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答题模式
政治答题模式
马原
【马原(哲学)——实践、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一、是什么(必背)
1.实践的定义: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客观性=物质性=无条件性=绝对性
2.范畴
①生产②处理社会关系③科学实验
3.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直接现实性);
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
4.实践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发源地)
①人与自身意识
②人与人(思想道德修养)
③人与自然(马哲)
二、怎么讲(必背)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
①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怎么干:调动三个积极性4点行动(必背)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人)
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科技)
③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
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
【马原(哲学)——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问题】
一、是什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①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
2)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需一定条件)
3)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
造成量变,实现质变。
二、怎么讲:永远之第二步
①贯穿始终的“一分为二”:A+B
一方面,我们在干A 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B;(学习原理时不忘实际)
另一方面,我们在干B 的时候,也要注意做A。(实际工作时,要上升到原理的高度)
②批判割裂的“形而上学”:
如果我们只注重A,忽视了B,我们就会…严重后果(教条主义)
如果我们只注重B,忽视了A,我们就会…另一个严重后果(经验主义)
三、怎么干:矛盾分析法
⑴“两点论”: 16 个字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再16 个字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⑵“重点论”:
①干事情,多选一:
抓关键--抓主要矛盾
②对一个人或事情做判断、评价:
看主流--看矛盾的主要方面
【马原(哲学)——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一、是什么?
①区别:
内外根源、稳定性表现、地位
②联系:
ⅰ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ⅱ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必然性支配;
ⅲ.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怎么讲?
理论与题目概念对应的关系(把A、B 具体化)
三、怎么干?
方法论意义:积极发现并总结规律,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材料:败中取胜,歪打正着(已经做坏了,但是出乎意料很圆满)
【马原(哲学)——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问题】
一、是什么?
1.感性认识vs 理性认识
①区别:认识的初级阶段vs 高级阶段(具体vs 概括)
②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实现从感~到理~的飞跃
ⅰ.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
ⅱ.加工制作,上升为理性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④实现从理~到感~的飞跃:检验认识
二、怎么讲?
从材料中带入
三、怎么干?
①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普遍性vs 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不断地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材料:看法、认识、判断、先后
【马原(哲学)——理性因素vs非理性因素问题】
一、是什么?
理性因素vs 非理性因素
①定义:
情感、意志(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
②作用:
理性因素:指导、解释、预见
非理性因素:动力、作用、诱发
③两者关系:
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二、怎么讲
带入材料,文科、理科代替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
三、怎么干
创新
科学的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
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
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材料特点:两种不同学科或者不同人的对比
例题:
①既然在数学领域2+5=7 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 也是可能的?
是什么:理性因素是理智,非理性因素是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理性因素的功能是指导、解释、预见,非理性因素的功能是动力、作用、诱发。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怎么讲:在数学领域里偏重计算,以严格的论证、定理、推倒为鲜明特色,所以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因此在数学领域里2+5 必须等于7;与之相反,在艺术领域中,更多的是以灵感、联想和发散思维作为主要手段,没有固定答案有广阔的可能性,所以2+5 可能等于10000。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怎么干: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理,要求我们把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结合,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马原(哲学)——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
一、是什么
真理的特征:
⑴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客观性,是无条件
⑵相对性(具体性)——有待深化,有待拓展
⑶二者联系:任何真理都是两者的统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二、怎么讲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
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教条主义、机械僵化
怀疑科学、诡辩论
三、怎么干
辩证唯物主义:做工作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在工作中把理论和实践不断加以结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材料特点:讲一个曾今的真理,现在失灵不奏效了。
例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是什么: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都是客观真理,是无条件的;真理具有相对性,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深化拓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怎么讲: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反对绝对主义,教条主义、机械僵化;和相对主义、怀疑科学、诡辩论。正常事物坠入河中一般都顺流而下,能在下游被人们找到。但是有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坠河之物密度小于水。石兽密度远大于水,原先的结论和真理无法再指导这次的实践活动。所以庙僧第一次打捞失败,没有顺利招到石兽,夸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错误。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怎么干: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做工作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把理论和实践不断加以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理论不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与时俱进。
举例:考研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其他考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是什么讲: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二者的关系
怎么讲: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反对绝对主义,相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要求我们··
毛中特+马原 【毛中特+马原(政经)——民生问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
一、是什么
基本概念(选择与材料有关的部分表达):
按劳分配——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⑵按劳⑵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二、怎么讲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⑵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⑶反对错误观点:
① 完全按劳分配,不需要按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同按劳分配并不矛盾(因为存在着多种所有制),我们需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经济
② 完全按生产要素分配,不需要按劳分配——不符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违背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怎么干
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低、调高、扩中、打非
⑵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反对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
⑶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5 个统筹(在收入问题上属于怎么干,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属于是什么。)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社会保障内容(三保一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原则: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
具体措施:
① 体现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②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社会保障的功能:
①调节收入差距
②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③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保障可能的外延、横向联系的考点
①与分配制度相结合(先富与共富下的社会保障)
②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结合
③与和谐社会的结合(公平正义)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与科学发展观的结合(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与改革中的稳定相结合
⑷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题目不要求,回答就不提)
培育?发展?鼓励?落实?强化?建立?
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②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③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
④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⑤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⑥逐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例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
是什么:内容社会保障的原则
怎么说:社会保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谐社会+社会保障的功能,基本功能体现了公平正义+具体措施
(1)此次个税法修改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是什么: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怎么说:立法和法律修改由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此次投票开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互联网广泛征求意见,效果明显,速度快,成本低,召开座谈会,听取各行业代表意见。
(2)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
怎么说: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缓和收入分配差距,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趋向
怎么干:提低、调高、扩中、打非体现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
怎么说:就业创业的环境不好:政策环境上管理的过死,缺乏足够的引导、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者个人素质地下,政府在劳动力技能培训上力度
不够大;市场信息不够畅通,劳动力流动上机制不健全。以前劳动是对于低端产业和初级劳动技能的要求,随着科技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发展、劳动力素质和政府的作用没跟上。
(2)当前为了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怎么干: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②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③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
④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⑤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⑥逐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毛中特+马原(政经)——三农问题】
一、是什么
1、农村改革问题:——陈述农村改革的历史
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
⑵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农村新经济体制
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农村存在的问题:——陈述农村改革的问题
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⑵城镇化水平低
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二、怎么说
.三农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三个“没有,就没有”)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三、怎么干
1、解决三农问题:
⑴目标: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⑵具体措施有: 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 为农民进城镇变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
2、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⑴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⑵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⑶还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⑷“加快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3、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例题: 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怎么说:三农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②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怎么干: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具体措施、新农村建设要求、目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
是什么: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城镇化水平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怎么说:三农问题的紧迫性: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2)通过该示范区的变化,指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
怎么干: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城镇变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毛概+近代史
【毛概+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1.提出的原因:
要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中国化的过程:
①1938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论新阶段》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②1935 年遵义会议
确立了毛泽东的实际领导
开始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③延安整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
④七大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⑤七大党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科学内涵:
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4.中国化的必要性
①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中国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其他国家也不可能相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而且它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
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5.中国化的伟大意义(胜、支、风)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6.中国化的伟大代表—毛泽东思想
这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又体现了…
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①毛泽东思想是带着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结晶。
【毛概+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问题】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
但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因素显然居主导地位
⑴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工业化
⑵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制度条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⑶满足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有利于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共同富裕之路: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⑷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
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利用、限制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
⑸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国际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1)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①土改胜利以后,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要变为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
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妨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必须把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生产关系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3)总结概括:
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思修法基——爱国主义、时代精神】
1.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具体要求:
捍卫国家利益、参与全球化竞争
2.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1)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制度创新
(3)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
(4)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5)创新的基础、创新的希望:人才、希望
3.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思修法基——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一、是什么
道德——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怎么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三、怎么干
1.人生需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2.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⑴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
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⑵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
①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
3.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⑴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⑵个人价值取决于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即其社会贡献的大小;
⑶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①人与自身
自我身心的和谐(三观、调节、集体活动)
②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平等、诚信、宽容、互信
③人与社会的和谐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③人与自然的和谐
4.道德模范的作用:——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联系起来
⑴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印证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内涵
⑵反映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诠释了社会的主流价值
⑶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⑷给人以直观、鲜活的印象以及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感染
⑸深化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认同
⑹构成人们在道德实践中的标准和参照
例题:
1、如何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
怎么说:创造个人价值:人生需认真、务实、乐观、进取;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如何创造个人价值;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个人价值取决于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即其社会贡献的大小;处理好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2、为什么说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是“简单中的伟大“?
怎么说:道德模范的作用;⑴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印证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内涵⑵反映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诠释了社会的主流价值⑶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⑷给人以直观、鲜活的印象以及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感染⑸深化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认同⑹构成人们在道德实践中的标准和参照
(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怎么干: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世界政治与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全球化】
一、是什么(识别题目)
题干关键字:国际投资变化、国际贸易变化、国际金融变化(三个出现一个就是经济全球化)
二、怎么讲
⑴经济全球化的两面性 加大南北发展差距、使发展中国家更易受外部波动影响
②问题根源:
Ⅰ.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Ⅱ.制定现有世界经济规则,这些均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⑵批驳错误观点:(xxx 的观点具有完全的欺骗性,是毫无根据的,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是把xx 问题政治化)
①贴标签:西方(美日)当政的高级官员/右翼、保守分子
“单极稳定论”、全盘“美国化”(推行西方民主)、“新干涉主义”、“人权高于主权”
②揭露其丑恶面目:
Ⅰ所谓的“XX”理论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单极稳定论”、全盘“美国化”、“新干涉主义”、“人权高于主权”?)
Ⅱ是毫无根据,且别有用心的,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Ⅲ其意在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三、怎么干
对于发展中国家,机遇or 挑战
①既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又要其中趋利避害;
②既要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又要加快自身发展;
③最终目标:实现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与政治——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国际政治上怎么干)】
怎么干:
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外交政策):大题第三步
⑴内容:旗帜+政策+两个始终不渝:
①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⑵中国外交“永对3 句话”
①中国的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
Ⅰ中国的正确主张与国际旧秩序完全对立,Ⅱ倡导国家的平等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民主、文明,Ⅲ符合世界和平、共同发展的方向;
②中国的主张符合,,代表了,,中国的主张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核心?本质?
Ⅰ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核心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Ⅱ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
⑶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外交的外延概念,和外交道路配合,不提就不答)
①永不称霸
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不称霸
②承担责任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③和谐世界的前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Ⅰ.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对待
Ⅱ.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各国互信合作,和睦相处
Ⅲ.和谐世界的坚实基础:各国普遍发展,共同繁荣
Ⅳ.和谐世界的鲜明特征: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
地图描述的固定套路: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地理位置→“兵家必争之地”→大国关系
③描述顺序:
从地图上看,?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
东(与?接壤)→西(接?)→北(邻?)→南(与?隔?相望)
介于?与?(地理概念)之间,处于?与?(政治集团)的交叉点/连接处;
历史上属于?的缓冲地带、能源供应地/运输通道
第二篇: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一般模式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一般模式
一、关于依据(理由、原因、正确性等)题型的答案要点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国家)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或者根本任务);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扩大内需;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优越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劳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8)应对经济全球化;(9)公平与效率,关注社会公平;(10)落实科学发展观,几个“统筹”;(11)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政府(国家)活动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是宏观调控,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个人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生产;②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④企业经济经营的有关知识(经营战略、自主创新、诚信经营、品牌战略、提高质量);⑤劳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⑥应对经济全球化;⑦落实科学发展观;(8)企业、个人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对外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对外贸易的作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③我国政府的职能;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⑤坚持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⑥应对当代国际竞争(9)我国的外交政策。
5、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党活动(做法)的依据
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⑤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⑥我国的政党制度内容;⑦应对当代国际竞争
6、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公民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坚持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⑭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方式和意义
7、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对外活动(国际关系)的依据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时代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点;⑧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⑨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8、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对外活动(国际关系)的依据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二、关于措施(建议)题型的答案要点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政府)如何做(措施、建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 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② 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③ 落实科学发展观,记住五个“统筹”;④ 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⑤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⑥ 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⑦ 协调劳资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⑧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⑨ 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关注社会公平;⑩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11)根本是发展经济。(12)引导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3)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4)建设“两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如何做(措施、建议)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 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②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③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④ 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
⑤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⑥ 企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 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 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⑨ 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个人(消费者、劳动者)如何做(措施、建议)
① 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②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③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④ 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
⑤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绿色消费;
⑦ 面向市场,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生产优质产品;
⑧ 坚持科学发展观; ⑨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
凡是经济生活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⑪ 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⑫ 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⑬ 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⑭ 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⑮ 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⑯ 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⑰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国家)做法(措施、建议)
要从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要写出3点具体内容);政府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实施“阳光”工程;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知识回答。
5、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措施、建议)
要从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等方式,;坚持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等知识回答。
6、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公民做法(措施、建议)
要从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坚持参与政治生活的三条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方式和途径等知识回答。
7、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对外活动(国际关系)的措施、建议
(1)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努力寻找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2)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结合基本点进行说明);
(4)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8、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措施、建议类型题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具体做法,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和具体措施。
《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⑫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⑬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9、《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是重要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动力、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关于意义题型的答题思路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1、描述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1)国内有关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④(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⑤(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⑥(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对外交往活动的政治意义: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公民“两个”修养。
第三篇:高考政治问答题答题模式总结
高考政治问答题答题模式总结
发布:佚名 时间:2011-9-23 14:11:00 来源:京翰教育中心 录入:李蕾 人气:119
【文字:大 小】
(一)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⑥加强党的建设;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⑨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高考政治问答题答题模式总结
发布:佚名 时间:2011-9-23 14:11:00 来源:京翰教育中心 录入:李蕾 人气:120
【文字:大 小】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
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
恶性竞争;
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
济秩序;
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坚持科学发展观。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⑫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⑬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
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
合的原则。
⑭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⑫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⑬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⑫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
⑬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⑭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
⑮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高考政
治问答题答题模式总结
发布:佚名 时间:2011-9-23 14:11:00 来源:京翰教育中心 录入:李蕾 人气:121
【文字:大 小】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⑪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
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⑫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⑬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⑭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⑮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⑯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
色壁垒”;
⑰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及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
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
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场经济秩序。高考政治问答题答题模式总结
发布:佚名 时间:2011-9-23 14:11:00 来源:京翰教育中心 录入:李蕾 人气:122
【文字:大 小】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第四篇:高考政治问答题答题模式总结
高考政治问答题答题模式总结
(一)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⑥加强党的建设;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⑨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坚持科学发展观。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⑫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⑬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⑭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⑫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⑬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⑫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 ⑬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⑭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
⑮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⑪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⑫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⑬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⑭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⑮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⑯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⑰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及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第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第五篇:政治答题
政治答题
1.关于国情。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人口,经济,环境,资源)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这是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
资源: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环境:从总体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得到控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发展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经济:从总体上看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 政治 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遇到人口环境资源的问题
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英负的责任,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推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首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遇到关于文化的题目,比如世博会等:
文化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名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名族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承认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名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遇到哲学题,如问 运用意识具有能动的道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发挥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指导作用,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影响价格变化的原因:
1价值决定价格,成本决定价格。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遇到价格变动对生活的消费的影响。
价格上涨,会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价格下跌,会刺激人们增加消费需求。
遇到 生活消费的题目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
再答 正确消费观念,正确对待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会做攀比心理消费,坚持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2生活中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遇到{唱红歌,唱响中国,CCTV感动中国等题}
答,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