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时间:2019-05-13 22:3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第一篇: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内部资料 请勿转载

管 理 动 态 2011年第30期(总第95期)

发展规划部 2011年12月30日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1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三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四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五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2012年政策基调:稳中求进

2012年的经济主线被定位为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规避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的势头;“进”指的是应该抓住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的重要机遇,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和惠及民生上。

(一)“稳中求进”以稳为主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我国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出口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在这种背景下,“稳”是保持经济总体良好态势的重要前提。

从2012年经济目标任务可以看出,中央政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只是不再把政策重点放在追求过高增速上,而是以经济的平稳回调为主,这也是明年整个宏观政策的基调,此外,控物价、促和谐等目标任务也透露出“稳”的信号。

(二)调结构、抓改革力促稳中求“进”

如果说2011年的“稳健”重点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那么2012年的“稳健”则更多是推动结构调整,维持经济平稳增长,不出现大起大落。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一直持续回落,增速从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低于9%。要解决经济增速下滑的问题,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要推进改革,加快市场化机制为导向的改革,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的经济改革可能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制方面可能进行一些力度较大的改革,如促进服务业的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减轻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成本、减轻小微企业税负等;二是将积极推动地方债试点。近日,财政部发布的《2011年地方 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称,将会在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这有助于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三是政府职能改革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从执法监管更多地向为企业服务转型。

(三)扩大内需重在改善民生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中央提出“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是增加消费,因为消费与投资相比的最大优点是平稳。投资可能大起大落,而消费的增加则有助于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在目前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国家再进行类似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政策将面临极大的通胀风险,所以2012年将不会出现大范围、大力度的投资刺激政策,而受欧债危机的影响,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更是不可能实现。因此,将保持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换挡为“消费”是大势所趋。内需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更多立足国内需求,拉动内需的重点也更多的会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并以此带动消费需求。因此,2012年财政支出的重点将会向民生方面倾斜,农村养老体系、城市居民养老体系和医疗制度改革等将进一步完善。

二、2012年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一)2012年物价走向何方?

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明确表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遏制通货膨胀”放到宏观调控的第一位目标上来,201 年政策的重点变为“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我们认为这是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大的情况下做出的调整,调控目标开始多元化,统筹处理速度、结构和物价三者关系,有助于增强整个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从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通货膨胀上升步伐大幅放缓,下行趋势明显。截至11月,物价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行,CPI降至4.2%,CPI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双双创下年内新低,当前通胀过快上涨势头已经基本被遏制。但是,物价回落并不等同于目前已经没有压力,而这也正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困惑,看着价格是降了,但一到买东西,怎么钱包里的钱还是一下子就花光了。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警惕明年物价上涨反弹的风险。

(二)居民收入会不会有变化?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我国当前对于“中等收入”没有一个固定概念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是与各地的物价及经济增长相对而言的。

一般来讲,所谓中等收入阶层应该是自己有一定的不动产、小康或者是略高于小康的生活状态。为何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中,重点对中等收入提出要求?这应该是与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提出做到“两个同步”有关。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已连续第二年超过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速,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是不同步的,加之当前物价上涨矛盾突出,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通货膨胀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改革分配制度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从深层次上讲,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实际上是对社会稳定发展做贡献。从前三季度国家财政收入情况来看,2011年的财政收入可能会超过支出,中央的定调是,多出的部分都必须用在改善民生问题上,这些对2012年改变收入分配的状况会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三)房价下调是否值得期待?

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从年初的很多一线城市有价无市,到后来的量跌价涨,再到下半年不仅一线城市价格松动,二三线城市也出现下跌,直到11月多家上市房企销售业绩急跌,有观点认为,年底时房市将在很多知名地产商的哀号下黯然谢幕。

我们认为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仍然处于“胶着”状态,如果房价长期处于高位,这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不利的。目前的政策调控都是为了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和健康发展,也是为了我国经济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能够平稳较快发展。因此,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针对2012年的房地产政策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方向不改变、政策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新开工的一千套保障房,2012年将再建和续建。可见,虽然政策不会放松,但明年房地产市场对拉动经济的增长的贡献仍值得关注。对于保障房来讲,今年开工是“头比手高”——说得多,明年是续建和再建,将是“手比头高”——干的多。明年是实打实的要投入,要竣工,再加上还有一定数量新开工,可以预见的是,保障房对明年经济的支撑力将会进一步呈现。与此同时,针对现有的高物价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2年货币政策定位为维持“稳健”,即便货币政策强调调控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可能会有所微调,也将是针对小微型企业,而非的房地产市场。

总体来看,在国家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在明年都稳步跟进,并且调控措施多管齐下的情况下,房价进一步下调值得预期。

(四)投资者能否盼得云开雾散见朝阳?

证券金融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以来持续低迷,很多投资者都对2012年市场行情抱有很大的怀疑。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增速的目标,但在今年欧美等国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下,我国还能保持9%左右的经济增速,这首先说明我国经济是有实力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对于市场的担忧可能会越来越小。

应该说现在我国经济还是呈现出了增长较快、物价在合理范围之内、结构调整在加快、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在提高的局面,即便现在经济增速有一定下滑,但更多的还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由于现在政策大的反转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下一步市场经济的预期举棋不定。现在市场的积极信号或许可以参考实体经济在明年一二季度触底之后重新回升,从而带动上市公司总体盈利的上升。

(五)宏观政策将走向何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的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2012年的通胀压力仍然很大,要在防通胀与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存在很大的难度。2011年最后几个月CPI虽然有比较显著的下滑,但这其中有季节性因素,也有统计上的原因。因此,物价调控的基础还很不牢固,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还客观存在,来年货币政策很难放松,但对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还是可能网开一面。因此,明年的货币政策将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20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在2011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调整。比如,针对经济增速可能出现下滑的态势,结构性减税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尤其对中小企业的税费减免和规范的力度会更大;在流转税方面可能出台一些减免的措施。财政资金的投入将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向更有效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地方债务问题,中央在清理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同时,对地方债务应该会采取疏导的办法。2012年可能在四省份试点自行发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使得地方政府既能够获得正常的融资渠道,也可保证融资方式和规模更加公开透明。

三、小结: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2012年将是我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各种不利和不确定性因素将给政策调控的力 度、幅度和节奏带来较大的挑战。比如,2012年将延续2011年宏观经济持续回落的惯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在意大利和希腊债务问题双重夹击下进一步恶化;房地产市场将在“限购”、“限贷”以及“市场秩序整顿”的持续压力下出现全面调整,导致房地产以及相关消费出现明显下滑等,这些调整将直接导致内生性的、市场自发投资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经济下挫的惯性和力量较大;各种下滑力量的作用幅度和作用方式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民间融资、地方投融资平台、银行表外融资以及房地产金融面临风险上扬的问题等等。

虽然问题存在很多,但总体上不会如很多西方学者预测的那样出现“中国式的金融危机”、“房地产硬着陆”以及“宏观经济的二次探底”。主要在于我国经济在2012年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因素:

一是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有进”的经济政策定位,为治理2012年经济回落趋势打下了基础。这不仅体现在2011年四季度以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转向,更为重要的体现在未来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具体经济形势进行力度、节奏和重点的调整,以优先满足“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二是财政政策操作的空间很大,积极的财政定位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来有效对冲各种下滑力量。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得到明显缓解,经济泡沫也将得到根本性治理,从而为货币政策提供加大的放松的空间。

三是消费虽然有所回缓,但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高速增长,我国目前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我国消费正处于消费升级和消费加 速的临界期,只要收入水平保持持续增长、消费刺激恰当,我国消费进一步提升指日可待。

四是我国城乡巨大的差异和东中西部巨大的差异决定了我国依然存在大量发展的纵深空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产业的进一步梯度转移,我国固定投资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只要把握好投资的领域和方式,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可以弥补外需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

本期报:公司总裁、副总裁、纪委书记

本期发:总部各部室总经理

办事处、子公司总经理(总裁)

主办单位:发展规划部 执笔人:谭军 联系电话:8178

第二篇:机遇与挑战并存2007经济发展趋势点评

机遇与挑战并存2007经济发展趋势点评

编者按:12月5日,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那么,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2007年我国将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在日前举行的2006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我国在这个政策的指引下,主动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按照2005年的年均汇率计算,我国去年经济总量由2004年的世界第七位升至世界第四位,超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1978~2005年,外贸总额增长了6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了669倍。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对世界经济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概括起来,我认为产生了三大效应:第一,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涌向世界,产生了巨大的供给效应;第二,跨国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大幅上升,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应;第三,对全球通货膨胀产生了有效的抑制效应。

经济增长保持快速结构问题仍然突出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

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4年在10%或略高一点。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2%,今年预计为10%多一点。能够连续4年这样高速平稳增长,在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是没有的。

在经济效益方面,今年呈现较好的态势。1~10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1%;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0.1%,达到14700亿元;前3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4%。这说明国家、企业、个人收入效益都很好。

而物价水平整体较低,表现良好。1~10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这是很不容易的。过去我们经济高增长的时候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随后必须进行调整,导致经济发展大上大下。而且今年的新增就业人数也可能超过预期的目标。所以,呈现了高增长、高效益、高就业、低通胀的态势。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宏观调控所期望的结果。

此外,我国的粮食已经连续三年丰收,三农工作力度很大并且取得成效,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也得到明显的缓解。今年的宏观调控也取得明显成效,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已由上半年的增长31.3%回落到16.8%,银行信贷规模增长过快的趋势下半年也明显地遏制住了。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月增长13.6%。

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经济增长方式急剧转型,许多方面正和国际接轨,经济又在高速运行的轨道上发展。

那么问题和困难在哪儿呢?最突出的就是结构上的问题,主要表现是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也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情况很严重,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此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虽然得到了控制,但反弹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还有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还在加剧。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福布斯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1974年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尽管这个世界很不平静,各种各样的事件频频发生,但是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形势总体上缓和稳定,而且出现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的趋势。除了欧元区和日本外,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在对世界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上,雷曼兄弟提出明年全球经济将适度放缓;亚洲开发银行也发布预测说,东亚经济体明年的增长将由今年的4.9%回落到4.4%,中国则将由今年的10.4%,平稳回落到明年的9.5%。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做出了明年世界经济要比今年趋缓的预测。

现在看来,对明年世界经济发展可能要适当放缓的判断,似乎各方面都取得了共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可以借这个机会调整各国的经济结构,弦总是崩得很紧也不好。但是我们一定要从最困难的情况出发去做准备。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我们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准备还怕什么困难?

IT业仍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关于2007年的工作,会议指出,最重要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最根本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也是抗击非典给我们的启示,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总结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围绕着科学发展观,中央又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的理念,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要作为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什么领域的建设发展都要遵循这个思想。

会议还对明年的经济工作强调了四个着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会议还提出了八项主要任务,我想重点说一下其中的第四项任务: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去年12月19日《参考消息》刊登了一则外电,文中提到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出口国,出口达到1800亿美元,而美国只有1490亿美元。通过查实,海关的数字(我国海关统计口径与美国一致,具有可比性)表明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1654亿美元,其中IT产业产品1601亿美元,确实比美国的1490亿美元多,也首次超过了欧盟15国总和的1390亿美元,确实是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虽然生产和出口了大量IT产品,却绝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出口国的结论,产品是科技的载体,但绝大部分的技术不是我们研发的,知识产权并不属于我国。正如使用者买了这个产品,不等于就拥有了这个技术。事实上,我国芯片80%以上的专利都是国外的。核心技术我们没有掌握,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而生产的。如果说中国是最大的科技出口国,我觉得是枉担了虚名,所以我们看了这个数字不能够沾沾自喜。

此外,我们的品牌也不强。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全球共有8.5万种知名品牌,发达国家占90%以上,处于垄断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国际知名品牌很少。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005年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中,美国占了58个,德国9个,法国7个,亚洲只有8个,日本6个,韩国2个,中国一个都没有。我国的高技术产品据说有85%是贴标生产的,打的是人家的品牌。另据一项调查,在国内市场上,99%的摄像机、98%的传真机、80%的移动电话都是洋品牌。所以我们更应该有紧迫感。

在研发方面,有外电称,“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研发投入增幅超过20%,预计今年全年将达到1360亿美元,高于日本的1300亿美元,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但仍远远落后于美国的3300亿美元。”我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根据我们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56%,而OECD国家都在8%以上。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2倍多,说今年中国研发资金投入将超过日本难以令人相信。所以我国要大力加大研发投入。我国很多企业安排了这项资金却不知道怎么用,用不出去,这是很可悲的。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已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紧密相连的新局面。对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只有依靠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实现互利共赢是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对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应对,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应当充满信心。

(根据李德水在2006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的主题发言整理)

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

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六、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七、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篇:耐火材料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耐火材料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国际形势:从全球局势看,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工业发展有利。但与过去的十年相比,我国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将逐渐趋紧。首先是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低速增长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将在一定时段内处于低速增长。其次是全球供需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现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国家纷纷谋划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谋求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希望振兴制造业,扩大出口。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竟争。再次是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加剧了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日渐浓厚,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世界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总量将呈下降趋势。“十二五”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形势:随着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施行,我国耐火材料工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显而易见。一是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超常规固定资产投资已转入下行减速通道,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降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对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的需求就会下降,进而对耐火材料的市场也必然产生影响。二是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原燃材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实体经济生产要素成本将呈逐步上升趋势,行业生产经营的利润空间也会受到挤压。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趋紧。随着政府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对耐材工业生产的制约日益明显,全行业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的任务十分繁重。部分耐火原料资源紧张的形势在短期内也难以缓解。

行业形势:从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自身看,尽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全行业的目前状况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高温行业的发展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与发达国家也还有一定的差距。除了前面提到的,行业普遍存在的总量过剩,产业集中度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我们特别应该认识到,作为全球耐材生产和消费大国,尽管耐材产品产能很大,但高技术含量的品种较少,“绿色新型”耐火制品的比重偏低;面对潜力很大的国际市场,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多;普通制品比例高,不定型耐材制品比重低。偏硅酸钠此外,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科技创新、清洁生产的整体水平也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未来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研究新思路,制定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切实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结构升级、产品优化、节能环保、综合实力提高的基础上,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特种耐火材料 “十二五”期间,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促进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五个明显提高:产业整体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提高。

第四篇:慈善信托-机遇与挑战并存

慈善信托——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称慈善法)正式实施。随着《慈善法》的正式实施,更加细化的配套文件不断出台,国内慈善事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得慈善信托在中国得以落地,这也从侧面体现出社会多方于慈善信托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慈善信托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慈善信托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慈善法》第四十四条对“慈善信托”的定义为:“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从此条规定来看,现在的慈善信托可谓有法可依,相比之前的公益信托,也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明确了监管部门为民政部门。《信托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公益信托的设立和确立其信托人,应当经有关公益事业的管理机构批准。”但这个管理机构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而慈善信托明确了民政部门的监管部门地位,解决了审批的难题,避免了相互推诿或者争夺监管权的可能。其次,与传统慈善方式相比,慈善信托是一种隔离型的资产,传统的捐款很多是个人将财产捐赠给基金会,如果基金会破产,基金会的所有财产都会被清算,这会导致捐款人的财产也会被清算,从而导致捐款人的捐款意愿不能实现。而慈善信托,无论信托公司破产与否,这部分资金与公司财产1 是相互隔离的,公司如果破产,这笔资金则会转交其他愿意作为受托人的机构继续保证运行,这就保证了慈善事业的继续平稳发展。再次,慈善信托更加便捷、灵活,公益信托设立必须经过批准,这为公益信托的设立增加了很大难度,而慈善信托设立只需备案即可,备案制的选择体现了主管机关简放政权的思想。此外,公益信托的监察人为必设机构,而慈善信托监察人根据委托人意愿设立,把是否设置监察人作为委托人自愿选择的事项,这极大地便利了慈善信托的设立。

都说2016年是中国慈善信托“元年”,在《慈善法》正式实施后,可以预见慈善信托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益信托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在看到慈善信托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国开展慈善信托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比如税收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民政部门对备案要求不统一等执行问题会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毕竟慈善信托获得社会关注是暂时的,而相关更加细致、具体的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地以及信托公司需设计完美的慈善信托产品,从而使其带动小到企业业绩,大到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才是更值得关注与深思。

面对目前慈善信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慈善信托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且有赖于各方推动,鉴于此,我认为在下一阶段带动慈善信托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与公益基金会实现优势互补。采用“信托公司 + 基金会”的业务模式,信托公司基于自身的制度优势和资产管理能力而更擅长投资运作,有利于实现慈善信托财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信托公司也存2 在一些明显的劣势,如在慈善项目来源以及项目筛选、运营及效果评估上普遍缺乏经验。而公益基金会的优势恰恰体现在慈善项目运作实施方面。长期以来,慈善基金会是我国慈善事业的主要实施主体,在受益人的筛选、慈善项目的运营管理及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信托给慈善行业提供了一个更灵活高效的行善方式,是现有的慈善形式的重要补充,以慈善信托为载体,“信托公司 + 基金会”的业务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发展慈善事业的主流模式,从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二、与互联网相结合,慈善也要搭上“互联网”快车。采用实现“互联网+慈善信托”的业务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太多的行业和产业加入到“互联网+”的大队伍中来,顺应“互联网+”趋势,适应新时期慈善事业发展的步伐,利用互联网工具比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更多的平台,比如当前某慈善总会创新推出了“为众筹”模式,此平台完全是公益性的,推出这种众筹平台,公信力强,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三、与家族信托业务有机结合。“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模式在目前社会中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净值客户财富的日益膨胀,高净值客户回馈社会,践行公益的需求也日渐增强,以家族财富传承为目标的家族信托业务得到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可通过慈善信托与高净值人群家庭财富管理的结合,通过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的方案设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的财富服务安排,设计出既有财富传承功能、又能达到慈善目的的“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的新解3 决方案,以有效拓展慈善信托业务增量及合作伙伴。

现代信托法之父Austine W.Scott曾这样评价信托:“信托作为处理财产之设计,其灵活性没有其他法律能匹敌,设定信托之目的就如同律师的想象力一样无限。”可见慈善信托的发挥空间十分宽广,在国内外一些经典的成功案例当中,富豪往往采取“基金会 + 慈善信托”的模式进行运作。比如:邵逸夫、牛根生、王永庆等都是设立慈善信托基金,采取这种慈善信托家族企业传承模式,一方面可以回报社会,推行公益慈善事业;另一方面企业股权与其他家族财产分离,在其去世之后,其慈善事业能够继续的同时他的家人也获得了信托的受益权,即使有遗产纠纷,企业的正常运营不会受到影响,家族企业永续经营的理想得以实现。因此,在新的《慈善法》的实施下,努力实现财富传承的私益目的与社会公益目的的协调统一,是一条长远的慈善信托与家族企业发展之路。

从整体来看,慈善信托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要不断发展壮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尝试,通过长期积累实践经验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行模式,再加上其具有独有的优势,慈善信托一定会发展的越大越好。

参考文献

[1] [2] [3] [4] 王金东:《英美慈善信托法律制度研究》 林静:《慈善信托——慈善事业与财富管理的跨界》 高传捷:《慈善信托机遇与挑战并存》 马剑银:《中国慈善信托实践的愿望》

第五篇:环卫改革 机遇与挑战并存

环卫改革 机遇与挑战并存

环卫体制改革宣传动员了好几年,人们在等待中已渐渐习惯了“改制”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6月30日,这个日子对于我们整个系统而言,意义非比寻常。翻牌,即意味着两大基层正式由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摇身一变为独立经营、自主盈亏的企业。上千职工也由全额保障的国家人变为了企业人。长期在公有制宽大羽翼下受到保护的环卫行业,能否适应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职工能否接受这样的角色转变?特别是青年又有什么想法?我们团委对各个基层(运输场、街管所、服务所)的青年做了部分调查。

一 思想状况

50%左右青年认为环卫系统改革是好的积极的表现,对我们现阶段各方面工作都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自己起到鞭策作用,使自己产生危机感而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其中服务所青年就提出了“完善改革体制,激发自身活力”的口号。他们认识到环卫体制改革后必将带来新问题、新情况,他们将及时调整个人的心态,发挥特长,突出个性。35%左右的青年对环卫体制事业转企业不以为然,认为对青年人的冲击不大,只要服从分配,努力做好做精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

还有少部分青年对环卫改革还报观望态度。对自己今后的个人待遇表现出一定的担忧。

二 对策思考

面对改革,青年不能坐以待毙,基层青年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或许不成熟,或许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验证,但这样的思考与探索对于改革而言是一个好的开头。

一、完善体制,服务大局

1、环卫体制改革后必将带来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个人的心态,做出积极的应对,不被新局势所淘汰。

2、把环卫事业推向市场就会有竞争,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及奖惩制度,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充实我们,进一步完善改革后的各项体制。

3、以环卫事业的服务理念作引导,在满足物质水平的同时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发挥特长,突出个性

1、从实际出发,抓住环卫行业的特点,体现各作业队的工作特色,对工作中存在的鄙陋可提出有创新、有创意的方案。

2、在岗位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对工作中一些最熟悉、最了解的细节,进行思考和梳理,使其成为自己工作中的强项。

3、参与学习技术理论、业务知识,并将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并能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通过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

4、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如:汽车维修(驾驶)、电脑维修、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等等,还可定期组织进行小组讨论。

5、激发创新意识,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如:对现有设备或机械进行改进、改装,对丢弃物进行废物利用等等。

三、注重实践,发掘自我

1、对日常工作中的机修与机扫班加强技术考核力度,结合考评机制进行奖惩,力争在每年市环卫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工作上积极配合班组做好各项任务检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我所体制改革献计献策。

3、对事业转制有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的理解。事业转制后将创造出许多机遇与挑战,要抓住时机,发掘自身的潜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下载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块链,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实践进展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大部分仍在构想和测试之中,距离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而要获得市场的认可也面临不少困难。 (一)受到现行观念、制度、......

    2012年中国外交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年 中国外交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之年。这一年中国外交在国际形势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和错综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了全面......

    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医药

    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医药 在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价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下,方大特钢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强化对标挖潜,加大科技攻关,深化各项管理,企业继续保持逆势发展的......

    旧城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

    旧城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 借助“上海新天地”这一大获成功的改造项目,瑞安房地产一举腾飞,成为旧项目改造者纷纷效仿的楷模,也为开发商拓宽了另一条发展之路。新拓疆域,圈地造城,......

    工程机械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工程机械 园林机械 www.xiexiebang.com 工程机械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设工地”,工程建设带动着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然而,我国有关工程机械产品排放......

    “家庭医生”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家庭医生”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医学行业中,有一种医生非常特殊,他们很少坐堂门诊,而是穿梭于各个社区之间,在家里为患者诊断。这样的医生,在美国被称为“家庭医生”,在英国则......

    普京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普京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邢广程  2011-02-24 21:07:2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2期 普京胜利了,而且赢得干净利落。这样的竞选结果在俄罗斯历史上是极少见的。不仅如此,联想......

    制鞋机械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中国制鞋业迅猛发展,目前我国鞋类产量约为113亿双,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鞋类出口约占全球鞋类贸易总额的1/4,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与此同时,作为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