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时间:2019-05-13 22:5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第一篇:浅谈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浅谈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一、王朝兴衰的历史体现

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沉浮。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除汉、唐有些个别,其他各代都概莫能外。其实就是汉、唐两朝其实也是没有脱离这个轨道。

汉朝第五任皇帝是汉武帝,汉武晚年昏聩残暴,不但民间反对情绪溢于言表,就是统治阶级上层也被汉武的胡作非为所激怒。不过,汉武毕竟不同一般的帝王可比,他很快察觉了自己的危险的处境,他一面收买人心,一面洗刷罪行。让汉朝没有一蹶不振,通过汉昭帝、汉宣帝的两朝努力,汉朝居然维持到了破纪录的七任不败。

唐代,从唐高祖、唐太宗到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再到唐玄宗,这里面经历了七任统治者。但唐中宗、唐睿宗的统治时间不但短暂而且了无新意,所以,唐代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五任皇帝就是唐玄宗。也就是在唐玄宗这一代,唐朝走向衰落。从这个角度上说,唐代其实也没有逃过五世(五任)而斩的周期律。

五代十国结束,中原以北宋为正统,北方则先后有辽、金崛起,西部则以党项贵族建立的西夏为主。北宋前五任皇帝分别是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到了宋英宗执政期间,北宋的衰落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宋英宗一死,宋神宗就公开打出改良的旗号。

而少数民族政权如金国也一样没有走脱这一规律,金的前五任皇帝分别是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王、金世宗,金到了金世宗末造,衰败的

现象已经露出端倪,金章宗即位后不仅没有纠正金世宗弊政,反而掩耳盗铃,坐视蒙元的尾大不掉。

元、明、清三朝是中国封建文化走向顶峰的最后阶段,其中元世祖改蒙古为“大元”,这是元朝名实俱在的开端。忽必烈一死,在短短的三十多年中,居然先后有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泰定帝、天顺帝、元明宗、元文宗、元宁宗、元顺帝等十个统治者登场,可见政局之乱。

明朝前五任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其中明惠帝在以明成祖为法统的这一支派中并不得到承认,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即便是这样,明朝的衰落从朱瞻基时代也开始了它的前行路程。朱瞻基死后,明英宗即立,土木之变不久发生,明朝就此步入中衰。

清朝如果从第一代算起(即清太宗,因为努尔哈赤的国号是金),第五任皇帝恰好是清高宗也就是乾隆帝,此人对于满清的全面衰落所作出的贡献自不必多说。

二、王朝兴衰的必然原因

总的来说一个王朝走向衰落可以概括为下几点原因: 1.土地不断集中的趋势2.官僚组织机构的扩张3.统治者消费扩张天性4.赋税增加的必然趋势5.人口增加的自然趋势6.各个因素的综合机制

中国古代盛极而衰, 衰而复振,治乱兴衰, 周而复始, 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虽然每个朝代、每个政权兴衰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 但客观地看, 仍然有规律可寻。如同司马光说的那样:“治乱之道, 古今一贯” , “治乱之源, 古今同体”。影响政权治乱兴衰的, 不外乎两大基本矛盾:一个是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 一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这两大矛盾相互影响, 相互交织, 相互作用。如果统治阶级没有处理好与劳动人民的矛盾, 双方则都不能按旧的方式继续统治下去, 于是,就会引起劳动人民的起义造反, 带来战乱, 兵连祸结, 社会动荡不已,甚至推翻旧王朝。

如果统治阶级没有处理好内部的矛盾, 也会引起朝廷政局的动荡, 以致整个社会的**, 带来旧王朝的崩溃, 新政权的诞生。

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是表现为平稳、缓和、非对抗状态, 还是表现为紧张、尖锐、对抗状态, 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思路, 取决于统治阶级如何处理与劳动人民的利益关系。如果统治阶级严刑苛法, 刻剥过度, 就会使劳动人民无法承受, 导致矛盾激化, 转为尖锐的对抗;如果统治阶级与民休息, 轻摇薄赋, 劳动人民就能安居乐业, 顺从统治, 矛盾缓和。而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治国思路, 是否尊重劳动人民的利益, 又取决于最高统治集团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贪欲的约束, 对吏治的整顿。

商亡周兴, 秦亡汉兴, 隋亡唐兴, 都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个规律。商朝末帝、秦朝二世、隋朝末代, 其最高统治集团莫不凶残暴虐, 贪得无厌, 极尽奢靡, 酒池肉林, 醉生梦死。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被榨尽, 连起码的温饱都不能维持,生命财产也得不到保障。

代之而起的周朝、西汉、唐朝, 初期的统治者一般都能总结前朝覆亡的教训, 从亲身经历中认识到“君舟民水,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的道理, 亲身感受到民众造反的巨大力量, 因而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约束、克制自己的享乐欲望, 采取安民、利民、养民、富民的措施, 缓和与劳动人民的矛盾, 力争社会的和谐稳定, 以求长治久安, 国祚永延。

但是,这种稳定的局面, 甚至是某种“盛世”(诸如成康之治、开皇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 因后来统治者的昏聩残暴, 而逐渐被破坏。他们为满足自己的享乐,不惜横征暴敛, 加重民众的赋税负担;大兴土木, 加重民众的徭役负担;好大喜功, 征战不已, 加重民众的兵役负担。由于上层的腐败, 又导致纲纪废弛, 中下层官吏竞相贪污受贿, 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 导致民不聊生, 逼上梁山,只好拼个你死我活。

无数史实证明, 一切弊政的产生, 大多源于统治者贪图享乐、奢侈无度。统治者追求享乐奢侈, 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民力不堪, 民心不服,于是用严刑苛法逼之, 逼之则导致矛盾激化。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历朝都有, 表现为争权夺利, 特别是围绕皇位的继承, 牵连进众多的皇后皇妃、太子王子、文臣武将、宦官外戚。他们勾心斗角, 玩弄阴谋, 往往兵戎相见, 骨肉相残, 有你无我, 不共戴天。不论是皇家内部的斗争, 还是宦官与外戚的斗争, 抑或是中央政府与地方诸侯、藩镇的斗争, 他们为了争夺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 对抗起来, 彼此仇恨并不亚于起义时期官府与农民军的仇恨。皇室内部及其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剥削人民的权利而厮杀, 伤害的往往不仅是统治者自身, 还殃及大量平民, 牺牲众多无辜。如西汉初期的“ 吴楚七国之乱” , 东汉时期宦官与外戚的斗争,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 不胜枚举。

西晋统治集团几乎集中了封建剥削阶级的所有恶习和特性, 他们见权利必争, 以杀取胜, 愈杀愈烈, 导致了史称“ 八王之乱”。这场混战长达十六年之久, 外加连年天灾, 迫使人民大量流亡, 总计流民达三十万户, 占西晋总户数的十二分之一强。“ 八王之乱” 又引起流民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与统治阶级同劳动人民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又给北方少数民族贵族以可乘之机, 攻灭了西晋, 北方陷入十六国的分裂局面, 把人民推入苦难的深渊。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还表现为这一集团与另一集团的兼并战争。例如, “ 春秋无义战”。当时诸侯们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侵占更多的土地和民众, 为争当霸主, 不断发动战争, 驱使本国民众当炮灰。据记载, 齐吞掉了三十个小国及一些部落;楚灭掉了四十余国及一些部落;晋灭掉了二十余国, 征服了四十余国;秦灭掉了二十余国, 等等。这些战争一方面有利于民族走向统一, 另一方面又造成社会的大**, 造成民众的苦难与牺牲。孟子批评这些诸侯, “ 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 , 认为他们是“ 率土地而食人肉, 罪不容于死”。

历史事实告诉人们, 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例如秦朝末年, 由于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增多, 危及秦王朝的统治, 于是引发了垂相李斯和近臣宦官赵高之间的矛盾, 李斯因谗言被腰斩。赵高指鹿为马, 独断专行, 恶化了他与众大臣的关系。上层的分裂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溃, 最后都逃不脱悲惨的下场。再如隋场帝, 开运河, 修龙船, 建离宫别馆, 三征高丽, 弄得天怒人怨, 社会矛盾趋于白热化。广大民众极度厌恶无休止的兵役、摇役, 爆发了以王薄为首的农民起义, 当农民起义军迅速发展, 规模强大后,诱发了隋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公开分裂。对隋王朝统治早就不满的世家豪族趁机起兵反隋。这大大削弱了隋王朝的统治基础, 又大大鼓舞了农民起义军的发展, “ 百姓从乱者如归市” , “败而复聚, 其势益盛”。在农民起义的连续打击下, 隋王朝摇摇欲坠。此时, 炀帝派驻太原的留守李渊, 起兵反隋, 迅速发展。强大的隋朝就是在两重矛盾 的夹击下短命而亡的。其间, 两重矛盾相互推动, 交织作用。

在中国古代社会, 还有一大矛盾, 即民族矛盾, 也就是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当中原地区强大时, 边务纠纷较少;当中原陷入分裂、割据、战乱状态, 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就可能“ 趁火打劫” , 促使中原政权的衰亡, 如宋代。民族矛盾是随国内矛盾的变化而变化, 也就是说, “ 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 只要统治阶级处理好了与劳动人民的矛盾, 同时处理好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国内政通人和, 民族矛盾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就不大, 即使有外敌侵犯, 也能同仇敌忾, 抵御外侮。正如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说的那样:“《书》曰:‘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自古虽极治之时, 不能无夷狄、盗贼之患。唯百姓安乐, 家给人足, 则虽有外患, 而邦本深固, 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 民不聊生, 然后夷狄盗贼, 乘之而起。”所以, 归根结底, 决定治乱兴衰的还是上述两大基本矛盾。

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跳不出“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 , 治乱兴衰、周而复始的周期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是专制社会, 是人治社会,缺乏民主与法制。在这种人治的体制下, 如果能遇上一个好皇帝, 好皇帝又能起用一批有德性、有才华的文臣武将, 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轻摇薄赋;处理好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利关系, 防止大的腐败和窝里斗;没有大的灾害和战争, 政策没有大的失误, 这样也能使少数王朝创造盛世, 一度辉煌。但是, 这种盛世总是难以持久, 不久就走向衰落, 走向**与败亡, 将盛世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财富毁于一旦。由于最高权力的绝对化和世袭制, 又很难出现一个好皇帝。即便是百年一遇出现了一个好皇帝, 这个好皇帝也难以做到慎终。唐玄宗便是一个代表。

为什么走向**衰亡? 因为腐败;为什么出现腐败?因为对权力没有监督和制约;为什么没有监督和制约;因为是专制和人治。事情的逻辑似乎就是这么简明, 这么朴素。历代王朝的创立者栉风沐雨、艰苦倍尝乃有天下,所以经营起来无不万分小心,像唐太宗、朱元璋都是一生勤政、宵衣旰食,至少在他们统治前期是这样的。然而到了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这种作风已经渐行渐远。

几千年来虽然许多思想家、政治家, 寻找救治社会弊病的良方,设计诸多避免**衰亡的方案, 提出种种长治久安的思路, 但是, 都未能走出人治的体制。虽然有少数思想家看到了君主专制是祸根, 甚至在一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无君论” , 有过民主的设想, 但毕竟未能成为朝野的共识, 未能成为主流思想, 未能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倒是儒家“ 内圣外王” 的人治思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成为代复一代不懈追求的理想。说到底是体制的原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篇:从王朝更替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论略

从王朝更替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论略

作者:杨凯

摘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夏商周的先秦时期,也经历了秦汉时期,更经历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来的各种风采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思想。也决定着这些朝代的命运。

关键词:王朝更替、政治体制、传统文化、发展 一:夏商周时期的传统文化

夏商周时期的是我国的先秦的时期,它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典型代表。奴隶制从夏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到周烈王五十九年——周的灭亡。总共经历了1800的历史。在这1800年中一共经历了三个朝代。它的年份是东汉到清朝的总和。为什么夏商周的政局会这么稳定。第一:夏商周的思想是奴隶主思想,贵族生下来就是贵族,奴隶生下来就是奴隶。这种思想深深地印刻在夏商周每个人的心中。第二:夏商周的思想崇尚上天的意志,国家的大事小情都得经过占卜决定。君王所颁布的每一条法令都是上天的意志。下级平民都认为这是真理。就无法形成反抗思想。夏商周三朝的更替也是建立在贵族之间的权利争斗。代表商部落的汤灭掉了夏朝的国王桀,代表周部落的武王灭掉了商朝的国王纣,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替。夏商西周三代极力维护这种社会思想。到了东周。周王室的权利已经日渐衰微,已经无力管理王翦以外的地方。周王室封分的诸侯国势力逐渐加强。奴隶制的思想正在瓦解。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消失。天下共主的思想荡然无存。从夏商周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已经名存实亡。

二:秦汉时期的传统文化

秦汉时期的思想继承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思想脉络。秦朝是从春秋战国三百年**的年代中完成统一的国家。经过三百多年的封分统治。中华各地的思想、政治、文化早已异彩纷呈。随着秦国的变法日渐成功。统一全国的重任就留在了秦国的身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齐国,完成统一。摆在秦国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快速的统一全国的政治思想防止叛乱,这时就需要法学思想家的理论来统治国家。废藩置县,通过秦始皇钦定的官员来传播法学思想,实现国家的真正大一统,但是法学家的思想过分强调依法治国,崇尚重刑,导致本来就破败不堪的农民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再加上夏商周时期已经建立起来的贵族思想荡然无存,各种起义不断爆发,在这种时候出现了陈胜吴广的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又进一步打击了贵族思想,最后由南方楚国贵族发动了波澜壮阔的灭秦起义。结束了秦王朝21年的统治。秦朝的法家思想文化注定在刚刚统一的秦帝国不适用,汉朝吸取了秦朝覆灭的历史经验,在汉朝前三代,极力推崇黄老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安定国家内外隐患,保证了汉朝建立之初的发展,它所适用的黄老思想是建立在秦朝所同意的政治思想基础上,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逐渐恢复,边患严重,汉初实行的黄老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统治帝国的需要。汉武帝运用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加强对内统治,以抵抗匈奴的进攻。

秦汉时期贵族阶级所推崇的思想文化,深刻影响这下层平民的生活习惯。造成了一种崇尚孔孟之道、崇尚法治,崇尚以人为本的美好理想社会。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传统文化

经过了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熏陶,特别是汉朝后期推行的儒家文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朝人的个人修养,但是过度的儒家文化思想导致了东汉时期的文弱之风盛行,公元220年,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了三国争霸的时期,公元280年,晋朝灭掉南方的吴国,晋朝完成统一。虽然经过了三国东汉时期的磨练,中原人的武力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儒家思想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晋朝也没能改变国家的文弱之风,甚至于晋朝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导致国家统治内部矛盾复杂。公元360年,北方少数民族一举消灭了文弱之风盛行的西晋王朝,建立了以北方少数游牧民族为基础的少数民族政权。在他们的统治时期内,虽然对当地的思想文化有一定的修改,但是由于儒家文化盛行,北方少数民族的思想无法抵御中原汉族思想文化的冲击。公元462年,从北魏孝文帝的迁都洛阳的计划,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终于战胜了北方少数民族。

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不断遭到外来思想的冲击,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融合力彻底同化了少数民族,由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少数民族独有的思想文化,不断冲击不断碰撞,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四.隋唐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

公元581年,隋国公杨坚取代周朝皇帝的地位,建立隋朝,在这个时期,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思想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大融合思想。统治国家的贵族们不仅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孟之道,也带有少数民族的精神色彩。在这个时期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导致了隋朝第二代皇帝好大喜功,他希望通过武力交通来传播帝国的思想。最终导致帝国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义。公元681年,隋炀帝被缢死在扬州,隋朝的唐国公,占领长安,建立了唐朝。唐朝的统治者们继续推行隋朝以来的思想文化,用各种政策是各种民族大容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由于唐朝的统治者们,继承了隋朝遗留下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保证了唐朝的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唐初的三位皇帝,李隆基分别开创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这三个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既包括了外国传来的思想文化,也包括了中国本土所生长出来的道教文化。同时还吸取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主流。

纵观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是开放的和多元的。在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统治者已经不满足现有的统治现象。开始希望把中国的思想文化传播到外国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统治者们开始以武力输出。和文化输出两种形式。武力输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隋炀帝三征高丽。在文化输出的表现形式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武力输出上。中国的统治者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在文化输出上。中国的统治者成功的。它成功的使高丽、暹罗成为唐朝的附属国。从而形成了东学西渐之风。五:宋辽金元时期的传统文化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柴氏家族的皇位,建立宋朝。公元907年,在唐僖宗迁都洛阳之际。在北方逐渐强大起来的契丹族建立了契丹国。公元1124年,在北方的白山黑水之间,女真族头领完颜阿骨打带领他族人建立金国。

讨论宋朝时期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看宋朝和辽国、宋朝和金国的社会关系,自从宋朝和辽国签订《檀渊之盟》之后,宋辽进入相对安定的时期。在宋朝方面,由于统治者自身的关系,社会风气是重文轻武,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文化得到大力发展,宋瓷、宋刻本、盛极一时,出现了大量的文人雅士;在辽朝方面,辽朝的统治者重用汉族官吏,积极推行汉族文化,导致社会安定、政局稳固,再加上宋朝每年进攻给辽朝的金银财宝促进了辽朝的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契丹文化。

在这个时期,北方的汉族文化蓬勃发展,南方的理学思想进一步促进。

公元1125年,金国灭掉辽国。随即大举南侵,北宋灭亡。绍兴31年,南宋政府和金国签订绍兴合议。南宋和金国进入相对安定的时期,由于金国占领中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统治者们积极的推行汉族统治,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弱之风,在金国盛行。从金世宗完颜雍以后,女真族的文化逐渐融入汉族文化当中,为后来形成满族奠定了基础。在南宋方面,统治者们未能吸取北宋灭亡的教训,仍然是以重文轻武为国策,这一政策虽然保持了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但不能扭转失败的结局。再加上这一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程颢,朱熹,他们的理论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社会过于沉闷迂腐,致使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源动力正在消失。

公元1279年,宋朝自建立之初的社会诟病再也无法抵御强大军事力量的冲击,盛极一时的宋代文化就此覆灭。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他所统治的帝国是在他们祖孙三代不断开拓中建立起来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国家。它统治着亚洲二分之一的土地,正是由于这么大的帝国,才导致了元朝的文化既有中土文化的色彩,也充斥着西域文化,更兼杂着南方文化。大都是当时国际上最大的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国的官员、商人、探险家汇聚于此。带来他们各国的文化,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在这一时期,科技迅猛发展。但是在元朝统治者的统治过程中,导致种族歧视政策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朝代,仅仅存在了九十八年就轰然倒塌。

纵观元朝的文化,他以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为代表的官员阶级推崇的社会精神文化,又以黄道婆、狄连珠所推崇的社会民间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的种族分离的统治,导致中国传统的理学文化在这个时期被严重遏制。六.明清时期的传统文化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王朝——明。明朝自建立之初,就积极的推行儒家思想,通过理学的理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明朝是一个统治混乱的朝代,自从建立之初就发生了靖难之役。社会不安定因素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明成祖朱棣设立锦衣卫制度,来巩固他的统治。他以后的继承者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最终形成了明朝严密的监察体系。在这种体制之下,社会虽然表面上安定,但是内心却充斥着对社会的不满与反抗,以儒林外史、金瓶梅为代表的长篇巨著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严重腐朽。

纵观明朝的社会文化发展,既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万历朝鲜战争,这种光荣事迹也有锦衣卫东厂西厂荼毒全国百姓的耻辱。明朝的社会文化在相对矛盾中不断发展,再加上程朱理学在这时期的不断深入人心,导致社会思想和经济严重不匹配。出现了以王阳明、王夫之为首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他们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缢死于景山。北方的满族占领京城,建立了以满族贵族为统治基础的清王朝。在这个朝代初期,由于人们的害人思想,满族贵族和汉族贵族时常发生斗争,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公元1661年,康熙皇帝即位。他逐渐重用汉族重臣。他缓和满汉关系,促进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康熙字典,是社会文化上主要以画艺术品最为显著。郑板桥的《竹》,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曹雪芹的《红楼梦》,表现出来了社会精神文化的高峰。但是,从明朝衍生出来的科举考试弊端和清朝兴起的文字狱又阻断了人们的思想文化交流。再加上明清时期所推行的闭关锁国制度,导致中国在科技文明、思想文明上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封建社会所创立起来的繁荣与昌盛已经腐烂不堪。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风雨飘渺。

公元1841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举打开了中国这个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大国。他以武力和鸦片摧毁着中国人的精神和财富。又用船坚利炮摧毁者着中国传统文化。再加上统治者无力阻挡这一事件的发生蔓延,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于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政治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七、结束语

纵观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王朝更替的不断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从一开始单纯的汉族文化发展到后来的中华多民族文化。这些成就靠的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改革和发展。最终中华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袁腾飞《两宋风云》、《历史是什么玩儿意》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白寿彝 《中国通史》 4.胡汉达《中华上下五千年》

5、张建《中国传统文化》

6、孙皓辉《大秦帝国》注:秦朝建立之初的阶段

第三篇:生存理性及其更替

生存理性及其更替——两代农民工进城心态的转变

发表日期:2008年3月28日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作者:刘成斌编辑:fjskyfass阅读:1292【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文章结合文献分析,认为第一代农民工的进城务工心态主要是生存理性,而第二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心态转变为以发展理性为主;发展理性在社会需求、实现自我层次上高于生存理性,而在贫富分化、社会排斥的容忍度上低于生存理性;由此两代农民工社会心态的变化,亟需国家与社会的回应。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心态;生存理性;发展理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目前农民工权益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三令五申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这些政策是不是顾及到了农民工自己的真实想法,已往我们过于注重外在的视角,现在我们应该更好地探究农民工自身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想法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趋势意味着什么,这些思考更有助于我们理清农民工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本文探讨的目的在于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入手,探讨两代农民工行为及其心态的变迁所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压力及在这种压力下国家必需进行相应的制度回应,以促进时代发展。为了叙述的简便,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经验感受,我借用黄平在《寻求生存》中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分析,以生存理性来概括第一代农民工的行为及其心态,以发展理性来概括第二代农民工的行为及其心态。生存理性曾为中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存在基本的局限;发展理性是对生存理性的更替及这一背景下国家必需在制度变迁上做出回应。

一、生存理性的界定及其功能

黄平在《寻求生存》中运用八个村的调查资料分析农民外出务工的动机是为了增加收入,因为农业收益低,不足以维持日常开销。他把农民工这种外出动机称为“生存理性假设”,并认为,生存理性假设不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人”假设,是生存策略,是“糊口策略”,用最极端的解释就是“不饿死就行”的底限逻辑?眼1?演。

从理论上说,生存理性指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农民工的行为是理性的;其二这种理性是生存性质的。所谓理性就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理性地考虑(或计算)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处于“传统主义”下的农民,其追求的并不是得到最多,而只是追求为得到够用而付出的最少,用现代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即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只是追求代价的最小化。

传统型中国农民的生存理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显示了两大功能,其一是利于工业资本积累;其二是社会秩序的暂时稳定。就第一个方面而言,建国后由农业国向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借农民的生存理性让农民做出牺牲,为工业资本积累奠定了基础。具体表现在三点:

第一,对农业剩余通过公开的或陷落的手段过度地长期抽汲,使农业部门成为工业部门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工业从农业取得资金方式主要有三种,即通过征税从农业取得一部分剩余;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通过农村信贷偏向工业。农业支持工业与农村支援城市可以说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政策特点。

第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低度吸纳能力,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积聚在农业领域。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严格的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对比,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化。

第三,国家长期偏重城市,忽视农村。一直到2000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教育经费的23.9%,而农村义务教育人数却占全国的63%,“占人口70%的农民仅占有20%的卫生资源”,农民工的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镇职工的1/4?眼2?演。

在这种严重倾斜的政策运作下,中国社会仍然能够保持基本秩序的稳定,应该说主要归功于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但我们也不可不论另外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石———农民的生存理性———它是一种只求最基本温饱的生存观念,即只要“不饿死就行”。今天的农民工没有保险,没有享受福利仍然是在为资本积累做贡献。而且第一代农民工认为他们的根不在城市,“我们怎么能跟城市人比呢?”是他们普遍的自卑心态,他们的“根”在家乡,在农村。家乡与农村依然是他们认同的归属地,也是他们在城市遭遇白眼的时候内心平衡的情感依托,也是他们在面对安全与利益冲突时选择“安全第一”而规避风险的精神保障,也是他们在面对各种生存危难时仍然支撑而不倒下的动力支柱。农民个人的生存理性在社会层面形成的结果就是秩序稳定。

二、生存理性是公平的底线

生存理性虽然是很低的理性层次,但不是没有底线。什么是底线?斯科特是这样描述的,就像“一个人长久地站在齐脖深的河水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把生存作为目的的农民,在规避经济灾难而不愿冒险追逐平均收入最大化方面很有代表性”?眼3?演。以生存为目的的农民家庭经济活动的特点在于“以稳定可靠的方式满足最低限度的人的需要”,“濒临生存边缘的失败者的代价,使得安全、可靠性优先于长远的利润”。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黄宗智在研究华北小农家庭经济中所提出的“内卷化”概念是农民生存理性的反应,是农民在特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技术安排,以此获得最稳定、最可靠的产量,用以免于“陷入灭顶之灾的细浪”。

卢晖临借鉴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分析提出“社会分化的文化网络”概念,他用这一概念来分析中国解放前社会中“公平底线没有被突破”是中国传统农民认可当时社会分化机制及其结果、进而是保存社会秩序稳定的基本前提。卢晖临认为传统乡村社会是“习惯”的海洋,这些非制度的习惯组成了社会分化的文化网络,保障了社会公平的底线。

而在当下,我们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旧有的农民乡村习惯被打破,宗族联系解体,血缘联系弱化,地缘联系破坏,新的制度保障又没有覆盖到农民,缺乏社会关联的农民呈现“一袋马铃薯”的原子化状态,进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管是缺乏农业保护的在家务农的农民或是外出寻求生存的农民工,他们都被暴露在赤裸裸的经济利益的理性算计之中?眼4?演。在此背景下,农民的生存理性时而被突破,生存理性作为社会底线,一旦突破就是悲剧的必然发生。这就证明了我们必须关怀“民生”。关怀民生是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话题。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这种初期性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比较严重的贫富差距,这是市场必须迈出的一步;但是发展市场经济更需要看得见的手对看不见的手进行干预与调节,尤其是在贫富差距及其社会后果层面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并落实到社会成员的具体生活细节。如果社会成员的普遍富裕尚现阶段不可求,但是,使贫弱者得到基本的制度保障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重中之重的是政府不能让农民工失去希望———他们的下一代,他们的子女教育,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三、生存理性到发展理性的转向

二代农民工逐步走向以发展理性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所谓发展理性是与第一代农民工相对而言的,就是把“根”从农村拔出来了,生活方式趋于“城式化”,情感认同偏向城市,价值取向背离“乡土”。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理性是一个有别于并且高于生存理性的层次,是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体现。比如,生活方式改变———必须有生活质量的观念,摒弃“赖活着”的思想———我们在青年农民工的身上已经看到这种变化,对他们来说,传统的“乡”、“土”观念已不再具有原来他们的父辈那样强烈的文化意义了,他们已经有了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横向比较———更重要的他们认同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而不是父辈认同的乡土文化中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他们青年一代对乡土生活方式全面背离,显示出一种向现代社会急剧变迁时特有的文化断裂现象———与传统农民生活方式断裂?眼5?演。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不再罗列相关的实证数据,仅根据相关文献及笔者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感受,我们把新一代农民工的社会特征用表1来表述。

生存理性的超越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农民工与农民不能一直停留在生存理性的边缘上,他们必须走出贫穷,超越生存,寻求发展。如此一来,新生代农民工的整合问题就彰显出来了:新生代农民工在行动选择上宁愿成为城市里的流浪汉,不愿回到农村生活,与父辈仅仅为赚钱而打工、对城市并没有价值认同,也更没有生活依赖,只有回归农村才有归属感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制度与城市运作机制上是否被吸纳、生活系统与方式是否被接受、价值情感是否被排斥将是新生代农民工关注的焦点,如果这一切顺理成章,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生活基本保障、医疗甚至教育等方面不遭遇较大的障碍,结果将是农民工顺利融合入城市的发展过程。但是如果走向反面,新生代农民工就会成为社会秩序和谐的“不定时炸弹”,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必须认真面对并真正关怀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这一“秩序和谐”的瓶颈问题。甚至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理性的形塑与张扬,公民思维的孕育与磨练已经对国家制度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国家迫切需要在行动上给予“关怀”的回应,做出相应的制度变革———包括就业、教育及医疗等各种福利保障在内的城乡二元户籍体系。

工厂生产、城市生活的体验与文化领域培养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性”———正如英格尔斯在《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一书中主要就是论述了工业与城市对传统人向现代性转变的功能一样。城市与乡村的不同对于从乡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化力量,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到角色群体的多样化,再到生产过程的科层制,要求农民工适应城市里的一切,并与新的组织与人群相互适应。拔高一点说,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的全新的社会化力量构成了一种“现代性”力量。

“现代性可以用于社会,也可以用于个人”,我们这里关注的是后者,是一个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与传统相对应的现代属性。具有现代性的个人常常表现为见多识广、积极参与,具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乐意接受新观念和新经验?眼6?演。“也可以表现为具有平权开放、独立自顾、乐观进取、尊重感情和两性平等”等方面的意识?眼7?演。总而言之,是指一个具备了现代素质或现代性的人应该具有一整套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比较顺利地顺应生活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眼8?演。

随着第二代农民工现代性的增长,他们回农村是“回不去”了———无论是从主观或从客观。同时,他们在体制上讲暂时还无法融入城市。由此构成了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由此必须产生相应的体制改革上的制度变迁,以使不愿意也不可能再次上山下乡的青年农民工整合入城市,进而实现全社会的进步。

四、结语:和谐的展望———制度变迁与社会进步

无论是公平底线的突破或是发展的障碍带来的结果都是社会秩序与进步的“逆流”———使社会不再和谐。

社会学的宗旨是关注秩序与进步,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到自杀论,再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是在围绕社会整合的主题进行,而整合的目的当然是使社会秩序和谐。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文化内在性的主观角度探讨西方何以兴起资本主义这一“进步”现象,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史》从客观环境角度探寻人类进步的轨迹;马克思通过《资本论》来分析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遭遇的劳动的异化———表面看是人性进步的倒退,实乃人性进步的曲折性。这些主题均凸显了秩序与进步的主题,而历史一再证明,秩序的和谐要有公平地发展才能得以保障。

现在针对二代农民工彰显的发展理性,国家与社会必须从生存关怀的视角转向发展关怀的视角———不但要保证农民工的温饱,还要支持他们的发展,让他们对明天、对未来充满希望。具体体现在制度层面上,就是国家应该承认、顺应、改革。承认农民工是国家的主体公民,与城市居民享有一样的居住、就业、受教育、福利保障等权利;顺应农民工的需求与社会转型的形势,改革和健全现有制度更加关注公平。这样生存理性的超越才有可能,农民工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真正的现代化才会到来。注释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技兴衰背后的秘密》 历史必修论文

论中国古代科技兴衰背后的秘密

高中历史必修论文

中国,这个曾经的科技大国,在历史的潮流中逐渐被西方取代其地位,而现如今,虽然提倡大力发展科技,却依旧无法与西方科技相抗衡。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写到: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而后却衰落啦?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古代每一个现象及原因的背后都有其促进和阻碍的成分,对此论述如下: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先兴后衰的原因: 1. 大一统的政治环境

兴:很明显,政治上的安定统一与否和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否是成正相关的,例如汉代和宋代这两个大一统的朝代,其商品经济也处于鼎盛时期,科学技术的发明成果也出现繁荣景象,如:北宋的活字印刷术、东汉的《九章算术》、浑天仪地动仪等。而魏晋南北朝正处在战乱期间,其科学成就也相应减少很多。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时间、资金和生产力上的充足,从而使其空前发展。

衰:中国的科技得以发展,大一统的环境是独有的特殊因素,而由于大一统必定伴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创新发明更多的是在官僚、知识分子阶级,为统治阶级服务。于是乎,科技发明更多的有了政治的干预,创造力的发散极大程度的受到了政治的桎梏。如:对于天文天象的研究成果多半是为皇帝占卜、印刷术的发明促进儒家思想为主导,巩固君主统治。

2. 自成体系,独立性、排他性强 兴: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华夏文明独立于其他任何文明的文化体系,这也使得中国古代科学家们有敢于尝试、独立思考、自我完善、独立钻研的精神,铸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这也使得中国古代的科技研究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张力和影响力。如:东汉的《九章算术》,集算数、代数、几何等多种数学知识为一体的综合立体的数学体系,并经过后来的不断完善。再比如中医的医药体系,更是延续到现在的独立且影响深远的成就。

衰:独立性所带来的的弊端即是排他性。中国之所以近代科技走向末路,很大程度是因为“天朝上国”的“华夷观”,不愿接受西方优于中国的科技成果,以至于停滞不前。如:三角函数早在唐朝就已传入中国,但由于中国太重视算筹而至其于不顾,以至于中国的天文学、医药学等错失了能借助三角函数等西方成就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3. 儒家思想的推动和阻碍

兴:儒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代科技的思想启蒙。如:“知天命”启发了人们探索天文的兴趣;“仁义”启发了人们的怜悯之心,促进医药学的研究;“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数”启发了人们对数学的研究,等等

衰:先秦儒学对中国科技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而到了汉宋朝以后,儒学的发展为了顺应统治者的需要,更多的将“伦理观”、等级秩序提升到主要地位,如:朱熹的三纲五常。由于“伦理中心主义”的支配,使后来的人们无论是对以前古人的科技成就还是对近代的科技成就都脱离不了人的主观意愿,使得科技研究缺乏了客观性。在加上“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使得知识分子以做官为己任,而不是科学研究。4. 直观的,经验的思维方式

兴:中国科技的发明都有很强的偶然性,他们常常是以简单的方式思考问题,这恰恰就使中国古代科学家跳过那些复杂的思维方式,只是通过主观感受和经验而不知觉的创造发明,这就减少了西方理论到实践研究所需要的时间,这种方式有利于中国科技发明的迅速辉煌和应用。如:宋代科学家宋应星如此解释火药的原理“草木灰为阴,硫磺为阳,阴阳两种物相遇于无际可容之中。”他以阴阳为解释,带有浓厚的主观性,如此之简单的解释显然没有西方化学反应中复杂的理论方程式,却成为中国科技的骄傲。

衰:由于直观经验式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无法解释其内在的原理,无奈之中,中国人只得把其归根于不可知的“气”“理”“阴”“阳”等,这些人们主观上的本原理论显然是落不住脚的,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科技零星分散,不成体系,都是架空的、重新开始的、偶然机遇的,促使了中国科技无法持续长久走向衰弱。对比西方科技却是有理论体系的、有基础的、互相有联系的、有目的的,所以才会长久兴旺。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提出,而量子论的提出又促使相对论进一步发展,而后代科学家依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有了无数的科技发明。5. 重实用技术科技观

兴:中国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理论书籍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直接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地动仪、浑天仪、四大发明等。而实用发明却是科技发明的最终目的,所以说,重实用技术的科技观却为中国古代科技得以领先世界奠定了基础。

衰:实用技术无法带来技术的飞跃,由于人们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科技成果,很难维持其长久。就算是名气很大的技术书籍,如:《九章算术》、《本草纲目》都没有理论体系的认识建立。《九章算术》共九章,却都是以实用技术为主,其中大部分是讲农田;而《本草纲目》更是记载了1892种药物和明代中期以前的药物临床经验。可是经验归经验,并没有建立起像西方药物学那样的体系。6. 有机整体自然观

兴:实际上,中国的科技发明是注重生态保护的,这倒是先进于西方的一点。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天的意愿,具有无限涵盖性的理论使得中国科技成果具有极大的应变性和包容性,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推动了中国科技与环境和谐发展的。

衰:这种“天人合一”的包容性的科学观实际上限制了人们进一步探索事物、现象背后的成因和本质,不利于深入研究自然奥秘,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自然科学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实际上中国古代科技的繁荣实质上很少体现了“科学”,而更加体现了“技术”。所以说,中国的科技是因技术而兴,因科学而衰;西方则是比我们较晚有科学研究的意识,却是在中世纪以后,因科学而启蒙,因技术而兴旺。由于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才会形成如此有着辉煌的实用性技术成就却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托的古代科技局面。我们不能将科技衰落的原因强行全部归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上,因为它们曾经也推动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我们不能否认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我认为其本质科技体系的缺陷才是主导因素,而外部环境是促使形成这种有缺陷的科技体系的主要因素。

真正中国科技要想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真正做到为真理献身,刻苦钻研其本质规律,完善中国科技体系。

参考论文及书目: 《浅谈中国传统科技观及其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者艳丽 《浅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王珂 《浅谈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陈颖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 上海书店出版社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 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四季更替 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四季更替》 燕崖中心小学 张玉刚

一、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2、通过观察,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知道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是有规律的。

3、喜欢大胆想象。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模拟实验验证四季更替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依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相关内容,通过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地球的公转特点及所带来的影响,及四季的形成。

2、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3、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情境,使课堂更形象更直观,也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习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四季变化,大胆猜想四季更替的原因,通过相互协作讨论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展示不同季节图片)

图片展示的分别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现在是什么季节,接下来呢?然后呢?再后来呢„„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这叫什么?(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按照规律循环的,这就是四季更替。

(二)了解四季更替带来的变化,提出问题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知道的有关知识,回忆一下,在不同的季节,各种事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指名回答,学生各抒己见)

2、根据学生回答,归纳问题: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冬天白天短、夏天白天长? 为什么四季会更替?

师小结: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的问题,对吗?那我们只要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呢?下面我们就从研究这个问题入手好吗?

(三)探索四季更替的成因,大胆猜想

1、学生分组讨论。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科学知识猜想一下四季更替的原因,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最后达成小组意见。

2、小组交流。学生交流出四季更替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自己阅读的相关资料或听他人说,猜想四季更替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经历猜想、表达、倾听、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

3、师:大家都认为四季更替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有关,那地球公转怎样产生了四季更替呢?让我们先来看相关资料。

(课件展示有关地球公转资料)。

(四)引导学生推理 ①通过资料片你发现了什么?

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师提示讲解: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②一年四季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温度不同)——温度不同说明我们获得的热量不一样,地球上的热量是怎样获得的?(太阳的照射)——直射获取的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的热量多?

③仔细观察,地球转到不同的位置,对于地球上某一个地方来说,太阳光照的情况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四季的形成可能与太阳光照不同有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联系事实,通过推理,初步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索方法。)

(五)模拟实验。

看来仅靠猜想和推理还是不够科学的,如果我们能亲眼看一下就好了,那有什么办法才能看一下呢?(做实验)怎么做实验?具体地说说。(模拟实验,模拟地球运动)地球在宇宙中是怎么运动的呢?(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

1、根据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我们来做一下模拟实验,具体探究一下,四季更替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1)老师介绍实验器材:地球仪(重点介绍南北半球、赤道),手电筒,各自的作用。

(2)实验注意问题:

A、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可在北半球某处做个标记,观察地球转到不同位置时的光照情况。(直射和斜射)

B、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度,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C、因为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很小,手电筒的光就好比是太阳的光,地球上有些地方不能被直射到。

D、太阳的光线是向四周发射的,实验时,要让手电筒的光始终照到地球仪上。为了转动方便,同学们可以下位做这个实验,转动时要注意,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手电筒和地球仪应在同一个平面内转动。

2、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六)师总结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在公转轨道面运动时,地轴并不垂直于轨道面,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它是斜着身子绕着太阳跑的。

太阳直射点不总在赤道上,在南北23.5度之间的区域内来回摆动。当直射点偏到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和热多,被太阳照射的时间也长,这时北半球就是夏季了,同时,相对的南半球上被太阳斜射着,南半球便是冬季。

地球不停地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便产生了四季更替。因此说,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和地球倾斜形成的。

(板书: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和地球倾斜形成的)

(七)拓展活动。

实际上古代的劳动人民已经通过观察地球和太阳的运行知道了这些奥秘,并且把将四季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并编写了二十四节气歌。

(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知道每句歌词反映的是哪些节气吗?知道在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反映农时季节的吗?比如说,我们这里一般哪个节气开始播种小麦?什么节气收割?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知识?要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去研究一下吧!

七、板书设计

23、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

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和地球倾斜形成的

下载浅谈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团支书的选举和更替

    关于团支书的选举和更替 发布日期: 2011-6-10关于团支书的选举和更替 一般任期是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在一学期之后进行改选,但要通过上一级的审批。 团支部书记候选人选举......

    大国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500年的历史风云,夹带着多少人的血与泪,记载着多少国家的兴旺与衰落。当你还在为昨天的辉煌而庆祝的时候,死亡或许已经悄悄的向你靠近。世界格局在这500......

    《大国兴衰》读书笔记-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王瑞 10368006 《大国的兴衰》读起来,开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笔者对近代欧洲各国的军事对抗的细致表述和分析,笔者仿佛不是文人或学者,而是一个军事专家......

    传统武术兴衰(五篇范文)

    传统武术若继续自欺欺人走向没落将成最终宿命近日,一条太极拳师数秒被散打拳击手击倒的视频迅速刷爆朋友圈。一时间,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嘲笑和指责之声让传统武术同情者和练习......

    王朝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汇报人:王朝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首先给各位领导、同事们拜个早年,祝大家在龙年再上一层楼。回首这离开校园进入我们长城顶驱公司的这半年,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发现......

    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最近头脑发热刚看完李卫当官,现在最吸引我滴就是雍正王朝,老片子啦,那个时候上初中看不懂,现在看看很有感觉,雍正王朝观后感。感觉《雍正王朝》是难得的国产好......

    《雍正王朝》观后感★

    又把电视剧《雍正王朝》大略看了一遍,太费时间,太耗精力了。 记得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或者说还没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电视剧《康熙王朝》很好,我也熬神看过。后来听说是《雍正王朝......

    《天国王朝》观后感

    《天国王朝》观后感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历史题材影片《天国王朝》的背景设定在十二世纪末期,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当时的耶路撒冷被基督徒军队控制已逾百年,而另一方面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