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冷空调行业发展环境 机遇与挑战并存
制冷空调行业发展环境 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十年来,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2007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已超过2900亿元人民币,多项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过去五年,我国工商制冷空调行业更是保持了年均近三成的增长速度。中国现在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制冷空调设备的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生产国。制冷空调行业已成为我国装备工业的有生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业内人士需要认清当前形势,行业才能进步并得到更快的提升。
近年来行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目前所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在品种规格、技术含量,还是在产品性能、产品质量等方面,较之改革开放前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许多内资企业的生产模式已从当初的单纯引进、仿制、测绘,转变为通过自身培养,形成了基本的自主研发能力,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向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兼收并蓄,创新实践,面向全球化市场,中国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民族品牌,他们如今在中国市场上已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当前全行业从业企业超过千家,几乎所有类别的制冷空调设备在中国都能找到供应商:制冷压缩机、冷水机组、空气调节设备、空气处理设备、冷冻冷藏设备、辅机与配件、自动控制系统与配套元器件等,已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开发生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如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行业中各类产品的能效指标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对行业中部分产品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在过去几年中,冷水机组、单元机以及多联机等行业主导产品的能效指标都有大幅提高,如多联机产品的IPLV指标五年间平均幅度都在50%以上。
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较之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空调产品技术领域发展仅仅二三十年的时间,目前各方面积累尚不充分。同时,市场的发育和培养不尽完善,一些客观因素制约着行业的进步与提高。虽然从业企业众多,但中小规模企业所占比重过大,局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过分依赖于价格因素。长期的低价竞争格局导致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步伐缓慢,并为假冒伪劣产品的生存提供了机会。
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制冷空调设备消费市场,近年来各类制冷空调设备的市场保有量还在不断快速增长。据相关资料介绍,夏季用电的高峰时段,在国内大中型城市中,空调用电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已达40%左右。此外,制冷空调行业对国家“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约束性目标的实现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根据相关的科学评估,随着ODS淘汰行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对大气臭氧层的恢复和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发挥着明显而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发展与出路
技术进步永远是解决制造业发展的惟一出路。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对各类产品的效率提升和原材料消耗的下降无不起到了显著作用。
行业发展至今,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生产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规模化发展成为当前市场竞争的主旋律。
而近年来,企业间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的势头日趋突出。通过对优势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企业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同时提高运行效率,进一步强化对市场的服务能力,形成更加强大的综合竞争力。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几年企业间的并购与整合将持续下去,这将是推动和促进行业总体进步的有效途径,也是行业企业今后必须更加关注的方向。
通过借鉴分析国内外发达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可以看出,走更加专业化的产品发展路线,将是众多中小企业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出路。对中小企业来说,必须积极行动,扬长避短,以壮士断臂的勇气缩减过长的产品线,集中优势资源于己之所长的产品开发和生产领域,以此确保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生存。
专业化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有力支撑,进一步加大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形成自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不可少的保证。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是全行业二次腾飞、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所必需的支撑基础。技术进步需要全行业及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参与,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特点,积极推进行业中一直存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合作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国内众多大专院校和专业院所的技术力量,将科研成果同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更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较为可行、行之有效的促进行业和企业技术水平发展提高的措施和方法。技术的发展与提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人,我们的企业家必须认真关注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确立以技术进步引领企业发展的长期发展观,下决心在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方面加大投人,同时有效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和力量,创建形成自己的技术特色和优质产品品牌,以此服务于市场和用户,确保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造中国自己的百年企业和百年品牌。
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近些年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是纵观当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当今全行业在节能、环保等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中国已是全球化的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大国,但依旧处在只大不强的地位,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在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强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制冷空调行业制造大国向强国的迈进,才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巨变。
第二篇:纸制品包装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经过将近30年发展,如今已经走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雏形已形成。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国外纸制品包装市场回暖;同时,中国部分纸制品包装出口企业由外销向内销转型,国内政策对纸制品包装行业大力扶持,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11年,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产销规模扩大,且增幅均位于25%以上,行业实现销售额3272.48亿元,工业总产值为3344.13亿元。纸制品包装行业产品众多,主要有瓦楞纸、蜂窝纸和凹凸纸三大类,由这三大门类派生出来的纸包装又包括纸箱、纸盒、纸袋、纸罐、纸浆模塑等,其中纸箱、纸盒及纸杯是行业产品市场中销售规模较大的产品。2011年,我国累计生产纸箱(瓦楞纸箱)2856.10万吨,同比增长15.56%;纸盒市场增长率达17%;纸杯消费量达到254.17亿只,同比增长12.84%。
2007-2011年中国纸制品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6年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纸质包装行业研究小组分析指出,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超过 4000家,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虽然经过20余年发展,行业内已出现一批上规模、技术先进的生产企业,但从整体看,纸制品包装行业集中度仍很低,属于原子型市场结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同时,在中国纸制品包装市场庞大需求总量和快速增长趋势下,全球主要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均已进入中国市场,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纸制品包装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各类纸品包装的使用遍及人类生活及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纸制品包装在消费领域应用的深入,消费者行为也对以下游行业为销售对象、原本不重视产品市场营销的纸制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纸制品包装产品的性能设计和装潢设计均已成为行业产品发展的方向,各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被研发出来用以设计出抗折耐压性强、印刷效果好、包装花色品种较多的纸包装,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国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化也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升级。但不容忽视的是,造纸行业环保问题成为国家尤为重视的方面,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在排污减耗方面的成本必将增加;另一方面,国际纸制品包装企业在中国不断加大投资,采取同盟、兼并等策略,使得国内纸制品包装企业进一步面临发展压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纸质包装行业研究小组分析指出,纸制品包装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尤其需要注重品牌优势的建立及技术设备的更新前进,以获得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优势。
本文作者:罗娟(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前瞻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篇:“家庭医生”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家庭医生”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医学行业中,有一种医生非常特殊,他们很少坐堂门诊,而是穿梭于各个社区之间,在家里为患者诊断。这样的医生,在美国被称为“家庭医生”,在英国则叫“全科医生”,两者本质上都是直接为所在社区的居民服务,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但是在中国,“家庭医生”要想普及,还需漫漫长路要走。
日前,为了大力深化医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开始施行各种措施,力求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其中对于家庭医生的支持就是一个方法。家庭医生是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签约主体,在城市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为主体,在农村以村卫生站的乡村医生为主体,其服务方式包括预约服务、随访服务、双向转诊、健康咨询等。
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我国的家庭医生制度才刚刚起步。大部分患者都不知道或者不信任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很多人认为,只有做不了专科的医生才会去做家庭医生。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国外对家庭医生的专业性要求相当高,全科医生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资历深、收入高,是在金字塔的塔尖儿上。因此,要想改变国内的家庭医生的状态,还需要政府和医院以及医学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
其实,家庭医生的未来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从调查可见,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中就享受三甲医院的专家待遇。不过,家庭医生类人才普遍缺乏,全科医学教育的相对落后等现实问题,使得家庭医生要走进社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家庭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科医生,而现在全科医生不多,因为待遇等方面的原因,全科医生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行列。
如何发展全科医生,是让全科医生担当起家庭医生的责任,做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这必然是一个趋势,也将真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惠及百姓。然而,只有解决全科医生的待遇、居民的信任等问题,家庭医生这样的好制度才不会流于空谈。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第四篇:电动工具产业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电动工具是全社会最广泛使用的五金工具,电动工具因为其结构轻盈、携带使用利便、出产效率较高、能耗低等特点,已从产业上广泛使用发展到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电动工具市场发展迅猛。据介绍,近年来,电动工具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国内电动工具市场,国产电动工具的销售数量已占到总销量的90%,而各种进口品牌产品则只占10%的市场份额。国外电动工具市场,我国制造比例不断扩大,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电动工具产品出口国和全球电动工具生产基地,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技术含量高、机能要求严格的产业用专业电动工具在欧美国家仍有较大的潜伏市场。目前在经济发达区域的产业国家,例如欧洲地区的德国、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北美区域的美国、加拿大,亚洲区域的日本等国家在家庭功课中使用电动工具十分普遍,约占总产量的50%~70%左右,我国电动工具产品在上述国家和地区家用电动工具产品市场中已据有很大份额,但我国出产的产业用专业抽屉式模具架电动工具对上述地区的出口量却不大。产业用专业电动工具技术含量高,安全、电磁兼容机能要求严格,且对机能、工作效率、可靠性、耐用性都有划定,价格是同类DIY工具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各种专业电动工具在国际上都有闻名的品牌,如喜利得、博世、麦太保的电锤,百得的电钻,牧田的电刨等木工工具、世纪的圆锯等。
分析指出,我国电动工具出口量已占世界电动工具销售的85%,但出口金额仅占总销售额的40%左右,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尚未在国际市场上创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产业用专业电动工具,一般采用定牌出产(OEM),加上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不规范,使出口价格越来越低。例如,2001年电动工具出口均匀价格为12。72美元/台,而三资企业的出口均匀价为18。74美元/台,进口的电动工具均价为45。94美元/台。所以我国在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开发产业用电动工具产品,创立自国际知名品牌后,必将能扩展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国家是我国家用(DIY)电动工具的潜伏目标市场。电动工具在经济欠发达,或比较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家庭中应用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进步,家庭日用电动工具将会逐步增多。
例如亚洲区域,我国销往亚洲国家的电动工具市场份额逐年在增长,2003年与2002年比较,增长了2。6个百分比。因此,家用电动工具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潜伏市场非常巨大。
据分析,我国电动工具市场正日趋成熟,品牌意识和品牌效应将凸显。未来几年内,国产电动工具所占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随着电动工具市场需求的不断升温,将推动我国相关
企业中的生产经营向利好方向发展,行业前景可期。
不过,尽管我国电动工具龙门架生产厂家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也面临以下因素挑战:
1、与国际市场上高水平相比、我国电动工具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产品功能单一。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亟须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由于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准入门槛低,在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培育等方面投入力度较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工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国际营销网络也尚未有效建立。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须进一步加强。
3、外贸出口正面临严峻形势,钢材(包括硅钢片)、铜(漆包线等铜制品)、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等生产电动工具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使电动工具生产成本继续攀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出口效益。随着工业陶瓷、高性能软磁铁、塑封新材料在新产品上应用,预计今后低碳环保新材料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
4、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电动工具外贸出口有一定冲击,我国电动工具行业要取得外贸出口新成绩,还有许多困难有待克服。
5、我国电动工具出口大国的地位正日益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发展中国家技术与管理水平目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较低,给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6、国际国内市场对电动工具品质和品牌更加挑剔,无论是电动工具经销商,还是广大直接用户,都非常重视电动工具的质量和品牌。因此,市场向好品质、好品牌电动工具的倾斜度加大。
这是一种进步,说明电动工具市场日趋成熟。正因为这样,国内电动工具市场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效应更为突出,许多电动工具经销商,特别是稍有实力和规模的电动工具经销商,都对经销好品牌电动工具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近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产自中国的五金电动工具产品发出消费者警告。国内五金工具生产和出口商对此应予高度重视。
世界各国对本国市场上的阁楼式货架电动工具的要求正日益变得严格,欧盟为五金电动工具制定了专门的60745-1标准,其目的是对进入欧洲市场的电动工具产品进行技术规范,从而减少或避免电动工具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
欧洲还推出了电器认证法令。相关企业出口到欧盟的所有规格和系列的电动工具产品,出口前就必须通过欧盟电器指令认证并加施标记,即将到期的产品要及时申请认证。
另外,在电动工具的检测期间,企业需要提前做好有关准备工作。企业更需积累应对经验,涉及的产品将根据欧盟的规定做相应地调整,否则将会被市场淘汰。
第五篇:中国国际货代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初步预测,2016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4%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5.5%左右。中国国际货代行业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将成为下个投资热点。
一、中国经济形态推动,国际货代市场具有广阔投资机会
中国独特的经济形态给了货代和物流市场独特的投资机会。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的第六位。到 2020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 2000 年要翻两番,预计要达到四万亿美元。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也将翻两番,预计能够达到两万亿美元。中国的货代和物流也将随之同步增长。中国国内的巨大市场以及中国特有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中国会发展成为世界加工厂,这样中国就会变成世界物流集散中心。
三胜咨询研究员陈盛华表示,货代和物流市场仍将成为中外投资者追捧成为投资热点。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货运代理业市场规模为14267.03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为14309.06亿元,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452.15亿元,2020年将达到16693.05亿元。
图表:2016-2020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小货代企业仍然存在困境
三胜咨询研究员陈盛华认为,中小货代企业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缺乏竞争力和发展规划。从货源方面来看,国内中小型货代企业的货源主要来自于出El预付货,营销手段主要依靠运用低价格策略和拼社会关系。由于缺少海外代理,所以货代企业往往表现出力不能及。其次,专业设施落后。中小货代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依然处于落后阶段,信息化设备跟不上时代,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存在重复操作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准确性差。最后,利润低导致经营压力大。货物不能如期送达,货代企业就要承担运费和报关费,除此之外还要承担需要赔偿货主损失费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