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暑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读中外古今经典名著,欢度暑假书香之旅
——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暑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人的自我完善,离不开书籍;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强盛,同样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书籍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民族的灵魂!让我们爱上书籍吧!
现在暑假期间开展全体教师“读中外古今经典名著,欢度暑假书香之旅”读书活动。
二、读书活动目标
1.在读书活动中,养成教师阅读和相互交流的习惯,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
2.在读书活动中,实现教师有效积累,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3.在读书活动中,积累文化底蕴,提升个人修养。推荐好书,谈论好书,汲取养分,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读书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陈作鉴 副组长:王良营
成员:朱兆磊、郑建晓、马兴余、徐敏、刘学霞、何凤武、陈涛
四、读书内容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教师们可以从以下五类书籍进行阅读。
中外经典名著。中外经典书籍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师有责任继承、传承。
教育书籍。教育家的著作包含着对自身教育理论的针对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的时效性经验,可以对教师具体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指导作用。
专业书籍。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
现代科技书籍。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可增强自己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学习方法书籍。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成功关键,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很重要的。
以下书目供老师们选读:
文学、智慧类
《论语》、《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弟子规》、《道德经》、《庄子》、《孟子》、《离骚》、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等古典名著。
当代著名作家鲁迅、冰心、巴金、矛盾等的作品集。
《堂吉诃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巴黎圣母院》、《复活》、《爱的教育》等外国名著。
《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著)、《把信送给加西亚》([美]哈伯德著)、《谁动了我的奶酪》([美]约翰逊著)等现代作品。
教育理念类
《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张兆芹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教育新概念——教师成长的密码》,申屠待旦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2版),[美]诺丁斯著,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教育的智慧(修订版)》,林崇德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美]杰罗姆·布鲁纳著,宋文里等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美]杜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多元智能》([美] [加德纳著],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家成长丛书中的《丁有宽与读写导练》、《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窦桂梅与主题教学》、《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等。
《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叶岚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教师人文读本》(张民生、于漪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朱小曼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叶圣陶教育专著》、《陶行知教育专著》、《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茅于轼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于漪老师教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言无言》(李秀伟)。
《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小学语文卷》(周成平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教师专业成长类
《改变,从阅读开始》 朱永新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雷玲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你也能成为特级教师》,蔡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做有智慧的教师》,曾建胜、苏文木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余文森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孙孔懿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教学研究范式论:内涵与变革》,刘义兵、段俊霞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教育随笔、教育日记类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范梅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张文质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的理念与信念》(肖川著,岳麓书社2002年版)、《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周国平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周弘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李振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李希贵)。
《人民教育》、《山东教育》、《教育参考》、《小学语文教师》、《现代教育报》、《沂蒙教育》等教育刊物。
特别推荐:《中国新教育风暴》(报告文学,北京出版社最新出版)
教育管理类
《班主任如何思考——班主任理念创新之道》,赵坡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谢安邦、张东海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品牌学校的六大核心要素》,管向群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好校长是这样炼成的》,[英]托尼·布什等主编,林丽琳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如何管理你的学校》,[英]托尼·布什等主编,许可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班主任工作的50个细节》,郑金洲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教育心理类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美]威廉·格拉瑟著,杨诚译,首都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关于心理学的100个故事》,汪向东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华牧之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五、读书工程的方法和步骤
1.制定计划,营造读书氛围
学校制定暑假读书活动方案,开放图书室,在全校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要求教师结合个人实际,制订暑期读书计划,每人至少读3本完整的书。提倡教师每天读书一小时,有选择地阅读两大类书籍,一是教育专业类,包括各种教育理论、教育随笔、名家论著等;二是文学名著和古今中外的经典。
2.认真实践,读写结合
提倡教师暑假进行各种游历、体验、实践活动、提倡教师读写结合,养成做读书笔记、读书反思、观察思考和写随笔的习惯。另外要求教师继续充实自己的读书博客,经常发表博文,加强教师间的读书交流。鼓励教师参加与读书活动有关的摄影、书法、绘画等活动。暑假结束,每位教师须按时上交“沐浴文化书香快乐健康暑假”特色作业。
3.搭建读书平台,展示读书成果
区里将举办“暑期教育骨干读书会”,集中学习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学校通过“读书沙龙”、“教育专著解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开阔教师的眼界,丰厚学识,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大力扶持教师著书立说,学以致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4.评价导向,表彰读书先进
学校将对教师的读书计划、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论文评选等进行评价,作为评优树先考核工作态度的一项内容。学校将表彰“教师读书明星”。
第二篇: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教师读书是治学与从教的基础。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旨在以阅读引领教师成长,让教师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专业底蕴,提高修养。为此,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特开展“分享阅读,专业成长——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读教育名著、做智慧型教师”,建设浓郁书香的学习型校园。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专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新课程改革理念,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通过读书,陶冶教师的生活情趣,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努力建设教师的精神家园。3.通过读书,与学校“习惯养成教育”和“ 文化育人”研究相结合,教师以身示范,教学相长,为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参加人员: 全体任课教师
四、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教师读书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郝xx 副组长:康xx 袁xx 杨x 成员:全体中层领导
五、具体措施
(一)推荐好书,分享阅读
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根据石门山镇中心中学下发的《读书实践工程推荐书目》,结合本校实际,从中推荐适合教育教学实际、教师喜爱阅读、利于专业成长的书籍,形成本学期学校好书推荐书目,并逐步充实学校图书室藏书。
(二)好书同读,智慧共享
全体教师同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两本书,教师每人手中都要有这两本书,鼓励在书中批注、点评或摘抄,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少先大队开展一次思维碰撞的读书沙龙、学校开展一次智慧共享的读书经验交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比赛。
(三)学科阅读,专业发展
将教师阅读与校本教研相结合,鼓励“有主题的阅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确定阅读主题和任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以教研组、备课组或根据兴趣爱好而自发组成读书小组,开展教师专业成长阅读沙龙活动。如班主任阅读彼得?杜拉克的《有效的管理者》,任课教师 可阅读李xx的《爱心与教育》,真正做到“读教育名著、做智慧型教师”。
(四)搭建平台,展评交流
通过学校班班通电脑网、教师博客等网络媒体,鼓励教师撰写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等,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读书时间,读后及时写出读书心得、教育随笔、学习日志。为确保读书计划的实施,由教务处在网上或网下负责每周至少两次不定期检查教师读书笔记,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读书笔记展评交流活动。每学期末开展教师读书笔记总评,计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
六、师生共读,教学相长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与语文主题阅读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诗文创作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七、评价措施
1.开展读书活动阶段评比和展示。对教师读书笔记每月一次展评,并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进行量化积分,学期末按照教师阅读积分,开展优秀读书心得评选、优秀教师博客评选等。
2.依据教师在各级各类国家规定的正规刊物或教育网站公开发表的教师作品,按照级别、等次,结合本人学校育人效果,开展读书先进个人、书香办公室评选等。3.与学校 文化育人及中心中学读书评比各项活动评价相结合
第三篇:实验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实验小学开展的构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旨在引领全体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精心挑选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一些教育专著、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以及课程标准、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学校召开年组长及骨干教师会议,商讨制定行动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初步选定阅读的书籍名称和活动的场所地点及各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做到了分工细致,责任明确,便于操作。召开全体教师会,宣传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并对奖惩措施进行充分的研讨。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根据学校要求,定期组织的读书辅导、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讨论会、评选优秀读书笔记、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教师们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通过活动,使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上发表论文2篇,在省级刊物《辽宁教育》上发表论文11篇,4人参与编写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尖子生题库》,5人参与编写了铁岭市《小学生寒暑假生活指导》。
在辽宁省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实验小学有6人获得第一名,3人获得第二名。在铁岭市教师基本功竞赛中,09年有7人获第一名,2人获第二名;今年共有4人参赛,其中3人获第一名,1人获第三名。
今年8月24日,梁红老师在“铁岭市教师精英赛”中获得第六名,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阅读经典,丰富人生”活动在实验小学顺利开展,得益者——教师,受益者——学生,同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第四篇:2015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2015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方案一: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扎实专业知识、良好教学方法、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书香校园,特制定我校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重点,以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在学校形成读书热潮。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为学校建设增添活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弘扬敬业奉献的精神。
2、通过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3、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以读书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5、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标准,对比发现自己教育思想、教学行为之不足,引发读书之欲望。
6、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使教师能用书中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到读书的好处,从而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
7、通过读书,增加教师的课外阅读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教师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教师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8、通过实施读书工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三、读书方式
1、个体研读。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精读的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并且要读写同步,每月至少写好两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
2、集体阅读。写摘记、谈感受、谈收获、谈疑惑。
3、交流汇报。教师们互相推荐新书好书,无障碍发表争鸣,更多的时候发表指导学生读书以及自己读书的有感,通过师间心际交流,将读书思考向更广的时空延伸。
4、实践写作。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要求教师做到“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笔记。.5、开展活动。根据本校实际,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
四、读书策略:
1、提高认识,重视读。我们将通过每周的教师例会和板报、广播、校园网宣讲读书的意义,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读书。
2、为切实落实教师读书活动,全体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选定自己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
3、落实阅读书目。加强、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管理,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开放港湾。
4、落实阅读时间:师生集体读书时间为每周周三下午第七、八节。
5、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学校统一发放读书笔记,每学期摘记不少于5000字,感悟不少于1000字。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1)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为读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陈德 副组长:刘温柔
成员:金小平林新新金胜利
2、学校建立有关读书计划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把读书情况纳入常规管理,及时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3、学校将把教师读书计划纳入校本研训计划,把读书活动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4、成立读书小组,定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专题讨论等.方案二: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创造未来的学习方式,是实现高效率教学的必要前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读书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通道,成为有效校本研究的实际需要。教师开展“校本研究”与其说是从“问题”开始的,不如说是从“读书”开始的。如果不读书,就会缺乏审视教育现象的“眼光”,那么,对教学中的“问题”就可能视而不见,所谓的校本研究也就无从开始。因此,教师进行研究的第一件事,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获得“教育的理想”和形成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练就“慧眼”的最佳途径就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学校再次掀起教师读书的高潮,为大家创设一个读书的环境,培养一些读书的兴趣,感受一下读书的幸福,体味一种读书的人生,将我们的校园打造成书香校园,构建最理想的精神家园。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让我校的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有充满智慧的大脑,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用最静的心来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1、在读书活动中,实现教师有效积累,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2、在读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在读书活动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4、在读书活动中,开展“大手牵小手,共读一本书”,师生共写读书随笔,师生共同成长
二、活动主题:“读好书,拓视野,促发展”
三、参加对象:全校在职教师。
四、活动内容
1、推荐书目: 代表性的10本: 《给教师的建议》(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亚米契斯)《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著)《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肖川著)《民主与教育》(李镇西著)《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林华民著)《教育与文化》(钱穆著)《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
2、自选书目:教师要自选两本书籍阅读。要求教师要读下面五种书:
一是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学习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二是教育家的书。教育家的著作包含着对自身教育理论的针对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的时效性经验,可以对教师具体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指导作用。
三是专业书。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四是现代科技书。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可增强自己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五是学习方法书。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成功关键,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很重要的。
五、活动要求
1、网上阅读与文本阅读相结合。
2、以教师假期自学为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书目,并做好学习笔记。学习笔记、内容摘抄的字数不得少于4次。
3、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同时,要力争写好读书笔记,或标注,或摘录,或质疑,并根据自己研读的书目,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篇幅在600字以上。
六、活动措施:
1、制定读书计划。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阅读完指定书目。
2、建立经常性的交流机制,通过教师个人参与论坛、博客,教研组组织读书沙龙,学校组织读书心得演讲等形式,在交流中促思考,在分享中促提高。
3、把读书活动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读书活动结合我校的校本教研来推进我校的教学改革。使教师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4、建立督查机制,保证读书活动持久性开展。每学期学校将进行一次读书心得、笔记交流;(本学期的交流时间于第十三周星期一),通过交流,浓厚书香氛围,养成教师好学、乐学、笃学的精神特质。
5、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学校组织专人对教师撰写的读书心得体会及演讲进行评选,并将检查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还作为推选2015年学校“学习型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期末学校将表彰读书活动先进个人,授予“学习型教师”称号。在校报上、博客上宣传报道优秀教师的事迹,发表他们的读书心得体会文章。
七、活动组织: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保证教师读书活动的实际效果,以四个教研大组为单位,特成立教师读书领导小组: 组长:郭克胜陈世丰 副组长:李秀林李士女戴文飞陈国瑞
组员:王丽珍林冬平徐海霞陈秀梅陈秀飞周小红林蓓蕾陈海华戴雄奔陈雅倩
组长全面负责读书活动,副组长为本组的读书活动责任人,负责本组教师读书活动的安排、交流以及有关工作的组织、推荐。确保每次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落实。把本组教师的读书笔记收集上来统一交到政教处。同时把本组读书情况较好,读书笔记撰写较好的教师推荐上来。学校根据推荐情况组织有关的教师面向全体人员开展读书交流座谈会,及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希各组积极组织,认真落实,扎实开展,真正把此次读书活动抓实、抓好。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方案三: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阅读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每一位教师成为“读书人”是一种职业召唤,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阅读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手段,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还是教师丰富精神世界的有效方式。广泛的阅读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可以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可以充实教师的思想光辉,可以装点教师的专业形象,让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专业化成长。只有“与书为伴”,才能“与课改同行”,才能与时代俱进,才能与教育发展合拍。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以经典的教学思想指导工作实践。以打造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勇于创新、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在教师中倡导“以书为伴”的思想。坚持“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精神保障。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进行成人教育创新,努力使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2.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不断适应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
3.通过读书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4.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
5.通过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丰富教师的内心世界,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参加人员
全校所有在职教师。
四、读书内容
1.必读书目(教育局于20xx年暑期组织教师业务水平测试,其中教师读书情况测试内容以必读书目内容为主。)《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夏丏尊翻译; 《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最新阐释》;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赵国忠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给教师的建议》(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作者:傅道春,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修订本)》李镇西著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宋运来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班主任工作》魏书生著沈阳出版社2000年版 2.选读书目
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建议教师根据学段情况选读以下书刊:
古典名著、名人传记、教育名著和教育家评论及专业书籍、学科指导类,现代科技、时政类,生涯指导和学习方法类等。
五、活动措施
1.全体教师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每学期一次。
2.加强宣传,我们将通过每周的周前会和板报,广播,校园网宣讲读书的意义,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读书。
3.开展“四个一”的读书学习活动,即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星期完成一篇学习心得或读书随笔。4.写好读书笔记(每月至少2篇质量较高的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会给每位老师发一本读书笔记本。学校将定期对教师读书情况进行调研、考评和总结。学期末进行优秀读书笔记评选,读书笔记上交学校存档保管。
5.写好读后感或学习心得体会。教师每个月及时把学习心得或读书随笔发上校园网站,学期末评选出优秀读书随笔进行奖励并编订成册以供全体教师交流学习。6.规定40周岁以下教师最好利用网络开通个人博客,做好读书笔记和阅读感悟的记载。(博客空间可以到各大门户网站申请或QQ空间)
7.2015年4月开展“读书让我成长进步”主题演讲活动。8.2015年6月开展“教师读书标兵”评比活动。评比条件:(1)阅读书籍10本以上,其中教育教学书籍7本以上;(2)摘录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读书笔记;(3)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读书心得(论文)10篇以上,个人读书学习典型经验或读书心得在县级以上交流或发表;(4)能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认真及时收集整理读书活动中的各种资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学校读书活动情况。
10.认真做好书籍管理和借阅工作。
六、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为读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组长:赵学明
副组长:吴月超李荣祥汤永山曹颖吴军 成员:陈猛贾永胜唐崇霞刘强陈瑶 各年级部主任
2.营造读书氛围。召开全体教工大会,让全体教师了解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的、部署安排,逐步养成再忙也要挤时间读书的习惯。3.开发阅读环境。
一是每学期学校投资购进适合教师阅读的图书。尽量向教师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同时考虑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平台,提供电子读本资源,弥补图书室规模较小的不足,扩大教师读书选择范围。
二是不定期向全体教师推荐阅读书目。推荐的书目中包括教育理论、思想道德、文学经典、教师技能、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书籍。
三是在校园网开辟“读书活动论坛”,让教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理论观点和读到的好文章,让教师们共同交流分享。
4.学校将把教师读书计划纳入校本研训计划,把读书活动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读书笔记及读书心得将由学校教科室统一检查并备案。
5.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图书室建设,保障校本研修读书活动正常进行。方案四: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特开展“分享阅读,专业成长——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建设浓郁书香的学习型校园。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专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新课程改革理念,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通过读书,陶冶教师的生活情趣,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努力建设教师的精神家园。3.通过读书,与学校“习惯养成教育”和“诗文育人”研究相结合,教师以身示范,教学相长,为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参加人员 全体任课教师
四、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教师读书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周英
副组长:刘新波管恩霞朱向东
成员: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六位级部主任
五、具体措施
(一)推荐好书,分享阅读
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推荐真正适合教育教学实际、教师喜爱阅读、利于专业成长的书籍,形成本学期学校好书推荐书目,并逐步充实学校图书室藏书。
(二)好书同读,智慧共享
全体教师同读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教师人手一本,鼓励在书中批注、点评或摘抄,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团队开展一次思维碰撞的读书沙龙、学校开展一次智慧共享的读书经验交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比赛。
(三)学科阅读,专业发展
将教师阅读与校本教研相结合,鼓励“有主题的阅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确定阅读主题和任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以教研组、备课组或根据兴趣爱好而自发组成读书小组,开展教师专业成长阅读沙龙活动。如数学教师阅读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语文教师可阅读《朗读手册》、薛瑞萍的教育书籍、诗词创作技巧等、其他学科可选择有学科特点或者教育共性的书籍。
(四)搭建平台,展评交流
通过校园网、教师博客等网络媒体,鼓励教师撰写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等,定期开展展评交流活动。
(五)师生共读,教学相长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与语文主题阅读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诗文创作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六、评价措施
1.开展读书活动阶段评比和展示。以学期为单位,开展读书笔记展评,优秀读书心得评选、优秀教师博客评选等。2.开展读书先进个人、书香办公室评选等。3.与学校诗文育人各项活动评价相结合。
第五篇: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暑期网络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措施
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暑期网络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措施
根据县《关于做好暑假期间利用“云空间”开展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云平台”建设应用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加强师生假期互动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师网络社会实践内容及要求
1、假期不少于5次备课,同备课组的教师要参加网络集备,并把教案收藏到课堂魔方并能显示,师生对教案内容在课堂魔方中进行必要的交流。
2、师生利用群组、留言板等进行交流、讨论等活动。
3、利用空间对学生进行一些安全知识、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等方面教育(不少于10篇)。
4、发表任何利用空间进行教学、学习、培训、辅导、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文章(不少于3篇)。
三、组织保障
各教师根据活动的方案认真完成,开学后学校将组织人员根据“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个人量化评估。
临沭县实验小学
2013年7月
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暑假“云空间”网络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徐启超(全面负责网络社会实践活动)
副组长:李鹏(具体负责网络社会实践活动)
成员:王永(负责教师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督促与评估)
孙兆辉(负责学生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督促与评估)
吴清波(负责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督导监督工作)
郇恒宪(机构平台网络社会实践活动导航建设)
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
2013年暑期云平台工作总结
为继续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按照临沭县教育局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的要求,暑期期间,我校积极做好云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具体要求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把学校云平台个人空间的创建、完善和应用当作重要的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同时为了促进教师充分利用好假期空余时间充电提高,自觉进行个人专业发展,暑期前夕,我校制订了《临沭县实验小学教师暑期“云空间”网络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按照县教体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对教师假期“云空间”网络社会实践活动予以具体细致的要求。
教师假期不少于5次备课,同备课组的教师要参加网络集备,并把教案收藏到课堂魔方并能显示,师生对教案内容在课堂魔方中进行必要的交流。师生利用群组、留言板等进行交流、讨论等活动。发表任何利用空间进行教学、学习、培训、辅导、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各班主任要求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发表至少8篇学习、生活日志。利用空间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开展研究实践活动。
二、加大督促力度,定期检查评估
学校为了落实好上述要求,让教师切实行动起来,学校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云空间”建设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可直接向信息技术教师联系请教;一方面,通过抽查、定期检查、量化计分等方式,加强对教师云平台工作的管理。主要进行了以下措施:
1、假期期间,每周学校对云空间的上传数据进行统计排名,对完成不好的教师将及时反馈,让其及时完善修正。
2、假期开学后,学校组织人员对教师的云空间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下学期的个人综合量化考评。
3、开学后再次对教师账号1/3进行抽查,把抽查结果纳入个人综合量化考评。
4、通过网络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空间评选活动,进一步促进广大师生云空间建设应用水平提升。
通过以上举措,一假期来我校师生的云平台建设和应用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各教师认真完成了《临沭县实验小学教师暑期“云空间”网络社会实践活动要求》中布置的任务,并进一步熟练了云平台应用的各项技能,而且通过互动交流学习促进了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大幅度提升。