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机遇与挑战并存

时间:2019-05-13 22:3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块链,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块链,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一篇:区块链,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实践进展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大部分仍在构想和测试之中,距离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而要获得市场的认可也面临不少困难。

(一)受到现行观念、制度、法律制约。

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的特性颠覆了人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淡化了国家、监管概念,冲击了现行法律安排。

对于这些,整个世界完全缺少理论准备和制度探讨。即使是区块链应用最成熟的比特币,不同国家持有态度也不相同,不可避免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解决这类问题,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在技术层面,区块链尚需突破性进展。

目前,区块链应用尚在实验室初创开发阶段,没有直观可用的成熟产品。

比之于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用浏览器、APP等具体应用程序,实现信息的浏览、传递、交换和应用,但区块链明显缺乏这类突破性的应用程序,面临高技术门槛障碍。再比如,区块容量问题,由于区块链需要承载复制之前产生的全部信息,下一个区块信息量要大于之前区块信息量,这样传递下去,区块写入信息会无限增大,带来的信息存储、验证、容量问题有待解决。

(三)竞争性技术挑战。

虽然有很多人看好区块链技术,但也要看到推动人类发展的技术有很多种,哪种技术更方便更高效,人们就会应用该技术。

比如,如果在通信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发信息的方式是每次发给全网的所有人,但是只有那个有私钥的人才能解密打开信件,这样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会大大增加。

同样,量子技术也可以做到,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同样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近年来更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这对于区块链技术来说,就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影响区块链采用的另一障碍就是管理层担心这项技术在试点项目与概念验证(POC)中尚未得到充分测试。那么最终,区块链的局限性又在哪里?早期的概念验证项目验证的是区块链的可扩展性,但这项技术在处理大量企业交易以及数据时又会存在什么样的局限性?随着区块链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采用,不同的应用程序将面临不同的可扩展性问题。

那么处理大量交易需要多少时间和算力?早期的概念验证项目还验证了区块链防篡改交易的安全性。

但是一些管理层关心的是,区块链中的非公开信息是否仍然可以在区块链之外共享。因此,就出现了有关于这项技术的信任问题。目前各类供应商都正致力于创建强大的加密和安全机制,而且多个区块链实体和联盟也正在评估不同的方法,以确保这项技术在保护非公开信息方面是可信任的。

如所有新兴技术一样,区块链也将逐步发展。但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对所有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力量,我相信它的发展会十分迅速。当然,服务供应商行业也将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采用。

微信群大全 https://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耐火材料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耐火材料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国际形势:从全球局势看,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工业发展有利。但与过去的十年相比,我国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将逐渐趋紧。首先是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低速增长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将在一定时段内处于低速增长。其次是全球供需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现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国家纷纷谋划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谋求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希望振兴制造业,扩大出口。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竟争。再次是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加剧了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日渐浓厚,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世界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总量将呈下降趋势。“十二五”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形势:随着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施行,我国耐火材料工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显而易见。一是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超常规固定资产投资已转入下行减速通道,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降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对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的需求就会下降,进而对耐火材料的市场也必然产生影响。二是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原燃材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实体经济生产要素成本将呈逐步上升趋势,行业生产经营的利润空间也会受到挤压。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趋紧。随着政府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对耐材工业生产的制约日益明显,全行业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的任务十分繁重。部分耐火原料资源紧张的形势在短期内也难以缓解。

行业形势:从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自身看,尽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全行业的目前状况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高温行业的发展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与发达国家也还有一定的差距。除了前面提到的,行业普遍存在的总量过剩,产业集中度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我们特别应该认识到,作为全球耐材生产和消费大国,尽管耐材产品产能很大,但高技术含量的品种较少,“绿色新型”耐火制品的比重偏低;面对潜力很大的国际市场,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多;普通制品比例高,不定型耐材制品比重低。偏硅酸钠此外,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科技创新、清洁生产的整体水平也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未来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研究新思路,制定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切实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结构升级、产品优化、节能环保、综合实力提高的基础上,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特种耐火材料 “十二五”期间,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促进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五个明显提高:产业整体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提高。

第三篇:慈善信托-机遇与挑战并存

慈善信托——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称慈善法)正式实施。随着《慈善法》的正式实施,更加细化的配套文件不断出台,国内慈善事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得慈善信托在中国得以落地,这也从侧面体现出社会多方于慈善信托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慈善信托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慈善信托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慈善法》第四十四条对“慈善信托”的定义为:“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从此条规定来看,现在的慈善信托可谓有法可依,相比之前的公益信托,也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明确了监管部门为民政部门。《信托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公益信托的设立和确立其信托人,应当经有关公益事业的管理机构批准。”但这个管理机构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而慈善信托明确了民政部门的监管部门地位,解决了审批的难题,避免了相互推诿或者争夺监管权的可能。其次,与传统慈善方式相比,慈善信托是一种隔离型的资产,传统的捐款很多是个人将财产捐赠给基金会,如果基金会破产,基金会的所有财产都会被清算,这会导致捐款人的财产也会被清算,从而导致捐款人的捐款意愿不能实现。而慈善信托,无论信托公司破产与否,这部分资金与公司财产1 是相互隔离的,公司如果破产,这笔资金则会转交其他愿意作为受托人的机构继续保证运行,这就保证了慈善事业的继续平稳发展。再次,慈善信托更加便捷、灵活,公益信托设立必须经过批准,这为公益信托的设立增加了很大难度,而慈善信托设立只需备案即可,备案制的选择体现了主管机关简放政权的思想。此外,公益信托的监察人为必设机构,而慈善信托监察人根据委托人意愿设立,把是否设置监察人作为委托人自愿选择的事项,这极大地便利了慈善信托的设立。

都说2016年是中国慈善信托“元年”,在《慈善法》正式实施后,可以预见慈善信托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益信托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在看到慈善信托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国开展慈善信托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比如税收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民政部门对备案要求不统一等执行问题会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毕竟慈善信托获得社会关注是暂时的,而相关更加细致、具体的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地以及信托公司需设计完美的慈善信托产品,从而使其带动小到企业业绩,大到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才是更值得关注与深思。

面对目前慈善信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慈善信托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且有赖于各方推动,鉴于此,我认为在下一阶段带动慈善信托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与公益基金会实现优势互补。采用“信托公司 + 基金会”的业务模式,信托公司基于自身的制度优势和资产管理能力而更擅长投资运作,有利于实现慈善信托财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信托公司也存2 在一些明显的劣势,如在慈善项目来源以及项目筛选、运营及效果评估上普遍缺乏经验。而公益基金会的优势恰恰体现在慈善项目运作实施方面。长期以来,慈善基金会是我国慈善事业的主要实施主体,在受益人的筛选、慈善项目的运营管理及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信托给慈善行业提供了一个更灵活高效的行善方式,是现有的慈善形式的重要补充,以慈善信托为载体,“信托公司 + 基金会”的业务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发展慈善事业的主流模式,从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二、与互联网相结合,慈善也要搭上“互联网”快车。采用实现“互联网+慈善信托”的业务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太多的行业和产业加入到“互联网+”的大队伍中来,顺应“互联网+”趋势,适应新时期慈善事业发展的步伐,利用互联网工具比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更多的平台,比如当前某慈善总会创新推出了“为众筹”模式,此平台完全是公益性的,推出这种众筹平台,公信力强,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三、与家族信托业务有机结合。“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模式在目前社会中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净值客户财富的日益膨胀,高净值客户回馈社会,践行公益的需求也日渐增强,以家族财富传承为目标的家族信托业务得到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可通过慈善信托与高净值人群家庭财富管理的结合,通过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的方案设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的财富服务安排,设计出既有财富传承功能、又能达到慈善目的的“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的新解3 决方案,以有效拓展慈善信托业务增量及合作伙伴。

现代信托法之父Austine W.Scott曾这样评价信托:“信托作为处理财产之设计,其灵活性没有其他法律能匹敌,设定信托之目的就如同律师的想象力一样无限。”可见慈善信托的发挥空间十分宽广,在国内外一些经典的成功案例当中,富豪往往采取“基金会 + 慈善信托”的模式进行运作。比如:邵逸夫、牛根生、王永庆等都是设立慈善信托基金,采取这种慈善信托家族企业传承模式,一方面可以回报社会,推行公益慈善事业;另一方面企业股权与其他家族财产分离,在其去世之后,其慈善事业能够继续的同时他的家人也获得了信托的受益权,即使有遗产纠纷,企业的正常运营不会受到影响,家族企业永续经营的理想得以实现。因此,在新的《慈善法》的实施下,努力实现财富传承的私益目的与社会公益目的的协调统一,是一条长远的慈善信托与家族企业发展之路。

从整体来看,慈善信托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要不断发展壮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尝试,通过长期积累实践经验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行模式,再加上其具有独有的优势,慈善信托一定会发展的越大越好。

参考文献

[1] [2] [3] [4] 王金东:《英美慈善信托法律制度研究》 林静:《慈善信托——慈善事业与财富管理的跨界》 高传捷:《慈善信托机遇与挑战并存》 马剑银:《中国慈善信托实践的愿望》

第四篇:环卫改革 机遇与挑战并存

环卫改革 机遇与挑战并存

环卫体制改革宣传动员了好几年,人们在等待中已渐渐习惯了“改制”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6月30日,这个日子对于我们整个系统而言,意义非比寻常。翻牌,即意味着两大基层正式由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摇身一变为独立经营、自主盈亏的企业。上千职工也由全额保障的国家人变为了企业人。长期在公有制宽大羽翼下受到保护的环卫行业,能否适应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职工能否接受这样的角色转变?特别是青年又有什么想法?我们团委对各个基层(运输场、街管所、服务所)的青年做了部分调查。

一 思想状况

50%左右青年认为环卫系统改革是好的积极的表现,对我们现阶段各方面工作都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自己起到鞭策作用,使自己产生危机感而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其中服务所青年就提出了“完善改革体制,激发自身活力”的口号。他们认识到环卫体制改革后必将带来新问题、新情况,他们将及时调整个人的心态,发挥特长,突出个性。35%左右的青年对环卫体制事业转企业不以为然,认为对青年人的冲击不大,只要服从分配,努力做好做精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

还有少部分青年对环卫改革还报观望态度。对自己今后的个人待遇表现出一定的担忧。

二 对策思考

面对改革,青年不能坐以待毙,基层青年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或许不成熟,或许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验证,但这样的思考与探索对于改革而言是一个好的开头。

一、完善体制,服务大局

1、环卫体制改革后必将带来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个人的心态,做出积极的应对,不被新局势所淘汰。

2、把环卫事业推向市场就会有竞争,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及奖惩制度,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充实我们,进一步完善改革后的各项体制。

3、以环卫事业的服务理念作引导,在满足物质水平的同时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发挥特长,突出个性

1、从实际出发,抓住环卫行业的特点,体现各作业队的工作特色,对工作中存在的鄙陋可提出有创新、有创意的方案。

2、在岗位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对工作中一些最熟悉、最了解的细节,进行思考和梳理,使其成为自己工作中的强项。

3、参与学习技术理论、业务知识,并将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并能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通过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

4、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如:汽车维修(驾驶)、电脑维修、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等等,还可定期组织进行小组讨论。

5、激发创新意识,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如:对现有设备或机械进行改进、改装,对丢弃物进行废物利用等等。

三、注重实践,发掘自我

1、对日常工作中的机修与机扫班加强技术考核力度,结合考评机制进行奖惩,力争在每年市环卫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工作上积极配合班组做好各项任务检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我所体制改革献计献策。

3、对事业转制有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的理解。事业转制后将创造出许多机遇与挑战,要抓住时机,发掘自身的潜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篇:2012年中国外交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年 中国外交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之年。这一年中国外交在国际形势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和错综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现在,中国在外交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两者都在加重,机遇继续大于挑战。

一、中国外交的主要亮点

这一年中国外交的亮点甚多,主要有三个。

(一)中国和各大国关系普遍提升

1、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尽管美国坚持对华推行“接触加遏制”的两面政策,且两面都在强化,但接触一面仍是主要的,强化的力度也更大,双方并都加大了发展双边关系的努力,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积极面明显上升。胡锦涛主席指出,中美关系现在“无论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政治领域,胡主席1月份访美取得历史性成果。两国元首在会谈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提出“中美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典范”。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如此明确、深刻、积极地点明两国关系的定位、性质、意义、在建交以来还是第一次,这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和走向有重要指导意义。两国在经济、安全、外交等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也取得显著成绩。

2、中俄战略协作关系跃升新台阶。双方以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为契机,着力提升相互关系。胡主席6月访俄有里程碑意义,两国元首发表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联合声明》,签署了《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从1996年确定的“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应对全球重大热点问题达成一致立场。双方还签署了投资、电力、企业融资、银行、可再生能源、节能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协议,确立了到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增加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增加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这标志着中俄睦邻友好和战略协作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0月中旬普京总理访华,同温家宝总理举行两国总理第16次定期会晤,也取得丰硕成果,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到新水平。在欧盟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经济极端困难之际,胡主席、温总理分别访问了多个欧盟国家,都取得重要成果。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他们施以援手,支持他们克服危机,增加就业和恢复经济增长,使欧债危机化为加强中欧关系的契机,推动业已建立的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中日关系增强了良性互动和发展势头。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成效显著。特别是温总理5月赴日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同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会谈;野田首相12月下旬访华,双方就进一步充实与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有力地推进了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势头。尤其是中国发扬守望相助精神,支持日本灾后重建和经济振兴,成为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深入发展的新动力。两国在经贸、环保、节能、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有重要进展。

(二)多边外交放异彩

2011年中国多边外交取得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由国家高层领导人引领,为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的圆满成功和有关多边组织的深入发展作出了独特的重大贡献。

4月,胡主席主持了金砖国家第三次首脑会议。此后又先后出席了上合组织、G20和APEC峰会。温家宝总理先后出席了第4次中韩领导人会议和东亚系列峰会。他们在会上所作的主旨讲话中,对如何开好会议和推进有关多边机制的发展提出了务实、平衡、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主张和建议,受到各方普遍赞赏与认同,不少内容化为了会议成果,为这些会议的成功举行奠定了基调和基础,并有力地引导了有关多边组织和区域及国际合作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这些多边组织领导人会议都取得重要成果,其中四次峰会成果尤为突出。一是胡主席在三亚主持召开的中、印、俄、巴西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第三次首脑会议达成三项重大成果: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首次提出五国将逐步扩大本币贸易和本币结算规模,这是他们在相互贸易和投资中逐步“去美元化”的重大举措,将对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了金砖合作机制行动计划,拓宽和深化了合作领域;在国际层面,会议凝聚了诸多共识。三亚峰会表明,金砖国家在联合自强、共同崛起,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二是上合组织峰会在加快该组织一体化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对待西亚北非**问题上发出了正义、理性的声音。会议提出,致力于到2020年实现各成员国在商品、资金、银行、技术四个方面自由流动的目标,绘出了上合组织一体化进程的“路线图”。会议对西亚北非动荡局势深表关切,强调其内部冲突和危机只能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其他国家不应强行介入,而应严格遵守国际法准则,恪守不干涉内政原则。这对防止利比亚事件在中东重演,促进该地区恢复和平稳定将产生积极影响。三是东亚系列峰会排除干扰,坚持合作正道。2011年东盟峰会、“10+1”和“10+3”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是在域内外一些国家热炒南海问题,企图使之国际化和美、俄成为东亚峰会新成员的复杂形势下召开的。温总理在讲话中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一贯立场,强调在新形势下,东亚区域合作仍应由东盟主导,峰会不能偏离团结、协商、发展、合作的主题。在中国的推动下,东亚系列峰会坚持了东亚合作模式,即东亚峰会机制是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性质;东亚区域合作以东盟为主导,以“10+1”、“10+3”为主渠道。这有利于确保东亚区域合作的健康发展。南海和南海航道问题最终没有列入系列峰会的议程,使某些试图插手南海问题的势力的打算落空。四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获得重大突破。5月在东京召开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就全面推进三国面向未来的合作伙伴关系等重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会议决定加强三国领导人会议机制建设,年内在韩国设立秘书处。会议最大的成果是决定加快三国自贸区建设进程,将原定于2012年完成自贸区联合研究的时间提前一年,并将采取必要的后续步骤。温总理提出的2012年启动三国自贸区谈判的建议可望落实。

(三)经济外交新跨越

尽管欧美经济深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世界经济不景气,但中国通过深化与扩大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更深地融入全球化浪潮,对外经济逆势上扬,继续实现快速增长。在投资领域,1月至10月,中国实际吸收外资超过950亿美元,同增15.86%,全年可望实际吸收外资超过1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到2011年底,中国实际吸收外资累计将超过1.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650亿美元,同增14.1%,全年有望达760亿美元,破历史最高纪录。到2011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投资将超过4000亿美元,跻身于世界投资大国之列。2011年的前7个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513.8亿美元,同增20.4%。截至2011年5月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达4679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对外工程承包国之一。在外贸领域,2011年1月至11月,中国进出口总额达33096.5亿美元,同增23.6%,其中出口17240.1亿美元,同增21.1%,进口15856.4亿美元,同增26.4%,全年进出口额将超过3.6万亿美元,创中国和全球最高纪录。中国自2004年以来,外贸接连实现三个大跨越,即2004年外贸超1万亿美元,2007年超2万亿美元,2011年超3.6万亿美元,先后超过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贸国。

二、面临的挑战加重

2012年,中国外交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当前,中国面临的地区和国际环境是冷战后最为复杂和严峻的。

(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矛头主要针对中国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和综合国力跨越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取得空前成功,这就为坚持冷战思维和称霸世界战略的美国所不容和忌恨,把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美国对外战略重心东移,锋芒所向主要是冲着中国。这是中国外交面临的最大和最主要挑战。

其一,对中国安全、主权、领土完整的挑战和潜在威胁增大。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美国将其军事布局重点移至亚太,使中国直接面对美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二是美国加强亚太兵力部暑,明显有加强其干预和“协防”台湾的军事力量,牵制两岸统一的考量,对中国的统一事业将形成更大掣肘。三是美国将更大力插手中国与邻国的岛屿和海洋权益争端,使之更加复杂化和更难获得妥善解决。四是加强军事同盟,企图对中国实施战略围堵。近一年来,它显著增强了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双边军事同盟,同印度和东盟国家加强和深化了双边军事合作,并拉帮结派,拼凑所谓“民主国家同盟”,还计划筹组“东方北约”,即亚太地区的多边军事组织。这些主要是针对中国的,隐含着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的意图。

其二,中国地缘经济面临严重挑战。奥巴马政府把加强同亚太国家的经济关系,确立美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领导地位”,作为美国“重返亚洲”的优先战略目标,这也是美国将其对外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主要出发点之一。为此,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两大步骤: 一是大力提升同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将其作为美国实施“出口倍增”战略的主攻目标和重点对象。这势必加剧它同中国对亚太市场的竞争,增大我对该地区的出口压力。二是加紧谋取对亚太区域合作的主导。主要通过加快由其一手操控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进程,希图以TPP架空以至取代APEC,确立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角和主导地位,并挤压和排斥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

其三,美国强化对亚太地区的外交攻势,干扰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奥巴马政府明确宣示美国要“重返亚洲”,将其外交重点向亚太转移,对该地区国家展开了罕见凌厉的外交攻势。其主旨之一是牵制中国的周边外交。它坚持宣扬“中国威胁论”,插手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甚至赤裸裸地挑拨离间邻国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与邻国之间打进楔子。

(二)中国周边环境趋于严峻和复杂化

除了美国这个主要因素外,中国同邻国关系不顺的一面增多。首先,一些周边大国不能正确、理智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增大了对华防范与牵制意识。日本一直把中国作为其在亚洲的主要对手,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心存妒忌,特别是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它之后,其心理更加不平衡,其制衡中国的意图明朗化。它继续散布“中国威胁论”,为加强牵制中国造舆论;公然将日美安保条约的涵盖范围扩大到钓鱼岛,妄图借助美国力量永远霸占中国领土钓鱼岛;调整军事战略部署,将军力布局重点从面向俄罗斯的西北方向,转到面向中国包括钓鱼岛在内的西南方向,实际上把中国作为其重点对付的“假想敌”,等等。日本实际成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强化对华遏制的密切配合者。

印度对中国有着浓重的“瑜亮情结”,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它在加强同美国军事合作的同时,增加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动作:在中印边境增强军力;推行“东进战略”,把海军力量从印度洋向太平洋伸展;不顾中国反对,同越南签订在中越有争议海域合作开采石油协定,这些都将在中印关系中留下阴影。

其他有些国家在同美国改善与发展关系的同时,受“中国威胁论”和美国挑拨的影响,增加了对中国的疑虑,滋生了疏离中国的倾向。如某个一向同中国关系密切友好的邻邦,突然单方面取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同其合作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这是颇不寻常的。

(三)中国南海主权遭遇更严峻挑战

南海(诸)岛(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但其中的大部分却被东南亚一些国家占据了。尽管中国根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致力于缓解争议,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并提出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的合理主张,但有关国家还是我行我素,不断强化对有关岛礁的占据,甚至采取恶化局势的行动。他们拒绝中国提出的合理主张,力图使双边问题国际化,希图借助外力使其对中国岛礁的非法占领合法化、永久化。这不仅严重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也是南海争端久拖不决,有时还在升温的症结所在。现在,美国强行介入,支持他们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的诉求,实际是在“拉偏架”。日本和印度也掺和进来,和美国一起站在他们一边。他们因而更加有恃无恐地坚持对中国岛礁及海洋权益的主权要求和非法占领。这加大了南海问题公正合理解决的难度。中国在南海的主权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四)国际大环境负面因素增多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严峻的一面凸显。经济上,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散,欧美分别陷入深度主权债务危机和困境,经济景气低迷,世界经济受其拖累,增幅滑落。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增长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政治上,国际形势紧张动荡加剧,地区热点升温,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活动、环境与生态等全球性问题和危机加重。特别是西亚北非形势发生剧变,美国和北约插手该地区**,造成4个国家政权更迭,其中利比亚“改朝换代”是他们以对利发动大规模空袭并大力支持利反政府武装的方式实现的。现在,它们又加紧干预叙利亚内乱,试图将利模式在叙复制,并对伊朗进行战争威胁。这使得中东地区战云密布,形势更加紧张动荡。中东乱局固然促使一些国家的伊斯兰宗教势力快速崛起,激化了该地区人民同美国的矛盾,但也扩大了美国和该地区亲美政权的影响,总体上对美国和西方有利。这些对中国构建和平

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对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和扩大与加深同该地区国家的关系有所挂碍。

三、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其一,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面是积极的,中国能继续确保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总基调和主流是和平、稳定、缓和,战争、动荡、紧张是局部的和次要的。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世界力量对比继续发生深刻积极变化。美欧实力加速衰降,受债务危机困扰,2011年其经济平均增速大约只有1%多一点;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仍然强劲,同年其经济平均增速约达6%,是前者的5倍;各地区联合自强,推进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政治模式多元化、南北力量均衡化的趋势进一步深入发展。二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更加密切和深化。美欧债务问题缠身,经济萧条,更加依赖于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同新兴经济体扩大经贸关系以摆脱困境;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及相互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更加深化和扩大;各种双边与多边自贸区建设方兴未艾。这些都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快速发展。三是大国关系稳定发展。西方大国加强了合作、协调,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都有明显进展,俄罗斯与西方大国虽有龃龉,但总体保持了稳定、改善势头,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得到新的提升。上述充分说明,和平、稳定、发展、合作仍是这一年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主调。

其二,美国虽加强了对华遏制,但也提升了与华合作,且合作的一面仍是主要的。它将其战略重心东移主要是针对中国的。但它这样做,主要是一种防范、戒备性质,而不具进攻性,更不是直接挑衅中国。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始终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而这离不开同中国的合作。它不愿也不敢冒同中国正面冲突、对抗的风险。所以它在将战略重心移向亚太的同时,又同中国建立了亚太事务磋商机制,加强了同中国的磋商、合作与协调,且其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其“东移”的主要考量之一是加强与扩大同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为其扩大出口战略服务。而这必然离不开加强同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的合作。

其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继续增强,美国围堵中国的图谋不会得逞。周边邻国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都愿意也都需要同中国发展和加强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他们希望并要求美国留驻亚太,主要出于保持地区力量均势的考虑。他们认为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搞平衡,是确保地区稳定及其国家安全的可靠保障。他们普遍独立自主意识很强,不会向美国一边倒,更不会充当美国的附庸和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和工具。同时,中国同所有邻国建立了极其密切的经济关系,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东盟等美国盟国及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主要相互投资国,它们在经济上同中国联系的密切度和相互依存度远远超过美国。中国还同东盟建成了自贸区,同日、韩建立自贸区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紧密的经济关系和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将邻国与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牢固纽带和坚实的基础。不断同中国加强睦邻友好合作,是中国周边邻国根本利益所在和外交政策优先选择。除少数美国的军事盟国外,他们普遍致力于同中国扩大与深化合作,决不会追随美国去遏制、围堵中国。

其四,中国实行和平发展战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称霸原则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及“睦邻、安邻、富邻”的方针,站在了国际道义的制高点,受到国际社会的赞赏和肯定。中国用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对任何国家都不是威胁,而是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好朋友。这是中国能与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同所有邻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的恒定因素和政策保证。

对中国来说,主要机遇在于中国自身,主要挑战也在于中国自身。只要中国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正确的内外政策,那么,中国外交的机遇始终大于挑战,中国就能在外交上无往而不胜.

下载区块链,机遇与挑战并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块链,机遇与挑战并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医药

    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医药 在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价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下,方大特钢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强化对标挖潜,加大科技攻关,深化各项管理,企业继续保持逆势发展的......

    旧城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

    旧城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 借助“上海新天地”这一大获成功的改造项目,瑞安房地产一举腾飞,成为旧项目改造者纷纷效仿的楷模,也为开发商拓宽了另一条发展之路。新拓疆域,圈地造城,......

    工程机械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工程机械 园林机械 www.xiexiebang.com 工程机械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设工地”,工程建设带动着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然而,我国有关工程机械产品排放......

    “家庭医生”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家庭医生”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医学行业中,有一种医生非常特殊,他们很少坐堂门诊,而是穿梭于各个社区之间,在家里为患者诊断。这样的医生,在美国被称为“家庭医生”,在英国则......

    普京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普京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邢广程  2011-02-24 21:07:2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2期 普京胜利了,而且赢得干净利落。这样的竞选结果在俄罗斯历史上是极少见的。不仅如此,联想......

    制鞋机械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中国制鞋业迅猛发展,目前我国鞋类产量约为113亿双,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鞋类出口约占全球鞋类贸易总额的1/4,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与此同时,作为鞋业......

    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自我增强,抓住机遇,提高自身价值 ---08机电(3)班 20081278 王勤猛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对即将面临毕业和正在积极求职的毕业生而言......

    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内部资料 请勿转载 管 理 动 态 2011年第30期(总第95期) 发展规划部 2011年12月30日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1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