻译:①子侄以为言
②不尔,是欺人也
(十五)杨万里与“诚斋”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忘掉,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注释】①吉州:古州名,今江西境内。②绍兴:宋高宗年号。③司忘掉:职官名称,负责钱粮税收。④丞:县令的属官。⑤张浚:南宋重臣,力主抗金。
【文化常识】
杨万里。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曾任秘书监(负责图书图书著作等事)。主张抗金。他的诗与范大成、陆游齐名,构思精巧,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者仅为一部分。亦能文,有《诚斋集》留世。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谪
②名
2、翻译:①杜门谢客
②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
(十六)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文言知识】
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翌日
②馔
③方
④具
⑤顷
⑥而已
⑦啖
⑧退
2、翻译: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其人已心怪之
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
(十七)范文正正直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②悴:忧。③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⑤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⑥而:你。⑦俾:使。⑧封识:即标志。
宛然:依然如故。【文言知识】
说“辞”。“辞”是个多义词。
一、指“推辞”。上文“文正方辞避”,意为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
二、指“告别”。《木兰诗》:“言词”、“文词”。如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为文辞只要通顺就可以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游
②方
③以
④成立
2、翻译:①会术者病笃
②不足以付
③内文正怀中
3、“当以还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
4、理解:这件事说明范仲淹
(十八)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回。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注释】①吕蒙正:北宋政治家,曾任宰相。②朝士:朝中官僚。③参政:此指做参知政事。④罢朝:结束朝会。
【文化常识】
“参知政事”及其他。北宋的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历代中央行政负责人的名称多有变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行政长官叫“相”或“国相”;秦朝,汉朝叫“丞相”;唐朝称“中书令”;宋朝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叫“参知政事”;明、清时代叫“内阁大学士”,以上仅是简要的说法,并不全面。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过
②是
③佯
④遽
⑤犹
⑥复
2、翻译:悔不穷问
3、上文有五个“之”,依次说明它们指代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十九)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术十千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及鄙人?”术士云:“恨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唐笑曰:“吾但出仙福,有空房在城北,甚僻静,君为修炼,炼成两剖。”术士犹未悟。日造门,出一扇求诗。唐大书云:“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如何不自烧些用?担不河头卖与为。”
【注释】①术士:此指修仙炼丹的道士。②干:③唐六如:即明朝苏州才子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④贶:赐与。⑤仙风道骨:此指仙人的气质,即有福气的人。
【启发与借鉴】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唐伯虎遇到的那个“术士”,谎称能烧炼金银,说要把这种方法教给唐伯虎。唐伯虎当然不信,并题诗嘲弄之。然而时至今日,此类骗子改头换面,且上当者不少。有人谎称在西安某处地下发现古代宝物,希望对方斥资60万元合伙开发,结果骗了钱逃之夭夭。有人冒名台商,说是能将100元“变”成1000元,于是有人拿出30万元让他“变”,企图瞬间发财,结果又是受骗上当。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看了上面这则故事,糊涂的人该醒醒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鄙人
②阅
③但
④悟
2、翻译:①何不自为
②无如君者
③炼成两剖
④日造门
3、理解:“担水河头卖与人”是什么意思?
(二十)章惇书绝壁 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某来。”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
【注释】①章惇:宋朝人,字子厚。【文言知识】
说“临”。“临”的本义是从高处朝向低处,如成语“居高临下”。它又指“面对”。上文“临绝壁万仞”,意为面对万丈悬崖。《礼记》上说,“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意为面对钱财不要轻易地获取,面对危难不要随意逃避。它又指“到”,如“双喜临门”、“临渴掘井”。它还指“正当”、“将要”,如“临到”、“临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抵
②仞
③拊
④异日
2、翻译:①子厚推轼下潭书壁
②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
3、理解:“子厚履险而下”中的“履”,它在句子中的词性属
词,解释为
(二一)徐有功秉公执法
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徐曰:“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安可以私害公?”
【注释】①皇甫文备;复姓皇甫。②武后:指则天。③徐大理:指徐有功。大理是官名,主管刑法。④党逆人:与叛逆分子勾结。
【文言知识】
说“狱”。“狱”指监狱,这是古今相同的,但文言中它还有“案件”之意,这要特别注意。上文“与徐大理论狱”,意不跟徐有功讨论案件。又,《曹刚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其中“小大之狱”是指大大小小的案件。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无何
②或
③守
2、翻译:①奏成其罪
②彼曩时将陷公于死
③今公反欲出之
④安可以私害公?
(二二)子产不毁乡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为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民之言,吾闻而药之也。”
【注释】①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地方。②子产:郑国国相。
【文言知识】
说“是”。“是”在现代汉语中多作判断词用,如“我是学生”。但它在先秦时期,只作代词用,相当于“这”。上文“是吾师也”中的“是”,理解为“这”,句意为“这是我的老师”。又,“是人乃君子”,意为这个人是君子。“是”从汉以后才逐步具有判断的属性。陶渊明《桃花潭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巍、晋。”其中“是”作判断词用。【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焉
②损
③作
2、翻译:①以议执政之善否
②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③若之何毁之?
④吾闻而药之也
(二三)桑中生李
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士,因植焉,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欲之。
【注释】①余浆:多余的水。②李君:李先生。此指李树。③豚:猪。④行:不久。⑤翕赫:此指轰动。⑥滂沱:本指大雨,此指很多。
【文言知识】
说“令”。“令”是个多义词:
一、指“命令”,如“令右将军出征”。
二、指“使”,上文“令我目愈”,意为使我眼疾痊愈。
三、指“善”、“美”,“令郎”是敬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是敬称对方的女儿;“令尊”、“令堂”是敬称对方的父与母令兄;“令弟”是敬称对方之兄与弟。“令名”是指美好的名声。
四、指“县官”。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禾
②去
③顾
④乃
⑤间
2、翻译:①因植焉
②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③盲者得视
3、成语“好高骛远”中的“骛”,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翻译
一、《江天一传》原文与翻译
【原文】
江天一①,字文石,徽州歙县人②。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③。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④,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⑤,每试辄拔臵第一⑥。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⑦。家贫屋败⑧,躬畚土筑垣以居⑨。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⑩。雨至,淋漓蛇伏(11),或张敝盖自蔽(12)。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13)。【注释】
①作者为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江天一立传,重点叙其智谋和失败被执、慷慨就义的经过,以顺叙为主,间用补叙、插叙,有详有略,笔法灵活有致。②徽州:清代徽州府,辖歙(shè设)县、休宁、祁门、绩溪等六县,府治在歙县。③具:通“俱”。至性:善良天性,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④立品:树立良好品德。⑤傅岩:字野清,浙江义乌人,崇祯初年进士,授歙县令,官至监察御史。⑥试:指童生岁试。⑦补诸生:考取秀才,成为县学生员。⑧败:破、坏。⑨躬畚(běn本)土筑垣:亲自取土筑墙。畚,竹制或木制撮土工具。此作动词用。⑩暴(pù铺):通“曝”,晒。
(11)蛇伏:像蛇一样蜷伏着。(12)敝盖:破伞。(13)自若:
自如,像平常一样。【译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象蛇一样蜷伏着,或是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二、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三、桑怿传原文与翻译
【原文】桑怿传(节选)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有盗①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②……怿虽举③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④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注释】
①盗:靠打家劫舍为生的人。②尉:职责是管理治安。③举:参加科举考试。④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译文】
桑怿听闻襄城有十多个强盗,独自一人拿着一把剑去了,杀了几个,其余的都被活捉。汝旁县因此没有了强盗,京西转运使将此事上奏到朝廷,桑怿被任命为郏城尉......桑怿虽然参加过科举中的进士考试,而学问却不怎么样,但是他的行为举止都符合书中的道理,这种情况在他身上发生的很多。桑怿在雍丘暂住的时候,遭遇了大水灾,家里有二廪粟,准备载到船上带走。见到有人靠步行避水,于是扔掉了粟,把船用来载人。见到老百姓遭遇荒年,就把和他是同一个里的人聚集在一起供养他们,知道自己的粟吃完了为止。桑怿善于用剑和铁简,力气比几个人的力气合起来还大并且很有谋略。
四、李存审出于寒微
【原文】
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注释】
1.出:出身。2.寒:贫困。3.微:地位低下。4.少:年
轻时。5.去:离开。6.乡里:此指家乡。7.极:达到。8.出:脱离 9.破:剖。10.镞(zú):箭头。11.凡:一共。12.授:授给,给予。13.诺:答应。14.出:出身。15.提:带。16.镞:箭头。17.藏:收藏,保存。18.命:命令。19.尔曹:你们。20.膏粱: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21.皆:都。【译文】
李存审出身贫穷卑贱,他曾经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这中间死里逃生的不止一次,剖开肉骨从中取出箭头的情况一百多次了。”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命令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孩子们都同意了。
五、陆元方卖宅
【原文】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臵。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译文】
陆少保,字叫元方,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陆家人要接受钱款,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但没有排水道而已啊.”买者听到后,立即推辞不买了.小辈们因此埋怨起来,元方说:“(你们)不能这样,这是欺骗别人.”
六、郭汲守信
【原文】
汉,郭汲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儿童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汲计日告知。既还,先一日,汲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而候期,可谓信之至矣。【译文】
汉朝的郭及,字细侯,是茂陵人。他官拜并州太守,一向广施恩德。他(郭极)做并州牧时,到任不久巡行部属,到西河郡美稷县(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之北),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 ”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官名,类似于今天的随行秘书)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
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时期才进城.七、《邓攸弃儿保侄》
【原文】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唯有一儿,曰遗民。时值**,胡人入侵京城,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选自《晋书.良吏传》)【注释】
1.唯:只,只有。2.谓:对……说。3.挈:携。4.亡:逃亡。5.毋:不要。6.值:遇,遇到。7.担:挑。8.从:听从。9.迫:逼近。10.壮:年轻。11.怀:带着。12.但:仅,只是 13.亡:死。14.胡人:匈奴人。15.京师:京城。16.莫若:不如17.尚:还。18.孥:儿女。19.贼:入侵者。20.走:逃跑。21.涕:眼泪。【译文】
邓攸是晋国人。(他的)弟弟很早便过世了,只留有一个小孩,名字叫遗民。那个年代,正遇上**,匈奴人入侵首都,抢夺牛马。邓攸带着妻子孩子逃到他乡。食物快吃完 7
了,匈奴人再次逼近。(在这种情况下,)邓攸对妻子说:“我的弟弟死得早,(他)只有遗留下来的儿子。现在如果我们带着两个小孩子逃命,大家都会死。不如我们舍弃我们的孩子,带着(我弟弟的儿子)遗民逃跑吧。”妻子听后泪如雨下。邓攸(便)安慰她说:“不要哭了,我们还年轻,日后一定还会有孩子的。”妻子也就听从了他的话。【古今异义】
1.妻子:妻子和孩子.2.“涕”现代汉语作“鼻涕”解释,而在文言文中指“眼泪”,而“鼻涕”在文言文中用“泗”表示。
八、吕蒙正不记人过
【原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译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 8
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主题: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单字解释】
初任参知政事,初:刚刚;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 朝士:中央官员;同列:同事;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佯:假装 ;闻:听见 ; 令诘其官位姓名,令:让 ;诘:询问; 悔不穷问,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 蒙正遂止之,遂:迅速 ;止:制止; 一知其姓名。一:一旦 ; 时人皆服其量,时:当时;皆:都;量:肚量;
九、范仲淹罢宴
【原文】
范文正公守邠(bin)州,暇日率僚属登楼臵办酒,未举觞(shang),见缞绖(cui die)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i)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殓棺椁皆所未
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译文】
范仲淹镇守邠州时,闲暇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开始举杯饮时,看见数十个带孝的人正在准备装殓之物.他马上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客居此处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准备出殡葬在近郊,可是棺椁等物尚未齐备.范仲淹很伤感,立即撤掉了酒席,重重地救济了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的流下眼泪的.十、直躬救父
【原文】(选自《吕氏春秋》)
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者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如无信。【注释】
①谒:告发。②上:君主,这里指荆王。③直躬:人名。④执:这是指抓获。⑤ 诛:杀。⑥.之:直躬的父亲。⑦信:诚实 ⑧【若】 在有的版本里为【如】⑨且:既。【译文】
楚国有一个名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直躬将这件事报告荆王,荆王派人捉拿直躬的父亲并打算杀了他。直躬请求代替父亲受刑。直躬将要被杀的时候,他对执法官员说:“我父亲偷了别人的羊,我将此事报告给大王,这不也是诚实不欺吗?父亲要被处死,我代他受刑,这不也是孝吗?像我这样既诚实又有孝德的人都要被处死,我们国家还有谁不该被处死呢?”荆王听到这一番话,于是不杀他。孔子听了后说:“直躬这样的诚实奇怪了!一个父亲而一再为他取得名声。”所以直躬的诚实,还不如不诚实。
十一、张之万之马
【原文】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注释】
①尚书:职官名称:相当于今之部长。②畜:畜养③遣:派④许:答应⑤固 :坚持⑥未几:不多时⑦询 :问⑧盖:原来是
【翻译】
尚书张之万,畜养了一匹红色的马,非常地神气,速度非常快,曾经在一天内奔跑数千里,大气不喘。一个军人看见了就非常地喜欢它,派人前来买下那匹马,张之万不答应。他坚持请求,张之万没有办法,(把马卖给了他)于是那军人就拉着马离开了。不久,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为此感到很奇怪,询问(把马送回来的)原因,说:“刚刚骑上去,就被(马)踢翻了下来,连续换了几个人,都被甩得掉了下来。这是只性子暴躁的马,所以把它退了回来。”张之万对于此事求之不得,于是就马上退回了卖马的钱收回了这匹马。等到他骑上马去,马仍像从前一样温顺善良,原来是这马希望跟随(自己原来的)主人!
十二、《误认》
【原文】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日:“ 子亡马几何时唉?”对日:“月余日唉”茂有马数年,必之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日:”若非公马,兴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翻译】
卓茂有一次出门(坐马车)。有人说那马是他的。于是问他:“你丢马多长时间了?”那人说:“一个多月了。”卓茂这匹马已经养了好几年,心里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卸下马来给了他,自己拉了车走。将要走时,回头对那人说:“若不是你的马,请牵来丞相府还我。”过了几日那人在别处寻得自己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还了卓茂的马。
第五篇:初中常用古诗词、文言文节选材料(本站推荐)
初中常用古诗词、名人名言精选
海南师范 张现忠 2015-11-19 注:此为课外参考素材,尽量对所有内容进行学习,最少要把划线句子会背诵、默写,作为考试名句以及作文素材积累
一、古诗词专题: 离别类:
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2、别董大[唐]高适
渭城朝雨浥轻尘,千里黄云白日曛,客舍青青柳色新。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无故人。天下谁人不识君。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4、赠汪伦[唐]李白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李白乘舟将欲行,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忽闻岸上踏歌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不及汪伦送我情。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劝学、读书类:
1、《劝学》唐·颜真卿
2、唐·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神童诗》节选
4、《励学篇》宋真宗·赵恒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5、《长歌行》汉乐府
6、朱熹《劝学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年易老学难成,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一寸光阴不可轻。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未觉池塘春草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阶前梧叶已秋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咏志类 :
1、青松 陈毅元帅
2、墨梅 王冕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郑板桥
4、石灰吟 于谦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身份、主题篇:
1、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2、将军(战争):
(1)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3)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母亲:
(1)《游子吟》 唐·孟郊(2)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彩衣娱亲)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3)《送母回乡》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4、朋友: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4)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5)刎颈之交。-《汉书.诸葛丰传》(好到可以替朋友去死)(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爱人(爱情篇):
1、《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代·李商隐 《锦瑟》
3、《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dìa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 2 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爱国篇: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清)《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唐)《从军行七首·其四》
(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珍惜时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南宋·岳飞《满江红》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7)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
豪侠篇:
1、《侠客行》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2、《紫骝马》杨炯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3、《白马篇》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二、名人名言:
1、哲理: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7)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萨迪
(9)呵!高尚的风度!多可怕的东西!风度乃是创造力的敌人。——毕加索
(10)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卡耐基
(11)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2、愁苦心情: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6)聚敛财富也即自寻烦恼。------富兰克林(7)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陈毅
(8)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想摆脱令人烦恼的胡思乱想,不妨去求助于书本。书本总和蔼可亲地欢迎你。-----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9)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哲学家 培根
3、爱国情怀: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清)《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唐)《从军行七首·其四》
(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南宋·岳飞《满江红》
(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7)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法)拿破仑(8)爱祖国高于一切。——(波兰)肖邦
4、成功经验:
(1)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2)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戴维·维斯考特
(3)不光荣的成功好像一道不加佐料的菜,可以填饱肚子,但没有好味道。——乔佩特诺(4)只有一种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你的一生。——克里斯托弗·莫利(5)只有耐心圆满完成简单工作的人,才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困难的事。——弗里德里希·席勒
5、珍惜时间: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唐·王贞白(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钱鹤滩《明日歌》(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5)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6)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7)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
(8)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6、爱和美好:
(1)爱是美德的种子。—— 但丁(2)爱是理解的别名。—— 泰戈尔
(3)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 雨果
(4)爱叫懦夫变得大胆,却叫勇士变成懦夫。—— 莎士比亚
(5)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 爱德门(6)爱情就等于……生活, 而生活……是一种责任, 义务, 因此爱情是一种责任。—— 冈察洛夫
7、青春:
(1)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屈原
(2)痛苦和寂寞对年轻人是一剂良药,它们不仅使灵魂更美好,更崇高,还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泽。—— 大仲马
(3)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杜牧
(4)万事须已远,他得百我闲。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少年。—— 孟郊(5)所谓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轻。—— 松下幸之助
(6)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 卡莱尔
8、道德、自律:
(1)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蔡元培
(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陶行知
(3)对你们的孩子要教之以德性,只有德性,而不是金钱,才能使人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贝多芬
(4)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及真伪,并使人倾向于善与真,排斥恶与伪。——塞·约翰生
(5)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又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甚至教人为善这一条,如果不从属于这个教训,也是虚伪的、矛盾和有害的。——卢棱
(6)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苏霍姆利斯基
9、教育:
(1)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2)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3)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哈钦斯(4)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
三、文学常识专题:
1、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神童诗》
2、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5、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6、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乐府诗歌两大代表作)
7、常见借用的意象:
(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8、岁寒三友:松、竹、梅。(冬天少有的绿色植物,寓意坚韧意志、孤傲性格、文人风骨)
9、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文人们公认的代表高尚情操的四种花)
10、文人四友:琴、棋、书、画。(相当文人必须要会的科目)
1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古代读书必须用到的工具)
12、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也是古代所有书本的分类)
13、“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所有汉字总结起来就这八种笔画)
14、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5、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常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8种、不常用(作诠释、摹状貌、作假设)3种。
1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
17、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8、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
19、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服务的。
20、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性散文。
21、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知天命(五十岁)、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耄耋máo díe(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
22、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来历)
23、“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十家指在上述九流的基础上再加上小说家。
四、课文作者介绍:
(一)七年级:
第一课 散步
莫怀戚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副主席。第二课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北京人,当代作家。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 第三课 羚羊木雕
张之路 北京人,祖籍山东诸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著名作家、编剧。第四课 散文诗两首
① 《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
② 《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往事》、《寄小读者》。第五课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南朝宋临川王,由他组织编写小说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第六课 《我的老师》
魏巍 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第七课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第八课 《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 英国政治家,曾于1940-1945、1951-1955年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第九课 《王几何》
马及时 选自《童年旧事》。第十课 《论语》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第十一课 《春》
朱自清 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第十二课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著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第十三课 《风雨》
贾平凹,当代作家。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第十四课 《秋天》
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论家。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第十五课
曹操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 7 沧海》、《龟虽寿》等。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马致远 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第十六课 《紫藤萝瀑布》 宗璞 选自《铁箫人语》
第十七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第十八课 《短文两篇》
《蝉》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记者。
《贝壳》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第十九课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选自《长江文艺》1981年第五期,略有改动。第二十课 《虽有嘉肴》
节选自《礼记·学记》。题目是编者加的。
《礼记》又叫《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第二十一课 《化石吟》
张锋 选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二期。略有改动。第二十二课 《看云识天气》
朱泳燚(yì)本文是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第二十三课 《绿色蝈蝈》
法布尔 法国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第二十四课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第二十五课 《河中石兽》
纪昀 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第二十六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第二十七课 《皇帝的新装》 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第二十八课 《女娲造人》 选自《神话故事新编》
袁珂,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第二十九课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选自《金波作品精选》 第三十课 《寓言四则》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欧洲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聚,统归在伊索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