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城记》分析
医生为什么会“发病”
——简评《双城记》里马内特医生的“病态”形象
【摘要】《双城记》里马内特医生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巴士底狱的经历使他神经错乱,在与女儿相认后还发作了两次;马内特医生的这一“发病”的细节是作者狄更斯有意安排而不是纯粹的精神病;作者借此批判封建贵族,表达自己家庭幸福、家庭至上的思想,并一如既往地对人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双城记
马内特医生
病态形象
“狄更斯是一位塑造怪人的巨匠。”①从最早的成名之作《匹克威克外传》里的匹克威克到后期《远大前程》里的斯巴塞太太,狄更斯描绘了一个庞大的“怪人”家族。这些“怪人”可分为多类,有生理上的怪,如《大卫·科波菲尔》中希普又粘又湿的手像青蛙一样,让人厌恶;《老古玩店》中的奎尔普长相丑陋,像一条伸出舌头的狗,而且他能吃带壳的鸡蛋、喝滚烫的茶。也有是性格、行动具有某种突出的怪癖,如《老古玩店》里的吐伦特老头,奎尔普的小厮等。
在《双城记》里面也存在着这么一些“怪人”。首先是马内特家的仆人普洛斯小姐,她粗鲁无知而又瞧不起人。在她看来无人配得起美丽高贵的马内特小姐,除了她的弟弟所罗门。但实际上所罗门却是一个逃亡到法国、为法国革命派获取情报的街头小混混。其次是无私的西德尼·卡顿,他满腹才华,但却与世格格不入,因此自甘堕落,终日在酗酒和慵懒中度过。他率性任为,但却可以为了爱情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马内特医生。他善良、正直、富于正义感。年轻时他目睹了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虐杀农民的惨象,并不惧侯爵的强大势力勇于写信向朝廷告发,因此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并失去了理智,只能借助做鞋——“一套有规律的两手倒来倒去的动作”②来麻痹自己。即使是出狱后,医生仍然带上 ①②任明耀《狄更斯作品中的“怪人”形象》,《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四期
狄更斯(英):《双城记》.石永礼,赵文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0 他做鞋时坐的板凳和那双永远做不完的女式鞋子,并在之后的多个场合痴痴地重复做鞋,仿佛回到了在巴士底狱的日子。小说就描绘了这样一个被崇高精神包裹的“怪人”形象,与普洛斯小姐和卡顿不同的是,医生的怪是带有“病态”性质的,是经受多年压抑而生成的精神病。但对于注重细节和象征意义的狄更斯来说,这又绝对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病,与“板凳”、“做鞋”结合在一起的“病态”形象含义是深刻的。
医生在小说当中“发病”共出现了三次:在医生未与女儿相认前,他一直处于迷糊非理智的状态,这可归为一;二是马内特小姐蜜月离开期间的九天;三是达奈离开英国后第二次被捕,医生求救无门的那天晚上,医生像疯了一般呜咽着找板凳和未做完的鞋。在这期间连马内特小姐“有几次她的魔力也失效”,③来到法国前,医生一直把板凳和鞋这些会勾起痛苦回忆的东西放在身边,“有时,他在夜深人静时起床,我们在楼上听到他在卧室里走来走去,走来走去。”④
赵炎秋先生在《多元整一:狄更斯长篇小说的结构特点》⑤一文中提到:“狄更斯长篇小说结构的典型模式是多元整一。”在《双城记》里有五个整齐的结构单元,马内特医生的经历被放在突出的位置并贯穿起作品的五个结构单元,而医生的“病态”形象又始终伴随着马内特医生。为什么作者要把让人爱怜仰望的医生放在近乎癫狂的状态中并贯穿始终呢?我想这不能用简单的“精神病”来解释,而是寄托着作者深刻的思想的。
一、对骄奢跋扈的封建贵族的批判。
马内特医生在巴士底狱备受折磨,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恨意。这既有对厄弗里蒙地侯爵扭曲人性的恨,又有自己不能保护怀孕的妻子的恨。有一段时期他想妻子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是不是个儿子,有一天能为他的父亲报仇”⑥,他在信里悲愤地写道:“我相信那血红的十字会要他们(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偿命了,他们也得不到上帝的宽恕。„„我向上天,向人间控告他们。”⑦
正义、对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的爱恋、仇恨——不同的情感在马内特医生 ③④狄更斯(英):《双城记》.石永礼,赵文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0,78页 狄更斯(英):《双城记》.石永礼,赵文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0,98页 ⑤ 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2,289页 ⑥狄更斯(英):《双城记》.石永礼,赵文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0,192页 ⑦狄更斯(英):《双城记》.石永礼,赵文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0,341页 的心底交错冲击。医生不停地做一双女式鞋,身体的忙碌可以麻痹身心,可以借此慰藉对妻子的思念,同时作者更是以这种扭曲的变态行为引起人们对善良品性的同情和热爱,进一步揭示了以厄弗里蒙地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残忍。善良的品性却招致如此厄运,美与丑形成二元对立,更具批判意义。
二、家庭和爱的力量。
狄更斯的家庭生活并不十分幸福,他的父亲挥霍无度,母亲也不善管理家务,因此整个家庭经常陷入贫困的深渊。狄更斯12岁被送入皮鞋油厂当童工,尝尽屈辱和酸辛。结婚的妻子与狄更斯性格思想不和,这对狄更斯来说又是一个打击。在现实生活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稳定,作者便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幸福家庭的追求与渴望。
马内特医生在女儿到来之前一直待在仆人德法日的楼阁上,日以继夜地做鞋,他重复做的不是男鞋,不是儿童鞋,而是女鞋,这表现马内特医生对妻子的思念,于此医生的“病态”可看成是美好爱情的寄托,同时也是作者对纯真幸福爱情的向往。狄更斯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认为决定人的价值的是心灵的善恶。如《双城记》的卡顿,他为了自己所爱的人马内特小姐的爱人查尔斯·达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被作者奉为献身精神的典范;而德法日夫妇要求杀人,则被作为反面的典型,最后也只能是以死告终。爱在狄更斯的小说当中是富有力量的。女儿(家庭的爱的化身)的到来使他慢慢地恢复理智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也是家庭的爱的体现之一。其次,当知道自己的女婿达奈的真实身份后,医生对女儿的爱与对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恨交织在一起,使得他再度精神失控,旧病复发,连续做了九天的鞋。在这里不停地做鞋子的“病态”象征着爱与恨的斗争过程,最后的结果是女儿和家庭的爱占了上风,医生在女儿蜜月度假归来时内心得到了平静,一家三口又幸福地住在一起,反映了作者不惜一切追求幸福家庭的愿望。最后一次“旧病复发”也可体现这一点,医生因无力帮助到女儿而差点下跪,大声疾呼:“别折磨一个孤苦的可怜人了,„„把我的那些东西还给我!那双鞋要是今晚上做不完,我们怎么办呢?”⑧女儿心爱的丈夫达奈将永远地死去,那就意味着一个幸福家庭的瓦解、爱的破灭。医生意识到这一点,做 ⑧狄更斯(英):《双城记》.石永礼,赵文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0,352页 鞋的“病态”再一次成了幸福家庭的象征,马内特医生在幸福的家庭即将失去之际疯狂地疾呼、寻找。
由此看来,马内特医生的“病态”形象象征着作者对家庭的爱的追求,体现了狄更斯的思想核心。
三、对人性的关注和探索。
高尔基曾经指出,狄更斯“出奇的精通最难的艺术——热爱人类的艺术”。⑨人是狄更斯一直关注的中心,也是其小说的中心。即便从马内特医生这一不起眼的“病态”形象我们也能看出作者在人性探讨方面所做的努力。
1、人的渺小与无能为感。
这主要是由人和自己的创造物之间关系的异化造成的。仁慈、正直是人类的美好品性,我们赞美它、称颂它,但马内特医生就是因为未泯的仁慈和正直的天性把自己送进了巴士底狱。医生在巴士底狱写下控诉厄弗里蒙地家族的血泪书,最终这封信却成了毁灭家庭幸福的有力工具。
在强大的体制和封建势力面前,个人仿佛是蛛网中的小虫,越是挣扎,越是欲罢不能。马内特医生在女儿结婚时“发病”,在得不到革命派的承认而无力救达奈时“发病”,一旦病症发作就嚷着要做鞋。医生已经搞不清楚自己和创造物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如此的错乱,唯有做鞋是明确的,有规律的重复能缓解由错乱引起的痛苦。
2、自我欲望的宣泄。
人是具有灵性、有情欲的动物。马内特医生在巴士底狱里备受压抑,身体上难以自由,精神上也备受苦恨和思念的折磨,自我处于失落的状态。马内特医生说他害怕看到阳光,热烈的太阳代表着光明,代表着欲望,这与他的生存环境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他终日在黑暗中不停地有规律地重复做鞋、做鞋,“鞋”在这里成了欲望的象征,做鞋就是自我欲望的无意识宣泄。
人性是超越时空的,在1940年的中国,伟大作家萧红在《后花园》塑造的冯二成子形象唱响了封建侵蚀下人性失落的哀歌。后花园一 ⑨ 高尔基:《在人间》 片生机,那是冯二成子情欲的衬托。冯二成子不但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连人人共有的情欲也受到外界的压抑。在没见到姑娘前,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他的欲望也得不到满足,冯二成子选择深夜打梆子正是人的欲望的宣泄。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伟大作家在揭露人性上实现了共鸣。
3、自我力量的肯定。
人不仅具有情欲,也有追求自由的意识,希望自己支配、控制自己。但在马内特医生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自由意识的失落和自我力量的淹没。黑夜是寂静的,重复的做鞋动作是动态的,马内特医生在绝对的动态中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医生无力救达奈时他又“发病”了,这是因为面对着无序黑暗的社会,他像在巴士底狱一样再次发现了自身的无能为力,因此发疯地寻找板凳和鞋子,把对自我力量的肯定寄托在鞋子上,做鞋在此成了对肯定自我的象征。
狄更斯对人性的探讨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从马内特医生身上我们便可洞察19世纪后期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英国社会民众心灵的渴望与困惑。
中国古语云:“情动于中,则形于外”,内心世界不容易被人直接感知,但它却可以通过人的外部世界如言论、行动、表情等间接地反映出来。不得不说狄更斯是善于通过外部形象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从表面看我们只知道马内特医生是一个正直、仁慈、善良的大好人,但作者描绘的这一“病态”的形象(具体表现为丧失理智般疯狂地做鞋)则使马内特医生的形象得到很大的丰富,以小见大,颇具玩味。
参考文献:1、2、3、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王治国:狄更斯传略,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1
第二篇:双城记与社会现实分析
《双城记》中社会矛盾的变迁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提要: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让人心惊动魄,留给读者的除了作品里各种人物形象外,也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大爱。许多人都很关注作品里的理想人物卡顿,把他奉为真善美的化身,这点我也很赞同。而我在这里想表达的不仅是对人物心理、性格的看法,更加迫切的是想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讨论一下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中国的建设和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不论你社会地位如何、能力多大,都要有主人公意识。那么一个国家要发展,要进步,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一个健康的社会体系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成长与衰败都能成为我们汲取经验与教训的对象。《双城记》中的法国大革命虽然说与中国的现实没有直接联系,但其中的一些闪光点还是值得我们后人关注。
关键字:矛盾、革命、觉悟、改革、和谐、发展
引言:法国大革命给了狄更斯写作的历史素材和精神动力,从而成就了举世名著《双城记》,而《双城记》中所展现的人文主义关怀、对自由的赞扬以及对社会矛盾的和平解决的愿望又能给当前中国的社会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谐社会的概念近年被提出,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已经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被人文主义者奉为圭臬。
正文:
历史使我们发展的一面镜子,两个多世纪前的法国阶级分化严重,下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权力阶级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是从刀耕火种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逐渐发展才有了今天的辉煌,社会的动荡与社会阶级分化有极大关系,当时的法国正是如此。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经历了种种艰难最终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资产阶段社会。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明确指出:“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
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这就是大革命的业绩。”这段话可以说是表达了托克维尔解释的核心思想:大革命乃是旧制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
我们从法国大革命中能看到,阶级的分化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乃至激变,而统治阶级的觉悟在这时就显得异常重要。世界上面临这样的困境的国家很多,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面对外国的侵略和国内的重重矛盾进行了至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沙皇俄国在1861年也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虽然通过两个国家后来的种种侵略恶行显示了两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封建残留,但这两次改革对于缓和国内矛盾、促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发面无疑是成功的。
历史中的革命很多,但无一不是伴随着大量的流血事件而发生的,法国大革命发生后那种不论功过的阶级反算就是无意义而且盲目的报复。如果从生产力方面说,生产力的发展与否才是衡量社会事件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在革命中流离失所乃至家破人亡又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而且即使是当时的贵族阶层来说,他们也不是主观的作恶者,社会制度使然而已。
无独有偶,70年后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出版了举世名著《双城记》,而他的理想是通过法国大革命来看到英国社会隐藏的重重社会危机,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和平的改革,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大量理想化的人物恰恰能证明他的出发点。不论是历经磨难终获自由的医生、还是颓废不羁大爱无声的卡顿,都是社会和谐大爱的象征。在作品开始的作者给予了法国大革命以极大的赞扬,刻画了封建领主的践踏人性置下层人民生死于不顾的丑恶嘴脸,描绘了下层人民衣不果腹的凄苦,给读者心理上带来了革命的欲望。而事情的发展似乎顺理成章,不断激化的矛盾终于爆发了革命,这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却让人叹息不已,革命的脚步一旦踏出去就很难收回,革命人群对贵族阶层的残酷清算比起革命前的他们受到的压迫似乎更加让人不可接受。革命的胜利之花是用无数人的鲜血来浇灌的,狄更斯恰恰就看到了这一点,他想通过这部作品警示世人,激化的社会矛盾总会给人民带来痛苦,他把希望寄
托在了各个阶层之间的自我调和上,希望对立阶层之间能有和谐相处的觉悟。
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实在值得举国同庆。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们新的发展历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已经达到在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和实力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的前方没有可以借鉴的对象,所以结合历史上的社会剧变、社会改革、历史过度来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实践是极有必要的。
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国家也亟需新的纲领来指导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和谐社会的含义,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突飞猛进在大局向前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很多局部的不足,民主法治没有跟得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的代价太大等等。
当代中国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并且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社会中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丰富,中国已经迎来了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过去的阶级观念、背景地位、甚至文化层次等,都已经不能用来标示人们的地位还有他们可做的贡
献了。统治阶级要有新的目光和觉悟,人民大众要有主人公意识来为中国的未来添砖加瓦。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和谐,统治阶级与人民大众都要有这种意识,不能把和谐两个字当做大行不法之事的挡箭牌。
政府部门应该有与人民和谐相处的觉悟,不能把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统治与被统治,而是应该开启民智,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提高人民大众的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人民大众要有配合政府部门的意识,一部好经最重要的是要念好。都扮演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各司其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并得到长足的发展。
历史的脚步一直在前进,矛盾、激变、改革、革命、调和、和谐,这一切在陆续上演。法国大革命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是否有侧面知道意义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狄更斯在写作《双城记》时的那种以史为鉴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真正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准则,顺应时代的变迁,促成伟大中国的前进。
参考文献: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百度百科(法国大革命、双城记、和谐社会)
第三篇:双城记
《双城记》读后感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后人认为他的成就仅次于莎士比亚,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狄更斯由于少年的坎坷经历,总是善于在作品中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遭遇,深刻地反应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情况,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些作品中,有一部是在他的晚年完成的,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那边是——《双城记》。
在创作《双城记》之时,狄更斯已是47岁的年纪,在此之前,他仔细的阅读了像英国历史学家卡来尔的《法国革命史》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著作,由此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对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产生了极大的担忧。于是,在这种忧国伤时的情绪的驱动下,狄更斯拿起了手中的笔,创作了这部作品,想借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英国的统治阶级敲响警钟,试图为社会矛盾日益加重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双城记》顾名思义,就一个发生在两个城市的故事,那就是巴黎和伦敦。小说总体来说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那就是仇恨和爱情。
梅尼特医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在1757年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在散步的时候,突然被当地贵族厄佛里蒙地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亲眼目睹了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夫以及一个死于剑下的少年,当他告知是侯爵为了霸占农妇而杀了她的全家的内情。侯爵打算用重金收买他,却被他严词拒绝了,他写信向朝廷告发,却反而被侯爵兄弟关进了监狱。在出狱无望的情况下,他用血水写下了一份文件,控告侯爵兄弟及他们家族的每一个人。在他被关进巴士底狱的日子里,他的家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医生的妻子心碎而死,而他幼小的女儿被露西却被好友罗瑞带到了伦敦抚养。多年之后,梅尼特医生获释,由于在监狱中的长期生活,致使这位善良的医生精神失常。女儿露西赶到法国,要将终于获得自由的父亲带回英国生活。在旅途中,他们遇到了法国青年代尔,并受到了他的精心照顾,在后来的相互接触中,两位年轻人产生了感情。回到英国后,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医生梅尼特的精神恢复了正常,这时,医生已经得知代尔就是侯爵家族的后代,但为了女儿的幸福,他还是决定埋葬过去,要为爱、为别人的幸福活着。
代尔虽是无恶不作的侯爵厄佛里蒙地的后代,但他厌恶自己家族的罪恶,依然放弃家族财产的继承权,并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氏,移居到了巴黎,做了一名法语教师。并在同梅尼特父女交往的过程中,与露西产生了美好的爱情,于是他与露西结合了,并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就在大家都以为故事至此就会这么完美地进行下去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并且要把贵族一个个地送上断头台,善良的代尔为了营救管家盖白勒,冒险回国,却被因为是贵族身份逮捕入狱。于是,梅尼特及露西为了就他,再次踏上了法国的领土。
在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是将利他主义发展到极致的一个绝色,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具人道主义精神、能够化解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那就是卡尔登。卡尔登聪明,有才气,但他总是被他人利用,为他的一个做律师的朋友充当“军师”,帮助他打赢了很多的官司,他不善钻营,缺乏在当时社会必不可少的“精明”,于是他处处遭排挤,甚至于被人们冷落。卡尔登有美好的情感,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谁会去发现这么一颗金子般的心呢,大家都在削尖了脑袋想跻入上层社会,所有人注重的是金钱和成功。于是卡尔登厌恶这个社会,然而仅凭他的一己之力是不足以改变什么的,于是痛苦失望的他只好借酒消愁,自暴自弃,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善解人意的露西,并且爱上了这位善良的姑娘,他向她袒露心迹,却被告知芳心早已有了归属。他很痛苦,却一言不发的退出了。后来,在卡尔被逮捕入狱之后,他亲眼目睹了露西的痛苦,便决心牺牲自己来成全露西的幸福,他买通了狱卒,混进监狱,冒名顶替了卡尔,自己上了断头台。卡尔登为了爱情,成全别人,牺牲了自己。
在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中,有一个形象同样多人耳目,那便是得伐石太太。这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女人,终年脸上看不见一丝的笑容,让人望而生畏,她总是低头编织着自己的活计,没有人知道她手中的针织品竟是她用来记载贵族恶行的工具。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的命运令人可悲可叹。因为她的真实身份,竟是那位曾惨遭侯爵虐杀的农妇的小妹妹,当年的她曾亲眼目睹了那群恶人犯下的罪行,于是从此,她与贵族阶级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革命爆发后,得伐石太太一马当先,积极投入到了巩固胜利成果的斗争中去,同时执着的向侯爵家族极其后代卡尔发起了复仇行动,甚至露西及他们的女儿,甚至坐过牢的医生梅尼特。最终,得伐石太太在与露西的女仆普洛斯的扭打中,被自己的手枪打死。作者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作为革命者的得伐石太太的态度是否定的。因为她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她的复仇已经超出了应有的程度。
《双城记》被认为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是现实问题。在小说中,作者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作者认为,当时的法国贵族阶级腐朽、残忍、飞扬跋扈,致使了下层人民长期仇恨的总爆发。而当时的英国竟是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作者同样也是在借法国大革命告诫英国统治者,若是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必然导致急剧的社会动荡。然而作者虽然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与正义性,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作者看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可怕的,运动中的群众是疯狂的、盲目的、丧失理智的。比如群众跳“卡尔马纽尔”舞,再比如陷入狂热的复仇中而无法自拔的得伐石太太。作者既肯定了革命的必然性和争议性,又反对群众运动和革命暴力,这两者之间明显存在着矛盾,因为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只能通过群众的暴力革命运动才能实现。狄更斯为社会开出的良方是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化,在作者的笔下,梅尼特是善的化身,他为了女儿的幸福甘愿埋葬过去,卡尔登是最具人道主义光辉的人物,他为了他人的幸福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然而,历史证明,这种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但至少,这是可以鼓舞人心的。
《双城记》的叙事技巧是极为高超的,作者采用了典型的多元整一的结构,严谨有序。小说整体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梅尼特一家的故事;得伐石夫妇的故事;厄佛里蒙地家族的故事;卡尔登的生活与献身;以及克朗丘的生活与经历。五个部分之间虽有紧密联系,但并不互相包含或隶属,而是相互独立、平行发展的。于是各部分均有各自的发展脉络,但却构成了故事的整体。
在我看来,双城记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运用了悬念与象征的艺术手法。小说中的悬念迭生,极大地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如梅尼特与侯爵的关系以及他在巴士底狱中写下的那份文件,在大悬念中甚至插入了众多的小悬念,如克朗丘的盗墓。小说的开始描写了小克朗丘发现自己从不拿铁器的父亲嚼过的草根上竟有铁锈味,继而又发现自己父亲晚上干着盗墓的营生,草根上的铁锈味就是父亲拿过盗墓工具的手留下的,从而解开了悬念。包括后来克朗丘盗墓却一无所获,而卡尔登和密探巴尔摊牌,棺材的悬念才又被打开。在小说中,随着主要悬念的解开,过去的事件也一件件地被翻起,情节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到梅尼特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的原因与经过被彻底揭出,故事也就急转直下,最后,以卡尔登的从容就义收束全书。
这不能不算是一部巨著。其中有着极为深刻的思想内容,还有着巧妙的构思,以及高超的艺术手法,都令读者为之深深的折服。
第四篇:双城记
《双城记》读后感
《双城记》是19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再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矛盾和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说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发生地。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了霸占一农妇,几乎虐杀这个农妇全家。医生梅尼特写信向朝廷告发此事,却反被侯爵兄弟关进巴士底狱达十八年之久。获释后,神智失常的医生被女儿露西接回伦敦。露西有两个追求者代尔那和卡尔登,她嫁给了卡尔那。代尔那为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成员。法国大革命中,代尔那在法国被捕,受到梅尼特过去的仆人伐石夫妇的控告,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露西带着女儿和父亲一起去巴黎营救未果,深爱着露西的卡尔登冒名顶替,救出卡尔那。医生一家在希望中返回英国。
小说的主要人物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梅尼特、露西、代尔那、卡尔登、伐石夫妇、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这些人就可以划分两类,一边是梅尼特、露西、代尔那、卡尔登代表的人性美,另一边是伐石夫妇、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人性恶。
梅尼特医生被囚在监狱中长达18 年之久,直到后来丧失理智。梅尼特的女儿露茜用浓浓的父女亲情使父亲恢复了常态。他的恢复象征着他的“起死回生”和“重生”。梅尼特医生在女儿与使他蒙冤入狱人的侄子代尔那结婚前夕,才知道代尔那的真实身份。为了女儿的幸福,他不计个人仇恨,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梅尼特医生在代尔那在入狱后不计前嫌,千方百计救他出狱,这种爱的力量有超越凡世的威力。作家笔下的梅尼特是“爱”的象征,无论面对“地狱”般的黑暗与邪恶,还是出狱后的“复活”,抑或是拯救代尔那,他都能用博大的爱心善待众生。他是仁爱的化身,又富于同情心,从不向邪恶势力屈服;他又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不乏灵智。他的宽容和博大的胸怀令人感动,他的“仁爱”之心战胜了他内心的仇恨,使读者看到人性中最伟大的父爱和最光辉的仁爱。
代尔那身为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侄子,却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厌恶自己家族的罪恶,厌恶贵族对善良人民惨无人道的欺压。他自己身体力行,将自己的财产处理后用于抚恤人民,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其家族的暴行赎罪。在偶然结识了梅尼特医生的女儿路茜后,他便被这位善良美丽的下层女子所吸引,更通过其实际行动而打动了路茜和梅尼特医生。梅尼特医生能摒弃前嫌,接受自己的仇人的侄子,除了为自己女儿的幸福外,代尔那本身的表现也是至关重要的。
年轻的英国律师卡尔登是一个有着出众的才华和丰富的感情的年轻人,但是他又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同样深爱着梅尼特医生的女儿路茜,但是因为代尔那的出现,让他陷入了
痛苦与迷茫,最终导致其意志消沉。他深深地希望路茜能够幸福,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资格给路茜带来幸福,他羡慕代尔那,但是又恨着代尔那,他的身上充满了矛盾的思想。虽然饱受痛苦情绪的折磨,但是卡尔登还是深深地祝福路茜,愿意为了路茜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所有。在小说的最后,卡尔登为了成全路茜的幸福,代替代尔那走上了断头台。这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体现出了卡尔登“爱”的伟大。
梅尼特身上闪耀的事宽恕和仁爱,露西对父亲不离不弃,卡尔那勇敢的反抗贵族阶级的黑暗压迫,卡尔登为了心爱的人可以放弃生命,这些人都是可歌可泣的。同样残忍无情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和被复仇冲昏头脑的伐石夫妇也是令人发指的。
厄弗里蒙地侯爵是下层人民为草芥,作恶毫无顾忌。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害死农妇一家5口人。他压死平民的孩子,反却责怪父母没把孩子看好,惊吓他的马。毫无仁爱之心;一个农妇向他要一块小木板或石头,刻上名字放在丈夫坟前,他却断然拒绝了。他顽固坚持贵族特权,愿意为此付出生命。为了防止侄儿代尔那做出有损家族利益的事,甚至想把他投入监狱。
德法日太太是本书中仇恨的象征,随着情节的发展,她埋在心里的仇恨越来越深。她的冷酷暴力和变态的心理是狄更斯着墨最多的。为了复仇,她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她是一个充满了仇恨、丧心病狂和失去理智的复仇者。狄更斯运用了另一个象征,就是德发日太太的毛线。她将自己的命运和仇恨编织在了自己的毛线中,这种编织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愈加狂热。她的仇恨加深了她对社会的厌恶,对人性的泯灭,她甚至将自己的生死编织在了仇恨之中。德法日太太是一个受压迫的底层人物,到最终走向人性对立面的女性形象。
这些人都是那个年代的缩影,狄更斯用笔墨生动的再现了一副立体的时代画面。使我们今天回顾过去思考现在。
第五篇:双城记
《双城记》读后感:
生命有两座城,一个住着死亡。一个住着永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开篇第一句话被无数次引用。但我猜知道这句话的人并一定小说《双城记》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何而说。如果想理解这句话的原意,以及为何说写出这句经典名句,那自然是要读读原著的。
“---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这句话其实解释了上述经典句子的两个问题:为何这么说,对谁而说。这也就是小说出世的原因之一,狄更斯希望通过这样一本小说,通过描述法国大革命给人民大众带来灾难来表示自己的担心,同时告诫英国的危险处境。一段革命史,两座分别代表两个国家的城市,几个风雨飘摇中的人,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素。
虽然《双城记》是一本经典的小说,但因为其明确提出这段革命背景是法国大革命,于是对革命的表现就被认为是作者的历史观。而这正是对小说无数争议的焦点。狄更斯在小说中除了以细腻的笔墨展示了贵族的残忍,同样也展示了革命群众非理性的破坏。他认为,革命是一种压迫取代了另一种压迫,一场直接浓重的血腥暴动替代了另外一场血腥。对攻占巴士底狱以及对暴动民众的一系列描写——血腥,残忍,狡诈,恶毒是小说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
狄更斯把在描写暴民邪恶之处倾心了大量的笔墨,展示了他对暴民的痛恨,从某种层度上可以说是对革命的痛恨。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的狄更斯也指出了拯救世界的良药:爱。这种爱,体现在小说中的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这种私人间的感情,也包括抛弃贵族,拯救苍生的那种博爱。其中,最为出彩的是对卡顿之爱的描写。
我非常喜欢卡顿。实际上,卡顿就是狄更斯的化身,狄更斯正是首先想到了卡顿这个人和他身上的某种精神进而构思成这本小说的。那么,卡顿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小说中描述:“太阳悲悲切切,切切悲悲的冉冉升起,它所照见的景物,没有比这个人更惨的了。他富有才华,情感高尚,却没有施展才华流露情感的机会,不能有所作为,也无力谋取自己的幸福。他深知自己的症结所在,却听天由命,任凭自己年复一年的虚度光阴,消耗殆尽。”
这是个自甘堕落湮没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的年轻人,为何自甘堕落?小说中似乎并没有交代,自从他一出场就是如此,并且也没有对他的家事背景描写也并不多。个人认为,这个人代表狄更斯自己,因此他无需过多描述——卡顿的堕落,源于自己对日渐堕落的社会的失望。他走上断头台前曾说过,“我看到这个时代的邪恶,和造成这一恶果的前一时代的邪恶,逐渐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
被自己遗弃的悲观者——卡顿,在朋友遇到困难,在所钟爱的女子的丈夫即将被送上断头台时,他突然出现,被救人还不之所以的情况下,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在紧要关头使了个掉包计策救出了自己的所爱女子的丈夫。
这不正是基督之爱么,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事实上,小说中的卡顿也确实以圣经的口吻在临死前说,“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就是狄更斯为“最坏的时代”开出的良药,然而这毕竟是一种理想。有人说,《双城记》作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没有西德尼.卡顿的存在和所作所为,这部小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光辉。我完全赞同。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两座城,一个住着死亡。一个住着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