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电教室管理使用制度
多媒体电教室管理使用制度
一、多媒体电教室是学校电教的重要阵地,为确保电教正常进行,未经管理人员许可,其他人不得擅自入内。
二、凡使用电教室上课的老师,必须提前登记,以便合理调配。外单位借用时,须经主管领导同意。上课教师要认真填写使用登记卡,并督促学生清除地上或桌上的脏物。
三、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严禁在室内吸烟、吃食物、乱扔纸屑,严禁学生在桌子、墙壁上乱涂乱画。
四、凡使用电教室者要服从管理人员的指示,严格遵守电教系统操作规程,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能随意使用。
五、电教室管理人员须爱护室内的电教仪器、设备,为保证音像系统工作的正常运作,对电教系统要定期除尘、驱潮、定期检查、保养、维修,每次使用完毕后,要对音像系统及时检查,凡音像系统出现故障,应及时通报,不得自行处理,并写明故障原因。
六、严禁学生随便触摸室内电源开关,不准随便打开仪器开关。加强防火、防盗的治安保卫工作,定期检查防火设施,离开教室前,须关闭电灯、空调、关好门窗。
第二篇:微机室、电教室管理使用制度
计算机室管理规定
一、计算机室是学校重要的教学设施,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场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保养能力,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二、计算机室要有必要的防火、防潮、防盗、防高低温、防强光、防尘、防静电、防感应雷设施。应备有必要的计算机维修保养工具和软件。
三、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设施,要分类编号定位,逐一登记入帐。文件、教学资料、软件和财产档案要及时整理归档。要严格验货、损坏赔偿、报废审批手续,做到账据齐全、账物相符。
四、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记载每天的计算机室温度、湿度、日常工作情况。要建立计算机档案,记载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
五、要做好系统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雨季和假期要定时开机;要严控外来磁盘和光盘使用,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和杀毒;重要文件和软件要有备份;要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机箱内除尘。
六、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入室前要穿拖鞋;要督促学生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卫生,要求学生按《上机操作规程》操作。学生离室时,要检查设备,填写使用记录。学生离室后,要做好设备和资料的整理工作。
七、计算机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一般教师须经学校同意后按要求使用计算机;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计算机。下班时,要关好门窗,检查设备电源、电灯、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八、对因未按规定要求造成计算机及设备损坏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照价赔偿。
吉林市船营区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
计算机使用安全规则
一、严格遵守开机顺序,先打开显示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再打开主机电源。关机时顺序相反。网络系统还须做好上网、下网工作。
二、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晃动或搬运机箱及设备,不得插接或拔下各种联结线和接口卡。不准频繁关启电源,关开机间隔在一分钟以上。
三、严控外来软盘、光盘入室使用。对新购或交流的软盘、光盘,使用前要查杀病毒。软盘、光盘驱动器工作期间,不得插拔软盘和取放光盘。
四、不得更改和删除操作系统,不得向根目录拷贝文件。未经许可,不得自建子目录。不得随意删除、加密、修改文件。不得在机上玩游戏或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操作。
五、重要文件和软件要存档或备份。保密和保护性文件及软件不得随意调阅、打印、拷贝和外借。
六、机上不得搁放物品,磁性物体不得靠近计算机和软盘,不允许在计算机室内吃零食、喝水和抽烟。
七、计算机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正确方法初步处理。查明原因及时修复,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利用工具软件或打开机箱自行修理。
吉林市船营区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
计算机上机操作规程
一、进入机房前要更换专用拖鞋,可携带上机操作必备的课本、资料和练习本。书包和其它物品应放在指定地点。
二、计算机房实行登记上机制度。上机前要先登记,按指定机号入座。
三、开机前,应先检查电源和计算机设备,并查看使用情况登记表。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关机后,要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表,经教师认可后方能离开教室。
四、上机操作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循《计算机使用安全规则》。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计算机教师,不得自行处理。
五、操作时不要随意下位走动,要保持室内安静和室内卫生。
六、若使用软盘,要统一管理,专人使用不准带出。严禁学生自带磁盘或光盘使用。七、一旦发现计算机有损坏,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若是人为事故,要照价赔偿。
八、个别师生要求在课外进入教室上机操作,需经分管领导或计算机教师的同意。
吉林市船营区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
电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电教室是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指定专人进行设备和教学的管理。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
二、电教室内的设备应上帐登记管理,要严格进货入库、损坏赔偿、报废审批等手续。做到帐目清楚,帐帐要符,帐物相符。
三、室内严禁大声喧哗、吃零食、乱扔纸屑,保持安静和清洁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时进行室内清扫、除尘和设备保养,保证设备完好。
四、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电教室要有必要的防火、防潮、防盗、防尘的设施。
五、遵守借用、赔偿制度。电教室内的器材设备外借时要履行手续,及时收回。对器材设备造成损坏或丢失的应按价赔偿。
六、要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电教室内器材、设备要经常查看,及时处理。对报损器材、设备要按程序办理。
七、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做到课时安排得当。保存好电教室内的有关资料,并归档管理。
吉林市船营区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
第三篇:多媒体管理及使用制度
多媒体教室管理及使用制度
一、多媒体教室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场所,应配备现代教育技术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多媒体教室必须做到防雷、防火、防盗、防潮,对贵重的教学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
二、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需提前一天向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由管理人员协调安排并组织实施。
三、管理人员必须保障多媒体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根据教学安排,做好所需设备的检测准备工作,协助和指导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四、教师应正确使用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投影机及各种视听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
五、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须听从教师安排入座,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室内安静。上课时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做好学习笔记。下课时在教师的组织下清洁教室,并将桌、凳摆放整齐。
六、关闭投影机应先使用遥控器关机,等3-5分钟后,待投影机内灯泡冷却并且风机停止运转后,再切断投影机电源。
七、多媒体教室使用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将所有设备切断电源,关闭电源电闸,罩好护套或放入柜内,登记好设备使用状况表,并向管理人员做好移交工作。
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设施,计算机教室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场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从员必须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保养能力。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二、计算机教室要有必要的防火、防潮、防盗、防高温、防强光、防尘、防静电设施,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维修、保养工具和软件。
三、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设施,要分类编号定位,逐一登记入帐。文件、教学资料、软件和财产档案要及时整理归档,做到帐据齐全,帐物相符。要建立健全严格验货、损坏赔偿、报废审批等制度。
四、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要建立计算机档案,记载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
五、要做好系统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雨季和假期要定时开机;要严控外来磁盘和光盘的使用,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和杀毒;重要文件和软件要有备份。
六、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要督促学生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卫生,要求学生按上机操作规程操作。学生离室时,要检查设备,填写使用记录;学生离室后,要做好设备和资料的整理工作。
七、计算机教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一般教师须经学校同意后按要求使用计算机房,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计算机,下班时,要关好门窗,关闭设备电源、电灯、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八、对因未按规定要求造成计算机及设备损坏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照价赔偿。
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职责
一、在教务处的领导下,负责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工作。要认真钻研业务,学习与掌握维修、保养技术,保证各室的正常使用。
二、下载教育信息及教学资源。及时将学校有关资料及信息输入校园网中,供各处室查阅,使用。
三、路由器、交换机和服务器以及通信设备是网络的关键设备,须放置计算机教室(机房)内不得自行配置或更换,更不能挪作他用。严禁易燃易爆和强磁物品及其它与机房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
四、网络教室计算机要进行编号,学生对号入座。每台学生机都要有上机记录,管理人员要建立工作日志和周志,一机一卡建立计算机档案,记载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
五、管理人员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入室前要穿拖鞋或鞋套;要督促学生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卫生,要求学生按上机操作规程操作。学生离室时,要检查设备,填写使用记录,学生离室后,要做好设备和资料的整理工作。下班时,要关好门窗,关闭电源,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六、建立机房登记制度,对本地局域网络、广域网的运行,建立档案。未发生故障或故障隐患时不可对光纤、网线及各种设备进行任何调试,对所发生的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等做好详细登记。
七、要放火、发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等安全工作,定期向教务处汇报校园网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
八、管理人员要做好机房系统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要严控外来磁盘和光盘的使用,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和杀毒,重要文件和软件要有备份。做好操作系统的补丁修正工作,采用国家许可的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
九、网管人员统一管理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与教学无关软件,若确为需要安装,安装前应进行病毒例行检测。
十、严格按规定管理好校园网及相关设备,严格执行公物外借报告、审批登记制度,逐日填写使用登记表,严禁将计算机教室的计算机移出挪为它用。
十一、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设施,要分类编号定位,逐一登记入帐。文件、教学资料、软件要及时整理归档,做到账物相符。
第四篇: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使用规章制度
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使用规章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电教设备辅助教学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电教设施的管理,针对学校电教设施和场地的特殊性,特制定以下制度。
1、教师使用电教设备都必须经过培训,掌握操作方法后方可使用,否则由此引起的仪器损坏,要追究责任。
2、使用电教室必须提前一天预约登记,以便统一安排使用。
3、教师在电教室上课应确保设备及相关财产的安全,课后要督促学生搞好卫生。
4、禁止教师在电教室制作课件、上网等,任课教师只须将制作好的课件存入特定的目录,供上课使用,严禁大容量存入,防止系统死机或崩溃。
5、上课的教师要提前五分钟做好准备,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结束后要按正确的顺序退出系统并关机,认真做好使用记载。凡不按操作规程使用而造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的损坏,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6、多媒体电教室在工作时,任课教师要对全部设备设施负责,出现停电等偶发事件要及时关机,然后通知电教管理员,不得擅自处理。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 作者:admin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0文章录入:admin ]
一、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必须掌握设备使用技术,事先准备好教案(必须有多媒体设计内容)和课件,由教导处签字后统一安排使用。否则不能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二、教师上课必须提前5分钟到多媒体教室,打开设备预热;使用结束,应按操作程序先关闭所有设备,最后断开电源,整理好仪器设备,填写好《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三、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电教设备的使用规则。各相关设备的开、关,不宜过于频繁;尤其是投影机关机时,待风扇停转彻底冷却后(一般要等待三、四分钟),才能切断总电源。
四、教师不得擅自改动仪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仪器设备,不准擅自把仪器设备拿出室外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和删除电脑中已有的文件和软件。
五、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随意跑动,必须按教师指定的位置就座。
六、学生必须爱护室内一切电教设备,如果需要使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若擅自使用,操作不当,造成电教设备的损坏,应该赔偿。
七、保持教室环境卫生,不得随地抛弃废物(废物下课后及时带走),不得在多媒体教室内吃零食;严禁在课桌、座椅、墙壁上乱涂刻画;学生走前把椅子放进课桌位置下,摆放整齐。
八、因违反操作规程,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教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有权按教学事故给予处理。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总则
1、多媒体教室是学校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实施场所,也是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公共使用场所。多媒体教室配有多媒体连网计算机、音响设备、书写白板、录音座、多媒体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和录像机等设备。
2、多媒体教室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只能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应用。
3、严格履行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手续,除正常时间上课需要外,校内部门、校外单位借用时,需经教务处批准,方可使用。
4、多媒体教室应指派专人管理,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
5、任何进入多媒体教室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规定,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本规定由现教中心制定和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综合电教室使用制度
综合电教室使用制度
一、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带领下才能进教室。
二、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
三、室内的仪器不能随便触摸,以防仪器无故损坏,影响上课。学生在没有得到老师的同意,不准上讲台。
四、下课时,把室内的桌(椅)子摆放整齐,及时把课桌内的纸屑随身带走丢在垃圾箱里。
五、检查(关好)门窗和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及时归还借用的器材和填写使用登记记录。
六、如发现器材问题,请向电教老师提出,以便及时解决。
总控室管理制度
一、为保持室内仪器设备的清洁,请不要随便进入。
二、不准随便乱动总控室内的仪器设备。
三、凡需要使用双闭路系统的教学设备:如VCD、像带、光盘的,务必在前一天之前做好登记,以便统一安排使用。
四、室内电教器材和教学电子教材资料原则上不借。如果在教学上确实需要,必须经校有关领导的同意才可借用。
五、学校电视台的转播工作时,无关的人员请不要入工作室,以便影响转播工作。
六、做好日常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保证其设备的正常使用。
七、安全用电、工作完毕之后,及时关闭各种仪器设备的电源注意用电安全。
电教仪器,资料借用制度
一、电教仪器借领时,借领人必须亲笔地填写详细的器材(与其他资料)借用登记表,当面点清仪器的数量。发现有的缺损情况,请及时提出。
二、每学期开学的第二周借领,期末前一周归还仪器(与其他资料),归还时要保持器材的完好和资料的完整,无故损坏和遗失的要按现行市场价赔偿。
三、借领人遇到仪器使用不明确时,应主动请教使用和保养方法,确保器材的安全使用。
四、电教器材使用时发生故障请及时向电教老师提出,以便尽快解决。如有损坏的有有关领导同意(签字)才能更换器材或配件。
五、意外失窃的要具出证明材料,由学校领导签字,盖章,以便备案。
六、学校的电教仪器如有外单位的借用,须具单位盖章的借条(有学校领导同意的审批字样),并有借领人签字,方可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