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 二十一中学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阅读10篇(含答案)[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22:2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市和平区 二十一中学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阅读10篇(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市和平区 二十一中学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阅读10篇(含答案)》。

第一篇:天津市和平区 二十一中学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阅读10篇(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阅读10篇

1、【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七月,戌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

①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应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钜鹿。[注]①谒:掌管进见的近待。②戏:古地名。(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为天下唱

③遣诸将徇地

④授兵以击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以反者闻二世

B.宜多应者后使者至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二世乃大赦天下 D.百姓多闻其贤皆杀其守尉令丞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

译文:

(4)【甲】文中陈胜对响应起义的人预测为“宜多应者”,【乙】文中能够验证这一语言的句子 是:

(5)【乙】文中秦二世时而“怒”,时而“悦”,时而“大惊”,这些神态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第 1 页

共 1 页

2、阅读《蒙骜伐魏》一文

②③④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⑤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⑥⑦⑧⑨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

⑩⑪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蒙骜(ào):秦国大将。②高都、汲:地名。③信陵君: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有食客三千。被称为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④得罪:被判罪。⑤重:敬重。⑥徒:只,仅仅。⑦恤:体恤,顾惜。⑧大梁:魏国都城。⑨夷:铲平。⑩趣(cù):催促。⑪持:握着……的手。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⑪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蒙骜帅师伐魏()

②魏师数败()

③一旦秦人克大梁()

④蒙骜遁走()⑫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A.何以战(《曹刿论战》)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今

恤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⑪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译文: ⑫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4.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

第 2 页

共 2 页

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6)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忠之属也。()

(4)尊贤使能。()

(5)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6)期年而有扈氏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子:(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第 3 页

共 3 页

4、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2)吾妻之美我者

美:(3)朝服衣冠,窥镜

窥:(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邹忌讽谏齐威王与扁鹊规劝蔡桓公,劝谏结果有何不同?试从邹忌和扁鹊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第 4 页

共 4 页

5、颜斶说齐王

①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②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

③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④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⑤⑥⑦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於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

⑧⑨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

⑩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 :“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①颜斶(chù):齐国的隐士。②趋士:指礼贤下士

③柳下季垄:柳下季即柳下惠,姓展名禽字季,鲁国贤人,居于柳下。垄:坟墓。④游:交往。⑤太牢:一牛、一羊、一猪,三牲具备叫“太牢”。

⑥丽都:华美。⑦太璞:蕴藏着玉的石块。⑧尊遂:尊贵显达。遂,达。⑨晚食以当肉:意即把饭吃得迟一点,虽没有好吃的,但是因为饥饿而感到香甜,抵得上吃肉。⑩虞:同“娱”,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宣王不说()

②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

③曾不若死士之垄()

④则再拜而辞去()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②斶愿得归,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3.选文写了颜斶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4.选文主要表现了颜斶

、的性格特点。

第 5 页

共 5 页

6、[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 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②。司马③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④,不禽二毛⑤。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⑥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⑦,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⑧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⑨可也。”

(《子鱼论战》)注:①宋公:宋襄公,名兹父。②济:渡河;③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④重伤:再次杀伤;⑤二毛:头发斑白的敌人,指老人。⑥勍(qíng)敌:强敌。勍:强而有力。⑦胡耈(gǒu):很老的人。⑧服:屈服

⑨儳(chá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③公伤股,门官歼焉。()

④虽及胡耆,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B.舍鱼而取熊掌(《鱼我所欲也》)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2.请用“/ ”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1)登 轼 而 望 之。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3.翻译下列句子。

(1)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译文: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译文:

4.战争的胜负与国君往往有着直接关系,请比较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在临阵表现上的不同。

第 6 页

共 6 页 鲁庄公:

宋襄公:

7、阅读下面文言文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注释】1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2具:备办。3香居:齐国大夫。4.释:放弃,放下。5为无主:没有君主;6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记载文字。1.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两处)

寡 人 不 肖 好 为 大 室 香 子 止 寡 人 也。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齐宣王为大室 为:

④(2)遽召尚书曰:“书之 书:

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的主要性格特点。

第 7 页

共 7 页

8、文言文阅读:

①刘义隆将王玄谟寇滑台,诏假慧龙楚兵将军,与安颉等同讨之。相持五十余日,诸将以贼盛莫敢先,慧龙设奇兵大破之。世祖赐以剑马钱帛,受龙骧将军,赐爵长社侯,拜荥阳太守,仍领长史。在任十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招携边远,归附者万余家,号为善政。

其后,刘义隆将到彦之、檀道济等频顿淮颍,大相侵掠,慧龙力战,屡摧其锋。彦之与友人萧斌书曰:“鲁轨顽钝,马楚粗狂,亡人之中唯王慧龙及韩延之可为深惮。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讶之。”刘义隆纵反间,云慧龙自以功高而位不至,欲引寇入边,因执安南大将军司马楚之以叛。

②世祖闻曰:“此必不然,是齐人忌乐毅耳。”乃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刘义隆计既不行,复遣刺客吕玄伯购慧龙首,二百户男、绢一千匹。玄伯伪为反间来,求屏人有所论。慧龙疑之,使人探其怀,有尺刀。玄伯叩头请死。慧龙曰:“各为其主也。吾不忍害此人。”左右皆言义隆贼心未已,不杀玄伯,无以制将来。慧龙曰:

③“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仁义为干卤,又何忧乎刺客。”遂舍之。时人服其宽恕。

【注】①楚兵将军:官名,掌军事。②齐人忌乐毅:乐毅是战国时燕国大将,带兵攻齐不下,被齐人用反间计,终败奔赵国。③干卤:又作干橹。小盾为干,大盾为卤,泛指武器。1.对下列句子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诏假慧龙楚兵将军

假:古代官吏代理职务

B.刘义隆将到彦之、檀道济等频顿淮颍

顿:驻扎 C.慧龙力战,屡摧其锋

摧:挫败 D.刘义隆纵反间

纵:放纵

2.对下列“因”和“相”意义和用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因执安南大将军司马楚之以叛

②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

因拔刀斫前奏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 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相”字也相同 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相”字也不同 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相”字不同 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相”字相同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王慧龙领兵与刘义隆对抗,屡立战功,名声大震。B.王慧龙作为一介儒生,他的勇气却足以让敌人丧胆。

C.世祖与王慧龙君臣相得,互相信赖,因此敌人用反间计,派刺客,想除掉他,都没有 成功。

D.王慧龙以德报怨,放了刺客一条生路,他的宽容,得到当时人们的佩服。

第 8 页

共 8 页

9、阅读下面的语段: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①②③④⑤⑥【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

⑦⑧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2)然后襄公鼓之

鼓: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译文: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答: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第 9 页

共 9 页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荆轲刺秦王》比较阅读答案】《唐雎不辱使命》《荆轲刺秦王》比较阅读答案。”(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⑾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⑾[郎中]宫廷的侍卫。

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长跪而谢之()(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寡人谕矣()(4)图穷而匕首见()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 急 时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3.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2)使毕使于前。

译文: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第 10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1、1.①编次;②同“倡”,带头,倡导;③攻占(土地);④兵器

2.B;(两个“者”都是代词,翻译为“„„的人”。A.以:介词,因为;介词,把。C.乃:副词,表判断;副词,于是,就。D.其: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里)3.(谒者)回答说:“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 4.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

5.通过这些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秦二世是一个喜欢报喜不报忧、面临强敌惊慌失措昏庸无能的糊涂君王。

2、1、⑪①军队

②多次

③攻克

④逃跑

⑫答案为:D

2、今 / 魏 急 / 而 公 子 不 恤

3、⑪诸侯听说信陵君又成为魏国的大将,都派兵来援救魏国。⑫略

4、①信陵君知恩图报,能以国家为重,回国效力。②信陵君得到魏王重用。③信陵君在各诸侯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诸侯的支援。

3、1、(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为人所信服(3)尽力做好本分的事(4)贤明(贤德)的人;(5)浅(少);(6)满一年

2、(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尽了。

(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3、①政治上取信于民;②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③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4、1.(1)修:__长,这里指身高__(2)美:__认为„„美丽__(3)窥:__察看__(4)面:__当面__ 2.(1)__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__(2)__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__ 3.邹忌讽谏成功;而扁鹊规劝失败。原因:邹忌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使人易于接受,而扁鹊规劝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身份,直言不讳,让其难以接受。__

5、1.①同“悦”;高兴、愉快 ②距离,离 ③竟然,还;(或“连„„都„„”、“连„„也„„”)④两次

2.①怎么可以侮辱君子贤士呢!我是自讨没趣(或自取其辱)啊。

②我希望能够归隐乡间,(把)安稳(慢慢)地走路当作坐车,(把)安然无罪(地生活)当作富贵。3.第一件事:不肯上前行礼; 第二件事:辞官归隐; 4.不畏权贵、洁身自好

6、第 11 页

共 11 页 1.⑪①参与(一词多义)②击鼓进军《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中的“鼓”。名词活用为动词)

③大腿(如:《口技》“两股战战”中的“股”有大腿之意。古今异义)

④即使(如《捕蛇者说》的“虽鸡狗不得宁焉”一句中“虽”。)

⑫答案为:D;⑫答案为:D;

2.(1)登 轼 / 而 望 之。(2)宋 公 及 楚 人 / 战 于 泓。

3.⑪等到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已经摆好阵势),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⑫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4.鲁庄公虚心求教,能够听取正确的意见,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而宋襄公不能听取的正确意见,迂腐固执,自以为是,错失战斗的良机,(因此失败。)

7、1.寡 人 不 肖︱好 为 大 室︱ 香 子 止 寡 人 也

2.(1)建造,盖(2)写,书写,记录

3.(1)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2)群臣莫敢谏者

4.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

8、1.答案为:D; 2.答案为:B; 3.答案为:C;

9、1.(1)战胜(攻破)(2)击鼓进军(答成“击鼓”也算对)2.答案为:C;

3.(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4.示例一:鲁庄公“不鄙”。

5.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算对)

10、1.⑪道歉 ⑫介词,从、由 ⑬明白,懂得 ⑭穷尽,完结 2.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4.答案为:B;

第 12 页

共 12 页

第二篇:天津市和平区 二十一中学 2017-2018学年 七年级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 七年级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图形中,∠1=∠2一定成立的是().2、如图,与∠1是同位角的是()

A.∠2 B.∠3 C.∠4 D.∠5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只有两种:相交和垂直.B.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4、如图,直线AB、CD交于O,EO⊥AB于O,∠1与∠2的关系是()

A.互余

B.对顶角

C.互补

D.相等

5、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和∠3是同位角 B.∠1和∠2是同旁内角 C.∠2和∠5是内错角 D.∠4和∠5是同旁内角

第 1 页

共 1 页

6、下列图形中,只要用其中一部分平移一次就可以得到的有()

7、如图,由下列条件不能得到AB∥CD的是()

A.∠B+∠BCD=180° B.∠1=∠2 C.∠3=∠4 D.∠B=∠5

o8、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

ooooA.32 B.68

C.58

D.60

9、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方向上平行行驶,则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应为()

A.第一次向右拐38°,第二次向左拐142° B.第一次向左拐38°,第二次向右拐38° C.第一次向左拐38°,第二次向左拐142° D.第一次向右拐38°,第二次向右拐40°

10、如图,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FEC=25°,则∠DFD1的度数为()

A.25° B.50° C.75° D.不能确定

11、如图,已知AC∥BD,∠CAE=30°,∠DBE=45°,则∠AEB等于()

A.30° B.45° C.60° D.75°

第 2 页

共 2 页

12、如图,从①∠1=∠2 ②∠C=∠D ③∠A=∠F 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

13、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14、观察如图1所示的图案在②③④⑤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①的平移得到的是

.15、如图,AB∥CD,∠1=64°,FG平分∠EFD,则∠EGF= °.16、如图,若∠1=∠2,则

,依据是。

17、如图,直线a∥b,则∠ACB=

度.第 3 页

共 3 页

18、如图,直线l1∥l2,∠A=125°,∠B=105°,则∠1+∠2=

°.三、作图题:

19、作图并回答问题: 已知:∠AOB及∠AOB内部一点P.(1)作射线PC∥OA 交射线OB于一点C;

(2)在射线PC上取一点D(不与C,P重合),作射线DE∥OB;

(3)∠AOB与∠PDE的数量关系是

.四、解答题: 20、如图,∠5=∠CDA =∠ABC,∠1=∠4,∠2=∠3,∠BAD+∠CDA=180°,填空: ∵∠5=∠CDA(已知)

//

()

∵∠5=∠ABC(已知)

//

()∵∠2=∠3(已知)

//

()

∵∠BAD+∠CDA=180°(已知)

//

()

∵∠5=∠CDA(已知),又∵∠5与∠BCD互补()∠CDA与

互补(邻补角定义)∴∠BCD=∠6()

//

()

21、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是直角,OF平分∠AOE,∠COF=34°,求∠BOD的度数.第 4 页

共 4 页

22、如图,已知D、E、F和A、B、C分别在一直线上,∠1=∠2,∠C=∠D.求证:∠A=∠F.23、如图所示,BE平分∠ABD,DE平分∠CDB,BE和DE相交于AC上一点E,说明AB∥CD.24、在一副三角板ABC和DEF中,(1)但AB//DC时,如图①,求∠DCB的度数;

(2)当CD与CB重合是,如图②,判断DE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DCB等于多少度时,AB//EC?

第 5 页

共 5 页

如果∠BED=90°,试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5、C

6、B.7、B.8、C.9、B.10、B.11、D.12、D.13、答案为:垂线段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14、答案为:④;

15、答案为:32.16、答案为:AD,BC.17、答案为:78.18、答案为:50.19、解:(1)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

(3)如图1所示:AOB与∠PDE的数量关系是:相等;

如图2所示:AOB与∠PDE的数量关系是:互补;故答案为:相等或互补.20、AD,BE内错角相等二直线平行;AB,CD,内错角相等二直线平行;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CD;同角的补角相等;AD,BC.21、解:∵∠COE是直角,∠COF=34°∴∠EOF=90°﹣34°=56°

又∵OF平分∠AOE∴∠AOF=∠EOF=56°

∵∠COF=34°∴∠AOC=56°﹣34°=22°则∠BOD=∠AOC=22°.故答案为22°.22、提示:∠2=∠1=∠3得EC∥BD,∴∠ABD=∠C=∠D。∴DF∥AC,∴∠A=∠F

23、证明:在△BDE中,∵∠BED=90°,∠BED+∠EBD+∠EDB=180°,∴∠EBD+∠EDB=180°-∠BED=180°-90°=90°.又∵BE平分∠ABD,DE平分∠CDB,∴∠ABD=2∠EBD,∠CDB=2∠EDB,∴∠ABD+∠CDB=2(∠EBD+∠EDB)=2×90°=180°,∴AB∥CD.24、(1)30°;(2)平行;(3)15°;

第 6 页

共 6 页

第三篇:2018年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含答案)

2018年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

1.阅读《三人成虎》一文阅,回答后面的问题: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解】 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王信之乎()

②愿王察之

()

③庞恭从邯郸反()

④后太子罢质()

⑵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一 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C.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2.用“/”标 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三 人 言 市 有 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4.成语“三人成虎”就是来源本篇,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第四篇: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历史事件类20)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历史事件类20

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城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找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A.则人谁肯固矣 坚守,固守 B.其必济 成功 ..C.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一起 D.侃率之以乘城 攻打 ...2.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皆为陛下所成就

D.为君翻作《琵琶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答案】 1.D 2.B

3.(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亡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3)略 【解析】略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

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着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了。于是杨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部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均匀,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判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固守阵地!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比死在家里有意义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判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6分)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宴婴乃荐田穰苴 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 与 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只闾伍 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 监军乃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 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 ”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 则忘其亲,援椎桴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 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固境而引兵归。4.用斜线“/”为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5.将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最比其羸弱者

6.将下列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苏子卿曰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子美曰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庾信曰落 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梁简文 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韦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三者虽有所祖然青 愈於蓝矣

【答案】

4.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5.最体贴(关照)那些老弱的人。

6.三者(三人的诗句)虽然都有效仿,但后者又优于前者了。【解析】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①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②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 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③,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曰:“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公曰:“善哉!子其复之。”封人曰:“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 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取材于《晏子春秋》)【注】①宰:卿大夫家臣。②免:此指免掉忧患。③胡:指齐国前代国君胡公静,长寿。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致:给予,赐给 .B.退得罪于士 退:后退,退却 .C.足于中,免矣 中:心中,内心 .D.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 逮:及,达到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君之赐也厚矣 .B.圣王见贤以乐贤 .C.善哉!子其祝我 .D.使君之年长于胡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 .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晏子具有民本思想”和“齐景公虚心纳谏”的一组是()

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A.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B. 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使君无得罪于民。C. 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 D.”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公曰“寡人固也。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晏子认为,臣子拿国君所赐的丰厚财物施惠于百姓,是越权行为,表现了忠正之臣对国君权威的维护。

B.晏子认为管仲接受封赏是智者的千虑一失,而自己面对封赏赐“再拜而不敢受”,正是愚人的千虑一得。

C.齐景公目睹一位背着柴草的长者面有饥色,心生怜悯,命令官吏供养此人,充分说明他深明治国之本。

D.景公认为,百姓可能在君王那里获罪,而君王不可能在百姓那里获罪,后经晏子劝谏,才终有所悟。

【答案】 7.B 8.A 9.D 10.C 【解析】

7.退,与上文的“进”(入朝)相对,应解释为“退朝,在朝堂外”。

8.两个“也”都是助词,在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B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接;第二个“以”是介词,“用”。C项第一个“其”是副词,表祈使语气;第二个“其”是代词,“他们的”。D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9.略

10.齐景公只是有同情心,并非深明治国之本,他是在晏子的劝导之下才“推恩”,做出了符合治国之本的事情。

参考译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来到,(晏子)把食物分给使臣吃,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景公。景公说:“唉!晏子的家贫得像这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景公派公差送去千金与市租(此处指税收权),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了。多次送来,最终(晏子)行再拜礼辞谢说:“我的家不贫穷,凭借你的赏赐,恩泽(已经)遍及三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从君王那里取得厚赏散发给百姓,那是臣子代替君王做人民的君王,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王那里取得厚赏不散发给百姓,那是用筐箧收藏财富,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王的赏赐,在朝外得罪士人,自己死后财物变为别人所有,这是替管家收藏财物,聪明的人是不这样做的,十块粗布、一种食物(供穿衣咆饭),心中满足,可以免除忧患了。”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王桓公用登记的500社(25户为一社)人口、土地封赏管仲,他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推辞不受是为什么呢?”晏子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收获。想来,管仲这一次失误,却是我的一次收获吧?所以行再拜礼辞谢而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景公在寿宫游览,见到一个年老背柴的人,面有饥色。景公同情这个人,叹息着说:“叫官吏把他养起来!”晏子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为贤能的人高兴而替没出息的人哀伤,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如今君王您爱护老年人,恩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这是治国的根本啊。

“景公笑了,面有喜色。晏子说:“圣明的君王见到贤能的人就为他高兴,见到没出息的人就替他哀伤。现在请让我替老弱得不到抚养的人、鳏寡没有家室的人请求,经过评议供养他们。”景公说:“好吧。”于是老弱的人有了供养,鳏寡的人有了家室。

景公到麦丘游览,问麦丘的封人(管理疆界的属官):“年纪多大了?”回答说:“我85岁了。”景公说:“高寿啊!为我祝祷吧。”封人说:“让您的年寿比先君胡公还长,对国与家都合宜。”景公说:“好啊!您再祝祷我吧。”封人说: “让您的后代,寿数都像小臣我的年龄一样。”景公说:“好啊!您再祝祷我吧。”封人说:“让您不要在老百姓那里获罪。”景公说:“确有鄙贱百姓在君王那里获罪,这样说还行,哪有君王在百姓那里获罪的呢?”晏子劝谏说:“君王您错啦!(确有君王在百姓那里获罪的)那(与君王)疏远的人有罪,(与君王)亲近的人惩治他,卑贱的人有罪,高贵的人惩治他;君王在百姓那里获罪,谁来惩治他呢?我斗胆问:桀纣,是(诸侯)国君诛杀的呢,还是老百姓诛杀的呢?”景公说:“我固陋啦。”于是把麦丘赏赐给封人作为采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 “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平日学问)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信书虽不传,就本传所载战事考之,可见其纯用权谋,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也。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建大将之旗鼓 建:建造 .

1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韩信用兵“用权谋”的一组是(3分)

①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②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

()

B.诸将效首虏 .

效:呈献

顾:只是 C.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D.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连:统率 .

()

③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④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

⑤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⑥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信先选轻骑持汉红旗隐蔽山上,乘机更换旗帜扰乱赵军军心;又背水布阵,迫使汉军殊死作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胜利。

B.诸将对韩信反常规背水布阵,并说今日破赵会餐不信服,所以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胜利后经韩信解释,佩服不已。C.赵军事先占据便利形势,看见汉军阵形后大笑轻敌,在韩信等佯弃鼓旗逃走后又空壁逐利,中计丢失军营,大乱而败。

D.井陉口之战,韩信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活用兵法,取得胜利,所以,他虽没有兵书传世,仍可考察出他善用“变诈之兵”。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3分)

译文:

(2)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4分)

译文:

(3)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3分)

译文:

【答案】 11.A 12.C

13.B 14.(1)韩信就下令军中不要杀广武君,有能够活捉(他)的人悬赏千金。(2)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3)都本原于平常的学问,并不是用危险的事来尝试。【解析】

11.3分。树起

12.3分。②鼓舞士气,也表现了韩信 的自信;⑤表现韩信对广武君 的尊重;⑥解释背水一战的原因。13.3分。“阳奉阴违”错。

14.(1)3分,“毋”、“购”各1分,语言通顺1分。(2)4分,“今”、“走”、“宁„„乎”各1分,语言通顺1分。(3)3分,“本”、“以危事尝试者”各1分,语言通顺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魏安鳌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日:“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予能急人之圆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

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日:“吾臣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俗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予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鹈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予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予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1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生:单独生存。..C.今有难,无他端,丽欲赴秦军 他端:别的办法。..D.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资:出钱悬赏。.

()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磬夫人/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C.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予纵轻胜,弃之降秦 ..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7.下列句子分别为四组,最能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①公子患之,数清魏王

②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⑧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弓|车还闽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圈”豹品格。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阉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答案】 15.D 16.B 17.A 18.B

【解析】

15.资:储蓄,积蓄 16.略 17.略 18.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也,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选自《孟子》)

1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寒疾,不可以风 风:吹风,受风 .B.乡党莫如齿 齿:痛恨 .C.今天下地丑德齐 丑:相等 .D.吾何慊乎哉 慊:不足,少 .2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B.①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未见所以敬王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①岂谓是与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21.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国主张的一项是()①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② 辅世长民莫如德 ③ 欲有谋焉;则就之

④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

⑤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⑥ 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22.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

B.在景子看,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23.把文言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4分)

译:

(2)辅世长民莫如德(2分)

译:

(3)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4分)

译:

【答案】 19.B 20.D 21.B 22.B 23.

(1)(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那么,(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2)辅助君主、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3)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或不用辛劳)就统一了天下(或称王了)。【解析】

19.齿:年龄

20.A①兼词 ②代词 B①表顺接 ②表修饰 C①所用 ②表原因 D通“欤”。21.①是景子的言论⑤说的是当今的君王的普遍行为。22.“是治理国家的的一种手段”在文中没言及。23.(1)4分,得分点:“是”“何足”“则”“乎”各1分。(2)“辅世长民”“如”各1分。(3)“于”“焉”(兼词)“臣”(意动)“王”。名词动用各1分。

【参考译文】孟子正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说:“我本该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您是否肯)让我见见您吗?”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氏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说有病,今日却去吊丧,也许不合适吧?”孟子说:“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齐王派人询问病情,医生也了。孟仲子应付人说:“昨天有王的召令,他不巧有点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今天病好了点,急匆匆赶赴朝廷去了,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去拦截孟子,告诉他:“请您一定不要回家,赶快到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氏家去歇宿。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却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孟子说:“咳!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那么,(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

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一个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景子说:“不,不是说的这个。礼的规定说:父亲召唤,儿子不能用‘诺’应答,(而要恭敬地用‘唯’应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车子驾好就动身。您本准备去朝见,听了君王的召令却不去了,这恐怕与礼的规定不大符合吧。”孟子说:“难道能这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不过,它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它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欠缺什么呢?’难道这话没有道理而曾子随便说说的么?这或许是另有一种道理的罢。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年纪、道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主、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种(爵位)而轻视另两种(年龄、道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那就(亲自)前去请教。如果他不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崇尚道德、喜爱仁义,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现在天下(大的诸侯国)土地相等,德行相似,谁也超不过谁,(之所以如此)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君主)喜欢任用听从他们使唤的人做臣,而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做臣。汤王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随意召见。管仲尚且不能随意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

第五篇:天津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亢奋(kàng)臆测(yì)恃才放犷(guǎng)B.阴晦(huǐ)宽恕(shù)销声匿迹(nì)C.犀利(xī)酝酿(niàng)黯然失色(àn)D.对称(chèng)泯灭(mǐn)怏怏不乐(yà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________,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他们选择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_______。他们不愿再众人面前_______,只愿低调平和行事。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得干净、纯粹。A.奢华 喧闹 发扬 B.繁华 喧嚣 发扬 C.繁华 喧闹 张扬 D.奢华 喧嚣 张扬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B.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D.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条例》。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B.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毕业前夕,在某班举行的班会上,班长张林真诚地对大家说:“感谢同学们几年来对我的包容和支持。”接着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同学们也纷纷发言。因病请长假的刘楠激动地对班长说:“____________”家境困难的李霞动情地说:“____________”“学霸”王磊诙谐地说:“____________”随后,同学们互赠留言,把班会推向高潮。○1头儿,到了高中,咱俩还可以继续PK呦!○2谢谢你帮我补课,这么多天来你辛苦了!○3班长,你组织的‘真情援助’活动真是雪中送炭,这份爱心我会记在心里。A.○2○1○3 B.○3○2○1 C.○2○3○1 D.○3○1○2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他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两句诗写诗人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寂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的不甘心。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与征人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做了大胆改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文字,回答7-8题。

○1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

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2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颗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看到美的享受。

○3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7.下面对第○1自然段介绍“花墙和廊子”在园林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向是()A.使亭台与轩榭在布局上显得合理。B.使景物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C.花草和树木的配合,使景致更加错落有致。D.使景物层次变得少了,显得很单调。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自然段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在园林里装上镜子的作用。B.第○2自然段通过选取的几幅小景,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案美。C.第○3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D.选文中“大多”“几乎”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阅读《陈涉世家》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街市,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故数言欲亡 数:屡次、多次 B.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C.为坛而盟 盟:盟誓 D.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被子 ..10.下面的句子中倒装句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 B.祭以尉首 C.陈守令皆不在 D.杀之以应陈涉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并杀两尉”,这也是他们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B.陈胜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坚定了氏族反抗暴秦、奋起抗争的信念。

C.“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体现了起义策略的正确性和百姓的人心所向。

D.选文中,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2)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4)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6)已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7)《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明了诗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坤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注释】○1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2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3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4胥(xū):小官吏。○5折阅:亏损。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期年之后 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 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燕子来时》,回答16-19题。

燕子来时

王琪

(1)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了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2)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看到了播种和耕耘,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3)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 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4)而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相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5)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6)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

(7)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16.请结合文章第(2)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3分)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1)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

B.文章第(3)自然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

C.文章第(5)自然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屋屋檐下燕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D.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

19.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分析第(7)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爱我天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杨柳青木板年画,始创于明末,在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年画采用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的独特风格,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天津话是中国北方方言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周边地区。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津话与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

【材料三】天津快板是一种发源于民间,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的曲艺形式。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材料四】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创始人为张明山。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泥人张彩塑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津一绝,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五】海河水系由五大干流组成,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这五条河流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

20.上面是某同学为“探寻家乡特色艺术”主题活动搜集的一组资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天津,我可爱的家乡,怎样才能表达对你的深情呢?如果我是摄影师,我一定用多情的...............镜.头.拍.下.你.迷.人.的.倩.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2-23题

22.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4分)

走进名著,宛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那里有《朝花夕拾》中出身低微又充满爱心的保姆____○1_____,有以家书的方式诠释慈父严师内涵的翻译家傅雷,有保尔•柯察金的革命引路人____○2_____,有罗曼•罗兰笔下发誓“扼住命运的咽喉”的_____○3____,有《水浒传》中托塔天王_____○4_____、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等等。会晤经典,与人物对话,愿我们从名著中获取无尽的人生启迪。○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4分)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换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简述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文。(50分)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1-5:C D B D C 6-11:B B A D B A 12.(1)斜晖脉脉水悠悠(2)长风破浪会有时(3)铜雀春深锁二乔(4)忽如一夜春风来(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6)勿施于人(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1)满一年(2)全,都

14.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

15.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

16.(1)美丽、优雅;(2)傍人而居,小鸟依人;(3)给人希望

17.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燕子眼睛明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18.B D 19.现象:燕子越来越少,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消失,燕子所带来的美丽、优雅的景象也许将不复存在。

作用:结尾对燕子越来越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燕子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也许将成为过去。表达了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的惋惜与忧虑。深化了主题。20.材料二 材料五 21.示例一:如果我是诗人,我一定用动人的诗句吟咏你细腻的柔情。示例二:如果我是画家,我一定用多彩的画笔描摹你曼妙的身姿。示例三:如果我是歌唱家,我一定用婉转的歌喉歌咏你博大的胸怀。22.阿长(或长妈妈),朱赫来,贝多芬,晁盖

23.简述故事示例: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唐僧、悟空和沙僧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性格特点:取经意志不坚定,贪图女色和富贵。24.作文:略。

下载天津市和平区 二十一中学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阅读10篇(含答案)[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市和平区 二十一中学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阅读10篇(含答案)[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