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

时间:2019-05-13 23:5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

第一篇:浅谈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

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在“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红木》)中同属红酸枝木类,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如科属、植物类型、树木分布纬度、树干规格、材质、结构、管孔类型、射线组织细胞、轴向薄壁组织、穿孔板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点。由特征对比分析表中两种树种相似度较低的特征可对其进行识别区分,分宏观识别和微观识别两部分进行。宏观识别顺序是干形——心材颜色——材质——生长轮明显度——波痕——气味——纹理。微观识别顺序是轴向薄壁组织——管孔组合——内含物——射线类型。

宏观区分要点

①干形——交趾黄檀比较通直,而微凹黄檀有一大特点就是髓心部位常有空洞现象,而且空洞中往往有树根生长进去;

②心材新切面颜色——交趾黄檀是暗红或紫红色,微凹黄檀是橘红色,特别要注意的是要看新切面,因为微凹黄檀材色久则变深,变深后的颜色与交趾黄檀的颜色非常接近,此时在颜色上时非常难辨别的,这也是微凹黄檀冒充交趾黄檀的一个原因所在;

③材质——二者的材质均比较光滑、稳定性也比较好,但微凹黄檀的油质感比交趾黄檀的强;

④生长轮明显度——横切面上看微凹黄檀的生长轮相对的比较明显;

⑤波痕——弦切面上交趾黄檀的波痕比微凹黄檀的波痕明显度高;

⑥气味——二者均有气味,但交趾黄檀为酸香气,而微凹黄檀为辛辣味。

⑦纹理——由于微凹黄檀管孔中含黑色树胶,故在径切面及弦切面上可看见大量的黑细线及黑点,交趾黄檀中也有,但相对较宽及少得多。

交趾黄檀微观显微构造图 微观区分要点

①轴向薄壁组织——交趾黄檀的轴向薄壁组织是同心层式带状(1~4细胞,多为不规则断续带状)、稀翼状,微凹黄檀的是星散聚合、带状(1~3细胞)、聚翼状、环管状;

②管孔组合——二者的管孔组合比较接近,但还是有细微的不同之处,横切面上交趾黄檀有少量的管孔团出现,而在微凹黄檀中并未发现有;

③内含物——二者管孔中均含内含物,但交趾黄檀有着丰富的红色或暗红色树胶,而微凹黄檀中部分含有褐色或黑色树胶;

微凹黄檀微观显微构造图④射线类型——二者的木射线均以单列为主,但交趾黄檀有部分双列出现,微凹黄檀中双列射线极少。除此之外,用小刀削,可明显感觉交趾黄檀的质地比微凹黄檀的坚硬。从纹理上看,微凹黄檀的黑色条纹比交趾黄檀的多、粗,更明显。还可以通过其力学性能、气干密度等进行识别,但其气干密度比较接近,识别较难,而力学性能的识别限于实验条件,通常不予以考虑。

五、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红木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对红木制品的消费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红木制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然而,红木树种是稀有的树材,生长缓慢,非上百千年不成材。作为市场上最受喜爱的酸枝木中交趾黄檀资源更是紧张,即使在经济危机下价格依然坚挺,因此微凹黄檀这种新树种的出现,给红木市场带来了福音,并缓解了红木资源紧张的局面。微凹黄檀由于其各项性能都符合国家标准《红木》的要求,而被收入《红木》国家标准,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微凹黄檀各项性能均比较好,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程度的提高,微凹黄檀的市场地位将越来越高。并且由于其性能比较接近交趾黄檀,随着交趾黄檀资源的减少,微凹黄檀可部分取代交趾黄檀。但目前人们对微凹黄檀的认知度还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市场上一些商家为了商业利益而用微凹黄檀冒充交趾黄檀,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微凹黄檀在国家标准《红木》中被归为红酸枝类,有着优良的性能,有着广阔的推广前景,只要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并积极的推广,其市场地位将不亚于交趾黄檀。

(作者供职于上海木材行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木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当前我国红木市场使用历史悠久的东南亚红酸枝类木材原材料资源十分紧张,微凹黄檀这种新树种的出现,可以说是给红木市场带来了福音,极大得缓解了红木资源的贫乏局面。微凹黄檀在红木国标中被归为红酸枝类,它的木性、纹理、色泽、密度等各项性能指标都特别接近交趾黄檀,它很像小叶紫檀(十檀九空,油性大,能在白纸上写字),漂亮的纹理像黄花梨,算得上是红酸枝中的极品;只是因为微凹黄檀进入我国市场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还没有被市场广泛使用,只要稍作推广,相信微凹黄檀的市场地位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不亚于交趾黄檀。

第二篇:《制作LOGO动画》教学案例【黄檀学校 戴英龙】

《制作LOGO动画》教学案例

桥墩镇黄檀学校

戴英龙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现代化教育理念。力求改变过去课程实施中以教师为主体,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诸多教学模式中,研究性学习无疑是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教学方法之一。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为本案例所采用的核心教学方法。本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以《制作LOGO动画------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这一研究课题为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实际感受探究的过程,体会研究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制作LOGO动画》是2012版信息技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5课的内容,而该版教材是2012新版教材,整本教材内容相对之前版本完全不同,所有知识重新编排。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过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学生对动画以及动画制作有一定基础,而初中阶段学生还将在八年级下学期深入具体地学习动画制作软件Flash,因此这一课选用了Xara3D这软件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文字LOGO动画,可为作品增添动感,使人印象深刻。制作的LOGO动画应尽量简洁生动,令人过目不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对动画以及动画制作有一定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而学生以往有过对word、excel等软件的学习,通过知识迁移能够为学习Xara3D软件提供一定的帮助,实现制作一个简单LOGO动画的任务。但是对于不同需求情况下制作不同类型的LOGO动画,学生的概念可能较为模糊,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另外,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多照顾到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及时给予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能利用IE缓存获取所需素材。2.认识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

3.学会使用Xara3D软件,掌握LOGO动画的制作流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为环保公益事业做贡献掌握制作LOGO动画的方法。

2.根据不同的需求掌握制作LOGO动画的多种图案类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制作环保宣传LOGO动画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道德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Xara3D软件制作文字LOGO动画。教学难点:利用IE缓存获取动画素材。

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采用研究性学习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制作LOGO动画------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为研究课题,引导学生通过环境污染图片分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本课重点的学习,则是通过对环境污染提出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做,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需求指出做好环保宣传活动,教师点出可以利用LOGO动画作为宣传手段。在学习新知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然后对于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学生演示结合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利用IE缓存获取动画素材,则是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自学完成利用IE缓存获取动画素材。然后对于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学生演示结合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解决,让学生充分了解利用IE缓存获取动画素材的不同方法和注意事项(如:IE缓存文件所在目录、先清空IE缓存文件再刷新IE等),从而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教学资源:

网络机房、极域电子教室、自制PPT课件、Xara3D软件、演示用的LOGO动画文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PPT展示: 《我们生活的城市》(美丽风景和30万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照片)

教师:我们身边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么?环境污染这么严重,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提出: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劝导他人不乱丢垃圾,做好保护环境的宣传。教师:对,除了要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我们还要对别人做好宣传。宣传方式有很多,而如今强大的网络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途径去宣传环保观念。我们可以通过电脑下载一些好的宣传材料,然后进行宣传,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宣传动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设置研究课题。)

2.新课教学,获取动画素材

教师: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动画素材,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有GIF和SWF类型。它们的区别是gif为图片动画,swf为视频动画。

教师展示:不同动画文件格式

(图1)

教师:我们上网如果碰到有用的动画,想要保存在自己电脑上,要怎么办?如果是GIF类型动画,下载方法跟下载图片一样。如果是SWF动画呢?(让学生自学书本P22页,自主研究下载SWF动画)

学生遇到问题:1:IE缓存文件在哪里?2:缓存中有大量文件如何快速查找SWF动画? 教师:1:演示IE缓存动画文件目录位置;2:先删除IE缓存,再刷新网页,再进行下载。(设计意图:展现不同类型动画,在认知的基础上自行探索并学会如何下载flash动画。)教师:请各位同学《学生任务书》文件,完成任务一。任务一:学会下载动画素材

(1)打开桌面的“制作LOGO动画” 网页。

(2)根据打开的网页提示,下载1个以上SWF动画,保存在电脑桌面。注意文件格式!(3)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和教师提供的任务帮助尝试完成“任务一”。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邀请完成任务速度快的学生当小老师,上讲台演示讲解“任务一”的完成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利用IE缓存获取动画素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给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展示自学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师:刚才同学们大都掌握了如何从网上下载动画,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并不能事事都依靠网络,而应该自己动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一个动画制作软件,相信大家能够一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作品。

讲解演示Xara3D软件界面以及基本操作方法:

1、初识Xara3D(5分钟)

布局:选项工具栏、设计工具栏、选项栏

选项工具:输入文字——设置图案类型——设置文字风格——选择动画效果——导出动画

(图2)

3.自主探究,制作LOGO动画

教师:通过刚才我们对Xara3D软件的介绍分析,相信大家对于Xara3D这款软件已经跃跃欲试了,接下来请大家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 制作LOGO动画

任务要求:请认真阅读下面提示,制作环保标语动画(两人一小组,标语统一)(1)新建文件,将默认文字修改成环保标语(可自选),设置好字体颜色。(2)设置图案选项。将左边图案、改成“按钮” 适图形(如 圆角矩形),并适当修改文字尺寸。(3)设置动画效果。

,并在右边“图案选项”栏中选择合(4)导出动画。将动画文件命名为“姓名.gif”,并保存在自己电脑桌面。

学生:两两一组,制作同一标语,协作学习,选择合适图案进行设置,并完成任务。教师:巡视课堂,解决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部分学生提出操作问题时,教师及时讲解。

学生:部分小组展示创作的作品,并阐述在制作过程中发现的困难以及自己小组解决的办法。(设计意图:通过半开放式的任务设计,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对学生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小结,并对Xara3D软件操作过程中的一些要点进行着重讲解。

1.文字选项:字体、方向、大小等设置

(图3)

2.图案选项:图案边框、形状、宽度等设置

(图4)

3.材质选项:选择材质类型与载入材质的设置

(图5)

4.动画选项:动画帧数、风格等的设置

(图6)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选项的设置,让学生对“Xara3D”这一软件的使用有了形象化的认识。随后基于学生的形象化认识,教师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将这一知识技能内化吸收,突破本节课重点。)

4.学以致用,完成课题

教师:根据刚才的介绍,大家在操作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在原来的制作基础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深入的优化设计。完成任务三

任务三 制作LOGO动画(续)在任务二基础上,添加以下任务要求:

*(5)设置材质选项。在“材质选项”中“载入材质”,选中一张图片素材作为按钮背景,确定。*(6)设置灯光。工具栏中的灯光工具,设置灯光方向及颜色。,设置彩色字。(按住SHIFT键,配合方向键选择文*(7)设置彩色字体。工具栏中的按钮字进行色彩设置)学生:创作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展示部分学生的LOGO动画,请作者来谈谈自己作品的优缺点,请其他同学谈谈作品的优缺点。师生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对生活的重要性,学会了利用电脑制作宣传标语动画,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创美好的环境。

(设计意图:完成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师生总结课堂收获。)

教学反思

经过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宽松、平等、自主贯穿始终。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不再机械的接收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能够根据研究的课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协作,互助交流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最终产生的作品也是多彩纷呈,百花齐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在其间轻轻点拨即可完成整堂课的教学。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虽然研究性学习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压力就减轻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对教师课堂教学节奏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在45钟内完成一个研究课题,是需要教师在上课前经过深思熟虑。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更加严密高效的教学设计,任务设计、素材准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只有把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做深做透,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不仅如此,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具有高生成性。几乎每次上课都会产生不同的生成性教学事件,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加深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很好的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特殊事件,并将之转化为有效教学的契机,从而把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由此可见对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方法的思考和实践,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如何让它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课堂,是值得每一个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

第三篇:贾平凹《月迹》阅读与赏析(本站推荐)

贾平凹《月迹》阅读与赏析

贾平凹(1952—),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他从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黒氏》、《美穴地》、《饺子馆》、《艺术家韩起祥》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坐佛》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

贾平凹的作品主要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不仅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突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全球语境中所遭遇的空前尴尬。他以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式,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绪,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和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不仅在我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而且还超越了国界,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在文学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了新的传统,在新汉语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贾平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废都》1997)、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2003)等;国内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1978)、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1984)、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爱的踪迹》1989)、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2005)以及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秦腔》2006)、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2008)等。《月迹》主要内容 作者贾平凹通过山村儿童追月迹的故事,体现了中秋月夜月亮的淡雅,最后说明了童心创造力的高超。《月迹》原文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

“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 “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赏析一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于《月迹》中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之中所描绘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通过这些意象,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之境。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这种创作的审美取向,在当前的散文创作中仍将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古往今来,大凡写月者,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羁旅怀乡之情;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睹月思人之意;或“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逝……而这篇散文抛却此窠臼,另辟蹊径,以孩童的心态、孩童的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品以“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开篇,用“新鲜”“满足”来串起全文:中秋夜盼月之急切——镜中月之惊喜与失望——空中月之神奇与迷人——酒中月之可爱与可怜——水中月之幽静与欢呼——“眼中月”之喜悦与满足,好一个由新鲜到满足的孩童的真切的心理描述。作品中的“月”也不再是纯的自然的明月,它已经成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正如文中“三妹”所言“月亮是个好”。孩童对它的热切的盼望、寻找、争执的过程也正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探寻、追求、领悟的过程。作品对蕴涵在文章中的哲理的揭示是深邃而不露痕迹的,是借“奶奶”之口自然而然地表述出来的:“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正是在“奶奶”的引导启发下,“我们”才领悟到:“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这一点正是作品不落窠臼,独立潮头之高明所在。赏析二《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最初发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散文集《月迹》。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作者含蓄地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作品通过山村儿童追寻月迹的行踪,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图画,显示出明月的神秘而又慷慨的性格。散文从“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起笔,接着细致地写了孩子们的“盼月”和“赏月”的情景。作者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娇美,也写出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热爱及他们天真好奇的性格,为后面的“寻月”设下了铺垫。他们追逐月亮的踪迹,追到了院里,发生了谁拥有月亮的争执,描写了孩子们想要得到它的急切心情,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随着奶奶出来倒酒、喝酒,证明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接着是他们又在院内、院外、河船、河的上湾、下湾,以及同伴眼睛里,全都发现了月亮,于是恍然大悟:“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里表现出孩子们为了得到月亮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并且使主题再一次得到深化。最后他们的好奇心和爱美的心理都得到满足,便甜甜地睡去。《月迹》构思新颖、独具特色。历代有许多文人用月亮象征圣洁、光明、美好的事物。但是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情追求的思想感情,浓缩到对月迹的追逐之中,则是独具一格的构思;作者用追寻月迹作为行文的线索,既能表现自己的立意,又使《月迹》具有一种清新优美、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月迹》的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作者把热烈的感情倾注在画面描绘和简洁的人物对话中。不论是“放了竹窗帘儿”的中堂,还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都是作者用清新明丽的语言谱写出来的“月光曲”。将作者对美好事物追逐的感情,和谐地融汇于景物描写之中。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想象等手法,增强了散文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文中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月的踪迹:“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作者想象那“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对童心的描写更是既传神又逼真。正如孙犁评价的那样“在他的笔下,客观与主观,都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平易近人的,而其声响却是动听的,不同凡响的。” 主题 文章通过孩子们在院子里,小河边寻找月亮的活动,赞美了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纯真无暇的感情。

第四篇:贾平凹小说思想与《红楼梦》研究

摘要

《红楼梦》对于贾平凹写作的影响,在学术界可谓是达成了共识,这部顶级小说对于他的写作是具有相当大影响的,贾平凹十分推崇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他的文学创作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贾平凹的诸多作品中对于《红楼梦》中悲剧艺术的感受、对于作品细节的继承、对于女性形象的喜欢、模仿原作中人物的宿命结构、学习原作中的语言风格以及地域原作中日常生活题材的选择等等,在这几个方面上有着明显的表现。可以说,贾平凹能够成为当代最为著名且作用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与其对于《红楼梦》的喜欢以及善于吸收《红楼梦》作用的诸多精华为自己所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红楼梦》;贾平凹 ;写作; 影响

目录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思想主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女性形象的塑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文学语言的特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作品当中的神秘色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写作题材的选取.............................................错误!未定义书签。注释...........................................................................................................11 参考文献...................................................................................................12

引言

贾平凹在当代文坛的名望可谓是相当之重的,有“鬼才”的称誉。在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的创作之路从来没有停过,在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地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因此,在当今文坛上,他作品的数量以及作品的流变,是相当罕见的,他被现在的文坛称作“鬼才”、“奇才”,他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广泛影响性的作家,当然,我们根据他作品的特色,也能够看出他的作品不走寻常路,可以说是带有一点叛逆的特性的。

贾平凹对于我国传统的文化以及文学有着特殊的喜欢,同时在贾平凹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我国传统文学的影子,可以说贾平凹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出了独特个人风格的文学作品。在这其中,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代表的《红楼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贾平凹对于《红楼梦》的精华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曾经说过:“《红楼梦》在初中时读过,上大学又读过,直到我从事写作近二十年,曹雪芹的影响反倒大起来了。”[1]148研究贾平凹的专家费秉勋曾经这样论述过:“他(指贾平凹)以开放的艺术胸襟吸收着多种信息和营养。他的古典文学修养为人们所称道,这方面的老师有司马迁、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李清照、施耐庵、蒲松龄、曹雪芹、苏曼殊等。”[2]186本文主要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来分析贾平凹对于《红楼梦》的具体感受。

贾平凹的后期作品的阶段是在90年代以来至今,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主要有《废都》、《秦腔》、《白夜》、《土门》、《浮躁》、《古炉》等,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已经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征,他的作品的主题已经有农村转向城市,担忧没有抛弃农村,表现出了对农村面临改革开放的环境所带来的反思,而且他的作品也不仅仅是关注社会生活了,也开始慢慢的关注生态起来。他在后期,不断的超越自己,挑战自己,从而达到另外的一个高峰。因此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也是相当具有吸引力。被广大读者喜爱。

尽管他写了这么多富于变幻的作品,但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共性,那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对于他的影响,不管是他作品的思想成因上,还是逻辑的架构上,我们都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他的影响,而本文,则着重论述明清时期的世俗小说《红楼梦》对于他作品的影响。

一、思想主题的影响

对于一部文化作品来说,其中心思想就相当于人的眼睛一样,是作品中最重要的所在,也是作品精气神的最客观的反映。主题思想是作家心灵与作品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能够将作者的思想观察的极为透彻。作品的思想主题主要是来源于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会与思考,作家对于作品中心环节的构思过程也是提炼作品中心思想的过程。作品的中心思想对于作品本身的情节构思、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各种场景、环境的描绘与安排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作品流传的时间跨度较大,读者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阶级立场的不同,使得他们对于文化作品尤其是作品的主题有着自身的理解,这些理解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完全对立的结果。

小说取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红楼梦》本身对于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思想感情的影响其实很小。不得不说,作者曹雪芹本身确实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者,其他作家对《红楼梦》的解读中,张爱玲与曹雪芹的一些语境大致有些重合,再有就是贾平凹先生了。他并不是选择了在上下文中与曹雪芹重合,而是真正的用了《红楼梦》式的思想来创造一部小说。这也就是小说《废都》的创作渊源,《废都》这本小说本文在内容形式上与《红楼梦》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并且小说的思想主题上也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说在《废都》中孟云房向周敏传授计议时提到的西京城文化界四大名人那一节,直接就是《红楼梦》第四回小门子与贾雨村论道“护身符”一节的复制粘贴品。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读者来说,在当代的小说作品中,任何想要在叙事层面上《模仿《红楼梦》的都显得不太真挚。比如说《废都》,那个口唱段子的拾垃圾的老人就已是勉强的符号,更不用说广受诟病的奶牛思想家和庄之蝶老丈母娘的满天鬼魂;《废都》本身就极为冒险地运用了虚幻的艺术写作手法,这一点就连张爱玲都没有勇气去做到,她的许多作品也仅仅是展现了《红楼中》中写实的一面。相对而言,在贾平凹的作品中对于虚幻的构思,也仅仅是体现在了庄之蝶这里,能够令读者感到比较合情合理。庄之蝶给人的感觉既是现实存在的又是虚无缥缈的,这种虚实的人物描写本身就是《红楼梦》的真实写照。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现实中是贾府的公子,而在虚幻中而是女娲补天遗落在人间的石头,抑或是一个浇溉灵草的仙人。那么问题来了,谁又是甄宝玉呢?这个人物既存在,却又显得极为飘渺放佛又不存在。从对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曹雪芹可谓是匠心独远,他的创作思路与欧洲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可以说《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被视为经典,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思想主题的虚实结合,令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所有不能洞察到这一点的都不能称得上真正读懂了《红楼梦》;贾平凹则是真正读懂了、读透了《红楼》,在他的作品《废都》,就是为了能够达到《红楼梦》的境界:无限地实,也无限地虚,越实越虚,愈虚愈实。

在古老的城墙下,庄之蝶最后一次问宛儿:“宛儿,你真实地说说,我是个坏人吗?”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呢?“两个人就相对跪在那里哭了。”——这也是命运自身的悲哀,这种悲哀的情感就是传统的同时也是极具现代风格的。在《红楼梦》中,世界的腐朽与人悲惨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天地节律,凄凉的秋天以及寒冷的冬天早晚都会到来,万丈高楼总会坍塌的时候,所以说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是世俗世界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是人类命运的悲哀。但在《废都》中,城墙上如泣如诉的埙声、庄之蝶家中的哀乐所表达的“哀”更具内在性:这并不仅仅是为了人类悲剧的命运而悲哀。一直到小说发展到末尾,庄之蝶在世俗中依然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他还没有被抄家,他依然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但是这仅仅是针对他的肉体而言,他的精神早已经失去了灵魂,庄之蝶是贾平凹所认知的中国传统中,第一个认为自己有罪的人,在我国古典的小说中没有人会在书中自己承认自身的错误。但是也最后也是庄之蝶的悲哀所在,他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居然没有收到任何的审判,依然可以在这世俗中继续存活下去,无论内心是否已经腐朽。

二、女性形象的塑造 《红楼梦》可谓是一部写女儿的著作,写的就是贾宝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的故事,用围绕贾宝玉的“女儿国”来概括这部作品是最适合不过,女儿自古以来就是受天地灵气所垂爱,《红楼梦》描绘了一个以贾宝玉为中心的“女儿国”。“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女儿被看作是天地间灵气所钟,是纯洁美好事物的集中体现。在《红楼梦》中塑造了很多美丽、单纯、可爱的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林黛玉,“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薛宝钗,“英豪阔大宽宏量”的史湘云,“男人万不及一”的王熙凤,“木头人”的迎春,“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等,除了这一大批上层贵族女性形象深入人心外,也描绘了“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的袭人,“心比天高、风流灵巧”的晴雯,这些下层女性形象的刻画极为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为作品增添了十足的光彩。贾平凹对此由衷地赞赏,“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女子当作与男子平等的人全面地写”[3]209,他对《红楼梦》在女性描写方面心领神会,他在《关于小说创作的答问》中坦诚地说:“《红楼梦》《聊斋》,我的女性人物,主要是学习这两本书。我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我与他们有一种感应,那里面的东西,我完全能理解,两位作家对女性的感觉,我能感应到,从心里产生共鸣。”[4]373-374。由于《红楼梦》的影响,贾平凹在他的作品中也涌现了一大批生动鲜明的女性人物,这些女性人物往往代表着这个世界最真最美和最善良的东西,《火纸》中的丑丑,虽然名字叫丑丑但是她却长得楚楚动人,而且自己也是非常的勤快本分;《满月儿》中的满儿,既聪明做事又严谨,还有可爱又活泼的月儿,《浮躁》中的英英,大胆开放,紧跟时代的步伐,还有小水那美丽善良的性格。

女性形象在贾平凹的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贾平凹的短篇小说“满月”的月亮,似乎整天无忧无虑,总是毫无顾忌的大笑,这是“史湘云的影子红楼梦”?作者抓住这一纯天然汉台,给他们一个强烈的个性和女性气质美本身。妇女不仅具有传统女性的温柔娴熟,质量好,勤劳善良,但也有勇气去追求自我解放的新时代女性,主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一如《红楼梦》中对女性自我解放的思想萌芽滋长,小月追求自我幸福,主动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爱情,离开了被称为“古代的好人”的才才(《小月前本》),《秦腔》中的白雪是秦腔剧团名角,虽然与在省城工作的夏风结婚生子,但是宁可两地分居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即使是又丑又黑的黑氏,在辛酸生活中也并不泯灭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决绝地走出没有真爱的小男人的家,与木犊成家(《黑氏》)。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些女性在极力张扬自由个性的同时,也面临着悲剧的命运。《红楼梦》中的女子虽然有着极高的才德修养,却还是没有战胜当时的外界环境,不能抗拒命运的安排,结局只能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贾平凹笔下女性经常感到悲伤和无奈,随之而来的就是其悲剧的命运。西峡和子路结婚虽然仍然存在,但是由于二人理念的不合再加上其矛盾的性格,已经注定了成为婚姻的傀儡。虽然贾平凹没有明确考虑西峡的最终命运的工作,我们可以在白雪身上得到一些体会。雪虽然是一个著名的歌剧演员,但是秦腔基本上已经走向了没落。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的她将独自抚养有缺陷的女儿,面临着巨大的生活的压力,可以想象悲惨的命运。但在这些女人的心中,理想的追求仍然是最高的,这不可避地导致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妇女克服其自身的弱点,更关注能力和超过男性的野心。如果贾平凹的作品早期的妇女用柔弱的身躯撑起天空,那么这时期的女性则是用自己坚强的意念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任其驰骋,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与意义。贾平凹对于这些女性进行生动鲜明的描写,就跟《红楼梦》一样,都寄托了作者自我的情感在里面,贾平凹刻画的这些女性形象,也深深的表现出贾平凹自己内心的希冀。

三、文学语言的特色

《红楼梦》是明清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它所采用的都是当时的白话文,囊括了民间各式各样的口语、俗语、歇后语、因此如今,我们才会赞叹与《红楼梦》里的绝美文字我们通过都贾平凹的作品中也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他也用了很多的民间俗语,吸收了当时商州的各式俗语、歇后语,他曾经说过,在群众语言里提炼出来的语言才是没得文学语言,由此可见,在语言的用法上,他是深得《红楼梦》的精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随处的看到商州以及西安的方言口语,特别是在他后期的长篇小说《秦腔》和《废都》里,这可谓是无处不见。比如在《秦腔中》,有宁看财娃《挂画》,不坐民国天下;还有不是冤家不聚头;寡妇尿尿,只出不进等等这样的民间俗语与歇后语,他的作品中不仅有丰富的口语和歇后语,还有很多的民歌和民谣、顺口溜,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谓是《废都》当中的那位整日收破烂,拉着一架破车的那个疯老头了,他唱的那首民谣可谓是贯穿了整本书,“一类人是公仆,高高在上享清福;二类人做官倒,投机倒把有人保;三类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四类人来租赁,坐在家里拿利润,五类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六类人手术刀,腰里揣满红纸包;七类人当演员,扭扭屁股就赚钱;八类人搞宣传,隔三差五解个馋;九类人主人翁,老老实实学雷锋。”这首民谣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各类人的社会状态,反映了下层劳苦大众的不满与愤恨,从而也充分有力的揭露出了那个时代的弊端。贾平凹作品当中的民歌民谣除了在这两部作品中有充分的运用外,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这样的语言运用,比如在《火纸》中,还有在《天狗》中都插入了大量的民歌民谣,或者是秦腔,贾平凹通过这些语言的应用,对于展示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变换,塑造各类人物鲜活的性格特征以及表现整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类语言的应用,虽然不是直接从《红楼梦》那里搬过来的,但是贾平凹对这种通俗语言的运用方式以及对这种通俗语言的钟爱,都是和《红楼梦》的语言风格极其相似的。另外,这些方言和口语的应用,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确实有点拗口难懂,但是当你细细去揣摩的话,就会觉得他的这种语言是多么的亲切又是多么的朴,所以能够更加容易打动读者以及更好的反映作品的主题,这也是跟《红楼梦》相似的地方。

四、作品中的神秘色彩

在《红楼梦》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充满神秘玄幻色彩的,比如作品的刚开头赖头和尚和疯癫道长的出现,以及贾宝玉梦见风月宝鉴等等都充满了神秘玄幻色彩,而在贾平凹的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场景,比如在《废都》当中的四朵奇怪的花,佛教的舍利子、有着人一样的思想和灵性的老牛,疯癫却一语道破天机的老头,这一切都显示出了贾平凹作品中的神秘玄幻色彩,不仅在《废都》中有这样的描写,在《废都》之后,贾平凹的作品当中的神秘玄幻色彩反而有所增加,比如在《土门》当中,所有的一切都似乎都跟云林爷的神秘医术和神秘感知上的。中国自古文化崇敬天与自然,贾平凹透过写这些神秘的东西,实际上它也是要表达出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涵与变迁。这和《红楼梦》也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中各个人物的最终结局,都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已经暗示好了,比如贾宝玉的命运,当时和尚和疯癫道士的对话就已经暗示出了他的命运,还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上的判词都暗示出这些人物的命运遭遇以及结局是怎样,而且,不仅有判词暗示了他们的命运结局,同时书中出现的很多谜语对联也暗示出了相关人物的命运结局,比如探春制谜中“游丝一断魂(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暗示了探春在清明的时候将出嫁,离开大观园,远赴他乡,踏上那条悲惨的命运之路。在贾平凹的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比如在《浮躁》中,小水为了金狗的事去和尚那里测字,当时,小水说了”完“字,还有“回”字,当时和尚就说这是一个好兆头,说金狗能够回家,并且还会成亲在今年,之后还会有一个儿子,果不其然,后来金狗真的应验了和尚所说的话。还有在《秦腔》里面中星的老爹在死了之后有一个笔记本上写到,新生死于水,秦安能活到六十七岁,天义死的时候不会埋在墓地里,三蜇将会因为绳子死掉,夏风不会再回来清风街了,后来果真像笔记本说的那样,相继应验了很多。而且,当中还说明了君亭在建农贸大市场的时候挖到了土地公和土地婆,这就预示着农贸大市场以后将一帆风顺,红红火火。这样的暗示还在《土门》中也有,比如仁厚村在修牌楼的时候,贾家的族碑在挖出来的时候变成了两半,这就暗示了这个村子以后的前景非常不好,在与城市合并的抗争中注定要失败的结局。贾平凹对于《红楼梦》在宿命提前预示上相比之下,还是没有像《红楼梦》里一样自然流露也没有《红楼梦》里表现的那么系统完整。

《红楼梦》对于贾平凹的作品的影响,还表现出在给作品当中人物名字的 选取上,我们独舞《红楼梦》可以发现,他里面的人物名字其实是有很深的寓意的,最典型的就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四姐妹的取名,刚好就是“原应叹息”的谐音,还有贾雨村,就是“假语村言”的谐音,在取名字这一点上,贾平凹也是在模仿《红楼梦》上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在《废都》的庄之蝶,就是取自庄周梦蝶这一个典故,最典型的也是在《秦腔》中夏家四兄弟的名字,夏天仁、夏天义、夏天礼、夏天智,谐音就是“仁义礼智”在其中的寓意也是很重要的。

五、写作题材的选取

《红楼梦》在写作题材的选取上的伟大奇妙之处就是它透过一些生活当中最为普通的事情,比如吃穿住行、吃酒作诗、猜谜、应酬来往,它通过这样的日常琐事,却折射出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没落变迁,《红楼梦》这种散点透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对于贾平凹作品的创作影响也是极大的,当时贾平凹在《贾氏家族》中夫子自己说道:“当我后来读了《红楼梦》,其中有些人际关系简直和我们家没有多大的差别,可以说这个贾家是那个贾府的一个小小的缩影。”⑥比如在《秦腔》中就是透过写清风街的夏家的没落史,折射出了当时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对于农民的出路该何去何从的思考,还有在《废都》中“所写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得琐事”⑦在贾平凹的作品中,他不是以那些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为题材,而是把自己创作的视角放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有放在了一些家族当中,通过刻画这些生活琐事和一个家族的变化,来反映当初的时代主题,而这样的做法,不正是《红楼梦》的手法。

悲剧性的题材选取也是两者之间共通之处。王国维曾经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专门有一章说《红楼梦》美学上的价值,当中说到《红楼梦》这本书,和一切喜剧相反,它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后面他又说《红楼梦》就是悲剧中的悲剧,的确,《红楼梦》就是一本从头到尾的悲剧,这本书展现了一种多层次但又相互交融的悲剧世界,主要讲诉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以及其他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悲剧命运,也展现了一个辉煌的封建大家族的没落史,纵观这部作品,可谓是悲剧意味从头串到尾,而曹雪芹的这种悲剧基调,却被贾平凹学习的如此深刻,贾平凹自己也说过我们不仅需要喜剧作品,也需要又悲剧作品。贾平凹对于《红楼梦》中的悲剧意味有着相当深刻却又不乏诗意的独特感受对于他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写了各式各样的悲剧,比如爱情悲剧,在《病相报告》当中胡方和江岚因为战争和周边复杂的人情环境,导致他们的爱情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归宿,还有《火纸》当中的阿季与丑丑,他们本来是情投意合,但是却因为丑丑父亲的强烈反对,最终因为丑丑未婚先孕导致他的父亲愤怒自杀而终结,在《秦腔》中又描绘了夏风与白雪的悲剧婚姻。还写了个人的人生悲剧,在《浮躁》中写了作为平民阶层代表的金狗与上层官僚势力的争斗,但是处于下层的平民势力注定要失败的结局,这里面展示了金狗这样处于下层势力孤苦无助,只能任人欺压的悲惨命运,还有在《古堡》中,对于一心为村民的张老大,他本事一片好心的想为村里办点事,去挖矿井、买汽车,可是他的这些行为得不到村民的拥护反而不理解他的这种疯狂行为,导致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在他去外地出差的时候被村里人无理取闹的弄成夭折了,后来他自己又在开车的时候载人车翻了把人给压死了,自己也被送进监狱,这样一个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最后却落下这样的悲剧下场,在《美穴地》中,柳子言在给别人选了好坟地之后,人家的家里可谓是如日中天,可是在他给自己家选好坟地之后,他和妻子在坟地里自杀,还自以为自己的儿子以后肯定能当大官,但却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儿子却只是成为在戏剧团演包公的戏子,结局总是如此悲惨。但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展现了一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悲剧,《秦腔》可谓是展示了多重悲剧,贾平凹通过对清风街夏家的没落史展现了整个中国农村的的凋零颓废景象,同时也展示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国粹秦腔的没落,为秦腔的衰落道出了一首沉痛的挽歌,同时,在《秦腔》中也穿插了夏风白雪婚姻的不幸,夏天礼、夏天义还有中星他爹的个人人生的命运悲剧。还有在《土门》中的农村与城市抗争的命运曲也有农村的悲壮失败为结局,当时城市风挂起,而村长成义带领着村民,与城市的合并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与抗争,但最终还是被城市给无情的吞噬,没有摆脱这悲惨的命运,而在同时,也因为成义的行为,导致最后被枪毙的结局,这无不给作品增加了悲凉的气氛。贾平凹对于自己作品中的悲剧基调的成因与构建,正是根据《红楼梦》的做法,通过对书中人物爱情的悲剧,命运的悲剧,反映出了整个社会时代的悲剧。

注释

① 王永生,贾平凹文集:13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② 贾平凹:《回音》,见《贾平凹文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③ 费秉勋,贾平凹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68页 ④ 贾平凹,生活会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细节【J】当代作家评论,2006(1),第30页

⑤ 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⑥ 贾平凹,我是农名【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年 第41页 ⑦ 王永生,贾平凹文集:14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参考文献

1.贾平凹小说研究综述,杨优美,青年文学家,2015(02)

2.贾平凹小说《秦腔》的方言土语研究,李时薇,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 3.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演变,昌平,西南大学,2012年

4.贾平凹“商周系列”小说言语特色研究,郭萍,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贾平凹文艺思想成因和逻辑构架研究,邓礼惠,西南大学2010年 6.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特色,费团结,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房文玲,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8.贾平凹小说语言艺术美,孙才妹,滁州学院学报,2007(01)

9.论贾平凹小说所体现的宇宙观,人生观,哲学观,张川平,河北学刊,2002(03)

10.贾平凹散文的审美追求,赵惠霞,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11.贾平凹小说的女性形象创作理念,王光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12.贾平凹小说神秘文化探源,郝世宁,邢台学院学报,2006(03)13.贾平凹《秦腔》的文化精神,付成义,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4.试论贾平凹对《红楼梦》之接受,蒋正治、唐妹,商洛学院学报,2008(04)

15.贾平凹小说的神秘叙事,杨荣华,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第五篇:贾平凹《老人与鸟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人与鸟儿

贾平凹

这个山城,在两年前的一场洪水里被淹了,三天后水一退,一条南大街便再不存在。这使山城的老年人好不伤心,以为是什么灭绝的先兆,有的救从此害了要命的恐慌病。

但是,南大街很快又重建起来,已经撑起了高高的两排大楼,而且继续在延长街道,远远的地方吊塔就衬在天空,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一仄耳就听见了。

新楼前都栽了白杨,一到春天就猛地往上抽枝。夜里,愈显得分明,白亮亮的,像冲天射出的光柱。鸟儿都飞来了,在树上跳来跳去地鸣叫,最高的那棵白杨梢上,就有了一个窠。从此,一只鸟儿欢乐了一棵树,一棵树又精神了整个大楼。

老人躺在树梢上的那个窗口内的床上。长年那么躺着,窗子就一直开着;一抬头,就看见远处的吊塔,心里便想起往日南大街的平房,免不了咒骂一通洪水。

老人在洪水后得了恐慌病,住在楼上后不久就瘫了。他睡在床上,看不到地面,也看不到更高的天,窗口给他固定了一个四方空白。他就唠叨楼房如何不好:高处不耐寒,也不耐热。儿女们却不同意,他们庆幸这场洪水,终于有了漂亮的楼房居住。他们在玻璃窗上挂上手织的纱帘,在阳台上栽美丽的花朵,阳光从门里进来可以暖烘烘地照着他们的身子,皮鞋在水泥板地面上走着,笃笃笃地响,浑身就有了十二分的精神。

别轻狂,那场水是先兆,还会有大水呢。老人说。

不怕的!水还能淹上这么高吗?

我要死了。他总要这么说。

爸爸!儿女听见了,赶忙把他制止住。

是这场洪水逼死了我啊!

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一种叫声,一种很好听的叫声。什么在叫,在什么地方叫?他从窗口看不到。

这叫声天天被老人听到,他感到越发恐慌,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眶已经陷得很可怕了。

叫声又起了,瞿儿瞿儿的。

那是什么在叫?

儿女们趴在窗口,就在离窗口下三米远的地方,那棵白杨树梢下的鸟窠里,一只红嘴鸟儿一边理着羽毛,一边快活地叫。

是鸟儿。

我要鸟儿。

要鸟儿?

儿女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要鸟儿。老人说。

儿女们为了满足老人,只好下楼去捉那鸟儿。但杨树梢太细,不能爬上去。他们给老人买了一台收音机。

我要鸟儿。老人很固执。

有一天,鸟儿突然飞到窗台上,老人看见了,大声叫着,但儿女们都上班去了,鸟儿在那里叫了几声,飞走了。

老人把这事说给了儿女听,儿女们就在窗台上放上一把谷子,安了小箩筐,诱着鸟儿来吃。那鸟儿后来果然就来了,儿女们一拉撑杆儿,鸟儿被罩在箩筐里。

他们做了一个精巧的笼子,把鸟儿放进去,挂在来老的床边。

那个窗子从此就关上了。老人再不愿意看见那高高的塔,终日和鸟儿做伴,给鸟儿吃很好的谷子,喝清净的凉水,咒骂着洪水给鸟儿听。鸟儿在笼子里一刻不能安分,使劲地飞动,鸣叫。老人却高兴了,儿女们回来便给他们讲了好多他童年的故事。

一天夜里,风雨大作,老人的恐慌病又犯了,彻夜不敢合眼,以为大的灾难又来了。天明起来,一切又平静了,什么都不曾损失,只是那个杨树梢上的鸟窼,好久没有去编织,掉在地上无声地散了。

老人的病好些了,还是躺在床上,不住地用枝儿拨弄笼中的鸟儿。

叫呀,叫呀!

鸟儿已经叫得嘶哑了,还在叫着。儿女们却庆幸这只鸟儿给老人带来了欢乐。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写两年前山城发洪水淹没南大街,有人从此得了恐慌病,交代故事的背景,为全篇定下悲剧的基调,引发读者追踪故事情节。

B.老人躺在床上想起往日南大街的平房,咒骂洪水,唠叨楼房不好,认为以后还会有大水,觉得自己要死了这些都是恐慌病的表现。

C.我要鸟儿,老人三次重复这句话,那句式和语气,不像是老人倒像小朋友。作者通过白描手法十分形象地写出了老人病态的心理。

D.老人得到鸟后,给鸟儿吃很好的谷子,喝清净的凉水,看似爱鸟,实是害鸟;鸟儿在笼子里的飞动和鸣叫,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抗议。

E.这篇小说耐人寻味,结尾部分写到一天夜里风雨大作,老人犯病,而天明后一切又平静了,充满强烈的暗示性,引入深思,催人警醒。

(2)请结合全文,分析第三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6)

答:

(3)结合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6分)

答:

(4)这篇小说在平静的叙述中蕴涵了丰富的意蕴,带给读者多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加以探究。(8分)

答:

答案:

11、(1)选C给3分,选D给2分,选E给1分;选A、B不给分。(A、为全篇定下悲剧的基调说法不正确。B、这些都是恐慌病的表现说法不正确。E充满强烈的暗示性的说法不够具体。)

(2)作用:渲染白杨树生长之快和树上鸟儿之乐,烘托了人们住上楼房的高兴心情;表明美好的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精神的愉悦作用,有助于揭示小说主题;引出故事的另一个对象鸟儿,为下文老人要鸟、儿女捉鸟作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患有恐慌病,孤独寂寞,令人同情,(3分)同时又固执、自私甚至有点残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鸟儿的痛苦之上。(3分)

(4)①小说通过对老人灾后患上恐慌病的叙写,告诉我们灾后不仅要重建家园,也要关注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3分)②小说通过叙述老人与鸟儿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反思灾害产生的根源,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避免灾害再次发生。(3分)③小说通过老人和儿女们的对立,反映了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不懂从容地正视现实,要么极端恐慌,要么盲目乐观。

下载浅谈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信与来往

    微信是一款由腾讯公司推出的,支持多平台,旨在促进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推出,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拍照发给好友、发手机图片、移动......

    微博与政治改革

    随着 2009 年国内微博平台的兴起和发展,微博特有的覆盖型网络传播模式,快速改变了网络舆论载体格局: 以用户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为基础,微博已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取代传统媒体,成为......

    微课与慕课

    9.1 慕课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指的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也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或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其中文译音为“慕课”。“MOOCs”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

    微博与微信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出现,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得到了蓬勃发展,我们的生活也从原来的电视+电脑两屏进入了平板+手机+电视+电脑的四屏时代。根据最新的第......

    微信与微博

    微信与微博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在于精准两个字。微博是有微博主发一条微博,然后粉丝就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微博主页就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内容了,但是现在一般人关注的人太多,所以......

    原创精品教案 与微之书 教案

    与微之书 教学目的: 1、了解白居易和元稹。 2、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3、体会作者心情,培养对友谊的珍视。 4、学习通过景物描写理解古诗。 教学重点:掌握“谪、阔......

    微信与人力资源论文两篇

    浅析微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管理社交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HRM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的利用到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微信在HRM中的应用,而后分析了其......

    微信产品设计与介绍

    1 微信 6.1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