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23:4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说课稿》。

第一篇: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说课稿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说课稿

刘娇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

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影响。

3、情感目标

理解美术家的思想,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1、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提供了四组可对比的美术作品,四个主题,即夜晚、婚姻和家庭生活、圣母子、聚会。艾舍尔的《手与球面镜》可以作为一个引子,导入课程。然后对比四组作品并分组讨论。

2、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家及其他人眼中的世界,理解不同的视角。

3、教学难点

抛下主观因素,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感受他人的想法。

三、现在的高中生一般家里都只有一两个孩子,这样的环境让他们比较自我,很难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去包容,在教学时会着重让学生体会不同背景下的不同思维。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四、1、用《手与球面镜》这幅作品导入

提问:画面与我们平常的室内场景有什么不同? 活动:角色扮演

一排同学认定自己是画面中的人,另一排同学认定自己是画面外的观察者。然后进行讨论,同桌之间交流扮演体会。总结,不同处境不同感受,引导学生认识思维的两面性。

2、四组内容对比分析

多媒体展示图片,突出各主题:夜晚、婚姻和家庭生活、圣母子、聚会 四人一组讨论画面形式上的区别,然后每组推举以为同学说明其中一个主题两幅画面的差别。全体进一步讨论总结文化的差异和个人的差异,从材质、构图、笔触、色彩、意境等方面。

3、思考与交流

《阿诺芬尼夫妇像》讨论,选择填空,给出答案85713462 与我们的婚礼习俗作对比讨论(全体师生)

两幅人体雕塑与黄河母亲进行对比展示,讨论东西方区别和艺术家视线区别。

从题材、形体、表情、动作姿势、人物神情气质。

4、活动:我的摄影师!

用手势形成方形、圆形、桃心等观察身边的事物,体会讨论不一样的视角带来的新发现。

五、艺术家由于性格、思维角度、文化差异和历史环境等因素,面对相同的题材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学着用新的眼光,用别人的视角去看问题。归纳汇总启发思考 教学过程

第二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一课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 创作者:牛牛 来源:原创 点击:144 时间:2007-09-27 15:40:06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家观看、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学会从形式入手深入领会美术作品的意义;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探索、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对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表现形式,以及这种差异的文化含义。

教学策略

直观演示、比较、讨论与课堂讲解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时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具和相关图片。学生:作业纸、钢笔或圆珠笔。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图片欣赏《月华图》和《星夜》: 思考与讨论:

1.把握画面的情感内涵

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和我们平时感受或记忆中的场景有什么不同?(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夜晚的场景,然后尝试口头描绘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夜晚是一种必然的、客观的现象,但是为什么每个人对夜晚的感受不一样?我们经历了千千万万个夜晚,为什么只有这一个特殊的夜晚被记住?特定的情绪怎样影响我们对夜晚的感受?)

思考提问:如果让你来画一幅以“夜”或“月夜”为题的作品,你打算怎么画? 2.画面的形式分析

两幅图片在形式语言上各自有什么特点?

相同点:表现夜晚的景象,透露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 不同点:

材质 水墨;油画 构图 空虚;饱满 笔触 轻松;急促、运动感 色彩 单纯;丰富

意境 孤寂、冷漠;狂躁不安 „„

3.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两位艺术家分别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背景之中?

(油画和国画都是传统的画种,我们之间表现语言的差别是历史地形成的。但两位艺术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和意境,使之成为表达自己特殊情感的工具。)

小结:面对同样的主题,美术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

二、分组讨论

现在需要同学们自己分析一下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不同表现方式。1.分组:

第一组:《阿诺芬尼夫妇像》、《高士图》;

第二组:《小考佩尔圣母》(拉斐尔)、《圣母子》(丢勒); 第三组:《草地上的午餐》、《乡间音乐会》。2.讨论内容:

3.全班交流:

将小组比较内容归纳整理,形成口头报告,向全班发表;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教师加以适当的讲解。4.完成“思考与交流”。5.延伸讨论:

你对哪幅作品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中有没有知道教材图片所涉及的美术家?如果有,可以向全班提供一些相关的传记材料和创作背景。(可以从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寻找相关资料。)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引导或补充、修正。鼓励学生就画面内容和艺术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完成“活动与建议”

1.观赏图片:《地中海》、《斜倚的女人体》,比较二者的不同。

2.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题材;形体;表情、动作或姿势;人物的神情气质。

3.教师适当总结。联系前面的内容对本课进行简要总结。

教学资料 乡间音乐会(意大利)乔尔乔内、提香

乔尔乔内(1477~1510)出生在威尼斯附近的卡斯特弗兰科镇,最初习艺于威尼斯名画家贝里尼的门下,提香则和他同师学艺。后来由于两人的过失,老师一气之下把他们都赶出了画室。《乡间音乐会》是乔尔乔内一生中三十余幅作品中较有影响的名画,也是他最后一幅杰作,其中画上的风景,几乎全是他的长期合作者和亲密师弟提香补画的。它是画家歌颂乡土自然美与女性裸体美的绘画结合,这幅画不仅体现了画家对时代精神的新探索,还反映了16世纪以来威尼斯绘画风格的审美理想。这幅画与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一样,都着力于表现裸女形象的美,但都没有完工。这是一幕耽于幻想的神与人心灵交流的幻景,这种交流以音乐合奏的方式来实现:在宁静幽雅的大自然怀抱里,两个穿着风流的青年贵族和两个裸体女子,在一块僻静的山冈上休息。他们的内心是那样恬适,无拘无束。他们席地而坐,同奏着心曲。茂密的树丛,与远处飘动着的云彩,使画面的真实性似是而非。一切是那样和谐,毫不做作。阳光被乌云挡住了,暗淡的云际衬托出大地的起伏感与树木的呼吸感。两个裸女躯体丰满,肤色接近于金黄色调。左边的裸女在井边汲水,她姿态文静,内心温柔,是全画最美的一个形象,充满着诗意,充满着一种神秘的感情;而吹笛的那个裸女,则背朝着观众,她那结实的背部,光滑的皮肤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她与戴红帽穿红色披风的弹琴男子在色彩上构成和谐的对比,人们从全画的意境中能感受到一种幻想的生活美,它是对人的美好欲望的赞美。有人说它显得太神秘,正因为如此,它给后来的提香以很大的启示。《乡间音乐会》是乔尔乔内在人文主义时代对人的幸福向往的艺术表现,它既不像在描绘神话,也不是在谱写人生的享乐的乐章,尽管他认为享乐是人的天赋权利。由于画的主题非常含蓄,此画在19世纪时,曾被马奈所领悟,他也画了一幅后来竟引起全巴黎轩然大波的《草地上的午餐》,结果是在1863年展出时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认为他虚构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泛性社交活动。而在早于马奈300年前的16世纪初,对乔尔乔内的这幅画的社会反应却是平静的,虽然那时的宗教禁欲主义尚未烟消云散,但是人们已开始从封建的精神桎梏下解放出来。其实,乔尔乔内笔下的画,绝大多数都是体现着人们对美的享受的一种梦幻,而且他的色调用得也很得体。阿诺芬尼夫妇像(尼德兰)扬·凡·爱克

15世纪尼德兰的艺术运动,从性质上说,属于文艺复兴范畴,它和意大利一样,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为先决条件的。同样鲜明地表现出旧的中世纪世界观和逐渐形成的新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相交替的现象。在绘画上,这种昌盛的特点是以两位画家的跃起为标志的,那就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胡伯特·凡·爱克与其弟扬·凡·爱克。他们的艺术成果是为教堂绘制的祭坛画,其中尤以为根特市所作的“根特祭坛画”,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扬·凡·爱克生于马塞克城,1425年任菲力普·卢·蓬公爵的宫廷画师,还曾经充任使节到过葡萄牙等地。他擅长肖像画,能摆脱中世纪那种拘谨的传统,真实地描绘对象的个性,赋予形象以典型的市民气息。《阿诺芬尼夫妇像》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画家在这里描绘了尼德兰典型的富裕市民的新婚家庭,他用极其细腻的笔调,逼真地刻画了年轻夫妇俩的肖像,尤其对室内的陈设,包括墙上、房顶的装饰,描绘得一丝不苟,显示了这位画家所特有的书籍插图画的功力。阿诺芬尼,这个在1420年被菲力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在画上拘泥而彬彬有礼地正和他新婚妻子在洞房中迎接贵客:他举起了右手,表示一种仪式,象征矢志于爱情;新娘则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远做丈夫的忠实伴侣。华贵臃肿的衣饰是尼德兰市民阶层中一种富有者的装束。室内的所有细节,如蜡烛、刷子、扫帚、苹果、念珠以及两人之间的小狗,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它们提示着对婚姻幸福的联想。画面上洋溢着虔诚与和平的气氛,以表达对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的赞颂。在背景中央的墙壁上,有一面富于装饰性的凸镜,它是全画尤其值得观者注意的细节(见附图局部);从这面小圆镜里,不仅看得见这对新婚者的背影,还能看见站在他们对面的另一个人,即画家本人。这种物理学上的游戏,显示了画家在运用所谓光线反射方面的知识,请注意在凸镜面左侧的那扇窗户的弧形表现。小镜框的四周镶刻着十幅耶稣受难图,图像细小得几乎看不清了,还有两人头顶那只金光闪烁的吊灯,其刻画之精微,为现代摄影者所叹服,这是尼德兰特有的细密画传统画法,而用镜子来丰富画面空间,正是这幅画的特色。后来荷兰的风俗画,尼德兰的类似绘画,都得益于这种画法的启示。另外,凡·爱克在这幅画上采用了一种新的油色画法,使画面能保持经久鲜润和美丽。据说,他是油画的最初发明者。不管是否确切,他在试验用油调色,并取得油画的艺术效果方面,是开拓者。

圣母子(德国)丢勒

1500年是丢勒的创作转变期,从这个时期起,他以研究古典作品的人物形象为基础,改进他前期形象的创作结构。为此,他悉心研究人体,力求寻找理想的比例。他不仅画许多裸体素描,还写了三本总结性的《比例论》,记载他不同的人体素描中所获得的比例依据。从1515年起,丢勒辛勤笔耕十余年,记下了他早期的大量实验数据。这种对人体与古典艺术法则的研究,是与当时人们对科学的探索有共同性的。丢勒在肖像画上似乎研究得更深入些,因而在现实主义艺术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一幅《圣母子》也是这个时期的实验性杰作之一。圣母的形象有着明显的尼德兰圣母风格,而圣母手中的基督,却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风格。这是实验创作的产物,使圣母与圣子的绘画形象未能完全统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着,他们从不满足于已得的经验。丢勒也是如此。他于1505~1506年间再度去威尼斯,一种新的艺术冲动使他去做这种实验。不管是否成功,他在人体和性格描绘上要找到一种平衡。这种努力是有益的,丢勒终于在1520年后进入了他的创作成熟期,并向人文主义艺术思想大大迈进了一步。

草地上的午餐(法国)马奈

1863年,在法国“落选者沙龙”上,爱德华·马奈的这幅《草地上的午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吃惊的是,画上除了展现几个巴黎上等社会的青年去塞纳河岸的一片树阴地休憩并午餐以外,还有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坐在他们中间。观众对这幅画的内容有点不习惯,巴黎的现实生活中还未曾见到过此种情景。有人说,画家这样构思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实在荒唐透顶。如果画上没有两位潇洒的青年,那不就是法国人所司空见惯的,并为各时代的西方绘画所常有的出浴图或神话人物狄安娜之类的油画了吗?如果也把两个男子的衣服脱去,那不就与拉斐尔或丁托莱托的神话题材的裸体画差不多了吗?正因为这个裸体女子在两个衣冠楚楚的巴黎现代男子中间,被强烈地反衬出来。画上不论人物还是色彩的明暗,都充满着鲜明的对比。构思如此奇特,它们与学院派的“章法”毫不相干,连现实主义画家也惊呆了。爱德华·马奈于1832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大官僚家庭。少年时依从其父的意愿,去当了一名海员。由于自小对绘画的热情不灭,1850年,他终于说服了父亲,进入当时知名的学院派画家托马斯·库图尔的画室里学习。随着求知欲的迸发,他不仅喜欢16~17世纪的前人的名作,还对日本与中国的木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试着走自己的路子了。马奈与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关系甚笃。不过他没有一下子投入印象派所热衷的“光”与“色彩”的绘画追求中。作为一种实验,他的形象还是建立在对自然物原有色的描绘的基础上的。这幅《草地上的午餐》,最初取的名是“浴”,画家在构图上效法卢浮宫内乔尔乔内的《乡间音乐会》,但它毕竟不是16世纪威尼斯那种田园诗绘画。画上那个裸体女子就是他在早期画的《穿斗牛士服装的维克多莉娜·默朗》中的模特儿默朗。她是马奈从街上领回的一个妓女,长期为画家充当模特儿。画家让她在这幅画中裸体坐在林中溪边的草地上,与两个穿衣绅士做伴;左侧前景有一只翻倒的篮子,食物滚出篮外,又在后景的湖池边,添画了一个只穿衬衣的女人,俯身站在水里。这是一种精心安排的“野餐”,是画家为寻求色彩对比的大胆试验。这一构图惹恼了绘画界的许多头面人物。围绕马奈的这幅画,评论界竟也划分成两个营垒,双方短兵相接。《草地上的午餐》的挑战性展出,使马奈被推入后来的印象派阵营,但其实,他的这幅画并不能证明他已苟同于印象派的主张。

星空(荷兰)凡·高

1889年5月,凡·高的弟弟提奥为改善凡·高的养病环境,把他送到巴黎附近的圣雷米疯人院。当他在田野作画时发病后,预感到可能再一次猛烈的发病会夺去他的生命,于是便利用一切可能有的时机作画。他画病房,画院子,画田间收获,画风景,画肖像和自画像。从1889年的冬天到1890年的1~2月间,他的病发作了三次。油画《星空》是在这三次发病以前,即他刚到圣雷米以后完成的。与《阿尔女郎》相比,画风已大为改观。这倒不是凡·高又有什么新的理论,仍是出于茫然的不安和对自身悲剧的预感。夜晚,他看到夜空中有一个奇特的月亮、许多星星和幻想的彗星。这些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是黄色的旋涡,在天空中旋转着。它们变成为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的扩散,带动整个深蓝色的天。凡·高面对这一自然奥秘,不禁感到战战兢兢。他怀着绝望的恐怖,画下了这幕完全出于他个人幻觉的夜景。这种画风不仅仅表现在风景画上,连凡·高于同年6月画的一幅《加歇医生肖像》上,也表现出来。《星空》是凡·高神志清醒时幻觉心境的产物。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安排了一个“活动建议”和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思考与交流”可以在课堂分析作品时完成,答案分别为:8;5;7;1;3;4;6;2。从这些象征含义可以看出扬·凡·爱克和当时人大致的婚姻观念。“活动建议”要求比较马约尔和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这两件作品的题材都是女人体,但艺术家的“视线”(也就是着眼点,或主观处理方式)却很不相同。教材已经作了一些提示。马约尔的作品强调人体的丰满和健壮,而且有一种沉思内省的气质,他是借这样一位女性——母亲的形象来象征地中海,因为地中海也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亨利·摩尔的作品更为抽象,基本上就是一种形体的组合,体块很有力度,此外还有一些原始雕塑的因素。这种比较不一定要得出一致的结论,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相同的题材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教学基本思路 教师可以通过某一组具体的美术作品来切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作品之间的差异,并且进一步追问: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看到的首先是作品在视觉形式上的特点,进而意识到,同一个母题可以有许多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至于某个美术家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的那种风格,则取决于他自己的个性、习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以采用讨论和讲解相结合的办法来实施教学过程;也可以根据所涉及到的作品预先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提供了4组可供比较的美术作品,每组中的2件作品处理的是大致相同的母题,即夜晚、婚姻和家庭生活、圣母、聚会。艾舍尔的《手与球面镜》可以作为一个引子,导入课程。这件作品既具有趣味性,又包含着一定的哲理。例如,它可以使美术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通过镜子,尤其是哈哈镜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所面对的现实和日常事物,其实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视点和眼光来观看,并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美术作品的创作其实就类似于这样一种机制和过程。第一、二组作品要说明的是不同文化处理相似题材的情况。其中的作品分别来自中国和西方,突出的是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第一组作品强调个人态度和心理感受的不同。金农是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其《月华图》表现了一种孤寂、静谧、清冷的意境,也具有某种自许清高、反抗世俗的意味;凡·高是后印象派画家之一,其《星夜》表现了他内心的躁动不安。第二组作品反映的是文化、社会方面的差异,也即对婚姻的不同看法。课文已经对画面内容进行了分析。教学中可以稍加延伸和拓展。例如,从构图上看,阿诺芬尼夫妇是画面的绝对主体,而梁鸿、孟光只是山水环境的一部分;后者在表现婚姻和谐的同时,也反映了一种隐逸山林的理想。

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讲究构图的完美,人物也是高度典型化、理想化的。圣母形象是他最拿手的题材之一,具有一种雍容华贵、圣洁端庄的美。德国画家丢勒虽然吸收了一些意大利的绘画因素,但主要属于北欧的绘画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细节的高度真实。乔尔乔内和提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他们的《乡间音乐会》表现的是一种浪漫、享乐、诗意的情调,也是当时人所向往的“田园生活”。印象派画家马奈吸收了这幅画的某些因素和特点,创作出《草地上的午餐》,却引起轩然大波,受到“有伤风化”的指责。究其原因,可能是:

一、马奈把这样的聚会描绘成了当时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现实场景,“仙女”裸体可以不受指责,而现实生活中的女裸体却是不雅观的;

二、《乡间音乐会》中的女子的视线没有和观众对接,她们没有意识到有人在看她们,而马奈画中裸体女子却看着观众,明明知道别人在看她,却毫无羞涩。可见马奈的作品包含着对当时资产阶级社会道德风尚的怀疑和评论。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揭示美术作品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此来了解美术家观察和表现世界的不同方式。难点在于,图片之间的比较仅仅是手段,最终需要落实到“美术家的视线”这个基点上来。为了突出每个人视点和观察角度的不同,教师可以尝试其他一些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例如就同一对象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确定讨论这几组作品的顺序。例如,可以先用日常聚会为主题,引入《草地上的午餐》、《乡间音乐会》这一组作品。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可以把教材图片的内容跟学生的日常生活适当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美术家面对的是和我们一样的环境和生活,但他们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正是能够以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手法表现出来。应该说,每个人都具有艺术家的潜质,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已。虽然我们不是美术家,但通过学习,还是可以理解美术这种人类思想情感交流的媒介。

高中学生对中西方传统美术作品的了解不是很深,对视觉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也不一定有深入把握,教师首先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品,尽可能获得多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读解美术作品的习惯和形式感悟能力,并能够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理解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表达出来。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情感内涵,并且把这种情感内涵的把握跟形式分析紧密联系起来。形式分析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而对画面情感内涵的把握却更多地需要依靠直觉。教师应该把直觉把握放在第一位,逐步引导学生来进行画面的形式分析。

第三篇:8第三单元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课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美术家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

教学目标:

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通过对作品表现方式的独特性探究,追寻美术家不同的视线,以及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对美术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作品的表现方式与美术家主观因素的内在联系。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揭示美术作品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此来了解美术家观察和表现世界的不同方式。图片之间的比较仅仅是手段,最终需要落实到“美术家的视线”这个基点上来。

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情感内涵,并且把这种情感内涵的把握跟形式分析紧密联系起来。形式分析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而对画面情感内涵的把握却更多地需要依靠知觉。教师应该把知觉把握放在第一位,逐步引导学生来进行画面的形式分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以摄影师拍摄时呈现出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姿势图片导入。Q:为什么摄影师在拍摄时会呈现各种姿态?

为了追求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表现事物、世界的方式。不仅摄影师,画家、雕塑家等等美术家都有着自己表现世界的独特的方式。导入课题:追寻美术家的视线——美术家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

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一个平常的题材,和其他圣经故事一样,经常被用来装饰教堂和修道院。《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全书,在逾越节的一个晚上,耶稣预知他的死期将临,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在一起进晚餐。

1、中世纪《最后的晚餐》:基督教成了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中世纪美术被称作“基督教美术”,充满神性。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文主义,提倡人性的解放。

3、达利《最后的晚餐》:一战结束后,整个欧洲,经济萧条、世态炎凉,人民生活困苦,整个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厌世、悲观的情绪。艺术家们开始否定一切,开始逃避现实,追求不存在的梦幻,以脱离现实的悲哀与残酷。他们将自己的兴趣转向了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他们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凑在一起,热衷于没有任何逻辑联系和理性约束的表现手法。以求脱离现实的残酷与悲哀。于是超现实主义占据了当时艺术发展的主导地位。“超现实主义明确强调受理性控制和受逻辑支配的现实是不真实的,只有梦幻与现实结合才是绝对的真实、绝对的客观。” 超现实主义者主张把生、死、梦,现实、过去、未来结合在一起,把它们统一起来。于是他们的艺术作品纷纷呈现出神秘、恐怖、荒诞、怪异的特点。

4、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美术家突出和彰显自我特性。画家借用和传袭了达芬奇的经典作品图式,画面中带面具的少年表情与姿势则传袭了达芬奇的原作。背景用了类似草体的符号。画面中被切开西瓜的鲜红的瓜瓤给人血与肉的印象,似乎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恐惧和暴力。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了一种强烈震荡。

Q:为什么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最后的晚餐》?受什么影响?

受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家在作品中对同一主题的理解和表现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

二、相同的时代,不同的《最后的晚餐》

受画家所属的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个性不同,个人经历的不同,相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最后的晚餐》。我们经常把“最后的晚餐”这个题材和达芬奇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其实在他那个时代里,也有很多美术家画过《最后的晚餐》,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那个时代的《最后的晚餐》,并比较一下,在相同的时代,会有怎样不同的《最后的晚餐》。最早的是西班牙的休伊特1450年的作品,然后是尼德兰画家布茨为鲁旺的圣彼得教堂绘制的祭坛画,作与1464到1467年间。不到二十年后,佛罗伦萨的重要画家吉兰达约在佛罗伦萨万圣教堂的墙壁上绘制了《最后的晚餐》。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在1495到1498年间完成。

今天我们就带这我们的眼睛,带着我们的脑子,透过不同美术家的视线,来看看不同的美术家对最后的晚餐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的。

●西班牙的休伊特1450年的作品 ●尼德兰的布茨1464到1467年间。●佛罗伦萨的吉兰达约 ●达芬奇1495到1498年

《最后的晚餐》这个题材并不那么容易表现,画家将遇到三个问题:

a、选取什么样的事件作为餐桌上的中心就成为第一个困难。

Q:最后的晚餐到底是怎样的?晚餐上发生了哪些事件?

我们都知道这顿饭中最富有戏剧性的场面是耶稣说出的一句震惊的话:我告诉你们,你们中的一个就要出卖我了。多半是由于达芬奇选择了这个场面来着力刻画,使我们都非常熟悉这个情节,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所做的不止是预言犹大对他的背叛。由于最后的晚餐包括了许多活动,所以选取哪一件事作为中心对画家来说成为一个问题。

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除了预言犹大出卖以外还做了其他两件事,一是耶稣在席间为他的门徒洗脚。这个情节在我们的四幅画中没有一幅画是描绘这个场面的。

另一件事是圣餐礼,耶稣拿起面包,然后掰开面包分给众门徒,接着端起酒杯,分给众门徒。这个场面,我们可以看到布茨画的耶稣手持酒杯正在祝福,杯子和祝福的耶稣成 为全画面的中心,创制圣餐礼正是布茨选取的中心事件。从众人平静的反应看,他还没有说出那句可怕的话。休伊特的画中,耶稣也是拿着酒杯正在祝福。门徒肯定已经听到耶稣可怕的预言,因为脆弱的约翰已经靠在耶稣的肩上,众门徒的情绪明显波动,说明休伊特不忍放弃这个戏剧性的场面,但他又觉地创制圣餐礼同样难以割舍。休伊特就把两个场面统统包容到这一画面中来。吉兰达约和达芬奇都把中心放在耶稣的预言上,但吉兰达约的画中约翰已经靠到桌上,其他的门徒还能克制自己的情绪,看他的作品,我们不知道晚餐进行到哪一刻。而达芬奇明确把耶稣的预言作为中心,描绘那一刻的惊心动魄,门徒的激动被刻意强化了。

Q:结合晚餐上发生的中心事件,我们尝试着构图?如何让你来创作的话,你会让这13个人如何入座,你会选择怎样的中心事件来描绘,为什么?(学生尝试。)

b、怎么安排这一群围着桌子吃饭的人,这是一个构图的问题。

四面围坐的的场景从任何一个角度观看都会遇到人墙,都会有一整排进餐的人背对着观众。如果从餐桌的一角,两位进餐者的间隙中观望,全局倒可以展现,但是这种角度便于传达宴席的整体气氛,却不利于表现席间的某一中心事件。最后的晚餐上必须有一个突出的中心。

布茨安排座位的办法是最中规中距的,他照着一般家庭用餐的样子让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各就各位,为了突出耶稣的中心地位,他抬高了视点,使画面看起来象俯视的样子,接着又把背朝我们的这排人数减少到两人,这两位都把脸侧过来好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半边脸,他们坐得很开,以便为耶稣留下更大的空隙。在人员的安排上,休伊特和他有点相似。休伊特笔下的门徒也是围坐在桌边的,尤其是他对背朝着我们的这一排进餐者的处理和布茨基本一样。但那两位意大利画家却有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吉兰达约和达芬奇都以条形桌子代替了方形的桌子。现实中很少这样安排座位。吉兰达约的人物之间还保持着一定间隔,好在就餐时有充足的回旋余地。而达芬奇一心只要一群人物的肖像,他把他们塞到餐桌的后面,完全不顾一个基本的事实,他们哪有位置坐下来吃饭? c、寻找犹大

从这几幅画来看,画家的着眼点各不相同。我们都知道在这席简朴的晚餐中,有一位最不体面的食客犹大,他为了三十个银币出卖了耶稣,事后就在惭愧和悔恨中自杀了。他此刻仍坐在十二个门徒之中。这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在这一桌人中将这罪人犹大区别出来。

表现犹大的身份是一个困难而又有趣的问题,怎么能从外貌上就让人辩出一个罪恶的人呢?基本上和面包有关。我们看到吉兰达约的画中看到了手持面包的犹大,在休伊特的画中看到了唯一把手伸向餐桌的犹大,在达芬奇的画中看到了伸出左手去抓面包的犹大,只有布茨的画中,耶稣还没有预言,约翰还没有倒下,犹大也就不会去抓面包。但是,仅凭面包这个细节还不足以把犹大区分开来。四人都借助了另外的办法来强调犹大的身份。最为夸张的是吉兰达约,他干脆把犹大独自安排在桌子的一边,保险不会认错。在吉兰达约和休伊特的画中,圣人的头顶都有象征圣洁的光环,只有犹大没有。在休伊特和吉兰达约的画中,犹大的脚边都出现了象征不忠的猫。布茨和达芬奇他们都让犹大紧紧攥住他的钱袋,那里边是出卖耶稣换来的三十银币。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四位画家面对相同的问题,表现出各不相同的面貌。无疑,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三、课堂小结:

受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等因素的影响,美术家在作品中对各种主题、事物、世界的理解和表现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我们只有理解了美术家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才能追寻到美术家的视线。

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其实,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我们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美术作品的,所以我们对同一件作品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尽相同,只是,我们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四、课堂拓展: Q:感受以下作品,相同题材,不同的画家是如何表现的,有何不同? 出示《月华图》和《星月夜》 出示《高士图》和《阿诺芬尼夫妇像》 出示丢勒和拉斐尔的《圣母子》

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带有主观性的,这种主观性来自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精神气质等许多因素对他的影响。艺术家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也是如此,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所出现的各种主题、各种事物,都反映了他对于世界的理解,因此这些作品都比较明显地带有一种个性化的痕迹。这些主观的因素会在他们对于题材的选择、对主题的理解、对形象的处理、艺术风格等方面体现出来。我们在观看作品的时候,是在追寻艺术家的视线,艺术家则透过他的视线向我们展现了他对事物的看法。

从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作品中的构图、形象处理、作品的内涵都有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异性也是使艺术保持恒久魅力的原因。我们如果要去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就要理解这种差别的存在以及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从而学会去理解不同艺术家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观赏一幅美术作品,其实是在探究艺术家个人主观因素,一但解读到艺术家个人的主观因素,其实就是找到了艺术家的视线。这无疑是我们走进欣赏大门的重要的一步。

第四篇:三位中国美术家说课稿

7《三位中国美术家》说课稿:

本课综合运用影像、图片、音效和文字等手段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对张择端、徐悲鸿、潘天寿三位美术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件分页标题一致,色彩的运用上清新雅致,本课没有连接,使用方便。

一、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的导入,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一段是讲授的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张择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高超的写实主义技巧。

二、徐悲鸿将西洋画写实技法和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笔墨意趣相结合,创造了融合中西的画风。这里重点讲授他的《奔马》和《愚公移山》等作品。让学生感悟作品中蕴含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画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三、画家潘天寿热爱平凡事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通过对他《记写雁荡山花》等作品的分析,感受他激情勃发的艺术精神。

四、课下作业:

1、写写三位美术家作品各自的艺术特色是什么?(200字小评论)

2、课下查找资料,看一看张择端、徐悲鸿、潘天寿的作品分别在哪些博物馆收藏?记录下这些博物馆的位置和馆藏情况,下节课回来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

第五篇:追寻守恒量 说课稿

追寻守恒量说课稿

官地中学 物理组 田小雨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功和能量转化的关系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分析解决电磁学、热学等领域中问题的重要依据.但是学生在能量概念的建立上没有概念基础,所以教材在第一节设立追寻守恒量,旨在让学生对能量能够有清晰的认识.教材从著名物理学家的理论出发,展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逐步引导能量的概念建立.继而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给出势能和动能的概念.教材具体说明了引入能量概念的必要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渗透物理学家研究待认识问题的方法:设法找出所研究现象是否存在物理量守恒的情况,一旦发现某种物理量守恒,就首先用以整理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并总结成定律,然后在新的现象或事例中对总结出的守恒定律进行检验,如果定律得以证实就可以借助它解决问题,甚至作出新的预见,追寻和研究守恒量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并把这种物理思想渗透在能量学习的过程中.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2.能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3.能列举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守恒的实例.过程与方法

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2.在列举事例过程中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2.通过“追寻守恒量”,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3.通过学习,要善于把实际问题理想化.3教学重点

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4教学难点

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意识到存在的巨大使用前景.二、说教法

根据追寻守恒量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的教法是:

1.问题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问题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2.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

3.观察法:通过对伽利略斜面实验的观察,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守恒量?,获得新知。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伽利略斜面实验

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三个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他没有研究过能量(至少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当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很有局限.但在伽利略的实验中,已经有了“能量”的影子.能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紧密相连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没有规律的,基本的规律就是守恒定律.这一节课我们从一个较高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教师指导:让一位学生朗读教材开头费恩曼的话,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活动探究

课件展示1:大屏幕投影展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flash模拟动画.问题:1.当小球沿斜面从高处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高度不断减小,而速度不断增大,说明了什么? 2.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个斜面向上滚时,小球的位置不断升高,而速度不断减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并总结: 明确:1.说明小球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减少,而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大.2.说明小球凭借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加,而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逐渐减少.课件展示2:利用动画模拟实验,将斜面调整,引导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指导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描述看到的物理现象.学生通过阅读并观察、讨论、总结: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他要滚得远些.若继续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同一高度,但滚得更远些.教师设疑:若将后一斜面放平,小球的运动情况将是怎样?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大胆猜想.参考结论:小球好像“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但又永远达不到原来的高度,所以将永远滚动下去.点评:教师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有某一量是守恒的”.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体会“守恒量”的追寻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欲望.二、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实验演示: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进一步强化,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示例,举出生活中其他关于此种现象的事例.公园里的秋千,游乐园里的海盗船,乒乓球自高处落到水泥地面上后的运动,在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说明,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想化后,确实存在着某一物理量是不变的.通过学生列举实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普遍规律.教师点评: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以上这一事实说成是“有某一量是守恒的”,并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通过阅读体会,给出动能与势能的概念,体会动能与势能转化并守恒的普遍存在.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伽利略的发现今天看来就是我们学习过的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其中与高度有关的量,我们称为势能;与速度有关的量我们称为动能.课件展示实例,指导学生分析物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情况.滚摆

1.视频展示:秋千与海盗船.2.视频展示:滚摆与落下的乒乓球.学生详细分析:讨论总结并由代表发言.阶段小结: 1.能量:“有某一量是守恒的”,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视野拓展

2004年12月26日,国际标准时间00:58:50,一股压抑许久的“怒气”从印度洋深处狂躁地迸发而出,里氏9.0级(美国地震局测定)地震劈开周围的海水,形成一道道相距百十公里的弧形水幕,以每小时800公里的起始速度排山倒海般向四周袭去„„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之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

试查阅有关资料,谈一谈此次海啸中存在哪些能量.例 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参考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首先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点评:本实例探究可以应用受力情况来作分析,亦可根据实际运动情况总结,紧紧抓住高度影响势能,速度影响动能这一关键进行分析.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1.物体由于位置高度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动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在只有重力做功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总的机械能不变.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与相应习题.2.在其他自然学科中列举出几个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实例;转化与守恒的思想(不仅仅是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例如水资源)

五、说板书

为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采用以下板书设计:

一、伽利略斜面实验

二、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1.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三、追寻守恒量的意义

下载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家徐悲鸿

    美术家——徐悲鸿 *Xu Beihong徐悲鸿(1895~1953年)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生平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1953年9月26日病逝于北京。其父徐达章系当地......

    全视线简介

    全视线公司简介1. 企业简介 全视线光学公司总部设于美国帕拉斯帕克市,于1990年成为全球第一家成功将树脂变色镜片付诸商业化生产的公司。作为光学制造行业中的领先光致变色镜......

    七年级政治追寻高雅生活说课稿(大全)

    一、本框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追寻高雅生活》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品味生活》的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情趣与兴趣”“情趣的雅与俗......

    《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

    《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

    美术家吴作人5则范文

    美术家——吴作人 Wu Zuoren 吴作人 (1908~1997年)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祖籍安徽省泾县,1908年1O月1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父为职业画师。吴作人于1921年考入苏州工业专......

    《现代美术家——丰子恺》读后感

    这是一本橄榄绿硬质外壳,内页已经发黄的老书,学林出版社1987年出版,扉页上贴有一张限期表,显示在 1990年7月21日以及1991年的2月25日曾有两位学长从这本书中收获过,那时我刚出生......

    西方美术家 保罗 塞尚

    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 人物简介 保罗·塞尚(PaulCézanne,1839年—1906年),法国人,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的重要画家。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

    《三位中国美术家》教案

    《三位中国美术家》教案 教材分析: 美术欣赏以美术作品为对象,美术作品由结合为有机整体的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构成。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就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眼,进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