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答题模式

时间:2019-05-13 08:1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答题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答题模式》。

第一篇:古诗答题模式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对。。。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的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第二篇: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设问角度

一、修辞手法 设问示例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诗的(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考题直击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答案解析

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三、抒情方式 设问示例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 答题步骤

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 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 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答题范式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考题直击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问: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五、观点品评 设问示例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答题步骤

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整体局部?表现手法?); ②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④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答题范式

(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考题直击

子夜吴歌 · 秋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

答案解析

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②不同意。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

六、比较鉴赏 设问示例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意?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答题步骤

①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②后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研究;③最后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作用。

答题范式

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解析

诗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八、意境品味 设问示例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解说相关诗句;

②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答题范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考题直击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 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 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

九、字词推敲 设问示例

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答题步骤

①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答题范式

X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考题直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颔联与颈联中的“”和“”两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一下。答案解析

直和圆精当而形象地写出了孤烟与落日的形状,两相对应,极富立体感;并把它们置于一个广袤的边塞空间中,营造了一种阔大、雄浑而又苍凉的意境,衬托出诗人出塞后的孤寂。

十、诗眼赏析 设问示例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3.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答题步骤

①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句;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诗眼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答题范式 诗眼“X”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题直击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请简要分析“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案解析

① “空” 在诗中的意思是白白地,②形象地写出了“楼上人”盼归无望,白白等候的落寞神情,③也传达出那人苦盼无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

十一、语言风格 设问示例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步骤

①先用若干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简练生动、明白晓畅„

②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 ③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范式

本诗在语言上„(写出特色或风格),通过对„的描写,写出了„(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题直击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答案解析

《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第三篇:古诗鉴赏答题十一模式 文档

古诗鉴赏答题十一模式

(一)设问角度:修辞手法 设问示例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题步骤 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范式

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考题直击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解析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

(二)设问角度:描写手法 设问示例

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 答题步骤

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③再作用分析 答题范式

(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考题直击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答案解析

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三)设问角度: 抒情方式 设问示例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题步骤 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

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答题范式

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考题直击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四)设问角度: 思想感情 设问示例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题步骤 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 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 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答题范式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考题直击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问: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五)设问角度: 观点品评 设问示例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答题步骤

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整体局部?表现手法?); ②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④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答题范式(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考题直击 子夜吴歌 · 秋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

答案解析 ①同意。理由: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②不同意。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

(六)设问角度: 比较鉴赏 设问示例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意?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答题步骤 ①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②后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研究; ③最后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作用。答题范式

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第二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考题直击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释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问:两首诗都描写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意义是否相同?请简析。答案解析

不同。《禾熟》中的“老牛”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像老牛一样早点了却“役债”,舒闲疲惫身心的渴望,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长期仕途坎坷而积于胸中的郁闷之情。《病牛》中的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 但仍念“但得众生皆得饱”,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诗人以牛自喻,写出了自己坎坷与辛酸的遭遇,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甘愿奉献到底的心志。(七)设问角度: 意象赏析 设问示例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答题步骤 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答题范式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考题直击 鹧鸪天

[宋]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解析

诗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八)设问角度: 意境品味 设问示例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解说相关诗句; ②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答题范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

表现了诗人…的感情。考题直击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 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

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

(九)设问角度: 字词推敲 设问示例

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答题步骤 ①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

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答题范式

X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考题直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颔联与颈联中的“”和“”两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一下。答案解析

直和圆精当而形象地写出了孤烟与落日的形状,两相对应,极富立体感;并把它们置于一个广袤的边塞空间中,营造了一种阔大、雄浑而又苍凉的意境,衬托出诗人 出塞后的孤寂。

(十)设问角度: 诗眼赏析 设问示例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3.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答题步骤 ①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句;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诗眼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

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

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答题范式

诗眼“X”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考题直击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请简要分析“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案解析 ① “空” 在诗中的意思是白白地,②形象地写出了“楼上人”盼归无望,白白等候的落寞神情,③也传达出那人苦盼无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

(十一)设问角度: 语言风格 设问示例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步骤

①先用若干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简练生动、明白晓畅… ②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 ③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范式

本诗在语言上…(写出特色或风格),通过对…的描写,写出了…(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题直击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答案解析

《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第四篇:六年级古诗答题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4)枯()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才能没()蹄。

(6)儿童急走追(),飞入()无处寻。

(7)泥融飞(),沙暖睡()。

(8)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9)(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10)()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阴学种()。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13)留恋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3、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

诗题

作者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4)()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10)晓看红湿处,花重()。

(11)()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13)()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蓑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5)(朱)雀桥边野草花,()衣巷口夕阳斜。

(6)遥望洞庭山水(翠),()银盘里一()螺。

(7)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8)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9)()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10)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11)()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7、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

大杜:(杜甫)

小杜:(杜牧)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唐代边塞诗人有:(高适、崔颢、岑参等人)

8、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

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这首诗的题目是:《绝句

》,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9、根据要求填写诗题及作者。

诗题

作者

(1)

描写母亲的有:

《游子吟

(孟郊)

(2)

描写秋天景色的有:

《山行

(杜牧)

(3)

描写送别的有: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4)

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有: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10、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1)

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2)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

小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

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

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默写下列诗人写的一首诗。(先写题目,再默诗句。)

李白: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杜甫: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苏轼: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12、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

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

来年更上一层楼。

(2)

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_宋__朝诗人 苏轼在

《 题西岭壁 》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

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6)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_唐__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

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

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

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13、给诗句填上数字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14、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雨等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请就下面句子中有关日、月、雨的内容填空

有关描写“日”的句子: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描写“月”的句子:

(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今夜明月人相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描写“雨”的句子: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15、唐代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第五篇:古诗鉴赏万能答题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角度 设问示例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修 辞 手 法 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1.这首诗的细节描句作简要简要析。

描 写 手 法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

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

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

托了诗人„的感情。(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

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

答题步骤 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

修辞手法,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

语+诗句内容,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范式

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

达了诗人„的情感。【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

达情感

写很成功,试结合诗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

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 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

③再作用分析

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公式】同上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抒 情 方 式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

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

一种;

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

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

显得„(用术语)

【公式】抒发情感的理解的表述:+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析。合诗句作简要赏析。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表达技巧[间接考查点])3.第X句值得玩味,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简要赏析。

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

等。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说明】此公式是对未知情感的分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主旨是思 想 感 情 什么?

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

还是哀诗; 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 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

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

感情。

【公式】诗词感情分析题的表述:诗词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说明该感情的意象[间接考查点]+表现这种感情的动词、形容词或名

词)

【说明】此公式是对已知情感的分

析。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观 点 品 评

形式?整体局部?表现

手法?); ②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④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

具体分析)

(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

句具体分析)

【公式】词语在诗句中含义、诗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表层含义)+ 该字词描述的景象 + 该字句表达的情感或

意境。

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

表达效果或作用。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比 较 鉴 赏 意?

2.这两首诗表达的3.这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①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

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第【公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 + 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 + 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 起

到了(某某)表达作用。

两者之间的异同点;②后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首„句具体分析研究;③最后二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

中的作用。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 象 赏 析 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

述;

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

人„的感情。

【公式】词语在诗句中含义、诗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表层含义)+ 该字词描述的景象 + 该字句表达的情感或

意境。

1.这首诗营造了一么作用?

意 境 品 味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解说相关诗句; 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

人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

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公式】诗歌意境的体味的表述: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主观感受(营造的氛围特点)+交融的感情。种怎样的意境,有什②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1.这首诗中某个字,①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字 词 推 敲 本中某个字不同,你何? 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中的意思;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X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

用了„的修辞,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公式】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认为写得好不好?为③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诗 眼 赏 析 字?为什么?

①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

句;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诗眼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A该诗

诗眼“X”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公式】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3.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的诗眼,你同意吗?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说说你理由。

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

用。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语 言 风 格 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①先用若干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委婉含蓄、简练生动、明

白晓畅„ ②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 ③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诗在语言上„(写出特色或风格),通过对„的描写,写出了„

想感情。

【公式】诗词风格赏析题的表述:(按层次顺序解答)表达方式+语

言特点+意境体味及效果

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思

1、你从诗中看到了人 物 形 象 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①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②概括形象的特征。③结合诗词主旨,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

果。

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

【公式】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

下载古诗答题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答题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诗答题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习惯用语 (一)形象、观点: 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 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途......

    政治答题模式

    政治答题模式 马原 【马原(哲学)——实践、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一、是什么(必背) 1.实践的定义: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客观性=物质性=无条件性=绝对性 2.范......

    修辞手法答题模式

    一、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1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 达了作者_____之情. 2比拟(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 六看: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意象 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诗歌常用的......

    语文古诗答题技巧

    设问角度四意象赏析【设问示例】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 ①找准意象,然后......

    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

    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

    古诗大赛抢答题

    古诗大赛抢答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常见意象诠释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具体的方法请特别关注如下两个方面: 1、答题前做到“三看”,强化答案准确度 (1)看题目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也常常是作答的切入点。它往往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