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
第一课时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第二课时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1、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三课时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第四课时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七、八课时
一、请翻译。判断句式
1、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7、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也。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为”“则”“即”等词表判断
三、请翻译 省略句式
1、(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以钱覆其口。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归纳:
1、补充省略成分,应结合上下文语境。
2、省略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①主语省略
②谓语省略
③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④介词省略
3、译成现代汉语时,为做到语句通顺,该补充的应补充。
四、请翻译。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吾尝疑乎是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5、咨臣以当世之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尝射于家圃归纳:
介宾短语后置句: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五、请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提宾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提宾式。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如:“何苦而不平?”(“何”是“苦”的宾语)
1、子将安之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以战?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
第二篇: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东升学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差别很大。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 判断句(10种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练习:
一、判断句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5)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沈括《活板》)
(6)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7)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9)“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1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1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东升学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14)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
(1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16)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17)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18)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19)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列传》)
二.被动句(9种类型)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练习:
二、被动句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7)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8)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东升学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1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
(1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东升学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往。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练习:
五、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自比于管仲、乐毅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5)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6)沛公安在?(《鸿门宴》)
(7)客何为者?(《鸿门宴》)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9)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10)宋何罪之有?(《公输》)
(11)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2)何陋之有?(《陋室铭》)
(1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14)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东升学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15)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1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17)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2.定语后置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之战》)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介词短语倒装句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4.主谓倒装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
1.省略主语(①承前省②蒙后省③不规则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承前省)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不规则省略)
2.省略谓语(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
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蒙后省)
3.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兼语)
例如:①可烧()而走()也。(动宾)
②竖子,不足与()谋!(介宾)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省兼语)
4.省略介词
例如: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练习:
六、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东升学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6)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2. 谓语的省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浪淘沙》)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3. 宾语的省略
(1)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具告以事。(《鸿门宴》)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5)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1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12)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4.介词的省略
(1)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东升学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2)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3)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之战》)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练习:
七.固定格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第三篇: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1、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2、“„„也”。
3、“„„者,„„”。
4、“„„者也”。
5、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6、借助于副词“即”、“则”、“皆”、“乃”、“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可直译为现代汉语的“是”;也有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判断。
7、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8、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
A、“„„者„„也”。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译: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好好复命)的是无用的人!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译: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译: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5、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译: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译: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7、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译: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译: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10、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译: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译: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楚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B、“„„也”。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东部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2、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译:这是寡人的过错。
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译: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4、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译:我们还是回去吧。
5、此天子气也。(《鸿门宴》)译:这是天子的云气。
6、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译: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是针对沛公。
7、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译:鄙意以为大王不应该这么做。C、“„„者,„„”。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译:我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与他一块去。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就爱你过来都将被他所俘虏!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译: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D、“„„者也”。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译: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鸿门宴》)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译: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译: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探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翻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3、苟非吾之所有,(《赤壁赋》)译:假如不是我的。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1、君家妇难为!
译: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啊!(《孔雀东南飞》)
2、刘备,天下枭雄。译: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1、同是被逼迫。
译:我们都是被逼迫的。(《孔雀东南飞》)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为”、“所”、“为„„所”、“于”、“见”、“见„„于”、“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鸿门宴》)译: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就可以除掉了。
2、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译:渐渐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译: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2、吾属今为之所虏矣。(《鸿门宴》)译: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3、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你们这些人都将被被他所俘虏!E、用“被”表被动。
1、今日被驱遣。《孔雀东南飞》 译:今日被休弃。
2、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译: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荆轲刺秦王》)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妇女无所幸。
译:妇女没有被宠幸。(《鸿门宴》)
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尔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
译: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是迫于当时曹操的兵力太多,而不是真正的从心里归顺!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此种省略在翻译时不译出来,要译则要在所译内容之外加括号。
1、(苏子和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译:(苏轼和客人)互相在船上靠着垫着睡着了。(《赤壁赋》)
2、(兰芝)十三能织素。
译:(兰芝)十三岁就能织白绢。(《孔雀东南飞》
3、(沛公)坐须臾。
译:沛公坐了一会儿。(《鸿门宴》)B谓语省略(在翻译时必须翻译出来)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C宾语省略(在翻译时一般要译出来)
1、遣去慎莫留(她)。
译:千万不要留她。(《孔雀东南飞》
2、戒之慎勿忘(这个悲剧)
译:以此为鉴,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悲剧。(《孔雀东南飞》
3、人不敢与(之)忤视。
译: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荆轲刺秦王》)
4、竖子不足与(之)谋。
译: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鸿门宴》)
5、则与(之)斗卮酒。
译: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鸿门宴》)
D定语省略
1、主簿通(太守)语言。
译:主簿传达太守的话。(《孔雀东南飞》
2、樊哙侧其盾以撞,(交戟)卫士仆地。
译:樊哙侧着盾牌一撞,交戟的卫兵们跌倒在地上。(《鸿门宴》)
E介词省略(必须要译出来)
1、沛公军(于)霸上
译:沛公在霸上驻军。(《鸿门宴》)
2、徘徊(于)庭树下。
译:在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3、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译: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状语后置。
A主谓倒装。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会把谓语提前。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你太不聪明了!
B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曷”、“胡”、“恶”、“焉”、“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1、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2、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3、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宾语必须是代词;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莫”、“毋”等否定词表否定,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1、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3、忌不自信。(自信是信自的倒装)《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邹忌不相信自己。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宋何罪之有
译:宋国有什么罪过。
介词宾语提前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译: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为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多数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
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形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
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D状语后置(也称为介宾结构后置:于/以+介宾短语)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2、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3、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
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第四篇: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1、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2、“……也”。
3、“……者,……”。
4、“……者也”。
5、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6、借助于副词“即”、“则”、“皆”、“乃”、“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可直译为现代汉语的“是”;也有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判断。
7、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8、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
A、“……者……也”。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译: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好好复命)的是无用的人!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译: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译: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5、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译: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译: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7、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10、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译: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楚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B、“……也”。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东部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2、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这是寡人的过错。
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译: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4、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我们还是回去吧。
5、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译:这是天子的云气。
6、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译: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是针对沛公。
7、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译:鄙意以为大王不应该这么做。
C、“……者,……”。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译:我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与他一块去。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就爱你过来都将被他所俘虏!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译: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D、“……者也”。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译: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鸿门宴》)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译: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译: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探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翻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3、苟非吾之所有,(《赤壁赋》)
译:假如不是我的。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1、君家妇难为!
译: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啊!(《孔雀东南飞》)
2、刘备,天下枭雄。
译: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1、同是被逼迫。
译:我们都是被逼迫的。(《孔雀东南飞》)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为”、“所”、“为……所”、“于”、“见”、“见……于”、“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靠“于”引进主动者。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鸿门宴》)
译: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就可以除掉了。
2、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译:渐渐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
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译: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2、吾属今为之所虏矣。(《鸿门宴》)
译: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3、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你们这些人都将被被他所俘虏!
E、用“被”表被动。
1、今日被驱遣。《孔雀东南飞》
译:今日被休弃。
2、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译: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荆轲刺秦王》)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妇女无所幸。
译:妇女没有被宠幸。(《鸿门宴》)
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尔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
译: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是迫于当时曹操的兵力太多,而不是真正的从心里归顺!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此种省略在翻译时不译出来,要译则要在所译内容之外加括号。
1、(苏子和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译:(苏轼和客人)互相在船上靠着垫着睡着了。(《赤壁赋》)
2、(兰芝)十三能织素。
译:(兰芝)十三岁就能织白绢。(《孔雀东南飞》
3、(沛公)坐须臾。
译:沛公坐了一会儿。(《鸿门宴》)
B谓语省略(在翻译时必须翻译出来)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C宾语省略(在翻译时一般要译出来)
1、遣去慎莫留(她)。
译:千万不要留她。(《孔雀东南飞》
2、戒之慎勿忘(这个悲剧)
译:以此为鉴,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悲剧。(《孔雀东南飞》
3、人不敢与(之)忤视。
译: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荆轲刺秦王》)
4、竖子不足与(之)谋。
译: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鸿门宴》)
5、则与(之)斗卮酒。
译: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鸿门宴》)
D定语省略
1、主簿通(太守)语言。
译:主簿传达太守的话。(《孔雀东南飞》
2、樊哙侧其盾以撞,(交戟)卫士仆地。
译:樊哙侧着盾牌一撞,交戟的卫兵们跌倒在地上。(《鸿门宴》)
E介词省略(必须要译出来)
1、沛公军(于)霸上
译:沛公在霸上驻军。(《鸿门宴》)
2、徘徊(于)庭树下。
译:在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3、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
译: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
C定语后置。
D状语后置。
A主谓倒装。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会把谓语提前。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你太不聪明了!
B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曷”、“胡”、“恶”、“焉”、“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1、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
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2、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
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3、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
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宾语必须是代词;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莫”、“毋”等否定词表否定,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1、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3、忌不自信。(自信是信自的倒装)《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邹忌不相信自己。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
译:宋国有什么罪过。
介词宾语提前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译: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为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多数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
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形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
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
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
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D状语后置(也称为介宾结构后置:于/以+介宾短语)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2、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3、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
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
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第五篇:《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
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
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者,阳城人也。
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②A者,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A,B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
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是”“此”(代词)
/“为”/“非”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亡秦之续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
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一)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被”表被动。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帝感其诚。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三、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
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
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
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
○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
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孤臣唯命是听。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四、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名词)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群臣/(∧之)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有时“之(而)”省略)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
3、“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宾客)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之人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4.中心词+数量词
○尝贻余核舟一。/为人五,为窗八。
○铸以为金人十二。(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五、状语后置句([状]+动、形+〈补〉)/“以”、“于(乎)”+名词或代词
⑴介词结构“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如
介宾短语/于+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介宾短语/以+宾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六、主谓倒装句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七、成分省略句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草木)尽死。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走)五十步笑(走)百步
3.省略宾语。
○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动词宾语省略)
○竖子不足与(∧之)谋。(介词宾语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
4.省略介词。文言文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动+处所、地点)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③,()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zhì贽zhì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译文】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的兄长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他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县吏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吏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自新对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常)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相互取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而谈论古今之事时,他则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眼睛直直地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看到了就想殴打他。(后来)他被补授为县学的生员,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新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学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八、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1/(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何”)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
2/(2)何所……?(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所思/所忆的是什么?)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3/(3)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4/(4)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5/(5)孰与……?(与……相比,哪个……?)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6)何为……?(为什么……?)
○君何为生我家?
7/(7)安……乎?(怎么……呢?)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尔安敢轻吾射!
2、表示反问
8/(1)何……哉(也)?(怎么能……呢?)/何哉?(为什么呢?)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游褒禅山记》)
9/(2)如之何……?(怎么能……呢?)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
10/(3)何……为?(……为什么呢?/……干什么呢?)/奚……为?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奚……为:为,wéi,语气词,表示反诘或感叹。奚以:为什么。
○何辞为?(《鸿门宴》)
11/(4)何……之有?(有什么……呢?)
○宋何罪之有?()○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12/(5)安……哉(乎)?(哪里/怎么……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3/(6)不亦……乎?(不也是……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14/(7)……非……欤?(……不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5/(8)顾……哉?(难道……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6/(9)独……哉(耶)?(难道……吗?)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17/(10)岂(其)……哉(乎,耶)(哪里……呢?)
○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捕蛇者说》)
○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殽之战》)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18/(11)宁……耶?(哪里/怎么……呢?)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感叹)(《祭妹文》)
19/(12)宁……乎?(难道/怎么……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老当益壮,宁(宁,岂,难道,哪)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3.表示感叹
20/(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1/(2)直……耳!(只不过……罢了!)
○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
(《孟子·梁惠王上》)
22/(3)惟……耳!(只……罢了!)
○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
(《谭嗣同》)
23/(4)一何……(多么……啊!)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24/(5)亦……哉!(也真是……啊!)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25/(6)……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4.表揣度
26/(1)无乃……乎(欤)
(恐怕……吧?/)(兼表反问)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27/(2)得无(微)……乎?(该不是/没有……吧?/能够有所不……吗?)(兼表反问)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能够有所不……吗?)
28/(3)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其可怪也欤?(《师说》)
29/(4)……庶几……欤?(……或许……吧?)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孟子》)
5.表示选择
30/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31/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32/③其……耶?其……也?(是……呢,还是……呢?)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空的深蓝,那是它的本色吗?
还是它的高远没有穷极的吗?
苍苍:深蓝色。其……,其……:可以理解为“是……,还是……”极:边界尽头。
33/惟……抑亦……(不仅是……而且是……)
而卒惶急『无以』(没有/什么/用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