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23:2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经》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经》读后感》。

第一篇:《心经》读后感

《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浓缩精化,全文共二百六十个汉字,却是佛法的精髓要义所在,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传入我国有多个译本,其中以唐朝玄奘所译的版本最有影响力.

记得那是十二年前.听说佛门里面有个宝贝叫开悟.不仅能开智慧又能解脱烦劳.在初次亲近佛教经典时.拜读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读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一直到菩提娑诃.对这断文字迷惑不解,不知句意,不知其理,不知其意.读完后感到像云里雾里的吃不透。是被很多佛教专用文字系缚经义所在。这些佛教里专业术语在社会上极少听闻.对这本开智慧的《心经》 生起半信半疑思维。从而放弃会解《心经》的机会与机缘。

我是一家木雕佛像工厂的销售主管。因业务需要,常要与全国各地的寺院与和尚打交道.而主管寺庙建筑的决定权,大都在寺院当家或是大和尚手里比较多。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听到法师们读诵《心经》.也经常听到以音乐方式读诵或歌唱《心经》。《心经》文字比较少.语句通顺.寺院流通最广的是玄奘法师汉译本,共260字。在与寺院结触长达十多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经文中的句子也慢慢地熟悉起来。慢慢地也会背诵了.在日积月累与《心经》结触过程中,对《心经》产生了神秘感.好奇这部佛教经典在佛教圈里:流通上最广.读诵最多.就连寺院免费流通的地方基本都有这部经.很多佛教活动中都要读诵.(除此以外还有金刚经).因此想要了解心经的兴趣又一波上来了。这次学习兴趣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开悟,开智慧.解脱心里迷惑.彻底打开《心经》这层神秘的面沙.感受下开悟,开智慧是什么样的生活嗞味.感觉那个开悟开智慧一定很好的心境.因为与很多大德高僧们谈塑造佛像生意时.在很多时候我完全搞不清楚这些法师是用什么样的思维在与我谈生意.而这些高僧大德们看上去很欢喜,很洒脱的一副样子.为了能更好的把生意做好,更好的生活.我一定要通过《心经》开悟.

刚开始我是在网络上找《心经》视频。最常见的是:净空法师,慧律法师,元音老人,这些法师大德所注解。刚开始看视频感觉很开心!因为带着找开悟的目的.心情自然不错.但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又被佛教中的术语所引导至陌生的文字相里面所累。我学习有个习惯,视频里法师们在注解经文里字义时,我搞不懂的。我在接着往下看:就觉提有点累。没搞清楚直接挑过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似的。心里堵得慌.所以我是常常暂停视频去查百度。查佛学大词典.有时候把一句名词搞明白,一整句连起来的意思在心里又透不过,有的一段句子搞点明白了,却和已知的思维不契合.在《心经》 里面的内容与自已在社会上所学到的知识不相应时。就没办法让思维去契合心经中的义理.整个心经拜读下来后.会纠结.纠结于自已经历过的人生现实经验与佛教圈所流传《心经》里可以开悟得大智慧产迷惑。不知道是自已没悟性,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内容太难.越是搞不懂就越想去搞懂.这可能是与我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验有关.

在反复探求,思维.查百度,查相关信息.还是没办法吃透《心经》 到底想传达给读诵者什么信息.想想我这人不至于那么愚蠢.在与社会上的朋友们打交道.与大和尚交流过程中,感觉自已的思维与理解能力不至于这么差.越想越迷惑.越是迷惑越想去想.这可能与我做事情的经历有关联.(个人格言:只要去用心,铁棒磨成针).

在几次解读《心经》 的历程中让我一次次对自已灰心.超出自已想象.为此:我特意打电话请示几位业务往来过的法师与大和尚,沟通了我在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疑惑。法师们开导的大多数是推荐的都是一些高僧传和其它的佛教经典.有的法师说先看《大乘百法明门论》《虚云和尚开示集》《六祖法宝坛经》《金刚经》等。有的直接讲佛学词典上的解释.还有的法师说法需恭敬心去求.电话不适合问这些.在与这几位法师的电话沟通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位法师开示的方法:讲的很对机,很入心.法师先问我为什么去拜读《心经》.我说明心意.法师开始把《心经》里搞不懂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白话的方式,一一解说,有的语句白话我都不知道法师心印,法师就以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我听。(后来才明白这位法师是云门宗派,讲故事是运用的是禅法).让我即学习又能听故事。让我对这位法师结下了善与信的缘份。其中有一部分经文里比较难懂的句子,法师开导!;让我以平常心去拜读经典.放下(开悟)的心思。先看看释成观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注解.释印顺法师注解的《金刚经》注解.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注解。《六祖法宝坛经》.把这四部看完后再去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再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再来交流.

佛法大海,信者能入。正是在这位善知识的引导下。我下始下工夫拜读这四部经典.其中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解说的我最感性趣.受用颇多.随佛尊者开示的《十二因缘法》也是这四部当中最难的部份.收获最多.实用性最普遍(遍一切法).因为里面所讲的白话,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要经历的案例.一讲心就开窍.我看了不少于五次以上.有些白话讲的很直接.当时就是理不清.要在重复看的过程中才体会到.每次看都有斩新的收获.不过(因缘法缘生法)确实有点难.在根,境为缘的当下生识会有无明我搞了好久.最后还是请教善知识才体会其理.

前后花了近三年时间拜读这四部经典.在没有完全吃透这四部经典前提下.我耐不住又去看《心经》。这次果然与至前所拜读的心情与状态大不一样。基础与信心都比以前足了,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累。第二是平常心去拜读。耐心也增上了.开始时被《心经》 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些文字给挡住了。幸好我至前拜读过《十二因缘法》。这些内容是《十二因缘法》见我的部分又讲到.我很耐心地,一段一段查看.一段一段思维。直到自已认为在心里能透过了。才进行下一段理法.现在回想.如果没有拜读过《十二因缘法》.想要搞懂《心经》内容.机会渺茫.因为(禅法与理法不合).好比没学数学加法就学乘法.如空中楼台.不接地.这次花了一整个晚的时间.看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是欢喜.

然后我打了个单盘,在那先净心再思索《心经》内容。经文的这些语句都是再讲五蕴身心的内容.只要把文字上的理法搞清楚了.再进入禅法就不难了.在用心思索.分析,总结.忽然一下子开窍.(开窍不是开悟).原来心经是讲的五蕴身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就是《十二因缘法》.感觉自已是把《心经》大义搞明一点点。只是一点点而已。前后大约二年多。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我时常看经典至半夜甚至天亮(我在晚上心能净得下来).看完后也不会觉得累。反而觉得很轻松,有些欢喜,同时也有些失落。在心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清幽的心境.

当下回想当初为什么对《心经》看不下去,看的那么很累,我总结三点心得与各位善知识分享。

第1):没有挑伏(五盖)中的昏沉与睡眠这二盖.这是学习当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没办法集中精神学习,就会在学术上断链子.虽学也学不完整.不完整的知识再去思维时就不能连贯通达.

第2):学习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坚固遇到一点难就易半途而费.

第3):没有佛学基础.基础没打好就直接看《心经》不接地气.七菩提支第3个是择法菩提支.我当初看《心经》看到云里雾里的就是没有择法菩提支(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没有择法菩提支是因为没有念菩提支(没有正确的思维).没有念菩提支是因为《十二因缘法》.不知《因缘法》那么(道次递)出错.(道次递)出错怎么修也修不起来.

如果不从《十二因缘法》里所讲的五蕴的集法与灭法入手.那么八正道也只是个名词而已.不明《因缘法》就不知缘生法.不知诸法因缘生.怎可破常见与我见的妄见.所以佛陀与舍利弗一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舍利弗尊者就开悟,我没有舍利弗尊者上面分享中的三点根基。对(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名词不会。句义不知.缺少信,解,行,证的基础。特别不知四圣谛中的集法,灭法不知.不见缘生法根本不知无常与无我真谛.所以佛陀与舍利弗讲了《心经》后舍利弗就开悟。而这些我是在《十二因缘法》当中开过窍.《因缘法,缘生法》是学习佛陀教法,见法得法眼前期过程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学习佛陀教法最正统的禅法.(这原始佛陀教导当中不争的事实).《十二因缘法》里面的内容是很精彩的.1.讲的是凡夫的生死过程,2.禅观都所见到的身心的缘起.3.识就是当前,迷惑,欲求,妄见与身心系着的缘起.这个离贪段爱的灭苦正道.是通往了生死的解脱彼岸.感恩世尊教导:(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些可能只有在《十二因缘法缘生法》里才能吃透.《十二因缘法》把世间三种人分析的非常的实际化.感恩随佛尊者开示.分享世尊真实教导!惭愧顶礼!

学佛陀教法(道次递)为最要.如果不是从(因缘法缘生法)这里切进去.您所看到的无常,无我,无我所,捏磐寂灭.这些也只是乌鸦学舌.不知其然,怎用其理.当遇根境识的缘也无法提起自觉.只能无情的被入生死之流.必须先得正法眼.(十二因缘法)是证得正法眼的关键正知正见.好比(无常):要想了解无常第一步要了解《因缘法》,第二步了解诸法因缘生.第三步才能明白缘生法无常.第一步说的是:观察真实.第二步是建立诸法因缘生的正见.第三步是破除远离妄见.只有看到真实.才能建立正见,方可破除妄见.这样才是正统禅法.见法得法眼.所以学佛陀教法(道次弟)为最要.如果没有正知正见(道次弟)为导.一门深入会变成一门陷入.因为理法与禅法不合.怎么修也修不起来.庆幸的是我在这方面只陷入了三年.提出这点是希望我们佛子在学习佛陀真实教法前,一定要搞清楚(道次弟),这点必须要明白.推荐:随佛尊者开示的:(中道禅法)(一乘菩提道次第)(十二因缘法略说)这三部.

学佛法能有善知识或法师的引导是最好.我也只是个半桶水.还在这里写心得.可见还在晃动著.亲近善知识恭谨与礼节为首要.随喜布施为次.惭愧居士合十!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愿所有佛子:未成佛道。先接众生缘.感恩三宝恩德.

希望我与《心经》 的一断因缘.能让各位善知识在初学佛陀真实教法中有点帮助。

顶礼三宝

合十善知识

惭愧居士 写于当下

第二篇:心经读后感

《心经》读后感

我非佛教徒,我亦不信仰佛教,我完全在以哲学的角度去读佛教的经典。

这人世间,有一部最短的经典。这部经典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就是佛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常则称为《心经》。

二百六十个字是太少了。和这人间积存起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字相比,二百六十个字能写下一些什么呢?我们又怎么能设想仅仅用二百六十个字,就能完成一部经典呢?

然而事情又确乎是这样。佛门就用这不足一页的文字,为我们讲说了天上人间的秘密。用我们惯常的话语来说,就把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都依次地写在了这部经典里。这样就不能不说,这便是人世间的一个奇迹。

我们曾经感到过一种欠缺,就是我们听说过各种各样的一家之言,却不曾聆听过佛陀的经验。这就有些不够谨慎了,要是这之中刚好含藏着什么秘密的话,我们寻寻觅觅,人生又如白驹过隙,不就错过了这样慈悲的知见?

那末现在,在我们陆陆续续地听说了一些佛法之后,如果我们至少也该读完一部佛经的话,或许就可以看一看这部最短的经典。

这题名里的“般若”和“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智慧和去彼岸。

我们对彼岸当然有许多怀疑。我们固然深味这人生的辛苦和悲凉,到若要寻找彼岸,又让人疑心只是一种幻想。我们已经看到了,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一样,我们其实也是被囚禁在世界和身心的樊笼里的;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本身,就决定着我们有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等等,又哪里能找到一种办法,来度尽我们的一切苦厄呢?

我们找不到这种办法,是因为我们一直都不知道世界和生命的秘密。然而佛陀在经过千辛万苦的寻觅之后,却解开了这些秘密,于是才慈悲地对我们说,这种根本的办法其实是有的。

而这种办法的精髓,也即是佛法的心要,便收在了这部经典里。

所以经文的一开头便这样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句话就可以看作经文的第一段,是一句总论,即以观自在菩萨为例,来作一个缘起。

菩萨就是觉悟了的人,是不是呢?我们没有觉悟,所以我们不知道彼岸的景象;这位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到达了智慧的彼岸,所以就能在这种智慧的状态之中观自在,照见种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情景。

原来我们也不明白,如果有彼岸的话,这彼岸会在哪里。后来听说过一些佛法之后,我们也就有些明白了,这彼岸并不在天涯海角,而正是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念头,也就像一面染上了各种颜色的镜子,是什么都映照不清楚的,这就是在此岸;而菩萨放下了心里的念头之后,就好比镜子被擦试干净了,心里所固有的智慧便立即显现出来,也就是在彼岸了。智慧是什么?智慧当然就是能量和信息。这时候菩萨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智慧,就是能照见世界和生命的真相的。

这真相又是什么呢?真相就是五蕴皆空。也就是说,在这种照见之下,菩萨便从最精微的角度看破了这个世界,发现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五种物质形态,即色、受、想、行、识五种物质表现,本来都是“空”的。这一切的本质既然都是“空”的,当然也就有办法摆脱一切苦厄。因为我们的一切苦厄,不都是对“有”而言的?好比要先有一朵花,然后才会有花开花落和风吹雨打;又要先有一副身躯和一颗识心,然后才会有生老病死和处心积虑;如果我们能把身心都还原为这种空灵的状态的话,又还会有什么苦厄呢?

“空”自然不是空无所有。空无所有是我们的一种错觉,一种误会。天空里漂浮着一朵白云,大海上卷起来一团浪花,跟着这云朵和浪花又都消失了,但哪里又是空无所有呢?在这个物质的宇宙世界里,就连满天的繁星也是靠引力而悬浮着的,又哪里能找到一种空无所有的状态呢?

所以经文在用一句话说完这个绪论之后,接着便要从世界的根柢说起,首先要把世界的真相为我们作一个说明。

和所有佛经的记载一样,佛陀讲经的时候,都有特定的对象。《心经》的听讲者,就是一个叫舍利弗的弟子。这些真相虽然是对舍利弗讲述的,便也是为全体众生讲述的。

经文的绪论用了二十五个字。那末到了第二段,讲述佛陀的世界观,则有二十六个字。

包括呼叫弟子的名字在内,这二十六个字便是这样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就是色空说了,这样的话语就是我们曾经听说过的。或许是因为有一个空字吧,在原来,我们便把它当作了佛法的虚无和消极的凭据。

然而色又怎么不是空的呢?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形有象的物质,我们把这些物质不断地分割下去,先是分子和原子,后来是电子和基本粒子,愈往后走就愈是无形无象了,不就仿佛是“空”的?

我们原来是误会了,佛法说到“空”的时候,说的也就是那种构成世界的最原初的物质。我们不是至今也没有找到这种物质?而佛陀却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发现了这种物质。这种物质太精微了,看不见也摸不着,就像空的一样;然而它又真实地存在着,并非是空无所有的;所以在另外的一些时候,佛门就把它称为真如或如来,也称为实性、实际或实体。色的世界既然是由这种“空”的实体聚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在说到世界的时候,又该说它是色呢,还是空的呢?说色说空便都不确切,当然就只能说色空并不相异。

这就并非虚无,也不是消极了,若不如此,便难免是偏执的。

那末这是说“色”,说一切有形有象的物质,包括山河大地,楼房车辆,还有我们的这副身躯,在根柢上都是“空”的。

然而“空’在聚合为这个世界的时候,又是不是只表现为“色”这样一种物质形式呢?当然又不是。其实这“色”的层次,佛法说它是一种“质碍”,不过是一种表面而粗糙的层次。经文接着就给我们指出来,在“色”的后面,就还有“受、想、行、识”。它们同样都是“空”生出来的,不仅同样是物质和物质现象,而且是更为深入和精微的物质形式。

这儿的“受”和“想”就无须多说了,和“色’的现象相比,我们的感觉和意识诚然就更为隐密。至于“行”和“识”呢,则不能望文生义,不能误会为行为和意识。“行”是什么?“行”是对“想”的进一步剖析,佛法说“行”是迁流,就说它比“想”更加精细。“识”是什么?“识”又是对“行”的进一步的探索,佛法说“识”是藏识,就说它比“行”更为隐蔽。不妨用比喻来说的话,我们不是已经知道了,在物质的后面,就还有分子、原子、电子和基本粒子?那末参照地排列起来,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排列,也便是“色、受、想、行、识”。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经文在这里给我们描绘出来的,就既是世界的模式,同时也是生命的体系。这样便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生命就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缩影,天人也本来合一。

你以为怎样呢?这不就是一个平常而巨大的秘密?长久以来,当我们说到世界的时候,就总是把我们自己当做主体,而把世界视为客体,好像我们是生活在世界之外,物质的世界并不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感觉和意识等等也不是物质的。所以我们在寻找世界的根柢的时候,就有些像一个背着孩子找孩子的女人一样,只顾着在身旁的世界里张望,却忽略了那种最原初最精微的物质,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现在经佛法一提醒,事情就变得完整而清晰,这儿的“色、受、想、行、识”,便覆盖了世界和我们自己。这就使我们恍悟到了,不仅“色”的世界是物质的,还有我们自己的“受、想、行、识”,也同样是物质的。若问“识”之后又是些什么呢?“识”之后诚然就是“空”了。所以我们只消回过头来打量一下自己的生命,沿着色受想行识这样的层次逐渐深入下去,也就能得知世界的秘密。

这是不是就有一些玄虚?其实也不,不过是我们没有这样地试验过而已。佛法是讲信、解、行、证的,如果我们能依照佛法的指引,认真地试验一下,那末或多或少的,也就能体验到这种秘密。

确实,我们活着,如果只停留在“色”和“受”的层次上,其粗疏就可想而知,其遗憾也不言而喻。即便是来到“想”的层次上,这“想”便再大也有限,反过来也会限定我们自己,使我们成为一个狭小而固执的小我。但如果我们不以为自己之所“想”就天经地义,也不总是在“色”和“受”里去寻求满足和刺激,而是换一条路径走一走,比方说安安稳稳地坐下来,设法把眼耳鼻舌都关闭起来,然后往自己的生命深处查看一下,又会怎样呢?这样一来,在我们确实地安静下来以后,即进入了佛法所说的禅定状态以后,不仅“色”和“受”的侵扰会消隐下去,就连我们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便也是可以消解和轻减的。等到这样的功夫纯熟之后,我们也就能进入“行”和“识”的境地。

“行”和“识”的境界自然就更加深远和宽阔,这里我们不妨作一个比喻。让我们先把“想”比作一篇文章好了,一个人的思想确实也就像一篇文章,是一个被限定了的整体,所以是疆界分明的,不能彼此进入的。这时候“行”是什么呢?“行”是迁流,是一种能流动的东西,便好比是文章之中的句子,同样的一个句子也就可以进入到好些不同的文章里去。至于“识”呢,在这种情况下,便自然是更加自由的单字了,所有的句子和文章便都是由它组成的。这一切也就犹如说,你如果是一团板结的物质的话,就是非常之不自由的;但如果你不是物体而是分子呢,就会自由得多了;更不用说你还是电子和基本粒子,如果到了这样的地步,又还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你,你又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去呢?

这一切诚然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似乎不可思议的一切,却正是佛法所发现的秘密。当年释迦牟尼王子在菩提树下证道之后,他的心灵就最终摆脱了色受想行识的重负,便和宇宙万物全息相应,便看见了三世十方的所有景象,得知了宇宙万物的一切根柢。而观自在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便同样验证了这一秘密,照见了“色”和“受、想、行、识”都是“空”的。而这种“空”,自然也就是万物的本质,世界的依据。

这样地说下来,诚然就要说到生命的规律,所以经文也就进入了第三段,用八十二个字写成了下面的文句: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不用说,这儿的“诸法空相”,说的也就是世界和生命的本相,本来的面目或本来的模样。

事物诚然有自己的本相,比方说五光十色的万花筒吧,一旦拆开来之后,不是就只有几粒细碎的玻璃?还有雪花,或者云霞,虽说是变化万千,但追寻到终极的地方,还原为本来的面目,也不过是氢原子和氧原子而已。那末“诸法”呢?即是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物质现象,其真相又是怎样的呢?在经过了上一个段落的开示之后,我们应该意识到,色受想行识诸法的本相也就同样是“空”的。并且其空灵的程度,就绝非原子电子之类的存在可以比拟;本来都无法描述了,如果勉强地描述一下的话,这种空灵的本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和不增不减的。

什么东西会这样玄秘,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和不增不减呢?我们又能在哪儿找到这种东西呢?其实一经说破,我们就不难猛省,你只要能回过头来,审视一下你的意识就行。你不是有喜怒哀乐,还有受想行识?这样的现象不就很玄秘?而先贤这时候就启发我们说,那末在你的喜怒哀乐和受想行识还没有发动之前,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个东西 ?一者是所指,一者则是能指,你就想想看吧,那个可以用来化作喜怒哀乐和受想行识的东西,那又该是一种怎样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始终载负着的灵智,就是佛法所说的真如实体。这便是世界和生命的本来面目,无比精微,无比空灵,虽然是“空相”,却又是真实不虚地存在着的。

仍然用比喻来说的话,我们就姑且把这种空相比喻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无形无象,也无踪无影。然而什么时候,这原子一聚合起来,不就成了汽,成了云朵和水,最后还会凝结为冰?世界和生命的情形也一样,终极的地方是一片妙明,后来便结成了暗色,有了色受想行识。这就是无中生有了,我们的生命就是其中的一种能量体系,是色受想行识的一种集成。有了世界和生命这个“有”之后,又才有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身香味触法,乃至于生老病死和苦集灭道等等,所有这一切,便不过是能量的聚集、控制和耗散,是彼此的交流、转化和合成。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只有空灵的本相才永恒不变,而一切的“有”,便都像泡影一样,是随缘生灭的,不能常住的。

所以经文在这里就用了一连串的“无”,来说明诸法和万有的本性。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只看见“有”,不知道“无”,便会执着于“有”,即是执着于自己的得失和见解,执着于各种各样的本来就留不住的东西,若依佛法看来,也就是痴迷,就是“无明”。而这种痴迷或“无明”的状态,自然也就是一种“有”的物质状态,便会始终控制和牵引着我们,使我们永远在“有”的境况里轮回,包括只是在佛学和道法里纠缠,而不能达到“无智亦无得”的境界,回归于终极和永恒的存在。

那末反过来,如果我们清楚了世界和生命的这种真相以后,事情又会怎样呢?应该说很显然,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找到了事物的终极的依据。我们原来不知道这种根本的秘密,没有这样的终极的依据,所以我们在讨论着这生命和人生的时候,便只能是瞎子摸象似的,一切都只能是自圆其说和自由认取,于是才众声喧哗,纵有所得和所见,也只是一些浅显的体验和相对的道理,经不住再问一下为什么,到底是不了义。现在当然就不同了,依照这种根本的秘密,对于我们今生今世的生命来说,也就能引导出一种终极的含义。

所以紧接着,经文也就有了第四段和第五段,即分别以菩萨和诸佛的人生选择为例,来为我们说明生命和人生所能有的终极的意义。

明白了生命的真相的菩萨们,是怎样来度过自己的一生的呢?

上面一段的最后一句得到了一个结束语,“无智亦无得”,就是说要解放我们的心识和不计较我们的所得;这就显得不同于常理,不免让人生疑;又不要有见解,又不能追求利益,这人生还有什么呢?这时候经文便对我们解释说,并非是什么都没有,菩萨们就是因为解除了这些束缚,才解放和超越了自己,然后才得到一个完整的天地。

“以无所得故”,经文接着便这样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儿便有三个衔接着的缘故,一是无所得故,二是般若波罗蜜多故,三是无挂碍故。我们如果要了解其中的道理,就不妨从反面的情形,来体悟一下这种缘故。

一个人设若不是“无所得”,而是要不断地有所得,那又怎么样呢?应该说很清楚,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情形。这所得便始终有限,同时又永无止境。这样一来,生活就总是在别处,幸福也总是在你不在的地方,你便永远要在这样那样的所得之中游泳,到死也不会有岸,不会有片刻的安宁。而你的种种所得,又注定是留不住的,是非成败都转头空,到头来都难免风流云散,如梦幻泡影。即便再轮回一次,也还是依然故我,也只能照样的忙个不停。如果一切只能是这样地重复的话,你作为万物之灵长,这灵长之处又何在呢?不就值得人深省?

我们不必畏惧这个“无所得”。比方说你的一双手吧,如果你得到了一点什么东西,便始终紧紧地把它捏在手里,再也不肯放下,害怕这样一来就会无所得,你的这双手又还会有什么用呢?又怎么能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去拥抱整个的世界呢?手如此,心灵当然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心灵被这样那样的所得填塞得满满的,就像天空里始终布满着云絮,智慧的蓝天又怎么能够显现出来呢?所以菩萨们就不执着于自己之所得,才能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心灵的蓝天。照见了蓝天之后,便明白原来在心灵漂浮着的种种见解和念头,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云絮,从此便不再被这些云絮所迷惑,能够心无挂碍。

我们的迷误就在于心有挂碍,一颗心始终被层出不穷的云絮遮盖着,这云絮就成了我们的自我,想不到放开,不愿意放开,乃至没法放开。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虽说只有一个,但在不同的人们来说,就注定要用自己的这一团云絮一般的心识去看待世界,然后便固执己见,给人生加上种种的目的,给世界蒙上种种的色彩。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是,这自然是境由心造;至于杯弓蛇影呢?风声鹤唳呢?也就是颠倒梦想和心怀恐惧了。所以我们也清楚,正常的人们与精神病患者之间,就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随着日子的越来越繁复,诱惑和刺激也越来越深重,我们的心也就越来越浮躁。其浮躁的程度,便好比闷热而黑暗的锅子似的。这时候除了依法修行的菩萨们而外,谁又能解脱自在,远离颠倒梦想,而最终达到涅盘的境地呢?

涅盘的意思就是圆寂。完全可以说,这圆寂二字,也就概括了佛法的秘密。想想看吧,不就只有圆满的又才是寂静的、寂静的又才是圆满的?菩萨们从无 所得开始,不断解放和超越自己,到后来便心无挂碍,心灵所固有的智慧便显现出来,即是恢复了生命的本相,回归了生命的本体,这便是圆寂。到了这样的时候,菩萨们便能够不离万物,不住万物,与世界全息相应,完成了天人合一。所以最高果位的菩萨,也就是等觉菩萨和妙觉菩萨,就与三世诸佛无异,其觉受的境界便和三世诸佛是一样的。

这种终极的境界,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经文的第五段便说: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佛菩萨们,便安住在这样的正觉里。在摆脱了生死的轮回和一切苦厄之后,才是不生不灭的,解脱自在的。

话到这里似乎就说完了。余下来的最后一段,六十五个字,便要为这一切作一个结论。而这时候,在我们跟着经文一路地走过来,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之后,这结论也就是十分清楚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咒诚然就是一种真言,一种最真实、最有力的言语。

现在把前面说过的一切总括起来,这一部经典的心要也就可以归结为这样一句真言: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让我们都到彼岸去吧,快快的得到觉悟。

也许你很难相信这一切?

又也许你相信了,又还是愿意留在颠倒梦想里,认为这样才更美丽,即便坠入地狱也在所不惜?

这当然都由你。佛法说命自我立,世界并不是神明创造的,也没有神明在支配着你,你的命运全在你自己的手里。(这当然与我伊斯兰教信仰的教义背道而驰。)

但是又也许,你确实看到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你能认可的意义,那又如之何呢?那末这时候,在你上下求索又仍然归途茫茫的时候,便还有这样的一条路经留在这里。

这便是诸佛菩萨和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们验证过的一个秘密。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而我们如果要接近佛法的话,诚然就要以经典的开示为依据。依佛说则是佛法,不依佛说则不是佛法。道理也好,法门也好,便全在这里。

弃诸佛于不顾,只留法理,参悟禅,从哲理上可以学习一下。

第三篇:《心经》读后感

《心经》读后感范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经》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经》读后感1

《心经》,区区二百六十个字,却道理深深,其精神在于人们所有苦恼都是因为我们执着所带来的。执着自我主义,执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执着自己所认识的一切,读《心经》就是要破除执着,在自己得到觉悟的同时,帮助他人醒来,解放自己。

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它们都不可能独立存在着,都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并按照自身不同的方式而存在着。

为什么说苦恼都因为执着而来,因为我们对某一件事过于执着,就会使我们对某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判断总是停留在已有的认识和固有价值之下,束缚了我们的思维,甚至把自己原本就是错误的认识作为正确的认识左右自己的思维,有时还会让自己走入迷洞,将自己错误的价值观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许多时候在说的执迷不悟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往往因为太执着于一个目标,一种观念,一套方法,失去对自我的开放性,不知道因为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想,这种思想一旦形成是极其可怕和危险的。

佛教所说“不执着”,并不是无所谓而放任自己的人生态度,这里所说的不执着是指不为过往的认识所局限,而要适时地因为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调整自己,“不执着”,是提醒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观念去观察事物,分析加工后得出正确的判断。人生不可能明白很多道理,但有一条是非明白不可的,那就是要知道,我们生活的社会每时每刻在变化,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每时每刻在变化,就是说,人的思想也是每时每刻在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外界的变是相对的,内心的变是绝对的。一阵风吹动了柳枝,柳枝温柔地摇动起来,因而人们都喜欢看杨柳的美和柔。但事实上,风不动,柳不动,是我们心在动。无论自己曾经的观念多么正确,也要舍得放弃旧思想,去吸收新的符合形势的新思想,那怕是自己一时还不太接受的。人不可执着地固守着某一种观念和对某个人的认识,“不执着”永远是对的,“执着”却肯定是错的。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从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取舍和判断,眼见不一定是真的,而是要认识现象背后的因果条件。就像是一对夫妻,不能因为一时的吵闹去否定多年来的感情,既不可把夫妻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从一而终,也不可太执着夫妻间的每一件事和每一句话,要永远记住,夫妻首先是不同的独立的个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这个道理。

旧事物不灭,根本谈不上新事物的产生,旧思想的不去,也不会有新思想的形成,没有新思想的形成,也就永远不会进步,甚至很快被社会淘汰,所以在生活中,一直被人们赞美的“执着”两个字,实在是需要我们重新去认识。有灭才有生,我们都是在生灭过程中,学到知识,得到精神。

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故此,纵然是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是不同的见解,所以我们许多时候不要去追求对某个事物是否能得出相一致的答案,一切法则现象和事物都是变幻莫测的,是无常的,无我的,好的不会停留,坏的亦会消失,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执着呢?为什么不能看开一点呢?为什么不能够包容一点呢?

读《心经》就是读一部易懂的哲学著作,里面许多道理正是我们生活中需要懂得的,读《心经》,用心去感悟。

《心经》读后感2

初读此书略有感悟,书名为洗心,但经过阅读,发现只是市井生活,浅显的看了开头并未让我感受到洗心从哪处体现,又翻回去带着这个疑问开始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书中讲述了很多故事,看似没有丝毫的联系,但却有相同的地方,每个故事的开始美的让人心醉,那种感情的抒发,情景的描绘,很容易被带入到作者搭建的世界中去,但结局坍塌得着实让人心碎,为什么会坍塌,也许是我们在为人物唏嘘的同时,在阅读完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何要将那份美好转瞬即逝,读到最后总是让我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到绝望而不甘,但转念一想这很像是现实生活的状态,对生活的无奈,像是被生活中一双无形的手肆意的摆弄,一些事情的发生让你猝不及防,人生遇到许多的选择决定了轨迹,未知而又陌生。

文中出场人物众多,作者在搭建书中世界时将人物性格也刻画的生动形象,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灵魂。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洗心经》中的少年锦文,“苍白俊秀,温情忧郁,敏感多思”虽如此描述,但他温情而暴烈,本是一个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却内心深处不断在沉淀着那份黑暗,黑暗的种子在一件件的刺激下发芽,壮大。文静,优雅,冷漠的矜持,多热闹的场合一律静默,像是遗世而独立。而锦文的另类和女孩子的喜欢却招来了男孩的嫉恨,市井间的“小青皮”因自己嫉妒到丧心病狂,对锦文进行了毒打,正是因为此事锦文也为他的厄运埋下了伏笔,从而彻底改变了命运的轨迹。少年书生爱上了将他救出来的暗娼,产生的情愫不仅炽热而暗暗,如地心在地心运行,又如火星儿在棉花里燃烧,外表看不出,却终有一刻会爆燃,痴情的文弱少年的内心裂变导致了自己走向了悲剧。虽寥寥几句描述了锦文的内心变化和结局,他的悲惨以及其他人物的人生悲剧都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坍塌世界中由最初不同的美好中慢慢的化为乌有,小说世界的崩塌,人物内心的变化,由希望沦为绝望的过程,刻画的细致丰富。

整书看完心情虽是沉重的,每一个故事的描述无不体现着那种幸福的短暂,人世间的悲欢,时而喜悦,时而伤心,悲剧收尾,绝望充斥着。虽然文中人物都也存在着温情,但是也暴露着本身的缺点,人无完人,克制还是放纵,都是一念之间。但是我觉得整部书绝不是想展现给读者一种人生充满绝望,世界框架崩塌的负能量,而是在浓墨重笔的刻画温馨画面时想要让读者懂得珍惜幸福,人生将要发生的事或许不曾预见,但是之前的选择却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一切都在继续。

《心经》读后感3

张爱玲无疑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所以,她的作品也毫不忌讳的呈现出社会万千现象。在小说《心经》里,她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就是这样一个令人难以启齿的故事,关于恋父情结。从心理学角度上讲,这种事也无可厚非,而张爱玲运用西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恰如其分地将这种隐匿的情感展现在我们眼前。无疑,恋父开始,注定是一场宛如飞蛾扑火的情殇。

小说开头,张爱玲虽未直截了当地挑明许小寒和她父亲之间的微妙关系,但从小说细节之中也能略窥一二。

许小寒对父亲的过分依赖和对朋友的炫耀,张爱玲写得细致入微。许小寒和父亲一起到国泰看电影,被人误认为是男女朋友时,她心中甚是得意的。而从她和父亲的合照及他父亲的化装照中,我们也不难想象出她对父亲撒娇的情态。许小寒一直拒绝长大,也正是因为她感觉到了长大后的微妙变化,她宁愿没长大,一直与父亲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许小寒爱慕着自己的父亲,必然于无形中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当一个女人过了三十,青春不在,她的心灵必定是敏感而又脆弱的。试想某一天,当她满心欢喜地穿了一件漂亮的衣裳,可她的女儿却不以为然的笑了,接着自己的丈夫也跟着笑,她的心情会是怎样。记得某一个人讲过,笑是最有魅力的,同时也是最有杀伤力的。而此时此刻,这种笑无疑成了最尖锐的武器,让她遍体鳞伤。可是,她无法去责怪她的女儿,因为,女儿依旧是那般的天真可爱。她只能默默地说服自己不必去在意。而当她最后明白,女儿那时是故意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心已平静如水。对于许小寒,她终究无法去恨。她只能幻化成一缕数不尽凄凉的轻烟,无奈地看丈夫离自己越来越远。

而许小寒依恋着自己的父亲,这对她自己也不好受。她拒绝了其他爱慕者,选择蹉跎岁月,只是因为她的父亲。其实在这里,这一场情感纠葛的罪魁祸首何尝不是许小寒的父亲呢。因为他对许小寒的纵容,让许小寒先陷进泥淖里不能自拔。而他即时脱身,但他却不是选择好好对待自己的妻子,而是选择和许小寒的朋友段绫卿在一起。段绫卿,在见到她的那刻,他就说和许小寒有点儿像。段绫卿,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根救命稻草;而他对段绫卿来说,有的只是金钱和地位的诱惑吧。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看得真切。许小寒知道段绫卿家的难处,所以她开始极力撮合她和龚海立相好。龚海立家境好,又有前途;段绫卿,人聪明,又有美貌。她觉得两个人极有可能在一起,而这里或许也是她自己的父亲的缘故。女人的直觉是最准确的,当她听见父亲说段绫卿和她长得像时,她就害怕了。所以,她才会这么迫不及待。当她得知父亲与段绫卿的事时,她表现出来的激动高过她的母亲。她要去段绫卿家游说段绫卿的母亲,却被自己的母亲拽了回来。或许是赌气吧,她选择与龚海立订婚。这里,龚海立无疑是可悲的,许小寒之前假装不知晓他对自己的心意,是由于许小寒的父亲;现在,许小寒决定和他订婚,也是由于许小寒的父亲。这,对他是福,还是祸呢?

仿佛在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令人羡慕的美满家庭突然变得摇摇欲坠。隐匿在其间的恋父情殇,不外乎是一颗定时炸弹。许小寒的母亲,心里是痛苦和绝望的,她最后也只能说自己会坚强地活下去,心中却是无限凄凉。

《心经》读后感4

张爱玲的作品中,我顶中意那篇并不出名的短篇小说《心经》。它像天边一朵淡淡的微云,没有风情万种的浓烈,却一直余韵未了,久久回荡在心里。那一年,23岁的张爱玲已经红遍上海滩,她奇装眩人,才气放恣,不可一世地自恋着,如她自己坦言的那般“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在乱世里,她写人间烟火,她的那些女主角,个个失心疯般,爱得毫无道理,也没有退路。张爱玲的心里也是活着一个乱世的,她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心经》的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和父亲间相爱的故事。二十岁的许小寒,有着完美的家庭,不错的追求者,这个年纪的孩子,也许所有的心事,就是学校的功课,周末的郊游,和橱窗里的漂亮裙子。可二十岁的许小寒,她所有的心事和秘密与父亲相关,那个四十岁不到的男人,和小寒一起去看电影,会被误会是她的男朋友。

整个故事的调子是寂寥的,天地般苍茫寂寥。

“她坐在栏杆上,仿佛只有她一个人在那儿。背后是空旷的蓝绿色的天,蓝得一点渣子也没有……这里没有别的,只有天与上海与小寒。”典型的张爱玲的语言,让人心惊。

小寒的父亲许峰仪在十多岁的年纪便结婚生子,因此在小寒二十岁的时候,他还是个四十岁不到的优雅男人。小寒与父亲间的默契,还有两人间奇怪的气场,在故事的中段才被点破。然而小寒的爱是绝望的,她二十岁了,不能再赖着不肯长大。二十岁生日的当晚,小寒在沙发上搂着父亲的脖子,眼泪扑簌簌掉下来,纵然母亲自动隐退,淡得像个符号,她的爱也是不可能的,没有退路。许峰仪当然心知肚明,除了孩子的天真,小寒没有一直待在父亲身边的筹码。许峰仪自然而然地爱上小寒的同学段绫卿,那个长得与小寒相像的女孩子——“绫卿看上去凝重些,小寒仿佛是她立在水边,倒映着的影子,处处比她短一点,流动闪烁。”也正如母亲说的那样,“你爸爸不爱我,又不能爱你”,所以他只能爱绫卿,把对小寒的一腔温柔转移到绫卿身上。

一个唯美的故事,尽管有些病态,还是好看的。我始终觉得张爱玲有恋父情结,因为童年的缺失,也因为在她的两段里面,她都像那个天真的许小寒,需索着父亲般的爱。

在小说的世界里,张爱玲写遍人世间最凄凉最绮丽的爱情,她也懂得人性的不纯粹,因此有了那些爱情里的女子曲折幽深的心事和计较。然而文字与现实始终是隔着一层距离的,当23岁的张爱玲遇见胡兰成,一点脑筋都不肯动了,不动脑筋只动心,“人生在撒手的一刹那”,奋不顾身地成就一段旷世爱情,金色的永生。在胡兰成面前,她的骄傲与不可一世的跋扈统统不见了,低到了尘埃里,在他面前,她像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仰视着他,崇拜着他。()

多年之后,人到中年的张爱玲落魄地流浪到了美国,遇见大她30岁的作家赖雅,在落魄的生涯里,仰仗他那么点的气概,站在他的身边,她也像个孩子般,天真地需索着他的爱和温度。文字的世界里成熟理性,现实生活里,她永远都是个孩子,仰着脸天真地注视着大人们来来往往,仿佛这个世界与自己毫无关联,只有在“失去人与人交接的场合”她才能“充满的欢悦。”

《心经》与张爱玲的那些名篇比起来,也许太过晦涩,不够深刻,然而我就是如爱张爱玲般爱着这部边缘化的小说。我觉得在小说里面,是有着她自己的影子的。张爱玲的凉薄,注定了小说的悲剧,然而真正爱过的人,始终是幸运的。在她的小说里总是看到人生的苦短——又苦又短,而爱情的刹那,便是金色的永生。

第四篇:《洗心经》读后感

初读此书略有感悟,书名为洗心,但经过阅读,发现只是市井生活,浅显的看了开头并未让我感受到洗心从哪处体现,又翻回去带着这个疑问开始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书中讲述了很多故事,看似没有丝毫的联系,但却有相同的地方,每个故事的开始美的让人心醉,那种感情的抒发,情景的描绘,很容易被带入到作者搭建的世界中去,但结局坍塌得着实让人心碎,为什么会坍塌,也许是我们在为人物唏嘘的同时,在阅读完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何要将那份美好转瞬即逝,读到最后总是让我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到绝望而不甘,但转念一想这很像是现实生活的状态,对生活的无奈,像是被生活中一双无形的手肆意的摆弄,一些事情的发生让你猝不及防,人生遇到许多的选择决定了轨迹,未知而又陌生。

文中出场人物众多,作者在搭建书中世界时将人物性格也刻画的生动形象,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灵魂。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洗心经》中的少年锦文,“苍白俊秀,温情忧郁,敏感多思”虽如此描述,但他温情而暴烈,本是一个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却内心深处不断在沉淀着那份黑暗,黑暗的种子在一件件的刺激下发芽,壮大。文静,优雅,冷漠的矜持,多热闹的场合一律静默,像是遗世而独立。而锦文的另类和女孩子的喜欢却招来了男孩的嫉恨,市井间的“小青皮”因自己嫉妒到丧心病狂,对锦文进行了毒打,正是因为此事锦文也为他的厄运埋下了伏笔,从而彻底改变了命运的轨迹。少年书生爱上了将他救出来的暗娼,产生的情愫不仅炽热而暗暗,如地心在地心运行,又如火星儿在棉花里燃烧,外表看不出,却终有一刻会爆燃,痴情的文弱少年的内心裂变导致了自己走向了悲剧。虽寥寥几句描述了锦文的内心变化和结局,他的悲惨以及其他人物的人生悲剧都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坍塌世界中由最初不同的美好中慢慢的化为乌有,小说世界的崩塌,人物内心的变化,由希望沦为绝望的过程,刻画的细致丰富。

整书看完心情虽是沉重的,每一个故事的描述无不体现着那种幸福的短暂,人世间的悲欢,时而喜悦,时而伤心,悲剧收尾,绝望充斥着。虽然文中人物都也存在着温情,但是也暴露着本身的缺点,人无完人,克制还是放纵,都是一念之间。但是我觉得整部书绝不是想展现给读者一种人生充满绝望,世界框架崩塌的负能量,而是在浓墨重笔的刻画温馨画面时想要让读者懂得珍惜幸福,人生将要发生的事或许不曾预见,但是之前的选择却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一切都在继续。

第五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浓缩精化,全文共二百六十个汉字,却是佛法的精髓要义所在,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传入我国有多个译本,其中以唐朝玄奘所译的版本最有影响力.

记得那是十二年前.听说佛门里面有个宝贝叫开悟.不仅能开智慧又能解脱烦劳.在初次亲近佛教经典时.拜读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读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一直到菩提娑诃.对这断文字迷惑不解,不知句意,不知其理,不知其意.读完后感到像云里雾里的吃不透。是被很多佛教专用文字系缚经义所在。这些佛教里专业术语在社会上极少听闻.对这本开智慧的《心经》 生起半信半疑思维。从而放弃会解《心经》的机会与机缘。

我是一家木雕佛像工厂的销售主管。因业务需要,常要与全国各地的寺院与和尚打交道.而主管寺庙建筑的决定权,大都在寺院当家或是大和尚手里比较多。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听到法师们读诵《心经》.也经常听到以音乐方式读诵或歌唱《心经》。《心经》文字比较少.语句通顺.寺院流通最广的是玄奘法师汉译本,共260字。在与寺院结触长达十多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经文中的句子也慢慢地熟悉起来。慢慢地也会背诵了.在日积月累与《心经》结触过程中,对《心经》产生了神秘感.好奇这部佛教经典在佛教圈里:流通上最广.读诵最多.就连寺院免费流通的地方基本都有这部经.很多佛教活动中都要读诵.(除此以外还有金刚经).因此想要了解心经的兴趣又一波上来了。这次学习兴趣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开悟,开智慧.解脱心里迷惑.彻底打开《心经》这层神秘的面沙.感受下开悟,开智慧是什么样的生活嗞味.感觉那个开悟开智慧一定很好的心境.因为与很多大德高僧们谈塑造佛像生意时.在很多时候我完全搞不清楚这些法师是用什么样的思维在与我谈生意.而这些高僧大德们看上去很欢喜,很洒脱的一副样子.为了能更好的把生意做好,更好的生活.我一定要通过《心经》开悟.

刚开始我是在网络上找《心经》视频。最常见的是:净空法师,慧律法师,元音老人,这些法师大德所注解。刚开始看视频感觉很开心!因为带着找开悟的目的.心情自然不错.但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又被佛教中的术语所引导至陌生的文字相里面所累。我学习有个习惯,视频里法师们在注解经文里字义时,我搞不懂的。我在接着往下看:就觉提有点累。没搞清楚直接挑过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似的。心里堵得慌.所以我是常常暂停视频去查百度。查佛学大词典.有时候把一句名词搞明白,一整句连起来的意思在心里又透不过,有的一段句子搞点明白了,却和已知的思维不契合.在《心经》 里面的内容与自已在社会上所学到的知识不相应时。就没办法让思维去契合心经中的义理.整个心经拜读下来后.会纠结.纠结于自已经历过的人生现实经验与佛教圈所流传《心经》里可以开悟得大智慧产迷惑。不知道是自已没悟性,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内容太难.越是搞不懂就越想去搞懂.这可能是与我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验有关.

在反复探求,思维.查百度,查相关信息.还是没办法吃透《心经》 到底想传达给读诵者什么信息.想想我这人不至于那么愚蠢.在与社会上的朋友们打交道.与大和尚交流过程中,感觉自已的思维与理解能力不至于这么差.越想越迷惑.越是迷惑越想去想.这可能与我做事情的经历有关联.(个人格言:只要去用心,铁棒磨成针).

在几次解读《心经》 的历程中让我一次次对自已灰心.超出自已想象.为此:我特意打电话请示几位业务往来过的法师与大和尚,沟通了我在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疑惑。法师们开导的大多数是推荐的都是一些高僧传和其它的佛教经典.有的法师说先看《大乘百法明门论》《虚云和尚开示集》《六祖法宝坛经》《金刚经》等。有的直接讲佛学词典上的解释.还有的法师说法需恭敬心去求.电话不适合问这些.在与这几位法师的电话沟通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位法师开示的方法:讲的很对机,很入心.法师先问我为什么去拜读《心经》.我说明心意.法师开始把《心经》里搞不懂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白话的方式,一一解说,有的语句白话我都不知道法师心印,法师就以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我听。(后来才明白这位法师是云门宗派,讲故事是运用的是禅法).让我即学习又能听故事。让我对这位法师结下了善与信的缘份。其中有一部分经文里比较难懂的句子,法师开导!;让我以平常心去拜读经典.放下(开悟)的心思。先看看释成观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注解.释印顺法师注解的《金刚经》注解.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注解。《六祖法宝坛经》.把这四部看完后再去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再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再来交流.

佛法大海,信者能入。正是在这位善知识的引导下。我下始下工夫拜读这四部经典.其中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解说的我最感性趣.受用颇多.随佛尊者开示的《十二因缘法》也是这四部当中最难的部份.收获最多.实用性最普遍(遍一切法).因为里面所讲的白话,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要经历的案例.一讲心就开窍.我看了不少于五次以上.有些白话讲的很直接.当时就是理不清.要在重复看的过程中才体会到.每次看都有斩新的收获.不过(因缘法缘生法)确实有点难.在根,境为缘的当下生识会有无明我搞了好久.最后还是请教善知识才体会其理.

前后花了近三年时间拜读这四部经典.在没有完全吃透这四部经典前提下.我耐不住又去看《心经》。这次果然与至前所拜读的心情与状态大不一样。基础与信心都比以前足了,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累。第二是平常心去拜读。耐心也增上了.开始时被《心经》 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些文字给挡住了。幸好我至前拜读过《十二因缘法》。这些内容是《十二因缘法》见我的部分又讲到.我很耐心地,一段一段查看.一段一段思维。直到自已认为在心里能透过了。才进行下一段理法.现在回想.如果没有拜读过《十二因缘法》.想要搞懂《心经》内容.机会渺茫.因为(禅法与理法不合).好比没学数学加法就学乘法.如空中楼台.不接地.这次花了一整个晚的时间.看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是欢喜.

然后我打了个单盘,在那先净心再思索《心经》内容。经文的这些语句都是再讲五蕴身心的内容.只要把文字上的理法搞清楚了.再进入禅法就不难了.在用心思索.分析,总结.忽然一下子开窍.(开窍不是开悟).原来心经是讲的五蕴身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就是《十二因缘法》.感觉自已是把《心经》大义搞明一点点。只是一点点而已。前后大约二年多。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我时常看经典至半夜甚至天亮(我在晚上心能净得下来).看完后也不会觉得累。反而觉得很轻松,有些欢喜,同时也有些失落。在心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清幽的心境.

当下回想当初为什么对《心经》看不下去,看的那么很累,我总结三点心得与各位善知识分享。

第1):没有挑伏(五盖)中的昏沉与睡眠这二盖.这是学习当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没办法集中精神学习,就会在学术上断链子.虽学也学不完整.不完整的知识再去思维时就不能连贯通达.

第2):学习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坚固遇到一点难就易半途而费.

第3):没有佛学基础.基础没打好就直接看《心经》不接地气.七菩提支第3个是择法菩提支.我当初看《心经》看到云里雾里的就是没有择法菩提支(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没有择法菩提支是因为没有念菩提支(没有正确的思维).没有念菩提支是因为《十二因缘法》.不知《因缘法》那么(道次递)出错.(道次递)出错怎么修也修不起来.

如果不从《十二因缘法》里所讲的五蕴的集法与灭法入手.那么八正道也只是个名词而已.不明《因缘法》就不知缘生法.不知诸法因缘生.怎可破常见与我见的妄见.所以佛陀与舍利弗一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舍利弗尊者就得明(正觉),我没有舍利弗尊者上面分享中的三点根基。对(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名词不会。句义不知.缺少信,解,行,证的基础。特别不知四圣谛中的集法,灭法不知.不见缘生法根本不知无常与无我真谛.所以佛陀与舍利弗讲了《心经》后舍利弗就开悟。而这些我是在《十二因缘法》当中开过窍.《因缘法,缘生法》是学习佛陀教法,见法得法眼前期过程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学习佛陀教法最正统的禅法.(这原始佛陀教导当中不争的事实).《十二因缘法》里面的内容是很精彩的.1.讲的是凡夫的生死过程,2.禅观都所见到的身心的缘起.3.识就是当前,迷惑,欲求,妄见与身心系着的缘起.这个离贪段爱的灭苦正道.是通往了生死的解脱彼岸.感恩世尊教导:(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些可能只有在《十二因缘法缘生法》里才能吃透.《十二因缘法》把世间三种人分析的非常的实际化.感恩随佛尊者开示.分享世尊真实教导!惭愧顶礼!

学佛陀教法(道次递)为最要.如果不是从(因缘法缘生法)这里切进去.您所看到的无常,无我,无我所,捏磐寂灭.这些也只是乌鸦学舌.不知其然,怎用其理.当遇根境识的缘也无法提起自觉.只能无情的被入生死之流.必须先得明.《十二因缘法》是得明得正法眼的关键正见.如果没有见因缘法.以诸法无常,诸法无我,捏磐寂灭三法印来解释《心经》.以经文中所说: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好比(无常):要想了解无常第一步要了解《因缘法》,第二步了解诸法因缘生.第三步才能明白缘生法无常.第一步说的是:观察真实.第二步是建立诸法因缘生的正见.第三步是破除远离妄见.只有看到真实.才能建立正见,方可破除妄见.这样才是正统禅法.见法得法眼.所以学佛陀教法(道次弟)为最要.如果没有正知正见(道次弟)为导.一门深入会变成一门陷入.因为理法与禅法不合.怎么修也修不起来.庆幸的是我在这方面只陷入了三年.提出这点是希望我们佛子在学习佛陀真实教法前,一定要搞清楚(道次弟),这点必须要明白.推荐:随佛尊者开示的:(中道禅法)(一乘菩提道次第)(十二因缘法略说)这三部.

学佛法能有善知识或法师的引导是最好.我也只是个半桶水.还在这里写心得.可见还在晃动著.亲近善知识恭谨与礼节为首要.随喜布施为次.惭愧居士合十!

人生是个挣扎的过程.活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觉得活着是件很洒脱的经历,那是因为身边有一群没办法洒脱,没办法轻松的人陪差你,护着你.才会让你有此错觉,这样想是可爱的,很件幼稚的错觉).人生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千万不要把自已的轻松与洒脱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面.放在别人的负担上面.不要因为自已的生存而影响别人的生存.影响其它生命的负担.生命要自已承担.人生要自已负责.不论修行还是做人做事.这都是基本的生活态度.生命在人生的过程中里.本来就是要认真以对,全力以赴.没有这个认实,那真是个糊涂人,无明人.不见缘生法,何起正见,无正见之行即是无明人.每天在六处十八界中轮回却不觉知.真想要正觉解脱,先断无明方能成就圣道.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愿所有佛子:未成佛道。先接众生缘.感恩三宝恩德.

希望我与《心经》 的一断因缘.能让各位善知识在初学佛陀真实教法中有点帮助。

顶礼三宝

合十善知识

惭愧居士 写于当下

下载《心经》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经》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浓缩精化,全文共二百六十个汉字,却是佛法的精髓要义所在,流......

    面试心经

    1.准备好纸和笔,第一次拷问自己: 我有哪些优点和优势? 我有哪些背景和经历? 可以发动朋友同事家人一起来想,所有可能想到的,一一写在纸上。 2.总结完毕,再度拷问自己: 在这些优点和优......

    管理心经

    【管理心经】 攻心借鉴传销的有效“激励,模式传销模式据说在美国风光无限,在国内却是被禁止的营销模式。这源于国内缺乏有效的法制监管,其异化变种后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心经》读后心得

    《心经》读后心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浓缩精化,全文共二百六十个汉字,却是佛法的精髓要义所在,流通最广、影......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大品般若经》的核心,虽然全文只有短短二百六十个字,却言简意赅,寓意深......

    心经的智慧

    《心经》的人生智慧1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刚经》一样,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极大。 《心经》在......

    考研心经 复试

    考研心经——复试今年湖大的复试安排在3月27号下午,英语听力和专业课笔试,3月28号上午,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语面试。 英语听力考的是四六级题型,不算难,但由于是公放,效果不是很好,有......

    《心经》心得体会[5篇范文]

    中外经典文化导修课程汇报 行政102班张陪陪学号:10122235 这个学期的中外经典文化导修课程,我们学习了两门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经典,即《般若波罗密心经》,简称《心经》。通过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