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面》导学案(学生版)

时间:2019-05-13 22:4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一面》导学案(学生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一面》导学案(学生版)》。

第一篇:19《一面》导学案(学生版)

2017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科第五单元导学案(学生版)主备人:王美蓉 审核人: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 课题:19* 一 面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手法。

2、揣摩文章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思念和尊敬鲁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与影响。重点难点:

1、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获取有关知识,培养能力)。教学准备:

1、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导学案。

2、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作品《毁灭》《铁流》等的资料。

3、查找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事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知识链接: 鲁迅(1881.9.25—1936.10.19),我国的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文豪,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亭,后又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 事重提》),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故乡》、《野草》散文诗集、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2、读记下列词语并抄写2遍。

地窖 赫然 懊悔 莽撞 捻着 踌躇 摩挲 颓唐 熏黑 虐待 捏着 憎恶 诚恳 清晰 踱步 恣情 历尽艰苦 大病新愈

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踱(duó dù)地窖(jiào gào)赫然(hè chì)窘境(jiŏng jǒng)....摩挲(suō shuō)颓唐(tuí tú)恣情(zì zhì)憎恶(zēng zhēng)...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到 去避雨,在书店时“我”想买《毁灭》但钱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向我推荐《 》一书,只收了一块钱,并把《 》这本书送给了“我”。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第一部分(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先生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先生一面之交的背景;再先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重点写我与鲁迅先生的会面。

(2)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二、自读自悟,弄清事情的六要素,复述课文。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结果:

三、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六次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标上序号,并在旁边批注你的感受。

2、比较每次外貌描写的异同。

3、六处外貌描写集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征,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六处外貌描写集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瘦”,体现了鲁迅先生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刚毅坚强的精神。

4、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突出鲁迅为革命忘我的工作精神,突出他那种顽强的斗志,表现了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崇高品质和顽强意。

5、读课文第15--2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被父亲抚摸的感觉是(2)我“疑惑”的是(3)用“~”标出外貌描写的句子,并完成填空练习。1这次肖像描写的角度是近观。○2鲁迅先生在外貌上突出的特点是,但 很好。作者依次写了鲁迅○先生的面孔、、和手,写出了人物特征。

6、补充介绍鲁迅先生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健康状况。

7、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请在课文中画出“我”与鲁迅的对话及心情的语句,并说说“我”的感受。(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老师相机点拨)

4、仔细品味语言,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是很鲜明、很明显的意思,表明了作者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书是鲁迅译的,而鲁迅是当时有名的作家,又是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作者

3、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予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 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迅

5、联系上下文理解“鲁迅是和我们一起的。”

理解: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了“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是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5、课堂练习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属于哪种用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表示注释 B、表示提示 C、话题的转移 D、表示话没说完 E、表示声音延长(1)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2)“呜—— ”火车开动了。()(3)“喔!您,您就是—— ”()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5)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六、小结写法。

1、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经过,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神。

2、“一面”:有“一面之缘”、“一面之交”之意,平淡、短暂。与鲁迅先生带给“我”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长远的影响形成强烈对比,一面胜似多面,凸显一面的不平凡。

3、写作手法

全文的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七、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完成学评和导学案。

3、预习20课。

第二篇:《苏幕遮》导学案(学生)(模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主备:肖东光

审核:胡光文

使用日期:

年 月 日

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

《苏幕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2、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的音韵美。

【学习难点】

1、美读全词,吟咏情韵。

2、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诗人的感情。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自主学习:

1、知人论世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等职。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

漂泊的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他不同于苏轼追求创作自由,注重抒情言志,而是强调精心勾画,法度井然,注重词境的开拓。

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每小组推荐一“诵读明星” 进行评比。诵读提示:

这首词上阕写景,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绪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此人已经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

下阕抒发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主备:肖东光

审核:胡光文

使用日期:

年 月 日

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写景,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

3、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当堂检测

1、写出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

2、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学习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本节课我的学习效率如何?本节课我还有哪些没学懂

第三篇:再别康桥 导学案(学生)

《再别康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胸中涌动的激情;

3.鉴赏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4.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全诗意象的把握和体味。

教学难点: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品析“三美”原则。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链接: 关于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新月派”代表诗人。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因飞机失事遇难,死于泰山脚下。1918-1922年先后在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爱、自由、美。”(胡适语)。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1年到1922年,志摩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新月派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散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和的新格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前预习

1、试读,注意诗歌的韵脚,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2、字词积累

青荇()长篙()浮藻()

漫溯()斑斓()笙箫()

3、背诵全诗

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1、2、自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感情。竞读,由各组派代表进行诵读,根据“准确”、“流畅”、“有感情”三级标准评定“诵

读明星”。

诵读明星:

评选理由:

二、赏析全诗,探究下面问题

三、1、朗诵诗歌,找出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思考、讨论:诗的开头一节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结束一节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与“悄悄”互换,可以吗?

3.合作探究:《再别康桥》一诗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4、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美。

巩固训练

(一)必做题

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撑(zhǎng)着彷(páng)徨

凄(qī)清巷(xiàng)道

B.彳亍(chì chù)凄婉(wǎn)

颓圮(pǐ)漫溯(suò)

C.河畔(pàn)荡漾(yàng)

青荇(xìng)长篙(gāo)

D.斑斓(lán)沉淀(dìng)

似(sì)的笙箫(shē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②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着彩虹似的梦。

③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A徘徊沉淀留恋B彷徨沉积留连

C 徘徊沉积留恋 D彷徨沉淀留连

3.这首歌词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原诗进行了改编,请写出下列歌词对应的诗句。①“一船星辉见证那个古典的拥抱”:

②“那片水草还在怀念你撑的长蒿”:

③“谁的衣袖带走那片云彩的来到”:

④“离别笙萧那样沉默像一种凭吊”:

(二)选做题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芙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半,又得浮生一日凉。

(1)词的上阕写景,请就作者写景角度的变化作简要分析。

(2)纵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识积累绘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

赏析全诗

1、意象: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

情感:依依不舍(1)——无限眷恋(2-4)——放歌抒情(5)——沉默告别(6、7)

2、不可以。“轻轻”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潇洒的调子,为下文抒写自己对母校“彩虹似的梦”作铺垫。而“悄悄”放在最后,与上文的“沉默”相呼应,开头“轻轻”重在表达来时动作欢欣愉悦,结尾“悄悄”重在表达去时情感的黯然神伤。

3(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达标训练答案

1、C2、D3、略

选做题

(1)主要能从远眺近观、仰视俯视,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赏析。(要有角度,要

分析)如:由远及近,林断出见到远山,近处“乱蝉衰草小池塘”;上下结合,既写了天上的“翻飞白鸟”,也写了塘里的“红蕖”;动静结合,动的有白鸟翻飞,静的有衰草红蕖;有声有色,写了乱蝉,还写了白鸟和红蕖。

(2)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上阕借景抒情,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了诗人那

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阕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闲适、悠然、豁达|是一方面,”得过且过又无可奈何“是另一方面。)

第四篇:《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短文两篇》课型:略读主备:韩有龙审核:时间:2012/03/20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分析“日”“月”的特点,理解其象征义。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学习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了解了写作背景,你就能更准确的把握文中“日”、“月”的象征意义,就会明确“飞蛾”、“夸父”、“姮娥”的形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瞬间()旸谷()倘一撮.使().()皓.月()姮娥.()

...

2、解释:倘使:皓月:咏叹:凭栏:飞蛾扑火:

3、任选以上几个词,写一段话。

4、巴金:原名,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引起巨大反响。

5、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能够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6、文章中所提到的飞蛾象征着什么,它为什么值得人们赞美?

7、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飞蛾和夸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8、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在文章中写自己对月亮的感觉的句子。

9、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会有对月亮的那种感觉?

二、学习·研讨

1、“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如何理解这句话?

2、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3、联系这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写作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

下面这些诗歌都是托物言志的名作,选择其中的一两首尝试分析作者寄予诗中的思想感情?

《精卫》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四、学后记(总结收获)

资料夹

(一)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

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

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

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二)写作背景: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第五篇:一面学案

《一面》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

2.学习文章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掌握以小见大的的表现手法。

3.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二、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和鲁迅。

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作家、文艺评论家、人民教育家,译作《鲁迅是一把剑》等。

写作背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鲁迅先生沉痛的悼念之情。《中流》月刊要出鲁迅专号,向作者约稿,于是作者回忆起四年前在内山书店与先生一次偶遇的情景,便写下了《一面》这篇文章。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诗歌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2.给加点的字注音。

地窖()赫()然窘()相捻()摩挲()()虐.......()待憎恶()()揩()油恣()情抖擞()()......3.阅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概括)

2.研读三次外貌描写

(1)请同学们把三处外貌描写的段落找出来,这三处外貌描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写法上各有什么不同?

(2)三处外貌描写集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从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3.有人说文章第二部分是多余的,与回忆性文章的写法不合,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4.语言赏析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2)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四、课后反馈:

1.“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

2.作者抓住了鲁迅先生的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请同学们选取你身边熟悉的人,通过你的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外貌描写,最好能凸显人物的思想性格。(100字左右)

4.文章已经很自然地给我们分成了两部分,但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较长,你能给它分层吗?并说说每层的意思。

三、自学指导:

1.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一面”,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二层,并介绍了“我”的职业和身份,那么在全文中,这两层起什么作用?

下载19《一面》导学案(学生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一面》导学案(学生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题教学导学案学生

    主题教学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

    师生交往导学案学生

    6.2师生交往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

    学案导学指导学生自学

    学案导学指导学生自学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指示着学生学习的路线、方向和基本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这个路线图去实践、......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7《麋鹿》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孟庄学校王满红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我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悄无......

    苦恼导学案(学生版)

    描绘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 ——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赏析 【目标导读】 1、说明车夫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 2、理解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3、说明小说中......

    观沧海 导学案(学生版)

    观沧海 导学案 (2018.3)(学生版)主备教师:习志国 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

    《长江三峡》导学案学生版

    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学生版) 【课题】:长江三峡 【备 课 组】:高一语文 【主 备 人】:钟海英 【备课时间】:2010-2-23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

    阿房宫赋导学案(学生)

    《阿房宫赋》导学案(学生) 杜牧 一、教材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