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小抄会计学原理期中测验及答案

时间:2019-05-13 23:4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大小抄会计学原理期中测验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大小抄会计学原理期中测验及答案》。

第一篇:电大小抄会计学原理期中测验及答案

会计学原理期中测验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题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会计主体是(d)。A、某厂一车间 B、某厂二车间 C、某厂的分厂

D、某厂独立核算的下属分厂

2、下列那种会计方法体现了谨慎性原则(b)。A、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B、计提折旧的加速折旧法 C、存货计价的加权平均法 D、存货计价的个别认定法

3、会计期末企业计提应由本期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是(c)原则要求的。A、配比

B、历史成本

C、权责发生制

D、客观性

4、某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000元,已提折旧45000元,固定资产的净值为(d),A、100000 B、45000 C、145000 D、55000

5、“累计折旧”帐户是固定资产帐户的(a)。A、备抵帐户 B、附加帐户

C、备抵附加帐户

D、被调整帐户

6、企业以现金支付全年财产保险费时,应贷记;现金,借记:(d)。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费用 D、待摊费用

7、会计期末,应将(c)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的借方。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 C、期间费用 D、待摊费用

8、“管理费用”明细帐的格式应采用(b)。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卡片式

9、购进材料5000元,款未付.原记帐凭证无误,记账时,将5000元误记为50000元。应用(a)予以更正。A、划线更正法

B、补充登记法

C、红字更正法 D、更正分录法

10、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类帐户是(d)。A、营业收入 B、应付账款 C、无形资产 D、盈余公积

11、签发现金支票1000元,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应填制(d)。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12、将资本公积金50000元转增资本金。会引起(d)。A、资产转化为费用

B、资产和负债同增

C、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

D、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

13、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财产保险费1000元。应(a)。A、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待摊费用

B、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C、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预提费用

D、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预提费用

14、下列经济业务中,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的有(d)。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以银行存款购置设备

C、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现金

15、下列哪项经济业务需编复合会计分录(a)。

A、销售商品120000元,其中100000元货款已收存银行存款户,余款尚未收到。B、以银行存款购置设备

C、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金

D、接受现金投资

16、将现金缴存银行,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是(b)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17、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a)A、订本账

B、卡片账 C、活页账

D、备查账

18、《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b)为基础。A、现金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定期盘存制 D、永续盘存制

19、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构成(a)的要素。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利润分配表

D、现金流量表

20、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帐户名称及其金额的称为(c)。A、会计科目 B、会计凭证

C、会计分录

D、会计账簿

21、属于收入形成资产的交易是。(b)A、赊购商品 B、赊销商品 C、支付费用 D、交纳税金

22、企业预付购货款,应借记(b)。A、应付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收账款 D、预收账款

23、下列经济业务中,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的有(c)。

A、购进材料款未付

B、向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C、以银行存款交纳所得税

D、接受外单位投入的全新设备一台

24、会计科目是(a)的名称。A、帐户 B、凭证 C、账簿

D、会计要素

25、损益类帐户经结帐后,期末应(c)。A、借方余额 B、贷方余额 C、无余额

D、借贷方均有余额

二、判断题:(如判断为正确在括号内打“∨”,如判断为错误在括号内打“×”;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企业机器设备的日常修理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

2、根据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制造费用”帐户既是资产类帐户又是费用成本类帐户。(2)

4、“待摊费用”帐户属于费用类帐户。(2)

5、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

6、企业的间接费用应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生产成本。()

7、会计期末,应将“收入类”帐户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的借方。(2)

8、接受外单位投入专利技术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两边都增加。()

9、”坏账准备”帐户是”应收账款”帐户的备抵帐户,它的帐户结构和“应收账款”的帐户结构相同。(2)

10、虚帐户的结帐是指将收入、费用类帐户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1)

11、销售商品50000元,收到购货方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这笔经济业务应填制收款凭证。(2)

12、企业发放现金股利会使企业资产总额减少。(1)

13、企业采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是一致性原则的要求。()

14、接受外单位捐赠设备一台,应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资本公积,(1)

15、李宁报销差旅费980元,原预借1000元,应借记:管理费用9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1000元,贷记:现金20元。()

16、以银行存款1000元支付广告费,以现金500元支付销售人员工资。记入“营业费用”帐户的金额应是1500元。(1)

17、现金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确认本会计期间收入、费用的。(2)

18、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1)

19、《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以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1)20、在借贷记账法下,帐户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是由记账规则决定的。(2)

21、企业以现金发放工资,应借记:应付工资。(1)

22、.各种帐务处理程序根本的区别是总分类帐的登记依据与登记方法的不同。(1)

23、“预提费用”是指先支付后分摊的费用。()

24、某项设备大修理共支出20000元,计划分两年摊销完,应记入“待摊费用”帐户。()

25、通常,各类帐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在同一方向,(1)

〈会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C

4、D

5、A

6、D

7、C

8、B

9、A

10、D

11、D

12、D

13、A

14、D

15、A

16、B

17、A

18、B

19、A 20、C

21、B

22、B

23、C

24、A

25、C

二、判断题答案

1、错

2、对

3、错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对

14、对

15、错

16、对

17、错

18、对

19、对

20、错

21、对

22、对

23、错

24、错

25、对

第二篇:电大政治学原理复习小抄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填空

1中国 儒家 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 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旧中国时期的 法家。4直到 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 社会价值 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 国家 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 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 意识形态 三大结构。政治权力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 理性经济 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11 理想主义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马基雅维利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 问题。伦理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 君主专制 政治延续2000多年。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 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 霸道。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 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 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公民权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 权威性 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 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 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25法学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 人民主权 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 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 公共利益 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 价值和利益

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 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31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 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戏家划分为 传统型权威 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 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34政府以 法律制度 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单一制 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酱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分权原则。37 专制君主制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只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 权威性 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分权制衡 原则主要是酱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 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 与 社会 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 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 选举 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 民主党 和共和党所把持。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政府权力。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 议会民主 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 提供信息 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一元主义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 军人集团 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政治秩序 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5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政治合法性 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53 宽容 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5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 政治秩序 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5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力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56 宪政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动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57政治 合法性危机 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58 善治 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59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统治。

政治合法性 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6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 的思想。62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63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彩用 普选制。

制约权力 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6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 合法方式 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 普通公民 的政治行为。67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 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68我们把人民运用其 民主权利 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6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 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70根据 分权制衡 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1政治文化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7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 政治社会化 得以传播和沿袭。73 个人主义 是自由主义的核原则。

74现代社会科学把 意识形态 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75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国家权威 始终是手段。76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 法律下的自由。77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 经济自由 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78 顺从型 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第三条道路 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80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 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8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革命 和政治改革。8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 三个阶段。83政治 正义观 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84 政治稳定 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5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 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86 宪政建设 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87宪政 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88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89 政治稳定 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90选举权和 罢免权 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9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 公民的意志 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9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 宽容精神 和个人独立。

93代议制民主 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告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94宪法和 个人权利 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9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力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民主化 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97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贯被看成是 暴民统治 的典型。

19世纪,由于 市场经济 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99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 对人民的保护 两方面的内容。100 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 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会计学原理题目及答案

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成本计算是对应计入完工产品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2.成本计算方法是复式记账法的基础,是正确计算损益的基础。()3.成本计算主要解决会计核算对象的货币计价问题。()4.广义的成本计算存在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任何一项活动纳入会计核算系统,都涉及成本的计算。()5.以货币计量资产的入账价值实际上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6.资产一旦投入使用即转化为费用,因此,耗费资产的成本计算可以转化为费用的计算。()7.流动负债按面值计列,因此流动负债没有成本计算问题。()8.对所有者分配利润可以看成是使用所有者投资的成本。()9.成本计算的目的之一是确定耗费的补偿尺度。()10.货币计价是指选择计量单位的过程。()11.当资产价值发生变化后,历史成本不能表现现时的资产价值。()12.外购材料的取得成本由材料的买价构成。()13.附带成本中有些属于直接费用,有些属于间接费用。()14.某企业外购A、B两种材料,其中A材料的买价为100000元,B材料的买价为300000元,运杂费为5000元。如果按材料买价分摊运杂费,则A材料的取得成本为102500元。()15.自制材料取得成本由领用材料成本和制造费用两部分构成。()16.只要是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不论其金额大小,应全部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17.某企业购进一台设备,其买价为60000元,运输费2000元,保险费500元,安装费1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62500元。()18.不论采用何种盘存制度,账面上都应该反映存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19.采用永续盘存制时,可以随时从账簿中结出账面结存数。()20.采用实地盘存制时,可以随时从账簿中结出账面结存数。()21.永续盘存制加大了明细账的核算工作,因而企业较少采用。()22.期初结存存货价值+本期购进存货价值=本期减少存货价值+期末结存存货价值。()23.在物价下跌时,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符合谨慎性原则。()24.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不符合谨慎性原则。()25.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时,存货加权平均成本与现行成本存在一定差距。()26.移动平均法既适用于永续盘存制,又适用于实地盘存制。()27.个别计价法有可能使企业利用计价方法调节损益。()28.仓库发出材料用于产品生产时,应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29.负债的成本包括负债利息和为取得负债所发生的费用两部分。()30.长期负债通常按负债的面值计价。()

31.某企业从银行借入长期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10%,则第一年年末该项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为110万元。()32.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应付利润的计算和核算。()33.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形成制造产品的成本。()34.产品制造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属于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35.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间接费用计入管理费用。()36.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37.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各种耗费构成制造产品的成本。()38.“生产成本”科目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在产品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

1.成本计算是重要的会计记录方法,下列各项中,包含成本计算的是()。A.会计确认

B.会计计量

C.会计记账

D.经济活动

2.资产要纳入会计核算系统,首先要解决资产计价问题,而资产计价的主要内容是()。A.货币计价

B.会计记录

C.会计确认

D.会计核算 3.耗费资产的成本计算实际上转化为()。

A.成本计量

B.收入计量

C.费用计量

D.资产计量 4.成本计算是()。

A.确定成本范围的重要方法

B.确定成本计量标准的主要方法 C.确定核算对象的主要方法

D.确定补偿尺度的重要方法

5.某企业外购A、B两种材料,A材料买价20万元,B材料30万元,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5000元。如果运杂费按材料的买价分摊,则B材料的取得成本为()元。

A.302500

B.305000

C.303000

D.300000 6.企业外购材料时,核算外购材料成本应设置的科目是()。

A.营业成本

B.材料采购

C.生产成本

D.原材料

7.某企业自制材料,领用材料的成本为100000元,人工费用为10000元,制造费用为8000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自制材料的取得成本为()元。

A.100000

B.110000

C.118000

D.108000 8.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买价为50000元,运输费100元,包装费80元,途中保险费50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为()元。

A.50000

B.50100

C.50130

D.50230 9.企业购建固定资产会发生各项费用,为归集各项费用应设置的科目是()。A.固定资产

B.在建工程

C.生产成本

D.累计折旧 10.企业采用永续盘存制对存货进行核算时,存货账簿平时记录的内容是()。A.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数,都不在账簿中登记 B.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不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 C.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D.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 11.企业采用实地盘存制对存货进行核算时,存货账簿平时记录的内容是()A.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不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 B.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C.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入账 D.通过财产清查据以确定财产物资增加和减少数,并据此登记入账 12.在物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存货计价方法是()。A.个别计价法

B.先进先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加权平均法 13.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存货计价方法是()。

A.个别计价法

B.先进先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加权平均法 14.下列各项中,体现人为因素较多的存货计价方法是()。

A.个别计价法

B.先进先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加权平均法 15.下列各项中,只能在期末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是()。

A.个别计价法

B.先进先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加权平均法

16.某企业A材料期初结存200件,单价100元,金额为20000元;本期购进500件,单价100元;本期发出600件,毁损10件。采用永续盘存制时,本期发出材料的成本为()元。A.60000

B.61000

C.51000

D.50000 17.某企业A材料期初结存200件,单价100元,金额为20000元;本期购进500件,单价100元;本期发出600件,毁损10件。采用实地盘存制时,本期发出材料的成本为()元。A.60000

B.61000

C.51000

D.50000 18.某企业A材料的有关资料见表7—1。

如果该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发出材料的成本为()元。A.6600

B.6500

C.6400

D.6429 19.依据第18题的资料,如果该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发出材料的成本为()元。A.6400

B.6429

C.6500

D.6413 20.依据第18题的资料,如果该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发出材料的成本为()元。A.6400

B.6429

C.6500

D.6413 21.依据第18题的资料,如果该企业采用移动平均法,发出材料的成本为()元。A.6400

B.6429

C.6500

D.6413

22.结转销售产品成本时,应借记的科目是()。

A.营业成本

B.生产成本

C.本年利润

D.营业收入

23.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为此签订借款合同时应纳印花税300元,年末支付利息10万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各项因素的影响,该项负债第一年的成本为()元。A.1100000

B.100000

C.300

D.100300 24.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各项费用,对此费用进行归集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是()。A.库存商品

B.生产成本

C.管理费用

D.营业成本

25.生产产品领用材料10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10000元,厂部领用1000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的金额为()元。

A.100000

B.110000

C.111000

D.11000 26.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期领用材料50000元,发放工资20000元,提取折旧10000元,其他制造费用15000元,设“生产成本———A产品”期初余额15000元,期末余额20000元,则完工产品成本为()元。A.110000

B.95000

C.90000

D.80000 27.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时,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A.营业成本

B.库存商品

C.本年利润

D.生产成本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在计算资产耗费成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本期期初余额

B.本期增加发生额

C.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本期期末余额

E.上期期初余额 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计算内容的有()。A.资产取得成本计算 B.耗费资产成本计算

C.负债成本计算

D.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E.所有者权益成本计算 3.下列各项中,会因材料取得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受到影响的有()。

A.资产结存价值

B.净利润

C.资产发出价值

D.费用

E.投入资本价值 4.下列各项中,包括在外购材料取得成本中的有()。

A.买价

B.定额内的途中损耗

C.运杂费

D.非正常损耗

E.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5.下列各项中,应列入自制材料取得成本的有()。

A.入库前的整理费

B.领用材料成本

C.保管费

D.制造费用

E.人工费用 6.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确认、计量依据的原则有()。A.谨慎性

B.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C.按历史成本计价

D.成本—效益

E.权责发生制 7.下列各项中,包括在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中的有()。

A.买价

B.运输费

C.修理费

D.保险费

E.安装费 8.下列各项中,用于归集资产取得成本的账户有()。

A.材料采购

B.营业成本

C.生产成本

D.在建工程

E.库存商品 9.下列各项中,属于存货盘存制度的有()。

A.永续盘存制

B.权责发生制

C.实地盘存制

D.收付实现制 E.历史成本

10.永续盘存制下,存货账簿上平时登记的内容有()。

A.期初余额

B.本期增加额

C.本期减少额

D.期末余额

E.增减数量 11.实地盘存制下,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包括的内容有()。

A.正常耗用

B.非正常耗用

C.毁损金额

D.增加金额

E.结存金额 12.下列各项中,属于存货计价方法的有()。

A.个别计价法

B.先进先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加权平均法 E.移动平均法 13.在物价持续上涨或下跌时期,下列存货计价方法中对实现利润影响较大的有()。A.加权平均法

B.先进先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移动平均法 E.个别计价法 14.在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时,下列各因素中已知的有()。

A.期初存货价值

B.本期增加存货价值 C.期末存货价值

D.本期减少存货价值

E.存货总价值 15.企业对发出材料进行核算,编制结转分录时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有()。A.材料采购

B.原材料

C.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 16.下列各项中,包括在长期负债账面价值中的有()。

A.本金

B.利息

C.为取得负债发生的费用

D.管理费用 E.存款利息 17.下列各项中,包括在产品制造成本中的有()。

A.直接材料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

D.管理费用

E.销售费用 18.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材料的有()。

A.主要原材料

B.辅助材料

C.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D.燃料

E.生产设备用的备件 19.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费用的有()。A.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

B.产品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D.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

E.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20.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

A.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B.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C.生产用设备的修理费

D.生产产品的水电费

E.企业照明用电的电费 21.下列各项中,反映所有者权益及其成本的会计科目有()。

A.实收资本

B.盈余公积

C.本年利润

D.应付利润

E.利润分配

四、计算与核算题

(一)练习外购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资料]某企业采购材料的有关资料如表7—2所示。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材料采购成本。运费按数量分配,其他费用按买价分配。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运费以现金支付,其他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二)练习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资料]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有关资料如表7—3所示。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运输费和安装费均按买价分配。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三)练习存货计价方法

[资料]甲材料的明细账如表7—4所示。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成本。2.按加权平均法的计算结果填列账簿。(四)练习不同存货盘存制度的核算

[资料]某企业甲材料期初结存数量为1000件,单价50元,本期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进甲材料800件,单价55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款项。2.购进甲材料1200件,单价54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款项。3.发出甲材料1200件,用于产品生产。

4.购进甲材料1500件,单价58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款项。5.发出甲材料2000件,用于产品生产。6.月末盘点的结存数量为1300件。

[要求]分别按照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编制购进和发出的会计分录(发出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五)练习存货的登记方法

[资料]某企业A材料的资料如表7—5所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登记账簿。(六)练习利息的计算

[资料]某企业借入短期借款50万元,年利率为12%,期限为3个月。[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项借款的利息。(七)练习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资料]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期领用材料70000元,发放工资20000元,提取折旧20000元,以银行存款10000元支付各项制造费用,期初结存20000元。[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归集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2.如果本期A产品全部完工,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并编制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3.如果本期在产品15000元,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并编制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C 6.B 7.C 8.D 9.B 10.D 11.B 12.B 13.C 14.A 15.D 16.A 17.B 18.C 19.C 20.B 21.D 22.A 23.D 24.B 25.A 26.C 27.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BCD 4.ABCE 5.BDE 6.BCD 7.ABDE 8.ACD 9.AC 10.ABCDE 11.ABC 12.ABCDE 13.BC 14.AB 15.BCDE 16.AB 17.ABC 18.ABD 19.AB 20.ABCD 21.ABD

第四篇: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小抄资料

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小抄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压力集团:又称为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政治发展:主要是指当代政治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现代化问题。

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政治社团: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主体以暴力为特征的对旧的政治秩序的根本颠覆。民主化:是指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宪政: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宪政: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代议制民主:就是人民通过选举,选择代表行使国家统治权力。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全球化: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

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1)自由权(2)平等权(3)民主权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

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

提高的重要手段。(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人民主权原则(2)权力制约原则;(3)法治原则。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民主原则主要有哪些?(1)财产权不可侵犯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公民自由权利不可侵犯原则;(4)法治主义原则;(5)分权制衡与有限政府原则。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

(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

(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3)从具体的研究

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

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

“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亦可出题为:法治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纵观各国的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

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第二,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第三,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第四,各国家机关的权力

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第五,司法独立。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有哪些?(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

化的程度较高。(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善治”模式具有哪些特征?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

实现;(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3)善治是一个上

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3)倾向中

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

政府有哪些特性?(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

有机组织性;(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实现政治合法性(1)建立政治共识;(2)宪政建设;(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要实现民主和平转变需具备哪些条件?(1)经济市场化(2)文化世俗

化(3)政治文明化(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试述选举的意义和作用。(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

要途径。(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

以提高的重要手段。(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3)大众传播

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

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6)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

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试述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原则。(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2)自由原则,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

(3)理性原则, 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7)宪政主义原则,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试述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经济市场化2.文化世俗化:3.政治文明化: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试述政治社团的功能。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提供情报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

(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

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

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试述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的意义。(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第一,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

第五篇:11电大统计学原理小抄版

判断题 后顺序排列形成的。(×)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6.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7.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8.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构成,即可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9.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10.是直接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6、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11.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7、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12.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8、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度相关关系。(×)统计指标。(×)

13.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9、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法。(×)相关。

29、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 值也增加,这是正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 值也减少,这是正相关关系。30、相关系数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31、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密切程度,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方向。

3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指数和总指数指数。

3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指数指数,一种是平均指数指数。

34、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35、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6、因素分析包括绝对数数和相对数数分析。

10、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13、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1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1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17、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19、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20、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2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2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2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2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26、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2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2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2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3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

3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3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33、在单位成本指数 中,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3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3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3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38、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3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40、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4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42、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43、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

44、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45、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4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1.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2.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分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3.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安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4.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5.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14.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15.若将某地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16.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17.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一致性。(×)18.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1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20.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21.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22.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23.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24.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填空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

2、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统计总体,每一居民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全部产品,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

5、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数量标志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品质标志标志。

6、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7、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8、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企业职工,填报单位是企业。

9、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10、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不同,可划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1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1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有两种形式: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13、组距式分组根据其分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分为等组距分组和不等组距分组。

1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

15、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 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和伦洛茨分布。

16、次数分配是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两个要素构成的。表示各组单位数的次数又称为频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频率。

1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单位标志总量;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18、结构相结指标是各组(或部分总量)与总体总量之比;比例相对指标则是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与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之比。

19、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0、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水平法法。

21、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时期指标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标志总量指标。

22、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2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24、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四种。

25、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单位数、抽样的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2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2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21,抽样平均误差等于10。

28、若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分为单相关和复

37、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三种动态数列。

38、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它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39、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定基和环比发展速度。

40、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a1-a0)+(a2-a1)+•••+(an-an-1)=an-a0表示为

.41、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 :(1)增长量/基期水平(2)发展速度-1.42、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环比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序时平均数。

43、已知某产品产量1993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5%,1994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6.7%.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3.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

5.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

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

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日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0.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11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多组频率大于0)和(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两个条件。

12.相关分析研究的是(相关)关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标是(相关系)。中楼阁

13.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首末折半)方法。

14.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城镇所属房屋)、总体单位是(每一座房屋)。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17.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20.本期定基发展速度与前一期定期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环比发展速度),本期累计增长

18.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间)。19.按照资料汇总特点不同,普查可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两种形式。

20.根据相关密切程度的判断标准,0.5<|V|<0.8时称为(显著相关),0.8<|V|<1时称为(高度相关)。

21.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标)和(平均指标)。22.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

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

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

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

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

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C)C.等距抽样 6.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B)

A.r=0 B.|r|=1 C.-17.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8.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A.(102%×105%×108%×107%)-100%

1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B.数量标志

1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7、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B、一个月

8、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9、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11、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B)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12、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A.重叠

13、次数分配数列是(D)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43、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D)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4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45、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C)(190/2)+195+193+(201/2)│ 4-1

4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A.环比发展速度

4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C)C.2%×5%×8%×7%

1.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13.复合分组是(C)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1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15.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B.权数相等 16.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A)A.无偏性

17.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关系数

18.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C)C.负相关关系

19.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B)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2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1.统计整理的关键(B)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22.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B.复合分组

23.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

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

2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

2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26.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C.抽样平均误差

27.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B.负相关

28.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D.首末折半法

29.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

31.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 32.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B.一个月 33.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3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35.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A)A.都具有平均意义

3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B.权数相等

37.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B.等距抽样

38.当有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安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B)B.函数关系

3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数,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

40.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B.复合分组

41.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C.等于100%

4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A)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43.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关系数

44.广义的指数是指(C)

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4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C.7.1% 46.平均增长速度是(C)

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C)。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B)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6、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B、调查登

48、平均发展速度是(A)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49、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 发展速度应开(A).33次方

5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 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

A.年年下降

51、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A.逐 年增加

14、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B)

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15、总量指标是用(A)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16、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C、总量指标

17、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 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C、等于100%

1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19、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 80.6%,安置率是(D)。D、相对指标

20、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 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来比较。A、标准差系 数

21、抽样误差是指(C)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2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2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 是(C)C、抽样平均误差

24、抽样平均误差是(C)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B)

B、随之缩小

26、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 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

D、整群抽样

27、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C)C、家庭收入 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29、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B)

B、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30、在回归直线方程 中,b表示(C)

C、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

31、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 为:yc=56+8x, 这意味着(C)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32、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 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c=180-5x,该 方程明显有误,错误在于(C)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

33、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A.反 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3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A.指 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35、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36、销售价格综合指数(∑q1p1/∑q1p0)表示(C)C.报告期销 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37、在销售量综合指数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 表 示

(B)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 额

3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 数是(D)。D.q0p0

3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 是(A)A.q1p1

4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C.简单算术平均法

4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D.首末折半法

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CE)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次数分配数列(ACDE)

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3.抽样判断的特点是(ABCE)

A.由推算认识总体的一种方法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C.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E.可以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 4.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BCD)B.无偏性 C.一致性 D.有效性.优良性

5.产品成本项目中的原材料,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ABC)

A.原料 B.主要材料 C.辅助材料

6.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BCD)

B.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C.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7.计入产品的工资按其用途应分别借记(ABD)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D.营业费用 8.计入工资总额的津贴包括(ABCDE)

A.技术性津贴 B.补偿职工特殊劳动消耗的津贴 C.保健性津贴D.其他津贴 E.年功性津贴

9.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分配(ABDE)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D.管理费用 E.燃料及动力 11.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BCD)来确定

B.生产组织的特点 C.生产工艺的特点 D.成本管理要求 12.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 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 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13.在次数分配数列中(CDE)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标志值所起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14.标准差(CE)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1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条件下(AD)

A.扩大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17.以下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ABE)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18.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CE)C.线性相关 E.非线性相关

19.“预提费用”是(AD)A.负债类账户 D.资产类账户

20.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国灰(BCDE)B.制造费用很少 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 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21.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ACDE)A.生产车间的保险费 C.在产品盘亏和毁损D.低值易耗摊销 E.季节性停工损失

22.基本生产车间完工产品转出时,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D)

A.低值易耗品 B.原材料 D.产成品

23.在按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各批生产成本明细账上(CDE)C.包括报告月份发生的费用 D.包括报告月份以前累计发生的费用E.既反映完工产品成本,又反映在产品成本

24.按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间接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C)

A.当月分配法 C.累计分配法

25.采用简化分批法设立的基本生产成本=级账,其作用在于(ABCD)

A.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B.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工时C.计算登记完工产品总成本 D.计算登记月末在产品总成本

26.分类法下采用系数法计算各种产品成本时,被选作标准产品的产品应具备的条件是(ADE)A.产量较大 D.生产比较稳定 E.规格折中

27.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 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 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 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28.调查单位是(BCE)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29.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的总数是统计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30.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3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B.样本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32.简单随机抽样(ACDE)

A.试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33.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BDE)A.前者基期不变,后者基期逐期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上增长量都可以计算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34.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有(BDE)

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D.历年牲畜存栏数 E.某银行储户 35.对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最基本的分类是(CD)C.费用要素D.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36.产品成本项目中的原材料,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ABC)

A.原料 B.主要材料 C.辅助材料

37.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AC)A.能够提供正确的分配计算结果 C.适用于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38.基本生产车间发生下列(ABCE),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

A.折旧费 B.修理费 C.机物料消耗 E.修理期间停工损失 39.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AB)

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 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 40.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BCD)来确定 B.生产组织的特点 C.生产工艺的特点

D.成绩管理

41.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 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 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42.计算和分析脱离定额成本差异主要包括(ABC)A.直接材料脱离客额差异 B.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 C.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

43.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

A.成本降低额增加 B.成本降低额减少 E.成本降低率不变

44.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CDE)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45.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CE)

A.是不可以避免要产生的 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

4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B.样本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47.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

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 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48.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49.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ABCD)

A.车间办公费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车间设计制图费 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

50.计入工资总额的津贴包括(ABCDE)

A.技术性津贴 B.补偿职工特殊劳动消耗的津贴 C.保健性津贴D.其他津贴 E.年功性津贴

51.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BC)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52.在工业普查中(BCD)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53.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

A.国有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中间投入与总产出的比重

54.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AB)A.正相关关系 B.直线相关关系

55.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E)

A.成本预测决策 B.成本核算分析 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 E.成本考核

56.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ABC)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B.配备成本会计人员 C.按照成本会计有关的法规和的制度进行工作

57.计入工资总额的奖金包括(ABDE)

A.生产奖 B.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 D.其他资金E.节约奖

58.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ABCE)

A.定额比例法 B.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E.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59.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是(ACD)A.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C.能够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D.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60.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的项目有(ACD)A.联产品 C.各等级品D.品种规格繁多且数量小,费用比重小且零星产品

61.生产各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A.产品产量 B.产品单位成本 D.产品品种结构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BC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BC)。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B、单位产品成本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BCDE)。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BDE)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CD)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7、统计分组是(AC)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EC)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BDE)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就是组平均数

10、在次数分配数列中(CD)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1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BCDE)。

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

12、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1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A、各组次数相等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A、工资总额C、商品库存量

E、进出口总额

1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

17、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BC)A、编制相关表 B、绘制相关图

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

18、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ABE)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

19、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BCDE)

B.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C.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D.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E.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

20、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ABD)

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21、相关系数是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D)A.完全不相关

D.不相关

22、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则这两个变量是(AD)A.负相关关系 D.完全相关关系

23、回归分析的特点有(ABDEF)

A.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B.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D.因变量是随机的E.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

F.回归系数只有一个

24、直线回归分析中(ABDE)

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25、在直线回归方程yc=a+bx 中(ABE)(C,7,3,2;7,3,3)A.必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即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B.回归系数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E.两个变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程度显著

26、直线回归方程yc=a+bx 中的b 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BE)

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27、指数的作用是(ABE)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8、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CD)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29、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A.工业总产值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总成本指数 30、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BCD)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31、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BC)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32、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33、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原材料库存量(吨)8

9则该动态数列(BD)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34、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BDE)B.商品销售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

E.产品产量

3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BD)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6、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BDE)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37、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3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BC)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39、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BCE)

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 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 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

40、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BCE)

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C.历年商品销售量

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答: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区别:(1)概念不同:品质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方面特征;数量标志说明单位数量方面特征。(2)标志表现不同: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只能为文字,不能直接汇总成指标,只能对其表现 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而形成指标,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为数字,也叫标志值,能直接汇总成指标。例如:当某班级是总体而每一个学员是总体单位时,学生“姓名”是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现,如二号学生姓名叫李琴;而学生“身高”是数量标志,用数字来表示,如:二号学生身高为170公分(例如:当每一家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企业经济类型”是品质标志,只能文字表现,如某企业经济类型是合资企业;而“企业工人数”则是数量标志,表现为数字,如某企业工人数是700人。)

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如下:1)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2)如果说标志就是统计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则是调查的结果。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例如:学生“姓名”是标志,而姓名叫“陈菲”,则是标志表现。)(例如:每个企业“总产值”是标志,而某企业去年总产值为“10亿”是标志表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调查对象是调查目的所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就是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是调查对象组成要素。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变化二者可以互相转化;2)调查对象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组成要素。3)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关系: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都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有时是一致的 例:全国人口调查中,调查对象是全国总人口,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

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而全国住户调查中,全部住户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 户,填报单位是 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又例如:在对某种工业企业设备使用情况调查中,调查对象是全部该种设备,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设备,填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这时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而在对工业企业现况调查中,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填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

4.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并指出统计分组可以如何分类。答:1)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2)统计分组可以进行以下分类1)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2)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 3)按分组标志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变量分组

5.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1)变量分组种类:有单项分组、组距式分组两种,而组距分组又有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两种。2)单项式分组运用条件:变量值变动范围小的离散变量可采取单项式分组 组距式分组运用条件:变量值变动很大、变量值的项数又多的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可采取组距式分组

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答: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

1)子项与母项内容不同:结构相对指标同一总体中,各组总量与总体总量对比;

而比例相对指标则是同一总体中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相对指标。

2)说明问题不同:结构相指标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或结构情况;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范围内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例如:在全国总人总体中,“女性所占比例”是结构指标,而“男女性别比”是比例指标(例如,在全国工业企业总体中,“工业企业所占的比重”是结构指标,而“轻工业企业数和重工业企业数之比”是比例指标)7.简述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

答:1)平均指标是: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相对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2)平均指标的特点:

一、它把总体单位各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平均值与每个单位标志值不同。

二、平均指标是个代表值,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的一般水平3)平均指标的作用:

一、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二、、可以用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总体中的发展水平,以说明生产水平、经济效益或工作质量的差距

三、分析现象之间依存关系 8.简述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答:1).抽样误差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2)影响因素有: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2.样本的单位数;3.抽样方法,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9.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答: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计算期(或报告期)的。

10.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答: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它是通过变异指标中的全距、平均差或标准差与平均指标对比得到的。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由于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绝对指标,其数值大小不仅受到各单位标准值差异程度的影响,而且受到总体单位标志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所以在对比相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时,可以用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而对比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时,为了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就必须计算变异系数。

11.相关的种类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判断标准。答:

1、相关种类有:(1)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2)按相关性质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3)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4)按影响因素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2、相关系数取值范围是在-1 和 +1 之间,即-1≤γ≤1,当r>0时,表示x与y正相关,当 r<0 时,表示x与y负相关。

3、相关系数判断标准是:当│γ│=1 时,x与y完全相关;即两变量是函数关系; 当 │γ│=0 时,x与y x与y不相关当│γ│<0.3 时,微弱相关;当0.3<│γ│ <0.5 时,低度相关;当 0.5<│γ│<0.8 时,显著相关; 当 0.8<│γ│<0.1 时,高度相关。

12.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答:时期数列: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反映是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期数列。其特点是:

(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种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

(3)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点数列:在动态数列中,如果每一指标是反映现象在某一刻上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其特点:

1、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

2、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

3、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无直接联系 13.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答: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14.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

答: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体现在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抽样调查的作用: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困难解决的问题;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抽样调查的优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15.什么是抽样推断和其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特点:1)是有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6.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所以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16.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答:(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普度程度或密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17.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18.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间?

答: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娄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9.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

20.什么叫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答: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21.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结论相同和条件是什么? 答:当数量指示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基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当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报告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22.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 答:(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具连续性。(2)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累计相加,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23.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2)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24.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答: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25.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

答: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是:⑴子项与母项的内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的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

在空间上的对比。⑵说明问题不同,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指标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26.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27.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

答:参数指的就是某一个全及指标,它反映了全及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统计量即样本指标,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其特点是:全及指标是总体变量的函数,但作为参数其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而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数值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统计量本身也是随机变量。

28.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 答: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一本水平的指标;而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的指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Δ= t•μ即极限误差是在抽样平均误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区别:(1)二者涵义不同(2)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

29.从现象总体数量依存关系来看,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又何区别?

答:函数关系是:当因素标志的数量确定后,结果标志的数量也随之确定;相关关系是:作为因素标志的每个数值,都有可能有若干个结果标志的数值,是一种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30.如何理解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是相互补充,密切联系的?

答: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该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依靠相关分析表明现象的数量变化具有密切相关,进行回归分析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

31.统计指数的分类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统计指数的分类主要有: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统计指数按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2.在统计指数编制中,如何理解同度量因素的含义和时期的确定?

答: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 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编制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编制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33.平均指数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有哪几种计算形式? 答:平均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即先计算出各种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然后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34.动态数列的基本构成和编制原则是什么?

答:动态数列是由相互配对的两个数列构成的,一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二是反映各个时间指标值变化的数列。编制原则: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 总体范围应该一致;计算方法应该统一;经济内容应该统一。

35.简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方程式法的特点.答: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主要特点是,前者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的发展水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实际水平;后者则侧重于考察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与各年实际水平总数一样。

36.由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对比

所构成。计算时要先求得这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进行对比,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37.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3)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4.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

5.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间?

答: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娄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

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6.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7.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答:(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普度程度或密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下载电大小抄会计学原理期中测验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大小抄会计学原理期中测验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小抄精华版

    《 说明:该练习题出自广东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4月编印《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省管课程期末复习政治学原理》 一、填空题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 的社会。......

    2014年度电大期末考试《管理会计学》部分单选题小抄参考推荐

    2014年度电大期末考试《管理会计学》部分单选题小抄参考推荐 管理会计被正式命名的年份是(1952年) 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

    电大本科会计学《现代管理原理》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现代管理原理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

    最新电大婚姻法考试答案小抄

    婚姻法复习题 小抄1、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夫妻在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清偿等作出约定,从而全部或部分......

    电大 地方政府学 小抄 整理 答案 缩印

    地方政府学复习资料 单选 3.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管辖范围的广泛性) 1. 地方立法权不同于国家立法权的特有属性不包括(C,合宪性......

    会计学原理试题与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学年第 学期(任课教师: ) 课程考试试题 考生诚信承诺 1、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2、本人承诺......

    会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会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工商2014级复习专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下列项目中,引起负债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 B ) 。 A、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B、用银......

    2017年电大 【政治学原理】考试小抄完美版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1—48个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