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提纲5篇

时间:2019-05-13 23:2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业经济学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业经济学提纲》。

第一篇:产业经济学提纲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了解)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

2.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理论。第二篇

产业组织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及其发展

1.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动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 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2.马歇尔冲突的矛盾(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的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止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竞争。3.SCP分析框架

哈弗学派“三分法”: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在哈弗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时按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市场组织政策展开的。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市场绩效:指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产业组织政策:指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的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政策。4.结构主义者

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两种市场结构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其中进行分析。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加,市场就接近完全竞争状况,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信奉哈弗学派的也也通常被称为结构主义者。5.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哈弗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这就是集中度—利润率假说。6.政策取向

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7.芝加哥学派与哈弗学派观点上的区别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理论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弗学派在产业分析过程中更重视价格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用产品差别和进入壁垒等的概念来加以说明的做法,在方法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8.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利润会因为新企业的大量进入而消失。(2)如果一个企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并不是哈弗学派所认为的产业中存在着垄断势力),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度集中,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是看是否损害了竞争(效率主义者)。

(3)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技术和进入自由者两个因素决定市场结构。(4)施蒂格勒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市场中的现存企业不需要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成本,因此,在芝加哥学派看来,除了政府进入规制以外,真正地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

(5)坚信只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企业活动效率,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9.政策取向

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除个别部门,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进行干预,反对哈弗学派所主张的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10.可竞争市场理论

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弗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须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11.新奥地利学派(了解)

新奥地利学派注重个人行为的逻辑分析,在理解市场时着重过程分析,而不是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分析,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新古典主义数学函数的相互决定,与哈弗学派,芝加哥学派在理论基础理论上的区别构成了新奥地利学派的最主要特征。最有效的促进竞争的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12.新制度学派(了解)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提出了交易成本和产权的概念,制度创新的理论,在解决公共物品和外部性问题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并以科斯定理的形式进行了总结,称为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则将研究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从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第三章 市场结构

1.产业集中度(了解):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表示。2.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了解)

度量市场结构的基本途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直接度量市场结构:主要是市场集中度指标,(2)通过考察企业行为方式来判断市场结构:主要是企业的市场支配力量,(3)从经济绩效入手来考察市场结构:主要市场效果。3.基于市场集中的度量指标

(1)行业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单的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该式的含义为某行业中最大n家企业的有关数值的行业比重。通常n=4或n=8。贝恩是最早使用产业集中度中度指标对产业的的垄断和竞争程度进行分类研究的学者。行业集中度综合反映了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2)集中度曲线

集中度曲线是市场情况更加直观的表述。集中度曲线越短越陡,市场集中度越高,但如果两条曲线相交就难以判断哪条曲线集中程度更高。

(3)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是用于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曲线越偏离对角线凸向右下角,就表明企业规模分布得不均匀度越大,即市场集中度越高。

基尼系数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基尼系数在0~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洛伦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当基尼系数趋向于1时,表示企业的规模 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4)赫芬达尔(H)指数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H指数将等于0。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H指数将等于1。H指数同时反映了企业数目和相对规模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因而其作用很大。将H指数转变为N指数,即N=1/H。N是一种当量值,它等于规模相等的企业数目,而正是这些企业产生了H指数的直观值。N的值的实际意义是表示市场份额的大小。

(5)熵(E)指数

熵指数,简称E指数,它具有平均信息量的含义。

E指数与H指数存在某些共同点:二者均属综合指数,即反映市场中所有企业的情况;二者均为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4.基于市场绩效的量度指标

(1)勒纳指数

勒纳指数度量的是价格和边际成本的偏离率,一般来讲0<=L<1。如果垄断力量强时,L值就大些,反之就小些。在完全竞争时,L=0。但是却无法反映企业为谋取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常常使用平均成本代替边际成本。

(2)贝恩指数

贝恩指数的理论依据,市场中若持续存在超额利润或经济利润,一般来说市场存在垄断因素,超额利润率越高,则垄断性就越强。

贝恩指数实际是计算一种超额利润率。一般来讲0<=B<1。贝恩指数在0~1之间变动,而且数值越大表明垄断势力越大。这个指数本质上是根据绩效来计量厂商的垄断势力,它计量的是厂商获取超额利润(P-AC)的程度。5.产品差异化:是由于顾客或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或品牌信誉的忠诚程度不同的形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异。产品差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真实的或客观的产品差异;另一类为主观的产品差异。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指企业在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是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6.产品差异的基本度量方法

(1)广告密度

广告密度=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产品销售额

(2)

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也是反映产品差异的指标,弹性大说明替代性大,即差异不大;弹性小说明替代性小,即差异大。

7.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方法主要有:产品主体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价格差异化,渠道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

8.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产品差异化可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移动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从而在同意价格条件下增加销售额;二是改变需求曲线斜率,从而能够适当提高价格又不过多失去客户。产品差异化能够增大卖方的市场竞争力。

9.规模经济:是在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10.反映经济规模的指标(了解)

(1)函数系数FC,函数系数定义为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比率。

即FC=AC/MC,FC>1,存在规模经济;FC=1,规模收益不变;FC<1,规模不经济。

(2)成本弹性。定义:产量变化百分之一会引起成本变化百分之几。P=MC/AC。P<1,存在规模经济;p=1,规模收益不变;p>1,规模不经济。

11.规模经济的种类

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

(1)产品规模经济。当厂商生产单一产品时,随着生产能力与产量增加时,产品每单位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下降时所带来的效益,称为规模经济。最低经济规模(MES),一般来讲,产品的产量水平都应该在MES之上。

(2)工厂规模经济或范围规模经济。一般所说的规模经济大都是指工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又称联合生产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经销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生产的经济。X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工厂规模经济的来源—技术水平,要素组合比例,专业化分工,管理效率,物理规律导致的费用节省,外部成本,学习曲线的影响。这种规模经济主要是因为大批量的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更大型,更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作业,从而减少单位产品的设备投资,大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3)企业规模经济或多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生产同样产品的若干生产线(或工厂),即实现横向一体化;或出于生产工艺的不同阶段的工厂联合在一个经济体内,即实现纵向一体化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4)行业规模经济。当某个行业产量扩张时,如果能使行业内的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这就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如果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下倾斜,该行业就是一个规模收益递增(或成本递减的)的行业。

12.企业数目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企业的总成本函数:C=F+cq

市场的需求曲线:p=a-bQ(a-c)/b是一个特殊的产量值,它是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按市场需求曲线确定的需求量。将其定义为S。

所以q+Q=(a-c)/b=S

q=c+S/(1+n)所以

p=c+bS/(1+n)当n很大时,价格就接近于成本。由此可见,固定成本越大,平局成本越大,即固定成本越大,规模经济越显著。13.固定成本规模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长期利润为零时,14.最低经济规模(MES)是指一家企业的最小最优规模经济,也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时的最小产出。15.(了解)规模比重系数,或者叫规模障碍系数:最低经济规模与市场总规模的比重。

d=MES/S

d<0.05,进入障碍较低;d在0.05和0.1之间时,进入障碍中等;d>0.1时,进入障碍较高。规模比重系数高的行业,一般集中程度也高。

16.进入壁垒:是指当某一行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利润时,能够阻止新厂商进入的那些因素。进入壁垒可分为三大类:结构性壁垒,行为性壁垒和法律性壁垒。

(1)结构性进入壁垒,即进入某一特定产业时遇到的经济壁垒以及克服这些壁垒所导致的成本的提高,包括绝对成本优势壁垒,规模经济优势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产品差异壁垒。

(2)行为性进入壁垒大多是原有企业为阻止新企业进入而采取的相应策略行为,主要包括限制进入行为和驱逐对手行为。

(3)法律性进入壁垒。政府为了克服市场失效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法律或政策手段,也会在客观上形成进入壁垒。例如各级政府实行的许可证制度,特许经营,专利制度。

17.退出壁垒: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沉没成本: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不能赚取正常利润率(即亏损时)决定推出时所负担的成本,或者说是已经 投资还没有收回的那一部分投资在退出时依然还不能收回。即沉没成本。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第一,沉没成本大小。一般情况下,沉没成本越大,退出障碍也就越大。

第二,职工解雇难度大小。当企业退出时,职工解雇费用越大,退出壁垒也就越大。

第三,联合生产问题。由于联合生产的原因,即使某种或某些产品的市场严重萎缩,企业作为整体也难以轻易退出。

第四,法律或政策上的限制。政府的干预、法律法规等也能构成退出壁垒。第四章 市场行为

1.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市场竞争行为包括:(1)定价行为。短期定价行为主要包括古诺模型、双需求曲线模型、垄断竞争模型、折曲的需求曲线模型、取脂定价、成本加成和目标利润定价、价格领导定价模式等几种定价模式。长期定价行为主要包括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限制性定价,包括短期限制性定价和动态限制性定价几种模型。(2)广告行为(3)兼并行为。企业兼并有三种类型: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

市场协调行为主要是指串谋与纵向贸易限制。2.短期定价行为

(1)古诺模型:每个寡头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OQ/(m+1);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m/(m+1)*OQ。(2)双需求曲线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小企业倾向于降价,大企业倾向于提价。

(3)垄断竞争模型:伯特兰德悖论,即使只有两个厂商,在均衡情况下,价格也等于边际成本,厂商利润为零,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一样。

引入产品的差异性,产品有差异,替代性不是无限的,此时消费者对不同厂商的商品有不同的偏好,在存在产品差异的情况下,均衡价格不会等于边际成本。

(4)折曲的需求曲线模型:当跟随需求曲线弹性较小时,寡头垄断企业是不会降价的。除非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即使在成本有较大变化的时候,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也不会变动价格。(5)成本加成和目标利润定价:

价格=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6)取脂定价法:又称高价法,即将产品的价格定的较高,尽可能在产品生命初期,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的产品以前,尽快地收回投资,并且取得相当的利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一般而言,对于全新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形式难以测定的产品等,可以采用取脂定价策略。

3.长期定价行为

(1)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是某企业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和击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主要是低于成本)的策略行为。

特征:一是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二是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三是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只有这样才具备长期忍受低价造成亏损的能力。

后果和影响:掠夺性定价行为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大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警告。

(2)限制进入定价行为

限制进入定价:是指现有企业通过制定低于诱发进入的价格来防范进入,这一价格水平使潜在进入者认识到进入市场后,预期获得回报将与克服进入障碍以及遭到报复所付出的代价正好相抵,从而放弃进入。

限制性定价与掠夺性定价联系与区别:企业采用限制性定价,直接目的是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但实质上这是一种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以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因此同掠夺性定价一样,都是企业长期定价的策略性行为。所不同的是采用限制性定价的企业短期内仍有利润,而采用掠夺性定价的企业在短期内处于亏损状态。

(了解)动态限制性定价:具体做法是市场主导产业是先定一个高价,然后随着新企业进入逐渐降低价格。

(3)价格歧视行为

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的定价行为。

一级价格歧视:是根据消费者的最大支付意愿,对每单位产品索要不同的价格,以剥削消费者的全部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是厂商根据产品的不同购买数量设定不同的价格,分批定价销售,部分地剥夺消费者剩余。

三级价格歧视:它是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对价格敏感程度的差异,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产品的不同市场进行差异定价,以期在不同消费需求弹性的市场上求得利润之和最大。

4.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5.兼并的动机

主兼企业的动机:(1)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2)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3)降低市场进入壁垒;(4)通过混合兼并,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企业单一经营风险;(5)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威望;(6)提高在本行业中的名次,引起股价大涨。被兼并企业的动机:(1)减少资产经营风险;(2)避免破产;(3)回收资本;(4)被恶意接管。6.横向兼并:是指对生产、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进行的兼并,它一般发生在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及销售渠道相同或相近的同一行业内。

纵向兼并:是指对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或经营方式上有前后关联的企业进行的兼并,发生在生产、销售的连续过程中互为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企业之间,企业意在用内部的交易来代替市场交易去实现其经济目的。混合兼并:(复合兼并)指分属不同产业,生产工艺上没有关联关系,产品也完全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兼并。

7.(了解)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横向兼并、纵向兼并、混合兼并的利与弊 8.广告行为:

9.研发:是指为了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是人们不断探索、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连续过程。

合作研发有助于改善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原因:(1)通过合作研发,能够实现研发的规模经济型;(2)合作研发能有效分散研发过程中的风险;(3)通过数个企业分别承担不同的研究项目,能够比卖弄研发的重复投资;(4)通过合作研发,能将研发的外部性部分内部化。10.大企业的研发与创新优势:

(1)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为自己的开发项目融资,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留利为研发提供资金。而大企业的利润保证了研发项目投入有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来源。

(2)大企业可利用研发具有的专业化和分工的利益,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3)大企业能够将研发的固定费用分摊到各种各样的项目中,通过同时进行多项研究项目来分散研发风险。

(4)大企业可充分利用研发与企业其他活动之间的互补关系,有效利用研发成果。

(5)大企业在过程创新上具有优势,能够降低平均生产成本的新生产工艺,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节约更多的成本。

大企业的研发与创新劣势:(1)研发过程需要管理,随着企业和研发规模扩大,管理效率低下,在研发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及创新节目的选择等方面,由于大企业的决策过程复杂而耗时,造成大企业的研发效率不高。

(2)大企业,尤其是在该产业中拥有很大市场权利的企业,由于它们有较好的技术基础,现有产品在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因而缺乏竞争压力和技术创新动力,大企业为了保护其现有投资的价值,通常会推迟引入新工艺或推广新产品。

11.中小企业的研发和创新优势:

(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以及对垄断利润的预期,使中小企业有充分的激励和动力来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

(2)中小企业能及时适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善于捕捉市场机会。

(3)中小企业组织机构较为简单,管理层次小,企业内部成员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能够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失,组织效率高,决策更加有效。

中小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上的劣势:受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具有研发的规模经济性,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等。

12.市场结构与研发和创新

13.串谋:是有关企业串通一气,协调行为,以求获得最大利润,因而它对市场结构及经济绩效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卡特尔:是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通过明确的、公开的协议而形成的联合体(联盟)。串谋的动因:花费少,利润高。14.决定串谋是否成功的各种结构因素

(1)卖主的数量与规模分布。(2)产品同质。

(3)订货的批量与频率。(4)销售方式与信息流动。(5)行动成熟情况。(6)成本结构。

15.(了解)纵向贸易限制:

(1)搭配销售:借鸡生蛋,价格歧视,质量控制,效率收益,逃避价格管制,欺骗卡特尔成员,制造进入壁垒。

(2)独家交易:专买合同,特许协议。(3)限定销售区域(4)维持转售价格:便于串谋,形象与服务。

第五章

市场绩效

1.市场绩效:是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产量费用、利润、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的状态。

2.经济绩效目标:效率目标、平等目标、稳定目标、进步目标。3.市场绩效的评价内容:

(1)产业资源配置效率(2)产业技术进步

(3)X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非效率状态。(代理成本的增加、激励成本增加、管理成本增加)

4.绩效指标:

(1)勒纳指数:它本身是一种反映市场绩效的指标。对于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来说,指数数值为零,因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勒纳指数正好是需求弹性的倒数。

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说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依赖性越大,即企业的垄断性越强,勒纳指数L则越大,从而说明该行业的经济绩效越糟。反之,说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依赖性不大,即企业的垄断性较弱,勒纳指数L则越小,从而说明该行业的经济绩效越好。

(2)利润率指标:利润率是利润额与同期所用资本或资产的比率。

(3)生产率指标

生产率:可简单地定义为某一产业(产量、利润、销售额)指标与相应的一种或多种要素投入量指标的比率。按计算中所包含的要素范围可以分为按一种要素结算的生产量(如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某一种要素的生产率=产量/该种要素投入量

劳动生产率=产量/劳动力人数;资本生产率=产量/资本投入量 全要素生产率=产量/((4)技术进步率:是衡量市场绩效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技术进步对产业产值的贡献率。

技术进步贡献率是直接反应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综合指标,它可以反应技术进步的地位和作用。劳动资金产出率是将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产出率加以组合,用来反应技术进步水平高低的一项综合指标。

(5)托宾q值:是衡量市场资源配置的一个指标,指一家企业的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

若q>1,即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其重置成本,意味着该企业在市场中能获得超额利润;q值越大,该企业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就越大,市场绩效就越低。

5.结构、行为、绩效关系

从短期考察,可以把市场结构看成是既定的要素,作为企业市场行为的外部环境,市场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产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辩护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时双向的因果关系。

6.非竞争的市场结构对就业和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

(1)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由于价格刚性的存在,导致了需求减少时,会减少更多的就业。

(2)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价格的刚性,导致通货膨胀延缓;对于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导致工资和价格的螺旋,一般来讲,垄断会加大价格和工资向下的刚性,导致向上的伸缩性,由此可以出现通货膨胀棘轮效应,导致通胀的持续。

(3)价格刚性对投资的影响:在垄断的市场条件下,规模经营的企业有助于形成合理的投资计划。当然,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也会从反面影响投资的稳定性。

(4)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庇古效应,价格刚性是庇古效应减弱,价格下降,实际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总产出增加;通过收入分配效应是总消费减少,垄断行业利润下降慢,利润收入下降幅度小,而利润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通过对产量和就业的再分配影响消费;通过预期影响消费,衰退初期价格刚性有助于减慢消费的下降,价格预期下降将减少当期消费。

第三篇

产业结构

第七章 产业关联(重点是投入产出表的掌握)

1.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相互关联,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2.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关联的基础或者依托,以及企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前相关联和后向关联;单项关联和环向关联;直接关联与间接关联。

3.投入产出表又称里昂惕夫表、产业联系表或部门联系平衡表。反应国民经济各部门间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平衡表。

4.实物性投入产出表:是以产品的标准单位或自然单位计量的,用于显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主要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即这些主要产品的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它们之间在生产消耗上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5.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记录了全部用货币计量的中间产品价值、最终产品价值、毛附加价值以及总产值。6.里昂惕夫矩阵的经济含义:矩阵中的纵列表明每种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每一列都说明某产业为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要投入各相应产业的产品数量;负号表示投入,正好表示产出,对角线上各元素则是各产业的产品扣除自身消耗后的净产出。

第八章

产业结构理论及优化(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1.产业结构: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2.(了解)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3.(了解)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1)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人口因素,技术进步,资金供应状况,商品供应状况,环境因素。

(2)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消费需求(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个人消费结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需求。

(3)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4)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5)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4.主导产业:又称带头产业或领衔产业,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国民经济的龙头,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向前拉动或向后推动作用的产业部门。

5.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个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地说产业结构优化就是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产业结构合理化:实质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在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个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个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产业结构高度化:实质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一级演进的过程。

7.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准:附加值衡量法,加工度衡量法,技术集约度衡量法,知识化程度衡量法,第三次产业比重衡量法。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志:(1)标准结构方法:是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2)相似性系数法:相似性系数法是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一种方法。

8.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产业结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的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各个产业变动的综合结构。它是以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为基础的,因为只有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才会引起并导致各个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替代来实现。9.(了解)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动因:供给,需求,环境。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直接动因分析:创新导致了技术进步,创新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第八章 产业政策与政府规制 第十章

产业政策

1.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称。

2.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了解)

(1)市场失灵论:该理论认为,产业政策的兴起和存续是弥补市场缺陷、完善资源配置的需要。由于垄断、公共产品、经济活动外部性、信息不完全等市场失灵领域的存在,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产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于是,运用产业政策这一非市场调节手段、发挥政府经济职能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便成为必要。

(2)赶超战略论:该理论强调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该理论认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产业政策,来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缩短追赶先进国家所需的时间。

(3)结构转换轮:该理论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结构问题,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结构转换是一个重要的利益再分配过程,需要有政府的产业政策干预,才能适时顺利完成。

(4)国际竞争论:该理论强调产业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各国政府都迫切需要以产业政策为基本工具,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产业政策的作用

(1)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3)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新兴工业的发展,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实现超常规发展。

(5)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4.产业政策的局限性(了解)

(1)产业政策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2)产业政策对绝大多数产业的发展来说,都首先是一种外部变量(3)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

(4)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干预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

5.产业政策手段:间接诱导手段,直接干预手段,法律法规。第十一章

产业政策类型

1.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政策。

产业政策的一般目标是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以提高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

2.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控制市场结构,控制市场行为,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3.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依据本国的国情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制定的产业政策。

4.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包括:战略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以及主导产业选择政策等。5.(了解)产业布局政策:一般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合理化而制定的政策。

总体目标是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产业布局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第十二章

政府规制

1.政府规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2.政府规制的类别包括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

直接规制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包括外部不经济规制和内部不经济规制。

3.政府规制的目标:经济性规制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确保使用者的公平利用,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通常认为需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抑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2)防止破坏性竞争,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和供应稳定。(3)制约垄断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降低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可能带来的损失。

社会性规制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们的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规制的直接目标:(1)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保护合理竞争,提高市场交易质量。

(3)保护劣势信息方权益,提高社会安全度和健康水平。(4)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正外部性的社会效应。

4.(了解)自然垄断:由一个企业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成本低于由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分别提供这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因此,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独家企业垄断经营比多家企业同时竞争性生产更有效率。

第二篇:产业经济学论文

内黄大枣产业发展状况

摘要:地处中原地带的内黄县,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有着悠久历史的内黄大枣,以其优良的品质和药理功效深受大众的喜爱,在枣农的辛勤下内黄大枣成为了一个当地有名的产业,带动的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枣农的生活水平。但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及多种因素影响,红枣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影响了不少枣农的生产积极性。经查资料,写这篇论文提出了我的意见。

关键词:内黄大枣 红枣产业 改善措施

地理优势和悠久历史

内黄县位于东经114°35'—114°49',北纬35°29'—36°09',地处豫北黄河故道沙区,与河北、山东两省相邻,处京珠、阿深、安南、濮鹤4条高速路构成的井字形框架中心,106国道、汤濮铁路从县域南部穿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全县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6万亩,辖17个乡镇,531个行政村,7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5万人。

河南内黄地处豫北黄河故道,红枣栽培历史悠久,据《内黄县志》记载:“唐宋时期已有大面积种植,达万余亩,并纳入银税”。足见内黄红枣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至今仍保存有2000余株10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有万余株500年以上树龄的老枣树,有几十万株100年以上树龄的大枣树。内黄大枣历史悠久,是历代帝王之贡品。内黄县素有“枣乡”之称,全县现有枣林46万亩,年产鲜枣12万吨,年产值2.4亿元,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居河南省第一,全县人均红枣收入354.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4%,后河镇共有耕地7.8万亩,全部为枣树,年产量2800万公斤,产值5600万元,农民人均红枣收入2000元,已成为内黄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河南省红枣无公害标准化基地县”和“全国大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枣园地理分布和种植

内黄县红枣品种较多,现有114个品种,主要品种为内黄大枣(又称扁核酸),共644余万株,占红枣总株数的92%,栽培方式以农枣间作为主,平均每亩15-20株,有一部分纯枣园,每亩55-110株,主要分布在卫河以南的12个乡镇,即城关镇、张龙乡、马上乡、东庄镇、高堤乡、卜城乡、井店乡、二安乡、六村乡、后河镇、梁庄镇、中召乡。其中集中枣区后河镇,7.5万亩耕地全部实行了农枣间作,红枣产量达3000万公斤,位居全国乡(镇)级之首。

X是年份 Y是内黄大枣产量,单位:万公斤

土壤有潮土和风沙土两大类,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内黄枣树种植模式以农枣间作为主,既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农业稳产高产,群众称这种模式为:上有摇钱树(枣树),下有聚宝盆(花生、蔬菜),中间夹着粮食屯(小麦)。随着花生效益的下降,枣椒面积迅速扩大,形成“双红一白”(红枣、尖椒、小麦)新的种植模式,亩效益在3500元以上。内黄大枣品质和加工产业

内黄县红枣品种较多,现有114个品种,以内黄大枣为大宗(又称为扁核酸)。内黄大枣,品质优良,个大肉厚,富有弹性,果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既可鲜吃,又可干制加工。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银奖,被海外人士誉为“东方宝果”。1993年以内黄大枣为原料的“冬夏枣茶”荣获中国北京首届保健品博览会金奖。内黄大枣富含果酸、十八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果酸含量为1.13%,为枣果平均含量的5倍多,维生素C的含量是柑桔的10倍,苹果的75倍,尤其是含有的环磷酸腺苷等生物活性物质,对多种心脏病有显着疗效,对癌细胞有较强的破坏和抑制作用,是医疗保健及滋补佳品,有“百果之王”和“活微生素丸”之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红枣有增强体能、加强肌力的功效,红枣的含糖量高可以产生热量大,另外亦含优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他命,尤其所含的维他命C量,几乎居众水果之冠,因此红枣可以说是天然维他命丸。最特别的是红枣含有环磷酸腺甘(camp),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中医称其有补益功效是相符合的。红枣成份中维他命c含量很高,而且含有环磷酸腺甘及山楂酸等成份,经过研究证实以上三者均含有抑制癌症的效果,适合现代环境的健康食品。

内黄大枣由于其个大肉厚、内部组织松软,弹性好,利于加工和长途运输,可加工成为多种食品,是目前加工的上乘品种。近几年依托丰富的红枣资源,我县先后建成了内黄县冬夏枣茶公司、内黄县明星果果脯厂、内黄县永盛枣制品公司为龙头的加工企业群体,加工企业达4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有,年加工能力到5万吨,产值5亿元。加工品种有枣茶、枣汁、金丝蜜枣、枣醋、枣酒、香心焦枣、空心焦枣、无核糖枣、阿胶枣、酒枣等几十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乌克兰、俄罗斯、韩国、朝鲜、日本、泰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冬夏集团生产的枣茶属国内首创,曾获1992年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轻工产品技术博览会金奖,1993年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金奖和中国北京首届保健品博览会金奖。全县红枣交易场所达200多处,年交易中转红枣15万吨,后河镇红枣批发交易市场为河南省最大的红枣批发交易市场。全县建有红枣冷库50座,红枣产业的发展还带动和促进了加工、销售、包装、运输、贮藏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为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内黄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依枣名县、依枣富县、依枣强县”的宏伟战略目标。2002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红枣文化节,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无公害大枣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内黄大枣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这些举措打响、打靓了内黄大枣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红枣产业带动并促进了内黄林业快速发展,目前,内黄县做为河南省无公害红枣标准化示范基地,生产的红枣已成为符合无公害标准的“绿色果品”。

红枣已成为内黄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但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及多种因素影响,红枣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影响了不少枣农的生产积极性。为确保全县红枣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将倾全县之力,促进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对这个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一、发展目标

将红枣面积稳定在46万亩,产值达到3亿元;实施枣树高接换头品种改良3万亩;发展红枣密植园1万亩;引进固定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红枣加工龙头企业1-2家,年加工量达4万吨以上。

二、工作重点

1.加大保护力度,稳定红枣面积一要澄清底数,对全县枣树资源进行一次详细调查,了解动态。二要强化监管,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枣树资源的违法行为。三要注重管理,积极探索适宜红枣生产的管理体制,提倡对零星枣区的枣树实施承包。县财政将对承包枣树的大户进行奖补。具体政策为:集中连片承包面积达到100亩、200亩、500亩,经验收亩产鲜枣300公斤以上的,分别奖补2000元、4000元、10000元。

2.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红枣品质内黄县大枣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为此,要大力实施枣树高接换头品种改良。有关乡镇每年要选取1-3个高接换头示范点,扎实做好品种改良工作。县林业部门负责做好嫁接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及良种接穗的选择、引进和供应。红枣品种改良的接穗资金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嫁接工人工资由乡、村、户三级分别按50%、20%、30%共同支付。到2012年,全县红枣品种改良面积达到3万亩。

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红枣质量红枣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标准化生产。一要创新种植模式。大力发展良种密植园。有关乡镇每年建设1-3个不少于100亩的红枣良种密植园。力争五年内,全县新发展良种密植园1万亩。县财政将对发展红枣良种密植园的农户予以奖补。具体政策为: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达100亩以上且成活率85%以上的,每亩奖补200元。二要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各产枣乡镇每年至少建立1个500亩以上的红枣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力争五年内全县新增红枣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20个以上。新增示范园亩产鲜枣600公斤以上,好果率达80%以上且虫果率在5%以下的,经验收合格,每处奖补1万元。

4.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红枣效益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产业链条开发为载体,不断拓展红枣产业功能,拓宽枣农增收渠道。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分别奖补1万元、2万元、10万元、50万元。

三、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保证红枣产业快速发展,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红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产枣乡镇也成立相应组织,乡镇长为红枣产业发展第一责任人。县政府将把红枣产业发展情况作为农业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完成红枣发展目标在前三名的乡镇,各奖补1万元;因工作失误,影响红枣发展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健全体系,为加快红枣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健全服务网络。按照“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技术员”的标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县林业部门建立培训中心;产枣乡镇建立培训站;产枣重点村确定1-3名农民技术员。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在重点乡镇建立三个功能相对完善、设施配套齐全的红枣专业市场。

3.加大投入,为加快红枣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加快红枣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红枣产业的扶持力度。2008-2012年,县财政将拨款900多万元用于红枣产业发展。二是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县林业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加大红枣专项资金的投入。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资发展红枣事业。

参考文献:

中国红枣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王毕妮红枣食品加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后记:

在学习产业经济这门课程之前,我认为这门课程可能会比较枯燥,无聊的学科。在老师您的授课之下,幽默的表述吸引着我,经典的案例分析的很透彻,令我很容易的就理解了抽象的概念。而且我认识到了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使我正确认识产业经济活动及其管理发展的规律,基本掌握产业经济管理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感谢老师这几个星期的教导。

第三篇: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Ps:全手打,有错别字谅解。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1.产业是具体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P4 2.战略关联分类法 P6 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3.生产要素分类法 P12 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不同比重和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4.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P12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指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幼小产业

新兴产业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

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的产业称为朝阳产业。朝阳产业常常与夕阳产业相对应。

衰退产业是指由于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逐渐萎缩、平均成本不断上升引起规模收益逐渐下降、产业规模逐渐缩小的产业。这类产品往往是由过了壮年期的产业发展而来的,继续衰退下去就成为夕阳产业,最后成为淘汰产业。这类产业如果某些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会重新获得新生,进入另一产业生命周期。

夕阳产业 淘汰产业

5.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P15 6.产业组织 P31 所谓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7.马歇尔冲突 P33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8.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竞争格局。P34 9.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P98 A.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B.产品差异化

指企业在其提供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的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C.进入和退出壁垒 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F短期成本结构

10.广告密度=AD/SL 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 P103 11.勒纳指数(了解)P120 勒纳指数度量的事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L=(P-MC)/P P—价格 MC—边际成本

A 完全竞争下,价格=边际成本,L=0 B 垄断情况下,L不会超过1 C L越大,竞争程度越低。

D 无法反映企业为了谋取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12.贝恩指数(了解)P121 贝恩指数代表的事行业的超额利润表。

理论依据:市场中如果持续才在超额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高,垄断能力越强

13.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P129 到目前为止,产业组织学者不再简单的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从短期考察,可以把市场结构看成是既定的要素,作为企业市场行为的外部环境,市场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产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归纳起来,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式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优势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14.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P162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前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后工业化时期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a农业为主 b轻纺工业为主 c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 d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 e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 f第三产业为主 g信息产业为主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15.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P166 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1)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2)人口因素(3)技术进步(4)资金供应状(5)商品供应状况(6)环境因素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消费需求(2)投资需求

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16.产业关联 P172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17.产业关联方式(了解)P172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18.产业波及效果 P189 产业波及效果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时,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19.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P220 A合理与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当地区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或不协调时,非常有必要进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非常有不要促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20.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P257 市场失灵说 赶超战略说 国际竞争说 21.产业政策的手段

直接干预 间接诱导 法律规制 22.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P300(1)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2)满足人们日益复杂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3)作为大企业垄断的制约力量,促进市场竞争

(4)加快技术创新与扩散,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5)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宽松的环境(6)扩大税基、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7)充当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

(8)促进农村发展与进步,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农村市场,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23.中小企业政策的性质和基本课题 P301 性质:经济问题主要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市场上相对于大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致使中小企业经常受到资金短缺、人才短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经营亏损等问题的困扰。

基本课题:包括保护、扶植和指导三个方面。24.产业规制 P306 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政府规制是政府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的法律约束力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社会规制是指政府规制相对独立,对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准法律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行业自律规制又可称之为行业管理,它介于政府规制和社会规制之间,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企业的规划、协调,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组织规制。25.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P306 A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B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民间平衡性产业规制

26.政府为什么规制产业经济?P314(1)总体来说 在政府、企业、市场所组成的三要素体制中,政府基于维护市场效率、维护社会公平以及意识形态的原因规制产业经济。(2)具体来说

A.经济原因。因为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用物品、不完全竞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要么根本无法解决,要么成本过高,而政府规制相对而言,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政府规制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B社会公平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27.自然垄断产业 P327 自然垄断产业是指其主要业务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大规模固定资本投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具有网络效益的产业。

第四篇: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5*5分 当做论述题回答)

1.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国有企业? P15

1.自然垄断。对于像铁路和供水、电力等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的特征。它固定成本很大,但是一经建成,可变成本就很小,这种行业因此常常需要一个很有实力的公司来提供,但只有一个企业就会形成垄断。垄断企业常常会高于市场竞争价格定价,产出水平也较低,从而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并导致经济效益损失。因此政府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对产出和价格进行管制,以降低自然垄断带来的不利效应。2.资本市场失败。私人部门投资者往往喜欢投资短期收益的项目,而对于具有长期获得回报且风险较大的项目投资偏好差。因此就需要政府通过建立开发银行为这样的行业融资或建立国有企业来运营。

3.外部性。由于一些诸如钢铁、医疗等基本生产要素行业产出对其他产业具有正外部性,且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具有外部性特征。导致市场自发条件下,私人投资者不愿意投资,从而导致这些对整个经济有益的产业得不到足够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可以抵消正外部产业和公共品市场自发投资的不足。

4.社会公平的角度。诸如邮政和医疗等行业,如果由私人投资话,住在偏远地区的人将无法获得邮政服务;穷人因为更高的出保风险和较低的支付能力将无法得到医疗保障。国有企业可以为穷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

2.简述形成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P55(1)规模经济壁垒。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新进入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成本一定会高于原有在位企业。例如钢铁、化工行业。

(2)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的资本量是指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时最低限度的资本数量。必要资本量越大,筹措越困难,壁垒就越高。

(3)绝对优势壁垒。所谓绝对优势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和控制、技术专利、分销渠道以及与客户的密切合作等资源获得方面具有优势,张我一个或多个重要资源。(4)产品差别壁垒。在为企业通过长期的产品差异化努力,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对于新企业,要想方法使公众相信新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无疑要比原有企业花费更多的广告和设计费用。

(5)阻止进入行为。指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成过剩产能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为。

(6)制度性壁垒。企业经营需要获得标准和执照,或者资金筹措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例如进出口的许可证和差别性的税收壁垒。

3.简述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关市场势力的测度指标。P44-45 1.贝恩指数 B=πe/V πe是经济利润,V是投资总额;则贝恩指数为πe/V,衡量的是每单位投资取得的经济利润。贝恩指数逻辑认为,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经济利润,那么通常表明市场上存在垄断利润,且经济利润越高,代表垄断能力越强。但是现实中,垄断者并不一定能获得垄断利润,而且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也不一定是由垄断造成的。因此,该指数在长期中是适用的。2.勒纳指数

L=P-MC/P,或因为P-MC/P=1/ε,故L=1/ε

L是勒纳指数,P是价格,MC是边际成本。勒纳指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指数越大表明市场结构垄断的因素越强。该指数优势是避免了须从销售额资料来推断垄断势力的技术问题,只需要从企业价格与成本两方面数据。局限是1.无法反映企业为垄断而采取的行为2.边际成本往往由平均成本替代,造成该指数较大的误差3.该指数要求相比较产业所有产业的产品质量必须要固定统一,很难做到。3.托宾q q=R1+R2/Q q为托宾指数,R1为股票的市场价值,R2是债券的市场价值,Q是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q>1说明企业资产以股票和债券计量的市场价值大于以当前市场价格评估的资产终止成本,意味着企业在市场在市场中能获得垄断利润,q越大说明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越大,垄断越显著。但是该指数的局限是计算市场价值和重置成本存在数据获得困难。

4.何为工业化?其度量标准有哪些? P230

工业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于整个社会,从已经工业化的各国的经验来看,这种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最好是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部门说明。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

工业化的程度一般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主要经济指标有四项: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四是城市化率,即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以上。

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往往是轻纺工业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到第二阶段进入重化工业化,重工业和石化化学工业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反映重化工业化过程的指标是霍夫曼系数

5.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的异同点有哪些? P26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例如,许多农产品市场就具有完全竞争市场这些特征。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

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例如,汽车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理发店集团等。

6.怎样理解规模经济形成的经济效益与促进竞争之间的矛盾?

这是经济学家马歇尔关于规模经济和垄断弊病之间的矛盾的观点。他认为: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例如以长途电话为例,如果有许多企业开展竞争,去铺设各自相互重叠的通讯网,无疑会导致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但让其中的一家企业扩大规模,将所有的业务都交给它经营,反而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充分享有规模经济,对提高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是,每个产业的市场规模都不是无限的,当有限的市场规模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行动碰在一起时,必然导致生产越来越集中,企业的数目不断减少。最终有可能形成一个独霸市场的垄断寡头,从而使它获得人为操纵价格的力量。即使在少数几个企业占有某一产业大部分生产的垄断市场上,它们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也常常可以通过合谋或组成卡特尔等形式,控制这一产业的价格,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一句话,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令人垂涎欲滴,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地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规模经济和竞争的活力之间这对难分难解的矛盾,最早是由马歇尔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揭示的,因此后人称这对矛盾为“马歇尔冲突”。

7.简述三级价格歧视低效率的可能来源。P99 1.垄断的低效率。因价格高过边际成本,导致产出遭到限制,从而导致产出的低效率。2.消费低效率。由于不同消费者为同一产品支付的单价不同,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各不相同,这样就可能没有利用进一步交易的机会,从而导致低效率。例如某人购买第一单位产品愿意支付10美元,待购买第二单位时愿意支付9美元,因此他对于消费两单位产品共愿意支付19美元,但如果厂商索取单价10美元,他就不会消费两单位商品。

3.消费者为得到低价,可能不得不花费资源,而厂商从这种花费中又得不到好处。例如消费者为得到旅行的低价优惠,而不得不花费时间排队等候。

8.简述逆向外包的动因。P265 第一,.服务质量的满足和获得创新资源。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产业升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发张中国家对能够提供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发展中国家缺乏创新人才,需要通过逆向外包来解决高级劳动要素供给。

第二,相对成本套利。追求规模经济和低成本是服务外包的动力因素。通过相对质量的劳动用工成本可以解释逆向外包现象的发生。由于近来发展中国家的用工成本和发达国家较接近,因此发达国家会选择将一部分原来离岸外包的业务撤回,甚至发展中国家也会主动通过逆向外包来进行成本套利。

第三,国家或者企业战略。例如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逆向外包战略,服务提供商在本土以外建立离岸中心或外包基地,吸引当地优秀员工并开辟市场,进一步扩大实力,有利于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第四,关注规避或者靠近市场。

发展中国家通过逆向外包可以规避发达国家的签证关注,在发达国家建立基地和办事处、招聘当地工作人员,也能够更加靠近市场,方便发达国家进行离岸交付,此外客户所在国内数据处理及提供知识产权服务,也有助于开发哪些不希望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外包至境外的发达国家的更大客户群。

9.举例说明企业为什么要实施捆绑销售?【画出书上的表格】 P103 假定有两类消费者,以及两款不同软件。两类消费者对于两款软件的支付意愿如下表:

为简化起见,假定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只关注收益最大化。现在考虑两种不同的定价策略。首先,假定分别出售每一种产品,收益最大化的策略是对每一种软件都要100美元,如果这样,可以卖掉两套文字和电子软件,最终收入为400美元。但是,当实施捆绑销售,每一组软件的价格是220美元,最终将得到440美元的收入。显然,捆绑销售策略比分开销售更有吸引力。

10.为什么政府经常对生产性服务业加以管制?

现代生产型服务是为其他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主要用作是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供生产效率提供保障。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但是服务业的自由进入和开放对于服务业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对于许多国家的政府来说,一些服务行业经济属性之外的兼有属性可能会被过分看重,从而对其实行国有垄断经营。例如,金融行业涉及国家的金融安全问题,电信行业涉及国家信息安全问题,文化传媒行业往往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等。因此在许多国家,这些服务部门都是国有垄断经营,不允许民间资本以及外资进入,存在着政府管制。

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如下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高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生产性服务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知识基础上的产业,中高级人才资源对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特别重要。目前,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的重要瓶颈。但生产性服务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实现与教育平台、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联动的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才能最终解决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短缺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目前我国还存在许多非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企业有各自的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整个行业的管理标准与服务标准难以实现统一,也因此造成难以监管的现象。所以,制定各类服务业有效的服务标准及管理机制,将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尤其是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多数企业只是提供服务链上的低端产品,远未形成集先进科技技术的推动者、使用者与传播者于一身的良好运行机制。

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合作机制。受地方部门利益驱使,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与工业领域相似的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集约化增长效率。为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的发生,基于产业链基础上的区域分工协调机制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要加强分工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分工中合作,不断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11.简述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时关于规模经济和垄断弊病之间的矛盾的观点。他认为: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一句话,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令人垂涎欲滴,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地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规模经济和竞争的活力之间这对难分难解的矛盾,最早是由马歇尔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揭示的,因此后人称这对矛盾为“马歇尔冲突”。

12.简述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P299 1.比较优势基准。

一个地区选择主导产业首先必须建立在地区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比较优势基准包括该产业具有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指一国从事相对成本更低的产业,该产业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该产业将具有竞争力。2.筱原基准: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 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根据收入弹性基准可以挑选出随着经济增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高收入弹性的产业将在产业结构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收入弹性基准要求产业结构与国民收入增长相适应。根据生产率上升基准可以挑选出经济技术进步最快的产业,当某个产业在技术上获得突破性进展时,该产业会迅速增长。3.赫希曼和罗斯托基准:产业联系 该基准认为,主导产业应该选择具有较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的产业,只有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比较大的产业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4.环境和劳动内容基准

环境基准是指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以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又不至于造成过密集中的环境为选择基准。劳动内容基准是指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劳动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并把能够提供安全、舒适和稳定的劳动岗位作为选择基准。

13.简述结构性进入壁垒的种类 P157 1.绝对成本壁垒:在位企业在任意产量下的平均成本都比潜在进入者低,因此在位企业可以以高于自身成本,低于潜在进入者成本的价格出售获得利润。

2.规模经济:某些特定行业存在要长期才能达到的最小生产规模,否则就会造成成本过高。3.多工厂经营:有些行业需要投资经营多工厂才具有低成本,即初始资本投入量大。4.网络外部性:某些产品产生外部性,消费者购买数量越多,从此商品中获得的效应水平就越高,从而增加对该产品的需求。因而在位企业就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形成了较潜在进入者的在位优势。

5.行政制度壁垒:政府认为某些行业适合少量企业,因此通过制度来限制进入行业的企业数量。

14.简述市场集中度与市场势力之间的关系。P59 在一定条件下,市场集中度直接决定着市场势力的大小;在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

(1)当企业实力对称时,并不需要大量相同的企业,就可以古诺模型的绩效接近于完全竞争的绩效。当企业实力对称时,产业中的厂商数量越多,市场实力越小。(2)当企业实力不对称时,对于有n个企业的一般古诺模型,每个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i(qi)

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

第五篇:产业经济学复习参考

1、市场集中是什么?市场集中度,绝对集中指标怎么算

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集中度程度,直接影响特定市场的竞争状态和效率。

市场集中度指标的绝对集中指标:

2、讨论市场集中度与产业利润率的关系。

德姆塞茨认为: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是有条件的,即要求市场集中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综上所述,许多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证明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存在某种正相关关系。第四章

1、简述进入壁垒的含义和分类。

答:进入壁垒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原有企业能够持续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的因素。进入壁垒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2、退出壁垒的种类有哪些?

答:退出壁垒可分为

(一)资产的专用性、(二)推出的固定成本、(三)战略性退出壁垒、(四)信息壁垒、(五)管理和情感壁垒和

(六)政府和社会壁垒。

3、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1.什么是创造性毁灭?

答:创造性毁灭指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迫使其退出退出市场。这种创新难以模仿,又以高度替代性具有降低成本的优势,不管原市场结构如何,创新者将会获得全部市场。

2、渐进式创新

是指创新产品没有取代现有产品,这意味着竞争对手进入不会减少原有企业的利润,例如对产品的改进性创新,它是比较典型的渐进式创新。

3、激进式创新

是指创新产品会迫使现有产品退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了垄断企业,原有企业的垄断利润为零,而转由新的企业获得这一垄断利润。

4、学习效应

企业的产量积累表明了企业再技术基本不改变条件下,通过重复可以提高效率,这称为干中学效应。

5、溢出效应

答:溢出是指外部可以免费获得利益的现象,溢出效应会使“搭便车”的新进入企业在吸收越来越多的溢出后变成垄断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过大的溢出效应会使开发者不进行投入。

1.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含义及其主要动因是什么?

答:横向并购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是竞争者之间的并购,双方提供相通的产品或服务,并在其他生产经营、销售环节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

纵向并购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企业可以借机得到所需资源或进入某一行业;混合并购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主要追求组和效应,降低经营风险。(1)横向并购的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

(2)纵向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减少交易费用。

(3)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非专用性资产。混合并购还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简洁版:(1)横向并购的动因:规模经济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市场势力效应。(2)纵向并购的动因:市场失灵、所有权成本与收益解释、交易费用理论。(3)混合并购的动因:资产利用、风险降低。)第七章

1.策略性行为的含义

答:策略性行为是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

2、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分哪两种?

在非合作策略行为中,主要分为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是通过原有企业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企业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企业的进入决策。掠夺性定价是指原有企业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即使自己遭受短期损失,也要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原有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

3、简述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八章

1、简述何为市场绩效

答: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效果。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2.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答:1.微观指标:(1)收益率:收益率r=(R-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δPKK)/ PKK,R为收入,δ为折旧率,PK为资本价格,K为资本量。

(2)价格—成本加成(勒纳指数):勒纳指数L=1/ε,ε为需求的价格弹性。

(3)托宾q:q=(R1+R2)/Q,R1为企业股票价值,R2为企业债券市值,Q为企业资产重置成本。2.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产业技术进步程度;X非效率 4.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

答: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范式。SCP范式假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度量,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所以可以用市场结构解释市场绩效。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市场绩效越好。评述:哈佛学派的观点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绩效,但其“集中度—利润率”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较高的生产效率可以使企业获得高利润,从而使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集中度上升,市场绩效可能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静态、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5.简述芝加哥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

答:芝加哥学派认为,哈佛学派依据的垄断竞争理论错误地将规模的扩大等同于垄断,殊不知规模扩大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芝加哥学派主张: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进步的结果,大企业的高利润是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不是资源分配无效率的结果。因此,芝加哥学派认为,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相互关系中,市场绩效起决定性作用。一些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才能获得高利润,进而促使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集中度上升。因此,即使市场时垄断的或是高集中寡占的,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管制就没有必要,应该加以干预的是市场绩效不好的垄断企业。

评述:是对哈佛学派观点的补充,但不管是哈佛学派还是芝加哥学派,其研究框架都是单向、静态的。从长期看,市场绩效、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之间的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的、相互之间的影响。

第九章

描述投入产出表P181

第十章

1、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在需求拉动,科技拉动,竞争促发等动因作用下的演进过程中,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而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技术集约,工业结构软性化。

2、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

答:(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佩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2)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该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该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大于1;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是普遍现象;第三产业相对国民收入从时间系列来看一般表现为下降,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3)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4)主导产业转换规律: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序列更替性,不同经济阶段的主导产业也不同。从主导产业的更替序列性出发可以把产业划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5)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6)

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 第十一章

1、现代区位理论内容

现代区位理论内容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以空间经济研究为特征,着眼于区域与城市活动的最优组织,注重宏观动态平衡的崭新的产业布局理论,包括成本-市场学派,地理学派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派理论。形成了增长极理论,点轴布局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和理性二元结构理论等为代表的新理论体系。

2、第十二章

1、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产业结构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依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情况,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制定并实施的有关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间及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一些列政策措施的综合。

2、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扶植政策。第十三章

1、简述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一)对前人有效竞争标准的评价

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梅森提出两个有效竞争的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市场效果标准

2、垄断有哪些主要类型?反垄断政策的对象是什么?

3、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十四章

1、网络型产业

即必须借助有形(物理)的或无形的网络系统,才能将产品或服务

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实现最终消费。因此,这些产业通常被称为网络性产业。

2、试讨论垄断性产业的放松管制趋势

一、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改革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二、科技进步对放松管制的推动作用

三、放松管制是提高中国垄断性产业经营效率的根本途径

(一)、传统管制体制是一种低效率的体制

(二)、垄断经营使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三)、单一的投资渠道造成垄断性产业投资严重不足

(四)、垄断性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不能刺激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下载产业经济学提纲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业经济学提纲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经济学题库

    杨公仆版 产业经济学 复试习题全集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产业 2、产业组织 3、产业结构 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 四、辨析题1 、 产业的经济活动......

    产业经济学复习

    单选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 C......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1. 产业:产业是一种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同一属性的产品或服务,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主......

    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产业的含义; 产业组织层面: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产业结构层面: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企业的集合。 产......

    产业经济学论文

    本科实验报告 题目 论四川餐饮业在当前经 济发展形势下的转型 学生姓名 肖俊 教学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张淑英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 学 号 201531100305 经......

    产业经济学讲稿

    产业经济学讲义 课 程 说 明 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面向21实际的高等教育教材系列教材--《产业经济学》(21世纪教材),由苏东水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第二版教材......

    产业经济学教案

    企业(厂商)及市场理论 一、厂商1、 概念: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组织 2、 厂商组织:科层组织结构和职能结构 二、追求目标: 1、 利润最大化目标:利益群体不同,追求的利益目标有所不同 2......

    产业经济学心得(定稿)

    学习产业经济学心得 通过罗老师一学期的教学和指导下,让我对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此将我对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的了解与心得总结于下: 产业经济学(I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