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

时间:2019-05-13 22:2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

第一篇: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

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

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 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施拉姆

4)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二.传播与信息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信息分类: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编码: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4.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4.传播学的任务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 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 一.符号 二.符号的分类 信号和象征符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 三.符号的基本功能: 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

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

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1.象征行为:

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3.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 4.象征性社会互动: 5.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三编(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的模式 一.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内部)引: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4)丹斯模式

(5)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结:传播过程的特点:

二.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 1.定义:

2.人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唯物主义认为:人内传播是人的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从社会心理过程方面来讲,人内传播具有社会互动性和互动机制)(1)人内传播有双向互动性:(2)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4.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1)分类

(2)a内.省式思考只有当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无法判断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才会活跃起来。

b.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c.内省式思考过程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3)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第五编(第5章)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 1.定义:

2.人际传播的动机:(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4)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a.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b.库利“镜中我”1909《社会组织》 <1>镜中我:

<2> 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三方面: <3>库利认为: 3.人际传播的特点 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5.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五编(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1.群体: 2.群体的特征: 3.群体的分类:

4.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正面功能 负面功能

5.群体传播与内部机制:(1)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群体意识是群体信息在群体传播和互动中形成的)(3)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对群体传播的影响:(4)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在传播过程中,群体对个体的影响)6.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非常态的群体行为)(1)集合行为:

(2)集合现象发生的条件:

信息传播贯穿集合行为的始终,只不过受到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3)集合行为的几种类型(特殊的传播机制)二.组织传播 1.组织:

2.组织的结构特点: 3.组织传播及其重要功能: 4.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体现了“组织人”的特点(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体现了“社会人”的特点(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5.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1)组织的信息输入(2)组织的信息输出: 第六编(第7章)大众传播概论

一.大众传播:(定义、特点、社会功能)1.定义:

2.大众传播的特点: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2)赖特的四功能说: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4)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2.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两种观点: 3.大众传播对人及环境的影响(1)人与环境互动过程发生了变化(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a.信息环境

b.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c.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d.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 拟态环境: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

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控制的性质和方向不完全去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第七编(第8章)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传播制度: 2.对媒介的控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4)深层的控制:潜网。(别处补充)

二、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极权制度下的媒介规范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3.社会责任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4..民主参与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5.苏联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理论: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规范理论:

7.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八编(第9章)传播媒介

第一部分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1、2、3)

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

(2)媒介--人的延伸(媒介的功能)一种思辨推论(3)“热媒介”与冷媒介

(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包括1.媒介内容的影响:拟态环境等。2.媒介形式或工具的特性:本部分介绍)(1)“电视人”和“容器人” 媒介依存症:

(2)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3.新媒介发展趋势及其冲击:(1)新媒介:(2)新媒介的特点(3)新媒介的意义:

(4)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总结:

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他们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媒介技术是由人创造的重要的 是人如何使用,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因此,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第二部分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4)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1.传播者和大众传媒:(1)传播者:(2)大众传媒:(3)大众传媒的特点: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1)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2)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3)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4)公共性与公益性(制约因素)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1)把关理论: 库尔特.卢因 第一次提出《人际关系》(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3)把关的实质

“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第九编(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作为大众的受众)受众

1.大众社会理论: 2.大众的主要特点: 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4.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了解即可)(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西班牙,奥特伽 《大众的造反》(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曼海姆(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4)大众社会理论的评价:(5)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条件:

(6)大众社会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提示了:(作为大众的)受众的被动性> 拷贝支配”的社会

二、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三、作为市场的受众:

四、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1)传播权:(2)知晓权:(3)传媒接近权:

五、“使用与满足”----一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微观的)1.使用与满足(定义)2.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

3.制约受众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 4.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六、关于受众的一些基本理论:(1)枪弹论(中弹即倒的受众):(2)个人差异论(有限效果论之一)(3)社会类别论(有限效果论之二)(4)社会关系论(有限效果论之三)(5)文化规范论:如:议程设置 第十编(第11、12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部分:概论 1.传播效果的含义: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3.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4.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5.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第二部分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

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 说服与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适度效果论> 传播流研究三部曲

有限效果论的五项一般定理:(根据传播流研究总结,提出)3.“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40-60年代的又一研究领域)4.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的角度考虑效果,<适度效果论> 5.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第三部分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从传播过程本身研究,微观)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霍夫兰(2)休眠效果

(3)传播主体的动机与效果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霍夫兰)“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还要持续多久”(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贾尼斯)(3)明示结论与不下结论(霍夫兰、曼得尔)(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哈特曼)(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6)先说后说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1)意见领袖的作用

(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视角:(3)受传者的个性和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 麦库姆斯 D.L肖 1972 《舆论季刊》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内容:

2.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3.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 4.议程设置的不同类型: 5.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特点: 6.议程设置与受众属性的关系: 7.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8.议程设置理论的不足 9.与议程设置相关的研究: “拟态环境” “环境监测功能”

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成功的。不过将大会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明确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实证考察的是麦库姆斯和D.L肖 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

一.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 1974 《传播学刊》 1980《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1.沉默的螺旋假说: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个要点: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1)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2)效果观

5.对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研究和评价:(不同观点)6.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传媒对人们的现实具有什么影响?如何发生?传媒在提示“现实”之际有什么倾向性? 一. 现代社会人们与三种现实发生密切联系:

二、培养理论:(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1.背景: 2.着眼点: 3.培养分析:

4.“培养分析”理论 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1.制度分析: 2.讯息系统分析

3.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目的:考察大众传媒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 “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 1.背景: 2.内容: 3.知沟假说:

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4.上限效果假说: 5.信息沟理论:

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6.信息沟、知沟的应用研究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1)普及研究:

(2)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重点: 7.缩小“知沟”的具体对策:

第十一编(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部分: 1.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2)国际传播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2.全球传播:

关于全球传播的几个研究领域:

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4.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1.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现状:---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失衡状况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背景: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 第二阶段 1978《大众传媒宣言》--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第三阶段 从美英推出到现在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作出让步 第三部分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1)信息主权:(2)信息主权产生的背景: 3.文化帝国主义(1)背景:

(2)文化帝国主义研究: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特点:

媒介帝国主义研究关注的两个现实问题

第I部分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一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二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 经验学派 2. 批判学派 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第II部分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1. 类型 2. 基本过程 二 抽样调查法 1. 随机抽样技术(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 2. 问卷设计(1)构成

(2)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3)问题的回答方式 三 内容分析法 1. 定义和特点 2. 课题和用途 3. 程序和技术(1)分析对象的选定(2)内容的解析操作(3)量化表示的方法 四 控制实验法 1. 用途

2. 基本程序和技术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第二篇: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

传播学笔记 [绪 论]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第二章] 传播者 [第三章] 信 息 [第四章] 传播媒介 [第五章] 受 众 [第六章] 传播效果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第九章] 国际传播 绪 论

1、传播学研究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2、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_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3、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4、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3)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差别。

(4)从研究方法上看,单调(新闻学),全面系统(传播学)

5、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传播的定义:(共享说)信息的共享。(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信号与符号:

信号: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不仅表示……,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 象的概念。

区别:(1)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 才能掌握和运用,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而符号具有超越时空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2)符号是人类独有的。

(3)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掩盖下的性 质特征和范围。(指抽象能力)共同性:指说性

意义理论、语言一般特性、传播互动障碍、语言互动原则 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方式

教材中九要求,与大纲八要素比(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传播效果、经验范围、反馈)增加能力和行动。传播的类型:

A.亚里斯多德模式 静态因素及其关系的描述,适合描述公众传播

B.拉斯韦尔模式 以“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为假室前提,忽略了反馈及动机的分析。

C.香农一韦弗模式 “传播数学理论”,以电路原理的直线性单向过程比作人的传播过程,十分机械,忽视了内容,效果、情况,人的功能性,强调了噪音。

德福勒模式:开始注意反馈的存在,直线性循环性、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与直线性模式决裂,适合人际传播的描述。

D.丹斯模式:强调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利于描述传播的连续性。

E.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作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向模式: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F.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传播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G.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H.赖利夫妇社会学模式 6.传播的种类:

A. 内在传播(个体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制约着内在传播,其它还有想象力、记忆力。B. 人际传播(广义):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传播;(狭义)人对人,面对面的传播

这种传播,任何参与者均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最具说服力,特点:直接性,获得的反馈机会多、规模小、范围易控制。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情感因素、个体差别(客观差异性别、年龄,主观差异心理、气质、兴趣爱好)、时空因素。

C. 组织传播:一定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次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又叫群体内传播)组织形成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组织传播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是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是组织机体的防腐剂。特点: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和公共关系。形式:会谈、会议、文件。

D. 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众的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演讲是最普遍的形式:

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受众类型:流动性、相对稳定、选择性、协同性、组织性。E. 大众传播:利用传播媒介对大众进行的传播(社会大众的传播)特点:

1、有专门传播媒介(机构)

2、受众多无组织性

3、反馈不易获得

4、速度快、时效性强、规模大。

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宣传功能。(政治角度)

7、传播的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

8、传播技巧:要求:

1、目的隐蔽

2、诚实可信

3、指向明确

4、内容真实

5、手法灵活 技巧:美化、丑化、印证、认同、详略

第二章 传播者

传播者:传播活动第一要素,最活跃要素,主要指人员或机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

(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传播者的地位和任务(卢因理论)

(1)搜集信息(2)加工制作(3)筛选、取舍(4)控制(5)收集、处理反馈 传播者的素质

(1)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2)专业知识(3)新闻敏感性(4)政治敏感性(5)勇于献身的精神

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1)国家、民族利益致上(2)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报刊的四种理论四种传播制度理论。

第三章 信 息

什么是信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小或降低不确定的任何事物”(香农语)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客观存在物。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编码: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机的组合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编码。译码:把通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叫译码。

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新闻与信息

(1)新闻是公开的(2)确定了的事实不是信息,但可是新闻(3)传播途径不一样(4)信息专业性强 第四章 传播媒介

发展历程: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发展趋势:A、网络化、B、有线非大众化、C、高度商业化。蔡伦 东汉 造纸 毕升 宋 活版印刷

戈登堡 德国(15世纪中叶)印刷机

1956年前后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最早现代意义的报纸。1827年美国第一架动力印刷厂,大量印刷。1846年呼式轮转印刷机。银板法照相术—真正意义的报纸。

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广告出现。电子媒介发展史:

无线电的有声传播,标志着无线电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爱迪生和托马斯·阿麦特研究的放映系统—维太放映机。

底特律8MK电台有关该州初选的新闻,是最早的广播新闻。匹兹堡KDKA电台世界第一家正式电台。

广播、电影、电视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发射台。

印刷媒介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体(广播、电影、电视)称为旧媒介,有线电视、电脑报刊、网络电视、卫星电视,称为新媒介。印刷媒介特点:

(1)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2)可重复阅读

(3)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4)能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5)能形成一定的权威。电影特点:

(1)视觉性和逼真性。广播特点:

(1)速度快、时效性强;(2)声情并茂;(3)群众基础。电视的特点:

(1)视听兼备;(2)真实性和现场;(3)参与感节目主持人。电子媒介总的特点:速度快、时效性强;很强现场感,亲切感人。

新媒介特点:(1)依赖高科技;(2)受众的主导性、自主性强;(3)网络化;(4)速度更快。媒介与大众文化关系

(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大众传媒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传播不是被动、消极的;(3)大众文化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主要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三论”讯息论、延伸论、冷热论。英尼斯偏向时间、偏向空间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第五章 受 众

1、概念及特点: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者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者。

特点:(1)人数众多;(2)广泛样、复杂性;(3)分散性、无组织性;(4)不固定、不确定;(5)隐匿 教材中,参予性、积极性

2、受众理论:

德福勒归纳为四种:(1)个人差异论:大纲中心理差异;(2)社会类别论:个人差异论的放大和扩展;(3)社会关系论:组织、宗教、团体; 文化规范论:与媒介即讯息论有关。

3、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

4、反馈:受众对传播信息的一种反应,这一反应传回传播者以供参考。具有延迟性、间接性、零散性和累积性。

5、受众调查:

受众来函、来电进行简单调查获得反馈的最好方式; 综合调查;

专题调查:当面询问、电话、日记、机械; 民意测验:对人民群众的见解和态度进行调查。

第六章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理论:

(1)枪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2)有限效果论: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两级传播。

(3)适度效果论:创新扩教论、使用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创扩: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4)强大效果论:伊丽莎白、内尔《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大众传播的累积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对舆论产生强有力的效果。“沉默的螺旋” 影响传播效果的外部因素:

(1)先验观念: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主观观点;(2)团体规范、组织关系;(3)受众个人差异;(4)社会类型;

影响传播效果的内在因素:(1)传播的信息来源;(2)传播的媒介;

(3)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4)传播的内容。传播的社会影响:

正面: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娱乐功能。反面:社会问题、社会风尚、儿童问题、鉴赏力下降。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传播与现代化:

罗杰斯:现代化的定义; 勒纳:“倍加器”“加速器”; 施拉姆:推动者 ; 早期研究的得失:

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P33告知、决策、教育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四种大众传播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理论; 2)自由主义传播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主张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对媒介垢干预。4)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理论:来源于集权主义传播理论,大众传播与政府合二为一。

来自政府的控制、受众对传播行为的监督、传播内容对传播行为的制约、行业团体、传播业职业道德自律。

国家政府对意识的管理和控制; 1)制定法律; 2)检查内容;

3)政治与经济软化、拉拢; 4)暴力干预

5)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受众对传播的控制; 传播业职业道德的自律; 控制的方法

第九章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方式:

1)对外出版:《中国时报》、《北京周报》、美国《交流》; 2)对外传播:苏联最早; 3)对外电视;INTERNET 4)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传播的不平等现象; 1)媒介分布不平等; 2)信息量不平等: 3)资源利用不平等 国家传播机构:

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塔斯社、新华社、安莎社; 1)美联社:1848年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组成; 2)合众社:1858年合众新闻社和国际新闻社组成; 3)塔斯社:1917年;

4)路透社:1851年,德国人路透创办; 5)法新社:1835年; 6)共同社:日本,1945年; 7)新华社:1931年; 国际传播的展望;

第三篇: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李彬

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

[绪 论]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第二章] 传播者

[第三章] 信 息

[第四章] 传播媒介

[第五章] 受 众

[第六章] 传播效果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第九章] 国际传播

绪 论

1、传播学研究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2、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_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3、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

(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

(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4、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

(3)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差别。

(4)从研究方法上看,单调(新闻学),全面系统(传播学)

5、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

(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传播的定义:(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信号与符号:

信号: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不仅表示……,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

象的概念。

区别:(1)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

才能掌握和运用,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而符号具有超越时空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

(2)符号是人类独有的。

(3)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掩盖下的性质特征和范围。(指抽象能力)

共同性:指说性意义理论、语言一般特性、传播互动障碍、语言互动原则 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方式

教材中九要求,与大纲八要素比(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传播效果、经验范围、反馈)增加能力和行动。

传播的类型:

A.亚里斯多德模式 静态因素及其关系的描述,适合描述公众传播

B.拉斯韦尔模式 以“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为假室前提,忽略了反馈及动机的分析。

C.香农一韦弗模式 “传播数学理论”,以电路原理的直线性单向过程比作人的传播过程,十分机械,忽视了内容,效果、情况,人的功能性,强调了噪音。

德福勒模式:开始注意反馈的存在,直线性循环性、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与直线性模式决裂,适合人际传播的描述。

D.丹斯模式:强调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利于描述传播的连续性。

E.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作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向模式: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F.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传播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G.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H.赖利夫妇社会学模式

6.传播的种类:

A.内在传播(个体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制约着内在传播,其它还有想象力、记忆力。

B.人际传播(广义):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传播;(狭义)人对人,面对面的传播

这种传播,任何参与者均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最具说服力,特点:直接性,获得的反馈机会多、规模小、范围易控制。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情感因素、个体差别(客观差异性别、年龄,主观差异心理、气质、兴趣爱好)、时空因素。

C.组织传播:一定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次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又叫群体内传播)组织形成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组织传播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是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是组织机体的防腐剂。

特点: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和公共关系。

形式:会谈、会议、文件。

D.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众的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

演讲是最普遍的形式:

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

受众类型:流动性、相对稳定、选择性、协同性、组织性。

E.大众传播:利用传播媒介对大众进行的传播(社会大众的传播)

特点:

1、有专门传播媒介(机构)

2、受众多无组织性

3、反馈不易获得

4、速度快、时效性强、规模大。

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宣传功能。(政治角度)

7、传播的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

8、传播技巧:要求:

1、目的隐蔽

2、诚实可信

3、指向明确

4、内容真实

5、手法灵活

技巧:美化、丑化、印证、认同、详略

第二章 传播者

传播者:传播活动第一要素,最活跃要素,主要指人员或机构。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

(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

(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

(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

传播者的地位和任务(卢因理论)

(1)搜集信息(2)加工制作(3)筛选、取舍(4)控制(5)收集、处理反馈

传播者的素质

(1)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2)专业知识(3)新闻敏感性(4)政治敏感性(5)勇于献身的精神

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1)国家、民族利益致上(2)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报刊的四种理论四种传播制度理论。

第三章 信 息

什么是信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小或降低不确定的任何事物”(香农语)

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客观存在物。

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编码: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机的组合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编码。

译码:把通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叫译码。

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

新闻与信息

(1)新闻是公开的(2)确定了的事实不是信息,但可是新闻

(3)传播途径不一样(4)信息专业性强

第四章 传播媒介

发展历程: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发展趋势:A、网络化、B、有线非大众化、C、高度商业化。

蔡伦 东汉 造纸

毕升 宋 活版印刷

戈登堡 德国(15世纪中叶)印刷机

1956年前后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最早现代意义的报纸。

1827年美国第一架动力印刷厂,大量印刷。

1846年呼式轮转印刷机。

银板法照相术—真正意义的报纸。

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广告出现。

电子媒介发展史:

无线电的有声传播,标志着无线电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爱迪生和托马斯•阿麦特研究的放映系统—维太放映机。

底特律8MK电台有关该州初选的新闻,是最早的广播新闻。匹兹堡KDKA电台世界第一家正式电台。

广播、电影、电视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发射台。

印刷媒介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体(广播、电影、电视)称为旧媒介,有线电视、电脑报刊、网络电视、卫星电视,称为新媒介。

印刷媒介特点:

(1)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

(2)可重复阅读

(3)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

(4)能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

(5)能形成一定的权威。

电影特点:

(1)视觉性和逼真性。

广播特点:

(1)速度快、时效性强;(2)声情并茂;(3)群众基础。

电视的特点:

(1)视听兼备;(2)真实性和现场;(3)参与感节目主持人。

电子媒介总的特点:速度快、时效性强;很强现场感,亲切感人。

新媒介特点:(1)依赖高科技;(2)受众的主导性、自主性强;(3)网络化;(4)速度更快。

媒介与大众文化关系

(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大众传媒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传播不是被动、消极的;

(3)大众文化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

主要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三论”讯息论、延伸论、冷热论。

英尼斯偏向时间、偏向空间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第五章 受 众

1、概念及特点: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者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者。

特点:(1)人数众多;(2)广泛样、复杂性;(3)分散性、无组织性;

(4)不固定、不确定;(5)隐匿

教材中,参予性、积极性

2、受众理论:

德福勒归纳为四种:(1)个人差异论:大纲中心理差异;

(2)社会类别论:个人差异论的放大和扩展;

(3)社会关系论:组织、宗教、团体;

文化规范论:与媒介即讯息论有关。

3、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

4、反馈:受众对传播信息的一种反应,这一反应传回传播者以供参考。具有延迟性、间接性、零散性和累积性。

5、受众调查:

受众来函、来电进行简单调查获得反馈的最好方式;

综合调查;

专题调查:当面询问、电话、日记、机械; 民意测验:对人民群众的见解和态度进行调查。

第六章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理论:

(1)枪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

(2)有限效果论: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两级传播。

(3)适度效果论:创新扩教论、使用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创扩: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4)强大效果论:伊丽莎白、内尔《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大众传播的累积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对舆论产生强有力的效果。“沉默的螺旋” 影响传播效果的外部因素:

(1)先验观念: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主观观点;

(2)团体规范、组织关系;

(3)受众个人差异;

(4)社会类型;

影响传播效果的内在因素:(1)传播的信息来源;

(2)传播的媒介;

(3)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

(4)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社会影响:

正面: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娱乐功能。

反面:社会问题、社会风尚、儿童问题、鉴赏力下降。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传播与现代化:

罗杰斯:现代化的定义;

勒纳:“倍加器”“加速器”;

施拉姆:推动者 ;

早期研究的得失: 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四种大众传播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理论;

2)自由主义传播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主张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对媒介垢干预。

4)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理论:来源于集权主义传播理论,大众传播与政府合二为一。

来自政府的控制、受众对传播行为的监督、传播内容对传播行为的制约、行业团体、传播业职业道德自律。

国家政府对意识的管理和控制;

1)制定法律;

2)检查内容;

3)政治与经济软化、拉拢;

4)暴力干预

33告知、决策、教育 5)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

受众对传播的控制;

传播业职业道德的自律;

控制的方法

第九章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方式:

1)对外出版:《中国时报》、《北京周报》、美国《交流》;

2)对外传播:苏联最早;

3)对外电视;INTERNET 4)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传播的不平等现象;

1)媒介分布不平等;

2)信息量不平等: 3)资源利用不平等

国家传播机构:

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塔斯社、新华社、安莎社;

1)美联社:1848年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组成;

2)合众社:1858年合众新闻社和国际新闻社组成;

3)塔斯社:1917年;

4)路透社:1851年,德国人路透创办;

5)法新社:1835年;

6)共同社:日本,1945年;

7)新华社:1931年;

国际传播的展望;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后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美—皮尔士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区别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1“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2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3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4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巧记———享社互意行过系—想射护衣心过细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总述 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后还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组织传播——组织是一个比自然群体结构秩序更严密的社会集合体。其特点: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的设置都为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现代组织的典型形态—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从事生产,而生产是一种综合的活动.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机结合,系统性显而易见。大众传播——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特点体现在1)(主体活动)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对象)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手段)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内容)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

(5)(机制)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等),但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这些特点使大众传播拥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播既是社会互动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系统。综述: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主要功能: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部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德传播学家鲁曼提出),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有可塑性和创造性,因而人类能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因素和传播隔阂,使之走向完善。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什么是“传播隔阂”?)

存在: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这个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确定性,容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人-群,员-组,群-群、组-组、世代-世代、文化-文化间隔阂等。还包括无意误解和有意曲解。)

危害:~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前苏联)

解决:然而,他们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必然现象。关键在于人如何科学认识、把握并解决这些矛盾,把社会发展推向高阶段。传播学任务和性质

(传播学把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就给自己确定了这样的)

任务:它必须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这一点,决定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性质。(作为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在这个方面,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传播学研究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学好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学好传播学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二.原因(基于几种现实需要)

第一(有糟粕),在我国.传播学是主从西方尤其美国引进的。其中不乏精华。但也有不少唯心主义的糟粕。为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我们必须从唯物史观出发重新建构传播学理论体系。

第二(哲学指导的普遍性),传播学属于一门社会科学。离不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同样必须从科学的传播观出发。

第三(研究目的),研究传播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探索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规律,理顺我国社会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将唯物史观贯穿于传播学研究之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构成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联系: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对象范畴 ○1在马恩那,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并没多大差异。

使用概念 ○2马恩在论述精神交往之际,也大量使用了现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这说明,我们把精神交往理论看做是马恩的传播观,并非牵强附会的理解。

区别:(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视野广阔 1.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往往单纯地研究信息或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两个考察 2.马恩认为,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人们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此观点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我们首先不能不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我们也不能不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的本质。

信息及生产 3.从马克思观点看,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生产必然有它的产品—信息,其行业叫信息产业。信息既然是产品,必然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产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但信息又有其个性,一般物质产品消费的是其本身,多是—次性的,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一般是多次性的。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等相联系。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虽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着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然而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去寻找产生这些倾向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我们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是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发,也是我们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两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要点: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2)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相互作用之中。这个辩证关系也是我们理解现代的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乃至现代信息社会的一把钥匙。

其独立性和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并不能取代传播学,但它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这种传播观就是:我们既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也不能无视作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仅强调前者,会导致一种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仅强调后者,只能使传播学成为一种“头重脚轻”的理论,这也是欧洲批判学派的一些学者面临的困境。只有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点出发,我们才能对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作出科学阐释。

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所要坚持的几项原则:(一关系两化一宗旨)”

1.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传播在西方诞生,无论是“管理”学派还是“批判”学派,其诞生环境和考察对象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活动,其结论并不能照搬于中国。必须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汲取精华,弃去糟粕。

2.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因为西方传播学理论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实践问题,生搬硬套,必然缺乏说服力或引起逻辑和思想的混乱。

3.研究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我们应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状况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探索中国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课题,包括如何通过理顺我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社会的、群体的、组织的、人际的现实传播关系,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传播

信号:传播并非人类特有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就有以下几种: 1.气味。(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2.发光。(萤火虫求偶)3.超声波。(蝙蝠)

4.动作。(灰雁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5.声音。(鸟语)

局限性: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句话.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二.人类语言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劳动:从传播学角度讲,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中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人类语言的特性概括如下:(一力三性)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无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动物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化学或物理信号进行传播。而人类可以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还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人类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传播活动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重要意义: 1.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2.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符号系统思维社会)

局限性:第一,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时空局限 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重要意义——第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第二,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大量时日和人力。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第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时代

重大贡献:(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个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两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后人-听观-音容笑貌)。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一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信号的传输也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关系

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关系(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哈特的媒介分类——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是由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传收二方都不需使用机器。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传方需使用机器。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传收二方都需使用机器。三类媒介按先后顺序依次出现。从不依靠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依靠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机器的“机器媒介”,是一个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更加增加了信息及其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概述——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特点——1.产业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主体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 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信息社会特点经过80和90年代的发展,逐渐变成社会现实。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二战后社会信息化两阶段

初级信息化阶段——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此阶段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得到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如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普及程度。这与50年代后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速度骤然加快是相对应的。高度信息化阶段——从80年代末到今天。此阶段特点是1)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3)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两步目标

第一步:在2000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第二步:在2010年以前,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保存和记忆系统,处理和传输系统、私人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等;从媒介而言,则有信件、书籍、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人造卫星等。20世纪50年代后,这些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充分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

90年代以来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融合的趋势。过去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功能,今后将会综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可以说,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这是社会信息系统演化中的一大飞跃,同时也意味这个系统规模更巨大,结构更复杂。

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不同的传播媒介是人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另一角度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它们会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由于这本书的重点还是第7章起的大众传播理论,所以从这块开始说起。

第七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定义,四种功能观,各种媒介的特性,拟态环境 第一节

111面很明确的定义了大众传播的定义,一定要熟背,而大众传播的特点也很好记,前三点是对定义的一个扩展,把定义背下了就好理解了,然后记主后三个内容关键词:两种属性,单向性,制度化。再大概了解下内容,就基本PASS了。

113面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个重点,首先,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要牢牢记住,这是其功能说最基本的内容。其次,赖特的四功能说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娱乐”,而其余三点其实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同理,施拉姆的功能说主要注重它的“经济功能”,其余也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而拉扎斯菲尔德的功能捉当然就是注重其“麻醉作用”。这也要求倘若把功能出成一个大题,大家一定要抓住重点说,不要重复的展开同样的内容,显的累赘又繁杂又浪费时间。第二节 的内容是泛泛而谈,比较散,只是在119面的中间强调一下电视的特性,要记住,而对报纸、广播、网络的特性一样要求牢牢记得,他们的优点缺点,相信学了新闻传播的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我再写出来好了。即使书上没有明确说,也是必须掌握的东西。第三节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如乐观主义观点主要阐述的是舆论和报刊的关系,怀疑否定的观点主要是从把大众传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的方面来考虑。这节一个重点主要就是126面李普曼“拟态环境”的现象,其定义与影响都需要重点掌握,它本身就是个很有趣的理论,它和很多理论都有着联系,所以要结合来把握,这在后面会提到。

第八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节是本章重点,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四种媒介规范理论,一定要重点把握。特别要强调的是他们形成的背景!

如集权主义理论主要知道134面的定义,135面第一段的形成背景。内容适当知道下就可以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个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17,18世纪)——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这三个内容是个联系且修正的关系,要联系把握,注重背景。

*自由主义制度除了把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关键词外,还要注意到137面最后一段第一句所说到的其优点,还有138面第一段提到的其缺点。

*社会责任理论138面背景牢记!还要补充点的就是其媒介垄断的形成原因就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和电子媒介使用资源的有限。139面第三段由背景引到了该理论的目的,而最后一句话“仅仅把希望寄托媒介自律”体现了其缺点。

*民主参与理论同样背景重点掌握,其主要观点:知晓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的定义要明确记得(178面),140面第一段最后一句“核心价值”要记得,最后一段要知道其缺点。

这样把握就可以了。146面的第5题就是一个整体把握的题目,所以线索要清晰。

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大概了解下,个人觉得不必做重点了解。这一章看似很难把握,但是认真看下,还是很清晰的,不用死背,当历史一样认真看下就明了了。

第九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把关人理论 第一节麦的理论很好掌握也很清晰,三个主要观点,三个意义,三个局限性。“媒介即讯息”这点上引申出来的“地球村”理论本书叙述的比较简单,在石义彬的《单向度》里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可以单独拿出来把握,其三个主要观点段落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对该理论的评论,当然要记得。

电视人、容器人概念要知道,要知道用127面的拟态环境去解释,还可以结合拉扎斯菲尔的和默顿的“麻醉功能”一起考虑。关于新媒介问题个人不觉得是什么重点,但是“电子乌托邦”思想要理解概念,如果出成大题就要知道其概念、为什么错误、历史渊源以及对媒介的正确认识。

第二节看一下做为传播者的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我认识157面最下面一行到158面的有关互联网会不会取代大众传媒的一段叙述最好好好看看,是一个不错的材料,对一些需要展开发散思维的题目有不错的借鉴作用,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了解下。

把关人除了书上说的提出者卢因,怀特的把关模式及意义,最好还了解下麦克内利的理论认为信息经过了各种把关人进行了各种筛选才传向大众,还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认为麦的模式是每个把关人作用都是同等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把关环节来自媒介。这补充的两点本书只是在165面的实质里综合说了下,李彬的书里说的很通俗。把关标准弄清楚新闻价值就行了,最后的实质这些评价性的东西是一定要熟悉的。第十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研究的第一节应该不算是太重点的东西,特别是第二部分“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理解的,系统看看吧。参考课后习题。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其实和书中前后的内容是相联系的,比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就与195面的传播流研究相关与重复,而“作为市场的受众”又与158面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相相联系,了解什么为“受众即市场”,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三个权利的概念要明确,这又和139面的社会责任理论相联系。注意名词解释。

第三节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当然是重点,从定义,三个部分研究,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重要意义,局限性五个部分来把握

*从定义上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还称“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自助餐厅”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一个形象理解。*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对广播印刷电视三大媒介的研究,了解下就可以了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其三大定义三个局限性书上也是一目了然的。记得这是受众研究的一部分,所以是首次从受众的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理论。第十一章

这一章传播效果研究是个重点!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极其理论(子弹论,传播流和有限效果论,耶鲁研究的各种理论)

第一节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弄清楚就行了。

第二节重点啊!最容易考了,193面第二段的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是一条线索,根据这个来理解。*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子弹论记住其两个“核心观点”,其次是194面第一行其形成的两个原因:传媒发展以及社会利用。对其判断要注意其“唯意识论色彩”,与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密切关系,最后总结成195面最上面的一段,至少这段整体评价一定要清楚。*40年代的“传播流研究”。

“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三个内容分别探讨其时间、代表人物、理论、意义!

(1)《人民的选择》:4个理论一目了然。否定子弹论,伊里调查前面在176面受众研究中也提到过。(2)《个人影响》:就一个问题“中介因素”!

(3)《创新与普及》:也就一个问题“两极传播→多级传播”!其实把书看一遍就很好理解了,不用死记硬背的还是很有趣味的。198面对“三步曲”的评价一段话要记得。“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可以说是对传播流研究一个总结。其“五项一般定理”当然是必背罗。*说服性传播研究也就是耶鲁研究再第三节阐述的很清楚,而其意义则在262面的第一段很明确。*还需要注意效果研究还包括“使用与满足研究”这点在180面已经叙述过了,当时是以受众研究来理解的,要懂得前后联系。

*70年代的宏观效果论主要在第十二章叙述了,所以主要了解200面第一段“有限效果论”的三个缺陷(注意对比217面议程设置功能的意义),和第二段宏观效果论的三个特点!

第三节的内容很多,都是些实验,很有意思,概念要很清楚,比如212面的第5题那些概念要很很清楚。感觉这里要么就出些名词解释,要么就出很大的发散思维的题目。第十二章

这一章不用说了重点中的重点,四个章节四个内容,通通的要掌握。东西很多,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投机取巧了,说好听点全部得理解,说不好听点当然就是全背了。也就是具体叙述11章的宏观效果论。(200面的第二段)每个理论的提出者提出时间提出的书都是最基础的东西罗。

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一个定义、三个特点、三个理论研究、两个意义、两个不足。(答大题首先要想的五个切入点)

*213面的面最下面:“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这句是个概述要记得。

*一个定义:214面倒数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但是这段话当然都要了解,现在有一种题型叫辨析题,最爱把一个理论的实验及其提出的过程提供给你,问你是什么理论并且评价这个理论,倘若不知道这些背景,有可能就会做答错误。

*三个特点:书上说的很明确,要注意的是215面最后一段又和127面的拟态环境挂沟。*三个理论研究:作用机制、议题、媒体分析。也很清晰。

*两个意义:我按书上叙述的分为两点:第一就是217面黑体字下第一段的对有限效果论的修正。第二点就是第二段的“控制问题”,对控制问题的解释主要在218面第二段中所叙述的“在它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说来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还有该段最后两句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理论的意义。

*两个不足:218面最后一段:一个形成议题和反映议题的矛盾,一个效果不能绝对化。

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个背景、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两个不足、两个重要意义。

*背景:219面第二段,“当我们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的时候,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这个是该理论探讨的角度,形成的背景,要记得。

*提出的人、时间、书、过程注意辨析。该假说构成的三个命题十分清晰,当然她还在221面引申出了该假说的三个要点也就是舆论形成的过程。其实沉默的螺旋还是个很好理解的理论,但是个人觉得这里写的很繁杂,所以看起来要有点耐心,找到记忆点。比如三个构成命题,第一个是对第二个的递进,第三个是讲大众传播对前两点的应用。

*两个特点:舆论观和效果观。“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记得

其舆论观就是两个内容:第一点,222面的第7行“在沉默的螺旋……„公开的意见‟……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第二点,13行“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的双重含义。其效果观: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两个不足:一个是223面第二段所说的该理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意见环境”内容的局限性,书中还分成了三小点来阐述这个局限性。

第二个就是224面第二段所说的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作用。

*两个重要意义很清晰,要注意!该节倒数第二句阐述其和“选择性接触”的关系,小细节,容易联系出题。

第三节培养理论:一个概念、“文化指标研究”

*224面又告诉我们了这一理论和127面的“拟态环境”理论有关系哦。看看“拟态环境”应用多么广泛。在理解拟态环境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培养理论的概念。分清楚”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极其三者关系。

*培养理论的起源时间、提出人物、背景实验、着眼点,和前两个理论一样老生常谈。但是这样的东西都跟硬件一样,问到这个理论的问题,除了背景实验有可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你分析,其余的都是名词解释啊,简答论述必不可少的答题点了。

*对于培养理论的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在226面的第二段对“培养分析”做了个解释,我认为这个是培养理论的概念的第一点——主观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偏差的影响是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然后本页倒数第二段提到的“共识”问题就是这个概念的第二个要点。再次,在227面第二段讲到前两点的关系并提出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才是第三个要点。另外注意一个细节:培养理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要知道270面最下面一段说了批判学派是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哦,所以,多么希奇啊!

*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三个内容非常清楚,包括229面本节倒数第二段对该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知沟理论:背景、假说、上限效果假说、意义

*除了“老生常谈”外,230标题二上面一段是知沟的定义。知沟假说那部分也很明确,(示意图解、知识沟形成的5个原因)了解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上限效果假说(1提出、2观点、3内涵: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④三条依据、⑤疑问)

*知识沟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个人觉得不是重点,但是还是要注意下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总的来说,第十二章的四个小节都是重点,而非要比较的话,前两个小节又是重中之重。没有意外绝对会考。第十四章

这一章的重点是;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第一节里257面倒数第一段“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这个基本时间要记得,至于传播学形成的因素以及传播学在美国形成的直接原因了解下就好。第一个小标题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不是很重点,但是像李普曼这样一看就是经典的人物当然是呀弄清楚的。

第二个小标题“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就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后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其实书中之前都已经提到他们的贡献,在这里只是个归纳。

如提到拉扎斯菲而德的贡献,就要想到两点:宣传和传播学研究。在宣传这点上又分两个内容:一是刺激大战宣传研究,二是为宣传下定义。而传播学研究更是要记得两个内容:一是其功能说,二是5W模式极其意义。卢因——把关人(161面);霍夫兰——耶鲁研究;(199面);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175面,195面),施拉姆知道他是个“集大成者”就好。

至于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个人觉得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掌握就好。

第二节主要是讲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即抽象的理解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做出比较。

若要宏观的理解“经验学派”无非从:定义、主张、缺陷、研究目的、社会观、意义大概这五个方面来考虑。*266面倒数第二段阐述了其定义,并强调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和批判学派以欧洲学者为代表区别开来。

*主张的内容主要是谈什么为“经验性方法”,还要注意到267面第三段的“反对”、“强调”、“主张”。*而第四段又很清楚的讲到该学派的4个缺陷,关键词是:经验性材料的有限、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的缺乏严谨性、微观和宏观的矛盾、纯客观态度的弊端。

*至于研究目的即实用主义,268面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概括了其定义,并指出“这使得传播效果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即多元主义第四段第一、二句话阐述了其定义,269面第一句引出了这一社会观的影响。*270面该标题最后一段清楚的阐述了其意义。

宏观的理解“批判学派”应从:形成、研究目的、社会观、特点四个方面来看。这本书中在阐述批判学派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以和经验学派相比较的方式出现的。

*批判学派的形成书中从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起,因此对法兰克福学派应有初步了解:知道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知道其代表人物、知道它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批判态度。

*在271面最后有段,拉氏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做了一个比较。

*272面第二段又对其二者的社会观做了个对比。批判学派的社会观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

*276面最后一段很明确的阐述了批判学派的三个特点:批判态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思辩的方法论。这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二者了及其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的对比,本书也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了,批判学派要谈到主要流派,也就“文化研究”稍微叙述的详细点,系统点,其余的都太简略,也难怪武大要将《单向度》那本书加进去以补充批判学派的内容

传播学经典复习书的笔记整理

绪论

拉斯韦尔公式 “五w”模式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控制研究 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1.传播和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平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

3.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1.一般方法

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

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为我所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和学术讨论中掌握新闻传播规律 2.特殊方法

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

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 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

第1章 新闻传播行为 “延伸的人体” 第1节

行为和新闻传播 一.动机和行为

需要——动机——行为——目的 动机性行为特点 动因 目标

形成动机 内在条件(需要、欲望)感到缺乏

期待满足

客观条件(诱因、刺激)

勒温-人类行为行为公式 b=f(p*e)

行为=函数(人*环境)

二.生存需要和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心理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

第2节

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

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兴趣为目的 一.关于“新闻欲”

任白涛-新闻及其承载物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 二.关于“群居说”和“好奇说” 非本质原因

第3节

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

1.陈述事实 最重要特征

五要素:新闻写作学五w——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新闻六要素——如何h

2.具有新意

新近发生 新鲜事实 常报常新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3.报道及时 第一时间内报道

普通事实——质变——新闻事实——量变——普通事实 反对“唯速主义”的前提下,抢新闻

4.公开传播

循公开渠道向全社会作无定向的传递

二.新闻的定义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2章 新闻传播者

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 第1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一.社会角色

角色|戏剧用词——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 个体 社会角色

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角色的学习具有综合性,必须在人与人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学习角色的义务与权利 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情感

角色学习(角色社会化过程)的特征

社会强制性 受社会既定文化影响,形成国民性、民族性

个体能动性 个性形成的前提,包括个体间作用以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 学习终身性 社会化贯穿一生,分政治、法律、道德、性别角色、职业角色社会化等 角色期待 群体中的成员期望站在某个地位上的人有某种应有的行为方式

实现角色(角色扮演)的有效手段

角色冲突 扮演一个或几个不用的社会角色时,内心发生冲突与矛盾 表现 社会上人们对同一个人的期待不一致

旧角色—新角色

身兼几个角色

角色人格同扮演者真实人格不一致

二.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角色定位

16世纪,意.威尼斯,商业报纸(近代报纸雏形),摆脱了宫廷报纸的官报性质,为资服务

胡乔木-记者产生的根本基础:社会问题根本上是生产问题,生产斗争产生了有宣传必要的经验,记者被指定介绍这些经验,使利益相同的人根据经验办事

定位 信息流通的动力 信息流动的推动力,信息流动量和流向的控制者 意见交流的桥梁 上下——喉舌,下上——耳目 监督权利的镜鉴 社会的了望者,公共利益的守门人 社会民众的教师 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职业特征 信息的报道者,社会的活动家。同实际、政治、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长处:接触面广,以全社会为工作和服务对象;思想敏捷;独特新闻手段;教育者;等。短处:片面性和表面性

从新闻传播者同物质世界的关系来看

物质制约 事物多样性 事件复杂性 时间紧迫性 受众多层次性 传播者能力与指责矛盾性 能动作用 传播者能力:业务能力、知识结构、工作责任感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 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性

社会特点 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阶级性、政治性极强

首先对事实负责,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

同时对党对人民负责,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定及制度 新闻传播者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 “活鱼” 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

新闻传播者的报道和言行,时刻受到社会的检验和群众的监督,要做思想战线上的尖兵

第二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 1.角色行为、角色规定、角色规范

角色行为:属于某特定角色人的实际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

被期待的角色行为即指定角色,与真正的角色行为是有区分的

角色规定:对扮演某种角色的资格、条件及行为规范并为该角色群体认同的共识

角色规定的明确程度与可操作性,对与角色期待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角色规范:角色群约定俗成和明文规定的扮演该角色的标准

是角色规定的一部分,即角色群内人的自我规定、自我约束与自我执行

对行为规范的一致理解,自觉执行与对违反规范行为的严厉制裁,是实现被期待的角色行为的有利保障 2.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

两方面构成:新闻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和行为规范

(一)素质 新闻传播者在从事新闻实践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或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任务所应该掌握和具有的某些特点、专长和能力。

1.政治素质——基本素质 指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具体表现

1)是坚持和宣传四项基本原则的积极实践者,自觉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2)对人民有极大热忱,敢于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不为个人利益动摇政治信念

3)有坚持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无论什么情况,敢于讲真话、讲真理,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 4)深入群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齐爱憎,不做生活旁观者

2.业务素质——重要素质 1)

强社会活动能力

2)

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观察、分析、判断、写作 3)

较强新闻敏感 4)

出色文字表达能力 5)

驾驭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

(二)修养 新闻工作者为了工作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在思想理论、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1.理论修养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功底

2.知识修养 专业知识 实践中运用的方法和技能

基础知识 与工作有关的各个学科的知识

3.道德规范 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逐渐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者之间以及新闻传播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新闻传播者与事实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传播者之间的关系 表现 社会责任 注重社会效益 真实全面

客观公正 以社会需要和新闻价值为标准取舍新闻 遵纪守法 坚持真理 廉洁奉公 增进友好 团结合作

第三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1.责任和社会责任 责任 分内应做的事

社会责任 扮演某一角色的个人或角色群体,对构成角色关系的其他角色或角色群体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及社会义务。

制裁 强制性 法律制裁——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

非强制性 道德责任——道义责任,是角色接受社会的道德评价、实行道德上的自我批判及社会舆论的道德批判

2.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全过程

(一)新闻采编中 收取与角色期待协调的信息

1.尽可能多且好地满足受传者的多种需求,既正确引导社会需求,又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 2.忠实执行新闻调控机关的法令和指示,务使给定信息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3.培养良好的职业技能,以出色的新闻敏感和宣传敏感及时发现与捕捉新闻信息

(二)信息制作中 正确把关 良好政治素质,做到有法可依/三满意 很强的业务能力

(三)信息反馈中 全面了解全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后继传播行为

正反馈:系统偏离旧稳态向新稳态过渡的过程

负反馈:系统趋向稳定的过程,对有效传播有重要意义

3.新闻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第4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1.权利、职权和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具有一定的权利能力,才能行使自己的权利,权利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前提

职业权利——职权:职业范围以内的权力,即某一角色行使角色责任时所应享有的权利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 一般权利 于普通公民同样依法享有的权利

角色权利 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权利(7条)

1.知察权 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不受阻碍,一切有关方面人事部拒绝提供公民依法应知晓的信息

2.编辑权 新闻传播者有对新闻信息独立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权利

3.传播权 将采集加工后的新闻信息的承载物——新闻传播媒介自由传达至受传者的自由取消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追惩制与预防制,是传播权的前提

4.监督批评权 独立、负责地开展舆论监督与新闻批评

5.秘匿权 新闻传播者不6.向外界透露消息提供者身份和姓名7.的权利

8.著作权

9.人身安全权

2.责任和权利的统一,3.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新闻他律: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

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自律,在道德上进行的自我约束

以新闻伦理为核心的自我约束,以新闻法制为核心,以新闻伦理为基础

目的在于防止滥用新闻权利,对社会民众负责

在新闻活动中,这是新闻传播者的一种自我行为控制

统一 新闻他律:保障新闻传播者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充分享受但又不滥用自己的角色权利 新闻自律:充分运用职业权利,排除不良因素干扰,尽心完成职业使命 外界强制性法律监控不可少,自我约束与自我调控也重要

只有强化了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才能更自觉彻底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5节

新闻传播者的培养与教育 一.新闻传播者的培养

正规的职业教育 以师带徒 短期培训

现代新闻传播教育起源

美国 1869-华盛顿-李大学-印刷工兼编辑训练班 1873-堪萨斯大学-印刷知识课

宾夕法尼亚大学-专门的新闻学课程 美国正规新闻传播教育起源

1903-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州立大学-新闻系

1904-伊利诺伊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四年制新闻教育 1908-密苏里大学-第一所专门的新闻学院 1912-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历史 报学阶段 20世纪初-30年代 新闻学阶段

大众传播学阶段 40年代

中国正规新闻教育起源

191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1924-燕京大学-新闻系 1929-复旦大学-新闻系

4.新闻终身教育和新闻社会教育

新闻终身教育:新闻继续教育,指新闻传播者结束在校学习后各个阶段不断接受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 方法:业务培训,脱产进修,定期轮训,岗位学习,个人安排,新闻媒介机构组织自学 80年代后,电大或者自考

90年代后,不脱产参加高一级学位课程学习

新闻社会教育:对非新闻传播者实施的新闻知识普及教育

目的在于,使广大公民了解新闻传播基本知识,更好利用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并主动参加新闻传播活动

是另一意义上的新闻终身教育,在人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新闻学知识教育

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使新闻教育过程不局限于在校学习阶段,以成人教育为重要环节。从新闻启蒙到进行完整的新闻业务培训,构成了当代中国的新闻终身教育体系

方法:通过普通小学课堂传播新闻学常识,参观新闻传播机构,组织阅读视听新闻传播媒介 第3章 新闻传播内容 第1节

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 一.事实和新闻事实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

事实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畴,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新闻传播的本源,即新闻的基本来源,是事实(陆定一)

唯物主义新闻观 新闻传播的是关于事实的信息

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背离事实就是新闻失实

事实第一,新闻第二

事实具有哪些性质,新闻才会有同类性质 反例:事实为政治服务,预发性报道

生活中的事实与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有本质区别

生活事实:客观存在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

新闻事实:既含有被传播事实的客观信息,又含有传播者的主观信息

事实本身不是新闻,把事实传播开去才是新闻

客观事实没有价值特征,新闻反映着报道者的价值评价的差别

二.信息和新闻信息

信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者中存在方式与运动过程的陈述 新闻信息:含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 新闻传播活动实质上就是信息的传授活动,新闻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本质规定

三.用事实说话 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的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

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它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

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了解事实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收受者,更具说服力

用事实说话,其表述不仅要巧妙展开事实,铺陈事实,而且更需发现与捕捉会说话的事实,即内含逻辑说服力的事实,三分写作七份采,让受传着自我了解作者的倾向

用事实说话,是记者成熟的标志,在需要表明立场倾向的时候,能够拿出会说话的事实 用事实说话,不是反对必要的议论与说理,而是事实胜于雄辩

第2节

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一.价值和价值传递 价值:事物具有的积极作用 政治经济学里,特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新闻的价值:传播者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对收受者信息缺乏的满足程度

新闻信息的价值:由该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 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价值观传递的过程

新闻媒介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各种价值观,传播者以各种方式散布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被报道事实的价值判断。这是对社会的价值教化即媒介的社会规范功能

新闻传播中价值传递的实现,是收受者对传播者的价值观认同

认识的第一主体传播者,和第二主体收受者,对认识客体——附着于新闻信息的价值观及其在编辑过程中的附加值的价值认同,是实现媒介社会行为规范功能,和使某些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重要途径。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新闻传播的价值传递完成的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

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新闻所含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要素

新闻价值要素 收传者的需求:求新、求知、求近时新性 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时距越小,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事实是人们求知的。求知度(无感知人数与总人数比)越大,价值越大 重要性 新闻事实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即新闻事实同新闻受传者的利害关系

事实越重要,社会意义越大,新闻价值越大。由求近(利益接近)心理决定 显著性 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

接近性 新闻事实同接受该事实信息的受传者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程度

地理:利害关系决定,地距同新闻价值成反比

心理:求知欲和好奇心所致,心理距离通信温价值成反比

趣味性 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调动新闻受传者共同兴趣,从而引起注意的有趣程度

趣味性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表现 新闻事实新鲜奇特,激起人们好奇心和新闻欲

新闻事实充满情趣,令人激动、感伤、可笑

新闻事实富有人情味,调动同情心,抨击庸俗情趣,推崇高尚情操

新闻价值观 即新闻价值取向,是个人或团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观标准 主要受传播实践的制约、检验和纠正

传播实践的核心是新闻的传播效果,即新闻公开传播后受传者的共同兴趣和关注程度。关注程度越强,关注面越广,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敏感 识别、判断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的传播价值 指新闻传播之后,所实现的各种价值效应之和

大于新闻价值(最基本价值效应),还包含信息,宣传,审美,知识价值等

新闻事实含有的客观要素: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等,最主要的价值是新闻价值 宣传价值 宣传事实中具有的宣传要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性,逻辑性,情感性要素等

新闻事实中包含的宣传价值要素越多,新闻传播价值中的宣传价值成分越多 审美价值 指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审美享受的价值 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通过新闻和新闻媒介等载体而增值

第三节 符号和新闻信息符号 一.符号:传播要素

新闻传播的内容 客观信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主观信息-同事实相关的价值判断

施拉姆-会聚关系:传播中构成的关系,意味着共享代表信息和导致一种彼此了解会聚到一起的符号

符号 传播活动的要素

最重要的特点:对传播双方来说有相同理解的含义,这是符号发生传通作用的基础

符号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共同含义,才能参与传播,才能代表传播中的各种实际内容 其含义的确定性,来自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自反复传播活动中的不断观察与认同

符号的特点 是信息的携带者,是信息载体,是传播的工具 是约定俗成的,人赋予符号以含义

其形成与意义上的联系完全是人为的,受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的影响 相当数量的符号含义为受传者所理解,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基础

信号和符号的区别 符号:人们生活经验抽象的产物,为人类特有,属意义范畴的一部分

引起的是,关于事物的概念

实际运用中,具有功能性价值

符号是高级的、复杂的信息载体 信号:物质存在的一部分

引起的是,与某事物是否存在有关的反映

实际运用中,是某种物理的或实体的存在信号是低级的、简单的信息载体

二.新闻信息符号

符号语言 运用各种符号和标志来表达特定意义的语言形式,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广义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画,表情等

狭义单指:图画和实物标志

新闻传播的符号 语言符号:口头语言——话语和书写语言——文字

非语言符号:除语言文字以外,可以通过感官触到的概念的总称 可以加强,也可以否定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 讯息 由一组信息符号组成的符号系列

传播过程 编码-传播者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对象都是符号化的信息

译码-编码的逆过程,还原信息

译码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文本分析,可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第4节

选择和新闻选择 一.系统和自组织系统的选择

系统:由相互联系、依赖、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作用的统一体 自然系统

封闭式系统 人造系统

开放式系统

自组织系统:在一组事物或变量之间自动发生的,不需要以外的力量进行干预而形成的系统

能从无组织的无序状态中自动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秩序

新闻传播系统:在新闻传播规律支配下,由传播者为组织核心的自组织系统 其组织化过程,是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选择机制的存在和作用,是自组织系统自我维持与自我发展的动力,是自组织系统的生命线

二.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

新闻选择实质上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

作为第一把关人和实际操作者,新闻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

新闻选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数量:无穷尽的事实需要比照和取舍

质量:传播者和决策者 以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选择依据

受传着 以自己特定的标准取舍

媒介生存发展:新闻选择是其维护自身机制、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

三.新闻传受双方的新闻选择

传播者:选择即把关,传播者成为把关人

美-库尔特.卢因-受门人/把关人-用以说明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的控制作用

受传者:选择既满足,追求最巨大的传播通道与最广泛的选择领域,尽可能多的直接传播和尽可能少的多级传播,最少障碍与干扰的收受通道 美-施拉姆-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报偿的保证 / 费力的程度 = 选择的或然率(概率)

启发:尽可能方便地使受传者获得最关心的传播内容,使他们获知新闻信息的欲望得到最大满足

四.新闻选择的依据

新闻传播者的素质和技巧的综合考量:正确实施新闻选择,不遗漏重要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发表最新新闻信息,最大程度满足受传者的收受愿望,同时不违反法律、党纪 传播者受到的制约

传播环境 媒介生态:媒介生存与运作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环境

传播生态:与传播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及同信息物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条件 传播控制

依据 1)党性原则要求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2)法律法规和有关新闻传播的传媒法律文件 3)社会主导价值观 4)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取向 5)行业规范

6)本媒介编辑方针与风格特征 7)社会公德水准与社会心理承载力 8)相关媒介新闻选择惯例的比较把握

新闻选择: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以传播功利为定夺,政策法律为依据,价值取向为首选的对新闻事实反复权衡比较、评价分析的过程及其结果,随传播环境变动而变动

第四章 新闻传播过程 第1节

新闻信息传播过程

一.新闻传播过程的静态考察 一次性单项传播

(一)事实 新闻的本源、起源、根据

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只要它为人们所关注,它就会被人们千方百计地报道和传播

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最终要受到事实的惩罚

(二)新闻传播者 新闻传播的主体、中介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

带有主观评价,不仅是新闻价值,还是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中介 事实求是,如实地反映事实的真相,全面深刻地解释事实本质

(三)新闻受传者 一次性单项传播的终端,第二行为主体,传播过程终结的决定性环节 鉴别选择新闻,评价判断传播者,反馈看法意见,创造双向传播过程

既是新闻的受传者,又是舆论的主体,人民的信任是新闻业生存的基础

二.新闻传播过程的动态考察 制约传播者主体地位的因素

主管部门或老板的调控,政府、企业主对传播方针的影响 传播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穷的传播过程

受传者有特定的选取媒介的阅听习惯,同时也影响媒介间的运作、发展和竞争 传播活动的双向流动,传播作用的多方面,使得传播者和受传者角色可以互换运作

三.新闻信息通道和新闻信息流量

信息通道:即信道,指信息经过加工后以信号方式传输所经过的道路

新闻信息通道:新闻信息经过加工后以文字、图像、电子信号等方式传输给受众终端所经过的道路。包括一切传播媒介的信息承载物。

新闻传播通道的畅通,是传播过程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物质保证,是传播致效的前提和基础

基本要求:通道通过能力强,频道宽,信号功率大;

通道无障碍,干扰小;通道使用寿命长

衡量通道质量的客观标准:信息报真度高,噪音干扰少,信宿信息和信源信息尽可能吻合

噪音:非传播者本意,而加之于发送信息的附加物和足赛有效信息通过的干扰

新闻信息流量:单位新闻通道中新闻信息的传输量,根据传播致效原则,合计流通的信息量,一般指有效信息,不计入无效信息与虚假信息

新闻信息流通量:即新闻信息量,指消除不确定性,剔除了无用信息、虚假信息以后对手传者有用的信息的量。它是新闻的信息功能的度量,小于新闻传播通道的容量 计算公式:I=log2 N(比特)

N-事件可能性的数量 I-信息量

静态度量:新闻作品信息量=单元新闻信息数 / 信息符号之和

动态损耗=主信息+次信息*等级比+微信息(信息附加值)*等级比-冗余信息*噪音干扰度

第2节

单向传递和双向传递

一.单向传递 A到B的直线传播

命令等

基本要素: 传播者(信息源)——信息——受传者(接受源)具体程序: 消息观念 编码

传送

接受 译码

反应行动

干扰

人与人之间的单向传递特点

主要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

不限于消息的传递,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传递

传播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重要意义,传播结果为的是改变受传者的行为 直线式传递,传播速度快,但准确性较差

可能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即人特有的心理障碍,不同人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反应 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难以实现真正沟通,可能引起受传者的抗拒心理

3.双向传递

在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的互换,双方相互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消息观念 编码

传送

接受 译码

反应行动 干 扰

反 馈

传播者————信息————受传者 受传者————反馈————传播者

特点

主要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

不限于消息的传递,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传递

传播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重要意义,传播结果为的是改变双方的行为 增加了反馈程序,因而速度慢,但准确性明显增强 心理障碍减少,使得新一轮传播效果得以改进

受传者有反馈意见的机会,有参与感,有利于建立双方的信任与感情,调动受传者兴趣 传播着心理压力大,能增强责任心和提升传播能力

三.反馈 受传者对传播者发来的讯息的反应

a

发出信息

传播者

制码

解释

还原

制码

受传者

解释

还原

信 b

息 c

流 d 反馈信息

反馈 有效反馈:受传者发出,并为传播者感知,从而强化或修正原有的传播行为的反馈 无效反馈:不为传播者接受从而也无助于改变其传播行为的反馈 为积极反馈提供更多的流通渠道,是传播者的责任

传播者的行为始终是主动的,受传者的反馈是被动地发生作用

传播者只有合理利用反馈不断改进传播内容和方式,才能产生新的目的性行为 新闻传播信息反馈,显得迟缓、零星、间接,回传质量不高

反馈: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负反馈:使给定信息接近目标值

使传播目的与社会效果接近

传播者利用负反馈调节传播行为,是传播活动更符合传播者的目标 正反馈:使给定信息偏离目标值

传播者的给定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异倾向于加剧系统正在进行的偏离目标的运动

偏离的发生与加剧,会使传播目的与社会大系统产生越来越大的距离

不断使给定信息接近真实信息,是传播者争取有效传播的关键

真性反馈:受传者对接受到的给定信息的真实反映,公开表示反对或赞成 民主社会和言论自由的产物,传播者可感知受传者的真实态度、愿望和要求 假性反馈:受传者经过伪装、掩盖了的真相的心理假象

将传播者导向歧途,使今后传播内容方式的调节产生偏差,偏离目标,造成损失

外反馈:外部力量产生的反应,即受传者对所受到的传播者输出的讯息的理解与反应

信息反馈的主要形式,是传播者调节传播的目的性行为的主要根据 内反馈:传播者在输出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自身的心理反应,又称自我反馈

包括宾我对主我的信息反应,也包括传媒组织内部被动人员对主动人员的信息反应

一般产生于外反馈之前,可预料外反馈,从而自觉调整传播,有助于优化传播效果

终究代替不了外反馈的直接影响,并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外反馈是内反馈的佐证

内反馈是外反馈的折射,也是信息反馈的虚像

外反馈是主要的信息反应,作用直接、重要、有冲击性,要高度重视

内反馈的作用是间接、次要、非冲击性的,通过内部管道反映,领导应予以重视

第五章 新闻传播要求

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 第1节

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真实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传播者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某种符号向受传者发布的物化产物 这外化物(认识主体的产物)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

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播必须致效,是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 确保:传播的事实有根有据 传播的过程事实求是

传播的结果与事实原貌完全一致

原因:传受双方都要求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事实求是,不增添任何附加的成分

新闻传播基本规律要求,只有通过提供事实的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

如实报道是实事求是认识路线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也是对传播工作者的要求

二.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 事实真实 最基本要求,也称细节真实 新闻事件的新闻要素,即5个w要确凿可靠 要素的细节描绘要有根有据 引用的一切资料要求可靠

总体真实 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完全一致 本质真实 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

三.不真实新闻的成因及防治

(一)新闻提供者 品质不良

(二)新闻采编者 品质、知识、作风等方面原因

(三)新闻把关人 因私利或小团体利益,走形式主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防治 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严重性,重视并克服新闻失实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密的防治失实报道出笼、严惩造假的规章制度 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剔除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

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同以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制裁造假者 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

4.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全面把握

(一)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

准确把握真善美、假恶丑两大类事实的报道比例

(二)新闻传播中正反两方面的准确把握

对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有正确认识,新闻报道上有适当反映,做到总体真实

(三)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

新闻传播的流量,应反映和维持社会各方面质与量的平衡

(四)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

及时报道,同时不对民众产生更大伤害

(五)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

有时也制越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第2节

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客观 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

内容: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

形式: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

原因 新闻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必须客观,与事实完全一致

只有客观传播的新闻,才有力量。虚假新闻使受传者失去兴趣,并怀疑传播媒体 客观报道显示的新闻倾向性,受传者易于并乐于接受,从而实现传播者的功力目的 这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记者成熟与老练的标志之一

二.新闻传播客观性的科学含义

内容: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与发展的事实

形式: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

三.不客观报道 客观与立场不矛盾

直接表态等外来成分是不必要的

客观主义和客观报道有根本区别,并不是罗列事实

第3节

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公正

公正性:即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 原因

传播者与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向受众提供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人们评价的客观情况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传播者应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

二.新闻传播公正性的科学含义

不以一己立场片面报道事实提供自己赞成的一方面意见;歪曲报道另一方或自己反对的意见 不以一己立场报道事实,误导受众,造成不同意见者的压力与伤害

不以一己立场,剥夺他人利用媒介传播自己立场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媒介不是个人私器

传播者负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媒介使用权利与机会

传播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和以其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三.不公正报道之举证

(1)

偏袒一方,(2)

压制另一方(3)

强扭事实,(4)

片面报道(5)

主观武断,(6)

强加于人

(7)

不(8)给更正,(9)

难以申辩(10)

作者有权,(11)

读者无权

四.公正与倾向 公正:媒介与传播者取信于民、立足社会的基础 是倾向性借以存在的基础,发挥社会效应的前提 不公正的倾向性是乏力与缺乏权威的

第4节

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力求全面

指新闻传播中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

是社会和民众对新闻传播的共同要求,是新闻媒介和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原因: 全面性报道是新闻传播实现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前提

有助于受众了解全局、认识事物整体,知晓事件全过程,根本上实现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 全面报道与评论事实,是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是对传播行为的要求和职业规范

二.新闻传播全面性的科学含义

向公众提供全面的不是片面的,整体的不是零星的,正确的不是歪曲的事实、情况和意见 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过程完整情节详尽,具体细致报道重要过程和情节,交待说明情况不明者 对社会现象的报道提供纵横全方位材料,分析不偏颇,使公众独立得出自己的印象和结论 对争议问题的报道应充分顾及和全面报道各种情况、意见和看法,不强加自己的看法

三.新闻传播不全面之揭露与防治

(1)

报道事实,(2)

只顾一面忽略另一面(3)

评论事实,(4)

只讲一面无视另一面

(5)

分析报道社会现象,(6)

只注意一种倾向而(7)

掩盖另一种倾向

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反对单纯的不顾传播规律的主观主义,是确保全面性的必要条件

四.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一

选择在全面把握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选择,是与提供较多的较全面的报道并性的 不因全面性损害选择性而模糊新闻的倾向与立场;也不因选择性损害全面性而影响声誉形象

抓典型是传统工作方法之一,是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色,是正确处理选择与全面的关系 典型报道对于重点贯彻党和国家的宣传意图、鼓舞与激励民众的进取精神有重要意义 典型报道与全面把握整体情况,反复细致地比较分析各方面事实不可分开 重视典型与综合报道都不可或缺

第5节

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

时间性:新闻发布与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距,时距越小传播效果越好,新闻传播越有价值

时效性: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予以报道的时距,同新闻面世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 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

含义更丰富,不限于快捷,但基本精神仍是快捷,及时传播时新闻致效的根本保证 原因:新闻报道的是瞬间的变动的事实,不及时的报道不仅没有新闻价值,还可能失实 新闻事实层出不穷,追求更新的事实,是传播工作者的天职

受众要求及时获知外界刚刚发生的变动,以尽快地认识和适应甚至利用这种变动 传播快捷是新闻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抢新闻与报道时机

抢新闻:指传播工作者要尽快地发现新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变动 报道时机:指现实生活中潜存着的有利于某项报道获得良好效果的机会

选择时机应注意发表环境与背景,读者兴趣和注意的变化,实际生活和重大政策 要求: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全面从政治上把握事实 懂得正确运用战略与策略,该会即快该压即压 三.慢三拍现象及其成因 决策慢,采制慢,刊播慢

机构重叠,运作繁琐,作风拖沓,手段落后

《法律基础》周叶中笔记

第一章 法的一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以权利和义务为具体内容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实体法:指规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的总称,如行政法、民法、刑法等。

3、程序法:指规定实现实体法的方式、途径与过程的法律,即确定实体法的实现方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4、特别法:指在特定地域和特定时间针对特定的人与事而发生效力的法。

5、法的历史类型:指按照法律赖以产生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和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人类全部法律所做的分类。

6、根本法:是指宪法,它规定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它是调整国家公共权利与公民权利关系的具有最高法律地位与效力的法。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论述。P15 ——所谓法,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⑴ 法是统治阶级利益与意志的记载与表达。⑵ 法是由国家加以组织与实施的力量。

⑶ 法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决定与制约的一种规范。⑷ 法是规范与价值的统一体。

2、如何理解法的含义与特征?P17 ——法是受制于外界客观条件的主观意志的反映,是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其基本的内涵与特质表现为四个方面: ⑴ 社会规范性(法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⑵ 国家意志性(从法的创制看,法是由国家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从法的效力看,法必须是以国家名义颁布才能生效,且效力及于国家整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⑶ 权利义务性(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其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设权利、设定义务从而使人们的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良性循环。)⑷ 国家强制性(法的实施必须靠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

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以权利和义务为具体内容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马克思主义使怎样揭示法的本质的?P22 ——法的本质可以从如下两大方面加以理解: ⑴ 法使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这是法的第一级本质。1 法律所反映的是一种主观利益或意志,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2 法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非被统治阶级的意志。3 法所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④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产物。

⑵ 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面临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这是法的第二级本质、也是深层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构成社会这一物质运动形式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三者对统治阶级制定什么样的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法的内容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4、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P32 ——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有两点: ⑴ 从客观依据看,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是法产生的深刻的客观物质条件。法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⑵ 从社会根源看,私有制、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法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量。法是阶级社会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

5、法的发展的基本方式有哪些?P38 ——法的发展方式除了内在的原因外,主要包括法的历史继承和法的相互移植两大方面。

⑴ 法的继承(纵向联系)。法的继承是指新的历史类型的法对旧的历史类型的法的继受、承接。往往表现为不同本质的法的历史继承性和借鉴性。

⑵ 法的移植(横向联系)。法的移植是指将他国法律部分地直接移如本国,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中现行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而产生法律效力。

除了法的继承与移植外,法的发展方式还包括法制改革与法律革命。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法的创制:亦称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2、法律规范: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包括条件、要求和后果三部分构成的一般性行为准则。

3、法律关系: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意志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4、法的适用:亦称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遵循法定的程序将法律规范适用到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

5、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律的心理、情感、知识和观点的总和,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包括法律感性认识和法律理性认识。

6、法的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特定的标准分类组合而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

7、法的部门:法的体系是由法的部门构成的,所谓法的部门,也称部门法或法律部门,是指根据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划分,凡具有相同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式的法,就是一个法的部门。

8、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心理、情感、知识和观点的总和,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包括法律感性认识和法律理性认识。

二、简答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P45 ——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们意志的体现,旨在实现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躯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⑴ 从主观上讲,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意志,人们意志与国家意志三者的完美结合。⑵ 从性质上讲,社会主义法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关系的理性定位。⑶ 从客观上讲,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产物。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点P46 ⑴ 规范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法的规范性是从法律规范内在的技术性及实施机制来讲的,而法的社会性是从法的外部关联即法对其他社会现象的效应与功能出发来分析法的本质属性)⑵ 科学性与公正性的统一

⑶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在确立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的同时,又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是它的又一基本特征。⑷ 国家的强制力与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⑸ 党的主张与人们意志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P48 ⑴ 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⑵ 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⑶ 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⑷ 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法通过促进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而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奠定基础。其次,法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下保障、巩固、丰富着物质文明的成果。再次,社会主义法在实现政治文明的同时带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最后,社会主义法是消除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矛盾,确保三者协调一致的有力手段。)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P58 ⑴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法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反映显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需要,使立法者的意图与意志合乎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⑵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⑶ 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⑷ 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⑸ 坚持我国国情与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

5、我国的立法程序P62 ⑴ 提案。提出立法议案,是立法程序的第一个环节。

⑵ 审议。法律草案的审议和讨论,是立法的第二步,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草案的审议和法律草案的全民讨论。

⑶ 通过。法律的通过是指立法机关的全体会议对经过讨论后的法律草案进行表决、取得正是统一,从而使法律草案成为法律,达到立法的预期目的。这是立法程序中的决定性环节。

⑷ 公布。法律的公布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将已经审议通过了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在法定的专门刊物上予以正式公布。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P64 ——法律规范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包括条件、要求和后果三部分构成的一般性准则。法律规范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适用条件、行为准则和制裁措施。⑴ 第一个层次,适用条件。是指适用法律规范的必备前提或事实状态。

⑵ 第二个层次:行为准则。是指法律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即主题的权利与义务。

⑶ 第三个层次:制裁措施。是指违反法律准则将会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法的强制性在法律规范系统内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7、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P66 ——“法的渊源”一词原指法的来源或源泉,现指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即法的效力渊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义包括如下几种: 宪法、法律、性质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范、国际条约。

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式P75 ——法律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来实行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司法,即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审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二是行政执法,即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管理的活动;三是守法,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组织依照法律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活动。

9、法的适用的基本特点(专门性、强制性、程序性、规范性)P76

10、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P76 ——我国法律适用的总统要求是准确及时合法,根据这个总体的要求,在适用法律时,应当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⑴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⑵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⑶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⑷ 有错必纠、错案赔偿。

11、违法的构成和分类P82 ——违法是指社会组织或者公民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表现为超越法定权限或者属于履行法定义务,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违法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⑴ 违法必须时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⑵ 违法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社会危害性,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⑶ 违法的主题时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或社会组织。⑷ 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过错。

违法可以分为:违宪行为、形式违法行为即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P87 ⑴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完善与发展的思想基础; ⑵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贯彻实施法律的精神力量;

⑶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全体公民和一切组织自觉守法的根本保障。

13、依法治国的构成要素P90 ⑴ 人们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依法治国的主宰者和根本推动力量; ⑵ 依法治国的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⑶ 依法治国的标准是宪法和法律;

⑷ 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共产党,应该将依法治国、人们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14、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P91 ⑴ 依法治国是中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⑵ 依法治国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⑶ 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⑷ 依法治国是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们的权利的根本保障。

15、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P92 ⑴ 社会主义法治是与人们民主相统一的,具有民主性、人民性。⑵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

⑶ 社会主义法治以确定和保护社会正义的实现为目标,具有平等性、公正性。⑷ 社会主义法治在形式上具有合法性、普遍性、统一性、权威性。

第三章 宪法

一、名词解释

1、宪法:指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定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2、国家结构形式: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西拿过户关系的形式。

3、政权组织形式: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区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

4、国家机构: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5、选举制度: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定的总称。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各族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宪法的含义与特征P103 ⑴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⑵ 在法律效应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⑶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P107 ⑴ 一切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⑵ 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⑶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⑷ 民主集中制原则。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P113 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P122 ⑴平等权 ⑵ 政治权利和自由 ⑶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⑷ 人身自由权 ⑸ 宗教信仰自由 ⑹ 社会经济权 ⑺ 文化教育权 ⑻ 特定人的权利

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P125 ⑴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⑵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⑶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⑷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⑸ 依法纳税

6、宪法的实施P132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客观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是宪法制定颁布后的原先状态,也是宪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从宪法实施的基本构成来看,主义包括两个方面: ⑴ 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宪法的执行通常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贯彻落实宪法内容的活动。宪法的适用则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贯彻落实宪法的活动。

⑵ 宪法的遵守。宪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按照宪法规定从事各种行为的活动。

7、宪法实施的保障P133 ——宪法实施保障在一定意义上亦即宪法监督,是立宪国家为了促进宪法的贯彻落实二建立的制定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⑴ 保障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

⑵ 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第四章 行政法

一、名词解释

1、行政法制监督:亦称缉拿度行政或对行政的监督,是指国家机关于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或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行使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行为进行的监督。

2、行政责任:行政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步履行姓甄法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主体的责任和国家公务员的责任。

3、国家行政机关: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享有并行使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4、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而实施的,能产生行政法上效果的行为。

5、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说是有关行政权的配置、运行以及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系统。

6、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步履行行政法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主体的责任和国家公务员的责任。

二、简答题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P139 ——是指贯串于行政法的各个环境之中,制定行政法的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原理或基本准则。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2、行政法律关系P140 ——是指经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因实现国家行政职能、实施行政权而发生的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行政法律关系均由主题、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

3、如何理解国家行政机关?P141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享有并行使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何指挥的国家机关。它具有双重性质,相对于国家权利机关是执行机关,相对于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⑴ 行政机关不同于行政主体。

⑵ 行政机关与行政组织和行政机关也有区别

⑶ 行政机关享有的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秩序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

4、行政行为的主义特征P145 ⑴ 从属法律性 ⑵ 自由裁量性 ⑶ 单方意志性 ⑷ 国家强制性

第五章 民法

一、名词解释

1、民事主体: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2、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主体实施的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行为。

3、人身权: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据民法而取得的为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

6、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从本质上说,它是民事行为人依法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7、合同:又称契约,它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为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它不仅要求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且之间规定当事人之间所要设立、变更、终止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8、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

二、简答题

1、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P162 ⑴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⑵ 自愿原则 ⑶ 公平原则 ⑷ 等价有偿原则 ⑸ 诚实信用原则 ⑹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P167 ⑴ 它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构成要素的行为,无意思表示,即无民事法律行为。⑵ 它是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实质要件P167 ⑴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⑵ 意思表示真实

⑶ 步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上述三个实质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即不能成立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4、知识产权的特征P176 ⑴ 是一种无形财产 ⑵ 具有双重性 ⑶ 具有专有性 ⑷ 具有地域性 ⑸ 具有时间性 ⑹ 具有可复制性

5、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P181 ⑴ 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 ⑵ 必须由损害事实存在

⑶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⑷ 行为人有过错

6、我国两种财产继承方式P196 ⑴ 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指依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有效遗嘱而发生的继承

⑵ 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未立遗嘱、遗嘱无效或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及遗产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第六章 经济法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法律关系:指由经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经济法主体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公司:指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3、有限责任公司: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股份有限公司: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5、消费者权益: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的利益。

6、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8、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处理人为环境侵害,调整与环境相关的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公民在老年、患病、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由国家、社会或者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制度。

二、简答题

1、我国现行的税收种类P218 ⑴ 流转税:是以纳税人的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类。⑵ 所得税:是以所得额或收益额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⑶ 财产税:是以财产或资产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⑷ 特定行为税:是以行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

⑸ 资源税:是对从事开发矿山资源、盐和开发及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第七章 刑法

一、名词解释

1、犯罪构成: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部分侵害人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3、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它是国家的进步法律,由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刑法是指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刑法典。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简答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P232 ⑴ 罪行法定原则

⑵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⑶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犯罪的基本特征P235 ⑴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⑵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⑶ 犯罪是应受刑法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刑罚当罚性。

3、犯罪构成要件P236 ⑴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⑵ 犯罪客观方面: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

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⑷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第八章 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

1、诉讼证据:指能够在诉讼中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它是法院认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根据。

2、民事诉讼代理人: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委托,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法定的或者委托的权限范围内,进行诉讼法律的人。

3、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是指为了保障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得以纠正而设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

4、诉讼法:又称程序法,使国家制定的有关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后代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专门活动。

6、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做出裁判的活动。

7、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惩罚犯罪而进行的活动。第八章 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法的主体:亦称国家法律人格者,是指具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能力的国家法律关系的独立参与者。

2、准据法:指经冲突规范指定被用来具体确定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实体法。

3、法律规避:亦称法律欺诈,事指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出一种连接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并使得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的行为。

4、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5、国际私法:是以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相结合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关系,解决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

二、简答题

1、国际法的基本特征P306 ⑴ 从调整的对象来看,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间的关系; ⑵ 从国际法的主体来看,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⑶ 从国际法的形成方式来看,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超国际的世界政府; ⑷ 从国际法的实施方式来看,国际法缺少强制性的司法管辖作后盾;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P329 ⑴ 非歧视原则 ⑵ 自由贸易原则 ⑶ 公平贸易原则 ⑷ 透明度原则

⑸ 协商与协商一致原则

第四篇: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

武汉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大众传播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3题,60分)

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20分)【参考答案】

非语言符号是相对于语言符号而言的。同属于人类使用的符号体系。非语言符号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为“副语言”,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同时自身也具有意义;(2)体态符号;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起着三个方面的作用:(1)表述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2.谈谈“使用满足理论”的特点及其缺陷。(20分)【参考答案】

“使用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使用满足理论”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1)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3)“使用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局限性:

(1)“使用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一些学者虽然也提到了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但他们未对此进行充分的考察。

(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使用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对传媒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3.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20分)【参考答案】

霍夫兰是传播学四大先驱人物之一,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二十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一年后获硕士学位。24岁在耶鲁大学拿到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耶鲁大学执教,33岁升任耶鲁大学心理学系的系主任。他开辟了社会心理学中“态度”问题研究的新领域,并且毕生集中在此,尤其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霍夫兰的态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二战后期的1943年到大战结束的1945年;后一阶段是从1945年到他1961年去世。前一阶段只是他学术生涯的序幕,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扩大和延伸。

在前一阶段,为了解决关于战时美国报道的宣传问题。美国军方根据陆军参谋长马歌尔的指示,召集大批心理学专家,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由年仅31岁的耶鲁大学教授霍夫兰负责具体事务。这项研究被认为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而且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在后一阶段,重返耶鲁大学。出任心理学系的系主任。继续态度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耶鲁学派,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设立了后来以“耶鲁研究”而著称的传播研究项目。“耶鲁研究”旨在“提出科学的见解,以辨别哪些条件可使这类或哪类劝服性传播的效果有所增强或减弱”。此时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探讨的问题更加深入,产生的反响更加巨大。

无论前一阶段还是后一阶段的研究,都直接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前者为了大战,后者为了冷战。

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基本上属于实验法。这种研究方式脱离现实环境,结论同实际常常不相吻合,耶鲁研究带有明显的闭门造车的弊端。此外,耶鲁研究只关注具体的传播环节,只探究实际的传播效应,而很少过问传播活动的整体特征,更少分析传播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从而将传播研究禁锢在十分狭窄的天地中。

尽管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存在上述弊端和偏差,但是对传播学的形成及发展却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有关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成果,对传播学理论的充实完善更是功不可没。事实上,正是耶鲁学派的突出贡献和显著影响,传播研究才开始朝独立学科的方向

跃进,并最终得以问世。所以,霍夫兰被誉为传播学四大先驱人物之一乃是当之无愧的。

二、论述题(40分)

你认为因特网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40)【参考答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现有的几种传播方式。诸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些被称之为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方式。传受之间界限分明在第四媒体诞生之后,这种界限开始模糊起来了。正如陈力丹在《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一文中所分析的那样,“因特网的出现,使这一本来十分清晰的概念变得模糊了起来。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在瞬间就能进行角色转换。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又都是受众。这是由于网络的互动性造成的,它的互动性给予了人们转换角色的自由,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动摇了大众传播中传播者的地位。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乃至多向)互动性。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换句话说,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同时,网络传播也对传播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如在传播者与受传者关系互换后怎么去实现信息的控制?新的信息环境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和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传播者怎么样去达到最佳的效果?一句话,以线性传播研究为主的旧框架将让位于以交互传播为主的新框架。

网络传播又一次改变了传播者与传播工具之间的关系。网络传播既有点对点的传播又有点对面的传播,还有面对点、多点对多点的传播。从技术上讲,网络传播无非是将世界范围内属于不同个人和群体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及外设联结在一起,实现其问的相互通信。虽然网络也包括由大量硬件和软件构成的基础设施系统,但它不是传播的主体,也不能决定传播的性质。真正的传播主体是那些使用网络进行信息的生产、处理和传播的社会组第{和个人。互联网络为众多的个人或非专业组织和团体参与社会传播提供了手段和机会。网络属于全社会,任何传播者都只能参与而不能拥有。传播工具与传播者的分离给传播理论尤其是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提出许多新问题,如怎么认识网络媒体的性质,传统媒体的指导性功能如何在网络媒体中体现,社会通过什么老实现对传播者及传播组织的控制和规范等等。

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这是因为网络传播从本质上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式的传播方式,是为受众度身定制的个人化传播模式。在网上,受众不再是处于被魂的接受端,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换句话说,信息不是从传播者那里“推”出去,而是由接受者从传播者那里“拉”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这一特定的术语已经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如果我们仍以此来指代他们,那么必须把他们看成是“个人”的相加(复数),而不是只有一种性格的整体(单数)。

既然互联网上不再有原来意义的受众,那么传统的受众研究就应该让位于网上选择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研究。新的理论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对旧有理论的改造和创新。如“使用与满足”论就对网上用户仍有借鉴意义。还有一种“信息寻求模式”的理论,对于研究在网上查询信息的用户状况,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再如个人差异论、社会分化论、社会关系论等等,都为分析现在的网上用户提供了理论基础。

武汉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l.《阿尔及尔宣言》 【参考答案】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尔召开,会上通过了下述宣言:“现存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存的传播渠道。”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2.《塔罗瓦尔宣言》 【参考答案】

1981年,代表西方国家垄断大媒介利益的国际性院外活动集团——“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wPFc)在法国的塔罗瓦尔召集了“自由之声”集会,发表《塔罗瓦尔宣言》认为,教科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

3.大众传播 【参考答案】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筒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3分。共65分)l.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2)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参考答案】

大众传媒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们与单纯的营利企业不同,与宗教和社会团体的单纯机关媒介也不同,大众传媒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

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公共性和公益性也对大众传媒产生重要的制约,它要求传媒的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参考答案】

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民主参与理论主要观点有: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会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观为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它反映了一般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并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现状的失望心理,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资源的今天,民众惟有自己行动起来才能争取到自身的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

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参考答案】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传播权、知跷权、传媒接近权。

传播权: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达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达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在这里,指的是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知晓权:在广义上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说,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赋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参考答案】

麦克卢汉媒介学说包括三个观点:

(1)“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媒介: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

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韵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3)“热媒介与冷媒介”。

这是两个著名的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麦克卢汉认为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等是“热媒介”;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等属于“冷媒介”。这两个概念没有多步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三、论述题(20分)

l.谈谈休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参考答案】

“新世界信息秩序”就是要建立起新的公平音理的世界信息生产和传播秩序。“新世界信息秩序”论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73年的《阿尔厦尔宣言》为起点,到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在这一阶段中发展中国家完成了自身力量的集结,而不结盟运动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第二阶段以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发布《大众传媒宣言》为起点,到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舍”的报告书《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发表告一段落。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争论一步步走向激化。

第三个阶段是从1984年至今。1984、1985年美英相继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使得教科文组织在财政方面捉襟见肘,因此不得不在某些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但教科文组织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是坚持了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基本原则。

总的来说,“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是围绕着对信息“自由流通”的态度问题展开的。一些发达国家坚持世界信息流通的绝对自由,认为信息在各国间的流动不应受瓠各国政府的任何限制。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信息自由首先应该是各国传播的自由权以及享有传播机会的权利。这场争论并不单纯是理论上的争论,在它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利益关系。

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l.观念的自由市场 【参考答案】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在17世纪、18世纪赍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集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念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主要原理原则包括: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投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2.沉默的螺旋 【参考答案】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和杜台舆论的关幕的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理论假说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3.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文化帝国主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现代帝国主义总过程的一部分。

苏利文曾经指出:“帝国主义,是某些经济上居支配地位的国家以系统的方式强化和扩大它们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控制的总体过程。这个过程,在垒球范围内形成拥有财富和力量的发达资车主义国家与贫穷无力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支配、服从或依附关系。文化帝国主义既是这个总体过程的组成部分,又是它的结果。它指的是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或观点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寡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

席勒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杜台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

(1)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的过程;

(2)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古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3)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古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那么,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

二、简答(每小题14分,共42分)l.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参考答案】

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对其理解是多方面的: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2)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3)施拉姆: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大众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中具有普遍影响的社会信息系统,其功能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积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有消极的、负面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和缺陷。【参考答案】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把受众看作市场或消费者的观点,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1)经营性: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2)商品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已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3)竞争性;传媒活动既是市场活动,那么备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消费者。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特点,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概念是不完善的:

(1)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与“买方”的关系;

(2)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3)容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4)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将受众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也不能将传媒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和提供物质商品的企业。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的分歧。【参考答案】

经验学派在广义上是指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

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反对从观念到观念地对社会现象做纯主观抽象的说明,强调切实可靠的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的重要性,主张从环境或外部条件的变量出发来撮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

经验学派也被称为管理学派。这与他们多元的社会观分不开。他们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而认为是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街的社会,因此,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不是为了变革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保持自己独立领域的组织体,它在国家政党以及其他压力集团面前保有某种自治性,控制大众传播媒介的井非传媒企业的所有者,而是独立的、享有相当的自由决断权的专职管理者和专业工作者.大众传播制度和受众之问基本上是一种均衡的平等关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手中可阻根据自已的带求自由地选择接触各种传播媒介,自主地决定自已或赞成、或反对、或顺应、或挑战的态度。经验学派的多元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批判的立场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播,也不可能触及资本主义杜会的基本矛盾,至多他们只能出于维护现存制度的目的,从“管理”的角度作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晨起来的学派。

“批判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是为了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井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具体说来:(1)批判学者认为“促销文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倾向;(2)他们着重分析大众传媒是怎样表现和强化这一倾向的;(3)关心的焦点是资本主义垄断媒介是如何剥夺了人的茸严和自由的;(4)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恢复这些被剥夺的人的基本价

值方法和途径。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分歧的关键在于社会观的对立。批判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在总体上是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中转传播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大众传播的受众时时想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却无法拥有自已的传播工具来宣传自已的主张.无法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相抗街。虽然,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都关心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但经验学派的核心课题是“如何’,控制或“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而批判学派关注的焦点则是“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支配与控制”以及“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

三、辨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他请一位美国地方报纸的编辑合作,以一个星期为限,把这周内报社收到的所有电讯稿全部保留下来,…结果表明,这位报社编辑一周内共收到11910条电讯稿,而他从中选用的不过1297条,大约只占1/10,其余的9/10都被淘汰掉了。……”

请问上述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这项研究未能揭示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理论缺陷? 【参考答案】

这个研究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探讨把关及把关过滤信息。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最突出的缺陷: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人权限,忽略了各种关系所形成的必然性与社会性。从他的把关模式看,把关人对新闻仿佛操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怀特只看到编辑个人的把关行为,而没有考虑到其中所隐含的一系列左右把关的社会系统因素。事实上,把关并不像天马行空任意往来,它不仅要受到媒介组织及其规范的约束,而且还受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怀特的问题是只看主观随意的一面,不讲客观必然的一面。

2.“在对现实中的暴力犯罪状况、电视中的暴力内容以及人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危险程度的主观判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按照当时美国现实暴力犯罪的发生率和件数来计算,一个美国人在一周内遭遇或卷入暴力事件的概率在1%以下,而根据三大电视网在1967年至1978年在黄金时间播出的1548部电。视剧所作的内容分析,包括暴力内容的电视剧达80%,每部电视剧中出现的暴力场面平均为5.2次……而许多人认为自己在一周内遭遇或卷入暴力事件的可能性在10%以上……”

请问以上数据出自哪项研究?该项研究的理论结论是什么?根据该研究,造成人们得出以上判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以上数据出自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格伯纳组织的“培养分析”研究,该研究的理论结论是: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造成人们得出以上判断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四、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参考答案】

直线模式或称“五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这“五W”分别是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拉斯韦尔程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地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认识到直线模式的这些局限性,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1)这里投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2)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循环模式也有其缺陷: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大众传播的过程。

前面所述的传播模式都只在考察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1959年美国的赖利夫妇提出了传播系统模式,这个模式告诉找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系统传播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都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坑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综合系统。

2.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一词概括了媒介技术的这种影响力。请论述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参考答案】

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

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

考生可结合麦克卢汉的观点自由发挥,具体论述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武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小艇,每小题5分。共25分)1.拟态环境 【参考答案】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进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知识沟 【参考答案】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够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是为“知识沟”理论。

3.知情权 【参考答案】

知情权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等,在广义上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枉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说,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寨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赋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4.可信性效果 【参考答案】

1951年,霍夫兰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即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明效果越小。此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进行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5.大众文化 【参考答案】

所谓“大众文化”有三种定义。

第一种是商业化、市场性的意义上的,它把“大众”视为完全受操纵的被动力量予以批判,如法兰克福学派;或者相反地用一种完整的可代替性的——真正“大众的”文化与商业文化对立,如早期英国的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一直摇摆于“自治”与完全控制之间:.要么面目全非,要么彻底真实。其原因在于把文化形式视为完整和谐的,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完整的、真正的、自足的‘大众文化’存在于文化权力和统治关系的力量场之外”。

第二种定义是描述性的: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做的或曾做的一切事情。这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据点是无止境地扩大化的内涵,使之无法与非大众文化区分开来,无法理解“大众”是如何在与“精英”或“主导”的对立中被建构出来。

因此需要有第三种定义,“大众”是在与精英或主导文化的对立中被建构起来的,“在任何特定时期,这个定义关注的都是形式和活动,这些形式和活动以特定阶级的社会和物质条件为基础,体现在大众传统和实践之中。从这一点说,它保留了描述性定义中有价值的东西。但它进一步认为,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来说,最关键的是与统治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用持续性的张力(关系、影响和对抗)来界定‘大众文化’。这是围绕文化的辩证法建立起来的文化概念。”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简述传播学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

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意义。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对个人来说,人际传播也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其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一普及)2.简述媒介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参考答案】

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簿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著作是1947

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媒介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1)进入20世纪,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所谓“观点的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2)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到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3)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换句话说,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为少数人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

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倾

向,严重危害丁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

理论及其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社会责任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3.为什么说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 【参考答案】

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的媒体是由它的媒介特性决定的:电视集视听觉手殷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音声、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的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

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电视的出现使得人们每天的传媒接触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钟一下子提高到几个小时,看电视成了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电视出现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普遍的影响。

三、辨析(共20分)

传播学家丹麦奎尔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对英国的电视节目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发现 为什么人们要收看或不收看政党节目,他们利用媒介获得什么。研究开始是以开放式问卷调查小样本人群,以确定人们肴节目的动机。根据问卷,列表显示了八项看政治节目的理由。这张表又被拿来用在其后大样车的调查中。

请问,该项研究是以什么理论为基础?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他在传播学理论研究中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理论基础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早期的研究不同,这项研究从概念操作、受众样本抽选和数据分析,都采用了一套严格的程序。调查范围包括新闻、知识竞赛、家庭连续剧、青年冒险电视剧等六种节目。这次调查不仅归纳了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而且抽出了他们之间共遇的四种基本类型:

(1)心绪转换效用(2)人际关系效用(3)自我确认效用(4)环境监测鼓用

丹·麦奎尔总结的关于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类型,与40年代关于其它媒介的研究结论并没有多大区别。这种情况也说明,不管电视也好,报纸、书籍、广播也好,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等。现实中的各种媒介或内容形式都具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效用,只不过满足的侧重点和程度各有差异罢了。

四、操作题(共20分)

某农村社会机构,委托你在一十贫困的小山村(住户在200户左右,人口约1000人),做一个小范 围的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杜会发展关系的调查。

1.你认为,本次调查要了解的主要情况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你将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请陈述。3.你的调查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列举。【参考答案】

(1)主要了解农村大众传媒普及和使用的情况,了解“知沟”是否存在,从而探讨缩小和改善这些差距的对策。(2)抽样调查(分层抽样),问卷调查法。(3)考生自由发挥。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你认为日益扩大的跨文化传播将对民族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以辩证的观点审视在新世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将给我国本土带来的冲击,一方面要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以理性科学的精神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但同时又要反对“全盘西化”,要使中国本土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得到弘扬和发展。

(1)正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进取战略和文化霸权的严峻性;

(2)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并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外来文化将被中国本土文化逐渐纳入到自己的体系和框架内,使之

逐渐同化。

2.请结合实际,谈谈建立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参考答案】

传媒的公信力是指传媒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也是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反映。公信力是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公信力也是传媒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在公信力基础上,传媒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达到有效结合。我国传播业发展很快,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家媒体要想争得受众,在传媒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占有率,必须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提高在受众中的公信力。同时,我国新闻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提高公信力,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作用。传媒公信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媒介总体而言,真实、高尚和权威是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武汉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知识(新闻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1.文学研究会 【参考答案】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茅盾、王统照、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成员170多人。他们将茅盾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还陆续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二百多种。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性,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创作方法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使文学成为人生的一面镜子。注重对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和其他弱小民族文学的介绍。作家大多性情平和,持重沉稳。少有“创造社”那种浪漫的、激情的特征。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考答案】

1929年秋,党指示原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以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们联合起来,以这三方面人员为基础,成立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这是党为了克服宗派情绪、广泛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而成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发展意义深远,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文艺事业领导的加强。

3.“反思文学” 【参考答案】

“反思文学”沿着“伤痕文学”批判现实的思路由近至远,由表及里,追溯极左思潮在文革登峰造极之前的恶化脉络,探寻革命为什么会出现曲折?十年**为什么会产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等各个方面寻找历史的答案,它是“伤痕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对文革十年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说“伤痕文学”是揭示了文革对人民肉体和心灵上的严重伤害,那么“反思文学”则是在进一步总结历史教训。

1979年发表的鲁彦周的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和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被认为是最早对极“左”运动进行历史反思的优秀小说。随后的作品如:反映在数次历史运动中农民命运和灵魂的: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及其“陈奂生系列小说”;反思知识分子命运及创伤的:张贤亮的《灵与肉》、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谌容的《人到中年》;反映干群关系的:张弦的《记忆》、王蒙的《蝴蝶》、李国文的《冬天里的秋天》和《月食》;反思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挣不断的红丝线》及《回黄转绿》等,都属审视历史、反思教训的小说名作。

比较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在表现“人”方面挖掘的更加深远,注重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各种情感、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从中融入作家本人对历史和人生的理性思考,因而立体感、饱满感和纵深的历史感交互渗透。在艺术手法上,如果说伤痕小说侧重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那么,“反思小说”则表现出一定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使人物形象的刻画、艺术表现手法日趋多样化,对意识流、潜意识刻画等心理描写更加重视。

二、论述题(共76分)

l.分析《子夜》的情节结构特点。(15分)【参考答案】

茅盾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因而他一向追求宏大而严谨的

布局。《子夜》的小说情节结构特点充分展示了茅盾对小说结构的极大注意。从《子夜》开始,茅盾把小说结构的精心构制作为艺术构思中重要的一环,追求与纷繁复杂的生活更加适应的蛛网式的密集结构:“把好几个线索的头,同时提出然后来交错的发展下去„„在结构技巧上要竭力避免平淡。”

小说匠心独运的以吴老太爷的猝死而象征封建地主阶级旧的一章已经结束,开始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新的历史悲喜剧。这一章实际上

起了序幕的作用。第二、三章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小说的主要人物全部出场,小说的各种矛盾全面铺开;第五章到第八章写吴荪甫三条战线同时作战,最后以胜利告终,出现了情节上的一个“松弛”。第九章到第十二章,写吴、赵斗法,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写工人运动,把吴荪甫置于两面作战的困境之中,充满了外在的紧张,逐渐推向高潮;第十七章至第十九章,写吴荪甫背水一战,着重写吴荪甫的内心活动,充满内在的紧张,最后以吴荪甫的失败告终。

小说情节安排有张有弛,很有节奏,多种矛盾同时出现、互相纠缠,既有利于多侧面的展开主人公的多重性格,又便于揭示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影响,使小说的结构形式与所要反映的纷繁复杂的内容取得了某种一致性。

2.分析《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15分)【参考答案】

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曾留学德国,受资产阶级影响,却同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感情有着探厚的血缘关系,是带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资本家,是脱胎于封建地主阶级的第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他天然带有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双重属性。周扬说:“周朴园在家庭里是一个顽迷专制的家长,在生产上又是一个懂得榨取、压迫和欺骗工人的方法,口里衔着雪茄烟的资本家。”

周朴园是家庭悲剧的创造者,他带有残忍、贪婪的本性,有着血腥的发家史,由不人道、不体面的方式变成一个体面的矿山公司的老板。在家庭生活中自恃、专横,全然一副“家长”作派,他的家庭生活中没有民主的气息,他还十分虚伪、假道德。

在作品的第一幕中,他一出场见久别两年的妻子,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今天下楼来了,完全好了么?”接着命令繁漪:“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两句话就表明他对妻子的生硬,冷漠态度。他在听到他的小儿子周冲说了几句同情罢工的工人的话后说:“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子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得多。”他给了他儿子以教训,不准他再说话,表明他对儿子的专横,他是不许儿子有任何独立见解和自由思想的,吓得周冲不敢再跟他谈话。接着他向全家人宣布:“十分钟后我还有一个客来,你们关于自己有什么话说么?”简直像衙门里的官吏处理公事一样,几句闲嗑就暴露出这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家庭统治者,他和家人之间没有一点亲人的感情,只有威权和命令。

周朴园对待侍萍的态度,最深刻地揭露了他伪善的一面。他三十年来一直在纪念他的前妻:房间布置;每年过生日;给儿子取名字萍。似乎一直很重感情。但三十年后,死而复生的侍萍突然出现时.他却说:“你来干什么?”(惊恐、愤怒)。这一下揭穿他的本来面目,他并非真正爱侍萍,他的伪善也由此可见,亦真亦假,假中有真。

曹禺对他的评价是明确的,可谓是剧本中的反面主角:“我脑子里的周朴园,他的影子就是我家的一个常客,一个在德国留学的董事长,他自诩沾有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感,自命不凡极了。狂赛自大。唯我独尊。他的妻子、儿子,在他看来都是他的财产,他的附属品,对他只能唯命是从。在我所接触的人中,像这种门第观念根深蒂周,一脑门子封建礼教的老头很多。他们老奸巨猾,诡计多端,但满口都是仁义道德,我恨透了这些人。”

3.论述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16分)【参考答案】

孙犁是赵树理之外最重要的解放区短篇小说家,与赵树理以现实主义精神着重表现农民心理思想改造的艰难历程不同,孙犁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

如果说赵树理善于刻画老一辈农民形象,那么孙犁的小说主角就是农村的妇女:《走出之后》中的王振中、《老胡的事》中的小梅、《丈夫》中的媳妇、《麦收》中的二梅、《荷花淀》与《嘱咐》中的水生妻子、《芦花荡》中的两个女孩子„„这些年轻的农村妇女各具神采,却都同样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表现了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可以说,这是孙犁塑造的独特的人物体系。作家正是从这些纯真、健美的青年妇女身上挖掘出时代精神的美。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在旧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但在解放区,她们的聪明才智第一次得到了发挥。孙犁正是通过描写她们的思想感情,来反映出多姿多彩的时代光辉。

在孙犁的作品中,着重表现的是农村妇女的灵魂美,也表现了孙犁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独特的美学追求。在他的作品里,同样是表现抗日战争,他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而着意表现战争中的民族正气;他也不着重表现农民的苦难和心灵的负重,而努力表现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和美好心灵的闪光。由此形成了孙犁式的独特主题:表现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在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挖掘农民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以此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表现自己对于美的追求。

孙犁在捕捉生活形象和塑造典型对象的方法上具有典型的独创性,对生活中诗意的美的追求,以及作家的诗人气质,决定了他在描写时注重的不是对象的全部,而是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一瞬间。印象式地抓住形象打动自己的那一部分,加以突出描写。孙犁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就是: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地提出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亮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让读者“通过这样一个鲜亮的环节,抓住整条环链,看到全面的生活”;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其他部分,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则坚决地舍弃,以达到单纯与完整的统一。

孙犁的小说并不以情节取胜,小说中往往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一连串的生活面面。或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孙犁的小说常采用散文式的、追随人物感情流动的抒情结构。在描写上也常采用情景交融的诗的手法。

他的语言从生活出发,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却又精心地不露痕迹地进行了艺术加工,把语言的通俗与优美、简练与细腻、直率与含蓄、清淡与浓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如行云流水、却又状物传神,形成了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一如他的故乡自洋淀的荷花和少妇女。

4.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的历史。(10分)

【参考答案】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盲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与经济、政治的集中分不开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历史地形成的。从汉语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汉族早在汉代以前就使用着一种统一的书面语言。这种古代书面语言最初也是建立在口语的基础上的。后来,它跟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成了一种脱离口语的书面语言,通常叫做文言文。到唐宋时代,又产生了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言——白话。白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宋元以来,用白话写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很多,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这些白话文学作品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育的推广。

金元以来.北京成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官话”便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特别是元明戏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远在数百年前,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整个社会中就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到了“五四”运动时期,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盲文创造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开展了“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旗共同语的标准音。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就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普通话。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于民族共同语的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觉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同题学术会议,经国务院确定现代汉民旗共同谮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并大力向全国推广。

5.简述正确使用汉字的基本原则。(10分)【参考答案】

每一种文宇都有统一的形体标准(即“正字法”),汉字也是一样。当前通用的汉规范字是以《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形体整理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依据的,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都应该遵照使用。

首先要掌握规范汉字。注意掌握简化字,掌握规范字,不用异形字,区别新旧字形。其次要纠正错别字。要注意字形、注意宇音、注意字意。6.下面两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1)(5分)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参考答案】

比拟(拟人)。把“小煤屑路”人格化,赋予它“寂寞”的感情。使读者对荷塘边的景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象,引人想象,进入作者想要营造的意境。

(2)(5分)离开渔船,走上堤岸,只见千百条水渠.像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整齐方块,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厢厢雪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叉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

【参考答案】

比喻(明喻)。形容“水渠”像“彩带”,“田野”像“棋盘”,“稻谷”像“金黄的珍珠”,“棉花”像“雪的珍珠”,“莲蓬”像“碧绿的珍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

比拟(拟人)。把“水渠”人格化,说它把田野“划”成棋盘。使水渠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情态。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表达得既新鲜又形象。

武汉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知识(传播专业)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词汇 【参考答案】

“词汇”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一种语言里所有词的集合体称为“词汇”。此外,方言里所有的词的总和,个人或一部作品中所使用的词的总和,有时也称作“词汇”。

2.双关 【参考答案】

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这种辞格叫双关。这一方面可以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一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就构成条件看,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3.乐府诗

【参考答案】

“乐府”在两汉指的是音乐机关,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武帝。作为一个供统治者点缀升平、纵情声乐的音乐机关,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即所谓“观风俗,知厚薄”,而在客观上也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些作品广泛的反映了两汉人民的痛苦生活,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两汉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面貌,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两汉人民的思想感情。

汉乐府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就是它的叙事性。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形式自由多样,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像一根红线似的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在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散曲 【参考答案】

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日渐衰落。而民间长短句歌词,从中晚唐以来,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旗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也称北曲。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问的词调和小曲,句调长短不齐,而有一定的腔格。套数沿自诸官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官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一韵到底。散曲里还有彳r乎小夸和套数之间的“带过曲”,它原来是同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曲调,带过曲也有三支相连的,但比较少见。

元代散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著名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等。他们的作品与民间歌曲比较接近,风格一般质朴自然,也有较多的社会内容。散曲发展到后期,许多作家的作品内容既远离现实,语盲也愈来愈典雅工丽,逐渐丧失了前期散曲作家朴素自然的特色。代表作家是张可久和乔吉。

5.传奇 【参考答案】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代小说称为“传奇”,始自晚唐裴铡的《传奇》一书,后人遂以之概称唐人小说。今存唐代传奇小说,数量不少.其中流传较广的有几十篇,这些作品大都收人宋初李旷等缩集的《太平广记》里,其它如《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全唐文》等总集类书中也收载了一些。

唐代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从此,小说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而且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传奇创作的作家,促进丁小说在艺术上的丰富和提高,对后来宋元戏曲、白话小说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简箐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垓下之围中的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垓下之围》节选自《项羽本纪》,它所描写的正是项羽最终惨败的那段人生经历。往往在命运攸关的时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垓下之围》正是通过项羽生命尽头的三个场面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垓下绝唱、东城快战、乌江自刎。当项羽大军被围垓下,军情何等急迫!作者却以舒缓的笔调去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唯有如此描写,才能表现出项羽一腔怒愤与英雄失落、托身无所的悲情。东城突围,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为了证实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他赌注似的为部下表演“快战”,斩将刈旗,再现当年叱咤沙场、千人皆废的英姿,然而描写已多是突出其徒有匹夫之勇而胸无良谋的特征了。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宁死不辱,体现了他知耻不苟活却又自暴自弃的性格特征。至于以自己的坐骑赠事长,将自已的首级送故人,则进一步突出了他慷慨豪爽重义气的风度。

《垓下之围》中的项羽,表里俱现,刚柔相成,性格丰富,个性鲜明、浑厚、立体,形象塑造是相当成功的。足见司马迁是塑造鲜明生动人物形象的能手。

2.李商隐《锦瑟》的主旨是什么? 【参考箐案】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它的主旨,历代诗论家颇多揣测,莫衷一是。有人以为是爱情诗,有人以为是悼亡诗,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还有人以为是描写音乐的诗。

有认为它是作者晚年追叔生平、自伤身世之辞。首联写因看到锦瑟而产生的联想,引起对逝去的美好年华的回忆;额联分别用庄子梦蝶和蜀帝魂魄化为杜鹃的典故写自已年轻时虽曾有过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却早已寄托在杜鹃啼声中化为一片哀鸣;颈联用沧海珠泪和良玉生烟象征自己的怀才不遇和理想成空。末联收束全篇,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表达了无限怅惘之情。全篇以华美鲜明的形象,丰富奇丽的联想,比兴象征的手法,隐约曲折地表达于难言的隐痛和深沉的哀怨,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也有认为是悼亡逝者的。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能说通。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闻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知。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3.为什么修辞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格外突出? 【参考答案】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这说明了形式对内容的重要影响。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就可以有力地帮助我们圆满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相当重要。学好了修辞,才能让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游刃有余,更快捷、准确、完整地捕捉到信息为己所用,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不至于因为理解的原因而引起信息失真。

4.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遭受帝国主义的一再蹂躏,民族自尊心倍受羞辱;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长驱直入,民族自信力倍受摧残,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唤醒民族自豪感,提高抗日自信心,乃是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对此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多有精彩之论,鲁迅的选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是实践这一崇高任务的光辉篇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全文有两个论述层改:第一层,以国民党反动派由信“地”信“物”,一变为信国联,再变为求神拜佛的事宴作论据,论证“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第二层,以中国古来的光辉人物及现在正在前仆后继战斗着、可歌可泣的人物为论据,进一步论证说中国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两个论述层次,渗透着辩证的分析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对比中,作者有力地提出了自已的总观点(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早已失了自信力,并时时以自欺欺人的手段麻痹人民;同时歌颂具有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人民才是现代中国社会的脊梁。

5.偶然和灵感有什么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灵感一般是指文艺创作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极活跃的艺术创造能力,极高的创作效率和突出的创作成果的现象。灵感是创造性劳动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灵感主要特点有:突发性,事先难以预料与控制;亢奋性,伴随精神的高度兴奋;创造性,常常出现在最富于创造性和效力最高的一瞬间。

灵感来自强烈的生活感受,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艰苦的艺术构思。从创作论上讲,灵感是强烈的生括感受,丰富知识积累,执著的艺术追求的产物。从反映论讲,灵感的出现是作者认识的飞跃;从心理学上讲,灵感来源于特定神经联系突然沟通;从辩证法讲,灵感的偶然出现却有必然的规律.是偶然和必然的辩证统一。所以,灵感的产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三、赏析题(15分)

赏析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参考答案】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拼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辜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旬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问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进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躔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四、论述题(共45分)

1.略论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25分)

(1)屈原崇高的品质、伟大的人格极大的影响了后代的作家。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台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已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2)屈原是楚辞的伟大莫基者,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刨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愿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弘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3)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技巧,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他的诗篇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术、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朔源于屈原。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吸收民间形式,特别是楚声形式,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是诗歌形体的一次解放,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的区别,楚辞较之《诗经》,已有显著的进步。因之,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更在《诗经》之上。

2.略论“五四”以后现代诗歌的重大成就。(20分)【参考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口”新诗运动提出要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主张“作诗如作文”,这里面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打破诗的格律,二是以白话写诗。

胡适提倡的“诗体的解放”和“诗的经验主义”虽然受到《学衡》派的指斥和抵制.但仍然站住了脚跟并迅速发展起来。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就是第一批白话诗人。

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是最早出版的第一本新诗集,被人们称为“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首论之功不可没”。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叫我如何不想她》,沈尹默的《三弦》、《月夜》,俞平伯的《图夜》、康白情的《草儿》、周作人的《小河》都是初期新诗的代表作。这种对于旧诗的整体性的摧毁却“开风气之先”,对于现代诗歌的肇始和发展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1923年5月,《创造周报》第一期发表了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被郭沫若称为“投向诗坛的爆击弹”。对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展开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诗也要人去思考,根本上便错了”,同时反复强调了文学与诗的抒情本质,批评了早期白话诗“不重想象”的平实化倾向。创造社把“情感”与“想象”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加“突出和强调,这对于调整新诗内部艺术结构是一个新的推进。郭沫若的《女神》体现了创造社的上述理论主张,是新诗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它一方面把“五四”新诗运动舶“诗体解放”推向极致;一方面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奇特而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腾飞起来。这使得《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湖畔诗人”,他们不同于早期白话诗派的新诗先驱者,不是新旧时代的过渡人物,而是“五四”所唤起的一代新人。他们首要的贡献就是爱情诗的刨造,湖畔诗人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对《女神》中叛逆、剖造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很好的补充,同样也是时代精神和诗人个性的统一。另外,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的“小诗体”,冯至的抒情诗和叙事诗也都是那一时期的诗作,新诗在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新诗的发展迫切需要确立新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原皿町,使新诗走上“规范化”道路。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就担负了这样的历史使命。在新诗已经基本立足以后,新月派所要做的,一是要“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粱”,二是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转向“诗”本身,由此,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中国的新诗创作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新月派提出了“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闻一多进一步提出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和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和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的两种主要诗体,相互竞争、相互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闻一多的《死水)、(妊蛋烛》.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朱湘的《夏天》、《草莽集》都是新月派代表作。

在“五四”以后的新诗的发展史上,还先后出现了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李金发,早期无产阶级诗人蒋光慧等,都贡献出了别具风格的诗作。

武汉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知识(新闻专业)

试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共70分)1.论述郁达夫小说的个性特点。(20分)【参考答案】

郁达夫的作品总是用第一人称写“我”,如《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迷羊》;或者虽是采用第三人称,写得仍是自已的化身.如《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茫茫夜》、《采石矶》等+无不沾染作者的身影。除了后期少数几篇,其他大部分小说都直接取材于他本人的经历、遭遇、心情。自他开始,引起了“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

郁达夫的这种“自叙传”小说不等于自传,只是想“赤裸裸的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少表现“我的爱”、“我的恨”等,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从这个角度讲,郁达夫和鲁迅、郭沫若一样伟大,因为他大胆、真诚、毫无保留地写自己,高举自我个性的旗帜,对于封建文学来说,无疑是勇敢而进步的。但这种自我表现手法的缺点是艺术圈狭小.境界不够开阔,因此他的小说很难写出社会的整个状况、历史的风云等,也不可能写出长篇。

郁达夫的小说具备散文的特点,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散文化的先例。不求曲折的情节和周致的构思,却努力写出十人情绪流动和心理的变化,以感情和情绪的线来推动小说的发展,带有很浓的抒情性。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松散、粗糙在所不顾.仿佛是靠激情、靠才气信笔写去,只求抒情的真切以成就情感的结构。如《沉沦》通过人物的日记披露内心的痛苦和乞求。《薄莫》中的车夫被生活逼迫而死,“我”由同情进而激起对现实的痛恨。结尾处就出现了“狠命的叫骂”有权势贵人的一段。此类小说与“五四”退潮后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抻失落和经济、婚恋苦闷相呼应,造成了当时的“郁达夫热”。

郁达夫小说的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的“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徘徊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戕,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来表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郁达夫小说因而表现他特有的感伤美、病态美,从中揭示一种“时代病”,这在“五四”高潮过去以后是程具代表性的。郁达夫一方面紧紧扣住了青年知识者本身的生理的、心理的变态.一方面指出青年病态的制造者是黑暗的病态社会。他早期小说有两大主题:生的苦闷、性的苦闷。小说中的病态性欲描写一向容易遭到非议.他注意人的情欲在表达人的内在世界的重要性,试图用一种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同题。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第一个正视并探讨人的自然天性的受压迫的另一半的作家,第一次以科学的态度探讨“性意识”,郁达夫描写性爱而不沦为黄色小说,是因为他以完整的人的眼光来看待这种自然属性,有一个“灵一肉一灵”的固定格式。郁达夫后期较圆熟的作品《迟桂花》抒写了女主人公天真健全的美的人格,纯洁无瑕美的感情,与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完成了由感伤黄到宁静美的转化。小说的抒情方式也转向抒情主人公的客观塑造和诗的意境的营造上。

2.《骆驼样子》中的祥于形象分析。(20分)【参考答案】

《骆驼祥子》主要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首先突出了祥子的美,然后突出这种美被毁灭。样子有着骆驼一样的坚韧的性格,有强壮的体魄。有责任感和荣誉感。他所遭遇的悲剧有三重因素:社会的阶级压迫因素、个体劳动者的局限性、与虎妞的关系。

他的悲剧和个体劳动者的局限性有关系。样子买车正如农民渴望有地一样,他的奋斗目标和行动都集中在“车”上,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导致了他视野狭窄、思想幼稚、对社会认识肤浅,这也使得他在阶级斗争中处处被动挨打。他不舍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不得哥们儿”.“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哪怕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这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他虽然怀有改善自已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但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他从来没想过应该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而仅仅是执拗地幻想凭借个人的要强和努力去达到这样的目的。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它的斗争手段更是错误的。结果是自己远离了周围的朋友,孤独无援,更加无力抵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走向堕落深渊。盲目的个人奋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命运。小说写到最后,祥子完全变成一个人,他变得懒隋、贪婪、麻术、缺德,他打架、使坏、逛窑子

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样子的悲剧就是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悲剧。“他的悲剧与虎妞丑恶的引诱、纠缠也有必然联系,她腐蚀了祥子的意志,从内部摧毁了祥子。虎妞泼辣、豪强、蛮横、粗野、放肆。她与祥子的结合带给祥子的是精神压迫和生活理想的全面动摇,他们的结合不是以共同的情感为基础,而是虎妞的圈套,这必然使样子在精神上受到压迫。虎妞不属于传统女子的习性,祥子说虎妞像母老虎,又像母夜叉,虎妞则说嫁给祥子是抬举他。他们两人的谋生方式和手段也不同,虎妞说他是“臭拉车的”,而样子的生活理想就是凭拉车吃饭。这使得样子从感情上到生活上都感到压抑,这是样子悲剧的直接因素之一。样子心灵被深深地伤害,在于他没有挣到一个做男人的权利。生括、生存权利及选择配偶的能力都被剥夺,样子的理想配偶是贤淑吃苦的女子,他最不爱虎妞的性格,却无法摆脱。虎妞带给了祥子钱,但虎妞从祥子身上抢去的是健康。“我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是成为老婆的玩物。”他被剥夺了做丈夫的权利,这种生存方式的非人化导致

了他精神的脆弱,这是导致祥子悲剧的最深层因素,一旦祥子认识到这种非人化后,他就会感到精神的崩溃,悲剧自此产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样子性格、心理上的弱点,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已上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样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3.论述沙汀三、四十年代短篇小说的独特风格。(15分)【参考答案】

沙汀是抗战以后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之一,具有和鲁迅相似的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品格。在鲁迅身后,赵树理之前,沙汀在讥讽中国农村现实方面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家。他的《防空——在堪察加的一角》、《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都是他三、四十年代的作品。

沙汀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四川内地小城镇的土著居民,这构成他小说的基本系列形象。主要侧重下层官吏、地瘩流氓、土豪劣绅等。如果说艾芜注重从底层人物身上挖掘美,抄汀则注重挖掘丑陋面——假、丑、恶的东西。沙汀的讽刺、鞭挞给人沉闷、压抑的感觉,死水一潭的丑恶、沉闷,使读者感到生活不应该这样继续下去。

沙汀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个性.给中国现代讽刺文学带来贡献。他严谨的客观描写手法,并非是客观主义,而是将作者深深藏在人物、事件背后的独特表达手段。他严于取材,善于捕捉艺术细节,运用夸张和戏剧性情节,刻画出众多的旧时代农村基层统治者狰狞的喜剧形象,语言幽戢质朴.比较口语化,富于地方色彩,在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4.结合“改革文学”代表性作品,阐述“改革文学”的基本内容、思想意义和历史局限。(15分)

【参考答案】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风起云涌,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被称为“改革文学”的思潮勃然兴起,1983--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创作高峰。

“改革文学”经历过一个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自1979年夏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的脱颖而出,“改革文学”开始了它的发轫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揭示旧的经济体制、极左政治路线影响与改革家的改革事业的矛盾冲突,并且预言了一个“只要改革,生产就能搞上去”的神话。

与正面塑造时代英雄,鼓舞民众信心相对应,另一些作家则在作品中对历史因袭和现实问题而造成的种种社会弊端予以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呼唤理想的英雄和新的社会秩序。剧作家沙叶新(与李守成、姚明德台作)的《假如我是真的》几乎与《乔厂长上任记》同时问世,却正好从另一个侧面呼应了社会思潮和民众的这种期待心理。剧本以现实生活中的一起诈骗案为原型加以虚构改造,叙述了一个名为李小璋的插队知青冒充高于子弟,斡旋于几个不同职务的干部之间,以非正当手段办完回城的调动手续,终而被识破的故事。它的问世根快在全国引起了反响,也导致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高晓声则一直专注于对普通农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变动和滞后的观察、思考和描绘。从《李顺大造屋》到《据斗户主》,再到《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作者旨在对普通农民在农村各十历史时期的物质和精神变化作追踪式的描写。在他的笔下,既没有叱咤风云、呼百应的英雄,也没有大奸大恶、刁钻蛮横的坏人,他所关注的始终是最广大最普遍的农村小人物的命运.为他们生活境遇的改善而欣喜,也对他们身上因袭的落后精神因素予以细致的刻画和温情的嘲讽。和蒋子龙等作家的初期改革文学作品相比,高晓声的创作更具有普通平民百姓,尤其是农民的质朴风格,他使我们看到在改革大潮的轰轰烈烈背后更迟缓、更严峻、也更博大的文化内涵。

至1981年底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问世,改革文学进人了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创作剖示了改革进程的繁难与艰辛,透射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有长篇小说《故土》(苏叔阳)、《花园街五号》(李国文)、《男人的风格》(张贤亮)、《新星》(柯云路)及中篇小说《老人仓》(矫健)、《鲁班的子孙》(王润滋)、《秋天的愤怒》(张炜)《腊月。正月》(贾平凹)等。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就是着重表现了处于变革中的农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的变化,以农村知青高加林的视角作深层的探索和思考。高加林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事业和个^价值的追求,对爱情的选择,都可以从中看出商品经济观念和现代意识观念对传统农村文化生活的冲击,他的痛苦、迷茫和选择,给处于同样处境中的人们以启示。

到1985年之后,作家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表现一部分人的改革热情或铁腕行动,改革精神也更多地成为普通劳动者的自觉要求,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情态之中,这些作品在题材的开拓上,更趋于生活化和多视角,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写改革与人心世态、风俗习惯的变化,与前两个时期相比,描写改已经很少那种理想主义的色彩,而是交织着多种矛盾和斗争,具有更加强烈的悲剧性。其实从文学发展的整体来看,“改革文学”已无法涵盖许多新的现象,或者说,对社会改革敏感和表现已经融^作家们的一般人生观念和艺术想象之中,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刨作现象则已经结柬。

二、现代汉语(共30分)

l.为什么要进行词汇规范化的工作,词汇规范化要注意哪些问题?(15分)【参考答案】

为使普通话词汇不断朝着纯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充分的发挥它的交际作用,我们必须进行词汇规范化工作。

词汇规范化要考虑三个原则:第一是必要性,就是要考虑这个词在普通话词汇中有无存在的必要,在表达上是不是不可少的;第二是普遍性,即选择大家普遍使用的;第三是明确性,就是选用意义明确的、容易为大家理解和接受的。

普通话的词汇规范化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方言词的规范,二是外来词的规范,三是古语词的规范,四是新生词的规范。

2.什么叫政论语体?政论语体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点?(15分)【参考答案】

政论语体是一种宣传鼓动的语体,与其他语体比较起来,最直接的服务于政治斗争。政论语体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概括起来分为两个方面:(1)科学的逻辑性(2)艺术的形象性

武汉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知识(传播专业)试题

一、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论语》 【参考答案】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主要是孔子的弟于所记,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所以书中的称谓、体例和文章风格都不一致。《论语》的成书最早也应该是在春秋战国之际。《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

《古论语》、《齐论语》早已亡佚,现在通行的论语其实是《鲁论语》。《论语》所记的孔子的思想棱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的形象。

2.《世说新语》 【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品。《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和他手下的文人杂采众书编撰润色而成。主要掇拾汉末至东晋的士旗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尤详于东晋。全书按内容分类,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

《世说新语》的大部分篇幅是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士旗名士有意玩弄风度、风流自赏的情态,《世说新语》的一些记载还暴露了晋司马氏统治的黑暗恐怖和豪门士族穷奢极欲的生活。《世说新语》还有一些记载暴露了士旗阶级的凶残暴虐、贪婪悭吝等丑恶本性。除此之外,《世说新语》也记载和称颂了一些好人好事。

《世说新语》是继续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3.“拟话本” 【参考答案】

话本在明代,因群众的爱好,书商的大量刊行,逐渐引起文人的注意。他们由对话本的编辑、加进而模拟话本写作,这就出现了主要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的话本,通常称为拟话本。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盲》、《醒世恒言》)和凌蒙韧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不仅在当时文坛,而且对后来文学都有不小的影响。

4.“新月社” 【参考答案】

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成员大多数曾是旅英美留学生,不久其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新月杜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代表诗人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人。在理论上,他们提出“诗歌革命”,有“为艺术派”的称号。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同时也导致了唯美主义、璐式主义的发展倾向。由于他们所接受的外来文学思潮影响很复杂,思想上比较倾向自由主义。新月社以1926年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作为他们的代表性刊物,宣称“要把刨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

5.《激流三部曲》 【参考答案】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揭示了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厦其走向崩溃的命运。尤以巴金1931年写成的《家》成就最高、影响最太,如江河般酣畅、奔放、浩荡,特别能唤起年轻人的共鸣。《家》也代表了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感情汪洋恣肆,语言行云流水,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1938年和1940年,巴金叉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了《春》、《秋》,这两部续篇的构思仍然目到了四川那个破败的高家大院,旧家庭的衰落与新一代的反抗仍然是他要表现的主题,但昔日那种激情的风格已趋向平实,戏剧性的激烈的冲突少了,生活琐事的描写多了。作者用更多的笔调展示丁高家崩溃前青年知识分子与“家”复杂的感情纠葛:他们对旧家庭的守护者们糜烂堕落的愤懑、对“家”的高墙外的社会动荡感到的不安,以丑他们与“家”的深刻精神联系,这就展现了新旧转换的艰难。特别是《秋》,在揭露病态的封建社会造成的病态心理方面.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的。但是通观整个《激流三部曲》,后两部情节开晨迂缓,结构比较散乱,新生力量形象的性格也比较模糊,彼此太同小异,因此也妨碍了《家》中已经展开的矛盾的深化。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左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左传》则详载其本末及有关逸闻琐事。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从文学角度看,是有显著特点的:

第一是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它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地叙述或描写,而不是毫无选择,平铺直叙。特别是一些内容复杂的事件,好像广厦千间,各成片段,而又四通八达,互有关联。

第二是善于写战事,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出色。它们的特点首先是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因此写战争并不单写军事行动,常常着眼政治问题,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

第三是行文辞令之美。辞令之美就是语言之美。不过辞令虽靠语言来表现,而更重要的是有充分的理由,才有说服力。文字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罕譬而喻,富于形象性。

2.在《骆驼样子》中,样子的个性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骆驼祥子》主要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首先突出了样子的美,然后突出这种美被毁灭。样子有着骆驼一样的坚韧的性格,有强壮的体魄,有责任感和荣誉感。他所遭遇的悲尉有三重因素:社会的阶级压迫因素、个体劳动者的局限性、与虎妞的关系。所有园索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因素,但他自身作为个体劳动者的局限性也是导致悲剧的因索之一。

样子带有农民气息,他买车正如农民渴望有地一样,他的奋斗目标和行动都集中在“车”上,导致了他视野狭窄、思想幼稚、对社会认识肤浅,这也使得他在阶级斗争中处处被动挨打。他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不得哥们儿”、“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哪怕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这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他虽然怀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但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他从来没想过应该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而仅仅是执拗地幻想凭惜个人的要强和努力去达到这样的目的。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它的斗争手段更是错误的。结果是自已远离了周围的朋友,孤独无援,更加无力抵抗一次次的打击,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走向堕落深渊。盲目的个人奋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命运。小说写到最后,祥子完全变成一个人,他变得懒惰、贪婪、麻木、缺德,他打架、使坏、逛窑子,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的悲剧就是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悲剧。老舍在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发现的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的道路破灭以后苟且忍让,集中体现在祥子身上,《骆驼祥子)

是老舍对“老中国的儿女”的性格弱点的批判。

3.《大堰河》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大堰河》是艾青于1936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收诗九首,主要表现了对于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发自内心的亲近他们的要求,以及对于剥削阶级的憎恶和决裂,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和批判。可以说是作者过往生活和感情的总结,也是诗人新的生活、思想和创作道路的起点。

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首,也是艾青的成名作,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艾青以真挚虔诚的心,怀念和赞美养育了自已的保姆大堰河,并为她受尽人间凌辱的悲苦命运抒发愤懑和不平,诗中不仅对一个贫苦的劳动妇女充满了诚挚的同情,也对中国农村的道遇寄予深沉的关切。“大堰河”可以看作是中国农民的化身,大堰河也是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生命的养育者的形象: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淳朴与坚忍。艾青至高无上的诗神就是养育了他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普通人民,他(她)们的生命存在。在艾青的笔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多重意向的组合。

三、赏析(15分)

杜甫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可自拟题目。【参考答案】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园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相,饱古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沧陷,城池残破.虽热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宇,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宇,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臭。”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迭。“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黑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辩“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楹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过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种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音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甸,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伸瞻枧,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莲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束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自曩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浩,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四、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略论苏轼词的风格。【参考答案】

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化的。他的词同他的诗文一样,往往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如《江城子》的热情浓烈、意气奋昂,《念奴娇》的开阔动荡、雄壮勃发,其风格可“用“豪放”和“高旷”来形容,而苏轼写恋情、写伤感的词,则又委婉而细密。如悼亡之作《江城子》、《卜算子》、《水龙呤》、《浣溪沙》等。

总之,苏词的多样风格,很难加以简单的概括。当然,在这方面苏轼与前人最重要的差异,也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去。同时苏轼也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风格,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相传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日:“柳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前人曾多次总结苏轼这方面的功绩,称其创立了“豪放”词派。所谓“豪放”是针对“婉约”而言的。苏轼本人也标举过“豪放”的风格。他在《答陈季常书》中说:“又惠新词,句句警拨,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

苏轼词风的转变,首先是由于歌词抒情模式的转移。苏轼拓展词境之作,都是以自我为抒情主体的,彻底改变了前人“代言”的方式。苏轼奔放之情怀、雄伟之志向都能在词中一一得以表现。与苏轼宽阔心胸、坦荡襟怀相映村,词中出现的景物也都显得气象宏大,气魄非凡。由于苏轼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好,所取之景多为清新明丽者,于是,清雄旷达便成为苏轼豪放词的典型特征。苏轼现存三百余首词里,属于这一类清雄旷达之豪放者,大约有四十余首。

苏轼词的清雄旷达的风格,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和词中壮美的意境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拍岸的江水、穿空的怪石、挺拔的大树、浩瀚的夜空等等,这一类景色随处可见。如“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无无数开青壁”(《归朝欢》);“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八声甘州》)。这一类清奇雄健的自然景物,又往往被词人放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来加以描绘,于是便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从人物与人世方面来看,苏轼词的清雄旷达的风格,又总是和羽扇纶巾的风流人物、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士、把酒问月的诗人、乘风破浪的渔父等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而鲜明地表现出词人的理想抱负与乐观进取、积极用世的精神。这些,都是苏轼同时代其他词人作品中很少见的。苏轼的创新精神恰恰表现在这里。这样的词,明显地跳出了“香而弱”与“艳而软”的陈旧的圈子,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苏轼具有清雄旷达作风的词作在他传今作品中虽然所占的比例只是少数,但因其全新的风貌而引起广泛的注意。无论是当时的批评者还是后来的称颂者,都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小部分的作品之上,而相对地忽略了苏轼的婉约词作。所以,苏轼这一类具有阳刚之美的词作便在词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成为豪放振的开山鼻祖。

在现存的苏轼词中,仍然以委婉言情、风格优美的作品占据大多数。这类作品流传至今的还有三百余首,约占传今作品的87%。出于词人旷达之个性,同时也是受“诗化”词作的影响,苏轼的“婉约”词与他人之作也有明显的不同,同样显示出其鲜明的艺术个性。

(1)这类词洗脱了“脂粉气”,从“倚红偎翠”的稚艳中走出,变得得丽净洁。他纵然是写儿女柔情的词,也是句句洒脱,尽弃“香奁”套语。

(2)这类词不再多做缠绵悱恻的抒情,语气变得爽快利落,且时时做旷达之想。北宋婉约言情词,往往沉湎于一己的痛苦,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晏几道和秦观被称作“古之伤心人”,就在这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苏轼生性豪迈,在现实生活中倔强刚直,没有什么磨难能击倒他。他写相思别离的婉约词也与他人的一味沉沦不同。

胡寅评苏轼词与他人词风的不同时,曾道:“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好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式为舆台矣。”这段话虽然过于贬低了柳永词及前人词,但也的确道出了苏轼词的特色。

2.略论《女神》的时代精神。

【参考答案】

《女神》是中国新诗史上作用最大、影响最广的诗集,是新诗发展史上第一座丰碑和光辉的起点。闻一多曾称赞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它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精神,是二十世纪时代精神。”

《女神》的时代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与创造的精神,是彻底的五四精神,是对传统旧文化的破坏和对新文化的创造。与《狂人日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用小说宣告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一个用诗歌宣告旧社会的毫无价值。如《凤凰涅榘》、《女神之再生》。

(2)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表现五四的时代精神。如《炉中煤》,把祖国比作一个“聪俊的„有进取精神的”“年青的女郎”,把自我比作一块“炉中的„燃烧的煤”,体现出眷恋祖国的情绪,亲昵浪漫中带着庄严、深沉,表达了自己为祖国奋进而甘愿献出一切的悲剧性情感。

(3)尊祟自我,歌颂个性解放。诗作喷发着个人的郁结,民族的郁结,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达到了统一。如《天狗》中自我本身就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体现,小“我”是和时代大“我”合二为一的。

(4)包含着社会主义的思想因素的萌芽。如《西湖游记》中对农民的崇拜、歌颂。

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知识试题

一、文学部分(100分)

在中国古代文学(A)或中国现代文学(B)中只能选择一类解答,不能交叉选题,亦不能同时做(A)类和(B)类题。(A)中国古代文学(100分)

(一)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九歌” 【参考答案】

“九歌”本来是古代乐歌,《离骚》、《天问》都曾提到它。据传说它是夏启从天上偷来的。《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的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所创作的祭歌,并取古代乐歌为名。

《九歌》共十一篇,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之曲,为各篇所通用,其余每篇各主祀一神。为了获得神的福佑,《九歌》中有的写祭祀中歌舞娱神的热闹场面,有的写人们对神的热烈礼赞,如《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它们庄严富丽的情调,与《诗经》的颂诗相近,但比颂诗生动活泼而有情{致。《九歌》还有神与神、人与人相爱的描写,这是原始宗教“人神杂糅”的一种遗留,如《湘君》、《湘夫人》、《山鬼》。

《九歌》充满浪漫气息,想象优美而丰富,和民歌有血缘关系。《九歌》中的多数篇章大抵韵味隽久,语言精美,善于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人物容貌动作的描绘和内心感情的抒写十分完美地统一起来。

2.边塞诗派 【参考答案】

隋唐以来一百几十年中,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人们对于边塞生活渐渐关心,对边塞的知识也丰富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那么荒凉可怕,而且还感到新奇。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更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

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从隋代以来,边塞诗不断增多,四杰和陈子昂对边塞诗又有新的发展。到盛唐时期,边塞生活已经成为诗人们共同注意的主题。

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故、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旬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三言” 【参考答案】

“三言”是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明三代500年间的话本和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他的整理选编润色加工而辑撰的三个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的简称。“三言”不仅对话本小说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直接推动了拟话本的创作。“三言”每集各收作品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其中明代拟话本可能约有七、八十篇。“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来文学都有不小的影响。

“三言”的内容很复杂,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了被压迫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迫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2)描写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表现了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罪恶的愤怒谴责。

(3)歌颂友谊,斥责背信弃义的行为。

“三言”中的拟话本在艺术上仍保持不少话本的特色。但它是丈人创作,主要供案头阅读的,因而又有自己的特点。比起话本来,它们的篇幅大大加长了,主题思想比较集中,情节也更为曲折,尤其在人情世态的描绘上比话本丰富了很多。但小说中的矛盾冲突一般不如话本的直接尖锐,语言上文言成分增多了,虽然比较洗练、流畅,但没有话本鲜明、生动。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苟子《劝学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寨】

《劝学篇》是今本《荀子》的第一篇,系统论述了人的后天学习、改造的重要性及其途径方法。特别强调了勤学、专

一、礼佳、贤师益友的作用。

2.曹操《短歇行》(其一)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短歌行》表现了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全诗共八节,开头两节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柱康。”抒发了诗人对时光蔬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恢嘉宾的描写,表现他爱才若渴的心情,“青青子柃,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客,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摄。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末节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收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怀抱。全诗在深沉的忧郁之中荡漾着一殷慷慨激昂的情绪,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混乱的现实之中建立功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这首诗经过几个低昂回旋,用隐约曲折的方式,把诗人起伏不平的心情,复杂多端的感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采用了比兴手法,更显形象生动、含蓄深沉。其中三、四节-或半章或整章袭用《诗经》成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使人毫不觉得,也是它艺术上的特点。全诗悲歌慷慨,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用质朴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极为本色。

3.为什么说《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支? 【参考答案】

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虽只有五旬,短短二十八个宇,但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那股浓浓的乡愁抒发的淋漓尽致,使读者充分地感觉到了一个游子内心深处的羁旅之思。

纵观全,通篇不着一个“愁”字,却处处散发着一缕缕的乡愁。诗的第一句写到“枯藤老树昏鸦。”这“枯”“老„昏”三个词,恰如其分地描培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悲凉氛围。深秋时节,夕阳西下,万鸟归巢,天色渐暗,所以作者所看到的景象都是朦胧的,故为“昏鸦”。而此时的昏鸦正是归翼之鸦,作者由此触景生情,看到连乌鸦都有归宿,不禁想到自已仍漂泊在外,暗含着诗人的“愁”。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安宁、和谐的景象,诗人想那流水边的几户人家,定是一家人团聚的。面对这样的景色,怎能不让诗人想起自已的家乡与亲人,诗人的乡愁溢于言表。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正是诗人当时自已的真实写照。虽只写了“瘦马”,但诗人的长期奔波与劳累已不言而喻了。这与归巢的昏鸦与团聚的人家真可谓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诗人面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景物,所产生的愁苦的心情,读者便可充分体会到了。

如果诗人就此打住,这首小令便不会很成功了。因为前三句所写的景物,虽具体,但有些分散,使人觉得这些景物犹如一个个分散的点,没有一个合适的背景。而第四旬“夕阳西下”恰起到了这个作用,使所有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同时也为前三句的秋景加深了情调,加浓了气氛,遗一句在全词中是相当重要的。

诗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断肠”和“天涯”点明了作者的心理,起到了画龙点腈的效果,同时也使全诗的“愁”的氛围升华到了高潮,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首小令情调比较低沉,但在艺术上却有其独到之处。王国维在他写的《人间词话》中曾高度评价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首小令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就在于诗人并没有吃力地去刻画这个游子的思想感情,只是通过平谈无奇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景象的图画,可这种景物描写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让读者自然揣摩到诗人的灵魂深处。

(三)论述(每小题26分,)1.略论《史记》的思想价值。【参考答案】

《史记》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通过一系列历史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开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表现了作者同情广大被压迫、被剥削人民,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人鸣不平的战斗热情。

司马迁的进步思想在《史记》中从四个方面得以体现:首先表现在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揖露和讽刺。司马迁写汉高祖刘邦固然没有抹杀他统一楚汉纷争、建立伟大国家的怍用但也没有放过对他虚伪、狡诈和无赖品质的揭露。为了避免被祸害t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不能不写那荒诞的传说,把他写成是“受命而帝”的神圣人物。但在《项羽本纪》中却通过与项骑的鲜明对比,写出了他的怯懦、卑琐和无能。其他如在《留侯世家》中写刘邦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中写刘邦猜忌功臣,而《淮阴侯列传》中则借韩信的口,谴责了刘邦诛杀功臣的罪行,道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一封建社会君臣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安乐的真理。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刘邦真实的精神面貌,从而勾销了在本纪中所作的一些神圣颂扬。对于“今上”汉武帝的暴力统治作者也流露了悲愤和厌恶的情绪。《循吏列传》中写孙叔敖、郑子产等五人,没有一个汉代人。而《酷吏列传》却全写汉代_人,其中除景帝时的郅都外,其余九人都是汉武帝时暴力统治的执行者。《史记》中还描写了统治阶段内部复杂尖锐的矛盾。最著名的如《魏其武安侯列传》写窦婴与田蚧两代外戚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及他们同归于尽的下场。这样,作者就进一步揭露了统治阶级残酷暴虐的本质,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司马迁不仅大胆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而且也热情地描写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在《酷吏列传》中作者叙述广大人民的反抗形势说:“自温舒等以恶为治,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小群盗以百数,掠卣乡里者,不可胜数也。”这些反抗虽为统治者所镇压,但并没有被消灭,不久又“复聚党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无可奈何”。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是同情^民的起义反抗的,他承认了“官逼民反”的合理性。基于这种认识.司马迁热情歌颂了寨末农民的起义。他在《陈涉世家》里,详细地叙述了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振臂一呼群雄响应的革命形势,指出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分析了他们失败的基本原因,并肯定了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不朽功绩。认为“集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燕,卒亡秦旗,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他更以极其饱满的情绪写《项羽本纪》,项羽的勇猛直前摧毁暴力统治的英雄形象给予读者极深的印象。

《史记》的人民性、战斗性,还表现在记载那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肯收的下层人物,并能从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观点出发,分别给他们以一定的评价。《游侠列传》写朱家“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写郭解“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在对游侠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高尚品格的热烈驮颂中,表达了封建社会人民要求摆脱被侮辱、被损害处境的善良愿望。《刺客列传》写荆轲的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行为是那么绘声绘色,激荡人心。

《史记》中还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等历史情节的叙述,突出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在《魏公子列传》中,作者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故事,不仅因为这位公子真能放下贵旗的架子,“自迎夷门侯生”,“从博徒卖浆者游”,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这样做的结果,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诸侯。《李将军列传》也是作者用力写作的一篇。“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汉代名将李广,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景慕。他的保卫祖国边疆的功绩,超凡绝伦的勇敢,以及敌人闻之丧胆的声威,是通过太史公的笔探深地铭刻在人们心上的。但李广的一生却是在贵戚的排挤压抑中度过的,作者对他“引刀自刎”的悲惨结局,寄予深厚的同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已不幸遭遇的感慨。从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压抑人才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总之,作为传记文学的《史记》的思想内容是丰富深刻的:它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无比丑恶,画出他们的真实的脸谱;另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歌颂人民及其领袖的起义反抗,“及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救人困急的侠义之士,表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质,这对今天都还有积极意义。

2.略论《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参考答案】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自己的艺术特点的短篇小说集。它的艺术特点和它的创作方法密不可分。《聊斋志异》虽有少数现实主义的作品,如《细侯》、《念秧》等,但大多数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作品。它们一方面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事物组织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又极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会化,通过人鬼相杂、幽明相问的生活画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矛盾;一方面充分利用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和生活境界,并给好人以美好的结果,给恶人以应得的惩罚。这种特点构成了作品想象丰富奇特,故事变幻莫测,境界神异迷人的风格。这是作者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以来,以狐鬼幽冥等超现实事物反映现实、表现理想的传统.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的结果。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上。这些人物既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有其社会本质,又都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同是年轻的女性形象,有感情缠绵,拘于叔父严训而行动谨慎的青凤(《青凤》),也有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不受任何礼教约束的婴宁(《婴宁》)。有爱诗善歌,“谈词风雅”,却心境凄苦的林四娘(《林四娘》),也有不懂世事,顽皮憨佻,乐不知愁的小谢(《小谢》)。

作者在描写花妖狐魅所幻化的人物时,常能掌握妖魅原型的特点,也有助于人物的个性化。如《绿衣女》中写绿衣女是“绿衣长裙”。“腰细殆不盈掬”,其声“娇细”,便刻画出一个绿蜂幻化的女子形象。此外,作者还善于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和生动的生活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并注意通过矛盾斗争来描写人物,如《席方平》中的席方平,和利用同篇中不同人物的对比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如《成仙》中的成生与同生.《莲香》中的莲香与李女。

情节的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也是《聊斋志异》的突出成就。《聊斋志异》虽基本上是传记体,但并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述人物的经历,而是注意故事构造的曲折有昧,能紧紧地吸引读者。另外,《聊斋志异》还有大量的花妖狐魅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由于他们都神通广大,来去鹘突,就进一步造成了情节的倏忽变化、离奇曲折的特点。如《阿绣》中狐狸幻化的假阿绣,《宦娘》中的鬼女宦娘,《张鸿渐》中的狐女施舜华,《红玉》中的狐女红玉等都起了这样的作用。至于那些以描写狐魅为主的故事,这种特点就更为突出了。

《聊斋志异》还善于描写景色,不只画面鲜明,而且常常造成一种气氛、境界,更好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如《婴宁》写婴宁所居之处,“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问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曲折而西,又启一关,豆棚花架满庭中”,“粉壁光明如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这就和婴宁天真纯洁的性格互相衬映,显得异常调和。

《聊斋志异》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法更多变化。作者既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学语言,又适当吸

收和提炼当代口语方言。在单行奇句中,间用骈词俪语,典雅工丽而又生动活泼,极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但用典过多,也影响了语言的鲜明和生动。

《聊斋志异》刻画人物注意个性和细节的描述;安排情节注意故事的曲折有味,显然是吸收了传奇和史传文学的特点而有了新的发展。文章的波澜起伏,语言的摇曳多姿,叉显然接受了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的影响。至于人物语言的精妙传神,谐谑有趣,也分明可以看到《世说新语》的影响。正是由于作者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艺术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才使它达到了文言小说的高峰。

(B)中国现代文学(100分)

(一)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文学革命 【参考答案】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柬,现代文学的起始。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特别是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历史上包括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是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遭”、游戏消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在语言和形式上,摒除了文言文和僵化的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广泛吸收运用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手法,促使文学语言和形式更加适于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发展相联结,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在文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中,实现文学的现代化,从而揭开了现代文学光辉的一面,把中国文学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创造社 【参考答案】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团体,1921年7月创建于日本,发起人为在日留学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口汉、郑伯奇等。先后出版《刨造社丛书》、《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刊物和创造社丛书。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他们追求文学的全与美,提倡过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强调文学应表规作的“内心要求”。注重创作的主观、灵感、神会等因翥,认为“文艺是天才的创造物,是不可以规矩来衡量的”,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为艺术派”。作家的性格大都浪漫,富有激情和才华。他们的作品,尤其以郭沫若的诗、郁达夫的小说,在当时的青年中产生程大的反响,对当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文学研究会成为双峰对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另一强大的文学思潮。1925年“五卅”以后,是创造社的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被国民党查封。

3.“东北作家群” 【参考答案】

“九·一八”之后,东北沧陷,许多富有民族感情的青年作者相继流亡到了关内,白山黑水养育了他们,而今故士难返,异族侵略者对家园的践踏带给他们的仇恨从此就时时灼烧他们的灵魂,片刻难安;东北的大豆高粱林莽雪原对流浪者的召唤也叩击他们心灵。失家与亡国、眷恋与仇恨、反抗与伤痛交织,所以他们就用手中的笔自觉地抒写着仇恨,同时东北的民俗民情、世俗风气也就作为作家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纷呈于不同作家的作品中,组成一由爵苍凉沉郁的关外地域史诗。

这些作品一经出现,便以其激昂、悲愤的感情色彩和浓烈的乡土气息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而其作者也便成为一个文坛瞩目的新的创作群体,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其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李辉英、罗烽、白朗、黑丁等。

(二)筒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要评析《尝试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参考答案】

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早在1916年夏秋留学美国期间,他就开始试作白话诗。1917年2月,胡适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八首》。1920年3月,胡适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他自己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胡适的《尝试集》首开白话诗写作之先河,《尝试集》主要致力于诗的形式革新,是胡适“文学的实验主义”诗体大解放理论指导下的认真实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首论之功不可没”。

在诗歌的形式艺术方面,《尝试集》主要有如下特点:

(1)明白清楚,讲求“可读性”。胡适主张。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话怎幺说就怎么说”,一扫旧诗词雕琢粉饰甚至晦涩难解的弊端,是白话诗迥异于旧诗词的一大创新。

(2)平实、冲淡的意境。《蝴蝶》、《鸽子》、《一颗星儿》都“平实的语言、常见的事物,含而不露的情调,展示出各自的韵味、意境。(3)托物寄兴,是胡适较多运用的手法。

(4)在诗形和用韵上,《尝试集》的代表诗篇,多是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体现出清新自由的白话诗风,在“诗体解放”的大道上迈出了难得可贵的一步。

(5)内容上有反封建.积极的民主主义思想,同情下层劳动人民。如《人力车夫》、《威权》等。

在今天看来,《尝试集》的思想意义远远大于他的艺术意义。夏志清先生评论《尝试集》为”一本于今读来索然无味的白话诗

他的目的不外叫人像他一样继续尝试而已”。胡适的诗有着明显的不足:反抗的一面缺乏《女神》式的狂飙突进的气势和彻底性,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又缺乏鲁迅式的耀沉的人道主义精神;虽然为冲破旧形式作了可贵的努力,但新形式“总带着缝脚时代的血腥气”。是一种“中间物”,缺乏想像.较少余香和回味,重理轻情,阐理有余而抒情不足;有些诗平铺直叙.节奏感不强,几近分行的散文;虽是第一十向旧文学发难,第一个创造新文学样式,后来却没有做出宏观性的突破.没有为后世新文学作出范例,“但开风气难为师”。这可能和胡适“球博而不务精”的学习态度以及他“实验主义”的方法论有关。他过于理智、过于科学,与文学创造无缘。

2.分别写出柔石两篇代表性小说的情节内容。【参考答案】

《二月》写于1928年夏至1929年底,是柔石较出色的作品之一。写的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跟黑暗社会鏖战而终于败北的一段经历。小说里的主人公肖涧秋是一位知识青年,极想有所作为,可是到处奔波.一无所获。苦闷中的他想超脱世俗到美蓉镇来疗养他心灵的创伤,然而芙蓉镇也并非世外桃源.它和旧中国所有地方一样,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肖涧秋同情寡妇文嫂,他救助文嫂,他的人道主义行为并未得到承认反而受流言的中伤。他与校长娇憨的妹妹陶岚产生了爱情,两人谈音乐、谈人生。志同道台。她向他表示了爱,但他却由于软弱不敢承受这种火热的爱。正如鲁迅所说:“他不是一个弄潮儿,他是一个衣履尚整,徘徊海边的人,极想有为,怀有热情,但又有所顾忌,过于矜持。”而文嫂处于完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得到了肖涧秋的教助,心灵的平衡被打破从而产生了对自澜秋的暗恋,但她又不敢表明这种恋情,为了成人之美,她最终选择了自杀。最终肖裥秋只好离开他原先充满幻想和希望的芙蓉镶而击了女佛山。小说通过这多镇一角,反映出军阀盘踞下社会的黑暗,人们思想的守旧。并以与环境对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的追求,表现“梦境”之不可求。

发表于1930年3月的《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小说创作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柔石在思想上和写作上是最成熟的作品。作品借善良柔顺的农妇春宝娘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丁“典妻”制度之下封建阶级对于农村妇女的超经济的残酷压榨和欺凌。春宝娘的丈夫由于景况不佳,债台高筑,又得了“黄疽病”.被迫把自己的妻子典给老秀才家做生菝子的机器,春宝娘只得丢下自已 3岁的儿子去做“他人妇”,为秀才生下另一个儿子秋宝,三年后完约回来,她又只得再次和秋宝分离,回到原来的家。家中的春宝经对她很陌生了,疾病和贫苦仍然包围着他们,等待着她的是“沉静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长夜”。作者“平淡的语言,更深刻地刻画那种愚昧和麻木的现实,揭示了春宝娘内心的摧残和分裂,在她的身上,随着被典出,女性被泯灭了,其留下了“母性”;典期满后,她舍不得春宝秋宝两个孩子,处于两难的痛苦的境地。严酷而无情的现实,把她的“母性”也彻底粉碎了。

3.《围城》主题思想简析。【参考答案】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儒林外史》的气魄.揭露了抗战期间中上层知识界的众生相,他撩开爱情、亲情及家庭关系的帷幕,来洞穿受到封建传统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夹击舶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从而进行道德的探索和批判。

《国城》是一部有着多层意蕴的小说,其最显然的一个层面,就是在抗战的背景下,对知识分子群体进行刻意地描绘。这部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具有相当强烈的社会意义。这些活肤在“新儒林”的各色人等,是一批接受了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但他们有的沉沦.有的堕落,有的一事无成,在社会的情性中消磨掉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果说,《阿Q正传》宣布了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子夜》表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梦想的破产,那么,《围城》则反映了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的失败。方鸿浙在“围城”中的穷困潦倒,三间大学内部人事上的明争暗斗,都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彷徨无主的精神磨难和知识界某种官场化的内幕,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文入的宿命感。

《围城》的深层意蕴,在于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是这样,对职业也是这样,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它象征着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这里没有一个英雄,所有的人物均是盲目的寻梦者,是为命运所玩弄的失败者。主人公方鸿渐的基本经历是不断地渴求冲出“围城”,而每一次地走出“围城”又等于是落入另一座人生的“围城”,这个笼罩全书的象征性结构所要道出的,正是现代人对自已生命出境的哲理思考。《围城》的这个层面,是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人类困境的感受与精神的孤独感相联系的,整个是一反讽。

(三)论述(每小题26分,共52分)

1.你认为鲁迅杂文在写作方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杂文是鲁迅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鲁迅杂文矗立在那里,仿佛是一种不尽的精神话题,一个永远耀照的光源,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1)杂文虽是时代的“感应”物,但鲁迅却从不随波逐流地作应景式的文字,而是“崇高严肃的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和思想意志的独立性去对待创作。其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战斗精神。他尖锐地批评了一些应景的政治“宣传”文字的“无力”和“无价值”,强调作家应有“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而抒写衷肠的诚心和舅气。因此,他才有力嚣独立不倚地鞭挞各种新旧权贵以厦国民觉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甚至直指法西斯式的最高统治,也对北伐革命、“革命文学”运动,特别是国民性中的长年积习等清醒地保持着批判意识。

(2)鲁迅的杂文反应快,短小精悍,易于操作,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和攻击性。鲁迅称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不主张列举对手之语,从头至尾逐一驳去,他认为这样打击不沉重,不犀利。要置敌于死地,必须加诸要害,“ 一击而致论敌于死地”。要想杂文的战斗力强、批驳力量重,就要善于选好突破口。

(3)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雄辩的力量。他常在常规思维路线之外,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打开全新的思路。他能把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任何联系的任何事联结在一起,在“形”的巨大反差中

发现“神”的相通。鲁迅对“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也有着独特的感受和发现,同时善于运用逆向思维,“从反向来推测未来的情形”。

(4)高度的形象性。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竭力排除其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快刀斩乱麻地迅速切人本质,作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体概括,并加以筒括的名称,将“这一个”提升到“这一类”的标本。鲁迅曾经说:“我的坏处一

论时事不留面子,贬痼弊常取类型。”寥寥数笔而形神俱备。如评价林谱堂是“西崽,倚徙于华洋之间,往来于主奴之界”,评价粱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

(5)杰出的讽刺性和抒情性。他强调作家应该有分明的是非和强烈的爱憎。读者可以透过杂文触摸到活生生的鲁迅:他的所见、所思、所感,也即是他的困惑的思想,他的被损害的心理,他的澈荡的感情——他的心灵的“歌哭”,这才是鲁迅杂文的真正内核。鲁迅打破了议论文只注重思辨说理的传统,把诗歌的主情和“言志,性最大可能地汇人其中,使杂文成为最具“个人性”的文体。鲁迅在他的杂文世界里.最充分传达的是他那股不熄的感情圣火,这熠熠的光芒本身确实是最迷人、最有艺术生命力的。使客观事理“一化为主体的血肉般的所有物,浸透到他的感觉中.不是跟他的某一方面,而是跟他的整个存在结合起来”。这样,在对现实的针砭、事件的描述、哲理的阐发以及形象的刻画],也即真诚地反映自身思想感情变化的历程,向读者奉献出一颗赤子之心。可以说,在投入全部赤诚的创作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全部人格异常袒露地呈现了出来,人们心目中的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鲜明立场,硬骨头的、韧性的战斗精神,诚实的、无私的操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独立不倚奋然前行的意志几乎无一不是来自杂文,合为一体便成为最具艺术生命的“这一个”。这种“自我”表现的巨大成功,最本质地划出了杂文与其他一切叙事类文学的区别。

2.《家》中觉新形象分析。

【参考答案】

在《家》中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便是觉新,而且他是贯穿《家》、《春》、《秋》的一个重要人物。林觉新是高家的长子,自小聪慧受到父母的钟爱,在中学时,他的脑子里就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后来他的母亲去世,他过早地失去了母爱,他并不十分悲伤.因为他的幻想仍然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的父亲要给他娶妻,他听从父亲的安排,没有说过一句反抗的话.尽管在此之前他深爱着他的梅。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他处于长子的地位,“百事孝为先”,在当时看来,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顺从.否则就被认为是不孝,是大逆不道。他的前程破灭了。他不能和他所爱的人在一起,对于这一切,他只是回到屋里大哭一场,这是他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妥协。

后来他结了婚,妻子非常体贴他,于是他忘记了过去的美妙的幻梦,忘记了梅,忘记了他的前程。后他的父亲又因病去世,他便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开始他还不觉得这十担子重,可没过多久,许多有形的和无形的箭便开始向他射来,他清醒地认识到了隐藏在这个绅士大家庭的另一十面目。不久五四运动 发生了,他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经常与他的两个弟弟讨论各种问题。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他又拿“作揖主义”和“抵抗主义”来麻醉自已的头脑,顺应着旧的生活秩序生活下去。因为毕竟他和觉慧的处境不同,他担负着照顾全家人的重任,他也清醒地认识旧制度的不合理但他不会打破它,因为他行考虑家庭的经济利益,一且打破它,他的家人的生存问题也会使他陷于困境,当然还有他的爷爷——高老太爷,更不会允许他这样做。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从这点来看,我们不能一味地说觉新是一个软弱的人.因为种种条件都制约着他,他也就只能按照原先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讨好他的长辈,另一方面又要照顾他的弟妹们,即便他们批评他,他也忍受,他的痛苦,他的弟弟觉民与觉慧是不会理解的。

梅表妹死后,觉慧在梅的棺材前说:“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理葬了。梅表蛆,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请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此时觉新所做的除了泪水和料理后事外,他选择丁沉默.又一次向封建势力妥协。他依旧过着他平淡的生活,思想上比先前有了进步,表现在他帮助觉民和琴逃婚,免得他们落得和梅一样的命运。他也只是敢稍微违抗长辈的命令,但他仍然维持旧的秩序,以为靠着他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就可以给其他人带来快乐。

后来高老太爷去世,正赶上瑞珏快要生产的日子,为了避所谓的“血光之灾”,觉新再一次地向封建恶势力低头.瑞珏只好到城外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生产,最后困难产而带着深探的遗憾死去了,口中叫着觉新的名字却不得相见。他一生忍辱求全,在家庭里也有很高的地位,到头来却连他最爱的人都保护不了。直到这个时候,觉新才明白,真正夺去他妻子生命的是整个封建制度,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谜信这一切都压在他身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夺去了他的青春、幸福、前途,夺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他现在才觉得这个担子太重了,他想把它甩掉,但那就像一把枷锁一样束缚住他,使他摆脱不掉,他感到他是多么地无力与懦弱。后来他筹集钱财,帮助觉慧离开这个同样夸他感到伤心和痛苦,以及蕴藏着人世间许多罪恶的家。

从整体上来看,觉新是一个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无力改变自己龠运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多余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一味地委曲求全,以求给他人带来幸福,然而他不但没有给他人带来幸福,反而由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封建恶势力低头,使得他人,尤其是他所爱的入受到了伤害。理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陷于极度的痛苦中,我们对于觉新的态度,对于其不幸遭遇更多的是给予同情,当然其中也夹杂着谴竞。觉新是个个性不自由、婚姻不自由的受害者.他是长房长孙,是新旧两种势力争夺的对象。他觉得上辈必须尊敬,下辈又值得同情.他本身就是新旧交替的社会矛盾的表现。

二、基础写作部分(50分)作文:感受网络(不少于1000字)【参考答案】略

武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知识试题

一、文学部分(考生可选做古代文学试题或现代文学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共100分)

(一)名诫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风雅颂

【参考答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敢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商颂”、“鲁颂”.有诗四十篇。《诗经》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但这只是“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歌如此,至于雅诗和颂诗的大部分,可能是公卿烈士所献的诗。

《诗经》各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口目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他们产生的地区,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其余十三“国风”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作正声。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古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2.古诗十九首

【参考答案】

《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因为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的编者题为“古诗”。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历来有许多推测,估计不出于东汉后期教十年之间,即至早当在顺帝束年,至晚亦在献帝以前。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于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等内容的描写,抒发 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大有汲汲惶惶如恐不及的忧虑。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于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括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含意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刘勰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这话并不为过。就“古诗”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在诗歌创作上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它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骈体文

【参考答案】

骈(体)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骈文在句法上讲究对偶,因其对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在声律上虽不像诗歌那样有“八病”的限制,但也追求平仄配合、“辘轳交往”。其他如讲究文采华美,讲究用典等等。骈文因其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称“四六文”。

骈文注重形式美,当然并不等于形式主义。但是,形式主义的作家特别喜欢骈文.形式主义文风的流行促成了骈文的畸形繁荣。而骈文的畸形繁荣又进一步造成形式主义文风的泛滥,却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南北朝时期,除产生了大量形式主义的骈赋和骈文外,还有少数作家在不同程度上摆脱宫廷贵族生活的限制和敷衍文风的影响,写出了一些内容比较充实深刻,具有独创风格的篇赋和骈文。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哀江南赋序》,孔稚硅的《北山移文》,江淹的《恨赋》、《别赋》,陶宏景与《答谢中书书》,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4.《世说新语》

【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品。《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和他手下的文人杂采众书编撰润色而成。主要掇拾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尤详于东晋。全书按内容分类,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

《世说新语》的大部分篇幅是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士族名士有意玩弄风度、风流自赏的情态,《世说新语》的一些记载还暴露了晋司马氏统治的黑暗恐怖和豪门士族穷奢极欲的生活。《世说新语》还有一些记载暴露了士族阶级的凶残暴虐、贪婪悭吝等丑恶本性。除此之外,《世说新语》也记载和称颂了一些好人好事。

《世说新语》是继续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5.明代前七子 【参考答案】

明代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以李、何最为著名,他们反对杨士奇、杨荣、杨溥追求形式典雅、内容粉饰的台阁体,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拟古,提倡读古书,增长学问知识,开阔心胸眼界,对打击“台阁体”“蝉缓冗沓,千篇一律”的文风,扫除八股文的恶劣影响,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即成传统,走上了盲目尊古的道路。他们的创作一味以模拟剽窃为能,成为毫无灵魂的假古董。但他们毕竟是关心现实的,因此也写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如李梦阳、何景明都写过《玄明宫行》,揭露刘瑾穷奢极欲的罪恶,又如李梦阳的《秋望》,雄浑而有气派,稍能摆脱模拟,直抒爱国感情,再如何景明《杪秋登太华山绝顶》,意境开阔,写景抒情,豪放而含蓄,颇能表现新颖的面目。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史记》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二三千年的史事,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著作。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同时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人物写得柯栩如生,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所“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载历代帝王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他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科学专门史相近;“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它的记事,上至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公元前104-101)年间,全面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任务。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那些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开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表现了作者同情广大的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人鸣不平的战斗热情。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家学习的典范,而且也成为文学家学目的典范。

《史记》在我国的散文发晨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尽管封建统治阶级把司马迁看成是离经叛道的人物,把《史记》看成是“谤书”,但他们都不能阻止《史记》的流传,取消《史记》的影响。尽管班固从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出发对司马迁有不少贬词,但他也不能不承认司马迁有“良史之才”,即“善一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的叙事才能,不能不赞美“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班氏以下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对司马迁无不推崇备至,力图做到像司马迁那样“不待论断而序事之问即见其指”。《史记》所歌颂的许多英雄人物对后代人民特别是封建文士的精神上也有影响。在写作方法、文章风格等方面,自汉以来的许多作家作品都从《史记》中得到有益的启发,郑樵所说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无论对史学还是文学来说都是合适的。2.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回答南朝乐府民歌与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差异。

【参考答案】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又一新的发展。南北朝民歌虽是同一时代产物.但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都大不相同,圆而南北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乐府诗集》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说明了这种不同。南朝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术兰诗》分别为其代表作品。

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这些耿词在内容上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几乎全是情歌,所谓“郎歌妙意曲,依亦吐芳词”。这些情歌十之八九出自女子之口,且有妓女婶妾所作,其中某些情歌还舍有较浓厚的色情成分和脂粉气。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民敢并不是来自广大的农村,而是以城市都邑为其策源地。同时也因为腐朽透顶的南朝统治阶级按照他们的阶级趣味、享乐要

求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尽管如此,南朝民歌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的,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仍然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如爱情问题上的恋爱不自由、婚姻不自由、男女不平等。

在艺术形式方面,南朝民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其次是语言的清新自然,第三是双关语的广泛运用。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粱鼓角横吹曲”为主。所谓横吹曲,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做“鼓角横吹曲”。这些歌词的作者也主要、是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的人民。鼓角横吹曲现存六十多首.数量虽远不及南朝的清商曲,但内容却丰富得多,相当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问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特征,战斗性也较强,酷似汉乐府民歌。内容包括反映战争的、反映人民疾苦的、反映北方各民族尚武精神的、反映爱情生活的。

北朝民歌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创性。他的语言是质朴无华的,表情是爽直坦率的,风格是豪放刚健的。在这里没有巧妙的双关语,也没有所谓一唱三叹的袅袅余音,而是名副其实的悲壮激越的军乐、战歌。这些,都和南朝民歌形成鲜明对比。体裁方面,北歌虽以五言四句为主,但同时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这也是南朝民歌所不及的。3.就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谈谈崔莺莺形象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写的是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两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文中[端正好]和[一煞]两曲遥相呼应,渲染出一种深秋郊外送别的凄凉氛围。而[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三曲,则突出了莺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显示了她的反抗精神。

《长亭送别》一折,戏剧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而这一矛盾,是通过莺莺送别张生时依恋感伤的深情表现出来的。莺莺与张生历经磨难,刚刚如愿以偿,又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被逼“昨夜成亲,今日别离”,她虽然反对张生上京赴考,但在老夫人的压力下,却又无力留住张生,因此内心十分痛苦。另外,她既怕张生不得功名不敢归回,又怕他一旦高中得志,停妻再娶,内心矛盾又是十分复杂的。王实甫用高度个性化的语言,深入细腻地表现了这种复杂心理的变化。这一折的曲文全部是莺莺一人所唱,大体可以依情节发展分为4段:

开头3曲是第一段,写莺莺赴长亭为张生送行,一路上的感触。曲词通过深秋景色的描写,表现莺莺伤别的心境。

这3支曲子,前两支写得含蓄凝重,不但表现了她的文学修养,而且显示了她在悲痛欲绝之中也不失相国小姐之端庄的个性特征。第三支曲子用了大量的重叠词,使语言既秀美,又通俗,形象生动,且富于动作感。“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一类叠词,组成了一首回环反复的曲子,仿佛婉蜒低回的溪水,呜呜咽咽,如泣如诉,把莺莺的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致。

[脱布衫]到[朝天子]9支曲子是第二段,写到长亭之后为张生饯别的情景。作者从人物动作与相互酬和中,准确地描绘出当时的情景。[脱布衫]从莺莺的眼中所见描写张生的心情。张生在“酒席上斜签着坐的”,僵硬得像木头人一样,然而心中的愁苦却使他紧皱愁眉。[小梁州]“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一句,是写莺莺的复杂心情:当着老夫人与长老的面,她的举止不得不有所顾忌;而怕张生见了更伤心,也只好泪往肚里流,并且用动作来掩饰自己的心情。接着,作者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将合欢与离愁相对,用往日相偎相依的生活衬托出眼前远别的辛酸,写出这对青年男女的凄苦心情。

第三段是写老夫人、长老回去之后,长亭上只剩下莺莺、红娘和张生3人。通过莺莺的惜别,对前途的希望与顾虑,着重刻画了两人分手时依依不舍的情怀。包括[四边静]到[二煞]6支曲。

[四边静]中“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出横翠”几句写二人不忍分手,缠绵悱侧的情景。

[要孩儿]一曲直抒莺莺“眼中流泪,心内成灰”的离别悲伤。“未登程先问归期”则逼真地再现了这位爱情才得到承认又被迫分离的阁中少女的心情。

此时的莺莺,已不似来长亭时的情景。来时尚可“厮守得一时半刻”,现在却“落日山横翠”,天色已晚,分手就在眼前,莺莺不得不面对现实,一面向爱人倾吐不尽的哀怨,一面对爱人做了殷切的叮嘱。[五煞]以下4段曲词,就是表现这个内容。莺莺明知自己只有天天望不断的“夕阳古道,衰草长堤”,却仍然把丈夫离去后的饮食起居挂在心上,[二煞]的一段唱,说出了埋藏在她心底的话:“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是叫张生放心,即使考不中,她也决不改变初衷。“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一句,表现了她对前途的顾虑。作者展示了她的这种顾虑,也就从侧面揭示了造成这种心理的社会原因,从而使读者能够透过莺莺心理上的阴影看到那一时代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最后一段的两支曲词,着重刻画了分手之后莺莺不忍离去的情景。巧妙的景致描写、融入了离人的感情,使秋日黄昏的景色愈发凄惊。那隔断视线的青山疏林,那不传信息的夕阳古道,都引起了莺莺的无限愁绪。[收尾]一曲,是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以工巧的对偶句描写了环境。在苍茫的山色这一大背景中,女主人公望见的只是一条小小的马鞭,马鞭系着她的心,望到的是鞭,想着的是人。人已望断,只有鞭影还留得一点行人的踪迹,这就使她更加留恋难舍。“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可载得起”两句,将全曲结在一个愁字上。愁恨,这是极难把握、极难触摸的一种情绪。王实甫用“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来写愁,在具体的比拟映衬下,难以触摸的愁,给人实感。

4.与诗、词相比较,谈谈你对曲的体制(or裁?)的体味和认识。

【参考答案】

从音乐意义来说,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歌曲;从文学意义来说,它是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抒情诗。

在以前的文艺类型中,散曲和词的关系最密切,体制也最接近,都属于有固定格律的长短句形式。据王国维统计,元曲曲牌出于唐宋词牌的有七十五种之多。所以,有人把散曲叫做“词余”。但散曲和词的差别又是很大的。因此,说及散曲的兴起,首先要考虑的是词的情况。词原来也是民间的歌曲,发展成为文人文学的样式以后,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宋词主要有两种路数。一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写得自由奔放,音律上不很讲究,这一路实际是朝着脱离音乐而成为书面文学的方向发展;另一路则保持委婉的抒情风格,在音律和修辞上精益求精,到了南宋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诸人手中,填词成为一种高深的专门学问,非一般人所能染指,当然也不合适于民间的演唱。到了元代,由于不能适应音乐的变更,词基本上完全脱离了音乐,成为单纯的书面文学创作。

而与此同时,民间对娱乐歌曲的需要并没有中止,在宋代,实际仍有许多俗谣俚曲在流传。而民间文艺的特点,就是能够顺应各种变化,没有什么坚定不移的原则。从金人人主中原到元人统一全国,异族的音乐大量流入,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便与这种外来音乐相结合,产生新变,同时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歌词,这就是所谓“北曲”,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元曲”。在北曲酝酿成熟的过程中,金代的说唱艺术诸宫调对于音乐的整理定型和文字表达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后,这种曲子一面用于杂剧,成为剧中的唱词,一面作为独立的抒情乐歌,也就是“散曲”,并由于文人的参与而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学样式。现存最早的可以正式称为“散曲”的文人作品,出于金末名诗人元好问之手。到了元代,众多的文人加入进来,于是形成散曲的繁盛。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一般用单支曲子写成,另外还有“带过曲”、“集曲”、“重头”、“换头”等特殊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支曲子联结而成。套数又称“散套”,是用同宫调的两支以上曲子写成,和杂剧中的套曲相似。

在格律形式方面,散曲同词有若干重要的不同。一是韵脚较密,很多曲牌是句句押韵,而且不能转韵,显得节奏繁促;二是韵部的区分和诗词不同,它是按当时北方的实际的口语划分的,而诗词的韵部和已发生变化的口语的情况已有所脱离;三是韵脚可以平仄通协;四是对仗的变化较多,除了最通常的两旬相对,还有三句对,以及四旬之间两两相对;五是句式变化较大,比起词更显得参差不齐;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添加衬字,字数从一字到十数字不等。总括起来说,散曲的格律特点是:在规定的格律中,它也比词来得富于变化;在规定的格律之外,它又允许较大程度的自由发挥。

散曲的语言风格,与词更有明显的不同。词也有写得通俗的,但其总体的倾向是精雅;散曲也有写得精雅的,但其总体的倾向是通俗。分析起来,散曲的语言有如下几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大量运用俗语和口语,包括“哎哟”、“咳呀”之类的语气词。这正如凌漾初《谭曲杂札》所说的“方言常语,沓而成章,着不得一毫故实”。二是散曲的句法大都比较完整,不大省略虚词语助之类,句与句的衔接也比较连贯,一般在精练含蓄方面不太讲究。在诗词中很常见的省略语法关系而直接以意象平列和句与旬之间跳脱连接的写法,在散曲中比较少见。三是散曲(尤其是前期作品)常常通过一个短小的情节,写出人物正在活动着的情绪。不仅套数,小令也是如此。这种写法带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此诗词更显得生动。

(三)论述题(共两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高适、岑参边塞诗风格之异同。【参考答案】

高适与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歌最突出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对边塞和战争生活的反映更为深入,描写更为鲜明突出,也最能体现盛唐边塞诗歌的特色。

高适的边塞诗,在内容和情调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充满慷慨从戎、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二是揭露了将军和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以及他们对卫国战争的不同态度,也描绘了战局的危险,战士们思念亲人的复杂心情,流露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昏庸将帅的讽刺。同时也在部分作品中反映了农民的疾苦,是开元时代诗坛上第一个接触到农民疾苦的诗人。

高适的诗歌是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奔放畅达。如他的著名诗篇《燕歌行》把雄奇的边塞风光与将士的征战生活写得苍凉悲壮。英雄气概与征战之苦、士兵的浴血与将军的作乐、征人的辛苦与思妇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既有昂扬的格词,也有悲凉的情怀。

岑参的边塞诗主要的内容:一是歌颂将士的爱国精神,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记叙军旅生活的种种感受,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等。二是描绘了边疆的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活风貌,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经火山》、《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三是表现了边疆的风土人情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等。

岑参的诗歌风格与高适接近,都有悲壮的色彩,正如宋·严羽所说“高、岑之诗悲壮”。’但岑参还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诗活泼奔放、雄奇瑰丽、飘逸峭拔。首先,他以独特的生活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如他写大漠的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写大漠的热:“蒸沙砾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把奇异的大漠风光的感受予以了极为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其次,他韵诗常常运用奇妙的想象、新奇的夸张、形象的比喻等手法,不仅增加诗歌的形象性,也使诗歌富有浪漫的情调。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竟然把塞外的雪景比喻、想象成“梨花开”,于塞外萧瑟寒冷的景象中,竞图画出一番充满生机与活力、令人神往与陶醉的奇美景象。他写塞外的景象也常常使用夸张的手法,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增加了形象性和表现的张力。

岑参的边塞诗与高适一样,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但两人又有各自的特点,概括说来,首先,高适能以沉着、冷静的眼光,揭露边地政策和边塞生活中的弊端,因而他的诗更侧重于社会现实;岑参的诗,则更多地描绘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和百姓的同情。他往往以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来表现气势雄伟和奇情异彩的边塞风光与生活,因而他的诗更多地富有浪漫的气质。其次,“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相对说来高适的诗歌比较质朴,而且善于抒写主观的感受和思想;岑参的诗歌注重艺术技巧,善于写物图貌,描写比较细腻,善于以物象传情。

最后,虽然高、岑同样擅长七言歌行,但高适诗的语言、对仗和声律多严整;岑参诗则杂言偶出,奇偶互见,转韵无常,表现出奔腾跳跃的、不可约束的情感。

2.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之差异。

【参考答案】

辛弃疾虽然与苏轼并称“苏辛”,虽同属于豪放派代表,但两人的词风仍有很大的不同。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矿达超迈,“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而辛词则以豪壮、苍凉、雄奇、沉郁为主调,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是一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的书生,尤其在遭受“乌台诗案”的坎坷,身贬黄州之后,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豪放之中透出旷达。而辛弃疾他从小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以抗金复国为己任,集“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于一身,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辛词豪放之中显悲壮,正是他沙场征

战几起几落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在他的词中,都是激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声,如“天风海雨”,以极强烈的力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消磨的痛苦。这可能也与他一直处于南北分裂时期,又经常受到妥协投降派的排挤打击有关,使得他的词不可能有苏词那种空旷洒脱的表现。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评价“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是很贴切的。

中国现代文学(共100分)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问题小说”

【参考答案】

1919年下半年,女作家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问题小说”以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要内容,又称五四问题小说。代表作品:冰心的《斯入独憔悴》、《超人》、《去国》等,王统照的《沉思》、《微笑》、《湖畔儿语》等,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低能儿》、《隔膜》等。2.“自由人”与“第三种人”

【参考答案】

1931年至1932年,“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论争。“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论争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先是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批判提示民族主义文学的法西斯主义实质,同时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以后,他又发表《勿侵略文艺》等文。“左联”的《文艺新闻》载文批评胡秋原,苏汶即发表文章声援胡秋原。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分别发表《论第三种人》、《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与胡苏二人展开论争。他们批评了胡苏二人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检讨了“左联”机械论错误和左倾宗派主义错误,这是论争的重要收获。3.海派小说

【参考答案J

海派小说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它受市民审美趣味的牵动,与政治性、社会性强烈的主流文学拉开距离。它表现市民的衣食住行、人际关系,相当生活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尝试心理的、象征的、新鲜大胆的小说用语和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代表作家作品有张资平的《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叶灵凤的《女娲氏之余孽》、《紫丁香》、《时代姑娘》,施蛰存的《在巴黎大戏院》、《魔道》,穆时英的《公墓》、《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等。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考答案】

1929年秋,党指示原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以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们联合起来,以这三方面人员为基础,成立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这是党为了克服宗派情绪、广泛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而成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发展意义深远,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文艺事业领导的加强。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新月派文艺思想简析。

【参考答案】

新月社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是在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的,成员大多数曾是旅英美留学生,不久其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新月社以1926年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作为他们的代表性刊物,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

新月派有着共同的理论主张:宣称艺术美的至高无上,“艺术虽不失为人生了,人生却正是为艺术的”,有“为艺术派”的称号。提倡“反写实运动”,认为“绝对的写实主义正是艺术的破产”,要求文艺“解脱自然的桎梏”,而去接受艺术格律的束缚,“乐意带着脚镣跳舞”。

新月社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代表诗人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人。他们对中国新诗做出了贡献。在理论上,他们提出“诗歌革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就担负了这样的历史使命。在新诗已经基本立足以后,新月派所要做的,一是要“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而是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转向“诗”本身,由此,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中国的新诗创作进人了一个“自觉”的时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提出了“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闻一多进一步提出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炼和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和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的两种主要诗体,相互竞争、相互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戏剧方面,他们与文学革命初期的《新青年》的主张完全相反,肯定中国旧戏的“程式化”、“象征化。的表演艺术,以之为“纯艺术”的极致。

新月派在诗歌和戏剧方面例如格律、程式上的某些见解,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部分成员在诗歌艺术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新月派的文艺思想由于受到西方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潮影响很深,也导致了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发展趋向。2.分别写出《包氏父子》、《生死场》的情节内容。

【参考答案】

张天翼的《包氏父子》,揭示了主人公老包的向上爬的欲望同他的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同时表现了他忠厚善良的品质和悲剧结局,既鞭挞了这个老听差愚昧、卑俗、软弱的性格,又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群魔盘踞的世界的本质。30年代的江南水乡某镇。五十多岁的老包忠厚、善良,但很懦弱。他在秦府当差三十多年别无所求,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从小失去母亲的独生子包国维身上,他渴望儿子能读书成名。包国维是省立志诚中学三年级的学生。老包省吃俭用,望子成龙,而儿子却不争气,整日与纨绔子弟厮混。寒假里,学校来了通知,小包因几门功课不及格而留级。为了替儿子交纳昂贵的学杂费和制服费老包四处奔走,最后,在秦府下人们的帮助下,才勉强凑齐。盼小包能继续上学,日后出人头地的热望又在老包心中翻腾。当他在街上告诉儿子学费落实的喜讯时,小包却不愿在众人面前认他这个穷酸父亲。小包一味模仿阔少,追求虚荣,甚至连头上抹的油也要和阔少的一样。为此,一生没做过亏心事的老包竟去偷东家少爷的头油。开学第一天,小包因在假期里拦截女同学一事遭到训育主任的训斥。大年三十,老包正在与上门讨债的人周旋。学校又派人来通知,小包在球赛中受阔少唆使打架伤人,被学校开除,还要罚交五十元医疗费。老包因为受不住失望和债务的重压而昏过去了。

出版于1935年的中篇《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黑龙江哈尔滨近郊一个偏僻的村庄十余年间的生活。“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农民们把耕田的老马送进屠场换来两块纸币,随即全被地主夺走;人们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惩罚那些吸血的剥削者们,值得来的却是坚牢和更沉重的灾难;年轻的一代牢牢记住亲人惨死的仇恨,随时准备索还血债;疾疫伴随饥饿夺去人们的生命,威胁着每一个活着的人。自第十一章以下,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广大人民的苦难和斗争。他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在斗争失败后,他们认识到只有再组织起来去当革命军,才是正确的道路。于是辞别残破的家乡,走向更艰苦、更漫长的道路。作品没有什么中心人物,也没什么中心故事,而是以场面推移的方法,将贫苦操劳的二里半、五婆、金枝几家农户的苦乐悲欢错杂交织起来,成为东北大地这一片“生死场”的写照。3.评析《啼笑因缘》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啼笑因缘》于1929年至1930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连载,曾轰动一时。叙述的是平民少爷樊家树与天桥唱大鼓书的少女沈凤喜的爱情悲剧,除了主要的情节线索,摩登女郎何丽娜、侠女关秀姑的插入,使故事平添了都市的富丽场景和乡间的传奇色彩。刘将军强夺沈凤喜,及沈凤喜禁不住诱迫背叛樊家树的描写,是最重要的一笔。一般的“谴责”被远远深入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描写所替代。对沈凤喜柔弱虚荣性格、天真薄弱意志的刻画,反反复复的心理叙述,胀破了旧章回小说的容量,提炼出张恨水小说里中国的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道德心理互相冲突的主题。唯其表现的现代都市属于北方封建残余力量较强的地区,这种冲突的“中国特色”尤觉鲜明。对

官、商两类加在平民身上的都市邪恶势力的表达,作者总是偏于官的方面,如军阀势力对于沈凤喜,作者的同情心当然是在弱女子的一面。而沈凤喜受到樊家树的喜爱,能胜过充满“洋化”气味的何丽娜,以及何丽娜一旦抛弃繁华尘世、归隐学佛后,反倒有了与樊家树结合的可能,这都蕴涵着作者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失落的一种惋惜、回顾的复杂心理。

《啼笑因缘》在社会言情外,还加入了“武侠”的因素。虽然起初是应南方报纸编辑的要求加入关寿峰、关秀姑父女的,但这不是一个无意的试验。张恨水以一个南方文人久居京华古都,他通俗文学的那种北方气质被南方文化接受并加以调理后所形成的特色,也是他的魅力之一。所以他的文字也像“言情”掺和了“侠义”,细腻中挟带了豪爽。他所操的文学形式,质和体都属于章回,但慢慢越来越不像原先的章回:结构不再是一段一段的,而是按照原意有一个全开放的不交代主人公结局的非鸳蝴式结尾;人物心理描写复杂了;风俗描写、风景描写、环境描写,以书中的天桥景致为代表,可直逼西方小说的写法,但全书细细叙事的传统声口和文化气味仍是浓厚的。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简析。

【参考答案】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艾青诗歌表现出一些重要的艺术特色:

艾青的诗作,总是蕴藏着一种深沉的感情。艾青的诗神是“忧郁”的。他曾在诗篇和文章中多次写到自己的“忧郁”、“忧伤”、“悲哀”等心情,这种忧郁,也的确成为作者的一种感情特色,以不同的形态,回荡在他的不少诗篇里。但是它却不仅是个人的,而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作者曾说:“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注:《诗论·服役》)。它不是冷淡的哀愁,而是热切的思虑,它反映了对祖国、民族、人民的爱与艰苦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尚未找到回答前的思虑,它不同于退让的叹息,而是进取的准备。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扰来„„伫望暴风雨来卷带了这一切,扫荡这整个世界吧!”(注:《诗论·服役》)所以这个感情特色往往给诗篇添加了感染和启示的力量。

与忧郁的感情同样存在于艾青诗作中的,是热烈的孜孜不倦的向往、追求和讴歌。这种追求来之于信念,所以即使反映乡村苦难,作者也往往在荒凉中萌出生机,暗淡里透露光亮,沉滞时预示惊醒,而当笔触驰骋于意象、理想的境地时,他的追求的热情便似火般燃烧了。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火焰,不但出现于他很多诗作,更是他不少诗篇专门讴歌的主题。这种讴歌使诗篇散发出蓬勃向上的意气,它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激情。可以说,没有对光明的追求,便没有艾青的诗。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他曾写道:“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所忽略”(注:《诗论·美学》)。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的形象,而“毫无遮蔽的感情”又表现为朴素生动的语言。

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就是:土地和太阳。“土地”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把这种感情表现的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土地”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的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和探索,艾青最真切的诗情都是献给中国的农民的,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组合与纠结。“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这些意象是在全诗中孕育起来的,是诗情的结晶,是形象的升华,正是诗歌借以感人的力量所在。

艾青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世界和艺术的表现世界的方式,其中心环节就是“感觉”,他像印象派作家那么重视感觉和感受,同时又不满足于捕捉感觉,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两者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既是明晰的,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形象。他善于用色泽、光彩的渲染以至构图、线条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这种色调的运用,又不同于象征派诗歌之从文字外壳进行虚造假设,而是从生活本身采集而来,是生活实感与诗歌情绪的结合。灰暗褐黄的色调使现实的苦难更见冷凝,在浓绿翠蓝中会感到希望,当生机蓬勃时,诗歌中又呈现了鲜红与金色。“灰黄”和“金红”是艾青的两种基本色调,表现这他所拥抱的世界的两个侧面。当然,形象的鲜明性远胜于如此简单的概括,它们要丰富得多,而且作者诗歌中色彩的运用,又不仅为了渲染情绪、思想,它还应符合本身独立的美感要求。作者很重视这种艺术的锤炼:“一首好诗里面,没有新鲜,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的生命在哪里呢?”(注:《诗论·技术》)所以他的不少诗作,犹如完整的画幅,以协调的光色以及匀称的构图感染着人们。

艾青对于自己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便是“适切”、“准确”(注:《诗论·谈谈写诗》),“最能表达形象”(注:《诗论·诗的散文美》)。他的语言反映出他对客观现实的认真观察和理解,凝聚着他从中产生的真情实感,又表现了他优异的创造力。他排除对华丽铺饰的模仿,没有古旧的羁绊,也很快摆脱了欧化的影响,创造出朴素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他的劳绩丰富了我国新诗歌的艺术语汇,增加了新诗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历史剧《屈原》的创作特点。

【参考答案】

《屈原》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作。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外交上两条路线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从而成功地塑造

了屈原这个文学典型和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为祖国和人民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主题。

《屈原》的创作体现了郭沫若“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作者对剧本所涉及的史料,总是尽可能地搜集占有,精密研究,对有关人物的性格、心理、习惯,当时的风俗、制度、意识形态等,都有真切的了解;但在具体进行创作的时候,并不像过去某些历史剧作者那样拘泥于史料。他在把握历史本质的基础上,根据艺术规律、剧情发展和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失事求似”,进行大胆的构思。历史剧也是文学创作,不是历史的复写,“艺术上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艺术创作要注重历史精神,求其“神似”,以达到更高的真实。

《屈原》的戏剧冲突的组织、展开的重要特点是时间、舞台、人物高度集中,“一天写一生”,不是写他得幸见宠的前半生,也不是写孤独流放的后半生,单单选择了转折关头,即“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之时,最能见出人物性格。戏剧冲突的展开张弛有致,第一幕写屈原写《橘颂》送给宋玉,赞扬宋玉,勉励年轻人,这是铺垫矛盾,预示暴风雨即将来临;第二幕写阴谋构陷,这是高潮;第三幕写百姓为屈原招魂;第四幕写屈原与南后、张仪的矛盾;第五幕写屈原的自我独自“雷电颂”,再次掀起高潮。

《屈原》的主观性和抒情性,也体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郭沫若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情感、心灵,以至生活体验,熔铸到历史人物身上。他所努力的,是“与我所解释的古人心理中”,“寻出”与自己心灵的契合点,达到“内部的一致”,剧作家在历史剧中表现古人,同时也表现自己。《屈原》里的“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他自己。郭沫若的历史剧之所以比同时期的历史剧更具艺术魅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在历史剧中大胆的表现了自己的人格和个性。

《屈原》穿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具有浓郁的诗意。把诗、剧融合的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戏剧诗。它们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剧情发展,人物刻画,主题表达,都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剧本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譬如,全剧以屈原朗诵《桔颂》开始,结合屈原对于《桔颂》内容的阐发,展露了屈原的人生抱负:“在这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太平时代的人容易做,在和平里生,在和平里死,没有什么波澜,没有什么曲折。但在大波大澜的时代,要做成一个人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我们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因此,屈原时时以桔树的“内容洁白”、“植根深固”、“秉性坚贞”自励并劝勉青年,要他们“志趣坚定”,“心胸开阔”,气度“从容”、“谨慎”、“至诚”,特别是要“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这与第二幕南后、靳尚簧划阴谋时所表现的自私褊狭、卑鄙阴险等种种丑恶心理,形成强烈对比,为随之而来的剧烈冲突做好了准备。婵娟牺牲后,《桔颂》再次出现,首尾呼应。它像是始终回响在一部交响乐中的主旋律,反复出现,腾挪婉转,以强调剧本的主题——“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再譬如《雷电颂》,则被安排在全剧高潮的波峰浪巅,由主人公屈原独自。这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而且使剧本主题异常鲜明地突现出来。兼具剧作家和诗人两种气质的郭沫若,在他的历史剧中十分注意在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而出,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在戏剧进展过程中,不仅紧张曲折的情节、尖锐的性格冲突吸引着观众,更有一股层层推进的感情激流振荡着观众的心灵:戏剧和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2.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

【参考答案】

赵树理是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以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但赵树理的时代又不同于鲁迅的时代:这是一个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起来摧毁农村封建残余势力、走上彻底翻身道路的新时代。如果说鲁迅主要是揭露中国农民精神上的创伤,以唤起人们的觉醒,赵树理则主要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农民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及家庭内部关系(长幼关系、婚姻关系、婆媳关系等)的变化,并且从这个变化过程中,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从上述主题出发,赵树理小说中主要塑造了以下几类农民典型的形象:首先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还未觉醒、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这里有《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一个为封建迷信扭曲了的人物。在金旺、兴旺捆起小二黑和小芹时,他跪在兴旺面前哀求,哀求不成回家又是算命又是占卦。他不同意小二黑和小芹的婚事的原因是“命相不对”,.他相信命运,怕小芹会“克”小二黑。三仙姑则是一个沾染着好逸恶劳等恶习的妇女。她用装神弄鬼掩护轻浮放浪的行为,为贪财而出卖女儿。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深刻揭示了农村小生产者精神上的落后面,从一个方面表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满脑袋封建等级思想,当他认为县里来的老杨是“官”时,对老杨既害怕又毕恭毕敬,可是一知道老杨也是个“住长工出身的”的人时,马上又瞧不起他了。最后阎家山的问题解决,他又跪在地上对老杨等人磕头,这也是一种迷信:迷信“官”,就是不相信自己。还有《传家宝》里的金桂婆婆,不仅自己仅仅为小生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传统观念所束缚,而且顽固地要把这些作为“传家宝”传给下一代。赵树理笔下的这些落后老一辈农民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作者只是写出了他们具有的根深蒂固的旧意识、旧习惯阻碍着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他们身上也常常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善良、朴实等优点,这正是他们转变的根据和起点。

赵树理小说中塑造的另一类农民形象就是年轻一代农村新人,如小二黑和小芹,当二诸葛要收童养媳时。小二黑说:“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许亲时,小芹竟然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他们在法律观念和平等意识方面有了自信,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反击彻底痛快,勇敢争取个性解放和爱情婚姻自由,反映了时代的巨变。《李有才板话》李有才和围绕着他的“小字辈”人物,尽管还受着严重的压抑,却都迫切要求冲决封建牢笼,争取翻身解放。作品着力塑造了李有才的形象,他了解农村的社会、历史状况,有一定的阅历和斗争经验,性格豪爽但又冷静深沉。因而在阶级力量对比不利时,只是用抛“冷话”,即冷嘲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与抗争。作者还把他塑造成一个民间艺人,他的卓越的艺术才干和黑暗环境的逼迫,使他用快板的特殊武器进行斗争。作品中许多段快板既是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塑造李有才形象的重要手段。这些快板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感情,风趣幽默的风格,正是李有才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小字辈”人物是李有才快板的热心的传播者,他们的政治积极性更高,斗争性更强;作为新一代的农民,在农村民主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赵树理还敏锐地察觉到某些年轻一代农民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没有肃清而发生了蜕变。如《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和《邪不压正》中的小昌。小元是“小字辈”推选到村公所的代表,当上干部不久就改换了穿戴,“架起胳膊当主任”,凭权势“逼起邻居当奴才”了。小昌是积极分子,他刚当上农会主任就分了地主刘锡元的房子、土地,趾高气扬起来,以致和原来地主的狗腿子小旦混在一起,斗争雇农小宝,强逼着刚从地主强迫婚姻下挣脱出来的软英嫁给他儿子。

二、基础写作部分(50分,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作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参考答案】略

第五篇: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经验分享(推荐)

研途宝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ykzl?fromcode=9820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经验分享

考研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或许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工作、考研、出国,我们都不得不做出一个抉择。既然是一个抉择,我们就不得不仔细考虑自己到底该怎么样来进行考研这样一件事情,譬如: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专业书目、复习安排等等,希望以下的经验对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能有所帮助,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计划和安排,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关乎到你考研的成败。所以,研途宝小编希望各位考生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能有明确的规划,往往事半功倍。

一、英语

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开贴介绍英语经验,很多人会冲着80+的神人神贴膜拜,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水平是很难达到80+的。如果你六级成绩在580以上,建议你好好冲刺下考研英语75+吧。实际上,考研英语如果能达到65+,就大概能满足34所任何一所学校的英语线了,而且与别人相比也不会太吃亏。毕竟想通过英语拉分,是很难拉开差距的。

但是,虽然英语很难拉开差距,考研英语确是每年几百万考生考研的第一道拦路虎,每年都有太多的考生因为英语而名落孙山。所以,对待英语,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

战略上重视,就是要在准备考研的第一天,就把英语放上案头,每天坚持学习,直到考研最后一天。只要能够这样坚持下来,大多数人都能够60+的。

战术上藐视,就是每天不能花太多的时间用在英语上,每天3个小时就足够了,撑死4个小时,再多的话就会挤占专业课以及政治的学习了。而往往专业课和政治是拉开分差的关键。

具体讲,英语学习安排是:

9月份,英语学习第一轮:英语单词第一、二、三遍,每天是单词五章,15天结束。第二遍也是一天五章,10天结束。第三遍开始了一半。同时9月每天,还坚持做张剑的黄皮书150篇,每天两篇,每篇错两个一般,错一个或不错的很少。大概每天单词2小时,阅读1小时。

10月份,英语学习第二轮:经过9月份的学习,大概单词能记得40%—60%,10月份是继续巩固提高单词,每天7篇单词,一遍大概需要8天。故整个十月份英语单词又过了三遍,即四、五、六遍。同时,开始做英语真题了,就是近十年的英语真题,先从阅读开始做,每天2篇,外加一篇新题型,然后仔细对答案,把每篇文章都能看懂,不认识的单词就在小本子上标明意思,第二天再看看。大概每天单词1个半小时,真题1个半小时。

11月份,单词大概能记70%—80%这样子了。因此,每天果断只用1个小时看5篇单词,就是要不断保持记忆这样子,不断巩固,大概又看了三遍这样子。剩下来,会花2到2个半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ykzl?fromcode=9820 小时,做英语真题第二轮,还是每天一篇新题型,两篇阅读,分析每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等等,还有不认识的单词等。另外,也要适当多练习一下新题型,我当时买了张剑编的新题型解析。毕竟,新题型10分格外重要,难度也比阅读难,我今年就幸亏新题型10分全对了。

12月份,单词还是在看,但每天花的时间更少了,这个阶段单词就走马观花扫一下,保持印象了,大概40分钟左右。剩下来1个半小时,继续研究真题阅读和新题型。还有1个小时,会背大作文和小作文的模板。

1月份,就在天天背大小作文,主要是联系下时间怎么安排。

二、政治

网上很多帖子都说政治不必花太多时间复习,考前随便看看就能有80+。或许有这样的人,但你有这么幸运嘛?其实,政治是考研拉分中最简单的一门,政治考80+,难度远远小于英语70+,但你一下子就能拉开20—10分的差距。所以,13年考生应该从复习的第一天开始,就认真对待政治。

9月份:红宝书,即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大纲解析》,第一轮,强烈建议都用此书复习政治。借一本前一届学长学姐用的书,把书上的重点全部画出来。然后开始背,虽然背不下来,但其实你脑海中就有印象了。红宝书背一遍大概需要30——40天的时间,每天四章这样子,还要复习前一天的。每天大概用时3到4个小时,考研政治成败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得多选者得天下。

10月份,红宝书第二遍,还是背,加上复习前一天看的,每天3个小时左右。

11月份,红宝书第三遍,继续背。

12月份,前半个月还在背红宝书,大概第四遍。后半月,买了高教版的考研政治真题,开始做真题的选择题,每天一年的真题。12月份20号左右,买了肖秀荣的《最后预测四套卷》,开始背。

1月份,继续背最后预测四套卷。因为《最后预测四套卷》,答案都来源于红宝书,所以背起来很快。

三、专业课一之综合知识

武大新传考研一大特点就是要考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又杂,既有大学语文,又有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以复习起来也很头疼。但是综合知识中,最重要的要数大学语文,所以大学语文必须是重中之重,每年加上作文大概会占到100分了。

9月份,大学语文第一轮,对照自己从学姐那买的笔记和《大学语文》文章前面和后面的解析开始背。每天5篇,同时复习前面一天背诵的。一共81篇,大概要用20天时间。《大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ykzl?fromcode=9820 学语文》书后的解析真的是太重要了,真的是每个字都要能背下来。然后参考笔记,再把书上没有的整理进去,就形成你自己的答案了。每天3个小时。

10月份,大学语文第二、三轮。和第一轮一样,背笔记和书上的解析。这三轮下来,大概记得70%了吧,但是还是不很熟。

11月份,前二十暂停了大语背诵。开始背《法律基础》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哪一个煎熬啊、纠结啊,尤其是《法律基础》对于非法学专业来说,实在是太头疼了啊。花了二十天时间,勉强背了两遍。后十天,又拿起《大学语文》开始背,因为内前面背过三轮了,所以这一轮开始又感觉了,背的很快,十天结束,12月份,前十天,《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背了两遍,很薄很好背。后面,又花了七八天时间看《法律基础》,同时也在背《大学语文》。

1月份,把《大学语文》过一遍。

四、专业课二之新闻与传播合卷

传播学部分有三本书,《传播学教程》《传播学引论》《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其中《传播学引论》历年来没考过,可以看看就行了,当做入门。《单向度》

11、12连续两年都没考,但是也不能保证他不考,所以还是要看。《传播学教程》是BOSS级别的,必须全部背下来,包括每个要点。

新闻学部分说是只有两本,《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新闻理论纲要》,但是也可以把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加入其中。但没有必要背每本书,新闻学部分重要的是自己做的专题,只要在后期做专题时候,把书上的观点放进专题里就好了。

专题怎么做,就是首先分析十年来武大新闻学部分的考题,然后分析出每道题目的考点,最后你会发现,其实经常考的,也就是新闻定义、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商品性等等。大概有二十个左右,每个一个专题。

9月份:背《传播学教程》两遍。一天一章。大概3小时每天。其他书都没碰,后来感觉后悔,建议13年考生这个阶段应该就着手开始做新闻学部分专题,每天晚上,结合论文、指定书目、以及上一届学长学姐的笔记,开始做专题。

10月份:《单向度》两遍,花了15天。完全是神书啊,根本看不懂,直接背学姐给的笔记,还好学姐整理的比较好,比较有思路,背起来好多了。剩下来15天,背《传播学教程》,大概有两遍。

11月份,开始背新闻专题。每天1个到2个。建议学弟学妹,从9月份开始做,那么11月份背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ykzl?fromcode=9820

12月份,《新闻学专题》第三遍,《单向度》第三遍。再接着背《传播学教程》,第四遍。还剩两三天,就又背了遍《新闻学专题》,新闻学专题第四遍。1月份,《传播学教程》过一遍。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下载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新闻系课程传播学复习讲义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 想情感的活动。 群体传播:指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传播的特点: ⑴任何......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理论试题 (新闻部分) 一、辨析 1、自由新闻界认为值得受众知道的思想观点应该让他们知道,新闻报道不应仅由编辑们掌握,还应该听从受众的意见。 2、新......

    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考什么

    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考什么 我们组的复试分三项:专笔(10%)+口语(10%)+专面(30%) 10日上午专笔。资料来源 珞珈武大考研网 下午的面试(包括口语和专面),复试的重中之重。......

    武汉大学2010年传播学基础考研试题

    武汉大学2010年传播学基础考研试题 (总分150, 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辨析题(15分*2) 1. 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

    2018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招生信息汇总(5篇)

    2018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招生信息汇总 2018考研已经开始了,在这个时间段,同学们一定都在忙着收集招生信息,考研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同学需要查找这个专业的各项招生信息,比如报......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计划篇

    一、总体进度 1、基础(3-6月) 专业课浏览课本,初步理解课本内容,整理笔记I,作为最详实,最全面的笔记。 大学语文浏览课文与文学史。 英语背单词,拓展阅读,如经济学家,时代周......

    2014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信息汇总(5篇)

    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专业介绍一、传播学教程 这本书,编的很经典,条里很分明,看起来也十分容易。关于这本书的笔记什么的,在网上已经很多了,可以下来看看。我是先看的笔记,把重点知......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传播学部分01---11

    11年一、辨析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是受众的选择和使用行为是理性的,受众有自身特定的需求。因此受自身动机的 驱使,受众的媒介选择和使用行为具有必然性。请对此观点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