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8讲:描写手法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8讲:描写
【考点概说】
描写手法种类甚多,涉及范围很广,既可相对独立,亦可互相包容,还可同时交织,运用频率高,综合性强,它们直接作用于人事物景。有了这些认识,了解了这些特点,阅读时才能应付自如。
【解读语录】
1. 认识描写:手法的种类
描写主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等。
(1)人物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思想感情和文章主题的主要手段。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尤其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语言、神态等。
具体如下:
①肖像描写:
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如《卖炭翁》中的“两鬓苍苍十指黑”,可以看出卖炭翁生活艰难,比如说,一个人“衣衫褴褛,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无情的皱纹。”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生活比较操劳、艰辛;一个人 “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可以看得出这个人养尊处优,生活腐败;一个人“纯净的眼神”可以看得出这个人心地纯净、无邪等。
② 语言描写:
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性格、身份地位、教育程度等。一个满嘴粗话和一个满嘴“之乎者也”的人必然是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前者可能是一个对生活满腹牢骚,事事不顺利的人;后者可能是一个知识分子,略有些迂腐。我们知道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暴发户、一个屠夫、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他们说话都是不同的味道和腔调。语言描写也可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理,比如说,一个人讲话结结巴巴,说明他或者紧张,或者心虚,或者害怕等等;最后,语言描写也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说话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的人,一般都开朗外向;说话总是要仔细斟酌的人,必然是谨慎小心的。由此类推,因此,语言是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要道。
③ 动作描写:
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修养等。心理学上说人的心理活动常常会通过一些动作来表现出来,比如说紧张的时候会绞手指,撒谎的时候常常眼神游离等等,从一些细微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当时的心里状态,在《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斯基就用脱衣服和穿衣服来掩饰自己出尔反尔的尴尬。为什么说动作描写反映个人修养呢?道理很简单,吃饭乱扒的人和吃饭的时候总是慢条斯理,有章有法的人,个人修养必然不同,叼着烟,翘着二郎腿的和那些危襟正坐的人必然不同。
④ 神态描写:
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他的脸噌地红了”、“芳芳的眼帘垂得低低的,一颗斗大的泪珠滑落„„”这样的句子都属于神态描写,神态的变化可以反观到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比如“脸红”这一变化可以反观到“他”当时害羞的心理状态;“眼帘垂得低低的”可以看出芳芳当时的悔恨和懊丧。
⑤ 心理描写:
可以看出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句话看似废话,其实不是,怎样说呢?我们下面看一段心理描写:“刘宁不禁陷入了沉思:到底送不送这个礼呢?送吧,实在是丢人,良心上觉得过不去;不送,孩子升学的事情到底怎么办才好?”这句话就是心理描写,答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心理状态概括出来: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反映了刘宁当时对于是否送礼的矛盾心理。因此心理描写是写出了人物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的心理。这一点一定要指称清楚。
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2)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环境描写分为两类: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猫写。
作用: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环境中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通常有四种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通常有四种作用:
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性格,突出中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
2.明确描写手法的联系。
描写手法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这是由描写具有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阅读时,要弄清这种错综复杂的联系,还要注意描写名称,名称范围之间的区别,使大脑里有一个描写知识的清晰的网络,才能在阅读应试时立于不败之地。值得明确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联系:
一是场面描写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联系。场面描写中往往具有这四种描写,它们几乎是同时存在的,这是因为场面描写具有综合性,它可以包容这四种描写,例如《安塞腰鼓》中,不就包括了这四种描写吗?
二是动作描写与细节描写的联系。细节描写大多属于动作描写,少数如形象细节、物件细节不在此类,最具体细致的动作描写,也可以叫做细节描写,如《背影》中父亲过铁道爬上月台的动作,就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
三是表情描写与外貌描写的联系。表情描写必须是在脸部,有时还要变化,如笑的变化,肌肉的变化,而外貌描写则可以布及全身,二者密切相关,但前者内容和范围要小于后者,如贾雨村的‘笑”,只能说是表情描写,因为它不涉及人物的肖像,如果表情变七涉及到面部特征的变化,那就既可以叫做外貌描写,也可以名为表情描写。
还有心理活动促使着人物动作的变化,一边说话一边做着某件事情,心里变化改变了面部表情等,描写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广泛而密切的。阅读应试时,一方面要明确这种一般性联系,同时还要至意不同名称之间的差异,并力图做出准确答案。
【真题再现】
一、2012山东潍坊
角落里的阳光
威廉·斯托
①1980年7月1日,我驱车前往我的超市召开员工会议。结束时已是下午两点,我惊讶地发现是个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块灰色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裤,他穿一双破旧的布鞋,看得出是贫民窟的孩子。
②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声转过来,一张黝黑成熟的脸,惊恐不已地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嗨,你好!我叫汤姆〃特尔斯。”他迟疑了一会儿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汤姆先生!我叫比尔〃莱特。”我从口袋里抽出一百美元给他,可他慌忙摇头,轻轻地说:“我在广场上等您四个小时,不是为了这个。”我越发诧异了。因为小家伙告诉我他喜欢我的“保时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吗?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钟后,我把车停在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他跳下车,一边跑一边对我说:“请您务必等五分钟!”不一会儿比尔就出来了,他的神态和步伐就像这辆豪华的轿车是他的一样骄傲神气。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个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缩了。比尔把小女孩放在车座上后告诉我:“其实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岁,是小儿麻痹症。”然后我听见比尔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钱了一定买给你。”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原来他为我擦车,在太阳下等我四个小时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让他姐姐亲眼见识一下他将来要送给她的礼物的样子。我被他那种相信能够给予别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满足的样子深深地感染了!
④后来我又去了比尔的家,他的家比我想象的更为糟糕。比尔的母亲做清洁工。姐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比尔除了照顾姐姐外,每天还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时的护理工作,他刚刚十六岁。
⑤离开时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尔残疾的姐姐手上,可比尔还是硬塞给了我:“我们自己行。”我给超市的人事经理打电话,告诉他明天将有个很棒的小伙子到理货部报到。这次比尔没有拒绝,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况且它会给他带来比原来工作高三倍的报酬。
⑥等我三个月后再去超市时,差不多每个员工都向我提起比尔。理货部说他能吃苦耐劳,活儿也干得漂亮;服装部则称赞比尔理的货比任何人都整齐而有条理;甚至连化妆部都说比尔永远有一张自信乐观的脸庞。
⑦比尔说,他一看见我的车就觉得离梦想近了一步。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员工:即使他在最阴暗的角落走路,人们也会发现他身上温暖、灿烂的灿烂。
⑧他会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7.第②段说:“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8.请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3分)
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
19.小说的主人公是比尔,作者为什么在第⑥段写超市员工对比尔的印象?(2分)20.小说题为“角落里的阳光”,这里的“阳光”喻指比尔的哪些良好品质?请分条简答。(4分)
二、2013黄冈
谁能让我忘记(侯德云)
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怎么忘得了呢?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
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
①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②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心急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
……
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
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③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
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炕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
④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
也不能全怪爹。刘家庄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
⑤好在,两天以后,爹就清醒过来了。
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祥,很博爱,也很无耻。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
我跟着爹,到集市上去卖过一次西瓜。
那天很热,热得很不要脸。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却很少有来买西瓜的,好像吃了西瓜就会着凉似的。太可恨了。
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
我说:“爹,你也吃。”
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
西瓜有点生。不甜,有一股尿臊味。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发了。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浅粉色的瓜瓤。
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它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
我的眼圈红了。
那些日子,妈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很少说话,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抠得一丝不苟。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学,而是鸡屁股。
爹说:“别理她,你妈跟鸡屁股有仇。”
妈的确跟鸡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抠芦花鸡的屁股。按她的说法,这个挨千刀的货,屁股里夹了一只蛋,两天了,还没生下来。是锈住了么?妈很生气。她把自己的手指头变成了挖掘机,在芦花鸡的屁股上开工了。她成功地从芦花鸡的屁股里挖出了一泡黄水和几小片鸡蛋皮。
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可怜的芦花鸡死掉了。
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有删节)3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画线句子②中“烟熏火燎”写出了父母等待录取通知书时焦急难耐的心情。B.文章画线句子③中“背着手”、“一挺一挺”等动作写出了父亲的自豪与得意。C.文章画线句子①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文章画线句子④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D.文章画线句子⑤中“清醒过来”的意思是:不能光想着高兴,要为儿子筹措学费。这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31.文中有两处描写父亲看我的眼神,请找出来,结合重点动词体味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4分)
① ② 32.母亲为我筹措学费抠鸡屁股一段,幽默调侃,请分析作者当时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这一举动的深刻内涵。(2分)
① ② 33.作者在结尾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与作用的?(3分)
34.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定会遇上许多让人感动、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他们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感恩亲人,感恩社会”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请拟一条相关的公益广告。(字数在10字左右)(2分)
一、17.①用“我”对比尔的猜测,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反衬后文比尔梦想的与众不同。(4分,每点2分)
18.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比尔坚定的自信心以及为家人付出的满足感。(3分,手法1分,效果2分)
19.从侧面表现比尔的良好品行。(2分,手法1分,作用1分)
20.①身处困境却自信乐观。②自尊自强,不懈奋斗。③热爱家人,懂得付出。④热爱生活,拥有梦想。⑤敬业爱岗,吃苦耐劳。(4分,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二、30.C(2分)31.(4分)
①“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眼光在拧”,“拧”一词写出了父亲的狂喜以及对儿子的赞许。
②“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扎”一词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浪费行为的不满与愤怒。32.(2分)
①写出了家庭生活的贫困
②爱子心切,为儿子筹措学费费尽心机,不择手段。
33.“没看见”和“我看见的,只是„„”并不矛盾,“卖西瓜”和“抠鸡屁股”浓缩了父母对“我”最深沉的爱,“我看见的„„”意思是说我会永远记得父母的恩情。(意近即可)这句话照应文章开头,深化了主题。
34.提示:符合主题即可,若能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或较有文采更好。
示例: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②常怀感恩之心,善做点滴之事。③幸福之花,开在感恩的枝头。
第二篇: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8讲:论据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8讲:论据
【考点概说】
论点必须用论据来证明。论据有点面之分,正反之分,事实和道理之分,它们之间的运用特点和意义是各不相同的,但都要为论点服务,都必须典型真实可信。缺少论据,就无法证明论点,文章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考点解读】
1.认识论据的特点。
论据的特点可体现在“三性”上,一是真实性。就是在议论中所用的人和事、景和物以及经典名言等,都是真实的,确凿的,不虚假,因为只有这样的论据才有说服力,才有论证力度,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就以约翰 古登贝尔和罗兰 布歇内尔为论据,这两个人是真实的,他们所做的事也是真实的,因而读后令人信服,如果换一个假设的人,那就难以达到如此效果。二是典型性。就是所用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要具有以少胜多,以一驭十的特点,要能代表某个方面的主流,体现出时代精神。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在论述中国的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时,就举了王阳明的例子,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以他为代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如果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那就显然没有这样强大的力度。三是广泛性。就是可以用来作为论据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古今中外,耳闻目睹,天文地理、鸡毛蒜皮等,都可以作为论据拿来为我所用,就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中,也是不胜枚举的,运用时当然要有所选择。论据的这些特点,也就构成了它的运用规律,认识了这些特点和有关规律,可以对我们的阅读应试,尤其是回答论据方面的试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理清论据的种类
论据的特点又决定了论据的种类,它是多种多样的。从论据内容来看,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前者主要是指典型事例、史实、典故和统计数据等,如《不求甚解》一文,反面的例子是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正面的经验以诸葛亮为例;《怀疑与学问》中“腐草为萤”,那是典故,《说“勤“》中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时间,作了1 500种以上的笔记,那是统计数字,这些都是事实论据。后者如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例如《不求甚解》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言,《发问的精神》中的“万有引力”,那是科学原理;习作《8与1》中,“8+l>8”和“8—1>8”是两个公式。
从论据详略看,可分为“点”上论据和“面“上论据,前者文字较详,叙述具体细致,甚至还有一定的情节过程,这种论据,在一篇议论中一般只有一两个,属于重点论据;后者文字较简,点到为止,甚至只有个人事物的名称,文字所占篇幅很少,但对象往往不止一个,显示出各方面的代表。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约翰 古登贝尔和罗兰 布歇内尔是“点”上的论据,叙述得十分详尽,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例子则写得很简,当然是“面”上的论据。
从论据角度看,可分为正反论据、古今论据、中外论据等,也就是说,所用的论据尽可能不是一个方面的、一个朝代的、一个国家的、一个地方的,这样可以避免论据角度的狭窄而削弱论证力度。例如《不求甚解》一文中,诸葛亮等人的例子是正面的,普列汉诺夫是反面的;诸葛亮是古代的,普列汉诺夫是近代的;诸葛亮是中国的,普列汉诺夫又是外国的。理清了论据的这些种类,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论据知识的全面了解,甚至对于我们应试这方面的知识也会有很大帮助。
3.分析论据的意义。
论据在文中的作用,是其他议论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不同的论据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事实论据是议论文中论据的主体,‘‘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事实,仅有空洞的说教,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例如,在《俭以养德》中,如果没有鲁迅这一典型实例,其说服力会明显削弱。道理论据可以增强论证力度,增加说理的权威性,例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中,如果没有那么多名人名言的引用,其论证力度是可想而知的。论据有点有面,可以使论证有度有广度,重点突出;论据有古代有现代,可以延长时间跨度,由来已久;论据有中国有外国,可以扩展空间跨度,横向外涉。这些论据的不同作用,是由论据的不同种类所决定的,只要从大的方面掌握了这些作用规律,就可以上升为一种应试阅读能力。
【真题再现】
一、2013东莞
怎样让幸福来敲门
石雅彬
①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 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的幸福感排名第一。那么,幸福感是什么?幸福从哪里来 呢?
②尼采说过:“一切幸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充溢的情感和高涨的精神。一个处 在幸福之中的人就像是一条在水中的鱼,觉得无拘无束,可以尽情跳跃。”可见,幸福 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 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③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幸福指数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 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怎样让幸福来敲门呢?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④第一,心理参照系。人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心理参 照系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感觉差异。大到整个社会,小到社区、家庭,心理参照系处处 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整个社会而言,开放型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其 心理参照系必然不同。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尽管 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 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处在开放的社会,由于受到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有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 受到了挫伤。
⑤第二,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人们对外在世界 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本 体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⑥第三,成就动机程度。所谓成就动机,就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程度抱有的期望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志向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说那是理想;如果志向成 为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只能称其为幻想。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获得的 成就高于预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不会有幸福感。虽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当 你发觉自己的目标似乎很难达成,甚至严重影响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信心时,那就要 反思一下,是否该调整奋斗目标或者是行为模式了。
⑦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 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假想 中;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⑧不少人一味追求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跻身精英阶层……可永远想当第一,也就可能永远面临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太过 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质朴平凡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 己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本文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②段引用尼采的话,是为了论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这山望着那山高”,说明人们的心理参照标准提高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高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是第三名不苛求获得第一,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11.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④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年被评为全世界 “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
12.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4分)
二、2013福州
一切皆有可能
顾成娟
①水能流向天空吗?答曰:绝对不可能!可是,天上的彩云却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人生不也这样吗?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日,一切皆有可能。
②一个小学即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50年前的那个放牛娃。
③一个高考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100分、复读都没有学校肯要的落榜生,他会成为著名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吗?一般人看来也不大可能,但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孟非正是当年的那个落榜生。
④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丘吉尔说:“一个人活得愈长,他就愈能认识到一切取决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看似毫不重要的细节实际上都左右了他的全部命运和前程。”世界充满偶然性,也充满奇迹,奇迹正是偶然性的表现。⑤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想不到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遗落在石缝间,想不到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一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想不到成为自由飘动的云。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充满偶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偶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偶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是偶然。偶然充满魅力,偶然创造神奇!
⑥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
⑦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没有“踏破铁鞋”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⑧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会助你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朵无名的花儿,但一切皆有可能的付出会助你将来艳压群芳。朋友,一切皆有可能,我辈当努力。
12.文章开头从水能流向天空的现象说起,有哪些作用?请写出两点。(4分)
(1)(2)
13.本文②③两段,列举了和孟非从高考落榜生成为著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两个事例,证明了这一中心论点。(4分)
14.本文⑥⑦两段,先否定了等待天上掉馅饼的错误思想,接着,进一步指出“”,使议论有了层次上的深入。(3分)
一、103D
113第④段围绕幸福指数受到心理参照系的影响展开论述。(1分)不丹相对 封闭,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心理参照系比较稳定(由于心里守常和
习惯定势的作用),人们知足常乐,所以幸福指数高。这正好证明了本段的观点。(2分)
124因为:前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适中,知足常乐,能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 奋斗目标,对外在世界有安全感,所以“会觉得甜蜜、幸福”;(2分)
后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较高,奋斗目标过高,对外在世界缺乏信任,争强
好胜,所以“会感到失落、痛苦”。(2分)
二、12.(4分,写出两点即可)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充当论据
13.(4分)莫言从放牛娃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切皆有可能
14.(3分)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
第三篇: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6讲:说明文的语言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6讲:说明文的语言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
1、答题模式讲解:○
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
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 ...
答:
【答案】“在当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了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是最长的,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不能。○2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1、答题模式讲解:○
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答:○“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 ...
答:
【答案】(1)不能;(2)因为“最主要”是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意思,它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但还有其他方面的手段或方法,若删去,就变成水是征服沙漠唯一的方法,不符合实际,“最主要” 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答题方法讲解。
1先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2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答题模式讲解。(1)举例句;(2)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3、例题讲解。(请在《复习指导》P.41《中国石拱桥》<片段>中找出两个体现说明语言准
确性的语句,并分别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第四种题型:能否将句中加点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1不可以;
1、答题模式讲解:○(2)因为原词表达„„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与不
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加点词能.
否换成“很”,为什么?
答:(1)不能;(2)因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这两者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合,“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
试说明理由。
答:
【答案】(1)不能。(2)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
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
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补充介绍限制性的词语。
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
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三、赏析平实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一)两者的概念。
1、所谓“平实”,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
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
2、所谓“生动”,就是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
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文”或“文学性的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
(二)两者在考试中的题型。
1、试举例比较分析第×段和第×段(或某一段中哪几句话)的语言特点。(区分平实语言
和生动语言的特点。)
2、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式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以全文(第×段)为例,分析该段的语言特点。(此类题目是赏析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富有感染力。)
(1)修辞: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有气
势,富有感染力。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议论抒情则可以准确地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描写、议论、叙述经常配合使用。)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某段)综合运用(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的表达方式,如„„(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准确、形象生动,突出全文(某
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3)表现(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法、虚实结合法、衬托法、多觉感受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形色结合法等,既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又可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
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
(4)句式:长短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3、试题演示(A)
尘埃就是漂浮在大气中的尘粒。这小小的幽灵是栖身在空气中,借着大气的浮力,悄然
而来,又无声地离去。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
(1)文章把尘埃说是“小小的幽灵”,反映了尘埃的什么特点?换成平实语言,怎么说?
答:
【答案】特点:细微而难以看见、捉摸;平实说明:尘埃非常细小,小得让人难以捉摸。
(2)以上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三句分别反映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答案】第一句:准确简明(简洁),第二、三句: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
【真题再现】
一、2011恩施
宜万铁路——“桥隧博物馆”
永遇乐
①2010年12月22日上午10时18分,和谐号4806次列车缓缓驶离恩施火车站,开往宜
昌,这喻示着5万铁路工人奋战7年的宜万铁路正式通车。宜万铁路是我国铁路路网“四纵
四横”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宜万铁路东起鸦宜铁路宜昌东站,西至达万铁路万州站。途经湖北宜昌、长阳、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和重庆万州七个县市(区),线路全长377公里,其中宜昌东至凉雾段为一
次复线288.46公里,凉雾至万州段为单线88.54公里。全线共有隧道159座338.771公里,其中双线隧道54座47.32公里,10公里以上隧道5座61.161公里;桥梁253座68.487公里,其中双线特大桥21座17.471公里,单线特大桥11座8.215公里;铁路沿线24个车站中,有8个建在桥上或隧道里,堪称世界之最。宜万铁路因此被喻为“桥隧博物馆”。
③宜万铁路途经的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山区,地下暗河、湖泊密布,隧道多次打
通地下溶洞。利川市境内的齐岳山隧道,全长10.5公里,坐火车经过只需几分钟,而贯通却
花了6年。这条隧道通过15条断层、3条暗河,施工揭示溶腔138个,实测水压最高达2.3MPa,以这样大的压力,足以将水从地面送到100层的高楼。现在,隧道上方220米处就有暗河,水量最大达40多万方。上世纪60年代,国家打算续建川汉铁路,就是因为无法打通这条隧
道才搁臵。
④宜万铁路两跨长江,一跨清江,多次跨越深涧和峡谷。在总长68.487公里的253座大
中桥梁中,特殊结构桥梁29座,桥墩高超过100米的桥梁5座,复杂桥梁结构之多在铁路建
设史上少见。恩施市境内的渡口河特大桥全长634米,位于屯堡乡双龙村,处在V字形深沟
中,大部分墩台建在陡峻的山坡上。大桥共14个墩台,60多米的高墩有2个,92米1个;
最高墩128米,比原中央电视台大楼还高出18米,建成时在亚洲铁路桥梁中排第一,在世界
铁路桥梁中排第三。大桥桥面宽10.7米,为双向设计,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大桥共使
用混凝土16714.2立方米,体积相当于137节火车车厢的总和;使用钢筋总重53.7763吨,相当于36辆广本轿车的重量。
⑤宜万铁路隧道、桥梁占线路总长的74%,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桥隧比例最高的铁路。宜
万铁路沿途穿越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山区,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难修的铁路。
宜万铁路动用了5万多建设者,修了7年,年均进度仅50多公里,是中国单公里修建时间最
长也是最慢的铁路。宜万铁路总投资近226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公里造价约6000万元,两倍
于青藏铁路,是中国单公里造价最高的铁路。
⑥宜万铁路的建成通车,宣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了历史。它不仅穿越了
377公里的陡峭险峻,而且也穿越了中华民族百年期待、百年梦圆的感慨。这部波澜壮阔的建
设史诗,将铭刻在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
(根据《恩施新闻网》有关资料整理)
14.宜万铁路为什么被喻为“桥隧博物馆”?
15.文章第③④段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第②段与这两段是什么关系?
16.读第④段,说说文章是怎样说明渡口河大桥的?
17.文章第⑤段连用了五个“最”字,能否将他们去掉,为什么?
14.(3分)①它全线共有隧道159座338.771公里(1分);②桥梁253座68.487公里(1
分);③铁路沿线有24个车站,其中8个建在桥上或隧道里(1分)。
二、2013浙江宁波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
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
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
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
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
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
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
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
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
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
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
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
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
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
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
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
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
十、数百乃至上千年
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
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
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
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有改动)
12.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2分)
13.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
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⑥段文字,在结构上起着的作用,在语言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分)
15.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泥石流的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5.(3分)第③段着重介绍了宜万铁路的隧道(1分);第④段着重介绍了宜万铁路的桥
梁(1分)。第②段与这两段构成总分关系(1分)。
16.(3分)运用列数据(1分)、作比较(1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渡口河大桥的桥墩之高、桥面之宽、用料之多(1分)。
17.(2分)不能(0.5分)。如果去掉,就不能准确说明宜万铁路在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
上的独特之处(1.5分)。
二、12.列数字表明短时间内森林覆盖率锐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
评分:共2分。列数字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13.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更加切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
评分:共2分。结合所给句子回答,意思对即可。
14.过渡或承上启下生动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第2问只要答出“生动”即可得分。
15.略。评分:共2分。每条1分,建议合理即可。
第四篇:高中语文1-5册现代文复习【内容与手法精讲】。
第一册 第一单元
生命是美丽的 独特的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内容解读
词的上阕侧重于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正是壮观的景象,阔大的意境激起了诗人的满怀豪情,于是历史、现实、未来情不自禁的变成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词的下阕运用联想,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其中主要是对于少年同学的描写,这些人青春年少、热情奔放、干劲十足、豪迈自信,心胸阔大。也艺术的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词 起源于隋唐 盛行于宋代 2 每一首词都有各自的词牌名
常见词牌名:一剪梅 沁园春 忆江南 满江红 渔家傲 如梦令 念奴娇 水龙吟 满庭芳 蝶恋花 浣溪沙 木兰花 西江月结构 词的每一段称为阙(片)4 分类(根据字数)小令 中调 长调 5 别称 长短句 曲子词 曲子 琴趣 诗余 词的流派 婉约派 主要写儿女情长 离别之思(柳永 周邦彦 李清照)豪放派 主要说理怀古(苏轼 辛弃疾 此两人并称苏辛)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内容解读
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一百周年有感而发写下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散文。本文作者写此文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揭示居里夫人身上的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她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不衰败的美丽。但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外形美与内心美的层面上理解,而应更深入地理解,这就是居里夫人与众不同之处——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美丽的实质
深刻而不肤浅 内敛而不浮华
经过一定的生命的历练后达到的崇高的精神之美,是外在美的升华和超越,具有恒久的魅力
写作特色
本文在选材上具有独特的视角
正反两面描写的结合,展现伟大女性的风采,引用名言,颂扬其格,运用类比,凸显精神 名言积累
一个人有一方面的优秀品质不难,难的是有无数的优秀的品质,所有者一切都难得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就是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
第二单元
领悟亲情 学会感恩 边城 沈从文 简介
沈从文的小说就是一幅风情画,而阅读小说时人物形象的把握是一个重点,翠翠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这幅湘西风情画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在课文思想情感的把握上,感受翠翠和爷爷之间的祖孙亲情。与通常的小说注重情节设置的特点不同,沈从文的小说是以意境见长的。小说三要素 环境 人物 情节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作品丰富的细节 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和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的人物的性格特色及其思想发展。
人物形象分析可以分别从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外貌以及故事发生的环境等着手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 爷爷: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 环境描写的作用 1 营造****氛围 衬托人物形象 使得自然美与人性美相照应 3 烘托故事的气氛 烘托人物得心理活动,使得自然景物的描写成为人物情绪的延伸和扩散 5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合欢树 史铁生 本文理解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生命完成的一片感人至深的怀人散文,它不仅是一首唱给母亲的颂歌,更是一曲生命轮回的交响。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1 一种美好的回忆 母亲生在这个时代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能在静寂的夜晚与母亲灵魂相融合的精神家园 4 象征作者自己 经历了众多磨难 终于获得成功 5 生命的顽强 意志的坚定 事业的成就 6 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祝福 7 母子合欢 象征
象征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强表达出来的。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是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里柯克 内容解读
母爱是一个深刻而沉重的话题,尤其是母亲的无私、牺牲,往往令人落泪,而作为著名幽默文学作家的里柯克,选择了以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深沉的情感。本文幽默的风格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展现的。
第三单元 理解与包容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文章内容
这是一幅杰作,这是一幅用生命和意志留下的杰作,展现了贝尔曼对命运顽强的抗争。这篇叶子浓缩了舍己为人的精神,浓缩了爱和善,是他唤醒了琼珊对生命的信念,贝尔曼没有死,他的灵魂,他的希望,他的生命之光全集结在这片叶子上。这是一篇闪烁光,永不凋零的叶子。
关于短篇小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法)《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
契科夫(俄)《变色龙》 《套中人》
欧•亨利(美)《警察与赞美诗》 《麦琪的礼物》 短篇小说的特点
篇幅短小,情节集中,故事线索简单人物不多,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来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使读者见一斑而掠窥全豹。欧•亨利文学艺术特色 1 欧•亨利式结尾
在故事接近尾声时,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这变化是出人意料的,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对小说的主旨其强烈的烘托作用,让读者在惊愕之余,又感到一种信服。同时,结尾部分留下一段描写空间,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表达出一种含蓄之美。2 欧•亨利的语言风格
幽默是欧•亨利作品所表现出的语言风格。在幽默中掺入苦涩,常用调侃的语言来叙述悲凉的故事,使人在笑过之后感到沉重,达到批判社会的作用以及抚慰受到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这种语言风格又称之为含讽刺的微笑。邂逅霍金 葛剑雄 主旨解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艺术一样美丽;维护和推动人类的文明,是它们共同的责任”,单元选文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并举。本文作者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示了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的人格魅力,突出了“尊重生命价值”的意义;也提到这样一个焦点问题:要为科学家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而不是让他们整天为鲜花、掌声、宴请、报告所累。文章的震撼人处,还在于霍金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与他的高度残疾的反差。霍金曾说,“我得病的一个体验是:当一个人面临早逝的可能,就会体验到活下去是值得的。”恐怕正是这种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支撑着他顽强地活到今天。一碗阳春面 栗良平(日)一碗 阳春面
第一年 一碗 设悬念
第二年 一碗 蓄势 自我奋斗
第三年 两碗 解悬念 〓〓〓 幸福 十年(空白)→ “二号桌”→社会温暖 第十四年 三碗 高潮 两个象征意义 :1 二号桌 具有顽强不屈团结奋斗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
一碗阳春面 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的典型情节给与了这碗阳春面形象化团结不屈,向上奋斗等各种美好的精神力量,而阳春面又寄托了作者对新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单元 诗歌及其鉴赏 再别康桥 徐志摩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双桅船 舒婷
地球,我的母亲 郭沫若 朦胧诗
追求意象化,以象征,暗示,通感的手法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表现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内蕴丰富,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它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中的雾中之花。意象与意境
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
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
三美 诗人闻一多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提倡现在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再别康桥》三美兼具
背景把握
背景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尤其是诞生在特定时间的诗歌 反复
使其富有节奏感,强调了主题的鲜明,展现了世人强烈的情感 新诗的特征 采用白话主张 口语化 打破就格律的束缚(句子长短,平仄,押韵,节拍等),形式自由 3 强调诗的真实性
第二册 第一单元平民意识 老王 杨绛 内容解读
杨绛的散文《老王》以简洁、冲淡的文笔塑造了一位忠厚而不幸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不幸者的同情和敬重。
读完全文,有一种强烈的酸楚感,脑中浮现出一个身世悲苦、让人同情的老王,作者在文章中塑造了这么一位人物。
项链 莫泊桑 主题解读 人的命运是有意料不到的造化安排的 马蒂尔德的悲剧形象指明了妇女在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里唯一的出路只能是饰物 3 一曲诚挚相爱的颂歌 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 追求人格尊严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作家作品
莫泊桑 法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羊脂球》 《我的叔叔于勒》 《一生》等 引子的作用 交代了女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女人是男人的陪衬,美貌是女人的资本)2 为下文描写做充分铺垫(集中体现了玛蒂尔德的思想性格特点,爱慕虚荣)
当炉女 臧克家 内容解读
《当炉女》是臧克家1932年的作品,臧克家的诗非常讲究格律和表现手法,选用了“风箱”这一物象,主要歌颂了一位失去丈夫后自强自立的劳动妇女,她身上具有平凡而伟大的性格。臧克家的诗歌内容真实,风格博大雄健,音节自然流畅,布局紧凑,结尾尤其矫健有力。很多评论家都认为他非常善于使用动词来把画面写活。臧克家那个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都描写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闻一多评价他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诗歌中,诗人勇敢地直面苦难中的平民大众:一方面,他深切地同情和关注苦难生活对于他们的压迫,另一方面,他又被他们承受生活重负时候表现出来的顽强和坚韧所感动。画面赏析
使人借助直接的抒情和说理,却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直接涂抹在两幅生活画面中。两幅生动的具体画面彼此形成强烈对比,含而不露的表达了你经常常能激发起超长的勇气和力量。
第二单元
伟人的精神世界和高尚品格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独特的女性视野
作者用的材料间几乎互不关联,有时甚至呈现出某种跳跃性的断裂。有些片段即使调换顺序也无妨文章的表达,这些看似无序列无线索的生活场景,正是萧红表情达意的独特之处。其实,在文章中始终有强烈的感情旋律在支配着,组织着,左右着材料 内容解读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本文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无怪乎,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所有这些是需要在阅读中需要细心体会的。
小溪巴赫 肖复兴 标题赏析
“小溪”在文章中是一个中心意象
在题目中,它是三者——小溪,巴赫,巴赫的音乐的结合体
说巴赫是小溪,是因为他平凡的人生和平易的音乐世界。巴赫的音乐是小溪,是因为它不仅以丰富多彩的灵感,层出不穷的乐思赞颂着上帝,也纯洁了人世间芸芸众生的灵魂。修辞手法——通感
利用各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 内容解读
这篇文章写作者对大音乐家巴赫其人、其音乐作品的独特感受,表现个人对他的敬仰,同时表达真正的艺术是不朽的。本意主要是歌颂巴赫不以夺目的光彩示人的高尚品质,但作者是从他的音乐艺术的角度来写的,而又用小溪进行比喻,行文中将小溪、巴赫以及巴赫音乐三者融合在一起来写,这就使文章既含蓄又形象,读之韵味无穷。
春天的故事 叶旭全 蒋开儒 作者简介
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94年,又一个春天,三位投身特区的艺术工作者,有感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春天的故事》——他们用歌声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虽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却有诗史般的气势——难怪后来它被成功地改编成了交响乐;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后来,这首歌被选入大型文献记录片《邓小平》,一时间国内国外都在传唱。歌声中,一幅改革开放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本屡经磨损的像册缓缓翻过……
意向的运用 春雷,春晖,春风,春雷,春潮 既是大自然的物像和状态,又是大自然最诱人的色彩
2既是小平思想的伟力。又是国家面貌的改革,更是人们的精神风采
第三单元
为了崇高的理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发现了剩余价值 革命理论(思想家)各个领域都有独特的发现
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参加推翻资本主义 革命实践(革命家)宣传革命 组织群众
为了忘却的纪念 鲁迅 标题解读
作者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有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不说的好罢。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作者通过对三十年血的验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伤之中是不利于继续战斗的。说明
本文是鲁迅先生写于1933年2月的一篇文章。它是为纪念左联的五位革命青年遇难两周年而写。写作目的有对烈士为理想而献身的赞颂,有对反动派残暴罪行的控诉和揭露,更有自己韧性斗争的革命观点的抒发。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内容解读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 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至今仍然震撼我们的心灵。从19世纪后期起,美国黑人的平等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替全美黑人争取人权,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并且在林肯纪念堂前充满激情地向二十五万民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族平等发出激越、磅礴的呼声。马丁•路德•金概述了黑人忍受精神歧视、生活贫穷、地位低下的不平等现象;以充满正义感的激情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同时他又表达了广大黑人决心和意志;他的伟大更在于反对一切以暴力手段来获取民权与和平的形式,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和平与尊严的维护,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的呼声义正辞严。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喻巧妙,大量的排比、反复的运用,增强了演讲的感召力。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就演说而言,演讲需要真情,文章中要求自由、公正、平等心声代表了大众的声音,顺应了时代,所以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效果都很好。修辞之美
比喻 主要功能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去繁琐为简洁
排比 主要功能是使奏鲜明,抒情畅达,在条分屡析中,增强说理的气势和情感的宣泄 反复 主要功能是强调所阐述的观点,增强了说理气势
第四单元
虚构的艺术——小说 哦,香雪 铁凝 内容解读
铁凝的《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题目的感叹语调也提示和透露了这一点。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而相对较多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家特有的女性的细腻、敏感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但更重要的是时代思潮的影响,70年代末兴起的个性解放和主情主义思潮,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出现了一种抒情化的倾向。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没有了过去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一方面是因为少女们天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封闭的山寨对山外世界、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之情,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竿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80年代是一个对“现代化”充满神秘与迷信的时代,一种新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代化必然代表进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是落后、封建和野蛮--,但敏锐的作家铁凝却从现代化(火车的象征)进入以前的人性淳朴的民间社会作出美轮美奂的赞美,这种深远的意蕴,将会超越时空而发生永恒的魅力。标题解读 哦,原来是这样一个故事 哦,原来有这样一位香雪,有这样一群山村少女 3 哦,原来故事中充满着哲理和诗意 4 哦,原来这不仅仅是故事
(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变形记 卡夫卡(奥地利)标题解读 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2 现实生活中人们心理上的变形 主人公格里高尔的解读
格里高尔变成一只甲虫,它的形体,声音,动作,吃的东西完全与甲虫一样,但他变成甲虫后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具有很大的荒诞性。这种荒诞具有现实的依据:他为了父母必须辛苦劳作;在公司里没有一点地位,必须顺从,被迫接受老板的命令,他没有别的自由,他活着只是为了家庭,他虽然表面上是个人,但精神上变成了一只甲虫。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共同主题 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全面危机,人与人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具有悲观主义与神秘主义的色彩 使用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来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潜意识 主题探究方法
宏观上——作品的结构层次,段意层意,风格特色,艺术手法,写作意图,思想倾向,感情基调等等
中观上——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主要情节,重点段落,形象分析,语言积累等等 微观上——字词的意义,语言的品味等等
微型小说两篇
在柏林 奥莱尔 走出沙漠 沈宏
微型小说(小小说,袖珍小说,超短篇小说)特征 微——人物少,情节简单,以小见大 密——力求时间场所人物尽可能压缩集中 新——立意选材新颖,给读者新的认识 奇——在结尾处让人拍案叫绝
深——思想深邃,从平凡小说中挖掘不平凡的思想意义,语言表达含蓄,留有艺术空白,给读者想象填充
《药》点评 原作 鲁迅 点评 吴中杰 如何评点文章
选材
语言 主旨 内容 动作 人物
心理 正面 环境
肖像 形式 结构 悬念 性格 衬托 思想 侧面 技巧 象征
各种修辞
想象夸张
主题思想解读
《药》的主题,既不是表现亲子之爱,也不是表现革命者的英勇气概,却是表现革命者不为群众所理解的悲哀。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所以小说以华老栓为主线,全篇环绕着华老栓为儿子求药治病的线索而展开,夏瑜这条线只是在华老栓取药和刽子手康大叔说明人血馒头的来历时,才牵带出来,而且着重描写的还不是夏瑜本身的革命活动和就义时的英雄气概,而是群众对于革命者牺牲的态度。
第三册 第一单元
读书使生活更美好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书信)贾平凹 内容解读
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在对前人的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借鉴人生智慧,聆听生命感悟是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贾平凹的这篇散文凝聚着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思考,向读者提供了这样可资借鉴的智慧。作者告诉小妹:在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与价值导向中,如何升官发财、扬名天下均是次要的,读有益的书,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显然,作者这里已经越出了一般家书的私语层次,而上升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优秀人文传统的一种捍卫与坚守。而这,亦不仅仅是作者对小妹的教诲,也是作者面对世纪末精神状况持续沙化的中国社会所作的一种价值宣言。在当今功利化的读书行为依然强势的时代,这篇散文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获得教养的途径 赫尔曼•黑塞 议文的形式
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
《获得教养的途径》正是层进式
作者娓娓而谈,语言亲切自然,富有哲理和诗意。他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文中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文章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感性的体验
幼学记事 于是之 主题解读
语文教学需要创设情境,方能给学生产生兴趣。方能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人在旅途,感受到的不可能总是满园春色,鸟语花香,还有西风落叶,雨雪冰霜,映入眼帘的不可能总是一马平川,灿烂阳光,还有悬崖峭壁,月遮星藏。
有人说贫苦是一部血泪史,它留给人的是无尽的沧桑;有人说贫苦是一笔财富,它教给人的是难得的经验;有人说贫苦是一面横于绝路的墙,它会挡住人前进的路;有人说贫苦是一台助跑器,它能助人增加意想不到的能力。究竟贫苦给人的是阻力呢,还是助力?于是之先生的文章《幼学纪事》会给我们最好的回答。
他们的读书方法
华罗庚的“厚薄”法 :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第二步是 “由厚到薄”。毛泽东“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法: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和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苏轼“三抄读书法”:不断增加记忆的内容,每抄一遍,便减少抄的字数。
陈善“出入读书法”:进入书中,了解古人用心之处,又能从书中出来,不死在言下。歌德两个眼睛读书法:一个眼睛看书面上的意思,一个眼睛看书后的意思。
秦牧鲸吞牛嚼读书法:白天像鲸鱼大口吸进知识,晚上像牛一样嘴嚼反刍消化知识。
培根蚂蚁、蜘蛛、蜜蜂读书法:像蚂蚁一样收集知识,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甜蜜,像蜘蛛一样在自己肚子里抽丝。
第二单元 书评
白莽作《孩儿塔》序
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
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它把精辟深刻的说理和形象生动的表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尖锐泼辣、风趣幽默的独特文体。《白莽作<孩儿塔>序》是一篇序文,也是一片著名的杂文 书序写作的要点 1写作缘由 2作者的情况 3写作的背景
4作品主要内容价值及其意义 5由作者作品想到其它作品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 资中筠 主旨解读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称赞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史记》不但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而且,他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活水。太史公笔法 纵横千里,上下千年 2 各类人物栩栩如生 3 表达含蓄 蕴藏爱憎 4 独特省略 传达思想败将项羽 悲剧英雄
书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和手法,对作家的创作进行全面分析
密室的生活 迈耶•莱文 写作背景
本文是《纽约时报》一篇书评,写于1952年。当时,《安妮的日记》刚刚在美国出版,远没有现在的影响力。作者说它是“经典之作”,因为书中的安妮•弗兰克勇敢、阴郁、机智、自我怀疑,几乎完美表达青春时期的剧码,还因为它并非事后回顾,而是同期记载了每一刻颤抖的生命,更因为书中随处可见的对世界、对生命的好奇和热爱,对人类价值的坚守。正如日记中并没有故意赚人热泪的故事,作者评述的时候,始终客观冷静,不事雕琢,摘引日记中的文字时,津津乐道于密室居民的日常生活,极富人情味,着力表现普通人在大屠杀恐怖阴影中的从容自若。关于这一点,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
第三单元 科学与艺术
爱因斯坦与艺术 赵鑫珊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催化科学创建,艺术的想象力刺激科学的想象力
科学与艺术互为补充,丰富了世界的美 互补性 科学满足理性追求,艺术满足感情渴望
艺术和科学都是绝对和谐的美,具有永久的魅力,追求无极限
追求原因——都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企图表达未知的东西 创造动机——摆脱单调,寻求安慰 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说数 沈致远 自然笔记 杨文丰
统一性
第四单元 领悟精品散文 想北平老舍 主旨解读
作者的身份决定选材的角度。在本文中,作者将“北平”视为“家”,自己是游子。游子想家如同赤子思念母亲。正因为如此,文中的北平,读者看不到威严的宫殿、雄伟的城楼、繁华的都市、熙攘的人流,也同样读不出沧桑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沉淀的记忆、压抑的霸气……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的只是家------一个住着年迈的母亲,有着幽静的庭院,长着普通的植物花卉,显得安适、温馨的家。“家”,永远是游子梦牵魂绕的地方,是漂泊者永远的心灵的港湾。
散文是美文,是言情的载体。对故土的依恋、相思,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也是本文的主旨。从情感因素的构成看,其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真挚的“赤子之情”、“偏激之情”和“故土之情”,而这三者又水乳交融,显得自然而动人。关于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老舍的哲学》,《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具有浓郁的京味,用经过提炼的北京话写北京城和北京人,写北京特有的自然风光,人情事态和历史变化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冯友兰 关于蔡元培
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是二十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为:以国民教育。实力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建立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是提出的办学方针。他认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冯友兰对其的评价:极高明而道中庸
草莓(哲理散文)伊瓦什凯维奇(波兰)主旨解读
《草莓》是融情入景、因物悟理的散文佳篇,为波兰作家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所作。它凝聚着作者提魂摄魄的感受,寄寓着激动人心的生活哲理。在文中,“草莓”是“触媒”,一颗九月的晚熟草莓,触发了作者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慨叹,更触发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珍惜过往,正视未来。关于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关于联想
联想作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由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关于哲理散文
介于抒情散文与议论散文之间的哲理散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漫谈散文 季羡林
什么叫散文? 作者理解的最广义的散文,指与诗歌对立的一种不用韵又没有节奏的文体。再狭窄一点,就是指与马并 文相对的,不用四六体的文体。更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随笔、小品文、杂文等名称混用的一种出现比较晚的文体。那么,作者理想的散文诗什么样的?作者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有节奏有旋律的真情实感之作 第四册 第一单元 大自然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主旨解读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悲啼;或借秋寓意,或寄秋以情。古今中外的“写秋之作”异彩纷呈,“文中之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声色意境。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赋予自然的"客观色彩"以落寞的基调,故都秋景又无不是郁达夫悲凉内心的外化,两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关于郁达夫
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比较阅读
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而清新美妙的小品文一般都有“细、清、真”的特点,“描摹细腻为细、删繁择要使清、情景逼真传神。面对自然景物,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着力客观景物娓娓生动的描写少有主观情思的直接表达;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直接景语描绘不多,写景之间个性色彩浓烈感情流露坦率。
晨昏诺日朗 赵丽宏 内容解读
时间 修辞
比喻:叹息、急雨、狂风、千军万马 听觉
昏 远 动词:“飘”、“打”、“卷”、“奔跑” ————雄浑
“流”、“跌入”、“垂挂”、“飞扬” 视觉 渐进 比喻: 白龙
巨大的豁口
晨 跟前 对比:大龙湫 ———雄浑博大、激情横溢
稍远 神话般 海子 比喻: 翡翠、跳台 ————平静中孕育激情 表达技巧
赵丽宏把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晨昏诺日朗》一文很好的体现了作者所言的“文”的特征,将中国西部的壮丽景观——九寨沟诺日朗瀑布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察诺日朗的特点,运笔精致,详略有致,不给人旁逸斜出、枝蔓错综之感。瓦尔登湖 梭罗(美)写作特色
写景手法的多样化。远景、近景、全景、微景、动景、静景无不具备。许多贴切、生动的描写为景物增添不少给人感觉这湖是有底蕴的。主题解读
瓦尔登湖美丽、宁静、纯洁、博大、深邃而又富有灵性,梭罗深情地喻其为“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湖已经被人格化了,索罗不单单是在向读者展现瓦尔登湖的魅力景色,更是在刻画湖的神韵,一种高贵足以荡涤人类灵魂的存在。文中也给予了他对生活与生命真谛的理智思考,流露着他对大自然遭受人类破坏的痛惜之情。第二单元
关于钱财与权位 守财奴 巴尔扎克 背景资料
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的形象,他们是英国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还有就是本文的葛朗台。李健吾先生说,四个吝啬鬼中最生动、最逼真,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关于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九十六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情节解读
葛朗台对金钱的贪婪、执着,作者是通过对他的家庭生活得个片段描写,生动的刻画出来的 抢夺梳妆盒——诱骗继承权——严守密室——弥留抓法器 关于一些描写
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及环境所做的细微、具体的描绘,能生动具体的表现事物的特征
正面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塑造守财奴的意义
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十九世纪的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此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影响金融时代过渡,他的典型的视金如命,贪婪成癖,至死不变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令色、贪婪、虚伪、专横),深刻揭露金钱社会的罪恶。关汉卿 田汉 关于关汉卿 元代最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中国古代戏曲创作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望江亭》、《窦娥冤》、《救风尘》、《拜风亭》、《单刀会》。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人物塑造
关汉卿:一个面对敌人刚正不阿,宁死不屈,面对爱人有情有义,深情款款,敢爱敢恨的元杂剧大家
朱帘秀:一个豪爽、正直、善良、勇于牺牲的杂剧名角 叶和甫:一个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戏剧界的败类 人物对话的作用 1 展现人物性格 推动故事情节(矛盾冲突)的发展 3 侧面介绍相关情节
别了,哥哥 殷夫 内容点拨
殷夫是红色鼓动诗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别了,哥哥》写于1929年“四一二”事变两周年之际,是一首纪实性诗作。作为一篇与自己阶级彻底决裂的宣言书,它是决绝的反叛之歌,更是对于真理的激情的礼赞。但这首诗没有当时的许多革命诗歌标语化、口号化的通病,而是一首能够从情感上打动人的诗篇,能把 “手足之情”与“阶级仇恨”两种对立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主旨解读
《别了,哥哥》是一首向自己的哥哥告别的诗,也是一首向自己出身的阶级告别的诗,还是一首坚定的走向自己理想的诗;其实,更是一首告别富贵和平庸走向真理和伟大的诗。这是诗歌昭示的多重内涵。它不同于一般告别诗的别后相思相期,而是一种理性的背道而驰。它更不同于一般告别诗的止于个人的情感的流露,而是一个群体、一个阶级的真情宣言。如何把握主旨
先从表层意义入手,再通过问“为什么”的方式逐层挖掘可得。同时还应适当了解背景,所谓“知人论世”。还应依据文体特征去把握。诗歌要从画面和直抒胸臆的句子去把握。散文则应从概括性句子,或形象或事件的意蕴挖掘入手去把握。关于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包括文体、方法、结构和语言风格等
告别权利的瞬间 李辉 主旨解读
《告别权利的瞬间》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向权利的告别,也是向一种生活告别,向繁忙复杂的政治告别。他的告别不是迫不得已,许多人让他在干下去,然而一颗热切建设民主社会的赤诚之心使他不得不告别政坛;他的告别不是为了追求别人对其“让贤”的赞誉,而是为了实现一个伟大政治家崇高的理想,更是为了让自己的告别权利与自己当初掌权时的愿望始终吻合。
第三单元
文化的制约与创造 拿来主义 鲁迅 关于杂文
直接的迅速的反应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散文的一种,特点是短小活泼,幽默而风趣犀利令人回味 写作特色
鲁迅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本文语言犀利、幽默。犀利,是三言两语,甚至一句话、一个字就能深刻揭示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使文章在论辩中还显示出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文章题目大,道理深,却能以小喻大,深入浅出,既令人信服,又使人受到感染,这都是幽默的力量。这些都来自对事物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集》第六卷。该文是鲁迅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锁写的一篇关于如何对待外国文化方面的杂文,至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胡同文化 汪曾祺 主题解读
这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谈地域文化的散文,文章风格冲淡平和。作者用他平易近人,明白如话的文字娓娓道来,既让我们看到了胡同所孕成的胡同文化的内核,也让我们了解到这种文化中形成的怎样的人。在平淡语言下凝聚着作者对胡同的复杂情感,同时在对胡同文化的分析中表现出作者非常清醒的文化态度并不是一味的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同时在这篇文章的冲淡平和的文风里又蕴含着作者对胡同文化造就的北京人品性的嘲讽,揶揄,批评与警世。唐诗过后是宋词 葛兆光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 于沛 殊途同归 把握文化特征
《胡同文化》和《唐诗过后是宋词》都是散文,行文不拘一体,议论、记叙、抒情互相结合,自由活泼;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则是一篇议论文,说理严谨,层层深入。三篇文章都是围绕“文化”这个命题展开的,只不过思考的角度不同:《胡同文化》讨论了“文化的地域性”,《唐诗过后是宋词》则探讨了“文化的继承性”,《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思考了“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第四单元
文学性说明文和应用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科学小品)贾祖璋
写作特色:高度的科学性、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文艺性的完美统一,是这篇科学小品的鲜明特点。高度的科学性表现在作者能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纠正前说的谬误,还事物以真实面目。引用史实都有科学依据,对无法证实的问题,则不妄加结论。鲜明的思想性则表现在倡导科学求索精神。展望荔枝生产的前景,指出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这就更鲜明地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性。本文在平实的说明中穿插许多生动的描写,在精确的介绍中又大量引用古诗,相互融合,诗意盎然,情趣充溢。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 王磊
关于“木契 子”:它是长篇小说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并非全部长篇小说所必备。通常加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其引起正文的作用。
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 第五册 第一单元 美丽的意境 雨巷 戴望舒 内容解读
丁香:美丽、纤柔、娇弱、易谢、轻盈、高洁、冷艳、素雅。雨中丁香更显凄美。丁香又名百结,愁怨是它生命的基调。丁香花是唐诗里一组低婉的音符,是诗人笔下流泻哀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和李璟《浣溪沙》中表现出丁香常与愁心相连,是忧愁的象征。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从姑娘的步履、颜色、芬芳、眼光、太息来描写。她是一个惆怅的、凄婉迷茫的、充满哀愁的女郎;她如梦一般飘过,有着虚无缥缈的特点。
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a 以花喻人是古人的传统。丁香是传统的意象。古诗中的丁香是愁怨的化身。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则突出了它的芬芳、颜色,从而成为美好的代称。
b丁香姑娘她美丽、高洁、飘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信念的追求,甚至可以象征着一切值得追求的美丽的事物,也可以说象征了美好但空虚、易幻灭的事物。意象的多义性决定了主题的多义性,这是现代派诗歌的特点。(可以对比《再别康桥》《篱笆那边》、朦胧诗的主题加深体会)
总结:
意象: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作者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有机融合,并由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区别: 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事物;意象是诗意的载体
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诗意的空间。
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荷塘月色 朱自清 背景与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秀美静谧、令人神往。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画面立体感强,并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浓浓的诗意。这样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出了月下荷塘优雅、朦胧、幽静的特点。
荷花淀(抗战小说)孙犁 关于诗体小说
情节淡化 人物虚化 语言诗化 关于荷花淀派
作者追求散文格调,追求诗歌的意境,淡雅疏朗的诗情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结合 文学意境的特征 第二单元
思想和精神之伟大 《宽容》序言 房龙 解读关键人物
特点 象征
无知山谷 封闭落后 一切保守的思想秩序等社会环境 漫游者 勇于冒险 敢于斗争 勇于改革 大胆创新的先驱者 村民 胆怯 盲从 愚昧 专制制度下愚昧的普通群众代表 守旧老人 专制 残暴 封建思想的忠实维护者 《激流》总序 巴金 关于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著作有《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随想录》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关于序和跋
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品评书的内容(前言)。跋,一般为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也称跋文或跋语(后记)。背景主题
“激流”这两个字,颇能表达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从家族本位社会向个人和国家本位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个人的觉醒,之后是个人从休戚相关、福祸与共的大家族的束缚(在悠久的年月安是中国人的安乐窝,在新时代的风暴里则成了牢笼)挣脱出来,面对国家和社会。
新时期诗歌二首
《相信未来》 食指 主旨解读
因为这首诗歌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文革,诗歌的意象就具有更为特殊的含义。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和混乱中,人们为命运哀叹之时,食指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作者在逆境中坚信未来的那份执著,激发自己,增强生命意识,热爱生命,坚信未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梁小斌 主旨解读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想说,青春如诗,一个人在青春时代如果错过了诗,也许会是生命中永远的遗憾。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人因思想而伟大 帕斯卡尔(法)
关于帕斯卡尔: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
欧洲三大经典散文集: 帕斯卡尔《思想录》 蒙田《蒙田随笔集》 培根《培根论人生》 第三单元 朴素最美
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奥地利)关于托尔斯泰
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老人与海 海明威 主旨解读
小说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在面对饥饿、疲劳、伤痛的威胁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先与大鱼搏斗,再与鲨鱼几番搏斗,尽管最后精疲力竭、一无所获,但他直面困难、屹立不倒的“硬汉子”形象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震撼。早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明威曾经塑造过一系列猎人、斗牛士、拳师等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来表现“硬汉子”的的性格。这些生活在暴力世界中的人物,面对失败和死亡,从不妥协,毫不怯懦,绝不认输,而《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则更为具体生动而全面的诠释了这种“海明威式”的“硬汉子”形象。课文节选了小说中最为惊心动魄的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一段,老人的精神力量在这部分文字中得到了最高昂的彰显,是品读小说、走进文本的重中之重。《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以海洋、一个孤独的体弱的老人和鱼作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还蕴藏着深厚的哲学含义。海明威曾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因此理解这篇小说的内蕴便少不了对老人、海洋,甚至鱼的意象的深入挖掘和思考。《老人与海》是一篇带有寓言色彩的中篇小说,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身心都会受到极大的感染。老人孱弱的身躯和他顽强的意志所形成的巨大张力在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了一个清晰有力的印记。读这篇小说,特别是节选文字中体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不仅要体会到在他强大的精神的驱动下的“所能”,更要能体会到文字背后作者没有直接披露的老人的“所不能”。在茫茫的大海之中,一切生命都是值得赞颂的,不仅是人,还有神秘的鱼类;一切生命也都是渺小的,人类有不能战胜大海(或者说自然)的一面,鱼类也一样。但是在这互生互灭的生物场中,必得有所取、有所舍,必得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胜负得失也将在不同的选择中呈现出它们神奇绚烂的、不停变换的面貌来。谈白菜 李锐 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借此喻彼的杂文,杂文往往讲求曲折变化,生动形象。本文旨在探讨社会风尚问题,但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以齐白石所画白菜为话题,条分缕析,触类旁通,娓娓而谈,最后才接触正题结撰成文的。文中的联想十分自然,使本文的视角独到且深远,内容丰富且厚重。
悼念一棵枫树 牛汉
第四单元
写好正确的议论文 未有天才之前 鲁迅 主旨解读
本文是鲁迅先生 192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演讲,收入他的文集《坟》。青年学生容易被社会浮躁之风浸染,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鲁迅先生在演讲中号召年轻人要甘于当“泥土”,在当今时代亦有其现实意义。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 张汝伦 漫谈说理文 朱光潜
第五篇: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常见写作手法与拓展延伸复习习题
第13讲 常见写作手法与拓展延伸
3考点精练
一、(2018·德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天的一条街道
苏 童
①在阴雨天气里,期待明媚的夏天。
②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买什么?”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买什么?”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③糖果店的冷饮柜已经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发出隆隆的欢叫声。一块黑板放在冷饮柜上,上面写着冷饮品种和价格: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女店员在夏季一次次怒气冲冲地打开冷饮机的盖子,掀掉一块棉垫子,孩子就伸出脑袋去看棉垫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冷饮。常常会看见赤豆棒冰已经寥寥无几,奶油棒冰和冰砖却剩下很多,它们令人艳羡地躲避着炎热,待在冰冷的雾气里。孩子也能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砖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们的价格贵了几分钱。
④孩子小心地揭开棒冰纸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员一通训斥,她说:“看什么看?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谁还存心欺负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结冰!”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饭盒里的棒冰哐哐地撞击着,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好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
⑤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人在街上走,感觉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热的。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
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⑥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⑦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她们最担心的情景:她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⑧天色渐渐地黑了,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有的人家切开了西瓜,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因为孩子还没回来;后来孩子就回来了,身上湿漉漉的。恼怒的父亲问儿子:“去哪儿了?”孩子不耐烦地说:“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吗?”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说:“吊船吊到哪儿去了?”儿子说:“里口。”
⑨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一些声音很愤怒,一些声音不知所云,一些声音语重心长,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喧嚣起来,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这样丰富浑厚的声音。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有删改)1.综观全文,明媚的夏天里孩子们期待什么? 吃到赤豆棒冰,跳到护城河游泳。
2.(考点二)作者在第②~④段为什么详写两个店的店员?
写水果店和善、清秀但寂寞的店员,反衬糖果店店员的难看和态度的恶劣,突出了孩子们对糖果店的热爱以及对棒冰的渴望和吃到棒冰的满足感。
3.(考点一)第⑤段描写午后街道的“炎热”,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请具
体分析说明。
写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等,是正面描写;写忘了文明礼貌的居民和没人听的评弹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把午后的炎热写得淋漓尽致。
4.简要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白天的漫长、炎热和难熬,表达了孩子对去护城河游泳的渴望。(2)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突出了孩子跟船浮游的速度之快和畅快得意,也反衬出母亲的担忧和恐惧。5.(考点三)请从选材、语言和主题中,任选一角度,谈谈对本文的看法。
【示例一】选材:街头陋巷,匹夫凡人,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充满真实感和烟火气。【示例二】语言:细腻精致,平易近人,市井俚俗,人生百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示例三】主题:一根棒冰,一次游泳,艰难、简单、喧闹的生活却贮满愉悦、挚诚、乐观,令人回味无穷。
二、(2019·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鳝 孔 曾庆升
①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
②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
③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园子矮墙边潜下身来。
④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早先没有矮墙,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给谢家一个难堪。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
⑤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
⑥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
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稻田挨山,只能靠老天。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田二性子耿直,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
⑦田二勾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汩汩的水,穿过田埂孔道,从谢芳的田里流向他的田里。水将砖头般干硬的泥土变得软软的,禾苗开始舒叶。田二庆幸谢芳粗心,没把田埂上的鳝孔堵上。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田二心里说着,很快又回到了橡树下的石板上——他怕撞见谢芳,说他不干光明正大的事。约莫过了个把钟头,田二再次起身偷偷地向自家的稻田走去。这次,田二更有新的发现:第一丘稻田流满水后,又是几道鳝孔穿过田埂,把水引向第二丘稻田。哪来这么多鳝孔?田二是捕鳝的好手,他用手触摸孔道,发觉不像……莫非这鳝孔……田二陷入了沉思……
⑧深夜,凉风拂过,火炉般的村子,变得凉爽起来。朦胧雾气中,园里的藤蔓也潮润鲜活起来。潜伏在园子中的田家兄弟忽然发现:一个黑影在园里晃动,正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抱起那似脚盆的南瓜向谢家园子移动。
⑨“抓贼啊!”隐蔽着的田家兄弟忽地跃上去,举着棍棒大声叫喊着。⑩“混蛋,连老子都不认识了?”
B11田家兄弟顿时傻了眼——他们听得很真切,答话者竟是自家老爸田二。1.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考点二)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这一细节在情节上的作用。
①推动情节发展。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才有了田二嘱咐两个儿子抓偷瓜贼的情节。②为下文田二将南瓜送回谢家园子做铺垫。
(2)(考点一)请分析第④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反映田二醒悟后(“善意被唤醒后”)的愉悦心情。②暗示下文田二将主动把南瓜送回谢家园子的情节。
2.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并概括田二这一人物的可贵品质。
①本性善良。虽与谢家有积怨,并一心想给谢芳难堪,但最终还是以善报善,回应了谢芳的善
举。②知错就改(勇于改错)。在发现谢芳的善举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送回南瓜。③为人正直。宁可让禾苗枯死,也没想过要偷谢家的水来灌溉。④勤劳。晚饭后就到田里看禾苗,直到夜深。
3.(考点三)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说,田二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说,谢芳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田二。小说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用大量的笔墨写田二,并通过田二的行为与思想变化来表现人性善良这一主题。【示例二】谢芳。小说虽然表面上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但实际上谢芳的活动始终存在,谢芳主动用善举感染了田二,彰显了人性善良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