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农村综合改革的难点与思考
乡镇农村综合改革的难点与思考
农村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新时期我国农村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深化、延伸和发展,目标是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本文拟从镇农村综合改革的实际出发,对深入推进乡镇农村综合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乡镇按照中央、省、市、区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农村综合改革目标,坚持“巩固、推进、创新”的工作思路,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以钱养事”,服务“三农”发展;加强财政管理,提高保障能力;监管农民负担,落实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是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显现出来的。制约了乡镇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1、机构改革不全面。
一是区乡职责不清、权责不一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乡镇政府承担的职能有50余项,涉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经济和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维护农村稳定、社会事务等方面。其中区对乡镇下达的指标任务30多项,考核项目有20余项,其中一票否决的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环保等,一些本该由区级部门承担或者仅需乡镇配合的工作,也交由乡镇办理,区乡职责不清,权责不一。二是乡镇机构改革过于单一,存在“下改上不改”的问题。上级部门害怕乡镇改革后会出现“权利真空”,一边喊叫着要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一边却在强调其部门利益的重要性,要求在乡镇改革中上下对口,保留人员或增加编制。
2、“以钱养事”运行不畅。
一是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时,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完成后如何完善,上级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二是宣传发动不到位,农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新机制运行监管体系不全。三是政府组织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监督管理不到位,服务主体处于“难得管、没人管、管不了”的状态。四是服务项目由政府确定,服务主体由政府指定,没有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缺乏活力。五是服务主体不强,中心服务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人事管理不明确、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以钱养事”的手段还很薄弱,对政府的依赖性高。六是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合同中宏观约定的内容多,项目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化问题,随意性较大。针对性不强。量化考核存在凭个人关系、印象好坏评分,搞形式、走过场或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导致考核失真、失实。七是乡镇城建、农机、文化市场管理、畜牧防疫等方面的执法管理工作,由于服务中心不具备相应执法资格,而区级业务主管部门因力量不足,无力承担全区的执法任务,导致乡镇出现执法“真空”,管理缺位、断层,行政执法管理职能弱化。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当前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无钱办事、债务沉重的问题比较突出,村级公共服务能力与村级财力的矛盾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村级组织的组织功能,该办的事办不了,所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履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随着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村级组织运转困难,发展村级经济受到制约,消化债务来源少、进度慢,影响农村和谐建设。
4、惠农政策落实难。一是少数镇村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不截留、不挪用,实实在在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就行了。造成惠农政策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二是部门协调配合偏差等因素导致粮补面积核实存在不合理情况。三是补贴点多面广,部门权责不清,程序复杂,行政成本高,形成“广大农民受益、乡镇和部门作难”的局面。特别是乡镇财政所工作量大面广,人力有限,经费不足,且责任被过度放大,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对策建议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意义更深刻,任务更艰巨。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不只是乡镇政府自身的问题,还涉及到县(市、区)及以上政府的改革,必须是上下结合,上有县(市、区)体制改革的跟进,下有乡村治理结构的变革。二是根据乡镇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框定政府职责,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黼和运行机制。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努力提高农村行政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完善“以钱养事”机制。
一是省委省政府应尽快出台巩固完善全省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以更好地适应基层管理和服务新形势的要求。二是完善“以钱养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以钱养事”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公益服务的物质手段和经费保障。三是研究完善公益服务人员管理、服务合同管理、服务绩效考评、乡镇行政执法等方面的制度办法。
3、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现代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理清思路、制定政策驱动,结对共建、实施帮扶助动,增强后劲、兴办产业推动,整合资源、依托优势促动,创新方式、借助市场拉动,夯实基础、建强班子带动等措施不拘一格地增大村级集体收入规模,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
4、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一是继续推行“村财民理乡代管”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严把民主决策关、程序运作关、资金安全关、审计监督关,坚持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推行民主理财,强化过程控制。利用搭建的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二是按照“杜绝新债、锁定旧债、分类处置、多渠道化解”的原则,积极探索化解镇村债务的办法,严格控制新债的发生。
5、高效落实惠农政策。
一是建立完善的惠农补贴工作机制,从体制上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由哪个部门负责,杜绝部门推诿现象。二是加强惠农政策宣传。将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原原本本传达给农民,让惠农政策家喻户晓,将政策的执行与操作公开化、透明化。三是落实惠农政策工作经费,加强乡镇农业、财政等部门“双基”建设,改善工作条件,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强化惠农资金监管。完善惠农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人户检查、专项审计、跟踪审计长效机制,使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补贴资金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
第二篇: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考
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考
郭书田
【摘要】 农村综合改革要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规划,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真正转变政府的职能,这又必须与民主法制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因此,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必须上下联动,针对不同区域发展实际,分类推进。
【关键词】 农村综合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分类推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挪威城市区域研究所召开“新阶段的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国际研讨会”,讨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县乡村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三项。这三项改革是国务院提出来的,为此还在财政部设立了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指导这三项改革。讨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
一、农村综合改革应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规划
这三项改革都涉及县及县以上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能就乡村而论乡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下动上不动,越动越被动”、“下改上不改,改了还得改回来”。这话是基层干部说的,而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曾记得李铁映在辽宁期间,在海城县任县委书记,实行县级综合改革,力度很大,效果很好,但由于县以上的行政管理体制未动而在他离任以后复归原样。内蒙古卓资县委书记朱暄大刀阔斧实行县级机构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国家体改委的重视,也由于县以上的机构未动而流产。李鹏在任总理期间,积极支持县级综合体制改革,目的是想用“釜底抽薪”的办法,自下而上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由于阻力极大,最终夭折。朱镕基总理领导的政府机构改革,虽然力度很大,人员减了一半,但职能转变问题并未解决。这就是历史经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参加国家编委
有关农口机构改革与综合部门关系的研究,深感部门利益十分强劲,很难统一认识。我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权力在手,寸步不让”。一起参加研究的同志都有同感。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四次,虽然有一些成效,但不成功。改革的结果是机构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多,扯皮现象越来越重,以权谋私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中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很难落实,这涉及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需要客观地也就是不带任何偏见地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我个人认为,在行政管理体制上仍具有计划经济管理的特征,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延续与发展。有两个重大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中央部门林立问题。党政之间与部门之间的职责严重交叉,为了协调,又增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强调一项工作重要,就增设一个机构,或使机构升格,产生“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越滚越大的现象。而且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形成中央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垄断化,垄断权力法规化。这样自然是机构重叠、头重脚轻,造成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严重失衡。二是地方层次繁多问题。地区本来不是一级政府,而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地改市(包括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盟改市)使地区变为一级政府,增加了与省级政府对口的机构。这样就使地方政府的层次变为省——市——县——乡四级。有人把村民委员作为“准政府”,就变成五级,加上中央一级共六级,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自然会增加管理成本,降低运行效率,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官僚主义问题。随着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形成国家权力地方化,地方权力基层化,基层权力个人化。毛泽东在延安采纳了民主人士李鼎铭的意见,实行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减轻农民负担,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既要解决中央部门的垄断问题,又要解决地方“诸侯”的“割据”问题。解决部门垄断与“诸侯割据”两个问题需同步推进,缺一不可。应当下决心拆庙,不拆庙搬菩萨无济于事。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央的政令畅通,降低管理成本,减少运转环节,提高运行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堵塞腐败漏洞,实现国泰民安。“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历来为当地者所忌。
二、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是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真正转变政府的职能。各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职能,从直接管项目和管资金的活动中解脱出来,杜绝“跑步(部)向前(钱)拉关系”现象,这方面的阻力最大,不解决这个问题,权钱交易与腐败问题难以杜绝。近几年来虽然废除了不少审批项目,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86件,在此之前已取消1806件,但仍然太多,还需加大力度,逐步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有些政府机构变成行业协会,行使部分政府职能,人们称之为“二政府”。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一、民主决策,使人民真正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这方面的组织资源十分雄厚,而发挥作用不够,多流于形式。为此,一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协的作用,使其成为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众议院与参议院。要有广泛性与代表性,增加农民代表的比重,实现还权于民。二要充分发挥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与股东代表大会的作用。三要充分发挥农村村民代表大会与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的作用。使这些组织行使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二、依法行政,由人治真正转为法治。为此,一要加强立法,制订法律由立法机关直接操办,摆脱部门的干预和影响。二要加强综合执法,改变多头执法现象,农业系统组织综合执法大队很有成效。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类监督机构的作用,包括舆论监督等,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形成监督的稳定与长效机制。
三、农村综合改革分类推进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人口与地域面积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农村综合改革应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东
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郊区,城市化程度很高,农村综合改革应与城市改革统一规划与部署,基本上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二类是中部发展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大体为一半左右,农村综合改革应与此相适应,需要中央政府适当扶持。第三类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多为边远山区与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综合改革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上要依靠中央政府扶持。农村综合改革有几个共性问题需要解决,原则意见为:
一、乡镇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县乡村财政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实行人权、事权、财权统一的管理体制,不要事权下放、财权上收,从而使事权与财权分离。村财乡管、乡财县管只能作为一种过渡,不是长久之计。
二、农村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完全是政府行为,人员、设施与经费都由财政拔款,根据上述不同类型地区分别纳入中央与地方财政预算。
三、乡镇机构的改革。我赞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分两步走的意见,第一步是小乡并大乡,调整行政管理职能,合并精简机构,减少人员;第二步将村民自治延伸到乡镇,实现乡民自治。可先在一些地方试点,取得经验。
四、乡镇的七所八站系县的派出机构,实行县、乡、双重管理,多为事业编制,应分情况处理。凡属执行政府职能的应由县直接管理,列入公务员序列;凡带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应转为企业经营,从事业编制划出,使公益性与经营性真正分离,各得其所。
五、乡镇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编制,应根据上述三类不同地区分别确定,不要求都“上下对口”,避免“上下一般粗”现象。
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系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由于涉及权力结构的调整,阻力与难度甚大。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只能知难而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只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人员分流问题,改革一定会获得成功。
第三篇: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一、定岗、定人,明确职责
根据xx乡出现的新问题和机构设置的现状,实施机构合并,优化组合,用综合性机构取代专业性机构,对现有工作人员,在坚持原有身份不变的情况下,统一调配使用。同时,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对全乡工作进行重新梳理和划分,按照职能要求,切分为党建、计生、经济与财贸、招商引资、社会救助和稳定、社会事务和为民全程代理、土地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开发与村村通建设设八大块,每块首先确定一名负责人,以每块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数,实行一人多岗,即党建5人,计生23人,经济与财贸6人,招商引资5人,社会救助和稳定6人,社会事务和为民全程代理5人,土地与小城镇建设5人,农业开发与村村通建设9人。并实行双向选择,各块人数确定后,实行各块负责人选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选负责人的双向选择,最后定位上岗。对各块工作人员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每块工作制定考核办法,并认真细化、量化、工作实绩与工资福利挂钩,半年一考核,年终一兑现。
各块工作的任务是:
1、党建工作。要明确责任,建立一支团结坚强的好领导班子,首先按照“五个好”党委的要求,抓好党委自身建设,按照“五个好”村党支部的要求,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尤其要选准配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特别要加强软弱涣散和瘫痪村的整顿转化。按照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加强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村两级干部的教育管理,真正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2、计划生育工作。建立经常性工作机制和长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和各项工作任务的交办制度,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3、经济与财贸。抓好各种税源的培植力度,增强税收的征收力度,做好农业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严格执行涉农补贴改革的精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切实把中央及省市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4、招商引资。治理经济环境,为外商提供全程服务,盘活集体生产,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组建一支招商队伍,鼓励一批干部交纳3000元保证金外出创业,实施“凤还巢”工程,每年完成50万元招商任务的干部保证金如数返回并给予奖励。
5、社会救助和稳定。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格执法,打击犯罪,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实施殡葬改革,为子孙留下一方净土,建立健全农村网络,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实施以法治乡和依法治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对失去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五保户、残疾人、烈军属等特殊群众,对因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和重大疾病等原因,因灾致贫、因病致贫、因祸致贫的群众实施救助。
6、社会事务和为民全程代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继续落实文化、卫生支出,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兴办农村广播、通讯、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改善农民教育条件和文化娱乐生活。对群众办事难问题,实行乡村干部全程代理,提供法律政策的咨询。抓好劳务经济,组织群众有序外出务工。
7、土地与小城镇建设。加强土地的保护和小城镇、中心村建设的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加城镇居民数量,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扩大就业,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建设专业市场,减少农业人口。
8、农业开发与村村通建设。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科学确定农业生产布局,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学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二、巩固村级现有规模
对撤并调整过的村,不许划小,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执行村两委议事规则,凡集体重大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及时张榜公布,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
三、实行交叉任职
改革乡村领导体制,积极推行乡党政领导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四、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乡政府切实加强指导,通过提供有效服务开展培训等形式,把多元化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放在重要位置,把更多的农民组织起来,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在组织形式上和产业类型上,既可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也可试办合作社、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既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合作组织,也要发展流通运输业,加工业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
五、加强能力和作风建设,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引导乡村干部带头学技术、闯市场、找信息、跑营销。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做到“献策不当家,参与不干预,搭台不唱戏,服务不添乱”,推进乡村干部“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由“上门找”向
第四篇:关于桃江县农村综合改革后乡镇领导班子
关于桃江县农村综合改革后乡镇领导班子
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探索
摘要:年初,本人对桃江县农村综合改革后的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是调研在党政交叉任职模式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二把手和乡镇长助理的工作思想状况,及时掌握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现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了狠抓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整体执政能力,充分调动副书记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乡镇长助理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的建议。
关键词: 乡镇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执政能力约束机制
年初,根据益阳市委党校的安排,本人与桃江县委组织部的同志一道,对农村综合改革后的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是调研在党政交叉任职模式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二把手和乡镇长助理的工作思想状况,及时掌握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一、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本次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乡镇机构,而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是优化乡镇布局、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大力精简富余人员、转变乡镇职能。在市委的统一领导、精心安排和科学部署下,全市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干部思想、社会大局基本稳定,乡镇机构运转顺利,行政成本大幅下降,政府职能逐步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一)加速适应磨合,班子内部团结得到加强
乡镇机构改革后,全市31个乡镇场调整为现有的16个乡镇场,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来自不同地方,彼此不熟悉了解,难免在工作中产生误解和被动。乡镇党委采取了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交心
淡心活动、分工协作、尊重干部意见等许多有力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班子内部和干部之间的润滑磨合,团队的力量和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升能力素质,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得到加强
乡镇机构改革后,很多班子成员的分工和角色都发生了变换。为尽快适应新岗位,乡镇党委首先注重加强对班子成员的学习教育,提高其履职能力,使班子成员在新岗位上迅速成为行家里手。其次注重调查研究,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新组建的乡镇领导班子分工后,针对各自线上的工作,深入村组农户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使决策更加符合农村工作的实际。第三是注重决策的落实,提高领导班子的执行能力。各乡镇通过抓制度建设,督促和指导相关部门作出实施决策意见的行动方案;对决策总任务进行目标分解,选派各项任务的执行者.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监督和指导各方面执行决策,顺利实现决策目标。
(三)完善约束机制,干部从政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
一是完善集体决策机制,坚持大事讲民主、讲原则的办法,对集体决策的事项进一步细化。决策前有调查,决策中讲民主,决策后求落实,科学决策的水平逐步提高。二是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综合治理方针,进行反腐防腐工作。市党委、市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下各乡镇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立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建立健全与本乡镇相适应的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探索实施乡镇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廉洁自律制度、财务管理民主理财制度和预决算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信访制度、驻乡镇部门行风评议制度、干部评议和廉政谈话制度以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网络等,初步构筑起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三是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落实干部驻村办点制度,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职能,带着对群众深厚感情开展细致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罚管并重,既有经济制裁,又有教育引导,乡镇考核干部政绩的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的关系未完全理顺
1、理论上的障碍。党委书记是乡镇党组织的一级负责人,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制定的方针、政策,并根据上级精神制定党委的工作目标、计划,管理教育党委管辖下的党员、干部,指导下级党组织开展活动等。而作为乡镇政府,其主要职能是发展和管理经济,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宣传、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法律、政策,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那么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长的探索在党政理论领域内就发生了冲突。第一,在表面上看来虽然只是党政以“一把手”的资源整舍,但实质上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本来由党委制定政策,政府执行政策的工作模式,变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党委政府执行政策,谁来评价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第二,在我国,党是领导一切的组织,党政一肩挑将导致政府的无限扩权,地方利益提至首要位置,不利于市委的统一领导和农民权益的保护。第三,对党委书记的监督必将连形式上的制约都失去。党委书记的选拔变得如此重要。一个地方的发展与否、稳定与否都与党委书记有着莫大的关联,党委书记选不准不但可能影响一时,也可能影响一代。
2、法律上的冲突。按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乡镇政府的正副乡镇长需经乡镇人民代表会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人大与政府的关系是监督与制约的关系,这是一个通用的制衡体系。委书记在党内选举产生,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长后,势必会导致三种法律冲突,同一个人要经过党内、人大两重选举产产生,人大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乡镇长由人大选举产生,党委书记的个人意志对人大的选举结果将产生重大作用,人大对乡镇长的监督流于形式
3、现实中的问题。乡镇合并后,由于辖区扩张,人口增加、面积增大,党委书记一天到晚忙于处理各类日常事务,工作压力特别大,加之开会时间多,有时同时几个会议,应接不暇,很难有下村的对间,导致对村级管理难到位.拿不出时间开展调研,来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接待任务重,许多市直部门到乡镇来检查调研工作,大事小事要找书记,接待工作让许多党委书记感到很疲惫,他们坦言,很多部门不能得罪,书记如果不出面接待,上面的同志认为就是对这项工作不重视,以后找他们办事时,就有可能遇到阻力。
(二)党委副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
一是分工不一。根据市委的意图,乡镇党委副书记原则上是协助党委书记开展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有的乡镇对协助做了具体安排,如分管经济;负责机关财经审批等,有的乡镇则没有明确,有的还负责其他一些日常工作。二是心态不适。全市绝大部分党委副书记都是改革前的乡镇长,主持政府全盘工作,现在岗位发生变化,从前台走到后台,心态一时难以调整。三是定位不准。大部分党委副书记在调研中都表示想干一番事业,但对自己目前的岗位到底要干一些什么事,怎么干事有担心,导致工作中谨小慎微、放不开手脚。四是认识不高。有的认为党委副书记虽然在领导班子排序中靠前,但仍是在副科级实职岗位上工作的干部,把自己的作用等同于一般的副职,书记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上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乡镇长助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乡镇长助理是本次改革后的一个特殊群体,全市共有66名。这些同志有的曾长期在乡镇领导班子中任职,有的在乡镇工作多年,经组织考察进入班子的时间不长,有的是从市直下派进入班子,有的是通过公开考选进入班子。后两类担任班子成员的时间都不长,以年轻的同志居多。这支队伍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心里包袱沉重。乡镇长助理在改革中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上退下来,他们认为,乡镇机构改革对公
务员的冲击主要是原来的班子成员,对一般干部而言影响不大,在他们看来是不公平的。市委虽然考虑到了他们的感受,设定一个缓冲阶段来过渡,但这个角色在工作中还是感觉比较尴尬,不是乡镇领导,履行乡镇领导的职能,发挥乡镇领导的作用,承担乡镇领导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不敢放手干事。而且乡镇长助理在益阳地区以外的组织是不认可的,消化只是迟早的问题,何去何从大家都没有把握。二是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楚挥。乡镇长助理能够在原来的乡镇班子中担任领导,证明其工作能力、水平、德性已经得到组织的认可。由于改革的需要,进入了助理行列。尽管市委和乡镇党委给予了较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但由于助理名分和实权不符的原因和个别干部群众的错误认识,其工作环境打了折扣,工作积极性较原来降低了许多。三是制度设计和功能定位上存在缺陷。乡镇长助理顾名思义是协助、帮助乡镇长工作的人员,只是辅助性地开展工作,与乡镇长在职务(职位)上处于从属关系,其工作只对乡镇长负责,在整个政府体系中不能完整、独立地行使行政权。在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长的制度模式下,设置乡镇长助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党委书记(乡镇长)纷繁复杂的工作有所缓解,但在实践中,乡镇长助理的分工是按照班子成员的分工对待,分管工作对党委政府负责而非对乡镇长负责,其功能已经发生变异。且每个乡镇的助理少的有2人,多的达6人,而沅江市的市长助理仅有1人,过多的乡镇长助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它的设置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消化工作应提上议事日程。
(四)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乡镇干部除班子成员和助理外,还存在三类不同层次的干部。一类是退线的科级干部;一类是原来是班子成员,在改革中被淘汰为副科级的干部;一类是普通科员。这三类人在工作中也存在不同的问题。退线科级干部因年龄偏大,在改革前或改革后离开乡镇领导干部岗位,对继续工作的热情明显消减,有的除参加中心工作外,只干一些协助性的轻活,或专门到村里办点;有的看到乡镇无明确要求,干脆不上班,自己干自己的事去了。第二类干部除个别年轻的同志还在努力工作外,其他人已经基本上放弃了在政治上进步的追求。其原因是基于他们中有的年龄已经较大,有的在干部群众中影响较小,靠民主推荐选拔的可能性较下,所以在工作中没有多少积极性。部分干部受改革的影响,在思想上有松劲情绪,工作被动应付,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因为这次改革的主要对象是事业站、所人员,对他们的冲击不大,没有产生紧迫感,反正提拔希望不大,干好也没用。同时由于乡镇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公务员的经济待遇不会因为干事的多少和效果而受到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一)狠抓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整体执政能力
l、抓学习培训,提高班子成员执政水平
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着重抓好中心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创新培训办法,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按照“扩大规模、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办法,大力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突出乡镇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培训力度,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促进乡镇领导干部迅速成为复合型农村工作领导人才。逐步推行干部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有计划地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的轮训、调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乡镇领导干部队伍,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2、抓制度建设,健全运行机制
为了使乡镇领导班子运行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提高乡镇党委工作的整体效能,必须狠抓乡镇领导班子的制度建设。一是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各乡镇必须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包括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度、办事公开制度、工作实绩考核及奖惩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勤政廉政制度、党内外监督制度、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二是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一经颁布,班子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突出抓“一把手”责任的落实。抓住班子中“一把手”这个关键,要求“一把手”对抓班子的制度建设负主责,带头遵守制度,强化“一把手”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不按制度办事的人员及时批评教育,重者要严肃处理。各乡镇党委都要把班子的制度建设纳入工作总体规划,认真研究,明确专人负责。三是力求制度的实效性。避免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虎头蛇尾”现象,为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收到实效,要落实几个层次的监督。第一,组织部门监督。将制度建设纳入乡镇领导班子
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纳入组织部门的考察考核范围,开展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采取实地考察、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及时总结好的验、做法,找出问题和不足,然后将情况反馈,好的进行表彰鼓励,差的提出批评,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第二,党内民主监督。在民主评议党员的过程中,检查、评议每名班子成员在按章办事方面是否发挥了带头示范作川。第三,群众监督。采取走访座谈和召开群众代表会议的方式,听取群众对乡镇党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抓团结协作,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班子因凝聚力不强导致战斗力滑坡,主要原因是民主集中制建设抓得不够,该民主的不民主,该集中的不集中。有的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听不得不同意见:有的不维护集体领导,使集体作出的决定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损害了班子的团结和统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把开好民主生活会作为突破口,市级领导以及组织部派员参加,了解班子成员的思想状况,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加以必要的指导,清除思想上的“病灶”,着力营造班子内部和睦共事、团结战斗的良好氛围。首先是指导新班子成员互相交流思想,明确开创工作新局面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是组织新班子成员就如何搞好班子团结、消除“内耗“开展专题讨论,引导每名班子成员认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认识,奠定新班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思想基础。第三是明确新班子的任期目标,把每名班子成员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这个大目标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建立和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副书记的工作积极性
1、建立乡镇党委书记权力资源的制约机制
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长是我市在农村综合改革时探索建立的一种新机制,虽然在理论上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从目前运作的情况来看,这种模式是比较符合当前农村工作现状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几十年来,党政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实质上相互交融,互为一体。为进一步将这种在探索中建立的制度予以完善,必需对党委书记的权力资源进行合理制约。一要建立分权机制。党政一肩挑无疑促成了党委书记的权力空前扩大,根据当前农村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重要性,有必要适当将党委书记的部分权力下放给副书记,因为在班子成员中,副书记兼任副乡镇长,二者具有同一性。就副书记的地位而言,他又是仅次于党委书记的领导者。二要建立监督机制。根据《党内监督条例》和其他党纪、政纪规定,市委要明确党委书记在工作当中接受来自哪些方面的监督,特别是同级与下级的监督要落在实处。三要建立惩处机制。责、权、利高度统一表明,党委书记不仅仅是一个职位,一份荣耀,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党委书记有责任发展一方经济,确保一方稳定,维护群众利益。如果是因为个人主观原因造成工作失误,市委必须予以惩处。
2、确立党委副书记的地位
一要从岗位价值上确立党委副书记“二把手”的地位。要明确市委进行乡镇机构改革的目的是精简领导职数,提高工作效能。党委副书记兼副乡镇长是积极探索现实条件下党政交叉任职的可能性
与必要性的需要。市委对政治思想好、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委副书记要大胆提拔重用。书记异动后,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党委副书记的继任,一可以使工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二可以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促成在职的党委副书记放下包袱,积极工作,其他班子成员通过努力向党委副书记的岗位靠拢。要建立重大事项授权制度。从制度上确立在哪些事项范围内、在哪种情形下,正职可以以何种形式授权或要求副书记行使权力、处理问题,其处理结果由书记负责。这样可以化解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长后带来的工作范围广、工作压力大的矛盾,又可以让党委副书记在“一把手”的岗位得到锻练,使其提高工作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副手。这种制度还要明确某些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事项必须要求党委副书记参加,并赋予一定的权力和责任,规定所享受的政治经济待遇,建立区别于正职和其他一般班子成员的科学评价体系。
二要从职责分工上确立党委副书记的地位。应该从制度层面上明确并统一党委书记主管全面,党委副书记在协助党委书记主持党政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明确乡镇政府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如经济、招商引资等大事,一可以防止副书记的权力被悬空、边缘化;二可以从制度上制约书记的随意性形成适当的监督力度;三可以发挥副书记的作用,将这些最为重要的工作落实到人。
三是各方要真心维护党委副书记的地位。一是党委书记对党委副书记要从感情上尊重,从内心上信赖,在工作中支持,真正做到放权、放手、放心而不放任,为党委副书记营造一个开展工作的宽松环境,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良好舞台。二是党委副书记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自我珍视二、三把手的地位。党委副书记要时刻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再是乡镇法人代表,不再主持政府全盘工作。但仍需发挥特殊岗
位上的特殊作用,主动想问题,干事情,维护“一把手”的权威,处处对“一把手”负责。三是乡镇其他干部要认同党委副书记的地位,坚决纠正只认“一把手”不认副
职的错误思想。班子其他成员和一般干部要主动尊重、配合党委副书记的工作,认同党委副书记就是“一把手”的代理人地位。
(三)提高乡镇长助理的工作积极性,积极稳妥逐步消化
设置乡镇长助理制度,是市委从改革的大局出发,将部分班子成员放到一个人才储备区,享受班子成员的待遇,承担班子成员责任的一个群体。从改革的目的分析,精简乡镇领导职数,建立复合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是大势所趋。消化乡镇长助理应当与改革同步进行。一可以考虑优秀的助理进班子。受乡镇领导职数的限制。这次改革中有一批优秀的干部从班子成员落选进入助理行列。但他们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放下包袱,投身新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想事,积极干事,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这样的乡镇长助理市委可以通过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在乡镇领导职位出现空缺的情形下考虑优秀助理进入班子,继续担当乡镇工作的主要职位。二是在改革中经不起考验,精神意志衰退,工作消极怠工,并且在干部群众中散布一些不利于改革的言语的人,要清理出助理队伍,进入一般干部行列。三是在乡镇长期工作,对乡镇建设贡献了心血的助理,市委可以考虑制定一个标准,包括年龄、乡镇工作时间、工作业绩、原来的职务等,对这批助理提级或调入市区工作。
(四)充分调动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
充分挖掘退线干部的工作潜能。退线干部是乡镇的宝贵人力资源,合理的利用对乡镇工作大有益处,乡镇党委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采用经济上帮扶、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的办法,遇事多征求意见,体现组织对他们的认同,让他们发挥经验丰富,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优势,处理在农村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加大对年轻干部使用提拔力度。机构改革后,乡镇机关的机构整合为三办一所,办、所负责人大多由副科级干部担任,年轻干部受到重用锻炼的岗位较少。乡镇党委要破除唯“出身”论的观念,以不惟文凭看水平、不惟年龄看贡献、不惟资历看能力的勇气,把已经成熟的年轻干部放到重要的岗位去锻炼。党委的主要领导要时刻注意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加强教育和管理,传授工作经验,允许适当的工作失误,市委对干出实绩的乡镇年轻干部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予以提拔重用,形成良好用人导向。加大对干部的交流力度。市委在2003年制定出台了《桃江市科技干部交流暂行规则》,内容较少,范围太窄,市委应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所有乡镇干部交流的具体措施、交流的条件、去向、程序,采取横向交流、回避交流、警示交流等方式,搞好干部的交流使用。对在同一乡镇连续工作一定年限的干部,有亲情关系且影响工作和团结的干部,优秀年轻干部重点进行交流;对表现优秀、政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态度不端正,难以胜任本质工作,考核为“基本称职”的干部,安排到边远艰苦乡镇进行锻炼;对不胜任本质工作,考核不称职的干部实行待岗处理。在交流中是干部提高对工作和自身的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必须翻越这道坎》,《理论热点18题》,学习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3]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抓好“七件大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北京,《求是》2007年第10期。
[4]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314页。
[5] 李国祥.解读”十一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中国农村研究网,2005-12-26.[6] 刘建进.1997-199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学习读本编写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学习读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10页。
[8]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9]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
[1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
[11]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3月17日)。
第五篇:乡镇农村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小池镇地处九江长江大桥北端,版图面积153.8平方公里,辖5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2万人,农业户数18792户,耕地面积79450.8亩,人均收入5868元,社会总产值29.12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重要精神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到位,“以钱养事”机制已建立并正常运行,涉农收费和农民负担管理规范,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村级债务得到较好的化解,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村干部工资得到按时足额发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财政奖补政策下有较好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得到彻底化解。具体汇报如下:
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情况
政府机关定编45人,现在编45人,实行了“一人一编一卡一证”管理,并已上网公示,无编外借用、聘用人员,对原党校事业编制28人、行政落岗2人、合同制工人9人、共计39人全部置换了身份,发放了一次性安置费,办理了养老保险;2011年党委政府交叉任职5人,内设机构3个,其中:党政综合办公室内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干事5人;经济与发展办公室内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干事2人;社会事务办公室内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干事2人。县延伸派驻的事业单位财政所和经管站实行了合并,成立了小池镇财经所,在编在岗33人。
二、“以钱养事”机制建立及考核情况
镇直各站所办人员都退出了事业编制,组建了服务中心,全面建立了“以钱养事”工作新机制,各服务中心在岗人员23人,其中:文化1人、计生8人、广电1人、农技9人、畜牧1人、水利1人、水产1人、农机1人。
按照省、市、县委有关综合配套改革文件精神,“以钱养事”部门已全部脱离了事业编制,建立了新机制。由镇政府作鉴证,县业务主管部门与各服务中心签订了“以钱养事”服务合同,全面履行公益服务职能。同时,县各主管局、镇政府针对签订的服务合同,通过听取各中心上岗服务人员的工作情况汇报,采取随机抽样、抽查农户、征求群众意见,对公益性服务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二次考核。通过量化考核,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体系,极大地促进我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涉农收费整治和公示情况
2011年,全镇涉农收费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对收费项目、标准、审批文件进行了公示,没有发生任何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的行为。
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除向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据实收取伙食费外,一律免收各种费用,服务性收费由提供服务的有关部门收取,学校和老师不组织、不参与、更不代收服务费。
派出所涉农收费始终遵循“以规收费,按标执行,当场付票”的办法,每月报账,票款相符。派出所装订式户口本收6元、户口迁移证收5元、居民身份证收20元、暂住证收5元。
计生办免费办理一孩准生证、二孩准生证、流动人口婚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社会抚养费严格按照县委统一下达的标准进行依法征收,无违纪违规收费,手术费在县规定免费范围内全部实行免费,无一例违规收费。
2011年农村建房53户,用地面积4820平方米,都属于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土地部门没有收费。
工商部门由收费型全面升级转型为监管服务型,不存在涉农收费问题。
四、农民负担情况
政策监督卡填写使用统一软件打印,财政干部直接发放到户,同时配套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发放通知书、致农民朋友公开信。村内筹资筹劳涉及53个村(居)委会,村民筹资总额1086739元,按受益76504人计算,人平筹资14.20元,没有突破政策规定;村民筹劳203619个工日,劳力34957人,劳平筹劳5.82个工日,也没有突破政策规定。村组收费监管多措施:一是监督卡监管,告诉农民,卡外负担有权拒交;二是公开信监管,让农民明白合理负担;三是举报电话监管,3433559和3439931二十四小时接受群众举报。四是专项检查监管,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村组户检查,每年2次。2011年全镇无一例乱收费,更无一例因乱收费而发生上访事件。
五、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全镇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一折通”18080本,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5255140.56元,其中粮食直补618580.20元,综合补贴2876065.36元,早稻良种补贴50000元,中稻良种补贴570000元,晚稻良种补贴84540元,油菜良种补贴392920元,小麦良种补贴159800元,玉米良种补贴18980元,棉花良种补贴415755元,水库移民扶持补贴68500元。
所有补贴资金均在信用社办理专用存折,由农户凭存折到信用社直接支取,资金入户率100%。全镇未发生一起抵扣、挪用惠农补贴资金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和对共产党热爱之情。
六、村级化债情况
全镇无债务增长现象,债务实现“零增长”目标。2011年底全镇债务总额40085009.93元,2011年省政府审计认定债务总额60525482.74元,两年多时间化解债务20440472.81元。
在债务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债权债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化债机制,制定了化债目标责任制,健全了债务管理制度,使债务管理步入规范管理阶段。
七、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
2011年全镇拨付村级转移支付资金159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及时拨付,确保了村级干部工资的足额发放,全镇无截留、抵扣、挪用转移支付资金现象。
八、村干部工资的发放情况
村干部工资的发放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保障,全镇采取统一标准计算村干部工资,统一镇委文件明确村干部工资,分村发放落实村干部工资的办法,确保村干部工资兑现,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投身农村工作的积极性。
全镇村干部221人,应发放村干部工资222.2万元。由于转移支付资金及时拨付,以及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2011年共计发放村干部工资222.2万元,村干部工资人平1万元左右。
九、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情况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20万元,受益21个村委会。使用情况具体如下:
物流园相关四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0万元,其中:中埒村修建排灌站10万元,水月村新建肖圩泵站10万元,陈坝村修建组级公路10万元,泥池村修建通组公路10万元。
关湖港水系相关五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3万元,其中:妙乐村二级港清於9.4万元,三埒村二级港清於7.1万元,沙池村二级港清於4万元,长埒村二级港清於13.1万元,河桥村二级港清於9.4万元。
军圩港水系相关二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万元,其中:刘畈村军圩港扩口1万元,杨埒村军圩港扩口2万元。
光明港水系相关二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万元,其中:徐桥村梅家桥修建1万元,素埒村光明港清草清障2万元
东港水系相关二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万元,其中:杨塘村电灌站改造2万元,石团湖村清江口闸清於2万元。
镇重点建设相关二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万元,其中:虞菜园村修建新港路5万元,涂咀村修建八一畈路5万元。
财政建设相关四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7万元,其中:卢段村修建0.8公里通村公路5万元,周廊村电灌站及水渠改造4万元,板桥村电灌站及水渠改造3万元,李大墩村跃进港清障5万元。
十、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化解情况
我镇学校“普九”债务经审计认定共计3779474.90元,所有债务于2011年由财政资金全部直接支付到债权人账户,所有学校“普九”债务化解完毕,具体情况如下:
“普九”债务项目学校共5所:一中、二中、王埠中学、一小、二小。“普九”债务项目个数19个:一中2个、二中10个、王埠中学3个、一小2个、二小2个。各校“普九”债务数:一中414129.80元、二中1959107元、王埠中学387281元、一小506854元、二小512103.10元。“普九”债务所涉及债权人8人:黄树西、刘再柱、冯树仁、王银华、余序文、曾正国、戴大明、张江明。
总之,通过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农民逐步得到较多实惠,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级基础工作有待加强,二是农村公益建设资金需求与镇村财力不足矛盾突出。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