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助读100-150

时间:2019-05-13 22:0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助读100-15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助读100-150》。

第一篇:文言助读100-150

101.管仲答绮乌封人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102.商鞅立木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103.张释之执法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日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104.子产不毁乡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05.何易于挽纤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刺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106.李离过听自刑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日:“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命。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107.龚遂治渤海郡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耶?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慰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彳行了,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108.陶侃二三事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白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云:“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109.徐有功断狱秉公

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徐曰:“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安可以私害公?”

110.强项令董宣

〔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斥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日“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111.岳飞抗金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2.宋襄公治军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像可也。”

113.周厉王止谤

〔周)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物于是乎出。犹其有原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114.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15.管仲与鲍叔牙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16.柳子厚风范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117.黄仙裳助人

黄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后陈官给事中,以事系狱,贫甚。黄售其负郭田,得百金,尽以赠陈,与之同卧起囹圈中。陈后得释,两人同出白门而去。陈殁后,黄赴桐乡往吊之。至之日,正陈忌辰,举声哀号,感动行路。

118.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119.包惊几笃于友谊

包惊几笃于友谊,与吴东湖善。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女,闻吴女将适人,贫不能理装,即以其女之奁具赠之,己女后一载始嫁。时论称之。

120.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22.赵人养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123.汉文帝誉周亚夫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心:“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24.疏广论遗产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几及君时颇立产业基,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贏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服

125.杜太后遗嘱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鸣咽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之广,万几之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126.商鞅事魏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痤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勿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127.楚庄王伐陈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128.伊犁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

129.华佗治病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130.曹绍夔捉“鬼”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冀其或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错,镳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131.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132.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33.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134.蒲元识水

《蒲元传》曰:君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汉水钝弱,不任淬,蜀江爽烈……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

135.白圭经商有道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悝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亍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136.避风行船

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闻江国贾人有一术,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即止。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国子博士李元规云:“生平游江湖,未尝遇风,用此术。”

137.裴旻射虎

北平多虎,旻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因憩山下,四顾自若。有一老父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见真虎出,状小而势猛,据地而一吼,山石震裂,旻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愧,不复射虎

138.李泰伯指瑕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辄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乃似趣速,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139.王安石改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注曰“不好”,又改“过”;复圈去而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140.王充论文与道

繁文之人,人之杰也。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141.逼真的鼠画

东安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知其画为逼真。

142.老农识画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143.指头画

苏虚谷工指头画,每以巨擘为大笔,食指中指为中笔无名指小指为细笔,相其机宜,运以神气,高古之致,超出恒蹊,似管城君反让一头也。前于白门相晤,见示短幅,上自题识,书法苍劲可爱,洵称双绝。近约庵亦善此法。东桥有题指墨《渔翁》云:“本朝高侍郎专长指头画,人物花鸟信手而成,皆有奇趣。如《初平叱石成羊》,如《海神吐雾成市》,奇奇怪怪,有笔墨所不能到者。然苍莽无余,细润不足未若此《渔翁》,须眉隐约,有江湖散人趣。而浓柳垂阴,微波生浪,钓竿鱼具,篛笠棕簑,色色精巧。使俗手为之,恐鼠须细笔,未必若此生动也。”因叹天地一指,生出如此奇巧,而我十指如铁,且不能握管作画,奈何。俗传:“一人遇吕师,指石成金。师问汝欲金否?其人曰:不要师金,只要师一指。,”我亦不愿得约庵画,只愿得约庵一指

144.林之栋画兰

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

145.逸马杀犬于道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臣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几,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147.蒲松龄博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

148.王勃拟腹稿

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舌耕。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掩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

149.一举而三役济

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150.曹玮诱敌

曹玮在镇戎,尝出战少捷,侦虏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西番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行愈缓,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西番军将至,逆使人谓之曰:“番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憩士马,少选决战。”番心方苦疲,皆欣然,严军而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曰:“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番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番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少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第二篇:文言助读201-210

《文言文助读》译文(201-210)

201.共工怒触不周山

从前共工氏与颛顼争帝位失败,气极之下一头撞向不周山,擎 天柱被拦腰撞断,系着大地的绳子崩断了。天空向西北倾倒,因此太阳、月亮和星星就每日里从东方升起,向西方降落;而大地向东南 塌陷,所以大江大河的水裹挟着泥沙都奔腾向东,流入了东方的大海里。

202女娲补天

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古人把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 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鳌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翼 州百姓,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了,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203刑天争神

有奇异手臂人的国家在北方,那边的人有一个胳膊三只眼睛,有女有男,乘坐有花纹的马。有种鸟,有两个头,红色和黄色,在鸟的两旁。刑天和天帝到这个地方争夺神位。天帝截断了刑天的头,把他葬在了经常羊出没的山上。于是刑天把乳头作为眼睛,把肚脐作为嘴巴,拿着 盾牌与大斧跟天帝交战。204精卫填海

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 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 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205宋定伯捉鬼

南阳宋定伯年轻的时候,夜里行走遇见了鬼。宋定伯问他是谁,鬼说:“我是鬼。”鬼问道:“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 鬼。”鬼问道:“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我想到南阳的集市上去。”鬼说:“我也想到南阳的集市上去。”于是一起前往。走了几里路,鬼说:“步行太疲劳,两人可以交替的背着,怎么样?”宋定伯说:“很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鬼说:“您太 重了,也许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是新鬼,所以身体重了。”宋定伯于是又背鬼,鬼一点重量都没有。他们像这样两次三次轮着背。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于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 过去,听听,完全没有声音。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宋定伯说:“我是刚刚死变鬼,不熟 悉鬼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对我感到奇怪。” 快要走到南阳的集市了,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鬼大声呼叫,声音“咋咋”的 样子,要求放开让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从他。宋定伯一直到南阳的集市上才将鬼放下在地上唾它,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把它卖掉。宋定 伯担心它有变化,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南阳的集市。于是,王崇说:“定伯抓鬼,得到一千五百文钱。” 206鬼避姜三莽

景城 有一个叫姜三莽的人,为人莽撞,心眼直。有一天,听人讲到宋定伯捉鬼卖钱的故事,很高兴地说:“我现在才知道鬼可以捆绑啊!那好,如果我一天夜里捉一个,吐唾沫使它变成羊,早晨牵到肉市上卖了,就可以够一天酒饭钱了。”于是(打这以后),他天天夜里扛着棍棒拿了绳子,悄悄到乱坟岗,躲到废墟和坟墓旁,像狩猎的人等待狐狸兔子一样去捉鬼。(可是,一连去了好几个晚上),终连一个鬼影也没有见到。后来他又到人们传说常闹鬼的地方,假装醉酒,躺在那里等鬼,结果还是一个鬼也没见到。一天傍晚,他隔着林子看到很多磷火,很兴奋地 跑过去:还没到那里,磷火就灭了。他很后悔地回来了。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没有收获,于是便停止(捉鬼)了。原来鬼欺负人,常常趁人 们害怕的时候(出现)。三莽相信鬼可以被绑起来,心里已经觉得鬼没有什么了不起了,他的这种气焰足以使鬼屈服,所以鬼反而躲避他。

207黎丘丈人

梁国北部有个黎丘乡,那里有个奇鬼,善于模仿人的子孙兄弟的样子。乡中有个老者到市上去喝醉了酒往家走,黎丘奇鬼模仿他儿子的样子,搀扶他回家,在路上苦苦折磨他。老者回到家里,酒醒后责问他的儿子说:“我作为你的父亲,难道能说不慈爱吗?我喝碎了,你在路上 苦苦折磨我,这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以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回事呀!昨天我去东乡讨债,这是可以问别人的。”父亲 相信了儿子的话,说:“噢,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作怪了!我本来就听人说起过他。”第二天,老者特意又到市上饮酒,希望再次遇见奇鬼,把 他杀死。天刚亮就到市上去,又喝醉了。他的儿子怕父亲回不了家,就去接他。老者望见儿子,拔剑就刺。老者的思想被像他儿子的奇鬼所 迷惑,而杀死了自己的真儿子。

208义猴

某山角落有一个老农,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于是就送了一只猴子给他。老人十分喜欢,对待它就 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但又不会离开他。如此就过了五年。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老人的女儿)问:“父亲死了?”猴子点了点头。(她)于是就和猴 子一同回去。老人的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没有钱给他办后事,猴子于是在乡中大哭,乡里的人于是资助为老人办了后事。老人的女儿 要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了,仍然守着老人原来的故居,每天摘果为生。每隔五天就为老人大哭一场,好像是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的恩情,样子极其悲痛。这样不到三个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坟前。乡里的人可怜他,于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坟的旁边,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 义猴之墓。

209螳螂攫蛇

有个姓张的偶然走到山谷的溪水边,听到岩石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他寻找一条路径爬上去看,只见一条大蛇,身围像碗口那样粗,在树丛里 摇晃着,伸着尾巴拍打着树,树枝都折断了。(看那)翻来覆去滚动跌打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牵制它,但仔细察看,却什么也 没有,他很是疑惑。慢慢地走近它,只见一只螳螂盘据在蛇的头部,用锋利如刀的脚去抓它的头,甩也甩不掉,长时间后,巨蛇竟然被弄死 了。看蛇的额头,皮肉已被撕破了。210王昭君出塞

元帝的后宫佳丽很多,不可能都见,就使画工画为其画图,按图去选择宠幸的对象.后宫都贿赂画工,多的给出十万,少的不低于五万.只有王嫱不肯贿赂画工,所以没有见过皇上.匈奴入朝,想寻求美人嫁为匈奴王后。于是皇上按照图所画,让昭君去.去之前,皇上召见,看到其容貌为后宫第一,善于交际,举止文雅.元帝后悔, 但名册已经确定,元帝重视对外族人的言而有信,所以不能更换其他的人,于是追究这件事:画工都被杀头,登记没收其家资巨万。

第三篇:文言助读翻译1-40

1、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了长山朱氏。他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应天府,进入南都学堂学习。他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中,他竟然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夜里有时感到头昏疲倦,就用冷水洗脸。范仲淹常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直到太阳偏西才开始吃饭。最终他精通了《六经》的要旨,又慷慨激昂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对自己说:“士大夫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脏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清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只在乎处理一间屋子的事情呢?”薛勤认为他有使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很奇特。

3、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很有志向,不讲究小节。然而在内心孝顺父母,办事慎重,在家中常常干辛劳的事,不以做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到京城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糊口。长期劳苦工作,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效仿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取得封侯晋爵,怎么能够长久地与笔墨纸砚打交道呢?”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抱负呢?”

4、宗悫的字是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志趣高尚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妻子才过门,结婚的当晚就遭受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一向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唯独宗悫因为任性使气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5、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在一处睡觉,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等到渡过长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现在大家都想着奋发杀敌,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击,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与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再一次渡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小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经常让赵广在旁边侍候,时间长了(赵广)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能和(李伯时的)真迹混淆。建炎年间,赵广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抢来的妇女。赵广坚决地用不能作画推辞,金兵用刀子威胁,(赵广)不顺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了。但是赵广平时是习惯用左手画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给人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我一定不会忘记你们!”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是被雇佣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9、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放弃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感到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稍微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完成学习。

10、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 ?”子路说:“愿将车马和皮衣和朋友共同享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愿望。”孔子说:“使老人能过得安定,使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够得到关怀。”

11、凡是顾炎武外出游历,(都要)用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自己出行。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伍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走向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他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时,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走向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反复查看。

12、唐朝的欧阳询曾经出行时看到了一块古碑上的碑刻,是西晋的书法家索靖所写的。于是他就停住马观看古碑,看了很久才离开。走了几百步后又走了回来,下了马,站着观看了古碑很久。等到他累了,就铺开皮衣坐下来看。欧阳询困了就睡在它的旁边,看了三日(数日)后才离开。

13、文征明临摹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14、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进入学校听学生们读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在脑子里。傍晚回家,他把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很生气,鞭打了王冕一顿。不久,他仍然像以前一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如此入迷,为什么不听凭他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呢?”于是王冕离开家,寄住到寺庙里。夜里他偷偷地走出住处,坐在庙内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都是泥塑的偶像,狰狞凶恶,非常恐怖。王冕是小孩子,内心却安然仿佛没看到。安阳的韩性听说后,认为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王冕最终成为了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人。

15、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了解历史罢了。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怎么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改变看法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16、我屋子里,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排列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儿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书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刚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中,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这确实像书窝啊!”

17、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他,却对人家说:“一定要先读书百遍。”说:“书读一百遍,它的含义就会自己显露出来了。”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年四季的空闲时间。”

18、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象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给他做雇工辛苦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深为感叹,把书借给他学习。终于成为大学问家。

20、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完后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再抄,像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手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当时名声最响。

21、晋平公有一天对一个名叫师旷的乐师说:“我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说:“那(君王)为什么不赶快把蜡烛点起来?”晋平公生气地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就认真地对他说:“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的光亮。’点亮了蜡烛的光亮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听了说:“你说得很好啊!”

22、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他的妻子有一次曾经到田里去干活,把麦子放在院子里晒。让高凤看守鸡,防范鸡吃麦。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赶鸡的竹竿,诵读经文,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把麦子冲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责问他,才省悟。

23、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把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怨恨自己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24、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25、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籍不怕路途遥远(去拜师)。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捆绑麻秆、蒿草(点燃)来照耀自己。看书有符合心意的地方,就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轮流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看。他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26、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在乡里因孝顺母亲被称赞。后来到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为师。(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却不拘泥于文章的章节和句子。(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铺,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最终他就广泛地通晓了诸子百家的著作。后来回到乡里,隐居从事教学。

27、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是很少有别的(不良的)爱好。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告诉同僚部署,说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史,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上厕所的时候就读词、小令。大概从来没有半刻离开书的时候。谢希深也说: 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一定携带着书前往,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他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在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厕上。大概只有这样才可以(集中思想)构思吧。

28、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一定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以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为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既然作为一个人就不能不学习,既然学习了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29、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有固有的好本质,即使不琢磨它把它制作成器物,也不会影响它的本质。人的本性,会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放弃做君子成为小人(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30、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见过书写的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们。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这首诗把赡养父母、照顾同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人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把仲永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接待,还有的人用钱给予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才能已经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31、李存审出身贫穷卑贱,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带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里,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九死一生的情况绝不止一次,剖开骨头从中取出箭头的情况有上百余次.”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令他们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孩子们都答应了。

32、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不听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包拯)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33、(陶侃)年轻时,担任主管河道渔业的官吏,曾把一罐子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封好那罐鱼,交还给送来的使者,又写了回信责备陶侃说:“你当了小官,就把公家的东西拿来送给我,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我的忧虑。”

34、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宁清静就不能高瞻远瞩。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奋发向上;冒险草率,浮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大都不会服务于社会,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怎么还来得及?

35、才思敏捷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检点约束,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浮躁轻薄之人来往。就这样经过十多年,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值得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36、孟子年少时,他的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游戏模仿丧葬、哭丧之类的事情。母亲想:“这里不是我用来安顿孩子的好地方。”就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孟子游戏模仿商人做买卖的事情。母亲又想:“这里也不是用来安顿我孩子的好地方。”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孟子于是学习了祭祀仪式上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君臣相见的礼仪。孟母想:“这才是可以安顿我孩子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7、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等会儿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到街市去刚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和小孩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好办法。”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煮给孩子吃。

38、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喜欢干什么?”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有人可以比得上你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由此说来,有什么好学习的呢?”孔子说:“如果在箭的末端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射入物体不是能射得更深吗?”子路听后拜了两拜说:“真是受益良多。”

39、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公西华问:“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40、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说我将驱赶哪一匹呢?”耕柱子答道:“当然驱赶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值得用来鞭责。”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责的。”

第四篇:文言助读翻译161-170(模版)

161.牧竖逮狼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呜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翻译:两个牧童入山来到狼窝里,窝里有两只小狼。(他们)谋划好分别捉住一只。(他们)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距离几十步远。不久,大狼来了,它钻进狼窝,不见小狼,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脚和耳朵,故意让它号叫。大狼听到叫声,仰头看,愤怒地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又爬又抓。其中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急促地号叫。大狼听到声音四处张望,才看见它,.就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棵树,象刚才那样又刨又叫。先前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转身奔向它。口中声音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几十趟,奔跑渐渐迟缓,叫声渐渐衰弱;不久,(就)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久了便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气息已经断绝了!

【注释】跑号如前状:状语后置。象刚才那样又刨又叫。

162.多多益善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cī]。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翻译:刘邦曾经在闲暇时与韩信论及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各有高低。刘邦问道:“像我,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帅十万人。”刘邦说:“对你来说怎样?”韩信说:“我(统帅士兵)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统帅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控制的原因。而且陛下是(人们)所说的上天赐予(的能力),不是人力(能达到的)。”

【注释】

1.不:通“否”。2.几何:多少。3.将:名做动。4.所以:„„的原因。

163.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翻译: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既差他的亲属追赶羊,又请杨子的童仆追赶羊。杨子说:“哈哈!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邻居说:“有许多岔路。” 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道:“丢了。”杨子说:“怎么会丢了呢?”邻居回答道:“岔路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164.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翻译:赵高想要作乱,恐怕群臣不听从,就先设下计谋试验。他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说鹿是马。”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马来迎合赵高,有说是鹿的。赵高就暗地里给那些认为是鹿的人用刑法惩处。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165.奇货可居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馀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无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於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翻译: 子楚,是秦王妾媵所生的子孙,在诸侯国当人质,车马和日常用度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见到他并很同情他,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占有(囤积居奇)。”于是就前去拜访子楚,劝说到:“我能使你的门庭光大(意译:我能抬高您的身份地位)。”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里知道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如今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十分受宠幸,长期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大王去世,安国君被立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早晚伺候在国君身边的长子和其它诸子争做太子啦。“子楚说:“是啊。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困窘,又在此地客居,没有什么拿来献给亲长和结交宾客的。我吕不韦虽然贫穷,请允许我用千金替你向西方去秦国,游说华阳夫人及安国君,立你为嫡传子嗣。”子楚于是叩头说:“如果(结果)像您的计划那样,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注释】

1.质于诸侯:介词结构后置。

2.吾能大子之门: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事,名做动,游说。4.客于此:客,名做动,客居。5.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定语后置。、6.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以,用;为,替;西,名做状,向西。

166.望洋兴叹

jīng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秋汛按时到来,众多河流汇于大河,直流的河水猛涨,大到在两岸、洲头之间,连是牛是马都看不清楚。在这时候,河伯就洋洋自得起来了,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河水向东行,一直来到北海,向东望去,望不到水边。在这时,河伯才改变了他骄傲的面容,仰望着海洋,向海神感慨地说:“俗语有这样的话,‘听人家讲很多道理,总觉得不如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再说,我曾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见闻不多,伯夷的义气也没什么了不起,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您的浩瀚无穷了,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看一看就危险了。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耻笑。”

【注释】

1.顺流而东行:东,名做状。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意动用法。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167.庸人自扰

陆象先„„为政尚仁恕。司马韦抱贞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史。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也?必责者,当以汝为始。”大吏惭而退。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弟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吏民怀之。

翻译:陆象先„„处理政事崇尚仁德宽恕。司马韦抱贞劝谏说:“你应当严刑拷打惩罚来显示威严,不这样,百姓就会轻忽并且没有畏惧。”陆象先回答说:“政事在于治理罢了,一定要用严刑峻法来树立威严吗?”最终没有听取(韦抱贞的意见),但蜀地百姓得到了教化。陆象先屡次升迁做到了蒲州刺史,兼任河东按察史。小吏犯了错误,陆象先训诫了他就打发他回去了。大吏向陆象先陈述、争辩,认为(小吏)应该受杖打。象先说:“人情大概相差不多,(你)认为他不明白我的话吗?一定要责罚的话,应当从你开始。”大吏惭愧地退了下去。陆象先曾经说:“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端,(只是)庸人扰乱它,制造麻烦罢了。只要使源头澄清,何愁不简明呢?” 所以陆象先所到之处的老百姓和官吏都怀念他。

168.一字千金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翻译:在这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谦虚地对待士人,喜欢结交宾客,来压倒对方。吕不韦认为秦国很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是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士人,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达三千人。这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这班人,著书立说,传播于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每人著录自己的见闻,把它们编集起来,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他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在咸阳的城门上刊布,在上面悬挂着千金的赏金,邀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有能增删一字的就给予一千金。

【注释】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169.入木三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jī窃而读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

翻译:晋朝的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时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他父亲的枕头里看到一本前朝的《笔说》,偷过来研读。不满一个月,书法就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最近看他的书法,就有一种老练的味道。”„„晋帝在位时在北郊祭祀,更换写祝词的木板,(由羲之书写,)工匠刻字,笔迹进入木头有三分之深。三十三岁时,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岁时,写了《黄庭经》。

【注释】

1.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介词结构后置。

2.晋帝时祭北郊: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介词结构后置句。

170.强弩之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qiáng),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翻译:匈奴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臣下讨论。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建议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往往不超过几年(匈奴)就又违背盟约。不如不答应,发兵攻打他。”韩安国说:“行军千里作战,军队不会得到好处。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徙如同鸟飞一样,难以抓住并控制他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值得把这当作扩大国土,拥有了它的百姓也不值得把这当作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可能真心归附汉人。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养精蓄力利用汉军的疲劳而取胜。况且强劲的弓弩的末端,箭头不能穿透鲁地所产的薄绢;猛烈的风到了最后,力量不能飘起雁毛。并不是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最后力量衰竭了。(既然)攻打他们很不便利,不如(跟他们)和亲。”参加议论的群臣多数附和韩安国,于是皇上同意与匈奴和亲。

第五篇:文言助读201-210校对译文

《文言文助读》译文(201-210)

201.共工怒触不周山

从前共工氏与颛顼争帝位失败,气极之下一头撞向不周山,擎 天柱被拦腰撞断,系着大地的绳子崩断了。天空向西北倾倒,因此太阳、月亮和星星就每日里从东方升起,向西方降落;而大地向东南 塌陷,所以大江大河的水裹挟着泥沙都奔腾向东,流入了东方的大海里。

202女娲补天

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古人把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 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的人。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来补青天,折断鳌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翼 州百姓,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使……止)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了,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203刑天争神

有奇异手臂人的国家在北方,那边的人有一个胳膊三只眼睛,有女有男,乘坐有花纹的马。有种鸟,有两个头,红色和黄色,在鸟的两旁。刑天和天帝到这个地方争夺神位。天帝截断了刑天的头,把他葬在了经常羊出没的山上。于是刑天把乳头作为眼睛,把肚脐作为嘴巴,拿着 盾牌与大斧跟天帝交战。204精卫填海

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 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 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205宋定伯捉鬼

南阳宋定伯年轻的时候,夜里行走遇见了鬼。宋定伯问他:“谁?”鬼说:“我是鬼。”鬼问道:“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 鬼。”鬼问道:“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我想到南阳的集市上去。”鬼说:“我也想到南阳的集市上去。”于是一起前往。走了几里路,鬼说:“步行太疲劳,两人可以交替的背着,怎么样?”宋定伯说:“很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鬼说:“您太 重了,也许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是新鬼,所以身体重了。”宋定伯于是又背鬼,鬼一点重量都没有。他们像这样多次轮着背。宋定伯又说:“我刚死,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于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 过去,听听,完全没有声音。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宋定伯说:“我是刚刚死变鬼,不熟 悉鬼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对我感到奇怪。” 快要走到南阳的集市了,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鬼大声呼叫,声音“咋咋”的 样子,要求放开让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从他。宋定伯一直到南阳的集市上才将鬼放下在地上唾它,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把它卖掉。宋定 伯担心它有变化,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南阳的集市。于是,王崇说:“定伯抓鬼,得到一千五百文钱。” 206鬼避姜三莽

景城 有一个叫姜三莽的人,为人莽撞,心眼直。有一天,听人讲到宋定伯捉鬼卖钱的故事,很高兴地说:“我现在才知道鬼可以捆绑啊!那好,如果我一天夜里捉一个,吐唾沫使它变成羊,早晨牵到肉市上卖了,就可以够一天酒饭钱了。”于是(打这以后),他天天夜里扛着棍棒拿了绳子,悄悄到乱坟岗,躲到废墟和坟墓旁,像狩猎的人等待狐狸兔子一样去捉鬼。(可是,一连去了好几个晚上),终连一个鬼影也没有见到。靠近人们传说常闹鬼的地方,假装醉酒,躺在那里等鬼,结果还是一个鬼也没见到。一天傍晚,他隔着林子看到很多磷火,很兴奋地 跑过去:还没到那里,磷火就灭了。他很后悔地回来了。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没有收获,于是便停止(捉鬼)了。原来鬼欺负人,常常趁人 们害怕的时候(出现)。三莽相信鬼可以被绑起来,心里已经觉得鬼没有什么了不起了,他的这种气焰足以使鬼屈服,所以鬼反而躲避他。207黎丘丈人

梁国北部有个黎丘乡,那里有个奇鬼,善于模仿人的子孙兄弟的样子。乡中有个老者到市上去喝醉了酒往家走,黎丘奇鬼模仿他儿子的样子,搀扶他回家,在路上苦苦(使…受苦)折磨他。老者回到家里,酒醒后责问他的儿子说:“我作为你的父亲,难道能说不慈爱吗?我喝碎了,你在路上 苦苦折磨我,这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以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回事呀!昨天我去东乡讨债,这是可以问别人的。”父亲 相信了儿子的话,说:“噢,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作怪了!我本来就听人说起过他。”第二天,老者特意又到市上饮酒,希望再次遇见奇鬼,把 他杀死。天刚亮就到市上去,又喝醉了。他的儿子怕父亲回不了家,就去接他。老者望见儿子,拔剑就刺。老者的思想被像他儿子的奇鬼所 迷惑,而杀死了自己的真儿子。

208义猴

某山角落有一个老农,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于是把一只猴子送给了他。老人喜欢它就 好像亲生儿子一样。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但又不会离开他逃跑。像这样过了五年。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老人的女儿)问:“父亲死了?”猴子点了点头。(她)于是就和猴 子一同回去。老人的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没有钱给他办后事,猴子于是在乡中大哭,乡里的人于是资助为老人办了后事。老人的女儿 要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了,仍然守着老人原来的故居,每天摘果为生。每隔五天就为老人祭哭一场,好像是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的恩情,样子极其悲痛。这样不到三个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坟前。乡里的人可怜他,于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坟的旁边,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 义猴之墓。209螳螂攫蛇

有个姓张的偶然走到山谷的溪水边,听到岩石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他寻找一条路径爬上去暗中察看,只见一条大蛇,身围像碗口那样粗,在树丛里 摇晃着,用尾巴拍打着树,树枝都折断了。(看那)翻来覆去滚动跌打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牵制它,但仔细察看,却什么也 没有,他很是疑惑。慢慢地走近它,只见一只螳螂盘据在蛇的头部,用锋利如刀的脚去抓它的头,甩也甩不掉,长时间后,巨蛇竟然被弄死 了。看蛇的额头,皮肉已被撕破了。210王昭君出塞

元帝的后宫佳丽很多,不可能都见,就使画工画为其画图,查看画像去选择宠幸的对象.后宫都贿赂画工,多的给出十万,少的不低于五万.只有王嫱不肯贿赂画工,所以没有见过皇上.匈奴入朝,想寻求美人嫁为匈奴王后。于是皇上按照图所画,让昭君去.等到离开的时候,皇上召见,看到其容貌为后宫第一,善于交际,举止文雅大方.元帝后悔, 但名册已经确定,元帝重视对外族人的言而有信,所以不能更换其他的人,于是追究这件事:画工都被杀头,登记没收其家资巨万。

下载文言助读100-150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助读100-15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助读101-150改[优秀范文五篇]

    101.管仲答绮乌封人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

    文言文助读

    166——170关键字词句解答 166: 一、全文翻译: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

    文言文助读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

    文言趣读入门

    文言趣读入门(修订本)目录 37. 愚人觅伴.上编38. 多疑者赴宴1. 善忘者 39. 雪花2. 执竿入城 40. 蜗得破碗3. 负米骑马 41. 忧甚杞人 4. 此裤不破5. 弹簧擒鳄6. 纸鸢与鹰 7. 一......

    文言文助读翻译

    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57~66 57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

    《红岩》助读资料

    《红岩》解析 在小说《红岩》主体形象塑造中,主要英雄人物形象往往通过几个重要的颇具代表意义的事件来塑造。 许云峰是贯穿《红岩》全书的主要人物线索,他是成熟英雄人物的典......

    《阿房宫赋》助读

    青岛十七中高一语文助读材料之《阿房宫赋》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荀鹤之父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

    文言文助读161-170

    161.牧竖逮狼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