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惠山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终试卷
惠山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终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诧chà异 挑惕tì 滑稽jī 谈笑风声 B.汲取jí 静谧mì 贮zhù蓄 无动于衷 C.干涸kū 御聘pìn 哽咽 yàn 根深缔固 D.摇曳yì 怠dài慢 无辜 gū 契而不舍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A.犬:狗
B.意:神情
C.暴:突然
D.洞:打洞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经过一个月的辛苦劳动,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B.海地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伤亡惨重,中美等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但也有少数国家默默无闻。....C.向老师提问题,还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中学生就该 不耻下问,好学上进。....D.当我们赶到比赛场时,我们队已输得 不亦乐乎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发扬和继承中华文化传统。B.学生语文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C.王老师是新调入我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D.通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我们要把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只见一只大麻雀,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____________,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①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②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 ④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轻跳动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6、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锡特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
B.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C.汤姆和哈克去一个鬼屋“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的时候,发现乔装的印第安人乔和一个同伙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财宝,并且偷听到有一个“二号”----指海盗中的副首领。D.《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作者马克·吐温通过一系列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描写,展示了作品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天真未凿的童心。
二、阅读与欣赏:(35分)
(一)欧阳询观古碑(10分)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
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裘:皮衣。
7、与文中“驻马观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至之市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驱之别院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数百步复反()(2)及疲()..(3)乃布裘坐观()(4)三日方去()..
9、翻译句子。(2分)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湖
上
徐元杰(4分)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1、诗的第一、二句展示了怎样的景象?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12、这首诗反映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三)世界民居奇葩(9分)
在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土楼,充满神奇的山寨气息。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世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客家人民居。
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卫盗匪的骚扰和土著的排挤,便营造“抵御性”的营垒式住宅,并不断进步发展,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100至200多间房如柑瓣状均匀布列各层,宏伟壮观。大部分土楼历经两三百甚至五六百年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技术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们崇尚圆形,把圆形当天体之神来崇拜。主人认为园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这些都体现了土楼人家的民俗文化。圆墙的房屋均按八卦形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充分显示它突出的内向性、强烈的向心力、惊人的统一性。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儒家的思想及其文化特征。有一座土楼,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以和为贵,便用正楷大字写成对联刻在大门上:“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强调了儒家立身的道德规范。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均等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各层房屋的用途达到惊人的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无混乱。土楼内所存在的儒家文化遗风,让人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蒂固根深。
13、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最大特点是(2分)
14、第二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突出了土楼的 功能。(3分)
15、第二段中“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一句中的“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客家先民为什么要把土楼建成圆形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最高贵的捐赠(12分)
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逃生出来。电视上,那个中年男人哀伤的表情和翔子呼唤妈妈的哭声打动了我。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他们家所有的东西都化成了灰烬,已不能再进去居住,小区的物业在一楼腾出了一间车库,让这对可怜的父子暂时安身。我去的时候,车库门口已有好些人。
在这些人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她那只有四五岁的女儿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在她俩身边的地上,堆着好些东西,崭新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物,最上面,放着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
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话:“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你再瞧这件衣服,这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你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的?”
小女孩撅着嘴:“别的我还没玩够呢,这个,我已经不想要了。” “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拿来捐给别人,这样对吗?你再好好想想。”
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
“我想是的,”见女儿半天不吱声,她便问:“你有最好的东西吗?咱们能不能换一下,不捐这破了缝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做母亲的有点失望,说:“妈妈不逼你,要不,你再想想。
女儿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
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代她的母亲回答:“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
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进了那个车库。当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当小女孩的母亲奉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时,小女孩这才开了口。她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然后,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说完这一句,她的眼泪就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我终于明白了小女孩的意思,在她四五岁的天空里,最好而又最宝贝的,当然是她的妈妈了。她将她最为宝贝的妈妈捐给了翔子,让失去妈妈的翔子有了妈妈,而她自己,这一捐之后就再也没有妈妈了,她怎么能不难过,怎么能不哭泣。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17、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题“最高贵的捐赠”的含义。(2分)
18、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文中的“妈妈”、“女儿”各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9、请你说说对最后一节中划线句的理解。(3分)
20、本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2分)
21、当小女孩决定把妈妈捐给翔子时,她的心情一定很矛盾。请揣摩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三、语文综合活动(13分)
22、按照诗文内容填空(10分)
①盈盈一水间。②,随风直到夜郎西。③,思而不学则殆。
④,草色遥看近却无。⑤自古逢秋悲寂寥。⑥稻花香里说丰年。⑦四面湖山归眼底。
⑧,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⑨今夜月明人尽望。⑩,归雁洛阳边。
23、为了展示同学们学习、关注科学的收获,班级准备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小刚同学家里没有电脑,到你家后没有上网查阅资料,却想要打网络游戏,你会怎样婉转拒绝他呢?(50字以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表达与写作:(40分)
24、回首你进入初中以来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快乐幸福;也许是烦恼多多,忧心纠结;也许是展望未来,渴望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我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在“快乐”、“幸福”、“烦恼”、“渴望”中任选一个词语来补充完整题目,例如:我的渴望。......②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初一语文期终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0分)
1、B
2、A
3、A
4、D
5、D
6、C
二、阅读与欣赏:(35分)
(一)7、D
8、(1)同“返”,返回(2)到,等到(3)铺开(4)才
9、唐朝的欧阳询曾经出行,(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翻译出“尝”、“书”)
10、要努力吸收别人的优点。
(二)11、在那湖岸边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 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的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完整呈现句中所提景物)
12、舒畅或欢快、愉悦的心情。
(三)13、圆形土楼 圆形
14、列数字、打比方 抵御性
15、不能,“大多”是指大部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删去则显得太绝对,不符事实。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客家先民们崇尚圆形,把圆形当天体之神来崇拜。主人认为园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四)17、“最高贵的捐赠”指小女孩在妈妈的教育下,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妈妈捐给了刚刚失去妈妈的翔子。
18、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语言描写)。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有同情心、关爱他人,教子有方的人。小女孩天真、可爱、有爱心。
19、这位妈妈是伟大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终于让孩子明白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并用自己最高贵的捐赠打动了所有的人。20、“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同时,用第一人称的口气来叙述,更显得真实可信。
21、示例:妈妈,您是我最宝贵的东西,我真舍不得把您捐给翔子。可您说过,要捐就捐自己最好的东西,没办法,我只好含泪把您捐出去了。
三、语文综合活动(13分)
22、略
23、要点:有称呼,注意语言的委婉含蓄,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四、表达与写作:(40分)
24、建议切入分为32分
第二篇: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
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ūdōnɡbàozàoyuànwànɡxīn shǎnɡ
()()()()yúkuàichēnɡzànzūnjìnɡɡānɡqín
()()()()
二、用圆圈圈出下面多音字正确的读音(4分)
睡觉(jiàojuã)降落(jiànɡxiánɡ)躲藏(cánɡzànɡ)发觉(jiàojuã)投降(jiànɡ xiánɡ)西藏(cánɡzànɡ)盛饭(chãnɡshânɡ)
旺盛(chãnɡshânɡ)www.xiexiebang.com
你看到过小猫咪捉苍蝇吗()那动作极快。()有一次,小猫咪发现楼梯口有一只红头苍蝇,它的眼睛瞪得又圆又大,全身的毛都快竖起来了。小猫咪的两只前爪不时地在水泥地上捣着。那只红头苍蝇一会儿乱飞,一会儿爬着。小猫咪猛地把前爪一伸,后脚一蹬,“呼啦”一声扑了上去。苍蝇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就给小猫咪踩成肉酱(jiànɡ)。
1、在文中()加上标点。1分、全文一共有()节,第二小节有()句话。1分摘录文中表示声音的词,再另外写两个表示声音的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小圆点圈出文中画线句中描写小猫的动词:3分
5、全文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用“_________”划出,并抄写在下面。2分
绿色的小船
春天,柳树弯着腰,把池塘当作镜子照。春风轻轻吹,柳枝摇呀摇。
柳叶儿多像蝴蝶结,扎满柳枝条。
秋天,柳树弯着腰,对着池塘(tánɡ)再照照。蝴蝶结松开了,一
片一片往下掉,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打转,慢慢地飘摇。
转呀,摇呀,小船远航了。
小船小船,你可早点儿回来呀,把蝴蝶结重新扎满柳树梢。
1、文中的字“塘”,用部首查字法在检字表中找()部,除去部首
有()画,这个字的音序是()。(3分)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例:黑乎乎
3、短文中“蝴蝶结”、“小船”都是指()。(1分)
4、仿写句子。
例:(秋天的落叶)像(飞舞的黄蝴蝶)。(3分)
(1)(天上的白云)像()。
(2)()像()。
十一、看图写话:10分ww w.x kb1.c om
提示:一只小鸭子不小心掉进了
坑里爬不上来了,小动物们纷纷
来救它。仔细看图,看看有谁来
帮助它?它们分别用什么方法救
小鸭子?结果又怎样呢?
第三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终质量试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终质量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望岳》)
2.,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4.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沙场秋点兵”,“沙场”即(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初三语文试卷共5页,第1页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2分)
9.翻译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B.第②段写了小石潭中的鱼。没一句写水,却句句有水。
C.第③段写小石潭的源头——小溪和岸势。
D.第④段写了小石潭周围寂静和清幽的环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5分)
文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②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
丁洋》与之。其末二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
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汪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1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⑴与俱入崖山()⑵使为书招张世杰()⑶其末二句云()...
13.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如果能够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事奉宋的态度来事奉我们皇上
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皇上
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14.“不拜”表现了文天祥的的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
(4分)
1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
是。(4分)①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1分)
筷子春秋
①筷子在先秦时被称为“梜”。《礼记》说“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注:“梜,犹箸也。”
《史记》谓“纣始为象箸。”这些都说明“箸”的称呼可能最早在商代出现。
②“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可能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
“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的意思,为了趋吉避凶,他们反其意称“箸”为“快
儿”。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从此“筷子”便在人间叫开了。
③古代用筷子的情况可参考画像砖。a 汉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因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形象资料。b1973年湖南马王堆一
号汉墓有“彩绘云龙纹漆案”出土,有趣的是这个漆案上除了摆放了5个写有“君奉食”的小盆、两个酒卮,案面上还放有一个耳杯,杯上还放有一双竹筷。c 《红楼梦》描写的宴饮场面中几乎都出现了筷子。比如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在座的主人和宾客
每人都手执一双竹筷。d今人虽然不能亲眼目睹那时人们使用筷子的场景,但却可以从
流传至今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领略人们当时使用筷子的状况。
④筷子之所以延用至今,在于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从饮食进化的历史推想,原始
社会以手抓食可谓再自然不过,其后出现的“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汤匙。《说文》
谓“匕,亦所以用匕取饭”。今天的“匙”是由“匕”发展而来。匕作为一种食器虽然对人
进食有帮助,但用金属或瓷土作原料制作起来很麻烦。同时它的分量重,使用起来也很笨
拙,所以难以准确取到所需食物,筷子恰好能够扬长避短,取而代之。
⑤至于使用筷子何以那么方便灵活,许多名人都进行了探寻并做出相应的解释。诺贝
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曾经说:“中华族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早在两汉时期便使用
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最简单、最科学的一种解释。
⑥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
当年对西方记者调侃的那样:“中国人从来是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
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16.本文标题《筷子春秋》中的“春秋”的意思是(2分)
17.文章是从“筷子名称的由来”、“、“几方面来介绍“筷子”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6分)
18.“这足以证明汉代时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但广泛使用筷子却始于清代。”这句话要是放
入第③段,那么,恰当的地方是()(4分)
A.a处B.b处C.c处D.d处
19.从第④段可知“筷子”取代“匕”成为现今中国最主要的进食工具的原因是:(6分)
⑴⑵⑶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筷子在秦朝时被称为“梜”,是《礼记》中记载的。
B.“箸”,变成今天的“筷”,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
C.筷子是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绝妙运用。
D.中国人使用筷子不使用刀叉,说明中国人只尚文不尚武。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1)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是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要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3)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
(4)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5)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6)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7)父亲为造屋备料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零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8)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零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9)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则是母亲陪着他一起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
(10)接着开始造高台阶。
(11)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走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踩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连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12)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我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有觉得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13)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
(14)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
(15)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
(16)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起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
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17)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觉得很烦燥。他也不愿找别人聊天,又很少跨出家门。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18)我就陪父亲在台阶上坐着,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19)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我这人怎么了?
(20)怎么了?老了呀!父亲为我们为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建造了这幢具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并养育我们兄弟姐妹长大成人。父亲就是一个台阶,我的台阶,我们全家的台阶啊!
21.第(17)段“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中的错别字是法是:(2分)
22.下列没有比喻的一句是:()(3分)..
A.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
D.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23.第(10)段“接着开始造高台阶”,与上文照应的一句是“”,下文与之
照应的一句是“”,这样前后照应的好处是。(4分)
25.请你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4分)
标题:
理由:⑴⑵
26.第(16)段“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请你根据文意,发挥想象,写出省略号中“我”的心理活动,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闯关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⑵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5.略
6.战场
7.D
8.唐柳宗元
9.向小石潭的西南望去,(那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10.A
11.留取丹心照汗青。
12.⑴一起⑵写⑶说
13.B
1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1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
16.历史
17.古代使用筷子的情况筷子沿用至今的原因逻辑顺序
18.C
19.⑴取材方便⑵制作容易⑶使用灵活(取物准确)
20.C
21.燥躁
22.D
23.第(6)段“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第(14)段“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
内容连贯脉络清晰
24.⑴背青石板⑵要强⑶准备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⑷勤俭
⑸父亲挑水扭伤了腰⑹倔强
25.台阶
⑴象征了父亲勤劳的品德和坚忍不拔的追求精神。⑵是文章的主要线索,贯穿全文。
26.要点:⑴为父亲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担忧⑵维护父亲的自尊
第四篇: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一)1.默写(8分)每题2分,错一字扣一分
(1)开窗放入大江来
(2)气蒸云梦泽
(3)山色空蒙雨亦奇
(4)纸上得来终觉浅
(二)2.(2分)《白鹤堂集》彭端淑
3.(2分)凭借、倚仗边远的地方
4.(4分)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5.(3分)略
6.(2分)同“返”,返回离开
7.(2分)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
(或“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8.(2分)要认真向别人学习
二、现代文(25分)
9.愧皱(一字1分,共2分)
10.坐车逃票(2分)
11.4分(1)感到委屈并怨恨父亲
(2)感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
12.3分教育儿子明白“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的道理。
不认得路,回家晚并无大错;
而坐车逃票和偷拿人家东西本质没有什么两样,所以父亲对两件事的态度截然不同。(言之成理即可)
13.2分父亲教给我们的做人要具备的美好品质的道理,使我们受益无穷。
(言之成理即可)
14.3分疼爱子女,严格要求子女,正直、廉洁。
三、作文(50分)
15.可参照中考作文评分的标准,侧重于中心材料的选取和语言表达的通顺,写字分包括在内。
第五篇: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试卷(语文)
期中统练
年级学科(时间:120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
号学
题
答
要
不
请
名内姓
线
封
密
级班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共1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分歧.(qí)脸颊.(jiá)屏.息(bǐng)混.为一谈(hùn)B.憔.悴(qiáo)匿.笑(nì)绰.号(chuî)滚瓜烂熟.(shïu)C.偌.大(ruî)刹.那(chà)嘈.杂(cáo)一字不漏.(lîu)D.贮.蓄(zhù)枯涸.(hé)蜷.曲(quán)披蓑.戴笠(suō)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看着三轮车园区,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概万分。C.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发生意外。D.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退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在香炉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作者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己的心海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B、最近,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舆论认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美、俄、中鼎立的格局逐渐显现,但其功能各得其所....。C、今年“五一”黄金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乡村旅游热,南通围绕"2008中国乡村游”的主题年活动举办了乡村旅游产品展览会,各具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D.一名窃贼昨晚光顾了张先生的公司,他真是独具慧眼....,将一个花岗岩做成的价值500块的土地公牌位偷走了。4.下列句子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D.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
年级语文 学科
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消失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不动就叫苦喊累,怎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只知死啃书本,怎能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
理解:前一问为设问,后一问为反问,批评了怕吃苦死读书的错误做法。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C.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
D.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理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野花种类繁多,写出了动态美。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 老舍现代B.《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
C.《金色花》泰戈尔印度D.《次北固山下》王湾宋代
二、填空。(共11分)
8.默写。
(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生活中表现既愿意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
常引用《论语》的话:。
9.名著阅读
古代名著《西游记》第二十四至二十五回,师徒行至在万寿山
①,悟空等偷吃②,在两童子越加毁骂时,悟空推倒仙树,后被③拿获,先后④、两种刑法责罚悟空。后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
号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每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2012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让千年发展目标具有包容性:增强世界各地残疾人及其社区的力量”。为此,学校举办了“关爱残疾人健康,维护残疾人尊严与权益”的宣传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0.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现状,你所在小组的成员搜集了两则材料。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学
题
答
要
不
请
名内姓
线
封
密
级班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多年来,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社会环境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医疗、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早在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第27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残疾人能找到工作。【材料二】 2010年我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残疾人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国家残疾人事业保障政策陆续出台,对残疾人各项权利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例如支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国家不断加大残疾人教育投入,启动“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投资达54.5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160所。同时,从2010年起,“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活动”在全国各城市普遍展开,每年7月6日被定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活动日,志愿助残活动纳入文明城市的考核体系。(1)阅读“材料一”,用材料中的一个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2)“材料二”,简要概括我国改善残疾人状况的四项举措。(每项举措不超过16个字)举措一:举措二:举措三:举措四:
11.在宣传板报的稿件征集中,你所在小组的同学采写了一篇新闻稿。下面是这篇新闻稿的草稿,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12月3日是“世界残疾日”。②中午1时许,由我校学生会主办,初一(1)班协办的“关爱聋哑人助残日”募捐活动在艺术楼前隆重举行。③艺术楼周围,同时还有两个社团在进行“走近名家”和“音乐漫谈”的宣传活动。④募捐仪式上,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为残疾人献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⑤他们还在“献出一份爱心,共享一片蓝天”的条幅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⑥随后,我们采访了一名负责策划此次活动的同学,他说:“希望大家都能响应活动的号召,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残疾人奉献自己的爱心,把温暖送进每一个残疾人心中,同残疾人共享一片蔚蓝的天空!”⑦募捐活动在大家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
请选出新闻稿中与主题无关的一个句子:。(填写序号)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12——15成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日中不至吾日三省乎吾身
..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元芳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13.解释加点词。
(114.翻译句子。(1(215.用原文填空。
两篇短文都表现了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甲】文中的“儿女”将“白雪纷...纷”比作“”和“”【乙】文中的.
元芳认为友人“无信”“无礼”的具体言行是“”....
和“”
五、现代文阅读(共19分)
号学
题
答
要
不
请
名内姓
线
封
密
级班
(一)阅读《父亲的无字短信》,完成16——18题。父亲的无字短信 朱道能 ① 父亲70大寿时,我给远在乡下的他买了一部手机。② 父亲拿着手机,这儿摸摸,那儿按按,像小孩似的,稀罕的不行。当看到自己的形象定格在屏幕上时,呵呵直乐的嘴里,一望无牙。③ 我知道勤俭一生的父亲舍不得打电话,所以就给他办了个无月费的“神州行”手机卡,并教他学习发短信。父亲毕竟年岁大了,虽然一直在“恩恩”的点头,可他那浑浊的眼睛里,分明写着茫然。④ 临走的时候,我对父亲说:“爹,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啊。” ⑤ 父亲却扬扬手机说:“我给你发短信,嘿嘿,省钱些。” ⑥ 我不臵可否的笑了笑。⑦ 谁知我刚上火车不久,手机就响了。一看,竟然是父亲的短信。⑧ 我惊奇的打开,却发现是空白的。⑨ 我先是一笑,继而心头一热。我读懂了父亲的无字短信:儿子,上火车了吗?我立即回道:爹,我已经上车了,不要担心。⑩ 刚回到家,父亲的无字短信又来了。11 于是,我立即回道:爹,我已经回家了,请放心。12 就这样,隔三差五,父亲的无字短信就如约而至。13 我知道父亲最关心的是什么,每次我都这样回答; 14 “我们全家挺好的。” 15 “工作非常顺利” 16 “你孙子的学习又进步了……” 17 我想象着,坐在门前的榆树下,老父亲看着儿子的平安短信,一定无声的笑了。18 今年3月,我过40岁的生日。那天我和朋友家人正举杯相庆时,手机响了。我打开一看,是父亲的短信。再一看,我惊讶地发现,这次的短信竟然出现了两个数字:40。19 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琢磨出这条数字短信的,但是我却在瞬间就明白了数字背后父亲那无声的感慨和欣慰: 20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我的儿子已经40岁了…… 21 儿子已经人到中年,我也老了啊…… 22 读着父亲的数字短信,我读出了一脸的泪水…… 16.在接到父亲的短信时,“我”的心理发生了些许变化,请将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17.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文章划横线句“但是我却在瞬间就明白了数字背后父亲那无声的感慨..和欣慰..”中,父亲感慨什么,欣慰什么? 18.文章末尾写到“读着父亲的数字短信,我读出了一脸的泪水„„”,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为什么“读出了一脸的泪水”?
(二)阅读《夏》,完成19——21题。
夏
①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甲】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③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乙】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9.阅读文章②——④段,说说作者“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具体原因有哪些?
20.本文第⑤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1.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从划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不超过140字)
六、作文(40分)
走进初一,你又结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或者结交新的朋友。相信你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请你用真情实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与你相识,真好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